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战持续到1947年二战正式结束 结果会怎样?

名词解释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结果 第一章 1、 冷战 指 二战结束后 1947 年至 1991 年 美、苏及各自的盟国之间除采用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 ,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 。 1946 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着 44 年的冷战格局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对立”演变为“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 冷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阻碍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苏联等国的分裂,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互相借鉴、吸取教训,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2、 布雷顿森林 协定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 1944 年 7 月, 在 布雷顿森林国际会议 上 ,通过了以怀 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代表或等价物,其比价为 35 美元等于一盎 司黄金,未经美国同意不得更改;其它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各国货币与美元的直接汇率 。 美元实际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 3、 关贸总协定 即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 是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该协定于 1947 年 10 月 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 1948 年元旦生效。 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美国的目的是想凭借其经济实力排挤英法的市场, 使 美国的产品畅通无阻地进入各国市场。 (美国的目的能够达到吗 在关贸总协定谈判时,就遭到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强烈反对,最后美国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 在协定中保留某些特惠制和关税同盟的条款,并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美国在企图主宰世界市场问题上,并没有因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订而达到目的 ) 1995 年 1 月 1 日,更名“世界贸易组织”( 。关贸总协定为各成员国规范了一套处理贸易关系的原则及规章,为发展中国家争取贸易优惠条件。 4、 杜鲁门主义 1947 年 3 月 12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认为希腊遭到共产 党人的威胁。一旦独立,不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还会给欧洲一些国家带来影响。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进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这项政策声明被称 为 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 5、 马歇尔计划 即 欧洲 复兴计划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 西欧 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该计划于1947 年 7 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 4 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 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 共计 130 多 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 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 世界政治格局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帮助欧洲度过了战后最困难的时刻,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联合和欧洲经济 共同体的建立 ; 促进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直接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 抑制了西欧人民革命运动,削弱了法、意共产党的影响 ; 加速了欧洲的分裂。 6、 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 1949 年成立 ,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 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 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称霸世界的军事工具 。 这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 7、 华约 是为对抗北约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立于 1955 年 5 月 14 日, 有效期为 20 年,到期后可顺延十年 。 它 的建立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使两大阵营对峙具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从而使“冷战”气氛达到了高潮。 苏联通过华沙条约组织先后建立了联合武装部队和一体化部队。 1991 年 7 月正式解散。 8、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在得到苏联支持后不宣而战进攻韩国,美 国参战后,战局不利于朝鲜。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3 年 7 月 27 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的结果仍然维持了战后形成的局面。中朝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粉碎了美国企图吞并朝鲜、扼杀新中国的阴谋,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反帝斗争 。 9、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50 年 2 月 14 日 中苏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规定了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中苏之间同盟关系。 条约 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加强、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一定积极作用;新中国通过与苏结盟得以改善建国初期恶劣的外部环境、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10、概述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了力量与利益的大调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沦为战败国,在国际上失去了作为大国发言的机会;英、法等西欧国家严重削弱,在国际上影响下降;美国乘战争之机,政治、经济实力大增,一跃登上霸主地位,成为战后 的警察国家。第二,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具备了同资本主义世界抗衡的军事政治力量。第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二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觉醒,殖民体系走向瓦解,亚、非、拉成为两种社会制度、两大政治集团争夺的对象。第四,世界的主要矛盾由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联盟的生死较量演变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亦即形成了所谓“冷战”格局。 11、试析杜鲁门主义产生的背景、影响 背景 二战后,法西斯国家彻底失败,英法的力量也受到削弱。只有美国 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取得了统治地位。同时,苏联也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1947 年 2 月,英国知会美国,声称本国国内经济困难,希望美国能接手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3 月 ,杜鲁 门在致国会的援助希、土的咨文中,大肆宣染希、土正内外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如果丧失希腊,土耳其就会成为共产主义海洋中难以防守的前哨阵地。同样,如果土屈服于苏的要求,希的地位就极端危险。因此,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 4 亿美元援助希、土政府,在该地区建立“抵抗苏联侵略的屏障”和美国势力的前哨阵地。杜鲁门以“伟大的责任已经降临我们头上”一语结束了咨文。 杜鲁门的美国外交政策声明标志着美国正式宣布了战后初期的基本国策。 影响 ①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联盟的正式破裂,美国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以后近 1/4 世纪里,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对外政策,苏联一直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对手。②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成为战后世界反进步势力的主要堡垒。它到处打着反共旗帜,支持各国反共独裁政权,粗暴干涉别国内政,镇压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 ③杜鲁门主义是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是二战的产物。 12、战后出现美苏冷战的原因 “冷战”的起源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的产物,是新旧历史阶段交替的一个过渡环节。 客观上,二战后,苏、美力量增强,具有了全球争霸的能力,两大国干预全球事务成为了可能。因此,苏美政治、经济力 量急剧增长就成为了“冷战”产生的客观原因。 主观上,由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不同,战略目标不一致,都想建立自己的“安全岛”,彼此敌视;加上,双方领导者在制定自己的战略方针时目光狭隘和手段僵化,导致双方矛盾尖锐化。但通过战争来解决争端,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刚从战争恐怖的阴云中走出来的各国人民对战争深恶痛绝。因此,双方都选择了较为切合实际的“冷战”进行对抗。 13、试析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战略 战后,美国把欧洲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心脏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却把欧洲一分为二,西欧经济的崩溃带来了政治动荡,西欧的稳定和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因此,苏、美首先在欧洲形成了全面对峙的局面。因而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战略是实施马歇尔计划,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 14、说明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战略 第一,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不允许其它大国势力渗透于这一地区,也不允许这一地出现离心现象。 第二,按照“雅尔塔精神”处理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 第三,在有利于苏联安全利益的前提下,支持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15、美国经济在二战中变得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 1)客观原因 第一、美国在二战中处于有利的战略环境。美国在 1941 年 12 月前未能直接参战,而是通过租借法案等方式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物资,通过“暂时”和平发展了国内经济。美国两面临洋,且远离战争激烈地区,其本土未受到战争破坏,国内安 定;罗斯福在二战期间,开始宣布“中立”,参战后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适当调整了对盟国的经济政策。 第二、美国工业基础雄厚,起步较快。在战前,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战争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真正第一强国,正是基于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坚实的基础上迈出有力的步伐。 ( 2) 主观原因 重视科技进步。 在二战中,美国有远见的政治家非常重视人才智力的开发。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积极网络世界各国的科技人才,为各国科学家移居美国敞开大门,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为美国经济的腾飞 作出过巨大贡献。 第二章 1、新边疆 1960 年 11 月 8 日,民主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在大选中当选总统。此时美国既存在严重的挑战,也存在机遇。他在接受提名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著名口号,新边疆指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较强大的经济实力去开拓新的领域,迎接新的挑战。