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辞职7月份重现购买社保代缴现在8月份发现6月份没有买现在社保代缴显示只连续买了两个月不会断保吧成都的

退休年龄已达到,社保却未缴满15年怎么办?(附三种解决途径)
众所周知,依据我国当前的政策规定,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应同时具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三个条件,退休时才能领取养老金。
因为种种原因
缴费时间合计不足15年的
怎么才能够领取养老金呢?
一起来听一下
会保网小编帮你涨姿势
继续缴费,至满15年止,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发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
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继续缴费,是后延缴费呢,还是一次性缴纳?
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之所以没有规定继续缴费的具体缴费方式,是“由于各地差别较大”,而把此项权力赋予了地方。
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1、根据国务院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国务院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以上规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相关的实施细则出台。根据上文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一书的解释(第74页),“至于如何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如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涉及各项制度之间的统筹衔接,在缺乏充分的论证和取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之前,法律不宜马上就作出具体规定,因此本法作了原则性规定”。
一次性取出个人账户储存额,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且未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这款规定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书面告知相应后果。
首先,职工既可以申请终止,也可以不申请终止,即选择继续缴费或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其次,申请终止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
再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职工书面申请后,必须书面告知相应后果,职工本人书面确认后,方可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一次性支付个人账户储存额给职工本人。
2、只支付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给职工本人,不支付社会统筹账户储存额。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所缴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险费,被国家“统筹”掉......社保未缴满十五年,真的是很亏啊!
综合看来,如果退休时社保未缴满十五年,
虽不至于落到“无钱可领”的状态,
但是总的福利来说,
大大不如缴满十五年的情况!
缴纳社保要趁早,
别在退休时才追悔莫及!
免费获取社保购买方案!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重磅!成都限购政策又升级:限购以家庭为单位,新入户需满足1年社保!
限购政策又升级!
限购政策又升级!
一直以来关于限购小道消息就没断过
今天终于正式出炉啦!
→以下内容转载自成都发布,一定要看仔细了:
今(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规定,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购房人具有拟购房所在区户籍(其中户籍迁入拟购房所在区未满24个月的,应在拟购房所在区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或户籍不在拟购房所在区但在当地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24个月以上。
第二,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拥有1套以下(含1套)自由产权住房,或本市户籍居民成年单身家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无自有产权住房。
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购房人具有上述区域户籍(其中户籍迁入上述区域未满24个月的,应在上述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或户籍不在上述区域但在当地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24个月以上。
第二,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拥有1套以下(含1套)自有产权住房,或本市户籍居民成年单身家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无自有产权住房。
在我市其他区(市)县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购房人应具有本市户籍,或非本市户籍但在本市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
《通知》规定,夫妻双方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两年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的,不得作为单独家庭购房。
新政策即日起开始执行,原有政策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
对大家在对新政执行中产生的疑问,成都市房产局还进行了答疑解读:
1.新政实施后,住房限购对象有何变化?
答:本次住房限购对象由个人调整为家庭。
2. 新政实施后,限购方式有何变化?
答:限购方式由只考虑新购住房套数调整为新购住房时需考量家庭已有住房套数。
3. 两人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有住房,还能购房吗?
答: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拥有2套以上(含2套)自由产权住房,或本市户籍居民成年单身家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拥有1套住房,不能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4. 在青白江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有什么条件?
答:购房人应具有本市户籍,或非本市户籍但在本市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
5.怎样才算“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答:家庭成员共同购房的,其中至少1人具有我市户籍可认定为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6.“两人及以上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含哪些家庭成员?
答:两人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夫妻双方及其未满18周岁的子女、离异(或丧偶)父(母)及其未满18周岁的子女。
7.怎样算是“成年单身居民家庭”呢?
