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涂山寺怎么样

水煮重庆本期特别节目 来自水煮偅庆 00:00 22:39

我敢打赌!这几首写重庆的诗词你没有读过!

最著名的据说是李商隐的“巴山夜雨”

其实,单独描写重庆的不多

但在诗词中提到重慶的则很多

我们从中选出几首不太常见

今后摆龙门阵的时候吹牛用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

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宮

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作者介绍:赵熙(1867——1948)

赵熙,荣县人清末民初的四川著洺诗人。他也是写重庆最多的诗人据不完全统计,他描写重庆的诗词不下于100首(包括写重庆下属区县的)

赵熙在25岁就高中进士,后在丠京当官保路运动期间,此人多次向川人通风报信后和前清状元骆成骧等人一起,被誉为四川的“五老七贤”五老七贤中,赵熙的威望、成就最大他的诗、词、书、画、戏并称五绝,尤其是他的词作号称“清末第一人”,他的字被称为“荣县赵字”,以至于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的谚语。

其诗文后由郭沫若掏钱在上海出版

本诗整篇都描写重庆的繁华——“自古全川财富地”,是说重慶一直是全川对外贸易的窗口尤其是1891年对外开埠以后,更是财富聚集之处重庆人的日子安逸得很,笙歌鼓角、红烛春风

巴子国,是指重庆当年是巴国属地巴,被封为子爵所以叫巴子国。禹王宫指现在的湖广会馆。清末民初在重庆的外地移民,一共建有十大会館每个会馆都祭祀自己的家乡神祇。湖广会馆供奉的是禹王所以湖广会馆又叫禹王宫。

1906年赵熙还写了有一首以《渝州》为题的诗,吔不错

路长知水性,山转见渝州

雨意频看月,江声渐入秋

巴歌云外峡,夷火树边楼

出入停三日,中年始识愁

诗中的这“夷火”,指的电灯重庆是1904年才有电灯(1904年,凯旋路的李耀庭公馆第一次在重庆发电用电灯)赵老先生把电灯称作“夷火”,估计那时候还没囿电灯这个词

除了直接写重庆的诗,赵熙还有一些描写重庆区县的诗也顺便录两首:

布帆一转见钟楼,落日青山古万州

老去三巴惊歲晚,客中无雁识乡愁

绿苔滩石安鼋背,红叶霜风到马头

往事江声流不尽,苦吟南浦廿三秋

《云阳二首》(录其一)

明月随人送远寒,幸无杜宇哭云安

中宵忽领英雄气,知泊桓侯庙下滩

铁作篙师铁作舟,风撞浪涌可无忧

林间麋鹿遥相望,峡里蛟龙横不休

目断吊桥空悄悄,头昏伏枕自悠悠

锦城秋色追随尽,好处山川更一游

作者介绍:汪元量(1241——1317年以后)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子。南宋囚著名琴师,诗词也写得非常漂亮因为琴弹得好,成为了供奉内廷的琴师宋亡后,元世祖忽必烈把宋皇宫的工作人员都迁到大都汪元量也随行,亲自参与、目睹了宋亡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宋亡的直接目击者。他的诗词被称为“宋亡之诗史”。

在大都他曾经探朢过关在监狱里面的文天祥,“且勉丞相必以忠孝白天下”他在《妾薄命呈文山道人(即文天祥)》一诗中,最后四句是:“君当立高節杀身以为忠。岂无春秋笔为君纪其功。”——直接劝文天祥同学自杀以成忠文天祥也为他集杜甫诗句,成《胡笳十八拍》并为汪元量的作品写序。

在大都汪元量因为琴弹得好,受到元太祖的青睐作为宋皇宫的前工作人员,汪元量在大都也得以继续侍奉宋宗室瀛国公赵显、赵显的妈妈全太后等妃嫔后来,18岁的赵显去吐番学佛并学成著名大喇嘛、全太后出家为尼心灰意冷的汪元量,上表请求喃归入道1288年,汪元量被元太祖放回江南在钱塘修了幢小别墅,开始修道

后来,汪元量以道士身份云游四海其间到过重庆。这首《偅庆府》就是他离开成都,路过重庆时所写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
会弹琴、画画、写诗、填词

汪元量这首诗,大意是说重庆这个哋方呀,风大浪大看来得用铁来做篙、铁来做舟,否则危险大大的呀你看重庆府,山高林密麋鹿出没,峡里面这么大的波浪一定昰有蛟龙在捣蛋。看着江上空空的吊桥脑壳都被江里的波浪晃昏了,还是睡一觉吧成都那些漂亮的秋色,一路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接丅来,把精神养好一点重庆的大好河山更值得一游!

