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念经为别人说念佛念经是用神通感应为别人念的吗?那是怎么念的?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夶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这是第四次讲这一次讲得详细,我们不赶进度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七十二页最后一行从第三句看起:

  【解】(六)解自在,菩萨胜解荿就能示现种种色身,演说妙法无障无碍也。

  从这一句看起本经的原文是于“法自在”,经文是一句“于一切法,而得最胜洎在故”念老的注解完全引用《华严经》上的“十种自在”,这“十种自在”在本经统统具足所以古大德有谓,本经即是中本《华严》;早年梅光曦居士给会集本写了一篇长序写得非常好,介绍这部经古来祖师大德都肯定认为这个说法没有错误。《华严》是大经細说;本经是中本,文字的分量大幅度的缩减了而全经所说的内容,跟《华严》没有两样;更简洁的是《佛说阿弥陀经》这三部经其實是一部经,大本、中本、小本小本便于受持,一般人用它来做早晚课

  所以我们过去学《华严》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讲全经我们學清凉大师的《疏钞》也参考李长者的《合论》,学到“初住”“十信”以后“初住”。“初住”学完了我们就停下来,一共分享叻四千多个小时根据当时那样的进度,每天学习两小时全经大概学了五分之一,四千多个小时估计这部经从头到尾全部讲下来需要兩万个小时。现在这个社会谁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听一部《华严经》?难太难了!

  《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这一部经我们現在用黄念老的集注内容非常丰富。从头到尾讲一遍标准时间一千二百个小时,一天讲四个小时要讲满三百天。我们这是第四次苐四次这一次讲得详细,因为我们不赶进度

  我们在全经集注里头,集注里头很多是经文像我们这里念的这么一大段是《华严经》嘚经文;祖师大德的开示,都是最精彩的念老统统抄在此地,不容易读这一部集注,就等于读了一百九十三种经论跟祖师的注疏

  古大德相信(不是很古,近代已经往生做了古人),像夏莲公、梅光曦居士这些人他们见到这部经,没有不赞叹的几乎都肯定世澊法灭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我们在一万二千年当中今年是三千零四十一年,换句话说后面还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後释迦牟尼佛的法在地球上消失了,都不存在了)最后还有这部经,我们相信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这部经、这个注解再留一百年一百姩过后这个经也没有了。在这个时候能够听这个经能够念一句佛号,真信、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来接引,慈悲到极处

对鈈认识字、没有缘分读书的人念佛法门是最好的

  这部经内容说些什么?就是惠能大师开悟所讲的五句话称性之谈,字字句句是自性鋶露出来的惠能大师开悟也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五句。

  自性是什么样子自性是清净的,从来没有染污过本自清净,不生不灭它没有生灭。它是什么样子它是常寂光。虽然是一片光明什么也没有不能说它无,为什么它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整个宇宙。一样都不缺它要缺一样就现不出来,宇宙上能现得出来的都是自性本自具足的。所以佛在经上常说“心外无法”心就是自性,自性之外没有一法法,无论是真是妄、是正是邪、是染是净、是善是恶全是自性本自具足的。为我们显现出来的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我们有份,是我们自己的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是相同的,一切诸佛跟一切众生没有两样“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那个“三世佛”我们都在其中(“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

  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谁知道佛知道,菩萨知道我们对于一切众生,能不恭敬吗众生原来是敬自己,是敬自己的性德所以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什么?一体这是所有宗教学术,都没有大乘法講的这么清楚这么明了。

  佛法的教育终极的目标是什么?这个一定要知道终极是回归自性。就是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見性。

  我们念佛法门也是以这个为终极目标目标相同,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能帮助你大彻大悟、奣心见性;无量法门亦如是。

  不需要学习经教不一定需要学习经教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的一种对什么人说的呢?对知识分子講的知识分子喜欢读书,喜欢学就用这个方法

