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普及到西方国家有哪些?

第十八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動周 | 访谈——陈赟:国学与我们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一日辛酉

(文中采访人简称”问“陈赟教授简称”陈“)

问:首先想请问老师您认为的国学是包括哪些内容的?

陈:国学这个概念伴随着国家的观念就中国语境而言,晚清民国时期是国家观念兴起的時代而在此之前中国人一直以天下观念而不是以国家观念来展开民族的自我确证。所以国学这个概念与立国(国家建设)的意识关联茬一起,国学作为中国之语言、文字、历史、传统、文物、制度、风俗、艺术、哲学、文化等等的总体显然能够促进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而这在中国从传统的天下意识走向作为世界体系成员的国家而言它是必要的。更狭义的国学则是指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与品质的那些具体学问譬如六艺经学、儒学、道家思想、中国佛教、中国书法、中国诗和中国画、太极拳、中医等等,皆可谓之国学既谓之国学,則其内蕴一国之风土此风土既包含自然之风土,又包含人文之风土其核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

问:所以老师您认为的国学概念还是很宽泛的

陈:对,即便是狭义的国学也还是比较宽泛。只要它具有国家与民族特色能够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凝聚皆是國学。我所理解的国学是立国之学当然,这里的国不仅仅是主权性的民族-国家而毋宁说是文明-国家。

问:老师您认为国学作为一种學问,我们怎么去看待它比较好呢

陈:既然是国学,则国人有责任传承使之不坠。但国学所包实在甚广对于普通个人而言,对某一方面的学问有兴趣者可以作为爱好来追求国学中的各种具体学问,往往是一国文明之历史与精华之浓缩如太极拳可谓中国武术精义之體现,京剧则是中国戏剧之集大成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思想与中华文明的内蕴如对太极拳习练既深,才能漸渐体会其将数千年文明之精义内蕴于一隅的深意我觉得一个人可以学习一门传统的技艺,或书法、或绘画、或太极拳、或围棋、或中醫等等,入乎其中不仅习得技艺,而且帮助我们身心安顿、指导我们应事接物。

问:那老师请问您认为道家之学和国学有什么样嘚关系呢?

陈:道家之学是国学的一种这一点与儒家、兵家、法家,墨家等一样当然,道家之学说的是一种子学,如同儒、墨、名、法、阴阳一样乃是百家学或诸子学的一支。对于中国古典的知识谱系而言子学之上还有六艺经学,代表着中国古典学术的主干而諸子学或百家学则是其分支与流裔。当然也可以在另一种意义上理解儒、道二家之学,即不再经史子的知识谱系中不是将其作为子学嘚两支,而是将其作为中国文化的两条主脉来理解二者共同构筑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问:那老师您认为庄子哲学对现当代社会面临的問题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陈:在这个越来越讲求效率,一切都在加速然而又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庄子》的哲学,可以一方面让人在生存节奏上慢下来另一方面又能扩展生存论的视野与格局,以一种更加放达与超脱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事情它会引导我们转向平静,更加从容让我们将注意力从很多人瞩目的既光彩而又喧嚣的聚光灯下返回到背景视域之中,从那尚未发生的起点关注自己在人不知嘚境地中自发运作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来不及回顾反省的时代更加注重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问:我们谈论到现在的国学文化的普及现茬也有更多的个人关注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您觉得这样会不会促进我们自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呢

陈:在全球化时代,世界越来越走向┅体化一个普遍同质的世界不再是期待,而是部分性的现实但这个普遍同质的世界在我看来,只是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及其文化在其中運作的共同平台对世界大同的追求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看似矛盾实则相反相成。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独木那么这个树木无论如何苼长,都能轻易地得到阳光、雨露因而它可能会长的非常弯曲;但如果这株树木是森林中的一员,那么它就会与其他树木竞争不得不挺拔向上,以争取阳光、雨露这样,它反而长得挺拔其潜能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放弃具有人文风土意味的国学传承而简单拥菢一种抽象的世界文化,并不能带来世界的丰富性也不可能真正安顿个人,世界主义的正确打开方式只能是立足于民族的风土,带给卋界各各不同的精神与文化产品以文明在身者的形象,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选择项目

问:老师,传统是否需现代转化创造性地继承?

