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朝集团的房地产如何说阳台很大听说做的很大,有没有人具体说说

1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沈志华眼中的朝鲜战争    
罗学蓬著    
为何能脱颖而出    ——沈志华在论文与专著中披露的涉及到苏、中、朝三国的秘密档案就有数百件之多,而且还有相当部分都是中国领导人与苏联领导人之间的来往电报或会谈记录。如此大量的档案资料的公开,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新一波研究热潮。    日,沈志华出生的那一天,斯大林和
正在莫斯科商议和筹划发动朝鲜战争。也许命中注定,他会在半个世纪后要穷尽心智地来研究这一场战争。  在几年收集和整理俄国解密档案的过程中,沈志华陆续发现和找到了500余件关于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文献,结合近年来中国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和口述史料,他深感以前人们对朝鲜战争起因和背景的了解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认真研究新中国建立后这样一段最为重要的、与每一个中国人都休戚相关的历史,并努力恢复其本来面貌。  半个世纪以来,有关朝鲜战争史的研究,在美、韩、日,以及在中国,都深受重视。尤其是各国军事研究部门,对此项研究更是不遗余力。在中国大陆,虽然迄今几乎没有朝鲜战争史的研究专著问世,但十几年来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即从
战争史的角度考察这场战争主要进程的著作,也同样数量可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它们基本上都是由军队的研究机构和军队研究人员出版的,真正由学术界发表的成果少之又少,这固然与军队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在战争研究上具有专业特长有关,却也得益于他们在资料上比普通学者占有近水楼台之便。但是,过去的研究工作中也还存在着相当明显的不足。第一是历史档案资料保存有限,一些关键性会议和重要事件没有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可资利用,回忆材料说法不一,再加上开放不够,以致留下诸多历史谜团。第二是军队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发表的成果,通常更侧重宣传目的,习惯于简单地论证“英明”、“伟大”,不太注重学术性,反映不出研究的深度,更缺少学术上的交流与交集。  90年代中期,即沈志华从莫斯科、华盛顿购回大批前苏联解密档案以后,其中有关朝鲜战争部分对中国史学界造成了一次又一次强烈的冲击。沈志华据此写成的《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50年后对朝鲜战争历史的考察和反思》、《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来自俄国解密档案的新材料》 ,以及专著《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均在国内外史学界引起极大轰动。如此大量的档案资料的公开,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新一波研究热潮。沈志华建立在档案基础上的一些崭新的观点,对朝鲜战争全新的解读,更引起了中外史学界的高度关注。  那么,就让我们随着沈志华深邃独到的目光,来重新审读那一场巳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让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的战争吧。  日,中国政府宣布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从而使中国在“
,保家卫国”的名义下参与了朝鲜战争。从客观效果看,由于中国的参战,朝鲜战争实质上演变成为中美之间的一场大战,朝鲜半岛变成了世界两大阵营对抗和冲突的战场,而且最终确定了中、美、苏三角关系及远东国际局势的格局和走向。因此,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及其原因,是近十余年来,国际冷战史研究最热门的课题,也是50多年来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当中最热门的领域。十年以前,中国方面的档案全部没有解密,所以研究的人特别多,主要是美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但全都是瞎猜,因为他们手中没有档案。到底斯大林怎么想的?毛泽东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任何人也不可能知道。十年后,各国档案不断地解密。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大量机密文件被公开。1994年金泳三总统访问俄国时,叶利钦把一大批关于朝鲜战争的秘密文件作为礼物送给韩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迫使中国也不得不公开了一部分与此相关的档案。  但随之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大家拿着同一份档案,解读却大相径庭,争论也非常大。中国学者,美国学者和俄国学者、韩国学者、日本学者,看法更是不尽相同,特别是涉及到关于决策动机的问题。  简而言之,两个问题阻碍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一者是因为很多档案还没有解密,比如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就有相当大一部分依然深藏不露,这就很难让人完整地了解到,决策的时候苏共中央高层是怎么样讨论的。即便是沈志华千辛苦万苦买回来的档案,绝大多数是斯大林或以斯大林名义在那一时期发出去的电报,或者他下达的命令、指示。会议纪录之类的文献巳经解密部分他全买回来了,但尚未解密的他就没办法了。二者,中国档案则是更多的还没有解密。当然还有很多是根本就没有档案,比如中国决定出兵朝鲜的那几次书记处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形成了历史的空白。没有档案的原因很简单:毛泽东不允许记录.所以沈志华现在就只能根据他巳经掌握的档案,和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再加上其它与此相关的有记录的会议留下的档案资料,来对毛泽东当时作出的决定,或者发出的电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然后做出合理的推论与判断。  国外史学界长期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早在朝鲜战争之前,中国领导人就参与了战争的策划和准备,甚至中国出兵朝鲜也是事先与斯大林和
达成协议的。前苏联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材料公布后,韩国和日本更是出现了“东亚共产主义三角同盟理论”,认为朝鲜战争及中国出兵是毛泽东、斯大林和
早有预谋的。  然而,沈志华得出的结论与国外学者全然不同。他认为中国当时在朝鲜问题上的举措纯属被动行为,斯大林和
在策划朝鲜战争的过程中一直把毛泽东蒙在鼓里,毛泽东后来同意
采取军事手段解决朝鲜统一问题是被迫的,派兵入朝作战更是迫不得已。沈志华从他掌握的文献中清晰地看到,日斯大林接受了中国方面提出的关于收回中东铁路、旅顺港和大连的报告两天以后,也就是1月30日,就作出了发动朝鲜战争的决定。  斯大林经过冥思苦想,最终下定决心发动朝鲜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与苏联的国家利益密切相关。1945年8月决定出兵东北对日作战以后,斯大林就巳经对战后远东的局势有了他的设想。波茨坦会议上,美国和苏联对日作战是有分工的,美国负责打太平洋和日本本土,苏联负责消灭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对于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由谁负责,在波茨坦会议上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分工。主要是谁都没有想到战局会发展得如此顺利,美国人一扔原子弹,苏联150万大军立即分三路杀入东北,其中,苏联红军第25集团军挥戈进入北朝鲜,很快便占领了平壤,并立即乘胜向汉城挺进。    图片:谈到朝鲜战争,笔者情不能禁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8月10日,美国人突然意识到整个朝鲜半岛倘若全被苏联人控制在手中,今后极有可能会对美国的战略利益产生威胁。美国国防部受命立即向苏联提出建议,美苏军队分区占领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  美国国防部赶紧在这一天发布了第一号受降令,规定苏军负责北纬38度线以北,美军负责该线以南接受日军投降事务。  历史常常会因人为的因素而变得来让后人啼笑皆非。匆忙中承担划线任务的是美军上校查尔斯.H.博尼斯蒂尔。他铺开一张朝鲜地图,拿起鸭嘴笔,在狭长的朝鲜半岛大约各占50%的地方拦腰划出一条线来。这落在地图上的一道蓝色印痕,就是后来著名的三八线。假如博尼斯蒂尔上校把受降线划在鸭绿江或对马海峡上,人类恐怕就不会有不久后发生的那场战争了。  美国国防部单方面划完线后,并没有奢望苏联会接受这个方案,在预案中给苏联人留了很大的余地。沈志华从美国国防部解密的档案中看到,那时候就算是苏联人坚持要求把汉城给他们,美国人也是打算同意的。因为苏联红军巳经兵临汉城,而美国海军陆战队还远在600多海哩外的冲绳岛呢。  但是,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国防部谁都没有想到,两天以后,斯大林回电说,行,就以三八线为界。当时美国人为斯大林近乎愚蠢的慷慨非常惊讶,甚至开玩笑说斯大林脑子出问题了,给他个讨价还价的余地他都不要。后来杜鲁门仔细看了斯大林的回电,才明白真要是严格地按照这样区分,斯大林可捡大便宜了。因为斯大林在电报中说,三八线可以,没问题,但是,我们苏联红军要求,所有东北亚地区的土地、海洋与领空均以三八线分界。  原来,三八线往东延伸,就把原属日本的千岛群岛和日本本土北海道也都划到了三八线以北。杜鲁门赶紧给斯大林回了个电报,说你们的要求可以商量,但这个事情不归我管,你们可以直接跟麦克阿瑟谈。斯大林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给麦克阿瑟阿瑟发了个电报,马上下令巳经越过三八线的苏军撤回到三八线以北地区,另一方面则命令巳经控制了千岛群岛的苏军迅速进驻日本北海道。可没想到麦克阿瑟的口气相当强硬,回电说:“你们胆敢有一兵一卒踏上日本本土,我马上下令扣押你们在远东委员会的所有代表当人质。”  斯大林知道麦克阿瑟这个火气挺盛的老兵可不是说说玩儿的,真要打起来就笃定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没办法,只好命令满载军队的舰队掉头返回千岛群岛,无奈地接受了这样一个现实。  