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佛漫画出马弟子修心和尚如何能让不信佛的家人共同信佛?

精彩开示:关于家人不信佛的问题
00:00:06 本文行家:
观世音菩萨【东方台秘书处编者按】:这一生中与我们缘分最深的就是家人。无论父母长辈、夫妻儿孙,学佛人最期望的就是全家共修,和谐精进。但是生活往往事与愿违,学佛中很多同修的烦恼恰恰来源于家庭。为什么家人难度?怎样才能智慧度家人?家人阻碍学佛甚至造业怎么办?学佛人该如何与家人相处?这些问题将在本专题中得到开示和解答,希望同修们从中获得启示。&(一)精彩节目开示1、自己有孽障,家人才不信佛2012年9月9日《玄艺问答》节目中,台长指出最亲近的家人还不信佛,说明我们自己一定有孽障,要给多念礼佛大忏悔文和小房子忏悔自己。学佛人时常要注意言行举止忍辱谦虚,才能在无形中带动他人。我们累世的业障不能一时全部消除,要看到亲人的改变,如果心怀怨恨不但会阻碍自身功德,还会损害亲人慧命。在修好自己的同时再给家人念经,坚持去做一定会水到渠成。&听众:台长您看看我爱人,他不信佛,我现在给他念了一年……台长:你想想看你修了一年,他都不信佛,说明你身上孽障还是重,如果你身上孽障不重,他怎么会不信佛啊?你要多念小房子给自己,还有多念礼佛大忏悔文,每天5遍。我告诉你,家里的最亲的人还没有信,你自己身上一定有业障。要好好念礼佛忏悔,再多念小房子就可以了。听众:我这一年也没少念,念了有将近一千多张小房子了。台长:你要记住,你念经不就是念了一年?你现在活到几岁啦?你如果50岁的话,你只念了一年,这是五十分之一呀,你就想把50岁当中所有的孽障都全消掉吗?你说可能吗?还有你看你刚刚跟台长讲话你都发牢骚,我可以告诉你这种一点点的牢骚的话,菩萨都会觉得你这人根本不开悟,你不懂啊,“我念了一年怎么不好?”你怎么不说你50几年的孽障,还有上辈子带来的,一年就念得掉了吗?听得懂吗?听众:听得懂!而且原来我念经的时候,他造口业,现在倒不造口业了。台长:那不是一天天在改吗?你以为这么容易念好的?不造口业已经很好了,还有的人还反对呢。你嘴巴少讲话啦,我告诉你,好好学佛,多念经,少讲话。台长跟你说,你现在肚子里这种怨气、这种想法,都会阻扰你的功德,所以念了一年你的功德都不大。你跟我讲两句话,台长就帮你找出毛病了,好好改正啊!你记住你这么下去的话,水到渠成的,现在水没到呢!听众:我一般初一十五去放生,我一放生回来他就炖鱼炖肉吃。台长:你多念心经吧!我告诉你,己不正,焉能正人?你自己不正,你要叫他信佛,人家怎么可能信?你说说看你讲了多少坏话,你在家里跟他两个人的生活当中,你怎么样让他能够看得起你啊?你现在学佛了,你还教育他,你能教育吗?人家看见你这种样子学佛,人家都不愿意学了,听得懂吗?要教育人家,首先自己要正,自己要为人,要能够被他讲、被他骂不还口,人家再怎么样就说“我做错了,我对不起”,你做得到吗?就你这种嘴巴,人家会跟着你学佛的啊?你不把人家慧命害掉都蛮好了,好好改改自己毛病啊,你说说看你这个样子出去是像观世音菩萨吗?好好改啊!真的!听众:好,我一定改。&2、以身作则,感染家人在日《玄艺问答》节目中,台长开示如果家人阻挠学佛,首先反映出自己做人不好。救度家人关键不在于求菩萨求家人,只有躬身自省,以身作则才能感染家人。如果一边让人信佛,一边又心烦意乱、讽刺家人,生活中的贪瞋痴态尽显,不但家人看着不愿意学佛,自己还会更造新业。&听众:我求其他都很灵,就是求家人同意我信佛、念经、吃素这件事,总是受到重重阻碍,也请台长帮忙开示一下。台长:很简单,做人做人,自己人做得好,人家什么事都会同意的,首先说明你这个人做人做得不行。任何人,做人、学佛,要以身作则,如果今天台长叫你们这样修心学佛,我自己做得不好,你们会跟我学吗?你看台长玩命一样的,根本不顾自己这么救度众生,大家受到感染,都在好好地修心学佛。如果你今天跟家里人说“你们要学佛啊”,这里又跟他们闹意见,那里又不开心,嘴巴里要讽刺他们,或者做一些事情不如理如法的,你想想看,谁相信你呀!连台长的脸都给你丢了,嘴巴里说卢台长怎么好,马上接下来就讽刺爸爸妈妈“你们这样啊,你们以后要下地狱的”,你想想看,谁听你的啊?听众:我原来就特别喜欢这样子讲或者是心里这样子想的。台长:对呀,你意念当中存在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是犯罪了,救人没救好,已经又造新业了……&3、化解恶缘,感恩放下在日《玄艺问答》节目中,台长一语道破家人难度的原因。一是家人佛缘未到,二是我们前世修得不好,与家人善缘不够恶缘太深,今生才受此果报。学佛人一定要想得开,不要沉浸在对家人的瞋恨之中,多接受家人意见,可随缘先度旁人。试想若没有家庭之苦激发我们对人生思考,也许就遇不到师父,更没有救度家人、脱离六道轮回的机会,要时刻感恩家人。&听众:为什么特别我家里人,这么难度?都不信。台长:很简单,缘分不到,你自己的恶缘太深。听众:反而是别人好度一些。台长:那你就度旁人好了。在这个世界上台长不是跟你们一样吗,台长为什么能度这么多人?为什么你度不了?听众:您上辈子修得好,有这个缘啊!台长:好啦,这个问题你回答你自己了,你上辈子修得不好,没结这个缘。好好学,想得开一点,一定要想开。有些人真的很痛苦,因为他整天活在恨人家的生活当中,他能不痛苦吗?他不能接受人家的意见,他痛苦啊;能够接受人家的意见,那是幸福,人家骂你是为你好,你不接受,你痛苦。听众:是的,有时候想起来我也很感恩我的女儿,不是她我遇不上台长,也遇不上心灵法门。台长:对了!不是她,你还不会修心,你还不会碰到心灵法门,你也没有希望把女儿再救回来!&4、放低自己,真情动人在日《玄艺问答》节目中,台长开示和家人讲佛法要放低自己,要用真情实感讲真话。不能用教训人的口吻和语气。恶缘太重也是家人不听劝的原因,就算学佛上没有共同语言,也要在生活上多关心和温暖家人。不仅要学习佛理,还要改正人间思维上的毛病。&听众:我现在什么功课都加到49遍,但是跟我周围的环境、人好像有点格格不入。跟我们家里人跟我老公家人讲,他们也不信。感觉境界两样,跟他们讲不来就不愿跟他们讲话,给人家一种很清高的感觉,我不知道怎么解决。有的时候我跟他们讲风水,对他自己有利就会做,然后叫他们念经他们又不念。台长:就你现在讲话的这种样子,人家都不要听,你讲得再好人家都不要听你讲话。你想想看你现在的语气……讲话有人是真情,有人是假情假意,假话里面都很有讲究的,抑扬顿挫。台长有时候讲得很严厉,为什么人家都这么喜欢啊?因为人家听得出是讲真话啊!你语气里面有教训人的口吻你知道吗?你看看你刚才跟我讲几句话,像打官腔一样……听众:哦,我改我改。台长:要改的,放低自己,而且有时候越亲的人恶缘越重,所以有时候你讲话他就不要听,明明是对的,他就不理你。听众:台长教训得是……台长:你看你还说我教训你?我是在教育你!你自己以后要放下自己,如果你觉得在学佛上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就在生活上跟他们语言多一点,“你今天吃什么?衣服洗了吗?当心啊,这两天冷,衣服多加一点……”这种不可以讲啊?因为你学佛了,你连衣服、煮菜、买菜,家里的事情都不跟他们讲啊?听众:有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些还不如自己待在家里念经。台长:那你还是到庙里去吧,头发一剃坐在那里,谁都可以不理了,就念你的经好了。好好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缺点很多啊!人间的思维上的问题很多啊!&(二)白话佛法片段:1、白话佛法(广播讲座)《十三》都摄六根,佛法育众台长经常给大家讲,做人要懂得自责,自己做错了,要能够责备自己,因为责备自己,自己才能够进步啊。如果你不能够责备自己,说明你对自己所做的错事还没有一个认识。所以我们要经常自己修自己,然后再教家人。我们只有自己修好了,才有权利和能力去教诲家人啊。犹如自己步入圣贤之域而不自知啊。也就是说,自身学好了,已经步入了圣贤的领域,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孔夫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啊,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个身就是你自身,你自己的条件。台长跟大家讲,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要不断地完善自我,真正的圣贤之人是遇事不怒,自己碰到的事情都会井井有条地处理好。他有智慧来处理这些事情,他本身已经列入了圣贤之域啊。&2、理解佛性才能得到慈悲——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佛理是自我印证的依据。也就是说,你学了佛法之后,你要用在自己的心里。举个简单例子,师父叫你们忍辱精进,如果你今天想吵架了,你硬把它忍下去了,那么你就印证了佛法,菩萨叫我们要忍辱,我今天忍辱了,我不吵架了,那么这个灾和难就消除了,家里的矛盾就消除了,你从心里就印证了菩萨讲的是对的。菩萨叫我们要忍辱,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争吵?这叫印证。那么有依据了,因为我学了佛法,我懂得了这个佛理。所以,学佛不是单单将佛的知识的积累,如果单单是学佛的知识的积累,那大不了这个人是佛学家,这个人是哲学家,这个人是佛学院毕业的,那是一种佛学的知识的积累,没有从自己的身体上、行为上去印证,这个就是人家说的,你佛法学得再好,你做出来的事情不如理、不如法,你就是没有学好佛法,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3、严厉的开示真诚的劝导——卢台长给全世界弟子第八次的开示(一)做弟子就要有弟子的样子,在家里不准吵架。如果有家人说要跟你吵架,你就说你今天不吵了,这样你就越过了一个障碍。如果你还吵,你就没有越过障碍;如果你还恨,那就增加业障。你不但要没有恨,而且还要可怜人家,这样你才修得好。&(三)同修反馈摘选成功度了一家人今天,我的爸爸开始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了,耗时一年,我家最后一位不信佛的人信佛了,我太感恩了,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一篇这一年我是如何度家人的,供大家参考。