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政策都关于二次加压国家有没有明文规定定,为什么一到基层就那么黑了,90后的孩子们有业照了。

定了!新的退休政策终于来了,直至2022年!70后、80后、90后看完都哭了!
小编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
告诉大家一个不好不坏,
好中有坏、坏中更加坏的消息,
一直在流传延迟退休的事情,
现在终于定下来了!
5年过渡期后,到2022年正式实施。
真不是吓唬你,
60后赶上一小批,
70后赶上一大批,
80后全赶上了,
至于90、00就当没听过好了~
大家准备好纸巾,看完别哭
四类人将受延迟退休影响
70后影响最大
按照退休年龄改革方案: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看了上面那些,还是不清楚
自己到底啥时候
才能过上幸福的退休生活?
小编看了一下,
延迟退休对于80/90后来说,
是怎么也逃不过了,
这个班真是活到老、上到老啊!
精彩请继续往下看
最新退休时间表
网上根据延迟退休的大体政策,
推测出了这份退休时间表,
虽然官方没有正式通报,
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心里大概有个数儿~
男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2018年年龄(岁)
延迟退休(年)
实际退休年龄(岁)
女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2018年年龄(岁)
延迟退休(年)
实际退休年龄(岁)
当小编看到这个表的时候,
80,90后的我们怎么也逃不掉了
60岁还被称为打工仔
理想中的60岁
早上公园散步
下午茶园喝茶
多年后的我
早上散步回来儿子说:“爸,你先送孩子上学再去上班,我来不及先走了。”
在单位:老李啊,你没事得多上网查查资料,要与时俱进。
在食堂:老李,你的假牙又掉在我的盘里了,下次吃饭注意点。
老李和你说过好多次了,不要把拐杖带进公司,放到门口
上班简直就是人生中最漫长的有期徒刑
对于觉得退休遥遥无期的小伙伴们,
小编想说:
加油!我们可以的!
会迎来退休那天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杰夫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90后流行“直播“找对象:拉动一个几十亿元大市场!_凤凰财经
90后流行“直播“找对象:拉动一个几十亿元大市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90后流行“直播“找对象:拉动一个几十亿元大市场! 2003年,一个叫做世纪佳缘的网站,拉开
原标题:90后流行“直播“找对象:拉动一个几十亿元大市场!
2003年,一个叫做世纪佳缘的网站,拉开了国内在线婚恋的序幕。15年来,人们从原来羞于公开找伴侣,到如今在线婚恋的用户已经超过3亿人次,用户的年龄层、需求都在发生着改变...
用户变了:在线找对象 要用新玩法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民政部近日发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就显示,2017年25岁至29岁人口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占36.9%。90后已经成为婚恋市场的主角。
与婚恋网站建立之初相比,如今的用户习惯已经是天壤之别。70后、80后还羞于展示自己的照片,90后则更愿意用短视频的方式直播自己的日常生活。
几年前,有房有车还是被优先考虑的因素,如今“三观一致”、“兴趣相投”成为择偶的硬指标。相应地,他们对于在线婚恋服务的使用也有更高的要求。
在线婚恋用户 俊岐:现在婚恋市场太简历化了,应该更立体化一些。比如,照片能否变成视频?
如今,美颜拍照、短视频、直播等流行的技术手段和方式,被一一叠加在传统婚恋网站的PC 端和移动端中,也把原来PC端的用户成功引流到移动端。
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任涛:大概一年的时间,直播间里的活跃客户数量已有大幅增长,增长量将近有八倍之多,成功牵手率从去年的7月份到今年的7月份,应该是增长了大概有25倍之多。
除了引入更多的技术手段,在线婚恋平台还依托用户数据,将商业触角延伸到金融、房产、酒店、旅游等传统领域,“婚恋+”的模式成为新的盈利点。
百合佳缘集团总经理 吴琳光:北上广深办个婚礼要20万起步。如果有一个分期业务、金融业务,对他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一点很容易就把金融业务带进来,形象设计也是从用户需求逐渐出来的。还有一点是医美的业务,用户对自己的外形做一些修饰,这是在需求当中逐渐产生出来的。
在线婚恋市场潜力巨大 催生情感咨询师新职业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2017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营收为40亿元,预计到2020年网络婚恋市场总营收将超过50亿元。庞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也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情感咨询师。
刘杰辉原本是一家出版公司的高管,两年前创办了这家文化传播工作室,最初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专做女性情感类文章和情感咨询。
他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线上情感咨询市场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情感消费总额达到960亿元,其中女性用户占比达63%。
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刘杰辉: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内容在平台端不只在微信公众号。现在音频节目收听量达到两个多亿的人次,图书出版有六七本书,销量有几十万册。
情感咨询师 陈蓓蓓:课程平均价格在60元左右,现在的销售大概有一万份左右,现在音频节目的粉丝数是2947.8万。
情感咨询者 李紫凌:我和我先生经常会去参加一些亲子教育这样的课程,它对整个小家庭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
传统婚恋网站自然也无法拒绝这块诱人的蛋糕。据百合佳缘2017年财报,情感咨询业务的收入较2016年增长了204%;珍爱网在心理咨询服务上,销售额增速也达到了220%。
对于这种找对象的新玩法
你的看法是___?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这个七夕,男性最爱送的3样礼物竟是…不"浪漫"算我输!
