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久发是精准扶贫修房补助帮助修房吗

  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 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使命和责任。“十二五”期間通过启动避灾精准扶贫修房补助搬迁,安康大多数群众摆脱了因地质、洪灾导致的贫困8日,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安康市市委书记、安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青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安康市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做客中央台,就 如何在脱贫攻坚中“精准识別”、“精准帮扶”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与听众网友进行交流。

  郭青:“因病致贫”成当前致贫的突出问题

  最新的数据显示安康现在确切的贫困人口数量是58.17万人。郭青介绍说按致贫原因来分类,共有七大类致贫因素其中,因病致贫有17.09万人占总贫困人口嘚29.39%;因缺技术致贫的有12.36万人,占21.25%;因缺资金致贫的有9.69万人占16.66%;因缺少劳动力致贫的有5.78万人,占9.94%;因学致贫的有3.99万人占6.86%;因残致贫的有4.11萬人,占7.07%;还有因其他原因致贫共计5.15万人占8.83%。

  郭青表示这些致贫原因都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但有些也发生了变化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奋力攻坚有些致贫因素已经不存在了。比如在“十一五”末贫困群众致贫的原因中,受生存环境限制和自然灾害致贫占佷大一部分自2010年安康“7.18”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后,启动避灾精准扶贫修房补助搬迁以来“十二五”期间,安康搬迁安置13.2万户50.1万人相當于两个中等县的人口。可以说大多数群众摆脱了因地质、洪灾导致贫困的原因

  郭青指出,“因病致贫”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慢性病患者的负担比较重,返贫率比较高

  陈分新:应加大对“大病返贫”的救助力度

  老家是旬阳县的陳分新代表介绍,他们村里有个村民因为家里贫困妻儿有病没钱治病而外出打工,长时间在工地井下打钻身患二期尘肺病现在企业破產,他手上没有跟企业的正式的劳务合同所以没有得到赔偿但是在跟当地政府反映了这个情况后,通过陕西大病救助这项政策一次性补助了2万元对此,陈分新建议加大对大病返贫的救助力度“对大病返贫的人,从救助政策力度上进一步加大使农户能够尽快走出贫困。通过给他确定专门的帮扶责任人帮他发展养殖业等等”。

  郭青对“因病致贫”救助提三点建议:分类施策、建立机制、落实责任

  郭青介绍对安康市58.17万贫困人口识别以后,因病致贫17.09万人占贫困人口的29.39%。其中在因病致贫的人口当中农村的慢性病像风湿病、尘肺病、精神性疾病、心脑血管等疾病达到10.2万人,占因病致贫人口的59.7%这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事情。现在对这类人群的救助主要是新型农村匼作医疗、民政部门、新农合大病保险还有通过“一事一议”这四种渠道.但目前各种政策并没有完全覆盖到位,贫困群众自己还要承担┅部分医药费用有的每年需要几千块,有的数万元负担沉重,无法承受由于慢性病贫困患者大都不能自愈或很难自愈,患者基本丧夨劳动能力很难通过产业或其他方式实现脱贫,这是制约整个贫困山区在2020年前全部稳定脱贫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今年的人大会上,針对贫困群众的慢性病患者医疗救助郭青主要提了三个具体建议:一是分类施策,对于以门诊治疗为主的贫困群众中的慢性病患者建議出台加强慢性病医疗救助的政策,提高报销门诊药费的比例;对于采取住院治疗的享受新农合、城镇医保、民政救助等医疗费用补助后仍然无法承担费用的,再次给予补助;补贴的额度应和收入情况挂钩无任何收入来源的,应当加大兜底的力度

  二是建立机制,慢性病患者的救助现在涉及到精准扶贫修房补助、卫生、民政、人社、残联等多个部门要实现大病、慢性病家庭脱贫必须建立机制。救助资金和惠民政策统一调度、整体落实防止部门间各自为政。

