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个屁好像真没什么屁用!很多学历没我高的人收入都是我的好几倍甚至更多……

  当年的李约瑟,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关于中国历史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自然科学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这个问题十分重大,引得无数的中外学者,来研究分析,并试图给出解答,或者否定这个问题本身。这个问题其实是由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引起的,就是中国为什么从远远领先于西方,变为远远落后于西方。在李约瑟的时代,更容易发现的,是科学与技术上的差距,而到了现在,在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急起直追了将近一百年之后,我们却发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然落后于西方,而另外一些领域的差距,较之自然科学,更加难以缩短,比如法制领域。于是我们产生了另外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那样的法制思想?”
自然科学的差距,还不过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而在法制思想上,中国的人治大于法治的观念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甚至直到现在,也没有明显的改观,为什么呢?
当我们深入的分析中西方法制思想的差距时,就越来越发现这只能称之为差别,而不能称之为差距,而这样的深刻的差别,与众多其它的因素一起,共同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因此我们的问题变成了两个:中西方法制思想差别何在?这样的差别为何会在近代导致中国的落后?

  中西方的法律,都出现甚早,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也大致相同,但是为什么中国的法律往往徒有空文,无论立法者、执法者还是犯法者,都未对之有足够的尊重?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太把法律当作一回事,甚至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是需要考虑法律之外的更多因素。我们可以这样解答:在中国,由于法律的目标是追求正义,而为了追求正义,法律只是众多的手段之一,相对于其他的手段,法律既不是最高的,也不必然是最好的,为了追求更高的正义,法律即使被践踏,也不值得为之惋惜。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西方法制追求的不是正义吗?我这里要给出的回答是:的确,西方法制的目标首先并非正义,而是公平。但是通过追求公平,他们认为得到了正义。请注意,是他们认为,而不是中国人认为。在中国人看来,公平并不必然就是正义,而西方人认为,公平——即是正义。
公平与正义有什么区别呢?我不是语言学家,即使是,这两个词我也很难从名词解释上给出答案。但是我能够给出两个意象,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
  说到公平,我们可以联想到天平,西方法院的门口,大多有这样一架天平,这意味着什么呢?相等,或者说对等。这将是我们接下来讨论西方法制思想的出发点。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正义这个词,会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呢?请抬头往上看,对,就是他,老天爷!每当要追求正义的时候,中国人就会往上看,盼这父母官,盼着青天大老爷,盼着圣明的君主或者伟大的领袖,或者是圣人,再不行就是盼着老天爷。哪怕对这个天失望之极,也还是要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因为正义,是从天道而来的。这个天道,与西方的上帝,大有区别,这将是我们讨论中国法制思想的出发点。

