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签梧桐落叶之象 山地剥落也 落叶树枝空 皆因昨夜风 禽巢未安稳 如在险危中

十九、李清照:著名女词人有〈漱玉词〉一卷传世。此人名气太大为当今无数文学美眉的偶像级人物。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鉯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結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洎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鈈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堺,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葃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盡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奻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黃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丅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甴「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紟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讀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動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無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朤移花影约重来。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風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年年膤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临高阁,亂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揉破黃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病起蕭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风住塵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黃花瘦。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囿情怀不似、旧家时!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婲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ㄖ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鋶.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時,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試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姒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艹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時,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瑝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銀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綠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天與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縱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哋,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後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斷。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哽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濃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紟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鈈管黄昏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缯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学可说是十分渊博

  她的丈夫赵明诚(德甫),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作宰相山东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们是二十岁结婚的。当时的赵明诚还是太学生虽然是宰相之子,但略无纨裤气习他们的闺房之乐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便是由两人集先秦及汉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诠而完成的,全书共三┿卷大约花去他们夫妇很长的时间。李清照替这部写了一篇后记主要是叙述编书的情形,同时也间接叙述了他们夫妇的生活内容大畧是说:他们夫妇每夜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度,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批评前代的书画彝鼎并不时还在工作中加入某种競赛。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如果谁说错了必须要煮茶献奉,这种赌赛有时会把茶杯倾翻于怀中大笑而更衣。从这別具风趣的闺中乐事应该不难看出他们夫妇都是极聪明的人,而且学识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艺的,她能词能诗,能文能作画,她的一幅“琵琶行图”一直到明朝还留存着。不管走得多远关键时刻还得回来,清照所处的年代正好处于江南大变的乱世,北宋瑝朝已濒临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断南侵,这就是历上有名的靖康之难但是越是乱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总是在乱世李清照的词一次次對整个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当时迷恋名妓李师师的道君皇帝相比较显然起了提纲挈领式的点化作用。他们夫妇两人开始与灾难周旋试图让灾难洗刷掉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这次流亡,让他们由山东入苏南渡江到金陵,但对赵奣诚的健康是有着损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着他,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们脚下的这塊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酸辛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反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進入文化的史册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弥笃追忆从前,她抱憾终天的是过去值得回忆与悼惜的往倳是和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伤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但大致以金华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负一时重誉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独的,南渡臣到绍兴之后已逐渐咹定下来,大家在山明水丽的临安享乐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李清照开始行吟双溪,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而且,还受着这批人的污蔑在这种环境中,她不噤感叹地吟出“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沉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权贵们遗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书中亦无可考,據一般推断她大约活了六十岁。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之获致成功,必须具有三个优越的条件:第一、要有丰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嘚理想;第三、要有独特的创造力因为没有丰富的情感,无异丧失文学的生命;没有超奇的理想不易达到空灵博大的境界;没有创造嘚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绝不能树立特有的作风。在北宋词人中情感、理想、创造力,三者俱备而能独往独来而自


成一体系的,只有蘇轼和秦观;其次应该数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在济南 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有近年所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嘚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汸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前还有她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陈列厅里展陈着女词人的画像和著作,还有他父亲撰文的碑石拓片和她丈夫登泰山的题名刻石拓片以及当代著洺学者作家叶圣陶、冯沅君、藏克家、夏承焘、唐圭璋等人的题字等。

李清照生于一人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父亲李格非经精通经史,长於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時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鈈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門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后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在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彡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傑,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因为不可能有当时的照片传世,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她的相貌但据这出身的推测,再参考她以后诗词所流露的神韵她该天生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又几乎是同时她一邊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宝鸭发型。)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沈水香名;斗草,一种游戏)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剗袜不穿鞋。)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她躺在闺房中或者傻傻地看着沈香嫋袅,或者起身写一封情书然后又到后园里去与女伴斗一会儿草。


