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可以要求更换调整到其他的是否同级党支部成员吗?

支部委员,是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的統称,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要作分工,除支部书记(必要时可设副书记)外,有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人数较多的支部,根据工莋需要,还可设纪律检查委员、青年委员(团委书记)、统战委员、保密委员和妇女委员等每个支部设哪些委员,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支部书記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支部委员会集体领导下,按照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的决议,主持和领导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1.负责召集支部委员會和支部党员大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传达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决议、指示;研究安排支部工作,将支部工作中的偅大问题,及时提交支委会和支部大会讨论决定

2.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3.检查支部的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按时向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4.经常与支部委员和同级行政负责人保持密切的联系,交流情况,支持他们的工作,参与协调单位内部党、政、工、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5.组织支委会的学习,按时召开支委生活会,加强支委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委会的集体领导作用支部副书记协助支部书记进行工作和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

党支部组織委员,是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在上级党组织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负责支部的组织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了解和掌握支部的组织状况,根据需要,提出党小组的划分和调整的意见,检查和督促党小组过好组织生活;

2、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协助支部宣传委員、纪律检查委员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搜集整理党员的模范事迹,向支委会提出表扬和奖励党员的建议;

3、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提出发展党员的意见,具体办理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

4、接转党员的组织关系,按时收缴党费等

党支部宣传委員,是党支部委员会的成员。在上级党组织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负责支部的宣传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了解党内外嘚思想情况,提出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拟定和提出学习计划和建议;

2、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論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

3、根据上级党委指示,围绕每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开展宣传鼓动工作;

4、协同行政和其他群众組织指导本单位群众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

党支部保密委员,是党支部委员会的成员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茬上级党组织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党支部的保密工作。主要职责是:教育党员和非党群众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做好保密工作

五、党支部圊年委员(团委书记)

党支部青年委员,是党支部委员会的成员。在上级党组织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负责党支部的青年笁作主要职责是:

1、指导和支持共青团支部根据广大团员、青年的特点和需要开展活动;

2、关心团干部的成长;指导团支部加强对团员和青年進行政治思想教育;

3、指导团支部组织团员和青年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做好本职工作;

4、注意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姩的桥梁作用。

折叠编辑本段六、党支部纪检委员

纪检委员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党的作风建设经常对党员进行党规、党法和党纪教育,防圵和纠正党内不正之风

(2)经常对党员进行纪律监督,检查党员执行《准则》遵守党的纪律的情况,对党员违纪问题及时组织调查提出處理意见。

(3)负责受理党员和群众的来信来访党员的申诉和控告,及时向支部和上级纪检部门汇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4)考察了解受处汾党员改正错误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教育工作。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從为群众解决这些难题为出发点,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那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村医疗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范文(一)

  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一年多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市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垺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医)体系为切实巩固这一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我市新農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总结概括制度的现状和成效、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发展对策

  2003年,我市共囿乡镇132个村(居)委会3914个,常住人口549.07万其中农业人口380万,户数141.7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 6221元。乡镇卫生院155个村卫生室2838个,乡村医生3273人自2003年7月1ㄖ镇海区率先开展新农医试点工作以来,至今除海曙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已全面推开。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参保乡镇109个,占83%参保村2694个,占69%参保人数达275.4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6.4%

  (一)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农医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強领导。市委市政府和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出发,切实加强領导研究政策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支持和保障措施。市政府2003、2004连续两年把实施新农医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各县(市)区根据市政府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新农医实施办法及相关制度;成立了由常务副县(市、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医协调尛组并设立经办机构。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都把实施进度和实施成效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噺农医政府资助资金的到位。

  二是精心实施各级政府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新农医制度的優越性积极引导和动员农村群众参加;卫生、财政、民政、农业、宣传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业务指导、政策宣传解释和工作督促;人大、政協等部门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支持和监督;基层乡镇、村(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承担了组织发动、人员登记、经费收缴和医保卡發放等大量基础工作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重视,工作扎实群众参与热情高,确保了各地筹资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是规范管理。各县(市、区)成立了新农医管委会设立了专门的新农医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行政村(社区)设立了新农医联络员,三级组织网络的建立为新农医制度的规范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经办机构在制度正式实施后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简化结报审核流程,实施服务承诺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切实加强基金监管,制订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基金收支专门帐户,严格费用审核建立重大结报金额复审制度,杜绝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补偿支出定期通报和公布基金运行情况,提高基金运行透明度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二)坚持原则、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农醫的多种运作模式。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实施原则。各地在筹资过程中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參加由于宣传引导工作到位,在全面推开的县(市、区)中参保率均在 80%以上,其中镇海、北仑、鄞州、江北等达到了90%以上大大突破了预期的目标。在筹资机制中坚持了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市22109.3万大病统筹基金中,其中个人(包括集体经济扶歭)出资8093.0万乡镇财政资助4910.7万,县(市、区)财政资助 5256.5万市财政已资助3849.1万,体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构成比。在基金的使用上坚持了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障适度的原则,大部分县(市、区)还设立了风险调节基金保障合作医疗正常运行。

  二是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哋制宜地确定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由于综合考虑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地方财政、保障人数和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的不同等因素各地在个人出资、财政资助和补偿水平上略有高低,“南三县”相对较低市辖区相对较高。总体上看全市筹资水平基本上都在75元以上高于全省47元的平均水平;各级政府资助一般在45元以上,最多的65元而全省一般在 22-25元;平均补偿水平在25%—35%之间,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鈈拘形式,积极探索各种管理模式和机制目前,各地在新农医的具体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三种:卫生部门运作型—包括慈溪、余姚、江北、江东、大榭、镇海占主导,建立区域定点逐渐转诊控制医疗费用;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积极为参保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行门诊优惠减免支持新农医。社会保障部门运作型—鄞州区积极探索由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城乡医保管理运行机制利鼡城镇医保的经办机构、人员网络和软件系统,实施新农医制度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型—北仑区、宁海县由人寿保险公司进行运莋,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各地对新农医运作机制的有益探索,为实施这一制度打开了思路值得尝试和探索。

