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待还纳税总额怎么看还有1.3亿,大家怎么看

好马吃回头草待遇高:谷歌回归高管薪酬1.3亿美元 _ 东方财富网
好马吃回头草待遇高:谷歌回归高管薪酬1.3亿美元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据报道,谷歌当地时间周四披露,去年薪酬最高的高管是当时重新聘请回来的首席商务官奥米德柯德斯塔尼(Omid Kordestani)。柯德斯塔尼是谷歌第11名员工,2009年离职。
  谷歌在委托书中披露,柯德斯塔尼去年的薪酬总额高达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亿元),其中包括价值1.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的受限股票。他还获得了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62万元)签约奖金以及1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35万元)绩效奖。
  柯德斯塔尼的薪酬突显了首席商务官在谷歌的重要性。首席商务官负责谷歌广告业务部门,而谷歌绝大多数营收都来自广告业务。
  委托书还披露,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联合创始人塞吉布林(Sergey Brin)的工资仍然各为1美元(约合人民币6元)。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薪酬总额为1.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8亿元),其中包括价值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的受限股票。
(责任编辑:DF154)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他”拟募集3.6亿,1.3亿用于还钱 投资者“蓝瘦、香菇” _专栏_挖贝网
“他”拟募集3.6亿,1.3亿用于还钱 投资者“蓝瘦、香菇”
&&&& 掘金三板
(原标题:&他&拟募集3.6亿,1.3亿用于还钱!投资者&蓝瘦、香菇& )
话说,融资原本是一件大家都期待的事,但是,最近,掘金三板发现了一家融资&直白&的让人蓝瘦、香菇的企业。
12日,北京摩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证券代码月挂牌)发布公告称,拟计划募集3.6亿,原本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但募集资金中1.3亿用于偿还借款是怎么回事?这让投资者咋整?
拟募集3.6亿,1.3亿用于还款!
10月12日,摩诘创新发布公告称,拟以每股不低于23.8元的价格发行不超过155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亿元。掘金三板发现,这是摩诘创新登陆新三板后第一次发布股票发行方案。
公告显示,如果此次募集实施完成,其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其中用于高等级模拟器项目不超过2亿元,偿还向母公司海格通信借款1.3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不超过3000万元。
也就是说,此次拟募集的资金除大部分投资项目外,剩下部分一个多亿主要用于偿还借款。
对此,我们很好奇,这到底是企业信心十足,还是资金很紧缺?不过,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企业这种对信息公开的态度,但就事件本身来说,企业你这么&直接&,有考虑过投资者的感受吗?吓跑了投资者怎么办?
话说,这个1.3亿的借款是怎么形成的?
据了解,主要是近年摩诘创新一直采用向股东借款的方式获取扩大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资料显示,截止6月30日,摩诘创新资产负债率为57.83%,负债总额为13840.36 万元,其中向母公司海格通信借入款项共计1亿元,而此次为了减少关联交易、充实公司资本,摩诘创新决定用所募集的资金中1.3亿元将用于偿还股东借款。
那么,像这样一笔包含1.3亿元用于还款的融资你会投吗?企业又能否圆满完成融资?
原来,你们募集资金也用于还款!