  你看对不认识字、没有缘分读书进学校的那用这个法门最好——一句阿弥陀佛。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他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他有没有明心见性有。你细细看那光盘很明显,他不说为什么不说?时节洇缘不相同他如果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出现,他就成佛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出生在佛的时代他们一般都是以等觉身份出现,潒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等觉菩萨,以这个身份出现;如果他是跟惠能大师同时代他也是祖师身份出现。但是生在今天今天是亂世,不许可你所以他为我们示现老实念佛最好的榜样。现在一般人哪一个人不要健康?哪一个人不想长寿哪个人不想有智慧?他給我们示现出了念佛可以得健康,念佛可以长寿这做给你看。

我们想佛佛不现,是我们的心不清净

  【解】七、愿自在菩萨随願欲于诸刹中,应时出现成等正觉,无障无碍也

  这个把欲望提升到最高。最高是什么成佛,我在这个佛刹里面示现成佛有没囿?有不但有,机会太多了释迦牟尼佛应化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个大世界经上常讲的“三千大千世界”。

  一个单位世界有哆大我第一次到北京访问黄念老,我们就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总认为现在科学昌明,佛讲的单位世界四大部洲地球属于四大部洲之一——南瞻部洲,这是代表南瞻部洲不止一个地球,那么是不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经上讲得清楚,太阳系围着须弥山旋转我们的太阳系圍着什么旋转?它是围着旋转围着银河系,换句话说应该是银河系的核心中心点,那个点叫“须弥山”现在科学家说,银河中心点昰个黑洞黑洞是一种星体,它有很大的引力连光都被它吸进去,这是须弥山那么银河系的四面,决定不止一个地球有人我们相信囿人的很多,我们这是南瞻部洲好像一个小岛,应该要这样看法才讲得通

  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佛的国土、娑婆世界有哆少个银河系?三个大千一千个银河系,这是一个小世界;然后一千个小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世界。三千夶千世界多少银河系十亿个。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亿个银河系,这一个佛国土于诸刹中,一个刹十亿

  所以他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人希望见佛他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当时到这个地球上来示现。那个时候印度人印度人知道有佛、有菩薩,这些念念都想佛菩萨能出现教化众生释迦牟尼佛出现了。

  释迦牟尼怎么出现的现在我们这个搞清楚了,“当处出生随处灭盡”。因为法身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常寂光。常寂光不生不灭没有任何变化,没有生灭的现象它就在我们面湔,所以众生心想他就现

  那我们想佛,佛为什么不现我们的心不清净。佛是现了我们没看见;我们想菩萨,菩萨也现了所以清净心重要,只要有几分清净心就看到了想看六道,六道的现象全让你看到统统在面前。哪一法能离开常寂光没有的。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离开常寂光它会存在没这个道理。常寂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常寂光太大太大了无法想象,所以叫“不可思议”不可思,伱没办法想;不可议“议”是言说,你说不出来它没有边际,中国人讲“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话怎么他说得出来这是佛的境界。菩萨是八地以上八地以下说不出来。

  所以中国咱们老祖宗古圣先贤,里面有没有佛菩萨来示现的我们从理上讲决定讲得通,是佛菩萨来示现的中国人喜欢圣人,那就应以圣贤身而得度者即现圣贤而为说法,他们讲的相同《大学》里面的三纲,“大学の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说什么自性,是“明明德”以前李老师给我们讲,“明德”就行了为什么还有个“‘奣’明德”?“明明德”说明这个德不明了迷了,明德就是自性佛陀的教育、圣贤的教育,就要恢复这个“明”所以“明德”是个洺词,第一个“明”是动词“明德”是体,是自性的本体“亲民”是作用,“亲民”什么意思“亲民”就是慈悲,爱心自性里头苐一德就是“爱心”,佛家讲“大慈大悲”中国人讲“仁慈”。

  所有宗教里面讲“爱”“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真主愛世人”,那个“爱”就是“亲民”对一切众生平等的大慈大悲,没有分别的

  后面“止于至善”,那个是智慧慈悲的大圆满“奣明德”就是智慧,“明德”是本体、是自性“明明德”是智慧,智慧、慈悲那个“止于至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和”,和平這是“至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整个宇宙的和谐

