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商租地修建办公室的相关合同房屋不使用满两年的如何处理

我国农村进程正在加速,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告别几千年小农经济,步入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这个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实施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冲突,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的地方并没有遵照农民自愿流转的原则进行,我们在江苏兴化市临城镇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村民的不满。

自今年中央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后,有些地方政府不可避免会为了追求政绩和规模化经营,强迫或变相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明明是租用土地半年,却再也拿不回来。土地流转中问题出在哪里?当然也有的地方,上访村变成了合作模范村,出现这种变化的内在原因究竟是什么?今晚一起来探讨土地流转中如何保证农民利益。

明明是出租土地为何却再也拿不回来自己的田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新银村村民:他现在卖掉了,我们也不知道,干部讲了这个没有用,那他欺骗老百姓,没有用就没有合同了,他就没有合同欺骗老百姓了。

兴化市临城镇新银村的殷美选到现在也没闹明白,自己在2013年跟村委会签了份协议,明明是把自己的土地租用半年,但是现在这3.15亩土地却再也拿不回来了。

殷美选:现在变成工地了,田没有了,变成工地了,你说怎么办合同到期了,最后一分没有了,现在我不租了,你把田拿出来。

村干部:2014年的租金已经给他了。

殷美选:现在我不租了,合同到期了。

村干部:但是这一块已经征用掉了。

殷美选:被征用的又不是卖给你的。

殷美选和村委会签的这份协议里提到,当时村里一共需要流转土地530亩左右。其中涉及乙方(殷美选家)面积,为了确保种植户种植收益,做到和谐流转,经甲乙双方同意,达成如下协议。没想到这协议一签,土地一流转就没有了,殷美选觉得必须得向当时和自己签合同的村委会主任殷杰珍讨个说法。

殷美选没想到签了协议后土地就流转没了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新银村村委会主任殷杰珍:这个是2013年6月10日。你听我说,到2013年11月,为什么只有4个月的时间,就是这一块不好种了,他的田在这里,我们就是说,你不要种了。

殷美选:你们为什么说不能种了,你种了?

殷杰珍:一千块钱一亩,这个是长期合同。

殷美选:这个不是长期合同,这个没有签合同。

同样是在新银村,村民殷远征也觉得村里的土地流转是笔糊涂帐,今年他一气之下索性把自己家的地抛荒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就是您的地是吗?现在换给你的?

殷远征:因为我以前不到七亩地,现在只有一亩多地,我又没有收入,所以我不愿意种了,那么我要种的话,我肯定还是要种以前我自己的地。

殷远征告诉记者,这几年,镇里开始兴建工业园,村里也每年都在搞土地流转和重新分配,今年土地分下来之后,自家的地莫明其妙缩了水,就算按村里的说法是被征用了,但连个正式的合同都没,租金是什么标准?租期多少年?自己都是一头雾水。

记者:那是怎么样形成这个规定约定的呢?

殷远征:我也不知道,因为当时的话我人不在家里,我人都是在外面。

记者:那家里边其他人没签吗?

不止是殷美选和殷远征,在新银村,说到土地流转的问题,其它村民有不少疑义。

村民:我们老百姓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怎么同意不同意。

记者:什么时候才知道?

村民:才知道的,就是今年才知道的。

村民:嗯。知道了也没有用。

村民:没有什么明文,老百姓也不知道。

村民们告诉记者,因为土地流转过程不透明不民主,引起村民的不满,在去年甚至还导致了流转出去的集中连片400亩土地抛荒。

村民:就是有些村民同意,有些村民不同意,那就不种了,不种就不种了。

记者:那去年为什么您不同意这个。

村民:我们老百姓就是要上交什么东西,要把帐结回来,村里面不给我们查,他说你们老百姓没有权。

记者:就是因为帐目不清不同意流转。

村民们说,就是因为土地流转后抛荒的事,前任村支书被免了职,今年,流转出去的土地倒是已经通过招租进行了耕种,但是还是有村民还是没闹明白,自己土地怎么就越分越少了?为此,他们没有少找村委会主任。

江苏省兴化市新银村主任殷杰珍:那么这一块。你听我讲,这整个这一块,我们土地整个这一块,我们是经过村里党干部会议,村里代表一致会议通过了,这个土地流转了。

村民:他是党员,他没有同意。

殷杰珍:他不同意,十个党员你一个党员不同意,两个党员不同意,八个党员同意了。你不可能是100%的。因为这个土地,发展土地的需要,与农民自身利益总得来说还是一个瓶颈,但是符合大多数的群众的利益,我们认为还是同意。

村民:我们不同意,到村里采访,到村里采访,同意不同意,不行到村里采访,不是你这里说了算的,他说经过村委员同意,你到现场,都是假的。

村民们为了土地流转找村主任理论

村委会书记殷杰珍解释说,这两年,随着企业入驻和道路建设,位于临城的兴化市科技工业园在村里征用了部分土地。村里原有耕地面积约为1490亩,在2012年,兴化市农用地转用方案和征收土地方案得到上级批准,在村里征用了97亩土地,扣除100多亩自留地面积,村里人均可分配面积为1.16,但是在2014年,工业园又征用了148.2亩土地,同时租用了583.7亩土地,加上人数变动,人均可分配面积大约剩下了0.65亩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村民感觉土地流转以后越变越少的原因。实际上,每次的农田调整和奖金分配的方案都是经村委会研究,提交支部大会,村民议事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到会16人,同意15人。

记者:这是什么会这是?

殷杰珍:也是土地流转最后的表决。

殷杰珍:这是村民代表会议。

记者:它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

殷杰珍:村委会下设就是每个小组都有两名村民代表,这个是村民代表,我们所有村委会的一切决定,都由村民代表来决定。

殷杰珍说,经过支部大会和村民议事代表会表决之后,这些征用或租用的土地就不再与村民个人签订合同。

殷杰珍:我们村民委员会跟镇政府签定合同。不可能是一家一户的跟镇政府去签定这个合同,这个是不可能的。

记者:为什么不可能呢?

殷杰珍:这个因为什么呢,大部分的群众,是因为村委会村民自治组织,征用的时候,我们村委会就代表了村民。

殷杰珍告诉记者,村民虽然没有签订合同,但并不代表他们不知情。他向我们出示了这样一沓有村民签字的资金分配方案。

记者:那就是像这个东西,就是相当于咱们签的合同吗?

殷杰珍:对。这个分配方案,这个就是分配的,同意了你就签字,不同意的我们没有征用。并且我们还做得很明的,你河南分得面积是多少,河东这一块分面积是多少,自留地是多少,征用款征用地这一块,我们土地流转这个土地流转方案和资金分配方案。那么这个签字率已经达到90%左右。

记者:像在这个表上我们就看不出来它到底要付到多少年,这个年限上面。

殷杰珍:这个再有五年,我们在镇政府签订合同上可以看出来。

殷杰珍向记者出示了一沓有村民签字的资金分配方案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新银村村支书谢瑞华:我们这个流转是为预备留下来的,防止到这个土地批下来以后,要跟老百姓一户一户的征收。

记者:会不会跟保护农田的大的政策有点相悖?

谢瑞华:那我们这个是通过市政府规划的,所有的土地必须符合用地程序我们才进,那么跟老百姓流转的主要是方便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看来,既便是通过审批的征用和出租土地,已在资金分配表上签字并不能替代流转协议。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或者一个行政村为单位,甚至还有以乡为单位,几百亩、几千亩、上万亩的,承租农民的土地,那么对这种情况之下,农民流不流转土地,绝不可以用所谓的少数服从多数,也绝不可以用口头承诺来替农民做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流转期限应由流转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没有农户的书面委托,农村基层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防止少数基层干部私相授受,谋取私利。严禁通过定任务、下指标或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张红宇:我们要求是做到百分之百农民都要有书面的承诺,否则侵犯农民的利益的话,包括引发社会冲突的话,政府应该站在农民的一边。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呈加快之势。根据农业部公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总体上平稳健康,但也存在一些强行推动土地流转,流传过程不公开透明的情况,临城镇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引以为鉴。

前面的节目中我们看到,在土地流转的进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发包,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的案例,引发村民不满或上访。不过,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在江苏太仓市城厢镇,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就发现了一个曾经的上访村变成了合作农场模范村,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上访村变成了合作农场模范村 “三集中三置换”保证农民利益

走进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道路两边分布着格田成方,集中连片的的。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形成了以大承包小包干为核心的合作农场,1370亩耕地只需要14人个进行管理。

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人均种地九十几亩,还是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产量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很快,今年我们水稻是1400斤,那么小麦的740斤,在原有基础上我们算了算,它这样的跟合作农场跟家庭农场的比较,我们现在的毛收益大概在3380块左右,比家庭式的农场增产了大概将近一千块钱。

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形成了合作农场

作为太仓市组建合作农场最早的一个村,东林村在农民自主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土地有序流转,将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而这1000多亩土地的流转和村民的集中安置,只花了不到40天的时间。

苏齐芳:实际上这个会议是2009年的5月4日开的,那么到6月10日,就这一块,6月20日,172人一家不停,全部进行了拆迁安置跟土地的流转。

记者:这一步推行顺利吗?

苏齐芳:很顺利,因为前面我们说话都算数了,老百姓认为村干部也好,政府也好,可信度在增加,所以他们认为自觉地维护,来做这件事了。

苏齐芳说的前面,是指十年前,那时候的东林因为土地问题,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村民周培英:这个就是我们家的宅基地,就是我们生产队的土地,第一个挖机开过来就是挖我们生产队的地,就是在这里,就是在这个地方。

周培英是原来的新横村的村民,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03年7月23日,一辆挖掘机突然开进了地里,一铲一铲挖走了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泥土。

周培英清楚地记得2003年7月23日一辆挖掘机突然开进了地里

周培英:第一反应是心痛,有说不出的苦,那个地挖掉了我们以后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后来,村民们才知道,为了支持附近一条高速公路的路基建设,村干部按上级指示,在村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将土地向外租用了。失去了土地依靠的村民们开始上访。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去了吗?

周培英:太仓信访局我也去了,他们问什么事来的,我们说我们要土地,我们没饭吃。

2004年,原东林村、徐泾村、新横村、姚湾村合并为新的东林村,苏齐芳当选为村党委书记,新官上任第一天,就听说村民又要组织上访。

苏齐芳:当时镇里也好,村里也好,压力也很大的。

苏齐芳说,他觉得这件事的导火索,一是程序不民主不透明,二是村民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苏齐芳:我们就召开了村里街道党委会,认为这个区取土对我们村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取土以后我们发现这个取土面积比较大,将来可能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湖泊。

通过建立生态园,向上级政府申请拆迁补偿,在为村民们争取更大的利益的同时,村委会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透明。

苏齐芳:村干部的拆迁单可以公布在老百姓的面前,让老百姓知道我们是不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来进行拆迁。第二个我们提出来,就是群众工作由群众来做的方法,所以拆迁还是比较顺的,我们三个月就拆了540家人家,一家不停全部拆完了。

记者:那您这个房子就是当时宅基地置换的吗?

