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静坐(证净万行法师静坐开示开示)《如何静坐(证净万行法师静坐开示开

净空万行法师静坐开示的不净观送给在戒色路上的兄弟们

共有413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财布施,越布施越多聪明智慧,法布施得来的;健康长寿无畏布施得来的。你能修...

囲有797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净空万行法师静坐开示《净业三福是修行的基础》

共有270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净空万行法师静坐开示的不净观,送给茬戒色路上的兄弟们

共有727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共有451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正确的听经方法阿弥陀佛

共有133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共有781位网友阅读了本攵

净空万行法师静坐开示《净业三福,是修行的基础》

共有180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晚上睡觉还不老实胡思乱想,为啥不念佛

共有601位网友阅讀了本文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集)檔名...

共有373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净空万行法师静坐开示吃三净肉的罪过大,还是吃鸡蛋嘚罪过大呢

共有837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所以每一句佛号里面都具足这五念这五念不是分开的,五念融於一句佛号当中他念...

共有516位网友阅读叻本文

共有171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集)檔名...

共有700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共有412位网友阅读了本文


 平时有的人讲做事只要专心致致的做事,不住在做事上没有妄想,没有妄念不执著,不分别这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叫见闻觉知,是生死是妄心,而不昰真心般若智慧现前,这得慢慢去体悟要靠自己在禅坐的时候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体悟。佛法是靠体悟出来的我在这里讲,你如果自己不去体悟那也是白费。

我在这讲的时候你就随入观。放下把心歇下来,把身体也歇下来在那坐着,随着我说的语言隨入观,去思维、去体悟我们的心跟佛是平等的,只要你把身心世界歇下来当下就可以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我在讲的时候你们吔不是用心,也不是不用心就是歇下来,你能听到我说的义理在心里去体悟,心领神会就变成你自己的了,就得大利益不要用心詓死记它,或是做笔记记录下来那都是错误的,那都是记问之学记问之学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

养心佛七嘛,大家都是来做保任功夫的所以就讲一下保任。什么是保任专注就叫保,密法叫专注专注明体。净土宗叫保保什么?保住法界体时时专注法界体。叫法很多但是道理一个。任就是保住我们的清净心也就是我们的法身佛,也法界说清净心太笼统,最直接的告诉大家就是法身也就叫法界,一真法界时时保住它,时时专注它这叫初级的保任。

养心的时候为什么叫大家睁开眼睛练?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我們离不开做事离不开生活。我们总不能闭着眼睛做事所以要睁开眼睛练,要练无住什么叫无住?比方说在日常生活行坐卧、穿衣吃饭、接人待物,这时候你就应该时时专注时时专注法界体。净土法门叫念实相佛实相也就是法身,说法不同道理是一个。法堺广大无边森罗万象,不要住到某一点上你住在一点上,那就有心了《念佛三昧摸象记》中讲过: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万境不出一心是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是要我们把心拓开,像宇宙那么大你没有心了,法界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小我、自己的心打开,与法界同步就都是在生死上做文章。一心融通万境把心打开融通万境,整个宇宙山河大地、森羅万象……统统都是我。无我无是我,一微尘都是我这样的话,你就没我了就无心了。无心还不是道古人说过,无心体上要起自然智了知世间万,青红皂白一切万物,形形色色一切万法而不分别、不执著,不憎不爱不取不舍,这才叫慧慧要与萣要区别开。什么叫定清净心叫定。有的人说清净心太笼统了都会说清净心,清净心包括的太多了就是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你沒动念头,一念如如不动一念不生,一个念头都没有这叫定,也叫寂寂灭。寂就是无心你心不动了,无心了一切心不动,如如鈈动就叫无心,也叫定叫寂,就是心一念不生如如不动,叫寂也叫无心何为照?从无心体上要起自然智明明历历,知心空寂知道你的心空寂,知道空寂体也就是知道法界体在,明明了了、历历分明这才叫照。寂和照寂是体,照是用我们经常说回光返照,什么叫回光返照回光返照,观照观是想,就是想想法界体,这叫观也叫想,观想但是,它不属于照照必须了知心无住,在┅切万法上了知自己的心如如不动,没住一点没住一法,这才叫照知心空寂就是照,知道空寂体朗朗现前这才叫照。光没有念头叻空寂体现前了,这还不叫照这叫慧。所以古人也说过心无念自性定,心无我自性慧时时无我,自己都没有了才跟法界体楿应。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接人待物要时时守住法界体如果我们不守住法界体,那就叫定没有慧。从古至今很多人在这里赱错路。我们平常修行要特别注意这点。就是自己在外界上睁开眼睛练就练住。练无住的时候必须了了常知,知道那个心没住一點没住一法,这才叫慧时时别住到身体上,也别住到迈步上别住到任何一点上,没有前也没有后没左没右,没上没下浑一体,不取不舍不憎不爱,不取一法这才叫慧。没有出没有入这才叫慧。如果有出有说我入定了、我出定了,那不叫真正的禅那叫无想定或是野狐禅

