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泰怎么样防止一些基层的文件材料、 如何当基层书记领导讲话话、宣传标语大量雷同,早已抄袭成风?

目录 申论热点:治文化软骨病从补钙开始........................................................................................ - 2 申论热点:救助流浪儿童............................................................................................................ - 2 申论重点预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 ................................................................................ - 5 申论重点预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6 申论热点:小悦悦事件................................................................................................................ - 9 申论热点分析:陈光标“暴力慈善”...................................................................................... - 11 申论热点:反思"造假"现象.................................................................................................. - 12 申论热点: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 - 13 申论热点:农民工维权.............................................................................................................. - 14 申论热点:李天一事件.............................................................................................................. - 17 申论热点:养老保险逐步全覆盖.............................................................................................. - 18 申论热点:农产品炒作.............................................................................................................. - 19 申论热点:菜价太贵因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 .......................................................................... - 21 申论热点:高铁限速.................................................................................................................... - 22 申论热点:逃回北上广................................................................................................................ - 23 申论热点:校车安全.................................................................................................................... - 24 申论热点:医患关系.................................................................................................................... - 25 申论热点:基层民主.................................................................................................................... - 26 申论热点:孝文化........................................................................................................................ - 28 申论热点:行政成本.................................................................................................................... - 31 申论热点:实名制........................................................................................................................ - 32 申论热点:上海地铁微博事件.................................................................................................... - 34 申论热点:看待“神医”现象.................................................................................................... - 35 申论热点:新型农村金融制度.................................................................................................... - 36 申论热点:三亚旅游市场“宰客”事件 .................................................................................... - 36 申论热点:改进网络管理 创新社会服务 .................................................................................. - 38 申论热点:乱花公家钱,必须有人管 ........................................................................................ - 39 申论热点:遏制高校招生腐败.................................................................................................... - 39 申论热点:长江大桥事件............................................................................................................ - 41 申论热点:青少年网瘾................................................................................................................ - 43 --1- 申论热点:治文化软骨病从补钙开始美国著名的思想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秩序的构建》里以先哲的口吻写道:未来世 界的竞争,将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竞争。这一论断有如洪钟大吕,警醒着世人:文化竞争的 时代已经来临!中华文化素以大气磅礴闻名于世, 培养了中国人自尊自信而又兼容并包的民族 气质。然而这一文化自信的气质,却在 1840 年以来被逐渐打破。如何重建文化自信成为关乎 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 自信来源于实力,文化自信来源于强大的文化竞争能力。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 多元化的新时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源源不断进入我国,对我国文化形成了巨大的竞争 压力。 在压力面前, 一部分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文化自卑感;而另一部分国人则不敢直面竞 争,产生了唯我独尊的盲目自大心理。自卑与自大,实际上都是文化软骨病的表现。可见, 重建自信须治疗文化软骨病,而提升文化竞争实力,就是给文化补钙的最好办法。 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生命线,是文化竞争力的根本,是文 化自信的基础;不断创新,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五千年而不间断的重要原因。 但随着时 代的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不少文化工作者们未能与时俱进,特别是影视 工作者们,其文化观、艺术观、价值观、审美观都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潮流,文化作品脱离 社会实际,一味模仿山寨,难以提供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自信也就变成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因此,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推动文化创新。 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打造文化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品牌成为文化产业赖以快速 发展的动力,也是非常宝贵的无形资产。而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带有比较深厚 的计划经济色彩, 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的转轨过程中;缺乏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文 化包装、推广、营销等新型商业模式,难以形成自主品牌,导致我国文化既缺乏高端创新, 又缺乏完美的营销系统,沦为发达国家文化品牌的打工仔。可见,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打造 自主自有的文化品牌。 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扭转贸易逆差。文化自信既来自于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也来自于人们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比较和判断。一个强大而自信的民族文化,必然 具有强大的普世性和征服力,必然能够赢得世界多数民族的认可与尊重,必然能够在对外文 化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显然,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贸易中尚处于不利地位,贸易逆差不断 扩大,输在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剑下。故此,必须重视文化贸易,大力提升出口份额,不 断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从而重建自信。 文化盛,则国盛;文化强,则国强;文化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文化在历经辉煌 与磨难之后,必能如凤凰涅,重获新生。文化自信,要苦练内功,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打 造自主品牌并积极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如此,我国文化必能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迈出愈 加自信、愈加从容的脚步,走进世界文化大舞台,续写汉唐文化的自信和传奇!申论热点:救助流浪儿童【背景链接】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 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2011 年 12 月 26 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部署从现在 起至 2012 年年底,在全国联合开展 “接送流浪孩子回家” 专项行动,提出到 2012 年年底,我国-2- 城市街面力争实现无流浪未成年人。 2011 年 8 月,国办下发《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牢 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 落实责任, 加快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 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 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 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针对流浪儿童已采取的措施 新疆籍流浪儿童有“家”可回 2011 年 4 月 21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宣称,将接回所有在其他省份街头流浪的新 疆籍儿童, 并将投资 5000 万元新建一所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训中心, 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教 育条件,让这些儿童在家乡健康成长。 