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tv13军事鉴宝节目cctv有哪些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日 22:3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一只双牌照的船只,有异常之处引起海警的特别关注,警方以为是走私毒品,黑色塑料袋里面藏着秘密物品,上面还覆盖着活鱼。(《道德观察(日播版)》
鱼桶里的秘密)
&&|&&&&|&&&&|&&&&|&&新闻中心首页_新浪网
近日,一些公司甚至承诺,大学生做网络主播每天可挣3000元到5000元,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参与。
有机构统计,在2016年国内健身俱乐部就高达10000家,产业市场规模达300亿元。
中国与东盟就“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里程碑式的协议。同时,我国外长王毅也公布了,中国最先进海洋救助船同专业搜救队赴南沙值班……
从疫苗生产与监管来看,除了国家和政府层面严格立法、严格审核、严厉惩罚,企业更要自律自查
民主党大会迎来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他的演讲能为希拉里助力吗?
半年前他还被美国媒体视为“笑话”,但如今,特朗普已扎扎实实地站到总统大选最前台,决战开始了
“你请一个灭虫专家,不一定要在乎他的个性是怎样,你只要确保他能够除虫…特朗普就是这个人。”
·····
上任一年半后,特朗普终于将在芬兰赫尔辛基与普京举行正式双边会晤,两人其实“神交”已久。
足球的根本还是看进球,相较以往,本届世界杯的进球非同寻常:绝杀频现、点球狂潮、乌龙爆棚……
从70后到00后,高考结束后的他们最想干啥?
黄昏的瓦维尔城堡,被阳光刷成金黄,三三两两的游人,懒懒地享受着落日余辉的温暖。维斯瓦河如玉带一般蜿蜒出优美的...
每年50%的递增幅度,让中国电影市场成了一块巨大吸铁石。
价格:10万+
数量:不限量
| &&nbsp&&
游戏产品库
魔域柠檬挑战
《问道》经典荟聚&p&世界现代海军,乃至世界现代军事的称呼,编制,定义等等基本上都是起源于英法两个国家的。而其中海军更多的来自于英国。十五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冶金技术可以造出前膛装火炮,并且航海技术可以支持远洋航海之后。古代维京人的那种跳帮近战肉搏的作战方式就逐渐被远程火力对射所取代直至今天。英国海军最早的作战舰只主要只有两种,一种是用于远洋决战的风帆战列舰(Ship of the line),一种是用于近海护卫的风帆护卫舰(Frigate)。&/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0&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d236e3afa9a6e8f7348_b.jpg& data-rawwidth=&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d236e3afa9a6e8f7348_r.jpg&&&/figure&&blockquote&著名的胜利号就是风帆战列舰。&/blockquote&&p&战列舰用于排成一排海上对决,而护卫舰用于保护港口或者侦查通讯。但是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延伸和增加,很多时候海战不仅仅围绕着对方舰队和港口作战,开始围绕着贸易线, 对商船进行劫掠和保护成了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p&&p&但是此时相对于满世界乱跑的各种破交船只(有的是快速商船改装,有的是远洋护卫舰,有的是专门的掠私船或者海盗船),战列舰的造价高昂,火力和装甲过剩,航速不足。而护卫舰根本不能远航,火力和装甲又不占优势。所以需要一款介于两者之间的舰种,也就是巡洋舰的诞生。&/p&&p&所以巡洋舰有着一定的火力,聊胜于无的装甲,强大的远航能力和可观的航速,能够保证在不同的殖民地和贸易港口之间巡航以保护自己的贸易线路不被劫掠而诞生。由于巡洋舰没有什么像样的装甲,所以阵列对射的时候巡洋舰很容易吃亏,因此在海战时,巡洋舰一直是作为前出侦查巡逻警戒的作用。&/p&&p&但是彼时的巡洋舰的应用并不是那么明确,往往是需要巡洋舰时,由一些大型舰队护卫舰或者快速战列舰就会充当巡洋舰使用。随着多年的使用检验和比较,最后各国海军都认为,三桅杆快速风帆战舰是作为巡洋舰的最佳选择,所以三桅杆快速风帆战舰就作为典型的大型风帆巡洋舰的基本样式一直活跃到风帆被淘汰出航海史。&/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90&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1aced7cb345bc8cdf48d1a_b.jpg&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1aced7cb345bc8cdf48d1a_r.jpg&&&/figure&&blockquote&英国海军“康华丽”号三桅杆快速风帆战舰(HMS Cornwallis)就是一艘典型的巡洋舰,但它实际划分为三等战列舰。日,作为侵华舰队的旗舰,清朝政府与大英帝国在上面签署了《南京条约》。&/blockquote&&p&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战争武器的进步,到了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种新式武器威胁了所有大中型海军舰艇的生存——鱼雷。&/p&&p&鱼雷威力巨大,幸运的话一发即可瘫痪一艘大型军舰,两三发就可以不能击沉也能让它退出战斗。发射结构简单,只需要推入水中即可,不需要额外的发射装置。所以伴随着鱼雷而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舰种——鱼雷艇。&/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3&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6e852de3d8d3bcac707174_b.jpg& data-rawwidth=&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6e852de3d8d3bcac707174_r.jpg&&&/figure&&blockquote&早期鱼雷艇基本上就是纯粹的快艇带上两三颗鱼雷和一两门自卫用的小口径机炮,贴近对方主力战舰发射鱼雷,所以鱼雷艇官兵必须“胆大勇死”(语出北洋水师)。&/blockquote&&p&鱼雷艇机动灵活,排水量小,只有几十吨。航速极高,在主力战舰只有十一二节的时候,鱼雷艇的航速就已经开始逼近二十节了。所以为了对付这类行动敏捷,速度极快,但是又具有极大威胁的舰种,各国可谓绞尽脑汁。&/p&&p&最后发现,要想对付鱼雷艇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鱼雷艇上加装中小口径速射炮,用以打击对方鱼雷艇。但是这样的话,首先要保证自身有一定装甲防护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航速,又不能放弃鱼雷艇的本门武器——鱼雷。所以其本身大小必定要大于一般的鱼雷艇,所以各国的一等远洋鱼雷艇就逐渐演变为专门为此而打造的新型舰只——驱逐舰。&/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04&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8b165f12de_b.jpg& data-rawwidth=&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8b165f12de_r.jpg&&&/figure&&blockquote&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驱逐舰——“哈沃克”号(HMS Havock)在当时被称为“鱼雷艇驱逐舰”,排水量240吨,航速26.5节,远大于普通鱼雷艇120至80吨的排水量和24节左右的航速。&/blockquote&&p&而与此同时,用于动力设备的变化和全球贸易的形成。风帆时代定义混乱的巡洋舰,也发展成了专门设计制造的蒸汽动力巡洋舰。&/p&&p&由于载煤量直接决定航程,所以很多巡洋舰往往有着超过其他军舰的超大煤仓。同时为了提高航速,装甲往往没有或者只有少量装甲,比如穹甲,只保证中弹后不易沉没,而不是为了弹开炮弹。火炮也不追求大口径和射程,而是射速快且具备足够威力的中口径火炮。&/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36&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c940e840bc1e_b.jpg& data-rawwidth=&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c940e840bc1e_r.jpg&&&/figure&&blockquote&北洋水师的致远舰,就是三桅杆快速风帆战舰的直接替代者,航速高,航程远,只准备穹甲装甲和中口径火炮,排水量适中。&/blockquote&&p&至此,我们问题中的两个主角:驱逐舰和巡洋舰都出现在了同一个世界,而且两者的功能和区别都很明确,那么两者的概念是怎么模糊的呢?&/p&&p&随着技术不断地进步,处于对于火力和远洋的需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蒸汽轮机的发明,使得驱逐舰的航速一下子提升到了34节以上,体型也从二百多吨,增加到了一两千吨。驱逐舰也逐渐发展成为舰队驱逐舰,也就是能够跟随远洋舰队出击进行海战,通过远程鱼雷袭扰对方主力舰队的多面手。&/p&&p&而同时期的巡洋舰也从单一的巡洋舰演化出两个主要的巡洋舰种——有重型火力和装甲用于舰队决战的重巡洋舰(负责跟随舰队或单独行动对抗敌方中小军舰)和只有少量装甲和速射火力的轻巡洋舰(主要作为驱逐舰队旗舰对抗敌方小型军舰)。&/p&&p&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介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的舰种——战列巡洋舰(主要负责对付敌方轻重巡洋舰)和其它更多的巡洋舰种(轻巡洋舰进一步提速的侦查巡洋舰,商船改装或者战舰伪装的破袭巡洋舰等)。所以说在二战之前,只要不是主力对决,基本上大海就是巡洋舰的天下。&/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81&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5ff331f8c903e87cb421c1ede3a21ac_b.jpg& data-rawwidth=&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5ff331f8c903e87cb421c1ede3a21ac_r.jpg&&&/figure&&blockquote&1922年,为了调和各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而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更是在法律定义了不同舰只舰种的分类和作用,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舰种分类基本上都是华盛顿条约的产物。&/blockquote&&p&至此,在二战前后,就基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链”(不算航母):&/p&&p&战列舰(70k-20k吨)&战列巡洋舰(30k-15k吨)&重型巡洋舰(20k-8k吨)&轻巡洋舰(10k-1k吨)&驱逐舰(4k-0.5k吨)&/p&&p&此时的巡洋舰,除了传统的巡逻保护贸易线路以外,更多的是作为驱护舰队指挥核心和大舰队外围力量,打击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警戒侦查,提供防空火力,指挥己方驱护舰作战等等职能。