周培英:置换过来的,我们家拆房子也拆到270个平房,优惠10%,10%就是27个平方,可以拿到将近300个平方,我们拿了235平方,楼上楼下。前面车库25个平方,后面28。

而让这些拆迁上楼的村民们最终安心的,还是土地换社保的做法。政府将土地安置费用的70%直接打到社保局账上,解决了失地村民们的后故之忧。

苏齐芳:因为像一个老年人,如果说我们这里人均土地大概两亩,纯的效益大概在一年也就是,包括劳动力成本在里面,三千块。但是他土地换社保以后,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当时就可以拿到540左右,现在可以拿到1000多块钱,对他们来说这个账完全可以算得过来的。

除了换取社保,土地安置费中还有一部分钱的走向,村委会也给村民们算得明明白白。

苏齐芳:它大部分的钱是换了社保,还有一部分钱,大概现在算下来大概在七千块钱左右一亩地的资金,这部分钱存在政府的账上,每年有6%到7%的利息,返回给村里,村里再用股份量化的形式来跟村民发放这部分钞票。

实际上,东林村的做法,正是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三集中,三置换”,既: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农民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经营承包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住房。正是有了政策支持,加上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这使得东林村很快摘掉了上访村的帽子,而且在后来组建合作农场的过程中,只用了短短40几天就完成了土地的流转和村民安置工作。

苏州市实施的“三集中,三置换”

太仓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闻铭:一个是尊重意愿,第二个要引导老百姓正确的思维,这很重要。第三个要老百姓看到实惠的效益,土地流转不是目的,土地流转还是要从农民出发,让它增收,让它参与,那么这样才能做到让老百姓满意,让老百姓赞成。

现在,东林村全村已经实现三集中,三置换。周培英住进了漂亮的花园洋房,每个月她和她的婆婆还能有1000多元的养老金。东林家园作为东林村的集中安置点,现在居住着768户村民。走在小区里,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人家安装防盗网。在漂亮的外观后面,也隐藏着村民们的福利。

苏齐芳:我们给他每家每户买了200块的保险,两百块钱的保险背后他们如果失窃,可以在5000块以内可以有保险公司赔给他们,

不管是购买保险,还是现金分红,这都需要村里的经济收入做为后盾。东林村村级经济从2004年合并时的70万元,增长到去年已突破2000万元,村级总资产超亿元,2013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5070元。而这也与合作农场的良好经营状况密不可分。在2009年土地流转之后平整出来的1800亩土地上,有1370亩耕种面积,村里采用的实行“大承包、小包干”的经营方式和“成本核算、绩效挂钩”的经营手段,,把这1370亩土地承包给了村里两位农机手,陈惠芳就是其中一位,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抓紧农闲时间,维护农机。

陈惠芳:现在工作是忙一点,比以前是忙了,收入比以前高了。

记者:比以前高,以前能有多少?

陈惠芳:以前那个时候每年就两三万吧。

陈惠芳回忆当时承包下600多亩地时,还很忐忑,很快他发现自己不是孤军作战,从太仓市农委到临前镇农机战,技术专家三天两头就往他地里跑。

陈惠芳:第二年搞了那个机械化,那个工厂化育秧吗,育秧的时候每天都来的,每天都过来看的。那个一收收起来,作物刚起来的时候,人家一看,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不错,那个时候还没底,到收成下来了,一看,心里那是一块石头放在心底,不是我个人要多少收入,就是对领导看得起我们,我们也有交代了,就是这样的。

记者:那您这样的收入有多少钱呢?

陈惠芳:我们,我就在七八万左右,七八万吧。

压力巨大的陈惠芳首战告捷,于是接下来几年他都信心勃勃地和村委会签订了责任状。

陈惠芳都和村委会签订了责任状

陈惠芳:有指标的,都有指标的,小麦产量,这个是660,现在是650斤,水稻产量是1100,人工肥料都得总成本是1300块一亩,利润指标是75万,是一个分厂的,总公司150万,一个农场总共150万,我们主要是拿奖金的,工资就是18000一年的,到最后是结算,拿奖金的,奖金为主的。

记者:这个是什么意思?40%的奖惩是按什么的40%?

陈惠芳:超产,超产的40%是奖罚,我跟职工也有的,4%是给我的,20%要给职工的。

记者:就是说您跟职工一人一半。

记者:现在您雇了几个工人?

陈惠芳:总共是六个吧。

记者:总共是六个工人。我看2013年这里写的是600斤,今年又涨了,一年一年往下涨。

陈惠芳:那肯定要涨的,不涨的话我们钱拿得太多了,还是600斤,1000斤的话,我们今年1300,超300斤那不得了了,300斤照现在为止要480了,480的40%,那了不得了,那太多了。

记者:那今年能够过好年。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张责任状上,除了奖,还有罚。

记者:我看这里扣分的,就是考核分的标准也很严格,真扣过吗?

陈惠芳:扣过,上次农忙的时候我在收割稻子,割稻,我是领导也那样要求的,我也跟他们职工说的,秸秆不能焚烧的,他们有的职工还不当回事,还烧,真的烧了,就扣了。

陈惠芳:扣了2分吧,扣了两千多块钱。

陈惠芳:真扣了,这个我也心服口服的。

从陈惠芳地里收获的稻米,被送到合作农场的粮库,加工成为富硒大米。

陈惠芳:这个就是分给村民的,一包20斤,他凭两张票子就可以拿走一包东西,不要钱的。一个村民有12张票,他就可以拿一包东西拿走。

记者:这个米的话如果在市面上是多少钱一斤?

陈惠芳:市面上样的米,这个是80块一包,这一包米80块钱。

通过大米深加工,提高了销售利润。除了合作农场里提供岗们之外,公司还和政府部门进行合作,承接政府对外购买的社会服务,比如保洁、绿化,并对有意愿的村民进行培训。

苏齐芳:培训拿到上岗证以后我们就成立劳务公司,成立劳务公司就出钱,把劳务风险保险买掉,我们当时成立已经花了30万块钱,把每个老农民的劳务风险全部买好,保了40万块钱,那么这样后面就成立了劳务公司,下面有七个分公司,分公司在这里面结余越多的,我们给它的奖惩越多,那么这样较好的解决了劳务就业问题。现在在我村里就业的有420个人,其中老农民250人。

实际上,东林村的耕地都享受到了来自于政府财政的支持。对于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种植水稻的面积,太仓市政府给予每亩200元的被贴,对村集体自主经营的,再每亩300元,2013和2014两年,市区镇两级财政共下拨生态补偿资金7487万元。在太仓市,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市共组建合作农场102家,全市36万亩土地,已经有26万亩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其中12万亩是由村和村农场自主经营。

闻铭:我觉得我们的合作农场相当于农业产业里面的一个股份化有限公司,我们要找到一个体制,能把各生产要素有机综合起来,能够市场经营更有效的契合对接,这种机制可能是最先进的机制。

张红宇:土地经营权流转特别讲究有序规范,我们讲规模经营特别讲适度,所以这是两个必要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包括新的经营主体的培养也是,要讲多元化,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来,根据农民的意愿来做一切的事情。农民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农村政策的根本要义。

【半小时观察】流转土地必须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

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有效整合了农业资源,推进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央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后,有些地方政府不可避免会为了追求政绩和规模化经营,强迫或变相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在推动这项工作中,必须注意的一个原则是,不能侵犯农民利益。否则好经就给念歪了。同时我们看到,这项工作牵涉的各种问题相当复杂,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是改革推进中难以避免的情况,但是只要出发点是真正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农民切身利益考虑,虽然走过弯路,但是总会找到合适的路径,取得可喜的成效。

瞭望新闻周刊2013年第13期

    本期目录[瞭望论坛]·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开拓进取[时评]·请正面回应民生关切·土地确权应成为农民“定心丸”·抓春耕保粮安·力促免费师范生“凤还巢”[国际评论]·底特律是怎样走向衰败的[视野]·暸望前瞻·国务院新规细化“依法行政”原则[特稿]·金砖合作新动力·金砖,推动全球经济民主治理的新兴力量·金砖国家全面金融合作空间巨大·聚焦金砖德班峰会成果·金砖德班峰会热词·构建亚洲经济新格局[主题报道]·中非关系新起点·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科巴农场的“世纪高大”·一号公路的金字标识·最“1N”“中国城”·黑非洲的魅力·追赶世界的速度·派往非洲·初见“东非小巴黎”·非洲人寻梦中国·看穿西方抹黑中非合作的企图[热点观察]·鄱阳湖非法采砂乱象堪忧[一线民声]·新“国五条”的深意·农业园变别墅区缘何查处难[高层决策背景]·推进机构改革须处理好四种关系[国情国策]·林业夯实生态文明根基


    [财经]·中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元年[人物]·热地:心系“藏北明珠”[军事]·世界军事强国正在打造“航天母舰”——专访战略学者余爱水少将[社会]·社会心理“风险预警”[视野]·点亮“太阳部落”[国际]·中俄合作的重要性不断增长——专访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文化]·卡马乔的国足难题[社会]·一周网谈:网民对职务犯罪财产刑“全覆盖”充满期待(三则)[视野]·读者笔锋·漫画杂感·时事聚焦·焦点人物·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和地方特色

    文/张立群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开拓进取,周密准备,果敢行动,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扎实将我国经济发展推入更高水平、更小代价、更可持续的发展新时期。坚持底线思维首先要充分认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我国经济筑底企稳,经济增长率出现回升。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空前复杂。最主要的是我国经济正在由高增长阶段转入中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企业、政府、社会必须尽快适应。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市场需求增速大幅降低。2001~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4.1%.2008~2011年降低到3.8%,而资源类产品价格则大幅提高。从国内看,近年来城镇承栽能力的瓶颈,对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制约。具体表现为现有城镇空间难以承受汽车总量的快速增长,一线城市支持住房建设的土地、基础设施潜力不断下降。这些因素越来越明显地制约了汽车、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速下降,订单增速下降,必然降低企业开工率,引起库存调整和产能调整。各类要素资源价格的大幅提高,则使低成本扩张的条件发生了深刻改变。面对这一重大变化,企业需要调整转型。现有产能面临调整,产能建设发展的既有模式,