全国失踪儿童快速查找机制建立 2011 年 4 月 12 日,公安部宣布全国公安系统将组织开展为期 6 个月的来历不明儿童集 中摸排行动,在 6 月 1 日前全国将建立实施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决不放弃任何一起未破 打拐案件的侦破工作。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 2011 年 1 月 25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在网络上正式发起开设了“随手拍照 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引起全国网友以及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网友在遇见乞讨的儿童时, 纷纷拍照并将照片传到微博上。 收养中心更名体现儿童福利 2011 年 1 月 18 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收养中心更名为中国儿童 福利和收养中心。这标志着中国的儿童福利不再仅仅关注机构内的孤儿,也开始关注散居孤 儿以及其他困境中的儿童群体,是由对特定群体的保障到综合儿童福利工作的转变,是儿童 福利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过渡的重要事件。希望以此为契机,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能够惠及更 多的困境未成年人,有力地推进中国儿童福利立法的加强和机构的完善。 【标准表述】 [原因] 流浪儿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流浪儿童上街流浪的情况形主要是家庭贫困 的原因,也有家庭变动产生的父母离婚或者父母判刑或者隔代家庭,同时也有一些教育方面 的原因,即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孩子的压力过大,出现逃学的问题,也有一些孩子学习不好, 受到了歧视,产生了出走的问题,还有一些社会的原因,一些不法分子拐卖、胁迫、利用孩 子来流浪乞讨或者从事犯罪活动。 [总体要求] 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 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 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 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 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流浪未 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 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 犯罪行为。 [基本原则]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家 庭监护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3- 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 坚持救助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积极主动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保障其生活、维护其权益; 同时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制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帮助其顺 利回归家庭。 坚持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 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责任,不断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未成年人 外出流浪。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各方协作,充分发挥基 层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救助保护工作的合 力。 [措施] 一、立法层面 国务院的《意见》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社会、个人多元主体共同求助的制度, 并且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救助责任。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 关法律,创新社会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更完善的政府、社会与个人多元互动的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机制。 《意见》明 确和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抓住了儿童保护的关键,但保护未成年人是政府、社会与人个共同的 责任,因此,在加强政府责任的同时,还应当根据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提升社会自我管理的能 力和效果。同时,还应当进一步细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进一步推动相关立法。 《意见》根据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及流浪儿童救助有新的制度 性安排,使相关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原则性规定更加具体化,但 《意 见》本身效力层次较低,因此,应当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将《意见》有效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的规定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法律文件。 第三,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意见》 虽然明确了责任主体,规定了相对具体的 保护措施,但有的措施还需要细化,需要更明确的制度来保障,如政府投入问题对未成年人保 护不力的具体责任追究机制等。 第四,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性的保障措施。 例如,应当进一步推动公益慈善机构的发展,加强 对慈善机构的管理与资金使用,重建社会公众对公益事业的信心,建立对家庭、监护人等的指 导与干预机制。 二、具体措施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应加强心理帮扶 帮助流浪儿童,首先要加强救助站的救助工作。相关部门发现流浪儿童,引导、护送他 们进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后,救助站应做好各方面的帮扶工作,包括基本生活的保障、 医疗救助,以及针对他们的问题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治。救助保护中心可以通过对儿童友 好型的救助,使这些流浪儿童真正体会到一种被帮助的感受,同时对他们进行行为矫正和心 理辅导,这样不仅可以预防一些有过不良行为的儿童今后走向犯罪的道路,还能帮助其回到 家庭后融入正常的生活。另外,救助站应提升服务意识,要在医疗救助,流浪儿童的行为矫 治、心里咨询、教育等薄弱环节还需要加强。 做好安置工作预防“再次流浪” “现在政府主导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行动,是指流入地救助与流出地安置合力配合来 帮助这些流浪儿童。 ”为了从源头预防“再次流浪” ,当把流浪孩子送回原籍后,孩子流出地 或户口所在地的政府,还应做好后续的救助和帮扶工作。 一方面,从家庭入手开展对监护干预的工作。当把这些流浪儿童送回家后,要对监护人 的监护情况进行跟踪, 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监护不力的要批评教育家长,-4- 如果没有监护人,要委托监护。如果监护人严重侵害孩子权益的,要提起撤销监护人权力的 诉讼。这些措施是和流浪儿童产生的原因相对应的,目的就是从家庭的原因上进行根治,预 防未成年儿童再次流浪。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社会要提供一些培训条件,做好安置工作。年龄较大的,如十七 八岁的孩子,由于长期流浪面临教育中断等问题,政府应提供条件进行集中的职业教育,使 其获得自力更生的能力,帮助他们以后能够独立生活。这样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就不只是停留 在一个“送回去”的普通层面,而是从更深的层面,解决家庭问题和技能缺失,从根源上来 预防流浪儿童的产生。申论重点预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道德建设 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公平正义 文化强国 文化软 实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产业振兴 【背景链接】 2011 年 10 月 18 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 ,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 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 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 一体化发展。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 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 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措施] 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 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 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 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 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5- 世界。 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 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 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参考范文】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 基本的因素,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还能扩大文化消费 市场,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扎下深厚的根基。 然而,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 既表现于城乡, 也呈现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 文化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 如何引导、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热情,也需要有完善的措施。这些问题出现的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基层政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向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从而 积累了大量历史欠账。 可喜的是,2011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 略高度,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不 仅令人耳目一新,也必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的政 策支持。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合 理布局。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是文化大发展的根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 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事实上,我们各级政府也已经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比如,今年年初,文化部、财政部 联合下发文件,要求 2011 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 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 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早已免费向市民开放,公共文化 服务也已经开始深入街道社区。 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 力。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 服务领域存在的单一国有资本投资体制和投资效益低下、 基础设施落后、 覆盖面窄的城乡 “二 元结构”问题,以及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机制不活、服务数量不足、服务质量普遍较差的问题。 