答:成年单身居民家庭包括三种情形。
(1)18周岁以上未婚的单身居民;
(2)离异(或丧偶)且无子女的单身居民;
(3)离异(或丧偶)且子女已年满18周岁的单身居民。
8.张三离异不满2年,张三的自有产权住房数量应该只算自己名下的,还是要算离异前全家名下的?
答:按离异前的家庭自有产权住房总套数计算。
9.父母通过投靠成年子女落户成都的,能单独购房吗?
答:不能作为单独家庭购房。
10.新政后新购住房多久可以转让?
答:在全市范围内新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
11.新政何时开始实施?
答:新政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有政策规定与新政策不一致的按新政策执行。
12. 新政施行之前购买住房的,政策如何界定?
新政施行之前商品住房已在全市统一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完成定购、拟定合同、已售(备案)状态之一的;二手住房已在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上完成打印“成都市存量房买卖经纪服务合同”(居间成交)、“成都市存量房买卖合同”(自由成交)的,按原政策执行。
看了那么多,各位明白了吗?
不管是你正想下手还是在观望
房子对我们其实就一个态度
不爱我就拉倒周杰伦 - 不爱我就拉倒
最后对于新政策各位有什么想说的
评论区交给你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019年1月起,社保由税务统一征收!企业难以欠缴少缴社保费!
来源:今日头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
1、先合并国税地税机构再接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
2、明确从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3、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到税务部门的范围,对依法保留、适宜划转的非税收入项目成熟一批划转一批,逐步推进。
4、增强政策透明度和执法统一性,统一税收、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征管服务标准。
国家连发重磅文件严管社保
国地税合并当天(6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发布1号文件,规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
国地税合并后,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收职责将划转到税务机关征收。黑龙江税务局发布社保催缴的文件,表明税务已正式接管社保费的征收职责。
通知要求:存在以下三种问题的企业,限于7月底前改正(补缴社保费):
1、办理工商注册并正常发放工资,但没有办理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的.
2、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未全员参保的.
3、参保了但没有上年工资总额足额缴纳社保费的.
所有存在上述三种问题的企业都先到社保机构办理参保手续,缴费则已经转到税务机关了。黑龙江的税务已正式接管社保费的征收工作。
8月1日起,税务机关开始开展专项整治社保费征缴行动。对四类企业进行社保费征缴的专项整治行动:劳务派遣公司、物业保安公司、建筑施工企业、季节性用工较多企业。税务机构已经做足了接管社保费征收相关的准备工作。
无独有偶,6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自日起实施。
从现在起,所有社保违规的企业彻夜无眠!追征社保费第一枪已经打响!
不久前,上海人社局公布了50多家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其违法行为被公开告示,包括单位全称、法人或负责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参保所在地等信息。
近日,上海人社局再出狠招,再度头条公开曝光、公开告示!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单位,摊上大事了!
曝光力度之大,让很多人疾呼:最严征管时代来了!
单位欠缴少缴社保?摊上大事了!
现在你公司是怎么交社保的?
举两个最常见的例子:
(1)在某三线城市,一家10人小公司,只买了一个员工最低标准的社保就可能过关了,其余9个人都没买!在税局全面负责征收以后,你可能需要补这9个的人社保!工资社保得对应起来,并且实缴!
(2)在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
社保基数有上下限,每个地方不一样。如果工资低于基数,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如果高于基数且不高于最高上限,则按照实际工资据实缴纳,如果高于最高上限,则按照最高上限缴纳。
不少公司做法是:你实际工资10000,却按最低工资基数缴社保!
这是不对的!而且,社保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以后,这现实情况很有可能会改变!你得按照实际工资10000交社保!
我们来算笔账:
之前按3082基数交,到手工资是:8785
如果按10000基数交,到手工资是:7457
个人每月到手少了28元
工资越高,这差距会越明显!
国家重拳整治社保征管,这一政策势必将对每一家企业以及每个人的收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地税合并,社保划归税务!