对照这个时候斯大林为控制东欧国家,不顾一切强硬抵制英美势力的所作所为,苏联在朝鲜问题上的反应似乎并不十分符合斯大林的性格。因为,即使斯大林不愿因苏联红军强行在北海道登陆而与已经占据日本本土的美军发生冲突,他也完全可以为了报复麦克阿瑟的狂妄,不顾美国单方面提出的三八线而一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毕竟这个时候苏军完全有条件抢在美军前面也给美国人一个难堪。  斯大林为什么会在欧洲和在亚洲表现得迥然两样?很简单,苏联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对于遥远的远东地区,它的方针过去是,这个时候也依然是保持守势。既然是保持守势,依据斯大林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所提出的要求,苏联在东北亚问题上只满足于取得对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和把南库页岛及千岛群岛揽入囊中,对于朝鲜半岛,斯大林没有提出任何特殊要求,准备任由美、苏、英、中四国托管后建立一个独立的朝鲜国政府。也正因为如此,苏军占领北朝鲜之后,不仅大肆拆运朝鲜北方的工厂机械以充作战利品,而且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任由民族主义者曹晚植担任北朝鲜临时权力机构的负责人,却没有像在东欧国家那样全力去扶植一位苏联国家利益的代理人。  斯大林后来开始全力扶植北朝鲜共产党,与美苏冷战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沈志华认为,直到1948年,美苏在欧洲已经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它在东北亚的政策依旧十分谨慎小心,因为它相信自己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完全无法与美国相抗衡。斯大林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在朝鲜或朝鲜北方建立像东欧那样的卫星国。因此,苏联首先呼吁美苏军队同时撤出朝鲜半岛,而后宣布苏联占领军主动撤出朝鲜北方,并承诺给予朝鲜人充分的自治权力,其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承诺给一些东欧国家的自治权。斯大林甚至不愿意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具有联盟性质的外交关系,也不愿意为他们统一祖国的事业承担责任,以免因此而刺激美国。  1945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盟国会议上,决定美、英、中、苏四国对朝鲜进行托管,因为朝鲜30多年以来一直都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没有军队,也没有行政官员,盟国觉得朝鲜人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国家,所以决定先由盟国帮着管一管,所以占领南方的美军在南朝鲜成立了一个军政府,占领北方的苏联第25集团军在北朝鲜也成立了一个民政府。  日,苏联用“普加乔夫”号货轮把包括
在内的66名在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受训的朝鲜军官送到元山港登岸。到了1946年初,苏联红军就逐渐地把权力向这批朝鲜同志手中转移。  在1948年以前,斯大林的战略布署一直是打算把北朝鲜控制在他手中,并没有向南朝鲜渗透的意图,因为通过1945年的中苏同盟条约,已经在中国辽东半岛轻易地获得了一个通向太平洋的不冻港,朝鲜半岛在他的棋盘上已无重要的军事价值。所以,当南朝鲜劳动党受到李承晚血腥围剿的时候,斯大林也坐视不管。他认为,既然三八线巳经划定,那么三八线以北是我的势力范围,以南是美国人的势力范围,他不愿意在这块没有军事价值的地盘上跟强大的美国人发生任何冲突。到1948年底,斯大林的第25集团军巳经把北朝鲜牢牢地控制在手里。而南朝鲜则不同,因为美国人在那里搞民主政治,左派右派整天在议会吵来吵去,没完没了,看上去显得乱纷纷的。而北朝鲜不搞民主,也不需要什么议会,所有事情就
一个人说了算,谁敢反对就是自取灭亡,所以秩序很快就整顿好了,经济巳开始恢复。斯大林觉得放心了,于是决定于1948年12月开始撤军。但斯大林提出的条件是,我撤,你美国人也必须撤。可美国人在南朝鲜搞的民主社会还是一个烂摊子,连究竟让谁上台的问题,也还没有确定。  当时李承晚政治上的竞争对手是金九。李、金二人各有优势。论威望,金九比李承晚大得多,死后被誉为朝鲜独立之父。金九号白凡,毕生投身于反日独立运动,曾多次被捕入狱。1919年朝鲜“三•一反日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后,金九和大批爱国志士流亡中国,寻求救国之道。当年4月,金九在上海参与组建韩国临时政府。1939年年,金九担任韩国临时政府主席,成为海外反日流亡运动的中坚。金九率韩国临时政府流亡中国期间,坚持从事抗日活动。为了证明了韩国抗日力量的存在,以及扭转韩国独立运动孤立无援的状况,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暗杀日本重要人物成为金九的主要斗争手段。为此,他策划和组织了多次著名的暗杀行动。1932年初,金九派李奉昌赴东京行刺日本天皇功败垂成。同年4月29日日本天长节这一天,他又派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日军举行的盛大庆典上,炸死日本驻上海陆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等日本军政要员。  1945年日本战败,金九带领韩国临时政府回国,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而积极奔走呼号。他坚决反对美国和苏联对朝鲜进行托管,支持南北朝鲜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民主选举,建立统一的国家。为此,日他穿过三八线,前去平壤与北朝鲜领导人
会晤,商讨建立统一独立的新国家的问题。  日,半辈子策划组织暗杀重要人物行动的金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阴沟里翻船,倒在了前朝籍日军士兵安斗熙的枪口之一。不过,许多年后,金九却和中国的孙中山一样,被奉为朝鲜独立之父,受到了三八线两边的朝鲜人共同的尊崇和怀念,在如今的南北朝鲜,都塑有金九白凡的铜像。  
  金九被剌,替亲美的李承晚扫清了竞争对手,南朝鲜总统自然非他莫属。  苏联人要求美国同时撤军时,金九尚在,南朝鲜究竟该谁上台也还没弄清楚,美国人有些犹豫不决。斯大林也不管美国人的态度,下令苏联红军撤军,到这年的12月底,除留下3500名军事顾问,第25集团军全部撤回了国内。  苏联红军撤走后,美国国防部也在研究南朝鲜的局势,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与苏联人不谋而合,认为南朝鲜没有军事上的战略价值,驻军毫无必要,遂下令美军撤出,到1949年6月,美国人也撤走了。但和苏联人一样,也留驻有美军顾问团,帮助指导和训练南朝鲜军队。  如同南朝鲜政坛有李承晚、金九二虎相争一样,
也有一个有力的对手,斯大林最初看中的是曹晚植而并不是年龄太轻级别太低影响也不大的
。曹晚植在北朝鲜的地位相当于印度的甘地,在当时的北朝鲜是一位非常有威望的职业革命家。但是曹晚植是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坚决反对由盟国托管朝鲜,他到处发表演讲,质问美、苏、中、英列强:“凭什么我们朝鲜人不能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非要你们外国人来帮着管?”这就惹得斯大林很不高兴了,我把你扶起来你居然还敢不听我的招呼,那就下去好了。不久,曹晚植就莫明其妙地失踪了,怎么失踪的?传言离奇诡谲,多年来韩国学者费尽心血,想寻出真相,可没有档案,使这桩神秘的失踪案,成为了朝鲜近代史上一个至今也未能解开,而且很可能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曹晚植神秘蒸发后,斯大林让驻朝苏军顾问团重新推荐一个人,这次推荐出来的,就是
。顾问团给斯大林的推荐电报说,
又年轻又能干,是苏联支持和扶植起来的东北抗日联军国际旅(也称88旅)的一名出色的营教导员,在伯力生活训练了很长时间。  2004年底,俄罗斯历史学副博士巴奇达列夫探访到95岁的苏联退役上校格奥尔基•梅克列尔。从梅克列尔那里,一段关于
的、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终于被揭开。  据梅克列尔回忆,
在回到朝鲜之前便巳经引起了苏联高层的注意。  1945年中旬,苏联红军第25集团军刚刚解放北朝鲜之后,梅克列尔作为远东第一方面军政治部第7处处长被叫到了方面军司令员麦列茨科夫元帅的办公室,他进去后,看见第25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捷林杰•什特科夫中将也在座。(1948年11月、什特科夫成为苏联驻朝鲜的第一任大使)  在简短的谈话中,元帅指出:“哈巴罗夫斯克郊区有我们一个以周保中为首的中国旅,该旅下辖部队主要有两个营:中国营及朝鲜营。你应当去那里并了解这个旅。和自己人谈谈,全方位地检查一下朝鲜营营长
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  第二天,我们就到了旅里,我也第一次见到了
。看起来,
并不是只会说自己的朝鲜语,他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也知道一点俄语,虽然带有很重的口音,但却可以用于交谈。在和我的谈话过程中,他展示了一种思考能力及对时局评价上的成熟。我们认识了。我也和他的手下谈了话。而且还出席了一次训练课,那堂课就是由
自己指挥的。他向我展示他是一位要求严格、认真但却在战士当中享有尊敬及爱戴的人。    总之,我在造访第88旅时从
身上所发现的这些素质,我都在自己写给元帅的报告中写上了。看起来,在选择
作为候选人一事上,我的意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天,我带着
赶到了麦列茨科夫元帅那里。当
从元帅的办公室里走出来之时,我们从他的胸前发现了苏联红旗勋章。我抓起他的手用力握了起来,祝贺他得到了勋章……    根据同一命令,第88旅216名军人因“战功”及“勇敢”分别被授予了红旗、红星勋章及奖章,另有58人在9月10日被奖赏。  在战争年代,第88旅因何而如此著名?首先是因为其是一支独立旅,属于一支侦察佯攻部队,直接隶属于远东军侦察处。其成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在那些年里,与日伪军作战时受损严重的游击队会定期转移到苏联,在那里得到所有坚持战斗的必需品再返回东北。  1941年7月中旬。在德国进攻苏联而且日本有可能进攻远东的情况下,苏联政府决定在这批抵抗力量的基础上成立第88独立旅。部队主要由中国人及朝鲜人组成,其中包括抗联战士、华裔及朝裔苏联人及苏联少数民族成员。中国人在部队中占大部分,朝鲜人只占到了10%。    旅里的指挥官由中国人担任,但他们的副手都是苏联军官。这支部队被列入了苏联红军的编制之内,所以,从排长以上的指挥官开始,军官们都有军衔。而且为了提高部队的训练效率,远东军指挥部还为该部队装备了新式武器。  