&/p&&p&此时的驱逐舰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手。负责跟随大舰队或者驱护舰队保护商船,保护主力,追着潜艇满世界跑,布置在舰队外围警戒侦查,前出释放烟雾,水雷或者鱼雷干扰敌方作战等职能。&/p&&p&在二战期间,随着雷达,飞机和航空母舰的应用。由于防空武器的落后,大型军舰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所以战列舰,重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都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战列舰更是直接退化成“对陆攻击舰”,只在菲律宾打过一次像样的炮战。&/p&&p&航母逐渐变成了海战的绝对主角,所以二战之后,新建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甚至留存下来的战列舰都围绕着航母(苏联是潜艇)发生了变化。&/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85336edc3a7b1e9f07db429b0b7cf78_b.jpg& data-rawwidth=&7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085336edc3a7b1e9f07db429b0b7cf78_r.jpg&&&/figure&&blockquote&武藏和大和的沉没标志着海战巨舰大炮的时代永久的过去了。&/blockquote&&p&首先是随着重型火炮的威胁和重装甲目标的消失,给了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存空间。重型鱼雷之类的对付大型军舰的武器也逐渐退化成对付潜艇的中小型鱼雷成为次要武器。护航任务又被护航航母和驱逐舰替代,巡洋舰大多跟随舰队行动提供防空火力。驱逐舰也逐渐大型化成了海战主角之一,广泛用于反潜,防空,反舰等多重任务。舰队前出侦查的任务也逐渐被雷达和飞机所取代。但是与此同时喷气式飞机的出现使得防空压力陡增了一个数量级。而随着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出现,反潜,尤其是远洋大面积反潜的需求应运而生。&/p&&p&面对新的形势,大型军舰的存在别的毫无意义,不仅目标巨大,机动缓慢,而且造价高昂,部署困难。所以二战一结束,几乎各国海军都在同一时间停止了大型军舰的建造和服役,在水面舰艇上全部转向了既能伴随舰队行动,又具有一定独立作战能力,而且相对廉价经济的轻巡洋舰(或驱逐舰领舰)和驱逐舰。&/p&&p&而导弹技术的出现,更是让中小型舰艇在一瞬间有了可以和以前战列舰相提并论的海战火力投送能力。但是此时的电子设备和导弹体积笨重庞大,功耗居高不下,不是一般的舰艇能够承担的,所以导弹巡洋舰应运而生,够承担了远程雷达的搭载平台和大型导弹的发射平台,成为了除了航母以外最好的舰队核心。&/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28&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65e5c6ac43f_b.jpg& data-rawwidth=&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65e5c6ac43f_r.jpg&&&/figure&&blockquote&光荣级搭载的“沙箱”反舰导弹的巨大体型和饱和攻击的庞大数量,使得其很难被装备在同时期排水量只有几千吨的驱逐舰上。&/blockquote&&figure&&img data-rawheight=&8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a7b47a22da1ef40bc5608e3_b.jpg& data-rawwidth=&1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a7b47a22da1ef40bc5608e3_r.jpg&&&/figure&&blockquote&提康德罗加上的SPY-1A相控阵雷达耗能巨大,如果全时开启,航程会缩短将近2000海里,发动机大修间隔要缩短三成,放大到近万吨的巡洋舰体型才能勉强吃得消。&/blockquote&&p&而同时期的驱逐舰也变成了导弹驱逐舰,并逐渐大型化以满足远洋需求,动辄大的七八千吨,小的也有三四千吨。主要作为舰队反潜防空的主力,要么在舰队外围奔波或者补充核心巡洋舰所不能照顾到的空隙,要么独立作战,满大洋寻找那些藏匿在海水里的各种潜艇,又或者搭载一些反舰火力为舰队提供备份。&/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49&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4beed2f595fc2f2202cdeb7f88c3695_b.jpg& data-rawwidth=&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4beed2f595fc2f2202cdeb7f88c3695_r.jpg&&&/figure&&blockquote&“现代”级和“无畏”级就是典型专用驱逐舰,排水量都大大超过以往驱逐舰以搭载巨大的导弹,庞大的电子设备并具备独立远洋能力。但比不过同时期巡洋舰的战斗力。&/blockquote&&p&所以此时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区分已经不再明显,无论是在吨位,武备配置,针对敌情或者舰队位置方面都在不断的缩小差别,在实际应用上已经出现了不少重叠的地方。&/p&&p&在二十一世纪前后,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升级改进,导弹的不断升级换代。以前的高性能雷达不断降低能耗和体积,以前的中小体积导弹不断提高射程和威力。所以在大型化的驱逐舰上雷达越看越远,导弹越带越多,体型也越来越大。&/p&&p&而与此同时,重新大型化之后的巡洋舰成本和实际效用都已经很勉强。尤其是“基洛夫”级和“长滩”级之后,美苏两国都意识到,与其大型化巡洋舰,不如将巡洋舰的功能拆分给航空母舰和驱逐舰。这样不仅廉价灵活,而且效果更好,威力更大。所以,这一切使得大型驱逐舰的战斗力不断提升,而巡洋舰止步不前。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47&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1de0edee0d421cd53f362_b.jpg& data-rawwidth=&7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1de0edee0d421cd53f362_r.jpg&&&/figure&&blockquote&阿利伯克首舰为了背负原本在巡洋舰上的相控阵雷达,不得不从7800吨,逐步放大到最终的9000吨满载排水量,无论是性能还是吨位都与同时期的巡洋舰不想上下。&/blockquote&&p&导弹巡洋舰的作用越来越小,要么不够灵活部署困难,性能落后不再突出。而巡洋舰仅存的舰队核心指挥功能要么被更大的航母或者专门建造的指挥舰夺走,要么大型化之后的驱逐舰也能够替代之。所以昂贵的导弹巡洋舰彻底失去了作用,便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海军使用导弹巡洋舰这一概念来设计建造和使用新造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了。&/p&&p&所以新世纪之后的新造大型水面舰艇,无论是日本的“爱宕”级,美国的“朱姆沃尔特”还是韩国的“世宗大王”的排水量都超过一万吨(“爱宕”存疑),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没有继承巡洋舰这一称谓,而是继承驱逐舰这一称谓。&/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9c1b2c36e66fbd283a7f77a_b.jpg&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9c1b2c36e66fbd283a7f77a_r.jpg&&&/figure&&blockquote&“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拥有一万五吨的排水量,远远超过美国现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九千八百吨排水量。&/blockquote&&p&这些新世纪下水的大型驱逐舰,已经与以往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水面舰艇有了本质的区别。首先是得益于自动化的武器系统和航行系统,所需要的人员大大减少,“朱姆沃尔特”只需要130名官兵就可以全力运作,而五十年前的“长滩”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吨位相似,却需要1160名官兵。&/p&&p&同时得益于通讯系统和侦查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往作为驱护舰队旗舰的巡洋舰往往需要额外搭载多达近百名指挥部成员,已完成独立作战与指挥任务。而今天的大型驱逐舰编队时只需要指定某一艘军舰的舰长作为舰队司令员即可,额外的侦查,决策,通讯和参谋人员被强大的通讯系统所取代,转移到了附近的航空母舰,指挥舰甚至岸上指挥&/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8&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db51f4bc3abd_b.jpg&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db51f4bc3abd_r.jpg&&&/figure&&blockquote&作为同一个构型下设计建造的两型驱逐舰,“金刚”级(左)由于需要兼顾舰队指挥核心的作用,多了一层指挥甲板,所以比“阿利伯克”级(右)高了一头,重了1000吨。&/blockquote&&p&所以这些新建造的大型舰艇虽然有着巡洋舰甚至战列舰的排水量,但是其本质作战能力和作战位置还是驱逐舰。而如此庞大的体型也并不是为了容纳巡洋舰的功能,而是为了更强的雷达,更大的导弹和更好的平台。所以在功能识别上完全没有必要称之为“巡洋舰”,而真正的巡洋舰,已经被其他舰艇取代或者失去作用。&/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28&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7b355f4bfec7cf88cbcb567f7b941ae_b.jpg& data-rawwidth=&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7b355f4bfec7cf88cbcb567f7b941ae_r.jpg&&&/figure&&blockquote&作为航母编队的组成部分,055型导弹驱逐舰,并不需要兼顾巡洋舰的职能,只需要做好一款强大的防空导弹驱逐舰即可。&/blockquote&&p&因此,我们的55型导弹驱逐舰,也就自然而然的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海战的变化,根据自身情况,只戴了一个驱逐舰的名头。——毕竟,强行自称巡洋舰,注定是要拉仇恨,遭雷劈的。&/p&&p&=============说到拉仇恨遭雷劈============&/p&&p&很多人之前吐槽日本多大的军舰都叫“护卫舰”,就连“出云”号,这种排水两万多吨的全直通甲板水面作战舰艇夜也他喵的叫“护卫舰”,你让我们的新青年怎么办?!