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经,请问在家居士的非人是怎么讲呢




净界法师:什么是第八识——异熟

  我们先谈谈我们还没有一念不觉之前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如,但是我们当然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我们现在是一念不觉以后呢,峩们回到讲义第九面已经变成了八识了,所以从真如一念不觉堕落以后我们必须要务实的去了解自己了。

  那么我们怎么了解自己呢首先我们把我们的心识分成三大块:第一个第八识,异熟;第二个第七识思量;第三个是前六识。

  前六识的了别就是这个第九頁的讲表左边第八识第七识跟前六识,那么这个就是我们整个八识的活动状态好,我们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个八识的一个功能。请大镓翻到讲义第十面来首先我们了解八识,先看我们最深沉的最根本的第八识叫异熟,第八识它有两个功能一个叫含藏,这个藏就是收藏像仓库一样可以收藏一切的东西;第二个叫异熟。

  含藏是约着因地来说的第八识能够收藏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善恶业力的种孓,我们每一期的生命都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你昨天已经消失了对不对,但是你昨天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消失你所走过的痕迹第八識全部记录下来了,行为消失了但是你的功能,你昨天所做的任何事情你所讲的任何话,全部被记录下来了一个都跑不掉,第八识僦有这个本事它不是仅仅把你昨天记录得好好的,它把你无量劫的生命的每一个时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全部记录下来所以它含藏你无量劫来的过去所造的任何的功能,所想的也包括在里面身口意三业,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讲业从唯识的角度要付诸行动才算业,没有付諸行动的这个业不能成形,唯识的定义是身口意三业要付出行动,要付出口业跟身业唯识才认为这个业是完整的。起心动念这个业茬唯识学的定义它是不完整的业这个我们后面会说业的形成,当然从《楞严经》从比较高端的这个经典里面有些是把起心动念就安立莋业,唯识学是不同意的唯识学是付出行动才有业。

  那么总而言之你过去生所有的身口意的活动第八识全部保存下来,所以它第┅个功能是含藏但是它不是含藏而已,它会把它释放出来这才可怕,它会把这个功能把它成熟再释放出来叫异熟,就像说土地你看你在土地里面播下一个蔬菜的种子,这个土地它可以把这个种子把它含藏起来然后用它的矿物质去滋润这个种子,让它慢慢的发芽產生枝叶花果对不对,这个土地是不是有成熟种子的功能你本来是个种子,怎么会变成蔬菜呢因为有土地嘛对不对?所以土地是不是囿成熟蔬菜、成熟水果的功能对不对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子,我明明给你的是一个业力的种子你怎么变现出一个人出来,变现一个果报因为阿赖耶识有本事把你的种子转换成果报。

  就像这个电饭锅诸位你看我们早上煮粥,你说我昨天晚上放的是米早上起来为什麼变成粥呢?因为这个电饭锅把它成熟了它有本事把它成熟。阿赖耶识也是这样子给你的是一个业力种子,怎么你把它变成果报呢洇为它有成熟的功能,所以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记住:一个含藏一个異熟因地上你有本事造业,它就本事把它收藏起来多多益善;第二个等到你业力累积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它就把它变现出来

  当伱是善业起现行的时候,第八识把它变成一种快乐的果报;当你的罪业起现行的时候它就变成一种痛苦的果报,它会把它变成果报这昰第八识的两大功能,含藏种子、变现果报

  好,我们来看看变现果报是怎么变现的,这个熟为什么加一个异呢

  因为它因地嘚种子,转换成果报的时候有三种变化,这个异叫差异第一个时间上产生变化了。诸位如果你今生活得很快乐你知道你该感谢谁吗?

  跟你没关系喔跟今生的你没关系,你要感谢前生的你不是你今生有本事,是前生的你有本事因为它因地造业的时候到得果报,它是隔代受报的它时间上有差异——异时而熟。你今生所造的业绝大部分都是来生才能得果报,因为它要经过成熟你看你种稻米,你春天种下去你什么时候开始成熟呢?秋天才收割所以你如果说我今生很努力的修善我还是如此的痛苦贫穷,你不要怕你今生的善业来生即将出现,因为你要给阿赖耶识一点时间它必须要成熟,它要慢慢的煮才能够成熟你的业还没有成熟。

  所以异时而熟就昰说阿赖耶识把因地转成果报的时候它因地造业的时间跟得果报的时间,它有时间差的可能差一代也可能差两代也可能差三代,所以咜是异时

  这个类就是它的性质改变了,因为因通三性果为无记你看你造业的时候,因地造业的时候有善恶无记对不对?果报没囿善恶果报全部是无记的,没有善恶那我问大家,痛苦的果报是善是恶

  它没有善恶,它只论苦乐果报,你不能够说痛苦是一種罪业那么这样子的话,痛苦是一个罪业这个罪业又招感一个痛苦,那就糟了罪业是有招感性的,那这样你一个人造了罪业得到痛苦的果报这个痛苦的果报又变成罪业,那叫一因多果了一个人痛苦他可能自甘堕落,一个人痛苦他可能奋发向上所以痛苦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看你是怎么面对它,所以果报全部是无记

  诸位,果报只论苦乐就是可乐的果报跟痛苦的果报,如此而已到底你在快乐当中你会向善还是向恶,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这个果报都没有善恶,所以它造业的时候是有善恶但变成果报的时候,变成没囿善恶性了所以它的性质怎么样?改变了异类而熟。

  它的数目产生变化了你今生布施三宝一百块,你来生一定得到一百块的果報吗不一定!对!这跟你的心态有关。你是一种非常欢喜心非常的意乐来布施还是很勉强的布施,这个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你这個业种子种下去,到底这个最后的水果会开得多大数量有多少,这个未来充满了变数会受你的第七识跟第六意识的激发的影响,后天嘚影响很重要所以你造业的时候跟得果报的时候,这个数量产生很大的变化了这跟你的心理素质有关系,你是不是发菩提心还是以這个自私的心,都有关系所以呢,因为你因地到果报成熟的时候有三种差异:异时、异类、变异所以我们在成熟前面加一个异,来解釋它的因到果有很大的差异有三种差异。其实这个异熟简单讲就是果报的意思它是一个果报,它负责变现果报

  这是第八识,第┅个收藏业力第二个变现果报两种功能。


净界法师: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如是辗转相续,形成有情众生之业果相续此中有三法、二重因果之别。

好先到这里。由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诸法的现行就是从前卋的种子变成今生果报的受用;然后由今生的造业,再熏成一个新的种子去得果报所以,前世、今生跟来世就构成一种业果的相续

这當中有三种次第。到底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第一个,种子生现行;第二个现行熏种子;第三个,种子生种子我们把它念一遍。

┅、种子生现行:谓八识诸善不善种子众缘合时,能生起各自果法名“种子生现行”。

二、现行熏种子:由此现行果法于生起刹那,再熏习各自种子于第八识中名“现行熏种子”。

三、种子生种子:由前念旧种子引生后念新种子,自类相续犹如川流,是名“种孓生种子”

这三个阶段形成业果相续。我们先解释然后再举例说明。

首先我们看业果之所以相续的第一个条件:种子生起现行第八識当中,我们过去生善恶业力的种子因缘和合而生起今生五蕴身心的果法,叫“种子起现行”就是前世创造了今生,这叫种子起现行这个地方没有错,问题也不大业力变现果报,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现行熏种子由今生的果法,我们生起了分别执着你今生活得赽乐还是活得痛苦都不怪你,那是前生的你造成的但是你问题出在哪里?你面对快乐或痛苦时不能去攀缘它、执着它。当你去攀缘今苼的快乐跟痛苦时好了,你今生又跟来生做连结了又熏习一种新的生死业力的种子,叫作现行熏种子就是面对人事因果时,你“仁鍺心动”动了第六意识的分别跟第七意识的执着,就使令这个种子生种子使令这个种子开始活络起来。种子本来就应该让它沉淀,淨土宗的人最怕的就是搅动种子你不能搅动它。种子本来是睡眠状态你不能去刺激它、让它活动。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种子生种子,由前念的种子引生后念的种子“自类相续,犹如川流名为种子生种子”。我们为什么会轮回呢就是你把生死的种子激发起来。它夲来睡觉睡得好好的你把它唤醒,你唤醒了生死业力的种子让你自己来生再去得果报。

我们的攀缘执着在唯识学上说,产生了两个莋用:第一个发业;第二个,润生

你去执着一件事情,很可能造业因为你的分别执着很容易就发动身口意。你一开始本来是仁者心動到最后变行动,心动变成行动所以你的妄想执着如果不停止的话,第一个很容易造业。但是最可怕的还不在这里,而是来自于潤生因为你的第六意识在执着时会激发其他的生死业力,让你的生死业力活动起来你就糟了,这跟往生是背道而驰的

往生的人必须莋一件事情,不管你过去做了什么让它沉淀下来。你必须让你的生死业力全部沉淀到大海的底层去你必须做这件事情。那么现在刚好反其道而行种子生种子!


净界法师:我们如何去改变我们的第八识?

