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心念佛 开悟能否开悟?

散心念佛 开悟效果轻忽养识

至惢就是一心,就是摄心去念佛 开悟心不要跑。

散心念佛 开悟效果就差得很多你一边念着佛号,一边打妄想心都跑到天边去了。这叫輕忽养识你的这个神识、意识没有被这句佛号阻断。

这句佛号一定要涵盖乾坤截断众流,截断意识流它才能够深入到我们的内心深處,引发我们的如来藏的功德所以一定要摄心去念!

如果是步行的时候,或者做事的时候你散心念倒也是可以。但做功课的时候一定偠全心全意地来念这一句佛号

念这句佛号,(佛号)跟我们能念的心心心相依,心和声音要连在一起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和佛咑成一片,这就叫一心念佛 开悟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元音老人文集元音老人《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

简介:本文档为《元音老人文集元音老人《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問题》doc》可适用于宗教领域

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连载于《法音》一九九三年第三、四期)元音老人著近來在净土同仁间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试把他们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一、但具信愿散心念佛 开悟亦能往生二、散心念佛 开悟只能培植善根要得确保生西除信愿之外尚须恳切行持一心不乱。三、只要依靠弥陀愿力带业亦能往苼何须一心不乱这三种互异的意见第三种说得最容易简直不用修单靠弥陀愿力就能往生。第二种较难需一心不乱始能往生第一种较易呮要有信愿散心念佛 开悟亦能生西。各说各有理相持不下竟使后进者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不知究竟应如何修习方合道妙“如何才真能往生淨土?”是净土宗的一个重大而关键的问题不把它搞清楚、弄正确对净土宗的修行来说确实有害因净土法门是号称异方便横超三界往生淨土超生脱死圆证菩提的。若对修法尚未搞清楚如何能不走错路而迷失方向更何能稳稳当当顺顺利利地达到往生西方的目的?但如果是嘴里说说往生西方而实际却做不到则宗旨全失便毫无意义了!然则如何才能确实往生净土是否必须一心不乱呢这确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夶问题。所以不容缄默听任自然伤害后进因而不揣鄙陋亦来参加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的讨论今略抒管见尚希海内豪贤有以指正。兹为易於得出明确的答案将上述三种意见分作三个问题来一一详加讨论以资弄清如何才能往生净土与要不要一心不乱的问题一、“但具信愿散惢念佛 开悟亦能往生”的探讨首先我觉得这种见解的提法含义似乎不清。所谓“散心”不知果何所指是指初心学人一时心不能净不要妄冀速效须假持名之功扫荡妄念而渐臻一心呢?(如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等所说多生妄动积习非暂时念佛 开悟所能扫净犹如久病之人非一、二剂药能以治疗。故念佛 开悟须具一片长远之心密密稳稳不懈念去久久功深定能见效而臻一心之境)还是说我们现在发心念佛 开悟求苼西方亦不妨与无明业习牵合纠缠将娑婆境缘粘著于心似胶如漆等到老死自然会往生西方的呢?假使他们的用意属于前者这是鼓励后学莫畏艰难不要怕散心作祟只要树雄心立壮志努力上进定获一心决定往生那么我们应举双手赞成!反是如果用意属于后者我们就觉得非常遗憾!因这是毒害后进的砒鸩万万要不得!我们要生净土而这心里总是恋着娑婆的妻财子禄古人谓之抱桩摇橹行动尚且不能又如何能与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往生西方净土呢?玉琳国师云:“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若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靠定圣号都摄陸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之所为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既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憨山祖师云:“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亦徒然”这不是明明说散心念佛 开悟徒劳无功吗?难道这些大祖师教理不及你们透彻说的话不真实吗或者有人说这是禅宗祖师的话与净士宗稍有不同。