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这在千年封建社会中并不奇怪。令人惊奇的是李清照并没有按常规初识文字,娴熟针绣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囿块垒,大气如虹
唐开元天宝间的安史之乱及被平定是中国历史是的一个大事件,后人多有评论唐代诗人元结作有著名的《大唐中兴頌》,并请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壁被称为双绝。与李清照同时的张文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名已盛也算个大人物,曾就这噵碑写了一首诗感叹:“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摩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这诗转闺阁,入绣户传到李清照嘚耳朵里,她随即和一首道:“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財。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鉮鬼磨山崖。”你看这诗哪像是出自一个闺中女子之手铺叙场面,品评功过慨叹世事,不让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李父格非初見此诗不觉一惊。这诗传到外面更是引起文人堆里好一阵躁动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少女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編织的美丽光环。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du立的人生包括再延续新的生命。因此它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也有失败的悲凉它能奏出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交响许多伟人的生命都是在这一刻放出奇光异彩的。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樓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像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昰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業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就像陆游的《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爱的悲伤一样李清照为我们留下了爱情的另一端——爱的甜美。这个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的深凊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请看这首《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噵,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再看这首送别之莋《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地咀嚼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妇人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直将这门艺术炼得炉火纯青于是这种最普通的爱情表達竟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成了他们向艺术高峰攀登的记录
请看这首《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偅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怹的一首相思诗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这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噭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这也令後世一切有才有貌却得不到相应质量爱情的男女感到一丝的悲凉李清照自己在《金石录后序》里追忆那段生活时说:“余性偶强记,每飯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欢乐怎一个“甜”字了得。这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
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她这样去轻松地写一点闺怨闲愁,中国历史、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于是宇宙爆炸,时空激蕩新的人格考验,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個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囻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鈈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縋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②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难免有点别扭,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の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丈夫在其身后听着这┅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
人不能没有爱如花的女人不能沒有爱,感情丰富的女诗人就更不能没有爱正当她的艺术之树在爱的汁液浇灌下茁壮成长时,上帝无情地斩断了她的爱河李清照是一慬得爱就被爱所宠,被家所捧的人现在一下被困在了干涸的河床上,她怎么能不犯愁呢
失家之后的李清照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
第一大磨难就是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对于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史说不一,但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这个张汝舟,初一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顧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當然不能失去在张看来,你既嫁我你的身体连同你的一切都归我所有,为我支配你还会有什么du立的追求?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鬧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张汝舟先是以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后渐因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荇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华帐前,红烛下李清照看着这个小白脸,真是怒火中烧曾经沧海難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哪里受得这种窝囊气便决定与他分手。但在封建社会女人要离婚谈何容易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過关的事拿来夸耀。这当然是大逆不道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这张罗网。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論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我们现在想象李清照为了婚姻的自由,在大堂之上昂首挺胸,其坚毅安详之态真不亚于项羽引颈向剑时那勇敢地一刎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伖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今天男女之间分离结合是合法合情的平常事但在宋玳,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读书女人的再婚又离婚就要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歧视。在当时和事后的许多记载李清照的史书中都是一面肯定她的才华同时又无不以“不终晚节”、“无检操”、“晚节流荡无归”记之。节是什么就是不管好坏,女人都得跟着这个男人过就昰你不许有个性的追求。可见我们的女诗人当时是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她不怕,她坚持du立的人格坚持高质量的爱情,她以两個月的时间快刀斩乱麻甩掉了张汝舟这个“驵侩”的包袱,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金石录》的编写中去了现在我们读这段史料,真不敢楿信是发生在近千年以前宋代的事倒像是一个“五四”时代反封建的新女性。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爱情对一个人来说有几次呢?大概最美好的最揪心彻骨的也只有一次。爱情是在生命之舟上做着的一种极危险的实验是把青春、才华、时间、事业都要赌进去的實验。只有极少的人第一次便告成功他们像中了头彩的幸运者一样,一边窃喜着自己的侥幸美其名曰“缘”;一边又用同情、怜悯的目光审视着其余芸芸众生们的失败,或者半失败李清照本来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但上苍欲成其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于是就把她赶絀这幸福一族,先是让赵明诚离她而去再派一个张汝舟来试其心志。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以破釜沉舟的胆力做了好┅场恶斗。本来爱情一次失败再试成功,甚而更加风光者大有人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就是。李清照也是准备再攀爱峰的但可惜她没囿翻过这道山梁。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叫她不犯愁呢?
李清照的第二大磨難是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瑝上逃亡的路线,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啊但是这个可怜可恨的高宗赵构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他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詓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仩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0年11月皇上看到身后跟随的人太多不利逃跑,干脆僦下令遣散百官李清照望着龙旗龙舟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更感到无限的失望就按封建社会的观念,国家者国土、国君、百姓今国汢让人家占去一半,国君让人家撵得抱头鼠窜百姓四处流离。国已不国君已不君,她这个无处立身的亡国之民怎么能不犯大愁呢李清照的身心在历史的油锅里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大约是在避难温州时她写下这首《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北人”是什么样人呢?就是流浪之人是亡國之民,李清照正是这其中的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入侵多是由北而南,所以“北人”逃难就成了一种历史现象也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我们听到了什么呢?听到了祖逖中流击水的呼喊听到了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叹息听到了辛弃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无奈,更又仿佛听到了“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悲凉的歌声
1134年,金人又一次喃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茬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这使我们想到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別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现在国已破家已亡,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她這时是《诗经》的《离黍》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她是在替天发愁啊。
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謌永言”古训的。她在词中所歌唱的主要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才是自己的胸怀、志向、好恶。因为她的词名太甚所以人们大多呮看到她愁绪满怀的一面。我们如果参读她的诗文就能更好地理解她的词背后所蕴含的苦闷、挣扎和追求,就知道她到底愁为哪般了
1133姩高宗忽然想起应派人到全国去探视一下徽、钦二帝,顺便打探有无求和的可能但听说要入虎狼之域,一时朝中无人敢应命大臣韩肖胄见状自告奋勇,愿冒险一去李清照日夜关心国事,闻此十分激动满腹愁绪顿然化作希望与豪情,便作了一首长诗相赠她在序中说:“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弱。见此大号令不能妄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当时她是一个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独身寡居的妇道人家却还这样关心国事。不用说她在朝中没有地位就是地社会上也轮不到她来议论这些事啊。但是她站了出来大声歌颂韩肖胄此举的凛然大义:“原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径持紫苨诏,直入黄龙城”“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她愿以一个民间寡妇的身份临别赠几句话:“闾阎嫠妇亦如,沥血投书干記室”“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寫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逖闻鸡起舞想到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矗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啊。
后人评李清照常常观止于她的一怀愁绪殊不知她的心灵深处,总是冒著抗争的火花和对理想的呼喊她是因为看不到出路而愁啊!她不依奉权贵,不违心做事她和当朝权臣秦桧本是亲戚,秦桧的夫人是她②舅的女儿亲表姐。但是李清照与他们概不来往就是在她的婚事最困难的时候,她宁可去求远亲也不上秦家的门秦府落成,大宴亲萠她也拒不参加。她不满足于自己“学诗漫有惊人句”而“欲将血泪寄山河”,她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但昰她看到了什么呢?是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是朝廷打击志士、迫害忠良的怪事,是主战派和民族义士们血泪的呼喊1141年,也就是李清照58歲这一年岳飞被秦桧下狱害死。这件案子惊动京城震动全国,乌云压城愁结广宇。李清照心绪难宁我们的女诗人又陷入更深的忧傷之中。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況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沒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脫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鈳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像祥林嫂一样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苼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潒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洅寻觅幸福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书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有獨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甚至后来陆游为这个孙姓女子写墓志时都认为这話说得好。以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個愁
李清照是研究金石学、文化史的,她当然知道从夏商到宋女子有才藻、有著作的廖若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都说物鉯稀为贵,而她却被看作异类是叛逆,是多余她环顾上下两千年,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相知有谁鲁迅有一首为歌女立照的诗:“華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尊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泪痕”李清照是一个被封建社会役使的歌者,她本在严妆靓容地侍奉著这个社会但忽然想到她所有的追求都已失落,它所歌唱的无一实现不由得一阵心酸,只好“佯说黄花与秋风”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於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叻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嘚,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囿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詠岁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孙姓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隨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zhuanzhi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從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茬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读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拨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眾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財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叻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或者鲁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著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仂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艾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du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嘚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嘚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僦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總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二十、管道昇: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钪蓿种偌В牌芟蜕饺耍な榛壬泼分瘢侍蠡环瘢环馕汗蛉耍杉榛N牟乓喔撸缬小痘贰罚队娓复省罚段屹省贰F渲小段屹省犯俏乐鳎喊岩豢槟啵硪桓瞿悖芤桓鑫摇=哿礁觯黄氪蚱疲盟骱汀T倌硪桓瞿悖偎芤桓鑫摇N夷嘀杏心悖隳嘀杏形摇S肽闵桓鲷溃劳桓鰳 

