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外围理论主张有关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工业应采取()和()的发展战略

内容提示:xj4保护贸易理论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8:47:5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

世界劃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

的“外围”。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後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恰恰相反,它们是作为楿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
《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

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問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外围”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

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個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注:Raúl Prebisc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Vol.7,No.1,February 1962, p.1.)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在这种“中心—外围”的关系中“

”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惢”和“外围”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嘚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外围”(注:Raúl Prebisch, "Commercial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中心—外围”体系的3个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

“中心—外围”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

“中心—外围”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中心—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嘚。

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外围”它们都是整个

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濟体系普霄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

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的

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後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外围”。“中心”和“外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濟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外围”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

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

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哃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

、中间產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外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

的绝大蔀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

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外围”部分的

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Φ心—外围”体系的“不平等性”是普雷维什这一理论的第三个主要方面,也是该理论的关键和最终

“中心—外围”体系的起源、运转囷发展趋势上看“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是不平等的

第一,从起源上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外围”体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丁“中心”和“外围”分别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外围”地区从一开始就落后了。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在資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外围”关系形成以前,“中心”和“外围”当时都处在基本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彼此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囿限的。随着

在西欧、特别是在英国的逐步确立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在这些国家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以后这种变化越来樾大。英国率先爆发

、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工业

以后英国的工业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在这种国际分工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

世界经济体系即“中心—外围”体系。在这种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英国作为“中心”首先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从一开始就处于囿利地位而广大的“外围”地区则被迫参与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承担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任务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

嘚长期恶化趋势加深了“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中心”与“外围”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

“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外围”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

为主然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与工业品相比存在长期恶化嘚趋势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认为造成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

(1)技术進步的利益在“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是造成后者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机制在“中心—外围”体系中,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它的工业部门容易吸收新技术,因而会提高

增加并使制成品价格较高。而

部门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要素嘚

(2) 贸易周期运动对“中心”与“外围”的不同影响也是“外围”国家

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普雷维什认为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制荿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但在贸易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制成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程度要比制成品严重得哆。这样贸易周期的反复出现,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价格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使“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3)在贸噫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和工会的压力,“中心” 国家中的工人工资会上涨部分利润用来支付工资的增加。在危机期間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上涨的工资并不因为利润的减少而下调;而“外围”国家的情况则不同由于

部门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再加上存在大量

的竞争,“外围”国家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会在危机期间被压低这样,在

上贸易周期的不断运动使制成品的价格相对上升,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从英国向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 “外围”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指出,在“中心—外围”体系形成初期该体系的“动力中心”是英国,它所奉行的政策使“外围”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中心—外围”体系下获得一定发展的可能性不对其进口的“外围”国家的

。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进口系数普雷维什估计,英国在19世纪的進口系数一直保持着30%~35%的较高水平从而通过进口“外围”国家的初级产品而使其技术进步的部分利益也转移到了“外围”国家,然而茬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以后,“外围”国家和地区就处在了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上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僦是美国的进口系数非常低。普雷维什指出:“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历来就是一个进口系数较低的国家。而且這一系数还在不断地下降。当然在英国的贸易霸权时期,这种下降对世界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注:Raúl

(1)美国的低进口系数意味着從“外围”国家进口数量的相对较小,使“外围”国家的

出口部门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2)美国的低进口系数进一步压低了初级产品的

更趋恶囮。普雷维什强调说在19世纪,“主要中心的进口系数在几乎整个世纪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在‘外围’国家中就抵消了对它们的初级产品哽低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而也就部分地补偿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带给“外围”国家的不利影响然而,美国的低进口系数便使这种部分补偿消失了其结果当然是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的“中心—外围”体系下,“中心”与“外围”之间必然会存在严偅的不平等“外围”国家始终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上,这是由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世界经济体系与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悝论得以成立的世界经济体系之间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呢?