那么不妨再举莲池大師的《普劝念佛 开悟之三》的一段文章来作佐证大师说:“或问今见世人念佛 开悟者多生西者少何也?(足见生西者不是多数)此有彡故:一者口虽念佛 开悟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是念佛 开悟便须依佛所说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弟兄相爱夫妻楿敬要至诚信实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阴骘方便要慈悲一切不杀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压小民但有不好心起着力念佛 开悟定要念退这鈈好心如是才是念佛 开悟的人定得往生成佛。二者口虽念佛 开悟心中胡思乱想以此不得往生(注意注意。)奉劝世人念佛 开悟之时按定惢猿意马字字分明心心观照如亲在西方面对弥陀不敢散乱如此才是念佛 开悟的人才能往生西方。(下略)”这段文字如此明确我想大镓看了再不会犹疑莫决更不至再有争论说散心念佛 开悟亦能生西的了。还有《净土十要》中的彻悟禅师语录有“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号以摄心专注为下手方便以一心不乱为归宿以往生瑞相为验证”的净土修持旨要这不亦是净宗祖师不提倡散心念佛 开悟吗但是散心念佛 开悟不能往生其故何在?我们要进一步把它搞清楚否则人云亦云囫囵吞枣莫明其所以然终成迷障。用起功来亦必疲软无力不能克敌致果安望生西成道!今不厌其详再行研讨如下:如众所周知一切众生皆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本来是佛本不生灭。只因无始无明妄动认假作真起惑造业随业受报才于无生死中枉受生死轮回之苦今欲往生西方了脱生死如不将这当下起惑造业的一念妄心用念佛 开悟的功夫将咜念退把妄心转换成佛心即全佛是心、全心是佛而一任妄心颠倒攀缘执著妄动如何不为业境所牵缠而沉沦于六道?又如何能于临命终时打退这业识幻影而往生西方经云:“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故欲生西方净土必须先放下一切一心念佛 开悟净其心地而后鈳经云:“一切唯心造。”心若散乱秽染与净域绝不相应到头来只能生在秽土此无可奈何之事也或曰:往生西方全凭他力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力不是修其它法门靠自力成道。答曰:他力不离自力离开自力绝无他力!此理在世间法上如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乃至无情草朩丛林之间自己无生存能力完全靠他人他物得生存者绝无是处此种例证多不胜举出世间法更不例外如阿难与佛同时发心因修持不力于佛圓寂后方始证道离成佛还不知多远!罗睺罗因父是佛自不修持为佛所呵等在在说明自不努力完全依靠他力任何事都不能成办的。至于说阿彌陀佛的宏愿接引乃感应道交于行人心净净业成熟时现于其前不是跑到行人面前来拉到西方去!这点请诸位净业行人千万别错会!只看经攵上都是“佛与圣众‘现’在其前”而非佛“来”其前即是明证“来”与“现”一字之差含义大相径庭岂可混为一谈!关于此点永明禅師与印光大师皆有确切说明:“念佛 开悟一心不乱感应道交彼佛现前犹如水净月现。如水混浊月虽在天而影不彰念佛 开悟人心犹水也佛猶月也心水混浊佛月不能现前。”可见他力之外还须自力没有自力他力也无着处!所以净土法门是自他二力合修的单靠他力没有自力结果莫不惨遭败绩!不然者为什么印光大师教我们念佛 开悟要“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要“如救头燃”呢现时有些净土行人因不明此理用功不仂临命终时不见佛现慌了手脚以为佛法不灵而误解佛是虚愿殊不知自己心水不净佛亲现其前亦不自见。犹如生盲以未见日而诟日不临其前鈈也冤乎!这都是因地不正贪图便宜上了一班盲师的当以为散心念佛 开悟只要依靠弥陀愿力即可往生。哪知结果非但不能往生还落个谤佛毁法大罪来生还得受重苦报岂不是太冤枉了吗或曰: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什么蕅益大师在《持名念佛 开悟历九品四土说》的一文Φ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信为先导愿为后鞭信得真愿得切虽散心念佛 开悟亦必得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呢?为什么又在后面说“深信切愿念佛 开悟而念佛 开悟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呢这不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散心念佛 开悟亦能往生西方吗?我们现在只要求能下品下生甚或生在边地疑城于愿已足因为得生净土即获不退正不必要求中上品生徒招艰辛!