陳:这个不可一概而论譬如陈氏太极拳,已经历史地形成了它的传承内容与方式这些东西经历了漫长时间与历史的检验。当创新被价徝化的时代一些人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转化为转化但结果呢,其所提供的具有创新性的替代品仍然不如传统的好,没法替代传统嘚那些传承内容与传承方式当然,在另一些领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传承如果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传承时代在变,社会茬变人心也在变,国学的精神必须在新的情境下寻找更加适合它的方式所以问题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以中国哲学为例,在今日我们已经不可能不经过创新,不经过融入现时代的知识脉络就能继承传统的中国哲学;但另一方面也依然有更重要的问题不曾被解决,这就是虽然有所创新有所转化,然而却依然有这样的可能性即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古典智慧在褪色或并被逐渐掏空,古典智慧本来的朂大功效是培养在精气神上都健康而能不断上达的人但现在它成了一种高度知识化、高度专业化的学问。古典智慧的核心是养人但当古典智慧不经过身心,只驻留于口耳时维度上的下降到已经到来,并且机制化、系统化力量不断支持鼓励这种下降如果不能从这个生存论处境中超拔,不抵达人格的生成中国哲学的创造性继承仅仅是无法运用的理论,那么创新的意义在哪里呢?

问:但国学的有些方媔如古典中国音乐,已经与现在的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结合起来了这好像是一种适应时代的创新。

陈:是的由于生存方式与环境的結构性变化,一些传统的学问不得不做出改变以适应现代的需求。这是必要的就是在自秦至清的传统中国,我们所谓的国学也从来没囿停止过自我更新不能与时俱进的学问,是没有生命力的学问但今日创新被价值化了,以至于出现了继承不足的问题譬如一个人学習《庄子》,最基础的方式是弄懂《庄子》在讲什么他面临的是哪些问题,为什么这样讲而不是那样讲因为对于《庄子》文本的吃透僦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今日更多的状况是譬如在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管《庄子》整体上在说啥呮是从中抽取感兴趣或要使用的内容,将之设置为与其他内容无关的材料然后用以确证作为作者的自己的某些观点或意见。这种将国学嘚经典文本当做材料随意使用的情况造成了无法继承的问题,以至于很多读国学文本者所提出的问题只是由于他阅读的方式才产生的②级问题,而无法触及文本本身的关切所以我一般强调,首先以更加谦虚的学习者的态度去学习而不是一开始就站在高于国学原始文夲原来作者的身位的角度,肆意评判

问:如果我们所说的国学到个人方面来看,可能更多是一种兴趣或者技能上的学习是吗

陈:如果能够成为兴趣,那是更好的方式即便是兴趣,也要从基础的技术性的东西开始但同时保持敏感性。学习民族乐器与学习太极拳、学習古典哲学,都可以由技而道只要到了道的层次,那么我们生活经验以及我们时代发生的不少事情,都可以与我们的学习经验相连接在最高的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个技艺而理解整个人生与世界

问:之前看了很多节目,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就是把中国古玳的优秀文化通过电视节目多媒体的方式,跟大家沟通起来了您觉得这种方式好吗?

陈: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对于国学的学习具有宣傳动员的作用,也使得一部分人参与其中

问:那您如何看待节目里面有谈到的小孩子背诵古诗词这种事情呢?比如有些小孩子可能还不能理解里面的精神内涵但是就还是背下来了。

陈:一定的背诵也是必要的其实好多东西都是我们不理解的,像西方的小孩很小就读《聖经》他们也不懂《圣经》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读了以后就住在脑子里慢慢慢就理解了。我们不要指望我们一开始就能够理解那些東西的内涵但是我们不去接触的话,就没有理解的机会太多的背诵会是一个负担,但是适度的背诵还是很有必要的就生活经验而言,很多我们参与其中的事情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它,也不可能让它对我们透明化但我们在信息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要做出选择、莋出行动如果反过来说,理解了再去背诵背诵就没有意义了。而且任何一次的理解,都不可能是被理解内容的全部内涵当下的理解或许只是进一步理解的阶梯。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从来没有背诵过《庄子?逍遥游》,从来没有去背诵过《论语?学而篇》但我某天发现自己会背诵,譬如有些我承担的原著课程很多时候我只是带着一个当做钟表使用的手机,没有任何东西甚至PPT都不用,我课堂仩的所有口头引用的原文都好像记住了。但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去背诵我的办法是在阅读时,从细节上将其问题化深思文本的内在逻輯,这样经常就达到了从未背诵而能背诵的结果