央视财经评论丨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是这个原因!四大因素决定未来走势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吕亭洁
觉得不错,欢迎点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铁路综合
北京青年报
中国台湾网
国是直通车综合
体坛扒一扒
天涯沦落人
凤凰网体育
洪超飞军事
澎湃新闻网
华夏经纬网
时尚丽人风行
中国新闻网
环球网台湾
环球时报国际
环球时报军事视频
牵着你的小手
厉害了中国制造
子弹已上膛
徜徉山水之间
全球零距离
宝你是我的命脉
自闭症治疗
小小社会人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90后那么“失败” 是不是60后害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90后那么“失败” 是不是60后害的?
90后那么“失败” 是不是60后害的?
2018新浪十佳银行理财师大赛火热报名中!大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将通过线上答题、理财话题直播、线下答辩等全方位多形式选拔银行理财精英,优胜选手将有机会拿万元现金大奖、享千万流量打造个人IP。【】
  原标题:90后那么失败,还不是60后害的
  来源:大家&&原创:&胡珉瑞&
  中国90后群体的少年时代已经结束了。
  2018年高校开学在即,最后一批90后也即将离开原生家庭,开启走向社会的转变道路。从2008年第一批90后走向社会,到如今的十年里,用“失败”二字总结90后所处的这个时代,应当说是毫不过分的。
  从“丧文化”到“佛系青年”,近一两年来兴起的一些概念,直接勾勒出90后的精神状态。其核心无外乎甘于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不再追求超越性。即便是聚集着“最成功”年轻人的北京大学,毕业晚会上题为《退一寸有退一寸的欢喜》的分享,也随着师生们的疯转,让失败成为毕业季的基调。
  北京大学2018年毕业晚会上,中文系男足队长曹直演讲《退一寸有退一寸的欢喜》成为毕业季爆款
  作为90后的“父辈”,60后很直观地感受到了90后的颓丧,以及他们对生活热情的消散,对90后的失败情绪表现出了担忧。他们或许认为,今天的年轻人会比那一代人机会更多。
  但在90后朋友眼里,这种判断这是对自己的羞辱。尽管60后们足够真诚。
  一位朋友说:“谁都有资格劝我们,60后除外。”面对60后善意的劝慰,90后们有种听闻“何不食肉糜”时的不适感。
  为什么这样?核心无外乎一个——代际分配不公。
  在第一批90后步入而立之年的关口,经济发展的瓶颈和改革红利的弱化,直接导致了90后的生存困境。作为中国改革年代最大的受益者,60后对当下年轻人,尤其是城市青年的困境无法产生完整的共情。代际之间资源分配的极大不公平,不可避免地在两代人之间成为矛盾点。
  实际上,在还未独立走向社会的时候,90后并不“丧”。在由原生家庭走向社会过程中,这种“丧”才逐渐变了出来。在家庭教育阶段,90后曾经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这种认识,是从他们的父辈,也就是60后那里习来的。
  不少观点认为,60后是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如果要对这群人做一个画像,大概就是:
  出生于农村或城市普通家庭,接受过完整的国民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分配到体制内单位工作,晋升至管理岗位。通过住房分配制度,获得第一套或更多的住房,在住房改革完全展开后,这些住房成为资产。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采取住房分配制度。单位按照职工的需要,以实物的形式分配住房。但自1978年以来,随着商品经济探索的深入,住房也不可避免地“商品化”。原先分配的房屋,在此过程中流通到市场,成为了资产。
  但这样的原始积累并没有对每一代人雨露均沾。1998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制度,转而以经济适用房、集资建房等形式补贴住房。随着商品房价格的上涨,以及城市土地的枯竭,住房分配制度渐渐向后来者关上了大门。
福利分房时期的选房大会
  90年代正值60后的青年时期,他们享受了计划经济的福利,最终在市场经济中变现。这样的机遇对于90后来说难以复制。但在60后眼里,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努力和过上殷实富足的生活,是密切正相关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相关性,只是特定年代的生活经验。60后之所以大批量成为中产阶级,其本质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大规模的利益分配,而并不只是源于个人奋斗。
  直到90走向社会,看到房价标记的有产门槛时,才直观地看到资产的累积与个人努力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仰,最终破灭,使得90后转向了悲观。
  不可否认,当前年轻人的选择较老一辈人更多,成长的速度也更快。60后想当然地认为,年轻人不必着急,只要做好积累,最终会水到渠成地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但其实,90后面对的成功逻辑,已经和上个世纪末有了天壤之别。
  一位60后领导曾抱怨单位年轻人过于浮躁,并举例自己年轻时考学和工作初期的艰苦岁月,在产下女儿后,依然挤在逼仄的单位宿舍里。但话锋一转,在女儿三岁那年,她分配到了第一套60平米的住房,现在那套房子每平米12万。