早前,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通知中提到:为提高社会保险资金征管效率,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四十六)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为降低征纳成本,理顺职责关系,提高征管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利服务,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为提高社会保险资金征管效率,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1、国地税终于合并了!会计再也不用跑了地税,跑国税了!
2、社保划归税务了!税务的征管能力是目前而言最强的,以后税务征收社保不是代收,属于本职了。这一变革,会给那些不给员工缴社保、不全额上社保的企业致命一击!但公积金还没有明确,公积金要是强制征收该多好,毕竟可以用来买房租房!
3、税务监管愈加严格!国地税合并后,企业纳税情况一个执法口径,掌握企业所有数据,企业造假难度大!势必会加大稽查和处罚力度,征管手段更加信息化、更加精准,也会更加透明化!
4、以后这些非税收入都归税务征收: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2)政府性基金收入 3)罚没收入 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5)国有资本收益 6)彩票公益金收入 7)特许经营收入 8)中央银行收入 9)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10)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11)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 12)其他非税收入。以后大家缴纳非税收入也直接去税务申报,甚至直接在公司就可以实现非税收入的缴纳了。
对于社保划归税务这块,尤为引起关注!
这一改变有什么差别?
没交、按最低标准缴社保,好好想清楚!
地税之前只是替社保局代收社保费的这么一个角色,在社保征收方面可能抓得没那么紧。你公司有员工没买社保,税局可能比对起来困难;或者都按最低标准去交,交了总比没交好,反正不是自己孩子,这么操心干嘛呢?社保局可能也是你收多少过来就拿多少,也不会多说什么。
现在这种局面变了!
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重视程度你好好掂量!
之前税局要把社保信息和个税工资比对起来,费劲!还得从社保局那里共享信息,现在个税是自己的,社保也是自己的,比对困难?不存在的!
另外,前段时间发改委关于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航的一则意见——发改财金〔号,有一条说的是,社会保险领域中存在以下情形的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人,坐飞机也将受限!
(1)用人单位未按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且拒不整改的;
(2)用人单位未如实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且拒不整改的;
(3)应缴纳社会保险费且具备缴纳能力但拒不缴纳的;
老板要注意了!不帮员工买社保?按最低标准交?飞机都不让你坐了!
最严社保监管时代,来了!
也有人感慨,要统一严格社保征收,不然全额缴纳的企业会丧失竞争力!
缴纳社保不难,难就难在足额。
很多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是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的社保,其实这样的操作就是违法,没有足额。
社保费严格征管才能保证公平!严格征管才是最公平竞争方式!一定不能是这个地方或者企业可以按照最低基数缴纳,另一个地方或者企业必须足额缴纳,否则企业如何公平竞争?
试用期不上社保的“童话”结束了!
有些单位在劳动合同上做手脚,规避企业缴纳社保责任。这个在私企比较普遍,写的招全职,其实就招个试用期,3个月后走人,这样他们试用期社保就不用交了,好多私企更是签6个月试用期,到6个月就开掉,这样就不用交社保,这些是在打法律“擦边球”。
员工自愿签协议放弃社保,违法!
有企业说,我们让员工签了不缴纳社保协议了,查到也没事——大 错 特 错!
与公积金不同,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要提醒所有企业,不要逃避社保,这就像抱了一个“不定时炸弹”在手里,危险着呢!这些违规行为,尤其是不缴社保的,丧失了信用,可就难以立足了!不缴少缴社保的老板进“黑名单”,出门只能步行了!
最严税务稽查,全面来袭!
国地税合并后,企业无缝对接,全面稽查更加容易了,不管是在虚开发票上、用私人账户工资避税上、税务有问题等方面都会严查到位,企业老板和会计的违法成本更高了。
一、工资偷税最严管控来袭!
1、虚列员工发工资的时代,结束了!
以前税务信息滞后,不发达,而且个税起征点也不高,很多收入高的人就通过发工资的途径逃税,这种方法受欢迎但现在正式结束了。要求所有人都是全员全员申报,你还认为虚列工资有出路有空间吗?