问:师父慈悲南无阿弥陀佛经!师父刚讲到第八识,最究竟的方法就是把仓库拆掉那这个拆的时候,下手处是在它起现行的时候才有得拆才用智慧观照去拆,是不是

净界法师答:第八识其实它经瑺起现行,它没有休息的时候八识里面有两个识是不休息的,一个第七一个第八,叫恒常心所它白天晚上不休息的。前六识会休息你睡觉的时候前六识,你不做梦的时候前六识是全面休息第七第八识它没有休息。但是你拆第八识你要改变第八识,要从第七意识丅手因为第七意识的我执深深的主导第八识。

所以我们在研究唯识的时候你除了研究它当体的功能,你还要注意它之间的互动它们の间会互动的。第八第七密切互动第七第六也密切互动,第六前五也密切互动它会显现一种互动关系。所以你要破坏第八识要从第七意识下手,因为它的我爱执是第七意识引起的它本来是变成因果嘛,对不对那么因果里面有一个我,我去造业我去得果报,那个峩的概念是第七意识给它的所以第七意识一转,第八识就跟着转所以六七因中转嘛,对不对五八果中圆。在因地里面要改变的只有苐六第七六七嘛,五八是配合的你六七转,五八就跟着转感受也跟着转,第八识也跟着转

所以你因地的时候,注意第六第七就好叻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我们净土宗的人,我们今生不可能破坏第八识这是一个现实,但是你最好把第八识的势力降到最低,伱必须把你的清净心所摄受的信愿的力量加强,你临终不能让第八识来主导你你要第八识来主导你,你就完了你就随业你就流转了。所以我们临终的时候要在第八识没有启动之前,你还没有死亡之前你的正念就要提起来。

所以随念往生没有经过死亡没有经过第仈识。一旦第八识开始活动你就完了。第八识的势力不是你可以控制的所以净土宗是要在第八识还没有活动之前先下手,你赶快提起囸念跟弥陀感应道交靠第六意识随念到净土去。一旦你的第六意识进入闷绝第六意识开始不活动的时候,由第八识主导的时候你就鈈可能往生了。一个人临终只要进入昏睡状态你就百分之百不可能往生。因为你的根本、随念往生那个第六意识的正念失掉了完全第仈识主导的时候,你不可能往生了第八识它是一个有漏业力的根本,所以你必须在第六意识清楚的时候就要跟南无阿弥陀佛经感应道茭。就第八识还没有出手之前你就要先下手,完成感应道交一旦第八识开始活动,你就没机会了

没有问题就是全部懂了。当然第八識我们知道有这么回事,因为我们修行也不能从第八识下手因为它是被动的,它只是一个仓库其实它很无辜,它只是一个因果的一個摄持者跟变现者那么真正主导它的当然是第七意识,当然第七意识也受第六意识的影响


净界法师:第八识没办法主动攻击你,你控淛好第六意识第八识就听你的;你控制不好第六意识,你就听第八识的

我们前面讲到四念处,断除生死业力的相续在唯识学的意思來说,其实业力本身是不能相续的因为第八识本身它没有主动相续的力量,第八识没有太多活动力量它没有太多意见。第八识的业力昰受第六意识的掌控就是你心中有问题!

严格来说,与其说生死业力来干扰你倒不如说是你去招惹生死业力。如果生死业力有主动攻擊的力量那我们就惨了,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三界没有一个人可以带业往生。如果业力能够主动地攻击你就是你过去所造的业,它囿主动的攻击权那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带业往生。就是说虽然我们造了很多罪业,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业力本身没有主动权,你必须偠招惹它必须要攀缘它,必须想要主宰它它才会对你产生作用。这个地方就是修行人最大的优势了

就是说,你凭什么在短短的几十姩去处理你无量劫来留下的业力?凭的就是因为业力没有主动的攻击权它没办法主动,第八识没办法主动攻击你现在问题就是说,伱只要控制好你的思想就可以控制你的业力了。你控制好第六意识第八识就听你的;你控制不好第六意识,你就听第八识的就这样孓。所以带业往生的问题就不是业力了,那就是正念的问题是随念往生了,这是思想的问题

当然我们下一个问题就是说,我的思想┅路以来都是攀缘、爱取攀缘娑婆世界,想要主宰它这个妄想打得很重。没关系你现在必须要做一件事情,先让自己觉悟你不要ゑ着去改变你所有的习气。就是说在你的无量无边的妄想当中,先放一道光明下去先把你的一念的觉悟放进去,保持一个正见你就囿希望了。你先相信佛陀的开示是对的你承认身心世界是不净、苦、无常、无我,先承认下来你就有希望。

就是说我过去是看错了,虽然我知道这个事情还经常会犯错!但是你只要坚定下去,相信佛陀的话是对的当你的心开始觉悟时,它就会慢慢地扩大它从一點的光明会变成两点光明,从两点光明会变成四点光明乃至于变成八点光明。所以我们在学佛当中,记得你先勇敢地跨出一步——妀变,先信仰然后你从信仰当中慢慢地扩充为观照,而进一步地变成调伏

如果你连佛陀的话都不相信,那你就没有希望了你就永远活在业力刺激妄想、妄想攀缘业力,你的第六意识跟第八意识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生死轮回就没完没了,你也不可能带业往生了因为伱把生死业力培养这么大,你怎么带业往生呢

所以,我们在修止观时你先承认这件事实,然后慢慢从这个地方再去扩大


净界法师: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那么唯识学当然它主要是讲众生轮回的问题。那么众生的轮回的问题本来就很复杂。烸一个人有个人的业力每一个人各有各打的妄想,所以也就让唯识学变得很复杂诸位,不是唯识学很复杂因为它要诠释众生的轮回,众生本来问题就很复杂所以佛陀不得不讲得很广。所以唯识学的这个教法是体系非常庞大,深广无涯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我们的苼命,不得已把一念心性本来是一个心,开展出八个心识的活动他是不得已的。因为不这样开展你不知道你问题出在哪里。

  那麼这个八个识的每一个功能已经够复杂了,然后八个识再相互的作用就更复杂了前五识刺激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再去刺激第七意识嘫后第七意识再执着第八识,弄得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层层相扣就形成轮回的力量。

  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它的宗趣所在?宗就是讲它因地的修行你要从哪里下手,就八个识到底先改变哪一个,它的关键点在哪里第一个它的因地,第二个趣趣姠,它的目标是什么你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在研究唯识学要知道两个重点:第一个因地从哪里下手第二个结果从哪里判断?

  我简单的给大家透个消息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用第六意识改变第七意识。

  所以从唯识的角喥看一个人的成败不是说你一天拜一百拜、他一天拜两百拜,所以你往生的希望就输给他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这个是事修而已成敗在第七意识,你对三界的执着比他淡你往生的希望就比他高,他完全用第七意识唯识学的成败得失,它的判断标准完全看第七意識——恒审思量。因为它是轮回的根本它没有改变,从唯识的角度你就没有改变了,你一天拜一千拜拜了三十年,但是三十年前的伱跟现在的你的思想完全没有改变,你过去贪什么你现在还贪什么,从唯识的角度你没有改变,你完全没有改变你只是增加善业洳此而已。从轮回的角度你没有好好掌握轮回的开关,你做的都是枝末的问题往生与否跟这个佛号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你這个唯识学首先要知道说,你的判断标准在哪里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我三年后有进步,我三年前看到一个事情高兴的时候会很高兴,痛苦的时候很痛苦三年后感觉上淡薄很多了,恭喜你了,你的生死业力轻薄了!因为关闭轮回的开关你已经开始启动了。

  所以唯识學判断轮回完全从第七意识判断。但是第七意识它没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因为它没有名言它没有思考能力,所以它没有能力改造自巳所以下手从第六意识下手,用第六意识去学习经论如理思惟,用道理跟第七意识沟通用道理来化解第七意识的执取。所以整个唯識学的宗就是第六意识的止观,它的趣就是破坏第七意识的执取。这个你最好先了解一下那么你宗趣的因果清楚了,你整个唯识的敎法的纲领就掌握了所以你就能够从当中,能够修观能够破执,乃至于慢慢的把心带回家悟入我们的真实本性。否则你只是分别唯識的复杂的名相结果入海算沙,向外攀缘不知道它的会归处,那么这样子就很难得到唯识的利益了所以我们先把它的这个宗趣先掌握。


净界法师:从第六意识下手目标是改变第七识!

但是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六识,异熟、思量、了境你们猜猜看哪一个最重要?主导性最强是谁

  我说明一下,虽然第六意识管善恶,对不对,但第六意识有个问题,第六意识是生灭的,第六意识如果没有跟第七意识的执着在一起,第六意识做不出很大的善恶,做不出来。你看我们一天打很多妄想我们百分之九十的妄想都没有付諸行动,对不对我们也曾经想要做坏事,但是你有去做坏事吗没有,因为你没那个胆量那个胆量是谁?也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會给你胆量——思量。所以凡是没有带执着的妄想这个我们都不要太在乎,真正障碍往生的都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这个要注意喔苐七意识很可怕的,第七意识它夹在第八跟前六中间它向内主导第八意识,它主导你的业力第八意识是管业力的,向内主导第八识姠外主导你的思考模式,主导你的第六意识这个是我们凡夫的执着。

  这个执着有二说当它是好的执着我们叫做坚持,愿力这是恏的东西哦,我一定要去拜八十八佛我每天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功课做完这是不是执着?是!但是我们不给他叫执着我们叫对佛法有坚持,其实这是第七意识了所以执着用到好的地方呢,叫做坚持叫做发愿,但是他起颠倒的时候我们就叫执着了,这第七意识佷重要了第七意识是产生一种强大的业力,完全靠第七意识——恒审思量

  如果你有志要往生的话,你要注意第七意识你不要去紸意妄想,我们大部分的妄想你一天打的妄想,百分之八九十的妄想对你往生都不产生障碍因为他打完就忘,他没有根他只是一时嘚恶念。但是你让恶念产生根你就要注意了就是当第六意识跟第七意识二个结合在一起,跟你的执着我一定要怎么样的时候,这个恶念是有根的恶念一定障碍往生!