三、西方法制思想的脉络
  最早出现的概念非常直观,相等的现象很容易被发现,从物质上来说,苹果与苹果是相等的,从行为上来说,你打我一拳与我打你一拳是相等的。这样的概念因为交换的行为,而演变为“对等”,凡是可以交换的物质或行为,就是对等的。随着交换形式的复杂化,物质与行为之间也可以交换,例如劳动一天可以换两块肉,被打了一拳之后,可以得到一担柴的补偿。
  再进一步,当交换不是即时完成时,就出现了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在我被打了一拳之后,我就有权力打还一拳,或者在我得到了一头牛之后,我就有义务尽快付清余款。
  再进一步,当权利与义务有可能无法实现时,就需要有一种力量来保证,这样社会与契约也就同时出现了。当各种各样的契约,需要统一的,强有力的力量来保证时,法律与国家也就同时出现了。
  当一个社会物质极度匮乏时,生存是唯一的目标,这样的社会,是不存在什么分配问题的,因为首要的问题是保证大家都能吃到足够活下去的食物。在分配的问题出现时,这一定是指多出来的财富,根据某种规则与习惯,人们进行分配,分配得让大家满意时,中国人会称之为“公平”,而在古希腊思想中称之为“分配正义”。亚里斯多德就将正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分配正义”,另一类是“矫正正义”,也就是受到损害之后得到适当的补偿。这两种正义,在中国人看来,其实也都是“公平”,因为这样的所谓正义,都有“等量、等比例”的概念在后面。
  在古罗马,法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罗马法的成就至今无可超越,是什么原因使得罗马法得以如此发展呢?有人又说,罗马法在立法上贡献极大,而在思想上却没有什么重要的著作,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有一个现象,也很奇怪,就是罗马法的私法极为发达,而在公法上却不过如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提出与一并解决,那就是:“罗马的法律,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公平”。一种清晰的、精确的、可以计算的公平。为此,罗马法学家们运用理性的思维,不断的努力,试图越来越准确的区分与界定各种权利与义务,这样一种不断提高“天平”精度的努力,使得罗马法成就惊人。而这种理性的努力,其实非常琐碎和平凡,不能够称之为“法制思想”,但是却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法制的进步。在这样的努力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契约是最适合用“公平”的概念来处理的,而在罗马,有神论,特别是明确的基督教的一神论,很晚才确立其正统地位,而在此基础上推演出的法制思想,要到中世纪才开始起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罗马的公法并不发达的原因。
  在古希腊与古罗马,很早就有自然法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清晰,它混合了神谕与理性两种意思,就像肯定存在,但尚未被完全认识的真理,自然法也是人定法的追求目标与终极的批判者。但是这自然法究竟是些什么内容,却从来没能被说出来,因此这自然法对人定法的指导意义,也就有限了。
  另一方面,基督教出现之前的西方社会,道德的基础也并不牢固,它的三个来源“习俗、荣誉、直觉”,没有一个经得起仔细推敲,强权者的道德,成为相对而言最说得通的解释。
  基督教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经过早期教父们的努力,上帝、圣约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意味着:自然是上帝的创造,而自然法则是上帝的律法,这律法中与人相关的部分,以契约的形式记载于《旧约》与《新约》之中,而这样的契约,成为人类得救的保证,上帝的最终审判,也成为世间一切道德的基础和保证。
  人对上帝犯下的原罪,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犯罪显得无足轻重,因为事实上人人都“该死”,而上帝绝对公正,又使得世间的律法是否公正,不值得过于在意。人人都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得救与永生,如何进入上帝之城,至于现实中的国家与政府,反倒变得无需介怀了。
  野蛮人征服了罗马,却被罗马的基督教完全征服,那么多伟大辉煌的文化,在宗教的眼光下看来都是人类堕落荒淫的证明,中世纪之所以黑暗,就在于上帝作为最高级,使得所有的比较级失去意义。神性压制了人性,长达千年!
  历史不断的前进,回归人性的历程也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是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人的契约与人与上帝的契约始终存在,所谓回归人性,是指对于这两种契约的解释权回到了人手中。