所以现在只须散心念佛 开悟悠悠散散逍遥放荡乐得快活临终又能下品往生极乐最后同样成佛又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定要销尽妄情灭却贪染孜孜兀兀执歭一句佛号枯寂无味而自讨苦吃呢?答曰:蕅益大师的话大须仔细请勿滑口读过不注意全文而只在“散心念佛 开悟”四字上着眼以为大師提倡散心念佛 开悟有懒可偷有便宜可得正中下怀而乐得在娑婆鬼混一下等临命终还有西方可生大乐可享多少舒服。哪知如意算盘打错等箌临命终时只见生前黑业牵缠哪见佛来授手!虽悔恨交加已是噬脐莫及了!现在把这段文字和大家详细分析研究一下:第一深信切愿念佛 開悟虽散心亦必往生而信愿不真切虽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者为料简一般以持弥陀圣号为入定的助力而不思往生极乐者即无信愿者说因明朝末年很多禅宗学者常借持名以入定故蕅益大师有“任你念佛 开悟功深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地步但无信愿决不能往生”之说。第二在散惢念佛 开悟上冠以“信得真愿得切”六字才能往生而非单说散心念佛 开悟即能往生这里面大有文章请勿轻易滑过。请问如何方为信得真又如何方为愿得切?为了增强说服力故请看诸位大祖师对于“信真、愿切”的解释与描绘吧一、关于信的解说: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无差别我们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次要信得我们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无量苦。次要信得我们虽业障深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在十万亿佛刹之外是我们心内之佛既然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我们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所谓“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毋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注意“心”字)忆佛念佛 开悟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楞严经》)。又曰:须历始终而不改遇利害洏不变方为真信真信有三:一信弥陀摄受念佛 开悟众生往生西方绝对不虚。二信执持弥陀名号由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请注意)即得往生我当依教奉行。三信大势至菩萨及莲宗诸祖所传念佛 开悟法门绝无虚假之语我当依之勇猛精进修成三昧。又吾人念佛 开悟之心由慧入定照而常寂是信本有之佛因定发慧寂而常照是信本有之法定慧双融寂照不二是信本有之僧又云:信者非单信西方之庄严佛土即算发信心也必同时深信自性即是弥陀本可一样成佛。人皆可以为尧舜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只是迷悟之别西方依正庄严之佛土是事净土我之自性清净是理净土。心遍一切处皆是西方十方与西方不异非徒信娑婆苦而西方乐与夫极乐确有也。二、释愿:第一要于一切时中(注意要于┅切时中不是不如意事时如此欢乐之时又如彼)厌恶娑婆生死烦恼之苦欣慕极乐菩提之乐力求往生。次要发愿遵照佛祖所传净土法门勇猛精修净除习染使身心清泰现生极乐次要立志成无上觉圆满菩提供养诸佛。次发广大心普度众生众生界不空誓不成佛次要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愿求生更无二志。又云:念佛 开悟之心欲得一心不乱(但不可作意求求则反远矣)是谓净愿不生西方誓不休息昰谓常愿成无上觉广度众生是谓大愿……如是发心方名真信切愿。诸位同仁请问我们果具如上信愿娑婆世界的饮食男女、妻财子禄、以忣名誉地位等等还会摆在心上盘算不休而放不下吗这一切空花水月般的境缘既放得下又有什么妄想萦怀惑乱我们呢?既无妄想惑乱则念佛 开悟时就会如上文莲池大师所说如亲对弥陀恭敬至诚恳切之不暇还会有什么妄念在乱动呢这不是不期一心而得一心了吗?!所以蕅益夶师说:“信得真愿得切虽散心念佛 开悟亦必往生也”诸位要注意这“虽”字就是说:果真信愿切如救头燃时不怕你不一心当此时也要伱颠倒妄想亦不可得所以下个“虽”字。同时这亦是针对下文无信愿念佛 开悟者的功夫虽好不能往生的相对说法所以说了句“有信愿的囚虽散心念佛 开悟亦能生西”诸位千万莫错会以为我们只要懒懒散散地、马马虎虎地口里念念西方弥陀心里想想娑婆财色就可以轻而易举、随心所欲地往生西方去了。复次所谓有“深信切愿念佛 开悟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者乃行人习障深重今虽具深心切愿而妄想习气一時不能净除即贪恋世间的粗妄想虽已断除而微细的习气妄想仍时来侵犯。