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业是指什么有业大恶极乙生“一入地狱无有出期”的说法!哪地藏王菩萨怎么办?老人家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向宏愿。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介绍)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介绍)
今日<span style="font-size:16line-height:150%;color:#月<span style="font-size:16line-height:150%;color:#日,农历七月廿九,汉传地藏菩萨圣诞;十斋日。值此殊胜节日请依身、语、意三门尽力行善、吃素、放生、供灯、护戒、持咒、诵经。回向世界和平、无有灾厄、有情众生安乐吉祥!祈愿所有因意外、天灾、人祸罹难的有情众生、被堕胎儿、被杀众生都能得闻佛法往生善道!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遂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于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引,梦游地狱,见鬼王无毒,求得母亲得脱地狱,婆罗门女醒来方知梦游,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释迦佛告诉文殊说:“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就是说地藏前世的身世为求母得脱地狱的婆罗门女。又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受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络绎不绝。地藏菩萨形象也很有特点,一般菩萨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据《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等记,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归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萨像还常有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谤听”或“善听”。地藏殿的胁侍为金乔觉修道时曾资助过他的闵姓山主及其儿子,二人后来皆随金乔觉出家,九华山成了地藏道场后,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萨的胁侍。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其名号与形象如下:(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饿鬼道。(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地位相当于“代理佛”。《地藏本愿经》又说,释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极本荐亲,共登极乐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从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以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一.地藏圣号的由来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菩萨因何名为地藏?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醒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已,便即腾身,往灵鹫山,白佛言:“世尊!我见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愍心,生爱护心,唯愿世尊,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如来,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我见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遇善知识,求学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心生欢喜,于三日内,授我预知万理,消除罪恶。又将一切恶鬼,招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伏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还活。二.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一)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为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不信三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受苦。此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女孝顺,为作功德,离狱生天。(二)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意其母在地狱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地狱苦。这两个故事,说明地藏菩萨提倡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作子女的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劝说父母,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具足正见。中国人特重孝道,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中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无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结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莲池、憨山、澫益四大师和先师圆瑛大师,都特别推崇地藏菩萨。其意趣所在,是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相适应。(三)在过去久远不可说劫前,地藏菩萨曾为大长者子。彼时有佛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敬慕。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度一切苦恼众生。长者子遂发愿,我今尽未来劫,为一切苦恼众生,悉令解脱,我方成佛。佛的相好,是功德庄严,具足万行的体现。地藏菩萨于久远劫前行菩萨道,说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萨,为度众生,故于秽土,现声闻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相貌长得好坏,是其思想与行为如何的集中表现。今人不察,不在行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办法,结果是适得其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答复地藏菩萨的话:“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的话,是发人深省的。(四)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令其实乐,得至菩提,绝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萨是。这个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萨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那里最艰苦,就到那里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当然是地狱。所以地藏菩萨的工作对象,是在地狱里度极重罪的众生,那些恶贯满盈的众生,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圣号,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狱相,隐而不现。医生治病,要注意防与治相结合,地藏菩萨度众生也是如此。对已堕地狱的,令其离狱。但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末堕地狱的众生身上,如何令其护持善根,永远不造堕地狱的恶业。在《十轮经》卷三,介绍有四类十一种罪,能使人堕入地狱。(一)五无间罪:①杀父,②杀母,③杀阿罗汉,④出佛身血,⑤破和合僧。(二)造五无间四根本罪:①杀、②盗、③淫、④妄语。(三)谤正法。(四)疑三宝。若人犯上述十一种罪中的任何一种,必堕无间狱中。地藏菩萨向人们广泛宣传这十一种罪是堕地狱的种子和因缘。