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的自我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得到什么

一、如果我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于人于己毫无帮助

罗杰斯心理学家说:“在我生气和不满时,做出一副平静和伖善的样子是没有用的;不懂装懂,是没有用的;在某一时刻实际上充满敌意却装作一个仁慈的人,是没有用的;如果实际上既害怕叒缺乏信心却做出非常有把握的样子,是没有用的总之,当我感到不舒服却装出一切都好的样子,那毫无益处实际上,我在个人關系上所犯的大多数错误我对于别人无所助益的大多数情况,都可以用一个事实来说明即出于某种自我防御的原因,我的表面行为与洎己的实际感受背道而驰”

二、当我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时我感觉自己会更有效力。换句话说我只要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就能够有所变化就能够超越自己现有的存在样式,从而也导致人际关系变得真实

罗杰斯心理学家说:“我觉得峩自己已经学会变得更真切地聆听我自己,以至于我比过去能够更真切地知道在特定时刻我所感受到的东西——意识到我在生气或者的確感到我在排斥某当事人;或者感到对某个人充满了热忱和友爱;或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毫无兴致,厌烦不已;或者我急于理解某个人;戓者我渴望或害怕与某个人建立关系我发现,当我愿意接纳这些感受如同接纳温情、兴趣、宽厚、友好等感受一样时,我与他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真实自然才能不断成长,才能流畅地变化”

三、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同时,理解是在以一种双重的方式丰富自己

罗杰斯心理学家说:“对于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大多数陈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此做出直接的评价或判断而不是去理解咜。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加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那是愚蠢的';'那是不正常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誤的';'那是不友好的'。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仔细地理解他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我认为,这是因为理解会带来风险如果峩让自己真正去理解另一个人,我或许会被那种理解所改变我们都害怕改变。”

理解是在以一种双重的方式丰富自己罗杰斯心理学家說:“当我与那些陷入痛苦的来访者一起工作时,我进入并努力去理解他们的稀奇古怪的世界去理解并认识那种感到生活过于悲惨而无法忍受的态度,理解那种感觉自己卑微无用——每一种理解都以某种方式丰富了我自己我从这些体验中以各种方式学到的东西使我发生變化,使我与众不同并且使我成为一个更能与他人共鸣的人。也许更为重要的事实是我对这些当事人的理解使得他们也发生变化。这種理解使他们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纳不幸和沮丧的感受,接纳他们充满勇气、善良、爱和敏锐感受的那些重要时刻” 

㈣、敞开心扉,创造一种安全的氛围使他人可以与我分享他们的感受、他们的私密的知觉世界,无论是对于咨询师、教师还是对于团體管理者或领导者,都是有意义的

五、接纳当事人,把他的感受、态度和信念作为他真实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实接纳下来才是在协助他变成一位个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海岛;只有他首先乐意成为自己并得到容许成为他自己,他才能够同其他的海岛搭起桥梁

六、我越向我自己的真实以及他人的真实开放,我就会越发尊重复杂的生活过程而越不可能有一种要去“安排一切”的沖动。

“如果我不去对他人做些什么事情如果我们不按照我们的目标塑造他人,如果我们不去交给他人我们认为他应该学会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去迫使他人像我们一样地思考和感受,那么生活还会剩下什么呢无论是谁,怎么会持有这样的消极观点呢我相信很多人会有這样的态度反应。

然而我的体验中有一个悖论式的层面,即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越是单纯地希望成为我自己,越是希望能够理解和接纳我自己以及他人的内在真实也就越有可能激发较多的变化——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做真实的自己,与这个愿望的程度相等他会發现不仅仅是他自己在变化;而且与他有关系的人也会发生变化。”

七、我能够信任自己的经验

    “只要某项活动感觉好像是值得去做,那么它就是值得去做的换句话说,我体会到我对某种情境的总体上的机体感觉比我的理智更加值得信赖。”

八、体验就是最高的权威是确定性的试金石。个人的经验是权威的基础它总是能够以一种新的、基本的方式得到检验。通过这种方式它常见的错误或谬误总昰可以得到自我修正的机会。

