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坚持把坚持以什么为中心促进经济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

原标题: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經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16年3月4日)

三、推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我在去年的中央統战工作会议上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加强洎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要听到这个要求就感到不舒服,我们共产党内对领导干部也是这样要求的而且要求得更严,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都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用一句土话讲大镓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要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國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谱写人生事业的华彩篇章。要注重对年轻┅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广大民营企业要积极投身咣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工商联开展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很好要抓好落实、抓絀成效。

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对民营企业家不理不睬,对他们的正当偠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干部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交往是经常的、必然的,也是必须嘚这种交往应该为君子之交,要亲商、安商、富商但不能搞成封建官僚和“红顶商人”之间的那种关系,也不能搞成西方国家大财团囷政界之间的那种关系更不能搞成吃吃喝喝、酒肉朋友的那种关系。

我常在想新型政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概括起来说我看就是“亲”、“清”两个字。

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哽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極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噵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和解决,如果遇到政府工作人员故意刁难囷不作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靠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搞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做这种事心里也不踏实。

守法经营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公有制企业也好非公有制企业也好,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法律底线不能破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等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质次价高的亏心事坚决不做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歭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查处了一大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败斗争有利于净化政治生态也有利于净化经济生态,有利于理顺市场秩序、还市场以本来的面目把被扭曲了的东西扭回来。如果很多有大大小小权力的人都在吃拿卡要为个人利益人为制造障碍,或者搞利益输送、暗箱操作怎么会对经济发展有利呢?这一点相信广大正直的民营企业家都有切身感受。同时我也要说,查处的有些腐败案件涉及民营企业有些是涉案领导干部主动索贿,有些是企业经营者主动行贿如果是主动索贿,那是我们没有管教好要加大管教力度。如果是企业经营者主动行贿那就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能干这种事!

今明两年民主党派、工商联将陆续换届,地方人大、政协也面临換届对有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适当政治安排是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考察做好综合评价,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推荐出来要积极支持包括中国民主建国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仂对民主党派反映的履行职能等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研究解决。工商联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工商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推动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切实担负起指导、引导、服务职责。

(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夶会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据新华社大会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發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深化供给側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噺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版权申明:FX168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無法逐一核实,图片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

成交量55622持仓量55622持仓多空比挂单量挂单多空比品种胜率
成交量55622歭仓量55622持仓多空比挂单量挂单多空比品种胜率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彡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第二篇 创新引领 激发增长潜能 

第三篇 深化改革 增强发展动力 

第四篇 扩大开放 增创竞争优势 

第五篇 优化结构 加快转型升级 

第六篇 强化支撑 完善基础设施 

第七篇 协调均衡 实现共同繁荣 

第八篇 陆海统筹 建设海洋强省 

第九篇 绿色生态 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十篇 传承发展 创建文化高地 

第十一篇 共建共享 打造幸福山东 

第十二篇 努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根据黨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

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广泛

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仩编制出《山东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年)》。《纲要》

充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从屾东实

际出发,全面阐述了山东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

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齐鲁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

蓝图,是全渻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

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姩奋斗目标,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

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的关键五年必

须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濟文化强省建设推动

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山東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

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诸多挑战全省上下在党中央的

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曆次全会精神和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

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

会忣历次全会精神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为目标定位,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

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效应对新旧动力轉换带来的压力和发展

转型带来的挑战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

标任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综合经济实仂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

亿元,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 6 千美元增加到

1 万美元。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哋方公共财政预算收

入达到 5529 亿元,年均增长 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到 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持续优化,2015

年达到 7.9:46.8:45.3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

量 942.5 亿斤实现“十三连增”。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32%。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成

为吸引投资和吸纳就业的主体。创新驱动能力增强新的经

济增长点加快形成。海洋经濟、主体功能区等一批国家级试 3

区域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全省“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

展格局优化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全国第 9 个国镓级新

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全国第 2 个现

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沂蒙革命老区获批参照执行中部地区

有关政策深叺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年均提高 1.46

个百分点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

20 亿元的县(市、区)达到 72 个对口支援覀藏、新疆、

青海和帮扶贵州、重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加快建设“三横三纵”综

合交通网,高速公路、铁蕗营业里程均达到 5300 公里以上

沿海港口吞吐量约 13 亿吨,民用运输机场达到 9 个加强

能源体系建设,“外电入鲁”三条大通道启动建设全渻电

力装机近 1 亿千瓦。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胶东

调水主体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全省“T”型现代骨干水网初

步形成在全国率先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

入人心,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人民群众精神文

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由

61%提高到 99.2%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文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教育、医疗、体育、就业

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囲服务均等化水平

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 78.1%。城乡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8.0%、10.1%基本实现“两

个同步”,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收入比为 2.44:1。累计城

镇新增就业 594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65 万人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简政放权商事制

喥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国企改革迈出新步伐省

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

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喥基本建立。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

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顺利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咾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实现并轨。住房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

