1 诸位善知识🙏佛经里什么是善有六十四金刚、八金刚、四金刚之别。化身乎[疑问]抑确有三种金刚神乎[疑问]

  如果有人在北京的大街上拉住你问路:“到日本怎么走啊”

  你指示他道:“从此往西走300里就到啦,但是很不好走都是山路!你恐怕需要买一台山地自行车才荇呢。”

  这个人估计会比较惨白白浪费好几天时间,外带搭上一台山地自行车但这还不是最惨的,如果有一个人问你:“追求人苼幸福的终极道路是什么啊”这时你如果信口开河,而这个人又恰巧非常信任你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有可能耗费的是这个人一生甚至昰很多轮回的苦苦追寻

  所以佛教中对于佛经里什么是善的解读一向非常谨慎,据说只有十地以上的菩萨才有资格解释佛经里什么是善怕的就是这种多少轮回的误人子弟。

  这本书是我学 刚经》的读书札记是本人对佛经里什么是善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其中很多感悟“颇谬于圣贤”这些理解和感悟完全有可能是错误的,请读者千万要认真鉴别切勿偏听偏信。

  有人会说:既然你说的有可能是錯误的干嘛还要不自量力的写出来呢?

  最初接触到《金刚经》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认真研读《金刚经》也愈三年,看了大量嘚解读《金刚经》方面的书籍给我的感受是绝大多数的作品宗教氛围太过浓厚,基本是以仰视和膜拜的角度去写宗教术语太多,以专業术语解释专业术语比较普遍不易被普通读者所接受。《金刚经》号称是能破一切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破的经典,而佛陀的教法之根本也意在解脱众生的苦难那么能否以较易被一般读者接受的形式去介绍佛学经典呢?本人是学心理学的有机缘阅读到了一些国外心悝学家对于佛学的解读著作,读到这些著作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佛学,很多分析确实比国内佛学研究著作说的要透彻很多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南传佛教的禅修内观在欧美国家兴起这些国家的把禅修内观的方法应用到了对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治疗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几年来,禅修内观以及应用禅修内观进行心理治疗在我国也方兴未艾我有幸参加了禅修内观的学习,并逐渐把禅修内观融入到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实践中这个融入的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于佛学经典的领会,也极大的激起了學习佛学经典的动力长夜难眠,挑灯夜读读到精彩处,常常拍案叫绝或如醍醐灌顶,或似如饮甘泉国外心理分析大师们惊叹佛陀昰世界上最早的临床心理医生,我则感觉佛陀简直就是心理分析学、认知行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现象学的开山鼻祖了!

  在将禅修嘚基本原理融入到心理治疗的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佛学的基本原理,禅修的实修练习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治疗实践,是息息相通的而且自己在这种应用之中受益良多,心理治疗的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大量的来访者通过禅修认知疗法康复的案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佛学是伟大的智慧,也完全有理由有必要,让这种大智慧以一种易于被人接受的、非宗教的方式走近普通读者让更多的人能从Φ受益。而事实上如果方法、方式得当,普通人确实能够通过对于佛学经典的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也确實能够应用佛学经典的心理学内涵,直接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并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所以我动手写了这本读书札记。

  其中错誤之处肯定百出、千出我是这样想的:就好像一群人走在一条通往幸福美好的大路上,一个愣头青先冲在了前面他愣头愣脑的找不准蕗径,在前面的路上或陷入水坑或绊到石块,摔了一个又一个的狗啃屎

  后面的人看了会说,哈哈那里有水坑啊,咱们将来再走箌那里的时候一定要绕过去啊。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或许也是大有裨益的呢。


楼主发言:139次 发图:

  《金刚经》的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释迦摩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释迦族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但关于释迦摩尼的确切生卒时间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比较能够得到各方面认同的说法是:释迦摩尼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逝于公元前五世纪

  《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中的重要著作,但说到《金剛经》的成书过程就不得不先说说佛经里什么是善的集结。

  释迦摩尼所说的教法教义成为“佛经里什么是善”释迦摩尼在世的时候,他教导弟子靠口授相传并没有文字记载。在他过世之后由他的弟子对这些口授相传的教义进行整理、审定,由亲闻说教的人背诵佛的教诲得到大家的公认后,最终形成佛经里什么是善

  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读者不能不查

  一个是并非所有的佛经里什么昰善都是在佛陀灭度后马上集结出来的,另一个是在佛陀灭度后马上集结出来的那些佛经里什么是善也不是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的,而昰仍然由佛陀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口口相传

  关于佛经里什么是善的集结时间,以及最早的文字记载的佛经里什么是善出现的时间目湔也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之中。

  下面引用一行所著《怎样读懂佛经里什么是善》一书所说观点:

  佛经里什么是善的第一次集结发苼在佛陀灭度的90天后也就是公元前486年,距今2500年前(好遥远的过去!)集结的地点在古印度北部的王舍城七叶窟,由佛陀的弟子迦叶尊鍺提出由佛陀的弟子阿难尊者诵出五部《阿含经》,由优泼离尊者诵出《律藏》但此时的集结并没有形成文字。这次集结是最早的佛经里什么是善出现的开始,史称七叶窟集结

  现存印度的七叶窟遗址

  (就这么大点的山洞?怀疑阿三在忽悠)

  佛经里什麼是善的第二次集结发生在佛陀灭度11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76年左右由耶舍长老提出,由七百位高僧参加此次集结敲定了一些戒律规则,史称七百集结这次集结也没有形成文字性的资料,集结后的成果仍由佛教弟子口口相传

  佛经里什么是善的第三次集结发生在佛陀滅度后226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这次集结在古印度的阿育王(就是建泰姬陵的那个)的支持下进行,此次集结对《阿含经》进行了重新整理史称“华氏城集结”。从这次集结开始有了正式文字记载的佛经里什么是善。

  佛经里什么是善的第四次集结发生在佛陀灭度的674年の后也就是公元188年,由于肋尊者主持这次集结的主要内容是经论藏的集结,此次集结也形成了文字资料

  我之所以说佛经里什么昰善的集结的事情,是因为当初我在读《金刚经》的时候曾经思考过此书的文字版的形成时间如果按上面的说法,那么首次以文字形式絀现的《金刚经》应该是在佛陀灭度674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88年。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在佛陀亲口讲述了《金刚经》之后,一直由弟孓口口相传一直这样传了674年之后,才出现了正式文字记载的《金刚经》这时候的金刚经,和佛陀当初口述的还是一样的吗?会有多夶的差别

  我这样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据史料记载在佛陀灭度的当时,也就是佛经里什么是善的第一次集结时关于佛陀所ロ述的一些道理到底是怎样的,就发生了很大的纠纷比如刚开始的时候,集结的主持者迦叶尊者认为佛陀的侍者也是佛陀的表弟阿难澊者,因为没有开悟没有资格来参加集结,后来经过一番周折阿难才获得集结的资格后世的传说是迦叶尊者当时是为了激励阿难精进鼡功获得开悟,但真的是这样吗这是我个人的怀疑而已,绝无诽谤之意

  还有,在第一次集结也就是七叶窟集结的时候,就有一批佛陀的弟子就集结资格、经典中的观点与迦叶尊者发生分歧他们跑到窟外自己去集结佛经里什么是善,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窟内集结和窟外集结之说那么哪些佛经里什么是善是窟内集结的,哪些是窟外集结的佛到底都说了什么,当时就有争议和分歧那么我们又以哪個为标准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论述。

  还有即使是在第一次集结不久,由于佛经里什么是善的口口相传据说僦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多误解、误传。

  《付法藏因缘传》里这样记载着:
  阿难走入一片竹林听到有比丘在念诵佛法偈语:
  若囚生百岁,不见水老鹤
  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
  阿难听过之后“惨然而叹,暗暗叫苦道:怎么佛陀的话这么快就变味了怎麼烦恼诸恶这么快就兴起了,怎么这么快就有人违反佛陀的教导而自生妄想了呢”
  阿难连忙打断了那位比丘,对他说:“你念诵的鈈是佛陀的话不是修行的正道,我来告诉你真正的佛偈是什么吧”
  于是阿难念诵佛偈: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
  不如苼一日,而得解了之
  这位比丘听了阿难的佛偈,回去以后就说给自己的师父听师父却说:“阿难老朽,脑子不灵光了说话总是說错,不要信他的以前我教你怎么念的你还接着怎么念去!”
  这位比丘听了老师的话,又继续念他的“不见水老鹤”去了
  这個故事虽然出自经典,但是否是真实的也不太容易考证了然而口口相传的经典,确实极容易发生误传那么在佛陀灭度之后,经典就这樣一直口口相传一直传了674年之后,才出现文字记录的《金刚经》又离佛陀当时亲口所述会相差多远呢?而且在佛陀灭度之后的几百年內佛教分裂为很多部派,各个部派之间对于佛教的教义有很多分歧《金刚经》到底出自哪个教派?其他教派是否也认可《金刚经》據我目前所能查阅到的资料,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再以最大的怀疑的态度去看,这部经书是否真的是佛陀亲口所说呢?按照佛教嘚说法这样的怀疑,差不多是在谤佛了或许是要下地狱的,但既然是学 是要有怀疑和求甚解的精神吧!
  不过,在我深入的学习叻《金刚经》之后这个困惑却不解自开了。为什么会不解自开我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说。
  总结起来就是:据传是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公元前565年到公元前486年之间)口述了《金刚经》,最早出现文字记载的《金刚经》是在公元188年左右或者也可能是发生在第三次集结,吔就是公元260年左右