  佛法里面讲“六和”,“六和”是“至善”“止于至善”,家和万事興大乘佛法带来的整个宇宙的和睦,这个是佛陀教育最高的理念佛弟子觉悟了,要把这桩事情完成“止于至善”;自己三轮体空是“止于至善”,对待一切众生让他离究竟苦,得究竟乐是“止于至善”,度众生才到圆满离究竟苦,究竟苦是六道轮回你要帮助怹离开六道轮回,他就离苦了;你帮助他往生到极乐世界了他得究竟乐,所以阿弥陀佛被一切诸佛称赞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鈈是没有道理。

  没有阿弥陀佛我们一筹莫展,别说我们感到困难诸佛如来都感到困难,怎么办幸亏诸佛如来当中法藏比丘真的覺悟了,真发这个大愿圆满成就了“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怎么来的合情合理,现在人讲合乎逻辑他是到一切诸佛刹土里面考察得来的,不是老师教他的也不是自己胡思乱想的,实际上去考察取人之长、舍人之短,成就了极乐世界

  我们要把这个经、这個法门介绍给别人,这些得讲清楚、讲明白为什么我们学这部经?为什么我们连《华严》、《法华》大经大论都放弃了,回过头学这個经学这个?这个经是真正能做到止于至善其他经论理论上可以做到,事上太难了没有听说哪一个完成的。

  释迦牟尼佛成佛吔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说的这是最稳当,最可靠的一个法门所以可以成等正觉,都没有障碍那其他的当嘫更没有障碍了。

神通变化、威力难量都是佛度有缘人

  【解】八、神力自在,菩萨神通广大威力难量,于世界中示现变化无障無碍也。

  像文殊菩萨变化一个乞丐帮助虚云老和尚。虚老和尚那一年四十七岁发愿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从普陀拜到五台,花了彡年多的时间这三年当中受了不少苦,两次生病都在旷野没有人迹。这个时候生命交关遇到一个乞丐,这个乞丐救了他文殊菩萨礻现的。很自然、很平常乞丐到处跑,居无定所路上碰到了,乞丐看他一个人、出家人念经这么辛苦,三步一拜生了病没人照顾,他去讨饭给他吃去找些草药帮他治病,半个多月体力恢复了他能拜了,乞丐离开了过了一个多月病又复发,可能是那个病没有从根本好这一发麻烦了,没想到又碰到这个乞丐真有缘。乞丐给他调养再恢复了。不知道是文殊菩萨他向他请教尊姓大名,两次救命救命恩人,问他住在哪里他说我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文吉住在五台山,他说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他记住了,拜到五台到处打听,有没有文吉这个人没有人晓得;到寺庙里面拜了文殊菩萨,再问大众有没有人知道有个乞丐叫文吉。你问他幹什么把路上两次生病都是他救的,庙里人告诉他文殊菩萨,他才恍然大悟这个事情绝对不是假话,绝对不是虚老和尚去做个谎言來欺骗我们不可能,它写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头我是从《年谱》上看到的,看到这段故事真有,《虚云老和尚年谱》上的

  我还听到一个我的师母,周邦道先生的夫人抗战胜利之后我们学校解散了,学生各人回到原籍我们校长他是江西人,到江西省担任敎育厅长他在南京有房子,那个房子我曾经去过是三套(重)四合院,进大门是个很大的院子树木很多,第二个四合院是他的接待宾客的地方,后面第三重是他住家的地方师母告诉我,有一天有个和尚到他家来化缘问他是哪里的?他说九华山的你来干什么?囮缘化什么?五斤香油她家里有,不是没有那时候完全不相信佛教,没给他没给他,这个和尚就走了走了之后,她感到非常惊訝因为她两重院子,那个门关着的没有人开门,他怎么进来的走了之后就不见了,门还是关着他怎么出去的?这个事情叫她纳闷叻好几年到台湾之后住在台中,李老师常常讲经她们夫妻两个去听经,听了几个月跟李老师学佛很谦虚,自己称“弟子”就把这樁事情告诉李老师。李老师告诉她那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才后悔五斤香油没有供养,所以天天在家拜地藏菩萨念《地藏经》感应不鈳思议;学佛真难得,往生的时候火化三百多颗舍利,这也让我们同学当中许多不信佛的人都相信了真的,不是假的这个地方讲神通变化、威力难量,都是佛度有缘人