  一方面,随着商业与殖民地的发达,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契约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蔑视财富的基督教,不可能发展出发达的民法和商法,从神的角度出发,这些都是可耻的欲望。不值得关心,但是事实上又必须有一套法律来处理这些契约关系,罗马法的复兴,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这样的复兴,使得运用理性追求公平的精神,重新成为法学的主流。
  另一方面的变化,更为重要,需要打个比方来解释。中世纪的得救之路其实非常好走,人人都相信主要跟着前面的人走,目的地就是天堂。走在最前面的是教皇和他手下的一帮主教、教父们。走在前面的人,自然有资格告诉后面的人,“往左一点,往右一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时候识字的人不多,圣经也很少,在读过了圣经,了解了庞大复杂的神学体系的人之中,敢于产生怀疑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但是终于有些人走到前面去,回来后告诉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走也可能会错的,最前面的那个家伙也不知道怎么走才对!”宗教改革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说:“我不要前面的人来告诉我该怎么走,我只听上帝的。”大家都各自找路走,对错的事情交给上帝来裁决,事实上上帝又从来不出来裁决人的对错(或者说他从来不急着出来),所以对于这份契约的解释权,就实质上回到了人手中。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就罢了,但是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当更多的人独自走到前面去看过之后,回来的说法就更多了,甚至有人说:“你们不是方向错了,而是目标根本就错了!天堂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这样的宣告,简直就是石破天惊,人类信守了千年的契约,现在发现立约的另一方并不存在,那么这份契约,还有何意义?“上帝死了”这个消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上帝若不存在,一切恶都可作。”立约者死了,救赎的承诺无法兑现了,最后的审判也无法执行了。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危机,因为道德基础“坍塌”了!
 e)程序正义——对公平的精确追求
  前面的话已经有点扯远了,我们再回来,讨论西方法制的发展。现在我们很关注的“程序正义”问题,其实不能称之为“程序正义”,而是“通过程序追求公平”,再加上一个隐含的理由:“追求公平就能达到正义”。
  我们都知道沙翁的名剧《威尼斯商人》,那位律师完全遵循法律和合同,要求夏洛克完全按照合同办事,自然吓得那个残忍而又愚蠢的商人不敢履行合同,皆大欢喜。中国人看这出戏,只看到正义伸张,并且佩服那个律师机智过人。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伸张方式,背后的西方法制精神。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妙就妙在这情理、法理,早在西方深入人心,而在中国,大多数人是看不到这一层的。
但是前面说的那个理解,其实大可怀疑,“通过程序能否追求到公平”其实并不确定。在英国,当年普通法最讲程序,所有的案件,都一定要申请到合适的“令状”才能开庭。打个比方,天平称重,只能得出“轻、重、相等”三个结果,要追求结果的精确,人们就开始制造砝码,能和砝码相等,就能有准确的重量,但是和砝码对不上的,就不知道有多重,所谓“无令状则无权利”就是指这个意思。后来英国发展出衡平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其实就是通过放宽程序的严格程度,来追求真正的公平。
  还有另一方面的怀疑,更加动摇这一理论。“通过公平能够得到正义吗?”功利主义者明确表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才是正义。”这两种思想其实有着同样的假设:“正义是可以计算的。”只是功利主义者认为,计算每个个人的得失是无益的,整个社会的总量增加才是有益的。一个行为总会让有些人得,有些人失,追求绝对的公平,几乎不可能,即使成功,那样得到的也不能称之为正义。这样的疑问固然有力,但是“公平主义”的反击也很有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任何理由,而应该被牺牲。利益的最大化,不能作为剥夺一个人的利益的借口!”这样的争论,直到今天也没有分出胜负。但是基本上“公平”是体,而“功利”只能是用,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
  相等->对等—>契约—>人与人的契约和人与神的契约,是西方法制思想的主线,两大基本观念分别是:人与人的契约追求公平能够得到正义,而人与上帝的契约是社会道德的基础。这两大观念,都接受着挑战。一方面公平能否保证正义,并不确定,而另一方面,对上帝信仰的动摇,使得众多后起的理论,在寻找能够代替上帝的立约者。因为整个西方法制的思想,不出公平与契约的范围,因此他们的理论走向,也无非围绕着这两个焦点展开。这里要着重指出的就是:西方法制思想的两根柱子,并不牢靠,虽然不断有人在加固其基础,但是危机始终存在,并不能被西方社会、法制成就所掩盖。

