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能否打破阶层固化,弥合2017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当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阶层弥合政策分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当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阶层弥合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外开放的扩大、收入分配政策的变革,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力之下,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多元。大量学者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笔者在诸多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当下社会阶层结构进行了再次梳理,发现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总体上已呈现“丁”字型的“断裂”结构,即从资源的占有上,呈现出“丁”字型结构,上层阶层占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在阶层结构的人口分布上,呈现典型的倒“丁”字型的结构,即绝大多数人处在社会的中下层。在阶层结构的具体特征方面主要呈现出:“结构化”、“再生产”、“碎片化”等趋势,且并没有形成我们所期望的一个不断壮大、负责任的中产阶层。这样的阶层结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政治信任感、政治认同感、政治归属感,引发了中低收入群体心理失衡、富裕阶层的集体“无安全感”、不同阶层的教育失衡,并加剧了阶层固化,也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民族矛盾,同时,阶层之间和阶层内部的多元由于缺乏正确、有效充分、负责任的沟通,也进一步加深了普遍的社会隔膜。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应当着力促进中国社会的阶层弥合。笔者从产业结构、城市化、教育、中间阶层、收入分配、社会沟通、党建等八个与社会阶层分化相关的具体政策进行了评估、建议。笔者认为,在当下我们应当在关注公平的同时,坚持对效率的重视,大力发展生产力,为阶层结构的调整、阶层的进一步融合提供现实的经济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现对阶层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让城市化直接推动农村社区中低阶层的崛起,着力解决阶层结构的城乡二元问题,同时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引入先进的教育扶持政策,着力解决起点平等的问题,通过教育促进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同时促进和谐的阶层沟通氛围的形成;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立市场经济平等、公正的刚性制度,政治上宽柔并济,扩大中间阶层的数量和质量;经济资源是阶层分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建立初次分配的制度规范,加大力度实现二次分配的良性调控,建立三次分配的制度支持体系,实现收入分配的公正、合理,建立积极正义的阶层分化体系,缓解阶层间由于分配体系不合理导致的矛盾;建立广泛的社会沟通体系,发挥人大、政协、政党在沟通方面的纽带作用,完善非官方的社会沟通系统,促进阶层之间和阶层内部的良性沟通;从思想、能力等方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摆正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正确位置,做好阶层利益协调、公正裁判的工作,为实现阶层结构调整注入强有力的“国家正能量”,促进阶层融合,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D66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光磊;[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01期
白书祥;;[J];理论前沿;2008年19期
李强;[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李路路;[J];社会学研究;1999年01期
毛勤勇;[J];天府新论;2005年05期
孙立平;[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璇;;[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王振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赵颖霞;陈晓健;李中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张占斌;;[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朱金瑞;[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马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陈世伟,周凯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王庆明;;[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卢雨霞;;[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康丽颖;;[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剑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杨云珍;;[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李培华;;[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周杰;杨望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马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黄淑贞;;[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张春婷;;[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甘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平;;[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雪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黄庐进;[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吴斌;[D];武汉大学;2010年
沙占华;[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于天琪;[D];吉林大学;2011年
张百杰;[D];吉林大学;2011年
何绍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何文毅;[D];西南大学;2011年
王兆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程丽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真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高雪洁;[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彭双双;[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田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烨华;[D];湘潭大学;2010年
武清花;[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李晓丹;[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朱慧丽;[D];山东大学;2010年
林雪;[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毅夫;蔡昉;李周;;[J];经济研究;1993年09期
李强;[J];社会学研究;1997年04期
孙立平;[J];浙江学刊;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丽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杜丽红;[J];理论与改革;2004年01期
李娜,崔华华;[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3期
史晴;[J];农业经济;2005年01期
张素云;李晓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刘卫常;;[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周普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张登国;;[J];长白学刊;2006年02期
陈金松;;[J];理论观察;2006年01期
王尚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方林;;[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周建国;;[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杨建华;范晓光;;[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希;;[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韦小鸿;;[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雷冬文;;[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仇立平;;[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赵子勤;董志英;;[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陆静波;;[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于雪鹰;;[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南军;[N];中国保险报;2006年