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高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 从根本上来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政府有责 任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 置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申论重点预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秩序 公平正义 社会活力 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公共安全 维护人民群众 权益 社会组织管理 思想道德建设 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服务型政府 政府能力-6- 建设 抓落实 社会管理科学化 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2011 年 2 月 1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 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 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 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 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 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5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指出,我国 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国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 域存在的问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 盾没有变。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 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 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 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胡锦涛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 学化水平。――胡锦涛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这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 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习近平 坚持党的原则,怀着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公心办事,这两条对抓好落实工作十分重 要。――习近平 [目的及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 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存在问题]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五大方面: 第一,管理理念、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转型期的形势不相适应; 第二,管理体制格局与快速流动的社会成员、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利益 结构和人民的多元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三,群众利益维护协调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有很多缺陷; 第四,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薄弱,制约性措施欠缺;-7- 第五,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手段单一,不善于运用柔性、平等对话的方式和经济行政法 律综合手段。 [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专家总结有以下四方面意义: 第一,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挥人民首 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第二,只有加 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 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 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才能 gkz6.net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 三,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兼顾 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落实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要求;第四,只 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 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 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 [原则]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 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既有 秩序、又有活力,立足国情、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措施]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领导,基础在基层,根本在落实。 [两个转变、五个创新] 两个转变:转变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理念。一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 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改变那些片面地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单纯“管控”的思想观念和思 维模式。二要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规 范化和常态化。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 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具体做好五方面的创新: 在管理主体上,要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 社会“治理”转变。 在管理方式上,要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更多地运用群 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 社会问题。 在管理环节上,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 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 在管理手段上,要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经 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 在管理制度上,要坚持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管理 制度建设,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参考范文】 创新社会管理 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8- “把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战略思维,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完善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28 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 议,再次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部署具体工作。这是在社会管理中贯彻 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这一重点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从年初党中央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定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到此后完善相关机构、 加强领导力量,再到本次会议做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充分显现了党中央对社会管理 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高度重视, 是因为这一战略任务反映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 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决心坚定, 是因为这一战略部署事关人民根本利益、 事关国家长 治久安。 党心民意所系、治国方略所在,决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绝对不是权宜之计。面对 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面对改革攻坚、社会转型的诸多挑战,我们有躲不开、绕不 过的社会矛盾,有等不得、拖不起的突出问题。我国经济能不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 国社会大局能不能继续保持和谐稳定,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进一步得到巩固,在一定程 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社会管理搞上去, 能不能成功破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重大课题。 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政治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些对群众居高临下、感情冷 漠者,那些与民争利、野蛮执法者,不仅做不好社会管理,更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切实转 变作风,时时处处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真正把群众赞不赞成、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 标准,让群众得到实惠,既是我们做好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要整体推进,更要重点突破,要把抓好当前的突出问题作为 重要着力点。各地区各部门只有对那些人民群众反应强烈、影响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社 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个个攻坚克难,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把加强社会管理工作 提升到新水平。当前就急需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力度,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基 层基础工作,把 2 亿多流动人口安顿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把实际问题解决好。 从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 体布局,我国社会管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加 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要与社会制度、现实国情相适应。各地区各部门要 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具有本地特点的社会管理新路子。坚持有什么问题解 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不能搞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13 亿人口,发展中大国,我们正处在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历程中。