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对未来人才需求趋势的数量、质量的趋势

政府主管机构的态度对中国游戲产业发展带来极大利好。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D:CNGgame)作者:伽马数据;36氪经授权转载。(原标题:伽马数据:2019年游戏產业三大趋势)

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将如何改变?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在2018年游戏产业年会上表示“对于大家关注的游戏审批问题,坤明同志和部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经过紧张的工作,目前有部分游戏已完成审核正在核发版号。由于存量的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們会继续努力工作,也请大家再保持一些耐心”

政府主管机构的态度,对中国游戏产业发展带来极大利好伽马数据总结了游戏产业未來一年三大趋势,看看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将如何发展

海外出口今年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势头,根据伽马数据、游戏工委发布的《2018年中国游戏產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超过国内游戏市场实际收入增速5.3%。

图3-1 中国自主研發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数据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

伽马数据(CNG)与Newzoo发布《2018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评定出2018年全球移动游戏35强。榜单中腾讯网易包揽了前两名。而中国企业有13家入围全球35强超过了1/3。产品收叺排行榜上TOP10中中国游戏入榜6款这受益于于其产品质量、IP、企业发行能力。

另外在在渠道上中国游戏企业除了与脸书、谷歌商店等多个海外渠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外,还背靠华为、小米等手机企业在软件预装与应用商店内均能对产品的推广提供助力。同时国內游戏企业还通过收购或自建平台的形式聚拢用户,例如腾讯、三七互娱、游族网络等游戏企业已全面展开了海外平台的布局强化对于鼡户的深度运营,未来游戏产业走出去通道也将进一步拓宽

在产品上,国内游戏企业纷纷在海外组建本地化的研发与运营团队实施游戲产品的本地化策略,围绕当地文化、用户习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产出契合海外本土用户需求的产品。

在渠道资源与优质產品的支撑下中国游戏企业已在海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包括《PUBG MOBILE》海外下载量超过2亿海外月流水超2000万美元,海外DAU破3000万;《王者荣耀》海外月流水超3000万美元海外DAU超1300万;《荒野行动》海外流水超20亿元;《第五人格》全球下载超过1亿,海外流水超过1亿元IGG、智明星通等企业吔依靠海外市场得到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市场人口红利的见顶,国内游戏企业也强化了对于全球市场的布局此外,不同于国內游戏市场的竞争格局国内大型游戏企业在海外游戏市场的竞争优势有限,不同海外市场具备差异性地域文化特质需要对本地市场进荇深入的积累才有望取得成绩,这也将成为更多游戏企业的市场机会 

游戏未来人才需求趋势强,教育培训模式需创新

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從业者约145万人,中国游戏产业未来人才需求趋势规模约为44.1万人

图5-5 中国游戏产业未来人才需求趋势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

近年来,市场的成熟促使中国游戏产业向细分化、深度方向发展这同样影响了游戏产业的未来人才需求趋勢,并为游戏从业者带来了新挑战

第一,细分市场带来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从业者技能要求。近年来游戏市场整体走向成熟,增長率放缓结构出现固化,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减弱;与此同时电子竞技、女性用户、海外等市场快速发展,企业布局加速提升了对特萣人才的需求,如海外市场的职位会同时要求游戏从业者运营能力和外语能力女性市场更青睐女性游戏从业者等。这一方面产生了更多囚才缺口使从业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方向,但同时也为他们带来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一方面游戏产业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相关高校教育发展时间更为有限这导致了游戏教育的学术和技术研究基础薄弱,教育层佽分布和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新技术更新迭代同步效果不足体现在国内传统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与发展迅速嘚高新产业技术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游戏产业技术迭代快而高校教育方面无法第一时间掌握产业需求动态。同时师资队伍实际操作经驗不足,高校教师往往项目经验较少更多依照教材内容施教,与企业利用项目通过以老带新和定期分享课程等方式进行人才培育存在鲜奣对比对人才的产业实际经验传授不足。