作为营长,他不只一次地从自己的首长处得到很高的评价。他纪律严明,做事认真,对部下要求严格。作为所有朝鲜人当中军衔最高者,第一营营长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中心,其他军官———挂有苏军军衔的朝鲜人都聚拢在他的周围。  他最大的特点是,他只听苏联顾问的建议,而对他的中国上司,常常会表现出貌恭实踞的态度。    给
授勋之后,麦列茨科夫元帅把梅克列尔叫进去说道:“请研究这个人,他应当回到朝鲜,那里几乎没有人认识他,他认识的人也很少。好好调教一下他,让他熟悉那个国家、熟悉那里的人。”    梅克列尔再次遇到
已经是在平壤了,第25集团军司令部及政治部都设在那里。曹晚植神秘失踪后,莫斯科立即采取积极的步骤开始在北朝鲜树立
的个人形象:年轻,精力充沛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前苏联红军侦察大尉。所有部署在朝鲜半岛北部的苏军部队,都得到了一个宣传歌颂朝鲜人民传奇英雄,为朝鲜自由独立而战的战士
的指南。  
第一次在朝鲜公众面前的露面,就是由第25集团军政治处及司令部准备并布置的:日平壤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
首次正式露面。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迅速广为人知的人物。  梅克列尔伴随
整整一年。当时,他在从政的道路上刚走出第一步,没有苏联顾问的建议,他是任何事都不做的。每天早上,梅克列尔到他那里,问候完毕之后就开始制订工作计划。他几乎从没有和苏联人争吵过。他非常感激斯大林,向来声称:北朝鲜和苏联世代是兄弟,我和斯大林永远是兄弟。  当时,为了回击李承晚部的反宣传,吹散关于
的任何疑云,苏军政工人员组织年轻人及记者徒步到
出生的村子里,那个村子距离平壤约有10公里的路途。在见面会上,所有农家的居民都被聚集到了一起。摆了一次盛宴,活动组织得非常愉快。金在多年的异国他乡流浪之后,他首次见到了自己的绝对高龄的奶奶,爷爷,及侄子。其他人都被日本人杀害了。这次会面也拍了照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了。17岁的侄子被
带在了身边,并很快被任命为朝鲜青年联盟中央的书记。当时,
仅有3岁,梅克列尔把他抱在怀里,让随行记者拍了一张照片。  
的确很年轻,那一年才32岁。他心气极高,统一南北朝鲜是他最大的愿望。  对
的脱颖而出,美、韩两国学者长久以来的的看法是:斯大林看中
,就是因为他资历浅,影响力小,跟大名鼎鼎的崔庸健、武亭没法比,甚至与同样是在中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方虎山、李德山相比也难望其后背,手中没有实力,便于控制。再加上长期在苏联红军中生活,对苏联人有感情——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受中共控制。  中共上层对当时的
全然不了解,在毛泽东的心目中,能够成为朝鲜新政权核心的理想人物理当是崔庸健、武亭这样的朝鲜同志,他俩的资格都很老,在朝鲜的影响也相当大。崔庸健毕业于中国云南讲武堂,是朱德的小师弟,后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后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高级指挥员之一。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后,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因为需要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苏联人抢先把
等66名朝鲜籍军官送回了国内。崔庸健后来归国担任朝鲜民族保卫省省长(国防部长),战后晋升为元帅,相继担任人民会议常务委员长、国家副主席等要职,被称为“朝鲜的朱德”,1976年病逝于平壤。他也是少有能得以善终的延安派主要领导人之一。  武亭的一生比崔庸健更具传奇色彩,他也是年青时来到中国,1924年进入北方军官学校炮科,24岁时便在军阀部队里官至炮兵中校。1925年20岁时参加中国共产党,还是上海工人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后来进入江西苏区,成为彭德怀手下的一名战将。彭在其“自传”中,谈到了这位朝鲜部下:“占领岳州后,英、美、日兵舰仍如黄石港一样,很猖獗,对城岸乱轰。我们隐蔽地架好了炮。当时,还只有我自己和一个朝鲜同志武亭会用炮。待敌舰逼近时,还击了几十炮,大概十发以上打中了兵舰,从此它们不敢抵岸射击了。”彭德怀对武亭的信任还可见于《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彭德怀担心会和第一军团失去联系。由于没有向导,第一军团在俄界附近被困了。因为密码已经更换,他无法进行联络。他编了一本新密码,交给了武亭——一个可靠的朝鲜族党员,还给了他一个指南针,派他去同林彪和聂荣臻联系。”  武亭后来又担任过中央苏区红军特科学校校长、红军首任炮兵团团长。长征到达延安后,成为中央军委的一名外籍委员,后来奉中央之命到太行山区创建朝鲜抗日义勇队。日,朱德总司令签署命令,着:“朝鲜义勇军司令武亭、副司令朴孝三、朴一禹立即统率所部,随同八路军及原东北军各部向东北进军,消灭敌伪,并组织在东北之朝鲜人民,以便达成解放朝鲜之任务”。但是日本三天后就宣布投降,使得这支军队失去了解放自己祖国的荣誉。  武亭率领7个支队数千名朝鲜抗日义勇军于11月20日抵达
城市安东,但是他们却被苏联红军拒之国门之外。独自前往平壤向苏联人申请入境许可的武亭被告知,允许部分干部回国,但是,他们必须“非武装地”、“以个人身份”回国——不是以军队或政党的身份。显然,武亭没有选择。朝鲜抗日义勇军遵照中共东北局的指示,就地改编成4个团,马上卷入到巳经爆发的中国内战之中。  10天以后,武亭率领82名干部——也就是后来延安派的核心——渡过鸭绿江到达新义州,苏联人为他们安排了一列火车,将他们送到平壤。没有激昂的音乐,没有飞舞的彩旗,也没有热烈的人群前来欢迎这些回国的职业革命家。只有几个苏联接待人员上来和他们握手,没有寒暄就匆忙地让他们上了等待在车站的卡车,并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他们被卡车送到太平洋旅馆暂时安顿下来,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里。他们对平壤的政治氛围一无所知、他们没有未来的计划,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了军队,在自己为之奋斗的祖国里,他们就象一群过客,只能等待苏联人的安排。有些人陆续被安排了职务,离开了旅馆,但大多数人还留在旅馆里,等待他们的是不可知的命运。直到1946年1月,最后一位归国者才被安排了职位,离开了太平洋旅馆。  武亭是朝鲜人民的英雄,但是在苏联人看来,他和崔庸健一样,也是忠于中共的讨厌家伙。苏联对武亭和他带回去的延安派干部非常冷淡,但武亭却又享有很高的声望。在武亭回国之前的日,新成立的北朝鲜行政局选举中,缺席的武亭被选为第二号领导人——行政局副委员长,第一号领导人是曹晚植。当武亭回到北朝鲜,担任第二号领导人时,他又受到广泛的指责——因为他把随他从中国回来的干部安排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而排斥国内的以及来自
游击队的干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以后,失去了党内领导职务改任民族保卫省副相(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炮兵司令的武亭更加失意。在1946年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武亭压抑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了,他扯开自己的衣襟,向震惊的同志们展示自己的枪伤弹痕:“看看这些伤痕吧,这都是我为了朝鲜而付出的代价,为什么你们现在只赞美他一个人呢?”  “一个人”谁都知道就是
,显然,这种只图痛快的感情上的发泄对性如烈火的武亭的政治生涯极其有害,
绝对不会对他的大不敬充耳不闻,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  
  误会,还是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    ——毛泽东根本不同意
通过发动一场战争来解决朝鲜统一问题,斯大林那时也没有同意
的军事计划。因此,中国军队中的朝鲜士兵回国,决不能说明中国领导人当时就参与了战争的策划。    1949年3月,
作为国家元首,第一次携外务相朴宪永出访莫斯科,就急不可耐地向斯大林提出了用武力统一整个朝鲜的问题。  斯大林居高临下地教导他:“统一当然是好事,但是你不能用武力来统一,因为你们现在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你最好是通过政治手段,加强政治攻势,宣传社会主义是最优越的社会制度,让南北朝鲜的人民都跟着你走社会主义道路,然后你再组织游击队,潜入南方去进行破坏,清除反动的政治人物,这样里应外合,统一就能实现了。”他还特别告诫
,只有在对南朝鲜军队进行反击时,你的军队才可以越过三八线。  斯大林之所以没有同意
发动统一朝鲜的战争,一是此时中共尚未夺取政权,美军也还没有撤走,害怕美国介入,加之他认为
的军事实力远不及南朝鲜,对他缺乏信心。但是,他还是非常慷慨地给了
两亿卢布贷款,并同意人民军军官到苏联军事院校学习。  
的军事力量弱于李承晚,这是历史形成的结果。日,日本迫使大韩帝国签订《韩日合并条约》,宣布,韩国皇帝“自愿”将统治权交给日本天皇。日本控制朝鲜以后,推行了一系列诸如“皇民化运动”、“创氏改姓”等奴化朝鲜人的政策。就跟日本在台湾推行的类似政策所产生的后果一样,为数不少的朝鲜人被培植成了日本的忠实臣民,他们有的被强征入伍,有的自愿充当日本军人,为日本人做炮灰。根据日本厚生省的统计,二战中,朝籍日军共有24万之多,其中2万多人战死——这与台湾的情况差不多,台籍日军入祭靖国神社的炮灰也是2万多名——朝籍日军主要在关东军中服役。例如早期的关东军朝鲜混成旅团,就在日军的命令下,参加了进攻中国抗日名将马占山的“江桥战役”。而驻守中苏边境的关东军江原道大队,因士兵全部来自朝鲜江原道才得此番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些朝籍士兵又随关东军主力一同被调往太平洋地区与美国作战。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参加了伪满第6方面军“讨伐队”,后来担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高木正雄)。此外,日本还于1938年9月,秘密组建了一支由朝鲜籍士兵组成的特殊部队——间岛特设队,专门从事情报、破坏、暗杀袭扰等秘密行动。为加强对外籍士兵的控制,关东军要求外籍部队的指挥官必须要由日本人担任。按照这一惯例,间岛特设队队长由日本人担任,下级军官则可吸收朝鲜人参加,但士兵全部是朝鲜人。在战后远东法庭审判时,松井石根供认,最先在南京实施抢劫杀人强奸的第一支部队,就是他属下的朝鲜旅团。  20余万朝籍日军士兵当然并不说明他们全是自愿为日本效力的,但至少在后来的历史上,没有资料看到这些死心塌地为日本天皇效过命的朝鲜人干过什么好事。东京靖国神社里除了真正的日本鬼以外,也设有这2万多名朝籍日军官兵的灵位。这些韩奸大多在生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远东军事法庭受到审判的朝鲜人有148人,其中23人被判死刑。直到最近几年,韩国才开始对过去的韩奸进行清算,甚至这些韩奸的后代也受到了牵连。不久前他们一位刚上台的总理被迫辞职,就是因为被调查出其父曾是一个朝籍日本军人。  这样大一批日本战败后巳经被遣散的朝籍日军官兵,成为了刚刚组建的南朝鲜军队的骨干力量。同时,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反共最烈,亲美最甚的李承晚集团最坚定的支持者。杀害金九的安斗熙,便出自其中。  由日本人训练出来,并且绝大多数和中国人、美国人作过战的南朝鲜军队根本不把北方人民军看在眼里。自三八线成为军事分界线以来,发生在三八线的数千起冲突中,80%以上都是由南朝鲜军队故意挑起的。他们甚至还策划实施了一次极有影响的越境武装骚扰行动。日,南朝鲜军队派出由252名官兵组成的虎林大队,秘密越过三八线,袭击了靠近雪岳山和金刚山的一些人民军设施和朝鲜村庄,甚至还渗透到位于北纬39度的元山港附近的安边地区进行袭击暗杀活动。他们在朝鲜活动了两个星期后,202人被打死,包括被自己人打死的重伤员,只有50名幸存者回到了三八线以南。  与此相比,