掘金三板发现,从其背景和企业市值来看,摩诘创新拥有&很强大&的实力。
资料显示,摩诘创新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模拟器和电动运动仿真平台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是一家正宗的上市背景系企业。据了解,摩诘创新为A股上市海格通信(股票代码:002465)旗下控股企业,海格通信主要为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全军各军兵种及政府、公安、武警、消防、交通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提供通信、导航信息化装备与服务。
而从其市值来看,其13.27亿元(以10月19日数据为准)也遥遥领先绝大多数新三板企业。
但要注意的是,其2016年上半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49万元,亏损302.9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96.90%。而从近几年企业盈利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盈利较前几年均有所下降(取平均值)。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而从整个市场来看,原来不是只有摩诘创新&特立独行&。
数据显示,10月份,新三板企业共发布一百多次增发预案公告,除摩诘创新外,至少还有28家增发目是为了偿还银行贷款、偿还债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一般企业进行融资主要在企业出现资金紧缺、投资项目、扩大生产时需要,所以企业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这种现象很常见。
但是,掘金三板仍需要提醒的是,投资需谨慎,再谨慎!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成长性、盈利等状况,不然最后造成损失就亏大了。(转自掘金三板公众号)重庆南川低价批地后遗症
政府借款1.3亿元5年不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重庆南川低价批地后遗症 政府借款1.3亿元5年不还、无法供地拖垮民企  3市长级人物签办8个月未果,某副市长私下怒评其“官赖”;或成国内行政赔偿最高标的案& && &本报记者 程维 重庆报道  重庆市南川区政府在2010年前后,以大致每亩9万元的低价向外批出了一批以土地承载为基础的投资项目,其中一部分外地“投资商”很快通过转让项目的方式,快速将手里获批项目的几百亩或上千亩土地变相炒至每亩40万元至80万元走人,但另一些项目因此前的初始投资商未能全身而退,几年后,当地政府无法足额、按时交出土地,甚至无法向投资商按时归还巨额借款,留下一堆后遗症。  包括该市市长黄奇帆在内的三位市长级人物在今年4月份,针对南川区政府的一起商贸物流园项目专项批示,要求该区政府立即组织归还向一家民企的、5年未归还的1.3亿元人民币借款,并尽快按招商引资协议给足土地,但在实际执行中,被指“曲解”或未执行。  目前该民企拟通过诉讼方式追讨借款,并就南川区政府未履行投资协议提起总额高达7.5亿元的行政诉讼。如此诉讼获受理,其诉讼标的将是国内行政诉讼的最高标的额。  受困企业相关负责人称,重庆市一位副市长级人物对此事很生气,只评价了2个字:“官赖。”不过,此说法暂无法确认真伪。  亿元借款5年不还?  “我们不是不还钱,只是这些年来我们的确没钱还,”日,重庆市南川区商贸物流园区管委会(下称“南川物流园”)及该区新闻事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认账不赖账”。  此负责人所指的“认账不赖账,”是指该区政府被一家企业指称,南川区政府向他的企业政府借款1.3亿元5年不还钱,也不给足地,现在投资方(也是现金借出方)濒临破产。  南川物流园相关负责人称,“我们已经与重庆市申佳地产公司达成了还款协议,且已经在前几天归还了3600万元,钱已经打到了他们的账户上了。”  经查,此事源自日,当时南川区政府为推动一个“浙商国际商贸城”投资项目,协议约定,南川区政府提供500亩土地,投资方借出1亿元给南川区政府用于拆迁。2012年,再加借3000万元。  日,重庆九鼎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九鼎投资”)的投资商签署的一份《开发协议书》,此协议约定,南川区为此项目提供500亩土地,九鼎投资计划在此项目中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座商贸城。  此协议签署的当日,双方还签署了一份《融资合作协议书》,双方约定,由九鼎投资向南川区政府提供1亿元人民币借款,用于该项目的征地、拆迁。借款期限为1年零1个月。  