&/p&&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16&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9c56c99f692d0afec99bba4d61f7321_b.jpg&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9c56c99f692d0afec99bba4d61f7321_r.jpg&&&/figure&&blockquote&之前的“大隅” 级两舰连机库都没有就不算航母了,可是“日向”级两舰和“出云”级两舰已经是实打实的航空母舰了,至少是准航母,或者直升机航母,距离真正的航母只有一步之遥。&/blockquote&&p&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他们日本人自称为“护卫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称谓——由于日本和平宪法一直是不允许军队存在的的,所以一直以来自称自卫队,已经现在的自卫军,以规避二战失败所带来的政治枷锁和法律限制。&/p&&p&所以这个护卫舰的称呼,并不是舰种分类,而是政治分类……就像我们的军舰都叫渔政船是一个道理。&/p&&p&===========竟然这么多赞============&/p&&p&我自己做了一张大致的谱系,并不是很准确,但是大致理解意思,欢迎探讨。&/p&&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49&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71d1a3dffa75d02a60e_b.jpg& data-rawwidth=&11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71d1a3dffa75d02a60e_r.jpg&&&/figure&&p&再补充一个我大致整理的1840年以来新建巡洋舰与驱逐舰排水量的折线图&/p&&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45&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8fb5a38fedf33fddb628_b.jpg& data-rawwidth=&1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8fb5a38fedf33fddb628_r.jpg&&&/figure&&br&已被腾讯新闻转载:&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view.inews.qq.com/a/OI0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view.inews.qq.com/a/201&/span&&span class=&invisible&&OI0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世界现代海军,乃至世界现代军事的称呼,编制,定义等等基本上都是起源于英法两个国家的。而其中海军更多的来自于英国。十五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冶金技术可以造出前膛装火炮,并且航海技术可以支持远洋航海之后。古代维京人的那种跳帮近战肉搏的作战方…
很多提到中东战争,有几次都说不出来,更别提具体的细节。只是凭借两个简单的印象。一,阿拉伯国家加一起这么大,以色列这么小,还打不过?二,阿拉伯国家人这么多,以色列一千万都不到,一人一口唾沫就够了,还打不过?中国特色思维太严重。&br&&br&一个国家的命运不光要靠自身的努力,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br&&br&一共有五次中东战争,但决定以色列命运的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的决胜点则是第一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为什么这么说,首先第一次的地位当然最重要,因为这是以色列的立国之战,而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密谋很久,且采用偷袭形式先发制人,最有可能获胜的一次。至于第三次,稍后会分析。所以我们重点分析第一次,第三次和第四次。&br&&br&PS:写着写着就写长了,所以决定把结论先给出来,&b&第一次对双方都最重要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次输了就没后面的故事了。第三次为什么对以色列重要,因为第三次中东战争是个分水岭,第一第二第三,阿拉伯国家都是在装备和人员上对以色列有优势,而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实力其实是不相上下的。所以取得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胜利,解决以色列最根本的存亡问题。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的决胜点的理由是,此战由阿拉伯国家发起,先期主导权在阿拉伯国家,如果胜利,以色列少则退回到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的态势,严重则可能亡国。此战的失败预示着阿拉伯国家彻底丧失了和以色列对抗的实力。如果说第三次中东战争是斯大林格勒的话(不是说惨烈程度,只是想说明此战对以色列的意义),那么第四次中东战争就是以色列的库尔斯克,在此战之后阿拉伯国家实际上已经在军事上全面处于下风,就像苏德战争的德国。&/b&&br&&br&中东战争,&b&阿拉伯国家给人弱鸡的形象是缘于大家错误的以为中东战争都是阿拉伯国家发起的然后输掉的,其实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是阿拉伯国家主动进攻,第二次第三次和第五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先发制人(说不好听点就是偷袭)。阿拉伯国家看上去大,但大片土地都是沙漠,而主力国家埃及(军事设施)和叙利亚都在以色列战机的作战半径内,根本没有战略纵深,就像二战法国和苏联初期那样很容易就被闪电战打趴下,这招屡试不爽。&/b&&br&&br&&br&&b&我们国家的大国思维太严重,很难站在一个小国的立场上想问题。试想一个国家周边全是敌人,只要输掉一场战役,就可能亡国。这是怎样一种严峻的形势,所以以色列清楚的认识到不能在自身劣势的情况下,还坐等敌人来攻,必须决战于境外,以战求生存,以战争这种高强度的斗争形式来削弱对手,最终确立自己的不败地位。&/b&&br&&br&并且以色列简直是熟读三十六计,用出了许多经典的战术,暗度陈仓(第一次),借刀杀人(第二次),擒贼先擒王(第三次),围魏救赵(第四次),假道伐虢(第五次)。战术上配合严谨,进攻计划简直滴水不漏,掐着分钟算计敌人,孙子兵法讲: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简直是以色列军队的完美写照。&br&&br&&b&第一次中东战争&/b&&br&结论说在前头,阿拉伯国家犯了右倾保守主义错误,他们太看重联合国的力量,&b&两次联合国勒令停火,阿拉伯国家居然都遵守了,居然还相信对方也会遵守,居然还没有在停火期间修整部队,加强前线的武备。&/b&既然都违反了联合国的协议,为什么打到一半却心虚了,这是我始终想不通的。&br&说一下过程吧,这场战争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阿拉伯军队一开始只具备装备优势,在人员上并没有优势,&b&在战争后期也就是1949年,以色列已经动员并训练了超过十一万的作战部队,阿拉伯国家却只有不到六万的作战部队。开战时阿拉伯国家也只动员了近四万部队参战,而以色列国防军则有三万作战部队左右,优势并不大,但仅两个月后以色列国防军的人数就超过六万,而阿拉伯国家作战部队则保持原有规模不变,在十月才增兵至五万。对敌方初始军力的估计不足,和对对方动员能力的估计不足是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b&另一个失误的地方就是大家都提到的各个阿拉伯国家缺乏协同训练,看上去总量很多,但是训练水平不齐,指挥混乱,使得初期碾压的军事装备数量差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贴一张国防军和阿拉伯联军的装备数量差距。IDF指国防军。&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285dda9acec_b.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2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figure&&br&这是以色列参战人数的变化,可以明显看见增长态势迅猛。&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11e1e93e775dcc4232323_b.jpg& data-rawwidth=&311& data-rawheight=&2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1&&&/figure&&br&以色列初期采用的策略是固守定居点待援,所以阿拉伯国家分散了自己的军力去攻打这些零散的定居点,没有集中兵力个个击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第一个失误。阿拉伯国家的第二个失误是他们的士兵大部分没有参加过二战,而以色列则有许多二战老兵源源不断的从外国赶回来参战,经验不足。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的空军没有图表上的那样多,其实由于维护水平低,战时只有二十架左右的战斗机可以出动,还因为误炸了英国人,遭到报复损失了五架超级喷火。&br&联合国在日宣布了一项停战协议,它于6月11日生效并持续28天。这28天简直天赐给以色列人的转机,可以从图标里看出,以色列人在停火期间动员了两万多士兵参战,并且制订了好了周密的反击计划,还派人参加联合国组织的协调,和阿拉伯人打口水仗迷惑对手。停火一结束,第二天以色列人就转入了反攻,也就是7月9日,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军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在北线,7月15日—16日,以军2个营利用夜间实施突袭,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并进而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然后联合国再次协调勒令7月18日停火。这些新攻占的要害地区使得以色列人的据点联成一片,有利于互相支援。到当年的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已经拥有近九万的作战部队,对阿拉伯国家联军形成近两倍的优势差,空军也取得胜利,并开始在十日作战期间小规模空袭啊阿拉伯国家的城市。于是以色列于10月15日撕毁停火协议,开始大举反攻。阿拉伯国家对此毫无准备,并且长期的停火使得各个阿拉伯国家对前段时间的作战成果以及未来的作战计划产生了严重分歧。于是在数个月之后,遭受重大损失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导国埃及宣布在日停战,以色列同意了。日,在希腊罗德岛签订停战协定。