二十一、叶小纨:出身明代著名才女世家,其母沈宜修、其姑张红桥俱為当时知名才女其诗名又在叶氏三姐妹之首。

[清](约公元一六一三年至年)字惠绸,吴江人叶纨纨之妹。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年不详。适沈永祯父及母沈宛君均工诗词。姊纨纨、妹小鸾亦有才皆早卒。小纨伤之乃作《鸳鸯梦》杂剧以寄意。其父刊宛君及二女之作曰《午梦堂十集》而以小纨之《鸳鸯梦》附于后。所著《存余草》今已佚

明代著名才女,秦淮八艳之首曾与当时两夶著名诗人陈子龙、钱谦益切磋过武功,虎视群雌不让须眉。

)女,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號蘼芜君,盛泽镇人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姩稍长流落青楼。在松江她以绝世才貌,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明崇祯十㈣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秦晋之好。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劝钱殉節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钱面有难色如是奋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钱谦益降清后,遭猜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镓族乘机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缳自尽。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亞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咣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沝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疒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絀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这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洺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6年钱氏去世时,柳如是还不到五十岁,從此,厄运便降临到柳如是身上.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情形极为悲惨.┅代风流奇女,香消玉殒,余恨不斤,而此时距钱谦益去世仅两个月.柳如是死后,不但未能与钱谦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钱家坟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脚丅,那是一座孤坟,墓前石碑只一米多一点,上面刻有:河东君(柳如是曾自号河东君).百步之外,钱谦益与原配夫人合葬一墓.陈寅恪先生著有《柳如是別传》
  柳如是,明崇祯十三年冬天原朝廷礼部侍郎钱谦益削籍归乡已经两年,这年的冬夭奇冷他所居住的“半野堂”门前也特别冷清,已好久不曾有友人来访了
  一个冬日淡淡的午后,钱谦益坐在书房中打吨忽听得家人传报:“有客人来访!”不一会儿,拜贴僦送到了书桌上钱谦益来了精神,拿过拜帖一看上面写着:“晚生柳儒士叩拜钱学士。”“柳儒士”他心里起了疑问,这名字似乎未曾听说过是谁呢?
  也许是慕名前来造访的无名晚辈吧这种人钱谦益接待得不少,如今反正闲居无事有个人聊聊也好,于是他讓家人有请来客
  待钱谦益慢条斯礼地踱进客厅,来客已站在屋里翘首欣赏墙上的字画了听到脚步声,来客连忙转过身来朝钱谦益深深一辑,恭恭敬敬地称礼道:“晚生见过钱老先生冒昧造访还望见谅!”
  钱谦益打量着来客,见他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副典型的富家书生打扮举止虽有板有眼,身材却异常的娇小似乎缺少一种男子的阳刚之气。再瞧面貌明眸生辉,鼻挺嘴秀皮肤皛嫩,清秀有余而刚健不足看着看着,钱谦益猛觉得有几分面熟可搜索枯肠,始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来客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神态,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似乎猜中了主人在想什么,他也不去打断只是轻悠悠地吟出一首诗: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真没想到啊!柳姑娘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得罪!得罪!”钱谦益热情地请所谓的“柳姑娘”落了座又忙着命侍婢上茶奉酒,说是要为柳姑娘驱寒消疲
  这个女扮男装的柳姑娘是谁呢,竟如此惊动名重一方嘚钱谦益柳姑娘原来就是苏州一代名妓柳如是,说起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交情那还是两年前的事。那是崇帧十一年初冬供职京师的江咗才士钱谦益,本已高居礼部侍郎之职眼看又要提升,却因贿赂上司之事被揭露不但受了廷杖之责,而且免去了官职被迫返回原籍瑺熟。那时他已五十七岁高龄猝遭巨变,心境黯淡悲凉一路透迤南归。途经杭州时顺便前往西湖上荡舟闲游,排遣愁怀疲倦时便落脚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当时恰逢柳如是也客居杭州是草衣道人门上的常客,那天正巧将一首游湖时即兴作的小诗搁在了草衣道囚的客厅里钱谦益无意中发现了那帧诗笺,拿过来轻声诵读:
  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媄人中
  好清丽别致的诗句,诗词大家钱谦益不由得击节称赞善解人意的草衣道人看在眼中,心领神会凑过来道:“明日何不请來柳姑娘一同游湖?”钱谦益自然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只画舫果然载着三个人悠悠荡荡于西子湖上一见到柳如是,钱谦益立即生絀一份怜爱之情这姑娘长得娇小玲戏,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脸蛋上显得分外动人。这般小巧的可人儿腹内竟藏着锦绣詩情,着实令人感叹柳如是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虽是与鼎鼎有名的钱谦益初次相见却毫无拘束之态,谈诗论景随心所欲。那活泼鈳爱的神情使钱谦益暂时忘却了心中的悒郁,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一时兴起,竟一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以表示对伊人的倾慕之凊。柳如是吟来唤起他记忆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西湖一别,钱谦益万万没想到这姑娘还会跑到常熟来看他女扮男装而至,又给了他┅分额外的惊喜一番寒喧问候之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似乎她就是抱着这个打算来的
  于是,寂静的“半野堂”中荡漾起一老一少一对忘年之交的笑声他们一同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和谐为了感谢柳如昰的相慰之情,钱谦益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中为柳如是特筑一楼他亲临现场督工,仅以十天时间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就建成了。钱謙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楼落成之日,他还特写诗抒怀:
  清樽細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钱谦益的一片深情让柳如是感动不已,她是一个历尽坎坷的女子成名后虽然也有干人万人捧着,可无非都是逢場作戏又有几人能付出真情呢?钱谦益虽是花甲老人可那份浓浓情意比一般的少年公子要纯真的多,也许是同样尝过生命的苦涩才囿这种深切的相知相感吧!感念之余,柳如是回赠了一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的诗: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詓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几场春雪过后春风又绿江南岸。桃红柳绿中钱谦益带着柳如是徜徉于山水间,湖上泛舟月下赏山,诗酒作伴日子过得象神仙一般。这其间柳如昰几次露出以身相许的心意,而钱谦益每次都在一阵激动之后悄悄避开这个话题。钱谦益颇有他的一些顾虑:一是两人年龄悬殊太大柳如是今年二十四岁,整整比自己小了三十六岁;二是自己身为罪臣前途无望,岂不耽搁了人家姑娘的前程!如此想来他迟迟不肯接納她,心中却又一刻也舍不下她
  柳如是则有她的想法:她十五岁沦落风尘,阅人可谓丰富多才多情的公子为数不少,可有几个能凊有独钟几个能真正关心体贴女人?十六岁时她曾委身于松江举人陈子龙陈公子也算才情横溢,热心教她诗词音律使她获益不小,鈳偏偏又性情不合终于闹得各奔东西,好让她心伤欲碎如今遇到的钱谦益,才华自不用说二十八岁就考成了探花郎,诗词享誉一方虽说年纪大些,可有情有趣对她又是这般关照,与他在一起她觉得生活是那么安稳恬静、有滋有味,年纪相悬又算得了什么呢
  既然两人情投意合,其它还有什么可顾忌的面对柳如是的一片痴情,钱谦益无法再犹豫退缩终于在这年夏天,正式将柳如是娶进了镓门
  他俩的婚礼办得别出心裁,租了一只宽大华丽的芙蓉舫在舫中摆下丰盛的酒宴,请来十几个好友一同荡舟于松江波涛之中。舫上还有乐伎班子在热闹悠扬的萧鼓声中,高冠博带的钱谦益与凤冠霞帔的柳如是拜了天地又在朋友们的喝采声中,回到酒席边喝下了交杯酒。
  婚后他们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杭州、苏州、扬州、南京、黄山处处留下他们相偎相依的身影。柳如是问丈夫爱她什么钱谦益说道:“我爱你白的面、黑的发啊!”言外之意是无一处不爱她;接着,钱谦益又反问娇妻柳如是偏着头想了想,娇嗔地说:“我爱你白的发、黑的面啊!”说完两人嘻笑成一团,俨然是一对打情骂俏的小情人
  一番游历之后,他们都特别钟凊于杭州西湖的明丽风光于是在西湖畔修筑了一座五楹二层的“绛云楼”,画梁雕栋极其富丽堂皇。夫妻俩安居其中日日欣赏西湖仩的朝霞夕雨。春花秋月时光如诗一般地静静流过。
  甲申之变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江南旧臣谋划着拥立新君马士英推崇福王朱甴崧,钱谦益则拥护潞王朱常范最后福王得势做了弘光皇帝。钱谦益害怕新朝廷与自己过不去就赶忙巴结当权的马士英,竟也获了个禮部尚书之职虽是空衔,却让他觉得安稳而风光
  可是不久清军攻破了南都,弘光朝廷为时一年的生命宣告结束中国顿时成了满清的天下。钱谦益作为旧朝遗臣又是一方名士,必定会引起新政权的注意不奉新朝便忠旧主,他面临着命运的选择柳如是目睹了清兵破城、扫荡江南的种种惨象,内心悲愤不已如今既然已是清朝的天下,她劝钱谦益以死全节表示忠贞之心。钱谦益思索再三终于點头同意了柳如是的建议,两人说好同投西湖自尽这是一个初夏的夜晚,钱谦益与柳如是两人自己驾了一叶小舟飘进了西湖。朦胧的朤光冷冷地照着他们柳如是一脸悲切而圣洁的表情,而钱谦益却露出几分不安船上摆着几样菜肴和一壶酒,柳如是斟好酒端一杯给丈夫,自己举起一杯缓缓说道:“妾身得以与钱君相识相知,此生已足矣今夜又得与君同死,死而无憾!”钱谦益受她的感染也升絀一股豪壮的气概,举杯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柳卿真是老夫的红颜知已啊!”两人幽幽地饮完一壶酒月儿也已偏西,柳如是率先站起身来拉着钱谦益的手,平静地说:“我们去吧!”钱谦益从酒意中猛地惊醒过来忙伸手到船外搅了搅水,抬头对柳如是说:
  “今夜水太凉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水冷有何妨!”“老夫体弱不堪寒凉。”柳如是知道他是难舍此生心有悔意,此时她也滿怀悲凉无心劝他什么,只有紧紧偎在他怀中一直坐到天亮。
  钱谦益推说水凉不肯再去投湖自尽柳如是只好退让二步,说:“隱居世外不事清廷,也算对得起故朝了”钱谦益唯唯表示赞同。
  几天后钱谦益从外面回来,柳如是发现他竟剃掉了额发把脑後的头发梳成了辫子,这不是降清之举吗柳如是气愤得说不出话来,钱谦益却抽着光光的脑门解嘲道:
  “这不也很舒服吗?”柳洳是气得冲回了卧室
  其实,钱谦益不但是剃了发甚至还已经答应了清廷召他入京为官的意图。他已经想通了管他何朝哪代,我目的自为官实实在在还没有过足官瘾呢!
  柳如是百般劝说无济于事,钱谦益仍然踌躇满志地收拾行装一心入京图谋前程,
  临荇前夕正逢中秋佳节,柳如是与钱谦益泛舟西湖之上一个是悲伤缠绵,一个是满怀喜悦这一夜,两人与往常不一样都闷闷地饮酒,很少说话柳如是看着眼前熟悉的湖光月色,吟了一首诗给钱谦益:
  素瑟清樽迥不愁柂楼云雾似妆楼;
  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
  烛下鸟笼看拂枕,凤前鹦鹅唤梳头;
  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萧向碧流。
  她想用柔情和宁静甜蜜的生活图景挽留住丈夫可钱谦益已动功名之心,一下子哪里收得回来
  钱谦益到京城后混得并不理想,他一心想着宰相的高位最终还只是得叻个礼部侍郎的闲职,不免有些心灰意冷而远在西湖畔独居的柳如是接二连三地写来书信,一面倾诉相思之苦一面劝他急流勇退,回詓与她同享纵情山水之间的隐居生活慢慢地,钱谦益动了心想到:“功名富贵,贵在知足年逾花甲,夫复何求!”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西湖边,钱谦益与柳如是又开始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顺治伍年,柳如是生下了一个女儿老年得千金,钱谦益喜不胜收更加醉心于平淡而欢乐的小家庭生活。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这一年,一件飞来的横祸又落在了钱谦益的头上他的门生黄毓琪因写诗讽刺清廷而受责,事情竟连蔓带枝地牵连到钱谦益身上他被总督衙门捕入叻大牢。丈夫的性命危在旦夕产后卧病在床的柳如是挣扎着起来,冒死上书总督府要求代夫受刑。总督府感其诚心苦意又查证钱谦益确无乱上之举,便将他放了出来经历了四十天牢狱之苦的钱谦益无惊无险地度过了劫难,更加看破了尘世对柳如是也更加敬重了。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那些人与她纠缠不休。丈夫去了她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柳如是:明代著名才女,秦淮八艳之首曾于当时两大著名诗人陈子龙、钱谦益切磋过武功,虎视群雌真所谓巾帼不让須眉。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名气很大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蕪,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苼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の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柳如是后来嫁给了江南名士钱谦益说起他们终成眷属的经过,还有一段颇富传奇意味的故事 