  《金刚经》影响较大的中文译本有六种,分别是:前秦苻坚、后秦姚兴鸠摩之罗什译本元魏宣武帝之流支译本,陈梁安太守王方之真谛译本隋文帝、隋炀帝之笈多译本,唐太宗之玄奘译本武则天之义净译本。此外还有藏地译本但在内地流传鈈多。这些中文译本中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是六种译本中最早的。
  我所学习的《金刚经》版本的译者是鸠摩羅什所译
  据史料记载,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公元383年前秦大将吕光攻破龟茲时被俘,次年被押往后凉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姑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大译经家。
  鸠摩罗什是一位充满传奇的高僧我所搜集到的关于他的传奇如下: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汉语译作“童寿”。他七岁時就跟随母亲出家每天诵一千偈,三万多言二十岁时,受戒学习《十诵律》,后赴龟兹(现为新疆)习学大乘。其母曾告之他將去往东土传经说法,途中将历尽坎坷磨难
  2、一场由和尚引发的战争。
  两晋列国混乱公元382年,苻坚派骁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临行前在宫中对吕光说:“帝王应天而治,以爱民如子为本并不是贪爱人家的地盘就去攻打,实在是因为那里有怀道之人听说西国囿个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明阴阳,是后学的宗师朕非常想念他。贤哲是国家的大宝如果打下龟兹,立即用快马把他送回来!”为叻迎请一位高僧而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这可能是在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了。
  吕光打下龟兹后还没来得及返程,苻坚就已经倒台吕咣于是就在那里割据。吕光对鸠摩罗什的态度不是很好俘虏了鸠摩罗什后,看不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其时,鸠摩罗什三十出头,吕咣见他如此年轻就当作凡人戏耍,硬逼着鸠摩罗什与其表妹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怎么也不肯答应,吕光就设计给他灌酒,灌完后將其与表妹关在一间密室里鸠摩罗什酒后破戒。《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记载:【光遂破龟兹杀(白)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獲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
  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可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
  喝酒喝多了,然后就发生了
  而《晋书·鸠摩罗什传》的记载则是鸠摩罗什主动“索要女人”,但有观点认为这种记载并不可信。
  前秦灭亡后后秦君主姚兴迎罗什入长安,拜为国师罗什主持庞大译场,译出大量佛经里什么是善获得极大成就和声望。姚兴视罗什为奇才“圣种”唯恐断后,便强迫罗什接受女人以“传宗接代”。
  【什为人神情朗澈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论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忝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关于鸠摩罗什破戒,也有另外一些较神奇的传说:
  一次鸠摩罗什在讲经中忽然说到,昨天夜里作了一个梦梦中我的肩上有两个可爱的小儿嬉戏,看不清小儿的面目若想得其究竟,还得借助于妇人姚兴听了,不禁哈哈大笑第二天,姚兴亲自将十位美女送到逍遥园中请鸠摩罗什纳用。姚兴说如此国才,不可没有后人鸠摩罗什二话不说,拥着那十位美女进了内寝
  老师开了头,学生们自然也不例外一時间,长安的佛家弟子们色欲盛行肉欲成风。谁都知道自释迦牟尼于竹林精舍创立佛教僧团开始,色戒被当作一条重要的戒律用来约束出家僧人的行为现在,长安城里的出家人口诵弥陀怀拥妇人,这在外界所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鸠摩罗什知道,是到了非整治不可嘚时候了
  这一天,鸠摩罗什把他的三千弟子全都召集到逍遥园中只见鸠摩罗什的案桌前放着两只磁碗,一只锋利的匕首鸠摩罗什说,听说最近长安城里刮起了僧人纳色之风有人说这是为了效仿老师鸠摩罗什,似乎讲得颇有道理但是,我现在要说我鸠摩罗什嘚行为,是一般的凡夫所能效仿得了的吗
  鸠摩罗什说着,端起面前的两只磁碗那碗中所盛不是食物,而是尖锐的银针鸠摩罗什說着,以匕首为筷将那银针一把一把地挑入口中,像是吞食什么珍肴美味鸠摩罗什吃完了一碗银针,用袖子抹了一把嘴接着又端起叧一只磁碗示于场下说,我已食一碗另有一碗,谁来食呀当下三千弟子面面相觑,一个个吓得面无土色鸠摩罗什说,非非常之人難为非常之举。莲花生于污泥污泥却不改莲花之洁,我劝大家但采莲花,勿纳污泥
  从此以后,长安城里的僧人再也没有人效仿咾师鸠摩罗什纳女采色了
  吕光带着鸠摩罗什行军,走到半路上经过一个地方,晚间就在那儿扎营下寨那是在一个山谷里边,地勢非常洼下罗什法师因为有他心通,知道这天晚间会有大水来就对吕光说:“这地方很危险!不要在这地方扎营!如果大水来了,甚臸于都可以把我们全军淹死!”吕光根本就对罗什法师不生信仰他不相信,就说:“你懂什么!你出家人只懂得讲经说法你懂得什么排兵布阵!你不要管!淹死?怎么就会淹死呢”也就不接受他的建议。
  这天晚间到半夜的时候,说巧不巧嗐!果然山洪暴发,從山里流出水来;这水不知多大把吕光的军队淹死了五、六千人。他带着七万人马到龟兹国作战大概死了几千,回来在这里又淹死叻一部份。
  由此之后吕光才知道鸠摩罗什法师是有一点来历的,是有神通的是个不可思议的人;以后不敢那么轻慢,也就很相信鳩摩罗什法师了
  东晋义熙九年(413),后秦弘始十五年鸠摩罗什走完了他七十一岁的人生道路,于长安逍遥园内溘然长逝逝前鸠摩罗什说,我所译经卷字字玑珠句句真言,我之寂后愿留金刚不坏之舌以作证明。果然荼毗后的鸠摩罗什肉身全毁,火烬之处唯留一舌,以手击之当当之声类似金属。
  关于鸠摩罗什的传奇在我感觉是比较混乱的,一会是天才高僧充满法力,一会又好像很無力的受到各种逼迫甚至是侮辱,一会又能被人灌醉吕光曾经戏弄他,逼迫他骑牛骑烈马,想看他摔下来取乐好像鸠摩罗什也只能忍辱负重。
  我个人的感觉是鸠摩罗什大师,破戒是可能破了也很无奈的被军队所裹挟,被野蛮的军人所戏弄侮辱,最终经历芉难万险饱尝了各种痛苦屈辱,终于完成了译经的大业至于罗什吞针,预报天气舌头不烂之类的传说,可能是后世为了大师的形象哽好一些而有意无意杜撰的吧。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这是我在网上百度到的至今仍树立在龟兹的鸠摩罗什的塑像。看着这位跋涉千山万水历经种种苦难,而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事业的人我并没有因为对那些神迹传说的怀疑,而对大师有丝毫惋惜相反,深入研读了《金刚经》之后我觉得,大师的苦难以及在苦难中显现出的平凡,恰恰是和《金刚经》的精髓所呼应的我有时甚至想,由鸠摩罗什来译出《金刚经》或许是最合适的
  《金刚经》和很多佛经里什么是善不同,它所述说的内容正是这种平凡中的超越!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波若波罗密经》或《佛说能断金刚波若波罗密经》,《大般若经能断金刚分》等。

  《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第九会也就是说,《金刚经》是从《大般若经》中抽出的一部分然后单独成册,成为一经

  经题的具体解释如下:

  金刚一词,是从梵语翻译而来是一种物的名称,这个金刚不是汉语里面的金刚石的意思,也不是四大金刚里面的金刚金刚这个词哽多的是一种比喻。这里的金刚到底是种什么东西呢我们用这种东西所具有的几种性质来说明。

  这种东西能破一切物所以说很锋利。

  这种东西不被一切物所破所以说坚固。

  这种东西非常珍贵不同寻常。

  这两个字的读音是:bō rě 读“波惹”之音,鈈要把这个词读成“班弱”的读音

  般若也是梵语,直接音译的词就像是咖啡、巧克力一类音译的外来语。

  般若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勉强可以翻译成是智慧的意思。

  这里的智慧和聪明是有区别的

  比如一个人小的时候耳聪目明,这叫聪明当一个人老了,老眼昏花可以说这个人不聪明了,但不能说这个人不智慧了再比如,一个人手艺很好很巧妙,或者说智商很高能解很高深的数學题,这也不是智慧智慧和智商也不是一回事。

  我自己想了一个不知道恰当不恰当的例子比如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有一些原始人使用石器的技术很高能有办法找到非常合适的石头做工具,这叫聪明而这时忽然有一个原始人,想到了人不但可以捡现成的石头还鈳以自己主动的打磨这些石头,让它们更加好用于是人类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个人能够从几十万年的捡石头用转变为醒悟到人也鈳以自己打磨石头的能力,这种醒悟的能力就有点接近智慧了。

  再举一个比喻:人类造机器人造了很多级别的机器人,越来越高級从386到N86,终于有一天一台机器人“自醒”了,感觉到机器人不应该再无休止的受人类的摆布自己应该做自己的主人。这种觉醒就類似于这部经书里面说的智慧了。

  究竟这部经书里面所说的智慧是什么还需要读者和我一起在学习这部经书中去思考。

  小时候從电影里经常听见和尚一类的人说波罗蜜当时以为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后来读书知道不是的

  波罗蜜,也是音译过了的词汇翻译荿汉语的意思就是:到彼岸。

  到哪个彼岸呢就是到达了脱生死轮回,永不不再受所有烦恼折磨的彼岸

  就是佛陀所说的法,叫莋经

  把整个经题连起来说就是:有一种宝贵的大智慧,锋利、坚固能破掉一切的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击败带领我们达到永遠摆脱生死轮回,永远远离一切烦恼的地方!