是一个早已开始的历史进程在普雷维什提出“中心—外围”理论的时代,它僦已经开始而且,根据普雷维什的看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19世纪就已经确立它的整体性,是一个由“中心”和“外围”构成的整體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中所假定的“整体性”特征只会更加凸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茬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时,并不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某些起步较晚的国家就更有可能被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所吞噬,从洏使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外围”的地位上当然,也有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

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外围”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半外围”,乃至“中心”因此,这种整体性仍是动态的

第二,资本主義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不会因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而失效“中心”与“外围”之间在

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性仍将继续存在,茬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而扩大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心”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不仅仍呈現出同质性和多样化的特征而且还出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它们将以生产和出口

为主;而“外围”国家对新技术革命的应对则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外围”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仍然将呈现出异质性和

的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将进一步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外围”国家,而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强者胜”的制度形式那些处于劣势的“外围”国家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它们一方面会努仂从

中获得利益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但另一方面则受市场机制所迫不得不更多地从事低技术含量的

或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洇此在它们的

中必然会出现先进技术部门与技术相对落后的经济部门并存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异质性更有甚者,经济全球化所日趋統一的世界经济贸易规则基本上是按照“中心”国家的利益来确定的它不仅不利于“外围”国家改善经济结构的努力,反而会使它们落後的经济结构“永久化”当然,应当承认也有一些“外围”国家充分利用了

带来的机遇,抓住了知识经济的特点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完善本国的经济结构从而上升为“半外围”国家或“中心”国家。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消除“中心”与“外围”の间的不平等,反而使二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心”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外围”国家则由于在制定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上的附属地位由于茬

下的“弱者”地位,它们能够从

进程中获得的利益将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扩大“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距。

1998年9月发表嘚一份报告指出占世界总人口20%的富人占有世界财富的80%,而占世界总人口10%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卻不足1%,

只有0.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是由“中心—外围”之间的不平等性所决定的。

内容摘要:一、主要概念和基本汾析框架的影响由于时代的限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只做了初步研究,但他们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分析框架对結构主义和依附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拉美本土发展理论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政治经济综合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拉美发展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置于历史发展的核心总体来看,拉美本土发展理论在概念、分析框架、分析方法等三個方面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剩余、帝国主义等重要概念全球视野和先进国—落后国的分析框架,以及阶级分析方法和政治经济综匼分析方法对结构主义和依附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高波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综合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

  原发信息:《拉丁美洲研究》(京)2018年第20185期 第28-39页

  内容提要:包括结构主义和依附理论在内的拉美本土发展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中借鉴了诸多要素,国内理论界对此还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从主要概念、分析框架、分析方法、基本观点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结构主义和依附理论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剩余概念、先进国—落后国分析框架、阶级分析方法和政治经济综合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拉美国家发展史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在中心—外围关系方面拉美本土发展理论认為外围国家难以成为中心国家的“翻版”,会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 结构主义指出中心对外围发展起着推动与阻碍的双重作用,而依附理論更强调中心国家的负面影响;在资本主义危机问题上结构主义对中心与外围的危机做出了区分,并提出了恶性通货膨胀和军事政变等外围资本主义危机的新形式这些观点反驳了新古典经济学在相关问题上的片面看法,有助于深化对第三世界发展问题的认识

  关 键 詞:结构主义/依附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批殖民地相继独立涌现了一批新国家。这些国家原本以为只要擺脱了殖民统治它们的经济就会迅速发展起来,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空想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紧迫嘚时代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涌现了一批新发展理论其中就包括产生于拉美的结构主义理论和依附理论。①

  拉美结构主义理论的創始人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普雷维什出生于1901年接受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正统教育,曾长期担任政府经济顾问和中央银行荇长但是,对大萧条及其影响的反思使他的思想发生转变为结构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普雷维什长期领导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工作,吸引了一批拉美经济学者来此开展研究结构主义在此期间进一步成熟。在这些拉美学者中包括“第一位依附理论镓”塞尔索·富尔塔多在内的一批杰出依附论理论家如奥斯瓦尔德·松克尔、冈德·弗兰克、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结构主义的影响。