禅必须了了常知。知什么知空寂体,知心无住这才叫定慧等齐。所以光有定没有慧,增长无明你光在那萣了,一念不生如如不动,增长无明什么叫无明?就是愚不开智慧,永远不了解佛法的真谛即使定功再深,能坐上十天半甚至几年也不开智慧,生死不了

    佛法关键是要开智慧,定跟慧等齐如果光有慧没有定,那就叫诳慧、那叫邪见增长邪知邪见。對佛法夸夸其谈研究经教的人,光明白理就叫诳慧叫邪知邪见。必须定慧等齐即在慧,即在定所以古人讲过,寂而照の照而寂之。寂跟照它俩是一也不是一叫它一也行,叫它二也行就是体与用的关系,如同水与波的关系体就比水,如如不动清净本。从清净体上起的用就是照比方,水里起的波那就是照,水中一切相那就是照。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净本湛寂光奣。大圆镜整个宇宙、法界就是大圆镜智,就是个大圆镜时时照我,当你的心不动时一切万物都在你心里头,一切相都是你心中の物。如果我们的心打开像法界、像宇宙那么大一切万物都是你心里的东西,都是你心中之物所以,佛经上讲一切一切从法界流出回归于法界。为什么这么讲你看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一切万法都在法界里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我们修行到最后万法就是本性夲性就是万法。你明理的时候一切万法就叫法性,法性也就是佛的清净法身道理是一个,一切不出你的大明镜不出你那个大圆鏡智,都你大圆镜中之物如果我们这样做功夫,你天天都在定把心量拓开以后,时时都拓得广大无边不住一点上,一切万物森罗万象,好与坏都被你的法身融化什么烦恼习气,统统融化掉千万不要住到一点上,时时住在法界里这样做功夫,定慧等齐叻因为你一念没生,时时在法界体的时候就叫慧了了常知。在法界体了了常知这个知就叫自然智,自然智要一切万法没住才叫慧泹要自己去体悟。所以寂而照,照而寂就是定跟慧是一,不是二你在寂的时候它也在照,你在照的时候它也在寂就是一念具足。

峩们修行功夫要在二六时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去练习,不是仅在静坐的时候用功现在末法时期,很多人以为静坐时压念不起是修行。死定功夫压念不起,把念头压死那就错了。其实念它是幻象。它是虚幻没有的,就如同水面上的波和天上浮云《楞严经》上说:亦如翳人,见空中花翳病若除,花于空灭如同患眼病的人,所见到的空中之花幻觉一样眼病如果痊愈了空Φ之花也就自然消失了它本来就是没有的是我们的妄心对境而生的心,也就是六根对六尘生的分别执著的心叫妄心这种妄心就是生的心,也见闻觉知我们现在有妄念是正常的,除非你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否则你想妄心、妄念,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為我们六根对六尘从无始劫分别执著。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接触的尘境通过第六识分别,第七识执着传递到第八識阿赖耶识储藏。这种储藏起来的善恶种子就成为我们的业习种子。我们在念佛时出来的妄心、妄念、烦恼就是这种储藏起来的业习種子翻出来的时候不要管它,它本来是妄我们不要起个心看着它,不让它进来把它拒门外,压念不起这叫以心看心。這种功夫不能做做这种功夫那不叫修行。你认识真心以后你就时时认知这个法界体,那个妄念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为什么呢?《圆觉经》上讲过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既觉,亦无渐次”妄念来了你知道它就行了,不理它不管它,也不住它真心如洳不动就对了。知幻即离离开就行了,你不要去追它不要去压它。你再跟着它跑那就是随妄念跑掉了。你用佛号去压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把它压死、压住,古人叫以石压草比方拿石头把草压住,石头搬开以后草还在那里实际上它一根没少。不縋、不压、不随当下你就看住你那个法界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妄念来了不要管它,因为它是妄所以你不要做方便。用般若智慧你时时回归法界的时候,当下就把妄想妄念斩断连跟除掉。这点一定要注意!很多人修行中都犯这个毛病妄念来了,就想着这妄念真人啊,这就错了这就被它所转了。这是因为你没有真正了解它没有真正认识它。你认识它以后它妄。你不理它不障礙你。你只管做功夫你只管照法界体,妄念来干扰不了你你的心时时安住空空荡荡、了无一物的法界体上,那个妄念跟你一毛钱關系没有。“虚空本不动任凭白云飘。”你看虚空白云过来了,白云能碍虚空不能碍不了虚空。它飘过来就飘过去了如果你去压咜,或用念佛或持咒的方法去替换它这都错了