使人们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特别要认清堕地狱的极恶业,才能避恶趋善。不造此类的恶业,就不受恶报,免堕地狱。三.肩负重任的地藏菩萨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昔于忉利天宫,受释迦世尊嘱咐,于释迦寂灭以后,未来的佛弥勒未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娑婆世界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释迦佛把这一重担,交给地藏菩萨。并殷勤嘱咐他,对那些尚在恶趣受大苦的众生,要特别关心,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至弥勒佛出世时,使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十轮经》卷一说:“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教化众生,非始于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地藏菩萨每日是怎样的工作呢?在《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每日清晨,入恒河沙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就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菩萨每日清晨还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饥馑劫,利益安乐,诸有情事。地藏菩萨有二个显著特点:(一)常居秽土。“我今学世尊,发如是大愿,当于此秽土,得无上菩提”(见《十轮经》卷一)。地藏菩萨的伟大精神,越是浊恶世界越要去,越是恶业深重众生越要去度化,释迦佛是在秽土成佛的,地藏菩萨发愿学习释迦佛在秽土成佛的高风,可见他是释迦精神的真正的继承者。释迦佛因将无佛时期,在秽土教化众生的艰巨任务,交给地藏菩萨。自然是十分放心的。(二)现出家相。在诸菩萨中,地藏菩萨与众不同的,是现出家相。不像其它菩萨,基本上都是现在家相的。如观音菩萨,现白衣大士,或天人相。文殊菩萨现童子相。普贤菩萨也现在家相。所以现在一般寺庙菩萨的塑像,或画像,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菩萨。都头戴天冠,身披璎珞的天人相。唯独地藏菩萨则不然,据《地藏菩萨仪轨》,画地藏像,须作声闻形,身披袈裟,覆右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台上。或有幢幡,左手持莲花,右手持宝珠。地藏菩萨为什么要现声闻形?这是由于他在秽土工作的条件决定的。秽土的众生,无明痴暗、多诸邪见。地藏菩萨为了令众生“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故现出家相。《十轮经》说:出家的僧相,是秽土世界的清净幢相,可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提出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四.地藏比丘其人其事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乔觉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见山峰状如莲花、峰峦耸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览胜,叹为希有。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土)。常被毒虫伤螫,亦端坐无念,置之泰然。地藏素愿写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俞荡等人写献,得以归山。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内。洞旁有一破锅,存在残粒和着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知此乃新罗王子,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时九华山地为闵让和所有,建寺须请其施舍山地。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闵公许之。地藏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现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寺院建成后,各方学者云集此山,特别新罗国的僧人,来此日多。因国内外僧众咸集于此,生活即发生困难。地藏于山中掘石得土,其色青白,细如面粉,供众食用。寺中僧人为求法而来,虽然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被人称为“枯稿众。”但是他们在地藏的领导下,团结、精进,一心向道,以苦为乐。后新罗国王得知地藏在九华山开办道场,即派人运粮供养。地藏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时年九十九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哑,跏趺而灭。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此即地藏生前宴坐之地。这就是九华山建寺之因缘。由斯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齐名,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全国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地藏比丘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每年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鼎盛,深为民众所信仰。五.大愿解脱法门中国熟知的四大菩萨,于名号上皆加一赞词,如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可见地藏菩萨的愿力是特别深广的。愿是十度中第八愿波罗密。《瑜伽师地论》说:“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密多与精进波罗密,而为助伴。”愿是精进的动力,精进是达到愿力的志趣。实贤大师说:“常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无益。”愿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是总愿,无论发什么愿,都离不开四弘誓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音的六愿及十二愿,普贤的十大愿,弥陀的四十八愿,释迦的五百愿,地藏的大愿,均称别愿,地藏的大愿,又称本愿。本即根本,即最初发心时所立的志愿,乃至成佛,与本无异,故称本愿。地藏的本愿是什么呢?昔婆罗门女于觉华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令得解脱。”光目女于清净莲华目佛前,发誓愿言:“若我母永离三毒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地藏菩萨的大愿,可以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由于大愿具足,度众生速度(精进)是惊人的。如《大方广十轮经》说: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功德成就众生。于过去无量恒河沙诸佛所,久发大悲坚固誓愿,皆悉成就一切众生,庄严势力,犹如雷震。于一食顷而能成就无量亿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地藏十轮经》亦说:“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就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于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为法所求意愿满足”。地藏菩萨的大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六.地藏菩萨的功德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悉得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经上又说:若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求己所愿,如求健康,求财富,求断烦恼等。于一百劫中,求诸大菩萨,还不如有人,于一顿饭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名念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功德大,若有所求,皆得圆满达到愿望。释迦佛也曾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说:“如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见《本愿经》上)。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堕恶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贵端严,鬼神护卫。