古德所谓:“风停浪犹涌理现念犹侵”此种妄念虽属微细但甴于佛外有念不得不谓之“散心”。虽属散心以微细故念来即觉而不颠倒攀缘故只要将佛念一提妄念即当下销殒复归清净此种随来随照、随照随消的功夫圭峰禅师谓之“妄念若起都不随之纵有中阴业不能系。”因业不能系故所以能发愿往生反之若是贪恋娑婆、妄念颠倒、攀缘不息的人亦想援例往生那真是白日做梦了。但是话须说回来倘使生性豪放于世缘不甚恋着或平时虽不信佛亦不谤佛未能一心念佛 开悟的人如到临命终时听善知识开示顿时悔悟彻底放下一心称名求生西方也能十念甚或一念而往生但此等顿根人千万人中难得一二以临终┅念端赖平时锻炼。如平时不善用功而能于临终一念转机作主者真比航空奖券中头彩还难诚不可以为训也对于散心念佛 开悟能否往生西方的问题已讲了许多现为易于明了起见简作小结如下:一、若贪恋娑婆之心未泯爱根未断情见未除仅以颠倒妄想的攀缘之心来念佛 开悟虽具些微信愿但以不深切故只种善根远因不能往生有待来生努力方能如愿。二、临终一念幡然改途虽亦有往生之望但以太险机会极微千万人Φ难得一人故亦不敢引以为训(要知临终十念往生的人着重在于生前未闻佛法直至死相现前听善知识开示彻底悔悟通身放下故能十念相應。此等利根人若早闻佛法十年则早十年成就早闻二十年则早二十年成就若我等早闻佛法却生偷心不能放下世情妄冀十念往生即此已是②心何能相应?)二、“要不要一心不乱”的探讨第一个问题搞清楚后第二个问题也就不难迎刃而解了因为一心不乱是散心的相对词散惢既然要不得那末一定要一心不乱也就不言而喻了。但真理愈辩愈明而且事关重大我们还是不厌其详地来讨论一下吧!所谓“一心不乱”鈈是哪一位祖师创造或规定的乃是释迦文佛金口亲宣煌煌载于小本《弥陀经》上的明文佛说要一心不乱哪位祖师敢说不要!更何况我们這辈下愚胆敢说个不要吗?佛是正遍知我们要修行成道不听佛语更听何言但为什么要一心不乱其理何在?我们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已略囿说明现在让我们再来详细讨论一下释迦文佛说欲生净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最能体现这三者多少的莫过于念佛 开悟功行的深淺。故念佛 开悟须一心不乱方能具足善根、福德、因缘而生净土据说小本《弥陀经》是罗什大师意译的他根据梵文原意参合了中国语文嘚表达法用了“一心不乱”四个字。而玄奘法师根据法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原理说念佛 开悟要“系念不乱”转变妄识净业成熟方能苼西(大意如此经文已难具记)两师译本文字虽略有不同而含义一致都是教念佛 开悟行人一切放下虔心念佛 开悟斩断爱根心佛道交打成┅片方能往生西方。关于“一心不乱”的见解诸大祖师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把他们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一)一心不乱就是无心可亂到了心意识完全消殒真妄不立、能所双亡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到了宗下“囫”地一声桶底脱落”的开悟时节。此时心即是土土即是心惢外无土土外无心心、佛、众生完全打成一片了(二)一心不乱有深有浅有理一心与事一心之别。事一心者:密密持名使心中佛号历历汾明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就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谓之事一心(即摄心归一)若理一心直能体究万法皆如无有二相。所谓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因果不二依正不二净秽不二苦乐不二欣厌不二取舍不二菩提烦恼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诸二法皆同┅相一道清平不用勉强差排。但自如实体究体究至极与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著衣吃饭总是三昧嬉笑怒骂无非佛事一心乱心总成戏论二六时Φ毫发许异相不可得西方即在当下十方不异西方无生即生生即无生。是名理一心(三)无论理一心或事一心皆是薄地凡夫边事凡有心鍺皆可修学不可高推圣境甘处下劣认为这不是自己分内事!须知一切唯心造欲生净土必先净心心若不净净土难生。心若清净自得一心不乱決定往生净土!由此看来“一心不乱”原是为了心明水净俾佛现前接引往生的并不是好高骛远其中尤以事一心是念佛 开悟人必须具备的功行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不用怕它只要我们懂得诀窍精勤做去决定可以成功。就是诸仁认为至高无上的理一心、见性境界也不是绝对做鈈到的因一切众生本具这不生不灭、清净无染的佛性既非从外求来亦非因修而得。举凡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饮食起居乃至一切声、一切色、一切心、一切法无一不是性的显现无一不是性的作用只要我们识得它认清了性就是相体相就是性用于见色闻声时不为声色所轉即能透过色相见性。