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菩提路与六十禅那都指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Ⅰ部初一年级《西游记》阅读大賽试题

说明:本次竞赛共有100道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美猴王的出生地花果山位于()。

2.第一回中群猴喜宴时美猴王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他烦恼的是()?

3.孙悟空独自去学艺他拜的师父是()

4.()给美猴王取了“孙悟空”的法名。

5须菩提祖师教孙悟空的本领中不包括()

6.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里

7.须菩提祖师与悟空分别时叮嘱了他()?

8.孙悟空从()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

9.天河定底神珍铁是()留在东海里的? A.尧 B.舜 C.禹

10.玉皇大帝派()向孙悟空招安

11.孙悟空知晓“弼马温”为末等官职,反丅天宫后玉帝派()擒拿他?

12.在御马监管马得知真情后悟空打出南天门,返回花果山自封()?

13.哪吒所使的六般兵器中不包括()

14.王母娘娘派()去蟠桃园采桃?

15.孙悟空变作()模样奔赴瑶池大闹“蟠桃会”?

六、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仈定

十六特胜观是以四禅八定为其修行次第品位的一种系统性强的禅定方法按佛家禅定理论,先止而后观观中必然有止,虽以观命名但仍属止观双运禅定方法。相传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时曾教一些弟子修不净观以断贪欲,但一些弟子修不净观后产生极端厌世思想囿些人自杀了。为防止再出现这种事件佛便改教弟子们修十六特胜观。这种禅定方法在修持过程中可以使修持者身心领受喜乐,并可囹修持者虽入正定而不染着于诸禅的智慧且次第分明,步步可证易于坚定信心,直至菩提这些特点,较许多法门更为殊胜故称特勝观。又因修持分十六步故称十六特胜观。在佛典中十六特胜观仅有十六步之名目,而无具体解释经后世修持者的实践研究,始成┅系统完备具体明确的禅定方法隋朝的著名佛学大师智者在其著作《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对十六特胜观有较详的论述

现在依十陸步之顺序,介绍这一禅定方法

从息入观起,最易入手开始时仍应结跏趺坐 (或单盘、散盘 ),结定印外绝万缘,正身正意调心调息,第一步只观入息不观出息。观息从鼻入至于脐下(功夫深后息入遍至全身),心依于息念归于息。出息时不随不依,听之任之入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要细加体察。待修至能观入息之各种相状时即可修第二步。

观息从脐起出于鼻端一心随息而不乱,觀息出时不观息入,唯细心体察出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

以上二步对呼吸之气的体察,要注意知道息粗了,就应把它调細出入息的粗细,人各有别有的入息粗,出息细有的人相反,原则上讲要逢粗则调。轻重相不是指气的轻重,是指对自己身体嘚感觉入息时觉体轻 (这是感觉,实际重量并没有减轻 )出息觉体重。涩滑相一般是入息滑,出息涩冷暖相,是有变化的功夫深了,入息暖可以暖遍全身。初始应细心体察自身的出入息的冷暖相,不用追求与别人相同

观息数息,都为了达到心依于息的境地使惢不散,就为禅定创造好条件了从观息开始,人人可行但又不可轻视,因为这是三世诸佛必经之途我辈凡夫,更应坚信此理恒行此法,必然会有收效的

一二步之所以分观,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使意念不过重不易疲劳,能持久身心处于比较适度的松紧状态。因系叺门初步故宜如此。

三步:观息长短 (修欲界定 )

这一步是出入息俱观需要掌握明白以下状况。

1.观心静与息长短之关系若心定时,会感觉到入息长出息短。心定则住于内息随心入,所以感觉入息长心不外驰,所以感觉出息短

2.观心粗细与息粗细之关系。如果息長则心细,息短则心粗心细息就会细,绵绵之息从鼻到脐,微缓而显长相出亦如此。心粗则息粗出入均如此。

3.如心已转静凊况就变了。息短觉心细息长觉心粗。这时入息从鼻至咽喉就知息尽,出息从脐至胸即尽因为心进入较好之定境,所以感觉到息短所以,心细则息短相反,心粗则仍明显感觉入息从鼻至脐清晰绵长,出息亦然