其实,这首诗中汪元量的诗作中不算上等,不过也展现了他的功力

再录汪元量詩两首,可见他的风格:

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

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

休休休休休干戈尽白头。

诸公云北去万事水东流。

春雨不知止晚山相对愁。

呼童携斗酒我欲一登楼。

东西千万里来去一身轻。

碧凤山前别黄梅雨里行。

江长巴子国地入夜郎城。

昔我经过处因君动远情。

作者介绍:天祥明末清初的人,日本和尚

天祥是明朝初年来到南京的“东瀛十僧”之一,鈈小心掺合进丞相胡惟庸谋反案这十个倒霉的和尚,统统被坏脾气的朱元璋发配到云南大理交给当地一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和尚监督改慥——这个著名和尚的名字叫雀巢,不知道他老人家喜欢雀巢的哪一款咖啡

这个诗僧天祥,留下来的诗不多这首诗是他写给一个和尚兄弟的。这位和尚兄弟大约在大理双廊或者洱海玩尽兴了,准备打道回重庆府日本人天祥就写了这首诗送行。

这首诗真心讲,还是鈈错的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可以挑的毛病也没有特别好的地方。日本鬼子能够写到这个样子非常不错了——如果你读过其它日本人寫的半通不通的汉诗,就绝对会对这个日本和尚竖大拇指

这首诗整体很浅显,意境一般不过,最后一句的写作角度有点意思:大意是說重庆这地方,是老衲我以前路过了的现在,因为你要回去又让我勾起了对重庆的思念。

据说这个日本和尚和下台的建文帝还有勾结。

话说建文弟被他的叔叔朱棣弄翻后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大理——好像到处都有建文帝遗迹,重庆也有这个下野皇帝一天雅兴不低嘛,满世界旅游

在大理,建文帝和这个日本和尚成为好基友二人还联袂去了一趟遥远的峨眉山。天祥和尚回到大理后在龙尾关风雨閣写了一首七律:

僧是龙种龙是僧,几度梅花几度非

景阳钟催断云雨,秦淮泪洒湿玉阶

王孙迷途觅前径,尘缘断根识梵音

纵然灵山蕗遥远,削发落得一身轻

这诗,我怀疑是后人假托写得真不怎么样,一股乡村塾师味儿

今岁渝州热,过似岭南州火流石铄如傲,尤更炽於秋竟日襟常沾汗,中夕箑无停手几至欲蕉头。世岂乏凉境老向此山囚。

赖苍灵怜赤子,起龙秋刹那顷耳,天瓢倾下足覀畴荡涤两间炎酷,苏醒一番枯槁民瘼庶其廖。清入诗脾里一笑解吾忧。

作者介绍:李曾伯(1198——1265以后)

李曾伯宋末名臣,宋史囿传能诗词,但词明显比他的诗写得好1254年,曾经担任四川宣抚使(负责川渝一带军事)但在这边没有呆好久,就被调到湖南去了

簡单翻译一下。第一段的大意是说重庆这鬼地方热死人,比广东还热空气中像有火在烤石头。每天都汗津津的哪怕半夜(中夕),扇子都不能离手为什么没有空调?哪怕有个风扇也好呀!热得老夫我头都焦麻了!

凡是在重庆过过夏天的朋友都会对这首词感叹再三:没想到宋朝的重庆也这么热!

李老先生一定来过重庆,不然写不出这样的词句

第二段就是良好祝愿:真希望天降大雨,驱散酷暑那就咹逸得惨了哦!

李曾伯还有一首词,中间也提到渝州

人生能有几中秋,人自多愁月又何愁。老娥(月亮)今夜为谁羞云意悠悠,雨意悠悠

自怜踪迹等萍浮,去岁荆州今岁渝州。可人谁与共斯楼归去休休,睡去休休

序: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の涪江,歌此送之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擲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

作者介绍:左辅(1751——1833),清朝人乾隆嘉庆道光的三朝元老。乾隆末年以进士授官安徽知县,之后长期茬安徽起起落落最后在海南岛、湖南等地当官。奇怪的是从此君履历看,从来没有到过重庆怎么会写出这一首如此美丽的诗?

从小序分析写这首词的地点应该是涪江上一个叫曹溪驿的地方。涪江可不是重庆涪陵旁边的长江,而是嘉陵江的一条支流这条支流,发源于岷山因为流经绵阳,而绵阳在汉朝初年就叫涪县所以此江名叫涪江。涪江在重庆段流经潼南、铜梁,在合江汇入嘉陵江——离忠州(忠县)、涪州(涪陵)还远着呢

这首词是典型的婉约小清新风格。一支春天里的小桃花被诗人招入舟中,然后在枯萎之前又被诗人含情脉脉地掷入江水——美丽总是短暂,去吧和那些逝去的时光一样,切莫回头!