末学学佛以前,家中无一人信佛,2012年9月中旬,室友给我介绍心灵法门并送我一本经书,我看了心灵法门的相关视频,觉得好神奇。接下来我就开始念经,越念越开心,心里从没有过的喜悦,我觉得念经这么好,一定要让妹妹念,于是锁定了第一个度人的目标——我的妹妹。每天给她念心经,同时网络上电话里给她介绍学佛的内容,但是她根本不相信,还造口业,我没办法,坚持每天给她念解结咒,念了差不多有七、八个月的时候,她好像不那么排斥了,与此同时她出了点问题,我觉得机会来了,再次传授佛法给她,告诉她:“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菩萨可以解决,但是你要相信,你要念经。”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开始学着念经了,而观世音菩萨那么慈悲,在妹妹半睡半醒的时候竟然显化给她看,妹妹说她看到了光芒万丈的菩萨。那个时候她在印度,我让她回到家里每天听台长的录音,念经,坚持放生,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台长要在德国开法会了,我一定要她提前回德国去参加法会。在法会上,她有幸跟台长握了五次手。法会之前,她基本不看白话佛法,听录音就觉得是真的,不听就觉得是假的;法会过后,她很精进,每天看白话佛法。法会的威力真大啊。现在她已经在积极度人了,已经有人要念经要建佛台了。感恩观世音菩萨!再说我的父母,他们从我未出生之前就吵架打架,那可真是冤家。每次吵架后妈妈就坐在我面前倒苦水。我那幼小的心灵,从小就充满了嗔恨。上学后我不愿意回家宁愿住在同学家。我学佛念经一个月后他们又一次大吵,我的脑子里不停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总吵架?”结果夜里梦到妈妈对着爸爸开枪。醒了我懂了。正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先把目光锁定在症状较轻的一方,我的妈妈,开始给她讲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结果她说:“净扯,死了就死了,哪有这些事儿?”我无语,随口说了一句:“那让姥姥来告诉你吧。”结果第二天一早,妈妈说梦到姥姥了。晕倒!我知道梦到亡人得送小房子了。我每天听录音,也是放给妈妈听,同时给她讲博客上的内容,并坚持每天给她念心经,没多久她就学着念经了,但是不精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不念小房子。在2013年6月的香港法会上,我给她做了劝导升文,从法会回来后,她就开始念小房子了,感恩观世音菩萨,现在她每天都能念两到四张小房子,大悲咒、心经都是49遍。再说我的爸爸,2013年大年初一的晚上,他牙痛头痛,我给他扎针不管用,于是我就许愿,许了200张,结果第二天我的脸就肿了,牙痛头痛,喉咙痛,要发烧,我就给自己扎针,没用,我就喝开水,让自己出汗,烧没发起来,但是脸肿的跟周星弛的电影《功夫》里练蛤蟆功的那老头一样,就这样我坚持念经,一周之后肿的没那么高了,人也瘦了,这真是个减肥的好办法。当我给爸爸的要经者念到60来张的时候,我梦到一个人跟我说:我要走了。我觉得太神奇了,只这一次,就彻彻底底把我自己给度透了。但是爸爸还是不信,因为他身上的灵性、孽障较多,在去参加香港法会的那段时间里没有及时烧送小房子,回来后他就不在市内的家住了,跑到农村的房子住,也不跟我们联系,也不接电话,我们回去看他,他只跟我和妹妹说话,不跟妈妈说话,也不吃妈妈做的东西。我就继续给他念小房子,没两天我的脸又肿了,同修说功课里的大悲咒太少,至少49,还要放生。我就照做。梦到台长说要给你爸爸念一遍礼佛,我说好,我给他念三遍,还梦到菩萨好多次,真切感觉到,只要有事发生,菩萨就会来!感恩观世音菩萨!200张念完以后,又许了300张继续念。由于爸爸还没信佛,一直不敢设佛台,尽管已经从香港法会上请回了菩萨像,并且已经装裱好了像框。有一天我梦到菩萨说:给你一组数字7、7,把这个像框挂上。我才开始筹备建佛台。这个时候妹妹也刚学,还不坚定,有了佛台,我上香油灯几乎每次都结莲花,她上香就没有,她觉得挺奇怪,感觉这事越来越像真的了。妈妈牙痛头痛的直掉眼泪,我就把自存的小房子拿出来烧,一会儿妈妈就没事了,带着妹妹去放鱼,看见鱼游回来吐泡泡,她觉得放生真好,直劝她的朋友同事也去放生。妹妹是越来越相信了,可是爸爸还是不信,我让妹妹在德国法会上给爸爸做了劝导升文。法会结束后,妹妹在德国自己设了佛台,也在佛台上给爸爸做了劝导升文,我也在家里的佛台上给他做了劝导升文,同时小房子继续念,心经继续念,妹妹也念心经也念小房子给爸爸的要经者,妈妈也给他念心经念解结咒,同时给他放生,就这样三对一,再加上菩萨加持,爸爸开始相信了,感恩观世音菩萨!家人就是往世有缘分的人,今世又聚在一起,不是你欠他,就是他欠你,他们的业障可能就是我们导致的,他们的业障就是我们的业障,所以为其消业障是义不容辞的。菩萨离我们那么远,菩萨一样来救我们,何况我们救的是与我们缘分很深的亲人呢。家人信佛念经以后,家里的氛围非常好。我愿度更多的家庭学佛念经,离苦得乐。不信佛的朋友可能不理解,学佛念经就那么好吗?我知道一、二句话说不清楚。说太深了可能大家也理解不了,只说眼前吧,家人信佛了,尤其是父母信佛了,他们的年经都大了,身体都不是太好,信佛念经之后,菩萨可以保佑他们少受苦,少遭罪。每天念49遍大悲咒保证不生癌症。如果您不相信,我也没办法。我的父母信佛了,我好开心。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感恩南无大慈大悲卢军宏台长!感恩龙天护法!蕴菡2013年10月23日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梦参老和尚:劝人信佛,不要热心过头了!
劝人信佛,不要热心过头了
我们的主观意见通常是很深的,以为自己都是对的,我说这话是不是说看到别人不对也不争,不是这个意思。
你得看因缘,你得有方便善巧、方便智慧,能帮助人得适当帮助,让别人能接受,不适当的帮助,更增加他的烦恼,还不如不帮。
我们有些佛教弟子自己信佛了,看到所有的人都想帮助他脱离,劝他信佛。不要热心过头了,如果他没有那个因缘,你怎么度他也度不了。
因缘得遇合,他先得有那个因,这样子你想要帮助他的缘才能成就,如果他根本没有那个因,就算信佛了,你又要怎么样帮助他,使他更进一步呢?
原创链接:能做到这一点,就有相当的功夫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问:一位居士说:「我们大陆居士来到新加坡,是为了和老法师照照相,或是为了某种个人的名利而来的。」并说您讲:「让他们去表演!他们都快要下地狱了,我们就帮帮他!」我们从几千里来此参学,我想那位居士是对我们讲假话吧!请问您身边的人是否一定是大菩萨?
答:首先,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向你忏悔,这都是实话。有些造谣生事,还说是我说的,但我从未说过这些话。许多从远地来的同修想来看我,我非常感激,而有些人在当中障碍了。这些事情没有人告诉我,我都不知道。实在讲,我身边没有人,我是孤家寡人,一个助手都没有,照顾的人也没有。我跟大家都是朋友,我绝对不以为自己是老师,你们是学生,我不敢起这个心念,所以大家都平等。
  我们的老师是谁?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都是同学,都是弥陀弟子,我不过是比大家多学了几天而已。你们来找我,我有义务帮助你,我会很认真的帮助你,我绝不吝法、吝财,我一生都是随顺佛陀和孔孟的教诲。我每天读佛经之外,还读《四书》、《圣经》及《古兰经》,这些经典都是大圣大贤对于宇宙人生大道理的体会,将他们的经验与智能借着文字流传以供养后人,给我们做参考。这种厚恩大德,我们要时时图报。如何报答?第一要依教修行,第二要劝化众生。除此以外,我们没有任何方式能报答前贤,要懂得这些道理。
  从中国来的,从海外各地来的,有些过去见过面,有些从未见过面,到这些都是来参学。我们做佛弟子应当热情招待,全心全力帮助他们。他们在这里的时间很短暂,决不能让他们空过。我跟学习《华严经》的几位同学说,如果你们觉得《华严经》很重要,但是帮助新同学会耽误学习,我可以不讲《华严经》,至少可以停讲半年,等第五届同学毕业之后再讲。我们一定要全心全力照顾大家,否则如何对得起人?我们不能全心照顾就有罪过,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祖师大德。在家居士到此地来参学,有些跟旅行团来的,时间只有一天、两天,更不能让他们空过。
  我们这里有些学习的数据,过去我们没有限制的给大家带回去。现在中国因为法轮功事件影响到佛教,海关检查得很严格,带回去的书和光盘都被没收了。同时宗教局也写信传话告诉我,希望我们对中国大陆来的这些参学同修,尽量让他们少带东西,所以现在分量上减少了,这才有限制,从前是没有限制的。这个限制仅对于中国地区,因为中国的环境不一样,其他地区依旧没有限制。何时中国宗教局的禁令开放了,我们决定没有限制。所以,这个限制不是我们限制的,你们一定要懂得。我们总是真诚、热情,全心全力来接待、帮助。
  我身边的人是否一定是大菩萨?菩萨不是没有,菩萨也很多,我们要有慧眼去认识,但魔也很多,魔比菩萨还多,都要认识清楚。但是,无论是佛、是魔,我们真诚恭敬,决定不分别。为什么?魔也有佛性,只是他一时迷惑颠倒变成魔,魔将来也会变成佛,所以我们应当恭敬。善人与恶人,好人与坏人,我们以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对待。好人与善人,我们跟他学;恶人与坏人,我们观察他哪些地方有错误,回过头来想想我有没有。如果我有,则赶紧改过。你能如是学习,善人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
  若他这种言语、态度,我们听了很难过,我们对待别人可不可以用这种言语态度?即使对待一些厌恶的人、不喜欢的人,也不可用这种态度,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你就学会了。顺境与逆境都是菩萨学处,善人与恶人都是善知识,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真实的道业。21-90-61
问:请问如何成为佛的好学生?