在以胡 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下,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 力下,我们一定能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 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申论热点:小悦悦事件【背景链接】2011 年 10 月 13 日,2 岁的小悦悦(本命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 被两车碾压,7 分钟内,18 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 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 年 10 月 21 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 时 32 分离世。 10 月 18 日,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 勇为精神”大讨论。会后,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9- 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意见或会成为广东省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有人提出应当将 “见 死不救”入罪,通过刑事制裁来改变社会上蔓延的“见死不救”风气。(《南方都市报》)对 此,有些人则持谨慎态度,认为立法惩治难于实施,且有侵犯个人自由之嫌,贻害甚多。 【标准表述】 支持 修补社会信任道德拷问无力 最该反省的其实不是道德, 而是社会契约理性。 契约理性的成长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不仅无法支撑社会信任纽带的维系,还反过来助推了道德的放量下跌。倘若社会信任纽带还 处在断裂的状态,得不到有效的修补, “见死不救”的冷漠传染病注定只是信任危机语境中的 一种表现姿态。对此,道德根本无能为力。 惩治集体性冷漠不妨让法律兜底 道德谴责无法建构起约束和激励的长效机制。或许有人还以为,动辄使用法律来解决现 实问题违背法律本质,有推行“法律万能论”的嫌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法律是最低的道 德, 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尊重公众生命权无疑算是最低的道德, , 完全有理由上升到法律层面, 用刚性的法律制度惩治集体性冷漠,还人性与生命之美,否则,法律在争议中难产,道德必 然在谴责中沉沦。 反对 道德问题刑法化,贻害无穷 不能在个别恶性的个案影响之下,在舆论的鼓噪之中,就贸然地将道德问题法律化,特 别是道德问题刑法化,那将造成无穷的祸害。就小悦悦案而言,18 名路人固然要受到道德上 的谴责,但出现这一问题仅仅就怪罪于他们吗?再说,就是将“见死不救”入罪,也未必能解 决“见死不救”的问题。刑法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碾过小悦悦的 两个司机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逸吗?同样,将“见死不救”入罪,就能解决问题吗? 不如立法保护见义勇为 设立“见死不救罪”意味着要对一件本来与自己无关的事履行额外的义务,依照现代法 治理念,只要不侵害国家、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秩序,公民的行为就有其天然的存在合 理性。而“见死不救罪”的设置显然损害了公民的这种权利,因此思想上很难被接受。 在实际操作中, “见死不救罪”也将面对诸多实际的困难。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需要提 供必需的人证和物证,但是谁会为“见死不救罪”来作证呢?证人很可能并没有参与案件,因 此作证的同时就意味着自己有罪, 而如果自己也参与了案件又如何能去作证?另外, 如果案件 的目击者本身不具备任何救助的能力,那么他是否也要为自己能力的欠缺而背负罪责呢? 道德问题的“泛法律化”固然可以迫使人们就范,但是如果得不到普遍的道德认同,其 最终结果要么是因触犯法律者太多而使民众叫苦不迭,要么就是因为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而 导致法律条文被虚置。 见死不救的原因有很多,除去少数人自私、冷漠的心理之外,见义勇为者自身的利益得 不到保障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顾虑。由于法律的滞后,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时有发生。法 律不仅要惩恶,同时也要扬善,只有当公民行为中的善和恶同等得到法律关注时,法治社会 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有鉴于此,立法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势在必行,而“见死不救罪”的 设置则略显多余。与其强制公众去做一件难以接受的事,不如扫清人们的后顾之忧,使更多 的人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善举。 建议: 立法应奖惩结合 在立法形式上, “见死不救”立法当采取“奖惩结合”的方针。鼓励“见义勇为” ,避免 “见死不救”除了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给予行为人一定的“奖励”之外,政府还- 10 - 得对类似的行为给予特别的赞许和肯定。当然,如果被救助者是条“毒蛇” ,我们可借鉴新加 坡的律法规定, “毒蛇”除须亲自上门向见义勇为人赔礼道歉外,还必须对“毒蛇”施以民事 的、经济的、行政的和刑事的处罚。 “见死不救”违法是否构成犯罪呢?由道德义务向法律义务的转化,除了具备成熟、坚实 的社会主流意识基础之外,需要国家运用立法权完成法律形式上的细致划分。从欧美国家的 立法来看, “见死不救” 构成犯罪有着严格的限制。 在见死不救罪的条文中, 虽各国表述不同, 但一般只适用于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而且,对于根本无法实施的救援,即便行为人 有能力救援而误认为无法救援,也不构成犯罪。 他国经验 多国立法保护见义勇为 专家称立法需谨慎 13 日,广东佛山的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 3 次碾轧,而在 7 分钟内竟有 18 名路 人不闻不问,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无独有偶,17 日,武汉一名 15 岁学生扶起一被电瓶车撞伤的中年妇女,却被伤者指认为肇事者。 一边是路人漠然而去, 一边是好心人被诬陷, 当今社会的公共道德良知再次被严厉拷问。 如何避免类似道德悲剧重演?如何保证好心人行善“零风险”?为此,有律师提出,有必要把 道德问题上升到法律责任。 实际上,在美欧诸国,都有类似“见死不救罪”规定。法国 1994 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 就有“怠于给予救助罪” ,具体条文是: “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 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 5 年监禁 并扣 50 万法郎罚金。 ”申论热点分析:陈光标“暴力慈善”【背景链接】 陈光标, 江苏人, 任江苏某公司董事长。 被媒体称为 “中国首善” 有过多次慈善” 。 壮举” , 如自己组织慈善团队赴日救灾、在云南灾区派钱后与村民举钱合影、在贵州开演唱会向观众 发猪羊。他高调的慈善的行为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赞誉有之,认为他为中国富豪做出了榜样; 反对有之,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即以牺牲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 的满足。是一种给慈善的倒退。但陈光标认为他是想通过这种高调的方式让大家关注慈善, 让更多的人参与慈善捐赠中来。事实上,他的每次举动确实带动了很多富豪捐赠。无论怎样, 陈光标的慈善之举被广受关注,还是凸显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很多问题。 【标准表述】 [问题] 此事件凸显慈善事业一大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 慈善意识较为薄弱。很多人认为慈善事业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慈善捐赠是富人们的事 情,慈善价值观难以形成,必然然影响到我国民间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此外,还有两大主 要问题: 第一,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 融投资、转让等实际已经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法律可以参照。 第二,监督管理不到位。当前,由于监管不力,透明度不高,使得我国慈善善款流向不明, 公信力出现危机。 [对策措施] 第一,加强慈善立法,提供法制依据。立法机关应颁布相关的法律,使我国慈善事业的- 11 - 发展有法可依。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制定《慈善事业条例》 ,从法制上规范慈善事业的性质、地 位和原则。 第二,建立多元监管体制,提高慈善公信力。 一要行政监督。政府既要有完备的约束机制来规范慈善事业的运作。 二要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个人监督等。 三要内部监控。慈善机构要完善自身内部管理监督程序。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责任感。积极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以 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慈善文化,梳理慈善典型,鼓励全民参与慈善活动,培养公众 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申论热点:反思"造假"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竞争的加剧,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表现出来。 “造假”泛滥就是 其中重要的方面。各种假冒伪劣的产品充斥人们的生活,各种虚假的广告占据着荧屏空间, 一些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造假,更有甚者,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和“思想圣地”的大 学也加入到造假的行列。 “造假”泛滥危害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危害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宝贵的生命,造假渗入到学术的殿堂更是遗祸无穷。治理虚假、去伪存 真已经刻不容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造假泛滥的原因是深层次的、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其一,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在竞争的过程中,有的人抱有投机心理,妄图通过虚假来获得利 益;其二,我国当前正处于体制的转轨时期,各种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这就给虚假的 和丑恶的行为留下了空间;其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们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道德滑坡的危机, 我们对发展的重要性充分重视的同时,人们对于道德的价值正在经历一次反思的过程。 列宁曾振聋发聩地指出: “不要说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 。虚假的东西是没有生命 力的,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毫无助益,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采取切实 有效的措施治理虚假,还给人民群众一个真实的、清楚的世界。 第一,必须要高度认识“造假”的危害,必须要摒弃各种错误的观念。有些地方政府对 于“假冒伪劣”产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反而认为“假冒伪劣”有助于“繁荣”经济。 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社会上对于学历造假、学术造假的行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 种对于虚假的容忍严重威胁我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严重威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 目标。我们必须要对“虚假”现象人人喊打。 第二,必须要在体制制度上采取措施,堵塞漏洞,挤压造假的生存空间。其一,必须要 建立基本的信息公开透明的制度, 把虚假的东西暴露在阳光下;其二, 必须要发动新闻媒体和 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其三,要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制度,以鼓励诚信,打击造假。 第三,必须要抓好落实,把打击“造假”落到实处。其一,要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造假, 严肃处理;其二,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其三,要集中整顿医药卫生行业的虚 假广告;其四,要开展“学术造假行为可耻”的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造假泛滥的主要基础是信息的不对称,因此打击造假的主要思路在于努力打破这种信息 的不对称,要努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监督,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努力促进信 息的公开透明,要通过专业机构的作用而剔除虚假信息。 总之,治理虚假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政府主导,必须要大力推进基础的制度 建设,必要要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治理住虚假,真实的东 西一定会焕发出生命力, “真金不怕火炼” ,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一起期待。