  以房产为代表的资产数量,犹如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一座大山,让前辈所有的忆苦思甜都失去了合法性,也让所有对后辈的教导和安慰都变得苍白无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年轻人对资产的渴望没有像中国一样强烈。去年,汇丰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80后、90后的住房拥有率高达70%,高居全球第一;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仅为35%。尽管更多的中国年轻人拥有自己的住房,但我们依旧焦虑不堪。
  摆在90后面临的情况是,父辈的成功道路犹在眼前,但自己却无力超越,甚至无法复制,由此产生一种“一代不如一代”的无力和愤怒。
  这种无力感并不只停留在精神层面,在现实层面亦是如此。顺风顺水的60后们认为,在城市立足,拥有一套住房是理所应当。而现实是无力独立负担的90后,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父母变卖本地房产,换来自己住房的首付。
  在十年或更早以前,这种行为有一个不好听的称呼——啃老。随着时代的变化,“啃老”已经渐渐摆脱了污名,成为90后成年以后的常态。代际分配的悬殊差异,在家庭伦理的作用下得以稀释,90后通过长辈们的帮助,感受到了改革年代社会重新分配的余温。
  经济学家樊纲号召年轻夫妻用长辈的“六个钱包”购房
  然而对于90后来说,这并非没有代价。即便90后已经集体成年,但在子女的择业、择偶问题上,父母依然凭借财富,对子女一代进行着控制。
  摆脱这种控制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90后信奉爱情至上,而非门当户对,那么在婚恋中拿到的“潜力股”可能需要一段极其漫长的变现过程。如果信个人奋斗,而非坐享其成,那么我们也许需要面对自我剥削式的劳动。
  当90后不堪忍受生活的重压,决定走一条更加顺畅的路。那么你会发现,身前一定会站着一个早已为你做好兜底准备的60后父辈,用一张温柔的大网,用那以财富为基础的体贴与无私,让准备“弑父”的90后们乖乖缴械投降。
  红利有限,90后的“自我剥削”成为常态
  从社会意义上来讲,这种焦虑的产生与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不无联系。社会主义国家所提倡的共同富裕本质,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这也使得中国任何一代人对于被剥夺感都格外敏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能否解决好90后的焦虑,不仅是60后和90后的“内部矛盾”,更是历史丢给这个时代的大课题。
  所谓90后,不仅是一个属于家庭的代际概念,更是一个阶层概念,既站在改革转型期发展的普通中国人。这种焦虑背后,是对改革红利能否进一步挖掘的追问,对财富流动可能性的追问,对个人奋斗有效性的追问……
  如果利益格局无法打破,那么之前提到的无力感会成为一种常态,60后的成功模式也会渐渐被人遗忘。久而久之,这种失败也许会被社会接受,焦虑和愤怒也能逐渐平息。但是,当焦虑淡出之后,那个貌似更加风平浪静的成熟社会,是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呢?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牛鹏飞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16K9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3K5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甬90后小夫妻月子里拳脚相向闹离婚 就因一件事_新浪宁波_新浪网
  今年7月,市妇联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了《关于在家事审判中引入心理测评干预合作框架协议》,家事案件引入心理咨询调处试点工作在宁波15家法院(法庭)启动,资深的婚姻家庭和心理咨询师们走进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介入离婚、财产、探视权、抚养费等几大类家事案件。
  近日,记者走近他们,
  了解到背后不少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前夫探视不了儿子
  这对80后离婚夫妻的心结有点深
  这是一对为了孩子探视权而打上官司的80后离婚夫妻。5年前,他们在民政局协议离婚,当时双方协议儿子由爸爸抚养,妈妈每个月要付800元抚养费。一年时间不到,一直心系儿子的妈妈说自己工作稳定了,打官司变更了抚养权。原本双方都还能按约定履行探视,但在不久前,为了儿子读书的事儿,双方彻底翻脸了,从此爸爸再也没能成功地探视到儿子……
  “我也是想让儿子读个好一些的学校,中间人说要几万块的活动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孩子爸有些委屈,他找孩子妈分摊这个钱,竟被对方说成是来骗钱。
  “我一万块不到就搞好了,哪要那么多?当个爸爸,前面拍胸脯说肯定搞得定,结果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儿子还好没跟你!”孩子妈也是一脸生气,不断对着眼前的男人怒吼。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把历年来压抑心底的疙瘩都晾了出来。男人说,你这个坏妈妈,唆使孩子不认我,奶奶拎了好多礼物去看望孩子,他竟然叫也不叫一声奶奶。女人说,你们家也好不到哪里去,过年过节把孩子接过去玩一段时间,居然还问我要生活费,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孩子不是你亲生的呢!
