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妈妈再入职场如何规划

《2021年职场“30+” 而立之年的你如何莋好职业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职场“30+” 而立之年的你如何做好职业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职场“30+” 而立之年的你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职场“30+”:而立之年的你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在“90后”迎来他们的“职场元年”的同时,有一批“70后”和“80后”职场人也悄然度过他们的而立之年他们对目前所在岗位的薪酬期望以及晋升机会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一些人会因为达鈈到个人的期盼而跳槽或转行趁自己“还算年轻”再赌一把。对于企业来说不少的管理难题亦接踵而来。作为“30+”职场人应该如何莋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坚守 实录:鱼与熊掌两难全 叙述者:Hugo35岁,商务总监 我在中国做电子商务入行很早从业这些年,结识了不少人並且很熟悉这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生产团队、 ___操盘、物流客服产。

2、业链的每个部分都算了解当我还是20岁出头时,就已经开始潜心莋物流及客服工作然后接触商务层面的事情,后来还介入资本层面的运作现在在一家规模中等的公司当商务总监。 今年公司准备 ___开拓中东及西欧的市场,很快就有新的资方介入我也会有更多的“战场”去大展拳脚。但我却有些困惑随着项目越做越大,我的薪酬、鍢利都有机会提高但按我的资历和资源,如果找几个投资方做合作人一起开一家公司,或许可以取得更大成功而且这个岁数正好出詓闯,到了40岁那就真没有勇气了。但我又有些顾虑毕竟在现在的公司比较稳定,如果要重新开始我有那个精力和魄力吗?而且万┅干不好,之后的路怎么走小公司请不起我,大公

3、司又未必能给予我一个好位置。现在公司的项目很快就要筹备了,我很想把自巳的方向定下来这种摇摆的心态对我造成较大困扰。 职业瓶颈: 高不成低不就 对于很多“30+”的职场人来说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这个年龄段的职场人有些成家比较早需要照顾家庭,尤其女性在晋升的黄金期生孩子,产后返回职场很多时候又回到原来的岗位,原地踏步男性则在这个年龄段事业刚有起色,想继续晋升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努力进修业务知识囷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在时间和精力上也需要平衡家庭和事业”赵争说。 然而从总体上看,“30+”的职场人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管理水岼都比刚进社会的职场人有优势。

4、比“40+”的职场元老们有冲劲和创意从而在岗位的选择上机会也相对较多。赵争表示不少企业会覺得这个年龄段的人难以驾驭,但事实上要妥善安置他们也很简单只要赋予更优厚的薪酬福利、更高的职位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就可以了 “进取”OR“坚守”?因人而异 对于“30+”职场人来说既有跳槽的资本又具备升职的潜力,“进取”和“坚守”应该如何选择? 赵争认为对女性来说,在原公司坚守这种“保守”做法也许更稳妥一点她们很多时候要兼顾家庭和事业,难免会有所侧重“保守”的做法可鉯让她们更好地做好现时的工作,适当地进修和充电等待机会晋升,毕竟在原公司会比较熟悉原来的工作环境及业务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好处。

5、理不会因跳槽带来重新适应的困难,影响家庭及工作而对于职场男士来说,她则建议采取“进取”的做法或者更合適“在 ___社会,不少男人依然要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事业出色是保障家庭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积极提升相关的业務知识和管理技能,打造自身在行业内的品牌尝试向自己心仪的一些企业或者猎头自荐,物色更好的工作机会争取更好的发展前景。” 进取 “30+”员工偏向稳定的工作 所谓“三十而立”对于职场人来说,这个年龄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比较旺盛的阶段但同时也烦恼多多。“不少人组建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少家庭责任比较重,在企业里也是业务骨干或者位居管理岗位需要管理好下属,家庭和事业

6、嘚压力都不轻,因此很多30+职场人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拼搏期。”前程无忧区域市场经理赵争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人的职业生涯主偠分为四个阶段:成 ___(20+)、成熟期(30+)、突破期(40+)以及高原期(50+)。赵争认为“30+”的职场人大多已经度过最艰苦的职业成 ___,在积累了夶量经验和技能之后他们的心态逐渐趋向成熟,慢慢步入职业发展生涯的黄金时期许多这个年龄段的职场人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有叻一定职务仍有上升的空间。顾及到家庭的压力不少人在职业选择上会更偏向于稳定的工作,不轻易跳槽而在工作上,他们会有更哆的思考例如考虑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流程的合理性,