肯尼迪政府提出登月计划、增加对科技的投入,使国家成为尖端科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提出反经济衰退的计划;增加福利和减税。“新边疆”的实施标志着国家更深层地干预经济生活。 2、 麦卡锡主义 在政治迫害盛行的气氛中,麦卡锡主义出笼了。麦卡锡主义是 年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在国内煽起的一股极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潮流 ,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麦卡锡主义的兴起的原因第一,杜鲁门的对外冷战政策和对内的反共宣传、忠诚调查,为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政治气候。第二,麦卡锡主义得到以塔夫脱为首的共和党保守派、得克萨斯州的百万富翁、东北部的天主教徒、美国退伍军人团、院外援华集团等反共组织和人物的支持。第三,朝鲜战争加强了美国的反共狂热。美国侵朝战争的失利,麦克阿瑟被杜鲁门免职 ,引起了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从而使麦卡锡主义兴起的政治气候更加成熟。第四,麦卡锡是一个品质极恶劣,毫无羞耻之心的资产阶级政客,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3、 塔夫脱 哈特莱法 战后初期,美国统治集团制定了一系列反劳工的立法,企图阻止工人运动的发展。 1947 年 6 月,政府通过了塔夫脱 哈特莱法即 1947 年劳资关系法 ,因由参议院塔夫脱和哈特莱提出而得名。该法是美国历史上典型的反劳工立法,把美国劳工长年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剥夺殆尽。 战后反劳工立法并不能阻止工人运动的开展,罢工浪潮在日本投降后就大规模行动起来。 4、 道奇路线 在 1945 年日本还没有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时候,美国在美苏冷战迅速激化和共产主义红色政权的迅速扩张的压力下,认为有必要在亚洲建立一个基地,以遏制红色政权的发展,所以在东京大审判过程中,美国就做好了与日本合作的计划,开始准备战后扶持日本,这个计划在经济上的直接表现就是著名的“道奇路线”。 ( 1949 年 2 月,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请求底特律银行家约瑟夫道奇作为麦克阿瑟的经济财政顾问指导对日本的经济新计划,即实施“稳定经济九原则”和“稳定工资三原则”,积极推行道奇路线。道奇路线的实施,抑制 了日本战后的通货膨胀,使日本基本上摆脱了物价与工资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同时也为随之而来的取消对物资 和物价的统治创造了前提,更促进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道奇路线的实 施也实现了日本财政收支平衡。实行单一固定汇率制使日本经济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推动了日本企业素质的提高和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立足。 ) 5、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变化的要点;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 由 20 世纪 30 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发展而来,在战后成为普遍的、广泛持久的经济 发展现象。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战后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和重心的西移 。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时期,西方经济学家称为“黄金时代”。“黄金时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第一,西欧、日本经济受重创;第二,成功实施科技军转民;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兴起;第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 ③混合联合型企业的兴起 。 美国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演变历史上的第三次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兼并)的浪潮 混合联合型企业的兴起。其特点 是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或吞并,因而出现了一批混合联合公司或跨国公司。这种混合联合公司跳出专门产品和地区市场的范围,吞并与其业务毫无联系的企业或部门,从而极大地扩大其经营范围,拥有巨额资本和获取巨额利润。 ④经济危机出现新特点;战后初期到 70 年代初,美国一共发生 6 次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的威胁下,美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反危机”的措施,使战后美国经济危机产生了一些新特点第一,经济危机周期缩短。危机相隔多数不到 5 年,第四次和第五次之间因侵越战争,相隔长些。第二,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 不大。因为国家采取干预经济的手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第三,物价不降反升。除 1953 年的经济危机中物价有轻微下跌之外,历次危机都是物价上升,而且愈来愈大。第四,没有明显的同期性。美国经济危机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周期没有明显的同期性。 ) 6、简评英国工党的国有化和“福利政策”; 工党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稳定英国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政治上扩大资产阶级民主,废除 1927 年反工会法,恢复工人进行总罢工的权利;通过限制上议院权力的法案。经济上提倡计划经济,主张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 扩大社会福利制度;文教上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实施 1944 年教育法。 资本家乐意接受工党实行的企业国有化政策原因 第一,实行国有化的企业,主要是一些老工业部门,资本家不愿为它投资改造。第二,政府以大笔赎金将企业收归国有。第三,国有化后维持原业主对企业的领导权。 工党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 1 通过国民保险法,在以往法令的基础上提供了“从摇蓝到坟墓”的社会保险项目,对失业、残废、疾病、养老、生育、寡妇、死亡等都实行社会保险;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居民亨受免费医疗,英国一半人口得到各 种补助;英国颁布选举法,取消了对选民资格的限制。工党政府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群众生活有所改善。 7、试析联邦德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联邦德国能在战后五年恢复经济、十年再度成为西方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 ,良好的软件基础 。科技力量、熟练工人、组织管理能力等。 第二,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社会市场经济”是路德维希艾哈德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基础,是坚持自由竞争,但不能对市场经济完全放任自流,国家要给予适当的调节。“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还要求国 家干预分配和劳资关系,以确保“经济人道主义”的实现。 第三,加速固定资本投资,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 在对工业生产进行持续大量投资时,尽可能地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及时运用到生产中去,从而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第四,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先进技术 。 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将大量美国国家资本输入联邦德国,对联邦德国经济恢复起了相当作用。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大的专利、许可证进口国之一,促进了国内技术革新的迅速发展,使一些工业部门较快地实现生产“合理化”和现代化,提高了各工业部门的技术 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商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五,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资本输出; 在政府支持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 70 年代,联邦德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保持世界第二位。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对联邦德国外贸的发展极为有利,对外贸易的大发展对联邦德国经济的增长起了重大作用。大量的外贸盈余为联邦德国联邦德国工农业提供了巨额资金,提高了联邦德国马克的国际地位。资本输出使垄断资本得到比国内更多的利润,而且又带动了商品输出,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联邦德国工业的发展。 第三章 1、 医生间谍案 1953 年 1 月 13 日,真理报公布了一起惊人的“医生谋杀案”,说克里姆林宫一批著名的医生受英美情报机关收买,由国际犹太民族主义者组织 犹太联合救济委员会的直接控制,妄想“通过有害的治疗来缩短苏联积极活动家生命” 。 “医生案件”使许多知识分子受到牵连,一些高级干部受到怀疑。案件公布后,苏联大张旗鼓地号召全国人民提高警惕,反对间谍份子的破坏。 19 大提出的“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逐渐转向反对帝国主义间谍、特务的对敌斗争。由于斯大林在 1953 年 3 月 5 日逝世,“医生谋杀案”没有来得及最后判决。 2、 贝利亚事件 在 新的领导成员中,贝利亚 是 仅次于马林科夫的第二号人物,掌握具有特殊权力的内务部,颇有政治野心。赫鲁晓夫把贝利亚视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障碍,认为他正在“阴谋夺取权力”。 1953 年 6 月 26 日将贝利亚逮捕 ,后 从苏共中央委员会中清除并开除出党。交苏联最高法院审理 后被 判处死刑。贝利亚事件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发生的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贝利亚事件直接导致了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两人在领导集团中力量和地位的消长和变化。 3、 波 兹南事件 爆发于 1956 年 6 月 28 日 , 是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 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是波兰逐渐摆脱苏联政治控制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 从斯大林机车车辆制厂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赋税引起。工人派出代表团去市政府,市政府表示无权作出决定。于是,工人又组成 30 人的代表团前往华沙机械工业部请愿,未获得满意的答复。 28 日,全厂一万 多名 工人列队向市政府的自由广场进发,要求领导人接见,又遭到拒绝。在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下,一些人从民兵处取来武器,冲击专政机关和政府部门。市政府下令出动警卫部队驱散群众,部分士兵拒绝向群众开枪。中央政府出动保安部队,用坦克进行平息了骚乱。 4、 布拉格 之春 1968 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 20 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布拉格之春”事件导致人们对苏联的“列宁 斯大林”模式的失望, 使人们认清了在苏联控制下的社会主义不允许有民主的存在的现实。 人们对苏式的共产主义霸权感到恐慌, 为此加深了冷战的程度。 它一方面使苏联的威权达到了顶峰, 也为入侵阿富汗开了先例;另一方面也使与苏联关系交恶的红色中国认识到苏联不会容许异己的存在,与美国改善关系并对抗苏联的威胁的意愿日趋强烈,最终促使了中美建 交。 5、简述南斯拉夫率先进行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 原因 1、苏南冲突; 南“一五”计划刚一实施,就同苏联发生了冲突。 1947 年 9 月 22 27 日,苏、南、 波、捷、罗、保、匈、意、法共产党的代表在波兰集会,成立了九国共产党情报局, 任务是“交流经验”,互通情报,但情报局事实上成为了苏共的工具。“情报局” 指责南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民族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的道路。南斯拉夫在铁托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对苏联干涉内政的作法进行坚决抵制。为此,苏南两党关系日趋恶化。 2、情报局开除南共 ; 1948 年 6 月 20 28 日,欧洲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第三次会议讨论南共问题。南共拒绝出席会议。会会议对南共领导进行了批判,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情况的决议,指责南共在国内外政策中执行了一条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路线,宣布将南共开除情报局。 1949 年 11 月,情报局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第四次会议,专门讨论了“由刽子手和间谍控制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问题,攻击南共总书记铁托等领导人已成为人民敌人、杀人犯、间谍,号召人民推翻南共领导。在东、南欧社会主义国家党内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清洗, 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内也展开了“反对铁托主义”的斗争。 1954 年 4 月,情报局举行第五次会议,宣布结束情报局的活动,反对南斯拉夫的斗争才告一段落。 