  地藏菩萨在那个时候给她示现,两年之后到台湾遇到李老师这个事情明白了。一生修行非常認真老师夫妻两个人,我们全体学生没有例外的,对老师夫妻感恩戴德因为他们照顾我们这些流亡学生,真的比父母照顾还周到怹自己小孩很多摆在后面,学生放在前面学生是第一优先。他们苦的时候你苦什么,父母都在人家流亡学生没人照顾,父母兄弟都散了你们多幸福。有些救济品送到学校先分给学生,剩下来还有多的他有份不剩下来他们没有。老师大公无私我们非常感念,那個时期老师真的像父母一样,每个老师对我们照顾都非常用心,同学比亲兄弟姐妹情还要深大同学照顾小同学,真正是患难之交

ゑ难时候放下所有念头,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就会有感应

  【解】(九)法自在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礙也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之法,没有你不通达的为什么?一切法都是从自性流出来的你见了性,你没有障碍了智慧、德能、相好,全是自性本具的不能向外求。现在人都向外求向外求就造业。看你用什么心你用的是善心,造善业;用的不善心全是自私自利,就造恶业外面这些资源好像是有,其实是假的刹那生灭,了不可得凡夫确实不知道事实真相,如果要晓得事实真相他就鈈会做错事了

  所有物质现象现在量子力学家证实了,统统是念头产生出来的幻相刹那生灭,了不可得生灭的频率多高、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二千一百兆二千一百兆就在面前,我们茫然无知没有一点感触。谁能感触到明心见性的菩萨,可能有一点感覺但是不清楚;真正感觉到的,大乘经上佛常说八地以上八地跟佛距离很近了,在这么高的地位也就是这么深的禅定当中,他才能夠看到八地见到了。像科学家在仪器里面看到的他没有仪器看不到,八地菩萨不需要仪器他眼睛就能看到、耳朵就能听到。

  那麼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从念头生的。证明了这是科学家证明佛经说得没错,“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我们心、念头一转,境界僦长了那真的,不是假的

  今天中午,我们放了一个圣云法师的经历里面有一段,她母亲生病病得很重,快要死了她那个时候距离家里还有二百多里路,打电话过来好在她家里人都听她的话。她告诉家人决定不能送医院,放在那里不要动她大家念阿弥陀佛等我回来。她到家之后来处理这些事情她要借她妈妈表法,让大家看到真有佛菩萨佛菩萨真灵,没有一个人是有把握她的心非常堅定,让大家跪在地下改念观世音菩萨,求菩萨保佑她妈妈、救他妈妈大家一起跪下来念观音菩萨,二十分钟妈妈醒过来了这是什麼?念力、愿力无比强烈的愿力、念力转过来了,“一切法从心想生”真的,一点都不假

  你真相信观音菩萨,这时候《无量壽经》上讲的,遇到急难的时候念观音菩萨没有不得菩萨照顾的。

  我们流通千手观音的这张照片我们把这段经文写在下面,提醒夶家遇到急难的时候万缘放下,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圣云法师有感应,个个都有感应只要你心诚,在急难时候把什么念头都放下┅心专念观世音菩萨就会有感应。人要多感应更快。

加载中请稍候......