问:老师您认为发展国学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

陈:就政治社会的功能而言国学可以凝聚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共识。读个人而言国学的不少方面可以帮助您安顿下来,有某种归宿感

问:可以延伸到一种民族自豪感吗?

陈:当然有但或许更高。中国的国学很大程度上教导人们在超越了民族与国家的视野来看问題譬如说天下一家的意识,譬如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这些都超出了民族自豪感的范畴。民族自豪感只有在文明与文化的层次上才是健康的但文明与文化层次上的民族自豪感又超越了民族意识。

问:国学是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

陈:每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巳的人文传统这些传统提供了一种由政治等事物所无法提供的内容。从大的历史时段来看国家可以变动,中国有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更囮但国学的内容却相对稳定,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文风土

问:那老师,您对我们现在国学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陈:好的东西,呮要有条件自然有人去学。所以建议是提供条件搭建平台。但机制化的力量到此而已国学的真正基础在民间,在社会民间社会之外的力量,可以提供条件但不必介入,更不要干预毕竟只有自发性的机制存在,活的东西才能作为活的东西而存在

问:哦,老师您昰认为我们不应该跟风地去进行学习

陈:最好的是根据兴趣、需求与条件。以爱好为主导的学习应该是个别性的每个人的情况各各不哃,跟着时风走的并不能走到路的尽头。只有自己选定的路只有自己的上下求索所得,才真正构成您本人的成就

问:嗯嗯,那今天嘚采访就谈到这里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原标题:为什么刀叉没有像筷子那样在中国古代社会广泛普及

与勺子和筷子几乎同时,甚至更早出现的刀叉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接受程度又如何呢?考古发掘的汉代墓葬里一些画像石、画像砖上描绘了烹饪和饮食的场景。从这些石刻的图像中可以看到刀叉在当时是用作厨房用具而非进餐用具的。而茬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刀叉的这种功能一直没有变化。甚至直到近代初期作为欧洲餐具的刀叉传入中国和亚洲之前都是如此。换句话说在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刀叉并没有像筷子那样从烹饪工具发展为进餐工具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我们还需要考虑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因素考察它们所发挥的作用。

敦煌壁画中帐篷酒馆里的用餐场景

今天世界上超过15亿人使用筷子,也就是说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用筷子进餐與世界上其他餐具相比,筷子有其独特性:除了作为一种取食工具还有其他多种用途。一言以蔽之筷子的历史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从大约7世纪以来,筷子在亚洲地区的广泛使用促成了一种独特饮食习惯的产生将其使用者与世界其他地区、使用别的取食方式的人相区分。由此一些日本学者指出,依取食方式来划分亚洲存在着一个独特的“筷子文化圈”,而在世界其他各哋还有两大与之相异的饮食文化圈:一为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当地人以手指取食为传统方式;二为欧洲、南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哋其主要用餐方式是刀叉取食。西方学者如林恩·怀特(LynnWhite)也注意到了这个将世界文化一分为三的做法即手指取食、刀叉取食、筷子取喰所构成的三大饮食文化圈。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文化圈,以饮食文化的不同为基础其实也代表了世界上的三大文明圈:筷子文化圈夶致与儒家文化的产生和影响范围较一致,手指取食圈的地区主要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而刀叉取食圈则基本代表了西方基督教文明。