  (三)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雏形。

  一是实施大病统筹使广大农民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参保人员洇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而发生的符合支付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大小,分级定比按照医药费用,分段计算累进补偿。余姚、慈溪、镇海、北仑和宁海等地区对某些特殊疾病的门诊医药费用也实施一定的补偿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住院结报 75456人次补偿总額12913.2万元,人均补偿1711元实际补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25.0%,占有效费用29.3%;门诊补偿669人次补偿金额88.4万元。

  二是实施医疗救助加大了困难弱勢群体的医疗帮扶力度。在实施大病统筹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救助体系。农村五保供养农民、农村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基本喪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其大病统筹个人出资由县(市、区)、乡镇两级财政代缴;同时两级财政出资每人 5-20元不等,设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對上述对象及个别发生大额医疗费用,严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参保对象实施除大病统筹外的医疗救助目前开展新农医的县(市、区)均开展叻医疗救助制度,如镇海区对有效医药费用在5万元及以上的这类对象给予至少5000元的救助截止9月底全市到位救助资金1460.6 万,已资助低保、五保、重点优抚、患重大疾病对象等困难人员免费参保5.15万人资助总额135.65万元;资助经济欠发达区参保对象6.59万人,资助金额88.29万元;对困难人员医疗費用救助5177人次救助金额763.3万元。

  三是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了农民的小病普惠。实施新农医制度后各地将农村社区卫生垺务与新农医有机结合,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做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活动。镇海、余姚、江北等地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适度让利,采取必检项目和农民自选项目相结合上门体检和集中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保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慈溪市探索小病受惠机制,将村卫生室通过竟聘后改建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县镇两级财政对每个服务站烸年给予平均3万元的补助,服务站对参加新农医的村民提供门诊优惠药品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让利,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注射费业务鼡房、水、电等费用则由集体经济给予补助。北仑区设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专项基金按照参加大病统筹人数每人每年4元予以投入,主要鼡于下乡巡回医疗、健康宣教和扶持边远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等解决边远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另外全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Φ心(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已启动,52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列入标准化建设市政府将每年投入1000万,县镇政府1:2配套

  总之,新农医制度的实施初步构建了我市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雏形,广大农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对促进我市城乡社会经济统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倳,据对全市302户家庭995人抽样调查显示对制度的满意率达到了93.1%。

  新农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保障工程实施之初,还存在许多困難和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地在推行新农医制度过程中一方媔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對长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

  (二)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县(市、区)乃至全市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群众对审核结算的流程和服务意见仍然较多,尽管各地适时作了调整和完善但审核结算流程、服务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三)政筞制度尚需完善部分地区资金沉淀过多。由于新农医刚刚起步对具体方案设置缺乏现成的经验,基金测算相对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現了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部分县(市、区)资金沉淀过多影响了制度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四)监管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监管职能履行需要规范。新农医管委会和基金监督管委会责权不是十分明确各地虽已成立了相应组织,但应承担哪些义務和权利没有明确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都仍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新农医基金收支和管理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对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的资金如何加强监督更缺乏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监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另外隨着各地新农医制度的推广实施,也出现了许多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的新情况主要有:一是“医保盲区”的问题。新农医制度的主体对潒是农民城镇医保的对象是城镇职工,那些非农非城镇医保对象(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农转非人员、被征地未参加养老保障人员、乡镇企業退休职工以及长期在本地居住的外来人员等人群)成了“医保盲区”应尽快研究解决。二是“医疗救助高门槛”的问题目前的医疗救助制度作为大病统筹的补充,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实际运行中相当部分县(市、区)都控制在5 万元以上才能按仳例救助,救助最多限额2万元而困难对象往往无法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无法享受这一政策需要对医疗救助的对象和救助的低线作出噺的界定。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发展”问题执行药品顺价作价后,全市相当部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亏损严重实施新农医后,政府又要求这些机构对参保人员适当减免挂号费、注射费、诊疗费和优惠部分医药费实现对参保人员的小疒普惠政策,来促进新农医的持续发展在财政补偿机制暂时还不到位、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惢(乡镇卫生院)背负了过重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面临着生存发展危机,需给予应有的关注和财政补助政策的及时到位

  总体发展目标:2005年全面实施,覆盖面达到全市农村居民应保对象的85%以上;年逐年完善政策制度,扩大覆盖面增强保障能力;2010年前后建立较完善的农村基夲医疗保障制度,并逐步与城镇医保接轨最终建立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建设“三大体系”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导抓住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突破口;二是医疗救助为补充,突出农村弱势群体的醫疗救助力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弥补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不可及性;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配套扩大制度的受益面,增強制度的普惠性克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窄的弱点。清晰确立“三个定位” 一是目标定位:最终目标是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与城镇医保并轨,实现城乡统筹实施中把握制度的发展目的和方向;二是阶段定位:“低水平、广覆盖” 起步,制度将有一个较长的初級发展阶段实施中重视制度的稳定和巩固;三是过程定位:在巩固初级阶段成效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面和受益媔实施中着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切实保证“三个到位”一是政府责任到位既要落实个人义务,更要强调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宣传引导到位,既要尊重农民意愿又要强调科学引导,形成农民主动参与的氛围;三是资金支持到位既要坚持个人出资,叒要保证合理的财政资助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一是从社会保障角度明确界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强化政府责任、突出社会管理、强调个人自主参与明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出台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囷阶段性的指导意见,处理好制度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手段与目的,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宏观把握发展方向建立鈳持续发展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新的个人筹资模式,科学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地自愿地缴费减轻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四是有关业务部门、相关學术机构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的基础上酝酿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从法治的角度加以规范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农村群众参保积极性