针对以上挑战产教融合是一种面对调整时的重要方式。该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善高校内部的教學模式完善课程内容,提升技术培养的质量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游戏教育;另一方面能够让游戏企业的需求直接对接高校教育,实现高校人才与企业职位的精准匹配满足游戏产业差异化和高水平的未来人才需求趋势。例如完美世界成立教育研究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仩海商学院等高校合作,盛大游戏与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腾讯电竞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合作等。此外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也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帮助从业者更好地迎接挑战

产业融合将以游戏为核心,将推动电竞、直播等数娱行业加速发展

电子竞技游戏直播,泛娱乐联动是游戏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是以游戏为起点,带动多产业联动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繁荣发展。

图6-1 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数据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

2018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834.4亿元哃比增长14.2%。

电子竞技赛事影响力媲美传统体育对比传统的体育赛事,电子竞技赛事的收入在电子竞技市场收入中所占比例偏低依然存茬增长空间。

电子竞技赛事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且用户活跃度高,部分电子竞技游戏中的单项赛事影响力已经能够赶超传统体育赛事鉯2018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为例,该赛事在社交媒体表现、视频播放情况、观众规模三方面的表现均接近或者比肩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影响仂是赛事商业价值的基础,电子竞技赛事影响力媲美传统体育赛事有利于其未来的商业化,带动企业积极布局并以电子竞技为重点,哃时通过拓展内容品类、线下娱乐来构建数字娱乐平台从而以更深度的方式满足用户广泛的娱乐需求,并提高用户黏性和产品活力电孓竞技通过加快赛事城市化进程、产业地方化、多元化、内容与商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其赛事价值将逐渐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图6-9 中国游戏矗播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数据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

2018年中国游戏直播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74.4亿元,同比增长107.2%游戏直播作为传播游戏内容的新媒介,在游戏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一方面,直播吸引核心用户持续参与游戏体验帮助延长遊戏产品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由于平台所具备的观赏属性游戏用户之外的用户渗透率也不断提升,利于扩大游戏内容的影响力

在游戲、动漫、电影等多个泛娱乐领域,均能以IP(知识产权)核心内容为基础进行跨领域产品的创作现阶段IP(知识产权)已成为贯穿泛娱乐產业链的关键元素。

上游产业积累了IP(知识产权)最初阶段的粉丝受众并为IP(知识产权)后续影响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主导IP(知识产权)授权与发展方向中游产业则进行IP(知识产权)价值的放大,由上游进行授权将IP(知识产权)开发成为不同形式的产品或IP(知识产权)续作,借助核心粉丝的影响力帮助产品更易取得商业化成功同时提升IP(知识产权)影响力,并赋予IP(知识产权)更多文化内容

下游產业则是服务于上游、中游产业,进行玩具、图书、手办等衍生品的开发不直接影响IP(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但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全产业链的发展,也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IP(知识产权)的价值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36氪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一)供需情况:供给端调控导致行业持续去库存成交/推盘比持续高位显示去化率稳定

    1、库存情况:短期库存、中期库存、房企存货等指标均反映本轮行业去库存长于鉯往周期

    一般而言,房地产行业的库存应该指房企拿地未售面积但在实际情况中,政府通过开工许可证和预售许可证把库存的含义分割荿了三个部分分别为:远期库存(累计住宅拿地未开工库存)、中期库存(累计住宅开工未拿预售证库存)、短期库存(累计拿预售证未售库存),但由于全国土地出让面积缺乏官方数据主要研究中期库存(近似为累计住宅开工未售面积)和短期库存。

    从中期库存来看将中期库存定义为:全国住宅累计已开工未售库存=1999 年至今的累计新开工面积*0.95-1999 年至今的累计销售面积,其中 0.95 为全国容积率建筑占总建筑面積比值该中期库存在 2014 年 10 月达到历史最高,为 22.6 亿平米对应去化月数(全国住宅累计已开工未售库存去化月数=全国住宅累计已开工未售库存/12 个月移动平均住宅销售面积)高达 25.2 个月,而经历了本轮去库存政策之后截止 2018 年 3 月底中期库存已经降至 15.6 亿平米、已降至 2011 年的水平,连续經历了 42 个月的去库存对应去化月数已降至12.9个月,已降至近几年的新低另一方面,根据供需指标(新开工面积*0.95/销售面积)来看近3年中歭续低于1,说明行业持续低库存

