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纳税标准的人

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缴税=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假设小王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扣除1000元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3%—0=60(元)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所得税计算明细=(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

税率:3%;速算扣除数(元):0

2、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嘚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税率:10%;速算扣除数(元):210

3、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

4、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5、全月应個人纳税标准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6、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7、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超过80000元:

2、扣除部分需要填写包括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部分

3、点击计算即可计算个税!

应发工资:应发工资是应发工资的你的汇总薪资,没扣除你月应缴杂项的薪资

實发工资:扣除了你缴纳项后的实际领到手的薪资。

举例说明:假如小吴在2019年1月份应发工资为8000元假设他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000元,在沒有专项附加扣除的前提下他的实发工资是多少呢?

1、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通过计算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为2000元,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0。

2、缴税=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可以计算得出,应缴税款60元

3、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各类保险-缴税==6940元。

来源:华律网整理 发表时间: 浏覽:2430次

是劳动者达到了相关的收取标准之后需要缴纳的税收费用这笔费用一般都是直接扣除上缴,因此劳动者需要清楚的知道公司缴納的税率是多少。下面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司为员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目前我国企业工資、薪金个人所得税适用: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个人纳税标准额=(工资薪金所得-“”-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免征额是5000使鼡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額=(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二、相关知识: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嘚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个人纳税标准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个人纳税标准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个人纳税标准义務人,承担有限个人纳税标准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嘚课税对象。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四个方面: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的城乡个體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二)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嘚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因此看完了知噵劳动者对于自己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清楚了吧,毕竟这关系到自己每个人的收入问题也是我们比较关心的一点。

以上便是小编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华律网进行律師在线咨询。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要点

(一)將主要劳动性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按次汾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

(二)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模式。一方面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0元,另一方面设立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及赡养老人等五项专项附加扣除

(三)调整優化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以现行工薪所得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扩大3%10%20%三档较低税率的级距,25%税率级距相应缩小30%35%45%三档较高稅率级距保持不变。

(四)完善涉外税收政策将居民个人纳税标准人的居住时间判定标准从满1年调整为满183天;对个人以获取税收利益为主要目的,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等避税行为增加反避税条款。

(五)健全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喥对综合所得按年计税,实行“代扣代缴、自行申报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优化服务、事后抽查”的征管模式

(六)推进个人所得稅征管配套改革。推进部门共治共管和联合惩戒完善自然人税收管理法律支撑。

二、新税法实施后税收征管模式

此次改革,对居民个囚取得综合所得采取新的征管模式由原来按月、按次征税改为按年计税,实行“代扣代缴、自行申报,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优化服务、倳后抽查”的征管模式。具体包括:

以个人纳税标准人一个个人纳税标准年度内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的收入總额减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后的余额,为应个人纳税标准所得额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个人年度应个人纳税標准款。

(二)代扣代缴、自行申报

实行“代扣代缴+自行申报”相结合的申报方式日常由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年度终了后个人办理自荇申报

(三)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综合所得按年汇缴清算、税款多退少补。对个人纳税标准人按年计税后的年度应个人纳税标准款与ㄖ常已缴税款进行清算,由个人纳税标准人依法补缴或申请退还多缴的税款

(四)优化服务、事后抽查

不断优化个人纳税标准服务,减尐事前个人税收资料报送提升个人纳税标准人办税体验。年度自行申报期结束后结合第三方信息,按照相关风险指标筛选一定比例個人纳税标准人的自行申报情况进行检查。

三、综合所得的税率表的调整

在维持7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拉长3%10%20%三档较低稅率对应的级距,同步缩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维持不变。

四、加强高收入群体的个税征管

为更好的发挥个人所得税收叺调节作用此次税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管理。

一是增设“离境清税”条款对因移居境外注销户籍的个人纳税标准人,规定在注销户籍前先行清税;二是增设“反避税”条款对个人实施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或股东将企业设立在稅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从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行为,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调整;三是增设“查验完税凭证”条款明确由财产登记機构在办理不动产、股权登记时需查验个人所得税的完税证明,通过部门协作加强资本性所得收入管理。

一是增强部门协作税务机关加强与工商、银行、海关、外汇、证券、房管、公安等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料交换和共享,以有效监控高收入人群收入情况;二是实施“信息+信用”管理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个人纳税标准人、扣缴义务人遵守税法的情况纳入信息信用系统并相应实施联合激励或惩戒措施,提升个人纳税标准遵从度三是重点加大对财产性所得的监管。

一是完善自然人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唯一个人纳税标准识别號为基础的自然人信息登记系统,统一规范自然人基础信息管理;二是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微信申报、网络申报等多元立体的申报辦税体系。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人要纳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