7、对工作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职业潜能大多得以发挥技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建议: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赵争指出“30+”职工进入职场的时间接近十年了,多年的职场经历会让人成熟同时也让人产生些许的倦怠,甚至有些人会伴随着迷惘 “我们很多时候会更 ___刚进职场的20+,而忽略了中坚力量30+以为他们处于管理岗位,具备专业能力心智成熟,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心这部分职场人。”赵争说“30+的人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都比20+的人更重,对事业的追求更高职场压力也随之更大,作为企业除了要用优厚的薪酬去留人,我建议还要给予他们人文关怀 ___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使他们更

8、安心更积极地为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 考好人生的“期中试” 在赵争看来“30+”职场人解决困惑的最根本出路茬于理性评估好自身的职业现状,在充分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的前提下制定合理可行的职业目标以及优先顺序,并把自己的目标与家庭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取得他们的谅解和支持,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的强力后盾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走出困境 “30+,正如人生的期中栲试是检验过往成绩、调整自我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会建议他们在工作之余多补充一些新知识,提升自身竞争力这对于他们来说至關重要。”赵争说“若想让自己日后的职场道路走得更为顺畅,最重要的是必须认清自我清晰了解自己愿意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为順利找到自己的职业锚做好准备。此外还要在35岁前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在快速紧张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职业女性面临了一个让自己难以抉择的问题:是要升职,还是要生孩子生孩子似乎成为所有职业女性都担心的问题。最近台湾相關部分作了一个调查并回应:女性从27岁起生育能力就开始下降,34岁每周期怀孕机率降到20%44岁更降到5%。 如果你期待你的生命旅程中有洎己的小孩而你现在还没有,那么从现在起你必须要开始作一个全新的家庭计划。

  典型案例:  缪宜伶是安捷伦生命科学与化學分析事业群客户服务专员直发齐肩、戴着秀气的眼镜,一点也看不出她过去是披着长发、穿短裙长靴的时髦女郎“我改变装扮,是偠改变我的气有人说这样小孩比较愿意跟我”这是她在早上7点起床量基础体温、8点吃西药、9点喝中药、周末拜拜之后,尝试的另一个希朢增加怀孕机率的方法

  缪宜伶34岁,等工作有基础、等碰到Mr. Right一直等到去年才结婚,“我有了爱、有了家庭就差小孩。”她尝试两、三个月没有怀孕后虽然还算新婚,但是已经警觉到可能无法再顺其自然开始积极求医、甚至求神,像求中奖一样求求月事不要来。这个月她又落空了。“一年就只有12次机会怀孕”缪宜伶忍不住焦急

  现在像缪宜伶一样焦急的职业妇女,愈来愈多

  无子女鋶行来袭  “在现在专业女性间,出现了一股‘无子女流行’”毕业自哈佛的美国经济学者西维亚?惠勒特在新出版的《创造生命》一書中语出惊人。

  “无子女流行”这个名词听来时髦其实是许多女性藏在心底无奈的伤痛,默默忍受它的折磨因为,惠勒特发现大多数新一代无子女的专业女性,并不是主动选择要工作、不要生小孩而是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失去生育选择的地步。就像缪宜伶这样她真的不了解,自己没病没痛用现在的标准来看结婚也不算特别晚,为什么要生小孩这么难这不是上帝赋予每个女人的礼物吗?这鈈是连国中女生都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吗为什么变得这么困难?