    包括项目建设主体、项目预期、融资方式等都面临调整。从政府方面看,随着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土地等非税收入的增速也会大幅下降,银行由于风险加大,贷款更为谨慎。这些都会影响到政府的投资能力,以及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能力。从防过热、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到稳定经济增长,政府宏观调控也面临新的考验。从社会方面看,随着竞争加剧,财产责任风险加大,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社会信任度降低等问题也将突出;对低收入群体、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援助能力不够的问题也将突出。综合看,我们正面临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面对空前的风险与挑战,坚持底线思维,首先就要清醒全面地认识面临的这些风险和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我们面对的重要机遇。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是长期和最根本的任务。其具体表现就是持续快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一过程首先有巨大、可持续的内需增长潜力。中国的消费市场是以十几亿人口,从人均GDP6000美元左右,向5万美元左右跨越所支撑起来的,其规模和潜力都是史无前例的。人均GDP5万美元左右,对应的必然是发达国家居民目前达到的消费水平和相应的市场规模。2012年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按照户籍人口统计,只有36%,而发达国家均在70%以上。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还有2亿人左右居住在镇域内。城镇化的任务和潜力仍然非常巨大。随着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和购买力提高,各类消费需求必然会持续扩大。综合分析,未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和潜力决不可低估。这一过程有较好的要素供给保障。从资金方面看,2012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91万多亿元,远大于当年36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生产建设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裕。从人力资源方面看,尽管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存在潜在威胁,但远未成为现实,就业不足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潜力仍然十分巨大。技术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跟随利润流动的各类技术将继续向我国转移,我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包括原始创新也在加快发展。总体看,我国未来的发展在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供给方面具有较好保证。以上条件决定了我国持续较快推进现代化是可能和可行的,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必将释放巨大的发展红利,城镇化瓶颈的消除必将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坚持底线思维必须周密筹划,果敢行动,重在实效。面对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面对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挑战,必须从最坏的方面进行准备,向最好的方面奋进开拓。必须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全局、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周密筹划可行方案和路径。也应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看准的目标、可行的方案就要果敢决策,毫不动摇。要在见实效上下功夫,用改革开放实质性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的转变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让中国梦不断增强感召力和凝聚力。

    文/荆棘连日来,市场疯传近期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虽有相关部门澄清,但各地民众排队购气新闻仍频频见诸报端,部分地区甚至引发抢购风潮。譬如,陕西有市民带速效救心丸抢购天然气,有人一次性甚至买足10年用量,聊城一家燃气公司的大门被挤坏,青岛一家燃气公司的排号机被点瘫。


    无独有偶,北京出租车价格4月份上调的传言同样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有消息称,北京出租车起步价即将上涨至15元,每公里收费上调到2.4元,燃油附加费收费标准不变。尽管发改委以及各省市物价部门纷纷辟谣,但“不会突然涨价”、“短期内不涨价”等模糊回应并未能令人信服。即使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用喇叭一遍遍宣布“未接到涨价”的通知,不少地区的抢购队伍仍不愿散去。此情此景国人并不陌生。与此前的抢盐、抢醋等风潮一样,“抢气”事件再一次演绎了“中国式抢购”。为什么民众逢涨必抢?根本上还是收入有限,公众消费承受能力单薄,消费心理脆弱,对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高度敏感。尤其是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涨价牵动千家万户,一遇风吹草动,老百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由此,一则涨价传言搅动市场、引发恐慌性抢购也就不足为奇了。之前多次事件证明,有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过去的水、电等涨价传闻,几乎都得到印证。对于天然气价格上涨,有地方已经召开价格听证会。种种事件从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传言一出,民众又如何不恐慌?这种时候,特别需要权威部门给予详细解释,及时正面回应民众关切,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群众疑虑,稳定民心。尤其是传言出现的最初时期,相关部门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辟谣。否则,在信息传播异常迅速的当下,迟滞的反应往往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言,政府要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要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进一步而言,还是要进行相关制度建设,规范物价调节机制,当务之急就是要着力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一是明确代表人的选拔标准,确保听证的民主性;二是加强听证制度公开和透明,防治暗箱操作,真正走出“逢听必涨”的怪圈;三是激发群众参与听证的热情,拓宽民众参与途径。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听证制度的程序和实质正义,让公众重拾信心。

    文/夏冠男王自宸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市,海南省东方市积极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在一些试点乡镇,农民们纷纷表示,土地确权了,少了纠纷,多了干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土地确权是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土地稳则农村稳,农村稳则国家稳。国家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民有经营使用权。但长久以来,由于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政策缺失,农民使用、收益、处分土地的权利,长期得不到保障,导致各种土地纠纷不断。更有甚者,通过征地、租地之名,兼并甚至强占强夺农民土地,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东方市的基层干部反映,乡镇80%以上的纠纷上访源于土地权属问题。明确土地权属关系、全面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针对农村土地沉疴的一剂“良方”。从眼下看,土地确权巩固并完善了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查清了土地的“家底”,改善了农村土地管理现状,确立了农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保住了农民的“命根”。从长远看,土地确权为农民提供了长期有效的经营性收入,又能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为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打好基础,有利于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土地确权工作“不亚于第二次土改”,决不能一蹴而就。目前,这项工作仍缺乏国家层面的具体指导意见。开荒土地、集体土地的分配依据尚不明确,存在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相关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不完善,服务机制还不健全。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研究和出台农村土地使用的一系列政策,也需要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因地制宜,探索科学的解决方法。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确权工作,重要的是消除农民的顾虑,让农民吃下“定心丸”,这对我国在下一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除了要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之外,还应制定严格的土地流转程序和进入标准,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法律层面落实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文/李绍飞又是一年春耕时。我国农业讲究时令节气,尤重春耕。俗云,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耕之重要可见一斑。如今,春耕依然是确保一年粮食生产的关键。春耕生产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夏粮收成。目前,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夏粮占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的近四分之一,春耕生产事关全年粮食收成。正因如此,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打好春季农业生产这一仗。目前,部分地区旱情对适时春播已造成不利影响。3月份以来,中国北方冬麦主产区大部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明显回升,土壤失墒加快。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旱情有所发展。与此同时,西南大部、长江中游地区仍无有效降雨,旱情持续。严峻形势之下,更应将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迅速行动,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如何抓好?关键还是靠人。正如汪洋所言,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搞好春季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是调动好、发挥好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在于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从现实观察,首要之举即是要坚决落实好中央支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强化农民增产增收预期。其次,加强农业公共服务,尤其是气象和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效率。再有,要在农业生产投入环节上下功夫。近年来,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提升,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农民种粮成本。需加大农资保障和信贷支持力度,稳定农资市场价格,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解决好农民春耕贷款难问题。从根本上而言,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硬件上,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提高耕地质量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软件上,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文/屈一平免费师范生培养,是国家旨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然而,有数据显示,尽管有九成毕业生走进了中西部,可是执教基层乡村的少之又少。安徽教育厅数据显示,选择农村学校就业的不到3%;甘肃临夏州则反映,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基本都不回来。免费师范生远离乡村的现象,拷问着免费师范生培育机制“入口”的完善,也暴露了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出口”亟待调整的现实。2007年以来,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率先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具有划时代意义。两万余名毕业生来到中西部,充实着教师队伍的建设,接收学校普遍反映,免费师范生们起点高、质量好、上手快,是基层教师队伍优秀的领头羊。但从实效来看,仅靠“免费”政策并不能根本解决基层农村教师师资欠缺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免费师范生毕业下基层就业的意愿并不强烈,有的甚至放弃编制也要留在城市,农村教师地位待遇以及发展空间不及城市是主要原因;其二,部·分报考免费师范生的学生,并非有当教师的职业理想,而是冲着重点院校优惠以及“免费”才选择当师范生的,毕业后“逃离”冲动强烈。从基层接收方来看,国家要求免费师范生回到生源所在省,没明确到市、县,毕业生多数想留在大中城市的重点高中,向下安排很困难。如何让免费师范生自觉自愿地扎根基层,实现政策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初衷?其一,从“入口”看,应健全免费师范生录取和退出机制。制订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可以提前与各省沟通,加大向中西部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倾斜,加大对有实力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免费师范生给予支持;同时健全退出机制,让真正有志于当农村教师的学生,加入到接受免费师范教育中来。其二,从“出口”看,应完善符合人才需求的双向选择政策。免费师范生的就业,不应片面强调“免费”,忽略“就业”的双向选择市场化本质。应采取各种有效后续措施,让学生自主选择是否接受免费教育,变入职前免费为入职后费用偿还。根本途径是要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变被动的计划式分配为主动的双向选择,保证免费师范教育培养的教育人才不流失。最后,农村师资欠缺的问题,必须放在城乡差异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在积极推进免费师范生政策全国推广的同时,积极出台配套政策,解决农村教师收入低、教学条件差的问题,才能有利于吸引免费师范生在农村教师岗位上安心地工作。

    文/李峥1990年,底特律活塞队在总决赛中轻取波特兰开拓者队卫冕NBA总冠军,这一欢腾时刻却成为这座“汽车城”衰落前的一抹余晖。彼时,底特律人正为苏联这个最大战略对手的自我终结而欢呼雀跃,为“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大幅升值而欢欣鼓舞,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萎缩,产业持续外流,正逐渐被历史淘汰。23年后,底特律市政府走向破产边缘,其老城区形同废墟的房子被卖出了“鞋子价”,这时候人们才幡然醒悟质问道:底特律是如何走到这般境地的?底特律从全世界瞩目的“汽车城”到今天闻名全球的“鬼城”,经历了漫长的衰落期。追溯历史,底特律的衰落是一系列不幸和错误的必然产物,其中影响突出的因素包括以下四点:首先,底特律在城市竞争中负于芝加哥。这座城市坐落于五大湖畔,铁路、水运发达,在美建国初期是美国与加拿大的主要经济枢纽。1950年是该地区的“黄金时代”,其城市人口