浙江省开化县委党校
王云龙;[N];中国企业报;2008年
仇立平 上海大学、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郑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蒋英   ;[N];贵州日报;2005年
秋石;[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吴忠民;[N];北京日报;2007年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社会建设研究院
胡建国;[N];北京日报;2009年
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赵英兰;[N];吉林日报;2011年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胡建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颖;[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聪;[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査燕华;[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8年
肖炜;[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焦兰萍;[D];苏州大学;2009年
谢冬玲;[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熊艳红;[D];兰州大学;2006年
赵秀竹;[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王欣;[D];吉林大学;2007年
赵艳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田晓霞;[D];山西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沧桑光明网百家号1989年,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预言,西式民主制度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历史将终结在这里。曾几何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似乎印证了这个论断。然而20多年后,历史并没有终结,反而西式民主乱象丛生,制度危机凸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面对事实,福山也不得不改口:“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越发展。在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 政治道路坚定走“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首质朴的歌谣,反映的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生动场景。一粒粒小小的豆子,承载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希望。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决定的,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再版”,也不是西式民主的“翻版”,而是经过反复比较、长期探索、实践验证的“原版”。这条道路之所以是人间正道,就在于它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实践反复证明,这条政治道路走得通、走得好。好就好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是顶梁柱,离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就没了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是旨归,离开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没了基石;依法治国是守护,离开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就没了法律保障。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就能确保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好就好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完美结合。在我国民主实践中,我们既强调选举民主的作用,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注重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通过广泛协商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这两种方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保证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避免了西方国家“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虚伪民主。好就好在高效运行和制约监督并行不悖。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民主体制优势明显,高效率、快速执行;西方民主体制弊端丛生,低效率、议而不决。连西方政治学者都不得不承认,中国民主最大的优势就是科学及时决策、高效有力执行。同时,为防止滥用权力,我们着力构建全方位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把权力的高效行使和规范运行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避免苏联高度集权的制度弊病,又能够克服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权力碎片化、社会力量分散化、政府能力弱化的弊病。“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新征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微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民主还是国产的好,中国的民主模式给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一种民主制度好不好,就在于它能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符合这种标准的民主,就是好制度、好道路。◆我国决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决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错误道路,因为那是取乱之道、祸乱之源。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是中国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沈春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实践逐步开辟和形成的,是中国近现代100多年历史和改革开放40年历史性巨变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须坚持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盛大开幕。这一天,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1200多名代表带着6亿中国人民的嘱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我国人民民主进入了全新阶段。正如当时的报纸评论,这种机会“中国人民哪里得到过?”“这是中国的大喜日!六亿人民心上开了花!”而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阔步走过一甲子,越发成熟自信,越来越展现出蓬勃生机。每年的3月,来自天南海北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6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那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为实现三者有机统一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实施平台和运行轨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主席、总理,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出来的,一定要服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确保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不能只看选举时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要看人民意志是否得到真实体现,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就从根本上有效保证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将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通过法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手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职权,就是监督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绝对权威和尊严,确保其神圣不可侵犯。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是折射民意的一面镜子。各级人大在立法中发挥主导作用,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提高立法质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体现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三 协商民主显优势1979年1月,北京正值隆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支起了热气腾腾的火锅,邓小平同志与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和周叔弢工商界五老围坐一桌,边吃边聊,商量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工商业者的作用。