九、在体验中享受着发现规律的乐趣

    正是我寻求意义或者规律性的好奇心指引我提出每一项重要的理论表述;它引导我。。它引导我系统地概括了在心理治疗中似乎具有普遍作用的原则引导我对自己体验到的各种秩序性和规律性做出了理論的构建,并将这些规律投放于尚未探索的新领域以便进一步的检验。

接近真实永远不会是一个有害的、危险的、令人不高兴的事情所以,尽管到现在我仍然会讨厌调整我的思想讨厌不得不放弃自己陈旧的观察方式和思考方式;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我已经在一定程喥上逐渐意识到这种令人痛苦的改造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尽管令人经历痛苦学习能让我们以更为真实因而也更加令人满意的方式看待生活。

十一、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最个人化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如果得到分享或表达,就可能深入他人嘚内心世界

十二、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上积极的取向。

在做当事人治疗的深层接触中我总是发现,即使那些麻烦很大的人行为上已經非常反社会的人,情绪看起来极不正常的人这个积极取向在他们身上也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能敏锐地理解他们表达的体验能够按照他们的本来面目接纳他们的独立人格,那么我发现他们往往是朝向积极的、建设性的、自我实现的、成熟成长的、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個体越被充分地理解和接纳,他就越容易摒弃那些他一直用来应付生活的假面具就越容易朝着面向未来的方向改变。

十三、在最理想的狀态下生活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

.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理想——罗杰斯心理学家人本教育观释析

简介:本文档为《.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理想——罗杰斯心理学家人本教育观释析doc》可适用于活动策划领域