主要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自制制度 A、实行“工人自治 B、调整农村中生产关系 C、改进党的领导 影响 第一,南斯拉夫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顶着压力,破除迷信,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最早抛弃苏联传统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开创 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第二,南斯拉夫积极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人们解放思想,按 照本国国情结合本国实际发 展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裨益和借鉴意义。 第三,南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途径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曲折。在克服过 渡中央集权的偏向时,曾过分强调“非中央集权化”,产生了削弱党的领导,滋生地方分散主义的错误倾向;在发展市场经济时,削弱了国家对全国经济 生活的宏观控制,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通货膨胀,失业加剧等现象。 6、简析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地位。 经验教训 A、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思想方面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因而造成政策仓促出台 ,缺乏延续性,朝令夕改,矛盾重重。 B、农业政策的失败引起干部和社会的不安,成了赫鲁晓夫下台的重要原因。 C、在政治体制方面,赫鲁晓夫根据二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开始“按一定比例” 更换干部、把各级党委分成工业生产领导局和农业生产领导局,但结果造成 机构重叠,政出多门,管理混乱,遭到各级干部的强烈反对,成了赫鲁晓夫下台的直接原因。 D、在对外政策上,赫鲁晓夫对国际形势缺乏正确认识,采取冒险的行动。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失败,使苏联国际威望大减,使社会主义信誉扫地,增 添了下台的引爆剂。 历史地位 赫鲁 晓夫时代在苏联历史发展里程中是一 个具有转折性的重要而复杂的阶段。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上是失败的。由于苏联长期受“ 斯 大林模式” 的制约,赫鲁晓夫难以摆脱沉重的历史负担,他既是斯大林的批判 者,又是斯大林的政策继续者,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赫鲁晓夫的历史地位和政治 命运,注定其改革要以失败而终结。 7、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历史背景国内原因 政治、经济上照搬苏联模式造成的消极后果,引起了广大群众、干部的严重不满,强烈要求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这是东欧各国要求进行改革的内部动力。 国际因素在国际上,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过治理战争创伤,社会经济得到新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阵营内,赫鲁晓夫掌握了苏联领导权,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序幕,特别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错误进行揭露和批判,破除了人们对斯大林的迷信,东欧各国共产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苏联模式开始了再思考。 特点 1、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即要求排除苏联的干预 和控制,打破苏联的僵化的模式,根据本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改革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主要是进行政策性调整和经济结构改革,没有触动前政治经济体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进行改革。 3、改革的内容与政策相似; 东欧各国改革的内容与政策主要有批判个人崇拜,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整顿农业合作社;调整对外关系等。 4、改革的阻力大; 国内原有体制下受惠的人,害怕触及其既得利益,思想僵化,成为改革的绊脚石外;苏联对东欧各国家以老子党、社会主义祖宗、“解放者”自居,奉行大国主义和大党沙文主义,粗暴地干涉东欧各国 内政,增添了改革的艰巨性。因而,东欧一些国家改革刚动步就出现社会动荡,甚至发生大的流血冲突,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致使改革更为艰难,甚至夭折。 8、比较分析 1956 年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和捷克“布拉格之春”的异同和经验教训。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波兹南事件( 1956 年波兰事件)、哥穆尔卡;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杜布切克; 匈牙利事件、卡达尔 第四章 1、 蒙巴顿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 1947 年 6 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 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主要内容 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 1947 年 8 月 15 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 巴 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2、 万隆会议 1955 年 4 月 18 日─ 24 日, 29 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尼万隆召开首届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长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发言中,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一次发生在冷战期间的政治谋杀事件,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而幕后主使则是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 4、 吉隆滩事件 古巴巴蒂斯塔政权被推翻后,美国驻古 巴大使在 1959 年 1 月 7 日照会古巴,承认古巴临时政府。 4 月,卡斯特罗和古巴国防部长、经济部长到美国进行私人访问,同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等人举行了会谈。但是,美国对古巴采取了敌视立场。 1960 年 5 月,美国务院宣布停止对古巴的一切经济“援助”。 1961 年 1 月,美国宣布同古巴断交。 4 月17 日,美国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雇佣军入 侵古巴的恶性事件,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面对美国一手策划的武装侵略,古巴军队和民兵在“誓死保卫祖国”的口号下,对入侵的雇佣军展开了英勇战斗。 19 日,被包围的雇佣军终于在吉隆滩全军 覆灭。在不到 72 小时里,美国策划的这次入侵就遭到了失败。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吉隆滩之战”,美国称之为“猪湾事件”。接着,古巴政府宣布“进 行社会主义革命”。 5、 不结盟运动 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 1961 年 9 月,目前有118个成员国、16个观察员国家和9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 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 2006 年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赞比 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南非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了 14 次会议。 7 月 16 日,第十五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闭幕。 不结盟运动的开展 , 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 ,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6、 七十七国集团 77 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日益恶化的交往环境,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 77 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1963 年在 18 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 75 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当时称为 75 国集团 。后来在 1964 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 77 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 77 国集团, 1979 年成员国已增加到 120 个,但仍沿用了 77 国集团的名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 77 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7、简述 印巴分治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分而治之 影响印、巴的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长达 190 多年的殖民统治;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但是,英国仍然在经济上保留了重要利益;引起了国内的一系列宗教与民族问题;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了长期的印巴问题。 8、简述巴以分治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分而治之 9、比较印度、印尼、菲律宾独立的特点 印度独立特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盛行,人民反抗斗争不断,后人为通过蒙巴顿方案见印度分裂,尽量保持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印尼独立特点通过暴力手段于 1945 年发起八月革命,反对荷兰殖民统治及印尼各地统一运动争取独立,后废除不平等协议争取独立。 菲律宾独立特点首先被日本占领,接着被美国归入其版国,后群众游行示威,要求独立,最终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取独立。 10、简述以色列国家建立的过程及其影响 过程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犹太复国主义者则认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大好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 1948 年 5 月 14 日,巴勒斯坦时间晚上 12 点(华盛顿时间下午 6点),本古 里安 在特拉维夫现 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宣布“以色列国”成立 。美国对以色列“事实上”的承认,时距以色列宣布成立后只有 11 分钟; 5 月 17 日,苏联承认了以色列。 影响从 1948 年至 1982 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先后进行了五次战争,即阿以中东战争。 11、分析埃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斗争胜利的历史条件及意义 历史条件埃及人民的坚决斗争;国际社会的声援;英法与美国之间的矛盾。 意义维护了埃及的主权完整;标志着西方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终结;鼓舞了其他国家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 12、试述亚非会议召开的时代 背景、意义 时代背景第一,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产生了一系列新独立国家。二战后,亚非成为革命运动的主要源泉。中 国、朝鲜、越南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印、缅、印尼、斯里兰卡、巴、埃及等一系列亚非国家获得了独立。 1945 年以后,亚非地区的政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亚非各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愿望加强。新老殖民主义者并不甘心退出亚非地区,企图卷土重来。美国极力破坏朝鲜的和平,继续干涉中国内政,企图取代英法老殖民者的地位而代之。在亚非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军事基地,严重威胁亚非国家和平与安 全,损害亚非各国人民的利益。因此,反对侵略,维护和平,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成为亚非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要求。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渐成国际共识。 1953 年 12 月 31 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年 6 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得到亚非国家的赞同和支持,这是促进亚非会议召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意义第一,会议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中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 原则是对中、印、缅三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为亚非国家的团结、反殖事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成为了日后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准则。