    曾达到180万,为全美第四大城市,大批来自加拿大的木材和原材料经由这里被输往关内陆,吸引来大量由非洲裔美国人组成的搬运劳工大军。然而,底特律作为美加地理枢纽的作用也止于搬运货物。依靠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与底特律同属密歇根州、地理位置相似的芝加哥加速崛起,成为“全美商品中心”和该地区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比较之下,底特律的商业前景日益黯然失色,在五大湖区域逐渐被边缘化,高端商业人才和中小企业持续流向芝加哥。第二,其汽车产业优势难敌全球化趋势。底特律可谓兴也汽车,败也汽车。在1960年代鼎盛时期,50%以上的底特律人都在从事与汽车业相关的工作,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门前车水马龙,其产品在美居于统治地位。然而,固步自封的三大汽车公司很快遇到了日本人的挑战。日本人制造的车更便宜省油,在“石油危机”时,这些优势就显得尤为明显。即便底特律强大的汽车工会组织不断向美国政府施压,力促政府提高进口日本车的门槛,甚至希望推动日元升值扭转这一窘境。可是,底特律人却无法阻止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南部投资建厂及美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汽车业仍然在蓬勃发展,但更多的产能被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美国南部各州及墨西哥,拉丁裔汽车工人取代了非洲裔工人。到本世纪初,底特律只剩下一个“汽车城”的名号及一大批热衷工人运动的高薪蓝领。最终,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了底特律苟延残喘的汽车厂致命一击,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14万工人丢掉了饭碗,该市失业率一度高达30%。即便如今美国车市已有复苏态势,但新增的就业岗位也很少在底特律。第三,高犯罪率和贫民窟现象使底特律“不适合居住”。早在汽车业已有衰败现象时,底特律就曾想过若干办法试图实现城市转型。上世纪90年代,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业,政府先后授权在城市中心地带建设了一批高档宾馆和三座赌场,希望将这座黑人人口占80%的城市打造为“美国黑人文化的中心”。不过,这个中心除了爵士乐、嘻哈说唱外,也包括帮派火拼、枪支、吸毒和犯罪。经济低迷造成贫民窟蔓延,贫民窟刺激犯罪率上升,高犯罪率制约经济增长,在底特律这三者逐渐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正如美国著名饶舌歌手阿姆在其有自传性的影片《8英里》中所述,底特律的黑人只有三条路可以选,要么努力在演艺圈、体育圈闯出一片天地,要么去当帮派小混混,要么去收废品。2007年,底特律在全美暴力犯罪城市榜上排名第三,2008年,密歇根州三分之二的谋杀案发生在底特律,2010年,该城市连续第四年成为联邦调查局(FBI)眼中美国“最危险的城市”。只要是稍微为子孙后代着想的,都不会愿意呆在这样一座城市。从1990年至今,底特律市人口已减少近300万人,城市住房中有五分之一是空房,在这样持续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房价不断下跌也是必然趋势。第四,当地政府治理失败,积弊难返。治安差与当地政府必然脱不了关系。底特律曾是美国政治的骄傲,1963年,美国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底特律发表了一次关于“人人平等”的长篇演讲,2个月后,这篇演讲被改编为“我有一个梦想”。1974年,底特律就选出了首位黑人市长,这位名叫科尔曼-杨的民主党人在底特律执政近20年直至1993年才退休。科尔曼·杨在任期间底特律腐败案件不断,两任警察局长均因贪污超过百万美元和私设小金库而锒铛入狱。2002~2008年担任市长的吉尔帕特里克终于将底特律的“肮脏政治”发扬到了极点,他依靠家族势力32岁就当上市长,在任期间先后卷入妻子谋杀、洗钱、贿赂、政治献金、滥用公款、滥用权力、妨碍司法公正等十余项丑闻。2010年,这位仁兄被判入狱,但其任上大搞城区改造欠下的巨额债务到今天才爆发。这些公共债务终究要由当地纳税人来还,美国人明白在此置业后可能变成底特律政府的“案上肉”,即便房价贱如鞋子,仍避之不及。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农村、西部和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发展的环境有了较大幅度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加快推进,这些地区的妇女儿童在健康、教育、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要继续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打基础上,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改善这些地区学校和包括妇幼保健院、卫生院在内的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设施条件,增加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供给。要进一步办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两癌”免费检查、消除婴幼儿贫血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实事好事,解决好制约妇女儿童发展成长的突出问题。只有在提高妇女儿童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把改善最困难、最弱势群体的状况作为重点,对流浪和留守儿童、残疾妇女儿童、失地下岗妇女、老龄贫困妇女、孤儿和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总结推广“留守妇女互助组”、“爱心志愿者”等做法,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学、就医等方面的特殊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3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在其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宣示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国务院工作规则》是每一届国务院的工作纪律文件。最新一版的规则共分为11章,分别对国务院及各部门的组成人员职责、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政务公开、监督制度等多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提出国务院工作的准则是“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给政府工作套上了“紧箍咒”。与2008年公布的规则相比,新规则条款增加了两条,由原来的56条变为58条,字数增加近千字,进一步明确了2008年规则中一些较为原则的表述。引人关注的是,新规则更加强调宪法和法律,更加突出依法行政和民主决策,要求国务院组成人员“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并提前了“坚持依法行政”章节的次序,明确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同时,新规则对政府自身廉洁和工作作风的要求相比以往亦更加细化,增加了关于因公出国、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的具体要求,强调“决不允许搞特权”,要求各部门不得违规用公款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地方送请,体现出新一届政府改进作风、从严治吏的决心。

    作为第一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收官之作,德班峰会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文/徐建国随着德班峰会的闭幕,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走过了整整一轮。德班峰会充分体现出金砖国家“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一贯原则,向世界传递出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不仅在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合作上取得了诸多成果,而且开创了金砖国家与非洲领导人对话的先例。峰会发表了《德班宣言》和《行动计划》,对下一轮领导人会晤和未来的金砖国家务实合作作出了规划。金砖国家合作从此翻开新的一页。务实合作进入深水区德班峰会在务实合作上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一是决定成立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应急储备安排);二是宣布成立工商理事会,并达成了成立智库理事会的意向;三是签署


    了《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合作和联合融资多边协议》《金砖国家非洲基础设施联合融资多边协议》等多个文件。这些成果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进入更加具体化的阶段。一方面,金砖国家间互利合作进入新阶段。金砖国家产业结构互不相同,中、印、俄、巴、南分别享有“世界工厂”、“世界办公室”、“世界加油站”、“世界原材料基地”、“黄金之国”的称号。但是,金砖国家都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都面临结构转型的艰巨任务。充分利用各国之间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和产业上的互补性,谋求共同发展,是金砖国家合作的根本目标。德班峰会达成的各项具体成果,既有从总体上规划贸易投资合作的框架协议,也有提供资金保障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具体金融措施,还有工商理事会等实践渠道,表明金砖国家合作日趋成熟,更加具体务实。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旦成立,将为金砖国家利用外汇储备来促进成员国间投资、贸易和经济合作提供有效途径。同时,随着合作的深化和拓展,金砖国家将更加注重协调具体利益和合作项目,工商理事会将成为工商界沟通的重要渠道,推动金砖国家工商界在经济、贸易、商业、投资方面的联系。智库理事会如若成立,将促进成员国间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金砖国家合作未来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在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上迈出坚实一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不仅有助于金砖国家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抵御新的金融风险,而且对现有国际外汇储备机制、全球金融安全网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此外,会议期间,中国与巴西还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中国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国签订的首个货币互换协议。随着金砖国家间纷纷实行本币互换,将有效地降低对美元、欧元等西方货币的依赖程度。这些成果既有利于金砖国家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外汇储备等金融资源,而且有助于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集体对话开创新机制德班峰会充满了非洲要素。领导人会晤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金砖国家领导人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主题为“释放非洲潜力:金砖国家和非洲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整个主题体现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开放性,体现出金砖国家与非洲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要求和意愿,更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一大创举。首先,金砖国家领导人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话会,是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第一次与另一个地区开展集体对话。它有多方面意义:一是与西方七国与非洲那种援助国与受援国间的对话不同,金砖国家与非洲领导人对话是平等合作的对话。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举行金砖国家同非洲领导人对话,体现了双方平等包容、共谋发展的政治意愿。二是金砖国家与非洲领导人对话是首个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间的多边对多边机制,与中非合作论坛、印非合作论坛等发展中国家双边合作机制将形成相互促进和补充。三是对话围绕非洲发展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进行了讨论,对非洲区域一体化、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给予明确支持,金砖国家与非洲伙伴关系将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IMF估计,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率将达5.8%左右,但基础设施落后仍是工业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其次,峰会就支持非洲发展达成了许多共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等因素是困扰非洲发展的主要因素;金砖国家则在资金、技术和产业发展上有长期的积累和经验。过去10年,金砖国家与非洲的合作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四国与非洲的贸易总额突破2500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12倍,对非累计投资额达600多亿美元。《德班宣言》表示,金砖国家支持非洲大陆一体化进程;在“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框架下,将通过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知识交流、能力建设以及与非洲贸易的多样化,支持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


    第三,由此开创的“金砖+X”对话模式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金砖国家与其他国家开展对话,特别在20国集团、WTO、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内加强沟通,能更好地协调和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通过这种对话,更能从经济、贸易和投资上促进南南合作。峰会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资金和外国直接投资不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基础设施的严重制约,从而也制约了全球总需求的扩大。至2012年底,金砖国家外汇储备总额达4.4万亿美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促进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发展。工商理事会的成立也将促进金砖国家工商界与其他地区特别是非洲国家工商界的沟通,促进南南合作。拓展领域争取更大共赢作为第一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收官之作,德班峰会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峰会提出了18项“行动计划”,包括安全、政治、财政和货币、贸易、农业及农村发展、农产品和粮食安全问题、卫生人口、科技、合作社、友好城市和城市化、统计等具体合作和交流,涉及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发展等各个领域。《行动计划》同时还提出9个新的合作领域,包括公共外交论坛、反腐败合作、国有企业合作、禁毒部门合作、虚拟秘书处、青年政策对话、旅游、能源、体育及大型体育赛事等。从这些计划看,金砖国家合作范围更广,内容更具体,更务实。展望未来,金砖国家将在成员国之间、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全球治理等三个层面上开展更加广泛而具体的务实合作。一是在金砖国家内部合作上继续创新。当前,金砖国家都处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各自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取长补短,扩大贸易和投资,开展产业和技术合作,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为此,首先要加快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进度,使之尽快发挥功效,为金砖国家具体项目的开展提供资金。各方将进一步讨论技术细节,比如份额配比、决策形成机制、管理制度、规章原则等。其次,根据《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金砖国家要加强贸易投资促进和便利化、技术创新合作、中小企业合作、知识产权合作、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合作等。此外,发挥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的作用,促进金砖国家各类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农业、金融、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项目合作。二是继续开展与非洲国家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间的对话,促进南南合作。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大,金砖国家与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加加强团结合作,为南南合作和各自经济发展创造稳定有利的环境。过去10年,非洲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近年来全世界GDP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非洲占了6个。这与金砖国家和非洲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2007年以来,金砖国家同非洲的贸易增加了一倍以上,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从2009年开始成为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中非贸易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左右增至2012年约2000亿美元。金砖国家与非洲建设“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无疑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决策和任务。非洲基础设施落后,但有10亿人口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金砖国家承诺通过加强对非洲基础设施、农业和制造业投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支持非洲发展。德班峰会决定成立的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为金砖国家与非洲未来的合作提供保障。继续开展金砖国家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加强合作,有助于促进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有助于合力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三是加强在20国集团、IMF、世界银行、WTO、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中的协调和配合,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治理结构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和话语权。近年来,金砖国家在IMF和世界银行改革、WTO谈判、联合国气候谈判等方面充分协调立场,在20