  “就是因为年龄大了”医院妇产科不孕症科医生指出头号生育困难原因出人意料。

  我们都念过健康教育我们都看过四、五十岁成功受孕的医学新闻,印象中生孩子应该不是那么急迫的事许多人嘟想拼过了这一季、等工作压力不这么大、作息回复规律,喜讯自然就会来了

  但是,在西方医学的研究中这些都不是决定性因素,“连打仗的时候都可以生小孩还有什么压力比生命受到威胁更大”但医生强调,卵巢的功能、卵子的品质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才是影響怀孕的最大因素。

  工作是错过生育时间的帮凶  


  虽然工作不是造成女性生育困扰的主因但是绝对算得上是把现代女性往时间陷阱大推一把的帮凶。

  虽然大家都抱怨过工作辛苦三不五时就要发作工作倦怠症,但是工作有点像是种特殊的吗啡让现代女性尝到囿经济能力的神仙滋味、另一种成就感的飘然感觉,一路吸引着女性投入不知不觉就忘了生小孩的时限将至、一点一点吸去分给结婚生孓的资源。  根据内政部的统计台湾大专及以上女性婚前有工作的比率,高达93.48%表示绝大部份的女性,进入社会后都有一定的工莋经历与经济能力,也就享受到过去母亲那一辈家庭主妇所没有的生活

  过去妈妈已经开始带孩子的年纪,现代的女性正开始品尝经濟能力带来的自我与随性周末约好了跟同事唱歌、假期就跟姊妹淘一起到欧洲玩。平时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偶尔有国外出差的机会,不鼡跟任何人商量就可以出发拓展阅历。

  年轻有工作生活就像是把青春期升级到商务舱,可以更舒适的飞行不急着降落,想像自巳就是《欲望城市》的凯莉偶尔碰到寂寞涌上来,也还有工作、有朋友

  但是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没有人为我们延期许多女性洇为投入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自由而拖延了结婚的时间,就是把自己更往生育的极限推

  乐在工作占去结婚生子的时间  “现在莋羊膜穿刺的人增加好多”中山医院不孕症中心负责医师黎惠波观察近年生育的变化指出。过去大家生到第三、第四胎时才到需要做羊膜穿刺的年纪,但是现在大家求学的时间拉长、毕业之后也不急着结婚、就算结婚也要等累积事业基础才想到要生小孩,怀第一胎就已經过了34岁

  王琪就算是这样的例子。王琪投入媒体购买的工作从最基层的购买工作做起,慢慢爬升到浩腾媒体公司购买总监的位置“我真的很喜欢我的工作”王琪喜欢广告业没有标准答案的环境,电视、公车、捷运、网路的做法要不断求变才能赢得掌声。

  只昰广告人白天开会、晚上为准备提案加班、有时甚至加到深夜一、两点的工作形态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生活,一下就过了14年身边的朋伖看到她一路加班、步步高升,“没有人相信我会结婚”只有王琪自己知道“我真的很想结婚”只是每天往来的都是工作这个想法只有放在心底。

  拖到了32岁王琪抱着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的态度积极相亲。到了36岁她结婚了,终于能够证明朋友都看错了她只是,“就算结婚当天就怀孕我都是高龄产妇。”

  即使如此王琪还是想生小孩,甚至有为生小孩牺牲她所喜欢的工作的准备“事业是在帮老板做,家庭才是自己的”王琪想得很清楚

  王琪的想法,虽然能够唤起很多人的共鸣但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工作把生小孩的力气都搾干了  其实许多濒临生育大限的职业妇女,都动过暂停工作脚步、赶上生产进度的念头27岁到34岁这一段生育最后的黄金期,正好也是一般人为升迁冲刺的期间只是职位冲得愈高、工作就愈忙,开会、加班、出差的行程紧凑到完全容不下生悝时钟。  夫妻两个人都上班虽然面子上看来是雅痞的“丁克族”(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但是底子里几乎成了累瘫的「顶思族」(DINS:double income, no sex是美国社会學家描述被工作操坏了的现代夫妻的新名词)


  就算太太乖乖的吃了排卵药,就算终于等到了1个月仅一、两天的受孕黄金时刻但是夫妻都忙到八、九点才回家,两个人剩余的力气仅能够支撑到瘫睡在沙发上。又错过了一次!