答:诸位同修都应当知道,现代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完全废弃了。前几年我在美国,很多同修在空闲的时间都来找我诉苦,说儿女叛逆不听话;老师也来找我诉苦,说学生不听话,在教学过程当中是苦不堪言。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不但我讲,过去演培法师也常谈到。
  演培法师是我的老友。十几年前,我初到新加坡时,他在新加坡建立道场,也收了徒弟。我说:「不错!你徒弟很好。」他笑着说:「这个时代没有师徒,只有朋友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深!
  现在世间没有父子,也没有师生,佛门里也没有师徒,大家能当作朋友看待就很好了。时代不同了,从前有父子、师生的关系,现在没有了。我这一代还有,所以我对教导我的老师,仍然念念不忘。我不忘老师的教诲,老师如何教导我,我就如何学习,念念当中依教奉行。而学习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而是一生的事情,这才是「报师恩」与「报佛恩」。
  我们是凡夫,凡夫在一生中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亏就吃大了。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决定是放弃自己的成见。我们的成见是错误的,是从自私自利而生,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而生,不是正确的。我们有幸能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识,要想做个好学生,真正有成就,决定要放弃自己的成见与烦恼习气。
  世尊在《华严经》教导善财童子随顺善知识的教诲,这很有道理。真正善知识对待一切人,决定是平等而无条件的,他的教学完全是看来学习的人。学生是不是真的想学,从态度上可以看出来;也就是印光大师说的,「一分诚敬有一分成就,十分诚敬有十分成就」。所以,要有真诚恭敬心,要尊师重道。
  诸位要晓得,决定不是老师刻意要求你尊敬,若是如此,这决定不是好老师,不是真善知识。诚敬是我们的性德自然流露,决定没有虚伪,而是谦虚、恭敬。学生只要有这样的本质,就可以教导;在佛法讲,这是「法器」,善知识不帮助他就有罪过。他不能接受,你可以不必帮助他,因为帮助他也是白费功夫,他已经自满了,填不进去了。以佛门来说,祖师大德一生得不到传人的太多了,所以师生的缘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了是过去生中殊胜的因缘。学生肯学、好学,老师肯教、欢喜教,这当中有真乐,决定有成就。
  李炳南老师是印光大师的传人,他在台中弘法三十八年,听他讲经说法的有几十万人。我跟他学习的时候,当时「台中莲社」的莲友有二十万人,我概略的估计,学生超过五、六十万人,而真正传他的法只有三人而已,哪有那么容易!决不是老师吝法,老师的心清净、平等、大慈大悲,问题在于学生肯不肯学?肯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烦恼、习气完全放下,「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做;老师不准的,我决定不能违犯」,这种人是法器,这种人能学到东西。
  我到台中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见面,说明自己的来意,我的目的就是跟他学讲经说法。当时老师第一句话就说:「你想到我这里来学,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你能接受,我收你,欢迎你来;三个条件不能接受,你到别处去,另求高明。」
  我说:「哪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你既然到我这里来学,一切听我的。你只可以听我讲经说法,除我之外,任何法师、大德讲经说法不准听。」
  第二个条件:「从今天起,你无论看佛经或是看任何书籍,都要向我报告,要得到我的同意,我要是不同意就不准看。」
  第三个条件:「你过去所学的,我不承认,一律作废,你到我这里一切从头学起。」
  他提出来了,我想了两、三分钟,我答应了。这三个条件初听之下很苛刻,好像老师很专制、很跋扈,目中无人。当时我想:「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随顺老师的教诲。」大概三个多月之后,我就感觉到他的方法有道理,因为我的烦恼轻、智慧长。烦恼轻的原因,是他不准我看、不准我听,只跟他一个人学,走一条路,不像从前路太多了,摸不到方向;现在统统都断绝了,只跟着他走,一条路,心定下来了。三、四个月看到效果了,半年之后觉得老师这个方法好。当时老师告诉我:「教导你的这三个条件,决定要遵守五年。」五年之后,我深受利益,我再延续五年,我遵守老师的教法十年,我这个根是这样扎下来的。
  大概是八八年,我第一次到新加坡,遇到了演培法师。有一天,他请我到他的道场讲开示,我勉励同学要跟老法师学习,我说:「老法师在我们这一代是唯识专家,专攻唯识经论,非常难得!」我把我跟李老师求学的经过向大家报告。我讲完下台之后,到客厅与演培法师喝茶、闲话,演培法师告诉我,他作小沙弥时,在温州「观宗寺」谛闲老和尚会下,老和尚也是教导他这三个条件。
  我一听之后恍然大悟,这三条不是李炳南老师的专利,而是中国自古以来代代相传,所谓的「师承」。谛闲老和尚也是教他这三条,很可惜他没有遵守。他在「观宗寺」住了一年,偷偷的跑了,他跑到「南普陀寺」亲近太虚法师,因为当时太虚法师办佛学院。我很替他惋惜,他若是继续跟随谛闲老和尚,他现在就是一代祖师,因为太虚法师的佛学院是现代化的,谛闲老和尚是祖传的。
  我所学的也是祖祖相传下来的,不是佛学院学来的。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我没有念过佛学院,但我教过不少佛学院,最后佛学院也不教了,因为佛学院的老师太多,科目也太多,学生不能成就,我对不起学生。真正能成就,就是中国古代师承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还是坚持这个办法。
  人必须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才能见到真理。最怕的是严重的成见,严重的执着,执迷不悟,真的东西你看不到,你被迷惑了。自己必须没有一丝毫成见,对人对事谦虚、恭敬,才能见到真理,才能认识善知识,才会欢喜亲近,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21-90-61
问:学佛人的家庭很幸福,但是家中的成员有半信、有默认佛法,在这种情况之下,请问如何才能成为家庭式的学佛道场?
答:度化一家人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家人不反对总算是有缘。我相信只要你多下一点功夫,不难度化你的家人。21-90-67
问:在悟道法师领导下,纽约净宗学会成立三周年,请问可否恭请老法师到纽约为信徒们传授三皈五戒?
答:如果单为传授三皈五戒跑一趟纽约,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传授三皈五戒,这是任何一个出家人都可以做的,不要执着。最重要的,是要把三皈五戒讲清楚。我们已经有三、四种三皈五戒的录相带及光盘,可以多听。一定要懂得「三皈依」的意思,要如何皈依才如法,听懂了再举行仪式。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一点很重要,不要执着某一个人,任何法师在我们心目中都是平等的。21-90-67
问:我想做一个对人事物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学佛人,请问如何才能做到?
答:这要读经,要把佛陀的教训变成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你就做到了。现在许多同修都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非常好,一部经就可以了。常常读,常常听,明白经里面所说的道理,把经中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境界,把经里面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你的愿望就能达到。21-90-67
问:每天大部分时间用在佛学上勇猛精进,有人认为这是学佛不自在。他说,学佛是活活泼泼的,应该是生活丰富,多采多姿。请开示。
答:学佛确实是非常活泼,真的是多采多姿,你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晓得了。「勇猛精进」这句话,你会念,你不懂意思。我们看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那些人都勇猛精进,分秒必争,他们精进什么?精进在赚钱。佛教我们勇猛精进,是要断除烦恼、习气,也就是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要在这上面勇猛精进,你就得大自在了。
  真的放下了,就如《华严经》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是活活泼泼、多采多姿,不会有障碍了。障碍从何而来?从妄想、分别、执着来的。你能把这个放下,就是把所有一切障碍的根拔除了;如果这三样还在,无论你怎么放,你放的是枝叶,根还在,所以要从根本放下。21-90-68
问:导师常住台湾时,我在学佛过程中感觉很安稳。现在导师不在台湾,我修行当中感觉失去依靠。请问如何让自己有安稳依靠?
答:世间凡夫都要找个依靠,其实佛看得很清楚,所以就为你做三皈依,你就有了依靠。所以,不要依靠人,要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
  佛是觉,我们要天天求觉悟,天天求破迷开悟,这就是依靠佛。天天读诵经典,依教奉行,就是依靠法。与一切大众和睦相处,清净无染,就是依靠僧。僧的意思是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在顺境、善缘里面不生贪爱,在逆境、恶缘里面不生瞋恚,就是依靠僧。所以,僧不是指某一个人,要懂得它的精神,不要着重形相,形相是虚妄的,都是会坏的,决定靠不住。三宝是我们的依靠,你的心就安稳了。世界不管如何动乱,你的心不动,你的身心都平安,绝不受外境影响,这样学佛就有了功夫。21-90-68
问:一位女居士在一次大风后,有一棵二十多年的大桐树被刮倒了,她用手轻轻一提就放到一边了,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情?