第二,亚非会议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主和平、加强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合作的 “万隆精神”。第三,亚非会议是二次大战后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它宣布了新独立的国家要求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外交,这种要求成为了不结盟运动的思想 13、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性 武装斗争成为 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 ; 东南亚各国共产党加强了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日本突然投降为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独立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 多数国家的独立经过抗日、抗殖的历程;中国革命胜利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深远影 响。 第五章 1、 舒曼计划 1949 年 12 月 13 日,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通过决议,建立成立欧洲超国家的钢铁高级机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钢铁工业。决议还建议在煤炭、石油、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建立类似的高级机构。 1950 年 5 月 4 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致函欧洲委员会秘书处,表示法国对上述建议感兴趣。 5 月 9 日,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 ”。舒曼的这一声明,通常被称为“舒曼计划”。根据舒 曼的建议, 1950 年 6 月 20 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 1951 年 4 月 18 日签订了为期 50 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欧洲煤钢条约签订后,苏联照会法国政府,谴责 “舒曼计划努力的目标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努力加紧西德的军国主义化。” 2、 罗马条约 1957 年 3 月 25 日,在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法、西德、意、比、荷、卢 6 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合作条约和欧洲原子 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称这两条约为罗马条 约。同年 7 月 19 日到 12 月4 日,六国议会先后批准了,条约于 1958 年 1 月 1 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即正式确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的总目标。 3、 古巴导弹危机 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 1962 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 1962 年 7 月,赫鲁晓夫采取冒险政策,以保卫古巴为名,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 8 月 29 日,美国 空侦察飞机发现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场。 9 月 4 日 ,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声明,表示不能容忍将进攻性武器运入古巴。美国决定对古巴实行封锁,海军部派遣大批军舰参与封锁行动,在古巴领海设置警戒线,并出动 68 个空军中队和 8 艘航空母舰,拦截和搜寻苏联船只,美国还命令三军进入战备状态,这就是“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妥协而结束,说明苏美争霸态势仍为苏守美攻。 4、 第二次“柏林危机” 1961 年 6 月,赫鲁晓夫与肯尼迪总统在维也纳会谈。赫鲁晓夫再次要求西方国家取消对西柏林的占领,期限为 6 个月。会后,赫鲁晓夫发动了一连串的政治攻势,甚至发出核战争的威胁。美国再次拒绝 了苏联的建议,并进行局部战争动员。双方剑拔驽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 1961 年 8 月 13 日,民主德国为阻止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的人流沿东西柏林分界线拉起了铁丝网,设置了路障。 16 日,开始构筑顶盘铁丝网,高约 4 米多的水泥砖墙,封锁了东西柏林的边界与交通。第二次柏林危机确立了德国的分裂局面。美苏不仅承认双方无力按照自己的意愿解决德国问题,也意识到双方均无法忽视对方的意愿,从而形成了双方均能接受的处理危机的游戏规则。 、欧洲共同体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 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从欧洲一分为二、西欧列强沦为二、三流国家,而美、苏成为超级强国的现实出发,感到西欧国家必须抛弃历史宿怨,实行联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欧洲地区的和平,振兴西欧国家的经济,加强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战后,西欧在美国的援助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对政治、经济迅速提高的西欧来说,摆脱美国控制,增强与苏联抗衡的力量,继续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打破地域界限,实现国家间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共同提高经济实力,成为西欧各国的共识。) 影响西欧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西欧历史 的一个重要转折,改变了西欧的国际关系格局,使西欧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长期稳定发展的和平局面。这种国际关系的新发展对西欧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从经济上看,欧共体的地域和人口空前增长,给它带来了内部市场的扩展和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强的新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从政治上看,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使它几乎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北岸,这对维持欧洲均势与和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经济关系促使双方在政治上经常联合一致,曾经形成孤立苏、美两国超级大国的局面。 6、勃兰特(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背景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 50 年代联邦德国执行 以外交部国务秘书之名命名的哈尔斯坦主义,即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 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的依赖。 1969 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 内容 A、签订“莫斯科条约”和“华沙条约”是联邦德国执行新东方政策 的第一个具体步骤。 B、四大国柏林协定; 1971年 9 月 3 日, 苏、美、 法、英达成关于柏林问题的正式文本,但没有标题的协定,苏称之为“西柏林协定”。 C、东西德基础条约;两个德国的政府首脑勃兰特和维利斯多夫在 1970 年 3 月 19 日和 5 月 21 日先后在民德的爱尔福特和联德的卡塞尔进行会晤,开创政府首脑会晤之先河。 1972 年 12 月 21 日,两个德国正式签署基础条约。 D、拉格条约的签订及同匈、保关系的正常化; 1973 年 12 月 11 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和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在布拉格签署了条约。随着布 拉格条约的签订,联邦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外交关系。 至此,勃兰特政府完成了新东方政策的各项法律基础,真正打开了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影响第一,扩大了联邦德国的外交活动余地,提高了联邦德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由于联邦德国打开了同苏、东欧的关系,联邦德国在东西方关系中不必事事依赖和仰仗美国,而可以直接出面同苏、东欧国家打交道,减少了对美苏搞越顶外交的担心。 第二,稳定了欧洲的局势,对东西方的缓和起到了促进作用。新东方政策的推行使欧洲的局势稳定下来。1973 年 7 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了除阿尔巴尼亚外 的所有欧洲国家以及美、加共 35 国参加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这是 70 年代欧洲东西方缓和达到高潮的标志。如果没有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打开局面,“欧安会”是难以举行的。 第三,使西方联盟内部关系更加复杂。新东方政策增强了联邦德国外交上的自主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联邦德国同美国的联盟关系。美国就害怕新东方政策走得太远,使联邦德国脱离西方,怕苏联通过“有选择的缓和”来孤立美国,因而设法对新东方政策进行某些控制。联邦德国和美国关系的这种微妙的变化使西方联盟内部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1974 年,勃兰特下台。但他提 出的新东方政策被继任的施密特政府继续下去,即使 1982 年联盟党推翻了社会民主党政府,组成了以科尔为总理的政府后,勃兰特政府开创的新东方政策也仍然无法改变。终于在 1990 年 8 月 31 日,两德实现了统一。(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新东方政策”对 70 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实质上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德 国统一为目标,它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自己战略的具体表现。新东方政策虽然 立足于西方,但却自主地发展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这是联邦德国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7、戴高乐独立外交政策的内容与影响 内容第一,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摆脱美国的核保护伞,为独立自主政策提供可靠的实力保障。 第二,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争取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的发言权。 第三,积极发展“法德联盟”,以此为基础巩固和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坚决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从而防止美国利用英国控制欧洲。 第四,发展独立的对苏关系,用“缓和、 谅解、合作”的外交政策替代冷战与对抗,增强在美苏对抗夹缝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影响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其后的第五共和国历史中一直延续发展,这说明它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战后欧美矛盾的一种体现,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8、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表现 ( 1)美国经济实力下降;第一,工业增长速度低。从 1950 年到 1972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速度都比美国快;第二,国际收支逆差增大。第三,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1960 年爆发了第一次美元危机,世界金融市场上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浪潮。美国的经济力量不足以应付这种风潮,美国曾援引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要求各国政府协同干预市场价格,平息抢购黄金风潮。 1968 年又爆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抢购黄金风潮更为严重。 1970 年出现了空前规模的美元投机活动,美元危机更一步深化。美国在 1971 年 8 月 15 日正式宣布实 行“新经济政 策”,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就引起西方货币市场极大混乱。 1971 年 12 月,“十国集团”决定调整主要国家汇率,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 即将黄金每盎司官价提高到 38 美元。 1973 年,美元新危机爆发,美国再次宣布美元贬值 10%,黄金官价提高到每盎司 元。美元霸权地位的垮台,标志着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崩溃。 ( 2)美国军事地位衰落;美苏战略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前夕,美国的洲际导弹领先于苏联。但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战略核力量大大加速。 1967 年苏美战略力量接近平衡;战后美国长期垄断的制海权也受到苏联挑战。当美国因越南战争的重负放慢发展海军造舰速度进,苏联正好摒弃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迅速加强远洋进攻能力;常规兵力减少美国的常规兵力分布手段去了平衡。 ( 3)美国国际影响削弱;第一、在国际政治关系方面,美国的影响大为削弱。侵越战争不仅遭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而且牵制了美国在世界其它地区的活动,使它在苏联的进攻性战略面前穷于应付。第二、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使美国颐指气使的霸权主义政策受到沉重打击。 60 年代末期,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迫使美国统治阶 级重新检讨战后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美国内普遍出现了要求收缩海外军事态势的倾向。但约翰逊政府任期届满,调整美国外交政策的任务,只能是美国下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了。 9、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及其主要原因 从苏美争霸的斗争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苏联的战略意图是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初,赫鲁晓夫力争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国际事务;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勃列日涅夫同美国争霸斗争中采取积极进攻战略,即苏攻美守; 80 年代,由于苏联综合国力落后于美国,争霸斗争加速了苏联经济困难,戈尔巴乔夫从对外扩张 转为全面收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七章 1、 团结工会 全名独立自治工会“团结工联”又常译为团结工会)是波兰的工会联盟,于 1980 年创立,由列赫 瓦文萨所领导。在 1980 年代它组织了波兰国内从天主教徒至反共左翼人士结合为一股强大的反共主义社会运动,并主张非暴力的反抗模式。团结工联的出现及持续的存在,不只是在长期由波兰统一工人党一党专政的波兰所前所未见的,也是在那些由苏联统治(在实际上)的东欧集团共产国家前所未见的。 2、 柏林墙的垮塌 苏、美、英、法四大国意识到德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 2 月,四国外长 同两德外长在渥太华开会,定下了德国统一的基调,即所谓“ 24 方案”。 1990 年 3 月,民德举行大选,得到联邦德国政府支持的以基督教民主联盟为主体的德国联盟获胜,组成民德联合政府,基民盟主席德梅齐埃任总理,于 1990 年 2 月由 德国统一社会党改组成的民主社会党被排斥在政府之外。两德统一的步伐加快。 7 月 2 日,拆除柏林墙。 8 月底,两德统一条约在柏林签字,民德正式解体。民德被划分为 5 个州。 10 月 3 日, 5 个州集体加入联邦德。 3 日零时,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联邦德国国旗徐徐升起,分裂长达 45 年之久的德国终于统一了。 3、 八一九事件 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 1991 年 8 月 19 日至 8 月 21 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 1991 年8 月 19 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 6 个月的紧急状态。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并实际上加速了苏联解体。 4、 试析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①历史原因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保持一致,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权利。 ②内部原因 第一、经济状况日益恶化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的模式。东欧各国虽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第二、政治上严重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名词解释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结果 第一章 1、 冷战 指 二战结束后 1947 年至 1991 年 美、苏及各自的盟国之间除采用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 ,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 。 1946 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着 44 年的冷战格局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对立”演变为“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 冷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阻碍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苏联等国的分裂,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互相借鉴、吸取教训,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2、 布雷顿森林 协定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 1944 年 7 月, 在 布雷顿森林国际会议 上 ,通过了以怀 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代表或等价物,其比价为 35 美元等于一盎 司黄金,未经美国同意不得更改;其它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各国货币与美元的直接汇率 。 美元实际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 3、 关贸总协定 即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 是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该协定于 1947 年 10 月 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 1948 年元旦生效。 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美国的目的是想凭借其经济实力排挤英法的市场, 使 美国的产品畅通无阻地进入各国市场。 (美国的目的能够达到吗 在关贸总协定谈判时,就遭到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强烈反对,最后美国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 在协定中保留某些特惠制和关税同盟的条款,并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美国在企图主宰世界市场问题上,并没有因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订而达到目的 ) 1995 年 1 月 1 日,更名“世界贸易组织”( 。关贸总协定为各成员国规范了一套处理贸易关系的原则及规章,为发展中国家争取贸易优惠条件。 4、 杜鲁门主义 1947 年 3 月 12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认为希腊遭到共产 党人的威胁。一旦独立,不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还会给欧洲一些国家带来影响。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进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这项政策声明被称 为 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 5、 马歇尔计划 即 欧洲 复兴计划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 西欧 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该计划于1947 年 7 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 4 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 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 共计 130 多 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 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 世界政治格局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帮助欧洲度过了战后最困难的时刻,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联合和欧洲经济 共同体的建立 ; 促进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直接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 抑制了西欧人民革命运动,削弱了法、意共产党的影响 ; 加速了欧洲的分裂。 6、 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 1949 年成立 ,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 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 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称霸世界的军事工具 。 这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 7、 华约 是为对抗北约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立于 1955 年 5 月 14 日, 有效期为 20 年,到期后可顺延十年 。 它 的建立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使两大阵营对峙具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从而使“冷战”气氛达到了高潮。 苏联通过华沙条约组织先后建立了联合武装部队和一体化部队。 1991 年 7 月正式解散。 8、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在得到苏联支持后不宣而战进攻韩国,美 国参战后,战局不利于朝鲜。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3 年 7 月 27 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的结果仍然维持了战后形成的局面。中朝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粉碎了美国企图吞并朝鲜、扼杀新中国的阴谋,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反帝斗争 。 9、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50 年 2 月 14 日 中苏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规定了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中苏之间同盟关系。 条约 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加强、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一定积极作用;新中国通过与苏结盟得以改善建国初期恶劣的外部环境、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10、概述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了力量与利益的大调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沦为战败国,在国际上失去了作为大国发言的机会;英、法等西欧国家严重削弱,在国际上影响下降;美国乘战争之机,政治、经济实力大增,一跃登上霸主地位,成为战后 的警察国家。第二,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具备了同资本主义世界抗衡的军事政治力量。第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二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觉醒,殖民体系走向瓦解,亚、非、拉成为两种社会制度、两大政治集团争夺的对象。第四,世界的主要矛盾由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联盟的生死较量演变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亦即形成了所谓“冷战”格局。 11、试析杜鲁门主义产生的背景、影响 背景 二战后,法西斯国家彻底失败,英法的力量也受到削弱。只有美国 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取得了统治地位。同时,苏联也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1947 年 2 月,英国知会美国,声称本国国内经济困难,希望美国能接手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3 月 ,杜鲁 门在致国会的援助希、土的咨文中,大肆宣染希、土正内外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如果丧失希腊,土耳其就会成为共产主义海洋中难以防守的前哨阵地。同样,如果土屈服于苏的要求,希的地位就极端危险。因此,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 4 亿美元援助希、土政府,在该地区建立“抵抗苏联侵略的屏障”和美国势力的前哨阵地。杜鲁门以“伟大的责任已经降临我们头上”一语结束了咨文。 杜鲁门的美国外交政策声明标志着美国正式宣布了战后初期的基本国策。 影响 ①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联盟的正式破裂,美国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以后近 1/4 世纪里,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对外政策,苏联一直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对手。②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成为战后世界反进步势力的主要堡垒。它到处打着反共旗帜,支持各国反共独裁政权,粗暴干涉别国内政,镇压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 ③杜鲁门主义是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是二战的产物。 