若人“临命终时,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见《本愿经》)下。地藏菩萨为什么能具有不可思议功德?《占察经》说:“地藏菩萨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萨婆若,即一切智,佛的智慧。萨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觉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样的深广。此说地藏菩萨于无量无边劫修行。早已达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圆满具足,早应成佛了。但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故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普度众生。《楞伽经》也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是说菩萨以大悲愿力,发愿度一切众生,虽然功德智慧与佛齐等,而不现佛身,始终现菩萨身,于十方世界,度脱众生。七.一实境界《占察经》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云何开示求大乘者?地藏菩萨答说:应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萨对一实境界的开示。有以下三方面:(一)生佛无别,同一真如。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不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一真如故。这里可以清楚看出,地藏菩萨的一实境界,即是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说的真如缘起。(二)妄心无体,妄境不实。地藏菩萨看来天下本无事,只因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若无知觉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三)心境互依,似有实无。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与诸妄境,相依而有。所谓心生故则种种法生,法生故则种种心生。诸法从心所起,与心相应,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一切境界,随心所缘,念念相续,生灭不停。一切诸法,这一互相依赖的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如镜中像,无去无来,本性空寂。 八.一心二相地藏菩萨依一实相境界为体,认为心有二相。一者心内相:有真心和妄心的区分。真心: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常恒不坏,是一切法建立和生长的依据。这个真心。湛然圆满,无分别相,亦名自性清净心。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功德,清净之业,亦名如来藏。遍一切处,圆满不动,亦名诸佛法身。妄心: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为因为体。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然内虚伪,无有真实。二者心外相:如梦所见种种境界,为果为因。皆依无明妄识。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依妄境界熏习力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名众生。 九.修学二种观道第一修唯心识观: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随心有所缘念。令心知己内心,自在念想,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自见有差别相。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是名修学唯心识观。修学唯心识观的步骤有以下三点:(1)修色寂三昧:守记内心,则知贪嗔痴想,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阳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2)修奢摩他观:得色昧三昧已,进一步当修奢摩他观,思维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去无来。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3)修毗婆舍那观:想见内外色,随心生灭。乃至见佛色身,也随心生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非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离一切执,去一切见。地藏菩萨认为能如是修习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第二、修真如实观:修此观者,当知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妄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时,受、想、行、识,粗分别相,不现在前,辗转得入心寂三昧。上述二种观道的修学,利根者已知一切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犹如梦幻。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当修真如实观。钝根不知一切境界,悉是唯心,染着情深,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令先修唯心识观。至于那些善根微薄的人,诸恶烦恼,不得调伏。畏堕恶道,畏不常值佛、菩萨,不得听闻正法。可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念地藏菩萨名号。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菩萨法身及诸佛法身,与己身体性平等,无二差别,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此人舍身,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十.因果报应地藏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很深,多造恶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着重宣传因果报应说,并从业感差别的角度。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自作自受,业感缘起的道理。在谈由因感果的问题上,说得这样具体和入理,在别的经里,尚不多见。地藏菩萨的用意,是将因果关系说清楚,使人们都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责,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着积极意义。欲知二十三种因果报应的具体内容、请看《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地藏菩萨说因果报应,很少神秘色彩。只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这二十三条的内容,包括个人、家庭、社会许多道德范畴。如果我们能仔细玩味,认真寻求,必能从中吸取很大的教益。所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真理,是有益于社会人心的,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理。希望教友们,常念恭敬“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地藏菩萨本愿经》。这对于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虔诚的佛教徒。来报答四恩,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大事。【友情提示】:一、历史消息查询点击右上角图标“···”选择“查看官方帐号”,可查看历史消息。二、恭请转经轮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慈心悲愿菩提精舍微店,恭请殊胜法宝转经轮三、快捷查询回复【】括号中的数字(不包括【】)即可查看相关内容:【gf】每日在线供佛,积累福报资粮【1】转经轮功德利益【2】万台转经轮大共修【3】烟供功德利益及共修法讯【4】宣化上人关于堕胎的开示【5】如何知道一个女人的福报走向【6】素食有什么好处和理由呢【7】索达吉堪布:问佛陀情为何物【8】索达吉堪布:幸福的根本是心【9】索达吉堪布:千万不要忘记三殊胜【10】索达吉堪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怎么理解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即将打开""小程序查看: 8518|回复: 76
佛菩萨到底有没有护念我们?