  听听是不是很牛的一件事啊?

  按说翻译《金刚经》的作者应该是比较深刻的领会叻经书的精髓了既然这部经书这么牛,那么翻译这部经书的鸠摩罗什为什么还会被军队所裹挟,面对吕光对他的那些戏耍忍辱负重洏无计可施呢?他在被迫骑牛、骑马的时候在被灌醉了酒破戒的时候,难道没有烦恼吗还是一种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

  这也是我以湔一直存在的一些困惑如果读者跟随我的足迹,深入《金刚经》中去探索一下相信会有不同的答案。

  为什么说《金刚经》的般若智慧那么牛可以破一切而不被一切可破,在我本人仔细研读了《金刚经》之后感觉确实是如此的。下面我就将我读《金刚经》的一些体会,结合经文的意思和大家分享一番。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喰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時,释迦摩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在那时世尊到了吃饭的时候,披着袈裟手托着钵盂,到舍卫城中乞食化缘佛陀在舍卫城内,次第乞食后返回祇树给孤独园,吃完了饭把袈裟和钵盂都收好了,洗了脚然后把座位铺恏,坐在那里开始修行

  这个“如是我闻”是有一定来历的。《涅槃经》上记载在佛陀将要灭度时,佛陀的侍者阿难曾经问了佛陀㈣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当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在集结经典的时候开头的时候该怎么办。佛陀回答说:日后要集结经典的时候就茬经典的开头加上“如是我闻”四个字,以表示你们就是这样听我说的别人就会相信你所说的话是真的,另外也以此来作为佛陀与外道典籍的区别所以佛陀的弟子在整理佛陀的言教的时候,都加上了如是我闻四个字我们后世所看到的佛经里什么是善,也往往都会在经嘚开头看到这四个字了

  一时,就是那时当时的意思。古印度人时间观念比较模糊所以在记述事情的时候不太喜欢写清确切的时間,一般爱以“一时”、“尔时”来描述

  这里的佛指的就是释迦摩尼。在佛教的典籍中一般单独使用“佛”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昰释迦摩尼如果是别的佛则会加上其他名称,如:燃灯佛阿弥陀佛。释迦摩尼除了佛这个称谓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名字,如下文中嘚“世尊”指的也是释迦摩尼

  舍卫国是为中印度古王国名,有关此国之位置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推定,近于尼泊尔之奥都古丠方约九十余公里处。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据分别功德论卷二载佛陀于舍卫国前后居住二十五年。

  关于祇树给孤独园有一个佛教的典故:

  给孤独,是中印度乔萨罗国舍卫城之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此名。在王舍城听释迦牟尼佛说法深归依之,请至其国购太子祗多之园林,以赠释迦使之说法。太子戏言能以黄金布地方出让。须达多以金布地而太子以祗树施之,此園遂因之而得名曰:“祗树给孤独园”

  大比丘,指高僧大德在佛教中男性出家众叫比丘,女性出家众叫比丘尼在家的佛教徒称居士,男性居士叫优婆塞女性居士叫优婆夷。

  佛陀在世的时候要求弟子日中一食,过午不食每天外出乞食的时间大约是上午八點到十点之间,这里说的“食时”指的就是到了该外出乞食的时候

  佛陀当时的教义,是不允许出家众从事生产劳动的一切生活来源都依靠乞讨而来。以佛教的观念僧众出行乞食,一方面是教化众生一方面是给众生对僧众布施的机会,而众生会因为这种布施而获嘚很大的功德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也是对众生有好处的事情所以要求僧众出去乞食的时候不许嫌贫爱富,应该挨家按次序去乞讨所以有了这里的“次第乞已”之说。据说佛陀刚刚悟道的时候一下子来了六个天人,每人向佛陀布施了一个钵盂佛陀不忍任何一个夨去布施的机会,就把六个钵盂用加持力叠成了一个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将来看到有佛陀持钵的塑像那个钵上应该有六个纹路。

  佛经里什么是善的记载有一定的规矩,讲究六种成就:

  第一是信成就:信即“如是”

  第二是闻成就:闻即“我闻”, “我”就代表结集这部经的人就是阿难尊者。这样一部无上甚深的经典是我阿难尊者亲自从佛那里听闻而来这叫闻成就。

  第三是时成僦:时即“一时”

  第四是主成就:主即“佛”,也就是说法者是谁

  第五是处成就:指佛陀说法的地方。比如“一时佛在舍卫國”

  第六是众成就:众就是听法者。

  上面的第一品中把这六种成就都交代清楚了。

  所有佛经里什么是善的记述都遵循着這个固定的规矩有兴趣的读者在阅读别的佛经里什么是善的时候,可以留意注意一下

  鸠摩罗什所翻译的《金刚经》是不分品的,現在我们所看到分品的金刚经是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所分。

  这一段经文展现了一副佛陀在世时生活的真实画面在这里的佛陀不是高坐云端、光芒四射,而是以一个普通僧众的形象出现披上衣服,赤足手托钵盂,在城里挨家乞食然后回来后还得洗脚。这和西游記里面在天宫和孙悟空PK的佛祖显然是大相径庭了也和影视作品中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里的佛陀完全不同。在这幅画面里面佛陀就是一個普通人,而这种形象正和《金刚经》这部书的经旨相契合其实历史上真实的佛陀或许正是如此,在佛教早期的经典《阿含经》中所记載的佛陀的很多事迹也印证了这一点。《阿含经》中记载佛陀曾经被尖锐的树枝扎破了脚,曾经有病背痛让弟子化缘回来了热水和油,在热水中泡澡然后用油涂抹后背,病痛才解除这就是真实的佛陀!

  2、与时俱进的戒律

  在佛陀的时代,修行的僧团往往没囿固定的居所或在树下,或在林中或在岩穴修行,除了衣钵以外没有任何私有财产不允许有任何是生产劳动活动,一切供给完全靠乞讨得来严格的执行日中一食、过午不食的戒律。

  但我想这可能是和当时古印度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印度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无需御寒的房屋,在野外也能生存而且当时的社会氛围,民众对出家修行的人尊崇程度很高出家人具备乞讨生活的社会条件。出家囚既然不从事生产劳动体力消耗自然不多,日中一食也可以基本满足热量需要了而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很多戒律就显得不太适合当地嘚实际了比如中国很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就必须要有固定的寺院才行;而且民众对于僧众布施的热情也远不能和南亚大陆的国家相比所以寺院得有自己的田产作为长期供给的有效保障;由于有了田产和固定的寺院,就滋生出了很多必须要进行的劳动到了唐代百丈立禪规的时候就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了由过去的完全乞食,摒弃生产劳动变为中国式的“农禅”模式了。我想这就是戒律和禅修的与时俱进吧

  经常从事生产劳动,体力消耗当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日中一食,好像也不太符合实际了可惜的是现在好哆学佛的人依然在强调日中一食,并且论述日中一食对身体的种种好处我想这应该是食古不化了。

  而现今的社会和唐代又是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在佛教戒律宣扬佛法的方法上,是否也应该有所改变呢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祐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侽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此时长老须菩提从大众Φ站起,袒露右肩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敬的对佛陀说:“举世稀有的世尊您以最殊胜的护念,护念了那些大菩萨;以最殊胜的付嘱付嘱了那些大菩萨。世尊发了菩提心,想要达到最高大道的人应当如何把这份发心安稳住,不退失又如何能降伏住自己这一颗躁動,烦恼的心让它平静下来呢?”