答:这是古人讲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为这个时候她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轻轻的就把树提走了,等到她一起心动念,就拿不动了。鸠摩罗什大师七岁的时候,在寺庙里玩,有一个很大的钟,他一下子就举起来了。放下之后想:「我才七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再举的时候,就举不动了。这就证明人在没有妄念时有本能,那种能力是没有限量的。
  中国古书记载汉朝李广飞将军,他行军的时候,看到草里面有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拿起弓箭射下去,他用的力很大很猛,几乎整枝箭头都射透了石头。他下来一看是一块石头,「我有这么大的力气?」再射一枝,就射不进去了。他没有把它当作石头,而把它当作老虎,所以箭能射穿。当起了第二个念头,「它是一块石头」,箭就射不进去了,就是这个道理。从此地可证明佛讲的「一切唯心造」、「一切法从心想生」,是没有错误的。21-90-68
问:请问在家居士是否一定要结婚生子,努力为大家做榜样?或是不结婚,多念佛,如此是否属于自私,念佛会往生吗?自己没有断烦恼,若结婚生子肯定有更多的烦恼,生怕会因此堕落。但不结婚又怕周围亲朋不能理解,对佛教有不好的看法。请开示。
答:在家居士学佛,结不结婚是自己的事情,结婚要做结婚人的榜样,不结婚要做不结婚人的榜样,都是好事情。若不结婚,你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力投入护法的行列,做社会大众的好榜样。
  对于往生净土决定要有信心,信心是从何处建立的?从经典的教诲。净土三经一论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保证书,我们依照经典修行,真正做到了,契入经典所说的境界,就能往生净土。如果不能往生,佛菩萨岂不是打妄语?所以,一定要有信心,要认真努力学习。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讲:「佛在经上教导我们做的,我们要圆圆满满的做到;佛在经上教导不能做的,我们决定不能违犯。」你能把这几句话做到,往生就靠得住,所以要有信心。
  朋友对你理解或不理解,还有对你的看法,这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拿出成绩给人看,这个成绩就是往生的瑞相。谛闲老和尚的锅漏匠弟子往生,老法师多么赞叹!他站着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老和尚来为他办后事。老和尚赞叹道:「天下弘宗演教的善知识、名山宝剎的方丈都不如你!」所以,我们拿出成绩给人看,这个重要。21-90-70
问:报纸上的佛像、过期佛刊内的经文、破旧的经本,以及断带的佛经录音带,请问要如何处置?
答:现代跟古代不同,古代这些资源很缺乏,佛像多半是画的,画一张佛像很费功夫,书本也多半是手抄的,所以要特别珍惜。我们自己用完之后,希望能留给下一代,一定要保存得很好,破旧了要修补或裱褙。但是现代印刷术非常发达,旧的东西供养别人,别人不要,一定要新的。我们处理有两个原则:第一种方法是火化,最理想的是用寺院里面的火化炉。因为在现代都市里烧东西会染污环境,警察会来取谛。第二种方法,是把它收拾干净包扎起来,如果到野外郊游时,就把它埋在干净的土地下面,这种处理都是如法的。21-90-70
问:经书或有佛字的纸张和佛像,以及讲经的录音带损坏,请问应如何处理?
答:现在流通的东西非常广、非常多,不像从前流通量很少,所以非常珍贵,总得尽心尽力帮助别人,自己读了还要留给别人读,自己听了还要传给别人听。早年,我们得到录音带,不会把带子拿来听,一定先把带子拷贝两、三套,我们听拷贝的。拷贝听坏了,我们拿原带再拷贝两套,我们用这种方法,但是这些带子都不能长久保持。现在用CD、VCD就好多了,只要小心不磨损它,就能保持长久,这是科技比从前进步。现在最进步的是数字,将来科技愈来愈进步,我们保存这些东西也愈来愈方便。21-90-72
问:三岁孩子能讲话,就为他受三皈依,请问是否可以?
答:这是结缘皈依,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三岁小孩怎么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这是结缘皈依,不是正式的皈依。21-90-72
问:为读经方便,比较容易看懂,在经文上用铅笔写白字,请问是否有过失?
答:现在的经本是一种普及的流通本,用铅笔写白字没有过失,但是善本就不可以。善本就是线装本,它是几百年前的经书,是有历史价值的,属于历史文物,我们有责任保留给后人。若每个人都随便写字,善本使用到后来就不能看了,所以一定要保持整洁。若我们使用的是善本,现在很方便,可将善本拷贝后,在拷贝本上写字,就没有问题,而善本一定要保持完整。21-90-72
问:请问如何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答:这是学佛人的第一大问题,内心深处信佛难!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也开始讲经,两年后才受戒。受戒之后,我到台中看李炳南老师,李老师远远的看到我,就指着我大声的说:「你要信佛!」说了好几声,我也愣住了。当时,我学佛已经九年,讲经也讲了两年,怎么说还不信佛?于是李老师就跟我解释真正信佛很难,有很多老和尚出了家,一直到死都不相信,可见得实在不容易。所以,信佛决定有成就,不信佛决定没有成就。
  信佛的条件有两种:第一是过去生中善根深厚,这个信是真信,死心塌地的信。你什么都不懂,就一句佛号老实念,就成功了。像谛闲老和尚的锅漏匠徒弟和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法师,都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但过去生中善根深厚,他们是真信。所以,出家没几年,这一句佛号就发生力量,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第二是真正信佛、通宗通教的人,真正明白经论里的道理,契入佛的境界,就相信了。
  只有这两种人是真信,除这两种人之外,说实在话,无论出家、在家都是半信半疑,不能真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烦恼当家,成见作主。真正信佛的人,一定放弃自己的成见,随顺经教的教诲,绝对不会受世间种种知见所扰,那是真信。
  我们不是上根利智,也不是善根深厚之人,在此状态之下,我们唯一的途径是努力修学。古人说「深入经藏」,这不是说深入《大藏经》,说老实话,我们一般同修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受现代的教育,文字就是障碍。《大藏经》摆在面前,没有能力看懂。古时候的书籍没有标点符号,这些书籍摆在面前,确实我们连断句的能力都没有,还谈什么读经!
  今天我们训练弘法人才,应从什么地方训练起?从小学念起,小学的课程就是《弟子规》和《三字经》。这些课本都是从前五、六岁小朋友学的,我们过去没学过,现在回过头来当小孩,这是扎根。我们学习的标准是要能背诵、能讲解,还要能落实,这必定要做到,做不到没有用处。小学课程就选这两门,这个完成之后才学古文,我们从《古文观止》里面选一百篇,标准也是要能背、能讲、能行。这是在国学上扎根,有了这个基础才学教,研究经典。因此,深入经藏不是教你去深入《大藏经》,而是在《大藏经》里面选择一、两种一门深入。
  民初江味农居士就是很好的榜样,一生就是一部《金刚经》,他用三、四十年的时间一门深入。同时代还有周止庵居士,也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专攻《心经》,《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他用一生的精力来研究。这两个人都有成就,他们的修学都是「教宗般若,行在弥陀」,《近代往生传》都有他们的传记,他们都往生净土。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周止庵居士的《心经诠注》,都是了不起的著作,可说是集古今批注之大成。现在要学《金刚经》和《心经》,不能不读他们的批注。所以,深入经藏才能建立信心。21-90-72
问:在每年每月,佛的圣诞日、菩萨圣诞日、佛菩萨欢喜日,初一、十五,弟子愿请三十三层天,以及神仙、三恶道众生,并为其授三皈依,讲守戒、持戒、奉持修行。弟子的四弘誓愿是凡圣同收,冥阳两度,请问是否正确?
答:正确,这可以。这是佛弟子有慈悲心,应当这样作法。21-90-72
问:未受菩萨戒的在家居士听菩萨戒,请问是否有罪?
答:没有罪。无论出家、在家,任何人都可以听菩萨戒。五戒、十戒、八关斋戒,未受三皈五戒之人皆可听。佛在经典的限制,只有出家的比丘戒与比丘尼戒,没有出家的不可以听。为什么不准听?佛经里面并没有秘密,因为听多了,你看到出家人犯戒,心里会生烦恼,会造口业。佛为了避免你造业,所以限制未出家之人不能听,道理在此地。另外还有一种人,虽没有受戒、皈依也可以听,就是读整部《大藏经》之人。因为《大藏经》读完之后,你懂得了,假如你看到出家人犯戒,你也不会说话,也不会放在心里。佛给我们制定的这些规约,都是通情达理,为了帮助我们断恶修善。21-90-72
问:一个人受重戒后,又严重的破戒。现在他的影响面大,我告诉他在佛前发露忏悔,不要在大众面前发露忏悔,以免影响大众信心,请问这样做对否?
答:这个作法可以。能在大众之下发露忏悔也是很好,不在大众之前,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发露忏悔也可以。但是发露忏悔后,最重要的是「后不再造」,这是真正忏悔;若发露忏悔后,明天还再做,就完全错了。忏悔着重在后不再造,果然自己明白了,后不再造,不发露也是真正忏悔。忏悔着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上发露忏悔是做榜样给人看,劝导人应当时常忏罪。21-90-73
问:寺庙里换新的佛像,请问旧的佛像应如何处理?
答:这要看是什么样的佛像,若是金属铸造的,佛像愈旧,价值愈高,成了古董,现在有不少人收藏唐、宋、明、清的佛像,价值都非常高。泥塑木雕佛像,时代愈久远,价值也就愈高,若有损坏,应当修补,也可以贴金。再者,旧佛像接受大众的恭敬礼拜,为多少众生种过善根,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彩画的佛像,也要看是否为真迹,如果是真迹,就值得收藏。像这种旧的东西,连故宫博物院都欢喜收藏,当作古物来看待,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尤其是名家所绘画。若是一般印刷就不一样,用得太旧,就没有人愿意收藏,这样的佛像,我们最好在寺庙的焚化炉将之火化。或者用塑料袋将之封装好,埋在野外人少的地方,这是古人教我们的方法。或者将之绑在大石头上,沉在水里也行。这是我们对它一番敬意,表示我们的恭敬心,这样就好。
问:自闻佛法,感其博大精深,愿多听多读,但家人尚不理解,担心本人走火入魔,有时不免怨言和争论,影响了自己的净心。我除了忍之外,尚先解开自己的执着、烦恼,有欢喜心后再应机缘度家人。请问除此之外,我应如何做?
答:你能这样做就很好了。未学佛前,有争论时,你也会争;学佛后,他争我不争,慢慢的家人就感觉奇怪。若问,你就随机说法,告诉他真理。我们这一生到人间来,得人身的意义究竟为何?就是必须将自己的境界提升,这就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我们应向哪一方面提升?应向道德方面提升,绝不向贪瞋痴方面提升。并告诉他,贪心堕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堕畜生,提升贪瞋痴慢,将来堕三恶道的机会就加强了。若放弃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向仁义道德方面提升,前途是无量光明,即使是不念佛,不求生净土,也决定生天享天福,如此这一生就没有白来人间,来得就真有意义、有价值,你要把这些道理讲清楚。具体的方法,你可以读《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的教诲非常好,对于现代社会,可说是通情达理。21-90-73
问:若在某一道场皈依,请问是否就属于此道场之人,一切皆按此道场的吩咐办事?