外约旦于3月2日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br&&br&&b&犹太民族是个漂流千年历尽苦难的民族,他们在获得立足之地之后爆发出来的勇气和决心是这场战争能够获胜的关键,而阿拉伯联军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士兵训练水平不高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在前期也就埃及军队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他国家大都只派出数千名士兵左右的规模参战,没有形成集团,埃及军队也没有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军队进行协同作战,使得初期装备上的优势完全没有体现出来。&/b&&br&&br&&b&第二次中东战争&/b&&br&这次没什么好说的,埃及国有化苏伊士运河愚蠢做法引来了英法等强国的军事干预,英法以密谋夺取西奈半岛。日,以军率先进攻,英法随后跟进。阿拉伯国家的水平这次组织和装备都上去了,但和英法加以色列还差了一截,败了正常。&b&值得一提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英法干预之后美苏强势介入,苏联声援阿拉伯国家,并向阿拉伯国家运送武器,美国谴责英法并断了对以色列的支援。英法屈服于美苏的压力撤军,埃及成功收回苏伊士运河,也意味着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没落,成为美苏附庸,彻底丧失对世界事务的主导权。美苏完全掌权,成为主导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br&但此战为以色列赢得近十年的和平时光,使得以色列成功发展出可以与阿拉伯国家一战的军事实力。(这里的一战指的是阿拉伯国家在前两次中东战争中对以色列压倒性的人员装备优势不复存在)&br&&br&&b&第三次中东战争&/b&&br&我觉得以色列人的国策十分清晰,那就是以死战求生存,千年民族苦难史告诉他们:一旦心存幻想,仅有的立足之地将顷刻间不复存在,这个民族将背负漂流的命运。&b&所以以色列人的信条很简单: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自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人就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丢掉幻想,准备打仗。&/b&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以色列整个国家的状态基本就是准备打仗和正在打仗。第二次中东战争他们的实力还不够强大,所以他们联合了英法,这次距第一次中东战争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以色列人已经拥有了可以与阿拉伯国家短期决战的实力,当然阿拉伯国家的的实力肯定还是强大的,所以以色列人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一举大规模削弱阿拉伯国家军事实力的机会。&br&&p&日,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叙利亚的6架米格战机被以色列国防军击落,叙利亚马上向埃及呼吁参战,埃及立即动员十万大军和一千辆坦克,开进西奈半岛的埃以边界地区。&/p&&p&日,埃及武装力量总司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随即,埃军前往并占领一部分联合国观察所。&/p&&p&日,埃及外交部长通告所有联合国部队派遣国:联合国部队必须立即离开埃及和加沙地带。&/p&&p&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西奈半岛的堤蓝海峡。&/p&&p&日,约旦和埃及签署了五年共同防御条约。至此,埃约联军有机会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一分为二。战争眼看就要全面爆发。&/p&&p&&b&敏锐的以色列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对方准备充分,战争迫在眉睫。所以以色列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先发制人背水一战!与其躺在砧板上任人鱼肉,不如赌一把,先击溃最强的埃及军队,以震慑其他阿拉伯国家,再回军杀个回马枪,干掉叙利亚。这两个国家一旦战败,其他人不过乌合之众。著名的六日战争拉开帷幕。&/b&&/p&&br&&p&日,以色列时间清晨7点10分,第一波183架战机分批升空,分别扑向埃及10个机场。埃及的时间比以色列晚1个小时,而埃及正常的早班时间是上午9点。所以以色列战机起飞的时候,埃及空军的官兵们正忙着进行夜班与早班的交接工作。巡逻机返航加油,雷达室忙着填写值班记录,其他多数下夜班和准备上早班的官兵到餐厅吃早餐。&/p&&p&以色列时间8点45分,埃及时间7点45分,超低空飞行,依托地形做掩护的以色列战机突然出现在埃及空军基地的上空。一时间,炸弹与飞机的呼啸声四起,火光闪闪,烟雾弥漫,弹片横飞。机场跑道瞬间被摧毁,整齐的排列在停机坪上的飞机一架接一架爆炸,冲起一根根巨大的黑色烟柱。在一批以色列战机离去后,埃及空军地勤官兵迅速冲出掩体,抢修跑道,但不到10分钟后第二批以色列飞机又鬼魅般的杀到,地勤人员来不及躲藏,在开阔的机场上被以色列飞机的机关炮肆意扫射,伤亡惨重。&/p&&p&就这样,在第一波空袭结束后,以色列摧毁埃及飞机197架,其中189架在停机坪上被炸毁。6个埃及机场破坏得不能使用,16个雷达站遭破坏而失去作用。以色列飞机在返航途中又顺道摧毁了埃及的一批地对空导弹。以色列空袭开始后,埃及有12架米格21和8架米格19升空作战,结果8架在空战中被击落,其余更因北方机场遭破坏无法着陆而坠毁。&/p&&p&以色列第二攻击波于9时34分出击,共出动164架次,其中115架次继续袭击埃及空军基地,又击毁埃机107架;13架次袭击埃及的雷达站;其余的执行巡逻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第二攻击波的以机轰炸了埃及14个空军基地,其中6个是第一次未去攻击的埃及飞机转场着陆的机场。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埃及空军几近覆灭。&/p&&p&在以色列空袭埃及时,约旦和叙利亚的战机相继起飞,对以色列机场发动袭击,以支援埃及。但因事先完全没有准备,且战争意志游移不决,空袭规模很小,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而以色列在摧毁埃及空军后,马不停蹄的挥师约旦,弱小的约旦空军瞬间消失。第二天,以空军又扑向大马士革、达米尔等空军基地,消灭了近一半的叙利亚飞机。&b&至此,短短两天内3个阿拉伯国家的空军完全瘫痪,以色列彻底掌握了制空权,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p&&p&经过前两次中东战争,以及越南战争的启发。以色列格外重视空军的建设,加上严谨的态度,整个空袭行动策划的环环相扣,密不透风。一开场,阿拉伯国家就注定了失败且整场被挨打的命运。&/p&&p&陆地战是空袭几乎同时发起的,由于没有了空军的支援,加上袭击的突然性,埃及在西奈半岛的军队很快被击溃。&/p&&p&至于约旦,6月5日下午,以色列空军利用空袭摧毁了约旦皇家空军。到当天晚上,耶路撒冷步兵旅南移到耶路撒冷,而机械化哈雷尔旅和伞兵旅从城市北部包抄过来。在发动对约旦的地面进攻时,以色列攻打的战役目标是先夺取耶路撒冷旧城南北的制高点,然后夺取旧城。与埃及陆军的命运相同,没有空中掩护的约旦守卫部队和增援部队,就像靶子一样任由以色列战机屠戮。几个小时之内,约旦的全部有线通讯线路都遭破坏。约旦河西岸的约军司令部遭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后被迫撤到东岸。当日深夜以色列对耶路撒冷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城西高地上的探照灯把约军的阵地照得如同白昼,以色列炮兵轻松地摧毁了约军阵地。6日凌晨,以军突入城区,7日上午,以色列军队对已是空城的耶路撒冷发起了总攻,上午10时就推进到了著名的哭墙脚下。&/p&&p&以色列攻打耶路撒冷时,也同步展开了对约旦河西岸北部地区的进攻。5日下午,以色列越过停火线,6日凌晨占领杰宁。6日夜晚占领纳布卢斯。7日,约旦和以色列双方接受了联合国紧急发出的停火决议,而此时以色列已经夺取了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p&&p&6月8日与埃及和约旦停火之后。9日和10日主要是对叙利亚军队占领的戈兰高地进行反攻,也是一边倒的割草。&/p&&br&&p&&b&从第三次中东战争可以看出,以色列强悍的空军帮助以色列陆军摧毁了埃及约旦和叙利亚的部队,这点至关重要。三日击溃埃及(5,6,7),两天击溃约旦(5,6),两天击败叙利亚(9,10)。这几乎是德国闪电战的翻版,二战后的军事奇迹。周密的军事计划,和行动的突然性成就了这次行动,阿拉伯国家苦心经营的空军部队,在这次行动中损失惨重。&/b&&/p&&p&&b&至此,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账面军事实力已经彻底的平起平坐!前两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所拥有的装备优势不复存在。&/b&&/p&&br&&p&&b&第四次中东战争&/b&&/p&&p&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攻占了战略要地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所以第四次中东战争几乎一定会爆发,只是时间问题。阿拉伯人收复这两个的决心是坚定的,加上前两次都是被以色列先手,这种憋屈是不能忍的。阿拉伯国家吸取了前三次的经验,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偷袭以色列。&/p&&br&&p&第四次中东战争最让人不解莫过于高效的以色列情报结构摩萨德对战争的误判,这点和苏德战争惊人的类似。虽然战前各种情报都显示埃及和叙利亚将发动对以色列的打击,但摩萨德坚持认为埃及会等到苏联的轰炸机运抵以及飞毛腿导弹的操作人员培训完成才会向以色列发起战争,而叙利亚将和埃及一起行动,由埃及不行动推出叙利亚也不会行动。因为情报是由以色列安插在埃及军方高层的一名间谍提供的,所以摩萨德对此深信不疑。加上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年和1973年前期,不停的对外宣称要报复以色列夺回西奈半岛,然而雷声大雨点小,不是小,就没个动静,以色列情报机关基本都把他的威胁当耳边风。最关键的是埃及总统在1973年驱逐了所有的苏联顾问,因为苏联并不支持他发动这场战争。这更加让摩萨德坚定了埃及不会发动战争,没有苏联的帮忙,摩萨德认为即使开战,以色列也有能力很快击溃埃及军队。&/p&&br&&p&直到9月25日,约旦国王亲自飞往以色列告知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说埃及将发动对以色列的战争,叙利亚将会和埃及一起行动。这个情报终于引起了重视,前线也侦测到埃及和叙利亚军队的大规模集结,但由于此前埃及军队有过好几次类似的集结最后都被证明为演习。所以摩萨德高层决定亲自拜访那名高级间谍以确认攻击行动。于是在10月5日午夜,获得了埃及和叙利亚将会对以色列发动进攻的消息。但这时离攻击发起时间已经不到十二个小时。&/p&&br&&p&这里打断一下,有些同学可能会奇怪为什么约旦国王要卖队友。其实从这里可以窥探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约旦国王担心,若是战争失败将会再次失去土地(约旦在之前的六日战争中失去了占一半人口的土地)。同时萨达特承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阿拉法特,在战胜后将会让他们管理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而约旦国王则认为西岸地区应该属于约旦。而于1970年爆发的黑色九月事件,在巴解与约旦的内战中,叙利亚曾军事介入支援巴解,进一步造成约旦和叙利亚的不合。