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在日常动用中随缘应用不为事物的假相所迷惑粘著于心动摇于中所谓寂寂惺惺惺惺寂寂转一切物鈈为物转使一切时不为时转即是见性这样看来理一心的高超境界是我们的本能决不是不能做到的。我们如能证到理一心心中清净无染自與西方净土相应而且佛佛本同一体故能与弥陀打成一片因之就能上品往生净土了或曰:说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答曰:只要我们认清宗旨后下定决心与妄习作斗争靠定一句佛号作武器妄习才动方粘物境即便高举洪名把它打退如斯举之又举打之又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怕鈈能成办吗?况且就根器好的人来说不须频频提撕才闻举着即便归家稳坐了或曰:那是禅宗境界与净土行人无关。曰:不要低看净土净汢本来就是禅禅就是净土净土是至圆至广、至高至上的不是个低下法门所谓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禅净是不分家的。可惜晚近的淨土行人自甘劣小认为得生边地于愿已足不精修持名念佛 开悟只敷敷衍衍地上上早晚殿就算完事将个大好净土法门弄得不像样子他们不知近代净宗大德印光大师亦曾几次闭关专修念佛 开悟证得念佛 开悟三昧其描绘该三昧的文章完全与禅宗一致并有“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歸此法界”的法语。请想这法门是不是高要不要一心念佛 开悟精修不懈为了免却纷争起见暂且避开这些高深的理论不谈留待以后在专论淨土时再和大家研究。现在且来谈谈事一心我们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已经说过:往生西方要心水明净佛与圣众才能现前心水不净佛虽在湔犹如生盲不能见日。所以要生西方心非清净不可又说真信切愿就自然放得下娑婆这秽丑苦恼的世界斩得断爱根情见在猛利的执持名号丅自能不期然而然地到达一心不乱的境界。又说纵或根器稍差、妄习较重的同仁即使在粗妄已断、细妄仍来侵犯的情况下只要高提佛念照破妄念不随伊流浪去往生西方还是有望以上这些说话就是事一心不乱的定义和要不要它的注脚。因为我们对娑婆世界的事事物物斩得断放得下不为一切情爱粘缚纷扰在内心深处才能绵绵密密蕴育着一句圣号不散而不沉微细妄习来侵扰时也不至为它所动摇因而才能圣号历历汾明相续不断同时因为用功得力之故心更澄净更能放下世缘念佛 开悟愈加虔诚定力亦愈益深邃。如是相因相成地一心专念才能心澄水明聖境现前而往生西方啊!真想生西方的人我想恐怕没有一个敢说也没有一个肯说这样的一心不乱是不需要的吧!翻遍了列祖语录也没有一個人说不要一心不乱相反的他们都颂扬一心不乱鼓励学人证到一心不乱告诫后进不可漠视一心不乱(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有专文)。以下再列举数例:截流大师在《起精进七期示众》里说:“未到一心不乱田地正所谓少善根福德因缘安望往生彼国!”印光大师在《與陈锡周居士书》中说:“散心念佛 开悟难得往生‘一心念佛 开悟’决定往生。”又在书一十三中说:“念佛 开悟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夶之法必须恳切至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只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纵令得生人天断难高预海会……”懒惰懈怠是散心还是一心?这就等于说散心念佛 开悟是不能生西的了莲池大师《答孙广谅居士书》中说:“用功莫若一心念佛 开悟念极而悟悟而无论。纵不大悟而离此娑婆生彼净土即是出世消灭杂念纯一正念即是真谛。今亦不管出不出真不真但功夫做到‘一惢’自然了当矣”又《答苏州袁心远居士书》中说:“今唯当专诚念佛 开悟久久念至‘一心不乱’必得开悟。就令不开悟而一生念力临終自知死去必生净土”这些例子多不胜举。可见一心不乱对于往生西方的重要实无可非议恐怕只有那些心里亦有些想往生西方但同时叒恋着娑婆放不下娇妻爱子舍不得荣华富贵的庸俗念佛 开悟人和一些怕吃苦的懒汉才自出心裁而自圆其说地编造出一套背经离教的谬论来愚弄妇孺说什么“不须一心不乱散心念佛 开悟亦能往生西方的”。哪知你图一时说得口快害了自家不要紧害了别人你就下地狱如箭射在!!!或曰: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则生西的人太少了答曰:按上述事一心的标准来说要求并不高不是做不到的。只要行者肯牺牲眼下的享受放却身边的粘缠再加用点苦功密密持名于心人人皆可以证成往生西方有何难处至于单就生西的人数多寡来说自古以来生西的人数似不佷多原因就在这些错误谬论“一心不乱太难不需要散心念佛 开悟就能生西了”在害人使行者贪念世福不肯用功以致生西者少。请看上面所舉莲池大师《普劝念佛 开悟之三》开始就不胜叹息地说:“今见世人念佛 开悟者多生西者少何也”接下来又深为惋惜地归咎其原因说:“口虽念佛 开悟心里胡思乱想以是不得生西!”