刚刚创建的人民军力量就薄弱多了,连
自己也非常清楚,他的军队,根本不是南朝鲜军队的对手。  苏美两国军队相继撤出朝鲜半岛后,朝鲜冲突便表现为南北两个独立政府之间的朝鲜民族的内部斗争,而苏美两国则退居幕后进行操纵。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方式解决朝鲜民族的重新统一问题,而在两大阵营已经形成的世界格局之中,
作为苏联占领军扶植和培养出来的北朝鲜领袖,在来自南方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他自然首先会想到求助于苏联,其次才是在抗日战争中与朝鲜结成紧密关系的中国共产党。  
把朝鲜没有自己的军队这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从莫斯科一回到平壤,就急不可耐地派内务副相兼朝鲜人民军总政治部主任金一到北平郊外的双清别墅求见毛泽东。  一见毛泽东的面,金一就迫不急待地说:“毛主席,我们要解放南朝鲜,请你们给予帮助。”然后,向毛泽东递交上一封朝鲜劳动党给中共中央的信,信的中心意思就是请求中共把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师转交给朝鲜政府  陪同金一前去的,是代总参谋长聂荣臻。  毛泽东说:“好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战争解决问题嘛。但是你们现在不能打,你们要统一,得等我先统一完了,你们再动手。”  那是1949年的4月25日,百万人民解放军在5天以前才刚刚打过长江。  刚刚挥毫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磐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毛泽东心情明显极好,他继续说道:“我先把中国统一了,再把部队往北边一调,很快就能帮你们统一。解放军穿人民军的军装过鸭绿江,他们也分不清楚谁是中国人,谁是朝鲜人。”  毛泽东还对金一说,他同意
关于南北冲突在所难免的看法,并认为即使美国不干涉,也会唆使日本参加对北朝鲜的作战。毛泽东表示对此不必担心,因为苏联和中国都坚定地站在北朝鲜一边,一旦情况需要,中国会派兵援助。但是,毛泽东同时也明确表示,他不支持
立即实行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  有了毛泽东稍后派兵援助的痛快承诺,金一迫不急待地谈到他此行的主要问题:“现在如果南朝鲜要打我们,我们没有任何防御的力量。毛主席,解放军部队里有很多朝鲜人,希望你能允许我把他们带回去。”  对崇尚国际主义精神的毛泽东来说,这不是个问题。早在这一年的1月份,李立三、崔庸健、周保中等人就在苏联顾问的参与下,在哈尔滨举行过一次会议,讨论中共军队中的朝鲜籍官兵回国的问题。会议决定到1949年底以前把第四野战军中的几万名朝鲜籍士兵分批送回国内。  毛泽东问聂荣臻:“我们在东北还有多少朝鲜族部队?”  聂荣臻说:“还有两个朝鲜师,一个是李德山的164师,一个方虎山的166师,李德山驻沈阳,方虎山驻长春,这两个师都是主要由朝鲜同志组成的。”  毛泽东点点头,对金一说:“我给高岗、李立三他们写封信,你可以先把这两个师带回去,还有一部分朝鲜同志林彪巳经带到南方打仗去了,等我们的战事结束以后,你们也可以全部拿走。”  毛泽东在与金一的这次谈话中着重强调,南北朝鲜统一的问题要等到中共完全统一中国之后再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先征求斯大林同志的意见后才能展开行动。  显然,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派兵援朝有两个条件,一是北朝鲜受到日本和南朝鲜的攻击而不是主动出击,二是得等到中国完成统一大业之后。这就说明中国同意让朝鲜籍战士回国与
的出发点根本不同。  就这样,到这年的六七月份,164师(实员10821人)和166师(实员10320人)成建制回到了朝鲜,164师配置在新义州,166师配置在罗南。这两个师马上成为朝鲜武装力量的绝对主力。此后的朝鲜人民军,也就是在这两支部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50年1月初,时在武汉的林彪给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打电报称,四野中的16000余名朝鲜籍官兵在进军华南后,情绪出现波动,有些人要求回国。因中国的战争即将结束,故希望把他们合并为一个师或4、5个团送回国。中国方面随即主动与朝鲜联系,通知
,“由于作战行动结束,中国人民军队中现有的朝鲜族部队正在逐渐闲置下来,如朝鲜政府愿意,可以转交”。  
马上派朝鲜人民军作战部长金光侠赶到武汉,从林彪手中接收朝鲜师。金光侠要求让这批部队携带武器装备返回。经林彪、聂荣臻请示毛泽东,1月22日毛批复同意。这些朝鲜籍战士随即赶赴河南省郑州市集结,更换夏装后陆续乘火车回国,于4月18日前后陆续到达元山驻防。  从时间上看,在中国处理朝鲜师回国的问题时,毛泽东根本不同意
通过发动一场战争来解决朝鲜统一问题,斯大林也没有同意
的军事计划。因此,中国军队中的朝鲜士兵回国,决不能说明中国领导人当时就参与了战争的策划。1949年同意朝鲜师回国,是因为毛泽东担心北朝鲜受到南方的攻击,从而出于国际主义立场对朝鲜革命政权表示的同情和支持。1950年批准朝鲜师回国,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战士有回国的意愿,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领导人已经在考虑军队复员和减少军费开支的问题了。因此,美国学者艾伦•怀廷很早以前就得出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这些帮助中国革命的朝鲜官兵回国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过,当最后一支全副武装且经受过战火锤炼的朝鲜部队陆续抵达元山港时,
和斯大林在莫斯科已经下决心要进行一场战争了。因此,从客观上讲,三个经过长期战火锻炼的朝鲜师回国,对于
的突然袭击能够成功,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不知内情只看皮毛的某些国外学者抓住这件事情,以前嚷嚷得非常厉害。在中国的档案没有解密之前,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朝鲜战争是毛泽东、
,还有斯大林共同策划的。主要的论据就是,早在1949年7月,中国就巳经秘密派遣人民解放军主力进驻了朝鲜。  历史的表相看上去果真如此,但实质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是因为朝鲜被日本吞并以后,大量不愿做亡国奴的朝鲜人逃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朝鲜人就巳经超过了200万人,日本侵占东北以后,这200多万朝鲜人与中国人一样成为了日本人的奴隶,也同样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他们中的许多人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二战胜利后又编入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再后来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四野里面,大约有五六万官兵都是朝鲜人。因为当时中国打内战,也没条件让这200多万朝鲜人加入中国国籍,所以他们虽然在东北生活了很长时间,却依然是朝鲜国民。一直到了1952年,朝鲜战争巳经打了很久了,中国政府才着手处理这个问题,当时的政策是让他们自愿选择,加入中国国籍,欢迎,不愿加入中国国籍的,对不起,限期离境。那时候朝鲜三千里江山正打得一塌粗涂,所以绝大多数——约120万人——都选择了加入中国国籍,也就是现在东北的朝鲜族。  中国档案解密后,事实就非常清楚了。所谓毛泽东在战争爆发前派遣大批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先期进驻朝鲜,与后来爆发的朝鲜战争,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拒绝中国介入他的战争    ——美国政府的反应迅速而强烈。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对朝鲜战争的第一反应竟是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也就是说,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首先把中国而不是正在向南朝鲜大举进攻的北朝鲜摆在了美国的对立面。对此,勃然大怒的毛泽东做出了激烈的回应。    
像吹气球似的,突然之间手中便握有了一支精锐的部队。等到1949年6月份美国撤出南朝鲜以后,
觉得这下机会来了。9月份,他和苏联驻朝鲜大使、也就是原来的苏联红军第25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什特科夫中将和朝鲜人民军总顾问瓦西里耶夫中将共同策划了一个作战计划,叫做“瓮津半岛作战计划”。瓮津半岛是三八线附近的一个突出部,
的设想是进行一次战略试探,把部队沿着三八线铺开,先打瓮津半岛,如果美国人没有什么大的动静,再全线出击,一举荡平南朝鲜。  什特科夫把这个作战计划呈报给了莫斯科,沈志华拿到了苏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对这个作战计划所召开的三次会议的会议纪录,最后政治局会议作出一项决议,委托葛罗米柯起草文稿,最后发出的文稿是:苏共中央政治局经再三讨论以后认为,不能采取军事行动解决朝鲜统一问题,如果这样做,后果必然是导致美国干预,致使远东出现战争危机。  9月24日,葛罗米林起草的文稿以苏共中央政治局的名义发到了北朝鲜,同时还发去了斯大林给
的一封私人信件,斯大林态度未变,仍然建议