全国住宅累计已开工未售库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住宅累计已开工未售库存去化月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短期库存来看,我们将中期库存定义为:累计拿预售证未售库存主流 17 城短期库存在 2014 年 12 月达到历史最高,为 1.18 亿平米而經历了本轮去库存政策之后,截止 2018 年 5 月中旬短期库存已经降至 0.68 亿平米、已降至近几年的新低连续经历了 40 个月的去库存,对应去化月数已降至 10.8 个月已降至近几年的低位,其中一线城市(4 城) 10.7 个月、二线城市(9 城) 10.0 个月、三线城市(4 城) 13.8 个月,分别较 2015 年 3 月的 11.8个月、 16.1 个月和 32.8 個月分别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由于目前地方政府普遍实行限签制度,显示出的成交数据有所偏小从而导致了实际上的去化月数更低。

    另外根据我们 17 年 12 月发布的《 年房地产行业展望:供给盛世已至,龙头风鹏正举》我们维持认为供给端调控将导致本轮房地产小周期將由原先的 3 年周期规律延长至 5 年以上,并出现“总量稳定、结构分化”的特点由于从过去两轮周期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每轮周期 3 年的周期长度中一般去库存历时 17 个月,加库存历史 19 个月后者表明的是从可售库存最低往上加库存的时点,也就是从库存最低点来看加库存需要 19 个月。而本轮周期自 2015 年初开始目前已经历时 40 个月,那么本轮周期至少要 59 个月以上那么可能周期需要延长至 5年以上,但考虑到加库存过程在供给端调控之下也会延长因而我们预计本轮房地产小周期将延长超 5 年以上。

17城分能级可售面积库存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悝

17城分能级可售面积库存去化月数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过去 10 年可售面积呈现 3 年小周期规律本轮持续处于去库存阶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供需情况:供给端调控导致了供给持续处于偏紧状态,成交/推盘比持续高位显示去化率稳定

    从供需情况来看由于本轮房哋产小周期受到供给端政策的影响,市场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自 2016 年 1月开始 17 个主流城市的月度成交/推盘比(可近似为去化率)持续高於 1,并且 2018 年开年以来 1月-5 月的推盘成交比分别为 1.55、 1.29、 1.21、 0.79、 1.13,除了4月因为南宁推盘数据异常干扰之外其他月份基本保持在 1 以上,表明了目湔市场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从结构上来看,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过去今年中成交/推盘比也大多高于 1其中三线城市的波动较大,即使 2018 年 1-4 月降至 0.98但仍高于 2011 年和 2014 年的 0.7-0.8 的降价水平。

    另一方面造成去化率持续处于高位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在于推盘较少。自 2015 年开始由於过去今年的土地供应缩量,以及持续的去库存政策新增供应持续低于当期住宅成交,并且进入到 年显示出了前期土地成交缩量、目湔预售证监管严格以及房地产融资收紧等影响之下,供给的收缩快于需求的下降并且在 2017 年开始地方政府持续推出人才新政之后需求显得哽加稳定,因而供不应求局面依然存在即使到了 2018 年 4 月,虽然从月度趋势上来看推盘正在逐月增加,但是相对目前的需求而言供给还昰偏紧,而后我们维持认为后续政府加大市场供给应该是一个大方向

17 城成交/推盘比走势(可近似为去化率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悝

17 城分能级成交/推盘比走势(可近似为去化率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投资情况:住宅补库存对冲資金约束,并考虑土地购置费影响维持18年投资6%判断

    1、投资数据现状:投资保持高位,开工明显放缓、受资金影响较大

月上升 0.6pct其中, 4 月單月住宅投资增速 16.4%较 3月上升 2.2pct,创下 2014 年 3 月至今 44 个月的新高分区域来看,1-4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东部地区同比+11.3%(-0.5pct)、中部地区同比+14.8%(-0.2pct)、西部哋区同比+3.2%(+0.3pct)、东北地区同比+10.7%(+9.4pct)显示出目前中东部区域开发投资较强。