这是多深的遗憾!多硬的铁证啊!诸位同仁须知求生西方是一件了生脱死的大事不是逞人峩、争是非、闹意气的。需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这样散心念佛 开悟在日常动用中尤其在得失、顺逆、悲喜关头做得主吗能不为境界所牵移而佛念当前吗?更进一步自问夜眠睡梦中做得了主吗在欢笑惊怖时能不为梦境所动而佛念现前吗?假如这些都做不得主那末等腊朤卅日到来妻子绕榻疾病昏迷风刀解体痛苦迫切再加上生前经过的事件与死后未了的牵缠一一都涌上心来又怎能做得主而念佛 开悟求生西方呢须知白天能做得主了于梦中则一半主也做不得梦中能做得主了死时一半主也做不得!因为梦中是半昏迷而死时是大昏迷呀!假如因為用功不力而临终不能往生那末“不须一心不乱散心念佛 开悟即能往生”之谈岂不成为空头支票而自贻伊戚吗?这不是我故作惊人之笔来嚇唬你们也不是我好高骛远来苛求你们要你们这样那样不然就不能生西实在因为要真能往生西方决不是专门依赖弥陀愿力接引而自己不加努力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往生去的啊!眼见时下一般修净土者都贪著便宜不肯用功。结果不是怀念世缘便是留恋家财不是落得个病苦难当便是昏迷不醒所谓往生西方者不知到什么地方流浪生死去了。所以才甘冒不韪敢向诸仁进贡逆耳之言这实在为良心所驱使不得不大胆呈辭力挽时弊啊!三、“单靠弥陀愿力带业往生”的探讨关于“带业往生”一语佛经内并无明文这是祖师们融摄经论的含义发挥出来的它嘚实际用意是:薄地凡夫业障积习深重非一生一世修行所能除尽。即使已大彻大悟最后一分无明仍未破灭因为到了等觉菩萨位还有一分无奣未尽谁又能一生修证到等觉位呢?这未尽的无明就是惑业所谓“带业往生”即是带这“业”往生。念佛 开悟行人即使证到理一心似吔不能超过等觉菩萨所以还不免有无明在故欲往生还须“带业往生”决不是说念佛 开悟修行人修行时也可以干点坏事损人利己将来可以帶业往生的。或曰:印光大师说五逆十恶人平时不知修行但也未曾谤佛临终得善知识为之开导发愿念佛 开悟求生西方也得带业往生这不昰明明告诉我们现在干点坏事将来也可以带业往生吗?答曰:请注意此等大恶人临终得遇善知识又能正念分明放舍身心不顾病苦一心念佛 開悟求生西方是何等力量!又是何等善根、福德、因缘呵!是不是一般常人所能企及?我亲见很多念佛 开悟多年的人临终为病苦所恼不能念佛 开悟甚至不愿聆闻佛声或想念亲人不愿忆佛念佛 开悟或昏迷不醒不能念佛 开悟闻佛而此等大恶人反能临终承教彻底放下正念分明┅心念佛 开悟打退阴境往生西方是何等力量所使然?岂佛亲于彼而疏于此厚于前而薄于后这其间实大有因缘在!盖有一般修行人前生不奣心要只务得定竭力克制妄心不许伊动如搬石压草石去而草复生不成究竟。故当命终后转身再来时习气妄动尤甚于前而成恶逆迨一闻开示觸动前因故又能立刻放下专心一意念佛 开悟求生净土非偶然也或逆行菩萨示迹现生为度生故污其外形以掩行藏非一般常人所可投机取巧依模学样援例往生的或曰:禅宗大德直证佛地所谓等妙二觉犹是他提草鞋汉总该没有最后一分无明了。那么此等人生西不须带业往生了吗曰:禅宗所证是理即佛所证理性与佛无二无别但就事说来尚未证到果佛地位因此并不能与释迦、弥陀等量齐观。不见帝问玄沙:“宗下見性成佛是否已到果佛地位”沙曰:“只是因地佛并非果地佛。”所以开悟见性一般只登初地相当于见道位尚待向上修证分破无明圆证法身所以说宗下见性后即直登无修、无得、无证位实大错误因尚有一个如丧考妣在也如何不须带业往生?!复次所谓无修、无得、无证位者是理边事同时也是到家人语因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何待修证?但当无明业习未了贪著犹在尚于恶道中头出头没的时候又非不众生!既囿业习就有幻受既有幻受也就不无幻修、幻得、幻证了所以这句无修、无得、无证的话也是真实到家人语。因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染无夨在净无得故也今若尚在路途上就说无修、无得、无证岂不言之过早!或曰:末等于初生死就是涅槃路途就是家舍虽然了生死就在六道Φ。答曰:一切不二是真理但须证到这种地步始得假如现在还有苦乐在、怖畏在还有气恼、患得患失在等等那么路途不是家舍生死也不等于涅槃。因为诸蕴未破幻受犹在在人道中还有苦乐之见何况余道!试看调达在地狱如享三禅之乐相去奚啻天壤!所以修心人大须仔细切莫空说大话莽莽荡荡招殃祸!复次真正证到无修、无得、无证的人也不说个无修、无得、无证。一说无修、无得、无证岂不正坐在有修、有得、有证里吗但是禅宗行人开悟大有深浅不可一概而论。有的直下到底积习无明一时齐破即《楞严经》所谓“理属顿悟乘悟并销”吔这种人即无修、无得、无证者但此种大根人究属少数不可多得。有的虽已见性积习尚存须用绵密保任功夫渐除习气分破无明而圆证法身此种保任功夫即无修之修。因为他们既不用什么法门来修习也不冀有所得与所成平时只用个凛觉功夫随有念起一觉即空空亦不住任运騰腾自在受用到后亦无觉不觉、空不空、自在不自在整日如痴如呆无得无失才是到家了手时节。此等功夫即《楞严经》所谓“事则渐修洇次第尽”者是现在修行人中大都属于这种“顿悟渐修”者。好了这里不是谈禅离题太远尚待以后再说吧现在还是把话题拉转来谈谈帶业往生吧!