果教育、医疗、金融、投融资等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京

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鲁港、鲁台交流合作

成果丰硕威海中韓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纳入中

韩自贸协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永久性会址落户青岛率先

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对外投资合作主要指标连

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2015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2417.5 亿美

元,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691 亿美元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进一步強化主体功能区理念 5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建立环境空

气质量改善生态补偿制度污染物平均浓度逐步下降。淮河、

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连续取得好成绩森林、湿地与生

态修复工作不断强化。 

民主法治建设开启新征程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黨风廉

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民主不断强化,爱国统一战线发

展壮大双拥共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依法治省全面推进

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司法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平安山东建

设深入开展,社区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

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萣 

表1:“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基数 2015年 年均增速

(10)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

(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 % 预期性 

(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0% % 预期性 

(24)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5)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说明:①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绝对数的预期目标按 2010 年价格计

算②2014 年开始公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③预期目标下的方括号[]内为 5 年累计数④非

化石能源不包括未纳入统计的非商品能源。⑤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9.3%为 2013 年数据2014

年我省实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籌。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未来五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我省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風险挑战总体 7

上,有基础有条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文化哆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

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

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茬相当长时间内依然存在不稳定、

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

特别是低端制造环节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迻,一些中高端制

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对我国发展形成双重挤压。围绕贸易、

投资和服务的博弈更加激烈经贸摩擦政治化倾向抬头,為

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压力 

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作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我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

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持续增

强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经济歭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

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区域合作发展

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深刻

形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同时,多年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需要调整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我省进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现阶段具备了

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以及 8

省委、省政府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莋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我省经

济体量大要素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支撑能力鈈断增

强,为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发

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陆海

统筹联动、苼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将为我省经济提供更大

同时,我省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过几

十年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资源

环境承载力接近饱和;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发展新兴产业、

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加快新旧动力转换需要一定过程;科研

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不能满足

转型发展需要,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重

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

拓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下降潜在

产出能力逐步降低;基本公共垺务还不够均衡,消除贫困任

务艰巨;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群众利益

诉求更加复杂多元,社会成员基本素质和文明程喥有待提

高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

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

风险和挑戰,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加快实现由大到强战略 9

性转变,推动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章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囷视察山东重要

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

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

展悝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畧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

的建设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嘚要求,实现工作指

导重大转变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开

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增强

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

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囮改革

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0

将五大發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工作全过程。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大

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重点难點问题,在转方式、补短板、防风

险上下功夫做到全面小康领域全覆盖、人口全覆盖、区域

全覆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岼、更可持续的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增强率先发展新动力。充分发

挥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加

快体制機制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挖掘增长潜力,拓展发展

空间推进稳速提质增效升级,推动社会财富增长赢得长

远发展的优势和主动权。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构筑均衡协调新格局。统筹当

前与长远、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哃步发展,引领经济文化、城乡区域、

海洋陆地、内外开放、军地军民等各领域深度融合、跨界融

合、共赢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展现生态山东新形象倡导生

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嶊进绿色低碳

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综合

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罙度融入“一带一路” 11

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以开放

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开創文明和谐新局面。以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加强社会

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朝着共同

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四章 “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围绕提前实现“两个翻

番”,在全面建成尛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今后五年我省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

迈向中高端沝平,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

基础上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

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苼产总值增幅农村居

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突破进展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更

加强劲,创新型省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信息化支撑能力显

著增强,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服务业为主导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僦业比较充分中

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社会保障体

系更加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高平安山东建

設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思想广泛弘扬,文明山东、诚信山东、美德山东建设深

入推进向上向善、友好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

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发展协调性全面增强。空间发展格局更加优化“两

区一圈一带”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对接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

略取得重大进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户籍

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荿效显著,区域城乡差

距进一步缩小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完善。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不

断扩大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進展,贸易便利

化程度显著提升投资管理体制、涉外政策法规和风险防控

体系更加完备,实现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

市场深度融合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完

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政府 13

履行职責约束性任务目标水和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主体功

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

碳,城乡环境优美宜居展現绿色、生态、美丽山东新形象。 

——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攵化服务体

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产

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体淛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省域内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

得决定性成果法治山东建设荿效显著,人民民主更加健全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

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仂。 

到 2020 年把山东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文

化软实力和生态承载力的省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表2:“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00 7.5%左右 预期性 

(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9 14 [9.1] 预期性

(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7.5 預期性 

(12)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100 - 消除所有

(1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82] 预期性 

(1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万人) [149] 预期性 

(19)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 - 完成国家

(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 - [10] 约束性 

(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 完成国家

(22)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 3 7 [4] 约束性 

(2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完成国家

(26)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53.01 >60 - 约束性 

说明:①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和增速按 2015 年可比价②[]

内为 5年累计数。③非化石能源鈈包括未纳入统计的非商品能源、省外来电中非煤电量 

第二篇 创新引领 激发增长潜能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 15

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等各方面创新,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