- 12 - 申论热点: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背景链接】 《 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 ,这是中央探索将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个全局 性的、专门性政策文件。意见指出,按照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将涉及农民工切 身利益的劳动就业、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 律援助、优抚救济、社区教育、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等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向农民 工覆盖。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则进一步要求广东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的制度设计, 加快研究 并适时出台取消“农民工”称谓的政策措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真正融合。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目前,1 亿多 进城农民工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由于体制性障碍、城乡利益冲突以及农民工知识技能不足等原因,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 缘群体,是没有真正成为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城市化的重要环节。 ? 【标准表述】 [意义] 当前,我国外出农民工有 1.64 亿人,其中约六成是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 组成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户籍在农村,但长期在城市就业,在社区生活,既是社区建 设的参与者,也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有融入城市生活的期盼,希望能够像当地居民一样参 与社区管理,享有社区服务。发挥好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为农民 工提供帮助和服务,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和条件,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维护好农 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迫切需要。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城镇化的高度,充分认 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开放 包容、 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让农民工同城市居民一道共享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成果。 ? [困境] 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入的困境 第一,收入水平难以明显提高。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在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方面处于劣势,职业层次偏重体力付出,大多从事对技术要求不高的 职业或者传统的建筑行业的工作,对新兴的技术掌握甚少,缺乏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因而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级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只能在低级劳动力市场徘徊,收入水平难以 提高。 第二,没有稳定的居住地。绝大多数农民工家庭聚居在房租低廉的城乡结合部地区,且居 住地不稳定。 第三,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目前,城乡一体化政策和制度尚未真正落实,受户籍制度、 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等多方面的制度排斥,外来农民工及其家庭还不能与户 籍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特别是,当他们遭遇工伤、失业、疾病、年老、贫 困等生活风险时,无法得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援助和保护。 第四,城市归属感低。由于农民工在职业、居住条件等经济层面上处于明显劣势地位,直- 13 - 接导致了他们在社会层面与城市人接触、交往的困难,而交往、接触的困难又直接阻碍了农 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价值认同观念的形成,造成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低。 ? [原则] 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应遵循以下原则: 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促使农民工 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强化服务,完善管理。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为农民工生活与劳动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 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正视农民工与城市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的思想认识、生活方式、行为 习惯差异,教育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推动包容式融入,实现包容式发展。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鼓励各地区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农民工融入社区的 有效措施和办法,务求取得实效。 ? [措施] 总结如下措施: 第一,逐步消除制度障碍,促进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入。 一是要逐步将子女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与户籍剥离。 二是推行居住证制度,将居住证视为公民拥有定居权的合法证明,并允许公民自由、方便 地获取居住证。实现居住证制度对流动人口全覆盖,发挥好居住证制度在人口调控、人口管 理和人口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三是完善以居住证制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的配套政策,逐步扩大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 内容,最终实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待遇。 第二,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 一是政府部门应开办以提高劳动技能为主的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和以提高文明素质为主的 “市民学校” ,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流动人口学校、流动人口图书馆,为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 流动人口素质创造条件。 第三,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就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化,即针对 流动人口的一切服务和管理最终落实到基层社区。 一方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站建设。一是逐步改善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站的办公设施,为流 动人口社区融合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二是加强服务站管理员队伍建设,逐步建设一支年轻 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员队伍。三是为流管服务站提供充足的服务管理资金保障。 另一方面,在社区层面组织农民工自管组织和行业协会,并扩大农民工参与社会治理的空 间,使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建立新的社会和谐关系申论热点:农民工维权【背景链接】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 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 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 动争议处理权、 休息权、 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 有人格权、 人身自由权、 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14 -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 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 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的 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粗、险”的工作。随着近年来城市下岗工人的增多,城市就业 压力加大,对原来不愿意做的一些工作,现在城市人也开始加入竞争的行列中来,一些城市 又从保护本地人就业的角度出台了禁止和限制外来人口。 第二表现在于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遭到侵害。表现在:一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虽 然从事的与城市人同样的工作,却拿着不一样的报酬;二是加班不给加班费或少给加班费;三 是拖欠甚至拒付工资。 第三表现是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文化生活没有保障。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的社会保 险和福利待遇普遍没有保障。这些不公平的遭遇都源于城乡二元体制下社保政策不够完善。 而看电视、打扑克是农民工的主要休闲方式,城市一些文体设施门槛较高,未能向他们免费 开放。 第四表现是工作生活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注 意改善工作环境,不给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导致农民工工作的安全隐患多,职 业病发病率较高。因此产生的工伤、职业病都是农民工权利遭侵害的频发环节,也是维护农 民工权益的难点。 问题之二:政治权益难以实现。 第一政治权利不能实现。由于长年在外,有的地方村委会选举有 6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 回乡参加过选举。第二是人格及人身自由受到侵害。每当遇到劳务纠纷时,农民工成为被侮 辱的对象,辱骂、搜身、挨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用工单位为了防止农民工中途辞职、偷 拿东西,随意扣押身份证及工资,限制离开厂区及经营场所。 问题之三: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 一来农民工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由于城市里公办学校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农民 工很难承担。二来休息休假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农民工普遍反映劳动超时现象严重。不 少个体、私营及涉外企业经常让员工加班加点,即使国家法定节假日也不放过,法律规定的 加班时限及报酬对这些企业来说形同虚设。 [事件链接] 12 月 5 日, 在贵州省遵义市打工的 4 名农民工因急于赶往火车站返家, 无奈接受遵义 10 路公交车司乘人员开出的 “议价” 车票:原本 1 元坐全程的票价, 因为他们提了四个大旅行包, 车票变成了 30 块钱。此事被微博网友称为“史上最贵公交车” ,并引来多位遵义市民自发代 为讨要说法。 2011 年底,关于农民工讨薪问题呈现了两个画面:一是某县一个工地,3 名男子讨薪未 果爬上塔吊准备跳楼,最终被消防员救下;二是在一家民营企业打工的田绍清等 21 名农民工 被欠薪 6.9 万元久拖不结,河南省高院院长一经过问,欠款者立时兑现。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近年来,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以及各地政府采 取了多种措施保障农民工权益,农民工的各项保障也得到了改善。虽然如此,地方上一些企 业、工地包工头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屡屡侵犯农民工权益,农民工的其他各项公民权利也 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和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淡薄有直接的关系。