答:不一定。皈依是发愿正式做佛的学生,依佛的教诲奉行,就是学习。就像我们入学校,正式报名注册当学生,没有皈依的是旁听生,皈依才是正式的学生。至于皈依之后,也不一定在自己皈依的道场学习,你可以多参访道场,选择适合自己的道场,你就可以依止那个道场。
  皈依,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而不是到处皈依,因为我们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个法师,不是皈依某一个道场,而是皈依总体的佛法。所以,任何佛教道场都是我们修行的地方,任何出家法师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心要以真诚、清净、平等来对待,这是皈依的大意。
  至于学道,皈依之后要修学,最重要的就是传法的老师,这才是真正重要。我选定这个法师,选定这个道场,是我觉得这个道场适合自己,这个法师跟我有缘分,我愿意跟他学,这在佛门称为「法子」。他把佛法传授给我,我跟他学习,这个关系是最密切、最重要的。21-90-73
问:如无分别心,请问是否也能在其他正信的佛教道场听佛法?
答:若无分别心,则可以在任何道场听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很明白的教诲,善财童子的老师是文殊菩萨,他在文殊菩萨那里毕业了,就到处参学,任何法师都去请教,任何道场都去参访,这对他只有利益没有损害。自己所修行的法门既然选定了,「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必羡慕其他法门,不必改学其他法门,但是其他法门可以听,对自己有帮助,帮助自己开悟,帮助自己入甚深禅定。但如果自己没有定功,没有智慧,就先要「一门深入」,把自己的根基扎好,然后再参学。否则,听这个法门也好、那个法门也好,到最后你无所适从,这就坏了。所以,自己坚定不移学一个法门,才可以听其他一切法门。21-90-73
问:师父劝我们要放下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但社会上大多数人喜欢名利,目前我只能将所学的用来改造自己和劝一些有缘人学佛。师父说「为人演说」,请问我应当如何表演?为了怕被污染,平常也很少说话,是否破坏修行人的形象?
答:你的看法非常正确,要一直坚持下去,相信你会有成就。在现代的社会要真正修行,像你这些遭遇是决定不能避免的。
  我二十六岁学佛,我的同事和同学,甚至于老师都骂我:「你怎么去迷信,还迷到这种程度,这么消极!」我听了之后,只是苦笑回答,因为我没有能力说服他们,只有用时间来答复。四十年后,这些老朋友都说:「法师!您的路走对了。」现在他们晓得,已经来不及了。
  我学佛法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整个精神都集中在工作上,忘记了衰老,一旦退休没有工作时,天天想「我老了」,很快就老了。老了会生病,就天天想病,天天找医生,于是一身的病痛都来了。我没有老,也没有病,他们看到都非常羡慕,我是用时间和行动来答复他们。你们积极的是吃喝玩乐,我积极的是研究经教和念佛,我们积极的内容不相同,所以后果就不一样。你们的积极是增长烦恼无明,我的积极是增长智慧,这在年轻时对比不强烈,时间愈长,对比就愈鲜明。这些人见到我,没有一个不佩服、不羡慕的,这就是表演给众生看,这是需要时间的。
  你现在还年轻,好好的努力做,不要被污染了,过个三十年,大家比一比就晓得到底是谁对了。我们的形象是正确的,绝对没有破坏修行人的形象,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21-90-75
问:近日许多同修都到泰国吉祥岛修行,根据描绘像是人间净土,但确有神通显现之事。弟子是本着众生难即我难,普愿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之心,恳求法师大发慈悲,简单扼要的开示五十阴魔,以提高同学们的警觉心,以免断送大好因缘。
答:这个时代,佛经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诸佛菩萨看得很明白,众生得度的机缘没有成熟,只好随他去,佛菩萨只能在旁边劝导,信不信由他,听不听由他,解不解也由他。佛菩萨都不着急,我们着急,亏就吃大了,因为自己往生的机会失去了。看到这些境界,我们不能起心动念,这不是没有慈悲心,而是自己要赶紧到极乐世界成就,回过头再帮助他们,这才是一条正路,因为「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你确实有怜悯心、慈悲心,但一定要先成就自己,再来成就大众。21-90-76
问:请问自己可以代替父母或亲人修法吗?福德可以回向给他们吗?
答:代替父母或亲人学法,必须学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讲到婆罗门女、光目女,你用她们那种修行方法,你的家亲眷属能得福报,自己的功德也成就了。但是要知道,功德是无法代替的。《楞严经》讲阿难尊者遭难,阿难尊者与释迦牟尼佛是堂兄弟,释迦牟尼佛都没有办法代替他,佛尚且不能代替,何况其余!《地藏经》以修行超度父母,父母真正得利益,但是一定要晓得超度的道理,否则很难产生效果。21-90-76
问:弟子每一次到寺庙,一静下来闭上眼睛,眼前就会有一尊很大的金色卧佛像,请开示。
答:《楞严经》告诉我们,境界现前不要放在心上,就是好境界,就是善根;如果着相,天天去想,就是魔境界。由此可知,魔境、佛境不在外面,在自己的内心。21-90-78
问:请问如何从佛学来看地球人类的起源,与人类考古学的发现,以及生物进化论的异同?
答:这个问题我现在不能答复你,因为说起来太繁琐了。你如果想明了,可以读《楞严经》。宇宙、生命和法界的起源,也就是宇宙之间星球的起源,一切众生的来源跟演变,《楞严经》都有详细说明。21-90-78
问:扶乩也有收魂和索魂之事,被索魂的婴孩就会特别宁静乖巧。请问以佛法来说,这是为何缘故?
答:这是属于异门邪术,佛法里面确实没有。佛法只是教导人,没有怪力乱神这些事情。21-90-78
问:道家说人有七魂六魄,以佛法来说,神识即是阿赖耶识,请问为何有这么多的魂魄?
答:道家讲的与佛教不同,佛家没有讲七魂六魄,佛经讲八识五十一心所。他们说的七魂六魄是否是八识,我们没有研究。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把佛教与道教做仔细的研究。21-90-78
问:关于绛头,以佛法来说如何解释,又如何处置?
答:「绛头」是一种巫术,会妨害人。以佛法眼光来看,这世间邪恶的鬼神很多,如果你想害某人,你就找他,有时他也能帮你忙。总而言之,鬼神帮你去害人,被害的这个人也是运气不好的时候,大概也是常常作恶多端,所以鬼神可以欺负他。如果这个人光明正大,鬼神见他也尊敬。如果是真正学佛的人和正直君子,这些鬼神不能接近。
  戒经告诉我们:「皈依三宝的人,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拥护。」邪鬼又怎能靠近!问题就在皈依只是形式上的皈依,你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得不到护法神的保佑。真正发心皈依就是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对于一切人事物,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依靠佛在经论上的教诲,这是真正皈依,这才有护法神保佑。
  以受五戒来说,经教讲:「每一条戒有五位护戒神。」问题是你受戒是不是真做到?不杀生,你做到了没有?蚊虫叮你一下,你一巴掌就打死牠,你没有持不杀生戒,所以没有护戒神保护你。不偷盗,纵然没有偷的行为,你还有没有盗心?凡是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就是盗心,你还有这个念头,也没有护戒神保佑你。这些总得要知道,佛法样样要讲真的,不能讲假的。真正学佛的弟子,这些绛头对他不发生效果,所以用不着处置。21-90-78
问:请问不知道是人先来,还是天地日月先有?又观自在菩萨出生在什么年代?
答:这些问题,你想把它搞清楚,先去读《楞严经》,《楞严经》讲得详细,唯识经论也说得详细,但是这些典籍分量很大,要很有耐心去学习,这是一个专门学问。经论里面说了一个总原则,但是你未必能理解,就是佛在大乘教说:「是同时的,没有先后」。这个话是真话。几时你把《楞严经》念得很熟,有了心得,就会同意这个说法。《楞严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21-90-78
问:大陆有一出家人,创编中华昆仑女神功法。在解释世界起源时,用《楞严经》中富楼那的问话说佛造业,佛产生山河大地、有情众生,佛都修到辟支佛的层次,真正的如来性海则谁也不往里跳,意味着真我的消失达到永灭,请开示。
答:他说的这段话,我并不清楚,这是他对于《楞严经》的解释有错误。「愿解如来真实义」不容易!现代许多人错解如来真实义,何以会错解?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放下。如来的境界与我们的境界完全不相同,我们用自己的意思去解佛经典,就将佛经解错了。何时能正确解如来真实义?必须到如来的境界,才会懂佛的意思,不入佛的境界,怎么会懂佛的意思?所以,要解大乘经一定要先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就要修证的功夫。所以,世间人解佛经没有不错误的,这是佛经的难处。
  古来大德批注经都有悟处,换言之,他都能契入几分,而契入的浅深不一样,解释就不相同。净土宗的祖师莲池大师也有一本《楞严经》的批注,称为《楞严经摸象记》。从这个名称上,我们了解这好比瞎子摸象,摸到大象腿,就说大象像个柱子;摸到大象尾巴,就说大象像扫帚;摸到大象肚子,就说大象像墙壁。莲池大师说,批注《楞严经》的大德们都没有解错,但都只讲了一部分,这才晓得解大乘经不容易!所以,信、解、行、证中,一定要真正证悟,解经就不会错了。没有到证悟,真的是瞎子摸象,我们要从此地去体会。
  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最重要的是要修行,要远离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你要入经教,首先要把这些障碍去除,否则永远不能契入。我们天天听经,像是听说明书、听故事,似懂非懂,问题何在?不能契入境界。要想契入境界,得放下自私自利。《十善业道经》云:「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只要有毫分不善夹杂,就无法懂得如来真实义。
  经有实说、权说,权说我们可以懂得一部分,真实说我们一句都不能懂。所以,我们虽从经文上晓得佛有这个说法,但是真正的意义无法了解。一般人契入难,这是事实,所以世出世间圣贤的教导无不重视熏习。长时间的熏习,慢慢不知不觉就能契入,这是教学上最好的方法。所以,学习一天都不能松懈,每天认真努力,总有一天能契入。但契入有一个原则,「不可以有不善夹杂」,不善就是贪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有不善夹杂,就是一辈子的熏习也入不了境界。
  要如何熏习才能入这个境界?信、解、行、证。你相信,能理解,再把你所信、所解的统统做到。譬如佛教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你统统做到,这样每天在大乘法里熏修,你就会有悟处。如果做不到佛的教导,你在经教里无论用什么样的功夫,日夜不休息、勇猛精进也没有用处,这个道理要懂。21-90-78
问:请问初学佛法的人应先专修哪一部经典恰当?