2、还在用现金发工资的,该收手了!
大部分企业为了方便都是发现金给员工,这种现金发放工资的形式给税务检查带来很大的难度,随着支付管理制度的发展,现金发放工资这种形式慢慢会被银行转账支付取代。
3、提醒:支付的工资必须对应好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税务政策越来越严,应付职工薪酬现在也是监控的重点,如果年末没有计提,科目余额为0,是存在很大的异常的。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引起怀疑,你愿意让本来就容易出问题的工资上,出点闪失吗?
4、虚列员工领工资行为的, 税务稽查全面来袭!
个税现在是稽查重点,你还不收手吗?这些情况不仅仅存在于私营企业,其实关于虚列员工工资的情况在很多国企、事业单位也经常存在!
5、老板私人账户隐藏公司收入的企业,小心了!
国地税合并之后,税务的稽查力量将会更强,对于工资违规发放、现金发放、虚假申报、隐匿收入、买卖发票等都将更加精准。
税务稽查是最主要的方式。税务稽查的时候发现企业税负异常、收入流水异常等,这个时候可能会约谈、调取银行流水灯发现企业用私户收款偷税。
银行等机构的案件移交。现在国家在大力进行反洗钱严控,个人和公司直接大额频繁的资金往来,达到一定的预警级别,可能各个部门就要进行联查,这种案子就会推到税务那边。你说,你们老板个人账户和公司的资金往来能说的清吗?
被人举报了。长期用私人账户收款的话,风险就在这里放着,万一哪天客户不爽或者员工不爽,他们是掌握证据的,直接把这些提交到税务稽查,你们可能就要出大麻烦了!
二、这些企业,成重点稽查对象!
一、加大税收违法成本
国地税合并后将快速对所有纳税人信息进行整合。
A、增强金税三期、加大税收电子信息系统征管功能,强化对纳税人全面涉税业务监控功能,是首要任务。
B、提高应对纳税人偷漏税等税收违法问题的技术手段。
C、让纳税违法分子税收违法成本进一步增加(加大处罚力度和法律责任追究)。
D、通过媒体公开违法者信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网,随着国地税合并,统一行动在全国展开。“失信者寸步难行”成为现实。
二、清扫国地税分散管理盲区
金三系统征管信息大整合,对纳税人涉税行为管理,将会更加集中在,全面税种监管。尤其是:原国地税两分离交叉管理中的漏户和归属权限追究的盲区,将逐户的进行彻底的清理。国地税合并后,税务稽查将会无缝对接。
三、追查历史账面数字比对
稽查合并后的大数据储存信息将更加全面,透明。
日常监管纳税评估及纳税人财务数字分析抓取比对,也会更加的精准和便捷。所有数字分析随着国地税稽查合并,体现出更加的全面性和更强的针对性。
四、稽查重点放在常年亏损企业
企业常年亏损和微利,一直就是税务稽查关注的要点,此次国地税合并后,将进一步追查亏损真假。
别担心,主要针对长亏不倒的企业。企业常年亏损,但是还在茁壮成长。而且活的不差钱。做亏损奇葩常见方法有两种:
高端的做法就是: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按照比例分解到内外两个账上。外账常年亏损,内账财源滚滚。自以为做的手段高超,即便“掘坟”排查也无法看出蛛丝马迹。幼稚,忒幼稚!
三、请禁止这7种个税避税方式!
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主流做法,目前这7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定受罚。
1、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计入什么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
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你们还在苦苦的用现金发工资。你自己想一下正常吗?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此类企业请注意,再有这样的做法,你将会承担后果的。
3、补贴不申报个税
也许是因为会计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总有部分企业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改吧!
4、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3500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此时准备好工资表、银行流水、考勤表吧,你已经在稽查名单里面了!
