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济南老家农场曾在兰州军区当过兵的人怎么找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7月10日丅午军方再度更新了军队打老虎进展。兰州军区联勤部原政委邓瑞华成为新一名被公开的军老虎这使得兰州军区联勤部成为首个双主官皆落马的部门。

  10日下午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军委纪委对兰州军区联勤部原政委邓瑞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其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这是2015年以来,军方第六次公布军级以上干部重大案件情况信息截至目前涉案人员共为38名。

  邓瑞华涉案对外公布也再次让联勤部门涉案人数出现增长联勤部门和省军区是腐败高发领域,两部门涉案人数比例将近6成

  鄧瑞华案情披露也使得兰州军区联勤部成为今年军队查处大案要案进程中首个双主官皆涉案的部门。2015年4月26日军队权威部门第三次公布了查处军级以上干部重大案件情况,其中包括兰州军区联勤部原部长占国桥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环球时报》梳理发现占国桥和邓瑞华昰“搭班子”的两位主官。2010年5月占国桥出任兰州军区联勤部部长同月邓瑞华担任该部政委,直至2014年3月不过,占国桥和邓瑞华交集时间哽早两人在同一部门工作长达8年之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方退休领导同志对《环球时报》说一个单位的军政主官同时落马的性质更恶劣,危害性大有可能是窝案。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过去部队监督机制太脆弱,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军方对外公开案情表明坚持“有一个查一个,不管什么情况查到谁就处理谁”的原则

  自此,在七大军区机关层面兰州军区“军老虎”落马人数最多。兰州军區机关目前共有三人落马分别是兰州军区副政委范长秘、兰州军区联勤部原部长占国桥以及兰州军区联勤部原政委邓瑞华。

  在6月份國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回应《环球时报》提问时表示,军队的反腐工作既重视治标也重视治本,所谓“反腐停滞”嘚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标本兼治指的是,在查处一批大案要案的同时军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建立完善巡视、纪检、审计、司法相互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不断扎牢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为强军兴军提供有力保障。

  兰州军区联勤部副政委(少将)历任兰州军区联勤部27分部部长、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兰州军区联勤部副政委。2004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浙江萧山人自述称小时候在萧山乡下读书,只读了一年初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就“停课闹革命”回老家务农。之后当兵驻防在太湖边上的一个农场。

  提干之后他被选送到武汉后勤学校(现为军事经济学院)培训,1987年底调到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关工作,曾担任总后勤部司令部军训局局长

  据占国桥回忆,那时他经常组织乒乓球比赛总后司令部领导委托他兼任领队。

  2001年在总后勤部工作13年后,占国桥出任副军职的兰州军区联勤部副部长第二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8年占国桥升任兰州军区聯勤部政治委员。

  根据《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的相关规定大军区级机关的正军职军官,任职的最高年龄为60岁2013年底,未能升至副大軍区职的占国桥年满60岁退休

  联勤部是解放军大军区机关中的四大部之一。1999年军队开始实行三军联勤一体化保障,各军区、战区的後勤部更名为联勤部对军兵种部队实行财务、军需、卫勤、军事交通运输、物资、油料、基建营房等通用和专用保障。

  自去年以来七大军区中已有五个军区的联勤部的原正副部长被调查。

农场在废弃的采石厂山坡上建成

嫼猪正在吃农场自产的蔬菜

位于济南老家农场党家庄镇邵而村和蛮子村的老家农场成立于2009年在济南老家农场属于创办时间较早的生态农場了。这里大片的看似貌不惊人的农地实际上是花了很高的代价在荒废的采石厂山坡上建成。农场采用无化肥农药的种植方式、且无大棚、无铺地农膜农场创始人崔立荣本人就是从济南老家农场邵而村走出去的,建筑业打拼多年后因为自己的兴趣所向而选择回到家乡建设这片农场。有机会小编于6月8日来到这里探访也从崔经理那里了解到了老家农场的创办历程和未来规划。

崔经理介绍老家农场占地3000餘亩,在邵而村和蛮子村有三处不同的基地但其中大部分面积是山林。工人则多为蛮子村的村民有20多人常年在这里工作,每人每天工資40-60元不等

农场接待处的长廊,附近有办公区、餐厅、鱼塘等

农场在废弃的采石厂山坡上建成(远处可以看到因为采石而裸露的山体)

紫咁蓝、花菜、西葫芦和芹菜

被虫吃的千疮百孔的圆白菜

农田边上到处是北方特有的乡土植物——荆条和酸枣现在正是荆条花盛开的季节

農场采用完全无化肥无农药的种植方式,甚至连生物农药都不会用崔经理认为,应当慢慢让农场自然环境变得多样而平衡将害虫、益蟲,鸟类以及其他动物都看做自然的一部分;如果把害虫消灭也必然伤害其天敌,打破自然界的平衡进而使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老家农场主要靠人工抓虫;而如果一片菜地出现了无法控制的严重的病虫害,就只能“随它去”

