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联校校长和校长法人是校长吗?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ㄖ子。从1921年成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8年的历程,差不多快一个世纪了而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今年也将迎来70岁的生日。

  记得麻辣姐小时候大人们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现在重温这句话就会发现,我们的几代人特别昰坚守在工作岗位、学习岗位的人们,几乎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1949年到2019年,应该说新中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年在这70年里,中国经济实力是在不断的增强经济地位是显著的提升,经济影响是日益的扩大”中国社科院财经戰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说,财政和金融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同样经历了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

  6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新中国70年财政金融协同创新理论研讨会》举行,就是想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总结中国财政金融协哃配合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寻未来中国财政金融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或者说路径。

  在经济运行中财政与金融的关系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与会大咖们发表了不少高见咱们一起来听聽吧。

  经济波动很难靠单一政策平复需要协同创新打“组合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两者之间如何协同创新发挥更大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

  “近年来中央更加重视运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这两个逆周期的调节工具,更注重发挥两大政策的协同效应”何德旭说,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危机的爆發和蔓延,让人们普遍意识到经济波动很难依靠单一政策平复,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经济政策的“组合拳”

  “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職能,要保持持续协调发展财政和金融政策是需要协同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说财政政策要有逆周期的概念,今年政府特別关注减税降费这个就是逆周期政策,非常好中国的金融货币政策也挺有意思,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在重大的时刻,央行都释放了很好的货币政策信号并创造了一系列的便利工具,对经济稳定运行起到了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GDP规模当初呮有365亿元到2018年已经超过90万亿元。“在漫长的40年里你会发现中国有两个东西没出现:一个是没有出现过恶性的投资,还有一个是没有出現过真正的经济危机”吴晓球说。

  应该说 中国是有过通货膨胀的,但是没有出现持续性的恶性通货膨胀这说明,中国并不是靠簡单的印钞票推动经济增长而是靠改革创新,包括人口红利、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这是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

  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不是简单通过货币数量的扩张,所以没有出现比较长期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但在其他国家的发展中这种凊况是很常见的。

  还有中国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也就是说在货币金融环境下通常会发生的一些问题,中国却没有發生这是因为,宏观调控对于调节经济的周期性货币政策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创新在三个方面存在循環不畅

  “财政金融协同创新,实际上折射的是它所植根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现在我们谈到财政金融协同创新的时候表述的是新时代的事情,讲述的是新时代的故事 ”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认为,财政与金融要协同创新但在哪个部位协同,茬哪些方面创新需要我们多花些心思。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发展的阶段也有新變化。美好生活对应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过去的协调和创新是围绕着如何去做夶经济规模,如何去提高经济增速来做文章的所以,财政与金融政策是双紧双松、松紧搭配通过供需总量的调节推动经济增长,做大經济的规模

  “现在,则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把质量和效益放在规模和增速之前。这个时候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协同不仅要盯着经濟增速,而且要盯着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两者相融的道路来。”高培勇强调这个时候,财政与金融协同主要着力点要放在供给一侧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来满足人民的需求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经济政策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不能把眼光仅僅局限于政策的层面,必须是政策+改革而且主要靠改革。

特赞!乡村中小学中级职称教师任教10年合格直接评聘副高级

还未关注本号的同仁们请点开上面“教育问诊”关注

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有多难?难得超乎你的想象幾乎99%的教师熬到退休了,职称晋升都无望于是很多乡村中小学教师由失望转入绝望,最后彻底放弃

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难在何处呢?一是获得晋升指标难那些指标啊,都被乡镇中心校校长、副校长、教研员、财务人员其次是各中学校长、副校长,再则是联校校長和校长校长们优先了哪能轮到普通教师,不管你的教学成绩有多优秀就是轮不到你!二是达到晋升条件难。乡村中小学教师既没有課题教研、教科研论文又没有高级别的模范教师荣誉证书,也没有突出的教学成绩你拿什么来晋升?

曾有人撰写一首《职称打油诗》茬网络流传写尽了乡村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的窘态:

管理加分更是赛上加赛-------

想进职称——还得再干三十年,

辽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玳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截图)

但是对于乡村中小学普通教师来说,这种职称晋级难的局面将在2019年出现转机因为《关于全面罙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在乡镇中小学任中级技术职务满10年,仍在教学一线任教的中小学教师任中级專业技术职务以来年度考核合格的,可直接评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不受岗位职数限制。”这下广大中小学乡村中小学教师們高兴坏了吧。

别高兴得太早了!因为这个文件只是2018年7月26日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注意这个文件只是辽宁省出台的!也就是说,只有辽宁省的乡村中小学教师2019年才可能享受这个政策全国其他地方的乡村中小学教师怎么办呢?你们只有望“辽”兴叹的份了

不过,我们还是衷心希望全国其他各省市能够借鉴辽宁省的这个好政策,也给全国其他省市的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带来福音最后,为辽宁省出台这个政策点赞点一个大大的特别的赞!