答:印光大师指导我们从《了凡四训》下手。《了凡四训》不是佛经,是学佛的准备功夫,如果再能学《安士全书》就更好。《安士全书》里有佛法,即最后一部分《西归直指》,这是介绍净土法门。如果是从未接触过佛法的,可以从《认识佛教》这本书看起。在佛的经典里面,初学入门的经典,最好的是《十善业道经》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21-90-78
问:我曾亲近过一位在家法师,并由他给予传授三皈,而住家附近有许多寺院的出家法师,在这种情况之下,请问三皈是否如法?
答:这是不如法的。在家居士不能传授三皈,但可以为你讲解三皈。想受三皈,没有法师怎么办?在佛像面前自己发愿求受,三皈、五戒及八关斋戒都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发愿求受。如果有法师,应当让出家人来为你做这个仪式,最重要的还是你要真正理解三皈的意义。
  我们在《印光大师文钞》看到这种例子,许多人求印光大师传授三皈,但因当时交通非常不便,也没有时间去寺院参访法师,所以就写信给印光大师。而印光大师就把皈依证寄给他,让他自己在佛像前面受,名字还是写印光大师传授的,这是祖师有此例可循。因此,现在如果交通闭塞不便之处,也可用此方法。
  居士可以代替法师来主持仪式,但决定不可以用在家人的名义来正式传授三皈。如果你住家附近有许多寺院,你应当到寺院请法师为你主持仪式。你不要分别法师如法不如法,这与你不相干,所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要起分别心,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三皈的意义。21-90-79
问:我学佛五年,常听您的光盘,也皈依三宝。但受到家人种种阻扰,所以我更加精进,并在三年前受了菩萨戒。我总想一人去五台山住茅蓬,对往生可能更有利,请问我的想法是否正确?
答:你的想法没有错。住在山上修行,「依众靠众」是最安全的。真正找到志同道合的四个人一起共修,就是一个僧团。这个团体能依「六和敬」修学,一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
  我学佛五十年,讲经四十三年,这一生没有见到僧团,也没有听说过。因为一个人一个心,一个人一个想法,夫妻两个人还吵架,要四个人在一起和睦相处,真的不容易!佛家讲四个人,中国人讲三个人,「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这才晓得六和敬多难!假如这个世界出现一个僧团,全世界的灾难都会减弱、化解,佛会保佑这个世界,连做坏事的人也沾光,世界就不会毁灭。
  但是真难,难在哪里?每一个人都不肯放弃「我」这个念头,只要有「我」就不能合作,就不能同心同德。《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只有菩萨才能修六和敬,因为菩萨无我。有我,心就绝对不会清净、不会平等。因此,真正修六和敬的僧团,最低的程度,在小乘是初果须陀洹,在大乘是初信位的菩萨。他能把身见放下,不再执着身是我,才能见和同解。还把这个身当作我,怎么能合得来?这是真正难处之所在。
  三、四个同修能守住「六和敬」,念念放弃自己的成见,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这样念佛肯定能往生。所以,念佛堂何以要二十四小时念佛?因为不念佛就打妄想。教你一天到晚佛号不中断,想打妄想也没时间,用这个方法勉强做到六和敬。道场大众相处,如果不是用功办道,只要有时间就胡思乱想,只要有时间决定造罪业。如果他不打妄想、不造罪业,他是圣人,是佛菩萨再来,不是凡夫。《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得好,「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
  我们把圣人的标准降到最低限度,决定是初果须陀洹和大乘的初信位菩萨。为什么?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只要八十八品见惑没断,像我们确实一品都没断,怎么会不打妄想,怎么会不造罪业?所以,人贵自知,知道自己不行才会发愤用功。如果误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就不会再进步。21-90-80
问:恒顺众生中,对于作恶的众生,请问如何令其欢喜,又能示其正道?
答:恒顺众生要有高度的智慧与善巧方便,如果没有智慧,没有方便,你顺着他,他造恶,你也跟他造恶,他堕地狱,你也免不了。而我们凡夫只能恒顺善的,决定不能随顺恶的。随顺恶的事情是菩萨,不是普通人,这是四摄法的「同事」。我们没有那个定功与智慧,四摄法里面,我们行「布施」、「爱语」、「利行」,不能跟他「同事」。你有智慧、定力时,才可以与他同事。他造杀盗淫妄,你也可以跟他一起造杀盗淫妄,你在这当中度他。他喜欢打麻将、跳舞,你天天去陪他,如果你没有定慧,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了,所以自己要知道有多少能耐。21-90-80
问:请问如何判断善知识与恶知识?若是邪师,而我亲近却能行正道,可行吗?
答:《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开端,就教给我们如何辨别善知识。亲近邪师,自己能行正道,这也不是普通人,这样的人将来决定有成就。这也是希有的因缘,难能可贵!但这种事情要是可行,释迦牟尼佛又何必教我们亲近善知识?亲近恶知识能行正道,在我们想象当中,决定是佛菩萨化身来的,不可能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凡夫确实是古大德讲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会受环境影响。21-90-80
问:有的问题无法分判时,请问应如何?
答:依法不依人。佛入灭的时候,教诫弟子「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是我们的准则。能遵守这个教诲,佛虽然不在世,就如同佛在世一样。21-90-80
问:一位居士一直以为有佛菩萨附身,他还教居士《弥陀经》及大势至菩萨的偈子,所以他认为是大势至菩萨附体,请开示。
答:佛菩萨附身,这种事情很少。若附身决定也是说法,度完众生之后决定离开,不会再来。倘若是时常附身,决定是魔,不是佛菩萨。你跟鬼神有缘,你学佛,他也会帮助你。《楞严经》说,这些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把这些事情常放在心上,就着魔了,就算佛来也是着魔。佛与魔如何区别?着相就是魔,离相就是佛。你一切都不执着,魔也是佛;若执着了,佛也是魔。21-90-80
问:如果到朋友家中去宣传法师讲法光盘,并一同观看,请问在观看前可否着海青对光盘顶礼敬拜?
答:这不是正式的道场,可以不必拘泥这些形式。尤其是对初学者,如果要这么多规矩,往往就把人吓到了,他就不愿意学佛了。我们曾经遇到很多知识分子,他对顶礼很不习惯,他说如果要磕头,就不学佛了。如果我们告诉他,学佛可以不要磕头,他就会学佛了。我们的目的是要他来学佛,不是要他来磕头的,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一举一动都是接引众生,给众生一个很好的启发,所以不需要拘束礼节。如果一同看录相带,里面的内容你懂得比别人深刻一点,你可以为人讲解,这是好的。除非这里面有些特别的人物,你刻意要度他,你知道这种作法有正面的影响就可以;总而言之,要会观机。
  我们在国外许多公共场合,尤其在机场,有些外国同修跪下来向我礼拜,我知道他们这是度众生,做给大家看的。因为中国信徒对我礼拜,大家漠不关心,看到外国人向我礼拜,每个人的眼睛都亮起来了,所以这是有度化众生的意思。因此,什么时候该怎么做,要观察当时的时节因缘,要利益众生,影响别人。21-90-81
问:一次在似睡非睡时,好像有人把我推到高处,又慢慢将我放下来,我感到很舒服,认为这是佛光普照。当时我用手一摸念佛机,还响着大悲咒,才知道不是作梦。请问为何有这种现象?
答:任何境界现前,要守着一个原则,「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换言之,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不要理它,所有的境界都是好境界。如果心里常挂念这种境界,很容易变成魔障,魔就得其便。他给你动动手脚,你很在意,他的效果收到了,以后麻烦就多了,所以不要放在心上。21-90-81
问:请问居士们穿海青的原因、意义与作用?