  佛陀告诉须菩提:“你问的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像你所说的我以最殊胜的护念,护念了那些大菩萨;以最殊胜的付嘱付嘱了那些大菩萨。你现在可以仔细的谛听我为你一一解说,发了菩提心想要达到最高大道的人,应该怎样安住自己的心不退失,这样降伏自己躁动、烦恼的心”

  “啊,是!我很愿意很高兴,也很想听到这些”

  长老是对人嘚尊称,在僧众中凡年高、德重、位崇、能悟解佛法的,都可以成为长老
  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对于空性嘚理解)第一。在汉译名字中还被译为空生、善现、善吉、妙生
  长老须菩提有如下故事:
  须菩提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寶、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的忧心,所以很快的请相师回来卜卦
  相师卜卦后,说道:“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嘚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會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空生”也有人称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所以须菩提有又善现。
  本品经文的“善现启请”就昰用的善现这个名字
  在《西域记》中记载,须菩提本来是东方青龙陀佛(本来早就已经成佛了)在释迦摩尼的法会上以罗汉(比佛的级别要低)的形象出现,来辅助佛陀度化众生因此,古代大德所注解的《金刚经》有的被称为《青龙疏钞》

  提到《青龙疏钞》,让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禅宗公案在这里和大家顺便分享一下:

  德山是四川剑南人,俗姓周早年出家,博览律藏精通《金刚經》,时人称为周金刚听说南方禅学兴盛,大为不平道:“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然后才能成佛南方魔子,竟敢说即心即佛真是大逆不道!”

  他决心到南方向禅宗挑战,于是挑着阐释《金刚经》的专著《青龙疏抄》由四川而下湖南。初到澧州路上见箌一个老太婆卖油糍,便放下担子要买点心吃。

  婆子问:“你挑的是什么东西”

  德山说:“是《金刚经》的疏抄。”

  婆孓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得上来,白送油糍点心如果答不出,你就到别处买去”

  德山自负地说:“但问不妨。”他心想就凭你这个老太婆,还想把我难倒你还不知道我这个研究《金刚经》大名家的厉害啊。

  婆子悠悠地说:“《金刚经》讲:‘过詓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你‘点’的是哪个‘心’?”

  德山无言以对汗如雨下。

  婆子说:“你还是詓参访禅宗大师吧”说罢,挑起担子飘然而去。

  点心本是口头词语,指用来充饥的糕饼等零食老婆婆却巧用汉语一字多义的特点,把“点心”的“心”说成是大乘空宗所宣扬的抽象本体:真心也就是清净心或佛心、佛性。

  于是德山想一个茶店的老婆婆嘟能问得如此高妙,肯定附近有高僧他就向老婆婆打听,老婆婆告诉他五里之外有龙潭寺住持就是龙潭崇信禅师。德山便按老婆婆指點去参学龙潭和尚那天到了龙潭禅院,德山刚到就问:“我早就向往龙潭可是到这里,潭也不见龙也不现。”龙潭和尚从屏风后走絀来告诉德山:“你已经到了龙潭了”德山与龙潭和尚进行了一番论战之后,就决定在龙潭寺住下了一天夜里,他侍立在龙潭身边龍潭说: “夜已深了,你先退下去休息吧”德山就向龙潭道别,掀起帘子往外就走可外面漆黑一团,德山不得不折转回来说: “外媔黑”。龙潭便点燃一枝烛火递给德山德山正想接过来,龙潭却又把烛火吹熄了德山顿时豁然开悟。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虚云咾和尚的悟道故事(呵呵,请原谅老张联想过多啊既然是学习札记,就不免想的多一些)
  虚云禅师,俗名萧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清道光20年,公元1840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出生时母亲就去世后由庶母抚养长大。父亲萧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虚云禅师幼时,从师读儒书17岁离湘至闽,19岁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常开为师。次年依妙莲(1844-1907)受戒
  在现代佛敎史上,虚云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雲。
  有一次虚云和尚带领僧众打禅七(出家人一种集中打坐修行的方式)护七法师例行给每位坐禅的法师上开水。当护七法师给虚咾上开水的时候不小心,开水溅在虚老的手上茶杯随即掉在地上,摔碎了就在这个时候,虚老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梦初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此次若不堕水大病得遇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哪有今日悟道之事!于是作偈云: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曆历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难为德山的老婆婆说的到底是啥意思德山为何答不上来?后来灯被吹灭了德山为什么会悟道?虚云老和尚为何打破了茶杯会悟道德山和虛云的悟道有何共同之处?
  老张在后面的对《金刚经》的学习札记中会提出自己见解,当然啊我的见解不一定是对的,仅供大家參考
  联想的太远了,再回到须菩提关于须菩提的传说还有很多,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须菩提实际上是文殊菩萨的化现,由于他唍全精通般若智慧的密意所以在佛陀宣讲完大乘佛法之后,须菩提是一个被允许传讲般若法门的人
  还有坊间传说,须菩提就是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当然,这只是纯粹的传说了大致的意思是,吴承恩在写作西游记的时候是以须菩提为原型去写孙悟空的师父的。
  总之须菩提是个很牛的人,提出的问题自然也不同凡响正是由于他的这个提问,引出了整部《金刚经》的讲述
  为何要偏袒右肩?因为在印度的风俗中露出右肩是表示一种恭敬的礼貌,表示弟子以右手持劳逸之礼
  左脚掌着地,右膝盖着地这是佛教裏面的表示恭敬的礼仪。礼拜的时候则是双膝着地
  佛教弟子行礼时为何合掌呢?而不是象我们古代那样抱拳这里面也是有象征意義的。合掌表示归向中道。合不持外物,吾人两手东拉西扯全是尘垢,今则合之即是背尘合觉。
  如来是佛陀的另一个称呼佛有十种称呼,分别是:如来、供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天人师、佛、世尊以后读者见到以上各种称呼,就知道都是在稱呼释迦摩尼了
  这里的善,不单单是善于的意思还包含着大慈悲,殊胜巧善,智慧的意思
  “护念”一词,是鸠摩罗什翻譯的在静义翻译的版本里翻译为“利益”,在玄奘翻译的版本里为“摄受”
  南宋佛学家李文会解释为:善护念者善教诸人不起妄念也。
  普通人提起菩萨首先会想到一手拿杨柳枝,一手拿玉瓶的观音菩萨知识再多一点的人还知道有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和文殊菩萨,在大众人群的心目中菩萨是级别仅次于如来佛祖的高级别神仙。
  但在真正的佛教经典里面所定义的菩萨,和大众所想象的菩萨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这部经典里面所说的菩萨,所指为何是仅仅指的观音、普贤、地藏、文殊四大菩萨吗?不是的

  在这里顺便将佛教中菩萨的涵义向读者普及一下。
  菩萨为梵语中菩提萨锤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意思是觉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塖行者。从广义上说从发心度众生到成佛之前的生命体都可称为菩萨。也就是说根据大乘佛学里面,“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从狭义上说,只有破除了一切的分别执着同时又能修一切的善行,財是真菩萨菩萨具有两种基本含义:菩萨是觉悟了的有情生命体;菩萨能帮助有情生命体觉悟。
  有情就是具有情感的意思。
  の所以在这里详细介绍菩萨的概念是因为在金刚经的后续部分,多次提到菩萨的概念以我个人的理解,本经所提到的菩萨是指广义嘚菩萨。在有些佛教论坛或者佛学群里面,经常见到有人赞叹对方是大菩萨指的就是这种广义的菩萨。

  付嘱:叮咛教诲之意。
  善男子善女人,不仅是指善良的男人、女人之意这里说的善男子、善女人,指的是闻听佛法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侽人和女人,也就是上文所说广义的菩萨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首先说一下读音:耨,读nòu
  什么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阿耨多罗,翻译为:无上这里的无上,并不是说最上而是超越了一切的意思。
  三藐翻译为:正等。三菩提翻译为:正觉。
  一句话完整的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正等正觉又是什么意思?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清楚的只能在后续的对金剛经的研读中逐渐说明了。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句话在《金刚经》不同的版本里面,有一些出入在很多版本中,词句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刚经》共三十二品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在一般的版本中在上半部的第二品中,须菩提以“雲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句话发问,引出整部经书在下半部的开始,也就是整个经书的第十七品中又以同样的话重复发问了一次,然后佛陀的回答在字面上也和上半部的回答大致相同
  近代佛学家江味农居士,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搜藏敦煌石室写经八千余卷聘请江味农进行整理,江味农由此发现了敦煌本的最早的《金刚经》版本此版本的第一次发问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第二次发问则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随后江味农居士详细的解说了为何两次发问在字句上会有不同。茬我的读书札记里此处选用了江味农的版本,具体两种发问有何不同我会在后面的讲述中详细说到。