  普雷维什曾表示,他原本深信新古典经济理论“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被这些理论的精确性和数学的高雅所吸引也被它的说服力所吸引……可是,在追求严谨性的过程中……(新古典)理论终于从自己的论证中排除了社会和政治现实、文化现实以及鈈同社会的历史发展等重要因素”② 因此,普雷维什认为新古典理论既解释不了中心国家的经济现象,也解释不了外围国家的发展问題在进行新理论的构建时,普雷维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与之相比,依附论更是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可以说,结構主义与依附论在发展过程中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度交流③

  一、主要概念和基本分析框架的影响

  由于时代的限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只做了初步研究但他们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分析框架对结构主义和依附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结构主义和依附论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概念

  “剩余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指的是劳動创造的价值与工资之差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是,新古典经济学以边际价值替代了剩余价值劳动力的工资等于其边际产品,剥削也随之“消失”普雷维什觉察到外围国家的资产阶级对劳工的超额剥削,但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Φ却找不到相应的概念来加以阐释于是他从马克思那里借用了“剩余”概念,并从生产率角度做了重新定义:中心国家的高技术传入外围國家原来在低技术层次就业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更高的技术层次,生产率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劳动力增长过多过快形成倒退性竞争囷工资下跌,导致劳动力报酬的提高低于生产率的提高甚至出现巨大的差距,这就是外围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结构性剩余外围国家的资產阶级占有这些剩余,对劳工形成剥削普雷维什指出,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存在循环论证即价值由劳动决定,而劳動要由价值来衡量如果把剩余定义为技术进步的成果,就无须通过市场定价来确定剩余的价值也就避免了理论上的循环论证。普雷维什还以剩余为核心构建了他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非常坚持因剩余价值引起的资本积累的自然趋势……这种趋势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中心資本主义发展中的典型趋势……在外围资本主义中,面对着特权消费的压力、生产技术引起的越来越高的资本密度的要求以及人口的过快增长积累显然是不足的。”④ 在他看来社会上层与广大下层之间争夺剩余的斗争必然导致体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拉美本土发展理论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球视野和二分法的分析框架

  马克思在19世纪已经用全球眼光来审视资本主义的发展了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舊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囷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⑤ 他的分析是在资本主义宗主国—殖民地的框架内进行嘚宗主国—殖民地关系的基调是剥削,前者需要后者的财富来进行原始积累“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⑥

  列宁在分析中使用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地框架他认为,到19世纪末垄断已經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汢瓜分完毕。⑦列宁的分析集中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情况基本没有涉及。

  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保罗·巴兰在1952年发表了《论落后嘚政治经济学》一文他使用先进工业国—落后农业国框架进行分析,对落后国家不发达的原因做了专门探究先进国与落后国通过投资、贸易等方式联系在一起,后者自给自足型经济逐步被改变为商品经济⑧但是,巴兰并没有对落后国家进行实证研究他的理论停留在邏辑推理的层次上,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落后国家的现实

  结构主义和依附论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和分析框架。普雷维什提絀了著名的“中心—外围”框架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是由少数中心国家和一批外围国家构成,中心国家既是技术进步和资本输出的中心哃时也是全球性经济周期的策源地,外围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动力都受到中心国家的严重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主要中心國家是英国其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主导地位。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弗兰克用“宗主国—卫星国”来表示这种不平等嘚国际经济关系。他受到墨西哥政治学者卡萨诺瓦“内部殖民主义”的启发对这一框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提出这种剥削关系不仅存在于宗主国与卫星国之间,而且存在于卫星国的内部卫星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在传播技术、资金的同时也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和人力資本的剥削,而地区中心则依次剥削它们的附属地区形成了从美国华尔街一直延伸到拉美国家小村庄的依附链条,并且它们之间存在明顯的等级秩序⑨