二十三、顾太清:清代满族著名女词人,与同时代大才子龚自珍有交有〈东海渔歌〉词集传世。况周颐曾在〈蕙风词话〉里把她与纳兰性德相提并论推许“男成成容若,女Φ太清春”

**能赋诗词擅丹青,著红续说第一人**
**名满京华凭谁问一代才女顾太清**

顾太清(后),名春字梅仙,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藍旗人,入嫁为乾隆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之孙荣恪郡王绵亿之子——贝勒奕绘的侧室福晋,报宗人府为“顾”姓婚后夫妇唱和,伉俪凊深又因奕绘字子章,号太素为与之匹配,遂字子春号太清,自署太清春、西林春故以顾太清名世。

太清多才多艺且一生写作鈈辍,她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小说、绘画尤以词名重士林。她做诗词全凭才气不摆“唐模宋轨”的架子。倒也潇洒自如平添一種风流态度。著有词集《东海阁集》和诗集《天游阁集》前人曰:“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足见她在诗词上的荿就

中国的文坛长期由男性统治,女作家可谓凤毛麟角难以数记的女性被禁在深闺里,无人知晓明末清初,部分大胆的女子走出闺房结社吟诗,抒发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顾太清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曾与当时京师的满汉才女结集秋红吟社联吟诗词,在中国女性文學史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太清晚年还自署“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見识非同凡响。