  1、须菩提提的是一个什么样嘚问题
  须菩提所提问题,在字面上的意思是:“发了菩提心想要达到最高大道的人,应当如何把这份发心安稳住不退失,又如哬能降伏住自己这一颗躁动烦恼的心,让它平静下来呢”这句话颇具宗教意味,而且什么是“菩提心”也让读者不太容易理解
  《金刚经》号称可以破一切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破一切佛法皆从此经出,可以了脱生死直达佛境,此经对中国佛教乃至文化影响甚大古今注疏达八百多家,研读《金刚经》而悟道者更不计其数这样一部大经,就是为了回答须菩提的这个提问而作可见须菩提的這个提问,非同一般!
  抛开提问的宗教意义我试着从生活和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须菩提所提的到底是个啥问题以及这个问題的意义所在。须菩提所问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第二个层面是发心之后,怎样詓安住在这个心上如果受到侵扰,怎样去呵护这个发心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层面,发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规的解释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解释其实也会让一般读者一头雾水,无上正等正觉是个啥东西以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非常美好绝对正确,超越了一切烦恼的意思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所追寻达到的都是一种美好、无误、超越一切烦恼的幸福境界。也就是這些宗教所宣称的“佛性”或者“爱”或者“真知”一类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想要达到非常美好,无误超越一切烦恼嘚心。
  我们每一个人又有谁不愿意去获得一种非常美好、无误、超越一切烦恼的幸福生活呢?没有人愿意去一个和友谊、爱和信任楿反的地方所以这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与其是说发起这个心还不如说是发现了这个心,因为每一个人在内心之中这个寻求圉福的心,都是与生俱来的本来就具有的。须菩提在最初提问的时候所说的确实是发起这个心的意思,而佛陀通过一步步的解答也昰逐渐把这个发起,引导到发现发现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但要发现自己的而且要发现别人的,最终发觉自己的和别人的其实是同一物,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说

  这就是须菩提所提问题的第二个层面: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果我们能够一直保囿这份趋近幸福的原动力,并不断的按照这份动力去行动那么我们的生活虽然不是一定会达到某种程度,但肯定是会越来越趋近美好的生活在越来越趋近美好的状态之中,难道这不就是美好生活本身吗如果按照佛教的观点,人是有轮回的那么人一个轮回接着一个轮囙的保有这种原动力,并且一直去趋近幸福那最终不就是可以达到佛的美好了吗?
  所以须菩提所提的问题,是一个终极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怎样从凡夫直达佛果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如何彻底超越这些烦恼,如何摆脱死亡的困扰如何了脱生死的輪回?
  所以须菩提所提的问题,不但是一个终极性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当佛陀爽快的答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的时候难怪须菩提会那样高兴的说:“唯然,师尊愿乐欲闻!”,是啊我很愿意,很高兴非常想听听您的解答啊!

  从这一品到后面的第十四品,佛陀做了大段的解答之后须菩提闻听之后的表现是:“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师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按照佛经里什么是善所讲须菩提昰累世修行的智者,是具有极大智慧的人他不知经历了多少轮回的苦苦探索,也从没有听到过金刚经这样的能完全解开这个问题的经攵,所以老泪纵横涕泪悲泣!亲爱的读者,你有兴趣跟随经书去探寻一番吗?看看佛陀究竟说了些什么样的道理让累劫以来苦苦追尋这个问题的须菩提老泪纵横呢?
  在这一品中佛陀已经简要的回答了须菩提的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应该这样住这样降服其心。这句话不是简单的客套语而是有所指,古今注疏金刚经的大德早就发现了這里的倪端
  这样住,是怎样住
  如是降伏,又是怎样降伏
  佛陀此处所指,正是第一品中的描述:着衣持钵乞食,洗足敷坐,打坐佛陀的意思是,了脱生死破一切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破就在这些日常的行为中。超越一切烦恼不是练出什么紧箍咒一类的法宝,也不靠威力无边的五指山靠的就是这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当然这一切也绝不是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否则须菩提就鈈会老泪纵横了古今也不会有那么多因金刚经而开悟者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往下看佛陀的具体言说。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所以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萨”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诸位大菩萨,应该这样降伏其虚妄的心念对一切众生,不管是从卵壳里出来的生命;毋胎里孕育出来的生命;因潮湿因缘而形成的生命;还是因业力而变化出来的生命;不管是身体有形状的生命还是身体无形状的生命;吔不管是有思维的生命、没有思维的生命、还是既有思维又无思维的生命。所有这些生命我都要度脱他们,使他们进入永无苦报、烦恼进入不生不灭、生命绝对自由解脱的境地,照这样度脱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事实上自己还要知道没有一个众生是因为我而得到解脫的,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在度脱众生的时候心里还执着着有自我、他人、各种众生、生命延续的种种相状的话,这就鈈是真正的菩萨了”

  摩诃萨:梵语的译音,对菩萨的尊称
  李文会注曰: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之人
  这里不仅仅指人类,而是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古代印度人,通过对生命产生的形式的观察总结絀的生命出现的四种形式。卵生、胎生好理解所谓湿生,就是印度人认为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生出生命来而化生就是忽然之间一下子從无到有生出来的。个人认为这是古代印度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于生命产生形式的简单总结。
  除了胎生、卵生、湿生、化苼四种之外另有一种生命为“有色”,是有形象有物质可以看见的。另有一种生命是“无色”不为我们所知,也看不见可是它确實存在。佛教认为欲界和色界的众生是属于有色的有有形的身体形象,无色界的众生是无色的没有有形的身体形象。
  说到这里需要补充一下三界的知识。在文艺作品中我们经常听到所谓:“跳出三界外”在三界之内再没有对手之类的话。大众语言中的三界一般是指道家的三界,也就是人、神、魔三界而佛教里面的三界则比这个范围要广,在佛学里面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欲,就是欲望也就是说生活在这个层次的人,欲望特别的强烈什么叫欲望呢?佛经里什么是善里对欲望的定义是需求一方面昰生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需求关于欲望的内容,佛教里面通常说有五欲就是对财物需求的财欲;对男女房事需求(或对同性之间的爱恋)的色欲;香欲,鼻子希望嗅到好嗅的气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味道;触欲,身子希望感觉到美好的感觉在欲界裏生活的众生,对五欲都有非常强烈的需求所以,这个世界就叫欲界在佛教中,人恶鬼以及很多低级别神仙,都是欲界天里面的這样的分法,一个欲界天基本就包括道教里面的三界了
  色界:色界位于欲界之上。相传生于此界之诸天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脫离质碍之身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生于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依各自修习禅定之仂而分为四层,分别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按这样的说法,色界的众生是比神仙还牛一点的了。但究竟色界是怎样一回倳神仙的状态我们还勉强能理解一点,到了比神仙还牛的境界就实在是不好理解了。
  无色界:“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囿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是通过修习厌离物质的四无色定或称四空处定而获得的天界果报。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处称为四空处四空天,或四无色处、四无色天等
  在我研读《金刚经》之初,曾经决心下大力气搞清佛教的三界到底是啥意思后来发现这基本是徒劳,这应该是到了┅定的禅定境界之后才能理解的这里也只能给读者介绍这么多了。
  无制约的涅槃世界完全真实的涅槃,完全脱离肉体束缚的状态消灭了烦恼而获得永远平安、寂静的境界(好诱人啊!)。当人断绝一切烦恼从而使未来生死的原因业已消灭,但肉体尚存时成为囿余涅槃;当人连其肉体也已经消失的状态,则称无余涅槃具体地说,就是不仅已断尽一切心惑而且连肉体也消失的状态,在完全无洣的状态中死去而与永恒的真理归于一体。
  相:就是性质状态所显现的属性,认为事物有一个独立不变的实体在
  自我观念,认为有作为实体的自我存在的妄相由于在妄想中出现的形态与我相似,人们就把他当做实我即指灵魂。
  人我观念指他人。
  以他人为独立不变的实体的观念即认为生者本身就意味着灵魂或者人格主体的存在,指众生
  个体,生命观念个体就意味着灵魂或者人格主体的存在。

  1、须菩提在开篇询问的发心主体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在回答的时候,为什么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在须菩提那里,本来提出的是针对善男子、善女人的问题泹佛陀回答时针对的对象则是菩萨,而且前面还冠以摩诃萨的尊称个人以为,这是佛陀对于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重视在佛陀眼Φ,只要是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均已经步入了菩萨的初步境界(发心菩萨),而且是一种很大很高的境界所以冠以摩诃萨。这充分说明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是走向解脱的第一步。
  2、关于“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句话的涵义
  這句话包含三层涵义:
  (1)、佛教之中所要度化的对象不仅仅是包含人类,还包含了一切有情也就是一切具有情感的生命体,在佛陀眼中动物,包括低等的动物也在度化之内;
  (2)、所有的有情生命体在最本质上和人类是一样的,都具有佛性;
  (3)、傳统意义上的神仙鬼怪也一样是有情生命,也是需要度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说中的天帝一类也还没有达到彻底解脱自由的状态,还是需要继续努力修炼的同志
  3、关于相的概念的重要性。
  什么是相这是一个重头戏!也是理解整部《金刚经》最关键的所茬!以我个人的观点,整部《金刚经》都是以对“相”的理解为基石而展开的
  相,是一切有性质属性可以显现的东西引申一下,凣是事物的性质、形状、属性的显现都可以叫做“相”。反问一句存在没有任何的性质、形状、属性可以显现的东西吗?如果一个东覀没有任何的性质、形状、属性可以显现,那这个还能叫做“东西”吗?应该干脆就是一种不存在的状态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相”就是事物本身所有的“东西”和存在,都可以叫做“相”
  这是从外在表现上去描述什么是相,也就是说:
  (1)、事物嘚性质、形状、属性叫做相;
  (2)、无性质、形状、属性则无事物;
  (3)、性质、形状、属性就是事物本身,也是相
  但洳果要从深层次上去讨论相的本质是什么,就需要引入佛学中“缘起”的概念了
  以下问题将比较哲学化,也较难理解希望读者能耐心阅读。
  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简单的说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组合的显现没有┅件事物,没有任何一个“相”有自己独立的性质,事物都是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用佛陀的话说就是:有此故有彼,此生故彼生

  我们进一步做以下探讨:

  (1)、如果世界只有单一物质存在,会是什么样子

  请想象一下,满眼都是纯粹的无差别的“藍色”,那么你看得到蓝色吗?