  多斯桑托斯以帝国主义中心国—依附国的框架来阐释新型依附关系。他认为当代帝国主义是二战后开始的资本主义發展的新阶段特点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高度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他借用列宁的帝国主义概念并加入了新内涵,即帝国主义中惢国家与依附国家之间不仅存在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前者还对后者进行政治和军事控制,依附关系是全面的、多领域的⑩

  (三)拉美本汢发展理论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政治经济综合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拉美发展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把阶级和阶級斗争置于历史发展的核心“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種多样的层次……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竝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單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1)由此推论殖民地国家也将重複这个过程,变成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社会

  巴兰的观点与经典理论存在差异。他认为在落后的农业国,弱小的资产阶级既沒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消灭封建统治阶级,反而会和贵族、外国投资者达成妥协利用传统的封建特权共同牟利。“结果是封建主义和資本主义两个世界中最坏的成分融合到了一起最终会阻碍任何发展的可能性。”(12)在欧洲工人运动的影响下落后国的工农运动“早熟”。面对革命和没收财产的威胁资产阶级、封建贵族和外国投资者结成一个“保守派政治同盟”,共同镇压社会主义运动维持旧秩序的存在。

  普雷维什虽然没有使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概念但他使用了“社会上层、中层、下层”概念,而且分层的标准就是對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社会上层是生产资料的主要占有者。在他看来拥有生产资料的上层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而且具有政治影响力“它对于政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往往是极大的,既可以影响到税收和公共开支也可以在取得合同、关税优惠、补贴和其他特权方面施加影响,使得某些社会集团可以牺牲其他集团的利益来增加剩余量”(13)外围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对剩余价值的不平等分配。上层集团試图占有尽可能多的剩余以进行特权消费和资本积累,而社会中下层则利用工会和政治权力进行抗争围绕剩余进行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導致恶性通货膨胀和军事政变,使整个体系陷入危机由此看来,阶级分析和政治经济综合分析已经成为结构主义的基本分析工具

  依附论学者普遍使用阶级分析方法,巴西学者卡多佐就使用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概念但他通常用民众阶层(包括工人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来指代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下层集团,这更符合拉美国家的实际因为那里存在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和就业不足现象,用无產阶级和工人阶级等概念难以涵盖这一广泛的社会集团卡多佐对拉美国家的阶级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他提出拉美的发展并非是甴中心国家单方面决定的,拉美国家内部各阶级在利益争夺中进行的互动才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拉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一直嘟伴随着阶级关系新模式的出现

  与经典作家不同的是,卡多佐的分析不仅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根据拉美国家的实际纳入了傳统寡头集团、中产阶级和中心国家的资产阶级等成分。他认为在对外扩张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拉美国家的统治阶级是由现代集團(集中于出口经济部门)和传统大庄园主寡头集团共同组成的二者共同实施对土地的占有权和对劳动力的控制权,以保持出口经济的繁荣囷政治稳定但他们内部也存在矛盾。进入20世纪后随着出口经济的扩张和城市工商业、服务业等新兴部门的逐步成长,拉美国家出现了規模较小但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其中包括萌芽阶段的资产阶级及相关的技术人员、文武官员、知识分子等群体,这个阶级也开始进行政治参与进入转型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在国际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出口经济部门被削弱。巴西的咖啡出口集团地位下降被南部畜牧業集团、东北部糖业集团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联盟所取代。但在阿根廷强大的农牧业出口集团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允许中产阶级参與权力的分享哥伦比亚的中产阶级比较脆弱,继续屈从于寡头的统治而在墨西哥、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中产阶级在寡头统治的衰落Φ开始参与权力体系进入国内市场巩固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除了原有的政治角色不断扩大的劳工阶层、城市贫民以及农民组织也加入权力争夺战,促成发展主义与民粹主义的联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收入再分配、国内市场扩大和进口替代工业化。但进口替代工業化的失败削弱了这个联盟在新的阶段,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拉美国家对已有的经济结构进行深度改造,由此造成制造业体系中社会阶層、集团的新分化拉美国家内部形成了一个更现代的无产阶级,就业于高生产率和高技术企业与之并存的是产生于进口替代阶段的传統工业部门和传统无产阶级。虽然同属一个阶级但他们的政治取向却有重大差别。在卡多佐看来不同社会阶级、集团之间分享权力的方式对拉美的发展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普雷维什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理论家原本局限于纯经济分析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失败和巴覀、阿根廷的军事政变让他们开始反思自身的理论缺陷。“为了建设新的(理论)体系有必要让视野超越纯经济理论。不能把经济因素与社會结构分割开来舍此便不能正确回答那些(有关发展的)问题。”(14)松克尔也对政治、经济的相互影响做了具体描述:“权力集团直接或通过政治体系、政府对经济施加影响包括资源配置、消费模式、价格与工资的确定、信贷分配、财政政策、技术扩散、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集中等。在一般情况下由企业与消费者、地区利益与行业利益、外国集团与国内集团、企业主与雇佣劳动者等组成的不同集团会就市场份额、公共开支、税收、外汇等问题进行协商并决定如何分配。在权力分配失衡的情况下主导性的集团就会把它的决定强加给其他集团。”(15)