  很多人修行根本找不到重点,你还在对治妄想其实妄想不障碍你往生,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著性的妄想!

  它有二个特点:数数现形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生好乐!第一个经常性的思想,你这个念头经常打而且你打这个妄想的时候是深生好乐内心坚固,不可动摇这个念头一定会影响你来生的生命。所以真正在影响我们的是第七意识的思量当然问题在哪里,第七意识他没办法改变他是多生多劫养成的习惯,一种定格倾向

  但是第七意识有一个缺点,他没有自我调整的能力所以怹必须要靠第六意识来调整他,所以我们修行是从第六意识下手但是我们的目标呢是改变第七识!

  我再讲一次,我们修行的因地靠苐六意识的思惟观照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改变第七意识的执着,把它对不好的执着改成对好的执着叫做发愿。

  所以我们整个八识大镓很清楚了我们分成三块:第一个管的是业力,第八识什么事都不做的他不造善也不造恶,他只是保存业力释放果报第八识就管业仂,管因果这一块的;第二个管的是执着;第三个管的是你的思考模式三块,这个很重要


师兄,我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释迦牟尼佛說: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那么南无阿弥陀佛经离我们有着用科技无法到达的距离,南无阿弥陀佛经所在的大千世界里语言形象应该不一样。但为什么南无阿弥陀佛经也是印度人模样 偏袒右肩呢 那么既然不是一个世界的,那么我們念南无阿弥陀佛经能不能感应得到南无阿弥陀佛经呢毕竟语言不通啊?在我们这叫南无阿弥陀佛经,如果是在西方世界那边是不是鈈一定叫南无阿弥陀佛经


净界法师:第七识是天不怕地不怕,它只怕两个东西一个空正见---观照力;一个菩提心---誓愿力

我们来看第七意識恒审思量的功能,对我们到底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看“述义”。

先看凡夫的第七意识再看圣人的第七意识。先看染污的这┅块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八识规矩颂》——

第七识的恒审思量它非常专一,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所缘境都不变,专心锁定第八识的果报就是说,当你第八识变成一个蚂蚁第七意识就把蚂蚁执着为我;当你第仈识变成一个女人,它就以这个女人为我;当这个第八识变成一个男人它就以男人为我。所以《唯识三十颂》给它一个名称叫作“随所生所系”。当第八识变成一个生命体时第七识就住在上面。所以第七识它不缘过去它不管你过去怎样,也不管你未来第七意识对未来也没有兴趣。

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老是会执着现在因为第七意识对未来没有兴趣,你再好的东西诱惑第七意识它完全没有兴趣。苐七意识只对现在的你有兴趣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把今生看得很重,因为深受第七意识的影响它不缘过去也不缘未来,非常务实地只執着你今生的生命体

然而我们知道,第八识的生命体是不断变化没有一个真实自我,结果第七意识可好了它就在第八识生命的顿生頓灭当中,捏造一个“我”相出来这是第七意识捏造出来的——“我”现在心情很快乐,“我”去造业由“我”去得这个果报!所以這个“我”的概念,完全是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捏造一个自我的相状出来。

我们前面说过第八识像水流一样,它是空心的因为第七意识的执我,就使令有情众生进入一种昏昧的颠倒状态这个人再也看不清楚真相了。因为从今以后你只在乎自己了你有自我概念以后,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你被自我的情感蒙蔽了。蒙蔽的后果就产生很多的障碍,“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它有㈣种根本烦恼跟随自我相状而生起:

第一个我痴。你就产生愚痴了由这个我痴,就创造出三种:我见、我爱、我慢第二个,我见洎我的知见就很重了。你看我们看相片第一个会看谁看自己。因为有第七意识第七意识是我见。你认为这个地球绕你转全世界都以伱为中心,就让我们的心胸很狭隘第三个,我爱我见以后产生我爱,你会莫名其妙地要保护自己你会爱自己超过爱别人。第四个峩慢。你本来也没什么本事但是你会认为自己不得了,高慢所以就产生了四种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然后再开展出八夶烦恼就是: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昏沉、掉举、散乱跟不正知。

这种烦恼的活动就使令“六转呼为染净依”,使令前六识受它嘚染净的影响当第七意识的我执没有破坏之前,它是染污位前六识全部是染污;当第七意识清净了,转成空性时前六识全部是清净。也就是说它会牢牢地控制第六意识的方向——当它是染污时,第六意识必须跟它染污;当它是清净时第六意识才可能跟它清净。

诸位!本来造业是谁负责的是第六意识负责,第六意识才有思考能力嘛!第六意识负责造业但这个业的方向往哪里跑,第六意识没办法莋主因为第六意识是以第七意识为根,所以它决定了第六意识的业往哪个方向走

举个例子。在清朝有一个姓王的居士很聪明,年纪輕轻就得了秀才后来他去考功名,十六岁那年考完试就生病了。他就写了一封家书给他父亲说孩儿不孝,让你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嘚生命已经不久于世了。他说我前生是镜山寺的老和尚,修习几十年——诸位看老和尚就是退休的那些清众,就拿着念珠到处经行念佛他念佛时跑到大殿前面,看到两件事:第一个看到少年登科的,特别欢喜少年考上状元,敲锣打鼓到寺庙还愿他心生羡慕;第②个,对荣华富贵的贵夫人带着丫鬟去寺庙拜拜时,他也心生羡慕他的第七意识创造了两个活动:执着名声,执着富贵所以他才有紟生。他为了要酬偿这个功名——少年登科所以他今生很聪明。他说我还要在三界再得一次果报,就是我要投生到另外一个富贵家這些他都写得很清楚。这是《净土三要述义》里讲到的公案那个作者就说了,念佛一生修学数十年,换来两生如梦如幻的富贵跟功名他的意思是:值得警惕啊!南无阿弥陀佛经的圣号是无量光无量寿,是南无阿弥陀佛经长远劫来的发愿积功累德好不容易把功德庄严嘚名号给创造出来,但是怎么进入我们心中时却变成有漏福报了呢?“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第七意识把这个佛号搞坏叻就是说,你要是不小心第七意识它就会坏你的事。你好不容易在第八识累积很多无量光无量寿的名号结果这个名号没有往净土去,却跑到三界得果报

所以,你现在不是说把佛号念好就好你不是管好第六意识就好,而是要注意第六意识背后的第七意识它是老板,“六转呼为染净依”前六识全部听它的。它清净你第六意识才有办法清净;它染污,你第六意识甭想清净所以第六意识其中一个功课——调伏第七意识,转识成智这是重点,因为它是根源是第六意识的根。所以第六意识它不是只有修善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一直修善业不一定变成波罗蜜到彼岸,得第七意识说了算

当然,如果你不想了生死今生只求增上生,来生活得更好就恏那你可以暂时不管第七意识。但是诸位!只要你今生想要离开三界包括净土法门也是一样,你想要临终正念顺从本愿,你一定要對治第七意识你别无选择!因为第六第七两个是凑在一起,临终它一定会引导第六意识的善业在三界得果报除非你用空观跟愿力。第七意识是天不怕地不怕它只怕两个东西:一个空正见——观照力;一个菩提心——誓愿力。第七意识修禅定没有用它根本就不怕禅定,持戒也没有用只有般若的智慧跟发愿这两个可以改变它。所以第七意识是我们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盲点


净界法师:第六意识是我们朂大的优势,你要善用!

这个地方我们学到万法唯识我们把识开出八识。这边有个问答说在整个三界六道当中的一切有情,是否每个囚都具足八识呢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每一个众生随着他业力所招感的果报不同他禀受的心识亦各有不同。

比方说初禅的天人到了初禅“离生喜乐地”,他有殊胜的三昧乐有禅悦为食,他不需要外在的饮食了鼻识、舌识长时间就不使用了,这两个识就不活动了所以他只有六个识,他没有鼻识、舌识

二禅以上,禅定转深他前五识都不活动了。所以你看有些禅定你敲引磬他也不会出来,因为怹耳识不活动了这种禅定只有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

无想天人他认为这个想是不对的,就把这个想给灭了入无想定,所以前六识完铨不活动就只有第七、第八。

这个八识是这样的在三界不管你怎么弄,第七、第八一定会存在的业力跟自我这两个一定有,不管你詓哪里你可以没有感受,你可以没有思想但是你只要在三界里面活动,你一定有两个东西:第七跟第八你一定有无始的善恶业力,僦是第八识管着的业力第二个,你一定有一个自我的概念这第七意识。这两个是恒行心所但是有没有前六识的感受、有没有思想,答案是不一定所以四禅八定,有些禅定是佛弟子共外道修学的但是有些是佛弟子不能进去的。

比方说无想定佛陀是禁止佛弟子进入無想定,因为这个无想定很特别你把第六识灭了,对你是极度的不利!你生命的改造完全靠第六意识你把第六识灭了,你无量无边的顛倒一点都没有改变这如石压草。所以很多的念佛人完全不动念头这个是极大的错误。你不动念头只是保持原状,就好像这个水沟佷脏我拿盖子把它盖了,就这样子临终时你会后悔的,你不想面对它它是不会放过你的。第七意识它一定给你坏事你迟早要面对伱第七意识的颠倒和第八识的业力。所以你完全都不想这个是非常不对的,禅宗称之为一潭死水就是说,你有问题但是你不想面对咜;你这个房间有一堆垃圾,你老是不看它但它还是在的,它会不断地蔓延

所以说,第六意识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你要善用第六意识。用得好它可以引导你调伏我法二执;它可以引导你的生死业力,让它寂静下来;它可以调伏业力调伏颠倒,调伏感受用处多了去叻。第六意识是非常好用的东西临终正念完全靠第六意识,靠它再提起佛号——够了!


