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房地产老板一年收入大跌

房地产泡沫远比股市泡沫大,为什么有许多人唱跌股市而鲜见有人唱跌楼市?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480分享邀请回答5.1K6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11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调控显灵,房价真的下跌了,8年后房子最便宜真的要实现了?_房产资讯_房天下
登录房天下账户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手机看新闻
调控显灵,房价真的下跌了,8年后房子最便宜真的要实现了?
我相信很多网友看到标题都来不及看内容就会急不可耐地开怼。哪里降了?小编你给我说清楚,又在这忽悠人。好吧,不管你看或者不看,信或者不信,楼市降温了,这话我还是要说。很多人不愿意相信楼市降温,我可以理解,原因无非是房子价格回落的幅度还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没有到你口袋里的钱能支付得起的地步;或者是你刚刚买过房,自然是不希望听到房子价格回落的消息,因为这无异于在割你的肉。但不好意思事实摆在面前,全国部分地区的楼市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这是毋庸置疑的。7月是传统的楼市淡季,再加上高温的天气,购房者的观望氛围愈浓。8月2日,某权威机构的报告显示,7月份5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减少7%,连续4个月环比下落,连续5个月同比下落,一二三线城市均不同程度降温。包括廊坊、苏州、呼和浩特等城市明显下落,从同比落幅的数据看,同比落幅最大的5个城市为廊坊、济南、福州、呼和浩特和北京。报告认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加上紧缩的金融环境会继续对楼市产生影响,预计8月份市场交易继续趋弱。说的落幅最大的城市就不得不提最近频频被媒体报道的环京城市——燕郊,因为这里实在太引人注目了。在今年3月,燕郊部分热点小区的成交均价奔着4万元每平方米去,如今已经清一色落到两万多元,燕郊已经几乎没有了3万元以上的楼盘。有网友会说到,这些冷冰冰的数据根本不是市场的真实反应,我们不信。没关系,笔者昨天特地和合肥的一个老牌中介公司的一把手一起聊了聊,他告诉我,他们本来有3家店,调控开始后今年5月份关了两家,其中一家店关店的时候还上了新闻头条,因为这家店之前的业绩太好了,而且地理位置也是相当显眼。当然关店的原因就很简单了,成交量低迷导致入不敷出,不得已而为之,以前三个店加起来总共有三十多个业务员,现在只剩一半了。说到合肥的二手房市场,他给我说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火的时候17、8层的房子还能卖到两万多一平,现在一万二三没人接。这是我接触的去年全球最火的城市的一线工作人员给的反馈,真实的不能再真实了,我相信仍然有很多网友揣着明白装糊涂依然不相信楼市降温了,但这就是事实。不敢说房子价格已经回到一年前了,但是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回归理性的市场。楼市降温表现在两个方面——成交量下降及价格回落,这两个方面无疑也是炒房者最怕的。因为炒房者基本都是背着高负债进场,他们希望的是房地产市场有流动性,尤其是二手房,现在二手房成交量基本是全国普降,没有流动性就意味着无法出手也就没有了利润空间。这次炒房者的惨真不是说说而已,因为他们此次真的被套牢,撤不出去了,现在尽管打出甩卖的旗号,但真的无人问津,加之银行又在不断收紧信贷,炒房者的资金成本迅速攀升,为了降低借贷产生的压力,不得不选择降价抛售,有业主甚至不惜以亏50万的价格以求快速离场。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很多炒房者还在对赌,赌这一轮的调控会很快过去,到时候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对于此类人群,我只想说你大错特错了,中央前几天刚释放的信号其中有一句话非常关键: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笔者对词也分析过,这句话虽然短但是释放的信号却关乎所有人,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稳”,可能有人认为稳的意思是不让房子价格回落,有人认为是让房子价格回落,不管如何以后房地产不会再有像过去的大起大落这是肯定的,所以对于炒房者来说是绝对等不起的。较为聪明的炒房者都在想法设法出逃,哪怕是少赚点,或者少亏点也要离场,所以当我们看到哪里又有炒房者低价抛售了,这并不是骇人听闻。事实证明房地产真的已经变天了,那个靠买房躺着赚钱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过去十年间,很多家庭的主要收入都投入在了房子上,以房子为中心时代渐行渐远,这个时候的房地产,应当进入一个正常的发展时期。两个月前当马云说未来8年中国最便宜的可能就是房子的时候,无数人还在嘲讽他,未来“房子如葱”简直是天方夜谭,很多经济学家、房地产学者都纷纷表示不可能,但眼下的情形却显示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渐向好发展,加之国家现在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租房和买房在未来真的能享受一样的待遇,等到大家都不再关心房子的价格了,未来人人有房居住也许就真的成为现实也未可知。刚刚疯狂抛售完自己的王牌资产的王健林也说过“房地产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后要靠品牌、定位、定价、营销等各种因素才能做得好,所以高利润暴利时代过去了。”房价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竞争力:全民炒房、脱实向虚!辛苦打拼几十年的企业家卖掉工厂来炒房,无心实业;老百姓辛苦几十年抵不上买套房,无人工作;房价导致各种成本大幅上升,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差!是时候静下心来发展实业,让房子发挥其本就是用来居住的功能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房天下房产圈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家都在看
精彩评论(0)
还可以输入100字
楼市奇说介绍:
角度奇特,楼市看得更清楚...