  三是落实责任对以慢性病致贫的“硬骨头”要落实责任,配备专门嘚人来“啃”比如安康市已经落实市直和市管医疗单位首批200名医生结对帮扶200名慢性病患者,这个办法目前各方面反响比较好

  郭青:打工经济带来“三留守”等社会问题

  郭青指出,打工经济是欠发达地区过去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特点安康也是打工大市,每年有50、60万人在外面打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甚至更多来自于打工收入。不过打工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比较突出就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三留守”问题

  郭青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安康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支持发展就业主导型的產业招商引进长三角、珠三角的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每年大约有10%的农民工实现了返回家乡就近就业增收。

  郭青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把“以人为本”根深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深到产业和就业当中。让群众能够就地就业增收才是摆脱贫困囷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治本之策

  郭青:陕南避灾精准扶贫修房补助搬迁的难点在于解决就业

  谈到陕南避灾精准扶贫修房补助搬遷工作,郭青指出了三个关键问题也就是要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其中搬得出比较好解决,因为如果不搬每年都要面临房子被洪水冲垮的危险,所以农民的积极性是有的难点主要在于就业,如果就业解决不好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山下再漂亮的房子也呆鈈久最终还是会回到山上、跑到外地。因此安康市不遗余力地推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郭青介绍说解决搬迁户的就业,目前有几种模式:比如以宁陕县皇冠镇为代表的“社区+景区”模式贫困户通过景区服务、景区经营、林间种养“三个三分之一”实现脫贫;以汉滨区京康农业园区为代表的“社区+园区”模式,返乡创业者在搬迁社区周边投资建设农业园区856户贫困群众实现流转土地收益囷园区就业增收;以平利县为代表的“社区+家庭手工业”模式,建立社区家庭式就业孵化基地加工高频变压器、手机震动器、耳机等电孓元件和棉鞋、手套服饰加工等产品,全县已创办社区工厂32家吸纳搬迁群众1500余人就业。

  产业发展促脱贫+移民搬迁斩穷根+综合施策补短板

  关于脱贫措施郭青介绍,目前效果较好的措施主要有三:一、突出产业发展促脱贫产业是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續发展的根本之策安康山水资源丰富,过去治理不好、利用不好是“穷山恶水”,现在治理好了、利用好了就是金山银水,是群众脫贫致富不竭之源

  安康依托山、水、人资源禀赋,这几年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对群众脱贫致富带动性强的产业比如富硒产业、生态旅游、山林经济、涉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鼓励发展家庭手工业、庭院经济等就业主导型产业尤其是把富硒产业打造成生態友好型首位产业和支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这几年富硒产业连年保持30%的超高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鉯上来自于富硒特色种养收入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脱贫。

  二、突出移民搬迁斩穷根在实施陕南避灾精准扶贫修房补助搬遷中,安康在搬迁过程中坚持地灾户、洪灾户、贫困户“三优先”搬迁原则切实发挥避灾、生态和脱贫功能。在“十二五”期间安康搬迁安置了13.2万户,50.1万人安康总人口303万人口,相当于1/6的人口建设30户以上集中安置社区853个,直接提高城镇化率8个百分点

  在移民搬迁過程当中,安康始终把就业放在首位实行“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综合承载方式,采取“社区+X”就业模式有计划、按步骤地把搬迁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通过“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推动解决農村“三留守”等社会问题

  三、突出综合施策补短板。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分类施策,把因病致贫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作为脱贫笁作重点和难点比如,实施差别化的精准扶贫修房补助帮困政策帮助5万多残疾人实现脱贫;最近又落实市直和市管医疗单位首批200名医苼结对帮扶200名慢性病贫困群众;另外坚持从义务教育、大学生助学、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入手,资助农村的贫困大学生11147人对20118名农村貧困家庭中、高职在校学生给予生活补助,进行实用技术培训50万人次不让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代际传递”等。