&/p&&br&&p&之所以选在犹太人的假日赎罪日这天发动战争,是因为以色列在这天处于全国放假状态。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天包括虔诚的犹太教徒和一般现世的犹太教徒都会实行禁食,同时会避免使用武器、电子器材、引擎、通讯设施等等,道路交通也会停止。许多士兵在这天离开岗位返家过节,这天以色列处于一年中战备最脆弱的状态,尤其难以进行全国军人的紧急复员。但戏剧的是,以色列军方在攻击开始前一个小时发布了动员令,后备军人都在教堂或家里,反而比以前动员起来简单多了。&/p&&br&&b&西奈半岛&/b&&p&埃及军在登陆了西奈半岛的浅滩后,就停留不敢深入,害怕一旦脱离后方地对空导弹的保护圈后,会遭到以色列空军攻击。在之前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空军痛击了缺乏防御的阿拉伯国家部队,给阿拉伯国家部队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埃及(以及叙利亚)在这几年里于停火线的边界大量部署地对空导弹部队,当时以色列空军对这些地对空导弹部队仍缺乏有效的反制方法。由于以色列将多数国防经费投资于建设空军上,致力于让以色列拥有中东地区最具威吓力空军,因此阿拉伯国家期盼这些地对空导弹的部署能够使以色列空军毫无用武之地。&/p&&p&因为预料到以色列装甲部队会进行反击,埃及替担任第一波攻势的部队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反坦克武器,包括单兵携带的RPG7以及更为先进的AT-3反坦克导弹。平均3名埃及士兵便有1人装备反装甲武器,“有史以来还未曾出现过数量和密集度如此惊人的反装甲火力” (PS:天朝说我就看看不说话)。同时,位于埃及一侧的运河斜坡被埃及军填高,比以色列那边运河足足高出两倍,给了埃及军完美的视野和发动攻击的有利位置,使埃及军能够轻易的射击任何逼近的以色列步兵和坦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0dc817fb0dc08_b.jpg& data-rawwidth=&1165& data-rawheight=&8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0dc817fb0dc08_r.jpg&&&/figure&&b&
此图为西奈战线从10月6日至15日的战况&/b&&br&&p&埃及军的突袭成功的在以色列的防线制造了好几个缺口(因为赎罪节假期而缺乏人手防御),并且很快的跨越苏伊士运河,击破了几乎所有的巴列夫防线上的堡垒。埃及军继续前进了大约15公里,以2个军的兵力,进入了西奈半岛的沙漠地带。以色列在运河的东方沙地有着阶梯状的沙堆堡垒据点,并一直以为这种沙堆堡垒能够抵挡空袭和火炮。然而,埃及军的工兵早已准备好对策:利用抽水马达直接抽取苏伊士运河河水,以高压水枪喷射水柱直接冲刷沙堆堡垒,在水枪的强力喷射下沙堡迅速瓦解,后方防守的以色列部队便毫无遮蔽的遭受攻击。(画面太美,水枪射击,哈哈)&/p&&p&以色列于巴列夫防线的驻军完全寡不敌众(当时由于后备兵员都拨给了北方因此大部分巴列夫防线的据点是空的),埃及军的数量超过了以军数倍,便快速压倒了整个巴列夫防线。整个防线只有最北边的1个堡垒据点成功防守住直至战争结束。&/p&&br&&p&埃及军开始巩固他们的据点。在10月8日,3个月前刚接替退休的沙龙成为以色列南方战线指挥官的葛农,下令装甲旅进攻于Hizayon已经巩固了阵地的埃及军队,尽管旅长强烈反对,进攻仍然展开了,结果遭致灾难性的结果,多数以色列坦克被埃及军的AT-3反坦克导弹击毁。傍晚时,埃及军的攻击被沙龙率领的师所挡下(由于战争爆发,沙龙迅速复职指挥)。当天的战斗结束,双方暂时都没有能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击。在此战中埃方的宣传产生的一大神话,就是歼灭了以军190装甲旅,这一说法至今仍然在被引用,实际以军被全歼的是190营。&/p&&br&&p&在以色列于8日灾难性的攻势后,双方都停顿了下来,开始巩固自身阵地并且期盼对方先发动攻击。埃拉扎尔取代了能力不足的葛农接掌指挥,葛农没有立即被撤职,因为这在战时可能对士气造成伤害。&/p&&br&&p&在几天的对峙后,萨达特想要帮助缓和叙利亚战线的压力,下令再次发起攻击。10月14日,埃及军离开阵地展开攻势,&i&“&b&这次攻势是自赎罪日以来最大的一波,然而却全盘失败,成为战局翻转的主要原因。除了在干河床的攻势外,其余埃及军都是迎头攻击处于防御中的以色列阵地,埃及军在当天便失去了150至200台坦克。&/b&”&/i&&/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0dc817fb0dc08_b.jpg& data-rawwidth=&1165& data-rawheight=&8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0dc817fb0dc08_r.jpg&&&/figure&&b&
西奈战线从10月15日至24日的战况&/b&&br&&p&隔天,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反击,在这次代号勇敢壮士行动中,以色列大幅改变一直以来依赖坦克和飞机支援的战术,运用步兵发起攻势,迅速穿透了埃及军的地对空导弹基地和反坦克导弹阵地,一个由沙龙所领导的师攻击埃及在大苦湖北边Ismailiya附近的阵地,进攻预计中埃及军战线最脆弱的部分,也是北边的埃及第二军团和南边的第三军团交界处。然而由于埃及军在战前即注意到该处的脆弱,而在事前部署了两个师及完善工事,以色列军计划的奇袭变成一场坚苦的攻坚战,在两军于中国农场(一项在运河东方的灌溉计划,中国农场之名得自战后以军在农场发现的中文告示,但实际上那是日本农业团留下的日文汉字)周边地区经历了整场战役中最残酷的战斗后,以色列终于凿穿了埃及军的战线来到苏伊士运河,将埃及军一分为二。紧接着一小批以军部队横渡运河来到对岸,迅速建立桥头堡。在24小时内,大量步兵借着轻型充气船渡河,尽管没有装甲部队的支援,他们大量配备了美制的M72反坦克火箭以对付埃及装甲部队。这批突击部队迅速清除了运河西岸一个又一个的埃及军防空和反坦克导弹阵地,这些阵地清除后,以色列军队便重新获得了具压倒性优势的空军和装甲部队的支援。&/p&&br&&p&在战争之前,由于担心以色列会渡过运河,没有西方国家愿意提供以色列架桥的装备。然而以色列仍然从法国购买了大量二战报废的修桥模件、浮桥架设装备。以色列甚至准备了为复杂的自制“滚轴桥”,不过由于后勤耽误而未运用。在10月16日/17日的晚上以色列架设浮桥完成,紧接着渡河的以色列装甲师迅速南下,以切断埃及第三军团向西撤回埃及的后路,同时派出突袭部队继续扫荡运河东方的埃及地对空导弹阵地。到了10月19日,在埃及军的密集炮轰下,以色列仍然在大苦湖北边的运河上架起了4座浮桥。至战争结束时,以色列部队已经大量攻入埃及,距离首都开罗只剩下101公里了。&/p&&br&&b&血战戈兰高地&/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b0a8a0bd6eff96c8ab9daeda7ce3371_b.jpg& data-rawwidth=&1117&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b0a8a0bd6eff96c8ab9daeda7ce3371_r.jpg&&&/figure&&br&&br&&b&戈兰高地的战况&/b&&br&&p&在戈兰高地,以色列军以2个装甲旅和11个火炮连的兵力,抵挡叙利亚5个师与188个连的入侵。在战役开始时,兵力悬殊得难以置信,大约180台以色列坦克,面对的是1,400台叙利亚坦克,每1台部署在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坦克在开头的攻势中都陷入了苦战。叙利亚并以直升机空降突击队攻占了以色列位于赫尔蒙上的最重要的看守堡垒&i&Jabal al Shaikh&/i&。&/p&&br&&p&在戈兰高地的战斗被以色列高层列为第一优先。在西奈半岛的作战由于距离以色列本土相当遥远而不会有太大威胁,但戈兰高地一旦陷落,叙利亚军便能长驱直入以色列。后备役军人被尽可能的以最快速度分派至戈兰高地,他们一到达兵站据点便直接驾驶分配的坦克开往前线,无须等待其余训练的乘员、无须等待安装机关枪于坦克上、也无须等待觇视规正的步骤(军方规定的一种旷日费时的瞄准镜归零目测检查)。&/p&&br&&p&如同在西奈战线的埃及军,叙利亚军一直小心的只在己方防空导弹的保护范围内行动。叙利亚也使用许多苏联制的反坦克武器(但由于戈兰高地地形崎岖而没有像在平坦的西奈半岛上如此有效)。&/p&&p&叙利亚估计以色列的后备军人至少要24小时才能到达前线,事实上,以色列的后备军人在战争爆发后15个小时便开始陆续到达前线了。在第一天战斗结束时,在戈兰高地拥有9比1压倒性兵力的叙利亚军已经达成了一定规模的胜利。一个叙利亚的坦克旅通过了Rafid山口,攻进了西北方一条不常使用名为Tapline的道路,这条路斜切过戈兰高地,是戈兰高地最重要的战略道路之一。这条路将成了叙利亚军突破山口攻向Nafah的据点,而Nafah不但是以色列军事指挥部的所在地,也是戈兰高地最重要的十字路口。&/p&&p&&br& 就在当天晚上,刚刚到达战场而且尚未被分派部队的Zvika Greengold中尉,凭著1辆坦克和几名乘员,拼命抵挡如潮水般涌来的叙利亚坦克直到增援抵达。&i&&b&“在接下来20个小时里,Zvika的坦克在面临崩溃的战线上来回奔驰,抵挡每台入侵的叙利亚坦克—有时候只有一台、有时则是一大批,在击毁对手后迅速更换目标,单独击毁了数十辆的叙利亚坦克。他在激战中被击中受了伤,但仍然继续作战,不断的进行小规模作战,在每次战线即将崩溃的危急时刻力挽狂澜。”&/b&&/i&&/p&&br&&p&&b&由于杰出的作战表现,Zvika成了以色列的国家英雄。(PS:十技能车组,特技战斗嘉奖+临危不惧+勇士+幸运星+普尔勋章+拉森尼埃英雄勋章。以上均为坦克世界梗,看不懂的请无视。)&/b&&/p&&br&&p&在超过4天的激战中,北边的以色列第7装甲旅终于守住了战线,得以守住位于以色列军总部所在地Nafah旁的崎岖山丘。由于一些仍然未知的原因,叙利亚几乎就要攻占Nafah,但却在那时停止了前进,使以色列得以重整战线。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叙利亚已经事先估计了进攻的时间,而当时战场的指挥官不愿意改变计划。在戈兰高地南边的战场,以色列的巴拉克装甲旅没有任何天然的屏障,开始遭受大量的伤亡。装甲旅的指挥官Shoham上校在第二天的战斗中阵亡,留下副指挥官和其他军官指挥各自的坦克激战,叙利亚部队不顾一切的向加利利海推进并涌向Nafah,这时巴拉克装甲旅已经四分五裂失去了组织功能,残存的坦克和乘员则各自为战。&/p&&br&&p&戈兰高地的局势在以色列后备援军抵达后终于开始逆转,10月8日,以色列军开始反击。不同于南边广大的西奈半岛,狭小的戈兰高地很难在战争中起缓冲作用,然而在战役中证明了戈兰高地在地理上是个重要的战略据点,而且是阻止叙利亚入侵以色列本土的关键。到了星期三,所有入侵的叙利亚部队都被击退回开战时的边界了。现在以色列高层必须要做一个决定—要就此停战维持自1967年以来的边界,或是继续攻入叙利亚的领土。10月10日,以色列高层就这个问题争论了一整天的时间直到晚上,有些人主张就此停止前进,将多余的兵力调回西奈战线(史密尔·葛农在Hizayon可耻的战败刚在2天前发生),其他人则主张继续进攻,攻向大马士革彻底击败叙利亚,这样做也可以恢复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霸主的形象。主张停战者则反驳叙利亚本土有坚强的防御—反坦克壕沟、布雷区和要塞,并认为防守地形崎岖的戈兰高地比进攻地形平坦的叙利亚容易的多。无论如何,总理梅厄了解到整场争论中最重要的问题——&i&&b&把在戈兰高地的一个师调回西奈战线要花上4天时间。如果战争在这时结束了,战争的结果将是以色列在西奈半岛的领土损失、同时也没有在北部战线攻占领土,那结果将便成以色列十足的战败。这是政治上的问题,而她则做出了决定—跨过原有的战线攻入叙利亚…攻势将在明天,也就是10月11日星期四展开。&/b&&/i&&/p&&br&&p&从10月11日至10月14日,以色列部队攻进了叙利亚本土,在叙利亚的巴珊攻克了20平方里的土地,从那里以色列得以用重型火炮开始炮轰大马士革的市郊,距离只有40公里。&/p&&p&&i&“由于阿拉伯国家的战况迅速恶化,约旦的侯赛因国王不得不派兵支援。