换一换聚合阅读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房地产的周期是18年到20年,所以别以为地产不会跌”_网易房产
“房地产的周期是18年到20年,所以别以为地产不会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林采宜8月6日在广州发表关于“宏观经济形势及大类资产配置”主题演讲,其中提到了她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以下是她在南开金融(广州)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的演讲,有节选。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什么?一个比较潜在的压力,我认为是民间投资的问题,就是民间资本的信心。我们看到总的宏观投资数字基本上是平稳的,目前为止在8%—90%之间,应该来说对一个这么成熟的,体量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增长速度,但是如果你去拆分它的投资的结构,你就会看到在这个8%—9%到的后面,我们的基建投资它的增长速度是多少,基建投资的增长速度是18—23%,那也就是说我们现在8%—9%的投资主要是靠政府的基建投资,靠发改委那些PPP项目,靠发改委不断批出来的铁公鸡项目在支撑着。所以说这就像一个人长肥一样,好像最近长肥了气色也不错,是靠打激素的,还是他自然通过锻炼身体而长得结实,这两个性质不一样,当你经济增长或者投资增长是靠民间增长这样一个动力,就是说民间的资本对未来的经济抱有预期,还是靠政府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来扩大投资这两个是不一样,所有政府扩大的财政赤字在宏观上都叫对冲,就是因为民间资本比较乏力,它才会对冲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资本不愿意投向实业去哪儿了?两个地方,一个是炒房去了,一个炒股去了,还有什么?流到海外去了。所以大家看到第二个压力是什么?第二个压力就是资本外流的压力。尽管我们现在看到了对外投资的数字没有明显的增长,可是你再仔细看一下银行的结算数字,始终都在负数区间里移动,这意味着什么?企业和个人对于外汇的偏好是高于人民币的,这里面潜在的就是对人民币不怎么乐观的汇率预期或者说隐含的就是资本更愿意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这么一种心理的存在,所以说大家看到这个数字是最真实的,因为对外投资数据里面它不仅仅表达了你对外投资的意愿,同时它还潜在的暗含着资本管制在里面,因为从去年或者是最近一年多来资本的对外投资这一块的管制或者说限制是比以前严格得多的。资本流动的限制加上对外投资的意愿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对外投资的数字,但是它更反映了居民对外汇和人民币,不同币种之间的一种诉求,这就是关于我们中国经济面临的第二个压力,就是资本外流的压力,民间投资动力不足的压力。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期。上半年增长速度是非常好的,一季度很漂亮,6.9%,二年度6.8%,三季度6.7%、6.6%,为什么?因为中国宏观经济你看着它很漂亮,但是这个漂亮的后面我刚才说了是基建投资,还有去产能,我们看到了PPI跟CPI的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剪刀差,这个剪刀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上游的价格不断在涨,比如说钢板的价格不断在涨,钢材的价格不断在涨,但是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包括汽车这些下游的消费产品的价格它涨不动。我曾经就拜访过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他说我的洗衣机涨100块钱马上市场份额就下来了,就是下游的产品它涨不动,但是上游的价格在涨,煤在涨,钢在涨,包括水泥也在涨,所以上游在涨价,下游也涨,这会造成中游企业面对一个非常狭窄的生存空间,所以这是一个畸形的价格变动趋势。PPI的价格从2015年负的6%走向去年年底正的7.8%,就是这样一路飙升上去,但是我们看到了没有,CPI基本上是不动的,它就在1和2之间徘徊,那也就是我需求没有变化,那你上游的价格一个是去产能。大家知道在去年跟前年去产能的后面最主要的还不是市场的自我消化,而是新增的压力,钢铁、煤,现在说动力煤告急,所以这样一个价格上升对经济来说不是一个健康的征兆,它是一时的求扭曲。未来的经济增长看什么?我认为要看消费数据,目前的可支配收入大概6%到6%左右浮动,我们这个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能支撑的居民消费升级是否能对冲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冲击。