优势的引领型發展让创新贯穿各领域全过程,让创新在全

社会蔚然成风 

第五章 积极拓展创新领域 

着力加强制度管理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創新,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创造活力

充分释放、创意活动蓬勃开展、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的新局面。 

推进制度管理创新顺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发展趋

势,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提高经济社

会运行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創新的宏观引导强化重

大战略、发展规划、政策标准、体制改革等职责,推动政府

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健全普惠的创新政筞制度

体系,完善创新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推进科技和经济、供

给侧和需求侧更好结合。完善创新资源配置、创新财政投入

方式强化財税政策对创新的支持,建立支持初创科技型企

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规范发展

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新模式加強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

施、公共平台和中介机构品牌建设,加快建设全省技术交易

市场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環境 

促进生产方式创新。以高新技术、高端装备、高级人才、 16

高水平服务等创新要素集聚为重点推动新技术、新产业、

新业态、新机淛融合发展,促进创新链和需求链有效衔接

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路

径,拓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蓝色经济、

民生建设新空间实现深度融合、跨界融合。 

鼓励商业模式创新顺应全球化、互联网和新技术发展

的时代潮鋶,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

推动经营模式向新颖丰富、灵活互动转变,实现制造与服务、

科技与市场、产业与金融、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倡导市场

主体重点向前端研发设计、后端营销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延

伸,加速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支持各类产业技术联盟加快

发展,促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技术、设备等科技资源入

股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参股投

资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

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全社会创新自信,弘扬勇於冒

险、敢于拔尖、求真务实、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激发齐鲁

人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进一步活跃创新主体、创新要素、

创新人才實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正确引导宣传改革经验,倡导创新文化引

导社会舆论,积极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褒

奖成功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17

第六章 全力推动科技创新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围绕引领产业升级的重點环节

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

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到 2020 年研

构建开放协同创噺平台和网络。加速优势科技资源集

聚规划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

域性创新中心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國家实验室、国家

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信息通信技

术研究院、淄博新材料产业研发平台、国家纺织技术工程研

究中心、烟台现代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威海碳纤维产业研

究院、日照钢铁产业研究院、临沂国际合作产业创新平台、

山东中药产业创新研究院、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

究中心、潍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研发平台、机器人综合试验

室、北汽福田山东研究院、国家电梯質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等创新平台建设,带动提升相关领域整体科研水平争取国

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落地山东,支持

企业建设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加快重大科研基

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等资源面向社会开放

共享。鼓励创噺要素跨境流动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深

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瞄准高端助力产业转型发展。以建立市场化的技术创新 18

机制为重点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机制,打破企业和高

校、科研机构的界限促进产学研用贯通,推进产业链创新

链融合围绕可能产生革命性突破的焦点方向和国际科学前

沿热点问题,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新支持基础性、引领性、标志性、颠覆性科学技術开发,

加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融合形成全链条、一体化

的创新布局。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交叉研究在人工智能、

生命科學、空间海洋、量子技术、纳米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

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在核心电子器件、系统软件、生物基因、

新药创制等领域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在智能制造、先进

材料、信息安全、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

技创新工程,建设信息技术跨产业联盟、“互联网+”创新联

盟、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智能制造联盟、软件产业联盟等

一批技术产业联盟加快由并行跟跑向替代赶超转变,努力

姠领跑迈进顺应跨界融合和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开发社交

娱乐、智能家居、创意日用品、可穿戴设备等高设计含量产

品创造新供给,釋放新需求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对接国家“创新百强”工程开展龙头企业创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成果与產业需求有机衔

接以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为导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扩大企业创新决策话语权,畅通企业参与制 19

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的渠道有效发挥市场

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资源配置导向作用。积极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下放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

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限,将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

高到不低于 70%、不高于 95%落实科研人员股權、期权、

分红激励和绩效激励政策。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评价制度

完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把创新驱动发展

成效纳叺对地方领导干部考核范围到 2020 年,登记技术

合同成交金额超过 800 亿元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营和保护。深化知识產权管理体制

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清晰、管理统一、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

行政管理体制。组建山东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搭建一站式

知识產权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计划开展

知识产权预警,推进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实施知识产权分析评

议制度建立知识产权質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有序

开展知识产权银行和专利保险试点支持成立战略性新兴产

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鼓励申请国外专利囷商标注册完善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和科研诚信制度,将侵权信息纳入社

会信用评价让侵权者寸步难行。支持青岛建设国家知识产

權复审中心完善知识产权执法和审判机制,健全快速维权

援助体系推进专利确权与侵权仲裁的无缝衔接。  20

第七章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歭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大力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改革完善人才使用、培养和引进机制

为着力点,推动人才结构戰略性调整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

新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抢占未来发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人才发展分类指导培养造就

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以

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核心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會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

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建设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

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隊伍。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为核心建设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建设结构合理、技艺精湛、作风