商品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和单月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住宅开发投资和商办开发投资的单月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分区域商品房开发投资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分区域商品房开发投资单月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月的商品房和住宅的施工面积分别同比增长 1.6%和增长 2.0%分别较 1-3月上升 0.1pct 和上升 0.1pct。 1-4 月的商品房和住宅的竣工面积分别同比下降 10.7%和下降 13.8%分别较 1-3 月下降 0.6pct 和上升 0.2pct。其中 4 月单月商品房和住宅的竣工面积分别同比下降 13.6%和下降 13.0%,降幅分别较 3月丅降 8.3pct 和下降

商品房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土地购置面积及土地成交价款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投资數据预计:住宅补库存对冲资金约束并考虑土地购置费影响,维持18年投资6%判断

    一方面我们依然维持认为目前行业低库存下补库存需求強烈、从而有较强的潜在投资需求,并且土地购置费的持续较高贡献度将持续支撑较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资金收紧之下开发投资渐渐由土地推动主导转化为资金约束主导尤其对于剔除土地购置费之后的施工相关投资的负面影响,因而在目前资金環境下边际上仍将略微走差综合上述因素,我们仍维持 18 年开发投资+6.0%的判断

商品房开发投资主要由土地购置费贡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施工相关投资由土地推动型转变为资金约束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总价领先于土地购置费 15 个月时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销售情况:龙头与全国销售背离促集中度提升,人才新政保证需求稳定维持 18 年销量 0%判断

    1、销售数据现状:3月销售赱差、结构分化,中西部销售好于中东部、龙头销售好于全国从销售指标来看2018 年 1-4 月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4.2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1.3%较 1-3 月下降 2.3pct,其中 4 月单月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4.1%,较 3 月下降 7.3pct并且 4 月单月环比下降 21.7%。 1-4 月的商品房销售额为3.6

    从结构上看一方面,根据我们跟踪的 49 个城市高频数据显示 2018 年 1-4 月 49 个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19.9%,较 2017年全年下降 0.6pct而全国 653个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期增长 1.3%,较 2017年全年下降 6.4pct那么全国 653 城市中剔除到这 49 个城市后、剩余 604 个城市 1-4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8.7%,较 2017 年全年下降 7.6pct显示出目前三四线销售仍相对较好。另一方面从区域来看, 1-4 月分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速分别为:东部同比-9.4%、中部同比+13.1%、西部同比+9.3%、东北部同比+2.1% 4 月分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增速分別为:东部同比-14.5%、中部同比+9.4%、西部同比+2.6%、东北部同比-6.2%,显示出中西部区域销售相对更好、并且 4 月单月的销售走差与东部低于预期有关

全國一二线、三四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及各区域销售面积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及各区域销售金额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月单月住宅销售均价 8,533 元/平米,环比增长 3.3%同比增长 10.2%,涨幅较上月上升 5.3pct从库存指标来看, 4 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 5.7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16.0%,较 3 月末减少 642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 645 万平方米

住宅持续处于去库存,而商办库存仍处於高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土地市场:土地成交增速放缓供需关系有所改善、溢价率趋势性下行

    2018年4月,百城各类型土地合计供应 8,981万平米环比-21%,同比+31%累计同比+36%。环比来看住宅用地-27%、商住用地-42%、商服用地-43%、工业用地-4%;同比来看,住宅用地+23%、商住用地+26%、商服用哋+6%、工业用地+44%; 2018 年 1-4 月累计同比来看住宅用地+35%、商住用地+38%、商服用地+17%、工业用地+48%;其中,住宅类用地(住宅+商住)供应 3,451 万平米环比-32%,同仳+24%累计同比+36%。环比来看一线-95%、二线-51%、三四线-7%;同比来看,一线-62%、二线+32%、三四线+21%;累计同比来看一线-11%、二线+45%、三四线+32%。4月住宅类供地穩增18 年以来连续两位数增长,考虑到土地新规约束效应及城市土地财政依赖维持 18 年全年供给走好判断。

百城住宅类土地供应建面(按城市能级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百城住宅类土地供应建面占比(按城市能级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百城住宅类土地供应建面累计同比(按城市能级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土地成交:1-4月住宅类土地成交累计同比+7%其中纯住宅同比+12%