坚持加强宣传,多搞游击队潜入南方进行袭扰破坏,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再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看完文稿与信函后大失所望,情绪低沉到了极点。  而就在这年的9月到12月期间,三八线上发生了几起比较重大的武装冲突,至于小冲突则多达2000多起,平均每一天就有20起左右。沈志华从档案中看到,10月14日,三八线附近又发生了激烈战斗。北朝鲜第3警备旅对侵入三八线以北1.5公里法音山高地的南朝鲜军队展开攻击,并占领了这两个高地。由于什特科夫参与讨论并默许了这一军事行动,而事后又未向斯大林报告,斯大林大发脾气,痛斥苏联顾问无能。斯大林愤怒地批道:“留你们这些顾问在那儿干什么?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你们事先也不阻止,事后也不向我报告。”  挨了痛斥的瓦西里耶夫深感冤枉,因为未及时向斯大林报告并不是他的过错,按照工作程序,他只是负责向国防部和外交部报告,而并不直接向苏共中央报告。  沈志华在档案中发现了一封10月26日斯大林发给毛泽东的电报副本,说:“你两天前的电报收到,在朝鲜问题上,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不能采取军事手段来解决统一的问题。这个事情你放心,由我来做
的工作。”  12月16日,斯大林与毛泽东在克里姆林宫会谈时,斯大林谈到可以保持5-10年甚至25年的和平,因而否认了在朝鲜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毛泽东一直不同意,也不重视
的进攻计划,他担心的是出现相反的情况。毛说:“朝鲜的问题,现在不是北边进攻南边的问题,而是南边进攻北边的问题。南边的力量要比北边强得多嘛,还有美国军队在那里撑腰嘛。现在的问题是北边要壮大力量,时刻有所准备。”  毛泽东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解放新疆、西藏,首先是台湾的问题上。对他来说,朝鲜即使要实现武力统一,无疑也应当是斯大林的责任,因为斯大林才是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当家人,而他不是。单纯从军事角度讲,
用兵也必须等到中国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况且,虽然斯大林提议他管欧洲共产党事务,毛管亚洲共产党事务,偏偏北朝鲜不吃这一套,无论大事小事,
从不主动向毛泽东征求意见,而是直接跨过他这“亚洲领导人”直接找斯大林讨主意。久而久之,竟成了个例外。毛对此既不快,也无奈。  但是, 仅仅两个月以后,斯大林便给
发放了走向战争的通行证。  1950年1月份,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1月17日,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马上要到北京(此时北平巳更名为北京)赴任,中国大使馆为他举办了一个欢送宴会,
、什特科夫、瓦西里耶夫都去了。
平生嗜酒,酒量也大,这一天大家左一杯右一杯地敬他,喝高了,不知是酒后失态,还是借酒吐真言,突然摇摇晃晃地站起身,一只手抓住什特科夫,一只手抓住瓦西里耶夫,眼泪汪汪情绪冲动地大声嚷道:“什特科夫同志,瓦西里耶夫同志,现在中国的统一巳经完成了,就剩下我了,几千万南朝鲜人民正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煎熬,做梦都盼望着我去解放他们。我不明白啊,斯大林同志为什么就不准我去解放他们呢?斯大林同志说等到南朝鲜主动向我们发起进攻的时候我再搞个反击,一下子打过去。可我等了这么长时间,李承晚总也不来打我。这样等下去怎么行呢?如果解放朝鲜南方人民和统一祖国的事业一拖再拖,那么我就会失去朝鲜人民的信任。不行,我不能再等了!我要马上去莫斯科,我要面见斯大林同志!”  什特科夫回去后立即把
在午餐会的表现,详详细细写了一份长长的电报,19日发到了莫斯科。  斯大林接到这个电报以后,过了11天,也就是1月30日,经过深思熟虑后,突然给什特科夫发了个回电,说:“我理解
同志的不满,但他应当明白,他想对南朝鲜采取如此重大的举措,是需要有充分准备的。这件事必须组织得不冒太大风险。如果他想同我谈此事,那么,我随时准备接见他并同他会谈。请把此事转告
并且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  第二天,什特科夫电告斯大林:“
同志看了你的电报,欣喜若狂。他表示,他巳经做好一切准备,就等着你召见,什么时候叫,他什么时候到。”  什特科夫和斯大林往返的几份电稿,如今也都在沈志华手中。他不无骄傲地说:“到目前为止,这也是亚洲学者掌握的第一批斯大林为朝鲜战争开放绿灯的重要文件。”  沈志华认为,斯大林态度的改变,主要在于保证苏联的战略利益。因为毛泽东在莫斯科一呆两个多月,软磨硬缠,用足功夫,最终和他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从而使苏联被迫放弃其在远东以中国东北为基础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即中国立即收回大连港,并在2至3年内收回中长铁路和旅顺港。苏联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一旦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势必会千方百计地想要获得一个太平洋上的不冻港来作为自己自由进出太平洋的海军基地和出海口。斯大林的战略考虑十分重视其沿袭沙皇俄国在远东追求不冻港的历史传统,无论在雅尔塔会议上,还是在出兵中国东北时,斯大林都曾直言不讳地扬言:“苏联对日作战的目的,就是要收回沙皇俄国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丧失的那些权益。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要取得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旅顺港。”  除了已经既成事实的蒙古问题,莫斯科最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1945年中苏条约所保证的苏联在满洲的权益眼看就要被毛泽东提出的新条约断送掉,斯大林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而处于朝鲜半岛中部和南部的元山、仁川、釜山和济州岛的几个港口,早在1945年就巳经是苏联外交部注意的目标了。于是,为了保证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把整个朝鲜半岛纳入莫斯科的势力范围就成了当务之急。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  战后的斯大林不愿意在亚洲刺激美国,并不是什么新闻。至少,许多上年纪的人都知道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他不允许毛泽东“革命”的情况。熟悉战后中共历史的人也都多少听说过当年八路军赶在国民党军前面进入东北,却被苏联红军赶出城市的故事。以至不少中共领袖的印象中,直到1949年春天,斯大林也还是因为害怕美国干预,有过让国共两党划江而治的想法。既如此,为什么到了1950年初他会突然改变态度,愿意冒着与美国发生战争的巨大风险来支持
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计划呢?按照以往众多学者的观点,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1月5日和12日关于美国太平洋的防御范围不包括朝鲜半岛与台湾的说法,给了斯大林以错误的信息。  沈志华却对此提出了异议。他的解释是,促使斯大林根本转变对朝鲜半岛问题态度的关键,并不是美国领导人的讲话,而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苏同盟的建立对于斯大林改变朝鲜半岛和远东政策所发生的作用,并不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是因为苏联感到其在远东的力量得到了加强,从而有了在朝鲜半岛与美国势力抗衡并战而胜之的把握,甚至相反,恰恰是因为中国政权的更迭和新的中苏条约的签订,使斯大林深感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将受到威胁或者完全丧失,从而才需要改变政策,以保证苏联战后确定的远东战略目标继续存在。对莫斯科来说,新中国的建立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苏联在亚洲的安全防御地带——这无疑会巩固苏联在这一地区的权益,另一面则是这个邻国一旦强大起来就可能对苏联的安全和利益构成“威胁”。同样,签订的中苏条约对莫斯科也有双重效应:中国与苏联结成同盟关系固然加强了苏联在亚洲的政治实力,但也迫使斯大林把他在1945年从蒋介石手中攫取的大部分政治经济权益还到了毛泽东手里。是什么重要的权益要失去呢?就是根据条约的规定,苏联在可以预见的短短两三年内,将失去其通过雅尔塔协定和旧中苏条约获得的可以使苏联通向太平洋的中国的中长铁路和旅顺这个不冻港。精明过人的斯大林完全可以预见到,在朝鲜半岛爆发一场战争,无论其结局如何,都将保证苏联在远东设定的战略目标——获得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因为在战争胜利的情况下,苏联就会控制整个朝鲜半岛,仁川和釜山这两个港口将代替旅顺和大连的作用。即使战争失利,苏联仍然能够如愿以偿,因为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会迫使中国要求苏联军队留驻旅顺、大连。同时,由于中苏双方商定,一旦出现战争局面,苏联军队有权使用长春铁路,这样,长春铁路自然也就继续在苏联的掌握之中了。显然,斯大林正是因为与中国结成了盟友,下决心要借助中国和中国的经验推动亚洲革命,牵制美国,斯大林才会转而督促日本、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国共产党模仿中国,开展武装革命。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他得知
再度提出想要用革命的方法来统一朝鲜半岛时,他才会一改以往的拒绝态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的请求。  
急迫地盼望等着斯大林召见,但是,莫斯科的电报迟迟未到,让
在平壤急得坐卧不安。  什么原因?因为毛泽东此时还没有离开莫斯科。毛泽东是日离开莫斯科的,他登上专列时还以为
要进攻南朝鲜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巳,他和斯大林都不同意
打,这仗自然就没有可能打起来。  毛泽东前脚走,斯大林与
就开始密锣紧鼓地电报往来,几番谈金赴苏的具体行程。  4月8日早上,
乘专列秘密离开平壤,10日到达莫斯科,在莫斯科一呆就是15天,和斯大林多次密谈,一次是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其余几次是在斯大林乡间的孔策沃别墅。  这种极端机密的会谈没有留下任何官方档案,连苏联人自己也没有。唯一的消息来源是文日。文日是
的私人秘书,随
密访了莫斯科。1952年,他在大清洗时冒死叛逃到了韩国。文日的回忆录里披露了许多高层内幕。  
在1952年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残酷清洗,那时候,朝鲜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中总共分了4派,有莫斯科派、延安派、
的游击队派,再加上个南方劳动党派,4派中以延安派力量最大。从1952年到1958年,
几乎把莫斯科派、延安派、南劳党斩尽杀绝,所有大权都掌握到了他信任的游击队派手中。  据文日回忆,在这几次斯大林和
,以及陪同金访苏的外务相朴宪永密谈的过程中,斯大林最为担心的是:如果
发动战争,美国会不会干预?如果美国干预,应当如何应对?  