农民工在 进城务工时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也没有主动维权的意识,当权益遭到侵犯时,往往选择 息事宁人。有的农民工想维权,但不知道怎么去维护。- 15 - 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和市场及社会因素有关。从劳动力市场看,我国劳动力供 大于求的状况决定了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廉价地位。从社会因素看,劳动力市场上农民 工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加上有些农民工因为自己是农民,在心理上已经默认自己的工资比城 市工人低,对住房、医疗、子女受教育等待遇便不做过多奢望。 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和制度不完善也有关系。一方面现行的劳动法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 仍然存在盲点;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企业与农民工的关系时,过于迁就企业的利益。 同时有些地方有关执法人员对农民工表现出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现象。 农民工权益得不到维护还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有关。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确立, 城市市民已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险,而农民工往往不在保险对象之列。农民工不仅随时可能面 临失业的危险,而且由于没有社会救助系统的支持,农民工一旦失业只有选择回老家。记者 了解到,城市里的各种保障,包括失业、培训、养老等基本上都不包括外来务工人员。 [措施] 农民工维权,当务之急一方面司法机构需要尽快健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加强对拖 欠工资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另一方面职能部门也需要执行得力, 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 行使命,绝不手软,以示惩戒。只有切实落实这些措施,才能釜底抽薪解决根本。具体来讲,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必须更新陈旧的观念,对农民工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在政治和法律上,要 给予农民工公正待遇,打破沿袭多年的“城乡分割”的观念与传统。对一些贡献突出的农民 工,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工会 代表。 其次,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可以对涉及到农民工权益的法规和制度 进行一次全面的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更好更快地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需要。例如,在农民工权 益保障法规方面,我们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 使农民工有和城市工人享有同样的权利。 再次,地方政府要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一方面,劳动部门和行业主管 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构筑一个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制环境。加强对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突 出的民营企业和重点行业如建筑、服务行业的劳动执法力度。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对 外出务工的农民进行跟踪服务,加强与输入地有关政府部门的联系,积极做好农民工的维权 服务。 最后,建立工会组织,形成相应的制约机制。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障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由于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缺乏一个进行有效沟通平台。农民工权益易受侵害一个重要 因素是农民工作为个体太分散,缺乏自己的维权组织。成立企业工会并加强对企业工会的管 理、引导,则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工会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的作用。这个平台主要是政府、 工会对企业的监督、协调、制约。 申论热点:社长总编辑台长带头走基层 一、背景材料 今年 8 月,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新闻单位积极响应。 在编辑记者“走基层”的宏大队伍中,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 就是社长、总编辑、台长带头“走基层” 。 二、相关观点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 9 月 13 日赴山西大同煤矿集团,进园区、访职工、上矿山、下矿 井,围绕能源企业如何转型发展、高危行业如何安全生产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总编 辑吴恒权 8 月 31 日赴湖南湘西, 深入群众生产活动第一线进行实地采访;――9 月 20 日至 23 日,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来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河南省林州市,走企业、访农户、看工地,就- 16 - 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进行调研, 总编辑何平前往贵州农村调研采访;――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 9 月 7 日赴黑龙江五常市安家镇,采访当地秋粮增产增收情况。 三、热点评述 这个走基层活动真不是走过场,这次真是走到了我们老百姓中间,走到了我们的心里。社长、 总编辑、台长们带头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调查研究,现场采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 烈欢迎;他们撰写的新闻稿件,指挥的新闻报道,反映人民心声,回应基层关切,体现百姓情 怀,语言朴实,新风扑面,受到了新闻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 “没想到 平时拿笔杆子的大总编蹲下身就干起了农活,而且干得有板有眼。 ” 有价值的新闻作品,都是在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写成的。这样的作品和节目才不会有那么 多的脂粉气、庸人气,才不会那么干巴巴的,才会真正被历史记住,被人民赞扬。群众有这 样的赞誉一点都不奇怪。想想邹韬奋、范长江、穆青这些新闻界的老前辈,哪一位不是深入 群众,在实际生活中寻求新闻真谛,心系天下苍生,追随时代步伐的? 媒体领导带头,对“走转改”活动的示范推动作用自不待言。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走群 众路线,没有职位大小,没有时间先后,区别只有态度是否积极,感情是否真诚,作风是否 扎实。 然而在一家新闻单位, 领导却是风向标。 领导带头, “走基层” 的队伍才会越来越宏大, 越来越壮观;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加入“走基层”的洪流,群众路线就会越走越宽,广大读者 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媒体的好作风、新风气,基层群众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 四、点评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新闻单位领导同志带头走基层,带头转作风、改文风,这是对本单 位“走转改”活动最好的动员。申论热点:李天一事件【背景链接】 近日,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业主夫妻在开车刚要拐入小区南门时,遭到后 面一辆无照宝马和一辆牌照为晋 O00888 的奥迪司机殴打。两打人者欲逃离被控制。事发后, 此事引起关注。经核实,宝马司机年龄 15 岁,无驾照,系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晋 O”车牌为套牌。8 日,两名打人司机的家长分别去医院看望伤者并致歉。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这是一起令人错愕的闹剧,也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悲剧。15 岁,还未成年,却无照开车。 满身戾气,痛殴无辜,还叫嚣“谁敢打 110” 。狂妄至此,不能不令人感到恐怖。 法律不是沉默的羔羊,谁以身试法,谁就应该受到法律制裁。无论是无照驾驶,还是套 牌,无论是群殴无辜还是涉嫌逃逸,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应有惩处。除此之外,我们不能不思 索一个现实问题,小小年纪的李天一何以如此狂悖? 因为不肖之子的闹腾,歌唱家李双江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当然,儿子犯法父无罪,李 天一自以为天下第一,与李双江扯不到一起,但李双江也不能完全撇掉责任。从媒体的报道 看,李双江老来得子,因此对儿子较为骄纵。 其实,李天一本来是个好孩子,经过北京奥申委选拔,5 岁就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的北京 申奥形象大使;10 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 多次参加国内外少儿冰球比赛;还多次获得书法比 赛、钢琴比赛大奖??生长在艺术之家,李天一在文体方面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 拥有文体才华并不等于就有良好人品素养。年少轻狂,无照驾驶,痛殴无辜,足以说明其有- 17 - 问题。 优裕的家庭为李天一成材铺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如果管教不当, 也是巨大的负面因素。 正如古人所称,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 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大不一定等于祸大,但家境好,如果放纵自己,一定害 己害人,李天一就是一例。 像李天一样的富家子弟、名人后代还有不少,他们从小就含着金钥匙长大,原本更应该 成为有用之材,但不少人却成为祸害社会的败类,不仅坑了爹,还毁了自己的前程,比如杭 州七十码事件中的胡斌、涉嫌打死交警的大连富家弟子韩方奕??自己进了牢房不说,还引 发了公众的仇富、仇腐热议。 [原因分析] “富二代”“星二代”的家庭教育失败,有共性原因,也有突出的个性原因。 、 从共性原因看,当今的家庭教育都很淡漠,且有将家庭关系变异为分数关系、成绩关系 的趋势,父母普遍关注孩子的成绩,却不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而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 不管是富裕人家,还是一般家庭,基本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即普遍崇尚“权势”与“财富” , 把父母的权势、家庭的财富,无形中转变为孩子的社会地位。这种“权势观”和“财富观” , 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个性原因看, “富一代”和“官一代”显然不希望“富不过三代”“强不过三代” 、 ,他 们希望孩子成才,但他们的家庭教育却问题多多。 其一,父母由于事业、交际,与孩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少,因此有“补偿”心理,通过满 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来表达对孩子的关注,也由此反复刺激孩子的物质欲望。 其二,父母在孩子面前并不约束自己的言行,且为了表明自己的“能干” ,总爱表露用钱 和权可以搞定一切,把生意场和官场上的规则带进家庭。 其三,父母身边的人对孩子百般呵护,要啥有啥,即便父母告诉他不要张扬,但孩子却 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为所欲为的“王国” 。 [对策措施] 总结如下措施: 一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和现行学校教材,注重对教师进行 培训。加大学生公民意识、人文素质的教育,开设更多针对性课程,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真 正做到以人为本,摒弃简单空洞的说教。 二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可以通过限制贵族学校,取消重点、师范学校的评定等方式, 教育经费投入实现公开、公平,使“富二代”“星二代”与普通人公平发展、公平竞争,避 、 免他们与社会的隔绝和产生等级观念。 三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让他们有机会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接受道德、法制、理想、信念的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四是重视家庭教育。可以端正他们的名利观和金钱观,并适当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培养 他们的爱心,教会他们独立和自给自足。