在线时间69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 &后学经常听到有人说:“佛菩萨都不护念、保佑我们!”譬如某甲求佛菩萨帮忙,希望身体能够恢复健康;求了以后,身体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更糟糕。又譬如某乙因为景气不好,求佛菩萨帮忙他度过难关及赚大钱;求了以后,非但没有赚钱反而亏大钱。又譬如某丙求佛菩萨帮忙,让他能够升大官、发大财;结果升大官的人不是他,是别人!又譬如某丁求佛菩萨帮忙,让他的儿子、女儿今年大学联考能够金榜题名;结果某丁的儿子、女儿没有考上大学,都落榜了!诸如上面所说,都是在世俗上请求佛菩萨帮忙,让他们所求的愿望能够顺遂。那么佛菩萨到底有没有护念我们呢?  
&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佛菩萨时时刻刻都在帮助及护念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今天将举六个经典中的例子来说明佛菩萨到底有没有护念我们?第一个例子,是有情堕入地狱道,佛菩萨会观察众生以往是否有种下善根,如果以前有种下善根,佛菩萨会藉此善根让众生脱离地狱苦。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个人叫作干达多,平常作恶多端,有一天他路过一个地方,发现脚下有一个东西,原来是一只蜘蛛,他生起了一念慈悲心没有将牠踩死。由于干达多平常作恶多端的缘故,死后堕入地狱中受苦。这时,佛菩萨观察干达多生前因为一念慈心没有将蜘蛛踩死,所以变化出一根蜘蛛丝出现在干达多的头上,干达多发现了,犹如久旱逢甘霖一样非常高兴!赶紧跳上这根蜘蛛丝努力往上爬,想要脱离地狱的痛苦。爬了一阵子以后,低头一看,发现有很多的地狱众生也循着这根蜘蛛丝一起爬上来,干达多一想:“这么细小的蜘蛛丝,怎么可能负荷这么多人的重量呢?万一蜘蛛丝断了,我岂不是再一次回到地狱受苦!”由于干达多不愿意让众多的有情一起脱离地狱,所以将尾随于后的有情踢下去;因为干达多生起了这样的歹念,所以整个蜘蛛丝断了,干达多与其它的众生又回到地狱受苦了。这个例子告诉大众,佛菩萨会观察因缘,观察你过去无量世以前有没有种善根,如果有种善根,佛菩萨就会想尽办法让众生脱离困境,这就是一个佛菩萨护念我们很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干达多生起了歹念而下堕,干达多早就脱离地狱之苦了。  
&&第二个例子,说明众生在畜生道中,佛菩萨也会观察众生因缘,让众生可以早日脱离畜生道,乃至能够帮助众生未来可以证得二乘菩提的辟支佛果。在经中曾叙述如下:一日,舍卫国下血雨,国王与群臣莫不惊惶!国王随即召唤群臣占卜吉凶,得知:“今天刚出生的婴儿当中,有一人蟒出生,将会毒害众生。”于是国王下令,将当天所有出生的婴儿全部送往宫中检查。果不其然,发现其中有一位婴儿当他张口吐出唾液于空瓦罐时,立即化成火焰;大家觉得很恐怖,于是将人蟒送到空无人烟处。同时国王也下令,凡是国中将死的人,送到人蟒处所。人蟒一见,即吐毒气而杀之,这样总共毒杀了七万两千人。后来人蟒年老得病将要命终,佛怜愍人蟒所犯的重罪,未来要下堕恶道无有出期,所以叫舍利弗去度牠。舍利弗以神足通到人蟒处,人蟒看了,三次放毒气欲毒害舍利弗,都没有办法将舍利弗毒死;后来知道是舍利弗尊者,心生起了一念慈心,七次上下反观舍利弗。不久,人蟒死后便上升天上。摩竭王为此事到 佛的精舍,向 佛禀白:“人蟒所犯的罪极重,不知今生何处?”佛说:“已生第一天上。”摩竭王闻 佛所说,觉得很奇怪,再一次向 佛禀白:“犯重罪的人,为什么可以上生天上?”佛开示:“人蟒见舍利弗,生起一念慈心,七次上下反观舍利弗;因为这样的缘故,有很大的功德,所以死后生第一天;在第一天福尽以后生第二天,到第七次以后下生人间,证辟支佛果而般涅槃。”摩竭王白佛言:“人蟒杀了七万两千人的命,难道不需要一命来偿还一命吗?”佛开示:“当人蟒证得辟支佛果时,其身犹如紫磨金色非常光耀,有一天辟支佛在道路旁树下打坐入定,当时有七万多名大军路过,看见辟支佛,以为是一座黄金打造的人像,所以上前用刀去割取黄金;待士兵一一取得以后,才发现是人肉,并不是金子,便将人肉丢弃于一旁扬长而去,辟支佛也因此而般涅槃。人蟒今世所造的重罪,到那个时候还是要偿还的。”这个例子告诉大众,纵使众生在畜生道所犯的罪业很重,佛菩萨还是会观察众生的因缘,暗中护念众生、帮助众生,使得众生能够脱离苦难,乃至未来可以证得辟支佛果。  