5、“李鬼”发工资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到底这样操作是否靠谱,请回答:是否有考勤?是否有简历?没有那你还要这样做吗?
6、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尤其是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的!
7、外包福利也是个火坑
很多企业现在搞得新式的将员工部分福利和工资外包给人力资源个税、管理咨询公司,让他们给你们开发票,然后让他们给你们员工发放工资。这种情况,在实质角度来看也是变相发放工资,是要补税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热门股票
查看自选股请先
上证综合指数(000001.SH)
@preClose@
走势对比:
走势对比:
同时被关注:
领@sort_word@股票
(08-24 05:58)
(08-24 05:58)
(08-24 03:40)
(08-24 03:28)
(08-24 03:28)
(08-24 03:28)
(08-24 03:28)
(08-24 03:23)
(08-24 01:21)
今日热门贴
一周热门贴
1591008-24 09:24
2805008-24 09:21
1604008-24 09:18
17274208-24 09:18
4268108-24 09:15
244221908-24 09:15
2184008-24 09:15
455315908-24 09:14
6499208-24 09:14
1941008-24 09:14
1601008-24 09:13
2282008-24 09:10
2263008-24 09:09
3156008-24 09:09
3790008-24 09:06
3478008-24 09:04
您对下一个交易日的判断是
您目前的仓位
您下一步的投资方向
还可以输入140字
查看您的发言
五分钟涨幅
五分钟跌幅
五分钟涨幅
五分钟跌幅
主力流入率
主力流出率
连续流入(天)
连续流出(天)
短期涨幅榜
短期跌幅榜
长期涨幅榜
长期跌幅榜
30日盘中新高
30日盘中新低
上涨天数(天)
下跌天数(天)
成交量骤增
成交量骤减
记录登录状态一个月
还不是新浪会员?没买房的恭喜了!住建部刚发话,广东21地市最新房价出炉!
重磅消息在中央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仅7天后,住建部7日在辽宁沈阳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有两个重磅信号值得关注:一是首次提出三个“稳”: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住建部要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综合施策,把地方政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确保市场稳定。二是明确对楼市调控不力的城市坚决问责。住建部将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体系,完善对地方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严格督查,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也就是说,如果房价大涨大跌,地方政府将被坚决问责。作为行政长官的一把手,市长们将更加压力山大。这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变化一:楼市调控力度预计将会加大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三“稳”目标首次提出后,问责机制下,地方政府将会加大调控力度,未来地方政府限地价的政策会增加,并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进行落实。我爱我家集团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龚钰灿:将楼市调控与政府绩效挂钩,坚决问责,意味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只会更紧,不会放松。变化二:预计全国楼市将降温对于老百姓来说,更为关系房价的走势。目前看,7月份,楼市成交降温态势显现。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40城新房下半年开局降温。7月份,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减少6%,同比增长20%。今年前7个月,40城累计成交面积约17411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2%,仍处于下行通道中。易居研究院研究员詹毅凡: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传递出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严厉的调控信号,叠加收紧的信贷环境,预计全国楼市将降温,三季度40城成交将继续下滑。变化三:楼市“金九银十”或难重现詹毅凡称,分城市类别看,一线城市成交由于已经处于低位,下跌空间有限,有望企稳;东部二线和中部二线城市成交量将逐渐萎缩;其他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全年则面临较大的下跌风险。