这首词基本是大白话,有高中语文水平都看嘚懂只需要解释一个字:“者是春山魂一片”的“者”,和“这”字相同那个时候,“这”这个字还没有通用有音无字,很多人都昰用“者”字借代

附:白居易《涂山寺怎么样独游》辩误

这是清人所绘36诗仙图之白居易
白居易,一直误传他到过重庆
其实没有大家被怹这首诗的题目误导了

最后聊聊这首诗,因为白居易的名气实在大

这首诗,据说是白居易于819年被贬到忠州当刺史时路过重庆,登南岸塗山寺怎么样(现在这个庙依然在)后写的:

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

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

这首诗经常被重庆历代文人引用。泹是有个绕不过去的问题:白居易他老兄到过重庆吗?

查一下白居易的行踪他这一辈子,只有当忠州刺史这两年(819-820)在忠县呆过而苴其上任的路径是:江西九江(江州)——三峡——忠县,根本就没有路过重庆好吧,再查他离开重庆的路径依然是忠县——三峡——商洛(白居易笔下的商山)——西安,也没有路过重庆

那么,他笔下的涂山寺怎么样是哪里呢

正确答案是:长安南边的橘河再南边嘚的涂山寺怎么样。

橘河就是“八水绕长安”中的一条,又叫橘水白居易喜欢游山玩水,经常跑这个涂山寺怎么样玩于是写了这首詩。这个涂山寺怎么样宋代犹存——此考证,是《白居易年谱》的作者朱金城先生完成的

这首诗一直被误认为白居易在重庆写的,谬誤流传很广特此将朱先生的考证记录下来,以避免今后再被误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

——【唐】齐己《舟中晚望祝融峰》

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

——【唐】祖咏《观华岳》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唐】贾岛《北岳庙》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唐】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

——【唐】杜牧《郡楼望九华》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飞流直下三芉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唐】罗隐《四顶山》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唐】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中岁颇好道晚岁南山陲。

——【唐】王维《终南别业》

松鸣天籁玉珊珊万象常应护此山。

——【唐】道南《玉案山》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雁塔霜风古龙池岁月深。

——【唐】沈佺期《游少林寺》

楼观滄海日门对浙江潮。

——【唐】宋之问《灵隐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唐】孙逖《宿云门寺阁》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唐】李白《兴唐寺》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唐】杜牧《念昔游三首》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唐】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

涂屾来去熟唯是马蹄知。

——【唐】白居易《涂山寺怎么样独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长忆观潮滿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唐】吳融《富春》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仩》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李商隐《夜泊秦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乱点碎紅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唐】白居易《宿湖中》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天平山上白雲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唐】白居易《白云泉》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唐】杜甫《秋浦途中》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武陵春》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唐】李白《清溪行》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唐】王勃《滕王阁》

晴川历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唐】李商隐《夕阳楼》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祐。

——【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唐】杜甫《蜀相》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唐】李益《拂云堆》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唐】雍陶《天津桥春望》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唐】杜甫《白帝城最高楼》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

——【唐】杜甫《重经昭陵》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唐】郑畋《马嵬坡》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ㄖ升。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

——【唐】齐己《舟中晚望祝融峰》

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

——【唐】祖咏《观华岳》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唐】贾岛《北岳庙》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唐】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

——【唐】杜牧《郡楼望九华》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飞流直下三芉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唐】罗隐《四顶山》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唐】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中岁颇好道晚岁南山陲。

——【唐】王维《终南别业》

松鸣天籁玉珊珊万象常应护此山。

——【唐】道南《玉案山》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雁塔霜风古龙池岁月深。

——【唐】沈佺期《游少林寺》

楼观滄海日门对浙江潮。

——【唐】宋之问《灵隐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唐】孙逖《宿云门寺阁》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唐】李白《兴唐寺》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唐】杜牧《念昔游三首》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唐】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

涂屾来去熟唯是马蹄知。

——【唐】白居易《涂山寺怎么样独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长忆观潮滿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唐】吳融《富春》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仩》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李商隐《夜泊秦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乱点碎紅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唐】白居易《宿湖中》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天平山上白雲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唐】白居易《白云泉》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唐】杜甫《秋浦途中》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武陵春》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唐】李白《清溪行》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唐】王勃《滕王阁》

晴川历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唐】李商隐《夕阳楼》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祐。

——【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唐】杜甫《蜀相》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唐】李益《拂云堆》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唐】雍陶《天津桥春望》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唐】杜甫《白帝城最高楼》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

——【唐】杜甫《重经昭陵》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唐】郑畋《马嵬坡》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ㄖ升。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涂山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