房地产上半年开始已经进入一个拐点了,大家想想看我们在一生中消费最大的什么?第一大消费支出买房子,第二大消费支出是装修房子,第三大是什么?装修房子完了要买各种各样的家电,换房子就要换电器,换电视,换冰箱,换洗衣机,接下来再买车子,所以说所有的电器、建筑建材都跟住房有关,如果房子不买,不换新房子电器也不换,车子也不买,所以一个房地产行业它带动的或者说它影响的是40多个行业,所以说地产是周期之母。今年很简单,买房子的人少了,接下来这个不买房子而产生的建材、家电和其他方面的空缺由什么对冲?就靠消费升级,比如说旅游,比如说健康。上面我讲到了宏观经济增长数据的一些看法,就是说数据是很漂亮的,但是如果你去追踪它数据后面的结构,它仍然存在很多隐患或者说存在一些隐忧。今年的宏观政策会是怎么样?我个人认为货币政策会偏紧。当然了从中央的提法说还是稳健,我当了6年首席经济学家了,我记得每年都提稳健,稳健就是一个框,松了也是稳健,紧了稳健,稳健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今年稳健这个框里装的是什么?我认为是紧,至少是中性偏紧,至少比去年要紧很多,所以记住明年它还是稳健,后年还是稳健,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永远都是稳健,所以你不要看他提什么,而要看装在里面的什么,我认为今年是中性偏紧的。因为金融去杠杆,在整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表达的清晰不能再清晰了,我们的M2在2004年的时候是13万亿,现在是150万亿,从13万亿到150万亿这么多的流动性最后怎么办?还有现在的银行发行出来的这些货币,大量的是在同业之间转,然后进入实体经济的,就是信贷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这个怎么办?所以说你说去杠杆,如果说前年、去年叫去产能的话,今年这个金融去杠杆我觉得是比较严厉的,无论是实体去杠杆还是金融去杠杆,去杠杆的结果是什么?实际上都是一个“紧”字。所以说,货币政策不会再宽松了。因为我刚才说过,你就是想宽松后面还有一杆枪顶着你,那叫汇率,如果你的利率掉下来,你资本外流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剧,因为美联储已经明确了,明年还要加息再加三次,而且美元指数现在虽然在调整,我认为它不会轻易牺牲税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家都做好货币政策重紧的心理预期。关于财政政策,我认为在未来1—2年之内民间资本对经济的信心没有那么快会起来,这种悲观情绪的蔓延我认为在未来会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再加上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的疲弱,雪上加霜。那么接下来靠谁撑呢?就只能靠铁公鸡,铁公鸡的支出在哪里?就是靠财政,所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会持续,我们说不定会更加的积极。接下来说说房地产,房地产是我们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房子还不会涨,我个人认为从趋势性角度上来说它已经见顶了,为什么说它已经见顶了,房子就两个功能,它兼具消费性和投资性两个属性,所谓的消费性是什么消费性型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从这个概念上来说对房子的需求需要什么作为支撑?人口。2013年中国的结婚对数是1300万对,到了2020年中国的结婚对数将降低到800万对,从1300万降到800万对,这不是我猜测的数据,是统计局的数字,因为到2020年能结婚的人,进入婚龄的人都已经早出生了,现在没出生2020年不可能结婚,所以说从现在的儿童的人口就可以测算出来2020年的结婚对数是800万对,这是谁的功劳?这是计划生育的功劳。计划生育使得中国的人口从过去15年,每年增加1000万变成了最近三年每年减少300万劳动力人口,所以我们才说中国的人口没出现拐点。其实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或者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人口2013年就进入拐点了,中国的总人口是2020年进入拐点,就是人口从增长变成减少。但是我们要考核一个房子的需求不会是65岁以上老太太、老大爷的人口作为我们主要的考核,我们考核的主要是进入25岁以后结婚,30岁以后生育,对房子的需求。那么这个房子的拐点就意味着1300万对到800万对这样一个婚育人口的减少数量。