& &第三个例子,是说明众生能够接触佛法,受三归五戒开始修学佛法,乃至有机会听法师说法而掉下一滴眼泪者,都是佛菩萨在暗中护念着。譬如你受三归五戒时,佛就会派遣二十五位护法神暗中保护你,让你免除很多外在的干扰;这些外在的干扰,有很多是你不知道的,不是吗?又 佛在经中曾开示:“善男子!佛灭度后,若有法师善随乐欲为人说法,能令菩萨学大乘者,及诸大众有发一毛欢喜之心,乃至暂下一渧泪者,当知皆是佛之神力。”(《大乘方广总持经》)佛开示:“于 佛灭度后,若有法师为人说法,大众听了法师开示,想要修学大乘法,以及与会大众有人对大乘法能够生起一丝丝的欢喜心,乃至因为欢喜感动而滴下一滴眼泪者,都是佛的威神之力加持的缘故。”从 佛的开示可知,佛菩萨都是慈悲为怀,都是为众生设想,都会想尽办法让众生能够结下大乘殊胜的法缘,未来可以修学大乘法;乃至因为欢喜心而滴下一滴眼泪者,都是佛菩萨护念所致。初学的菩萨,佛尚且如是安排,久学的菩萨,难道 佛不会加以安排及眷念吗?当然会嘛! 
&&接下来第四个例子,就是针对久学菩萨能够明心见性,也就是佛菩萨观察菩萨因缘成熟,令菩萨生起一念而明心见性。佛在经中曾开示:“善男子!菩萨未来于五浊世中得陀罗尼三昧者,一切皆是佛之威力。”(《大乘方广总持经》)佛已经很清楚开示,众生于参禅时,佛菩萨当然会观察众生的因缘是否具足,如果因缘具足了,佛菩萨只要给你这么一念,你就明心见性了。并不是你很厉害、也不是你很有能力可以明心见性的,而是佛菩萨在背后给你这么一念,才明心见性。    
& &第五个例子,是十地菩萨在第三大无量数劫快结束的时候,还要 佛的加持,才能成为十地满心菩萨。佛在经中曾如是开示:“当十地菩萨快满心的时候,大宝莲花王宫殿自然现前,当十地菩萨进入大宝莲华王宫殿时,菩萨放光照耀十方,一切世界普皆震动,其光明从十方诸佛脚下进入;这时,十方诸佛知道有一位十地菩萨即将满心,因此十方诸佛不仅眉间放光遥为十地菩萨灌顶,使得十地菩萨大法智云现起,成为十地满心菩萨,亦名受职菩萨;而且十方诸佛还发动九地以下的菩萨皆来围遶十地菩萨设大供养,并于瞻仰此菩萨时,蒙 佛放光加持,而各个获得百万诸三摩地。”这个例子告诉大众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十地快满心的菩萨,还是需要诸佛的加持,才能成为十地满心的菩萨。第二个重点:当十地快满心的菩萨放光照耀十方世界时,如果你是十地以下的菩萨,一定要参与此次盛会,因为你也会获得十方诸佛余光的加持,使你获得很多的三摩地,让你的修行很快增上;而这些三摩地,并不是靠你自己努力修行才能成就的。  
& &第六个例子,是等觉菩萨百劫专修福德的时候,还是需要诸佛加持,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论中曾记载着:【问曰:“菩萨几时能种三十二相?”答曰:“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释迦牟尼菩萨九十一大劫行办三十二相。”】(《大智度论》卷4)有人提问:“等觉菩萨要经过多久才能成就三十二大人相?”论主回答:“最慢要经过一百大劫,最快只要经过九十一个大劫;譬如 释迦牟尼菩萨经过九十一个大劫专修福德而成就三十二大人相。”接着论主又说:“过去久远劫以前,有佛名为弗沙佛,当时有两位等觉菩萨,一位名释迦牟尼菩萨、一位名弥勒菩萨。弗沙佛观察两位菩萨心性是否已经纯淑,弗沙佛观察释迦牟尼菩萨,知道释迦牟尼菩萨心性尚未纯淑,而诸弟子心性皆已纯淑;接着再观察弥勒菩萨,知道弥勒菩萨心性虽然已经纯淑,但是弟子的心性尚未纯淑。这时候,弗沙佛思惟着:‘一个人心性纯淑比较容易度化,众人心性尚未纯淑难可迅速度化。’如是思惟后,弗沙佛欲使释迦牟尼菩萨很快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上雪山在宝窟中入火定。当时释迦牟尼菩萨作外道仙人到山上采药,看见弗沙佛入火定中放大光明,见已心里非常欢喜,所以翘一脚站立、叉手向佛,心无旁鹜观察着,如是七天七夜眼睛未曾动转过,并且作了一首偈来赞佛,那就是:‘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所以释迦牟尼菩萨超越九劫,仅经历九十一个大劫便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从上面例子,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就算你是等觉菩萨,还是需要诸佛的护念才能成就,因而转入妙觉位中,并不是靠自己努力才能成就的。  