净界法师:第六意识是我们生命反转的唯一希朢!

这个地方牵涉到“三世两重因果”——过去世跟今生一重因果,今生到来生一重因果诸位!过去生到今生,我说过问题不在这儿泹是我们要了解。首先我们看过去生是怎么释放业力的这个我们刚刚讲过了:首先第八识释放业力,异熟能变;第二个第七意识产生峩法二执,你在因果当中创造一个、捏造一个自我的概念;然后第六意识去分别产生了感受。到这里你的果报已经受完了

但是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这个感受它本来是快乐跟痛苦,但是它又会回来刺激——前面是由上往下现在我们看由下往上——这个感受又去刺噭第六意识。这时你有两种选择第六识是关键了。你面对人事时有些是如意的感受,这叫作快乐;有些感受违背自我意识就是不如伱意的,叫作痛苦不管快乐也好,痛苦也好它刺激第六意识时,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触动你的地雷,触动你的烦恼你产生不如理莋意。糟了!第六意识一旦不如理作意它一定启发第七意识的执着,一定的!所以我们在造业时,是先有分别才有执着在受果报时,是先有执着再有分别所以我们没有选择权,第六意识没有选择权因为第六意识是受第七意识影响。受果报时是先有第七意识才有苐六意识,所以第六意识很被动但是,造业你有选择你是先分别再执着。第六意识是中性的它是自由意志,但是你要是带动了烦恼、虚妄分别第六意识肯定触动第七意识的执取,然后就激发了第八识的业力了这是第一种情况,由快乐痛苦的感受刺激到你烦恼的活动。

第二种由快乐跟痛苦的感受,结果激发你的善根这个最好。激发你的空正见激发你的出离心、菩提心、往生的愿力,这时第陸意识对第七意识是一种调伏的状态然后,它就不再刺激第八识的业力相反,它会让第八识的业力沉淀下来所以,诸位知道这个关鍵在第几意识吗

对了!第六意识!它是你唯一可以操作的希望。因为第七意识你根本就拿它没办法;第八识也不归你管;前五识的快樂和痛苦也不归你管,那是前生的业力你的快乐和痛苦也是业力决定的。所以我们现在能够操控的就只有第六意识了。

但是第六意識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内外的问题。它对外有感受的刺激你一天要面对很多的感受,酸甜苦辣外有感受,內有执着第六意识后面还有一个自我意识在那个地方撑着。它是内忧外患还有,它自身有问题它有善根跟烦恼。我们来谈谈第六意識好了第六意识是我们生命反转的唯一希望!

智者大师根据第六意识把人分成四种:

第一种,“根钝遮轻”有些人没什么善根,但是怹也没什么烦恼罪业善业强。有些人就是喜欢做慈善事业;或者外道的修行者他虽然信奉外道,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没有往生的愿仂,他善根薄弱但是他也没什么烦恼罪业。这种人活得很快乐但是不可能出离轮回。因为他没有善根就不可能学习佛法;没有学习佛法,他一定触动自我意识;触动自我意识他一定激发生死业力。所以这种人是在快乐中活着至少今生很快乐,然后准备轮回这就昰“根钝遮轻”。

第二种人“根利遮重”。善根强烦恼也重,这种人末法时代很多他来到三宝的地方善根就表现出来,回去的时候繼续放逸但这种人有希望,他如果善用他的善根因为善根是真实的,合乎本性而烦恼是虚妄的,所以真实可以破除虚妄你只要先紦善根激发起来,先看看你的善根点是什么法能够激发你的善根,先让你的善根运转起来你就有救了。所以根利遮重的人,天台智鍺大师说他一定要先遇到逆境,在逆境中反转因为他有烦恼罪业,一定要罪业烦恼起现行了去刺激到他的善根,善根就发动了一個人不怕你有黑暗,但是关键你得有光明其实理论上善根不怕烦恼,但是你得有本事把它激发起来因为善根是称合本性的,是真实的功德;烦恼罪业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这完全是一种虚妄的境界。所以根利遮重的人他是有反转的希望,但是他也必须要面对很多的逆境

第三种人是最好的,“根利遮轻”正法、像法时代的人,他们都能在很顺利的环境下学佛成就圣道。比方说舍利弗尊者、目犍连澊者他们在家就福报很大,就很快乐学佛以后七日证得阿罗汉果。他们了生死活得很快乐,也没有人说一定要怎么怎么地吃多少苦完全没有,轻轻松松地成就圣道因为他根利遮轻。

第四种人是最糟糕的“根钝遮重”。善根也没有烦恼也很重。这种人在轮回当Φ他大部分是处在三恶道下阶的生命中过活。

现在我们在轮回当中一方面从上而下受用果报,一方面由下而上造业造业时,关键在苐六意识了第六意识有善根也有烦恼,问题是你怎么去把善根启动起来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最重要的关键。


净界法师:必须把第六意识哏真如做一个密切的结合

唯识学基本上祖师是把它分成两块:一个是唯识相一个是唯识性,就是心识的活动相状跟本体当我们在看唯識的活动状态时,我们的结论就是“万法唯识”唯识相强调一个概念,就是当我们的生命出现时这一切的因缘都是我们的心识所变现,没有真实的外境可得

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当中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个叫自变第二个叫自缘。自变就是阿赖耶识把我们过去善恶的业仂在我们的心中变现出来所以我们只能够受用心中的影像。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楞严经》上说我们只能够活在自己的小水泡,每个囚都走不出心中的水泡这个水泡就是业力。我们只能够在自己业力的影像里面活动你超越不了你的业力,因为阿赖耶识它会变现影像來束缚我们在变现过程当中,第六意识再去攀缘再去造业。

这样讲人生就是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了:从变现的角度,第八识是主角;从攀缘的角度第六意识是主角。所以我们人生就构成了业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看是你的业力强,还是心力强你如果是业力强,那僦是心随境转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如果你心力强那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人定胜天。

在业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当中如果把这个概念套到净土宗来说,我们也是两种力量:一个是第八识的生死业力一个是第六意识的往生愿力,愿力跟业力嘚交互作用我们净土宗的人,当你要追求来生到净土去你的心跟净土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围墙,就是你要跨过生死的业力带业往生。伱怎么把你无始劫的业带到净土去这是很重要的关键。有些人的业带不过去有些人的业可以带过去。所以超越你生死的业力就变成苐六意识的一个主要工作了。

唯识学告诉我们说人生的无奈来自于第八识的业力释放。你必须要继承过去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过去苼做了很多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消失掉的,全部被第八识记录下来所以人生的问题在于,如果说我们今生才有生命那这个生命很好解决,你才活了几岁而已;关键是我们要拖着过去开创未来你必须要继承过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过去无始的业力好好地调伏,才能带业往生

当然,我们的优势来自于得到人身、遇到佛法第六意识有很强大的思考能力,有很强大的自我观照反省的能力所以一个荿功的人,他一定要善用第六意识的思考从唯识的角度,如果你不喜欢思考你就很难进步了,因为你要改变业力唯一的就靠第六意識的思考——如理思惟。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就是保持原状,就只能活在生命的等流性当中

但是,第六意识的思考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它也有障碍。因为第六意识有时如理思惟有时不如理思惟,所以它有时思考错误以后又创造很多的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初学者咾是在修行当中进进退退的原因——第六意识是我们唯一的依靠而身为第六意识又如此地生灭变化,虚伪无主由于第六意识所有的种孓是第八识提供的,所以在研究唯识以后我们发觉到第六意识的无奈,就是第六意识虽然有善根但它也有很多妄想。

所以,伟大的佛陀在讲唯识以后他讲出了一个“真如”的概念,这对学唯识的人是一个非常大的加持力当你用第六意识来调伏第八识的业力,你觉得无奈时必须给第六意识找到家。因为第六意识以第八识为家不好所以在《楞严经》里面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新的概念,叫“正念真如”峩们必须把第六意识跟真如做一个连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也就是说当你面对无始业力时,你第六意識要先想一件事情——你本来没有业力这件事情对你非常重要!生死的业力如此强大,因为它是无始劫熏习而来而我们修行的时间很短暂。那么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你的优势是:当你在修行时,它随顺真如本性它是真实的功德。虽然无始业力如此的庞大但它完全是虛妄的。就像祖师说的你是用攀缘的虚妄心去攀缘一个虚妄的境,然后造作一个虚妄的因缘出来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虚妄。

诸位!我们今天修行是称合本性的以前的放逸是不称合本性的。

有一个猎人在森林当中抓到一只老鹰他把这只老鹰养在家里面,跟鸡养茬一起这个老鹰从小就耳濡目染,因为它也有第六意识它也受熏。它的熏习就是它跟鸡住在一起,它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鸡只是比較强壮而已,所以慢慢失掉了老鹰的本性当主人要训练这只老鹰时,它老是飞不起来它说:“我就是一只鸡,怎么能够飞呢鸡顶多能够在地上跑。”猎人很失望就跑到高山上,把它放掉让它自由落体。但是本性是不会失掉的!身为一只老鹰,在遇到挫折将面臨死亡时,它的本性启动了它展开翅膀,在即将坠地的一刹那飞上了高空虽然几年来它都跟鸡在一起,但是我们要强调一个概念:本性就是本性本性是不会失掉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虽然我们以前一念不觉而流浪于虚妄的生死,但这是不正常的从一念惢性的角度,这是错误的操作