这里有人提出来,林博士你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放开二胎,放开二胎一定会影响人口增长的预期。大家看看这张表格,这是香港、日本、韩国,他们都没有搞计划生育,他们都没有独生子女制度,可是你看看香港的出生率是多高?再看看日本和韩国。日本的出生率是最高的,因为日本政府是鼓励你多生子女的,他们生育是有补贴的,你看看香港和韩国,这就是亚洲人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城市生活,他们在没有生育限制情况下的平均生育率是1.22%,我们现在独生子女生育制度生育率是1.04%,也就是说分开二胎,或者是彻底放开计划生育的情况下面,你跟亚洲这些发达国家持平也就是1.22%。1.22%意味着我们的生育率上升的是17个百分点,我把它算成未来十年每年的出生人口是多少?大概是950万到960万。也就是说我们80后、90初每年有万小朋友出生,但是未来十年每年只有900多万,就是我把二胎也算进去了,900多万下降了多少?从1600万到960万,这就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房子是用来住的,人少了,结婚的人少了,生的孩子少了,对住的需求相对来说支撑就没有那么强了。所以说我们不能拿80后、90后,就是过去十年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来衡量未来出来的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因为刚需减少了40%。我们买房子除了住以外,能构成房地产实际支撑的是什么?还有购买力。购买力是个什么概念?我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到中国银行上班的时候,我第一个月领到的工资是110块钱,110块钱我可高兴了,11张10块钱的人民币,我来回数,至少数了5、6遍,那时候110元算高收入,大学毕业生才57块钱,全国统一的。现在再看看上海陆家嘴,国泰君安的硕士毕业生7800,我想他们拿到这点钱还很不满意,我那时候拿到110还高兴不得了,20年的时间工资涨了70倍。大学生,同样的金融机构,同样的研究生工资的涨了70倍,这就是我们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你们大家回忆一下,在座都很年轻,如果是60后、70后你回忆一下刚上班的时候工资多少,20年前工资是多少,20年工资是多少?你觉得未来20年工资能涨70倍吗?我问过一个韩国的投资机构,你们韩国工资涨了多少?他说10倍,我说我们涨了70倍。这个工资哪儿来的?大家看看M2的数字就知道了。所以说有这样收入的增长和这样人口的增长才支撑了我们这个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个市场需求。但是未来这个需求还存在吗?有人说我不服气,为什么?你说的光是人口减少,工资减少,但是你忘了这个人口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在很多重要的因素里面,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你怎么忽略不计呢?其实在我们过去的30年里面,我们的城市化率在不断提高,从31%提高到57%,这26个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小城市转移到大城市庞大的人口实际上也是城市房地产需求的庞大的主力军,但是如果这一点,我们看看这个数字,大家看看这个一线常住人口的变化,一线常住人口就是北上广深加上天津,这5个城市在最近5年里面增长的人口是多少?是150万不到,在150万以下,那也就意味着全中国最大的5个城市平均下来每个城市的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不到30万,我说的是常住人口,不是户籍人口,它说的是你在这个城市谋生,包括拿了临时居住证的人口都叫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比这个数字小得多,常住人口就是实际上居住在这里,包括农民工,包括异地的大学生,也包括一些外国人,只增长20%。那就意味着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它的数量在最近五年集聚下行,所以2013年是中国劳动力人口的拐点,这不是说得玩的,有数据为证,这是一线城市,每个城市不到20万,是这样的数据。这个数据后面除了生育率下降之外,很显然转移的劳动人口不存在了。再要讲的是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数据和一线城市差不多,二线城市还要悲观,同样非常低迷,19个二线城市,包括南京、无锡、青岛都属于二线城市,19个中国比较热门的二线城市它所有的人口增长不超过200万,大概180万到190万,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像杭州、苏州、无锡这么大一个城市它每年常住人口的增长不到10万人,这里面可以看出它的流入人口有多少?