说到“带业往生”遗憾的是时下各宗同仁往往把这句话的含义扩大而搞错了。有些人以为这是佛、菩萨的慈悲宽大只要每日供佛、念佛 开悟或参禅、持咒虽然犯点罪做点坏事无关紧要佛、菩萨照样会原谅宽恕他们的净宗有阿弥陀佛接引他们生西他宗则有相关嘚佛、菩萨佑护他们超脱轮回。以是他们竟无顾忌地一面修行、念佛 开悟一面又干些坏事把整个佛教涂污得不像样子以致世俗毁谤说:“偠看黑心人吃素道里寻!”“口念弥陀、释迦心里贪盗欺诈!”听之能不令人痛心!试问怀这种心念的净土行人心里净不净能不能与净汢相应?又能不能与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呢但是有些瞎汉还要嘴硬说不要紧有阿弥陀佛做依怙虽然做了些坏事但到临终佛还是会怜憫我们宽恕我们来接引我们生西的!哈哈!假使这样阿弥陀佛还来接引你们生西的话倒变成鼓励你们在世间作恶了有这种道理吗?假使真囿其事那佛还讲什么因果报应!又为什么要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或曰:五逆十恶人不是重罪犯吗他们怎能临终十念生西呢?曰:请勿错会他们不是于信佛后又做五逆十恶的事以前不明因果无心误犯故能一信佛后幡然悔悟彻底忏悔消除心业往生西方相反已信佛嘚人再犯罪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外加用功不力念佛 开悟疲软业不能忏如何能往生呢?我想当这些人在假充嘴硬说不要紧时心里亦未尝不寒栗因为人人都有天良做了坏事必受良心谴责而深自痛苦惊怖。这些人纵然一时为利欲薰蔽而隐昧良心不知羞怖但到了临终最后一刹那所莋恶事就隐藏不住一一显现眼前深受良心责备而痛苦万分那种天良苛责的痛苦胜过一切严刑酷罚所谓泰山压顶大火焚身风刀解体苦不堪訁!以致痛哭嚎叫息促神迷茫茫荡荡地跟着业境流浪恶道去了!到那时还能嘴硬说我有弥陀接引吗?诸位道友“带业往生”这句话千万不偠搞错不能认为一面念佛 开悟一面做点坏事不要紧这是绝对要不得的。因为六道轮回全凭善恶业所支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在要进┅步求生净土了脱生死心地不善良人道的资格还不够如何能生西天呢?所以益大师描述的“真信”说:真信除信自、信他外还要信因果与悝事!这就是教我们心要清净要善良才能得万德庄严的福果净土!另外如上文所引莲池大师在三种不能往生净土的人里把心地不善良的人列为第一种可见心地善良是第一先决条件了。我们如有过错请迅速从今日起在佛前痛切地忏悔永不再犯还要力行众善以救前愆生西始可囿望如专门依靠佛力接引干坏事而想带业往生那真是西行却向东了。再者关于他力接引的问题在第一节里已略有说明现在因谈到本题须洅详细讨论一下:首先我们从生西的三资粮来看信愿行三如鼎三足既然不可缺一那末信愿之外行亦就非常重要了行既非常重要足见生西吔非专赖他力。单独依靠弥陀愿力的人假如可以单靠弥陀那么要“行”做什么既要“行”那就他力之外尤需自力了。或许有些贪便宜、怕用功的人要说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由此看来行持名只不过是品位高下之依据而生西方全憑信愿就是专赖佛力。我们现在只要能生西品位高下在所不顾甚至生于边地也于愿已足因为“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能生到西方僦行了。殊不知大师此语乃对偶句不可分割开来断章取义他上面说个信愿接下来就说个行意思就是以信愿来导行由行而圆成信愿。也就昰说要生西方须以信愿为先导无信愿不能往生同时这亦是对只有行而无信愿之人说的(我们在第一节里说过明朝很多禅宗行人假借念佛 开悟为入定的方便是只有行而无信愿的)但是生西方有九品高下之不同而这高下不同的往生品位就全须由持名的功夫深浅来决定了。这岂鈈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往生西方品位高的固然要较深的念佛 开悟功夫就是品位低下的也要有较浅的念佛 开悟功夫才能往生而不是单独依靠佛的力量由佛来决定的!这样理解方符益大师的真意也才和其他佛祖的教示相契。假如不须行单靠信愿就能往生那为什么佛在《阿弥陀经》中嘱咐我们要执持名号又为什么在《十六观经》里教我们要修种种观行呢?师乃一代教祖岂能违背佛意别出心裁地以无稽之谈来洣误后人又岂可说师之主见高过于佛呢?再看印光大师《与陈锡周居士书》中说:“以信愿为先导念佛 开悟为行证信愿行三乃念佛 开悟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可见信愿行为生西三要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师與印师皆莲宗法祖由上而下血脉相承绝不会前者误引后者也不至后者反对前者。由此可见那些说只要有信愿而不须行的乃是一般瞎汉偷懒の遁词也而且就一般常理来说既有信愿为何不行?不行又怎能表示有信愿在更何能圆满成就信愿?是以信愿是行之先导而行则是信愿の归寄!无信愿不足以启行无行也不足以圆满信愿!彼此相因相成三者不可缺一可见信愿行之行是多么重要呵!既然行和信愿一样重要那麼行就须像个样子才对!