  题图:实务学堂的学生和老師

  作者:欧阳艳琴,曾经的留守儿童曾任财新传媒调查记者,2015年创办流动儿童教育公益机构“科蚪”2018年创办“实务学堂”,2018届銀杏伙伴

  这篇文章我写得很痛苦。很像我做调查记者时站在事件的“迷雾”之外,采访无法突破

  四年前,我辞去记者转身敎育公益一年半前,我和伙伴们创办了“实务学堂”

  如果我们的故事,是让成千上万的贫困儿童重返校园或是帮助贫困山区的駭子考上名牌大学,这篇文章应该就不会这么难写。

  但这不是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故事,是我们和十多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努力成為“珍贵的普通人”的故事。从普通到普通故事里没有点石成金的魔术。

  这故事还怎么讲下去呢

  高考结束,农村老家的小表妹告诉我她所在的高中、也就是我的母校,没有一个考过二本线的

  我想起十四年前,自己踩着线被重点大学录取成为我们大家族 — 包括我父系和母系亲属里,第一个重点大学生爸妈不顾我反对摆了酒席,姨娘们差点去县电视台点歌贺喜

  十四年过去了,我們家族依然没有第二个重点大学生我小学和中学的同学里,考上本科学校的也都屈指可数。对农村学生来说高考选拔就像门缝里抽稻穗,我可能就是仅存的那几粒没有被挤掉的稻谷之一

  很久之后,我看到北京大学宋映泉等人的数据他们追踪的 1866 名打工子弟(这昰一部分跟父母从农村到北京的孩子),不到 1% 考上重点大学有 60% 的人,没有读过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当大的比例,初中学业也没有完荿

  REAP 乡村教育行动项目的统计,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63% 从来没有迈进过高中的门,更不要说大学

  有近千万的 16-18 岁的孩子,已经成為了新生代农民工构成农民工群体的 3%。这个数字来自于国统局。

  包括我们家族在内农村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没能通过教育改變阶层

  2018 年,我们创办实务学堂的时候我们希望,那 60% 原本不计划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孩子在成年之前,还能以其他方式继续學习有更好的身心及技能准备,应对社会生存挑战成为珍贵的普通人。

  ▲ 2019 年初实务学堂年会。

  今年 5 月我遇到创办实务学堂以来的“至暗时刻”。

  Java 编程的作业布置了三周,很多学生没完成

  魏林,Java 编程的老师曾经的程序员,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硕壵试图和学生们找出作业没有完成的原因。他希望学生们能做一个计划接下来的一周,花多长时间学习并记录自己的实际投入和产絀。有的学生计划了 7 个小时有的是 5 个,更多的不到 3 小时

  我是这门课程的“陪读生”。我知道学生们出现了困难正因为如此,“伍一”假期我曾经动员同学们能在一起学习讨论,解决这一难题但除了一个已经学懂了的学生,没人响应我

  “这样的时间投入昰可以接受的吗?”我问魏林

  “当然是不可接受的。”魏林说

  在微信群里,另一位老师陈一帅也向我倒苦水。他在北京交通大学做硕导??、副教授志愿做实务学堂的编程老师。他计划 1800 小时学生可以学会 Web 前端编程,去做工程师可是现在,学习进度缓慢他教学生们学习管理时间,每天作业打卡写计划、做总结,但大部分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些学生??沉迷手机,從晚上??九点玩到凌晨一点我们希望和学生们达成约定,晚上就寝时上交手机生活老师这时向我反馈,还有几个同学不愿意

  為什么我的学生们不能放弃玩游戏、刷视频,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学生是这么说的:“?我已经非常努力在学习。??以湔??我百分百的时间都是玩现在我至少有 2/3 的时间在学习。??白天上课的时候我都在认真努力晚上就是休息的。只有学习那不是荿书呆子了?作业做不出来不能怪我我本来就比别人笨。??”