说:“斯大林同志你放心,我这次发动的是闪电战。朴宪永同志在南朝鲜有20万劳动党员,我们这边一开枪,南朝鲜那边马上就起义,4天之内,我保证解决战斗。美国人还来不及反应,我巳经占领了汉城。”  朴宪永原来是南朝鲜劳动党主席,后来被李承晚追杀才逃到北朝鲜去的。他马上说:“斯大林同志,人数多达20万的南朝鲜共产党支部已经准备好在北方发出第一个信号时起义,南方人民一直盼望着土地改革和其他在北方已经实行的民主改革。”  斯大林当然不会相信
和朴宪永的保证,对什么人民盼望之类的话更是不屑一顾,深谙治国之道的斯大林对
和朴宪永讲了拉伯雷《巨人传》中羊群的故事。他说:“人民和羊群一样,他们只知道跟着头羊,而不论头羊走到哪里。即便前面是悬崖,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的头羊跳下去。”  其实,朝鲜所处的政治地位使
比斯大林更懂得在东亚地区采取如此重大的举措,是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得到毛泽东支持的。于是,在斯大林对自己的意向已经表示赞同的情况下,为了打消斯大林的顾虑,以取得莫斯科在自己发动战争问题上的绝对支持,
便谎称中共完全支持他采取军事行动,他对斯大林说:“毛泽东同志的态度很明确,他告诉金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战争解决问题,他们正是这样做,才取得了成功。他还在电报中对我说,用和平的方式是不能统一朝鲜的,统一朝鲜必须要用武力才行”。  
说的是1949年4月金一与毛泽东在双清别墅会谈的情况。实际上,当时联共布驻北平代表科瓦廖夫给斯大林的报告中则说:“中共支持对南朝鲜的进攻实行反击,但劝告朝鲜不要主动进攻。”因此,沈志华认为,毛泽东的前提是,一,朝鲜的统一必须等到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之后;二,只有李承晚首先发起进攻,
才可以反击。  
在与斯大林的谈话中,却有意含糊其辞,寻章摘句,只捡对自己有利的话来说,以此表明,毛泽东巳经表态,肯定会在他即将发动的战争中全力支持他。  斯大林为什么一面背着毛泽东与
策划统一朝鲜的战争,一面却又坚持
必须要取得毛泽东的同意呢?十分明显,这是因为斯大林不能不顾及到日中苏两国刚刚签订的那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根据约定,签约双方任何一方进入战争状态,另一方都应予以有效的援助。朝鲜战争虽然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苏联进入战争状态,但是,苏联作为朝鲜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支持者和武器供应商,不能不承担可能的风险。何况,朝鲜战争的任何不测,都势必给只有一江之隔的中国带来巨大的麻烦,斯大林当然不能自行其事,而把自己的同盟者中国人完全晾在一边。何况,根据他与刘少奇的君子协定,领导亚洲革命的责任属于毛泽东,
要背着毛弄出了事,毛若一生气到时候来它个撒手不管,那怎么得了!  斯大林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向中国交待这件事?因为当时毛泽东被蒙在了鼓里,对即将发动的朝鲜战争一点也不知道。毛巳经明确向斯大林提出,等到中国先把台湾解决后,
再向南朝鲜动兵。斯大林不仅答应下来,并且主动承诺由他去做
的工作。他知道毛泽东一旦知道
要抢在毛解决台湾之前开战的消息,心里一定会很不痛快。但是,这事又无论如何不能不告诉毛,刚签了中苏同盟条约,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瞒着毛泽东干?  想来想去,斯大林对
说:“你一定要尽快到中国去一趟,这件事,由你来亲自告诉毛同志。毛同志是个革命的专家,东方的事情,他比我更清楚,你要多向他请教,先去听听他的意见。”  
虽然满心不高兴,也只能先答应下来再说。  
  接下来他们所谈的第三个问题,是苏联为朝鲜人民军提供武器装备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当简单,并且在当年的四五月份,朝鲜人民军就基本上完成了换装。  
口头答应去告诉毛泽东,心里却一万个不愿意。其一,他认为只要有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就足以大功告成,根本无需中国介入;其二,从历史上讲,朝鲜人跟中国各民族建立的政权之间,既发生过数次战争,也曾长期成为中国的属藩。直到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日本才取代了中国在朝鲜的至尊地位。所以,朝鲜和中国在历史上存在许多疙疙瘩瘩的事情,在许多历史问题的认知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他担心中国的势力进入朝鲜,会影响以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回到平壤后,他就老拖着不去北京。  由于宣传的结果,中国老百姓对于中朝关系形成了很大的误会。50年来中国人都认为中朝唇齿相依,亲密无间,什么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有意制造出来的假像。有足够多的档案证明,中朝关系,包括在朝鲜战争期间,实际上一直是非常紧张的。  朝鲜停战初始,中朝关系也曾有过一段蜜月期,那是因为
亟需中国的经济援助。中国政府免除了战争期间中国对朝鲜援助的偿付,计人民币7290亿元(14.5亿卢布)。在4年期限内(年),中国对朝鲜提供的援助8万亿元(16亿卢布),主要是向朝鲜供应工业原料、工业制品、粮食、农具、渔具等。建设和修复铁路,供应和修理车厢、机车。中国政府同意在年三年期限内自己负担费用,收养22735名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朝鲜难民儿童,以及赡养对这些儿童从事教育工作的7186名朝鲜公民及其家庭成员,总共是31338人。还有其他一些条件优惠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补充协议。  中国为朝鲜付出了这么多,但
依旧从骨子里不信任中国,他后来提出一个反对“事大主义”,其实就是针对中国的。还在战争期间,
就借故搞掉了一大批亲华的延安派重要人物,如武亭、李德山、方虎山、金枓奉、金雄、张平山、朴孝三、金汉中、李益成、李芳南、徐辉等。特别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猛批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造成的恶果。借着这股风头,朝鲜劳动党内部尚有一定势力的延安派趁势而出,反对
的个人迷信。在
的凶猛反扑之下,很多人被解除职务或被杀掉了,还有一些延安派干部逃流到了中国,莫斯科派人则逃往苏联。  沈志华曾到西安去采访过原劳动党平壤市委书记。此人说,当时他们逃到中国后,
派人到北京逼着中国政府交人。因为当时驻苏大使也是反
的,也逃了,中苏经过商量后决定,派米高扬和彭德怀共同找
谈,让他就此作罢。交换的条件是,中国政府马上把志愿军撤回。这样就达成一个协议,中国到1958年以前分三批把志愿军全部撤回,
对这批高级领导干部也不再追杀。后来中国政府把这批朝鲜同志安排到西安、咸阳两市工作定居,子子孙孙,都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值得一提的是,幸存的延安派能够得巳逃到中国,志愿军起了很大作用,因为板门店签署的是停战协定,所以从国际法的角度讲战争并没有结束,几十万志愿军仍然布署在朝鲜各地,对延安派遭到残酷清洗,无论从何种角度讲,他们都必然会施以援手。  而在诸多类此事件中,彭德怀对武亭的保护是最感人的。  日,仁川登陆开始,北朝鲜人民军的灾难降临了。一接到大撤退的命令,深悉游击战之道的武亭在安排了各师的撤退路线后,就切断了所有的无线电联系,结果不但美国人,就连
也不知道他去向何方。所以,他位于韩国安东的司令部未受多大挫折便经原州回到了三八线以北的金化,他部下的几个师除了第13师被全歼外,其余的师虽然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但总算撤回了北方,也算是并保留了一大批骨干力量。但是,这一必要的行动却让
极为恼火。很快,武亭被命令保卫平壤,但他的主力部队被
调走了,手下只剩下两个不足万人而且缺乏训练的预备师。武亭明知若坚守下去必然是全军覆灭,他不甘心被围歼或当俘虏,在
率政府机关北撤后,只做了比较轻微的抵抗便擅自下令率部向鸭绿江方向撤退。从后来的结果看,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联合国军已经准备用空降部队来截断他的退路。由于撤退及时,只损失了负责殿后的一个团。但是轻易放弃首都的行为无疑严重地打击了他的声望,再加上过去他对
的一些大不敬的言行,
以“战争中的严重错误”为由,下令解除了他民族保卫省副相和人民军炮兵总司令的职务,降职去担任一个预备军团——第七军团的军团长。对长久以来深居高位的武亭来说,这意味着前程的彻底毁灭。  
第七军团驻扎在满浦时。一天,武亭带着人将一位受伤的军官抬到了医务所,受伤军官是武亭在八路军时期的老部下。武亭要求正在忙碌的医生立即来照顾他的部下,那位倒霉的军医刻板地告诉武亭:伤员很多,他的部下必须排队等候。这一“傲慢”态度激怒了脾气火爆的武亭,他立即掏出手枪把敢于抗命的军医打死。这一罪行是严重的,他立即被解除了指挥权,后来又被开除军职。不久以后,他在长征时期的旧疾胃溃疡剧烈发作,正在朝鲜指挥中国志愿军的彭德怀闻讯后立即派专人专机把他送到东北最好的医院,由罗马尼亚人在长春开设的一家医院,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了。身心交猝的武亭最后的愿望就是能够死在他的故土——朝鲜。于是,1952年10月,彭德怀再次派专机把武亭接回朝鲜。回国不久,武亭在一间普通的医院里去世。  在这批得到志愿军帮助的延安派成员中,还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延安颂》的作者郑律成。他也是参加中国革命的朝鲜人,自然被划入延安派,难逃清洗。重新逃回中国后,他加入中国籍,始得善终。  
老不去北京找毛泽东谈,斯大林呆不住了,索性采取了一个逼金赴华的手段。5月3日,他给毛泽东去了一封电报,说,前不久金同志到莫斯科来了,和他谈了一些问题。具体谈了些什么,金同志会很快会到北京,当面向毛汇报。  12日,斯大林又给
去了一封电报,催他赶快去北京见毛泽东。  这一下
没法再拖了,13日晚,他很不情愿地飞到北京,当晚就和毛泽东进行会谈。  一开口,就谈崩了。  
说:“毛泽东同志,我最近去了一趟莫斯科,斯大林同志巳经同意我们的作战计划了,我们马上就要向南朝鲜发动进攻。”  毛泽东吃了一惊:“不对呀,小金同志,我也刚从莫斯科回来,斯大林根本就没跟我说起有这么回事儿啊?”  