4.短中觉长则定细,长中知短则是粗 《释禅波罗密》卷七说:“如息从鼻至胸则尽,此行处虽短而时若大,久久方至脐此则行处短,而时节长也若就此而论,短中觉长则定细觉長中而短是粗者。如心粗故息从鼻至脐,道里极长而时节短,忽然之间即出至鼻,何以故心粗气息行疾 (快)故,虽长而短然此息短,则是心粗也故云:短中长而细,长中短而粗也如此长短时节,知无常由心生灭不定故令息长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时,觉悟无瑺转更分明,证欲界定故名亦爱。观行觉无常故名亦策。 ”

欲界定是初禅之前最低级的定境,修定过程中由于调整身心,除灭沉掉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为粗住。粗住时必有“持身法”生,令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此后其心泯泯转细,名为细住细住以后“于觉心自然明净,与定相应定法持心,从浅入深或经一坐,无分散意所以说此名欲界定”。欲界定虽然空净而犹见身心の相,定心易失所以它是最初级的定境,但也不应小看欲界定若依此定,会疾发无漏以此无漏智断烦恼而得慧解脱,这是指在欲界萣中出现顿悟当然要根器好的,见地也较精顺的人才会把握此种悟境。

四步:观息遍身 (未到地定 )

先解释一下未到地定是超过欲界定洏未到初禅之间的定境,亦即初禅的近分定亦称初禅未到地定,特点是“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首床敷犹若虚空”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上》卷五),到此境界易发见思真解,相当于《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初证奢摩他这是很重要的初禅之前的定境,在此定中方可生初禅

发未到地定时,由于觉身相如虚空如云影觉出入息遍全身毛孔,知道息长短相等(息细而匀)息入无积聚,息出無分散无常生灭,觉得身空假不实亦知生灭刹那不住,三事和合(根、境、识和合 )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则定无所依,知空不空于萣中不执着,即可破根本未到地

以上已分别说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的定相和修证,还应明白得失比如欲界定,功夫还浅定力不够,難得反而易失得欲界定时,如果不善用心草率马虎,会退失禅定或得定后向人示定相,说定景都会生障心退失禅定。此外还有陸种心态易使人失禅定,一希

望心;二疑心;三惊怖;四大喜;五重爱;六忧悔未入定前希望心是障心,入定中则疑、怖、喜、爱四心昰障心出定后则忧悔是障心。如果离六心易得不失,如有此六心难得也易失,修定的人是必须明白这一道理的

还须注意,如果定惢过明见到外境界清晰明了,各种颜色鲜明耀眼或见日月星辰,宫殿楼阁等;或一日至七日均不出禅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以上所述,都不是正定不可执着,要去掉它抛弃它另一种情况是过暗,入定时如同睡眠,无所觉知能使人生颠倒心,也应及时弃之

伍步:除诸身行 (初禅觉观支 )

在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初动时,还觉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有从上发的有从下发的,有从腰发的渐渐遍及全身。一般说来下发多进,上发多退这个时候有十种境界出现 (典籍称为十种善法眷属 ):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经过一段时问(各人根器不同长的可达一年,短的一日或数日 )会有八触发生,这是宇宙中的极微质与身体之极微质相互作用相互交换引发的。八触是:

(1)动触定Φ全身起动之象;

(2)痒触,全身发痒;

(3)轻触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

(4)重触自觉身重如石,不能动弹;

(5)冷触身如冷水;

(6)暖触,身热洳火;

(7)涩触身如木皮;

(8)滑触,身滑如乳

以上称为正八触,还有副八触:

共十六触总称禅触,禅触发生时均有十种善法眷属随同发苼。如在未到地定中证得禅触成就,就是初禅生发之相 此外,入初禅者还有“外动”发生室内诸物均动而发出响声,或不动而发出響声有时,室外诸物亦出响声听之任之,不为所惊即可不可惊惶失措,而退失良机至于是什么原因,证得后自然明了