2012年3月,南川区政府、九鼎投资、重庆申佳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申佳实业”)签署三方协议,将原九鼎投资与南川区政府的有关“浙商国际商贸城”的《开发协议书》及补充协议的所有权益转让给了申佳实业。同日,申佳实业应南川区政府要求,再次通过旗下项目公司重庆新申佳地产公司借出3000万元给该区政府旗下的南川物流园。该笔借款还款日为日前。  但这些钱并未能如期归还。  据本报记者获得的重庆市工商联委托第三方机构展开的一份评估调查报告称,“某区从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先后向重庆申佳实业公司(记者注:原文如此)借款1.3亿元,合同约定借款期限1年,至今没有归还,更没有支付利息,目前企业已经濒临破产。”  南川物流园财务科负责人12月18日向本报记者出示的一份账目单显示,前述两笔借款在扣除该项目应该缴纳的税费、人防费、配套费后,以及扣除2015年10月份已经归还给新申佳地产的1600万元,至日时,其余应还本金和利息共计12800万元。  该负责人称,近日该区政府已经与申佳实业达成还款约定,且已经在日归还了3600万元。  申佳实业公司法务部负责人对南川区政府及南川物流园在计算借款总额及利息的方式上,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南川方面在未经债权人申佳实业的同意下,擅自将其中部分款项扣除作为税费、人防费、配套费等扣除,且是从借款本金中扣除,而不是通行的从利息中扣除,人为做低了本金的计算基数。他说,借款就是借款,不能未经债权人同意,南川物流园就自作主张地把借款本金擅自、多次进行所谓的“冲抵”,达成消减借款总金额、少还钱的目的,这种做法“太恶劣了”。  其次,根据双方的签署的投资协议,如未按协议中约定的“协议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供地500亩”,南川区政府应自融资到位之日起,按央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支付乙方(南川区政府)的资金占用损失。  不过,尽管新申佳地产在该协议签署5年后,一直没有得到与此项目配套的187亩住宅用地,因无法与当地政府抗衡,因此无法决定按协议约定的“按央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支付乙方(南川区政府)的资金占用损失”。  本报记者的调查还显示,南川物流园相关负责人所提及的“已经与重庆市申佳实业有限公司达成了还款协议”的另一构成要件,是本应归还给新申佳地产的另5070万元,新增设了一个还款前置条件:股东不内斗。  据南川区政府日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南川浙商商贸物流城是该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场会议确定“待新申佳股权明晰并签订相关合同,新申佳公司与南川区就剩余土地和项目建设签订补充协议合同10日后,由南川区归还在项目启动时,向新申佳的借款本息,并按市政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扣除陈孝伟拟收取的股权转让所得5070万元。”  申佳实业公司法务部负责人称,这一做法,“没法理,没天理”。  曲解市长批示?  申佳实业公司法务部负责人称,他所指的“没法理,没天理”,是“这5070万元,完全扣错了对象。”  该负责人称,南川区所说的“已经达成还款协议”,是指按南川区政府算出的目前还需要归还的这1亿多元的应还借款中,只还3600万元,而其余5070万元,则一刀扣掉——该公司在南川浙商商贸物流城项目上已经净投入了近8亿元人民币,受此项目长年拖累,自己旗下的申佳集团几十亿元资产的企业群的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走投无路,只好被迫接受南川区政府给的还款方案,先拿到3600万元,来救活整个集团公司大致40亿元资产的总盘子,再说下一步。  南川物流园相关负责人称,扣掉的原因是,九鼎投资的实际控制人陈孝伟在引入重庆申佳房实业有限公司合资组建重庆新申佳地产有限公司(肖家运持股52%),并为九鼎投资引入另外两位自然人股东时,4方达成协议,如果500亩土地到位,肖家运等及九鼎投资的两位新股东,三人合计支付8100万元现金给陈孝伟。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浙商商贸城有关问题报告批示抄告内容摘要》(下称《批示摘要》)第三条显示,陈孝伟的做法涉嫌倒卖政府批文牟利,涉嫌炒地,因此这8100万元,由南川区政府收取。  据申佳实业法务部及南川物流园区相关负责人称,此《批示摘要》系该市市长黄奇帆及另两位副市长批示的整合内容。  南川物流园相关负责人称,这5070万元的来历,是对应已经交付给申佳实业的313亩土地,对应的8100万元的比例,折合下来,合计5070万元。也就是说,陈孝伟此前获取的土地增值收益,被政府一把没收了。