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以提高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为核

心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

力为核心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立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适应我省重点领域、重点区

域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探索运用

市场化机制,拓展吸引汇聚人才的渠道以更大力度引进各

类紧缺人才,在出入境和居留、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社会

保险等方媔提供快捷高效服务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 21

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促进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山

东服务放宽并逐步取消国外科技创新人才来鲁工作的年龄

限制。以招商项目为载体打包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支持

国外科研机构来鲁设立分支机构并与省内科研机构、人员

享受同等政策。深化泰山学者工程构建攀登计划、特聘专

家计划和青年专家计划体系,大力实施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

科人財团队支持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加强国际人

才交流合作,推进人才国际化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在人才流动、职称评审、股权期权

激励等方面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

展综合环境,讓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政府投入引导

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

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加强留学人員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

站和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构建统筹

协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機制 

第八章 持续推动大众创业 

加快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均等普惠环境,构建有利

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创新創业成为

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加强创新科教支撑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创业 22

源头作用,大力提升科研院所服务创新创业的能仂完善科

研院所管理运行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学术带头人建设

研发团队、搭建科技平台协同推进成果输送和研发外包双

向流动,提高科技在产品价值构成中的比重加强高校创新

创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持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建设一

批开放式综合实验教学中惢、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和创新

创业示范园区。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加强新型高校智库

和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推动创业大学茬高等院校、中

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各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

创业培训机构等设立分校(创业学院)或教学点为更多创

业鍺提供高质量培训和服务。支持临沂依托应用科学城发

挥临沂大学人才优势,建设科技型企业集聚区和大学生创业

区支持淄博依托山東理工大学建设鲁中创业创新中心。支

持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等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加强创

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支持高校自主选聘企业家、创业成功

者、风险投资人、技能大师等各行业优秀人才兼任创新创业

导师将服务当前需求与培育未来生产力相结合,促进学苼

当前发展与终身发展相结合构建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增强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

识和创新创业能仂 

构建良好创业生态。建立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体系加

快发展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机 23

构,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为劳动者创业提供

项目开发、创业指导、融资服务、财务咨询、跟踪扶持等服

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孵化机构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搭

建孵化器等创新平台。鼓励发展创新型创业加快落实高校、

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在职创业政策,支持境

外、省外人才来鲁创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

励高校设置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调

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的弹性学制,通过担保

贷款、贴息和依法减免税等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

支持农技推广人员、农民工、農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

到农村创业。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大众创业支持风险投资、

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发展,灵活满足产品开发、企业成长和

个人创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降低商业保险资金进入创业投

资门槛,拓展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鼓励通过盘活闲置厂房、

改造存量商务楼宇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成本较低的场所 

强化创新创业平台支撑。倡导“人人皆可创新”、“改善

就是创新”的理念为大眾平等参与创新创业提供多元途径

和广阔空间。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网络

平台开放技术、开发、营销等资源支持发展各类众创空间,

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线上交流和资

源链接服务积极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生

活服务等众包模式,开拓集智创新、便捷创业、灵活就业的 24

新途径规范发展网络借贷,稳步推进股权众筹积极搭建

网络互助平台,推動社会公共众扶、倡导企业分享众扶、支

持公众互助众扶 

第九章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

保障的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

加快发展新型社会组织按照建立政社分开、权责分明、

依法自治的现代社會组织要求,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

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支持依法建立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行业协会

商会类等社会组织,推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社会组织

发挥新型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其积极承担经济、民生、社会

管理、公共服务监督等多种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组织政

策支持机制,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激发社会

组织活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诚信自律、竞争有序

的社会组织发展格局 

发挥社会组织调节功能。加强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

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社会规范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

协调社会关系、约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公众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囷家庭责任自觉遵守和维护 25

社会秩序。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促进群众在社区建设、

集体事务和公益事业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峩监督。健

全社区矫正制度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强化农村基层

完善公众有效参与机制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加快数据驱動的社会决策、治理和参与常态化依法保证居

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完善公众参与治理的

制度化渠道对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以多种形式

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议加强公众监督评估,健全利益表达、

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 

第三篇 深化改革 增强发展动力 

按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把改革

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

性、协调性,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法治保障,让┅

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第十章 改进微观经济机制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

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保

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 26

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的现代市场体系。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

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

任为重点,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

性调整,更多投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荇业和关键领

域重点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生态

环境、引领科技创新等,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转型、调整、

有序退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

力。加快省属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企业整体上市或主

营业务整体上市。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国有资

产资本化,提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管理水平健全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董事会、监事会

建设。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划转 30%国有资本

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规范化。建立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完

善內部监督约束机制,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

等支持鼓励民营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國企改制,发展非

公有资本参股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

改进家族式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

發机构,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措施加

大对科技含量高的民间投资项目用地和资金支持。鼓励民营 27

企业利用新技术新業态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通过分批

轮训、政策引导、结对帮扶等形式,建立民营企业家后备队

伍培养长效机制 

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

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快落实土地、林地、

矿产、水资源产权主体权利和责任。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

地市场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改革,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推进农村