答:海青是中国古时候民间的礼服,不是佛教的,佛教的礼服只有三衣,称作「福田衣」。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非常开明,一切随俗,没有刻意的规定。
  那时印度人穿的衣服是一块布裹在身上,释迦牟尼佛当年也是一块布裹在身上。到中国来之后,因为随中国的风俗,出家人都穿中国人的衣服,只有在典礼、集会时,把衣披在身上,有象征性的作用。而中国的衣已经缩小了,约缩成二分之一;我们现在用钩环更方便,以前是两根带子系起来。日本的衣比我们更简单,日本法师搭的二十五条衣是做成小方块,平常放在西装口袋里,典礼时用一根绳子挂在脖子上,这是象征性的。
  所以,海青是中国古代的礼服,不是出家人专用的。中国古代的礼服,是随着身分地位而不同,上面的颜色、花纹都代表阶级。从前皇帝是穿黄色的,宰相是穿紫色的,再来是红色、蓝色、绿色,都有分等级,称为「章服」。皇族是穿黄色的,上面绣龙,龙也有阶级之分。从哪里分?以龙的爪来区分,皇帝的龙是五爪,亲王是四爪,皇孙一类的是三爪。
  出家人是素服,完全没有花纹,所以一般穿灰色、黑色一种颜色,很朴素。所以,在家人可以穿海青,没有限制,但是搭的衣有限制,没有受过菩萨戒的不可以搭衣。现在有很多人受三皈、五戒就搭衣,那是绝对错误。戒经里面,在家人受菩萨戒才可以搭衣,搭的是缦衣,没有条纹的,有条纹的是出家人搭的。这要清楚!21-90-81
问:请问何谓智慧?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答:就事相上简单的说,智慧就是明了。回向偈说:「愿得智慧真明了」,你对于一切现象,都能通达明了,就是智慧。智慧大的人,不但能知道现前,还能知道过去与未来,十方三世一切理事、性相、因果,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这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佛家称作「般若智慧」,这不是学来的。
  我们有没有智慧?有,与佛一样圆满究竟,但是我们的智慧被障碍住了。智慧好比是太阳,现在我们的智慧被一层乌云遮住了,阳光透不出来,所以没有了。佛教我们修学,就是把这个障碍去除,自性的智慧就透出来了。这个障碍是什么?「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大烦恼把心性遮盖了,所以自性里面究竟圆满的智慧不能现前,本来具足的万德万能不能现前,圆满的福报也不能现前。
  烦恼从何而来?自己造的。烦恼不是原有的,是自己一念不觉造出来的,自己造还得自己受,佛大慈大悲也无法把你的障碍去除。因为障碍是自己变现的,不是别人给你的;别人给你的,别人就有办法代你除掉。这是你自己从迷幻当中生的,必须自己从迷幻当中觉悟过来。好像你做恶梦,别人无法救你,因为那个梦是你自己做的,不是别人变现给你做的,一定要等自己清醒过来才能得救;你要是不醒过来,就没办法了。
  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搞六道轮回就是在做大梦,何时真正觉悟了,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事实上,一真法界也没有了,为什么?一真法界是从十法界相对建立的,这一边没有了,那一边也没有了,那才真的是觉后空空无大千。你要是认为六道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还有一真法界,你还是迷、还是执着,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还没有断。你执着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能否见到?绝对见不到。
众生的大毛病就是处处着相,佛虽然说得那么清楚,「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众生就是不肯离。佛说法善巧方便,众生执着有,佛就讲空,希望你把执着「有」打掉。可是众生很麻烦,佛说空,把你的「有」破掉了,你又执着空。佛是教你离执着,不是教你换对象。众生学佛往往都是换对象,世法不执着,却执着佛法,世法不分别,却分别佛法,永远无法脱离无明,永远无法去除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众生最困难之处。
  而智慧不但没有来去,《中观论》讲:「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你不能说是一个,也不能说是两个,为什么?你起心动念就有分别、执着。佛教给我们,对虚空法界一切现象,常常保持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完全正确。起用的时候,别人向你请教,你讲得头头是道;不起作用的时候,一念不生。《六祖坛经》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是自性清净心全体显露,也就是如来果地上讲的寂灭忍、清净寂灭。
  《楞严经》讲:「清净寂灭,不妨碍森罗万相的发挥。」外面一切现象的动态,大者如星系的运行,小者如地球春夏秋冬的变化,剎那在变化,都不妨碍。清净寂灭是体,不妨碍万相发挥,就是《华严经》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重点在于「无碍」,什么时候无碍?清净寂灭现前才无碍。你的心不清净寂灭就有妨碍,理事有碍,事事有碍。起心动念有妨碍,什么妨碍?迷了,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不能现前。
  由此可知,真正用功的人在一切境界里面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从根本修」。你一分清净心得一分利益,智慧、德能、相好就透出一分,得两分利益就透出两分。以佛家的经教来说,你有一分清净心,就能解一分如来真实义;你有两分清净心,就能解两分如来真实义。你心里还是妄想、分别、执着,就错解如来真实义,这是肯定的。这时怎么办?只有依靠祖师大德。初学一定要依靠善知识,这是初学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一面依靠别人,一面要自己认真去修养,到自己有一分、两分契入时,就渐渐可以不要依赖别人,自己可以独立了。21-90-82
问:有些出家人念佛很精进,却不信因果。请问我们对他应该供养还是远离?
答:供养是你自己修福。我们对极恶的众生,看到他没有饭吃,我们也要帮助他,不能说他作恶、快要死了,就不顾他,这没有慈悲心。所以,对恶人要供养、要感化、要劝导。你供养他,你对他有恩德,你常常照顾他,他会感到你是好人,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劝导他,这样就好。21-90-83
问:我退休后,在家中每日念《无量寿经》及念佛,求生净土,并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向亲朋好友介绍佛教和净土法门,也捐印经书、放生等。请问这样做是否为小乘,如法吗?
答:你这个作法不算小乘,很如法,这样做就好。能常常这样做,把你所做的这些功德都回向求生净土,就很好!21-90-83
问:请问从畜生道转生来的人,是否看起来很愚昧?从饿鬼道转生来的人,是否很贪?从天道转生来的人,是否很慈悲?而言行不一,自以为聪明的人,又是哪一道转生来的?
答:你讲的话没错,是有一点道理,确实是这样的。自以为很聪明、欺骗别人的,很可能是人道来的,但大多数可能是阿修罗道来的。阿修罗福报很大,但没有德行,仔细观察确实是能看出来。21-90-83
问:学佛两年多了,却常常发生灵鬼附身的事情,也不敢和别人讲,怕别人失去信心不敢学佛。请问该怎么办?
答:现前社会,无论国内或国外,不但是修净土,或修其他法门,遭遇这些境界的,比比皆是。何以会有这些遭遇?总不外乎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找上门,但有些是来找麻烦的,有些是来护法的,这其中的关系完全要靠自己与他沟通来调整。遇到这个境界一定要跟他说明,你可以问他是什么人,与你是什么关系。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也有一位杜美旋居士被灵鬼附身,旁边的人就问他是什么人,他们说是老林长的冤亲债主。他们没有恶意,因为老林长念佛往生净土了,他们看到非常欢喜,非常向往,所以来求皈依。我们就替他们皈依,皈依之后,他们指名要听《地藏经》,于是我们在居士林一、二楼的餐厅,用电视播放讲经的录相带,日夜不停止的播放了两、三个月。这是供养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听经,这就化解了,他们就不找麻烦了,反而会来护持。
  所以,你要告诉他,我每天念佛诵经给你回向,或者你也跟我一起共修,不要附在身上伤害人。因为附在身上,人的元气、体力大受损伤,就没有精力来修行了。并告诉他,你可以在我家或者在佛堂一起共修,我们更精进更努力的来学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要为他说明,希望彼此都能接受,这个问题就化解了。
  因此,一定要跟借用身体的那些众生沟通,跟他做善友,彼此互相扶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帮助,不分彼此。如此,对我们也会造成高度的警觉,因为有鬼神在鉴察我们,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敢违犯佛陀的教诲。我们样样都遵循佛陀的教诲,这些冤亲债主在我们身边看到会生欢喜心,也会护持我们。21-90-84
问:修学路上遇到附身情况,请问是修行得力还是不得力?
答:这不是得力与不得力的事情,果然修持得力,真有功夫,他也附不上身。他能够附上身是你身体衰弱,你的气很虚弱。为什么他不附别人?别人身体强壮,阳气盛。所以,我们的阳气胜过灵鬼的阴气,他就不能附身。我们的气衰,妄念多,他就趁虚而入,也可以说是修行功夫不得力。但是无论得力不得力,冤亲债主找来了,不是一件坏事。我们自己想成就,我们也很乐意帮助他成就,我们一起共修,共同成就,这是好事情,所以不要拒绝他。而且决不是浅显功夫就能把冤亲债主赶走,所以还是诚心诚意接纳为好,帮助他们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这是自行化他。
  往年我在美国,有一位甘居士修学非常认真,精进不懈。有一次,她在旧金山租到一间鬼屋,她告诉我,这个鬼每天晚上都出现,每到十二点准时就来了。鬼告诉她,他是来讨命的,是她的冤亲债主。鬼的样子非常难看,是凶恶之相,走到她的面前,她就一心念阿弥陀佛,她用追顶念佛,一句接着一句念,鬼就不能靠近了,距离大概三、四尺。一直念到天快亮了,鬼就走了。
  有同修问她:「妳为什么不搬房子?」她说:「鬼是我的善知识,因为他每天晚上来,让我每天晚上拼命念佛,不是坏事情。」甘居士很值得人尊敬,她不怕,有胆量,这样念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鬼就不再来了。我们相信鬼也得利益了,看到冤家对头这样用功认真努力念佛,我相信他也欢喜,也回心转意,不再找她麻烦。
因此,我们修行不单是为自己,单为自己是自私自利,这是小乘。我们修行念念当中都为一切众生,希望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不能没有这个愿心。这样所有的冤亲债主都会变成我们的护法、善友,如此修学就对了。21-90-84
问:我从事医生的职业,看到人死亡的痛苦,于是想到有一天我也会死,但我又怕死,从此我就生活在病苦的日子里。有一次,我梦见阿弥陀佛说了一首偈:「万缘放下归一念,一心念佛求往生,脱离六道轮回苦,慈悲为怀度众生。」请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痛苦?我又该如何生活?
答:有人在世间享乐,有人在世间受苦,凡是到六道投胎的一切众生,不单是人,畜生、饿鬼都包括在其中,都是酬偿业报。过去生中行善积德,这一生就受乐,得到好果报;过去生中行不善,这一生必定受苦报。因此,我们相信佛的教诲,纵然受苦难也甘心情愿逆来顺受,不怨天不尤人,因为明了真的是自作自受。
  受苦难能否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在苦难生活当中,常常反省检点,改过自新。《了凡四训》、《感应篇》为我们说出善恶的标准,果然能依此修行,修正自己不善的行为,生活必定能够改善。佛法就是生活教育,教导我们如何离开苦难,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关键还是要读经,研究教理,才能知道佛法真实的教诲。
  你梦中阿弥陀佛说的这首偈非常好,你要常常记在心上。佛教你「万缘放下归一念」,这一念就是阿弥陀佛。真正一心念佛求往生,自己下定决心脱离轮回,就一定要依《无量寿经》的教导,好好的修行,自己修成了,才能帮助其他苦难的众生,那就是「慈悲为怀度众生」。
  你想要了解佛法,可以参考《认识佛教》这本书。佛在世四十九年说法度生,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此本书大致都介绍了。若要专修净土就学习《无量寿经》,要改善生活就学习《了凡四训》和《感应篇》,非常有效。希望你多用心。21-90-84
问:我受皈依当天中午,休息时看见成群结队的男女出家人,还有阿弥陀佛。晚上,我去居士林超度亲人回来,看到阿弥陀佛,还有像白果树一样一层层的枝叶等感应,请开示。
答:你所遇到的这些现象,都不要放在心上。感应不单单是在佛门,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有,只是每个人所见到的不同。《楞严经》说境界现前,无论是佛境、还是魔境,都不要理会,都不要放在心上,就是好境界。如果放在心上,常常想、常常念、常常说,很容易变成魔境界,对自己修学会造成障碍。
  你是初学,这种示现是给你信心。你相信确实有阿弥陀佛,念佛往生决定是真的,能建立这个信心就好了。你不必到处宣扬,也不必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要一心老实念佛。21-90-84
问:师父在《种善因得善果》中讲到两种不同共修之法:一种是三年学《了凡四训》,研究《金刚经》,学看破、放下,依《无量寿经》修净土。第二种是读诵《无量寿经》,每天一遍到十遍。读诵大经,请问是否就是五年学戒?在这一段时间,是否能看《无量寿经批注》和VCD,若一、两人自修,应采取哪一种方法殊胜?