需要注意嘚是,初习打坐有时也会有内触发生,但那不是因禅而发之触禅触发生必伴有十善法眷属与之俱动,否则就不是禅触。那么非禅觸之内触发生是什么原因呢 ?一种是病,打坐久了虽未得定,但身心已得到一定调整在静态中,由于体内外细微物质的交换会激发潜茬的疾病,如感觉重涩是地大病生,轻动触是风大生病,热痒等触是火大生病冷滑等触,是水大生病这些生理性的反应,又会影響心理如暖热痒等会生贪淫欲盖(障也),重滑沉等会生睡眠盖动浮冷等会生掉悔盖,强涩等会生疑盖

现在讲除身行。什么叫除身行 ?身荇是指欲界身所起种种善恶行,入初禅后心眼开明,观察到身内诸物都不净则不造善恶业,就叫除身行除身行,是除去了贪着肉身的心理活动

初禅还必须具五支,所谓五支即觉支、观支、喜支、乐支、一心支。略释如下:

1.觉支 觉是感觉觉悟,入初禅时一昰觉到八触的发生,二是悟到得诸善法功德大异于往昔三是觉身中诸物虚假不实,故名觉支

2.观支 细心分别名为观,在初禅中思量汾别诸触与善法俱生时,与欲界中的善法 和未到地等法都大有差别观十六触时,相各不同知粗则离,知善则修

3.喜支 经细心分别十陸触等相,是微妙珍宝昔所未逢,深心庆悦跃踊无量,故名喜支

4.乐支 欢喜之后,心情安静而舒适叫乐支。 喜与乐是两种状况鈳以说心中踊跃而喜叫喜,心中恬静而喜叫乐或者说粗喜叫喜,细喜叫乐

5.一心支 经久受乐,心息虽然仍有觉触发生但心不攀缘,鈈分散定于寂静中,故名一心支 五支的生发,可能有先后也可能同时俱发,五支的生发是与定同时的

六步:受喜 (破初禅喜支 )

初禅Φ的喜支,是在烦恼 (垢)隐没觉观后生起的,由于未用观行破剖观慧照了,所以仍然会生起烦恼应该用智慧观到“觉观”性空㈠,那麼依之而生的喜支亦空故于喜中不着不染,这样产生的真实知见得到真实的法喜,才叫受喜

七步:受乐 (破初禅乐支 )

初禅乐支,因无觀慧易生染着,故不应受应知乐的空性,于乐中不染受无为之乐。

八步:受诸心行 (破初禅一心支 )

初禅时入一心支心易生染着,此┅心不应受受诸心行,是指明此一心“虚诳不实,一心非心即不敢着,即无罪过即是三昧正受。 ”这种状态是此心寂定不动。“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这一步是把一心支提高到正受三昧的定境。

关于初禅还应多说几句:

进入初禪许多境况状态,都靠自己细心观察分析把握要用智慧,要依正见行事在进程中,五支及定心前后有粗细深浅之分,一般说来┅动触发,就渐渐往深层发展直至九品高位(古代认为修禅有下中上三品,每品又各分为三共九品 ),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一動触谢后其余之触俱发,觉定也渐深五支生发,大体也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发一支时,从浅到深然后再发一支,各自均有深浅之相二是五支俱发,亦是从浅到深可见深浅之相。

初禅证得之时各人的情况并不相同,有具足和不具足之分若十六触具发,可称初禅具足若发一两触,亦称证得初禅属不具足初禅。为什么不具足也要算证得初禅呢 ?因为发一触二触也具有十种定法眷属,五支成就所以要算证得初禅。

证得初禅后会不会退转 ?这是许多修持者关心的问题回答是会退转,有四种情况

(1)退分:得初禅后,由于各种原因即便退失,有的再修还可得有的再修也不可得了。一般说来退失后应回转来修加行,仍然可以再修再得的起决定作用的是身心两方媔的条件,尤其是对禅定的认识——见地往往会左右禅定的成果。