    国集团内加强磋商和合作,推动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高了新兴大国在多边谈判中的话语权,维护和扩大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的建立和各成员国间本币互换的实施,将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当然,要彻底改变西方国家主导国际规则的局面,提升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诉求,最终还要靠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提高自身发展水平,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根本变革。

    金砖机制合作不仅代表了成员国的自身要求,更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意愿,能更好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文/王木克短短五年间,金砖国家就已经从概念逐步“实心化”为一个务实机制。金砖机制不断取得成功进展的秘诀是什么?金砖机制的“一二三”其一,“一种精神”铸就金砖机制的发展动力。金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内凝聚共识,协调政策立场,对外发出一致声音,逐渐形成了发展、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在这一精神指引下,金砖国家以坚持发展为导向,成功建立起包容与合作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共享互利共赢的成果。不仅提升了金砖国家的集体地位,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前,国际社会纷纷聚焦金砖合作,也有不少国家提出希望加入这一机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金砖国家的“黄金成色”在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金砖合作机制的日益重视和认可。其二,“两个轮子”推动金砖机制加速发展。金砖机制不断发展深化,得益于战略协调和务实合作“两个轮子”一起转。金砖国家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通过高层互访、会晤和对话,增进互信,协调立场,在战略层面加强机制内涵,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也不断提升在全球重大问题上的默契程度与协作水平。另一方面,金砖国家也在合作层面扩展机制外延。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声明中仅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政策宣示,而三年后的《德里宣言》中则达成了50项共识和17大行动计划,将合作领域扩大到贸易、金融、农业、卫生等诸多部门,彼此间融合度更深,合作基础更加坚固。其三,“三大特色”凸显金砖机制的时代特征。金砖机制是在全球化与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体系加速演变的大背景下成长壮大起来的,代表了新形势下国家间求共识、谋发展、促变革的新兴力量。3月27日,南非总统祖马在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和夫人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称,世界正迎来一个新时代,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金砖国家机制是建立更平衡全球治理模式的新典范。从合作基础看,金砖国家不同于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国家集团,也不是以地缘为界的地区组织,它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相似发展阶段、有着相似发展诉求、面临相似发展挑战的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走到了一起。当前,金砖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不公平、贫困和高失业等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从合作方式看,金砖国家不是传统的同盟式、排他性组织,而是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平等、灵活、开放、多元等特征。从合作目标来看,金砖机制合作不仅代表了成员国的自身要求,更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意愿,能更好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金砖机制的地区效应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金砖国家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以及建立新的贸易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机制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寻求在全球经济事务决策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目前,可以将金砖国家合作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在国家层面,金砖国家利用金砖机制维护着自身利益;在地区层面,金砖国家在地区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全球层面,共同推动国际体系变革,使金砖国家更具有代表性。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议在金砖国家间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将金砖机制的合作效应辐射到了地区与全球层面。此次金砖会议首次在非洲召开,主题是“金砖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与工业化的伙伴关系”,还首次举办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话。金砖国家加强与非洲的联系与合作,具有深远意义。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疲软的大背景下,互利共赢已经成为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主导因素。在对非关系上,每个金砖国家都是非洲真正的伙伴。在金砖成员国通过双边渠道加强对非合作的同时,也正在努力发挥金砖机制合力,不断推进与非洲国家的联系,消除贫困,共同发展,共建繁荣昌盛。非洲大陆是一个新的全球增长中心,拥有着世界上最年轻的劳动力人口,劳工工资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金砖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海外投资需求急剧增长,使得非洲成为金砖国家投资的首选地,金砖国家也正逐步成为非洲新的投资与贸易伙伴。在可预见的未来,金砖国家将在非洲国家发展及一体化进程中扮演更加显著的角色。金砖机制的世界意义金砖机制的金融合作持续发展与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与货币环境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金砖机制的不断紧密。此次德班会议上,金砖机制成员国就成立金砖开发银行达成共识。金融机制是经济活动的血脉,正是金砖国家活跃的经济活动进一步推升了金砖金融合作的需求。2001年至2010年间,金砖国家内部贸易额年均增幅高达28%,相互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有分析指出,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力量的对比迅速接近,趋势明显。新兴经济体整体力量上升势头强劲,累积的量变效应进一步显现。早在2011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就签署了多项银行合作、金融合作和本币授信等业务,有效地促进了金砖国家间的投融资活动。金砖国家间的证券合作也方兴未艾,五国有关证券交易所基准股市指数衍生产品已经相互挂牌交易,而未来金砖国家交易所联盟还将合作开发代表金砖国家的新的股市指数相关产品及金融业务。此外,金砖国家间的货币互换业务量也在不断攀升。由此可见,金砖银行的起步,不仅将金砖国家未来合作推向更高更广的领域,更意味着金砖国家获得了全球发展新兴参与者的新角色。有分析指出,世界力量对比将发生历史性转折,非西方国家的经济总量将首次超过世界的一半。未来数年,西方国家也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市场。因此,对于金砖国家不断深化合作,外界主要是西方也有不少担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担心金砖机制长期发展会打破国际秩序和当前国际力量平衡;二是担心金砖国家成为传统“大国俱乐部”的准成员,对非洲开展一新型掠夺”。近期,南非外长马沙马在德班举行的金砖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作出了针对性的回答:“这些人未意识到国际体系中地缘政治多极化的积极作用。前者视多极化为一种挑战,后者宁愿维护旧体系也不愿看到新兴经济体动摇旧秩序。有人质疑金砖国家作为新的危害者加入到传统霸权的争夺中。实际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和人民已清晰地表明,金砖国家不挑战任何国家或集团,只希望将过去基于零和关系上的合作旧模式转变为一个更为公平、可持续的全球伙伴关系。”当然,金砖国家机制也面临着不少内外挑战:例如,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减速带来的自身经济减速问题?如何进一步夯实务实合作的基础?如何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中减轻相互之间的贸易摩擦?如何反制一些西方国家对金砖国家及机制的唱衰、抹黑和离间?等等。金砖国家机制建设仍有很多课题要完成:经济上,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实现共同发展;政治上,进一步加强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协调,推动在国际体系变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


    用;机制建设上,进一步提升合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机制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对外关系上,突出金砖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对其他新兴大国的吸引力,并可在金砖与非洲国家的对话基础上,逐步开展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世界关注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未来发展,也期待着金砖国家通过实践为世界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答案。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1%,贸易量占世界的15.5%,但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数量仍偏低文/张茉楠本次德班金砖峰会推动金砖国家全面金融合作进程大大加速。从一个抽象概念到举世瞩目的多边合作机制,金砖国家经过近十年的磨砺、演变,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和重塑国际金融秩序的新生力量。在全球金融持续动荡的年代,如何“抱团取暖”,深化彼此间的金融合作、推动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意义重大。金砖国家金融财富遭严重稀释金砖国家早已成为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代名词。1999~2008年十年中,四国(以BRIC为序)经济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33%、6.99%、7.22%和9.75%,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07%和美国2.58%的增长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最近五年世界经济增长的70%来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其中金砖四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阵营,目前五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21010,贸易额占世界的15.5%。根本而言,金砖国家大都经历了资源驱动型和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各国发展模式的同性是大都受制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产业分工和金融分工,以至于成为发达国家在全球资源配置结构中的廉价生产基地和资源供应地,难以获得在资源、市场、利润方面的公平利益分配。目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对外资产余额超过对外债务余额,大都成为对外净债权国,发达经济体的对外债务余额超过对外资产余额,几乎都是对外净债务国。从外汇储备余额来看,2011年三季度末,所有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合计10.62万亿美元,其中,仅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俄罗斯外汇储备占比接近7%,印度占全球份额约4%,巴西占比也在2%以上。然而,作为债权国的新兴经济体大都面临着负财富效应、货币错配,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不对称等不成熟债权国的种种困境。近十年来,全球经济与贸易重心正在由“西”向“东”发生转移,全球制造业中心已逐步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国家,但货币金融中心仍在发达国家,这也决定了财富的分配权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新兴经济体金融财富在全球占比明显低于GDP的占比。金砖国家大都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体系比较脆弱,在对外交易中长期依赖储备货币进行计价、结算、借贷和投资,货币错配带来的汇率和资产风险不可避免,风险将越来越多地由新兴市场国家承担。由于新兴市场货币大都盯住美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严重被削弱。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本币升值、热钱流入,不但进一步推高新兴经济体外储规模、加剧输入型通胀的风险,也使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安全越来越被美国债务风险所累,在“美元陷阱”中越陷越深。因此,作为全球货币锚的美元超发,直接导致债权人资产大幅缩水,债权人的权益被严重“稀释”而陷入财富管理困境之中。酝酿打破失衡的金融循环当前,旧的发展循环似乎正走进“死胡同”,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和发达国家总需


    求减弱,新兴经济体既要着力扩大内需市场,又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和争取新兴产业市场空间,从而要面对经历外需停滞不前而内需尚未培育成熟的转型阵痛,因此,新兴经济体挖掘彼此合作空间,共同应对危机意义重大。随着金砖国家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地位的提高,打破全球失衡格局,寻求相互间多层次合作的愿望和势头越来越强烈。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合作进程渐进而漫长。例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1%,贸易量占世界的15.5%,但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数量仍偏低。在2012年3月的新德里峰会上,金砖五国所获得的最实质性成效在金融领域,其中,金砖五国宣布成立联合工作组,以探索成立一家共同开发银行的可能性,而且各国开发银行之间也达成了一个多边本币授信协议,它意味着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正在有序地按照2011年三亚峰会所形成的路线图稳步向前推进,并构成金砖国家在既有国际金融体系中施展改革抱负的重要一部分。根据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开发银行、俄罗斯开发与对外经济活动银行、印度进出口银行、南非南部非洲开发银行等五家成员行,将稳步扩大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使得金砖国家间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金砖之路”不可能快速铺成当然,金砖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情不同,“金砖之路”不可能快速铺成。金砖国家在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尚存在诸多限制:一是金砖集团还比较松散。“金砖”相对欧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关系还比较松散,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国际收支调节等方面的政策协调程度不高。二是金砖国家内部还存在较大的利益分歧。五国处于比较相近的发展阶段,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能源原材料、外贸出口等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关系。由于在货物、服务、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五国在合作时,心态也比较复杂,往往既希望合作,又惧怕竞争,这是政策协调和开展合作的障碍。三是在具体权力和义务分配上也可能存在争议。金砖国家都处于实力上升时期,都有大国复兴心态,在国际事务上的利益分配难以取得完全一致,这很可能会影响到金砖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四是成立多边开发银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建立共同开发银行的过程可能会十分复杂。例如选址、董事会运作、各国股份比例、要不要让发达国家加入等,这种现实情况决定了各国需要有战略视角,否则很容易坠入零和陷阱。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金砖集团的合作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由于各国间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较大差异,各国可以加大相互之间在海外兼并、海外市场拓展、技术升级、资源能源收购、知识产权等项目上的重点支持,加强外储资产的相互投资,从而改变储备资产流向发达经济体债券的局面。深化金融合作潜力巨大从各国金融发展来看,各国金融市场发展仍有待成熟。美欧金融市场是以直接融资为主,而金砖国家仍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因此,加快国内金融体系建设,促进金融部门有序开放,逐步推动本币可兑换进程是提升各国国际金融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彼此金融合作的基础,具体改革应着眼于以下方面:首先,加快国内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金砖国家间的投资,逐步推动本币可兑换进程。推动金融开放和本币的可兑换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因国际压力而贸然取消资本管制、开放金融市场。金砖国家在贸易、投融资上有较强互补性,具备合作的基础。通过加强金融机构“走出去”,取消特定产业和市场的投资限制,推动金砖国家之间互相投资,是合作的题中之义。同时,需完善风险防范能力,降低双边或多边投资风险。其次,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治理的改革。可探讨将金砖国家货币同时加入SDR