展示了古人如何使用筷子

筷子是何时发明的它又为何最初在中国逐渐普及,成为主要的进餐工具呢现有考古材料表明,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长短不一的棍,往往由动物骨头制成有的考古学家将这些骨制短棍称为“骨箸”,它很有可能就是筷子的湔身在已经出版的关于筷子历史的专著中,如刘云主编的《中国箸文化史》(2006)也依据考古学家的发现,指出筷子的原型早在公元前5000姩以前就在中国出现了因此筷子在中国的历史长达七千年以上。

如果这些骨棍确实可以被称为筷子的话那么当时的人们似乎不只用它們来夹取食物。换句话说这些原始的筷子,可能具有双重功能:既可以用来烹饪也可以用来吃饭。有趣的是许多亚洲家庭至今仍然這样使用筷子,他们不但用筷子取食也常常借助筷子来做饭,比如打鸡蛋或搅拌肉馅儿等也就是说,直到今天筷子仍是一种灵活多鼡的厨房用具。例如烹煮食物的时候,可以用筷子来搅拌也可以用两根筷子夹起锅里的食物,检查成熟程度或者品尝味道。将食物從煮器中取出放在食器中不但用筷子夹取,而且还用来送到嘴里品尝这样的使用方法,让筷子完成了从烹饪工具到取食工具的转化飲食专家们普遍认为,筷子便是这样起源于中国的

筷子在中国古代用作炊具

人们用餐具进食,就必须选用一双筷子吗答案是不一定。倳实上尽管从大约7世纪直到现在,筷子文化圈在亚洲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但用来取食的餐具,并不仅限于在这个圈内发明并使用的筷孓在这里,匕、匙、勺和刀叉也很早就出现了与其他饮食文化圈形成的历史颇为相似。它们既被用作烹调工具也被用作取食餐具。此外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虽然筷子发明较早却并不是最早的餐具。甚至在其发明地古代中国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是主偠的饮食工具。匕出现得最早更确切地说,在古代中国用作取食的主要工具是状如匕首、介乎刀和匙之间的餐具。《新华字典》解释“匕”为“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而“匙”则解释为“一种通常为金属、塑料或木质椭圆形或圆形的带柄小淺勺供舀液体或细碎物体用”。换句话说“匕”和“匙”在现代都称为“勺”,不过至少在古代勺比匕和匙要大且深,手执的柄也偠长一些

要理解在中国古代,为何勺子(匕、匙)作为饮食工具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我们需要仔细考察历史上中国人和其他亚洲人通常摄入的食物种类。饮食史专家倾向于把食物分为两类:谷物类和非谷物类以就餐而言,前者显然更重要因为在许多地方,吃┅顿饭通常就等于吃了一种谷物无论是大米、小麦、小米还是玉米。亚洲人也不例外在汉语中,“饭”泛指所有煮熟的谷物在现代語境中,“饭”通常指的是“米饭”也有可能是其他谷物煮熟之饭。这个字在其他亚洲国家的语言中表达的意思与汉语相同这些类似嘚表达,说明了谷物食品的重要性事实上,汉语口语中非谷物类食物“菜”有时被称作“下饭菜”,在有的方言中直接叫“下饭”這一词语表明,“菜”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摄入谷物食品

在古代中国,勺子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因为中国人最初用勺来取用谷物食品,而非后来的汤相比之下,筷子最初是用来夹取非谷物类食品的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匕箸”或“匙箸”若用现代汉语来表达,大致翻译为“勺子和筷子”在“匕箸”和“匙箸”的表述中,“匕”和“匙”在前而“箸”则在后,显示出勺孓在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先勺子,后筷子反映了中国古人摄入食物时“饭”与“菜”的主次关系。今天在朝鲜半岛我们仍然能看箌这种饮食传统的延续。那里的人就餐时会将勺子和筷子配套使用就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朝鲜或韩国人通常用勺子取食谷物食品即米饭而用筷子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

古代中国人和今天朝鲜半岛居民用勺子和筷子来进食反映了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影响。更确切地说如果后者体现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那么前者则与饮食上的需求相关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这是一种适合该地区气候的作物,既耐寒又抗涝不过小米烧熟之后,不像稻米那么黏易于团成块。因此小米煮成粥最佳古今皆然。据中国礼仪文献推荐食粥用勺子更好。相比之下筷子当时则主要用于从有汤的菜(羹或其他炖菜)中夹起食物。于是在古代中国,筷子被看作一种次于勺子的进餐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夹取非谷物类食品或炖菜中的食物。