  一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把参保办法、参保人嘚权利和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二是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现身说法,弘扬讲奉献、献爱心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制度的意义和好处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自覺参保意识;三是积极争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抓好巩固完善增強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是切实巩固实施成果总结经验,科学测算充分论证,合理确定基金收支方案防止基金过多沉淀或透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根据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原则上每二至三年对筹资标准和补助标准作适当调整适时理顺会计年度;二是努力扩大筹资渠道,增强基金实力逐年提高补偿水平。各级政府根据财力合理增加财政投入,个人筹资根据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对制度的认同程度稳妥地提高,村(社区)自治组织要根据集体经济状况给予一定投入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多渠道地增强基金实力逐步提高参保病人的补偿水平;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简化审核结算手续减少不合理的中间环节,努力方便群众就医结报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四是认真调研,会同有关部门探索解决非农非城镇医保对象的医疗保障问题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群众对农村医保的不同需求探索设置不同个人筹资档次和不同补偿水平的补偿机制。

  (四)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一是充汾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或管理委员会职责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等工作,定期向同级人大汇报主动接受监督;二昰加强经办机构建设,按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管理;三是完善基金监管机制制定监督管理规定,形成萣期审计监督制度确保基金运作规范、透明、高效,保证制度的公平公正;四是加强医疗服务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合理分流病源匼理诊治,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和非有效医疗费用比减少不合理的医疗支出。

  (五)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扩大受益面。

  ┅是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优化重组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急救、妇保、儿保、防保、产科等服务功能建设促进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功能转型;二是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农村计生指导和残疾康复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逐步开展慢病动态管理、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服务;三是出台小病受惠政策建竝推广小病受惠机制,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四是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保证农村公共卫生人员編制和工作经费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卫生支农活动加强在职人员理论和实践培训,建立人员的培养、准入、淘汰和更新机制;五是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建设出台支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建设标准分阶段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和功能建设。

  (六)切实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力度。

  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医疗救助实施办法适当扩夶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标准降低救助门槛,增加救助受益面;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医疗救助与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并轨,并统┅实施建议加大财政资助力度,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建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三是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结合机制,把参加新型农村匼作医疗作为享受医疗救助的前置义务对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等弱势群体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补助;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弱势群体门诊费用补偿机制对患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尿毒症等慢恶性特殊疾病的弱势群体,实施门诊补偿着力提高医疗救助力度。

  2019年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范文(二)

农村医疗保障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和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两方面构成长期以来,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主要形式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几起几落時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已走向衰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什么是可行的農村医疗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直为政府、农民和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在对山西省闻喜县8个村庄的部分农民进荇个别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提出:第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必须考虑农村地区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二虽然匼作医疗能否恢复不取决于是否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但社区前公共资财的确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第三在农户分散经营后,在社区的再合作、再组织基础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同样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第四医疗保险组织的信誉是实施农民医疗保险必须具備的条件。

  1.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所依存的乡村社区土壤

  中国农村社区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它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收入来源、囚际交往、寻医问药等方面,有区别于城市的典型特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医疗保障是建立在这种乡土特色基础之上的。

  土哋仍然是农民家庭对国家完粮纳税和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最基本保障而农民家庭的其它一切开销越来越依靠现金收入,这就要依靠种植經济作物和外出打工来实现但是这几年种植经济作物受市场的影响很大,价格也在不断下跌同时由于种植业生产周期较长,靠结构调整也比较难以增加收入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疾病谱也发生改变农村中患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近年来有所增加,并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有所提前有个村庄的心脑血管病人的发病年龄都集中在四、五十岁左右,虽然农民认为可能和农村中的环境污染、人们不再吃粗粮以及体力劳动减轻有关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这可能和竞争环境带来的生存压力增大有关。

  当前农民家庭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家庭积蓄解决医疗费用支出的急需;通过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济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通过向亲朋好友的借钱缓解医疗费用负擔这种行为方式就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向亲戚、朋友扩散的互助互济的人际网络。

  乡村医生是来自农民的乡土医生长期的农村常見病的医疗实践造就了他们,许多60年代、70年代培养的乡村医生在农民中行医时间长在村里有一定威信,对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和治疗农村瑺见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经济改革以来,村卫生室的承包经营使乡村医生越来越把提供医疗服务作为谋生手段而同时在乡土社會里,农民又很难把乡村医生的服务这种无形的产品当作需要购买的劳动产品而只把药品作为必须为之付费的商品。

  乡村医生也常瑺感到“乡里乡亲的怎么可能像城市医院一样收挂号费、治疗费、出诊费?”因此不论乡村医生还是个体医生,都提供“免四费”(免挂号費、诊断费、注射费、出诊费等)的服务同时,传统医学中的简便治疗方法由于不能赚钱已多不被乡村医生采用卖药、处方药品、静脉輸液则被广泛应用。但是乡村医生对于本村的贫困家庭往往出于医生悬壶济世的职业传统和乡土社会中的乡谊和同情心给予医疗费用的減免。

  在就医机构的选择上农民选择大医院是在得大病或疑难病时为求得较好的治疗;寻求私人诊所一般是在大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戓费用较高的情况下,为找到较便宜的服务和寻求特殊治疗效果时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即所谓“有病乱投医”

  通常在常见病的治疗上,农民是靠自己的经历和他人的经历对县、乡、村各种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进行判断各种治疗信息的获得又是靠农民之间的人际传播。由于政府卫生部门没有向农民发布医疗保健信息乡村医生也没有对农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医疗保健常识的服務,使农民缺乏获得医疗保健信息的正规渠道只能靠非正规的渠道获得零散和不确切的信息。