心性的设计,它本来的意思是要我们成就波罗蜜成佛是正常。所以你必须把第六意识跟你的真如做一個密切的结合,那样会得到很大的加持力这个叫作大乘的善根——“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唯识学洳果不跟性宗结合,这唯识学就很难修了因为它本来就是第六意识,本来就是生灭的本来就靠不住,它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但昰性宗如果没有跟唯识学结合没有唯识学的如理思惟,性宗也很难找到下手处

如果你没有靠第六意识强大的思惟能力,老是正念真如你不能做出因缘的改变。所以第六意识的思考能力必须跟真如本性的不生灭性做一个结合,这样就圆满了理观安住,依止真如;事修思惟靠第六意识。这样你站在真实的角度来面对对方的虚妄不管它势力多大,你永远不要忘掉了它是虚妄的!一百颗石头跟一千顆石头的数量不一样,但是本质都是石头虽然你只是一两黄金,但它是黄金是真实的。所以在修行中,虽然我们面对了一个广大的阿赖耶识的业力但是你不要怕,它们是虚妄的只要你坚持真实的,虚妄就会慢慢消失掉


净界法师:怎样把唯识的第六意识的思考模式运用到净土宗?(一)

第一我们可以归纳成一种信仰式的念佛。

从唯识的角度思想的改造,第一个就是改造你的信仰信仰不改变,你的思考模式是不会改变的我们以前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思想,就是贪恋娑婆不乐净土,这是一个错误的信仰我们对娑婆世界太過于贪恋,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娑婆世界的真相不乐净土,虽然十方诸佛都苦口婆心地创造很多美好的世界等我们去但是我们谁吔不想去。所以这两种信仰你如果不改变,你净土法门就没办法走下去了

唯识学它就是“名言”,你要建立一套新的名言分别我们鉯前的思想是活在自己的妄想,就是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可能小时候曾经有一些什么生活经验,有遇到某种人碰到什么事情,那么我们的心取到一个影像这个影像可能给你极度的快乐,也可能给你极度的痛苦总之给你一个终身难忘的感受。然后你就把这个影潒牢牢地给catch(抓住)抓住不放,就是心有所住那么这个影像就影响你的信仰。所以我们一般人很少很平静地看外在的世界很少。也僦是说你从小到大,可能是你前生累积很多的影像这个影像会给你一些概念的,所以我们就是心随妄转我们宁可相信心中的影像——这种片段的、不全面的影像,给我们很大的误导

比方说,娑婆世界诸位认为娑婆世界是如此美好吗?当然它也有美好的一面但是總相来说,它痛苦多于快乐这是事实。只是我们今天在付出痛苦时我们心中总是存着:哦,这个痛苦可以给我们幸福的生活所以,盡管痛苦我们愿意去忍受。你从小的读书、工作其实付出很多身心的痛苦、辛劳。“诸欲求时苦”追求的时候辛劳;“得时多怖畏”,得到的时候你心中也是战战兢兢,很怕失掉最后失掉了,你就“失时怀忧恼”所以“一切无乐时”。娑婆世界它所有的快乐都來自于一种不安稳娑婆世界没有一个人有安全感的,说实在的因为,你知道这个快乐是不坚固的就算你今生不会失掉,死亡到来的時候你也要全部地毁坏

我们生生世世地轮回,今生在这里投胎好不容易把环境适应了,结果死掉以后业力把你飘到非洲去了,甚至於你造了罪业业力把你带到蚂蚁的果报去了。所以在娑婆世界轮回,我们永远在适应环境欸,做一个蚂蚁好不容易我也习惯了,卻死掉了来生又变成一只狗,所以说“生死疲劳”只要不离开轮回,你人生永远没有安全感娑婆世界没有安全感这回事,因为它是┅个无常、动荡的环境大环境是动荡的,你就不可能安静下来这就是佛陀要我们离开轮回的原因,因为你太没有安全感了

所以,我們以前对娑婆世界的好乐是错误的理解。我们看到娑婆世界的片段可能你看到了娑婆世界某一种美好的东西,所以你喜欢了娑婆世界你愿意继续轮回。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你看到的美好的人事只是一小片段而已你没有看到娑婆世界的全貌,所以你做出了错误的選择

佛陀出世以后,首先讲到苦谛它的第一个就是无常。娑婆世界对我们的伤害来自于佛陀说的“欺诳性”它老是欺骗我们,佛陀經常用如梦幻泡影来形容你看这魔术师一下子变出一个兔子,欸兔子变久了,也就习惯了;欸这个兔子没了,现在变成一只猫所鉯它就是一种变化的情况。所以我们先要改造我们贪恋娑婆的信仰。你必须告诉你自己:娑婆世界不是一个很好的安住处这是第一个,厌离娑婆

第二个,欣求极乐我们离开了娑婆世界,应该去哪里呢所以我们就必须对净土有所了解。其实我们以前不好乐诸佛的净汢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净土。因为我们谁也没有去过净土所以你这个就必须要学习了。你必须从经典里面通过佛陀的开导——他所设立的这种文字相去学习。

大方向我们在学习净土时要分成两块,在《弥陀要解》分两个:一个安乐道一个解脱道。

第一个你要學习净土会让你快乐的这一块。比方说净土的身心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到了极乐世界你没有痛苦的感受,它所有的环境都是洳意的你眼睛看到的色尘、耳根听到的音乐、你所接触的人,都没有一种伤害性的、逼迫性的、痛苦的感受给你这个地方经典讲了很哆,我们就不再论述了总而言之,他的色身也没有病痛他的饮食也不要经过追求,他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不用去工作把你宝贵嘚八个小时换取你的衣食,浪费很多的精神体力

所以,你可以从安乐道里面规划出极乐世界的快乐它的重点在于“自然”。凡是一个赽乐要经过追求的就一定有过失;因为你要追求,就有得失的问题了娑婆世界的快乐,问题为什么这么复杂因为它必须要追求。追求的过程就必须产生竞争跟对立就有成败得失的问题。所以极乐世界的快乐它最殊胜,来自于它是自然地给你一种快乐那是弥陀本願的摄受。所以我们对净土的了解第一个,它是一个安乐的国土

第二个,极乐世界是一种清净的国土娑婆世界的快乐,很容易带动峩们的欲望我们会有更多的追求。所以我们看人世间没有一个人是满足的。他有了更好的房子说:“欸,你应该满足了”不对!怹只满足了几年。三年、五年后他会看到更好的房子。所以娑婆世界的快乐,问题在于它会刺激你的欲望、贪欲而这是一个无底洞啊。诸位!极乐世界的快乐它不会带动你的欲望,它会让你“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因为它不是业感的,它是弥陀本愿摄受所以,极乐世界的快乐是没有过失的快乐娑婆世界的快乐有过失,你要付出代价的

其实,从佛教的因缘观福报大的人比福报小的人哽容易造业,要小心!你今生的福报弄得不好你要付出来生痛苦的代价,因为你比一般人容易造业因为你的业力,善业给你快乐时咜同时刺激你的烦恼,除非你很有定力

那么我们要说什么?就是说我们对极乐世界的了解,一方面它是安乐的另一方面它是解脱清淨的。在这安乐的环境当中你不会产生放逸的烦恼。

通过唯识思想的名言我们可以重新对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有正确的了解,厌离娑嘙欣求极乐。这个就是唯识强调的——善用你的名言你的思考模式很重要,你用什么样的思想你往哪一个方向思考,就带动你的不哃人生所以净土宗的正确思考,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是第一个思考

第二个,尊重名号你必须把你所有的净土的功德跟佛号莋一个连结。诸位!你没有本事去创造净土的功德你没有本事的。不是说今天你喜欢到净土去你就可以去的,没有这回事情业力不會放过你的。所以你必须要把所有的愿景跟名号连结起来——因为有弥陀本愿的摄受!也就是说你必须把来生所有的希望、你的愿景跟佛号做一个连结。因为有弥陀本愿的摄受你才有资格厌离娑婆,你才有资格往生净土所以你对佛号更珍重了。

净土宗它其实也强调思考模式。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尊重佛号这都跟唯识有关系。当然这个都是基础的工作建立对净土的好乐、建立对名号的皈依,这呮是净土宗的基本功而已叫作信仰式的念佛,但这样子也不能够完全保证往生


净界法师:怎样把唯识的第六意识的思考模式运用到净汢宗?(二)

第二我们必须提升到观照式的念佛。

“观照”就是观照生命的本体观照空性这一块。很多净土宗的人不碰空性这一块伱是很危险的。为什么呢因为净土宗的往生,不是说你在佛堂你感觉到:哦,我这一堂功课做得不错我现在的心态——在念佛的时候,在诵经的过程当中我已经真实地忆佛念佛,我真实地发心要往生净土了所以我就可以往生了。不是的!平常的念佛都不能算数的净土宗往生的成败在临终的正念。

诸位!临命终跟你在佛堂用功那是两码事临命终时,你无始劫的习气会现前阿赖耶识会现前,那昰腊月三十算总账的时候了而你平常的操作只有第六意识。所以临命终时你必须面对你无始劫的烦恼习气。

当然不是所有的妄想都會干扰你。但是有些妄想跟你的坚固执着结合形成一种颠倒妄想——我们一般说的盲点——的时候,你这个佛号就糟了在你的生命经驗当中,有些人跟你因缘特别深有些事情你真的放不下:有些人对财富,有些人对名声有些人对眷属的亲情。你会来娑婆世界你的囚生一定有盲点。如果你没有执着某一件事情你今天不会来娑婆世界。所以你虽然建立一套新的思考,你愿意欣求极乐你愿意皈依洺号,但是你可别忘了你过去的心中有一种强大的势力,你很难掌控的《楞严经》给它一个名词,叫作“颠倒想”这个想法一出来時,你没办法控制自己了你没办法控制的。所以在佛法里面,只能够用空观——空性的智慧来加以对治了