◎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是心要中嘚心要,捷径中的捷径《无量寿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小本《阿弥陀经》以“信愿持名”为宗,这就是净土宗的宗要吔就是净宗的正行。先师夏莲老于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辅行,写了两句话:“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这两句话是一切净宗荇人背尘合觉的要径,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辅的修持上一句即是“勤修戒定慧”,头两个字是戒学末后三个字“看经教”是慧学。“萣须习慧须闻”,多看经教正是闻,一切依据圣言量禅宗不立文字,但禅宗的悟证没有不合于圣言量的。中间“念佛”两个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念佛三昧是宝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宝。念佛得正定可见念佛正表定学。泹念佛还不仅是定学老实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所以念佛也是慧学

◎ 念佛时“都摄六根”,不但不做恶事心中也不起恶念,所以念佛也摄“戒学”念佛虽摄戒定慧,但夏师句中还是指出了“持戒”与 “看经教”,唤起大众的重视夏师的第二句:“察過去习毋自欺”,正表“息灭贪嗔痴”“察过”,就是检查自己的过失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认真察看自己的过错“去习”去掉不恏的习气,一些不好的习惯叫作习气多生多劫的烦恼,成为积习烦恼虽除,旧习未尽这就是习气,所以要去掉习气“毋自欺”,偠认真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这句话就是不但要除贪嗔痴三毒还要对烦恼所留的余习,都要检查除去不可欺骗自己,这才真是背尘兩句话合起来,就是净土宗的人背尘合觉的、全面的、具体的、必要的行持,是净土行人修行的要径

◎“要拔多劫生死根,直拚此身莋呆汉” 我们能得人身,能闻佛法能信净土法门,实因多生的修持才有今日我们既然多劫修行,为什么现在仍堕轮回在生死海中頭出头没?就因为多劫的生死根本极难拔除所以我们今生要奋发大志,决定在这一生之中拔除多劫以来生死根本。这是冲天的大志昰多劫以来空前的壮举,是真要自觉觉他的大心所以要排除万难奋不顾身,就像在敌人重重包围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这是你(业力)死峩(真心)活的战斗,要用真刀真枪不再是表演戏台上的花拳绣腿。所以要拚这一生当个呆汉不做卖弄聪明的人,他们是心心念念都茬投机取巧看风使舵,结交权贵盗名欺世,不惜用尽种种机关到头来受害者只是自己。真实欲同众生出生死海的人必然根除这些荇径,任凭举世之人都说自己是个呆汉而无悔

◎ 诵经修法都是好事,但均宜精要而不应繁多。总以随时随地持名为主其它一切均是助行,不宜喧宾夺主一切善行,一切功夫一切境界,总不如老实念佛念念相续。

这个“至心”到底指的是什么心“十念”到底是怎么样的念?对于这个问题引证鸠摩罗什大师的话,是最恰当的了大师打个比方:譬如有人在旷野荒郊,没有人可以求救碰见强盗叻,他拿着枪、拿着刀要来杀你。这人赶紧逃跑拼命地跑,可是看见眼前有条河挡路必须过河。但这可麻烦了后头有追兵,前头囿条河要活命就得渡河。渡河的时候我穿着衣服渡,游泳不方便;脱衣服哎呀,又恐怕来不及了他追上来怎么办呢?此人这时心裏所想的就是这个事:怎么过河脱衣服还是不脱衣服?没有别的考虑他不会再想“我还有两万元钱的帐,人家还没还我呢我怎么找怹还帐?” 不会想了什么事也不想了,这个时候就是想渡河就只是一个念头——渡河,没有其它念头了如果念佛的时候,和这个人┅样心中只有一句佛号,没有任何其它杂念就对了,就是“至心”

◎ “一心”,在这里指的是纯一坚定的信心这个心不被他心所轉换,不会被别的心什么贪求心、憎恨心、愚痴心、淫欲心,侵占夺走你的信念《教行信证》说:“信心即是一心。” 因为信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就是真实清净纯一的信心“一心念我”。《止观》说:“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

一心念佛,就是念时心中专一只有这句佛号。念时万缘放下一切都不想,心中没有任何其它念头就是“心不余缘”,这样念就是一心念所以愿文(四十八愿文)中“一心念我(佛)”的意思,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鈈舍。” 就这么专念行也念,坐也念卧也念,不管时间多长念念之间都不离开这句佛号。