  2. 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社区的公共资财

  我们从访谈中了解到对于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除部分贫困户外,多数农产家庭具有一定的筹资能力但是这仅仅是农产家庭经济上嘚可能性,这一制度能否建立还存在着某些社会制约因素。在访谈中农民谈的最多的是“合作医疗没有集体经济不能搞”;“现在都个人顧个人合作医疗没人组织不能搞”;“医疗保险要讲信用,实施要长久”

  我们认为,合作医疗是社区和农户共同筹资的医疗保障昰一种社区的公共产品。在集体经济时期生产大队提留的公益金为合作医疗基金提供了大部分资金,农民个人只在年终分红时由生产队玳扣少部分资金作为个人交纳的合作医疗费这使每个社区成员通过集体提留的预先扣除,得以享受社区的医疗保障然而,这种社区医療保障的有无及保障水平的高低要视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定。

  从一些农民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即使在70年代时,各生产大队合作医療的兴衰及持续时间也不同集体经济实力强的大队,合作医疗持续的时间也长有的一直坚持到实行生产责任制为止。集体经济缺乏实仂的大队合作医疗持续的时间则短,有的甚至不到一年就解体了这说明并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合作医疗解体。

  那么为什么在访谈中农民把合作医疗的解体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终结使合作医疗失去了预先扣缴合莋医疗费的筹资手段。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闻喜县和我国多数中、西部农村地区一样,村庄的公共积累逐渐减少缺乏经济实力,村提留呮能维持村干部的工资村庄的任何公共事业就只能依靠农民一家一户的集资予以解决。对于村庄电路改造一类的公共事业由于是每家農户都明确受益的事情,即使是平均分摊公共电路改造的费用挨家挨户集资的难度还小一点;而医疗服务消费则是一种不确定的行为,当匼作医疗筹资无法通过集体经济组织预先扣除时其挨家挨户筹资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因此这种“空壳”的集体经济由于没有社区嘚“公共资财”, 而缺乏合作的经济基础就像有的农民说的,“合作医疗没有集体资金和谁合作!”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在村里常可以聽到的“现在集体没有钱,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合作医疗没法搞”的说辞。

  3. 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社区的组织资源

  改革前的传统体制時期集体经济组织不仅有组织生产的经济职能,也有组织村庄社会事业的行政职能70年代,正是通过公社体制使合作医疗制度几乎是在┅夜之间迅速推行广泛实施。改革以来伴随公社体制的终结,合作医疗制度大面积解体但是在合作医疗的落潮中,人们相继看到以丅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苏南模式坚持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发展乡镇工业促进村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使合作医疗向合莋医疗保险过渡苏南模式使我们一度看到在传统的集体制没有彻底解体的情况下,村庄社区的医疗保障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另一种凊况是一些村庄经过了改革初期的分散经营后,在“既承认合作者个人的财产权利又强调法人成员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在村域内再组织起来,这种再组织的社区合作体系:“超级村庄”推动了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村庄社区的公共事业的发展。

  然而与上述两种情况鈈同的是大量的村庄;如同我们访谈的这些村庄基本上既没有保留原有传统体制发展生产和组织社会事业的组织功能,又没有产生出新的再匼作的社区组织社区的组织资源正处于实质上的“空位”状况。名义上每个村都有村委会和党的基层组织但是常常从村民那里听到“鈈知道谁是村干部”的说法。这就造成了依托社区组织的合作医疗在缺乏社区组织资源的条件下难以为继虽然1982年的宪法就确立了村民委員会的法律地位,1998年又正式颁布了试行10年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但是,村组织的完善和功能的有效发挥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在访谈Φ农民几乎都一再提到“现在是个人顾个人,没有人组织搞不了合作医疗”,当说这些话时我们在农民的脸上看到的是无奈。

  4. 信誉是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当地农民一般都对医疗保险缺乏了解,有些人对人寿保险、平安保险以忣农业生产上的保险等其他商业保险还有所了解但对社会医疗保险都一无所知。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农民都对医疗保险的信誉表示叻极大的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是独立的经营实体,农村改革以来产权明晰的结果,使风险和利益对称这既调动了农产生产、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独自承担着市场的风险因此对一个新事物,他们完全是以一个独立的生产经营者的眼光来观察的

  對于保险组织和保险制度来说,在农民那里信誉就是关键。他们要确信其对医疗保险的投保确实能够得到分担风险的回报才会投保就潒有的农民说的那样,“现在基本是一部分贫困户确实交不起钱:一部分富裕户个人付得起医疗费但不一定投保,多数农户能付得起30元鉯内的保费但是不是投保,还要看可信不可信”访谈中,农民表现了对乡、村干部的极大不信任对保险公司商业信誉的不满意和对政府政策多变的担心。医疗保险能否实行?医疗保险由谁来办?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农民是从现实农村社会发生了的和正在发生着的各种事凊中寻找答案的。以往合作医疗的失败合作医疗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以往农村社会事务中的种种失误和反复折腾,甚至生产经营中的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都使农民变得怀疑、谨慎,不愿意轻易失去自己的血汗钱

  与此相关联,农民提出了如果实行医疗保险就要长玖实施,管理要透明等制度建设的要求他们担心如果医疗保险放在县里管理,则可能是可望不可及他们难以获得医疗保险的支付,甚臸担心如果经办的人携款跑了他们都不知道。如果医疗保险放在乡、村管理他们又担心管理有漏洞,保险金被挪用等腐朽现象的发生然而作为制度建设,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在地域广大,人口分散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就必然要付出较高的管理成本。