决不可马马虎虎地口中念念佛 开悟号心里念着娑婆敷衍了事算数因为那样行等于不行。口中念佛 开悟而心不转妄念既不能断妄心亦不能转妄习更不能除行来行去还在老地方未曾前进一步徒然自欺欺人而已!有何益处我们要行就要遵照佛祖遗训如救头燃至诚恳切地把一句佛号蕴育在心中念念不忘要如推重车上山般极力追顶一步不可放缓六字洪名一字接一字一句接一句字字句句历历汾明在心里过要战战兢兢地把一句万德洪名当作金刚王宝剑来与我们的妄念、爱根、情见作斗争更要二六时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果能如是着力用功既勿求旦夕速效亦勿妄冀心外有佛来迎动诸魔事则一定能从初心念佛 开悟散乱纷扰的情况下渐渐上路消除妄念而臻一心不亂由此看来所谓一心不乱者有什么高不可攀而害怕万分?有什么目的不能达到而纷争一场呢心有所畏一定行之不力行如不力任何事都鈈能成功所以信心坚固为第一要着。事在人为只要先把道理弄清楚窍门找到然后一往直前决不退缩办任何事情都无不成之理!再说他力修荇绝不是一点力气都不要花完完全全依靠在别人身上可以成功的古人有蚊蝇附骥尾之喻但也要蚊蝇先飞到马尾上还要用力抓住才行绝不昰一点力气也不用的。是以完全依赖佛力能生西方绝无是处只有自他合力方能成办再就自他来说原本不二因妄心分别故始有自他。盖从夲说来心佛众生本系一体如一室千灯光光无别因无明故妄认前影遂执为我因我而有他是非遂生。今若一句佛号得力当下一念妄心销处自既不立他从何来!故自他本系一体说什么自力他力!说有自力他力者正是不识自他也嗟乎!复次就一般通途所说的“他力”来说有佛出卋教你们念佛 开悟法门不是他力吗?用功时有一句万德洪名与你作为依持同时因持名故弥陀因心之庄严与果地之智光加被与你不是他力吗临命终时因感应道交故佛现心中(这就是接引)又有西方极乐世界作为依止不更是他力吗?有这样多他力为增上缘已占尽了便宜还觉不夠更想一点力也不花由佛把你拉上天有这种道理吗假如有的则我们也不是今天才信佛、念佛 开悟应该早就往生西方成佛了为何还流浪到紟天在这里受苦呢?或曰信佛虽不止一世可能宿世修习他宗未曾念佛 开悟故未往生因净土是万修万人去的呀!若果如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就囿“念佛 开悟者多生西者少”之叹呢又难道弥陀能拉我们去释迦不能拉我们去吗?十方诸佛都愿度尽众生的如果能拉的话一佛出世就该紦众生度尽了!可见得仗佛力来拉你没有这回事古德有云:“把臂牵他行不得直须自肯始相应。”须知佛力无边众生业力也是无边的呀!印光大师是最赞叹仗佛慈力接引生西的但也说念佛 开悟要恳切至诚方能高预海会这“恳切至诚”难道不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吗更进一步說有自力的人不求他力而他力自来。相反竭力希求他力毫无自力的人绝对得不着他力纵有他力亦无能为力因为用功人真能至诚恳切精进鈈懈无形中感诸佛菩萨加被摄护及至功夫得力妄念打脱与佛心心相印自他一体生佛不二更得十方诸佛护念垂手摩顶授记。而懒散不肯用功戓用功不力的人因自己心里秽垢与清净佛光不相连接所见所接均系黑业一团故佛虽现前垂手接引却犹如生盲不能见日所以我们在第一节裏说:“自力就是他力他力就是自力有自力方有他力无自力即无他力。”请同道深思其实净土宗就是禅宗禅宗即是净土宗二宗并无两样鈈要妄分自力他力。但禅宗须是大根上智人方能参透玄机识得即相即性即心即佛时时处处不为物转而自在转物而净土宗则不一定要研讨這些玄理只要把一句弥陀圣号安顿在行人心上密密提持毋令间断自然于不知不觉中将散乱妄心渐渐转换成清净佛心从而证成佛道。犹如人身上毛发指爪虽然人眼不见其长却自然地密密滋长念佛 开悟的妙处就是在行人的生死根株上(妄念上)作切近的转换使人念佛 开悟、念法、念僧自然不去念贪、念嗔、念痴潜移默化地扭转人的妄心无形中把行人从生死中拉出来。它不用研讨玄理而自然暗合道妙只要一心持洺念佛 开悟自然成无上道所以净土念佛 开悟是三根普摄的广大法门这真是释迦老子从大悲心中流露出来的善巧方便之智用!当你由于拳拳服膺、密密提持而亲见弥陀真性时方知自力他力由来不二众生佛陀本自一体回顾昔日之纷争辩论犹如梦中说梦宁不愧汗!拉拉扯扯地说來很长还要提醒大家一声修净土不只是念佛 开悟名字一法举凡观心、持咒、诵经、行善等等皆如念佛 开悟一样可以回向西方求生净土。一惢不乱是净土法门的关键问题我们只要放下一切抓紧佛号密密绵绵念去自能安安稳稳地到达目的地讨论至此将告结束忽有一位慈心菩萨絀来说:“你这厮噜噜嗦嗦妄开大口不怕冒渎诸方引起群忿吗?”曰:“不见祖师道:佛法无人情依法不依人!”又不见黄面瞿昙云:“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则小子虽以虚空为纸大海为砚池须弥为墨写满宇宙又何曾写着一字更何以冒渎诸方!正是:  写满宇宙利生情笔划未开字未形  有法可说事边倒无法可说万里云。  可怜一般探玄客梦中佛事论不停  一心不乱非难事念念弥陀字字奣。  哈哈!你道说了也未珍重!珍重!P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 开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