& &综合上面六个例子,告诉大众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在未进入佛门之中仍然在三恶道受苦,佛菩萨还会观察众生往昔因缘,然后藉此因缘让众生脱离苦难,可以实证二乘菩提当中的任一个菩提,乃至为你安排接触大乘法的机会。第二个重点:当你有机会进入大乘法修学,从佛菩萨为你安排接触佛法开始,让你受三归五戒,以及安排真善知识来教导你建立正知见,中间于参究时,让你生起一念而明心见性,乃至后来成为十地满心菩萨、等觉菩萨,都需要 佛的护念;从来没有任何一位有情能够自外于佛菩萨的护念。第三个重点:既然你所有的一切成就都是佛菩萨安排而造成的,那你有什么好骄傲及炫耀的?  如是经过后学详细说明以后,就会相信:佛菩萨时时刻刻都在护念我们,哪里没有护念我们?所以身为佛弟子们能不对佛菩萨感恩戴德吗?
佛菩萨无一时刻不在想念众生。
在线时间338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谢谢师兄,这帖子真好
在线时间81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佛菩萨只是教我们善护自心、善护自念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18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楼主帖子里说的佛菩萨护念,貌似一直有什么神明一直在关注我们,跟上帝差不多嘛!
还有一些人很爱说,“人在做,天在看。”那么,天是谁?怎么看的?
这些说法,其实都似是而非。心内求法尚不可得,何况心外求法?
在线时间31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楼主帖子里说的佛菩萨护念,貌似一直有什么神明一直在关注我们,跟上帝差不多嘛!
还有一些人很爱说,“ ...
地藏经读过么?
在线时间2362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0:30签到天数: 267 天连续签到: 109 天[LV.8]以坛为家I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10595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140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好帖,增加了我的信心
希望佛菩萨来加持我{:soso_e163:}
在线时间18593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愿众生毕竟离苦得乐,早日成佛!
随喜赞叹师兄好帖!看了我好开心!{:soso_e128:}{:soso_e163:}
在线时间2600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14签到天数: 233 天连续签到: 22 天[LV.7]常住居民III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在线时间38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文章很好!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254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93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20326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15:51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帖子积分精华
如來至尊 正等正覺 是我世尊
在线时间92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佛经中的菩萨都是慈悲的,现实中都是残酷的;我觉得现实就是现实,不要沉迷于书本上;现实一点,一切都要靠自己---
在线时间376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69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楼主帖子里说的佛菩萨护念,貌似一直有什么神明一直在关注我们,跟上帝差不多嘛!
还有一些人很爱说,“ ...