  既是妇女维权干部又是心理咨询师的鄞州区妇联妇儿部部长骆夏芬坐在咨询室里,大致摸清了这对夫妻的恩怨情仇。“看起来是一起探视权的纠纷,其实还是埋藏心底多年的心结没打开,同时双方背后家庭对他们的关系介入太多了。”从哪里着手呢?骆夏芬选择了孩子,“不可否认,他们双方对孩子的爱都是真的,也是情感上的唯一共同点了。”
  “你看,你离婚时几乎大部分财产都给了女方,后来分开了也经常去探望孩子,说明也还是有情有义的男人。”骆夏芬对着男方一阵肯定,这些话不仅让激动的他很快平静下来,也让旁边急躁的女方慢慢沉默了。
  随着谈心的深入,那个刚开始一个劲儿盯着手机的大男人明显有了很深的触动,或许是长久对儿子的思念,或许是终于有人能理解他多年的压力,男人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女方眼见前夫这样动情,也感受到了他对儿子的一片真心,不再坚持不让探视了。男方知道可以再见到儿子,也答应每月的抚养费再增加一些……
  “你们一家三口也有几年没聚一起了,接下来的周末两天,带上儿子好好去吃顿饭,玩一玩吧。”骆夏芬试图用他们共同的爱,把这个已经离散的家庭凝聚起来,男女双方都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
  咨询室里的沙盘游戏,可以让心理咨询师更细致地掌握当事人心理状况
  妻子“坐月子”起诉离婚
  这对90后夫妻都还没长大呀
  这是一对年轻的90后,女方刚生了孩子没多久,因为请月嫂的问题,娘家人和婆家闹得很不开心,相互指责埋怨,最后竟还上升到了拳脚相加。女方看起来有些憔悴,身形还未完全恢复,但还是坚持要起诉离婚。请月嫂,是个导火索。丈母娘建议婆家出钱请个月嫂,婆家一打听一个月要一万出头,当即拒绝。看亲家这么吝啬,丈母娘就有些不开心了,平时话里话外就有些控制不住的冷箭射出来。
  “你看看,自己赚钱不努力,连累老婆连月嫂都请不起”。这样的话还算轻的,丈母娘有时还要痛陈家史,说得格外难听。比如,你们家娶媳妇儿可真省事,房子、车子都是我们出,就带4万块酒水钱撑起脸面的……
  女婿不是宁波人,老家在省内的某个农村,本来一向有些自卑,时常面对丈母娘这样的刺激也有些坐不住了。终于也忍不住发飙了:你家女儿本来脾气就不好,我们结婚前已经闹了好几次分手,不是最后她求我,才不稀罕结这个婚!