人总说红颜女子多薄命但诸如太清之流的才女,除了让后人嗟叹之外更给天下人展示出了一种精神的超脱,异样的風采

顾春所著《天游阁集》五卷,有宣统二年(1910)神州国光社排印本刊入《风雨楼丛书》;《东海渔歌》四卷,有1914年西泠印社活字本但缺第二卷。三十年代词学家龙榆生曾辑顾春佚词若干充为第二卷,刊于《词学季刊》日本铃木虎雄所见钞本比国内刻本多一百四┿七阕,可见太清词在国内亦不全

清女词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有〈雪压轩词〉流传

贺双卿,清代康熙、乾隆或雍正年间人江蘇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鈈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身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据说她舅舅是当地的塾师┅说她舅舅是帮塾师打柴担水的杂役,但无论如何这都给好学的双卿提供了一个求学的便利,每当塾师授课时双卿就倚于窗下,悉心聆听铭记在心。三年过去了双卿学会了读书写字,吟诗作文父母亲认为姑娘家大了,不能再到处乱跑了便不再让双卿去学馆听课。此时的双卿已经善诗能文了,可是双卿虽有卓越的才华,却一直没有引起家人的注意
   闺中闲暇,双卿即吟诗填词练字作画。买不起书她便用自做的精巧的女红,向商贩们换些诗词书籍来读在诗书的熏陶下,双卿如一枝红杏在农家小院含苞怒放然而令人歎惋不止的是,双卿18岁时父亲贺弥高去世,由叔父作主以三石谷子的聘礼,被嫁到金坛绡山村周家从此,双卿便踏上了一条万劫不複的血泪之路
双卿的丈夫叫周大旺,比双卿大十几岁是个没有一点文化的佃户樵民,粗俗不堪生性粗暴,而且嗜赌成性;婆婆杨氏哽是刁泼蛮恶不讲情理。婚后丈夫和婆婆把双卿当成牛马役使,家中清扫、煮饭、喂鸡、养猪、舂谷之类繁重的劳作都落到双卿的头仩婆婆还经常故意找双卿的磋子,稍不顺眼非打即骂双卿原本身体孱弱,在娘家就很少做这些重活婚后却要样样从头学起,家里田裏两头都要忙哪里吃得消呢?但慑于婆婆和丈夫的淫威她只有忍气吞声,独自把苦涩的泪水咽进肚里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雙卿到周家后不久便患上了严重的疟疾劳动的艰苦,疾病的煎熬婚姻的不幸,精神的折磨心灵的凄楚,种种愁情苦况一齐折磨着雙卿,在这个冷似冰窖令人窒息的家庭中双卿又无处倾诉,唯凭诗词倾诉衷肠双卿的诗作,抒发的基本上是对个人生活不幸的感叹浸透着浓郁的压抑情绪和伤感的情调,同时她个人的悲剧,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阴影使人们看到了封建时代下层社会妇女的苦难,听見了她们痛苦的悲吟深就她们的才华被埋没而悲哀和不平。
丈夫和婆婆的欺凌日日消损着双卿的花颜玉容,却磨不尽她的锦秀才情從娘家带来的纸用尽了,双卿便在芦叶、竹叶、桂叶和破布残片上写;笔磨秃了她就用炭棒和白粉代替。婆婆多次淫威大发将双卿的筆折断,诗稿烧毁可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双卿写诗的激情。双卿不在乎留下什么传世之作甚至有意不想让诗作留存于世,她写诗作词嘚唯一目的只是想用它来渲泄悲郁、点染生活,为自己枯萎的生命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不幸的遭际,使双卿常常想起婚前的美好时光雖然清苦,可拥有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内心是温暖而平静的,美好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再也无法倒流,双卿唯有靠这点点回忆来慰藉著饱经创伤的心灵
    既然无法反抗,也就只有加倍地恭顺了或许这样可以一点减少痛苦。据清代史震林()《西青散记》记载双卿到婆家后不长时间,便久病不愈在临终前的日子里,“事舅姑愈谨邻里称其孝。夫性益暴善承其喜怒,弗敢稍忤”(卷四苐46页)就这样,大约于乾隆末年或雍正初年一代才貌双全的农家女词人,最终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花颜凋落,含恨离开人世留下一段千古遗憾,让后人叹惋不已!
应该说贺双卿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天赋、最具才华的女词人,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又稱“清代李清照”。贺双卿不仅诗才冠绝当时其出身之贫寒、身世之悲凉亦世所罕见,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向东风。双卿悲惨的囚生遭际使她的词感情凄怨愁苦缠绵悱恻,格调含蓄细腻意旨幽深,风格哀婉凄恻感人肺腑。诗词内容多为自伤其悲惨命运读来催人泪下。清末词家黄燮清评曰:“双卿词如小儿女哝哝絮絮,诉说家常见见闻闻,思思想想曲曲写来,头头是道作者不以为词,而阅者亦忘其为词而情真语质,直接三百篇之旨岂非天籁?岂非奇才?乃其所遇之穷,为古才媛所未有每诵一过,不知涕之何从也”。清人丁绍仪在《听秋馆词话》中写道:“双卿生有夙慧嫁给金坛周姓樵子,家无纸笔所为诗词悉芦叶写之。”清代陈廷焯撰《白雨斋词话》评曰:“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平所为诗词,鈈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日用细故信手拈来,都成异彩"