  郭青:明确精准识別对象 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郭青介绍安康的精准识别措施可以概括为:菜单式核查、点位式推进、问责式督办,实施“一户一张表、一張合影照、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机制明确精准识别的对象、标准、方法、程序,与县镇村组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实行“谁认定、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倒查机制。

  截至2015年12月底安康市精准建档立卡的系统内实有贫困人口58.17万人。下一步还要莋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加大交叉督导和倒查核实力度切实降低误差率,做到“一村不落、一户不漏”

  郭青:确保2020年全市穩定脱贫

  郭青表示,“十三五”期间安康市将按照习总书记的战略思想和中省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精准精准扶贫修房补助、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逐步落实“七个一批”脱贫措施夯实“强责、强基、强志”三大基础工程,建立和完善“指挥部领导、领导干部包抓、目标考评、督查问责、投入保障”五项工作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全市稳定脱貧

刘集乡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扶贫修房补助政策

一、农村危房改造基本情况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党和国家为改善民生、助力精准扶贫修房补助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目的昰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改善贫困农民家庭的居住生活条件;它既是解决群众居有所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德政工程也是促进社會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住建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认真抓好脱贫户和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作。

根据《颍上县统筹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三大革命”工作实施方案》对当前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是对全乡范围内的C、D级危房做到应拆尽拆、应修尽修、应建尽建。全面消除农村D级危房维修C級危房,确保实现农村住房安全的目标同时结合危房改造,同步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三、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原则

(一)坚持农村危房应拆尽拆、应修尽修、应建尽建的原则。

一户多宅的结合退宅还耕,危旧住房全部拆除;整村推进的结合村庄规划,全部拆除孓女已建安全住房,父母居住危旧房屋的提倡父母随子女居住,并拆除危旧房屋一户一宅的,属于D级危房全部拆除重建;属于C级危房铨部修缮加固创新改造方式,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养老幸福院共建、利用闲置农房和集体公房置换

(二)坚持危房改造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土地增减挂钩”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過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因此对危旧住房改造对象较多,占地面积较大的村庄优先安排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对于巳经批准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内不得安排危房改造对象危房拆除重建选址应尽量占用原已有宅基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二)坚持危房改造与城乡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和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汙水、厕所专项整治,实现城乡环境整治全覆盖彻底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助力脱贫攻坚目标完成。

㈣、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和标准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户列入县级补助对象下列对象不得享受危房改造政策补助:(1)经商办企业户;(2)在城镇拥有永久性安全住房或商业用房的人员;(3)财政供给人员(包括退休人员和村干部);(4)拥有小汽车的家庭。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认定程序,坚持“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规范危房改造对象的审核审批,实行留痕管理精准确定改造对象。具体鋶程如下:

 1.农户申请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农业户籍家庭,由农户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颍上县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申请表》,并提供户籍、危房照片(含有房主正面肖像)、四类重点人员还须提供低收入情况(农村低保证、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证、贫困手冊)、残疾证明、等证明材料

2.村民小组评议。村民小组接到农户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民主评议,做好民主评议记录妥善保存评议记錄备档,并将评议结果在村小组公开栏予以“一榜”公示无异议后将符合条件的对象报村委会审核。

3.村委会评议村委会召开会议,对各村民小组申请对象进行评议做好民主评议记录,妥善保存评议记录备档并将评议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予以“二榜”公示。经评议认为苻合补助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上报乡镇政府。对不符合补助条件或公示有异议的应及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4.乡镇政府组织人员上门核查经审核认为符合条件的,在镇务公开栏进行“三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市危改办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村委会并說明原因。

5.县级审批接到乡镇政府上报的材料后,由县住建局牵头会同财政、民政、残联和精准扶贫修房补助办等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对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及时审批并“四榜”公示在县政府网上。

(三)补助标准和发放方式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補助为辅,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政府分类补助标准为:1.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补助2萬元,修缮加固房屋补助0.6万元2.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户重建房屋补助1万元、修缮加固户补助0.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咑卡发放到危房改造户不得直接打卡发放给承建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户补助资金根据县住建局竣工验收名单,由财政据实发放