  庭审过程中,宁波知音心理服务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艳一直在仔细观察着眼前这两位年轻人:女方口口声声“我爸妈”怎么说,“你妈妈”怎么这么对我,女方舅舅阿姨在法庭外围了好大一圈人;男方也是不时地打断调解,出门要去和自己父母商量细节……“这真是一对都还没独立长大的‘妈宝’,各自与原生家庭的黏连度都很高,虽说生理年龄上是成年人,可心理成熟度都还处于未断奶的‘婴儿’状态。”
  刘艳先和男方指出,当前女方情绪上的激动,可能与其产后抑郁症有关,目前也正需要家人尤其是丈夫给予心理上的关爱和理解。男方沉默过后还是无法释怀,刘艳只得破釜沉舟,对着两人说:法院判决离婚是很简单的事,可你们今天冲动之下离婚了,是否考虑过嗷嗷待哺的孩子,可有想过各自今后的日子是否就一定会过得更好了?好比游泳技术不过关,你只换游泳池有用吗……
  这些话,分量很重。女方沉默之中流下了眼泪,不再争执,说离婚的事儿还是回去考虑考虑。“以前对男方讲话也尽是指责,明明心里很想要他疼爱,却因为不懂得如何表达把他推了出去。以后,我要学会更多情感上的沟通技巧。”法官也趁热打铁,请这对90后夫妻回去再考虑看看,给一个3个月的冷静期,期间可提供双方个人成长公益咨询。谁知,“妈宝男”走出门外和母亲一阵商议,回来再坐下时的答复叫所有人都差点掉落眼珠子:离婚,必须离!没办法,他们这段短暂的婚姻只得告终。
  家事案件夹杂了太多情感
  抚慰心理伤痕才能平静面对人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闹到法庭来的矛盾,早已是日积月累下来的心结。李晓玲是鄞州区法院家事少年庭的法官,她告诉记者,几乎经手的每一件家事案件,里面都参杂着法律之外的情义与道德。“家事案件不同于一般民事案,它夹杂了太多情感成分。”
  比如,前面故事A里的父亲要求主张探视权,如果不消除心结,以后还会层层设阻,甚至激化到探视不成一次就再打一次官司。所以,李晓玲认为,最关键是打开当事人双方的心结,让他们消除误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对方履行探视权。
  “现在年轻人的离婚、家事纠纷,很大部分原因,是双方父母介入得太多了。当事人和原生家庭太过黏黏,自己又没成长,不能理性面对现有家庭的问题。”刘艳参与调解的故事B里那对90后夫妻最终还是离了婚,但她认为介入调解的价值,就像朝池塘里丢下一颗石子,在当事人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或许有一天他们能真正内省、学着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生。“有时我们不是一定要劝和,而是希望当事人能以他们接受的方式,来舔舐心理伤痕,平静理性地面对人生。”
  李晓玲法官说,家事案件有别于普通的民事案件,往往是情、利、理、法交织在一起,引入婚姻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作为家事案件的调解员,能从心理层面,运用专业方法,是对法院的调解工作进行补充,有助于修复情感、化解家事矛盾。尤其在离婚案件中,对于孩子们来说,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在审判或调解中,能提前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心理疏导,在一定程度能减少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宁波15个法院率先试点
  四类家事案,引入心理咨询
  今年4月,市妇联开展家事案件调处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法院家事案件审理中引入心理咨询服务。经过前期筹备,今年6月底,在全大市15个法院(基层法庭)中建立了“沁心园聊吧”心理咨询工作室,每周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入驻坐堂,尝试为当事人进行心理测评干预,帮助当事人厘清情感、法律等方面的纠葛。其中鄞州区法院正是其中的旗舰样板。据记者了解,心理咨询师们主要介入的是四大类家事案件:离婚、财产、探视权、抚养费。
  这是设在家事法庭旁边的心理咨询室
  以前很多次,李晓玲法官都遇到过当事人在庭审中的崩溃。可能因为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情感与背叛,可能因为父亲想探视儿女而不得,也可能因为长久以来的隐忍从未被理解……法庭审理中,常能看见当事人大多都是带着满心的累累伤痕,但作为法官,她又深感无能为力。现在引入了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咨询师,对当事人进行安抚和修复。一来这有助于顺利开庭和判决,二来也为刚毅的法律再增添一些温暖的力量,让当事人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
  统计显示,2017鄞州区法院全年共受理家事类案件488件,其中离婚354件、离婚后财产29件、同居关系4件、抚养44件、继承57件。而今年截至8月14日,目前收案量已达327件,超过去年同期。其中离婚231件,比去年同期有了超过10%的增幅;离婚后财产26件,已逼近去年全年的收案量。
  “从法院角度,如果一次判决不能让当事双方心平,势必会引发后续的‘衍生案’。”李晓玲打了个比方,简单的一起离婚起诉,如果有人不满意,最多可在后面再派生出离婚后财产纠纷、探视权、抚养费等多个民事官司,甚至升级为刑事案。在法院判决前,疏通当事双方的心理“关节”,显得尤为重要。
  原标题:宁波90后小夫妻月子里拳脚相向闹离婚,就因为这件事儿!婆婆和丈母娘也……
08-30 09:05|分享
08-28 09:26|分享
08-14 08:50|分享
08-10 07:12|分享
08-07 15:47|分享
08-07 09:14|分享
08-02 09:18|分享
07-31 08:51|分享
07-27 13:17|分享
07-27 09:41|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有没有明文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