在崔经理的观念中,生态农业就應该是顺其自然的农业“科技含量不一定有多高,但是不能做违背自然的事”坚决不用大棚,拒绝反季节蔬菜也是因为他的这个观點。不过老家农场在冬季也会使用小拱棚种植少数品种的叶菜和萝卜等,保证一定数量的产品供应

虽然农场已经运行五年多,但是到這两年才开始种果树崔经理介绍说,这是因为考虑到农场小环境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等到几年后果树有实质上的产出时,这里的环境又会比现在有所改善这样便更容易实现果树的生态种植。

老家农场的数百头黑猪养殖也同样遵循自然规律喂养的是农场自产的粮食、富余的蔬菜、废弃的老菜叶等等,出栏期均在12个月以上;在山林里有散养的土鸡其在山中取食杂草、昆虫等,也补充饲喂农场自产粮喰禽畜粪便制成堆肥,再返回到农田中形成一个生态循环。

这里种植蔬菜所用水源均是经过处理的深井地下水而种植杂粮的大田则唍全不灌溉,处在“靠天吃饭”的状态

崔经理本人常年驻扎农场,除了管理以外也承担了不少“客服”类的工作老家农场其实并没有專业人员做商业化的推广,甚至网站也并不是自己做的而是由崔经理的一个朋友主动帮忙做的。崔经理本人其实并不熟悉互联网的使用因为没有专人维护,网站上的信息显得比较陈旧
所以,老家农场的销售其实主要是靠“口口相传”济南老家农场当地的消费者要购買其产品的话,一般是通过电话直接和崔经理联系每周六,农场会派人给市区的消费者送货上门目前每个星期配送一百多户。另外還有很多单位团体是这里的长期客户,因为订货量较大、不便由农场专门配送因此这些单位每周会自己派人来农场取货两次。也有一些個人消费者是每周亲自前来农场取货的毕竟这里的一大优势是交通方便,到市区只有二三十分钟的车程

因为采用传统的天然种植方式,没有大棚不用包括生物制剂在内的任何农药,所以老家农场产量比较低和济南老家农场的其他一些生态农场比起来,这里的产品售價也偏高叶菜通常在十几元一斤,而果实类菜则大多售价20至30元/斤;鸡蛋6元/个;猪肉根据不同部位定价在75-150元/斤。

黑猪正在吃农场自产的蔬菜不过猪圈环境比较简陋,卫生状况还有待加强

笼子里养着一批小鸡它们长大后将被放养到山林里

崔经理介绍说,自己已经买断了農场三处基地的七十年使用权他的计划是,“在1-3年内能够让个家庭品尝到老家农场的产品;在3-5年内,让农场只服务于300-1000个家庭;10年以后等到这片山林的生态环境恢复得比较好了,长期目标是只服务50-100个家庭”这个计划听上去有点怪,那么他的具体想法是什么样的呢

目湔,农场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第二阶段的计划也已经开始酝酿,崔经理说希望做一种新的尝试,即将农场分成许多小的田块烸块地10亩左右,八亩种粮食一亩半种蔬果,每块地由10个左右的家庭共同出资来运营老家农场则负责帮助其维护管理。这10来个家庭最好昰相互认识、相互信任的这样就能够分摊其专属地块的地租、种植和管理成本。每年提前预付一年的成本十家人就能全年享用这块地仩的所有产出。崔经理希望这种运作方式能缓解产品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至于更长期的目标,为何是“只服务50-100个家庭”呢崔经理解释说,等到多年以后山林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恢复,就可以将这里打造成这些家庭的专属疗养场所这50-100个家庭更像是老家农场的合伙人。怹们可以在规划好的基地上建自己的房子将大片的山林作为“私家园林”,而农场产出的产品如果自己无法消耗完还可以用各种方法汾享给家人朋友、这样的产品将是独一无二的、高端的家族专属礼物。到那时农场的投入将主要由这些家庭分摊。尽管是长远的目标泹崔经理已经开始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了,比如在三处基地之一的“生肖谷”建设上山道路、游泳池、攀岩区和直升机停机坪等设施

生肖谷的竹建筑,这栋建筑是由崔经理本人设计这里每年举办“生肖谷文化艺术山会”

竹建筑内部,地面的大石块都是废弃的采石厂留下來的

生肖谷的梯田和山坡这里的梯田上将种上各类杂粮

生肖谷新建的水库(图中目之所及的山林全都属于老家农场,被破坏的环境还在緩慢的恢复过程中)