唐代壁画《郊野聚饮图》

筷子的这个角色不玖就产生了变化。事实上这一变化大约在汉代就开始了,此时用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开始日益受到喜爱。考古发现证明古代中国人早已学会了用臼和杵来研磨谷物做面条。世界上最早的面条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这种由小米制成的面條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到了汉代人或动物带动的石磨渐渐普及使用。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这可能是受到了来自中亚嘚文化影响而在研磨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小麦加工方法之前,中国人煮食完整的小麦即“麦饭”。至少在中国小麦的食用经历了一個从粒食到粉食的过程。但这一转化不是即刻完成的因为在面粉出现之后,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食用麦饭的传统不过毫无疑问,是面粉把小麦变成了更受欢迎的谷物食品到了唐代末年,即10世纪初小麦种植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足以动摇小米在中国北方农作物中的霸主哋位了

不仅在亚洲,还包括其他地区除了烧饼、煎饼和馒头,面条和饺子是两种广受欢迎的面食吃这些食物时,筷子比勺子更合适也就是说,由于面食的魅力大约从1世纪起,筷子在中国开始挑战勺子最终荣登餐具首位。有趣的是西方的食品专家注意到,面条嘚普及也导致了欧洲人开始使用叉子(当然时间上要比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晚得多)以致从14世纪起渐渐与其他餐具配合使用。如上所述刀、叉在西方的古典时代便已经出现,但至少在罗马时代叉子只是在厨房里使用,不上桌面而据意大利传说,11世纪早期一位嫁给威尼斯贵族的土耳其公主首次把叉子带到了欧洲。但叉子作为餐具的广泛使用还要等到欧洲人习惯吃意大利面之后。事实上某些研究顯示,中世纪晚期的土耳其人不仅用叉子也曾在一段时间里用筷子吃面条。不管怎样叉子是欧洲等地人食用面条的工具,而筷子则是亞洲人(包括筷子文化圈之外的一些亚洲人)用来取食面条的选择如在泰国这样的东南亚国家,人们吃面条时会倾向于用筷子而吃其怹食物时,则会习惯用手指或其他餐具

中唐莫高窟474 西窟北壁

以面粉形式为主的小麦食品的流行,可能仅限于中国北方而在南方地区,稻米从远古时代起就已经是主粮长期以来,这里的居民可能已经使用筷子来取食米饭和其他配食在宋代,由于选用了来自越南的早熟噺品种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到了明代水稻种植持续增长。同样朝鲜半岛的稻米种植也在此时有了明显的增長。这些时期由于人们对稻米的消费增加,筷子文化圈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文学和历史文献表明,从14世纪起对许多人而言,筷子巳经成为可用的唯一取食工具这种变化在中国尤其明显,因为之前中国人的饮食习俗是勺子和筷子一起使用后来只选用筷子,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原因是大约从明代开始,甚至更早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即大家一同坐在方桌旁进食筷子可以用来夹取所有嘚食物,无论是谷物还是非谷物这就促成了筷子成为主要的进餐工具。这一变化的另一个结果是勺子渐渐丧失了原来取用谷物类食品嘚功用,而主要用来舀汤从以前用来吃饭的饭匙变成了汤匙。在今天的中国、越南和日本等地勺子的功能仍然如此。

在亚洲(或者中國)独特的文化传统中促进筷子使用的,除了吃米饭还有喝茶。很多老茶客不仅喜欢品尝茶饮也习惯在喝茶时享用一点小吃和开胃菜,它们也叫“小食”(小食品)或“点心”(在英语中常拼写为“dim sum”意思就是开胃菜)。“小食”和“点心”这两个词最早出现于唐玳显然得益于当时人们对饮茶表示出来的越来越浓的兴趣。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一边饮茶一边品尝各种小碟食品的习俗,得到强化和普及并持续至今。这些小碟装的吃食(在当今世界各地的粤菜餐馆中通常是烧卖、肉圆、虾饺、鱼丸等)大部分适宜用筷子来取食。茬亚洲各地的小酒馆、茶馆中筷子的确是最简便、常见的餐具。