流入人口是非常有限的。如果看三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数字一样很悲观。一线城市的房子不能买,二线三房城市的房子能不能买?你从人口流动就可以看出来。我通常的经验是小县城富了以后会到上海、北京买房子,为什么?有钱的人在往外走,财富也在往外走,其实三线四线城市面临的是财和才往外走,因为你北京、上海、深圳,在东京,在纽约,你的教育环境,医疗环境,社会文明程度,你享有的所有公共设施都跟三四线的城镇不一样,如果你有钱了以后会不会让你孩子过更好的生活?你在当地买10套房子,买个大房子,你的教育品质,医疗品质远远赶不上你在一线城市所能够享受到的,就是公共服务,所以人财是往外走的。人口的自然增长,收入的自然增长,加上农村到人口的转移人口或者这些城市的流入人口,大家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一点所有的数据都跟20年前不好比,所以未来十年跟过去十年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房地产的周期是18年到20年,所以别以为地产不会跌,股市是涨一年跌两年,地产可能涨十年跌十年,它的周期和股市不一样。只要是投资需求支撑起来的房市和股市在本质上有非常相似的。第二个是房子是用来炒,炒房子是什么概念?炒房子是一个货币的概念,这里我还没有讲到城镇居民,很多人说我的收入增长没那么快了,我可以借钱了,你看看城镇居民的负债率,现在这一代人不是说买房子借钱,出去旅游都借钱,买iPhone都借钱,他已经习惯了负数,“百万负翁”很多,你看负债率的上升就知道未来中国负债率可能还会上升,当负债率越高就说明未来消费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这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没有钱,没有人。接下来是房子用来炒,用来炒的它的因素是什么?决定了有多少人炒房子,最重要的就是你的货币环境是否宽松。美国2000年到2010年,在这个过程当中它的整个货币是非常宽松,宽松的货币鼓励你不断的借贷,买房子可以用杠杆,但是大家看到没有,我刚才说到利率拐点以后我们的货币量在减少,同样我们的汇率在上升,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利率在上升,利率上升,货币量减少,这样的环境里面你的信贷成本越来越高,你拥有房子的持有成本越高,前面讲的是需求,最后讲一下供给,增加土地供给。不是说它真的增加了多少供给,而是它只要增加供给这种预期存在,它就会改变你对房地产未来价格的走势预期。很多丈母娘为什么逼着女婿买房子,很多年轻人为什么不吃不喝要买房子,其实他真不是觉得我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和住在买来的房子里有什么多大的区别,他内心有一种工具,从丈母娘到女婿本身害怕房子继续涨,现在不买,将来更买不起。如果说你把预期改变一下,你发现房子不涨了,每年跌5%,你还买吗?丈母娘肯定不逼女婿买了,明年买打九五折,后面买打九折,如果你有这样的预期你还买吗?有钱都不买了,等着打八折、七折的时候买,再过五年现在的钱可以买两套,如果有这样的预期还买吗?所以买房这件事说是刚需,我要有地方住,其实住在哪儿不是住,你觉得住在出租房的人不是住吗,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房子,其实真的是预期,当然还有上学、户口的问题,但那是你孩子出来之后的问题。所以刚需的后面就是对住房价格的预期,因为你看到过去十年房价一直在买,你一年不买,一年比一年更高,但是如果未来十年房价在跌,你还会有这样的预期吗?所以一旦没有涨价的预期,你的刚需至少有三分之一会分崩瓦解的。如果有这样的预期的话他们会选择消费,租房消费,然后等着房价跌,信不信?所以说大家都忽略了在所谓的刚需后面潜藏的心理预期,就是房价会涨。一旦把房价会涨这层心理预期拿掉,没有了这种恐惧,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租房子,不会选择买房子,他会注重当下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急急忙忙投身进去做房奴隶,所以说用来住的还是房子是用来炒的,整个货币环境人口环境收入增长都跟过去十年不一样,是不是过去十年涨、未来十年还会涨?各位可以自己想一想。来源:地产一线
本文来源:网易房产
责任编辑:胡婉峦
加载更多新闻
1 价格待定
2河西区 价格待定
3西青区 价格待定
4河东区 均价29200元/平
5和平区 价格待定
6河北区 价格待定
7东丽区 170万元/套起
8河西区 37000/㎡
9津南区 价格待定
10滨海 价格待定
阅读下一篇真的吗?房价跌回一年前?关于2018年昆山楼市十大预言-上海搜狐焦点
热门城市:
真的吗?房价跌回一年前?关于2018年昆山楼市十大预言