申论热点:养老保险逐步全覆盖【背景链接】 ?2012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年底 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 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18 - 和慈善事业。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加强社保服务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各类社 保经办机构进行整合归并,有些服务可委托银行、商业保险机构代办。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 保障卡发放。 【标准表述】 关键词:全覆盖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 险制度的全覆盖。 “这一目标振奋人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城乡居 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能够在今年全面实现养老全覆盖的目标,并且提前 8 年完成任务,十 分不容易,这显示了中央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加快民生建设的决心。 关键词:均衡化 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 去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 1680 元,有 5700 多万人从中受益。国家已 连续 7 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实现了基本养老全覆盖的目标后,政府未来的工作重 心应该放到如何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均衡化上来。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 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完成养老全覆盖的任务后,如 何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平衡不同群体间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问题,成为我国养老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他指出,应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 让同等学力、同等资历的企业人员能够享受到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同的养老待遇。此外, 还应该逐步缩小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让不同地区居民享受 到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 关键词:增来源 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 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突破口就是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金全民共 享机制,将国家资源和国有资本产生的收益用于增加社保基金。 宋晓梧介绍说,我国目前社保基金管理总体情况不错,每年平均实现了 9%以上的收益。 但也应看到,目前社会整体资金面比较紧张,很多企业面临融资难,一方面是大量资金躺在 社保账户里,一方面是大量企业需要发展资金。应打通瓶颈,在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同 时,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社保基金首要的目标是安全,养老金是大多数人的养命钱,因此对于养老金入市必须慎 之又慎。我国当前资本市场还在健全过程中,波动风险相对较大,需要慎重对待养老金入市 问题。在当前情况下,可以考虑划定一个比例,比如 20%以下的养老金用于股市投资。随着 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健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加大投资比例,既满足社会融资需求, 又能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申论热点:农产品炒作【社会问题的背景】 (1) “绿豆10月初每吨还不到1700美元,现在已经是每吨2100美元。 ”大连百 乐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进出口业务部副经理张俊芳指着展台上的展品对新华社记者说,现在 “- 19 - 农产品涨价跟打滚一样容易。 ” 第108届广交会闭幕在即。本届广交会上,中国农产品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涨价 狂潮” 。来自中国各地的农业企业纷纷用“一天一个价”来形容当下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一些 企业表示,频繁的价格波动正在使企业报价困难有单难接,未来将可能给中国农业发展造成 重大隐忧。 “豆你玩”一度成为中国农产品价格飙升的代名词之一。然而在眼下的广交会上, “豆你 玩” 还不是最夸张的。 经营粉条的山东金都塔林食品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曲学磊说, “是 现在 吃的都涨价” ,还“一天一个价” 。 曲学磊指着自己摊位上的粉条产品说,土豆淀粉已从三个月前的6000多元一吨涨到 现在的近12000元一吨, “每天看到新价钱脖子都冒凉气。 ” 长单大单曾是外贸企业的“最爱” ,现在他们却将其拒之门外。 “我们现在报价不仅是短 单,都快成了‘短命单’了。 ”曲学磊说, “我交易会上报的价格,交易会结束前作准,闭幕 我就不认账了。没办法,价格波动太剧烈了。 ” 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正在带动加工食品价格上涨。糖果生产企业广东翠展股份有限公 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白糖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影响,该公司的巧克力、糖果等产品价格 普遍上调了10%左右。 而更令农业企业感到忧虑的是,这种涨价风显然正在向主要农产品蔓延。北京美全食品 有限公司总经理靳保全说,目前稻谷等农产品已经出现上涨的苗头。 ? (2) 对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安徽安粮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茂昶说, 气候巨变和自然灾害确实影响了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但专家认为,全球流通性过剩也是 带动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可忽略的因素。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部副主任李健说,由于发达国家实行量化 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大宗商品价格持上涨,中国农产品自然也难以置身事 外。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愈演愈烈的游资炒作才是近期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曲 学磊说,最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很多国内原本低于国际价格的农产品现在已经“咸鱼翻身” , 远高于国际水平。 以生姜为例,本来东南亚、印度都在中国采购,现在由于价格离奇上涨,这些采购商都 跑去采购明显低廉的泰国生姜了。 “我敢说,这里面游资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他说。 一些企业分析说,游资炒作的另一个证据是农产品涨价呈现明显的“连带效应” 。张俊芳 说,按照正常的市场供求关系,一种产品短缺会适度带动同类其他产品价格有所上涨,但像 当前这种绿豆涨了红豆涨、 芸豆也涨, “是个豆都涨, 那就没道理了, 而且也不应该涨这么高。 只有游资囤积居奇、故意哄抬,才会出现这种异常情况。 ” ? (3)游资炒作带来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给中国政府的调控能力带来考验。 “从现在农产品轮番肆意上涨来看,其与中国保持农产品价格整体稳定的政策是相违背 的。 这也意味着当前游资对农产品的炒作行为并没有受到有效的遏制。 一家从事农产品进出 ” 口十多年的企业负责人在广交会上说。 广联兴食品加工业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段强说:如果当前农产品剧烈波动的局面无 “ 法得到改善,将带来十分不利的后果。一方面,剧烈的涨价会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另 一方面,作为百姓日常消费的必需品,农产品以及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将会给百姓带来较 大的心理压力。 ”- 20 - 专家认为,国内农产品价格的高企,不仅会给农业出口带来影响,而且有可能引起明年 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大幅增长,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已高达百亿的背景下,这可能会对 中国农业体系建设造成冲击,给未来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隐患 【核心观点】 (1)平心而论,所谓“炒作”其实很难界定为“犯法” 。因为现在炒股不犯法,炒房也可 以,为什么炒农产品就如犯“天条”呢?这是许多涉农商户最不明白的地方。严格来说,只要 搞的是市场经济,我们就无法改变资本这种逐利的天性。政府要考虑的,是这种炒作有没有触 犯法律,有没有妨碍公平,有没有危及民生。 然后在这种前提下,做一些法律规定和制度设计的 事,以便为自己日后的行为提供依据和支撑。 所以,解决农产品价格过高问题的理想手段,应当来自一种市场思维。遏制炒楼时,我们 会用信贷与税收等手段。 遏制农产品炒作时,我们虽然没有必要为每一种产品都建立国家储备, 但在市场价格高企时,完全可以动用政府的渠道、财政的资金,高价收购被炒家垄断的产品, 然后抛售借以平抑市场;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利用对冲机制化解市场风险。解 决 “价格问题” 不要完全依赖行政干预,可以适当采用一些市场手段,这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 , 体现。 ? (2)欲稳定农产品价格,首先要保护农民的种植收益,提高农民积极性,从而稳定农产 品供给。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农产品被爆炒时大都打着“概念”牌,如大蒜能预防甲 流、绿豆具有保健功能、天灾导致减产等??由于市场信息掌握在商家手上,因此要谨防一 部分人在市场敏感期通过制造概念,渲染涨价氛围。在这个时候,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极为 重要。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的专项行动,并完善 价格信息系统,掌握生产量、交易量、生产成本、流通环节加价、政府储备、资金流向、库 存变动等具体情况,坚决预防和制止游资投机炒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与民众生活相关的市 场调节价商品的价格异常波动监管预案。申论热点:菜价太贵因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尽管流通成本被抬高的原因各有不同,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路权无保障,市内交 通路权,基本都让位于轿车,配送车辆的进城资格太有限;房价高企带动商家的摊位费太高,菜 贩如果靠租房、租摊位来经营,加在菜价上的成本就只能一路走高。 最近菜价暴跌,一些品种的蔬菜在田间地头的收购价才几分钱,但菜市场和超市的价格依 然维持几块钱的高价。 什么原因导致了一方面菜贱伤农,而另一方面市民却又抱怨菜价居高不 下?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 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 正是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我们的不少商品价格畸高,这其中就包括菜价。(5 月 9 日中央电视 台报道) 高昂的流通成本,成为菜价上涨的 “最后一公里”值得思考的是,流通费用到底高在哪里? 。 高得是否合情合理?能否降下来?用什么的思路降下来?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的消费餐桌,蔬菜的批发环节无论有多少层,总体流通成本都不是很大, 而从批发到零售,一个环节就能使一斤西红柿从 1 元变成 3 元。 尽管流通成本被抬高的原因各 有不同,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路权无保障,市内交通路权,基本都让位于轿车,配送车 辆的进城资格太有限;房价高企带动商家的摊位费太高,菜贩如果靠租房、 租摊位来经营,加在- 21 - 菜价上的成本就只能一路走高。 无论是路权分配,还是场地费用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分配格局问题。从道 理上说,政府应当以民众的基础需求确定公共投入的顺序,优先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因此, 公共投入应当优先为社会成员提供“一般性”的公共消费物品,而不应当是“奢华”的公共消 费品。 反观现实,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常常呈现出一种颠倒的状况。就路权而言,小汽车的使用 人群最少,却是占用交通资源最多的,更不用说公车占了多大的比例;而为百姓生活服务的配 送路权,却被挤到了没法再小的地步。 