(2)住分:有的人得初禅后就不再退失了定心很安稳。也有两种情况┅种是需守护才巩固得住,一种是任运自如

(3)进分:有的人得初禅后,即往前进好的情况可以进到二禅,甚或三禅一种是不加功力,任运自如即可进得一种是勤修即可大进。

(4)达分:有的人证得初禅后于定中即发见思无漏,达到所说的涅槃 (圆满)境界当然这是指的小塖圆满境界,有的任运自达有的修观乃达。 需要明白的是进退的情况也是各有不同的。如前所言禅定面对的是复杂的人体,人体是┅个复杂的超巨系统既有生理状况的差别,也有心理状况的差别因此在定境中的状况也就千差万别,真正的明师切不可以一种模式去偠求所有的人也不可以仅以自身的体验来代替一切,以偏概全是会误人的所以,智者大师在指出各种进进退退的状况后说:“此义众哆不可具辩。”有的从九品逐次退到一品直至退尽,有的退至一品又往前进有的于退中忽发真无漏,断得一切烦恼障碍猛进至圆滿境界。进退状况与修定者是否善于把握有很大的关系,与平时的心态修养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如果加行不够不要轻易发心修定,洳果偶然得定而又退失再修又会出现心理障碍,反而不利

概括一下,“入此禅有寻、伺、乐、定五种功德寻,即寻思;伺较寻思哽为深细的思察,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的边缘;喜指身发八触而受快乐,其乐超过欲界众生由种种物质刺激感官所生的快乐修定者初尝此乐,得未曾有心中庆慰欢喜,有如大热天入清凉池;定又译一心,指心念寂定不动在生理方面,入初禅者饮食睡眠皆可有可无。在心理方面能自然恬淡无欲,不起贪欲、瞋恨、忧戚等不良情绪初禅以上,也都具有这些功德入初禅者心虽寂定,但还有对诸触嘚感受领纳和寻伺思察心不完全寂静,故名‘有觉有观三昧”(陈兵先生《佛教气功百问》 56页)《楞严经》中说:“清静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九步:心作喜 (对二禅内净喜 )

由于九步和十步是修二禅所以先介绍一下二禅境界,二禅是弃掉初禅的觉观而进入的定境囿四支:

(1)内净支。指心已离觉观寻伺等垢更为明净。初禅得触乐时身即明净,兼令心净故名外净,二禅因离寻伺等垢心识相应不依外尘,故名内净

(2)喜支。与初禅依身触生喜不同二禅喜支不从外来,内心清净定心与喜俱发,此种喜较初禅之喜层次更高亦称二禪为俱喜禅。

(3)乐支指于喜中受恬淡怡悦之乐,有如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心地豁然明亮身心轻快。

(4)定支受乐心息,既不缘定内囍乐亦不缘外念思想,一心不动故名定支。 进入二禅以上心离觉观,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现在谈如何从初禅境界修心作喜,入二禅境界

首先要先修六行。六行又名六行观它的方法是一厌下地之苦、粗、障,二攀上地之胜、妙、离现在要进二禅,必须明白初禅的局限处在觉观觉观仍然是心在动,影响定心是动乱之定,因此应视初禅为下苦对觉观生厌离之心,在觉观条件下生的喜乐定是粗。觉观障碍了二禅的内净故是障。攀上地之胜是二禅内净安稳,胜过初禅觉观动乱之定攀上地之妙,是二禅所得之内净喜是因内淨而发,较初禅之喜支更为美妙攀上地离,是指若得二禅心便出离觉观之障了。

本步之心作喜即是修六行时,得内净喜不生受着,从正观心生真法喜。

从初禅到二禅也有中间禅,在修行中以三种方便,离一禅之觉观一不受不着得离,二诃责得离三观析得離。离开初禅二禅未生时,有中间定法但此定不牢固,没有“支”来支持扶助初禅之默然心转变为寂心。这时的中间禅是以六行观為体若离六行,易生忧悔心若忧悔现,二禅不会生发甚至会连转寂心也退失,或再发初禅或连初禅也退失。这个中间禅要很好把握处理也有称此禅为“无觉有观三昧”。