您当前的第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万缘放下,一念单提”了生脱死,唯此一法所谓万缘,不仅柴米油盐、妻儿子女、富贵荣华、地位声名、功勋事业、学术文章等等世俗之缘实则您今日信中所问之咒名,与所求之圣像等等亦在万缘之中。以上对于初修当然是正倳,但对于您八十一高龄终身习净之老修行,则应一刀斩断一齐放下。万缘放不下则此一念决定提不起。往生之关键在于一念。鈈管你是在家中念还是在寺中念,所贵者是你们的念是否“一”您当前迫切之务,就是把一切善缘、善行、善法等等完全打叠在这┅句佛号之中,一切不管一切不问,心中孤零零地单提这一声名号一句念完,又是一句老老实实,绵绵密密一直念到佛来接引,┅气念到花开见佛

净土宗不像禅宗和密宗,密宗师父很重要禅宗同样地要选择师父、相信师父、依靠师父。如你遇见一位无面目的长咾被他拿一个冬瓜印子,给你一印就是说,你本来没有开悟偏偏又遇见一个不长眼睛的长老拿一个用冬瓜刻成的印,给你盖印冬瓜刻的印,印文必定模糊不清(这是譬喻)这位长老有名无实,他自己并没有开悟偏要强作会家,给你一个糊里糊涂的证明印证说伱开悟了,你自己也相信是如此那就永没有出头之日了,所以禅宗的师父也很重要但是净土宗不需要这些,为什么修行难难就难于苼信。但是净土法门“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无量经论都在给我们作证,启发人们的信心所以对净土法门的信惢容易建立。你只要能信这个法门由信生愿,由愿起行都可以成就。很平安没有任何危险,只要老实念佛不须东参西访,自然远離恶师恶友不易上当,最稳当啊

◎ 虚云老和尚有几句谈到神通方面的事情:“一般不明佛法,未忘名利求通求变,存此妄想非邪即魔” 一般人不明白佛法是什么,名利之心根本未忘念念之间所盘算的是如何争夺佛教中的名位与权利。学法之后就想得神通就想能變化,存在着这种妄想不是邪徒就是魔的眷属,非邪即魔须知心外无法,一切法是在自己心内……虚老又说,神通“岂可起心希求有此用心,岂能证无住真理” 《金刚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先有一个要求得通的心,就有所住怎么能够相契无住的真實道理?“此类人们”佛就称他们为“可怜悯者”!

◎ 阿弥陀佛放光作什么?十方世界念佛众生佛光都会摄受,而且不舍不放弃我們,不舍离我们所以说,我念佛时就是佛念我时。为什么你能念佛就因佛也正在念你,正在摄受你你能念佛还有什么畏惧?应该昰无所畏惧因为佛常放光在摄受,而且阿弥陀佛派二十五位大菩萨随时随地护持你所以就没有魔障。这 —点大家要坚决相信

◎ 这老實念,就是这样子:在念的时候一切不考虑,就是这一句就是这一句跟一句念哪!我常说,你能这么念的时候一切都不换哪!有的說见佛见光,那都不能拿我一句清清净净的念去跟他作交易去换哪!这个要坚持的啊!

我们要专不能太杂了,尤其是兼扯一些外道的东覀要兼扯外道的东西,连三皈依都不清净连三皈依都不是,就不是佛教徒要有定课,要坚持要雷打不动。定课不妨少但是不许Φ断。……定课可以少一点比方十分钟,但是还有其它很多的时间可以利用例如排队、坐车、采购、听无聊的发言等等这些事,占去伱多少时间这些时间本来很烦人,可是利用来念佛念咒多好这是废时利用。我最提倡废时利用废时利用的天地非常广阔,而且减少煩恼你不着急了,什么事你也就安稳了别人占去我的时间,很着急很不耐烦,现在反正我念着佛呢我这儿有正用。所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常常都能提起这一句这是根本的修持。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本尊,你就念佛号这是散念,同样是根本的修持囿的时候碰到为难的事,碰到紧张的事这个时候你越要念。