为了服从于土地升值,卖菜的被逐渐挤到城市外围,市内 有限的菜场,租金也总在上调,由此带来的物价高企,却始终没人重视。 有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社会的平等状况,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利益结构改善的空 间余地。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种菜的、 卖菜的,还是开办市场、 出租摊位的,确实都是自由的, 可他们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吗?申论热点:高铁限速【关键词】 高铁限速 高铁整治 运营磨合期 【热点材料】 1、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的发展令世人瞩目,短短几年内国家就建设了近 9000 多公里、 时速在 200~350 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中国已成为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 的国家。中国人用 5 年走完了发达国家 40 年的道路,创造了世界最高运营时速,标志中国高 铁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全国各地热衷高铁建设“大干快上”的同时,我们需要在 一片叫好声中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反思和评估。谨防只顾速度、忽视质量。 2、2011 年 7 月 10 日京沪高铁滕州东站内出现接触网故障,经抢修于 19 时 37 分恢复行 车,19 趟列车晚点。7 月 12 日京沪高铁宿州附近供电设备发生故障,13 时修复,期间造成 上行、下行双向全线停驶,仅上海虹桥站就有 50 趟列车晚点。7 月 13 日由上海虹桥开往北 京南站的 G114 次列车在镇江南站附近停靠一个半小时后,换备用车前行。同一天,为京沪 高铁而建的南京南站再度曝出工程质量问题,换乘大厅部分地段出现屋顶漏雨和地基下沉。 11 月下旬,铁道部要求各铁路局要进一步加大高铁设备整治力度。针对当前部分高铁因线桥 隧和供电设备病害造成动车组限速问题突出的情况,铁道部要求各铁路局切实抓好高铁固定 设备病害整治,对各条高铁线路限速情况认真进行全面清理,详细掌握限速地段、限速原因、 整治方案和目前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报相关设备管理部门。 3、2011 年 3 月 3 日,15 列从法国西部开往巴黎的高速火车因停电在半路瘫痪,导致近 5000 名乘客被困车厢内达数小时。 月 16 日, 5 德国一辆维尔茨堡至法兰克福的城际特快列车 一节车厢顶部总电闸开关短路并引发火灾,导致列车电力供应完全中断,400 名乘客被困。 去年德国城际特快至少有两次因电力故障而半路抛锚。 而日本的新干线列车因为台风、 暴雨、 信号系统故障等延误或停运的案例也并非少数。高铁投入运营之初都有一个磨合期,在此期 间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是高铁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风雨。但只要不是涉及整个系统 的根本性问题,都属正常,不能因此否定整套高铁系统。 【考点分析】 2011 年中国高铁通车里程急速增长。在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又出现了设备故 障,通讯技术不成熟,工程地基下沉,雨天延误等一系列问题。对于高铁限速政策,有人持 赞成观点,也有人持反对意见。高铁限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国高铁限速的原因:- 22 - 1、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速度、质量和效益。高铁限速是为了保证高铁建设的质量。部分 路段存在质量隐患,路基不稳定。 2、高铁建设存在技术缺陷,不能持续按照设定时速运行;通讯信号技术防雨、防潮性能 较差,阴雨天容易出现故障。 3、限速运行缓解了高铁运营初期管理方式单一问题,提高调度灵活性。 我国高铁健康发展的建议: 简析:高铁限速不等于停滞于一定速度,而是在高铁运营初期针对问题易发的“缓兵之 策” ,因此高铁建设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证高铁的速度。 1、坚持科学发展观,高铁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高铁限速虽然牺牲了部分追求时 间者的利益,但是出于安全、质量等利益需求,需要。 2、高铁建设规划方要着眼长远,合理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地质、交通、城市规划等各方 面因素。 3、高铁建设施工方要以科技为支撑,提高技术标准,选择高质量材料,注重安全防护措 施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高铁运行应急机制和具体方案。 4、高铁建设监理方要严格监测建设用材、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对高铁建设实施全面监 控。适当降低高铁建设速度,提高高铁建设质量、增加高铁运行效率。 5、高铁建设运营单位要定期维护、按期检测,及时维修,不断改善和提高运行性能。申论热点:逃回北上广【关键词】 逃回北上广 低收入高物价 公共服务 公平公正 结构调整 稳定物价 转型发展 公 共资源分配 【热点案例】 1、这两年,有关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的话题受到社会关注。最近,媒体 报道,当初一些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又逃回来了。当初因为高房价、高物价、限购而 逃离“北上广” ,到逃回“北上广”继续打拼,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颇有戏剧性。 “逃离”又 “逃回” 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 是什么原因能够帮助这些年轻 人克服高房价等压力,又再次回到这些非常不易居的城市? 2、2011 年 5 月 5 日,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市统计局副局长、市人普 办常务副主任顾兖州认为,虽然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对城市管理带来挑战,但北京经济社会的 发展客观上也离不开大量涌入的高端人才和服务型人员。另外,大量正值壮年的流动人口进 入,降低了北京人口构成中的男女性别比,也延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和劳动力枯竭为特征的 “刘易斯拐点”临近。 【考点分析】 一、问题及其成因 1、表层原因: (1)低收入高房价,限购令使一线城市房价有所回落时,二三线城市成为 领涨全国房价、房租的“主力军” (2)地方重人情、关系,办事相对缺少公平公正。 ; (3) 二三线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不足,精神贫乏,生活单调,年轻人觉得很孤单。 2、深层原因: (1)二三线城市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缺乏科学规划,依赖 投资拉动 GDP,高学历人才的岗位和机会少,发展空间有限。 “北上广”市政管理中权 (2) 力制约和舆论监督相对有力,社会相对公平公正。 (3)公共资源分布不平衡,二三线城市的 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二、影响――危害性或意义- 23 - 1、 加重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资源、 环境、 城市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负担, 使其宜居条件更加恶化;另一方面,补充、优化了一线城市人才资源,有效克服其人口老年 化和城市老化,增强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2、减少了二三线城市转型发展的人才、技术资源,使其发展活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当地就业和社保压力。 三、政策与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中小城市要转型发展,就要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为年轻人 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2、解决体制问题,营造公平环境。加大内地、小城市和农村的开放程度,建立公平、有 序的社会结构,营造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多为社会中低层成员创造向上流动的机会,为 年轻人搭建更大的就业、创业舞台。 3、统筹区域平衡发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公共财政和金融要在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之间 合理分配,着力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扶持力度。 4、国家要始终把调解收入分配和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申论热点:校车安全【关键词】 校车安全事故 校车安全管理 乘车安全教育 校车市场 【热点案例】 1、近几年来,校车安全事故频发。2011 年 11 月 16 日上午 9 时 40 分许,甘肃省庆阳市 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事故当场造成 18 名幼儿死亡, 司机和幼儿 园老师死亡。校车核载 9 人,实载 64 人,逆行,与大卡车相撞。事发路段路况极差,按常理, 校车选择逆行应该跟路况有关。时隔不到一个月,12 月 12 日下午 5 点左右,徐州丰县首羡 镇中心小学西北 2 公里处又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发生事故的校车核定载客人数为 35 人, 实载人数 45 人左右。 据当地村民介绍, 当时校车上载有很多小学生。 事发地水深只有 1 米多, 发生伤亡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于侧翻发生比较突然,孩子们互相挤压,坐在汽车西侧的孩 子伤亡比较严重。据了解,在校车治理期间该校车曾经停运,前几天才开始恢复营运。 2、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会同有 关部门认真研究分析校车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保障校车安全的主要环节,总结一 些地方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征求部分地方、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研究起草了《校 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为充分了解社会各方面对制定《校车安全条例》的意见和 》 建议,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 》 其说明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3、虽然目前校车引发了广泛关注,校车的长远发展不可能永远依赖政府补贴,如何建立 健康的校车市场运营模式是其中的关键。各地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主要有学校自营、政 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有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四种。其中, 学校自营和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是各地情况也很不均衡。某 证券分析师认为, “各级政府有望逐渐加大对校车采购的财政支持, 安全性能突出的美式长头 校车有望逐渐成为校车的主流车型,校车制造商面对的不仅仅是事件性机会,而是行业整体 环境的极大改善。 ” 【考点分析】 一、校车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校车疏于管理,运营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校车运营少部分是- 24 - 学校出资管理,大部分还是私人承包经营,承包者素质较低。技能高低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要 求,对校车的性能、功能等更没有统一的规范去约束。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校车安全的 法制法规。 2、贫困地区校车资源匮乏、交通设施差。校车事故多发于城郊和贫困地区,这部分地区 道路状况较差,路质破损严重,维修不及时。雨雪天气,又缺乏及时的安全防护和提醒措施, 致使安全交通事故频发。 3、学校未重视乘车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意识弱。交通事故临发时,学生因未接受相应的 安全教育,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慌乱、挤压,造成重大人身安全事故。 二、防范校车安全事故的主要措施 1、健全校车安全法制法规,完善校车安全条例。广泛征集民意,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相 关建议,借鉴先进的校车管理经验,结合各地现状,制定普适性强的法制法规和安全条例, 提高校车安全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2、政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探索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校车运营监管和监督;加 大贫困地区购买校车资金补助和财政补贴。交通部门、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加强沟通和交 流,明确分工和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讲话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