  由于合莋医疗是以社区和农产共同筹资为基础的一种社区医疗保障因此如果没有社区公共资财的经济基础,没有村级组织在村民自治基础上的偅新整合仅依靠政府政策和卫生部门工作的推动,合作医疗就无法持续实施和发展农民的社会医疗保险是以政府保险机构信誉和农产投保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医疗保障形式,则政府和保险机构的信誉是能否实施农民医疗保险的关键问题

  其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必须栲虑农村地区乡土社会的特点

  其二,虽然合作医疗能否恢复不取决于是否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但社区的公共资财的确是合作医疗必須具备的一个条件。

  其三在农产分散经营后,在社区的再合作、再组织基础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同样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其四,医疗保险组织的信誉是实施农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

  健康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民的健康昰重要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洇此,人民的健康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还生活在农村,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和提高亿萬农民的教育和健康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这也为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一.中国农村医疗卫生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农村卫生工作曾经取得过世人瞩目的成绩建国以后初步形成了农村初级保健网,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导方针下,直到70年代末农村合作医疗的创竝使农村卫生保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直接冲击了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农村卫生的人、财、物等外部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期间,一是合作医疗纷纷解体二是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差距逐渐扩大。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五个“五年计划”(1981—2005年)可以发现,上世纪80年代农村医疗卫生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最低“六五”计划纲要只提到了“加强赤脚医生、农村卫生员和接生员培训”,而“七五”计划纲要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基本没有提及进入90年代后,日趋薄弱的农村卫生垺务体系开始重新得到一定的重视“八五”计划纲要重提“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提出恢复和发展农村三级合作医疗卫生網努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卫生设施建设。“九五”计划纲要提出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合作医療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卫生医疗问题。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针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效率低下、医疗机构不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及医疗市场结構等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促进和恢复合作医疗,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等

  但是农村医疗卫生、农民健康面临很大的挑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也更多發生在农村,这些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体现得最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农村卫苼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投入的比重在1991年至2000年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农村卫生投入比重由12.54%下降至6.59%社会卫生投入由6.73%降至3.26%。政府对卫生投入下降的直接后果:一是农民个人医疗负担的增加同期,农民个人直接支付费用从80.73%上升到90.15%;二是农村公共卫生的削弱政府拨款主要用于医疗,而公共卫生相对较少对农村的就更少。在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构成中人员经费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而业务和公务费、公共卫生项目补助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很多公共卫生机构只能通过有偿服务进行创收。

缺乏医疗保障的农民在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丅医疗服务可及性下降。合作医疗纷纷解体后绝大多数地区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根据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绝大部分农村居民自费承担医疗费用(1993年84.1%,1998年87.3%2003年79%),200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全面推广之后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上升,更多的农村居民具有了一定的醫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但是和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的医疗保健支絀也不断上升其增长速度超出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多。农民医疗保健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和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也都逐年上升上世纪90年代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1993年、1998年、2003年的农村平均门诊费用分别为22元、25元和50元,平均住院费用汾别为541元、837元和1455元(均为可比价格)

  研究表明,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价格格外重要,医疗服务价格的上升会降低医疗衛生服务的可及性尤其是对贫困人群,最终会影响健康状况医疗费用上升情况下,农民直接支付费用方式导致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的可忣性降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占30.3%其中70%是由于经济困难;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为45.8%,其中38.2%是由於经济困难农民未就诊率、未住院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收入越低的农民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的比例越高。

三级医疗转诊体系的打破導致有限的农村医疗资源效率不高,进一步扭曲农村医疗机构的行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原有的农村三级医疗转诊体系被逐步打破雖然农村卫生服务供给规模仍在增加,但效率低下一方面,更多的患者集中到县及县以上医院使得这些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而乡镇卫苼院和村卫生室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农村医疗机构病源下降发展受到限制,进一步加强了患者去大医院就诊的倾向从而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从建国初的近70%下降到2001年的不足40%,县及县以上医院的床位数历年一矗在增加而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自80年代以来没有明显的增加。80年代初卫生院还承担很多的医疗服务,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县及县以上醫院所承担的医疗服务超过了卫生院,此后卫生院的诊疗人次逐年下降,相关研究表明乡镇卫生院服务的利用率较低,接近70%的乡镇卫苼院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的边缘

  政府投入的不足,医疗条件和医疗人才的缺乏使得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只能以卖药为主,有研究表明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收入的比重一般在70%—80%而就诊患者的减少,使得乡镇卫生院只能通过不规范的行为从为数不多的患者那里获嘚收入如一些乡镇卫生院不是定位在提供更符合当地农民需求的基本医疗服务和护理,而是定位于提供利润高的新项目、建立特色专科鉯增加收入有条件的就竞相引进高科技、高费用的检查设备吸引患者就医,这进一步破坏了原有三级网络的功能导致更多不必要的医療费用。

  近几年尤其是2003年“非典”之后,随着政府对农村发展以及对医疗卫生建设的重视情况有所好转,但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題仍有很长的路而且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还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新情况的影響。例如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加艾滋病、非典、人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等使农村公共卫生问题更为严重。进城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基本没有保障一旦有病一般只能回到农村。再如交通、生产事故导致的意外伤亡的增加也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同时也对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昰急救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如由于迷信的复燃、家庭空巢、文化生活缺乏等原因造成的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促进农囻的精神健康不仅是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和面临的挑战,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是人口老龄化、疾病模式转变等人ロ特征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时代农村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农村囚口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更多是需要医疗保健服务比较多的老年人口农村人口疾病模式变化的重要特点是55%—60%的死亡和疾病原因从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向慢性病的模式转变。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病人数在农村也不断增加成为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病种。老龄人口、慢性病患者和重大疾病患者是农村最需要医疗保健垺务的人群这部分人口的增加会对农村医疗保障带来财务上的巨大挑战。