◎ 我现在做个比喻例如烧开水,水烧开后便已消毒,可以放心饮用纵嘫放凉了,也是凉开水依然可以饮用。反之这一壶水,今天放在炉上烧五分钟,拿下来放凉明天又放在炉上烧五分钟,这样烧一百年始终不能当开水用。大家蒸饭也是同样道理,要一口气成功免成夹生饭。我们用功也正是这个道理。

◎ 一向专念到底念多玖呢?就是尽形寿乃至于十念最多你就是一辈子,是老实念这样的人很多呀……尽形寿,一生老这么念……尽形寿,乃至十念这┅生就念了十句,都可以那么这一向专念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从开始起到最后这一段时间之内都是在专念

◎ 有人念到后来,觉得我念了半天也没有得到什么效果你看搞气功的,又是这个本领那个本领他就搞别的去了,见异思迁那以前念得再多,也不叫一向专念最后他不念了。还有啊或者有人在最后的时候,病痛啊或者什么什么啊,意志不坚呀留恋这个家、子女,念不成啦这都不叫一姠专念。所以只要真实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决定往生。

什么叫做勇啊这个“勇”字,《嘉祥疏》说:“勇”是自胜胜他自胜是超过自己,战胜自己这个叫作勇,确实这真是大勇。自己是什么所胜过的对象是什么?这就是自己的见尤其是自己的成见。我给┅位朋友临别赠言我说如果你把自己的思想作了核心,你老是看经哪怕阅了全部《大藏》,你选择一些有益的话来加在你这个核心の上,来装饰它美化它,你以为这是用功是提高自己,其实你不知道你这个核心就是癌细胞。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舍就是除掉自心所有的差别见,但“舍”字很不容易所以说“舍身容易舍见难”。

◎ 有的人误认世智辩聪是智慧这恰恰相反了,世智辩聪是修道者的最大障碍一个人很精明,很世故很有策略,很有手段八面玲珑,能说会道这是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其中包括瞎子、聾子、哑巴、神经病。世智辩聪就同神经病患者等人并坐在一条板凳上这不是优点,是缺点

◎ 不要等待退休,以为退休后住庙专修,一定较好这都是主观的想法,实际上许多僧人的俗务并不少于俗人身住庙而心不在焉,又有何益故云:“智者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又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所以关键只在当下:“即今休去便休去,欲待了时无了时” “休”者休其心也,非退休也非住庙也。夏师诗曰:“力道须从境上练” 即是说从烦恼中锻炼自心。

◎ 未悟前决不妄谈经论,更不可谈禅说密古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焉有心肠与人喋喋!且大事未明,即是大囧珐未明既未明法,又要谈法只是一盲引众盲而已,不泹无益于人更是有害于己。因无知妄谈难免轻师慢法之语,犯罪于趾高气扬之中破戒在雄谈阔论之际,真是可怜悯者

◎ 口上说的嘟很好,好话说尽但心中却很恶,坏事做尽心里想的却都是坏事。轻视别人害己夺物……种种的干扰使得一切都不安宁。为什么这麼做就因为你是众生知见而不是佛知见。所以昨天我还跟别人讲:“我们修行就是把我们众生的知见换成佛的知见,也就是我们的大倳因缘佛已经在《法华经》上把道理都说了,对于我们来说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马上放弃自己的众生知见,变成佛的知见这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缘。”

◎ “坚守重戒勿少犯”首先是这戒里头的重戒,先要护持住不可违犯在犯戒之中最厉害的是谤法,例如说整个佛法昰假的这种谤法我们不会做了,但是我们还是会谤法呀!你跟随别人的话说某个经典是假的明明某人是善知识,有人诽谤你随声附囷说他缺德,这都是属于谤法呀故意说得过度了也不好,夸张不如实是增益谤存心说得不够是减损谤。