为了避免直接和以色列开战会遭到以色列空军攻击,他派出了一支远征部队前往叙利亚。他借由美国传话让以色列了解他的意图,他不希望约旦也遭到攻击。以军指挥官摩西·达扬拒绝为此作出任何保证,但以色列却也不想另起战端。”&/i&&/p&&br&&p&伊拉克也派出了远征部队前往戈兰高地,由30,000人、500台坦克、700台装甲车辆组成。伊拉克部队的出现让以色列相当吃惊,以色列原本预期伊拉克部队至少要24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前线。伊拉克部队突袭了以色列装甲部队攻势的突出部的南方侧翼,迫使以色列部队向后退却数公里,以避免遭到包围。叙利亚加上约旦和伊拉克的部队发动反击以阻止以色列进一步的攻势,然而,他们也无法击退以色列部队位于巴珊的突出部。&/p&&br&&p&在10月22日,以色列戈兰尼旅突击队和总参谋部直属侦察营特种部队重新占领了赫尔蒙山上的据点。由于山上防卫的叙利亚狙击手的攻击,两周前的进攻已经造成25人阵亡67人受伤,而这次的进攻又造成55人阵亡79人受伤 ,最后终于夺取了据点。1辆以色列的推土机和以色列步兵一同破坏了前往山顶的道路,以免日后又被叙利亚占领。同时一个以色列伞兵旅也占领了山上的其他据点。&/p&&br&&p&10月22日,在美苏间的谈判结束后,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决议。下令以色列与埃及间的战斗立刻停止(但法律上来说不包括以色列和叙利亚间的战斗),停火命令于12个小时后的以色列时间下午6:52生效,但战斗直到夜晚才慢慢停止。事实上仅利用人造卫星的图片是不可能判断双方的前线位置的。在下令停火时,以色列部队距离他们的目标只有几百米—最后一条连接开罗和苏伊士运河的道路。当天晚上,埃及军在许多地区违反了停火令,击毁了9台以色列坦克。为了报复,大卫·埃拉扎尔向高层请求继续向南方攻击,摩西·达扬同意了,以色列部队继续向南进攻,占领了最后一条道路,彻底包围了苏伊士运河东方的埃及第三军团。&/p&&p&隔天早晨,引发了一阵外交上的慌乱。苏联的侦查飞机证实了以色列部队正在朝向南方推进,于是苏联指责以色列违反停火令。在电话中,基辛格质问梅厄夫人:“我们怎么知道在沙漠中停火线到底在哪里?”梅厄夫人回答:“我们终究会知道的。”稍后基辛格才知道埃及的第三军团已经被包围了。因此美国不断向以色列施加压力,不希望以色列摧毁埃及第三军团,甚至威胁将支持联合国要求以色列退回10月22日战线的决议,于是以色列只好答应提供受困的埃及第三军团非军用的补给物资(食物及清水)。在与以色列大使的电话中,基辛格告诉以色列大使,想彻底摧毁第三军团是一个“并不存在的选择”。&/p&&br&&b&核战危机&/b&&p&同时,勃列日涅夫在10月23/24日的午夜传递了一封信给尼克森,勃列日涅夫建议美苏双方都应派遣代表团,以保证停火令的信用。他同时威胁道:“我很直接的警告你,如果我们无法在这件事情上达成共识,我将会很快采取必要的单方面行动。我们不能容忍以色列如此任意行动。”简单的说,苏联威胁将要站在埃及这边参战。&/p&&p&讯息到达时,尼克森已经上床睡觉了。基辛格立刻与其他几名高阶部长会面,包括国防部长詹姆斯、CIA局长威廉柯比和白宫参谋长亚历山大海格,当时美国国内水门事件正一发不可收拾,尼克森处于非常激动和不安的状态,因此他们决定不和尼克森商量便自行处理这件事。&/p&&i&“当基辛格问白宫参谋长海格是否要叫醒尼克森时,海格直接否定了。海格和基辛格都觉得当时尼克森已经没有能力做出这种重要的决定了”&/i&。&p&在一番讨论后,他们以尼克森的名义发了一封回复安抚勃列日涅夫,同时决定提升国家防卫状态,从第4级提升至第3级,也就是和平时期最高的警戒状态了。接着他们发了一封信给萨达特(同样以尼克森的名义),要求他别再请求苏联支援,并威胁如果苏联介入,美国也会介入。&/p&&br&&p&美国情报单位也察觉,苏联已经有七个空降师进入警戒状态,相应的军事空运部队也准备将这些空降部队送到中东地区。在苏联东南部,苏联军方已经开设了一个空降前进指挥部,同时,数个苏联空军部队也进入警戒。“情报亦显示,至少有一个空降师与一个空军运输机中队已经机动前进至南斯拉夫。”同时,苏联亦部属了七艘两栖作战登陆舰载运了约四万名海军步兵进入地中海区域。苏联很快便察觉美国提升了防卫状态,并对美国的回复感到吃惊和困惑。最后,苏联接受了阿拉伯国家战败的事实。在开会时美国内阁的回复传来,勃列日涅夫觉得美国太神经质了,并决定此时最佳的做法是等待美国再次回复。隔天早上,埃及也同意了美国的要求,不再要求苏联支援,这场危机于是得以结束。&/p&&br&&p&在北部戈兰高地的战线,叙利亚军已经准备好发起另一次大型的反击,预计在10月23日进行。除了叙利亚的5个师外,还有伊拉克的2个师,以及其他小规模的包括约旦在内的阿拉伯国家部队。苏联的支援也补充了之前在戈兰高地的损失。&/p&&p&然而,在攻势展开的前一天,联合国发布了停火令(只及于埃及和以色列),&i&“埃及于星期一&/i&&i&接受了停火令,使阿萨德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停火令并没有及于叙利亚,但连带的效力却不能被忽视。一些叙利亚将军主张维持攻击计划,并认为这样埃及将会感激叙利亚并也会继续战斗。其他人则认为继续战争将会让以色列有借口彻底摧毁埃及第三军团,到时埃及无法继续作战,以色列就能将军队主力北调全力对付叙利亚,甚至进攻大马士革。”&/i&&/p&&p&最后,阿萨德决定取消攻势,并在10月23日宣布叙利亚接受停火令,而伊拉克政府也下令伊拉克部队返国。&b&这样第四次中东战争基本收场。&/b&&/p&&br&&p&&b&一句话就可以分析出这次阿拉伯人的失败,那就是阿拉伯人中出了一个叛徒。(请准确断句)&/b&&/p&&p&前期计划做的再好,不如间谍一句话。尤其是埃及司令部的那个被策反的高级将领至今不知道是谁,还有约旦国王的泄密。最强大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所以底下有评论说阿拉伯人不会打现代战争,我承认,这仗也是打得稀烂,叙利亚那都是什么坦克车组,几十打一还被反杀,我是想不通的。但我也听过一句话,叫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智谋都是无用功。幸亏以色列在攻击发起一天前获得了情报做出了决策,不然凭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很可能直接就被一周推平了。&/p&&br&&p&这里我要特别赞扬梅厄总理的果敢,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铁娘子。&b&她的不先发制人的决定至关重要,为以色列赢得了美国的大批援助,此外在戈兰高地的反击决定做的也很好,如果把军队调去西奈,很可能戈兰高地或被叙利亚和伊拉克联军攻占,这样耶路撒冷就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b&相比之下,袁崇焕在清军第一次入塞的表现就差很多了,放着防备空虚几天路程的沈阳不打,非要把部队拉到北京城下和清军野战。这可以说是明军唯一的一次机会能够端掉清军老巢,清军倾巢出动,远距离跋涉,人困马乏,时间一久士气粮饷都会出问题。北京城是坚城,周边有九边的勤王军。那时候西北匪患还不严重。完全不用担心北京城的安危,清军那时又没大炮,打辽阳沈阳全靠内应,而北京也没内应,想不通袁崇焕为什么千里送人头,难怪有人说他是奸细。&/p&&br&&p&另外想扯点题外话就是,此战过后阿拉伯世界的实力变化,埃及迅速衰落,战后与以色列建交,失去了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地位。而伊拉克和叙利亚成功崛起,萨达姆初露锋芒。苏联可谓吃力不讨好,战后萨达特政府与苏联反目成仇,苏联彻底失去对埃及的控制。&/p&&br&&p&&b&比较抢眼的还有美苏两国的援助&/b&&/p&&p&埃及和叙利亚在初期的攻势使以色列军遭受大量战损,以色列急需补给军火武器,否则战局将面临崩溃。除开装备的受损以及需要补充的零件以外,以色列全国弹药储备量也下降到非常危险的层次。以色列历经多次战争,对于需要的弹药储存量有很好的经验,可是这一次的战斗的消耗量远远高于过去的任何一场战斗,而且以色列使用的多种火炮弹药在当时尚未具备生产能力,导致弹药的供应会面临断炊的危机。在美国运输展开前,以色列全国的105毫米弹药储存量一度下降到只能够维持48小时。除此之外,开战当时的状况,超过预期的消耗量所衍生的心理压力和恐慌,也是促使以色列积极要求美国协助的原因之一。&br&&/p&&br&&p&最早的规划是由美国空军的运输机将物资送到拉日什机场,然后由以色列自己将物资送回去,以避免美国介入或者是其他的政治问题。这个规划在运输行动尚未开始前就被认为行不通而放弃,因此所有的运输机会在拉日什停留之后,遵循非常严格规划的航线飞往以色列。到了10月14日,尼克森决定援助不能再耽搁下去了,下令空军“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往以色列!”。这项名为五分钱救援行动的任务于是展开,接下来,大量C-141和C-5运输机已经开始飞往以色列。也因为美国的这项行动,严重激怒了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联合对美国实行彻底的石油禁运,造成美国油价暴涨,导致1973石油危机。&/p&&br&&p&从10月9日苏联开始空中运补到10月24日之间,美国与苏联所提供的援助分别是:&/p&&ul&&li&苏联:共飞行935架次,提供16000吨物资与装备,以及206架军用机。&/li&&li&美国:共飞行565架次,提供22400吨物资与装备,以及56架军用机。&/li&&/ul&&p&此外,以色列的航空公司共飞行250架次,运送5500吨物资与装备。&/p&
很多提到中东战争,有几次都说不出来,更别提具体的细节。只是凭借两个简单的印象。一,阿拉伯国家加一起这么大,以色列这么小,还打不过?二,阿拉伯国家人这么多,以色列一千万都不到,一人一口唾沫就够了,还打不过?中国特色思维太严重。 一个国家的命…
&p&提个跟我们切身些的:94-97三次特大空情。
这情况当时几乎完全没官方通报,也没新闻,尤其是国内。在米国也只是有新闻稍微提了一下,并未大肆宣扬。一直到最近几年,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大有提高,自信提了上来,这段旧闻才能慢慢见之于文字。
事件始末大概就是94年10月米国小鹰号航母来到中国近海海域,并使用电子战飞机对大陆防空系统进行压制,欺骗,骚扰。美军仅仅用一至两架电子战飞机,通过搜索大陆方面的防空雷达信号,并对之进行处理并进行欺骗、压制,从而造成数百架美军飞机入侵的假象,导致大陆东南沿海所有的雷达站全部开机,防空导弹阵地全部暴露,多个军区一级战备,并有多架战斗机起飞应敌,其中还包括苏27等三代战机。这些战机在空中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一个敌人都找不到,但雷达上却是光点处处,最后&b&据闻&/b&只有一架歼-7老式飞机通过老式雷达及飞行员目视发现了美军的电子战飞机,这时对方已飞入我国大陆境内数十公里我方完全无反制能力。在后来两年,又连续发生几次类似事件,均被称为特大空情。可以说如果这时候美国对中国开战,空海两军完全就是碾压,没有制空制海权的现代战争结果如何,数年前的海湾战争已经有个很好的样板在那里。这次事件,也让国家领导人们真正意识到高科技在现代战争的威力,逐步加大投入军工的投入,才有今天的军工科技井喷,这也算是知耻近乎勇吧。&/p&&p&更新:发现有人看,那再写一段。
以上主要是94空情的起端,后来几天后还断续进行了数次类似行动,但我军的反应就没那么大了,只是派战机进行巡逻(其实有没感觉到有点狼来了的味道?假如是真的入侵呢?)。接下来95年96年恰逢弯弯闹腾独立,大陆方面多次举行三军演习,米军同样派出多批次航空母舰来搅局,也同样发生了一样的空情,但因为有94年的经验,所以影响要小的多。一直到97年,才发生更大的情况。94~96年空情一直都发生在东南沿海,虽然是腹地,但还算不上特别要害,而到97年年初,华北区域开始出现空情并靠近京畿地区,不明飞行物体不断出现,雷达探测到信号但地面观测起飞飞机侦测均无果,一直搞不清敌方的手段。开始还以为是高空侦察气球,打算参考当时击落U2侦察机的经验进行设伏攻击,结果对方的飞行物居然能在进入设伏区域前改向和消失,这看着科幻的表现,可以体现出敌方对我们战场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当时我国航空电子工业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大伙现在看国内军事演习新闻,几乎无一例外都会有一句“验证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斗能力”,起始就是这几档子事。在米帝不断的鞭策下,近年我军的电子战水平可以说进步神速,早已超过以前的老师苏俄,这也验证我一个观点,军事领域一定要摔打和实战才能长大,光蹲在家里埋头研究+演习,是不会有啥前途的。