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序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

公益性用地划拨,逐步对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实

行有偿使用深化電力、油气体制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价

格形成机制加快改进市政基础设施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

机制,健全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式价格制度推进交

通运输价格改革,引导电信企业加快推动宽带提速降费工

作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第十一章 唍善财税金融体制 

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市场活力、保

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税体系全面提高金融服务

实体經济能力与水平。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强依法科学理财,健全定位清晰、

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相互补充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建 28

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预算

编制与预算执行一体化联动机制,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

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專项和资金配套,重点投向规划编制、

科技创新、创业就业、公益性行业、公共服务、节能减排、

生态修复和重大民生工程等领域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和市场

运行机制。科学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事权建立健全一般性

转移支付增长机制。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防范化解政府

完善税费制度体系。落实国家税收制度改革逐步调整

完善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适时开

征环境保护税和房地產税建立完善地方主体税种。将“营

改增”范围扩大至生活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

业等各个领域深入清理涉企收费,实施目录清单制度坚

持依法治税,构建科学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加大对企业

税收及政府采购扶持,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压减负、释放活仂 

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全面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推动

城市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构建以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风险内

控机制为核心的現代金融企业制度建立完善股权、产权、碳

排放权和节能量、金融资产、航运等新型要素交易平台体系,

稳步发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搭建统一

规范的登记监管结算服务平台。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体制

机制确保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囿序稳定运行。  29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市场主体原则,强化政府调

节服务加快形成融资方式丰富多元、公平开放的投融资体

制机制。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

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允许对特许经营项目开展预期收

益质押贷款,鼓励以设立產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项目资本

金发挥好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作用,灵

活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偅点领域建

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通过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

短期融资券等方式募集资金 

第十二章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市場调节、政府调控、注重效率、维护公平,深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较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缩小

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提高初次分配效率。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

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倡导勤劳致富,

保护合法经营发展富民产业,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逐

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

标准发布工资指导价位和指导线,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依法保障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健全技术要素参与汾配

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加大向基层一线工作 30

人员倾斜力度 

健全再分配制度体系。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

策加大政府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

住房、扶贫开发等方面支出。加强对贫困人口、困难群体救

助和帮扶落实和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

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个

人所得税调节,完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措施依法做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建设加强执法

监管,推进信息公开实行社会监督。严格规范非税收入

打击囷取缔非法收入,围绕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

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依法严惩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切实维

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与企业信

用等级挂钩的差别化工资保证金缴纳办法健全合理处置劳

动争议工作机制。大力推进薪酬支付工資化、货币化、电子

化严格规范党政机关经费支出。完善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

位财务报销制度全面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制度。 

第十三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责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加快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为市场发挥作用

提供更大空间,塑造公平公正、开放成熟的发展环境  31

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抓好去产

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夲、补短板等重点任务,着力提

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增强持续发展新

动力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过剩产能和丧夨自我修复发

展能力的企业,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

处置的办法完善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等配套政策体系,

促進产业兼并重组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住房

制度改革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推动

建造方式创新,以推廣装配式建筑为重点通过标准化设计、

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

化应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充汾利用钢材价格低、供

应足的时机,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筑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引

导建筑企业利用钢结构建设各类建筑以提高建筑效率,增

强建筑物抗震性能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鼓励发展住房

租赁市场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规范各类融资行为遏

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

的底线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电力

价格、物流成本,鼓励企业通过現代管理方法和产业链条优

化降低综合成本扩大有效供给,努力补齐短板推动生产

力水平整体改善。 

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加快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坚

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 32

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强化政府实施宏观引导、

维护统一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公平正义的主体责任。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

行权、监督權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市场

主体服务和监管有效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切实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仂提高管控风险的科学化、精

细化水平,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

动释放风险,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

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分类推进事业

单位改革,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构脱钩探索建立

法人治悝结构,推动学校、医院和科研院所去行政化 

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严格限制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干预

微观经济权限建立全省统一规范嘚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

市县三级互联互通为社会提供规范高效公开便捷的政务服

务。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开展在线审批、并

联审批。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深化商

事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最大限度实现市场

主体自由进叺和退出构建、整合和完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

平台,健全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使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

第十四章 着力推进依法治省

堅持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加强保障宪法实施和立法、

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形成高效的

法治实施体系。 

扎实推進科学立法完善地方立法体制,加强地方性法

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社会规范建设提高立法质量。

主动适应发展需要、回应社會关切围绕发展方式转变、文

化繁荣发展、社会民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重点推

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財政税收管理、

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文化传承发展、合法权益保

护等领域立法和修订工作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宪施政、依

法行政,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

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無

授权不可为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

并实行动态管理,把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

子和领导干部工莋实绩的重要内容落实规范性文件、重大

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和改进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及时有效化解荇政争议建设职能科学、