这个著名的“五老吃火锅”故事,就是一次形式非常灵活的协商座谈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着力打造的一张亮丽名片——双周协商座谈会,已经成为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品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60多年来,人民政协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同步,汇聚广泛正能量,画好最大同心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有效管用的民主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的真谛就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通过协商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大范围的共识。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情况异常复杂,平衡利益、协调各方的难度很大,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充分协商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丰富,深深嵌入我国民主政治的全过程、各方面。从类别上看,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从内容上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从形式上看,涵盖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从机制上看,分为民主座谈会、民主恳谈会、利益协调会、民主听证会等。这些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设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参与政治生活。今天,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承担了更大的使命。党的十九大对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应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问答问: 什么是双周协商座谈会?答: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在继承人民政协“双周会”传统基础上提出并设立的双周座谈协商制度,于日第一次召开,每两周举行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以专题为内容、以界别为纽带、以专委会为依托、以多向交流为办法,聚焦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针对具体问题深入协商,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解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独特优势孟祥锋(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在于,一是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二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三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四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五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四 依法治国要深化奉法者强则国强。一个现代国家,必然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全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强保证。在迈向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中,法治已经成为时代强音。滚滚大潮中,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磅礴展开;神州大地上,法治建设的崭新画卷正在激情绘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专题部署,提出了未来法治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推动法治建设驶入快车道,法治中国迎来了崭新的前景。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汇处,法治中国又开启了新的征程。党的十九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越走越强劲。弘扬法治精神。法律只有被认同、被信仰,成为内化在思想中、熔铸到头脑中的强大观念,人们才会自觉自愿地遵守,才会把依法办事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现实中存在的法治不彰,主要是一些人法治意识淡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极大损害。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必须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把法治精神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推进法治改革。法治中国建设的动力在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改革蹄疾而步稳,推动法治建设各领域发生深刻变革。比如,立法更加重视质量、执法更加强调规范文明、司法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普法更加突出实效,使人们感受到法治领域新的气象。当前,改革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必须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以点带面,在司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为法治中国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深化法治实践。如果把法治中国建设看作建造一座大厦,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施工方案,接下来关键是夯实地基,一层一层地往上构筑,最终建成巍峨耸立的法治中国大厦。党的十九大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总体安排,提出一系列符合法治规律、体现时代特征的新要求新举措,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任务,最重要的是坚持系统思维、重点突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在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之后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不断发展的方向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走出的一条伟大光明正确的道路。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有能力,把这条人间正道越走越宽广,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微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方位部署,这无疑是依法治国的“升级版”。◆法律只有被信仰,成为坚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法治只有融入社会生活,化为群众需求,才能真正有生命力。◆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革命,也是触及党员干部灵魂的革命。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风闻·24小时最热
网友推荐最新闻
Copyright (C) 2018 观察者
沪ICP备号 互联网信息许可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孔子的贫富观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极大提高,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解决贫富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孔子的贫富思想的解读,分析其内在的现实意义,继而探索目前社会贫富问题的解决措施,给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论文网 /9/view-5134841.htm  关键词:贫富观;贫富差距;富民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2   贫富问题由来已久,先秦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就曾对贫富有过基本的解读。古为今用,结合时代需要对孔子贫富观加以研究,有助于现解决目前由于贫富差距而导致的社会问题。   一、孔子的基本贫富观   (一)对“贫”、“富”的基本态度   孔子思想虽以仁为核心,但并不否定财富,而是肯定取得财富是人的本性欲望。孔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迅速崛起的时代,私有观念日益盛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空前强烈,个人的私欲被无限制放大,加之战争频发的大背景,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孔子提倡人们追求财富,也认为贫贱是人所厌恶的。但是孔子也提出:“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②可见孔子提倡的是见利思义,主张以正当方式取得的财富,反对以不正当手段摄取财物。   其次在贫穷问题上,孔子也表现出超然的洒脱态度,最典型的例子是安贫乐道。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忧道不忧贫。”他认为,贫穷不可怕,失去道德修养才堪忧虑。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③肯定富贵的同时,也对面对贫穷不抱怨的态度加以肯定和赞扬。   