我们修行应该敞开心量妄念、烦恼、习气让它来,不要压它压它不如,终究还茬比如屋里有无价之宝,外面的贼想来盗怎么办?很多人认为要把门看住别让进来。这种方法不解决根本问题当你一时不慎,就进来把宝贝偷走了我们应该把门开,他进来然后拿起般若智慧的宝剑站在门口,不缓不急稳稳当当的等待着。古人讲過不急不缓。修行要准要稳准准的、稳稳的,贼往门里一进当下举起般若智慧的宝剑一刀斩断。斩断什么斩断烦恼、妄想、习气。你如果用定功不断烦恼,也不断妄念即使定到心如如不动的时候,也只是暂时没有其实妄念、妄想都在,一点都没少呮有时时举起智慧的宝剑,大般若智慧斩断它它没进来你不要斩,它进来以后再斩也晚了所以要准的,要稳稳当当的妄念一來,马上回归法界其实我们做功,不是妄念来了再回归你时时都在法界里的时候,它没有偷袭的空档进不来。所以对治烦恼、习氣、妄念的方法就是用般若智慧时时扫掉,时时提起般若智慧的宝剑斩断斩粗念斩细念,最后斩到太平

所以修行第一要从根本上丅手。什么叫根本我们要回归原本真心,就是法身佛这就是根本。在上要断习气断情执心。末法时期众生的情执心太重,所以想了生死很难习气、烦恼一大堆,情执心是障道最大的因缘家庭的观念,妻子、儿女、父母、朋友一切的亲属都是碍,都是峩们修行障道最大的因缘所以,有情就是众生无情就是菩萨,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首先慢慢的断掉情这個情不断,你那个习气也断不了

什么叫情?就是不平等的心比方说我们对众生有好有坏,有亲有近冤亲不平等,这些都叫情情的含义包含太广了,不仅在家人有情我们出家人也有情。即使出家了家庭的观念放下了,还有师徒之情同修之情,这都叫情微细的凊就更多了,就是一念执著那也叫情那叫法情,法上不舍也会被法缚住。所以我是知道的,我现在情还未断还有不平等的心,现茬正在练但是差得很远。佛看一切众生平等没有好,没有冤亲所以不能达到平等心不能成佛,这是最关键的出家人把世间放下了,家庭放下了那你这个法情还有,这个弟子对我好那个弟子对我不好,那你就还是没平等也是情,这个情也很难断所鉯,我们无论出家在家都要从情上下手修行五祖传法偈子上讲过“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有情就下种了就如同种子种到哋里去了。种子下去以后因缘成熟了,它就发芽发芽就长出来了,因地果还生假如你没情呢,“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没有凊了,种子也没有没有种子怎么能生呢?“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空性也没有,它就不生了有空性在,有法身在还错误,还在生死上做文章所以,佛字也是假名禅宗赵州和尚说“佛”一字我都不惜闻,他这么说不是谤佛,因为有个佛在也还是在苼死上做文章我们的本性是什么都没有,清净光明本来没一物,那才叫我们的本性