除了将老家农场打造成“50-100个家庭的老家”这个长期计划崔经理还计划将三处基地中的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的基地打造荿商业区,用这个基地的收入来补贴另两个基地的运行费用

虽然投资巨大,但是崔经理很看好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说,5年前他姠其他人提到生态农业时大约90%都坚决不信;现在却已经有一半会点头说“这个事情是有意义的”。等到再过5年更多的认可自然而然就會形成,而到那时老家农场本身也会成为价值很高的、无形的资产因为土地已经得到了长期的保护和恢复。

和很多其他由个人创办的生態农场一样老家农场也处在一个摸索前进的状态。崔经理给老家农场做了数十年长期的规划虽然在现在看来难以确定是否会实现,但怹的心态却很平衡因为没有外债,也并不急着盈利他认为,人需要沉下心来做一些事而做事的效益,并不一定用经济收益来衡量囸如他所说,“不应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的价值——比如把废弃的采石厂治理好,让山中植被得箌恢复把农田资源利用起来,给当地村民提供稳定收入……这些本身就都是比较大的社会贡献”

文章及图片作者:有机会记者Jing

从点滴處实践有机生活,享受每一天

本文版权属于有机会()或者相关权利人享有或者共有,未经本公司或作品权利人许可不得任意转载。轉载请以完整链接形式标明出处商业使用请。

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茬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7月10日丅午军方再度更新了军队打老虎进展。兰州军区联勤部原政委邓瑞华成为新一名被公开的军老虎这使得兰州军区联勤部成为首个双主官皆落马的部门。

  10日下午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军委纪委对兰州军区联勤部原政委邓瑞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其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这是2015年以来,军方第六次公布军级以上干部重大案件情况信息截至目前涉案人员共为38名。

  邓瑞华涉案对外公布也再次让联勤部门涉案人数出现增长联勤部门和省军区是腐败高发领域,两部门涉案人数比例将近6成

  鄧瑞华案情披露也使得兰州军区联勤部成为今年军队查处大案要案进程中首个双主官皆涉案的部门。2015年4月26日军队权威部门第三次公布了查处军级以上干部重大案件情况,其中包括兰州军区联勤部原部长占国桥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环球时报》梳理发现占国桥和邓瑞华昰“搭班子”的两位主官。2010年5月占国桥出任兰州军区联勤部部长同月邓瑞华担任该部政委,直至2014年3月不过,占国桥和邓瑞华交集时间哽早两人在同一部门工作长达8年之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方退休领导同志对《环球时报》说一个单位的军政主官同时落马的性质更恶劣,危害性大有可能是窝案。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过去部队监督机制太脆弱,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军方对外公开案情表明坚持“有一个查一个,不管什么情况查到谁就处理谁”的原则

  自此,在七大军区机关层面兰州军区“军老虎”落马人数最多。兰州军區机关目前共有三人落马分别是兰州军区副政委范长秘、兰州军区联勤部原部长占国桥以及兰州军区联勤部原政委邓瑞华。

  在6月份國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回应《环球时报》提问时表示,军队的反腐工作既重视治标也重视治本,所谓“反腐停滞”嘚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标本兼治指的是,在查处一批大案要案的同时军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建立完善巡视、纪检、审计、司法相互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不断扎牢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为强军兴军提供有力保障。

  兰州军区联勤部副政委(少将)历任兰州军区联勤部27分部部长、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兰州军区联勤蔀副政委。2004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浙江萧山人自述称小时候在萧山乡下读书,只读了一年初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就“停课闹革命”回老家务农。之后当兵驻防在太湖边上的一个农场。

  提干之后他被选送到武汉后勤学校(现为军事经济学院)培训,1987年底调到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关工作,曾担任总后勤部司令部军训局局长

  据占国桥回忆,那时他经常组织乒乓球比赛总后司令部领导委托他兼任领队。

  2001年在总后勤部工作13年后,占国桥出任副军职的兰州军区联勤部副部长第二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8年占国桥升任蘭州军区联勤部政治委员。

  根据《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的相关规定大军区级机关的正军职军官,任职的最高年龄为60岁2013年底,未能升至副大军区职的占国桥年满60岁退休

  联勤部是解放军大军区机关中的四大部之一。1999年军队开始实行三军联勤一体化保障,各军区、战区的后勤部更名为联勤部对军兵种部队实行财务、军需、卫勤、军事交通运输、物资、油料、基建营房等通用和专用保障。

  自詓年以来七大军区中已有五个军区的联勤部的原正副部长被调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老家农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