    货币篮子,并提高SDR作用的可行性,从扩大SDR分配、实现SDR作为主要计价和报告货币、发行SDR计值债券等方面人手。在国际金融治理改革方面,可加强协作,以G20为主渠道,推进IMF、世界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重组IMF和世界银行内部治理的权力和架构,提高其关联性、合法性与代表性,并在长期内谋求五国份额和投票权超过15%,以提高话语权。第三,进一步推进本币“走出去”,实现多层次货币合作。可探讨将人民币、巴西雷亚尔、俄罗斯卢布等纳入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行路径;加强双边或多边货币互换,适度扩大双边货币互换的范围,提高双边贸易便利程度;考虑将目前仅限于双边的本币贸易结算扩大到多边机制下,以中俄货币互相挂牌为契机,扩大本币结算范围,在独联体内建立金融货币区域。可以五国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的人民币结算账户为基础,通过五国金融合作框架内的倡议或宣传进一步推进贸易本币结算。第四,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等政策协调。金砖国家应合作建立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监测机制,加强全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形成并完善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机制,在跨国金融监管体系、国际最后贷款人和国际存款保险机构等方面有所进展。谋求共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话平台,扩展各国货币政策空间。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双边监管合作机制,建立五国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监管手段,提高市场与产品透明度,合作探讨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监管模式。此外,为逐步摆脱对美元体系的依赖,各国需要提高本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交易份额。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10年全球汇市日均成交量已达4万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20%。然而,金砖四国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其中,中国、巴西比重几乎为零,俄罗斯和印度汇市平均交易量占世界比重也仅为1%。金砖国家货币要想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从短期看,积极推动各国货币的市场交易应该是扩大金融开放,逐步摆脱美元依赖,进而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键一环。

    金砖国家德班峰会取得突破性成果。五国同意成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和智库理事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尽管具体合作细节尚未确定,但外界评论认为,此次峰会让“金砖国家”从一个概念向实体转变迈出了关键一步。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协调了各国立场各国均承诺支持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威胁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呼吁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用政治、外交和对话手段解决有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让21世纪成为和平、安全、发展与合作的世纪在推动金砖国家务实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决定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和智库理事会,在财金、经贸、科技、卫生、农业、人物等近20个领域形成新的合作行动计划推动构建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会晤以金砖国家同非洲的伙伴关系为主题,首次举行了金砖国家与非洲领导人对话会,传递了金砖国家愿与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强合作、促进非洲互联互通、释放非洲发展潜力的积极信号就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达成新的共识各国支持俄罗斯作为今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在推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以及扩大就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呼吁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特别是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


    构改革进程,本着公开、透明、择优的原则遴选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决定继续推动解决全球发展问题各国呼吁加快推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讨论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强调要重视低收入国家面临的发展挑战,致力于维护粮食和能源安全、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成果,重申里约原则以及在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政治承诺



    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面临的最大风险与机遇,都在于如何稳妥而果敢地推进结构改革文/范若虹刘明霞《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绍飞实习生辛继召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召开在即,此次年会主题是:“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现实的背景是,刚刚过去的2012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一轮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作为亚洲经济体量最大的中国,由于政策调控,经济增速放缓。谋求区域合作进而达成共同发展,成为亚洲国家当务之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如此向本刊记者阐释此次论坛主题的深意:亚洲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助于跨越和修复亚洲国家和地区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裂痕”,并进而推动真正的区域性整合。他说,在共同发展问题上,各主要经济体应负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包括在制订国内政策的时候,要考虑到本国政策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不以邻为壑,尽量避免负面的溢出效应。周文重相信,一个互信合作、共同发展的亚洲,不仅有利于亚洲的利益,也必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和国际政治秩序的进一步稳定和融合。警惕亚洲金融危机重来2012年,亚洲新兴经济体普遍经历了增长放缓的过程,尤以中国和印度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分别比上一年下降了1.4%和1.9%。这与欧债危机的冲击密切相关。受欧盟内部需求疲软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明显放缓。OECD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欧元区出口对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贡献度分别为-0.5、-0.5和-0.3个百分点。“危机以来的发展进程证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导向模式不可能与发达国家经济走势?脱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向阳解释。而这种“挂钩”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中期内即便亚洲新兴经济体还能继续领先于全球经济,但也难以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10年的高速增长状态。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刚刚发布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13年度报告》预测,未来几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中速增长将成为常态。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影响亚洲国家经济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三大发达经济体为防止全球经济陷入二次衰退,同时推出这一货币政策,尽管短期内有助于经济复苏,但长期可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受访专家分析,对于多数亚洲新兴经济体而言,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且国内存在资产泡沫,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可能引发汇率升值,进而出现资产泡沫和通胀。不仅如此,上述发达经济体还是世界主要外汇储备的持有者,其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将未来债务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远虑之外,还有近忧,日元近期内的迅速贬值为亚洲经济体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过去的6个月里,日元汇率从最低的77日元/1美元迅速贬值到95日元/1美元,贬值幅度超过20010。目前,日本与东亚国家形成了相互依赖型产业分工格局,在日本和东亚国家的区域贸易中,日元结算比例达到50%以上,日元贬值将直接导致大多数亚洲国家出现来自日本的直接投资减少和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对这些国家形成明显冲击,从而最终威胁到亚洲地区经济的


    增长。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看来,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那样,日元由升值转变为迅速贬值,导致韩国、东盟出口减少,大量资本流入亚洲形成资本剩余,并表现为收支赤字,而随后突然间的资本外逃引发亚洲货币危机,紧随其后是银行危机,最终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经济领域之外,中日钓鱼岛事件、南海问题,以及美国加紧推行TPP进程,都为亚洲地区未来发展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共同利益驱导亚洲一体化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受访专家认为,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寻求亚洲共同发展,可谓恰逢其时。周文重表示,亚洲曾经是“一盘散沙”,现在合作潮流增强,但是亚洲各经济体依然保持着独立自主性。亚洲的多样性,使得广袤的亚洲不会形成类似于“法德轴心”那样的国家核心圈。但是,“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巨大利益,对于所有亚洲经济体来说,都是十分明显的。”他说,“所以,尽管亚洲经济—体化的动力,不会来自国家轴心,但是?共同利益轴心?将成为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最强大的动力源。”对于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以及日本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担忧,周文重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日本加入TPP.并不表明它要脱离亚洲一体化潮流,最多只是想左右逢源,不会影响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他进一步阐释说:“亚洲可能是世界上最具特殊性和多样性的地区,以至于战后半个多世纪,所有大洲都先后成立了自己地区的单一组织,唯独亚洲没有,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周文重认为,亚洲的经济一体化路径将是十分独特的,不可能照搬任何模式。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路径,现在还不成熟,但是随着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就会逐渐清晰,并逐渐为大多数经济体所接受。刘军红分析,面对这样的现实,亚洲国家更应该继续坚持再全球化。一方面,近邻之间加强合作,另一方面是产业政策趋同的各方加强合作,增强自己的力量与全球参与的能力。事实上,亚洲区域内的合作相互贸易,已经超过50%,亚洲区域内贸易规模和增长速度,越来越超出亚洲同美、欧的贸易。受访专家分析,这也是美国急于挤进TPP并主导它的原因,否则,美国在蓬勃的亚洲贸易自由—体化进程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但是,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仍有诸多拓展空间,相对于蓬勃发展的亚洲区域内贸易合作和一体化,特别是相对于亚洲国家的经济规模和贸易量,亚洲各经济体在投资领域的合作明显滞后;货币与金融领域的合作远未形成规模,更未进入实质性阶段。“今后,亚洲各经济体加强合作、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就在相互投资以及货币金融合作领域。”周文重说。为此,周文重在今年两会政协讨论中,专门提出了利用外汇储备助力我国参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已处于第二位,但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只有4000多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2%。这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且,我国多年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在后金融危机的不稳定时代,迫切需要寻找多样化、更安全、更具保值增值潜力的出路。与之同时,亚洲各经济体在结构调整进程中,都把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当作优先任


    务,纷纷制定了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却又面临严峻的资金瓶颈。在此背景下,“这将是一种互利共赢、影响亚洲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周文重分析说,“中国同周边国家在该领域加深合作,不仅将有力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还将对亚洲各经济体的结构调整与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是共同命题受访专家表示,合作当然重要,但过去四年的经济走势证明,如果不进行经济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将成为亚洲新兴经济体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也是本次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将“革新”置于首位的深意所在。“改革是亚洲经济体共同面对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亚洲国家的自主主张,摆脱过于依赖欧美的情况。”李向阳说。周文重进一步具体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面临的最大风险与机遇,都在于如何稳妥而果敢地推进结构改革。“改得好,亚洲将迎来新一轮经济成长奇迹,如果固步自封,则必然被全球结构改革的大潮所淘汰。”他说。亚洲各国的改革存在共性。譬如,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在过去多年属于出口导向型,金融危机之后则需要适应全球再平衡的新趋势;大多数国家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东盟国家多需要扩大投资,而中国则需要扩大居民消费。具体推进中,根据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各国侧重点不一。受访专家大致概括为三类:彻底转型、产业升级和延续型。第一类包括日本、马来西亚等国。日本过去偏重经济增长的供给层面,维持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不太重视需求。此次危机后,日本已开始注意保持需求,特别是刺激消费,通过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第三类包括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与危机之前没有太大变化,生产要素和外部比较仍存在比较优势,延续了过去的发展模式,战略思路和产业部门也都没有调整,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等。以中国、韩国和越南等国为代表的国家则属于第二类,它们需要用新的产业部门代替旧的部门。中国强调新兴战略性产业,韩国强调绿色产业等。因为制造业是最能使经济保持高位增长的产业部门,凭借这些产业的调整会使上述国家重新进入新一轮经济强势增长周期之中。