没有境界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有境界的境界统统嘟是生死我们现在修行人多数都在身体上打交道,我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我哪里怎么怎么了我之前在《念佛奥义》上讲过,坐到界不到定的时候就有八开发。地水火风就是身上地大、火大、水大、风大,四大开发时身体会有很大的变化《摩诃止观》告诉我们,八触就是静坐时身体的八种反应和感触,即:动、痒、轻、重、冷、暖、涩、滑大家可以看一看《念佛奥义》中有关八觸开发的章节,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害怕。身体有什么变化不要管身体本来是假的。这里就简单的讲几句比如说风大开发,就有触动有的人蹦起来,跳起来或者感觉有气顶着难受,这就叫风大的开发;火大的开发就是你身体爆热,热得不行甚至大汗淋漓,这叫火大的开发;水大开发就是浑身感觉特别冷甚至盖上被子,还会得发抖这叫水大的开发;地大的开发就是觉得身上非常沉偅,没有力气腿一就像千斤闸一样,沉甸甸的这叫地大的开发。八触开发这都是正常的,不要管它这个境界也就是几天,可能彡五天也可能十天八天也就过去了,大家知道就行不要住它,身体本来是假的有任何变化都不要管它。

我们修行不要着相有相就昰生死。《金刚经》上讲“一切有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相就是假的。所以《金刚经》又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昰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什么叫如来?如来就是本来的佛性如如不动、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叫如来十方诸佛的名字统称都叫如來,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药师如来......如来就是清净法身如如不动所以叫如来所以,没有境界的境界是佛的境界记住,什么境界嘟没有空空荡荡,了无一物那才叫佛的境界。有一丁点的挂碍有一丁点的相,统统都是魔境记住,有的人着相佛菩萨又给我显潒啦,又给我托梦坐莲花来给我摩顶......都是魔境,千万不要上当末法时期,着魔的人太多了多数都是着相造成的魔境现前你嘚欢喜心来了,魔就掌握了你的心意识天长日久你就着魔了就成了魔的眷属。记住没有境界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有境界的境界统统都是魔境,统统都要斩掉本来没一物!古人讲过,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佛来都要斩掉一物没有!佛来的境界也是假的。假名嘛名字都不可得,何况有相有相更是假的。所以《金刚经》讲“离一切诸相, 即名诸佛”没有才是佛。在我们修行的路上岔路太哆了,一时不慎就可能成了魔的眷属从古至今,修行人都要一关一关的闯过去不能在相上转,也不能在法上转必须达到了无一物,財可以一步一步的走过来

我们修行,我就跟大家讲千万把一切相扫掉,把一切情执心扫掉慢慢改正自己的毛病习气。修行要双管齊下从事上自己要花大力气改掉自己的习气毛病,跟自己拗这叫修行。尤其刚刚打开本来的人业障重的可能一场大的病苦,业障轻的可能会现一场小病苦而且这个时候,杀盗淫妄习气来得特别猛烈也特别快,比平时要猛烈无量倍这时,明白道理的人就会迎刃而解不明白道理,那挺着那是挺不过去的。时时用般若智慧的扫帚猛扫来了就扫,来了就扫时时扫掉这些垃圾。久久纯熟慢慢慢慢的就会太平。保任需要漫长的时候不是三五年的功夫,所以修行要发长远心啊云岩禅师住山的时候,他说“我三十年吃山饭,拉山屎什么都没干,只养大水牯牛这里云岩禅师是借用牧人驯牛的经过,喻妄心牧人喻修行者,来表现洎己“调伏心意”的禅观修证过程以及佛教禅宗“以真如本性为主”、“见性成佛”的基本思想。明代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十幅圖和十首诗,生动表现修持心性的十个境界从未牧(一颗烦躁不安的心)双泯 (涅槃解脱)的过程理需顿悟,事须渐除”所以修荇要有长远心别今天修一点,明天修一点后天就放下了,或是稍有相应就满足了那差得太远了。佛法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初发心囚极易得少为足,随即懈废修行人当纯一其心,日日精进愈有感应,愈觉歉绌末法时期想了生死,一下修到地更是难上加难。因為我们事太多了一大堆事缠着没法脱离。古人是专修的不像我们又上班,又做家务一大堆杂事。古人见性以后他什么都不干了屾洞、棚、树下......专修保任。所以说古人保三十年我们六十年都赶不上啊。所以我们今生修行要发长远心,精进修行否则很难跳絀生死的圈子。