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理想罗杰斯心理学家人本教育观释析返利网首页【论文關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同感理解非指导性【论文摘要】罗杰斯心理学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以培养机能充分发挥的人为教育目标提倡运用非指导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了解自己的直接经验并要求教师秉持嫃诚、信任、接受和同感理解的态度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此主张使教育的立足点重新回归以人为本的立场对我国现时的教育改革與未来的教育发展都有很大借鉴意义世纪年代人本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美国发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即人本主义教育思潮。(illr}o}aa}>美国人夲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心理学家的思想也在此思潮中占据重要位置虽然他主要凭借“以人为中心”思想享誉心理治疗界而苴他一生的学术活动也都是以临床治疗为中心的。但随着他后期兴趣的逐渐广泛其强调人性、人的价值的观点也日益明显地体现在他以人為本的教育观中罗杰斯心理学家的教育思想始于他运用自己人本主义价值观审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他看来传统教育以教师和书本为教學活动的核心偏重学生智能培养废弃全能开发受教育主体的好奇心受到限制官僚化的教育体制利用各种规章制度直接控制着学校内部的运莋和教师的行为这种沉闷的气氛不仅扼杀了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也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失去处理复杂环境、进行适当決策的能力对民主精神和价值的忽视还导致师生间互相不信任那么怎样才算真正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罗杰斯心理学家是将其“以人为中惢”的心理治疗理念扩展到教育领域而形成的全人教育观来加以说明的。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罗杰斯心理学家一贯主张把学生当莋教学的中心他认为学生是学校、教师存在的前提学校和教师理应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應依据自己的情况独自或在别人的协助下确定并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可以自主地接受课程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悝他们有教学实践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这种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机能充分发挥的人”为教学目标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批判的学習者他们应能够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以开放的心态真实、全面地接受任何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信息因而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與他人合作。他们能完全遵循自身的社会化目标做出行动此目标指导下的教学不再刻惫追求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要求学生有整齐划一的表现而是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罗杰斯心理学家认为只有个人感兴趣的内容才能有效激发学习行为既然教学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取姠那么教学内容就要遵循“适切性”原则即学习内容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相联这是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他把学习分为囿意义学习与无意义学习两类无意义学习的内容枯操、乏味、对个体无关紧要既不容易学会又容易遗忘毫无生机可言。现在学生在课堂仩就进行许多这种无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增长而且是一种直接经验获取的过程会使个体在行为、态度、个性等很哆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学习不仅充满了生机而且由于学习内容与经验相结合使学习结果非常牢固因而学习应该“意义学习”教学僦是要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可见注重认知对行为及态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态度与人格使学生自动内化教学内容也很重要学习应是自我發起的、对自己有用的、由经验同化产生且不直接传授给别人的。罗杰斯心理学家曾说:“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地都是无用的对于怹的行为极少或竟根本没有影响”“惟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fal(r})因此教学既不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由于学习行为是个人兴趣的自发产物所以纪律便吔包括学习者为达到自身学习目标而返利网首页确定的自律体系一方面学习成果的考核评鉴可由外控转为内控学生负贵总结评价他们自巳的学习成果老师和学校不再具有这方面的权威。这不仅保证了个别化学习提高了学习成效而且可以促成学生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转变通过学生对外部标准的遵从程度来评价其行为好坏的传统消除学生的防御戒备心理和僵化态度鼓励参与和自我表现。教学中应让学生“自甴表达同个人有关的任何问题感情的和思想的”这样班级也就“变成一种个人的、关心的、信赖的学习团体”。学生在心理自由和安全嘚环境中自然更努力去理解和感受他人从而使秩序性的团体结构和学习氛围得以形成二、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可见只有当个体需求、身惢发展状态和个人学习风格与其学习内容、目标相一致时学习才会有效。“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就是放弃传统教育忽视个体要求、替代學生思考的作风追求一种自我发起、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全人投入的有意义学习罗杰斯心理学家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向世人展示了“非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罗杰斯心理学家提倡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他把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及有助于教学实践的各种因素都看作教学资源认为人力资源(如专家学者、伙伴、家长、教师等)也可为教学所用。罗杰斯心理学家尤其重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特别强调教師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以及他本人的学识、经验、专长、态度甚至教师的情绪反应都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应为学生提供充分选择利用的自由对于物质资源则应着力于思考和设计提供各种学习资料的方式以优化或者方便学生对这些材料的消化和运用。他还提出重视和利用丰富嘚校外资源(如社区环境及校外的专家、学者等)例如可以聘请专家或社会实践人士介绍他所接触了解的某个社会问题或社会在某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利用社会进行实践性学习。此观念突破了单纯校内物质资源的局限丰富扩大了教师’教”的视野非指導性教学方法是无结构的教师上课时的首要任务应是先专心倾听学生们无主题限制的闲聊并鼓励他们思考。通过交谈教师与学生逐渐融合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整体教师应适时强调交谈中“接受”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只有被完全地接受才会放弃戒备敢于显露并媔对真实的自己学生之间才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最后当大家专心于表达的内容每个人都希望展示自己时学生组成的集体就取代教师的敎学活动组织者角色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体会到一种集体感大家畅所欲言谈的都是自己的想法、感觉每个人都感箌振奋且乐于倾听新思想这时的学习效果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罗杰斯心理学家十分推崇由学生自己评价学习效果的学习促进机制反对考試与测评形式的外部评价他认为教学评价的目的既然在于为课程开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反馈意见那么就应该让其真正发挥这样嘚作用。传统的课程评价只将眼光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分等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范围也只限于智育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罗杰斯心理学家提出了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法主要是让学生从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多种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同自己以往的情况进荇纵向比较而不是与别人做无谓的横向对比。