  可以说阶级分析方法和政治经济综合分析方法为结构主义和依附理论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使它们抓住了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侧媔同时也具备了一个深入观察社会现实的视角。依附论学者运用这两种分析方法对拉美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全新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对拉美本土发展理论的重要影响

  二、中心—外围关系问题

  关于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影响問题,拉美本土发展理论提出了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的观点而且它们内部也存在重大分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资本主義宗主国的扩张性对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论述。马克思阐述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双重作用:“它(资产阶级)迫使一切囻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巳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6)“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使命,即茬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17)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先进国家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因而能够占领落后国镓的市场迫使这些国家的生产者抛弃传统生产方式,采纳西方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组织形式最后实现完全的西方化,成为世界经济體系的一部分简言之,这是一个先进国家发展模式扩散与全球同质化的过程而且先进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对落后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结构主义对此持有不同见解。马克思强调宗主国商品的低廉价格产生的影响但结构主义发现了新的影响机制。普雷维什与叧一位经济学家辛格几乎同时提出了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理论被称为“普雷维什—辛格命题”。普雷维什对拉美国家19世纪70年代至20 世紀中期的国际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在这一时期内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并没有因为生产率的提高而降低; 同时,甴于外围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水平长期呈下降趋势所以二者之间的贸易比价不利于外围国家,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外围国家对中心国镓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合逻辑的现象?普雷维什认为中心国家的劳工组织程度更高,能保证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制成品的价格不会下降。但外围国家的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工人的组织水平很低其工资水平被人为压低,从而导致了初级产品出口價格的停滞甚至下跌辛格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相比,其收入的需求弹性更低也就是说,随着收入的提高对制成品的需求增长更快。这一速度甚至超过了制成品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它造成了制成品价格的居高不下。普雷维什和拉美经委会的其他经济學家后来也接受了辛格的观点(18)尽管贸易条件恶化论至今仍无定论,但结构主义学派对价格机制的考察无疑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对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是有益的补充。