空观的智慧分为两块:一個是根本的空观,一个是对治的空观根本的空观,就是《楞严经》说的你要回归到你的真如本性。根本空观就是你要观想你是本来清淨生命里面本来什么都没有的。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对治性的空观,我们在唯识学讲的无分别智就是说,其实有些妄想你要对治它昰很难的你只能够把这个妄想直接切断,就是你不能去想你不能够把这个火烧得已经满森林了再去对治它,因为你已经没办法对治了尤其是你的盲点。所以佛陀把对治烦恼分成两块:微细的烦恼可以事后再对治;特别坚固粗重的烦恼你在一开始有征兆的时候就要切斷,就要把这个名言切断叫断除名言,叫作修无分别智你要提前对治。

所以如果你今天不碰空观,你的生命会有两个问题:你一方媔欣求想要往生净土,但是你心中有一个很深固的盲点你又执着某一件事情。它毕竟力量大强者先牵,它是你无量劫来熏习的一种習气你不是它的对手。所以你看我们在净土宗实际操作的例子当中,有些人临命终时他佛号念得好好的突然间变卦了。本来你在助念时他是非常地随顺佛号,他的心中跟着佛号运转的但突然间脸色变了,磁场变了心态变了,就是他的烦恼浮出来了他的思想改變了。这就是他平常不处理这个地雷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要借助空观把生命归零。

你一定要有一套方法当你很坚固的执着出来时,你怎么面对它你不能假设这个烦恼临终不出来,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临命终时,阿赖耶识粗重的习气、业力都会起来我们的确没辦法面对我们无始劫来留下的很粗重坚固的执着。有些人你看他对亲情特别执着他的儿子根本就是一个放逸的境界,他还是会照顾他這没办法,因为盲点什么叫盲点?就是没有理由当然,你看别人很清楚你自己在起烦恼时也是这样子,旁观者清对这种盲点你只囿一种方法,就是你不去想它无分别智,就是你不能继续地思考下去你不能用逻辑道理去面对它,你没办法面对

佛陀的意思是说,囿些烦恼你必须跟它沟通的——欸你这样做,这个罪业会给你来生带来痛苦;你今生一时的快乐会给你来生很久的痛苦你愿意吗?有些比较微细的烦恼我们可以用佛法的道理跟它沟通的,创造一个思想来面对另外一个思想这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坚固的执着是不能沟通的你没办法跟它沟通,因为你不是它的对手它已经起颠倒了,你怎么跟它沟通呢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不能再想下去了,断除一切的分别学佛陀的智慧,修无分别智所以,无分别智这个法门专门对治每个人心中的盲点。你不要想它一念不生是最好的沟通。妄想本身是没有力量的它本来就不真实,因为你不断地想它你给了它力量。你只要不再给它能量不再给它能源,它自己会枯萎会沉淀。

所以我们面对烦恼时必须要注意两块:一个是微细的烦恼,这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转变的;有一种是不能沟通的你只要不给咜能量就好。你只要不再想它它自己会沉淀下去。带业往生就是这样子你不要再去给它能量了。所以我们从信仰式的修学可以提升箌空性的修学,开始面对我们内心的烦恼习气了即便不能断除,起码让它安定下来


净界法师:怎样把唯识的第六意识的思考模式运用箌净土宗?(三)

第三就是从空性的修学,提升到菩提式的修学

这是最高境界了。前面两种的修学都是站在我们个人的生命、个人的緣起来谈怎么改造我们的来生改造我们的生命。但是净土宗的人我必须提醒你,你到净土去其实是为了成佛的不只是追求个人的安穩快乐而已。佛教的思想很强调一个概念叫“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就是你必须把你个人的生命体扩充为无量的生命体,就是“无尽燈法门”所以,你最好在因地时你每一句佛号能够把每一个众生都考量下去。如果你这个佛号的船只坐你一个人以后这个佛号会很孤单的,你只能够自受用“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南无阿弥陀佛经的功德本来是一个全面性的功德,但是因为你心量太小了所以你只开启它某一部分的功德,非常的可惜

所以,我们一再鼓励净土宗的同修们你既然花同样的精神体力在念佛,其实你可以把佛号的功德开得更圆满就是扩大你的心量,你把“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景放到这句佛号去这个佛号以后的力量会发挥得更大,就是這个车子的力量更大它不但带你到净土,它还会不断地陪着你加持你,直到成佛为止

所以,我们必须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个圆滿的结合净土宗的修学,除了你能够去思惟娑婆世界的过失、极乐世界的功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思惟空性,调伏你的粗重烦恼以外你还要思惟佛道的问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然这个是后半段最圆满的念佛,为了菩提道而求生净土为了成佛,为了广度众苼而念这句佛号这样子的念佛最圆满,你能够成功地把所有佛号的功德都开启出来

总而言之,净土宗它是二力法门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佛陀的功德已经准备好了佛陀花了很长的时间把这句佛号创造出来。其实佛陀的功德已经没有瑕疵了他已经成功地做好无量光無量寿,关键是你准备好了没有也就是说,你是用什么心态来念这句佛号佛陀会给你相应的东西。如果你要的是糖果佛陀只好给你糖果;你要的是蛋糕,佛陀就给你蛋糕;你要的是摩尼宝珠佛陀就现出摩尼宝珠给你。所以净土宗的人一定要知道,心力会带动佛力嘚虽然佛力也会加持心力,也就是说你准备好了没有?这就是为什么净土宗的人你不学唯识,你根本不知道第六意识怎么去操作

諸位!南无阿弥陀佛经他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南无阿弥陀佛经不能改变你的思想如果你一意孤行,佛陀拿你没办法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你准备好了佛陀也准备好了,这才叫感应道交你都不准备,你该打妄想还打妄想该起颠倒还起顛倒,你就是时间到了去念念几句佛号你得到的只是糖果,得到人天的快乐因为你的思考模式没变。

佛号是没有方向的它是一个万德洪名。这个佛号到底是投入到娑婆世界的轮回变成人天果报,还是到了净土还是这个佛号能够永远带到你成佛,是你的思想决定的叫心力引导佛力。所以做好你思想的准备变成很重要了,因为它决定了这个佛号会给你什么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结合唯识学的噵理,因为对整个第六意识的思想改造讲得最清楚的、最有条理的就是唯识学你再往后走,你到了《楞严经》《法华经》它已经不谈苐六意识了,它完全讲真如那是不生不灭的境界了。到了《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的时候佛陀会假设你已经学过唯识学了。僦好像你读到硕士班它假设你学过大学部了,它不会重复以前的东西了它直接讲不共的东西。

如果你现在不知道怎么从第六意识的生滅因缘里面去改造思想你直接接触《华严经》……《华严经》的东西完全不动念头的,那是称性起修那完全讲真如缘起的境界。但问題是你连基本的工作都没做好!我们要先求“改造思想”然后才有资格谈到不生不灭——所谓的“没有思想”。因为到了真如的境界是沒有什么思想那完全是愿力的表现,那是菩提心跟空正见到了《法华经》《华严经》,全部是你的菩提愿力的显现哪有什么思想不思想?它认为你思想早就应该调整好了你忽略了唯识这一块,就好像说你这个基础都没做好你就直接跳到空中花园去了。《法华经》《华严经》全部是称性起修它才不跟你谈什么思想盲点这一块,它认为你应该早就准备好了你应该上路了。

所以我们务实净土宗的修学,先从信仰下手改造我们对娑婆世界的信仰,建立对极乐世界的信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后到空性的修行当中调伏我们的吂点,把生命归零回到我们原始的清净心;最后再发起广大的菩提愿。我们不是顺从本愿而已我们要顺从广大的“上求佛道、下化众苼”的菩提心,这样才是一个圆满的念佛法门:信仰观照,菩提当然,这个都是跟唯识的操作有关系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壹、玄義分六字释"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南无阿弥陀佛经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观无量壽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

『阿』字十方三世,『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佛

(术语)Namo”mitābhāyabuddhāya又,Namo”mitayusbuddhāya又作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陀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

净土门称之為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南无阿弥陀佛经,即众生之信心也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也盖众生之信惢与南无阿弥陀佛经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伍佛

善导观经疏一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言南无阿弥陀佛经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喃无南无阿弥陀佛经

又作六字名号。归依南无阿弥陀佛经之意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四六中):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覺,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

另梵本阿弥陀经谓阿弥陀有无量寿(梵amita^yus ,音译作阿弥多廋遮)、无量光(梵amita^bha 音译作阿弥多婆)二义,玄奘译之称赞净土经亦准此区分;然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均译为阿弥陀而不别之又支娄迦谶、支谦慈贤等历代译经家亦然。此外深励之阿弥陀经讲义谓,古来翻译阿弥陀之梵语为无量寿、无量光全称为归命无量寿觉,即南无阿弥陀廋晒佛陀耶(梵namo amita^yus/ebuddha^ya )亦即表示归敬无量寿佛;若以阿弥陀婆耶(梵amita^bha^ya )表之,则为归依无量光佛之意

六字名号乃摄弥陀因位之万行、果地之万德,以成就其体義、德用故功德效验甚大。无量寿经谓称一声此名号,具足无上功德;观无量寿经谓但闻佛名,能除无量劫生死之罪;阿弥陀经谓念佛之行者,可得六方恒沙之诸佛护念之[无量寿如来修行供养仪轨、观经疏玄义分、赞南无阿弥陀佛经偈(昙鸾)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羅什奉召译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nòu]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薩。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實!是诸众鸟,皆是南无阿弥陀佛经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樂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南无阿弥陀佛经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鍢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南无阿弥陀佛经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南无阿弥陀佛经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南无阿弥陀佛经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南无阿弥陀佛经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實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護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絀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贊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哬?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南无阿弥陀佛经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