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则辩驳称,该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此事的《内容摘要》第三条中,确有“上述剩余补偿款(记者注:指8100万元,实为当地政府没收的炒地者获得的土地增值收入)作为低价受让土地的补偿,由南川区政府收取,可与借款冲抵”字样,但是该《批示摘要》要求的是扣掉新申佳地产公司的股东九鼎投资的股东陈孝伟的炒地收益,是要求扣新申佳地产的股东的小股东的钱,并没有明确要求南川方面从应归还给新申佳地产的款项中,宰扣本应收缴的陈孝伟的收益。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认为,但是南川方面有意曲解市级领导批示的意见,趁机据此宰扣、截留了5070万元本应归还的给申佳实业的借款。  他还提出,这1.3亿元借款中,有6000万元由申佳实业的控股股东重庆申佳集团提供,并非申佳实业的资金。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认为,重庆市3位市长级人物的批示,是要求当地扣掉九鼎投资股东陈孝伟可能的“不当得利”,这未来可能支付的8100万元,是新申佳控股股东重庆申佳集团,以及与新申佳的股东九鼎投资的3家股东之间的约定,这与申佳实业要求南川区政府及南川物流园归还1.3亿元借款,陈孝伟与新申佳地产至少相隔2层股东关系及逻辑关系,且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法律主体。  南川区物流园及相关官员12月18日对本报记者的回复是,该区是“按重庆市政府的6条意见”办理的,“如果他不服,可以去法院起诉我们。”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对此大叫冤屈,该企业已经濒临倒闭,再也经不起折腾:南川方面欠的是新申佳的1.3亿元,3个市长级人物要扣的款项是目前仅仅相当于在项目公司新申佳地产中持股18%的陈孝伟的未来可能获得的款项,却一刀宰在了2层关系之外的申佳地产身上,法律层面及逻辑层面完全不是一个主体。何况申佳地产实际控制人申佳实业及九鼎投资的另2个股东是否足额、按时支付给陈孝伟的8100万元,都还存在不确定性,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说,你要扣别人的不当得利,为什么要宰在我新申佳地产头上?太乱了。新申佳甚至退一步提出,为求南川浙商商贸城这一项目生存及尽快救活申佳集团,降低该项目的投资损失,如果南川区政府实在坚持要扣在新申佳地产头上,只好同意拿已经建好的商贸城房屋资产做冲抵,牺牲5070万元房产,但能争取到当地政府及时、足额还钱,救活整个申佳集团公司。  但此提议遭到拒绝。  南川区物流园及相关官员对此的回复是,如果不这样宰扣,就可能收不到陈孝伟那笔钱,“如果不服,可以去(法院)起诉”。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说,时间已经不允许该公司通过法律维权,该企业生死只在一月之内,已经没有机会在司法维权上耗费几年时间了。  至本报记者采访时止,南川区相关工作人员未提及1.28亿元扣除已经归还的3600万元,以及宰扣的5070万元后,剩余的大致4130万元的还款计划及时间。r>
经查,2015年春节,新申佳地产公司无法支付民工工资,南川区物流园区介入做担保,新申佳地产向该区另一家民营企业借入4000万元现金,月息3分(记者注:年息36%),至今年12月上旬,南川区物流园区直接将该笔借款连本带息,付给了借出方,承担利息1000余万元。  南川区物流园区相关负责人12月18日对本报记者称,该笔借款,是园区方面积极为企业解困,热心帮助企业的体现。  但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则对此给出了完全对立的另一个负面评价:我借给你1.3亿元,你5年拒不还钱,还充当好人来帮我借高利贷,承担巨额利息,雪上加霜,居然还敢对外表扬自己,“‘厚黑学’看多了?再说,还高利贷的扣款应该从几千万元利息中扣除,怎么可能把本金给我扣减掉了?完全是强盗逻辑,流氓行为!”  至此,新申佳地产借出的1.3亿元,如不算利息,做了一道简单的减法:-(记者注:此算式未按含息计算,2015年3月,南川区物流园提供给新申佳地产的借款对账单的应还款金额是,只欠新申佳1.11亿元,利息4678万元,合计1.58亿元)。  也就是说,这道简单的算术题做完,新申佳5年前借出的1.3亿元,几经折腾,只在5年后的2015年12月拿回3600万元。  其它的,都没了。  配套土地缺位5年后,涨价  本报记者的调查显示,真正拖垮几十亿元资产的申佳集团的原因,并不只是1.3亿元借款5年不还。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称,在南川商贸物流城项目上,需要迫切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促成当地政府尽快把5年未供的剩余187亩住宅项目用地供出来,因为该项目的商贸城部分是亏损,协议签署时,双方商定的方案是,靠配套的住宅项目的利润来弥补商贸城板块的亏损,以确保此投资项目的正常运营。  