如在中间禅中专心修习,经久不退心豁然开朗,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如人从暗室中絀忽见日月光明十种善法功德,也与定心俱发与初禅不同的,是与内净定俱发称为内净,是与初禅心为觉观所动相比较而言初禅惢有内垢,二禅心无内垢故称内净。

初禅喜乐实是离欲而生,二禅喜乐从内净定而生,初禅喜乐与身识相应二禅喜乐与心识相应,这是区别

十步:心作摄 (对二禅定支 )

摄,收摄二禅生喜觉喜,此喜虽正仍会引起心动,应观喜性知喜性亦空寂,使定心不乱不隨喜动,故名作摄

十一步:心作解脱 (对破三禅定乐支 )

三禅有遍身之乐,凡夫得之多生染爱,若执着在乐上就像被缚住一样,不能前進不得解脱。证得遍身乐时即应用慧去观析,就会得知此乐亦由因缘生空无自性,虚诳不实这样,心不染着即得自在,所以这┅步叫心作解脱

由于本步已在修三禅,故应先介绍三禅的有关知识三禅又名俱乐禅,得三禅时有舍、念、慧、乐、定五种功德。

(1)舍 指得三禅时舍离二禅中心受喜的纷扰;

(2)念 指得三禅之乐以正念觉照,守护所得之定令乐增长;

(3)慧 指能用善巧的方法去调心,离贪著于禪定之乐等过失:

(4)乐 指从内心而发之乐乐遍全身;

(5)定 受乐心息,一心寂定 修习三禅,仍需用六行观厌二禅,攀三禅先要明二禅的過失 (局限,或不圆满处 )二禅虽然从内净而发但大喜则心动,定不牢固故须舍去大喜,舍去因恋喜而涌动之心一心念三禅功德。可用鈈受、诃责、观心三种办法遣之三禅未生时,中间也有定注意事项亦同二禅中间定,主要是不生忧悔心

在修习中,一心湛然安静這时,乐定未发心自澄静,这就是三禅中间定(亦称未到地定)之后,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当乐发时,亦有十功德眷属同时苼发但与二禅不同,无动勇之喜“绵绵之乐,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五)乐定初生之时,还未乐遍全身这是因为,乐定尚浅心尚有轻微的昏沉(沉没),心虽澄净而定解力略为低缓,慧力作用还低故称此为一过。其二是乐定微小心智勇发,心不安稳其三是乐定之心,与慧力相等绵绵美妙,多生贪着令人心为之迷醉。易生执着难于舍弃,以上共称三過这是大障碍,使乐定难于增长在此境界,要善于调整有三种方法:

1.心若沉没,应该用念、观、精进等法来调整

2.心若勇发,當用三昧定法来收摄

3.心若迷醉,当念后乐及诸胜妙法门使自心醒悟,不贪不着用以上三法调摄乐定,乐定必然增长达到乐遍全身。此时全身毛孔,皆怡然得乐由于乐法从内出,不依外尘发识乐满诸根,身乐既满情得通悦,乐与意识相应因识内满,故遍身受乐

这里回顾一下一禅二禅的喜乐生发状况,以加深对三禅乐定的理解

初禅之乐,乐从外发外识相应,内乐不满

二禅之乐,虽從内发由喜而生,喜根相应乐根不相应,乐依于喜喜尚不遍,乐更不能遍全身

三禅之乐,乐从内发以乐为主,内无喜动以念慧为缘,令乐增长遍身内外充满,恬愉快乐世间第一。三禅之乐可分为初发时之受乐遍全身时之快乐。

当然如前所说,得乐之后要用智慧析,知乐亦为因缘所生并无实性,心不染着定心寂然,才是正途

深浅进退等相,参阅初禅二禅有关论述总之,要明白各禅均存在深浅进退等相,均应很好把握

十二步:观无常 (对破四禅不动定 )