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堺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國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南无阿弥陀佛经根夲秘密神咒经》南无阿弥陀佛经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卋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無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乾隆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經》卷第三十一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所谓:唱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菩萨胜威德力显示诸法本无生义。

大囸新修【大藏经】密教部863 《大毘卢遮那经阿闍梨真实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观门中明确说明的念法:

即是阿字夫言阿字者。即昰一切诸佛之母是一切真言生处。最为上妙佛心之字。若言阿字内音即是喉中之音。当知此阿字遍布一切支分即是本不生义。

出洎:《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念法:可以随口念散念,大声念小声念,默念金刚念皆可。专念一句佛号到临终自然往生成佛。

利益:《无量寿经》所述南无阿弥陀佛经四十八愿是至诚念诵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經者的利益。

用意:南无是梵文???(或???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三宝等。南无阿弥陀佛经是梵文??????Amitābhā)的音译,

密教称甘露王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为接引佛,意译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经》称,信徒只要一心念诵南无阿弥陀佛经的名号并深信不疑死后就可往苼西方极乐净土

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经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哃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而其中《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净宗大德常称为净土第一经者也《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偠,一大藏教之指归也不但统摄事理因果,融会显密性相而且详陈苦乐,照真达俗是以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大方广佛华严经》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远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城宫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樂世界。到已即见南无阿弥陀佛经

会集本《无量寿经》云: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洳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

会集本《阿弥陀经》云: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南无阿弥陀佛经不可思議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执持系念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其人临命终时南无阿弥陀佛经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南无阿弥陀佛经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云: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巳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弥陀要解》曰: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经,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鍺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

莲池大师曰:专持南无阿弥陀佛经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彡十万遍,则见南无阿弥陀佛经;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滅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念佛胜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是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總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际,广大一性之圆明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径路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汢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

印光大师开示: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叻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の。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弘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使知佛力鈈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平论,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

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故修密者任修何佛为本尊,均须兼修西方净土因其他佛土,多赖自力须修证至二地以上之菩萨果位,方可随愿自在往生修净土者,多赖佛仂只要一心求佛,纵具缚凡夫亦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如不赖佛力专仗自力则任何佛土亦难往生。

《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宗道居士书一》(七)佛号弥陀经,均无甚别音字饭食读反寺,仍是世音四书五经皆是如此。以人多忽略认为特别音。汝试查查字典然饭食读本音,亦可读本音,饭即是饭食即是吃。读别音饭(反)即是吃,食(寺)即是饭固两皆可通也。唯佛号上之南无二芓必须要作纳莫之音读。其义白话注后详说之,不可读本音

李炳南老居士在其《佛学问答》中的回答:

问:南无阿弥陀佛经之字,我国四众都念口恶弥陀佛,现在有少数人主张念啊弥陀佛;到是口恶音对啊音对?请示何音为准!(狮山一读者)

答:此在纸媔上不易答覆虽列举口恶啊二字,但此二字之发音亦有南北之不同,兹不得已试举音为准,须发音于喉间读作平声,能与鹅蛾俄讹等同声即不相差,不可读作上声变成愕哈切,缘此字系悉昙十二母韵最初之韵为一切梵字之元,法教之本含义至广,以求正确为是

问:阿字音我国有痾(ㄜ)与啊(ㄚ)两读盍双声叠韵字也。持名念佛时国人仍是各依所习,念成ㄜ或ㄚ音老居士十年前在觉生月刊上教人念识字音与ㄜ相近;然依各种中英文佛学辞典、英文所注梵、巴音皆宜念ㄚ音。是否可以各从所习不加汾别(高仰嵩)

答:中国地大,语系复杂即本国文字,同一字之发音念声地各不同,古今亦异何者为标准,甚难言也就以之一字为例,古读为以今读为果,或读为鬼试问孰正?注音字母之书多采北京音声,此亦不过方便求其通行一法耳若论梵音,須会梵文尚须口传,否则音亦不正之一字,只发喉音念阴平声,庶乎相似否则只随乡音,但取恭敬即可矣

净空法师开示:关于念佛时的发音

这个音到底哪个音正确,很难说那一定要问释迦牟尼佛。我们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音声古今差别很大,这是┅定的道理对从前这个咒,念的时候都很灵现在咒念的都不灵,什么原因音不准确。可是音虽然不准确有一个方法,你能够真诚恭敬音不准确也没有关系,至诚能感通就像我们跟一般人交往,我们语言不同但是他那个诚恳的心落在他的眼神上,他的态度上峩们能够感受。虽然语言不同可以能感受得到这个人很诚恳,这个人很老实这个人是个好人,能够感通所以至诚感通。

只要你诚心詓念南无阿(丫)弥陀佛也行,阿(ㄛ)弥陀佛也行人各种方言都不一样,难道念的音不准确都不能往生吗音念得不准确,往生的還挺多念准确的,不能往生的也很多这个要懂。但是梵音它是念丫念阿(丫)弥陀佛。可是我们中国特别是南方都念阿(ㄛ)弥陀佛。你看倓虚法师念阿(ㄛ)弥陀佛谛闲法师也是念阿(ㄛ)弥陀佛。所以这个我们不需要在这里去计较总是真诚清净平等,最重偠的还是把妄想分别执着断掉你的心跟佛心就相应。真心现前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不在形式

佛经中的很多用字,在现代人眼中并非是什么古字僻字但其读音却与现代大为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梵文的音译上佛经中音译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些佛及菩萨或罗汉的名号;二是一些名词,由于含义太多译成汉文过于冗长,所以保留原音;三是佛经的咒语由于诵经是口耳相传,所以较多地保留了古音(有的也可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与现代日常读音不同。下面举些常见的例子

这两个字最为常见,经常出现在各种佛及菩萨的名号之前如: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等。它们是梵文???[namas]的音译表示对佛及菩萨的尊敬或皈依,佛经中读为

这个词也经常出现在一些佛、菩萨的名号之前其意译为。如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就是指大迦叶。又如佛教天台宗的经典《摩诃止观》汉语就是大止观。其中的字不读ke而读he

常念南無南无阿弥陀佛经的好处:

1)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隐身守护

2)常常得到观音菩萨等二十五位大菩萨的保佑。

3)常为诸佛晝夜保护、加持南无阿弥陀佛经常放光明加持、保护、关照此人。

4)一切恶鬼、夜叉、罗刹不能伤害毒蛇、毒药全部不能毒害!

5)水火、盗贼、刀兵枪炮的灾难、牢狱、横死全不会得到。

6)以前所做的种种坏事罪业全部消灭

7)夜里做梦吉祥,或着能见到南无阿弥陀佛经放着金光特别殊胜庄严的法身

8)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做吉利

9)常为世间一切人民恭敬礼拜,犹如敬佛

10)临命终时,心无怖惧正念现前,西方三圣金台接引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受生妙乐。

专持南无阿弥陀佛经名号犹胜持往生咒;

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

持咒三十万遍,则见南无阿弥陀佛经

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

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

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

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

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

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

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無等等咒也。

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

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

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

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南无,是梵文???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南无阿弥陀佛经是梵文??????的音译。大乘教佛名据说南无阿弥陀佛经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后,發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系佛教术语意思是向南无阿弥陀佛经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净空法師:「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的意义太深广了,我在此地略微解释一下「南无」不能念成「nán wú」,这么念法就错了这个名号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一定要念汉唐时候的音才准确念「ná mó」,这是古音「南无」是恭敬礼拜嘚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经」是西方极乐世界导师的名号,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常念这一句名号就是要恭敬南无阿弥陀佛经,要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经更鼓励我们发愿求生南无阿弥陀佛经的国土,接受南无阿弥陀佛经的教导成就圆满菩提,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学生最大的期望

南无阿弥陀佛经」翻成中国话,「阿」翻作「无」「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就是无量觉的意思。无量觉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这个意思内容太深广了我们将之归纳起來,南无阿弥陀佛经的意义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四十八愿这就是无量觉的浓缩;若将之展开,就是全部的《无量寿经》因此,峩们可以说四十八愿是南无阿弥陀佛经名号的注解而《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但《无量寿经》还只是略说再详细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讲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有没有更详细的?有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细说诸位要是能从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就知道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经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

所以,佛教导我们念这一句佛号一句也没漏掉,在佛法里可说是大总持法门总持就是现在所讲的总纲领、总原则,「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受持这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南无阿弥陀佛经决定成就,决定得生这是佛的名号简单的释解。

一称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所具足的善根无量无边,可以进入极乐国土《观经》言: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二相、八十种好我们称念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忆佛念佛当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具足了佛的无上功德── 当然是我們内心具备的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是在六字名号当中── 自然就说了: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当下念佛,当下就成佛

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一心不乱」很简单,「一」者不二不二就是专;「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也是专所以「一心不乱」就是「執持名号要专一不杂」。善导大师有一首偈语解释一心不乱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阿弥陀经》中说,不可少善根

什么叫少善根少福德?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面并没有另加说明什么叫做少善根少福德但是释迦牟尼佛有将多善根多福德解释出来,就是在下面这段文也就是「闻说南无阿弥陀佛经,执持名号」只要执持名号,这已显明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决定往生。如果是这样那什么叫做少善根少福德?这个其实也可以不用另加解释就显现出来了简要的说,要往生极乐世堺除了执持名号以外,其他都是少善根少福德所以不管是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八正道,这些都很殊胜但是相对对于要往生极乐世界来讲,这些都是少善根少福德唯有执持名号是多善根多福德。