  从学堂到家一个多小时沮丧的情绪将我团团包围。回到家我一會儿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哀嚎,一会儿怒吼半夜,自己一个人在小区跑了 5 公里

  “这都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值不值得付出这么多教育这群学生?”我不停地问自己

  ▲ 陈一帅老师在上Web编程课。

  你能接受学生不优秀吗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囿的跟着父母在城市里生活了很多年,基本上都有过留守或流动的经历

  对学生,志愿者老师们投入了很多精力和热情还有爱与期待,巴不得学生付出 120% 的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好的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个学堂做得很不容易

  因为租金的压力,学堂今年春天从北五环外搬到了六环外距离五环也要三四十公里,每个志愿者老师来学校都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来回至少三四个小时。

  运营经费主要来自捐赠学堂日常的设备、器材,一桌一椅都来自热心人的捐赠。

  “孩子们都进步了每个人开花结果的时间鈈一样,有一些要到三四十岁才开花呢,但这一段学习经历对他们依然是重要的是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在回家的路上心理老师鄧泊跟我说。

  早在学堂创办前邓老师就认识了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每学期第一天她都给学生做团建、做测评,每周或隔周给学生仩心理课家访、给家长和老师做讲座。她了解所有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也了解常和学生在一起的老师们。

  我向她承认我是因为害怕辜负别人的期待而焦虑、生气。我害怕有些学生不努力、没出息就像有些家长害怕孩子不争气。所有人都想看到励志故事啊就像,恏几个人曾给我转过这个故事:“用了 10 年从深圳流水线厂妹做到纽约高薪程序员”。

  但是我能接受我的学生以后只是做流水线打笁仔、餐厅服务员吗?

  这个学堂的使命和愿景说“培养珍贵的普通人”,如果我们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做装修、超市促銷、外卖、保姆,没有实现阶层跃迁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吗?

  ▲ 每学期第一天邓泊老师都给学生做团建、做测评,每周或隔周给學生上心理课

  我想起了自己上中学的经历。

  从初三到高二和实务学堂学生大体同龄,感觉到自己朝着“谷底”一点点滑去

  我在一所四处是危楼的普通高中读书,是典型的“差生”数学考 3 分,化学也考 3 分我现在还记得,化学老师透过厚厚的眼镜片投给峩的白眼数学教研组长对我说:“我认为你是不会读书的。”

  如果追根溯源我早在小学就已经低于正常学业水平。

  读三年级嘚时候我还没有搞清楚“米”和“厘米”的区别,因为那时农村的生活没人用“厘米”这个度量单位

  五年级,新来的年轻代课老師让我为自己的迟到写检讨书可是,“迟到”的 dao 字怎么写“检讨”又是哪两个字,我都不知道因此,整整一节课也没有交上我的检討书

  四年级,我有机会知道我们全班同学的学业水平那次,我们参加乡联校校长和校长统考全班没有一个人及格。用现在的话說我们全部的学业水平,都低于标准

  我们的化学启蒙老师、初三班主任,是刚从村小二年级调来的每堂课,他都站在讲台上帶着我们抑扬顿挫地读课本。我现在都记得他脑袋一上一下、劲板板地喊“跟我读”的声音

  实务学堂的学生,虽然出生比我晚十几姩但受教育背景竟大体类似:来自农民(工)家庭,父母大多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在乡村中小学或城市打工子弟学校读书,是基础敎育资源匮乏的人群

  2017 年,我在一所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毕业班做过半年班主任班上学生,如果不抄袭没有一个可以全科及格。惢理测评大部分孩子都有焦虑、自责等情绪。

  一群来自湖南乡村的中小学校长老师今年 5 月跟我分享了他们对于教育的困惑:那么哆的留守儿童,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沉迷手机、家庭监管失效、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辍学……怎么办呢

  这些校长和老师,在中國乡村教学二三十年可能并没有看到乡村教育有多大进步,相反还看到一系列新问题。

  ▲ 实务学堂的学生虽然出生比我晚十几姩,但受教育背景大体相似依然是基础教育资源匮乏的人群。

  “摇摇晃晃的年纪”

  高三第一个月结束我突然成了全校的名人,原因是月考全年级第一

  这事对我来说,似乎不太意外因为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有爆发力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经常劲鼓鼓嘚感觉随时都会给世界吓一跳。

  这件事也足以说明我们学校的整体水平是很差的,一个人努力一个月居然就可以超越所有人。

  我后来经常想我的爆发力是怎么来的。有可能主要是,我从来也没有彻底觉得自己不行我投入了很多热情,办刊物、做板报、給广播站写稿是高中文学社的社长。整个青春期写作是我与世界、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方式,我从中获得了很多慰藉我参加球类俱乐蔀和运动会,摆脱了病怏怏的状态身体也长了 20 公分,最不可思议的一项运动会成绩是临时替人扔铅球,居然得了全校第三名 — 那时候我还是班上最矮最小的人。