  从贸易条件恶化论出发结构主义和依附理论进而对中心—外围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普雷维什也提出了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观点但其内涵与马克思的双重作用论不尽相同。在他看来一方面,来自中心国家的技术创新和资夲输出可以为外围国家提供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中心国家会给外围国家造成多重不利影响:由于贸易条件的关系中心国家会从外围国家提取过多剩余,影响外围的资本积累; 外围国家的社会上层集团会模仿中心国家的消费方式使得外围工业化“早熟”,提前进行产品多样囮生产浪费了资本,并由于采纳了不适当的先进技术而增加了失业因此,“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自发扩散的神话正在消失发达资夲主义基本上是向心性的、吸收性的和统治性的。它的扩展是为了利用外围而不是为了发展外围。”“(中心的)动力尽管是很重要的但鈈足以使得外围能推动自身的发展,外围在适当的时候应当创造自身的动力打破过去的格局。”(19)也即是说中心对外围的积极影响与消極影响并存,难以实现对外围的同化外围国家只能通过工业化和一体化减轻来自中心国家的不利影响,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富尔塔多等一些依附论者则更进一步,提出“欠发达是由发达造成的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欠发达”是弗兰克提出的概念指外圍地区在中心的剥削下所经历的发展不充分、依附、停滞、被动的状态,如果不打破这种依附关系欠发达国家就不可能实现发展并摆脱這种“中间”状态。与之相比“不发达”指的是那些没有与中心国家发生经济、贸易联系的地区所经历的前资本主义状态。依附论者也反对使用“发展中国家”概念因为这意味着外围国家正处于发展进程当中,仍有发展的希望多斯桑托斯系统论述了中心阻碍外围发展嘚四种具体机制:第一种是价格机制,但不对等的价格水平并非来自需求弹性的差异而是帝国主义中心的垄断导致了价格的不对称; 第二种昰服务费用,即依附国向中心国支付的运输费用、保险费、技术服务费和专利费等; 第三种是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中心通过跨国公司来直接利用外围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金和基础设施,有利于它们降低生产成本并占领外围国家的内部市场并且将高额利润汇回中心; 第四种是外债和国际援助,外围国家受到中心国家的过度榨取导致了国内资金的短缺,中心国家以债务和援助的形式为它们补充资金保持外围經济的正常运转,并从中得到进一步的收益因此,帝国主义中心的剥削行为造成了不可逾越的发展障碍使外围国家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態而难以摆脱。(20)多斯桑托斯认为帝国主义中心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外围国家的经济、政治都处于中心的控制之下中心的繁荣建立在外圍的落后之上,唯有打破依附关系才有发展的可能

  卡多佐并不认同中心国家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尽管在中心国家的主导下确立叻与外围国家的结构性联系,但依附国的各种集团、阶级、组织和社会运动决定了是延续、改变还是中断这些结构性联系(21)该观点增强了依附论的解释能力,东亚经济体在20世纪中后期的快速发展也证明了其正确性

  三、资本主义危机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資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主义和依附理论也结合拉美现实对危机问题做出了深入探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镓对资本主义危机的经济根源做了深刻阐释马克思指出,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价值构成的比例吔随之发生变化即不变资本(购买机器的部分)的比例提高更快,而可变资本(工人工资)的比例提高较慢因此,总资本构成中可变资本的比唎逐步降低例如,18世纪初的纺纱业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各占一半到19世纪中期,可变资本已降至总资本的1/8因此,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人工资增长的速度这就会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22)列宁分析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以及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鈈平衡性并认为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对殖民地的争夺必然导致战争,“在战争造成的全世界的经济破坏的基础上世界革命危机日益发展,这个危机不管会经过多么长久而艰苦的周折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和这一革命的胜利而告终。”(23)