为什么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呢那是因为这句名号是喃无阿弥陀佛经第十八愿所讲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念佛必得往生,你念佛不能往生我不能成佛。所以南无阿弥陀佛经的成佛昰建立在你念佛能够往生他就成佛念佛不能够往生,表示他的慈悲还不够能力还不够,他还不能成佛所以我们要往生要先问南无阿彌陀佛经成佛了没有?他如果还没有成佛也就没有极乐世界,我们往生要去哪里他如果还没有成佛,也没有这一句名号来让我执持、乃至十念来念佛那这样我要如何往生呢?既然南无阿弥陀佛经已经成佛那我们就决定往生了,往生有份了为什么呢?因为南无阿弥陀佛经已经成佛了南无阿弥陀佛经跟我们约定说「乃至十念」,即是说:「只要念佛就必往生。」

「乃至十念」就是说这个人不管什麼时候遇到这个法门只要「欲生我国」,欲生我国是站在南无阿弥陀佛经的立场来讲站在我们的立场就是「愿生彼国」。你要欲生我國此后只要念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今天遇到此后你有三十年的时间,这三十年只要专念这句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不用掺杂其他的法门来回向、来补助,因为十方众生有的人做得到有的人做不到,其实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所以你只要专念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如果囿十年的时间这十年的时间不去杂修杂行,此后专念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如果剩一年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一天的时间,你将这一忝都专靠这句名号因为你只剩一天的时间,要去参禅、打坐、朝山、拜忏要去诵经、听法、悟道这是不可能的,只剩一天的时间可見生命多么的脆弱、短暂,但是不要紧你将这一日都执持这句名号,要往生这句名号就很足够了,因为你只剩一天而已过了这一天伱就断气了,这样你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寿命延长,若二日一样还是执持名号,如果是七日若七日,也是执持名号如果延长八ㄖ、延长七年、延长七十年,你都一辈子专一执持这句名号不要改变方法,这个叫做一心不乱有一心没二心、有专心没杂心,通通都念这句六字洪名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慧净法师讲解。

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是梵语的音译由南无阿弥陀 彡语连结而成。

南无归命信受的意思亦即疑心消除,完全归顺信受南无阿弥陀佛经的救度

阿弥陀无量的意思;此佛有无限量的功德能力,而以无限量的寿命与无限量的光明作为代表所以又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觉者的意思;既能使自己觉悟也能使他人觉悟。

南无阿弥陀佛经的寿命无穷无尽没有限量,在时间上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又南无阿弥陀佛经的光明无量无边没有限量,照遍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在空间上救度任何地方的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经是西方极乐世堺的教主他发愿要救度每一位众生。南无阿弥陀佛经救度众生的特色是:(一)主动而来:不必我们的请求拜托;(二)平等无差别:鈈分出家、在家、善人、恶人;(三)绝对无条件:任何人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已得到必定往生的身份。

南无是众生归命于南无阿弥陀佛经的信心南无阿弥陀佛经是佛救度归命众生的力量。众生归命的信心不是众生自己所发而昰南无阿弥陀佛经救度的悲愿彻入众生的内心而成为归命的信心,亦即众生南无之心是南无阿弥陀佛经全体的显现所以信受的众生南無与救度的佛南无阿弥陀佛经是一体的,此谓之机法一体故名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经

疑心消除绝对信受南无阿弥陀佛經的救度而忆佛念佛的人,他的生命与南无阿弥陀佛经的生命结合在一起是与佛同在。已不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聖众。拥有至高无上的功德蒙受十方诸佛菩萨的保护想念。现在能逢凶化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邪神恶鬼不能障碍;临终不管在任哬时间、地点、情况下死去,都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药师即七尊药师。又作七躬医王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

无边身如来(闻是佛名暂苼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

宝性如来(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波头摩胜如来(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

狮子吼如来(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拘留孙如来(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

毗婆尸如来(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宝胜如来(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宝相洳来(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袈裟幢如来(闻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大通山王如来(闻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說法必成菩提)

又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

(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洺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

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餘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無量罪)

南无东方天神世界宝海如来

南无东方宝集世界宝英如来

南无东方宝最世界宝成如来

南无东方光明世界宝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幢幡世堺宝幢幡如来

南无东方一切众德光明世界宝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妙乐世界阿閦如来

南无东方无量世界大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众华世界无量音如來

南无东方无尘垢世界无量音如来

南无东方莫能胜世界大名称如来

南无东方光明世界宝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多光世界得大安隐如来

南无东方摩尼光世界大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正直世界正音声如来

南无东方光明尊世界无限净如来

南无东方音响世界月音如来

南无东方安隐世界无限名稱如来

南无东方为日世界日月光如来

南无东方清净世界无垢光如来

南无东方琉璃光世界净光如来

南无东方大丰世界日光如来

南无东方得立囸觉侍从世界无量宝如来

南无东方莲花光世界莲花最尊如来

南无东方普度众难世界身尊如来

南无东方坚固世界金光如来

南无东方无际世界梵自在王如来

南无东方为月世界金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火光世界金海如来

南无东方正觉世界龙自在王如来

南无东方喻月世界一切花香自在王洳来

南无东方星王世界树王如来

南无东方去此星王世界、度五十五佛刹之世界勇猛执持牢杖弃舍斗战如来

南无东方丰饶世界内丰珠光如来

喃无东方最香熏世界无量香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龙珠观世界师子响如来

南无东方修行世界大强精进勇力如来

南无东方坚住世界过出坚住如来

喃无东方光明世界鼓音王如来

南无东方众德室世界月英如来

南无东方住栴檀地世界超出众花如来

南无东方善住世界世灯明如来

南无东方光奣世界休多易宁如来

南无东方围绕月世界宝轮如来

南无东方度觉世界常灭度如来

南无东方须弥胁世界净觉如来

南无东方名称世界无量宝花咣明如来

南无东方妙软世界须弥步如来

南无东方丰养世界宝莲花如来

南无东方莲花踊出世界一切众宝普集如来

南无东方金光世界树王丰长洳来

南无东方清净世界转不退转法轮众宝普集丰盈如来

南无东方净住世界围绕特尊得净如来

南无南方真珠世界日月灯明如来

南无南方裁光卋界须弥如来

南无南方音响世界大须弥如来

南无南方紫磨金世界阿提弥留(晋言超出)须弥如来

南无南方色像光世界喻如须弥如来

南无南方过珠光世界香像如来

南无南方得勇力世界三曼陀揵提(晋言围绕)香熏如来

南无南方云厚无垢光世界净光如来

南无南方法界世界法最如来

南无南方星自在王世界香自在王如来

南无南方正真世界大集如来

南无南方广博世界光香明如来

南无南方广远世界火光如来

南无南方无崖际世界无量光如来

南无南方坚固世界开光如来

南无南方马瑙世界月灯光如来

南无南方妙香世界日月光如来

南无南方为日世界日月光明如来

南无南方金珠光明世界火光如来

南无南方众色像逆镜世界集音如来

南无南方众聚世界最威仪如来

南无南方胜战超度无极世界光明尊如来

南无南方一切音响世界莲花军如来

南无南方月光世界莲花响如来

南无南方天自在世界多宝如来

南无南方莲花世界师子吼如来

南无南方明星世界师子音洳来

南无南方无忧世界精进军如来

南无南方金刚聚世界金刚踊跃如来

南无南方恐明珠世界度一切禅绝众疑如来

南无南方花香世界宝大侍从洳来

南无南方喜起世界无忧如来

南无南方哀色世界地力持踊如来

南无南方为天世界最踊跃如来

南无南方栴檀光世界自在王如来

南无南方一切伎乐震动世界无量音如来

南无南方集光明世界锭光如来

南无南方一切香世界宝光明如来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名阿弥陀如来

南无西方破一切魔世界殊胜如来

南无西方伏一切魔世界集音如来

南无北方丰严世界德内丰严王如来

南无北方金刚坚固世界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

南无北方摩尼光世界宝火如来

南无北方阿竭流香世界宝月光明如来

南无北方长欢乐世界贤最如来

南无北方现入世界宝莲华步如来

南无上方宝月世界金宝光明如来

南无上方象步楼世界无量尊丰如来

南无上方天玉女世界无量尊离垢王如来

南无上方须弥幡世界德手如来

南无上方尊聚鲜意世堺无数精进兴丰如来

南无上方无受世界无言胜如来

南无上方净观庄严世界无愚丰如来

南无上方日光世界月英丰如来

南无上方说法世界无量咣丰如来

南无上方宝丰首尽世界逆空光明如来

南无上方好集世界最清净无量幡如来

南无上方殊胜世界好谛住唯王如来

南无上方生精进世界荿就一切诸利丰如来

南无上方愿力世界净慧德丰如来

南无上方娱乐入世界净轮幡如来

南无上方栴檀香世界琉璃光最丰如来

南无上方星宿世堺宝德步如来

南无上方无量德丰世界最清净德宝住如来

南无上方声所不至世界度宝光明塔如来

南无上方无际眼世界无量惭愧金最丰如来

南無上方宝莲花庄严世界莲花尊丰如来

南无上方宝镫世界净宝兴丰如来

南无上方电光世界电镫幡王如来

南无上方虚空致世界法空镫如来

南无仩方审谛分世界一切众德成如来

南无上方日月英世界贤幡幢王如来

南无上方宝种世界一切宝致色持如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无阿弥陀佛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