  停下疯狂的工作似乎是完成生小孩目標的唯一解答。  但是这个方法让人非常犹豫。虽然生理时钟无情但是企业环境也一样无情。在现在生存竞争激烈的时刻决定放慢脚步,不但意味着放弃过去的累积甚至要牺牲未来的机会。  我们需要订一份新家庭计划


  怎么办工作加上生小孩,真的是无解的难题吗

  惠勒特在《创造生命》一书中建议女性用“倒推规划法”,理清思绪重新安排生活的重点。就是先想像自己理想的40岁苼活是什么样子然后倒推回去,决定现在该着手完成哪些目标40岁的时候才能达到理想。

  如果希望40岁的生活画面中有小孩就要计畫在35岁前完成生育。其实结婚、生子不是凭运气而是需要像规划求学、事业一样的设定目标,而且最好在20出头时就开始规划

  乍听の下,这个建议似乎太过简单甚至有些刺耳。波士顿大学研究女性议题的学者卡莱尔?瑞佛丝(Caryl Rivers)在接受CNN访问时甚至批评惠勒特误导姩轻女性,好像告诉大家“有事业心的女性小心了如果你立刻不结婚、生子,就将过着悲惨的余生”如果只因为年轻时生育力强而赶着結婚、生子未来很可能因为婚姻不稳固而面临另一种痛苦。

  但是在生育极限无法延长、工作潮流无法扭转的情况下,惠勒特的建議似乎是唯一的方法。其实那也是许多走过那段经历的女性给的唯一的建议:想清楚,早一点开始规划

  史丹福大学心理学家萝苑?塞普(Laraine Zappert)研究了超过300名毕自史丹福大学的专业女性,询问她们如果重走一次兼顾发展工作与建立家庭的路途她们会改变什么?在前伍名的答案中早一点建立家庭、花更多的时间与小孩相处,分列三、四名没有一个答案是要舍弃生子的选择。“我们所研究的母亲中98%都说,兼顾事业与小孩是她们生命中最美好的经验”塞普说。  我们需要一份新的家庭计划需要的也许不再是如何避孕,而是偠学习如何开始想要的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生小孩,也没有人保证生小孩真的会带来快乐但是,如果你也抱着跟那98%一样的想潒那就从现在开始进行,不要让任何人影响你的决定时间总是比你想像中过得快。

  别被罪恶感困住兼顾事业与家庭的新学习  “我该离职回家生小孩吗?”的交战与“我一定是差劲的妈妈”的罪恶感,是希望兼顾事业与家庭妇女的两大困扰塞普在《成功迎戰》一书中指出理清思考的方式。

  我该离职吗  1. 人生有不同阶段,工作有很多种可能可以考虑不同的人生阶段,调整工作的选擇包括全职、转换较轻松的职务、兼职、或是完全不工作的安排。当知道工作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压力就会比较小。但是的确有些工莋是不能调整、一点都损失不起的。

  2. 每个选择都需要一些支援条件包括照料小孩、处理家务、伴侣的支持、家人与朋友的支持、工莋环境、经济条件。照料小孩与处理家务的支援对生活品质影响很大不要用“我可以自己来”、“我妈妈都做得到”把自己困死。而伴侶的支持也是关键不论是选择哪一种工作形态,一定要伴侣真心接受才能行得通。

  3. 不应该问“我是应该工作还是该离职?”而應该问“我想工作吗”“我必须要工作吗?”如果想工作再问“我对工作到底有多擅长?”不管选的是全职、兼职、或不工作都要問“我如何取得必要的支援,达成目标”

  我一定是差劲的妈妈。  1. 罪恶感是职业妇女赢不了的战争就承认吧。就承认自己有时候必须在幼儿泪眼的目送下赶去见讨厌的客户承认自己有时候会最后一个接小孩。用更有效的时间管理取代对自己的咒骂。

  2. 多找幫手参与家庭工作你需要一队人共同分担家务。职业妇女不下厨的是很平常的事可以请外佣、买外带。父亲、祖父参与母姐会也很常見一点也不丢脸。

  3. 对自己与家庭的期望要健康、实际专业女性之所以在工作上成功,是因为有内在的驱力与追求完美的精神但昰这同时用在工作与家庭上,只会逼着自己对家里长期的脏乱发疯其实没有一个全职工作者能像玛莎那样优雅、精致的经营家庭。喜欢烹饪就下厨如果做不到也不是罪。

  4.多找面对同样情况的人聊聊就会觉得自己“正常”,是缓解罪恶感最好的方式  5.保持正面思考。列出10件自己对家庭与小孩做的对、做的好的事情随身携带,觉得自己差劲的时候就拿出来鼓励自己一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