说:“我知道,我知道,毛泽东同志,我是在你离开莫斯科以后才去的,所以斯大林同志没来得及和你谈到这件事。”  毛泽东脸色一沉,身子重重地往后一靠,气愤地说:“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就没必要谈了,等先把情况弄清楚,再接着谈。”  晚上11点半,周恩来紧急召见罗申大使,告诉他
来了,刚才在会上说了什么什么话。接着说道:“主席让我来向你核实一下,你现在立即给斯大林同志发电报,问他是不是巳经同意
向南朝鲜发起进攻?如果属实,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事前不向毛泽东同志通通气?”  罗申马上把电报马上发到了莫斯科。电报说:“13日晚23时30分,周恩来到苏联大使馆,要求立即向菲利波夫(斯大林)报告毛泽东委托转告的事项。朝鲜同志通知了菲利波夫同志的如下指示:现在的形势与过去不同了,北朝鲜可以开始行动了,但这个问题必须与中国同志和毛泽东本人讨论。毛泽东同志想要得到菲利波夫同志本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明”。电报最后说,“中国同志请求迅速回电”。  显然,鉴于
所说情况事关重大,而且斯大林不久前还明确表示反对主动在朝鲜采取军事行动,毛泽东心有疑惑,故必须要求莫斯科给以明确证实。  14日,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维辛斯基转来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在与朝鲜同志的会谈中,菲利波夫同志和他的朋友们提出,鉴于国际形势已经改变,他们同意朝鲜人关于实现统一的建议。同时补充一点,这个问题最终必须由中国和朝鲜同志共同解决,如果中国同志不同意,则应重新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会谈详情可由朝鲜同志向您讲述。”   看似平和的话语,却透着莫斯科的强硬态度。作为东亚地区革命事业的“负责人”,面对斯大林和
共同作出的决定,毛泽东不得不表示,同意在解放台湾之前先解决朝鲜的统一问题。  毛泽东15日再次与
会谈时,态度就大变了。他解释说:“小金同志啊,不是我不支持你,我们走的不也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吗,你现在决定走的路是正确的。但是,中国的统一现在还留着几根尾巴,台湾、新疆、西藏问题,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解决……”接着,毛泽东向
介绍了当时中国的军力布署,四个野战军,一野准备进军新疆,二野准备进军西藏和西南剿匪,三野16个军在福建,厉兵秣马准备打台湾,四野作为全军的总预备队,布署在河南至广东一线。黄河以北,甚至长江以北地区,没有野战军的一支部队。特别是东北,本来留了两个师,也都让你派来的金一给要走了。唯一剩下的42军,早巳进了北大荒,全军改行种地去了。现在整个东北,只有几个担任地方警备任务的公安师  在与
的会谈中,毛泽东并不讳言原打算解放台湾后再帮助朝鲜解放南方。但既然斯大林已决定先解决朝鲜问题,他也没意见。  接着,
详细地向毛介绍了进攻计划。  毛以教导的口气对
说:“作战要有充分准备,兵贵神速,要包围主要城市,但不能为占领它耽误时间。要集中兵力消灭敌人。”不过毛也担心美国会驱使日本军队直接干预,告诉金,“如果日军介入,战争进程将延长。假如美军直接介入,由于苏联与美国有协议限制,不便出兵。但中国没有这样的限制,我们可以出兵帮助你们。”  金认为日本介入可能性不大,美国出兵几乎不可能。  毛泽东说:“我们不是美帝的参谋长,作不了它的主,准备总是必要的。我们打算在鸭绿江边摆上三个军,如美帝不干涉也没妨碍。如干涉,不过三八线则罢,只要它敢过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不过现在既然你巳经和斯大林同志商量好了,那你就先动手打,你要打得顺利,就用不着我们帮忙了,要是打得不顺,我们再接着打。另外,你考虑一下,你还需不需要中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彼此是经过长期考验的好战友,你们的事,我们会当做自己的事来办的。”  
一拍胸脯,豪气冲天地说:“谢谢毛主席的好意,不过,我现在需要的一切,斯大同志全都巳经给我了。”  在
看来,既然莫斯科已经答应给予全部必要的援助,他此番来中国,只是奉斯大林之命取得毛泽东对发动战争的认可。因此,会谈刚刚结束,
即当着毛泽东的面向苏联大使罗申宣称,在会谈的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 在踌躇满志的
面前,毛泽东的尴尬处境是可以想见的。  那时候,
巳经在三八线北侧布署了7个步兵师,两个半满员师作为预备队,另外还有装备了150辆T-34坦克的装甲旅,大量重火炮,180架高性能作战飞机。他觉得对付李承晚的军队,巳经绰绰有余了。  第二天,
走了。16日离开北京,到6月25日发动朝鲜战争,长达10天的时间里,
再也没有向中国方面通报过任何一丁点情况。  所以,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知不知道朝鲜战争会爆发?知道。但什么时候爆发?这场战争怎么打?中国一点也不知道。这当然不是
的疏忽大意,而分明是有意对中国进行封锁。连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毛泽东还是从法国报纸上看到的,这下可把他老人家气得来七窍生烟。所以,从朝鲜战争爆发后接下来的6月25、6月26、6月27三天时间里,《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没有中国政府的官方态度,更见不到支持朝鲜行动的只言片语。只有新华社零零星星转发一点来自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消息,顶多表示中国人对这个事儿有些关注。  但是,由于美国人错误地把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发起的这场大规模的攻击行动,判断为共产党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总体进攻的序幕,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政府的反应迅速而且强烈。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对朝鲜战争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也就是说,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首先把中国而不是正在向南朝鲜大举进攻的北朝鲜摆在了美国的对立面。  对此,勃然大怒的毛泽东做出了激烈的回应!  现有的文献资料巳经清楚表明,对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除了进行新闻报道以外,中国政府在最初几天并没有发表正式的宣言或者声明。而对于美国决定在台湾海峡采取的武装行动,中国则立即提出了严正抗议。国家领导人的反应迅即而猛烈,27日毛泽东的讲话,28日周恩来的声明,29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以及随后的各民主党派的排炮似的声明,大规模的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全都把攻击的矛头集中在美国对台湾的军事举动上。直到7月中旬,全国的抗议活动都是把台湾问题摆在朝鲜问题之前。当毛泽东愤怒地指责美国撕毁了“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时,的确表明了他心中对美国的怨恨。  自国共内战开始以来,美国至少在表面上保持了对中国内政不干预的立场,在中国革命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为了分离中苏,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过去四年来,美国及其他盟国亦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不打算动用其武装力量干涉台湾目前的局势。美国政府不会走一条导致其介入中国内部冲突的道路。美国同样不会给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出谋划策。”  1月12日国务卿艾奇逊又表态把台湾划出美国的防御圈,甚至还说没人能保证它不受军事攻击。这其实是告诉中国人,美国想同新中国修好。  同样,中共虽然宣布了“一边倒”的方针,且与苏联结成了政治同盟,但并没有断绝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也没有存心针对美国采取任何特殊的外交行动。即使仅从保持新政权稳定及其在国际环境中的主动地位出发,毛泽东也需要保留与美国人周旋的外交余地。然而,美国对台湾海峡的行动毁灭了毛泽东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夙愿,使解放台湾的计划功败垂成。对于毛泽东来说,解放台湾是他前半生可以为中国做的最后一件大事。而美国对台湾的行动,在毛泽东看来,就等于是对中国宣战。这不仅是因为第七舰队的入侵在军事上阻碍了解放台湾的战役,更严重的是“台湾地位未定论”意味着在法律上剥夺中国统一的合法性。毛泽东的确被激怒了,崇尚“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毛泽东本性中的革命热情和好斗精神,再次被强烈地激发了出来。  固然,正如西方学者在分析中国出兵的原因时指出的,美国人低估了他们向鸭绿江挺进时中国感受到威胁的程度,但美国政府更应该想到的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仇恨和接受挑战的决心早在杜鲁门宣布对台新政策的时候就产生了。从那时候起,在毛泽东的心中,与美国人之间的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没有来得及举行的庆功会        ——
如梦初醒,马上给斯大林发去一份感激涕零的电报:“斯大林同志,我们被您的关注深深地打动,并对您的热情参与和忠告,向您,我亲爱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至此,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对于
来说已经畅通无阻,需要的只是确认和实施具体的作战计划罢了。    根据人民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俞成哲的回忆:“5月上旬苏联大量调换了在朝鲜人民军中的苏联军事顾问,用作战参谋替换了那些以个人名义在朝鲜负责军事训练的军人,并且为朝鲜军队制定了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计划。”    整个北朝鲜方面的进攻计划,现在都巳经基本被披露出来了。
的自尊心非常强,最早的进攻计划是由朝鲜人民军作战部独立完成的,完成后再由朝鲜人民军作战部部长俞成哲把计划送给苏军顾问团征求意见。苏军顾问们一看,嗨,这哪儿是打仗?简直就是胡来蛮干!什么步炮协同,工兵使用,全然不懂。什特科夫说,还是由我们来吧,把朝鲜人的计划一把火烧了。所以,朝鲜最初的进攻计划完全是苏联人一手炮制的。该计划的名称叫“反攻”,假想的仍然是依照斯大林的思路,南朝鲜军队首先挑衅,北朝鲜人民军再发起反攻,然后直捣汉城,统一全朝鲜。    善于大兵团作战的苏联人制订的进攻计划相当精细。6月25号零晨4时40分,突然炮击40分钟,炮火延伸后,坦克纵队立即快速越过三八线,后面跟着7个步兵师,各自从什么地点穿插、突破,都有严格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6月26号,什特科夫还有一个直接呈送给斯大林的战报,这个战报和苏联顾问制订的进攻计划,简直是丝丝入扣,天衣无缝。    这次进攻采取了希特勒进攻波兰、斯大林进攻芬兰时的做法,