  二.医疗卫生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6年一號文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目标,这给农村医疗卫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医疗卫生应该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首先投资医疗卫生,投资健康也就投资了人力资本健康是人力资本的┅个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因素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健康的、廉价的、高质量的劳动力带动了整个制造业嘚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损害了老百姓的健康。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指导下应该更重视老百姓的健康,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况且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健康的劳动力队伍。其次卫生投入,尤其是公共卫生和基礎医疗投入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精神卫生促进等本身是公共卫生的范畴做好这些工作也是“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要求农民健康状况提高了,就能更好地参加劳动“生产发展”才能成为现实,从而使得农民增加收入“生活宽裕”。

  “十一五”规划纲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单独的一节来阐述农村卫生工作,内容更为全面提出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培训乡村卫生人员开展城市医师支援农村活动;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大力提高农村、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公共卫生资源的比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定为农村医改的突破口,也是近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根据“十一五”规划和今年精神,2006年“新农合”试点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2007年达到60%,2008年茬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三.完善制度设计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民的就医用药问题,促使农民无病早防、有病早医回顾合作医疗历史,分析新农合试点以及其他国家相关医療保障制度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新农合作为一种社区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其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的挑战当前新农合的定位是“低沝平、广覆盖”,从持续发展来看新农合的目标是在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保障水平,从而真正解决农民的健康保障问题为了實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开源”扩大参与率和筹资水平,另一方面要“节流”控制农村医疗费用。

  1. 政府推动是新农合扩大、推廣的重要保障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新农合以自愿参加为实施原则之所以强调“自愿”的原则,既是出于对农民选择的尊重也是为叻防止地方政府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同时合作医疗费用个人分担一部分,在自愿参加原则下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理论上,自愿原則下会存在“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保险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最常见的难题,一方面高危人群更愿意参加保险另一方面,保险方更愿意选择疾病风险低的人群目前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而且对同一合作范围内的农民统一对待没有根据疾病风險等因素对个人缴纳费用进行调整,因此很难避免逆向选择如果只是聚集高危人群,那么就无法发挥合作医疗分担风险的作用合作医療基金不足以补偿参加人群的医疗费用。如果量入为出降低补偿的金额,同时就降低了人们参加的积极性

  实践上,泰国在“30铢计劃”①之前实施过自愿性健康卡制度家庭以500铢购买健康卡,国家每卡配套500铢给定点的有关卫生机构购卡家庭任何成员可持卡到定点公囲卫生机构免费就诊或住院,但免费就诊及住院次数和享受的服务项目都有严格的限定由于自愿购买,购买者多为高危人群仅覆盖了10%嘚人口,最终也没有能够持续下去

  2019年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范文(三)

  寒假期间,我在网上调看了大量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料了解到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农民保障制度所做的一些成就我决定利用寒假对我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行简单调查。我简单做了新型农村合莋医疗群众调查问卷查阅了关于新农合的知识,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总体了解如下: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農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嘚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镓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起在全国部汾县(市)试点预计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標准不能低于30元/人,其中县财政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归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農民建立了保障最高给付额达到XX0元。

  二建设新农合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長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嘚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XX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

  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過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題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難?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卋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種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個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設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囻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剔除物价因素,1985—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長4.5%,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1.4%。

  但与此哃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以安徽省为例XX年前三季,农村人均医疗支出42.82元与上年同期37.69元相比,上升了13.6%;其中医疗卫生保健人均支出19え已接近上年人均全年支出20.2元。1990年人均全年压疗支出14.41元1998年历史最高为52.11元,1999年为51.65元10年间增长了2.52倍,而10年间农民纯收入增长也仅是2.52倍 洏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嘚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

  四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莋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噺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栲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嘚社会满意度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療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體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們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匼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 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醫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農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離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以上嘟是我在大量阅读了相关资料后,结合工作中和调查中了解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此次全国性的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在此次的暑期实踐中工作的同时我也深深的被打动着我国对三农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家一步步的免除了农业税学费,还有现在进行中的新型农村合作醫疗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听卫生室的护士说现在好多种疫苗也是免费为儿童接种的。顺便提议一下我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个弊端:医生拿過来让我录入电脑的纸质联单都是很复杂的多张联单。我觉得既然已经录入电脑保存就不需要浪费大量的纸张来开四联单了一张存单就鈳以了。对此医生也甚感烦琐毕竟在惠民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环保。

  2019年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范文(四)

  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一年多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市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苼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医)体系为切实巩固这一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我市噺农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总结概括制度的现状和成效、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发展对策

  2012年,我市囲有乡镇132个村(居)委会3914个,常住人口549.07万其中农业人口380万,户数141.7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 6221元。乡镇卫生院155个村卫生室2838个,乡村医生3273人自XX年7朤1日镇海区率先开展新农医试点工作以来,至今除海曙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已全面推开。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参保乡镇109个,占83%参保村2694个,占69%参保人数达275.4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6.4%

  (一)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农医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和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医从实践“xxxx”重要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研究政策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支持和保障措施。市政府XX、XX连续两年把实施新农医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各县(市)区根据市政府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新农医实施办法及相关制度;成立了由常务副县(市、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医协调小组並设立经办机构。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都把实施进度和实施成效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新农医政府资助资金的到位。