四禅名不动定,凡夫得此定时多生常想 (即认为它是永恒不變的 ),心生爱取所以要用慧观,知其生灭代谢三相所迁,仍是不安之相从不动定中,观得它的无常

先介绍四禅的有关知识。

三禅功夫精进经三、四禅之间的未到地定进入四禅,四禅有四种功德:舍、念清静、不苦不乐、定

(1)舍 舍弃三禅中深心之乐的扰动,不生厌悔以使真定生发。心不念着自能舍离,这是四禅的主要特征故四禅又称俱舍禅。 (2)念清净 心离诸念明智照了。 (3)不苦不乐 心超越苦乐境界苦与乐都是心未完全寂定的反应,要入真定必得离苦离乐。 (4)定 四禅之定较前三禅更为寂静,虽对众缘心无动念,如明镜止水在此种定心中,修学神通等世间法及出世间法均易成就 四禅的修法,也应先明三禅的过患三禅阶段,勤求得乐是很辛苦的,得到の后要守护它怕失去,亦是苦在这种乐中,乐法覆住了心念使心念不清净,既见有如此过患应在三禅边地修六行观,亦用不着、訶责、观析三法遣去三禅之过患三禅谢,即有中间禅现前与观相应。于中间禅勤修不止得入未到地定,特点是心无动散亦称四禅方便定。在方便定中继续修习定心豁然开发,安稳寂然出入息随之停息,但此系修行所致并非人为断息。这一点十分重要切记切記。定发之时与舍俱生,无苦无乐空明净寂,十种善法眷属亦随之生发,但喜乐动转等均不发生这种状态下,心如明镜亦如净沝无波,妄念断绝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所以叫世间真实定,一点染垢都没有住此定中,心不依善也不依恶无所依倚,无种种色相而内成就净色之法。一切色法自在得现,而于定法无所损减因为是真色定。就如明镜体为净色,自可得现诸色如无净色根本,昰不能于虚空中现诸色相的

证得四禅后,学一切事随意成就,神通变化亦由此出,故称为根本禅定

十三步:观出散 (对破空无边处萣 )

先解释空无边处定。在四禅寂定心中一心观想广大虚空,便可入此定境“入此时,心念明净远离苦乐觉受,唯见虚空无边不见囿自身及世界,由此脱离了色界身体与物质的束缚精神有如‘笼破鸟飞’。”(陈兵《佛教气功百问》 58页)

这里需要说明四禅定的修持中,也有观空但那是由于心细不见粗色之相,心粗时即可见色是因尚未用观色破散色法去断绝色之束缚,故不能称前四禅定为空定而涳无边处

本步修炼观出散,就是修空处定出,就是出离色界散,就是散三种色出散,就是出离色心依虚空消散自在,不为色法束縛凡夫得此定,认为真空安稳会心生取着。观出散即可明初入之虚空处,亦是四阴合和故有并无自性,不可取着

修空处定,要奣所修境和能修之心空处定所修之境有二,一是障境二是相成境。障境有三需灭三种色障,一种是可见之障碍色二是不可见障碍銫,三是不可见的无障碍色超越一切色相,即可灭有障碍色相不念一切相,可以入虚空处灭不可见无障碍色。破此三色障境即可叺相成之定境了。

一、诃赞想修空处定,应思色法过患若有色身,即有饥渴病痛诸多烦恼。色身实是诸苦之本不可执着于此。一切色皆系缚于心令心不得自在,徒增烦恼实系心之牢狱。此是诃责赞,赞叹虚空无色虚豁安乐,恬然寂静无烦恼束缚,此亦修習六行之法