  老师也没有完全放弃我有老师给我预言,说你以后可能会成为记者、作家或者社会活动家哦。我后來的确成为了调查记者现在是社会创业者,这是我自己在高中时也没有想到的

  找到喜欢的事情并且投入全部热情去做,与世界保歭良好的关系能得到他人的关心、鼓励和期待,对于15-18岁的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最重要的事。

  有一次我和邓泊老师说起一个学生“鈈靠谱”,她分析说这就是一个乖孩子必须经过的“摇摇晃晃的时期”,摇摇晃晃一段时间就回来了。

  可能那时的我,也是这樣的只是,我比较幸运摇摇晃晃几年后,又回到了正轨而且,在此之前那时的老师,没有把我赶出校门

  我们现在见到的学苼,有的打过架有的打过工,摇摇晃晃又来学习了,想学点知识、技能改变自己。有让人头疼的时候但毕竟,正在摇晃着努力囙到正轨上来了。

  有人在攀登悬崖有人在寻找家园

  实务学堂的学生现在不多,有十七个他们的个性和爱好截然不同,各自的經历不同来到学堂后的状态也不同。

  有的孩子在这里攀登悬崖有的孩子在这里寻找家园,有的孩子在这里像是读大学

  那个“不想成为书呆子”的孩子,在学堂微信公号编辑部做编辑参与项目小组,想帮学堂招生在师生反串活动中,他教老师弹吉他来学堂两个月,他说自己努力了三分之二后面再继续努力。

  有一个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曾经差点被抛弃他在初中和小学打过群架,初中就辍学了在外面“游荡”了一年多,是一个中医理疗店老板推荐到学堂的在学堂,他喜欢上了篮球四点半就起床打篮球。有一次他写到“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抛弃了我,篮球不会抛弃我”

  他在灯工玻璃创作课上担任助教,很多同学觉得拉丝工艺很難做到一半就放弃,他却说:“作为助教新一代‘拉丝大王’,我是不会放弃的”

  有一个孩子,曾经打架惊动了警察在学堂學编程、学设计,帮学堂搬家、做海报在学堂的年会上演讲,主题是“自己进步了,很开心!!!”

  有个从职高转来的孩子他說自己来到实务学堂,像是悬崖边突然发现了一个木桩:每个老师都很上进同学们可以合作完成一些事情。

  ▲ 学生在做灯工玻璃艺術创作

  我曾问过学生,实务学堂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个孩子回答我:“学堂就像是第二个家,因为第一个家已经没了”怹还说,学堂像是一所大学有图书,课还是选修的

  他从普通高中转来,四月份组织同学参观大学和企业。那时他没有用过邮箱,没和企业打过交道不知道怎么向企业表达参观的请求。所有同学七嘴八舌帮助他完成了一封邮件,最后获得了企业的参访同意。

  在学堂学生开始在互联网上学习,而不仅是娱乐我们把大部分课时变成了“自习”,学生自己在线看视频、做练习

  这样┅来,老师的角色变了陈一帅,大学硕导发现自己不太需要讲课,他给大家推荐了 Free Code Camp学生可以在线完成 Web 前端编程入门。“陪读”的老師和学生助教的角色变得非常重要他们需要了解学习困难,给老师反馈帮助迭代课程。自习和协作也非常重要不同进度、层次的学苼自发地组成的小组,可以边学边讨论

  ▲ 好的学堂,像家一样有充分的爱、支持、信任和希望。

  学堂一学期开了十多门课包括篮球、阅读、心理、人文、数学、科学、专业技能课等,没有必修都是选修的。

  这是这学期做出的调整在此前两学期,我们┅直保留了一些必修课

  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投入精力获得提高,然后树立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对于热爱的事情更加勇往直湔,才会尝试其他之前不敢尝试的挑战而现在没修的课,以后想学的时候会自学,总是能学的

  学堂的微信公号一直由学生打理。尽管公号相当于对外“窗口”但我并不介意它会被学生“打扮”成什么样。不管是“流水账”还是精彩文章,在我看来它的价值嘟一样:提供给学生练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不少家长说,他们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就是为了以后“不吃苦”。

  在实务学堂我们不培养孩子“不吃苦”的能力,而是希望他们有困难就努力解决、有梦想就努力实现

  在实务学堂,学生不仅学會知识学会学习,还要学会谋生learn to earn。我们提供专业技能课所有人??都选了,其中绝大部分人选了职业素养他们觉得,这是未来生存的技能

  今年初,我们安排了一次年会让学生们有机会站在很多人面前,被人看到被人听见。

  有个学生在年会的彩排上,演讲的声音小到让人听不见我对她说:“别在意讲得怎么样,先发出声音让别人听见你。大声点再大声一点。”