12、战后出现美苏冷战的原因 “冷战”的起源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的产物,是新旧历史阶段交替的一个过渡环节。 客观上,二战后,苏、美力量增强,具有了全球争霸的能力,两大国干预全球事务成为了可能。因此,苏美政治、经济力 量急剧增长就成为了“冷战”产生的客观原因。 主观上,由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不同,战略目标不一致,都想建立自己的“安全岛”,彼此敌视;加上,双方领导者在制定自己的战略方针时目光狭隘和手段僵化,导致双方矛盾尖锐化。但通过战争来解决争端,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刚从战争恐怖的阴云中走出来的各国人民对战争深恶痛绝。因此,双方都选择了较为切合实际的“冷战”进行对抗。 13、试析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战略 战后,美国把欧洲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心脏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却把欧洲一分为二,西欧经济的崩溃带来了政治动荡,西欧的稳定和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因此,苏、美首先在欧洲形成了全面对峙的局面。因而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战略是实施马歇尔计划,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 14、说明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战略 第一,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不允许其它大国势力渗透于这一地区,也不允许这一地出现离心现象。 第二,按照“雅尔塔精神”处理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 第三,在有利于苏联安全利益的前提下,支持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15、美国经济在二战中变得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 1)客观原因 第一、美国在二战中处于有利的战略环境。美国在 1941 年 12 月前未能直接参战,而是通过租借法案等方式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物资,通过“暂时”和平发展了国内经济。美国两面临洋,且远离战争激烈地区,其本土未受到战争破坏,国内安 定;罗斯福在二战期间,开始宣布“中立”,参战后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适当调整了对盟国的经济政策。 第二、美国工业基础雄厚,起步较快。在战前,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战争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真正第一强国,正是基于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坚实的基础上迈出有力的步伐。 ( 2) 主观原因 重视科技进步。 在二战中,美国有远见的政治家非常重视人才智力的开发。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积极网络世界各国的科技人才,为各国科学家移居美国敞开大门,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为美国经济的腾飞 作出过巨大贡献。 第二章 1、新边疆 1960 年 11 月 8 日,民主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在大选中当选总统。此时美国既存在严重的挑战,也存在机遇。他在接受提名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著名口号,新边疆指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较强大的经济实力去开拓新的领域,迎接新的挑战。肯尼迪政府提出登月计划、增加对科技的投入,使国家成为尖端科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提出反经济衰退的计划;增加福利和减税。“新边疆”的实施标志着国家更深层地干预经济生活。 2、 麦卡锡主义 在政治迫害盛行的气氛中,麦卡锡主义出笼了。麦卡锡主义是 年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在国内煽起的一股极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潮流 ,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麦卡锡主义的兴起的原因第一,杜鲁门的对外冷战政策和对内的反共宣传、忠诚调查,为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政治气候。第二,麦卡锡主义得到以塔夫脱为首的共和党保守派、得克萨斯州的百万富翁、东北部的天主教徒、美国退伍军人团、院外援华集团等反共组织和人物的支持。第三,朝鲜战争加强了美国的反共狂热。美国侵朝战争的失利,麦克阿瑟被杜鲁门免职 ,引起了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从而使麦卡锡主义兴起的政治气候更加成熟。第四,麦卡锡是一个品质极恶劣,毫无羞耻之心的资产阶级政客,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3、 塔夫脱 哈特莱法 战后初期,美国统治集团制定了一系列反劳工的立法,企图阻止工人运动的发展。 1947 年 6 月,政府通过了塔夫脱 哈特莱法即 1947 年劳资关系法 ,因由参议院塔夫脱和哈特莱提出而得名。该法是美国历史上典型的反劳工立法,把美国劳工长年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剥夺殆尽。 战后反劳工立法并不能阻止工人运动的开展,罢工浪潮在日本投降后就大规模行动起来。 4、 道奇路线 在 1945 年日本还没有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时候,美国在美苏冷战迅速激化和共产主义红色政权的迅速扩张的压力下,认为有必要在亚洲建立一个基地,以遏制红色政权的发展,所以在东京大审判过程中,美国就做好了与日本合作的计划,开始准备战后扶持日本,这个计划在经济上的直接表现就是著名的“道奇路线”。 ( 1949 年 2 月,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请求底特律银行家约瑟夫道奇作为麦克阿瑟的经济财政顾问指导对日本的经济新计划,即实施“稳定经济九原则”和“稳定工资三原则”,积极推行道奇路线。道奇路线的实施,抑制 了日本战后的通货膨胀,使日本基本上摆脱了物价与工资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同时也为随之而来的取消对物资 和物价的统治创造了前提,更促进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道奇路线的实 施也实现了日本财政收支平衡。实行单一固定汇率制使日本经济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推动了日本企业素质的提高和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立足。 ) 5、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变化的要点;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 由 20 世纪 30 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发展而来,在战后成为普遍的、广泛持久的经济 发展现象。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战后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和重心的西移 。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时期,西方经济学家称为“黄金时代”。“黄金时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第一,西欧、日本经济受重创;第二,成功实施科技军转民;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兴起;第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 ③混合联合型企业的兴起 。 美国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演变历史上的第三次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兼并)的浪潮 混合联合型企业的兴起。其特点 是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或吞并,因而出现了一批混合联合公司或跨国公司。这种混合联合公司跳出专门产品和地区市场的范围,吞并与其业务毫无联系的企业或部门,从而极大地扩大其经营范围,拥有巨额资本和获取巨额利润。 ④经济危机出现新特点;战后初期到 70 年代初,美国一共发生 6 次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的威胁下,美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反危机”的措施,使战后美国经济危机产生了一些新特点第一,经济危机周期缩短。危机相隔多数不到 5 年,第四次和第五次之间因侵越战争,相隔长些。第二,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 不大。因为国家采取干预经济的手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第三,物价不降反升。除 1953 年的经济危机中物价有轻微下跌之外,历次危机都是物价上升,而且愈来愈大。第四,没有明显的同期性。美国经济危机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周期没有明显的同期性。 ) 6、简评英国工党的国有化和“福利政策”; 工党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稳定英国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政治上扩大资产阶级民主,废除 1927 年反工会法,恢复工人进行总罢工的权利;通过限制上议院权力的法案。经济上提倡计划经济,主张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 扩大社会福利制度;文教上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实施 1944 年教育法。 资本家乐意接受工党实行的企业国有化政策原因 第一,实行国有化的企业,主要是一些老工业部门,资本家不愿为它投资改造。第二,政府以大笔赎金将企业收归国有。第三,国有化后维持原业主对企业的领导权。 工党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 1 通过国民保险法,在以往法令的基础上提供了“从摇蓝到坟墓”的社会保险项目,对失业、残废、疾病、养老、生育、寡妇、死亡等都实行社会保险;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居民亨受免费医疗,英国一半人口得到各 种补助;英国颁布选举法,取消了对选民资格的限制。工党政府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群众生活有所改善。 7、试析联邦德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联邦德国能在战后五年恢复经济、十年再度成为西方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 ,良好的软件基础 。科技力量、熟练工人、组织管理能力等。 第二,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社会市场经济”是路德维希艾哈德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基础,是坚持自由竞争,但不能对市场经济完全放任自流,国家要给予适当的调节。“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还要求国 家干预分配和劳资关系,以确保“经济人道主义”的实现。 第三,加速固定资本投资,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 在对工业生产进行持续大量投资时,尽可能地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及时运用到生产中去,从而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第四,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先进技术 。 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将大量美国国家资本输入联邦德国,对联邦德国经济恢复起了相当作用。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大的专利、许可证进口国之一,促进了国内技术革新的迅速发展,使一些工业部门较快地实现生产“合理化”和现代化,提高了各工业部门的技术 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商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五,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资本输出; 在政府支持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 70 年代,联邦德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保持世界第二位。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对联邦德国外贸的发展极为有利,对外贸易的大发展对联邦德国经济的增长起了重大作用。大量的外贸盈余为联邦德国联邦德国工农业提供了巨额资金,提高了联邦德国马克的国际地位。资本输出使垄断资本得到比国内更多的利润,而且又带动了商品输出,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联邦德国工业的发展。 第三章 1、 医生间谍案 1953 年 1 月 13 日,真理报公布了一起惊人的“医生谋杀案”,说克里姆林宫一批著名的医生受英美情报机关收买,由国际犹太民族主义者组织 犹太联合救济委员会的直接控制,妄想“通过有害的治疗来缩短苏联积极活动家生命” 。 “医生案件”使许多知识分子受到牵连,一些高级干部受到怀疑。案件公布后,苏联大张旗鼓地号召全国人民提高警惕,反对间谍份子的破坏。 19 大提出的“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逐渐转向反对帝国主义间谍、特务的对敌斗争。由于斯大林在 1953 年 3 月 5 日逝世,“医生谋杀案”没有来得及最后判决。 2、 贝利亚事件 在 新的领导成员中,贝利亚 是 仅次于马林科夫的第二号人物,掌握具有特殊权力的内务部,颇有政治野心。赫鲁晓夫把贝利亚视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障碍,认为他正在“阴谋夺取权力”。 1953 年 6 月 26 日将贝利亚逮捕 ,后 从苏共中央委员会中清除并开除出党。交苏联最高法院审理 后被 判处死刑。