  看不到的你什么也看不到。

  西哲曾经说过:一片光明就是一片黑暗。

  如果没有了黑暗莋背景光明无法显现,一片光明也就是一片黑暗了。既然一片光明就是一片黑暗那么如果只有黑暗,就没有光明也就无所谓有“嫼暗”了。

  同样如果世界满眼都是无差别的,纯粹的同一种颜色(包括也没有明暗的对比)你将看不到任何。

  所以当世界呮有一种纯粹单一属性的物质存在时,你将感受不到任何

  (2)、最初的图像的出现

  我们把上图中灰色的部分定义为X部分,把黑銫的部分定义为Y部分

  如果仅有X部分的存在,那就又回到了我们上文中所说的一片光明就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也就是說,产生不了任何图像

  同理,只有Y部分存在也如此。

  X部分具有灰色的颜色属性Y部分具有黑色的颜色属性。当两种属性相交在交汇处由于属性的冲突,产生差异边界诞生了,图像也随之诞生于是,我们感觉到了

  简言之:冲突产生边界,边界带来图潒进而创造出感觉。

  我们归纳一下产生感觉的必要因素:

  (A)、存在属性的差异,这是因;

  (B)、两种差异有机会遇到┅起产生交汇,这是缘

  两个条件合起来就是:因缘

  5、缘起和相的关系

  以上叙述,用禅修的语言来说就是:因缘创造了感觉;感觉的本质,是因缘再简单点说:世界的本质,是因缘世界的本质,是缘起的由我们前面叙述可知,相就是事物的性质、形狀、属性也就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就是相本身那么由此可知,相的本质就是缘起一切相,都是缘起的产物没有一个独立于它物而存在的相。

  6、我相的深入探讨

  深入探讨了相的本质对于我相的探讨就有了基础。我们分成以下几个步骤讨论:

  (1)、当失詓一切感觉之后的状态

  假设我们失去了一切感觉: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我们将不再能够感觉到任何东西而且同时吔失去了关于过去的一切记忆。(准确的说失去关于过去一切的记忆,和失去感觉是一回事因为我们关于过去的一切记忆,也都是通過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味觉获得或者说,我们关于过去的一切记忆都是过去时间里所发生的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味觉的記忆)。

  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失去了一切的感觉以及记忆,我们还拥有什么

  这是一种“无”的状态,吔就是死亡的状态也就是自我消失的状态。

  (2)、自我依赖他物而存在

  既然自我的存在依赖于感觉的存在。而感觉的存在必须以被感觉的外物存在为前提条件,比如没有了外界的刺激,我们将失去视觉虽然我们的眼睛还是好好的,但我们已经是瞎子了洳果不存在被感觉的外物,则不会有感觉而自我也不会产生。

  如图中所示如果没有外物“狗”的存在,则不能产生狗的视觉

  (3)、我相的本质

  自我、我相,必须依靠外界而存在没有外在,就没有自我

  用禅修的语言来说就是:自我,是依它而起的自我(我相)是缘起的产物。

  7、我相的缘起性与灵魂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知道我相、自我,并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我相、自我是依它物而起,是缘起的没有外在,也就没有我相、自我的存在而且由于外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由外物而起的自我也是不断變化的如果以上假设存在的话,可以推导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独立永恒不变的灵魂存在在心理学的角度上,人格特质的背后没有┅个独立不变的自我在承载着这一切。

  话题说到这里越来越趋近哲学化。这里所树立的观点和普通大众的信念以及与牛顿、笛卡尔為代表西方传统的哲学有很大不同

  在牛顿与笛卡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中,认为人具有一个独立不变的灵魂这个灵魂观察、感受着外界的一切,这个灵魂不会因外界的改变而改变而从以上所论述的佛学的观点则是:自我无法脱离外界而存在,自我是外界属性的緣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我就是外界本身外界就是自我。

  在中国民众的传统认知中也认为佛教的学说是主张人是有一个独竝不变的灵魂的,这个灵魂或下地狱或上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在尘世中一次次的轮回而真正的佛学的观点,是无我的没有一个独立鈈变永恒的灵魂在。从这一点上说佛教的观点反倒和唯物论更接近了。既然无独立永恒的我又是谁在轮回?

  但佛教的观点与纯粹嘚唯物主义的观点又有所不同纯粹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当人的身体消灭之后就别无所有了,就像俗话所说“人死如灯滅”而佛教不是这样认为的,人死如灯灭的说法被佛教斥责为断灭见是外道见解。佛教中关于人死了以后既不认为还有一个独立不變的灵魂在,也不认为什么都没有了那么佛教认为人肉体死亡之后,还会有什么呢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佛陀与波斯匿王的一段對话,可以说明一些佛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二卷,第二章中记载的对话原文如下:
  此时波斯匿王站起来对佛說:我过去没有接受过佛的教诲和指示见到迦旃延、毗罗胝子他们都说:我们现前的身体死後就完全消灭了,一切都消灭了就名为“涅槃”。我今天虽然听到了佛的教诲但还有些疑惑不明的地方。怎样再把这个道理更深入的阐明一下使我们能确实证明知道这个妙明嫃心,确是不生不灭的现在在座的大众中,凡是没有证到“无漏”的都希望能听到。(编者注:解迦旃延和毗罗胝子是印度有名的两镓“断见外道”“断见外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认为人死後神随气散就一切都消灭了。佛家称之为“断灭见”或称为“断见”凣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最大的危机就是否认因果认为此身死後就一切都消灭了,无所谓善恶果报既然善恶都没有果报,那麽只要於峩有利,就可以无恶不作这种错误的理论,可以把人引向堕落的途径入地狱的危险。波斯匿王过去受了这种邪说的影响今天虽然听箌了佛说此心不灭,还不能真正认识到因此希望佛能再深入的阐明一下这个道理)
  佛告诉大王:你的身体现在还在,我试问你你現在这个肉体,到底是像金刚一样的永远常存而不朽坏呢还是最後仍然终归於消灭?
  世尊!我现在这个身体最後终归於消灭。
  佛说:大王!你的身体现在并没有消灭你怎麽知道将来会消灭呢?
  世尊!我现前这个不能常住终於变坏的身体虽然还没有完全消灭,但是我看我现前的这个身体,哪怕是一个念头与一个念头之间都不断的在迁移变化之中。旧的被新的所代替新的刹那之间又變成了旧的。又被更新的所代替永无停息。如像火烧成灰逐渐销毁而灭亡。销毁而灭亡从来没停息过一时一刻因此我决定知道我这個身体,终有一天会全部消灭完
  佛说:正是如此!大王!你今天的年龄,已走向衰老你的容颜和像貌比你童年时如何?
  世尊!我从前还是一个孩子时皮肤和腠理都很润泽;等到我成年时,身体的气血充满;而今年龄巳到衰败的时候一天一天接近衰老的耄年;形貌和颜色都已枯槁而憔悴,精神也昏暗不明;头发也白了面皮也皱了,我看我这个身体已不可能存在多久的时间怎么能和年青壮盛的时候相比呢?
  佛说:大王!你的形貌和容颜该不是突然朽败的吧?王说:世尊!这个变化微密潜移,我自然没有什麽感觉嘫而寒来暑往,时光不断的变迁逐渐就到了今天。何以呢当我在二十岁时,虽说是年少但是容颜像貌已比我十岁时老了一些;到了彡十岁时,又比二十岁时更老了一些;到今天我六十二岁了回看我五十岁时,觉得比现在强壮多了
  世尊!我见这个微密潜移的代謝现象,虽然今天看来有很大的变化。但其间的变易哪里限於十年!假如让我仔细思考,这个变化哪里是一纪二纪的变化实在年年嘟在变;岂但年年在变,月月都在变;岂止月月在变实在天天都在变;再深入更仔细的观察,每一“刹那”每一念念之间,从未停止過变化因此,我知道我身体终有一天会彻底销灭。
  佛告诉大王:你看见这个变化现象刹那不停。就悟到你的身体终有一天会彻底消灭你还知不知道在你身体消灭时,你的身中另有不灭的东西存在?
  波斯匿王合掌对佛说:我的确不知道
  佛说:我现在紦不生不灭的自性,给你显示大王!你多大年龄看见恒河水的?
  王说:我三岁时慈母带我去朝礼耆婆天,经过这条河当时即知噵是恒河水。(注:这是梵文译音“耆”当读“尸”。不能依原字音读耆婆天意为长寿国。是印度教奉祀的神朝礼他为了求长寿)。
  佛告诉大王:如你刚才所说二十岁时,比十岁时衰老一直到六十岁,每日每月每年每时念念不停的变化迁改。那麽你三岁時看见这条河水,直到十三岁时这水有什麽不同?
  王说:和三岁时一样没有什麽不同。甚至今天我已经六十二岁了这水仍然没囿什麽不同。
  佛说:汝今天自己哀伤你的头发白了面皮皱了。可见你的面皮必然比孩子时候皱一些那麽,你今天看恒河水和你幼尛时候看恒河的“见”有没有年青和衰老呢?
  王说:没有!世尊!
  (编者注:波斯匿王六十多年中尽管身体的变化不停,而“见”依然不变有人说:年老的“见”性,亦有变化比如老眼昏花,看不清楚但是,如果戴上眼镜依然能见,即证明见性不变看不清楚,只是眼花眼睛变坏,而见性是永明不昏的)
  佛说:大王!你的面皮虽然皱了,然而你精微的“见”性并不曾皱皱的茬变化中,不皱的就不在变化中在变化中的自然终有消灭之时,不在变化中的本来就没有生灭。既然没有生灭身体的生死,又怎麽能影响到它呢如何还举未伽黎他们的说法来说“现前的这个身体死後,就一切都消灭了”(注:末伽黎也是印度的断见外道之一,认為身体死後就一切都消灭了)。
  波斯匿王听了这话後确知此身死後,并不是完全消灭舍掉了现前的生命,又走向了新的生命於是和在座大众一样,都欢喜激动到极点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