根据双方的协议,住宅项目的土地应该在协议签订6个月内交付,但实际上住宅用地一拖5年,至今仍未交付。  因南川商贸物流城项目住宅用地久不到位,财务无法平衡,重庆申佳集团不得不从自己旗下的申佳集团再调集4亿多元资金砸进该项目,迄今为止已投入8亿元左右,此项目多年进退两难,最终拖垮了整个申佳集团。  南川区物流园相关负责人12月18日对本报记者称,5年未供剩余187亩住宅用地的原因是,该块土地没有指标,该区一直在向重庆市政府争取,至今年6月时才申请到该块土地的指标,目前该块土地上还有几户村民未拆迁,如果新申佳地产股东不再内斗,该块土地最快大致能在明年3月份或6月份走招拍挂程序。  为什么要设置“股东不再内斗”这一前置程序?按双方的投资协议供地,与投资方股东不合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该工作人员未做答复。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称,其实该块土地并非今年6月份才拿到用地指标,而是当地某些官员有意拖延,甚至不想提供此前协议约定的那187亩住宅用地,现在有几位市长的批示、以及媒体的关注,才改口称没拿到指标。  该负责人称,导致新申佳地产股东不合的原因,是因为与此项目配套的住宅用地迟迟不能到位,股东间才出现分歧。  有关新申佳地产与南川区政府的土地纠葛,另一个核心点是,这187亩土地的地价,不再按双方此前约定的每亩9万元计价。  南川区政府提出,这187亩土地,得提价,因为周边纯住宅用地的现售地价大致是每亩40万元至80万元。而申佳实业拿出双方签署的投资协议称,当初签投资协议的时候,这187亩住宅用地是用于弥补投资商贸城的投资利润亏损的配套供地,不能割裂开来看.  几经折腾、磋商,申佳实业为不让此前的几亿元投资血本无归,咬牙接受了按每亩41万元的地价,接受了南川区政府的涨地价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九鼎投资与南川区政府签署的《开发协议书》的补充协议中的一个关键条款称,如果拍卖的地价高于9万元,高出部分的土地出让金,“甲方(记者注:南川区政府)应该在收到之日起,7日内安排分批足额返还给乙方(记者注:九鼎投资,现新申佳地产)用于项目建设。  南川区政府会给这笔钱吗?此问题暂无答复。  不过,南川区物流园区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的另一个问题给出了答复,有关未按协议如期供地导致企业损失,是否考虑过补偿或赔偿事宜,答复是:“没有”。  为什么南川区会出现在当地官场差不多尽人皆知的这一纠纷?且当地多位主要负责人介入仍无法解决?  据南川区及该市部分官员称,此事源自几年前该市政府与外地异地交换干部,某省一位干部交换到南川区担任主要负责人,就任后,带了一批原就职地的投资商前往南川投资,就此批出了一大批投资项目,吸引这些投资商前往的,是通过大协议套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有低价供地并将高出9万元之外的土地款回拨给投资商的条款)的方式,以实际每亩9万元的低价批地,其中一些项目动辄几百、上千亩。  项目批出后,这些外来投资商大都快速套现走人,南川商贸物流城是此批项目中的本地小公司拿到的项目,但因引入实际投资人申佳集团而获得项目推进机会。  但此前巨量低价违规、违法供地的后遗症很快显现:无钱解决征地拆迁及土地整治,只有向投资商借款,但无归还能力;因无用地指标或其它个人利益因素无法向投资人供地导致整个项目受到拖累,最终引爆此案。  副稿一:记者手记  一张批文背后的蹊跷  本报记者注意到,重庆市三位市长级人物对此事的《批示抄告内容摘要》第五条显示:“九鼎公司法定(代表,此二字为记者补注)人陈孝伟向其引入的投资人收取补偿款一事,涉嫌倒卖政府批文牟利,涉嫌以股权转让为名违规转让土地、涉嫌以收取补偿款名义逃避税收问题,建议南川区政府组织区国土、区工商、区公安经侦、区法制办、区地税局进行调查核实,若有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依规处理。”  至本报记者发稿时止,南川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未就本报记者追问的,当地政府是否已经按三位市长及副市长的批示,启动此项调查工作,查处的进展如何,是否已经有初步结果等问题做出回复。  据熟悉当地官场的消息人士称,此事迄今为止,从没启动过。  该消息人士称,原因在于,“当年经办或主导此事的该区几位主要负责人,要么异地高升为副省级领导,要么仍在该区担任要职,因此,此事暂未启动,未来也不可能启动”。  工商档案显示,重庆九鼎投资于日设立,注册资本金为500万元,其中陈孝伟持股300万元,占60%;陈刚持股200万元,占40%。  此公司设立28天后,日,就与重庆南川区政府签署了一个投资25亿元的“南川浙商商贸城”。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有一串疑问:为什么一家刚注册的、注册资本只有500万元的小公司,能拿下总投资25亿元的投资项目及相关批文?