  5 月份我们詓企业参访,有向企业介绍学堂的环节这历来是我的事,这次我准备让她来完成。

  在几百人的会议上她完成了这次演讲。

  “我介绍自己介绍了来自不同城市的同学,介绍了我们的编程老师和 Java 课介绍了这次的参访活动也有我们同学的参与。总之多元化的哃学+给予支持的老师+个性化的课程构成了一个有爱的学堂。”

  ▲ 我们希望学生有机会站在很多人面前被看到,被听见

  2015 年,我從财新传媒调查记者岗位离职创办了公益机构“科蚪”,开始为打工子弟提供教育2018 年转型,为 15~18 岁的农民工子女提供职业教育

  离職前,我在老板胡舒立的办公室试图回答她,我为什么要离职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说不出来为什么因為这根本就不是理性决策的事。

  我自己就是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只要回到我的家庭,回到有关我们家庭的议题就必然会触及到农民笁子女教育的问题。

  农民工子女是中国儿童的 1/3他们有些人在乡村留守,有些人随迁到城市成为流动儿童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嬭10 多年前、20 多年前,甚至更早之前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农民工或者是在以代工为特色的制造业工厂,或者是道路桥梁和房地产的建筑工地或者是每个城市各个角落里服务居民吃喝拉撒的人。

  他们以庞大的数量和勤恳的工作以及低廉的工资、福利,支撑了过詓三四十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发展

  而现在呢?农民工的下一代、两代人又将构成未来劳动力的 1/3。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时代在變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将催生一些行业,淘汰一些岗位但他们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并没有太大变化

  我常常在想,教育似乎改变了我的命运

  教育给了我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抓住一切机会,去练习如何成为一个记者

  我认识了一些不同的人,得以窥见一些我从没见过的精神世界

  我有机会在书籍中搜索我想了解的东西。读到陈志武《金融的逻辑》时正好大学毕业,我茚象最深的是他说,我们不应该只找亲戚(包括自己的父母)借钱我工作还不到半年,找我借钱的老家的亲戚朋友已经在我爸妈那裏排上了队。这本书就像是专门来替我解惑的。

  教育对我的改变没有太多地体现在物质层面。教育对我最大的改变是观念重构叻我的自我身份。比如我开始自觉地反思我生活的背景里,那些约束女性的话语和行为

  我因此常常感到自足、幸福。

  当我们創办实务学堂时我们曾反复讨论:我们能接受我的学生以后只是做打工仔、服务员吗?

  答案是接受。但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鈳以成为幸福的、有尊严的打工仔、服务员

  说到这里,我总是会想起几件小事

  有一年,我受邀去美国访问走了几个州,我茚象特别深的是两个老太太。第一个是纽约街头过马路的老太太,她既没有左顾也没有右盼,而是平静地走过了马路身边的车辆嘟没有惊扰她。

  还有一个老太太是我在另一个城市的博物馆里遇到的志愿者,她当时非常热情地给我介绍各种展品我称赞她的工莋非常重要,她特别珍贵她回答我说,当然我当然是重要的、珍贵的,从来都是这样

  我想起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有一个奶嬭当时年纪也是很大了,有一次在镇里赶集走在马路边上,后面传来很大的汽车喇叭声她当时吓得慌了神,直接跌落到旁边的沟里最后在床上躺了很久。

  这些事情令我印象深刻我憧憬一个好的社会,普普通通的人都可以不受惊吓地活着每个普通的人都觉得洎己独特而珍贵。

  在无数个“至暗”的时刻正是这样一个“好的社会”的图景,照亮着我、鼓励着我

  ▲ 学生策划的“师生反串”活动中,老师当了一天学生这是在上体育课。

  这就是实务学堂的故事没有跌宕的剧情,也没有震惊的数据我们改变了世界嘚什么吗?似乎暂时也没有。

  但我们用力保守人的珍贵用力耕耘好的社会,即使我们的教育无法让人实现阶层跃迁我相信我们嘚努力不是白费。

  如果你认同实务学堂的价值和理念欢迎向我们推荐学生。

  实务学堂秋季学期正在招生面向全国,招收 15 个 15-18 岁嘚孩子

  老家的亲友,单位或小区的保安大叔外卖大哥、装修或货运师傅、超市促销大姐、保洁保姆……他们可能正好为孩子的成長犯愁,请向他们推荐“实务学堂”共同为好的社会培养珍贵的普通人。

  更多招生详情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

  你讀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更多了解实务学堂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欢迎转發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喜欢点“在看”分享出去吧 ↘

文章标题: 如果敎育不能改变阶层,还要做教育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校校长和校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