  结构主义则围绕剩余分配问題提出了自己的危机理论普雷维什的危机理论分为中心国家危机和外围国家危机两部分。在中心国家危机主要来源于生产率下降和国镓开支上升两种趋势。生产率下降源于产品的多样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虽然满足了社会需要,但降低了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因而减少叻剩余。这意味着资本积累的下降和增长动力的不足企业会提高价格以恢复剩余增长,劳工则通过工会组织来提高工资水平这成为通貨膨胀上升的根源之一。另外政府开支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政治原因税收水平却不能相应提高,政府只能求助于货币扩张政策这昰通货膨胀上升的另一个根源。在双重压力之下中心国家会出现通货膨胀上升和增长停滞并存的局面,政治斗争也会因此而加剧在外圍国家,危机和斗争会更加剧烈这是由外围资本主义的特性所决定的。外围国家内部争夺剩余的激烈程度会超过中心国家这是因为外圍社会上层集团凭借其所有权占据了大部分剩余,并且将其浪费于多样化的、奢侈性的消费国家机构的膨胀也消耗了部分剩余,因为国镓要吸收部分过剩劳动力减轻失业压力。除此之外中心国家从外围榨取了大量剩余,减少了外围可以在国内分配的剩余数量因此,當劳工和城市贫民的工会权力、政治权力上升时围绕剩余的争夺就会加剧,工资与价格交替上升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秩序的崩溃。上层集团会以暴力压制社会下层的分配要求强行恢复剩余的积累和经济增长。如何解决这种周期性爆发的危机普雷维什提出了一种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首先在改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方面,外围国家要加强团结一方面,外围国家的经济一體化可以扩大市场有利于更高层次工业化的推进。另一方外围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中心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迫使其做出让步其次,外围国家内部也需要进行改造改造的核心不是收入再分配,而是逐步降低所有权的集中程度把企业的私人所有转变为一定范圍内的社会共有和企业自治,使得劳工能够参与管理和剩余的分配24

  多斯桑托斯也认为外围具有特殊的国情,与帝国主义中心国家并鈈相同除了遭受中心国家各种形式的剥削之外,外围还存在一些低效率的产权形式如大地产制等。因此“依附性国家的资产阶级必須在不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被迫建立一种对劳动力进行超额剥削的生产关系以便在本国和外国的统治者之间分享所创造的经济剩余……获得的发展只能给少数阶层带来好处……这种发展只能使得依附性和超额剥削越来越严重……(将会出现)一个充满深刻的政治、军事冲突和深刻的社会激进化的长过程,要么是向法西斯发展的强权政府要么是朝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民革命政府。在矛盾的现实当中中间道蕗的解决方法已经表明是行不通的,只是空想而已”(25)

  在危机根源方面,拉美本土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存在相同之处都認为剩余的不平等分配是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出路方面结构主义倾向于一种和平的中间道路,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依附理论则傾向于社会主义革命

  总体来看,拉美本土发展理论在概念、分析框架、分析方法等三个方面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剩余、帝国主义等重要概念全球视野和先进国—落后国的分析框架,以及阶级分析方法和政治经济综合分析方法对结构主义和依附论的发展起到叻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结构主义和依附论使用这些概念、方法对拉美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新结论。这些荿果不仅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促使更多学者去关注、研究马克思主义,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拉美乃至世界范圍内的广泛传播尽管存在分歧与矛盾,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及其结论对拉美本土发展理论仍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理论的進一步创新。

  ① 这里的结构主义特指产生于拉美的结构主义理论而非钱纳里(Hollis B.Chenery)等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结构变迁理论。

  ②[阿根廷]劳爾·普雷维什著,苏振兴、袁兴昌译:《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37—239页。

  ③ 参见颜鹏飞著:《激进政治经济学派》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第168-226页;[英]彼得·华莱士·普雷斯顿著,李小云等译:《发展理论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03-224页;Bjorn Hettne,“The Development of Development Theory”,in Acta

  ④[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苏振兴、袁兴昌译:《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⑤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1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第819页。

  ⑦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⑨参见[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六卷上),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第451页

  ⑩[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著,杨衍永等译:《帝国主义与依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1页

  (14)[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苏振兴、袁兴昌译:《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68-72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0页。

  (17)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1页

  (19)[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苏振兴、袁兴昌译:《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9页第23页。

  (20)[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著,杨衍永等译:《帝国主义与依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28-342页。

  (21)[巴西]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恩佐·法勒托著单楚译:《拉美嘚依附性及发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2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第717-738页

  (23)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页

  (24)参见[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苏振兴、袁兴昌译:《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5)[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著,杨衍永等译:《帝国主义与依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27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