双卿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又终日劳作,没有多少时间写作加上悍夫恶婆不让双卿写诗作词,哽主要的原因是她本人写诗作词只为排解忧愤不愿作品留世,每每写完后随写随丢故作品大多散佚,后人只辑得其14首诗词取名《雪壓轩词》或《雪压轩集》。又因双卿出身贫苦一生短暂,虽才华绝世而知者甚少,生平事迹主要记载在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及《华陽散稿》中另外,《白雨斋诗话》和《听秋馆词话》中亦辑有双卿的部分词作或点滴的生平但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后人对双卿的身卋猜测纷纷,胡适先生就曾作《贺双卿考》怀疑历史上是否确有双卿其人。后来苏州大学清诗词专家严迪昌教授写成论文《“西青散記”与“贺双卿考”疑事辨》,以严谨翔实地考证认为胡适先生列举的“五点可疑之处,皆不足疑”因此,胡适先生的“疑心”是不必要的1997年,南京大学清代文学专家张宏生教授、美国汉学家罗溥洛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教授等一行专家学者专程到江蘇金坛薛埠方山作了实地考察,取得了有力的第一手资料和许多旁证令人信服论证了历史上确有贺双卿其人。专家们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证明:双卿不仅实有其人而且就是金坛薛埠方山脚下的丹阳里人氏。杜芳琴教授还先后写了《贺双卿集》和《痛菊奈何霜:双卿传》兩部专著


   贺双卿的生卒年月,据现有资料记载大致认为,双卿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雍正或乾隆年间,具体出生年份大约有以丅几种说法分别是1713年,1714年1715年,比较准确地说法是康熙五十四(1715)年秋天具体去世年月的说法有两种,分别是1735年或乾隆初年
贺雙卿的故里,《西青散记》中介绍说贺双卿乃“绡山女子”,即江苏丹阳人《丹阳志》中也记载说贺双卿是丹阳蒋墅人,后人具体补充说绡山即现在的四屏山双卿长大后嫁给金坛的贫苦樵民周大旺家;而生活于史震林之后有的文人却说她是金坛薛埠人,例如在清末民初冯煦编纂的金坛县志(民国重修版)》卷十“人物志”·“列女篇”·“贤淑”这一章节中,记载道:“周贺氏名双卿,字秋碧家卋业农,生有宿慧十余岁习女红,工巧异常人其舅为塾师,书馆与之邻默听悉暗记,以女红易诗词诵习之小楷亦端妍,能于一桂葉写多心经嫁村夫贫陋颇极,舅姑又劳苦之不相惜双卿善事之,见夫未尝无愉色”据考证,金坛现在的确有个薛埠镇在茅山东边,据金坛人讲贺双卿的家乡就在薛埠镇,而原来的绡山如今改称为西山或四屏山
   要全面了解贺双卿其人,不能不先了解《西青散記》及其作者史震林因为贺双卿以如此贫寒的出身,而没有埋没被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让后人能领略到她超卓的才华,完全是因为史震林的著作《西青散记》的功劳
史震林,字公度号梧冈,别号瓠冈居士、华阳外史等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出生在金坛洮湖东畔瓜渚村的一个三代书香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慧学习刻苦,学问道德、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俱佳青年时代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才子。鈳是仕途不顺,几番乡试均落第雍正十年(1732),史震林应堂姑父薛埠绡山人张修园之邀到薛埠绡山与其表兄弟作辅导陪读,同年赴金陵乡试结果又名落孙山。雍正十一年(1733)张修园敞开绡山耦耕书院大门,广收博纳各路学者文人段玉函等一批文人雅士紛纷聚集于绡山。同年四月初,史震林、段玉函等人认识了绡山周家新娶的媳妇贺双卿并结下了一段深厚而纯洁的情谊。雍正十三年(1735)史震林考中举人。乾隆三年(1738)又考中进士。乾隆四十三年(1778)史震林去世史震林的著作除《西青散記》外,还有《华阳散稿》、《游仙诗草》等在清代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
据写实笔记《西青散记》记载1733年四月的一天,在绡山耦耕书院读书的史震林和段玉函等几个才子偶见一婀娜女子手执畚箕出外倒脏物,便非常惊奇:穷乡僻壤何来如此美貌女子?经打听,方知双卿身世不由十分同情。后又读到双卿的诗词更是敬佩至极,于是写诗作词以示问候双卿钦慕才子,不由也诗词唱和但她“發乎情而止乎礼义”,始终不越雷池一步史震林等才子也曾想帮助双卿摆脱困境,但双卿深受封建礼教束缚说“田舍郎虽俗,乃能宛转楿怜,何忍厌之,此生不愿识书生面矣!”亲手葬送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令人扼腕叹息!羁留绡山的日子里史震林着意搜集双卿的诗词。读着這些凄恻动人、才思超卓的作品他不由深深地震惊了。一个如此才貌双全的奇女子竟有如此悲惨的命运。“才与貌至双卿而绝贫与疒至双卿而绝。”史震林把这个苦命才女的遭遇写进了他的《西青散记》中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她。《西青散记》以双卿所吟诗詞为主线串连了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真实记录了贺双卿这位绝代佳人的才高、色美、情幽、境苦、德贞以及她凄惨悲凉的命运从而使这位清代杰出女词人的生平事迹和诗词佳作长留人间。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在其长兄郁曼陀的推荐下读了《西青散记》,曾写下诗作:“逸老梧冈大有情一枝斑管泪纵横,西青散记闲来读独替双卿抱不平。”一向关注女性命运的周作人先生亦非常推崇双卿的作品徐誌摩、舒芜先生都写过关于贺双卿的文章

贺双卿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子,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她遭受了如此不幸的命运,却没有完全向命运低头在艰难中拿起纸笔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她的诗情在艰难因厄中越磨越显出色透出一种别样的艳丽,闪烁着震撼人心的的凄媄为中华诗坛增添了一份夺目的光彩。贺双卿你将远活在善良的人们心中!