四、中国法制思想的脉络
  如果认真追究词语的来源的话,其实“正义”这个词很晚才有了现在的这个意思。我们说中国的法制目标是追求正义,换成近代以前的说法,应该是追求天道,天理,这“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就是中国人理性中的终极正义。
  相对于古希腊,古代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农耕民族的特征,对于农耕来说,“天”极为重要,这种重要,不是像希腊诸神那样直接决定人的命运,而是通过寒来暑往,日换星移,雨雪风霜,沧海桑田来影响人们的生活。这样的大自然,既是神秘的,又是有可能了解的,即使变幻多端的,又是有可能共处的。中国人最早发展出来的思想,就是“如何与自然相处”的学问与艺术。
  推演开来,天道是可以体察的,天命是可以领会的,人与天是能够和睦相处的,甚至天人合一,也是可以追求,也应该追求的。
  再推一步,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和睦相处,因为人越是体察天道,就越是能够理解“合”是自然的,是美好的,也是必须的。
  再往下推出的概念,可以说都是手段,是使社会符合天道,和睦相处的手段,它们分别使“德、仁、义、礼、智、信”悲观的道家认为,正是因为失去了正道,不再和谐,人们才开始运用这些手段。“道、德、仁、义、礼、智、信”的先后次序,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西方法制思想基础的契约所最需要的“信用”,在中国,却是最后才要用到的手段之一。
  再推演下去,才出现了法律,但是这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手段,因为前面的那些手段,还都是建立在人性向善的基础上的。而法律,则是对人性的不在信任的产物。中国古代对于人性的看法,以“性本善”为主流,而西方则几乎一致的认为“人性本恶”。这之间的决然不同,也是中西方法制思想差异的主因之一。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人难道就没有公平的概念吗?有,但是有区别。中国人的公平观念要看情况而定,远近亲疏,在公平的精度要求上,各有不同。越是不相干的人,越要跟他算清楚。越是亲近的人,就越不妨胡涂一些,不必太过分明。这种现象,也得从农耕民族的特性找原因。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安土重迁,大多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狭小的村庄范围内,村里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事事处处计较,这个村子肯定鸡犬不宁。因此大家都礼让三分,守着和睦相处之道,但是如果外面来个什么人,也许这辈子就见这么一次,如果被他欺了、骗了,人都找不到,所以既要提防,又要在可能受损之后及时追讨。作为善良的庄户人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就是讲求公平的办法。但是越是对亲近的人,越是不该有防备之心,否则就会显得不厚道,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看法。
  于是公平与和谐,就成为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观念,长久地影响着中国人地思想。
  历史到了春秋战国,中国人的这套思想已经相当完整和成熟了,整个社会的宗法体系,已经建立,详细界定远近亲疏、君臣上下该如何相处的礼法,已经繁杂到有专门的学问,而且需要刻苦的学习了。但是有一个现象却非常奇怪,守着旧礼法不变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而积极彻底变法的国家,却发达强盛。过去的那一套难道错了吗?祖宗的东西已经不管用了?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法家是对的。最遵循法家思想的秦国统一了六国,彻底的变法早就了秦国的强大。但是再接下来的事实又证明,法家是错的。一个如此强大的秦国,竟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土崩瓦解。这样的历史巨变,带来了太多的疑问。
  法家为什么能使秦国如此强大?
  法家为什么又使秦国迅速灭亡?
  和谐与发展能不能共存?
  秦国的历史如何才能不再重演?
  立国之本,究竟应该以何为基础?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奠定了之后中国二千多年的法制思想基础。我们今天再来看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当时的人们如何思考这些问题?另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应该给出的自己的答案是什么?
  我们现在当然已经知道,后来是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思想的主流,儒家的法制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但是在讨论儒家对法家的反思之前,有一段插曲也非常重要,我们不得不提出来讨论,关于儒家的话题,在下一节再专门讨论。
  儒家并不是在秦朝一灭亡,或者汉朝一建立就确立了主导地位的。当时的主流思想是讲求无为而治的道家。所谓“无为而治”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废除恶法,还民自由。而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一依秦旧”,同样的法律,同样的制度还在那里,并未废除,只是从皇帝到宰相,到下面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有法不依,有事不管,得过且过,与民休息,自己也休息。这样当然会带来问题,否则后来道家也不会被儒家替代。但是更糟糕的是,这段历史,从来没有被真正否定过,甚至还成为每个朝代的榜样,与民休息。这样带来的坏处是什么呢?法律不再有尊严,同样的法律,在不同的人手里,会有不同的解释,同样的条规,在不同的“大方向”下,会有不同的解释。这就使得法律成了面团,任何力量,都可以把他捏成想要的形状。
  法家的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鼓励农战,加强法制,御下之术。与法制思想有关的,在古代看来,只有加强法制一方面,而现在我们看来,鼓励农战与御下之术,也是要靠法制来保证的。我们现在分析儒家对法家的反思,也就先不考虑另外两个方面了。
  的Open API的,他们有不错的API,还在Github上放了一个。只可惜,他们的API,最多申请5个API Key,每个Key明天的访问请求数量,不能超过1000次。当时我还不知道,其实openhub的数据只有28万多,还以为满打满算,至少得60多天才能全部抓完,顿时心就凉了。