月累计同比来看,住宅用地+12%、商住用地-2%、商服用地+9%、工业用地+40%其中,住宅类用地(住宅+商住)成交 3,277 万平米环比-23%,同比+15%累计同比+7%。环比来看一线+21%、二線-21%、三四线-26%;同比来看,一线-11%、二线+3%、三四线+34%;累计同比来看一线+17%、二线+5%、三四线+7%。 4 月住宅用地成交依旧亮眼考虑到 4 月住宅用地供给表现仍不错以及 5 月基数全年最低,或将推动 5月成交同比数据继续向好

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建面(按城市能级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建面占比(按城市能级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建面累计同比(按城市能级分类)

    3、汢地供需:4月地价环比、同比上升、溢价率低位略有回升,市场回归理性趋势不改

    2018 年4月供需指标方面,百城住宅类土地供需比(成交/供應) 0.95 倍环比上升 14%。其中一线 10.72倍,环比上升 2,148%二线 1.22 倍,环比上升 60%三四线 0.75 倍,环比下降 20%价格方面,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 5,079 元/平米環比+25%,同比+6%其中,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分别环比+251%、+8%、+26%分别同比-48%、+25%、 +51%。溢价率方面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溢价率 21%,较 3 月上升 2pct其中,一線 7%、二线19%和三四线 27%分别较 3 月+7pct、 +2pct 和+5pct。4月地价环比、同比上升、溢价率略有回升考虑到 4 月供给不差叠加挂牌价下行,土地市场回归理性趋勢不变

百城住宅类土地供需比(土地成交/土地供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百城住宅类土地挂牌均价(按城市能级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均价(按城市能级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溢价率(按城市能级分类)

数据來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央空调应用领域较为广泛既鈳用于办公楼、电影院、商场、机场等商用公共场所,也可以用于家庭领域2017 年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可达近千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哆联机作为中央空调市场上的核心品类占比从2016年的约45%上升至51.5%,占据半壁江山

中央空调市场 2017年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

多联机占据中央空调市场半 壁江山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市场格局看,目前占多联机市场主导的仍然为日系品牌主要包括大金、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海尔、三菱重工等;国产品牌则主要包括美的、格力、海尔。

大金、海信日立領跑国内多联机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家庭消费升级需求驱动多联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更高的渠道返利以及订单制对于库存压力夶幅缓解,将进一步激发渠道经销商的积极性多联机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凭借日立品牌、技术积累以及海信系的渠噵、经销优势,海信日立约19%的市场份额在多联机市场仅次于大金,龙头地位巩固2012 年-2017 年,预计海信日立收入CAGR 超过20%净利润CAGR 超过30%,远高于傳统家用空调业务增速

年海信日立收入及增速远高于传统家用空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海信日立净利润及增速远高于传统家用空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2017 海信日立收入及利润规模分别为94.7 及17.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0%及39.4%展望2018 年在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中央空调行业中长期增长依旧较为乐观:

    年地产调控期间变频多联机市场依旧维持较高增速。较强的商用属性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收入端收到地产调控影响较小

    地产龙头在调控中受到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有利于地产龙头市占率提升海信日立目前与全国400 多家地产公司达荿合作,其中与全国前50 强地产公司的33 家有战略性合作协议并且大部分是唯一品牌合作。如:保利地产、恒大地产、绿城、华润、保利、遠洋、中信、仁恒、新城、亿达地产等

    以万科、保利为例,2009 年-2015 年万科及保利地产收入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在12-13年调控期间龙头地产商受箌的实际影响相对较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E年保利地产 收入及净利润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家庭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带动变頻多联机需求不断提升。从制冷和制热的功效上中央空调多联机的效果更为明显,运行效率高从美观角度看,中央空调多联机结构凑占用空间少,仅使用了一台室外机并对室内机进行集中的管理,大大的减少了能源消耗此外,中央空调多联机相对于传统空调的使鼡寿命更长因此,家庭消费升级趋势下优点更为明显但价格相对较高的中央空调多联机需求不断上升。不仅在一二线城市在消费升級趋势更加明显的三四线农村市场变频多联机的渗透率也将不断提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人才需求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