孔子对待贫富的坦然也为后来的儒家所继承,形成基本的儒家贫富观念。孟子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④荀子说:“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⑤   (二)取得“贫”、“富”的方式   首先,“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⑥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富有更多的是命数,具有命定性。这固然有其时代限制,但从孔子对于富贵的一些解释可以看出一丝不愿强求的意味。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随行者全都病卧不起。子路愤愤不平,问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答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其意思是,君子小人都有穷困之时,区别在于君子固守其穷,无所怨悔,而小人穷则丧失原则,放纵于行,以图改变穷困之境。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小人行径强求富贵的行为。   其次,正可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孔子赞成以正当的方式获得财富。孔子总是把财富与才干相联系,认为个人必须笃信好学、真才实干。“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⑦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本钱,也是致富的本钱,先秦儒家一直倡导“依德致富”、“依能致富”。   第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⑧孔子将个人财富和国家联系起来,追求国富民强,认为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是耻辱。这就强调了国家对于个人富贵的重要性,孔子还提出了推动国富的相关措施。最后,孔子又说:“如不可求,从吾所好。”⑨意指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爱好去干事。可见这位圣人仍是以淡泊之心看待财富显贵,保持高尚气节。   (三)关于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孔子曾从社会角度提出一系列国家制度层面的干预、调整手段。他主张轻徭薄赋的赋税政策,反对横征暴敛。《论语全译?颜渊》里,孔门弟子曾讨论减税问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另外,孔子曾说过“敬其事而后其食”,⑩他鼓励按劳分配为主要的分配方式,反对靠垄断和特权谋求财富。   孔子重视民富而国富,不但要求从富民的角度处理好财政分配关系,而且对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亦十分重视。在财富的分配问题上,孔子主张均平相安,提出了著名的“均无贫”理论。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1 意思是说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否不在财富的多寡,而在于是否“各得其分”。这里的“均”并非绝对平均,而是“各得其分”之意,均则人心能安,安则无倾覆之患。可见在贫富问题上,孔子主张缓解贫、缩小贫富差距,追求共同富裕。   二、孔子贫富观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这说明中国贫富差距的日益严重,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惠及普通民众。   贫富差距带来的危害已经反映在社会政治、经济各领域。经济方面,消费力的差距使得市场生产出现两极化,一方面是奢侈消费品的日益盛行,另一方面低端购买力不足带来的市场竞争恶化,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涌现,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实业发展停滞不前,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兴盛。贫富差距反映在社会就是行业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公共资源集中在富人手里,富人社会的话语权不断提高,甚至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贫者在就业、教育、收入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社会阶层固化就是贫富差距的衍生品。   而造成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社会体制方面亟待改革的原因,也有市场经济无可避免的后果。可以说,有些差距是必然的、合理的,有些差距则是可以避免的、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差距,通过何种方式加以缩小乃至消除,或许可以从孔子的贫富思想中找到一些启示。   (二)孔子贫富观的启示   1.实施富民政策,实现国富民强
  孔子的贫富观的核心就是富民,就是要求当权者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减轻赋税等以达到国富民强。而近20年来,我们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现实中贫富差距很大的部分原因恰恰是由于先富的人群并未能发挥带动作用,反而由于财富的积累,资源的竞争,使得后者无法得到发展的空间。   从孔子的分配思想来看,首先,国家必须弱化权力在分配格局中的作用,合理调整各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实行按劳分配,才能降低社会矛盾的“燃点”,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就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按劳分配制度能够为“依能致富”提供物质保障,从而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其次,虽然不能实现绝对的公平,做到“均无贫”,但是应合理支配社会公共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实现相对公平。“共享”旨在使中等收入者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要使贫富差距缩小,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不断增加,打破贫富“两头大”的格局,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财富财富分布结构,使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的主体。   2.努力抓教育,加强“富后文明”教育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2 努力发展教育,是治理贫富差距的有效措施。首先是落实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政府一方面在扩大教育总体投入时,在财政上可以按照资源分配均等的原则,基本保证同一地区、同一学区学生在实施义务教育上财政公平,对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无论在师资上、还是办学条件上,争取实现在同一地区、学区每个学生的公共教育经费开支上的差异不能与本学区的富裕程度相一致,以平衡各地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原则,严厉打击教育腐败现象,痛下决心治理教育的“三乱”现象,以实现教育的最大公平,以教育的公平弥合财富分布的不均衡。   其次,应注重加强“富后文明”教育。在先富地区,大力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解决当前人们关于“富从何来、富后何去”的困惑,提高富裕人群的文明水准,引导先富人群做到“富不离道”,遵纪守法。同时推动他们帮助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带动贫穷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建设和谐美好有序的社会。   3.转变社会观念,倡导“依能致富”   在现行社会,依靠能力致富的风气逐渐被新一代淡忘,人们都在寻找致富的捷径,甚至出现了挪用公款、权钱交易等丑陋现象,而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正在遭受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依能致富”的观念尤为重要。首先要引导广大群众端正态度,正确看待“贫”与“富”。在现代工业文明下,财富已经不再由天注定,知识就是最大的资源,人们可以通过知识和才能创造财富,改变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学而优才“能”,“能”而优才富。其次,应肃清网络秩序,打击虚假新闻,不再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引导社会舆论,宣传社会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致富典型,为“依能致富”精神的弘扬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孔子的贫富观,是我们治理贫富差距问题的重要精神资产,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直到今日,他对于财富的坦然淡泊之态仍然值得我辈学习,对于解决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贫富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 释:   ①②《论语?里仁》   ③《论语?宪问》   ④《孟子?滕文公下》   ⑤《荀子?仲尼》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全译?泰伯》   ⑧⑩《论语全译?卫灵公》   ⑨《论语?述而》   11 《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12 《论语?子路》   参考文献:   〔1〕唐忠新.贫富分化的社会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宋启林.先秦儒家的贫富观与当代生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1995(4).   〔4〕肖玉明.论目前我国分配秩序的整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富差距大的让人绝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