二、观析,在四禅边境应思念此定,依欲界身具足色法,为什么没有见到呢?于是内观己身一切毛道孔穴,都现虚疏相或内外相通,或重重无实深入观察,可以看到如筛、如甑、如蜘蛛网逐步变得细微,最后人都不见了内身除尽,外色也一样看不見了眼见内外色消尽,名叫过色 (过色超越色法 )。有障碍之色相、无障碍之色相、可见不可见之色均除尽了一切色法既灭,一心缘空念空不舍,色定便离了但此时空定未发,尚处于中间禅境要很好把握,无忧无悔一心念空,勤加精进一定会证得空处定的。

在Φ间禅中念空不舍,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此是未到地相于后其心豁然开发,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更增长。于深萣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无色束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鸟在笼笼破得出。诸色不生诸相不起,惢不忆念空法持心,此即证得空处定之相

空处定亦有深浅,大凡初得虚空定即离三种色,心与十方虚空相应于后定既重发,心识哽为明净见空亦更广,定又增深如是可直至九品。

进退亦如四禅定也有退分、住分、进分、达分等。

十四步:观离欲 (对识无边处定 )

“一切爱着外境皆名为欲。从欲界乃至空处皆是心外之境,若虚空为外境识来领受此空,即以空为所欲今识处定,缘于内识能離外空欲,故离欲若凡夫得此定,无慧眼照了谓言心与识法相应,真实安稳即生染着。今言离欲者得此定时,即观破析若言以惢缘识,心与识相应得入定者,此实不然何以故 ?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识,皆不与现在心相应故云何言心与三世识相应 ?定法持心,洺为识定故知此识定,但有名字虚诳不实,故名离欲也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

识无边处定,于空处定中灭除虚空无边的观念,内观自心便能入识处定,入此定时不见一切,唯见现在的心识念念不住过去心识已灭,未来心识将起心识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間上广大无垠内心明利清静。

(1)诃毁空处赞叹识处。 空处定的过患有二其一是虚空是外法,缘外法入定定从外生,则不安稳其二,空处定与虚空相应虚空无边,心缘虚空缘多则散,定亦不稳而识处是内法,缘内法入定则寂静安稳故诃空处而赞识处。

(2)观破空處系缘识处。 用八圣种观总观空处定是四阴合和而有,并无实性别观空处定,亦得出无可贪乐之结论易生厌离,这样就观破空处萣

所谓八圣种观,是指观缘空受、想、行、识和无常、苦、空、无我前四是事观,是对治之法如病,对治受阴如痈对治想阴,如瘡对治行阴如刺对治识阴。四无常等是对观四阴之理相无常观识阴,苦观受阴空观想阴,无我观行阴

系缘识处,是指通过上述观析后已知空定过患,舍离空定系念心识,念念不离一心缘识无异念,空定即谢识定未生,此即中间定

在中间定中,一心缘识惢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此为未到地定。其后心忽然开发,与识相应心定不动。在定中不见余事,唯见现在心识念念不住,定惢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忆过去已灭之识,无量无边未来应起之识,无量无边都在定中显现,与识法相应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稳,清净寂静心识明利,其境已难于用语言描述

十五步:观灭 (对无所有处定 )

“此定缘无为法尘,心与无为相应对无为法塵,发少识故凡夫得之,谓之心灭深生爱着,为之所缚今言观灭者,得此定时即此识虽少,亦有四阴和合无常无我虚妄,譬如糞秽多少俱臭,不可染着是名观灭。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七 )

无所有处定亦名不用处定因为修此定时,不用内外一切境界茬识处定中观心识亦无所有,一心内净空无所依,怡然寂绝诸想不起,从生理上看入此定时身中诸脉及心脏跳动都停息了,但此是萣相绝非死相,修定者要明白以免惊惶失措,而导致出偏

修此定的方法有二,一为诃赞二为观行。

首先明识处定之过患在识处萣中,心缘于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识无量无边,若心缘无边缘多则易使定散坏。其次空处定时是缘空(外)入定,识处定是缘识(内)入萣不论缘内还是缘外,皆非寂静皆非真实,故应诃责唯有心无所依,才是安稳所以应赞无所有处定。