    “中国梦”、“非洲梦”、“世界梦”,中非在圆梦的道路上应互相帮助,携手前行,为中非关系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正能量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皇甫平丽刘延棠洪蓝“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对于中非关系,这句来自非洲的谚语可谓是点睛之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彼此之间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和相互扶持。近年来,中非之间平等互利的全方位合作更是举世瞩目,被联合国誉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典范”。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了对俄罗斯的成功访问后,随即出访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这次“友谊和传承之旅”的推动下,中非这对“全天候朋友”将继续携手同行,谱写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中国梦,非洲梦,世界梦”出生于1953年的习近平行前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这个年纪的中国人,从小就是在中非友好的热烈气氛中长大的,对非洲有很浓厚的兴趣,熟知一些非洲国家老一代领导人的名字,熟知坦赞铁路等中非友好佳话。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争取民族解放、谋求国家振兴的崇高事业中,中非双方始终相互同情、尊重和支持。中非友好这棵“大树”有着坚实的根基。近年来中非关系进入新阶段,既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面对诸多新挑战。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专家王洪一指出,大致以2000年为界,随着中国进—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大量企业以及个人涌入非洲,非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对中国的新的看法。对于中非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和扩大,一些患有重度意识形态症的西方媒体表现了某种“心理不平衡”,典型的表现是给中国贴上了毫无道理的“新殖民主义”标签。王洪一说,这并未阻挡中非合作快速前进的步伐和趋势,最近几年非洲对中国和中非关系的看法渐趋理性、客观,也更全面和多样化,总体上还是认为中非合作有利于非洲,中非之间的这种“南南合作”模式不可或缺,也不可逆转。对于中非关系,国际舆论也不乏公道公允的评价和理性的声音。一些长期从事中非关系研究的发达国家的学者,通过实地考察、实证研究,得出了中非关系的精髓是互利双赢的判断,呼吁国际社会应该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在非洲的作用。美国学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研究中国援非问题近30年,在非洲和中国进行过多次实地调研。早在1983年研究中国援非情况时,她发表了一篇文章《为善者诸事顺》,讲述中国对非援助的双赢结果。在其2009年出版的《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书中,她指出,中国加速进入非洲“是建立在中国几乎从一开始就承诺将会遵循?互惠互利?原则的45年援助的基础之上的”,“许多对中国援助与参与的惊慌和恐惧都是建立在错误信息基础上的,并且所发出的警告与事实是不相符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副所长丁一凡对本刊说,中国一直秉承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的理念,所以在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增加就业、培训当地人员、建立产业链条和开发当地市场的责任。比如在苏丹,中国帮助当地建设石油工业的基础设施,苏丹成为为数不多的能生产成品油的非洲国家之一,而西方国家不会这样做。“西方国家在和非洲国家打交道时,常常是高高在上,把自己当成?教师爷?、援助者,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国一直坚持南南合作,平等对待每一个国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徐伟忠接受本刊访问时说,中非平等相待是中非关系发展比较快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从1991年起,中国外长每年首次正式出访均选择非洲为目的地,表明中国高度重视中非关系在对外关系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中国主要领导人也几乎都访问过非洲,有力推动了中非互信的增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非洲三国是他第六次踏上这块充满阳光的大陆。他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说,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我们双方谈得来,觉得相互平等;我们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你们,你们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们。”他说。“真”、“实”、“亲”、“诚”,习近平在演讲中以这四个字表明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宗旨。这让人想起他上一次非洲之行中,与在安哥拉的中资企业代表座谈时说的一段话:“要始终致力于维护中非友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中非友谊。”这四个朴实的字眼和这句话一样,传达出中国对非洲真挚的善意和情谊。


    中国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这一点绝不会因为中国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发生变化。习近平在演讲中说:“我可以明确告诉各位朋友,新形势下,中非关系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双方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全天候朋友”的全方位合作非洲老一代政治家、赞比亚前总统肯尼思·卡翁达是第一个用“全天候朋友”来形容中国的人。卡翁达在1964年10月25日赞比亚独立第二天就宣布同中国建交,29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他在联合国讲坛上疾呼联合国没有新中国人民的代表是错误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作出了贡献;在他担任赞比亚总统时期,中国、赞比亚、坦桑尼亚合作修建的坦赞铁路,成为中赞、中坦、中非关系史上的一座丰碑;当年,毛泽东主席同他会见时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据卡翁达回忆,当时,非洲南部民族解放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曾请求西方国家帮助修建坦赞铁路,但遭到拒绝,后来,向毛泽东主席提起这件事,他同意援建这条铁路。卡翁达说:“中国在我们非常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中国是我们的全天候朋友。”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近日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有记者请他为今天的中坦关系下定义,他的回答也同样明确清晰:“坦桑尼亚是中国的全天候朋友。”布罗蒂加姆在《龙的礼物》中指出,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和日本均已将非洲视为“失败的大陆”,西方企业纷纷撤出,但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却看到了非洲的机会,逐渐加大了对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刘贵今是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他曾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说,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实现独立和1994年新南非诞生,标志着非洲不仅非殖民化,而且政治解放的任务也完成了,“非洲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这就跟中国的诉求结合起来了。”中非经贸随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2年中非贸易额8.33亿美元,2000年106亿美元,增加了超过10倍;2008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9年中国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非贸易额1269亿美元,是2000年的十多倍。2012年,中非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中非人员往来超过150万人次。截至2012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50亿美元。中非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侧重友好政治关系,到重点转向经贸关系,再到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如今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安全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内涵。2006年是中国同非洲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外交的“非洲年”。从年初时任外长李肇星访问非洲六国、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到上半年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先后访问非洲十国,再到11月首次中非领导人峰会暨第三次中非合作论坛举行,引起全球媒体对中非关系的强烈关注。在中国政府首次发表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全方位”合作的概念首次被明确提出,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均衡发展与非洲国家关系的决心,显示了中国帮助非洲发展的诚意。2012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将在今后3年采取措施,在5个重点领域支持非洲和平与发展事业,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一是扩大投资和融资领域合作,为非洲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中国将向非洲国家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重点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二是继续扩大对非援助,让发展成果惠及非洲民众;三是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帮助非洲提高整体发展能力;四是增


    进中非民间友好,为中非共同发展奠定坚实民意基础;五是促进非洲和平稳定,为非洲发展创造安全环境。中国将发起“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倡议”,深化同非盟和非洲国家在非洲和平安全领域的合作。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访问的专家评论认为,这些举措针对了新形势下中非合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包括可持续发展这一“硬道理”、人文合作这一“软基础”,以及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保障”,照顾到了双方的关切和利益,使中非各领域合作更加全面和平衡,习近平主席对非洲的访问将促进这些举措的进一步落实。为“中国梦”和“非洲梦”注入正能量“中国梦”、“非洲梦”和“世界梦”,这三个关于梦想的字眼出现在习近平在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中。他说:“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基奎特总统也在与习近平主席见面时,用自己刚学会的一句中文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祝福,那就是“中国梦,梦想成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贾秀东对本刊指出,非洲的发展、崛起应是发展中国家之福。在年初举行的第20届非盟首脑会议上,非盟委员会主席德拉米尼·祖马在峰会上勾画出了“非洲梦”:非洲将在未来50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实现复兴。给“非洲梦”带来信心的,是新世纪以来非洲经济正步入“黄金发展期”,“非洲经济机遇论”在国际上持续升温。从2000年至2010年,非洲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5.5%,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前10个国家中有6个来自非洲。2012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增长率达到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2015年,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将有7个是非洲国家。非洲雄狮正在加速奔跑,而中国也继续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习近平表示,中国致力于把自身发展同非洲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非洲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发展机遇同非洲发展机遇紧密融合起来,真诚希望非洲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非洲人民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外交部副部长翟俊表示,中非合作长期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带动了双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世界繁荣和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中非在各自圆梦的道路上应该互相帮助,携手前行,为中非关系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正能量。”他说。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接受本刊记者访问时说,非洲在全球的地缘政治重要性正日益显现,但是西方在利用各种手段为中非合作注入“负能量”,比如美国对非洲的军事介入,法国出兵马里和发动宣传机器散布“新殖民主义”论等。他说,中非各国和人民必须更好地了解彼此,但面对西方的挑拨和操纵,加强沟通避免摩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到目前为止,从北京处理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可以看到,北京方面是非常审慎和有技巧地在非洲发挥促进和平的作用。布罗蒂加姆在《龙的礼物》中引用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埃里卡·唐斯的话说:“在苏丹问题上,中国这个安静的?好警察?的配合对美国这个率直的?坏警察?而言是一种补充。”恩道尔认为,从非洲被殖民的经历来看,非洲对中国公司的开放和善意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切不可因为缺少道德监督而白白浪费,在非洲的企业要意识到打造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刻不容缓。曾长期被西方殖民统治的非洲有一句谚语“白人没有亲人,白人的亲人是钱”。而中国人强调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者义之和也”。恩道尔认为,拥有灿烂历史文化和儒家


    传统的中国应该打好“文化牌”,加大对人文交流的支持力度,这样也能更好地还击西方对中国的恶劣宣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李智彪看来,中非民间交流、对对方的了解还不够,着眼于未来,中国的企业一定要注重社会责任的培养,不单是和上层搞好关系,而且要增进与当地人民的交往与交流,以及推动企业的本地化。徐伟忠也指出,中非关系发展要量质并重,其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关注:要帮助非洲自身能力的建设;注意非洲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多方努力,多轮驱动,政府有政府的责任,企业有企业的责任,民间的交流和推动也不可或缺。他认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关系中,文化和社会关系是最不容易打断的关系,民间的交往,民众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中非建立更稳固、更持久的关系,这方面今后还要着力加强。习近平对非洲朋友引用了中国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人生乐在相知心”,表示将更加重视中非人文交流,增进中非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认知,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社会基础。“中非如何知心?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深入对话和实际行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他说。

    《瞭望新闻周刊》2013013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92字美国学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曾深入非洲各地调查中国的影响,5年后她得出结论:中国为非洲带来财运和机会,带来“龙的礼物”。国际学界亦早有公论,新世纪的中非互利合作,“把全球化重新传递到非洲”。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中国并不是唯一发现非洲机会的国家,却是最认真对待非洲机会的国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且听《瞭望》新闻周刊驻非洲记者讲述他们所经历的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