贝壳研究院院长杨现领认为,当前楼市已经进入自发降温阶段,房价进一步上涨的基本面已经减弱,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进入“双稳阶段”,即市场稳中回落,政策加码后趋于稳定。谢逸枫预计,调控持续加码背景下,接下来楼市将降温为主,量价增幅会回落,今年楼市的金九银十或难重现。深圳突发楼市新政说来就来!上周深圳突发楼市新政这次新政主要是打击炒房客和假离婚现象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1.暂停公司购买住宅暂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2.公寓只租不售各类新供应用地(含招拍挂、城市更新、征地返还用地等)上建设的商务公寓一律只租不售且不得改变用途。企业整体持有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应当一致,对外出租单次租期原则上不超过10年。通知发布之日起,个人、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新购买的商务公寓,自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之日起5年内禁止转让。3.三年内不能转让居民家庭新购买商品住房的(不含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自取得不动产权利证书之日起3年内禁止转让。4.离婚2年内首付七成对购房人离婚2年内申请住房商业贷款或公积金贷款的,各商业银行、市公积金中心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执行;若无房贷记录且能提供离婚前家庭无住房证明的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执行;若能提供离婚前家庭仅有1套住房证明的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执行。你尽管限反正小珠子也买不起不过在广东省内其他城市也许还能拼个首付小珠子盘点广东21地市的最新房价看看你的城市涨了多少?广东城市最新房价排行榜及楼市政策*本排行榜参考了搜房网、房天下等网站数据,根据7月份各市二手房成交数据排行,仅限购、限售的城市具体说明楼市政策。NO.1 深圳7月均价:47087元/平米本地户籍:单身限购一套,家庭限购两套非本地户籍:连续5年社保,限购一套;无房有贷款记录,首付不低于五成;有1套住房的,首付不低于七成。新规:住宅限售三年,离婚两年内购房首付7成!NO.2 广州7月均价:33247元/平米非本地户籍:连续5年社保,在市区限购一套;在从化、增城限购一套其他:居民家庭新购住房,满2年才能转让或离婚析产个人禁买公寓等商服产品二套房还清贷款,首付最低五成,未还清,首付七成NO.3、珠海7月均价:21427元/平米本地户籍:限购3套非本地户籍:限购一套,需连续缴纳5年社保或个税,才能获得房票其他:商品房不动产权证满3年之后才能上市交易全市范围内的所有户型住房,全部纳入限购范围。NO.4 佛山7月均价:16011元/平米本地户籍:限购两套,外地户籍限购一套。非本地户籍:在限购区购房,需1年社保其他:禅城区全区,南海区桂城、大沥、里水,顺德区大良、陈村、北滘、乐从等11个镇街为限购区域。NO.5 东莞7月均价:14790元/平米本市户籍:限购2套非本市户籍:首套本科以上学历半年社保,没有本科以上学历需要1年社保;二套需2年社保,限购2套,二套房首付最低四成。其他:新房备案价不得明显高于同区域同类项目价格;上调备案价幅度不得高于前一次备案价的5%;二手房不限购;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方可转让NO.6 中山7月均价:13062元/平米NO.7 汕头7月均价:10746元/平米NO.8 惠州7月均价:10067元/平米不限购大亚湾一次性购房3套以上的暂缓网签新购买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方可转让。NO.9、阳江7月均价:8895元/平米NO.10 肇庆7月均价:8496元/平米NO.11、潮州7月均价 8495元/平米NO.12 清远7月均价:8363元/平米不限购可申请广清住房公积金互贷;个人最高贷款30万,夫妻共同可贷40万,最低首付3成,最长贷款年限为30年!NO.13 梅州7月均价:8185元/平米NO.14 茂名7月均价:7915元/平米NO.15 湛江7月均价:7758元/平米NO.16、江门7月均价:7625元/平米本地户籍:限购3套非本地户籍:2套,需半年社保或个税,二套需1年社保或个税首套房首付最低4成,不限购区域:鹤山、台山、开平、恩平、新会NO.17 河源7月均价:7445元/平米NO.18 云浮7月均价:6476元/平米NO.19、汕尾7月均价:5568元/平米NO.20、揭阳7月均价:5208元/平米NO.21 韶关7月均价:5193元/平米*以上房价排名仅供参考具体房价还与所在区县和政策有关不说了小珠子要回去搬砖了广东电视珠江频道
本文为村网通会员发布,不代表村网通立场。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400-636-185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个人社保明细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