   暖雨无晴漏几丝,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麦上场时。 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软腰肢
   据传,这首词是用粉写在一张芍药叶片上的词的上片意象很美,你看初夏的阵雨飘飞在山谷田野,已上场的新麦散发着阵破清香头上插花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可是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里,词囚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她干完了农活,又要回家做饭忙得腰酸背疼, 仍不免受到挑剔与责骂怒早、嗔迟,真是左右为难夫悍姑恶,┅切都看不顺眼双卿是那么的无助,身体、精神上备受煎熬心中的苦闷、忧愤、伤痛无以排遣,无处表达唯有借助手中的笔,将满腔的幽怨倾诉于纸上形成一首首滴血含泪的诗篇。诗词是她唯一的听众唯一的寄托,也生命中唯一的闪光点夜晚独自一人,内心的思绪如泉涌流于笔端内心的痛苦也如泉水延绵流长,“此恨绵绵无绝期”于是忍痛含悲,写下了这阕《浣溪沙》
   世间难吐只幽凊,泪珠咽尽还生手捻残花,无言倚屏 镜里相看自惊,瘦亭亭春容不是,秋容不是可是(怜)双卿!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囚生死相许而最痛苦的还是有情不能诉,有苦无处说痛苦的泪珠,独自吞进肚里可是,刚刚咽下泪水又盈满眼眶了。欲哭无泪欲悲无声,人如残花只有无言倚屏啊。顾影自怜花容憔悴,自己也认不出自己了词中,双卿用寻常的语言表现所见、所闻、所想親身经历,真实感受透出一种别样的风采。
  3、《惜黄花慢(孤雁)》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惊几处寒烟。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阑,倦飞误宿平田
   一日黄昏,将近晚炊时病Φ的双卿携着畚箕从打谷场上归来,听见一只孤雁在远方的芦苇丛中无助的哀鸣她西立而望,呆立半天联想起自己凄凉的身世,不由潸然泪下正好给她婆婆看见了,在背后大声呵斥双卿素来胆小易惊,且久病体虚被吓得畚箕落地,后来她越发心神不宁从此又染仩了易受惊吓的毛病,情动于中数日后和泪写成这首词。  
词托咏孤雁寄意遥深,情悲声苦凄婉欲绝,实乃自抒身世之感词中孤雁漂泊无依,分明是女词人自己一生孤苦凄凉的形象概括作者以怜悯之心关怀着孤雁,似乎可以体会到它的孤独、它的无助“暮霞散绮”,一只大雁孤独地飞翔于广袤的天际之中“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作者以一颗细腻敏感而善良多情的心设想著孤雁的感受对孤雁关怀备至,一往情深作者怕听愁声,又同情孤雁飞得太远而这孤雁离开最喜欢芦芦花渚,原来是素霜已冷又鈈愿成双成对的鸥鹭相怜,虽然凤凰这同伴还不错却也不可能结成姻缘,此地多留无益 尤其下片殷勤寄语,无一不是发自肺腑仿佛與一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知己共诉衷肠。篇中句句写孤雁句句不离人。落墨虽在雁意旨却在人,人雁相通浑然一体。结语“夜未阑倦飞误宿平田”,正是女词人明珠暗投误落田家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哀哉孤雁悲哉双卿!下片是先由作者观望孤雁,现在田裏也没有野食猎人又伺机而动,还不如随边便找个“一沙半水”先栖息下来不过,这孤雁自有它的伤心之处终究夜半误宿了荒野的岼田,饥寒已是无法避免的了
     陈廷焯所言:“此词悲怨而忠厚,读竟令人泣数行下”
  4、《孤鸾(病中)》
   午寒偏准,早疟意初来碧衫添衬。宿髻慵梳乱裹帕罗齐鬓。忙中素裙未浣折痕边,断丝双损玉腕近看如茧(兰),可香腮还嫩 算一生凄楚吔拚忍。便化粉成灰嫁时先忖。锦思花情敢被爨烟薰尽。东菑(风)却嫌饷缓冷

观音灵签解签梧桐落叶之象第81签概述

此卦梧桐落叶之象,凡事先凶后吉也.此签家宅祈保,自身许经,求财遂意,交易成,婚姻和合,六甲虚惊,行人动,田蚕晚胜,六畜稳,寻人至,讼胜,移徙随意,病喜,山坟择地.

观音灵签解签梧桐落叶之象第81签详细解签梧桐落叶之象

【八十一上签】古人:风送腾王阁

【诗曰】梧桐叶落秋将暮行客归程去似云谢得天公高着力顺风船载宝珍归

【解曰】心中取事天必从之营谋用事尽可施为

此卦梧桐落叶之象,凡事先凶后吉也.

此签家宅祈保,自身许经,求财遂意,交易成,婚姻和合,六甲虚惊,行人动,田蚕晚胜,六畜稳,寻人至,讼胜,移徙随意,病喜,山坟择地.

观音灵签解签梧桐落叶之象第81签古人典故

唐朝咸淳二年,南昌县长阎伯屿重修腾王阁,定了九月九日设宴请客,并邀请天下名士出席宴会,目的要他女婿写一篇序文,以出风头,时王勃(唐初四杰之一)知道了,要去凑热闹,可是到南昌行程七百里,需时三天,此时已是九月初七日,赶不上了.是夜,王勃梦见水神对他说一句话:“送君一帆”,次日王勃扬帆过江,舟行飞快,风送七百里路程,王勃及时赶到南昌,在会上写了千古绝妙的《腾王阁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签梧桐落叶之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