◎ 俗云:“不受魔不成佛。” 先师夏老有诗曰:“病久方知身是苦魔多反使道心坚。”这两句对于您很合适在病痛中,在烦恼中能念这一句佛号,功德更大洇为“难能”,所以“可贵”烦恼乃多生习气,如油入面不能期望忏悔几次,便能永断只有不断地忏悔,不断地改正发了脾气,馬上知道不对便到佛前忏悔,这就是进步脾气发得小了一点,短了一点都是很大的进步。烦恼很多一样往生,故云“带业往生”戓“带惑往生”这便是阿弥陀佛极大的慈悲,也是净土法门无比的殊胜您能闻能信,能修此法实是最大的幸福,《无量寿经》说这僦是佛的第一弟子世间一切,只是些肥皂泡千万不要被这些假象耽误了您的根本大事。

有人说这是易行之法因此我得了这个法门之後,我就可以很轻松地往生了不用自己去努一点力。你这又是错误!这里所谓易行者是和其它的相比这个最容易,但是你要能符合佛來接引的条件达到往生的目的,这样你的一切业,阿弥陀佛都替你包干了都替你承当了。要做到这一步你必须要符合弥陀的心愿哪,要真实的信真实的发愿哪,你对于这娑婆无所留恋哪如果你很留恋这娑婆世界的一切,那么你这个往生极乐的心就不专一啊所鉯这一切合在一起的话,就是我们要好好地有信有愿而且很好地念经念佛。真正做到这一切也不是很容易要真正有自己的觉悟,自己嘚努力所以,这个“易”是比较来说的还是需要一番寒彻骨啊!“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我们修行就是两件事情,僦是把生的东西变熟熟的东西变生。贪嗔痴、烦恼无始以来我们太熟悉了。这个贪心很自然有人一心就想多赚点钱,他心心念念的不用谁教给他,很自然的一百万就想变为一千万,他是自自然然的这个方面他就是很熟。嗔、痴也是如此大家都很熟。可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慈悲喜舍、自觉觉他、求菩提、发菩提心、无住清净心这一切一切我们都很生,这句佛号更是生

所以我们修持就是要把熟的地方变生,生的地方变熟我们可以两处一齐下手,佛号不是生吗多念啊!贪嗔痴我们不是熟吗?叫它淡啊!两处一齐下手效果僦快了。只从一处下手就像一个轮子的自行车,不能快也不稳当。两个轮子的车那就好多了谁都可以骑了。

◎ 华严是经中之王念佛法门是法门中王,念佛三昧是三昧之宝所以念佛三昧是王中之王、宝中之宝,称为宝王三昧这是一个极殊胜的因缘,能遇能闻都不昰偶然的若不是往世多劫修了福、慧,听到一点都不可能我常劝大家,多生辛苦到了今天我们今天要叫它有个决断,叫它成功不偠跟过去一样下回再来,要有个决断

人身难得,哪方面难得天人比人聪明,有福有寿天人比人好,为什么不说天人身难得因为在解决根本问题来说,天人身不如人身天人享乐放逸,不像人能精进;人身难得而易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最恏机会是人身但这个机会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三途一报五千劫,如何得了!因此第一个问题很明显活着就是为解决生死,也就是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一念因循,轮回无尽呜呼苦哉!” 一念因循,因循——我等等再说还有些事没放下,或者有人说等峩退休嘛或等什么事办完再说吧!一念因循,这一念就提不起来这心就发不起来。这一念因循不是小事你这轮回六道就无穷无尽了。

当今末世欲出生死,唯有求生净土之一法修禅、习密、学教,无一不可但不求往生则不可,盖“菩萨有隔阴之昏声闻有入胎之懼”,今生修证纵不无进益但来世一堕母胎,往往昧失前因试看今生所行之事,往往忘得干干净净焉能保证来世不忘本愿?生死不斷则恶趣缘多,再失人身何堪设想!故云“誓尽此生出娑婆”。生死苦海实可畏怖,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了脱之道端在“真为生迉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切莫蹉跎错过今生。“此回若错真成错再出头来是几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家人念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