贝利亚事件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发生的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贝利亚事件直接导致了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两人在领导集团中力量和地位的消长和变化。 3、 波 兹南事件 爆发于 1956 年 6 月 28 日 , 是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 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是波兰逐渐摆脱苏联政治控制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 从斯大林机车车辆制厂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赋税引起。工人派出代表团去市政府,市政府表示无权作出决定。于是,工人又组成 30 人的代表团前往华沙机械工业部请愿,未获得满意的答复。 28 日,全厂一万 多名 工人列队向市政府的自由广场进发,要求领导人接见,又遭到拒绝。在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下,一些人从民兵处取来武器,冲击专政机关和政府部门。市政府下令出动警卫部队驱散群众,部分士兵拒绝向群众开枪。中央政府出动保安部队,用坦克进行平息了骚乱。 4、 布拉格 之春 1968 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 20 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布拉格之春”事件导致人们对苏联的“列宁 斯大林”模式的失望, 使人们认清了在苏联控制下的社会主义不允许有民主的存在的现实。 人们对苏式的共产主义霸权感到恐慌, 为此加深了冷战的程度。 它一方面使苏联的威权达到了顶峰, 也为入侵阿富汗开了先例;另一方面也使与苏联关系交恶的红色中国认识到苏联不会容许异己的存在,与美国改善关系并对抗苏联的威胁的意愿日趋强烈,最终促使了中美建 交。 5、简述南斯拉夫率先进行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 原因 1、苏南冲突; 南“一五”计划刚一实施,就同苏联发生了冲突。 1947 年 9 月 22 27 日,苏、南、 波、捷、罗、保、匈、意、法共产党的代表在波兰集会,成立了九国共产党情报局, 任务是“交流经验”,互通情报,但情报局事实上成为了苏共的工具。“情报局” 指责南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民族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的道路。南斯拉夫在铁托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对苏联干涉内政的作法进行坚决抵制。为此,苏南两党关系日趋恶化。 2、情报局开除南共 ; 1948 年 6 月 20 28 日,欧洲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第三次会议讨论南共问题。南共拒绝出席会议。会会议对南共领导进行了批判,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情况的决议,指责南共在国内外政策中执行了一条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路线,宣布将南共开除情报局。 1949 年 11 月,情报局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第四次会议,专门讨论了“由刽子手和间谍控制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问题,攻击南共总书记铁托等领导人已成为人民敌人、杀人犯、间谍,号召人民推翻南共领导。在东、南欧社会主义国家党内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清洗, 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内也展开了“反对铁托主义”的斗争。 1954 年 4 月,情报局举行第五次会议,宣布结束情报局的活动,反对南斯拉夫的斗争才告一段落。 主要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自制制度 A、实行“工人自治 B、调整农村中生产关系 C、改进党的领导 影响 第一,南斯拉夫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顶着压力,破除迷信,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最早抛弃苏联传统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开创 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第二,南斯拉夫积极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人们解放思想,按 照本国国情结合本国实际发 展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裨益和借鉴意义。 第三,南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途径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曲折。在克服过 渡中央集权的偏向时,曾过分强调“非中央集权化”,产生了削弱党的领导,滋生地方分散主义的错误倾向;在发展市场经济时,削弱了国家对全国经济 生活的宏观控制,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通货膨胀,失业加剧等现象。 6、简析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地位。 经验教训 A、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思想方面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因而造成政策仓促出台 ,缺乏延续性,朝令夕改,矛盾重重。 B、农业政策的失败引起干部和社会的不安,成了赫鲁晓夫下台的重要原因。 C、在政治体制方面,赫鲁晓夫根据二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开始“按一定比例” 更换干部、把各级党委分成工业生产领导局和农业生产领导局,但结果造成 机构重叠,政出多门,管理混乱,遭到各级干部的强烈反对,成了赫鲁晓夫下台的直接原因。 D、在对外政策上,赫鲁晓夫对国际形势缺乏正确认识,采取冒险的行动。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失败,使苏联国际威望大减,使社会主义信誉扫地,增 添了下台的引爆剂。 历史地位 赫鲁 晓夫时代在苏联历史发展里程中是一 个具有转折性的重要而复杂的阶段。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上是失败的。由于苏联长期受“ 斯 大林模式” 的制约,赫鲁晓夫难以摆脱沉重的历史负担,他既是斯大林的批判 者,又是斯大林的政策继续者,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赫鲁晓夫的历史地位和政治 命运,注定其改革要以失败而终结。 7、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历史背景国内原因 政治、经济上照搬苏联模式造成的消极后果,引起了广大群众、干部的严重不满,强烈要求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这是东欧各国要求进行改革的内部动力。 国际因素在国际上,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过治理战争创伤,社会经济得到新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阵营内,赫鲁晓夫掌握了苏联领导权,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序幕,特别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错误进行揭露和批判,破除了人们对斯大林的迷信,东欧各国共产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苏联模式开始了再思考。 特点 1、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即要求排除苏联的干预 和控制,打破苏联的僵化的模式,根据本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改革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主要是进行政策性调整和经济结构改革,没有触动前政治经济体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进行改革。 3、改革的内容与政策相似; 东欧各国改革的内容与政策主要有批判个人崇拜,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整顿农业合作社;调整对外关系等。 4、改革的阻力大; 国内原有体制下受惠的人,害怕触及其既得利益,思想僵化,成为改革的绊脚石外;苏联对东欧各国家以老子党、社会主义祖宗、“解放者”自居,奉行大国主义和大党沙文主义,粗暴地干涉东欧各国 内政,增添了改革的艰巨性。因而,东欧一些国家改革刚动步就出现社会动荡,甚至发生大的流血冲突,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致使改革更为艰难,甚至夭折。 8、比较分析 1956 年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和捷克“布拉格之春”的异同和经验教训。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波兹南事件( 1956 年波兰事件)、哥穆尔卡;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杜布切克; 匈牙利事件、卡达尔 第四章 1、 蒙巴顿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 1947 年 6 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 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主要内容 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 1947 年 8 月 15 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 巴 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2、 万隆会议 1955 年 4 月 18 日─ 24 日, 29 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尼万隆召开首届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长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发言中,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一次发生在冷战期间的政治谋杀事件,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而幕后主使则是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 4、 吉隆滩事件 古巴巴蒂斯塔政权被推翻后,美国驻古 巴大使在 1959 年 1 月 7 日照会古巴,承认古巴临时政府。 4 月,卡斯特罗和古巴国防部长、经济部长到美国进行私人访问,同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等人举行了会谈。但是,美国对古巴采取了敌视立场。 1960 年 5 月,美国务院宣布停止对古巴的一切经济“援助”。 1961 年 1 月,美国宣布同古巴断交。 4 月17 日,美国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雇佣军入 侵古巴的恶性事件,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面对美国一手策划的武装侵略,古巴军队和民兵在“誓死保卫祖国”的口号下,对入侵的雇佣军展开了英勇战斗。 19 日,被包围的雇佣军终于在吉隆滩全军 覆灭。在不到 72 小时里,美国策划的这次入侵就遭到了失败。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吉隆滩之战”,美国称之为“猪湾事件”。接着,古巴政府宣布“进 行社会主义革命”。 5、 不结盟运动 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 1961 年 9 月,目前有118个成员国、16个观察员国家和9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 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 2006 年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赞比 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南非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了 14 次会议。 7 月 16 日,第十五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闭幕。 不结盟运动的开展 , 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 ,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6、 七十七国集团 77 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日益恶化的交往环境,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 77 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1963 年在 18 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 75 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当时称为 75 国集团 。后来在 1964 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 77 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 77 国集团, 1979 年成员国已增加到 120 个,但仍沿用了 77 国集团的名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 77 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7、简述 印巴分治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分而治之 影响印、巴的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长达 190 多年的殖民统治;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但是,英国仍然在经济上保留了重要利益;引起了国内的一系列宗教与民族问题;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了长期的印巴问题。 