后来有朋友介绍了一个很棒的直接抓取HTML页面,然后做DOM分析的工具,名叫。

就能够拿到所有项目的概要数据了。

当然,后续的331个项目的明细数据,还是得通过OpenHub的API来抓取。

官方教程《ProGit》里,提及了三种:集中式工作流、集成管理员工作流以及司令官与副官工作流。

在蒋鑫的《Git权威指南》里,又提及基于TopGit、基于submodule、基于subtree、基于repo、基于gerrit、以及git与svn配合使用的不同工作模型。

为什么会出来这么多workflow?因为团队与项目的差别,实在太大了。现在到我们简直无法想象:那些在各种情况下都坚持使用SVN都开发者,是怎么熬过来的?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选择太多,也会带来另一种烦恼…

从Everything as Code到Everything Automation,是另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前两天,我从机场出来,正好看到两个并列的广告牌,一个广告的大意是:「UPS助您打通全球供应链」、 另一个则是「中国银行助您打通全球供应链」。这真的很有意思,看来在各行各业,大家都开始在关注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打通。

只是,在软件领域,我们会感觉到这是一种回归。毕竟,最初的软件开发,都是很简单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自己写程序,自己编译,自己调试、运行,最后发布。既不用依赖他人,更不用等待什么流程。

随着项目越来越复杂,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软件,不能仅仅运行在自己的机器上,或者需要部署到服务器上,或者需要发布到某种平台上。在协作者众多的情况下,如何分工合作?
在开发者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质量?在分工、协作、流程与质量保证的要求之下,如何提高效率?

这些都是DevOps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也是DevOps不断得以发展的原动力。

总结:开源社区,始终在进步,Github代表的也只是「一代」而已,新的一代协作模式,还会被创造出来的。

六、暗线:工具、习俗背后的逻辑

过去是如何?未来又会怎样?想要回答这类问题,其实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开源社区的协作模式,为何会变?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开源社区研发工具的两大目标:降低门槛,提高效率

开源社区,与普通的软件开发最大的不同,就是参与者多多益善。在《大教堂与集市》中,Eric Steven Raymond总结到:「如果开发者协调者有至少一个像Internet这样好的沟通媒介,并且知道如何不靠强制来领导,那么多人合作必然强于单兵作 战」,这简直就是绝妙的预言。虽然当年的ESR也许并未预测到,基于Internet会出现那么多辅助开源的相关工具(他们当时还只有邮件列表)。

所以,开源社区一直在致力于两个看上去相反的目标:「吸引尽可能多的人,以尽可能简单、便捷的方式,参与到开源中来」、「在人多得超乎想象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甚至不断提高效率」。

如何计算参与者的贡献?

开源社区,不会给参与者发工资,因此激励是一个大问题。公平、公开、公正大计算所有参与者的贡献,以所有人都能够接受都形式,计算并公布各种排行 榜,可以说是开源社区特有都「刚性需求」,因此SNS与开源社区的结合,成为必然。以后,面向开源协作的大数据分析,也一定会出现。

如何激励、吸引、回报参与者?

计算参与者的贡献,仅仅是公平激励的基础。让激励变得有趣,变得有价值,变得有意义,则是吸引与回报参与者的不二法门。因此:游戏化的思路,会被越来越多的引入到开源社区中来。

开源项目保障项目质量都最大利器,是引入数量众多都热心测试者。但是,仅仅有人愿意测试,主动、积极都帮助测试,已经越来越不够了。随着项目越来越复杂,开源项目必须逐步走出仅仅依赖肉眼、依赖人多+运气的质量保障模式。

自动化测试、以及更加规范的Review流程,则是必然出现,而且将越来越重要的环节之一。

自由与规范,计划与变化,兴趣与责任。经常会在社区里,成为争论的热点话题。虽然在《大教堂与集市》中,ESR极力鼓吹「礼物文化远远胜过交换经济」,但是:「在一个庞大的社区,各种各样的事务都需要有人去完成,而且还不能漫无章法。」

因此:「某种调节手段、协调者与协调机制、甚至是看不见的手」之类的东西,会慢慢的回到社区

如何在社区里平等、高效的协商?