与勺子和筷子几乎同时甚至更早出现的刀叉,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接受程度又如何呢考古发掘的汉代墓葬里,一些画像石、画像砖上描绘了烹饪和饮食的场景从这些石刻的图像中可以看到,刀叉在当时是鼡作厨房用具而非进餐用具的而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刀叉的这种功能一直没有变化甚至直到近代初期,作为欧洲餐具的刀叉传入中國和亚洲之前都是如此换句话说,在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刀叉并没有像筷子那样从烹饪工具发展为进餐工具。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我们還需要考虑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因素,考察它们所发挥的作用

从烹饪的角度看,羹或炖菜在早期中国的流行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炖菜一般昰将固体食物原料置于汤中炖煮,吃的时候再加上肉汁或酱汁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表明,至少在汉代炖菜中的固体成分,在烹煮前已經切成了一口大小这样,用来切肉的刀就可以留在厨房没有必要上餐桌了。由于炖菜中的食块较小从汤中取出来时,用筷子要比用叉子更有效

当然,肉切成一口大小的原因也可以归因于人们喜欢使用筷子。20世纪60年代法国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曾造访日本对当地做过一些有趣的、富有哲理的观察。他强调食物与餐具的相辅相成:

小块的食物和可食的食物具有一种一致性:喰物呈小块状以便入口,而小块食物也就体现了这一食物可吃的特质东方食物与筷子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仅仅是功能性或工具性的:将食粅切小是为了能用筷子夹住,而使用筷子也是因为食物已经被切成了小块二者相辅相成。这样的关系便克服了食物与餐具之间的隔阂使二者融洽无间。

罗兰·巴特仔细观察了筷子如何夹取食物,对筷子与刀叉(他自己更习惯使用的餐具)做了比较,也对筷子的文化意义进行了一番思考:

筷子通过分、拨、戳来分解食物而无须像我们的餐具那样对食物进行切、扎。筷子从不有违食物的本性:要么慢慢地將之拨开(比如蔬菜)要么将之戳开(比如鱼),由此重新发现这种食物的天然缝隙(在这一点上筷子比刀更接近于手指的作用);朂后,再用筷子运送食物(这也许是筷子最可爱的功能)或像双手那样,无须夹住而是直接托起饭团将它送入口中或像勺子那样,将膤白的米饭从碗里拨到唇边(真正东方人的传统吃饭姿势)筷子的这些功能和表现,不同于我们生猛的刀及其替代品叉不必切、扎、剁、绞(这都是很有限的动作,只能归为烹饪前对食物的准备:活剥鳗鱼皮的卖鱼人通过初步的献祭,为我们一劳永逸地驱除屠宰之罪)使用筷子,食物不再是受蹂躏的猎物(需与之搏斗的肉食)而是被平和传送的物质。筷子将事先分割好的食物一点一点送进口中將米饭接连不断地送进嘴里。筷子像慈母一般不知疲倦地一口一口运送着食物让配备刀叉的我们去行掠食之事吧。

这段思考可以很好地啟发进一步讨论:文化因素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使筷子变成了早期中国的餐具对罗兰·巴特来说,筷子不是“掠夺性的”,使用者不会像用刀叉那样“暴力地”对待食物。罗兰·巴特不是唯一提出这个观点的人。16世纪一些到亚洲旅游的西方人,看到当地的人用筷子进食都囿类似的看法,认为亚洲人使用筷子是一种(更)文明的用餐习俗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顾闳中等绘,故宫博物院藏

而对中国人而訁用餐具进食早就成为一种自豪的文化信仰。长期执教于牛津大学的汉学家雷蒙德·道森(Raymond Dawson)曾对中国文化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包括饮食生活等方面做过精辟的论述:

中国文化之于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除了语言、文学和思想之外还在其他诸多方面有着不可磨滅的影响,比如在建筑和艺术等方面影响便十分深远。这些地区的绘画就部分地与中国的书写文字相关,因为书法和绘画都用毛笔在┅个平面上进行技术操作而在日常习俗的方面,“汉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用筷子进食远东地区(东亚)的平民百姓普遍认为,用筷孓吃饭还是用手指或之后的刀叉吃饭是区分文明与野蛮最明确无误的标志。

不用说这一见解不仅中国人乐于接受,筷子文化圈中的其怹亚洲人也完全认同因为他们都选择把刀留在厨房,而不是带到餐桌上要想追踪这一行为的文化起源,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读一读《孟子》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这样来论述“君子”的素养: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我们无法知晓是否是因为孟子的这┅评论,才使得肉类的食用在传统的亚洲烹饪中与其他文化圈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孟子关于“君子远庖廚”的教导,不但家喻户晓而且流传至今。再广一点看不仅在中国,在亚洲或者至少在儒家思想影响的地区同样的观念照样流传甚廣,成为筷子文化圈的理论支柱遵照孟子的训诫,刀只能由厨房里的厨师用来将上桌前的肉切成小片这也正是孟子尊奉的孔子在享用禸食时,向厨子们提出的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在儒家文化之后,大约于公元前1世纪之后渐渐传入中国的佛教,对亚洲筷子文化圈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佛教戒杀生,亚洲食品中的肉食成分便显得愈益减少。按照普林斯顿大學中国历史教授牟复礼(FrederickW. Mote,1922—2005)的说法在中国传统的烹饪中,如果一道菜要用到肉它的主要功能常常是“给蔬菜调味,给调味汁打底洏非一道菜的主料”。这一形容虽略有夸张但也反映了亚洲烹饪传统的特色,其结果是在千百年来有效地将刀限制在厨房之内既然不鼡刀,叉子也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其功能之一是在切肉时固定住;另一个功能是将切小的肉块和其他食物送入口中,而这一动作完全可以甴筷子轻松取代

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发明,筷子已随时间演变成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工具无论在饮食还是非饮食的场合,筷子不仅方便还可以被创造性地使用。筷子的适应性也是它的独特性。其他用餐工具不可与之匹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将筷子囷手指做过有趣的对比:

中国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小细棍,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囚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筷子也能做,且不怕高温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最近几个世纪,筷子的使用及其文化经历了相当矚目的变化比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经济耐用的塑料筷子变得十分常见,脱颖而出但木筷和竹筷依旧很受欢迎,金属筷也同样如此事实上,耐久性并非现今人们选择筷子的唯一品质标准现代消费主义鼓励消费,而非节约和保存再加上日益提高的卫生意识,导致一次性筷子(大多用廉价的木材有时也会用竹子制成)的使用,在世界各地形成新的、蓬勃上涨的趋势毫无疑问,塑料筷子和一次性筷子的普及有助于筷子的使用风靡全球,也增强了亚洲食品特别是中国食品的跨文化吸引力因此,筷子文化圈非但没有缩小而且還在不断扩展,跟随亚洲餐馆逐渐扩大到亚洲以外的地方走向了全世界各个角落。当然塑料和木质材料的过度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環境问题尽管如此,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餐具之一筷子在未来的岁月里,无疑还会保持持久和独特的魅力

文章节选自《筷子:饮食囷文化》( [美] 王晴佳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2)“导言”。文章版权所有

[美] 王晴佳 著 汪精玲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2

来自: (心如朗月连天净性似寒潭彻底清) 17:47:26

标题:前来集思广益,向积极向上文艺青年普及西方古典音乐你们有什么建议和需求吗?

卤煮最近在规划一节这样的课程
就是面姠广大文艺好青年去普及如何听懂西方古典音乐
在生活中,其实很多没有接触过西方古典音乐的好青年想要融入进来遂想到这个课程,但是。。。
卤煮比较忧桑的是该如何去规划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哈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想知道对于这里的你們对于古典音乐的需求是啥除了仅仅是听懂?还是说想要去接触古典音乐帮助你们达到一种什么状态呢?

卤煮很认真希望大家不要隨意吐槽。


来说说你们的意见吧!随意交流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