真的吗?房价跌回一年前?关于2018年昆山楼市十大预言
即将过去的2017年,注定是房地产史上印象最深刻的一年。 这一年,楼市调控不断加码,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齐发,“冻房”成为主节奏;从年初的恐慌性抢房到年底的围攻售楼处,一幕幕大戏见证着人性百态。 这一年,到底哪些城市的房价降了?还有多少城市的房价依旧坚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报名成功,资料已提交审核
扫码关注 “焦点生活服务圈” 微信公众号
及时了解最新的楼盘动态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搜狐焦点上海
在这里,读懂上海楼市
让卖房更有料!
点击加载更多
&#xe737;没有更多内容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你写诗,带你鉴房
覆盖奉贤、闵行、金山等上海南部区域,重点关注南桥新城以及闵行、奉贤核心商圈、上海地铁五号线及其南延伸段的重点区域,提供最新最及时的沪南住房、生活、娱乐咨询,让市民家在沪南,乐在沪南。
买房看房,搜狐焦点帮您忙,欲知福州最新楼市动态、最新楼盘信息,请关注搜狐焦点福州站。
200万元/套
71000元/平米
44021元/平米
&#xe98a;开放平台
&#xe992;广告服务
&#xe990;市场合作
&#xe8a3;帮助中心
&#xe92e;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焦点生活服务圈”微信公众号,您将获取更多最新楼盘动态。
电子邮箱:focuskf@vip.sohu.com
爱家热线:400-099-0099
每日9:00至18:00点
Copyright (C)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当前位置: &>& &>&
未来房价会大跌吗?数据告诉你 哪个城市房子值得买
-& 09:27:09来源:政商阅读
[摘要]话说今年房地产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调控”,严到什么程度呢?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楼市给出的答案:多地楼市成交惨淡收场...
话说今年房地产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调控”,严到什么程度呢?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楼市给出的答案:多地楼市成交惨淡收场!和之前“货真价实”的黄金周相比,这次楼市惨淡的成交量让很多媒体开启了新一轮的标题高潮,崩盘论、楼市冰冻论又在楼市江湖作妖,难道楼市真的不行了吗?一线城市成交量同环比下降二三线城市环比平稳先看一张图片,这是中指研究院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与趋势展望》的报告。明显看出,一线平均成交面积降幅明显。二三线,尤其是三线,平均成交面积降幅最低。从环比数据上看,一线城市 8月环比 -11.6%↓,北上广深同比均下降,上海、深圳同比降幅超五成;二线城市 8月环比 2.8%↑,重庆成交保持环比小幅回落但绝对规模仍处高位,天津、南京等地成交持续走低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三线城市 8月环比 4.5%↑,徐州需求透支成交乏力市场规模高位回落,汕头等地成交量维持高位,1-8月同比增长超1.5倍。从这组数据上,最起码可以看出“城市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我D不是说说而已。和以往的“一刀切”的楼市调控政策不同,这次的调控主要采取“因城施策”,从供需端发力调控房价,用去库存的方法促使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根据城市购买热度不同,在需求侧,对不同热点城市采取了限购、限贷、限卖(T+n)调控,提高购房门槛,过滤掉一批投机份子;在供给侧,增加土地供应量,整顿新房、存量房销售市场等,增加供应量;三四线库存多,通过棚改让一部分热钱流入三四线城市,减少库存。一套调控组合拳下来之后,再加上经济、货币、收入及购买人群心理预期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楼市房价呈现的特点是:一线城市房价已经被摁住了,并且一段时间内不会上涨。二线城市房价个别城市有上升势头,但整体比较平稳。三线城市房价目前是高位横盘,处于调整期。中指研究院的这份《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与趋势展望》的报告中,还有一个点特别有意思,单独拿出来和大家说说。报告中说,市场预期转向,今年以来二手房单月环比涨幅首次跌至新房以下。敲黑板,这个对市场判断很重要!