答:五年学戒不是戒律,而是老师的教诫,五年当中一定要听老师的教诲,绝不违背。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学,老师在五年当中把你修学的基础奠定好。你果然能遵守不违背,修学基础一定会打好。学生对老师要有坚定的信心,正如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的「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学生有这样的态度,岂有不成功之理!在修学的期间,你可以看《无量寿经批注》或是听VCD,这是帮助理解。读诵是修定,修一心不乱,也是帮助记忆,熟记经典里面的教训。
  一、两个人自修,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采取,完全看自己的根性。如果觉得自己业障比较重,就从《了凡四训》学起,《金刚经》是否要研究并没有大关系。从《了凡四训》、《十善业道经》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来奠定基础,这些经典都是教导我们「深信因果,断恶修善」,这是福德的根基。世出世法不能离开福德,没有福,学佛的障碍多,有福报的人障碍少,助缘多,所以不能不认真修福。
  然后再学《无量寿经》,首先背诵,差不多能背诵一半时,就可以同时开始求解。初开始的时候最好能完全背诵,背诵是修定;听讲经、看VCD、看录相带,这是求解。这是定慧等学,帮助你开智慧。然后你把所信的、所记忆的、所理解的,完全落实到生活当中,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成就。所以,你要问哪一种好,一定要看自己的根性,看自己的修学环境、生活环境,方法并无一定。21-90-85
问:我早年学习外道,后来遇到老法师,就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和《阿弥陀经》。我时常来听经,鬼神也时常来口里,要看老法师又看不到,要听老法师讲经也听不到。那些影子、境界时常出现,想念佛也很辛苦。他时常来我口里,带我到天上去走走,使我没法子修行。请问此种现象,是否我功夫不到,还是自然现象?
答:没错!是你的功夫不到,若功夫真正得力,不会有这种现象。功夫得力的时候,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21-90-86
问:早期我在外道时,鬼神一直来找我,早晚没得休息。儿女说是外道弄把戏,说是魔道。请问我该如何?
答:你可以念《了凡四训》,你就晓得如何应付这些外道的鬼神,一心求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外道折磨你的时候,你劝他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提醒他六道轮回苦,有智慧的人应当发心离苦得乐,劝导这些鬼神不要干扰你,你往生净土之后,将来倒驾慈航来度他们。21-90-86
问:为了精进修行,诵经、念佛,除了白天以外,晚上也不浪费时间。因此,当我念到疲倦,我就躺在佛堂睡觉,请问是否如法?
答:睡在佛堂里面不脱海青,略微休息是可以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念佛堂共修,休息是在念佛堂旁边的房间,这是专门提供大家休息,但休息时不脱海青,这样比较好。在家里虽然没有大众共修,也应该如此。你希望警策自己,你在房间睡觉的时候不脱衣服,这样比较如法。21-90-86
问:有居士要求受三皈五戒,不方便请到法师传授时,请问可否用老法师两千年在新加坡传授三皈五戒的光盘,以作证明?
答:可以,三皈五戒可以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发愿授受。21-90-86
问:我有两张五台山的照片,这两张照片好像都有一些特殊的感应,心中不解。请开示。
答:凡是遇到这些事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不把它放在心上,不要去理会它,这是好境界;如果执着,常常想着,这是魔境界,会给你带来麻烦。是佛是魔,不在外面境界,而是你自己的反应,你反应正常就是佛境界,反应不正常就是魔境界,这是《楞严经》讲的。21-90-88
问:世人造恶事,佛说他们也有佛性,但造作恶业危害他人性命,请问我们应如何处理?
答:对于恶人恶事,中国古圣先贤都教给我们要「敬而远之」。我们对于这些人要恭敬,但不跟他学习,因为他造作恶事伤害众生,我不亲近他。如果对自己有了威胁,我们离开就好,古人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走」就是移民,我们去找一个好的环境,到那里去生活,到那里去修行。
  今天地球确实是浊恶到了极处,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说:「此地不能留恋,要统统放下,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念佛就是准备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安全,没有斗争,所以我们要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对于这些恶人,他要的,我们都给他,他要名,我们给名,他要利,我们给利,我们遵守佛的教诲:「于人无争,于世无求」。
  我们果然能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在《往生传》和《净土圣贤录》看到,三分之二的人大概都是三年到五年就成功了。有人问:「这些念佛人是否寿命只剩三年?」我说:「不太可能,哪会这么巧!若是少数人,可能是巧合,那么多人就不可能。」那是什么原因?他的功夫成熟了,可以舍弃多余的寿命提前走,这才讲得通。
  我们看到新加坡的陈光别老居士往生,他老人家念佛是两年就成功了。他真的放下了,念了两年,就跟李木源居士说:「我想往生极乐世界。」李居士劝他:「现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人事还不稳定,你决定不能走,你还得多住一段时期。」他又多住了两年。可见得这件事情不难,问题是我们是否真心想去?真的想去,确实随时可以去得了。21-90-88
问:佛说「万法皆空」,可是在日常事相上千变万化,请问应如何处理?
答:「万法皆空」说得很深,不是初学人的境界。如果你真的懂得万法皆空,在日常生活当中,千变万化与你都不相干,你就没事了。你还有事,你还想如何处理,可见得你没有空。真正到万法皆空的境界,你不是凡夫,而是法身菩萨,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
  我们今天明了万法皆空之理,在事上我们还是空不了,还是要依照佛的教诲去做。佛的教诲何在?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无量寿经》非常希有难得,总纲领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能用此纲领过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与佛法就相应了。你要仔细去读。21-90-88
问:请问佛法的精要是什么?修行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我学佛五十年,归纳佛法的精华就是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心本性;「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我们的行为。纯善的行为,纯净的真心,就是佛法的精要;换言之,就是「纯净纯善」四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纯净,这是讲「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纯善,这是讲「行」。纯净的心,纯善的行为,不夹杂毫分不净不善,就圆满成佛。所以,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个,在日常生活当中学,在工作当中学,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没有一丝毫虚伪,没有一丝毫污染,没有放不下的,这就对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不离此原则,我们掌握这个原则,就知道如何修行了。
  对于初学,最重要的是什么?「三皈、五戒、十善」。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想脱离六道轮回,想证得一真法界,就是《观无量寿佛经》讲的「净业三福」,要从此地下手。「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做不到,念佛不能往生;这一条做到了,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提高一层,想要往生方便有余土,你要修第一条,再加上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不犯威仪」的意义,就是一定要保持佛教最好的形象;换言之,我们起心动念、一切行为,都要给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譬如,我们听经时,精神不能振作,低着头打瞌睡,这是不好的榜样,这都在威仪里面,所以一切都要守规矩。为什么要这样做?做给别人看的,对自己不重要,这是佛教的形象。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讲「形像鲜明」,也就是做社会大众的模范,不好的样子不可以做。学佛人跟大家接触,不可以愁眉苦脸,不然人家一看你这个样子,会觉得佛还能学吗?人家跟你一接触就生欢喜心、生恭敬心,这是好样子。所以,经典中每一句都含无量义。你能做到这一条,才能生方便有余土。
  更高一层是往生实报庄严土,这就还要加上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个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是净宗法门讲的深信因果;「劝」是教别人,自行化他。如此念佛才能生实报庄严土。这是修行最重要的。
  学佛从哪里学起?「净业三福」。而三皈、五戒、十善,也一定要做。十善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要从念头上做起。伤害众生的念头不能有,有此念头就是你还有杀心,你虽没有杀的行为,但杀的心没有断。想占别人便宜,就是偷盗的心,你的盗心没有断。男女之间交往的时候,你还会起心动念,你淫欲的念头没有断,你的念头不清净,这麻烦大了。
  口业是最容易造的,「妄语」是欺骗人,「两舌」是拨弄是非,「恶口」包括戏论、开玩笑,这不单佛法禁止,世间的孔孟教学也禁止。为什么?开玩笑,说的人无意,听的人有心,往往得罪人,与人结下冤仇,将来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所以言语不能不谨慎!与一切众生接触,你有能力观机,看对方的根机,用什么方法教导他,用什么言语教导他,你就有智慧,不会生烦恼。
  「三皈、五戒、十善」,包括了整个佛法大小乘经论,所以一个法门通了,所有一切法门都通了。学习一定要专精,「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成就。学习决定不能学多、不能学杂,一多、一杂,你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你所学的是丰富的佛学知识,而佛法修学是要得定开慧,你得不到定。得定之后开慧,才能了生死出三界,单单得定不能开慧,也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从定当中开慧,就能超越六道了。所以,得定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定是开智慧必要的手段,所以要修定慧。
  「三皈、五戒、十善」都是帮助我们修定慧。十善业道教导我们「放下」,连恶的念头都要放下,何况是恶的行为?所以,修行要从何处修起?从三皈、五戒、十善下手。如果想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念佛往生净土,就一定要修「净业三福」,不从净业三福下手,净土不能成就。21-90-90
http://www.amtb.tw/ans/ans.asp?web_choice=32
共52条4 / 52页
更多佛教文章,请关注善缘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hanyuanwang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马弟子如何修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