8、简述巴以分治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分而治之 9、比较印度、印尼、菲律宾独立的特点 印度独立特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盛行,人民反抗斗争不断,后人为通过蒙巴顿方案见印度分裂,尽量保持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印尼独立特点通过暴力手段于 1945 年发起八月革命,反对荷兰殖民统治及印尼各地统一运动争取独立,后废除不平等协议争取独立。 菲律宾独立特点首先被日本占领,接着被美国归入其版国,后群众游行示威,要求独立,最终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取独立。 10、简述以色列国家建立的过程及其影响 过程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犹太复国主义者则认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大好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 1948 年 5 月 14 日,巴勒斯坦时间晚上 12 点(华盛顿时间下午 6点),本古 里安 在特拉维夫现 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宣布“以色列国”成立 。美国对以色列“事实上”的承认,时距以色列宣布成立后只有 11 分钟; 5 月 17 日,苏联承认了以色列。 影响从 1948 年至 1982 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先后进行了五次战争,即阿以中东战争。 11、分析埃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斗争胜利的历史条件及意义 历史条件埃及人民的坚决斗争;国际社会的声援;英法与美国之间的矛盾。 意义维护了埃及的主权完整;标志着西方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终结;鼓舞了其他国家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 12、试述亚非会议召开的时代 背景、意义 时代背景第一,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产生了一系列新独立国家。二战后,亚非成为革命运动的主要源泉。中 国、朝鲜、越南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印、缅、印尼、斯里兰卡、巴、埃及等一系列亚非国家获得了独立。 1945 年以后,亚非地区的政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亚非各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愿望加强。新老殖民主义者并不甘心退出亚非地区,企图卷土重来。美国极力破坏朝鲜的和平,继续干涉中国内政,企图取代英法老殖民者的地位而代之。在亚非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军事基地,严重威胁亚非国家和平与安 全,损害亚非各国人民的利益。因此,反对侵略,维护和平,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成为亚非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要求。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渐成国际共识。 1953 年 12 月 31 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年 6 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得到亚非国家的赞同和支持,这是促进亚非会议召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意义第一,会议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中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 原则是对中、印、缅三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为亚非国家的团结、反殖事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成为了日后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准则。第二,亚非会议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主和平、加强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合作的 “万隆精神”。第三,亚非会议是二次大战后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它宣布了新独立的国家要求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外交,这种要求成为了不结盟运动的思想 13、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性 武装斗争成为 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 ; 东南亚各国共产党加强了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日本突然投降为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独立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 多数国家的独立经过抗日、抗殖的历程;中国革命胜利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深远影 响。 第五章 1、 舒曼计划 1949 年 12 月 13 日,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通过决议,建立成立欧洲超国家的钢铁高级机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钢铁工业。决议还建议在煤炭、石油、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建立类似的高级机构。 1950 年 5 月 4 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致函欧洲委员会秘书处,表示法国对上述建议感兴趣。 5 月 9 日,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 ”。舒曼的这一声明,通常被称为“舒曼计划”。根据舒 曼的建议, 1950 年 6 月 20 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 1951 年 4 月 18 日签订了为期 50 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欧洲煤钢条约签订后,苏联照会法国政府,谴责 “舒曼计划努力的目标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努力加紧西德的军国主义化。” 2、 罗马条约 1957 年 3 月 25 日,在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法、西德、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英)约翰·W·梅森《冷战 》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安全保障”的不同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
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
——1947年9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
(2)对比材料二、三,双方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材料四  (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2分)该事件的解决说明了什么?(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3-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质检历史试卷

习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英)约翰·W·梅森《冷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安全保障”的不同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1947年9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2)对比材料二、三,双方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材料四  (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2分)该事件的解决说明了什么?(2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第二小问联系教材知识,归纳概括二战后美国在经济上采取的举措。
(2)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材料二中杜鲁门认为:“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材料三中日丹诺夫说:“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双方都认为世界分成两大对立的阵营;都认为自己代表了民主自由。
(3)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美苏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等方面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说明当时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双方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英)约翰·W·梅森《冷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安全保障”的不同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1947年9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2)对比材料二、三,双方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材料四  (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2分)该事件的解决说明了什么?(2分)...”主要考察你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英)约翰·W·梅森《冷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安全保障”的不同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1947年9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2)对比材料二、三,双方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材料四  (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2分)该事件的解决说明了什么?(2分)...”相似的题目:

右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的是
  • A.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 B. 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 C. 二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
  • D.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牢牢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罗斯福总统不顾丘吉尔首相的反对,坚持在《大西洋宪章》中写进这样一段话:“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大西洋宪章》签署后,美国认为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但英国认为宪章只适用于欧洲。这表明当时英、美两国      

  • A. 在援助苏联打击纳粹德国的问题上出现分歧
  • B. 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上立场相同
  • C. 在安排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问题上存在矛盾
  • D. 在废除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问题上步调一致
右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 A. 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 B. 扶植和控制西欧,会造成与苏联及东欧国家对抗
  • C. 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 D. 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英)约翰·W·梅森《冷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安全保障”的不同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1947年9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2)对比材料二、三,双方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材料四  (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2分)该事件的解决说明了什么?(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英)约翰·W·梅森《冷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安全保障”的不同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1947年9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2)对比材料二、三,双方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材料四  (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2分)该事件的解决说明了什么?(2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47年二战正式结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