1.5更:在近年,米军又拿出了另一种高科技,它跟前面说的这种方案方向不一样,但殊途同归,这就是MALD(小型空射诱饵弹)。战法为在敌方防区外发射MALD,其飞行过程中能完美的模拟米军战机的大小、飞行数据、红外、电磁特征等,从而制造空情,诱使敌方雷达开机甚至导弹攻击,从而为紧跟着的战机(如F35)的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雷达基地或防空阵地提供极大的方便。这其实对防守方又是两难,你怎么知道那是诱饵还是真正敌机入侵呢。这种战法根本不需对敌方的雷达系统进行破解,因为模拟的对象是己方的飞机,所有信息都能做的无比真实,而且从照片上看,个头也很小,也就中距弹差不多大小,成本估计也不高(我猜会不会有人挑刺说那么小怎么模拟战机那么大的物体)。虽然这玩意不带炸药,但却也是一种可怕的武器 。然而这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发展的明路,在日后对付有相对完备防空体系的对手时(如某弯,某南,某本),应该怎么诱敌、踹门,&b&美帝是位好老师&/b&啊。&/p&&p&2更:谢赞,再多写些。
说到空军军力,贯穿整个90年代,大陆方面都是极其鶸的。本来在80年代有一些接触西方先进技术的机会(其实也学到很多东西,但不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掐住了,而且军工又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那段时间几乎所有的空军科研发展都停滞了,有的也就是在边边角角的零敲碎打。在96台海危机的时候,别看大陆报章杂志民意汹汹喊打喊杀的模样,如果真发生军事冲突,大陆这边很有可能会灰头土脸被揍得满脸包。因为隔着海峡,那就基本只能空海冲突,这里主要探讨下空战。那时候大陆的su-27刚刚到位不久,数量也不多,应该就1个团,而且飞行员还没完全上手,与我方数据指挥联动也还保留在靠对讲机嚷嚷的地步;歼八II这位闻名遐迩的八爷也远未形成战斗力,只能靠机炮和格斗弹打天下,能发射中距弹要等到21世纪了。而海峡对面对面F16-A/B虽然也不能打中距弹,但飞机的雷达性能格斗弹性能都要高出一大截,而他们自研的IDF,更是能发射发射后不管的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比su27的R27都高大上了不少(对这其实我空军一直流口水,到21世纪初才算是勉强赶上趟)。质量落后还不算,同时双方主力战机数量上居然基本不相上下。另外还要考虑真正打起来米国提供的信息情报帮助甚至电子战之类的软帮助,综合这些情况,哪怕米国不介入,真打架又怎能捞着好,局势说不定会向一个恶化的方向走下去。
通过20年的埋头努力发展,现在大陆空军对台空军,我个人的看法质量上也只是略胜一筹,优势在于数量多,而且我们战略纵深比较大,预警机能有更大的空间运作不易受攻击。考虑地面防空火力,真打起来战机损失也会相当的大,可能要等到歼20正式形成战力,才有压制性夺取制空权的能力吧。说到这,又得感受下米帝对我们的技术优势。他们80年代所研制的战机,对我们有20年后发优势的战机仍然有着几乎压倒性的优势。还是那句话:从望尘莫及发展到了勉强望其项背。&/p&&p&3更:再谢赞,多聊几句。
评论和私信都看了,感谢大伙支持。也有些反对或挑刺的声音,主要集中在2方面:1、所写的东西的可信性;2、对我于中国空军现实实力的看法的质疑。
首先,文中历史的部分,主来源是出自我一位很敬重的前辈,他在通信电子专业有着很深的造诣,另外旁枝末节的结合了一些比较靠谱的军事网站和公众号的信息。我知道这说法并不会让不相信的人转变想法,但只能言尽于此,不信就当看了个故事吧,毕竟也没损失不是?至于军事技术(1.5更)一段,现在在各大军事门户网站这些一搜就找到出来,为了慎重我还去雷神公司的官网看过,这技术及战法都有,估计质疑说这些应该保密的都是被兔子军队一贯谨小慎行藏着掖着的作风给同化了,米国佬还真不一定是这么想的。
第二,来讲讲我对大陆空军战力看法的原因,大家探讨下。
纵观现在各大电视台网站的新闻和资讯节目,对涉及我军战力的报道,基本都是正面性的,以鼓励性振奋人心向的居多,但我觉得兵凶战危,未虑胜先思败,把困难先想多些,绝对比打仗时受挫就手足无措好。
毋庸置疑,近3,4年我兔空军喜讯连连,歼10C、歼11BS、歼16、空警500、红旗9、运20、歼20密集冒头让我们看花了眼,也对空军实力有了很大的期望。但我觉得,兔空军实力还不行,主要就体现在内功上。现代空战,可不仅仅是双方飞机互飚,接近射导弹或者狗斗打机炮这么简单,更不是牌面上比拼飞机的航程升限速度等等,而是涉及到战机生产、后勤、地勤、预警、防空、警戒、情报搜集、通信、战略战术决策、战略战术指挥、电子战、空中战斗等等方面的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我们国家承平日久,空军更是未怎么闻过血腥,所有的内容,都找不到老师教,更找不到说实战练兵的机会,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和在演习中练习。但显而易见,有很多事不实际打一架,根本是学不到的,像我们的金头盔之类的演习和比武,只能练到空战里挥拳打人那一小部分技术,其他一大部分现代空战的内容,根本没法学的到;毕竟演习,是有导演部的,真正战争的时候,敌人会按我们导演部的意思走么?战争的时候出各种突发情况,导演部能在没经历过的情况下就预想到并有相应预案么?战争时候哪些易损件更应保证生产存货和物流?现有油料储藏,机库,指挥机构设置合理么?出了跨部门问题哪个部门牵头处理才不会手忙脚乱相互推诿。。。。。。这茫茫多的问题随便一两样就有可能改变一场战斗甚至一场战役。相反,小日本的演习由于每年都要跟着美帝一起练,有这个老师教着带着,哪怕老师略藏私,我估计也要比我们更有收获。为了证明这说法,我又说一点历史故事,在su-27刚服役的那段时间,我军内部用其与当时已成熟的歼7进行对抗,但居然败多胜少(一说防线被突破几率居然达到9成以上)。空军方面大怒,让苏军空军将领来我军找原因,发现我空军飞行员训练大纲居然还沿用40年前(50年代)的苏联训练纲要,这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事物。而进入了21世纪后,大量完全被国际抛弃、陈腐落后或者说完全脱离实际的战术理念仍然充斥在我兔空军军事指挥员的思想中,并且奉为圭臬,比如高空高速迎头接敌,有一位我空军科学博士还在国际性的研讨会上特意将其提出来要作为我空军主要发展思路。还有一段时间,我空军把视距外攻击完全简化为高速迎敌-接近对手-远程发现敌机-锁定对手-计算导弹飞行时间-发射导弹这么一个过程并勤加练习。后面跟西方接触的多了,才发现这完全就是上世纪60年代米军中距离空战的水平,现代空战早已转化为战术机动抢占有利位置并一击毙敌的模式,那种中世纪对射式的空战模式已被血淋淋的战机残骸给淘汰了。
由于我国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原则,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我们空军都没有出去实战的机会,前行之路,任重道远啊,我觉得目前能做的,就是尽力提高空军科技实力,为发生真正战争提供更多容错机会。&/p&&p&补充一下,事件的佐证可以参考张锡祥院士所著《现代雷达对抗技术》一书,并非地摊文学。&/p&&p&另外:发现以上文字已被原篇转载至铁血网易军事等地,但没人问过我。特此声明,此文原创,首发于知乎。&/p&
提个跟我们切身些的:94-97三次特大空情。
这情况当时几乎完全没官方通报,也没新闻,尤其是国内。在米国也只是有新闻稍微提了一下,并未大肆宣扬。一直到最近几年,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大有提高,自信提了上来,这段旧闻才能慢慢见之于文字。
事件始末大…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ef1dc335a4e69a955bb3_b.jpg& data-rawwidth=&1195&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ef1dc335a4e69a955bb3_r.jpg&&&/figure&911事件后,美国民众的反应只能用群情激奋来形容。&br&&br&有人在世贸废墟上挂出了美国国旗,上面写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2b029f3221ece0c882cac7b422d3fe0_b.png& data-rawwidth=&1273&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2b029f3221ece0c882cac7b422d3fe0_r.jpg&&&/figure&在911事件后的第3天,小布什来到了世贸双塔倒塌的现场。他一露面就立刻被这里的消防员和警察团团围住。当他从人群中穿过时,他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会反击吗?”&br&&br&小布什爬上了一处废墟,有人递给他一个扩音器。小布什向所有人承诺:那些策划这次恐怖袭击的人,将会很快听到我们的回应。&/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3db2a39a7c079ca761e6c4ebdc3c234_b.png& data-rawwidth=&1274& data-rawheight=&7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3db2a39a7c079ca761e6c4ebdc3c234_r.jpg&&&/figure&&p&对于美国人来说,反击是必然的。但是反击的目标应该是谁?&/p&&p&在911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里,没有任何人承认对此次袭击负责。&/p&&p&FBI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途径迅速锁定了劫机者的身份。9月14日,在恐怖袭击发生72小时后,FBI公布了19名劫机犯的名字。根据一些非常松散的证据,美国政府认定本拉登和他领导的基地组织就是911事件的策划者。&/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0cb10d2b12765bbac43c4dac0ba1b24_b.jpeg& data-rawwidth=&2035& data-rawheight=&19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3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0cb10d2b12765bbac43c4dac0ba1b24_r.jpg&&&/figure&&p&9月17日,小布什在查看五角大楼撞击现场时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当众发誓要对本拉登进行生死通缉(wanted dead or alive)。&/p&&p&作为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这种德州牛仔式的言论也许有些不妥,但这正是911后的美国民众最希望听到的话。&/p&&p&本拉登瞬间变成了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在这个星球上最想要找到的人。当小布什在五角大楼发誓一定要将本拉登抓获时,这名恐怖分子头目正身处阿富汗,生活在塔利班政权的庇护之下。&/p&&p&塔利班是在90年代阿富汗内战中出现的一个极端组织,他们在内战中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塔利班在掌权后执行严格的沙里亚法,禁止一切包括电视和音乐在内的娱乐活动,甚至连放风筝也不行。