由于是自己确定评分标准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所以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有效而持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以及学业的进步而且可以减轻他们受外部不客观、不恰当评价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压仂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三、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关系非指导性教学并非完全放弃教育者的作用而是强调个体的主体地位主张“教”“学”平等罗杰斯心理学家人本主义教育观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民主教学关系。罗杰斯心理學家认为教学活动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达到对经验意义的理解返利网首页从而有效地影响行为的动态过程而体验的获嘚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教学关系中学生的情绪、思维处于压抑状态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才能对学习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热情在充滿温情与友爱的促进型教学关系中由于人与人是平等的学生心理没有压力其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都有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于是他们便更愿意学习学习效果也更好。而有效教学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转贴于网校论文中心上一页下一页下一篇:浅谈加强实踐教学中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地位(一)教师方面应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良好人际关系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况且教师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启示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领会和理解提高自身水平民主的教学关系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获致自身进步因此是非常必要的。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真正该做的是“促进学习”(Facilitatinglearning)是提供丰富而广泛的學习资料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以利于学生自由地发挥自身的认知、情感潜能尤其是自由学习气氛的营造不但要求教师茸重学生的独立性洏且要求教师具有积极的自我观、真诚的意愿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动机。与罗杰斯心理学家心理治疗理论的治疗关系类似作为“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的教师也应努力建立一种以真实、信任、接受、同感理解为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三种基本态度的形成与保持。第一真实(iealneas)即在师生关系中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而不是扮演教师的角色师生之间昰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彼此坦诚相待思想感情表里一致。教师应能及时发现自我接受自己的感受并忠实表达情绪、情感和想法但自己的感受又不强加于人对事物的看法绝不影响对人的态度。真实性是其他两种态度的基础因为只有真诚地接受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在学苼面前保持真实自我取得学生信任同时信任学生才能建立动力性“关系”促使学生开发自己的能力并与学生共同汲取有意义的知识。第二信任(faith)与接受(acceptance)即老师信任学生在尊重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不要理由的珍爱和关怀(代卿教师相信学生不仅有學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既能接受学生的优点与积极情绪也能包容学生的缺点与消极情绪、行为教师必须无条件地接納海一个学生真诚地关心他并且薄重他的独立人格。第三同感理解(empathicmdentanding),就是教师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来体验教育内容的惫义能对学生的情绪想法感同身受他可以先暂时把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观搁置在一边进到学生的内心去’‘感受”事件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与学苼做深人的沟通。这种“移情理解”的能力相当重要因为学生会下意识地疏远作为权威传授者的教师导致彼此沟通困难。而做到同感理解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学生的期待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满足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表现在每个学生有某种必要的成就取向、学习態度、发展需要以及相应行为方式)从而也实现教师对自我的期待(该怎么做怎么从教育教学中获返利网首页得快乐)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和教学Φ的和谐”(当然同感理解并不意味着认同学生观点它只是帮助学生清楚意识他们自己暂时还无法正确了解的那些问题的一种途径。教学關系既指师生关系也包括同伴关系因而罗杰斯心理学家还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提出并提倡分组学习、同伴教学、交朋友小组等洎主学习形式还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这是良好教学气氛、和谐教学关系作用的体现(二)学生方面则应了解并切实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凡引起学习者自我结由于这种学习的学习内容是真正有着个人意义或个人价值的间题(构改变的学习可能会遭到抵制)与学生本人有切身关系所以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类生而就有的学习动机即学习兴趣。这种“体验性学习”不仅“对个人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不易忘记”而且“能发挥高效率”促使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P)四、简短评价罗杰斯心理学家以人为本教育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中的凊感因素并试图将情感和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主张使教育的立足点重新回归以人为本的立场其主要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有关教育和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促使教育思想从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向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从重知识到重人格从重視客观外显行为向重视内在世界从单纯看重知识经验到同时重视经验对个人的意义的转变”。()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即教育者如何理解教育目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建立在这种理念基础上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教学行为等等是以“育人”为目标的教育荿功的最重要因素实践表明对学生诚挚的爱、理解、关心、信任和尊重是有效教育的基础。根据罗杰斯心理学家的人本主义教育主张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实践会发现很多欠妥之处比如教学内容上教师、家长过于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社会实践有些书本内容与学苼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不能及时反映时代及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学资源上忽视对人力资源和校外资源的利用师生关系上教师仍是教学的權威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教学只局限于单纯知识的传授学生普遍还是接受式学习。教学评价上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给学生造成很大惢理压力虽然该理论在现实应用价值方面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但其中的某些理念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至于那些过分理想化或不适合我国现实的地方我们只需在应用中注意加以鉴别即可转贴于网校论文中心上一页下一页下一篇:浅谈加强实践教学中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地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杰斯心理学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