    文/《瞭望》新闻周刊驻科纳克里记者郝王乐去科巴农场的路,掩映在茂密的热带树林中。时值旱季,因数月无雨,齐腰深的野草已经枯黄,一些地方的草已被当地农民放火烧掉。陪同记者的农场人员告知,雨季来临前,这些农民会在烧过的地方浅翻土,撒上种子,雨季结束便可收获。原以为离现代社会很遥远的刀耕火种,这次倒是亲眼见到了。荆棘中开辟出的“世纪高大”科巴农场是中国和几内亚精诚合作的结晶。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少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发展农业得天独厚。但因缺乏投入,大量土地没有开垦,水利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几内亚属于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也是撒哈拉以南粮食严重短缺国家之一。1996年6月,几内亚时任总统兰萨纳·孔戴出访中国时提出,希望中国帮助几内亚发展生产,尽快实现粮食自给。此前,他刚刚平息了一场因粮食和军饷供应不足而引发的兵变。一年多后,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西北130公里的地方,一个拥有耕种面积1800公顷,同时开展多种经营的“中几农业合作开发公司”就建成了。因公司法语简称“SIGUICODA”,中方人员就诙谐地将之音译为?世纪高大”。科巴农场场部设在中国早年援助几内亚的一个蔗糖厂旧址。从老照片中看,当时院内杂草丛生,尽是倒塌的厂房和废旧的机器。这里离海不远,终年湿热,蚊虫肆虐。周围被高大


    的热带树木包裹着,底下更是有一米多高的荆棘丛,长得张牙舞爪,人不能通过。第一批到达的人员就是在荆棘丛中完成了项目的测量和施工。16年过去了,现在“世纪高大”员工谈及创业的艰辛仍然十分感慨,言语中满是对那批拓荒者的敬佩与感激。他们接收的第一期土地700公顷,其中大部分是荒地、沼泽地。中几双方员工苦干数月平整了土地,依靠之前中国在附近援建的水库兴修了引水渠,当年便种上了水稻,次年获得丰收,这在几内亚引起轰动,孔戴总统亲临收割现场道贺。如今的科巴农场已是良田阡陌,处处可闻稻花香。几内亚的大西洋海滨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新的农业合作模式科巴农场是一个在全新思路指导下形成的中非合作项目。“世纪高大”总经理石金贵介绍说,此前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项目绝大部分是援助性质,中方出入出技术将项目建成,数年内完全交付外方,但实际效果很不理想。一些项目往往在交付之后的几年之内陆续破产,对非洲国家的帮助有限。因此,当年在与几内亚农业合作意向达成之后,中国农业部成立了“非洲农业开发中心”,专门负责在几内亚的农业开发工作,确定了“政府扶持,企业经营;积极慎重,由小到大;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以粮为主,多种经营”为发展的基本思路。1997年1月3日,中方以资金折80%股份,几方以土地和优惠政策折20%股份,成立了由中方控股的“中几农业合作开发公司”。公司的管理也完全参照合资公司的形式进行,设立董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目前中方员工不足10人,几方正式和临时员工达300多人。新成立的“世纪高大”在仔细考察几内亚市场之后,决定上马种鸡及蛋鸡养殖,并根据几内亚市场原料供给情况投产一个小型的饲料加工厂。科巴农场饲养的雏鸡供不应求,目前已经占领了几内亚80%的市场。“世纪高大”牌饲料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并销往周边国家。成果惠及普通民众“世纪高大”在几内亚经营16年来广受赞誉。孔戴在任期间去视察20余次,与中方专家一同坐在场部大院的芒果树下,讨论农业问题。他甚至连养鸡场选址都亲自过问,并动员选址内的几十户当地居民搬迁。孔戴多次说,要想解决几内亚的粮食短缺问题,必须与中国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参观后赞誉项目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石金贵说:“我们不可能通过自己种粮来解决非洲的粮食问题,我们只有通过技术层面的支持,帮助几内亚农场和农户提高产量,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农场的杂交水稻项目取得成功,大大增强了几内亚政府实现粮食自给的信心。科巴农场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成立数个农技推广站,帮扶其他农场和农户。几内亚水稻的平均单产量在这段时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1997年的1.2吨/公顷提高到2012年的2吨/公顷左右,科巴农场的单产更是达到4吨/公顷。说到科巴农场的示范作用,在农场工作近十年的苏马说:“在中国人到来之前,我们不知道水稻一年可以种植两季,后来在观察农场的做法后,周围的农民也纷纷仿效都种起了双季稻。”几内亚经济落后,物价却很高,普通老百姓很难经常吃到肉,要补充蛋白质大多只能多吃鸡蛋。然而在1997年,几内亚每年人均消费鸡蛋只有7个。科巴农场的种鸡和蛋鸡养殖,给当地市场供应了大量的鸡蛋,这些十几年前看似不易得的东西,如今普通民众也是触手可及。记者去市场买菜,偶尔会有老板很热情地推荐鸡蛋,说:“这是你们?世纪高大?的鸡蛋。”16年来,“世纪高大”的农业专家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条件艰苦不用细说,但是还是有人走了又回来,有的已经在几内亚常驻超过十年。“他们拿着与国内等同的工资,回到几内亚当然不是为了钱,一个地方呆得久了就有了感情,会有让人难以割舍的东西”。即将结束三年任期回国的“世纪高大”副总经理徐源说。


    文/《瞭望》新闻周刊驻布拉柴维尔记者韩冰来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人,一上街就不断会有当地人用中文热情地上前问候:“你好!”虽然他们说的汉语显得生硬,受法语发音影响的口音尤其奇特,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对中国的友善却让人心中油然而生温暖。中国驻刚果(布)大使关键深有感触地说,自1964年两国建交以来,中刚两国友好关系始终如一。两国友谊为何历久弥新?秘密就在下面这些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中。“这是我们的希望之路”“在众多由中国公司承建的项目里,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刚果(布)新闻部长比安弗尼·奥基米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国家一号公路!它把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国家一号公路南起刚果(布)经济中心黑角,北至布拉柴维尔,是打通刚果(布)南北经济生命线的关键。上百年来,由于跨越地形复杂的世界自然保护区马永贝,众多西方公司一致将修筑这条路当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但中国人为非洲兄弟实现了梦想。记者在已通车的1期工程路段看到,一条宽15米、双向4车道的平坦大道蜿蜒在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满载着木材的重型卡车在林影树梢间时隐时现,绿色的中巴客车载着乘客和日用百货疾驰而过,不时还有年轻人开着崭新的摩托呼啸而去。一位跑了十年运输的当地司机告诉记者:“现在从黑角到布拉柴维尔比以前快多了,运费至少便宜了20%!”据承建的中国建筑刚果(布)分公司总经理张龙英介绍,一号公路的修建实属不易,尤其是在马永贝保护区地带,很多施工路段两边是深不见底的山沟和刀削笔立的崖壁,光护坡就要修筑四五十米。在原始森林里,生存问题也成了“老大难”。蝮蛇、蟒蛇、鳄鱼经常出没在工地附近,被蚊虫叮咬是家常便饭,项目临建还不完善的时候,有的工地上工人们成批地染上疟疾和登革热……恶劣的自然条件并非唯一的困难。刚果(布)是联合国发展组织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唯一的黑角港码头物资装卸能力非常有限,长达数百公里的道路施工所需的万余吨物资必须全部从中国或其他国家进口。“我们还要应对西方国家监理的质疑。外国监理习惯了欧洲标准,对中国企业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水平不了解,我们的设计方案起初因此多次被他们轻易否定。”张龙英说。中国工人用工程质量和技术实力作回应,为自己赢得了声誉。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1期工程穿越原始森林的170多公里设计工作半年内全部完成;2008年5月至6月,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打通原始森林障碍,初步建成全线施工便道;所有已经完工且验收的主体工程合格率达100%,2011年2期工程开工后,在劳动力、地材严重匮乏,反政府武装骚扰不断的情况下,2年时间就完成了80%的路基工程,质量标准还高出刚方要求……2011年12月,一号公路黑角一多里集段正式通车,时任刚果(布)装备和公共工程部部长埃米尔·乌奥索动情地说,“一号公路是刚果(布)人民和贫困作斗争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工程。我感谢中国建筑克服种种障碍,在地形复杂的马永贝地区成功修建出一条平坦大道。”刚果(布)最大的报纸《布拉柴维尔快报》记者盖伊·热尔韦表示,“对我们来说,一号公路的重要性无论怎样说都不过分。中国人能够修建出这样的一条道路,是一个真正的奇迹。”当地司机马耶拉指着延伸向远方的路说:“殖民者毁掉了这里,但中国人带领我们重建这里。这是我们的希望之路。”“从中国留学回来的人也有水平”田里玉米齐刷刷高过人腰,大棚下一片片蔬菜生机盎然,田埂上

剖析二————大产权~~商品房;            此人人都懂而又不懂————此大产权实是有限产权(几十年)!是伪产权,官产权、暴利产权、两张纸权、游戏人产权、忽悠颠产权、世界独产杖…………
沈彬:别让“70年产权”再折磨中国人了2011年08月04日 07:59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沈彬
字号:T|T3717人参与119条评论打印转发沈彬

最近,深圳被曝出所谓“全国首例无偿收回土地到期房产”案—金桃园[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大厦一期业主被告知土地出让年限期满后,政府将无偿收回土地,土地上的建筑及其他附着物,将被政府无偿取得。后来政府方面的澄清,越发让普通人看不懂。作为普通人要问:70年之后我的房子会不会被收走?这种奇怪的土地制度是怎么形成的?

简单说一下金桃园大厦的历史,1998年,原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同意原南山区建设局以零地价的方式,将这块土地转让给深圳市罗沙工程有限公司,同时规定:土地期限届满,政府不仅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也由政府无偿取得。

最近,“无偿收回”的事被抖了出来,媒体作了报道,才有了“全国首例无偿收回土地到期房产”的新闻。


回溯历史,解放之后我们一直在追求一大二公,对于私有化,特别是土地私有化一直非常“警惕”。在改革与保守的博弈中,政策往往是摸石头过河式的“机会主义”。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出台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其中使用了“场地使用权”的说法,明显是临时租地的意思,没有土地使用权的含义。之后随着改革的发展,土地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于是1990年国务院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其中规定居住用地的使用权最高年限为70年。

这就是所谓“70年”的最早出处。土地使用权期满以后怎么办?该条例第40条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到期连房子一起无偿收回,这也是当年深圳出让金桃园地块时,合同所明确要求的。

同时作为“例外”第41条还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请续期,并重新签订合同,支付出让金。这只是“可以”而不是政府“必然”续期。原则上要收回,例外情况下可以延期,这是在1990年的环境下作出的“机会主义”决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开发商租地修建办公室的相关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