生活在塔利班统治下的妇女一切行为都受到了严厉的控制,她们被禁止上学、工作,也不能在没有男人陪同的情况下出门。&/p&&p&在911事件之前,绝大多数美国人连阿富汗在哪都不知道,对于塔利班施行什么法律、如何对待妇女更是毫无兴趣。但在911事件之后,这个位于中亚贫瘠山脉中的国家一下子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p&&p&9月20日,小布什向塔利班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他们交出本拉登和其他基地组织的高层。&br&&br&塔利班政府拒绝了美国人的要求。他们反过来要求美国人提供本拉登和911事件有关的证据,并且表示即使美国人拿出证据,本拉登也只能在阿富汗的法庭上受审。&/p&&p&美国政府这个时候哪还有心情跟塔利班讨价还价,直接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谈判。&br&&br&9月26日,在世贸大楼倒塌15天后,七名中情局特工乘坐一架MI-17直升飞机从乌兹别克斯坦飞往了位于阿富汗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山谷中。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除了简单的武器、卫星通信系统、GPS测量装置外,还有几百万美元的现金。&/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1b6209ceb454ba7348dd_b.jpe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1b6209ceb454ba7348d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b6b311a45ecb_b.png& data-rawwidth=&1807& data-rawheight=&1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b6b311a45ecb_r.jpg&&&/figure&&p&在这个山谷中,中情局特工们与阿富汗北方联盟的领导人取得了联系。北方联盟是由阿富汗三个少数民族所组成的反对塔利班的军事同盟。当美国特工找到他们的时候,北方联盟在塔利班的攻势下已经节节败退至东北山区,只控制了全国大约5%的地区。&/p&&p&美国特工告诉北方联盟的领导人,美军将会为他们提供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以及多到用不完的武器装备。作为交换条件,北方联盟要派出地面部队与塔利班作战。北方联盟接受了美国人开出的条件。&br&&/p&&p&10月7日,美军开始了对塔利班目标的轰炸。&/p&&p&11月27日,塔利班撤出首都喀布尔。&/p&&p&12月9日,在战争开始两个月后,塔利班失去了对阿富汗全境的控制。&/p&&p&尽管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展得异常顺利,但美国政府却没法向民众交待,因为他们最后也没能抓住本拉登。情报部门相信,本拉登由山区中的崎岖小道逃往了邻国巴基斯坦,但他们没有确切的证据。&/p&&p&美国人开始动用各种手段疯狂地追查本拉登的下落。美军从北方联盟手里接收了大批基地组织俘虏,之后小布什签署了命令使得这些战俘不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这意味着美国人可以合法地对这些俘虏施加任何刑罚。&/p&&p&很多被俘的基地组织成员被运往美军在古巴的关塔那摩基地。这里既不属于美国本土,也不受古巴政府的控制,是一个折磨和拷问犯人的好地方。还有一些俘虏被送往美国在其他国家设置的秘密基地接受拷问。&/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5bedeceec48_b.png& data-rawwidth=&1091&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5bedeceec48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a225ebe9abff5_b.jpeg& data-rawwidth=&885&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a225ebe9abff5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d5770aaf6ba631e35a2bee_b.jpe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d5770aaf6ba631e35a2bee_r.jpg&&&/figure&&p&关于美国人追杀本拉登的过程,推荐大家看一下《猎杀本拉登》这部电影。虽然这部片子并不是纪录片,但片中的历史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片子也拍得很棒。&/p&&p&在猎杀本拉登这件事上,美国政府投入了几乎无限的人力和资源。但本拉登极其小心地放弃了一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仅仅依靠信使传递手写信息这种最古老的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这让美国人所惯用的一切高科技追踪手段都变得彻底无效了。美国人用各种手段追查了好几年,还悬赏2500万美元给任何能提供本拉登下落的人,但仍然无法找到这名恐怖分子头目。&/p&随着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接近尾声,美国政府中的鹰派、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他可以打击的目标:萨达姆·侯赛因。&br&&p&在911事件发生的当天,拉姆斯菲尔德就曾经指示手下:“看一下是否能把萨达姆·侯赛因也扯进来一起干掉,而不仅仅是奥萨马·本拉登。”&/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f2ec276d345_b.jpeg& data-rawwidth=&1853&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f2ec276d345_r.jpg&&&/figure&&p&上面的这张字条中写着:“Best info fast. Judge whether good enough hit SH, not only UBL”,其中SH是萨达姆的姓名缩写,UBL是本拉登的姓名缩写。&/p&&p&在四天后的戴维营会议中,拉姆斯菲尔德曾向小布什建议,把伊拉克列在美军的打击范围内。小布什经过考虑后否定了他的提议,回答说美国现在的首要目标是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伊拉克的事情先放一放。&/p&&p&到了2001年底,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于是以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鹰派又把对伊拉克开战提上了议事日程。拉姆斯菲尔德命令手下想办法把萨达姆和911事件扯上关系,但他的手下们发现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于是,他们为入侵伊拉克找了一个新的借口: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p&&p&2003年初,小布什交给国务卿鲍威尔一个任务:他要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说明伊拉克拥有大杀器。副总统切尼交给鲍威尔一份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要他在联合国上宣读。鲍威尔看过之后,发现切尼给他的是一份漏洞百出、毫无说服力的文件。&/p&&p&鲍威尔对切尼提供的报告十分不满意,但总统布置下来的政治任务又不能不执行。他只好跑到中情局,用中情局的情报又重新匆匆起草了一份报告。&/p&&p&在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鲍威尔说,各种情报证明,萨达姆正在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接下来的发言中,他向众人宣读了美国人掌握的各种情报来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了更加形象地让世人看到伊拉克拥有的武器,他在会上展示了一辆生化武器车辆的电脑合成图,还亲自出示了一个装有炭疽病毒的药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110bada3bb1_b.jpe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110bada3bb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f43f7ae31f1bcc1fdc92b8d651e8bb4_b.jpe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f43f7ae31f1bcc1fdc92b8d651e8bb4_r.jpg&&&/figure&&p&但是,鲍威尔没有告诉大家,美国人所掌握的“各种情报”其实全部来自于一个自称是工程师的伊拉克叛逃者的口供。&/p&&p&更夸张的是,美国人根本没有见过这个叛逃者,他的口供全都是由德国情报机构转述。&/p&&p&普京在多年后嘲笑道,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展示的试管里装的说不定是洗衣粉。&/p&&p&在鲍威尔做完演讲之后,美国试着想要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个决议,使美国对对伊拉克的入侵合法化。法国总统希拉克立刻站出来说法国将会对这样的决议行使否决权,因为美国人所提供的证据完全无法构成对伊拉克开战的理由。&/p&&p&不管国际社会如何质疑,小布什政府入侵伊拉克的决心已经无法改变。得不到联合国的支持也无所谓,美国和自己的忠实小弟英国一起上同样能够干掉萨达姆。&/p&&p&除了几位当事人之外,恐怕没人能够说清楚小布什政府为什么如此执着地要入侵伊拉克。也许是因为美国政府看上了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也许是因为拉姆斯菲尔德想要通过一场战争提高军方的话语权。&/p&&p&美军开始再次在海湾地区集结,一切仿佛都是十二年前的海湾战争的重演。&/p&&p&然而,这场战争与十二年的海湾战争又是如此地不同。&/p&&p&十二年前,伊拉克作为侵略者武装吞并科威特,美国出兵干涉有着充分的正当理由。美军的目标是阻止伊拉克继续入侵沙特、解放科威特,在开战前就占据了道德上的巨大优势。从法理上来讲,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行动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甚至连苏联都投了赞成票。在用武力解放科威特后,美军随即宣布停战,没有继续入侵伊拉克。&/p&&p&1991年的美军可以说是一支正义之师。1991年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也可以算得上是大国风范。&/p&&p&但到了2003年,美国政府的言行中处处透着一股匪气。这时的小布什已经不像是自己所标榜的世界秩序维护者,反而更像是??1990年的萨达姆。&/p&&p&在2002年,小布什政府开始不断地跟伊拉克找茬,以得到一个开战的借口。&/p&&p&美国人要求伊拉克在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选择节目主持人都有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