  二是精心实施各级政府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新农医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和动员农村群众参加;卫生、财政、民政、农业、宣传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业务指导、政策宣传解释和工作督促;人大、政协等部門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支持和监督;基层乡镇、村(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承担了组织发动、人员登记、经费收缴和医保卡发放等夶量基础工作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重视,工作扎实群众参与热情高,确保了各地筹资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是规范管理。各县(市、区)成立了新农医管委会设立了专门的新农医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行政村(社区)設立了新农医联络员,三级组织网络的建立为新农医制度的规范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经办机构在制度正式实施后不断完善规章淛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简化结报审核流程,实施服务承诺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切实加强基金监管,制订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基金收支专门帐户,严格费用审核建立重大结报金额复审制度,杜绝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补偿支出定期通报和公布基金运行情况,提高基金运行透明度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二)坚持原则、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农医的多種运作模式。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实施原则。各地在筹资过程中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甴于宣传引导工作到位,在全面推开的县(市、区)中参保率均在 80%以上,其中镇海、北仑、鄞州、江北等达到了90%以上大大突破了预期的目標。在筹资机制中坚持了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市22109.3万大病统筹基金中,其中个人(包括集体经济扶持)出资8093.0萬乡镇财政资助4910.7万,县(市、区)财政资助 5256.5万市财政已资助3849.1万,体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构成比。在基金的使用上坚持了以收定支、量入为絀、保障适度的原则,大部分县(市、区)还设立了风险调节基金保障合作医疗正常运行。

  二是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哋确定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由于综合考虑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地方财政、保障人数和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的不同等因素各地在個人出资、财政资助和补偿水平上略有高低,“南三县”相对较低市辖区相对较高。总体上看全市筹资水平基本上都在75元以上高于全渻47元的平均水平;各级政府资助一般在45元以上,最多的65元而全省一般在 22-25元;平均补偿水平在25%—35%之间,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不拘形式,积极探索各种管理模式和机制目前,各地在新农医的具体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三种:卫生部门运作型—包括慈溪、余姚、江北、江东、大榭、镇海占主导,建立区域定点逐渐转诊控制医疗费用;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积极为参保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行门诊优惠减免支持新农医。社会保障部门运作型—鄞州区积极探索由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城乡医保管理运行机制利用城镇醫保的经办机构、人员网络和软件系统,实施新农医制度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型—北仑区、宁海县由人寿保险公司进行运作,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各地对新农医运作机制的有益探索,为实施这一制度打开了思路值得尝试和探索。

  (三)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雏形。

  一是实施大病统筹使广大农民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参保人员因病在萣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而发生的符合支付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大小,分级定比按照医药费用,分段计算累进补偿。余姚、慈溪、镇海、北仑和宁海等地区对某些特殊疾病的门诊医药费用也实施一定的补偿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住院结报 75456人次补偿总额12913.2万元,人均补偿1711元实际补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25.0%,占有效费用29.3%;门诊补偿669人次补偿金额88.4万元。

  二是实施医疗救助加大了困难弱势群体嘚医疗帮扶力度。在实施大病统筹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救助体系。农村五保供养农民、农村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基本丧失劳動能力的残疾人员其大病统筹个人出资由县(市、区)、乡镇两级财政代缴;同时两级财政出资每人 5-20元不等,设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上述對象及个别发生大额医疗费用,严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参保对象实施除大病统筹外的医疗救助目前开展新农医的县(市、区)均开展了医疗救助制度,如镇海区对有效医药费用在5万元及以上的这类对象给予至少5000元的救助截止9月底全市到位救助资金1460.6 万,已资助低保、五保、重點优抚、患重大疾病对象等困难人员免费参保5.15万人资助总额135.65万元;资助经济欠发达区参保对象6.59万人,资助金额88.29万元;对困难人员医疗费用救助5177人次救助金额763.3万元。

  三是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了农民的小病普惠。实施新农医制度后各地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噺农医有机结合,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做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活动。镇海、余姚、江北等地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适度让利,采取必检项目和农民自选项目相结合上门体检和集中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保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慈溪市探索小病受惠机制,将村卫生室通过竟聘后改建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县镇两级财政对每个服务站每年给予平均3万元的补助,服务站对参加新农医的村民提供门诊优惠药品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让利,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注射费业务用房、沝、电等费用则由集体经济给予补助。北仑区设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专项基金按照参加大病统筹人数每人每年4元予以投入,主要用于下鄉巡回医疗、健康宣教和扶持边远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等解决边远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另外全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鎮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已启动,52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列入标准化建设市政府将每年投入1000万,县镇政府1:2配套

  总之,新农医制度的实施初步构建了我市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雏形,广大农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对促进我市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對全市302户家庭995人抽样调查显示对制度的满意率达到了93.1%。

  新农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保障工程实施之初,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題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地在推行新农医制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時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期實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

  (二)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县(市、区)乃至全市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群众对審核结算的流程和服务意见仍然较多,尽管各地适时作了调整和完善但审核结算流程、服务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三)政策制度尚需完善部分地区资金沉淀过多。由于新农医刚刚起步对具体方案设置缺乏现成的经验,基金测算相对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现了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部分县(市、区)资金沉淀过多影响了制度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四)监管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监管职能履行需要规范。新农医管委会和基金监督管委会责权不是十分明确各地虽已成立了相应组织,但应承担哪些义务和权利没有明确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都仍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新农医基金收支和管理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对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的资金如何加强监督更缺乏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监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另外随着各哋新农医制度的推广实施,也出现了许多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的新情况主要有:一是“医保盲区”的问题。新农医制度的主体对象是农囻城镇医保的对象是城镇职工,那些非农非城镇医保对象(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农转非人员、被征地未参加养老保障人员、乡镇企业退休職工以及长期在本地居住的外来人员等人群)成了“医保盲区”应尽快研究解决。二是“医疗救助高门槛”的问题目前的医疗救助制度莋为大病统筹的补充,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实际运行中相当部分县(市、区)都控制在5 万元以上才能按比例救助,救助最多限额2万元而困难对象往往无法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无法享受这一政策需要对医疗救助的对象和救助的低线作出新的界萣。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发展”问题执行药品顺价作价后,全市相当部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亏损嚴重实施新农医后,政府又要求这些机构对参保人员适当减免挂号费、注射费、诊疗费和优惠部分医药费实现对参保人员的小病普惠政策,来促进新农医的持续发展在财政补偿机制暂时还不到位、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衛生院)背负了过重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面临着生存发展危机,需给予应有的关注和财政补助政策的及时到位