目前来说,依然只能是线上讨论+线下开会。虽然,很多开源社区,开始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这样的开会圣经。但是,开会依然是最令程序员感到苦恼的事情。在这方面,将来会不会出现更好的辅助工具,这方面很值得期待。

唯有变化,是不变的。开源协作模式,同样如此。惟愿我们,能够成为推起其前进的力量之一。

看着很多朋友,都纷纷在总结回顾自己的2014,我也试着总结一下吧,原本想按照往年的传统,选一个年度汉字的,结果思前想后,发现至少需要三个字,才能表达这一年的林林总总。

一、转:这一年我有三大转变:

  • 加入华为,而且干满一年了;
  • 开始跑步,而且喜欢上跑步了(不是坚持,就是喜欢);
  • 彻底离开知乎,而且真的戒掉了;

二、进:这是我进步非常大的一年,因为在华为的工作与开源有关、与研发有关,我思考了很多、很多,也有了很多的收获。

在多年以后,也许会有人评价,2014年是华为的开源元年,而我们则是这一重大变革的亲历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感到非常自豪。

三、定:从而立到不惑,慢慢的就能定下来了

40不惑,无非是心有定见,眼看马上就要39了,我仔细思索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渐渐的感到:自己的想法,已经很少左右摇摆,虽然心态依然开放,但判断却很少犹豫,这大概就是一种不惑吧。

最后,祝愿所有的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以前总有一种困惑:感觉自己学的明明很努力,可到头来回想自己这段时间到底学会了什么,依然感觉自己头脑空空!后来我去研究了一下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发现自己学习存在一些误区。现在就将我的自我反省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你一点思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谈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但是我觉得说的特别有道理。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员,这就意味着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们的人生需要很努力才能不被淘汰。

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得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技能!于是乎我们的努力就体现在了学习这件事上。

也就是说,学习的能力决定我们将经历的人生!

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原始驱动力。

现在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明明很努力的在学习,却依然感觉没有提升?

首要原因:我们学习的实际目的偏离了学习的原始驱动力!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但事实的确如此。

正如前文所说,学习的目的是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目的下,我们需要做的是主动的去学习相关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应该具备的知识。但我们往往容易学习一切我们所认为是好的东西。最后导致我们学习的技能很多,但是底蕴很薄。自然而然我们也就感觉自己没有明显的提升。

因为碎片化的信息远不如系统化的信息让人理解得更清楚。你得清楚因为觉得好而去学习的叫技能,因为需求而去学习的叫底蕴。

所以我才说学习有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实际目的与潜意识的目的(学习的原始驱动力)一致!

如果你明确了自己学习的目的,你整个学习的进程安排就会不自觉的由浅入深,循循渐进地进行!如果你最后坚持了下来,你会发现你已经构建了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你可以自己甄别你正在学习的内容是否是自己实际需要的。你会将有限的精力放在自己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样子你会事半功倍。最后满满都是收获!

第二个原因:过分信赖别人的成功经验。

具体表现是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聆听成功者的经验。(当然,我也有这样的过程,正因为此我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大学学的市场营销,毕业之后在甲方市场部担任PR工作。所以需要写一些东西,尽管之前我连新闻稿是什么都不清楚,就别跟我谈写文案了。

于是乎,我关注了跟文案相关的大量的大神,看别人文案怎么写,然后想着自己就可以跟着葫芦画瓢。那一短时间我的想法就是要变得大神一样牛B,所以我很认真的去学习,并奉为指路明灯。

但最后的结果就是别人的文案依旧引人入胜,我写的文案依旧不知所云。更可笑的是我以为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我学会如何有套路的去写一写东西。

所谓成功者的经验,那是基于别人知识基础上的,同一件事,不同的背景下对事情的认知也不一样!技巧可以学,但是思想永远学不会!

所以你需要把精力放在主线上,选择一些对自己知识补充有帮助的内容学习,这样你才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拥有自己知识体系的人,才有自己的独特的亮点。要不然,在思想上我们永远只是搬运工。

最后一个原因:你没有复习。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绝对很有道理。

人生永不停息直到我们与世长辞。所以不存在考试完了,谁还看书的理论。

所以,我们需要重复的用到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经历变成经验!

也就是说,学习你得把握三个重点:

1、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你得学会独立思考,有底蕴去支撑自己的思想。

3、学习过后的东西记得时不时复习一下。你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人生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旅程,弄清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值去学习技能,鸡汤可以喝但是不能过于迷恋。最后一定要记得:温故而知新。

如果到最后你还是觉得没有提升,那请把文章再看一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书读个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