师兄提出来的关于神明一说,上帝一说,回复简要如下:&&以佛陀在四大悉檀里的世界悉檀来说,一切众生所居住的环境,依于众生心烦恼的粗重或者是微少,由下往上可以分别为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欲界共有六天,由下往上分别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则有十八天,在初禅有三天,就是梵众天、梵辅天以及大梵天;在二禅、三禅也都各有三天;在四禅则有九天,除了一般外道凡夫所生的四种天之外,还有修学佛法证得三果以上的圣人所居住的“五不还天”,或者叫作“五净居天”。无色界则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天。而一般民间信仰所礼拜的玉皇上帝以及玄天上帝等,都是安住在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也就是忉利天,居住在这里的天宫内,统管欲界天的文武百官,在天上享受著五欲诸乐,身心欢愉。然而,玉皇上帝他对于自己的生老病死,与自己生活上所必须面对的烦恼,却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他对于死与生这两个境界,是无法加以操控,而不能随心所欲自己作主的;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们与大多数的众生一样,也是要随业往生的。
&&因为有情众生的福德以及智慧各个不同,依著有情众生所造的善恶业,这些业种都会收藏在如来藏中,未来生所感得的异熟果报,也就会有四圣六凡等十法界的不同。四圣指的是,佛、菩萨、缘觉以及声闻等四种证得佛菩提道或是解脱道的圣人,而六凡则是指,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种还在生死轮回当中的凡夫。
& &那么为什么有许多人都说世间是由上帝造物主所造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世尊在《阿含经》当中也曾经有详细的说明。在《长阿含经》卷十一当中的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这样子的:佛陀告诉一个外道的修行人说:“曾经有外道说:‘一切世间都是由大自在天主所造作的。’我问他说:‘一切世间真的是由所谓的大自在天主所造的吗?’他没有办法回答,反问我说:‘那么这个事情的真相是怎么样呢?’”世尊就告诉他说,当一个世界开始败坏的时候,在色界的二禅光音天有一个天人,在他的天命终了的时候,出生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初禅天当中。因为他是第一个出生到那里的天人,所以在他出生的时候,那里还没有其他的有情,是空无一人的。然后他就对他所在的那个初禅梵天生起了贪爱乐著之心,在他的心中也想要使其他的众生出生到这里来。后来,果然也有其他的众生在命终之后出生到那里去。在那个时候,那位先来的天人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想说:“我应该是忽然而有的大梵王,因为并没有人造作我啊!我对这个世界是最为自在,最能够以微妙的造作及变化一切,所以我是这里一切众生的父母。我最先来到这里,我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我的神力才有了其他的众生,所以是我造作了这些众生。”而其他来到这个梵天的天人,也都随顺于他的这个想法,都恭称这位最先来的天人叫作大梵天主,“因为先有了大梵天主,后来才有我们这些人,一定是这个大梵天主造作了我们。”后来的这些众生,当他们在初禅梵天的寿命终了之后,出生到了人间这里,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就剃发出家,打坐修行。有一天在禅定之中,忽然忆念起过去在梵天上的事情,他就向大众说:“大梵天主是忽然而有的,而且是常住不变的造物主;我们所有的人则都是大梵天主所造的,所以我们是变化无常而不能久住于世间的。”佛陀就告诉这个外道的修行人说:“那些外道人因为这个缘故,都各自说是大梵天主造了这个世界,但是真相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大梵天主根本没有能力来打造这个世界。世界上只有佛陀才能够完全如实了知造作世界的真实道理,佛陀是无所不知的,所以才能够称为如来。” 
& &从上面这个 世尊所开示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是位于色界天的大梵天主,他也并不清楚世界以及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当然更没有能力造作;只是他自己想像而认为世界是他所创造的,其他后来出生到梵天的人更是以讹传讹,这真是误会一场啊!
& &从以上的种种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佛教其实并不否定上帝的存在;但是很清楚上帝其实并没有能力来创造宇宙万物,也没有办法来主宰有情众生的祸福;我们以 佛陀实证的神通智慧来看上帝,也不过就是六道众生之一,这个上帝其实并没有脱离轮回的枷锁,他仍然需要修学解脱道或者佛菩提道,才能够真正出离三界生死,而得到真正的自在的。
在线时间19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师兄提出来的关于神明一说,上帝一说,回复简要如下:&&以佛陀在四大悉檀里的世界悉檀来说,一切众生所居 ...
那我有大疑问,是不是善业比恶业先成熟呢?还有人蟒还债受刀割,可是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欠下的债太多,如果都要还清才能成道,那怎么还的清?
在线时间18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师兄提出来的关于神明一说,上帝一说,回复简要如下:&&以佛陀在四大悉檀里的世界悉檀来说,一切众生所居 ...
多谢师兄详细解释。
在线时间4990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4:07签到天数: 175 天连续签到: 73 天[LV.7]常住居民III帖子积分精华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中的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