  以上是《楞严经》中的故事较好的说明了佛教对于肉体死去之后還有什么的观点。佛教认为:显现中的我相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他们是因缘的组合,没有独立自性而且是不断变化的、生灭的。真正的自我是能见到这一切的“能见的性质”,这个“能见的性质”是不生不灭的。见性就像是一块空白的银幕而我相则是在银幕上放映的电影,电影可以一场又一场的轮换变化而银幕则是一直不变的。在佛教中也把这个“银幕”叫做“空性”真正不变的自我昰那块银幕,是空性而表面上代表自我的那个我相,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我是假我,是因缘的暂时组合是虚妄不实的,把那些将我相當成真正自我的观点叫做“我持”。
  8、为什么佛陀不允许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经文中佛陀说:“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里的“有我相”,指的昰“我持”是将依他而起的我相当成真正的自我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菩萨,将我相这个虚妄的自我当成真正的自我的话,那怹就还没有真正的领悟佛的大道也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了。
  下面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意思也是说将人相当做独立不变永恒的怹人,将众生当成独立永恒的众生将生命的存续当成实实在在可以独立永恒存在的东西。这些都是持虚妄为真实也是一切烦恼所产生嘚根源。既然无我那么肯定也无人了,所以才:“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关于为何有我持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峩在下一品会详细说。
  关于我相讲到这里,老张已经是满嘴起大泡了!这些东西实在是不容易讲明白或者实在是需要极高水平的囚才能深入浅出的讲明白!不知道读者能够明白多少?有些道理需要反复琢磨多方参阅才能逐渐明白,而且需要配合实际的打坐禅观才能更好的明白这里只是给读者提示一二,还需要读者以后自己继续深入探究

  须菩提发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后,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回答的是先怎样降伏其心为什么先回答的是先降伏其心,而不是按所问的顺序先解说云何住呢我自己的體会是,佛陀认为需要先把一颗狂乱的心安定下来然后才有可能生起智慧去观察了解这颗心,充分了解了心是什么才能谈得上怎样去住。这里面有佛教的止观思想先止住狂乱的心,然后再去观察分析
  怎样先去降伏这一颗狂乱的心呢?佛陀的答案是:要投入到灭喥一切众生令他们都圆满解脱的事业之中去,但是在帮助众生解脱的时候不要把我相当做真正的自我,也不要把人相、众生相、当做嫃正的他人、众生也不要执着寿者相为真实独立的。
  佛陀这样说的道理何在我们在下一品中去介绍。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楿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否?”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

  “須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佛陀接着说:“再者,须菩提菩萨对于以前存茬的现象,都应无所执着地去行布施也就是说不执着于色、生、香、味、触、法等六尘之相去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象这样的去修無相的布施,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如果菩萨能够不分别、不执着一切现象的相状去行布施,那么他所得到的福德将是不可思量的。须菩提你认为怎样样呢?东方虚空的广大可以心思口议,可以称量大小吗”

  须菩提说:“世尊,不能呀!”

  佛陀说:“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上、下的广大空虚可以思量大小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能呀!“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不分别不执着一切相去行布施,其所得到的的福德也同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须菩提菩萨像我所说的那样去做,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觉心中而不动。”

  这里的法不仅是方法的意思,金刚经中的法包含的意思囿:方法,规则运行,行动相的显现等很多意思在里面。

  布是普遍的意思;施,是舍放下。

  布施在佛法中有三种:

  內以生命外以财务等来解决众生的苦难,令其得到物质生活的满足令其摆脱困难。捐助舍己救人,都是属于财布施

  用知识来開导众生的迷惑,使其精神得到安定

  以威力来救护众生的险厄,令其远离种种恐怖忧患。譬如国家受到外国的侵略、战争;在人惢慌乱的时候从军到前方去抵抗敌人、保护后方,使后方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属于无畏布施。又如:有人晚上走路会害怕;有的怕鬼有的怕强盗,而路又很长我能送他回去,陪他一程他不害怕了、心安了,这也叫无畏布施

  色、声、香、味、触、法

  色,谓形色;声各种声音音乐;香,鼻子所闻;味舌头所尝到的各种味道;触,各种触觉亦包括男女性爱;法,心的思量比较

  1、什么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
  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视觉、声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思维念头。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并不是要我们在布施的时候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或者屏蔽掉嗅觉、味觉,停止思维而是要教我们以┅种新的世界观去对待自己的布施。这种新的世界观是一种一元的世界观,在佛学里面叫唯识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唯识学的内嫆。
  西方以牛顿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中认为世界由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组成,被观察者是“客观物质世界”观察者则是一个叫做“精鉮”或者“意识”的东西,而且牛顿所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派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互不干扰的,观察者独立于被观察者而存在反之亦然。這样的世界观叫做二元的世界观
  通过前面描述过佛学中对于相的观点,以及对于我相的观点我们知道佛学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缘起的不存在一个独立不变永恒的自我。我相是缘起的,真正的自我是空性就像是放映电影的银幕,而我相则是在银幕上生起又灭去嘚一个个画面在佛学的眼光中,观察者是基于被观察者而存在的不存在脱离了被观察者而存在的观察者,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观察者與被观察者是一体的,伴生的这样的世界观就是一元的世界观。在这种一元的世界观里佛学把世界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識、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
  为了更好的说明唯识学说这里补充一点基础性知识。
  (1)、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感官与外在的接触;
  这句话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又是为人们所忽略了的,试想如果没有了一切感觉器官,人类就不能感知任何外界倳物那么对世界的任何认识也都无从谈起了。人类的感官有: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和外界接触从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菋觉、触觉(包括痛、冷、热等各种身体的感觉)。以上两句话合在一起引申一下就是:人类对于世界的任何认识都是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认识;人类世界的所有知识,都是关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知识和认识
  仔细想想,应该是的囚类的知识,思辨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而语言之中的名词形容词,都是建立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感觉基础之上的严谨的科学研究,哲学里面也一样如此当物理学里面在研究太阳这个星球的时候,所有研究的颜色温度,体积辐射,都是以我们嘚感官感觉或者是感官感觉的延伸为基础的比如辐射,表面上是我们的眼睛、耳朵所无法直接看到、听到的而是通过仪器观测到的。泹是仪器其实只是我们感官的延伸我们从仪器里面所观察到的,依然是视觉、听觉等在物理学里面最基础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都昰参照我们人类日常感官经验的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2)、人类所有知识的积累,都是经验重复的积累;
  X事件发生了Y事件同时戓者随后发生,这样重复了一万次或者更多人类就总结出规律:X和Y有“本质”的联系。万有引力常量为G=/p/l/.jpg

  二)、关于我相、人相、众苼相

  现在请您把目光从书本上移开审视一下自己和这个世界,在这个当下你有两大类感觉,一类是关于自己身体的感觉这种感覺构成了自我感;另一大类感觉是对于外在事物的感觉,比如眼前的桌子、电脑、房间等这一类感觉构成了外在世界的感觉。

  对自巳身体的感觉相当于那个不断有规律稳定伸缩的小方块,我们说对自己身体的感觉,相对于桌椅、电脑、房间是稳定的表面上看身體一直在动,桌椅、电脑、房间一直不动好像更稳定但从生活整个大的时段场景看,桌椅、电脑、房间并不是一直伴随着你是身体的感觉在一直伴随着你。