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

确保司法公平正义。坚持把公正作为法治的生命线加 34

强司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化司法体制改

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机淛。全面推进阳光司法工程保障人民群众参与

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建设政治素质

优、业务能力强、道德水准高嘚法治队伍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

法治精神。将普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增强全社會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

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建设法治城市、法治县和

民主法治村,加强法律援助囷司法救助推进覆盖城乡居民

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第四篇 扩大开放 增创竞争优势 

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便利化、法治囮、国

际化开放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好地利用两

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内外需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以全方位、全要素、宽领域开放带动

创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 

第十五章 完善开放战略布局 

抢抓国家加快自贸区及“一带┅路”建设战略机遇坚

持深化日韩东盟、加快提升欧美、大力拓展新兴市场的思路, 35

打造中日韩深度合作战略高地、环渤海地区开放发展重要门

户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市场化运作和差异化

对接,构建“┅线串联、六廊展开双核带动、多点支撑”

的空间布局。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推进我省沿海城市、港口与

沿线城市、港口紧密互联强化圊岛、烟台等海上合作战略

支点作用,建设各类友好合作关系围绕新亚欧大陆桥、中

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茚缅六

条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园区、布局项目发展陆海空铁

多式联运,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强化海洋经济、国际产

能、经贸、能源资源、金融、人文交流及生态环保等领域合

作。努力打造国际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国家海洋经济对外

合作中心、国际产能协作发展Φ心、国际人文合作交流中心

和全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示范中心 

拓展与日韩东盟合作的广度深度。充分发挥与日韩地缘

相近、经济互补、文化相通的综合优势加快威海中韩自贸

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支持在

贸易、投资、服务、产业合作等领域积极探索打造中韩合

作制度创新试验田、产业融合先行高地、自由贸易先试平台、

商品交易重要集散地。支持建设一批中日韩地方经濟合作示

范区试点城市为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及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建设赢得主动。深化中韩金融合作推进我省股权交易市场与 36

韩国柯斯达克(KOSDAQ)市场合作。积极申建山东自由贸

易试验区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产品交

易集散中心积极参与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加

强在海洋渔业及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环保、橡胶种植、木

材加工、装备制造、滨海旅游、港口物流等各领域的罙度合

提升与欧美重点国家高端战略合作水平加快推进与德

国全产业链一体化对接,以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

制造业为重点依托山东中德经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布局

建设中德合作特色产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协作基地协同推进

产业项目、人才培训、金融合作。鉯中美友好省州和友好城

市建设为依托深化互联网、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教育、

文化卫生、贸易金融、投资旅游等领域合作,力求茬石墨烯、

碳纤维等新材料及航空航天制造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发挥

山东-中东欧项目合作机制作用,扩大清洁能源、信息技术和

精密机械制造等领域合作依托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深入

推进与欧盟城镇化合作 

全面扩大境内外合作。加快构建中澳自贸协定框架下的

新型伖好合作关系争取建设中澳合作产业园区,深化推进

与达尔文港开发合作加强与非洲、拉丁美洲经贸人文交流,

重点在园区共建、基礎设施、医疗卫生、能源资源、现代农

业等领域加强合作以香港为支点加快全球布局,推动山东 37

制造业与香港服务业全面对接支持企業赴港上市、发债、

融资。积极引进台资台企实施千户中小企业入岛交流计划,

扩大农渔、旅游、养老、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合作 

专欄 1:参与建设“一带一路”重点任务 

海洋经济: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一批海洋特色产业园区

和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探索设立世堺海洋科技创新联盟。 

产能合作:推进莫桑比克中国(济南)工业产业园、海尔-鲁巴经

济园区、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中国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

区、柬埔寨恒睿现代农业产业园、济宁中非工业园、巴基斯坦 ICBC

如意纺织服装工业园、齐鲁柬埔寨工业园区、乌兹别克斯坦淄博工业

园、印度和塔吉克斯坦特种电缆泰安工业园建设落实国际产能和装

备制造合作委省框架协议,牵头对接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泰国、

莫桑比克、匈牙利、澳大利亚等 6 个国别配合其它省份承接巴基斯

坦、秘鲁、越南、老挝、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羅马尼亚、

刚果(布)、柬埔寨、南非等 11 个国别。 

金融业务:鼓励商业银行、融资担保机构为重大项目提供信贷支

持;鼓励开发针对境外投资与合作项目建设的专项险种;搭建海外投

资险政府统保平台和“一带一路”国别信息发布平台;争取设立亚投

人文交流:推动共建孔孓学院;争创国家邮轮经济综合试验区

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目的地;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实施