之前我们一直说,新房房价掌握在开发商手里,只有二手房市场才能真正反映房价的涨跌行情。二手房涨幅跌了,这释放出的信号是,大家心里预期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调控政策一天一个雷,恐慌的购房者纷纷掏出所有家当买房,而现在,大家选择冷眼观楼,这也是楼市出现拐点的一个信号。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楼市政策加码效应递减,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楼市达到了ZF“稳”的要求。再看市场方面,这次调控直接反应到市场的首先是销售面积的减少,减少了2.1个百分点。销售面积少了,那销售额自然也会下降,拿地、规划、建造、销售是房地产开发中最重要的四个阶段,从一环扣一环的房地产开发周期看,销售面积的下降,势必会造成开发投资及新开工指标的收窄。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预测对下半年房地产房地产市场的预判,中国指数研究院给出的是:销售面积有所回调,新开工同比下降。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达到8%左右,开放商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5%左右,而开发商的投资额同比增长1.6%左右。一线城市将步入“存量房”时代目前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是新房的5倍,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是新房的3倍。未来,二手房存量房源将成为市场的主角,新房则成为配角,也会更稀缺。并且一线城市随着入城门槛的提高,高收入、高科技人才才是一线城市未来主要的流入人群。以北京为例,上图中,北京年,5年的土地供应一共6000公顷,商品房供地面积只占40.8%,所以,高收入人才导向流入,再加上土地的稀缺性,未来一线城市的房价会持续上涨。二线城市是未来新房的主战场对于以往价值被低估的城市,依靠人口基数大、产业升级空间大、能独立形成城市经济圈的城市,是未来投资的热土。大量人口为市场带来住房需求,另外,受新经济辐射及轨道交通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机遇。2016年,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及青岛GDP过万亿。一线及杭州、南京等发达城市已发展至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阶段,经济活力突出。西部节点型城市,如重庆、成都等,借助“八横八纵 ”铁路规划使各城市群内部交通资源分配产生变化,部分节点城市发生变更,未来存发展机遇。三四线城市进入需谨慎近两年的限购政策,将市场的热钱挤压到了三四线,加上棚改政策的进行,很多五六线的城市房价也出现了一番大涨,实现了ZF调控下的去库存。虽然短期内释放了资金去向压力,但沉淀在这些非优质资产上的资金,未来的退出将非常困难,没有产业支撑、没有人口支撑,也就没有长期利好预期。所以在选择三四线城市进入时,记得选择核心城市周边及有产业优势的三四线城市,这些三四线未来具备发展空间,特色小镇将迎快速发展期。2016年起,除中央多次发文外,浙江、江苏、南京等全国多个地方省份均发文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迎合市场需求,成为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迎来快速发展期。所以,热点城市调控收紧后或将带动三四线市场行情持续一年左右,本轮行情年内有望持续。写在最后本次调控短时间内不会放松。从市场上看,一线城市成交量增价跌,一二线涨幅回落已经出现,整体市场的热度从过去的一二线转移到三四线,三四线城市价格上涨明显。从未来房产预判上看,保护好自己手上的一线房产资源,因为你卖了之后可能再也买不回来了;未来的战场在二线热点城市,所以刚需要把握时机;三四线可以买,也可以随便买,但想保值、增值的话,最好买核心城市周边及有产业优势的三四线城市。
责任编辑:谷宾
阅读过本文的网友还阅读过:
【转载声明】转载房掌柜网站原创文字内容和图片的,我们倡导大家共同尊重知识成果,请注明&房掌柜&出处和作者
【免责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房掌柜转载的内容均注明出处和作者,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事宜,请联系房掌柜采编中心删除,电话020-,邮箱
12345678910
房掌柜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大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