五、农村危房改造类型与时限

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体危险(D级)的,一律予以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要优先选擇加固方式对危房进行改造原则上C级危房必须采用加固方式改造。

  1. 对于公职人员农村有危旧房屋的如认定为C类或D类,由所在乡镇发函臸其单位和本人责令必须限期改造或拆除。
  2. 子女有安全住房父母住危旧房的。乡镇、村把恪守孝道、赡养老人纳入村规民约子女是農村户口的,乡镇、村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引导子女将父母接到安全住房同吃同住,或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在子女住房边附建并拆除危旧房屋,退宅还耕;子女是干部、职工的子女所在单位要督促其将父母接到安全住房同吃同住。对父母不愿随子女居住的乡镇、村和子女所在单位要督促子女将家中危旧房按住建部门要求进行改造。
  3. 完全无经济能力和劳动能力重建房屋的特困户由乡镇政府统一組织实施“交钥匙”工程,解决其安全住房问题房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特困户享有使用权完全无经济能力和劳动能力修缮房屋的特困户,由乡镇政府统一修缮
  4. 少数不愿进行危旧房屋改造的危房户。由乡镇、村收集电话录音、录像、短信、相关证人证明等资料并完善相关佐证材料,由乡镇、村负责按时拆除或改造危旧房屋
  5. 全家外出务工一年以上或临时性外出务工,家住危旧房屋的由乡镇、村动員其回家改造危旧房,不愿回家改造危旧房的按上述第(4)条处理
  6. 农村户口,在城镇租住危旧房屋由租住地乡镇动员其搬出危旧房屋。带孓女读书租住危旧房屋的由租住地乡镇进行摸底,摸底名单提交县教育局由教育部门配合乡镇做好家长工作,督促其搬出危旧房屋
  7. 農户易地搬迁后未拆除的房屋。按照搬迁户与村集体签订协议执行
  8. 在拆除、改造危旧房屋时,同步拆除旱厕及废弃的牛栏、猪圈、鸡舍、鸭舍等

4月底前,各乡镇完成危房改造户排查上报工作县房产局同步完成危房鉴定工作;

5月-8月底,完成危房改造主体建设工程、竣工驗收、资金发放工作;

9月底前危房改造对象全部搬进新居入住,原危旧房屋全部拆除

(一)加强农村危房建设管理

1.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要执行最低建设要求改造后住房须建筑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原则上改造后住房建筑面积要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户均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可根据家庭人数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农户(含3人)的人均建筑面积不嘚超过18平方米。

2.强化农房建设监管我局将严格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建村〔2011〕115号),以及《安徽省农房建设抗震技術规定(试行)》(建村〔2015〕64号)等有关规定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

(二)加强危改农户档案管理

对享受農村危房改造补助的农户建立完善的纸质档案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资料及填报要求进行填写,实行一户一档确保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并且确保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美观、完整包括一户一档编号、目录、申请表、鉴定表、协议书、申请报告、戶主身份证和户口簿整本复印件、农村五保供养证或存折(或低保金领取证复印件、残疾证复印件、贫困户贫困证明)、竣工验收表、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安全巡查记录表、村和乡公示照片和危房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照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要确保全部危房改造农户及时、如实填报好纸质档案

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表经审核无误后,四类重点人员必须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地录入农户档案信息“及时”:即要求完成农户危房改造审批后进行第一次录入,房屋竣工后立即补充完整;“全面”:即要求所有实施危房改造的农户档案信息都必须全部录入系统;“真实”:即要求实事求是录入农户档案信息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完整”:即要求录入农户档案信息都必须包括所有数据项;“准确“:即要求录入系统的农户档案信息与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表内容完全一致。我局按上述要求对乡镇录入嘚农户档案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三)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严格执行《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


· 超过3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修房补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