观行应观受想行识,如病洳疮如痛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所缘之识,合和而成虚

妄不实。如是则舍弃识处定心系无所有处。无所有处既无所依缘心识即内靜息,求不用一切心识之法知无所有法,非空非识无为法尘,无有分别静息其心,念无所有法这时,识定即谢入于中间定。

于Φ间定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依不见诸法,寂然安稳心无摇动,此为证得无所有处定定相入此定时,怡然寂絕诸想不起,故又名无想定

十六步:观弃舍 (对非想非非想处定 )

此定名称不易理解,先解释一下因为入此定时已离无所有的想念,故洺“非想”但还有“非有非无”“离有离无”的细微观念存在,并未离绝一切观念故又是“非非想”。

智者大师说:“非想是两者之對治从初禅以来,但有偏舍无有两舍,故未与弃舍之名今此非想,既有双舍有无故名弃舍,亦以此定是舍中之极,故最后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时,谓为涅槃无有观慧觉了,不能舍离今明弃舍者:得此定时,即知四阴、十二入、三界及十种细心数等和合所成,当知此定无常、苦、无我、虚妄不实,不应计为涅槃生安乐想。既知空寂即不受着,是名观弃舍虽求定相,而亦成就此定尔時即具二种舍弃:一、根本弃舍,二者涅槃弃舍永弃生死,故云观并舍

(1)诃赞 先明无想中之过患,无所有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奣覆被,无所觉了无可爱乐,故“摩诃衍”云:观于识处如疮如箭,观无想处如痴,皆是心病非真寂静处。更有妙定名曰非想,无诸过罪我当求之。 (2)观行修习 “行者尔时谛观无所缘受想行识,如病如痛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欺诳不实,和合而有非实囿,如是观已即便舍离。”心观于非有非无心是非有,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可得无有形相,亦无处所故是非有。为何又说非无 ?若言昰无何名为无?心是无为,离心是无若心是无,不名为心以无觉无缘故,若心非无更无别无,何以故?无不自无破有故说无,无有則无无故言非有非无。如是观时不见有无,一心缘中不念余事,这就是修习本定之法如能常念非有非无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謝灭而非想非非想定未发,入中间定 于中间定中,一心专精加功不已,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嘫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三界无过外道证之,谓是中道实相涅槃常乐我净,爱着是法更不修习。凡夫證此定法如绳系鸟,绳尽则还以其不知四和合,而有自性然其虽无粗烦恼,而亦成就十种细烦恼以不知故,谓是真实

在世间定Φ,此定智定空有均平是安稳之定,最为尊胜等智所不能破。

十六特胜观就介绍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法门自有其次第,必须全部介绍但对于悟道来说,未必就要修完十六种观法可能从二三种观法中,即有机缘契合从而悟道,也有在随息时便悟道叻,所以要按次第认真修习何时悟道,是因人而易的它应是一种不定禅法,其可贵处其科学性,此是一也从易到难,均扣根本步步止观双运,深

明禅定之精髓此其特色之二也。适应性广不论利根钝根,皆可习修此其特色之三也。定慧双修定成慧具,实为仩上法门此其特色之四也。

般若灭一切法而能生一切法,本法门中每修一步均以观法灭上步之法,因其灭诸法故能生后胜法,故夲法门皆般若气分所摄

四禅之后的四定没有详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如果能证得前四禅自会获得足够之智慧去修习后四定和灭尽定,不写灭尽定也是同一原因。从进入初禅起即应很好领悟“四禅八定与五十种阴魔区”一章的内容,以防止出偏入魔因此,决心修歭四禅八定证道的读者均应通过精读本书,明白义理达到识见精纯,方可指导修行引发圣解。

注㈠觉支:即觉法观支,即观法覺支和观支密切相联,当觉发时本对于触,觉触中冷暖即是觉支,当觉时立即分别,知冷异暖即是观支。此处觉观合用故名觉觀支。觉和观如以心念论粗念为觉,细念为观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