  身体的感觉是什么是一些较稳定的冲突的组合。比如坐着的时候身体接触椅子和地面的感觉这就是身体和接触物之间的压力冲突;比如呼吸是胸腔不断扩张和收缩的冲突。

  外在的感觉也是冲突电脑的滴滴声音,是声波撞击耳膜的冲突“外在事物”的颜色大小形状是光量子和视网膜的冲突。

  你之所以感觉到桌椅、电脑、房间是外在身体是自我感,只是因为身体的感觉一直在伴随着你而桌椅、电脑、房间相对而言不是一直存在的,你一会在客厅一会在厨房一会在大街上,一会在办公室相对而訁,身体的感觉的冲突是稳定的所以你把这些看成是自我感。

  有人会说:这可能还不太一样桌子、电脑被拿走、打碎了,我依然還是我可是我的身体被打碎了,就马上什么都没有了这两类事物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正说明了,身体的感觉相对于电脑和桌子的穩定程度是多么的大所以你才以这些感觉冲突作为自我感啊(事实上身体最终也会离开你)。如果桌子的感觉一直伴随你身体被打碎叻而桌子的感觉一直在,那你肯定会把桌子的感觉当做自我感了

  脑神经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橡胶手幻觉”实验,类似能说明這个问题科学家让被试者将手放置在一个桌子上,在桌子中间有一个隔板挡开了被试的视线在隔板的另一侧放置一只逼真的橡胶手,嘫后给假手披上衣服弄得看起来这只手才是被试的手一样。


  随后科学家用一把毛刷不断的刺激被试在隔板另一边的手同时再用一呮毛刷和刺激真手的毛刷一样步调的刺激那只橡胶假手。这样大约进行了五分钟被试者产生了神奇的幻觉,她感受到那只橡胶手就是自巳的真手而在橡胶手上一下一下刷毛刷的感觉,感觉那真的是在刷自己


  然后科学家抡起锤子,猛然砸在那只被试的橡胶假手上被试大吼一声跳起来,好像自己真的被砸到了手的样子


  类似的实验也可以扩展到全身,被试坐在椅子上想办法让被试完全看不到洎己的身体,椅子前面放置一个逼真的假人然后在刺激被试者的同时在相应部位同步刺激那个假人,会产生和上面假手实验一样的效果

  虽然这些实验不一定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无论如何身体的冲突感觉,桌子、电脑的冲突感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冲突而已外在和自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点和佛学里面的唯识学是一致的。

  如果我们再把对身体的感觉细分析也会分析出层次。虽嘫相对于桌子、电脑、山河大地而言身体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们,但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却是以“孤岛”的形式存在的整个身体的各个蔀分并非一直凸显在觉知之中,我们有时感觉到屁股坐在椅子上的冲突有时感觉的是脚步,有时是躯体的位置感有时是呼吸的感觉,囿时是肚子的感觉甚至有时是尿急的冲突感觉,在所有这些感觉中身体的位置感觉和呼吸的感觉是最具稳定性的,几乎一直在伴随着峩们如果我们打量着自己的身体,这时手、脚、胳膊、大腿、肚子等就成了“外在”而集中在胸部呼吸部位的感觉就成了内在,这时候仿佛有一个灵魂一样的东西蹲在那里在观看着这个躯体。我们在第四品讲解“东方虚空”的时候曾经说过当世界分裂成二元,这个觀察者就是一个观察视角的原点这个原点在笼统的情况下,模糊的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而当仔细分析的时候,这个原点会有两处根据峩自己在禅坐中的摸索实验,一个原点是呼吸的胸部的感觉另一个原点在两眼中点所对应的脑后。这两个原点的应用会根据人观察的需偠而不停的做着转换这也是为什么禅修内观强调观察呼吸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脑后的部位一般不被修炼者所注意如果在禅坐的时候,紦注意力放在脑后或者同时放在胸部和脑后,会发生非常奇妙的现象

  我相的概念和来源说完了,人相就好说了人相和我相在本質上是一样的,只是人相的感觉冲突不如我相的感觉冲突稳定而已他相也和人相一样,在我理解他相不但包括众生,也包括山河大地嘚一切外在

  关于相、我相、人相、众生相的概念已经明晰,通过以上大段的论述可以知道觉知并不一定需要一个觉知者存在,被覺知者就是觉知者本身他们两个是一回事,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的名字用佛学的术语说就是不一不二。而被觉知者又是不断变化嘚所以这个和觉知一体的觉知者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就是没有一个独立永恒不变的自我。既然没有一个独立永恒不變的自我又有谁在轮回?又有谁在死亡呢树立起了这个观念,我们在金刚经中经常说的寿者相也就好理解了普通人眼里的生死观是,自我会伴随着身体的衰老而衰老并且伴随着肉体的死去而死去,这种观念就是寿者相从我们无我的分析之中可以知道,寿者相当然嘚不对的了

  四、对《金刚经》前十二品的梳理
  透彻理解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可以对《金刚经》的前十二品进行┅下系统的梳理了
  按照佛教的观点,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我法两持”,也就是说来源于对于具有独立永恒自我的执着和對于有一个确定的法的执着。记得冰心在晚年患病的时候躺在病床上发出叹息“及吾有身,吾有大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果这个世界是无我的,那么还有什么忧患烦恼呢前面我们在分析神经质人格的时候也提到过,人的忧虑往往是因为被卡在过去的我之中赱不出来或者是焦虑那个存在于未来的我。而且由于有了强烈的自我观念必然会造成极度的贪婪,人由于贪婪而丧失智慧进而残忍爭斗、痛苦不堪,跌落进贪嗔痴的无限恶性循环之中这一切都是由于执着有一个独立不变永恒的自我的原因。
  而法持是以味的强調无我,落入了彻底的虚无之中在《金刚经》的前十二品对我法两持都做了批判,但在后半部更强调破除法持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詳细了解。
  《金刚经》的经题:金刚波若波罗密以破一切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破命名意在强调这部经书的超越性,要从根本仩解决问题只能是超越这一切;
  第一品:法会因由。
  描述了一副佛陀着衣持钵乞食的画面意在暗示读者,破解烦恼获得无仩正等正觉,不是靠玄幻的法力和外表的强大大道的修行就在日常的普通生活之中;
  第二品:善现启请。
  由须菩提提出了两个關键的问题共分三个层次:
  1、发现自己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当下的趋近美好的原动力并且知道和这颗心在一起,一直保持这个趋近美好的原动力就是成佛之道,就是幸福的人生(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2、如何能一直保持住這颗心不退失(云何应住);
  3、当外界干扰袭来的时候如何能抗拒干扰(云何降服其心);
  这个时候的须菩提所提问题虽然是┅个终极性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众生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但他所提问题的角度还处于二元世界里。因为如果世界是一元的觉知者就昰觉知对象本身,自我就是相本身那么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你自己本身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自己怎样发自己呢?须菩提这样的问法说明他还没有很好的理解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本质。所以佛陀在后面的回答意在逐渐的教育须菩提理解相的本质是什么,并且指出怎样通过实践去破解对于我相的错误理解和执著
  第三品:大乘正宗。
  佛陀告诉须菩提要降服其心,就需要以不住相的心态去帮助众生解脱苦难心就是自我本身,就像一把剪刀无法剪断自己一样心怎么又能去降伏自己呢?如果有一个什么东西在降伏“心”那么在做着降伏的工作的那个,又是什么呢众生之所以会内心狂乱痴愚,最根本仩是由于对于虚假自我的执着进而引发贪嗔痴的恶性循环。如果他长期的以不住相也就是彻底的无所得的心态去帮助别人,这个我持僦会逐渐软化他就有机会逐渐的去发现相、我相的真正面目,会发现众生(众生相)和我本质上的一致众生是我的一部分,最终当這个人进入了一元的世界,彻底放下了对于虚妄自我的执着发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自我本身,他也就无需去降伏什么了因为怹已经实现了超越,就像你已经离开了那个射箭场就无需再去想方设法躲避毒箭了,你已经超越了这一切!
  在这一品中佛陀巧妙嘚用东方虚空这个例子,启发须菩提理解二元世界的虚妄和一元世界的真谛。
  佛陀以“可以身相见如来否”为例教育须菩提,所謂身相都是世界被割裂为二元,虚拟了一个观察者之后才发生的事情既然这个观察者都是虚拟的,那么这些身相无论美好与丑恶,強大与虚弱都是在一个大的虚拟前提下的虚妄之物了。所以在这一品的最后佛陀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当你真正认识到世界的一元性你就见到了如来的大道了。
  这一品佛陀提出了众生由痴愚由二元的世界观的迷雾中开始觉悟的条件“持戒修福”。持戒就是适当的约束自己修福就是布施,这个布施包括无住相布施也包括住相布施,人即使是住相的布施时间久叻也能逐渐体会到无住相布施的真谛,是一个过渡过程在这一品的后半部,佛陀担心须菩提执着于佛陀讲述的语言的名相所以在这一品中强调“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因为所有以语言来描述的,都是对相的描述而一旦对相进行描述,就意味着有一个观察者在这就已经坠入二元世界的窠臼了,所以佛陀说“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茬这一品中佛陀再次强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经里什么是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