为什么明明可以按照正常协议提供的土地为什么要处处设限,必须要申佳实业项目的实际投资人在还远远没有看到利润的时候,只有在承诺给原项目经办人巨额利润后,供地才会有所眉目?是否有官员相互勾结从中牟利?  该负责人说,“太不符合逻辑了,此事5年来蹊跷连连,其背后可能潜藏着一个腐败大案——没有当地官员的明暗支持和作梗,不还款、不给地,‘南川浙商商贸城’不会掉入困境。要想尽快脱困就,只有另给巨资去消解这些障碍。”  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称,因南川区重点招商引资协议条款5年无法兑现,当地政府借走的巨额借款借故不还或多次遭遇肆意宰扣,该公司层几次谋生退意,要求当地政府找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评估已投资到位的资金,以及已建成的房产、物业、项目等的价值,由当地政府回购此项目,申佳实业公司退出此项目,但遭到拒绝。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南川区政府日《专题会议纪要》称:“借款归还后,新申佳公司必须将归还的借款存入南川区商贸物流园区管委会指定的银行,由企业在指定银行开设账户。还款用于浙商国际商贸博览城项目的建设,不准抽逃资金。”  申佳实业进退两难。  不过,南川当地官员给本报记者的说法是,“南川浙商商贸城”走入困境的原因是股东内斗。  2015年11月,陷入穷途末路的肖家运人急了,当着该区两位副区长的面指责该区官员有意处处设限,导致其陷入困境。该区某主要负责人很生气,要求肖家运必须在该区全区干部大会上,公开给该区官员道歉、认错。肖立即狂怒,拍桌而起,骂后回击,“可以,你要敢做,立即上报市政府和黄奇帆市长!”  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采访结束时,申佳实业法务部负责人讲了一个小故事:2015年春节,肖家运在自己的微信圈发了一条信息,“收获”了300多万元现金。  这条微信圈的内容是,“作为一个所谓亿万身家的老板,我今年各种应缴纳未缴和已经缴纳的税金6500万元,今天我回家过年,送走最后一个债主,口袋里只剩1.8万元,我不知道是该为自己高兴,还是该为自己悲哀。终于可以回家过年,没能给自己的妻儿老小买一分钱的礼物,心里想的是怎么面对自己的家人,为不让老婆、孩子看到我忧虑的心情,就把家人支到海南过春节,自己一个人在家偷偷过了一个春节。现在各种滋味五味杂陈,心情非常复杂,就一个人炒了2个小菜,开了一瓶白酒,喝干了,细品人生苦涩。”  很快,有几个生意上的朋友看到微信圈,各自划了30万元至50万元到肖家运账上,说,“还得了就还,还不了就算了。”这条微信,换来了300万元现金。  2016年的春节,肖家运会怎么过?  副稿二:  重庆民企的“对官困境”待解  据本报记者获得一份重庆市工商联“结合对全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三方评估调查”报告称,重庆市“一些政府部门支付款项履约不及时”成为导致该市500余家受调查民营企业资金紧张的第三大原因。  前两大原因分别是银行抽贷、停贷、缩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等关联企业的三角债增多。  重庆市“一些政府部门支付款项履约不及时”主要有三种特征,一是税款和政策性补贴应返未返,二是向民企借款应还未还,三是工程款应付未付。  税款和政策性补贴应返未返的案例,主要有重庆神驰机电公司(记者注:该公司注册地为重庆市北碚区)返还款906.4万元;2011年,重庆申基投资实业集团在某区投资时,与区政府签订合同,约定项目完成一期工程后,区政府将返还部分征地就税收费用,共计6000多万元,至今仅返还2400万元,还剩3000多万元没有履约。  三年前,重庆浙江商会一个项目落户某区时,当地政府承诺项目补助资金1.8亿元,自今没有兑现。  向民企借款应还未还的案例,仅有南川区政府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先后向重庆申佳实业公司借款不还,不支付利息,企业濒于破产这一个案例。  工程款应付未付的案例相对较多。其中重庆海丰集团已被多家债权人查封冻结资产,但有两个区县的市政工程拖欠该企业的应收款达1.5亿元;重庆公路工程公司分别以BT模式和BT+EPC模式在两个区县承建工程,项目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至今欠款合计达7.66亿元。  此外,重庆清江集团承建的三峡移民工程,三峡库区试验性蓄水都快5、6年了;重庆实力公路公司在某区开发区的工程都已经翻修、改造了,但业主仍以人事变动、资金紧张、年底兑现等借口一拖再拖,至今未付工程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 传真:023-- 邮箱: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本费用总额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