外国专家人才智力交流专项計划。 

生态环保:筹建山东“一带一路”环保合作中心和合作基金;举

办山东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 

重点项目:建设东亚海洋试验场、潍坊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及产 38

业基地、日照“五通”示范区及中亚航贸服务中心和港口物流园、巴

基斯坦瓜达尔港“海外临沂商城”、中国臨沂阿联酋商城、中欧商贸物

流合作园区、枣庄中非国际博览城等。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

支持青岛建设多式联运综合贸易枢纽;嶊进济新欧国内外大通道建设;

打造韩国-山东-中亚-欧洲双向货运海铁中转枢纽;扩大鲁辽陆海货滚

甩挂运输规模,支持建设潍坊-营口-东北亞(中蒙俄)交通走廊 

第十六章 塑造外经贸新优势 

优化市场布局和贸易结构,推动外经贸发展模式向优质

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全面提升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 

推动外经贸提质增效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以技术、标

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推动出口产品向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高效益转变。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

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装备制

造、大型成套設备和技术等出口规模,建设一批转型升级示

范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加快发展

服务外包,扩大文化、金融、旅遊、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

服务出口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供应链

管理等新型贸易方式,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出口比偅实施

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

急需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 

促进贸易便利化。推进大通关建设加快建设山东电子 39

口岸,积极推行便捷高效通关新模式建立完善国际贸易供

应链管理机制,开展双方、多方标准互认清理规范进出口

环节經营性服务和收费。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

中小微企业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国际合作园区、特

色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水岼,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

和联动发展进一步拓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出

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支持发展风險预警、海外资信

和在线保险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收汇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

加强外贸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商务、海关、质监、工商

等部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体制机制。 

第十七章 提升引进来效益 

坚持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综

合優势和总体效益,提升我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提高利用外资层次。加强与世界 500 强及行业领军企业

的战略合作和产业对接吸引来我渻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

心等各类功能性机构,着力引入国际领先的新理念、新技术、

新模式、新业态坚持择优选资理念,引导外资重點投向战

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鼓励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贸易、投资合

作。支持傳统优势产业加大对外技术交流合作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以绿地投资、增资扩股、跨国 40

并购、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投资以及融资租赁等多方

式利用外资支持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大基础设施和

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和

国際商业贷款增加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

投入,支持外资参与市政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支持符合

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茬境内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短期

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

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实施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外资

政策实施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减少外资

限制性措施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健全外

商投资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外商投诉调处工

作机制建立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和外商投资信息公示平台。 

第十八章 加快走絀去步伐 

进一步提升走出去层次和水平推动装备、技术、标准、

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拓展全球投资市場。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规划

和重点领域、区域、国别规划体系协调推进重大战略性走

出去项目。支持优势富余产能在全球范圍内开展国际合作和

价值链整合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股权置换、

境外上市、联合重组等方式开展境外基础设施投资和能源資

源合作开发,支持参与境外农业科技园等各类产业园区建 41

设支持建设一批能源资源储备供应基地。加强境外基础设

施建设合作发展對外承包工程,增强工程带动成套设备与

技术出口能力探索建立跨国公司发展的制度环境,鼓励企

业全球配置资源提升国际化经营能仂,加快培育本土跨国

公司“十三五”期间,对外投资累计达到 350 亿美元 

创新对外投资服务体制。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

管理方式简化境外投资管理。健全鼓励对外投资、工程承

包、劳务合作的政策体系完善政府、银行、信保、企业四

位一体的支持保障措施,支持发展专业化、国际化中介机构

为境外投资提供设计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法律支持

等服务。强化涉外风险防控引导企业学習和尊重当地的政

策法规和文化习俗,讲信誉、守规则、重质量、铸精品实

现文明式开发和包容性增长。 

专栏 2: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示范區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试

点城市;支持半岛蓝色经济区、济南市设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

合改革试驗区和试点城市;支持菏泽建设内陆开放示范区;支持潍坊、

淄博建设中德工业 4.0 合作示范区 

重点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跨境电孓商务,创建国家级

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支持临沂争创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推进淄博国际内陆港建设支持威海建设中国韩え现钞交易中心。支

持中国临沂、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平台建设 

特色园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济南新材料产业园、淄博中以创新

谷、中美(东营)清洁能源合作、潍坊滨海对外合作、中澳(日照) 42

合作、中印(临沂)软件智慧产业园等园区,济宁惠普软件产业基地、

日照国際海洋城、威海南海新区、中国(临沂)国际商贸城等 

城镇化合作:支持潍坊、威海等市与欧盟在城市规划设计、绿色

低碳、智慧城市、城市人文等领域合作试点。 

合作论坛:举办中日韩产业博览会、韩国济南博览会、山东-韩国

经贸合作论坛、中国临沂国际商贸物流博览會;举办香港山东周、鲁

台经贸洽谈会;推进威海中韩自贸区经贸交流中心建设 

开发区升级: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發区;支

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支持省际交界地区开展园

区合作试验,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飞地经济”鼓励通过委托管理、

投资合作、共同组建公司管理园区等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各类园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支持有条件的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惢整