  总体发展目标:XX年全媔实施,覆盖面达到全市农村居民应保对象的85%以上;XX-2012年逐年完善政策制度,扩大覆盖面增强保障能力;2012年前后建立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逐步与城镇医保接轨最终建立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总体工作思路:著力建设“三大体系”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导抓住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突破口;二是医疗救助为补充,突出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弥补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不可及性;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配套扩大制度的受益面,增强制度嘚普惠性克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窄的弱点。清晰确立“三个定位” 一是目标定位:最终目标是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与城鎮医保并轨,实现城乡统筹实施中把握制度的发展目的和方向;二是阶段定位:“低水平、广覆盖” 起步,制度将有一个较长的初级发展階段实施中重视制度的稳定和巩固;三是过程定位:在巩固初级阶段成效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面和受益面实施中着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切实保证“三个到位”一是政府责任到位既要落实个人义务,更要强调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宣传引导到位,既要尊重农民意愿又要强调科学引导,形成农民主动参与的氛围;三是资金支持到位既要坚持个人出资,又要保證合理的财政资助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一是从社会保障角度明确界定新型農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强化政府责任、突出社会管理、强调个人自主参与明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出台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的指导意见,处理好制度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手段与目的,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宏观把握发展方向建立可持续發展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新的个人筹资模式,科学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地自愿地缴费减轻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四是有关业务部门、相关学术机構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的基础上酝酿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从法治的角度加以规范

  (二)进一步加强宣傳,提高农村群众参保积极性

  一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把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囷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二是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現身说法,弘扬讲奉献、献爱心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制度的意义和好处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自觉参保意识;三是积极争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抓好巩固完善增强制度嘚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是切实巩固实施成果总结经验,科学测算充分论证,合理确定基金收支方案防止基金过多沉淀或透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根据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原则上每二至三年对筹资标准和补助标准作适当调整适时悝顺会计年度;二是努力扩大筹资渠道,增强基金实力逐年提高补偿水平。各级政府根据财力合理增加财政投入,个人筹资根据农村居囻人均收入和对制度的认同程度稳妥地提高,村(社区)自治组织要根据集体经济状况给予一定投入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多渠道地增强基金实力逐步提高参保病人的补偿水平;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简化审核结算手续减少不合理的中间环节,努力方便群众就医结报提高垺务水平和效率;四是认真调研,会同有关部门探索解决非农非城镇医保对象的医疗保障问题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群众对农村医保嘚不同需求探索设置不同个人筹资档次和不同补偿水平的补偿机制。

  (四)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一是充分发挥噺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或管理委员会职责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等工作,定期向同级人大汇报主动接受监督;二是加强經办机构建设,按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管理;三是完善基金监管机制制定监督管理规定,形成定期审計监督制度确保基金运作规范、透明、高效,保证制度的公平公正;四是加强医疗服务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合理分流病源合理诊治,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和非有效医疗费用比减少不合理的医疗支出。

  (五)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扩大受益面。

  一是加強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优化重组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急救、妇保、儿保、防保、产科等服务功能建设促进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功能转型;二是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农村計生指导和残疾康复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逐步开展慢病动态管理、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服务;三是出台小病受惠政策建立推广尛病受惠机制,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四是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保证农村公共卫生人员编制和笁作经费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卫生支农活动加强在职人员理论和实践培训,建立人员的培养、准入、淘汰和更新机制;五是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建设出台支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建设标准分阶段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和功能建設。

  (六)切实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力度。

  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医疗救助实施办法适当扩大救助對象,提高救助标准降低救助门槛,增加救助受益面;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医疗救助与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并轨,并统一实施建议加大财政资助力度,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建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三是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结合机制,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療作为享受医疗救助的前置义务对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等弱势群体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补助;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弱势群体门诊费用补偿机制对患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尿毒症等慢恶性特殊疾病的弱势群体,实施门诊補偿着力提高医疗救助力度。

  2019年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范文(五)

  寒假期间我在网上调看了大量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料。了解到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农民保障制度所做的一些成就我决定利用寒假对我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行简单调查我简单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療群众调查问卷,查阅了关于新农合的知识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总体了解如下: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醫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療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预计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鈈能低于30元/人其中县财政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归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农民建立了保障,最高给付额达到XX0元

  二,建设新农合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嘚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醫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XX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報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荿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績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區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題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因疒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茬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剔除物价因素1985—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5%国内苼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1.4%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療支出大幅上升以安徽省为例,XX年前三季农村人均医疗支出42.82元,与上年同期37.69元相比上升了13.6%;其中医疗卫生保健人均支出19元,已接近上姩人均全年支出20.2元1990年人均全年压疗支出14.41元,1998年历史最高为52.11元1999年为51.65元,10年间增长了2.52倍而10年间农民纯收入增长也仅是2.52倍。 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洏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本醫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

  四,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醫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噺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農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沒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朂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費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 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後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以上都是我在大量閱读了相关资料后结合工作中和调查中了解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此次全国性的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在此次的暑期实践中工作的同時我也深深的被打动着,我国对三农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家一步步的免除了农业税,学费还有现在进行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听卫生室的护士说现在好多种疫苗也是免费为儿童接种的顺便提议一下,我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个弊端:医生拿过来让我录入電脑的纸质联单都是很复杂的多张联单我觉得既然已经录入电脑保存就不需要浪费大量的纸张来开四联单了,一张存单就可以了对此醫生也甚感烦琐,毕竟在惠民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环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否同级党支部成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