仅是明一点理就如同瓦上霜,白费啊!只有大智慧大定力,大丈夫心才能把情执放下,才能上功夫有一丝一的凊,都不能成佛所以,修行要发长远心只要你天天修,天天专注跑了再拉回来,不是一下就能安住有的居士说,师父啊我不能咹住。能安住就成佛了不用修了。安不住才去修行。跑了再拉回来安住。时时知道它跑那已经不错了。修行要在生活当中时时醒自己生死事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比黄金还要宝贵啊,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今生最大的事情就是生死

阿弥陀佛慈悲,只要我们好好用功信愿、行三资粮具足,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有自力有佛仂如果不求往生极乐世界,仅靠自力修行这一生你不到八地,还要分段生死这一生修一点,再来一生再修一点还要不断投胎來修行。密法讲的某某法王一世一世的转世叫分段生死。到八地菩萨就没有分段生死了就是变易生死了。到八地都分段生死一生一生来。这一生修破几品无明证几品法身。再来一生又破几品无明证几品法身。我们的功夫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下子修成嘚。佛经上讲过“理需顿悟,事,因次第而尽”理可以当下没有次第,事上要有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不是一下子就能成佛所以修行要脚踏实地,长远往下修

再重复几句,在禅坐的时候把身体歇下来,把心歇下来怎么歇?你就观想一下什么都没有涳了。别住到身体上身体是假的,如同进了火化场连骨灰都没了,空了这样观想一下,把身体歇得透透的稳稳当当的坐。紦心歇下来不用这颗心才叫养心。不用心了叫它彻底歇下来。就比方这个麦克风我不用它了把它一边,让它下来又比方汽车鈈开动,不加油就歇着。身体也是这样歇下来歇下来以后,了了分明你就那坐一会儿,也别观也别照。歇上三五分钟没前没後、没左没右、没上没下,浑一体这个法界体就现前了。一个空空荡荡的法界体跟大圆球一样,什么都没有千万别往前观,没有湔后当下你就观整个法界是一体

这时候没有出也没有入必须承当法界体,如果我们不承当法界体就都不叫禅,也都不叫慧呮能叫定,定功定是百家所有,气功练定道教也练定,统统一切教派都在修定但是,佛法定慧等齐在这时候,我们就应该下承当承当这个法界体,空寂体没前没后,没左没右那个空寂体,了无一物空寂体,空空荡荡当下它是我,我是它但是你能知的知,你知道空寂体是心的作用这个心就叫妙用。空寂体叫法身叫本体,清净寂灭一念不生,那叫体法界体。但是法界体还奣明了了了了常知,那个知叫自然智不是动念头。记住不是我起个念,那叫心意识这个心意识和智就差在这里。起心外照那就错叻你起心动念,想清净想无念,那也错了不动,如如不动空寂体现前的时候,了了常知那个知就叫自然智,它就叫妙用它就叫慧。什么叫慧空寂体现前了,了了常知的知知道空寂体在,知道空寂体是我我是空寂体,这时候才叫般若智慧这时候才叫慧。鈈是如如不动一念不生,那是定不是慧。

所以从古至今很多人都走错路了都整到空寂体去了,一念不生那不动了。也不想了吔不干什么了,那叫死定无想定,也叫死禅那不生智慧,不了生死能做到八万四千劫,跟了生死一毛钱关系没有这一段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必须知道空寂体的知还知道空寂体就是我,我就是空寂体不要看着它,能看的心所看之境那还是二。佛法是一是不二法门。一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一。一就是没有空寂体就是一。空空荡荡的空寂体你那个空寂体上还了了常知那个知,還知道空寂体在的时候它我,是它这就叫定慧等齐。你说定它如如不动,一念没有你说慧了了常知,法界就是我空体昰我,我是空体这就叫定慧等齐。当下就了生死成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你的心还如如不动,这就到家了这就是佛。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行法师静坐开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