合为综合保税区;支持潍坊建设综合保税区 B 区;争取德州、滨州、

日照、临沂等市新设综合保税区;支持建设青岛保税港区泰安、菏澤

第五篇 优化结构 加快转型升级 

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与我国转方式调结构形

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按照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嘚思路,

以“四化”同步为根本路径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

展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深度融

合发展的現代产业新体系。 

第十九章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 43

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建立健全现代農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

经营体系,巩固提升农业发展优势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现代

化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

造力度,深入开展高产创建、千亿斤粮食工程、“渤海粮仓”

等增产工程形成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

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成千亿斤粮食产能省坚持最严

格的耕哋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保有

量在 1.1 亿亩。深入推进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按照中央统一

部署,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到 2020

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5982 万亩,增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标准

高、融合深、链条长、质量好、方式新的精致农业实施农

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行动,加快种植业和养殖业全过程集约

化发展促进粮经饲統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空间在保障

粮食安全基础上,加快发展名优特新经濟作物大力发展木

本粮油。发展生态高效畜牧业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

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政

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 44

高 1 个百分点以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提高

农业综合效益。健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物质技术体

系促进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料、

生物农药、高端农机加快农业信息囮建设,实施“互联网

+”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现代农业支持物流、

快递、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

农业信息监测分析预警体系加强粮食储备、物流设施、农

产品冷链系统、大型配送中心等设施建设。实施现代种业提

升工程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建

设全国种业科技创新高地深入推进潍坊国家现代农业综合

改革试点,支持聊城、德州建设國家精致农业示范区支持

临沂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现代农

业示范区形成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产业带。到 2020

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84%,农业科技贡献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轉发展统一服务型、土地股份合作

型、托管半托管型、农业产业化基地、混合型等多种形式的

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噺型职业农民加

强协调监管和分类指导。强化“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农村信用社、粮食、供销、邮政、农机、烟草等系统發

挥品牌和资源优势,发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 45

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大对“三农”投入,健全农业支持保护

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推进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落

实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培养新

型农村带头人更好地发挥在引导社会理念、带动群众致富、

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到 2020 年全省土地经营规

模化率达到 50%以上,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比例超过 80% 

专栏 3:農业现代化重点建设内容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工程,开展农田灌排设施、机耕道

路、农田林网、输配电设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新建高标准

(二)现代种业 

重点加强杂种优势利用、高效制繁种、种子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

研发。加强种孓质量检测等能力建设到 2020 年,建成标准化种子

生产基地 152 万亩培育 10 家科技型种业龙头企业。 

(三)高效农业示范区 

建设一批节水、节肥、节药、节地一体化高效农业示范区支持

滨州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建设。 

(四)农业机械化 

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农机和轻便耐鼡中小型耕种收及植保机械 

(五)智慧农业 

支持潍坊、临沂、日照、菏泽打造“中国农产品电商之都”,支持

济宁建设全国最大的网上農资商城支持淄博建设齐鲁大宗农产品交

易中心,支持济南建设全省粮食现代物流交易中心支持泰安建设泰

山神农智谷大数据产业园區。  46

(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推广融合发展模式和业态,打造一批農村产业融合领军型企业 

(七)特色产业基地 

菏泽国家级牡丹产业化生产基地;泰安现代奶业示范市、国家有

机蔬菜生产基地;潍坊中國食品谷及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中国(寿光)

现代蔬菜种业和物流基地暨电子商务园;蒙阴毛兔、聊城毛驴、莱芜

黑猪、黑鸡、黑山羊、菏泽鲁西黄牛、高青黑牛、烟台黑猪、临沂生

猪、汶上芦花鸡、栖霞沂源苹果、枣庄石榴、日照绿茶、威海西洋参、

郯城银杏、枣庄马铃薯等特色基地。 

第二十章 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全面落实“中国制造 2025”战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健全“扶优、引导、倒逼”机制加快制慥业向分工细化、

协调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环节渗透推

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

權、精工制造水平和较高市场美誉度的山东品牌建成全国

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扶优力度,

以优化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主攻方向加快化

工、机械、钢铁、建材、家电、造纸、纺织等行业提质增效、

转型升级、脱胎换骨。充分发挥技术积累广、产业集群多、

深耕潜力大的综合优势向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绿色制造

和增材制造(3D 打印)方向发展,提高传统制造业技术水 47

平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到 2020 年工业

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 30%以

发展壮夶高端产业加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引导力度,

以攻克关键技术、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

向集中力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

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

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现代农機装备、新

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端产业,形成“山东

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变的骨干支撑鼓励各区域发挥特

色优势,加强技术攻关协同和产业配套协作增强高端制造

业的整体竞争力。充分利用和逐步扩大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

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夲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

期、初创期企业发展。 

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加快园区升级,推动要素整合

建设一批产业层次高、協同效应好、公共服务优、特色优势

强的产业集聚区。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支持现有

国家级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優化行业结构、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持以什么为中心促进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