捏造了一个所谓南朝鲜全面进攻北朝鲜的谎言:“南朝鲜伪政府的所谓国防军,于6月25日拂晓,在全38度线地区向38度线以北地区开始了出其不意的进攻。”    战役全部准备措施已于6月24日完成。6月24日已向各师师长发出进攻命令。    行动展开前,各部队均宣读了民族保卫省的政治命令,命令指出:南朝鲜军队首先侵犯三八线,挑起军事进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忍无可忍,决定转入反攻。    朝鲜人民军官兵以高涨的热情听取了关于反攻的命令。    各部队于6月24日24时进入出发位置。军事行动于当地时间(25日)4时40分开始。进攻前的炮火准备进行了40分钟。随后装甲部队与步兵开始行动,迅速展开进攻。在开始的3小时后,个别部队与军团已向前推进了3至5公里。    人民军部队的攻击完全出乎南朝鲜军队的意料。南朝鲜军队仅在瓮津、开城与汉城诸方向进行了顽强抵抗。而较有组织的抵抗则在第一天12个小时以后才开始。    战斗第一天攻克的城市有:瓮津(瓮津方向)、开城、松隅里。    在春川方向,人民军部队推进了12公里。    在东部海岸,推进了8公里。    就在第一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海军即有两支登陆部队在日本海沿岸登陆:第一支登陆部队在江陵地区,包括2个营的海军登陆部队和约1000名游击队员;第二支登陆部队在蔚珍地区,包括600名游击队员。登陆部队于6月25日5时登陆,整个过程进展顺利。游击队登陆部队攻占了蔚珍市及其周围的若干乡镇。    在登陆部队登陆过程中,人民军军舰与南朝鲜军队的舰艇曾发生战斗。战斗结果有一艘南方扫雷舰被击沉,另有一扫雷舰被击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海军没有伤亡。    6月26日,人民军部队继续进攻,在战斗中不断向南朝鲜领土纵深推进。    在6月26日一天的时间内(从右至左)彻底扫荡了瓮津半岛、开城地区;第6师的部队强渡海湾并攻占了金浦机场方向的居民点。    在汉城方向,第1、4师攻占了汶山、东豆川等城市,第2师攻占了道府春川市。    在日本海沿岸一带,部队的推进仍在继续,文津港已被攻克。    与在洪川方向移动的第12步兵师、越过松隅里在议政府方向进攻的第3步兵师及机械化旅在整整一天的快速进攻行动中保持无线电静默。    以上情况充分表明,苏联参与了进攻南朝鲜军事行动的所有策划、准备和实施过程,只是为了避免引起美国的干预和遭到世界舆论的指责,斯大林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措施。    战争爆发前5天,什特科夫向莫斯科报告说,
要求苏联提供进攻和登陆需用舰只以及作为驾驶舰只的10名苏联顾问。斯大林立即答复,拒绝这些要求,以免为美国进行干涉提供借口。在进攻开始时,斯大林还下令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中的所有苏联顾问不得越过三八线。当时赫鲁晓夫询问其中的原委,斯大林回答说:“我们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指控我们参与了这件事”。    
没有夸口,朝鲜人民军气势如虹,摧枯拉巧,进展确实顺利,只经过短短4天激战,就于28号成功地打下了汉城。    李承晚一天到晚嚷嚷着要往北打,可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美国主子的同意,也没有给他提供进攻性重武器,而他依靠的就是那一帮狂热好战的朝籍日军官兵,除此以外,并没有作更多的准备。对
的人民军的战斗力神奇提升,他更是严重估计不足。    
进入汉城后,高兴地交给什特科夫一份南朝鲜军队的进攻计划,试图证明李承晚早就有对北朝鲜动武之心。什特科夫当即把这个计划报告给斯大林,但是,他在后面补充了一句,说:“我不太相信这份进攻计划的真实性。”    事实不出什特科夫所料,
既要发动这场战争,但又不愿让世人认为这场战争是他首先发动的,于是就借缴获来的这么个东西,让世人难辩真伪。莫斯科当然知道如何配合,也把朝鲜人民军在汉城南朝鲜国防军总参谋部缴获进攻北朝鲜计划的消息发表了。    显而易见,李承晚对北朝鲜也有一些设想,只不过还没有能力付诸实践。在北朝鲜人动手之前,他们也曾多次开会讨论,一旦战争爆发应当如何应对,既制订了防御性的计划,也制订了进攻性的计划。稍具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其实这样的作战计划,叫做应急预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时候都有,没敌人还非得弄出个假想敌来认真对付不可,何况当时的北朝鲜军队陈兵三八线上,随时都可能向南边发起进攻。    可没曾想北朝鲜的军队强大得出人意料,南朝鲜军队太不经打,炮声一响便兵败如山倒。这些纯粹属于纸上谈兵的文件,全都完好无损地落到了
就利用这些文件成功地做了一把戏,把发动这场战争的责任尽量往李承晚身上推。同属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大小兄弟一齐上阵帮着他起劲鼓噪,所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半个世界里的老百姓都一致坚信不疑,这场战争是罪该万死的李承晚发动的。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天,正如斯大林早就预料的,联合国安理会在艾奇逊的要求下召开,并以9:0通过决议,认定北朝鲜军队首先对大韩民国发起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要求
立即将军队撤回三八线以北。    奇怪的是,如此重要的会议,苏联代表竟然没有出席?    杜鲁门也随之做出了反应:“如果允许共产党人以武力进犯大韩民国而不受到自由世界的反对,那么,就没有一个小国会有勇气去抵抗强大的共产党邻国的威胁和侵略。如果允许这种行为不受到挑战,那么,这将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完全就像是曾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同样的事件。”    美国时间6月25日23:55分,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    1.命令麦克阿瑟以所有能动用的全部武器弹药供应韩国部队;    2.命令立即撤退美军顾问团的家属,美国在远东的空军和海军部队给予以掩护和支援;    3.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大陆对台湾以及台湾对大陆的任何进攻。    下达完命令后,美国总统最后仍说:“美国人民不想介入任何战争。”    美国对新中国政策的变化,有一个从示好、拉拢、到敌对逐渐变化的过程。国共内战时美国没有出面干预,解放军打过长江时美国也没有出兵,蒋介石败逃台湾,美国也没有施以援手。等到中共要统一全中国,美国就必然面临着如何对待台湾的问题了。    毛泽东1949年12月到莫斯科访问时,美国高层正在讨论对台政策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歧。军方的意见是不能放弃台湾,认为台湾的战略地位很重要,可以利用台湾反共。但是国务院主张放弃台湾,认为这样能够拉拢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分化中苏。丢掉一个台湾,来换取整个中国对美国采取友好或中立的态度,在政治上是十分划算的。而且蒋介石已经是扶不起来了,又专制腐败,跟美国的价值观念也是不同的。辩论的结果是,杜鲁门1月5日发表声明:“台湾是中国的内政,美国概不干涉,而且美国在台湾没有任何企图。”12日艾奇逊又继续重申:“台湾(还有朝鲜半岛)不在美国的远东防御线之内。”美国总统和国务卿的话,其实都是在向正呆在莫斯科装头疼的毛泽东隔空喊话。毛到莫斯科已经快一个月了,中苏谈判没什么结果,这也给美国人带来了希望。艾奇逊生怕中苏达成同盟条约,导致美苏之间失去巨大的缓冲带,对抗直接扩展到太平洋。美国的筹码就是台湾。所以,在中苏建立同盟之前,美国人都开始从台湾撤走了,包括外交人员、军事顾问和侨民。    斯大林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所以在中苏外交谈判中一再对毛泽东让步,特别是在长春铁路和大连问题上。等到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公布,美国决策层的态度马上就变了。它原来所做的努力都白废了。这个时候再把台湾让给中国大陆不就等于让给苏联了吗!麦克阿瑟说,这就等于苏联在太平洋有了一条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军方的意见于是就占了主导地位,所以从3月,特别到4月份,美国上层的倾向已经从拉拢新中国转变为如何设法保住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前,国防部长约翰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都在东京,同麦克阿瑟讨论远东问题,其中主要是如何保住台湾的问题,不让它落到共产党的手里。以前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口径说:美国三大军事巨头齐聚东京策划了朝鲜战争。    不对,他们是在东京策划台湾问题。    6月25日战争爆发时,约翰逊和布莱德雷回到华盛顿,杜鲁门在布莱尔大厦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应对朝鲜战争,军方首先拿出来的方案就是“保台意见书”。所以才有27日杜鲁门那个“台湾地位未定”的讲话。为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沈志华在演讲中有人问:“毛泽东在莫斯科的时候,有没有可能不知道杜鲁门、艾奇逊的讲话?有没有材料证明?”     沈志华的回答是:“知道。斯大林把杜鲁门、艾奇逊的声明专门对毛泽东讲了。他还提出,这不是公开挑拨中苏关系吗?斯大林要求中国以政府名义发表声明,驳斥美国的谎言。毛泽东同意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毛本来答应斯大林是用外交部的名义,但声明发表出来时,却改成了新闻出版署胡乔木。斯大林对此非常不满,因为两个人当面已经说好了用外交部的名义,而新闻记者在世界各国都不是能够代表政府的。师哲的回忆录说:‘当时毛没搞明白什么叫代表政府。’这个说法不对。实际上毛心里非常明白,有苏联档案为证。毛泽东还特地问了莫洛托夫一句:‘是不是一定要以外交部的名义?’莫洛托夫着重向毛强调:‘以政府的名义就是以外交部的名义。’毛这样做,是故意不用外交部的名义。一种可能是,毛认为中国的新闻舆论就是代表政府的,第二种可能则是,毛根本不满斯大林这种指手画脚的做法,故意给他来个糊涂。”    鉴于中苏友好条约已经签订,中国巳经做出了“一边倒”的决定,美国终于断绝了同中国修好的念头,原来决定的弃蒋政策变成了保蒋政策,这也是朝鲜战争对中国造成的第一个重大伤害。杜鲁门把台湾问题拉扯进朝鲜战争,仅仅这一件事便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道理很简单,此举等于帮着斯大林把中国人推上阵,同自己打仗,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都是极其愚蠢的。  
  6月27日,人民军攻进汉城。美国代表在联合国立即建议召开了安理会紧急会议,通过了“必须用紧急的军事措施来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决议。耐人寻味的是,苏联代表依旧不出席,从而再次放弃了行使否决权的机会,造成历史上第一次由世界性组织投票决定以武力制止武力。美国获得了“联合国授权下的一次警察行动”的合法地位。杜鲁门下了第一道美国空、海军介入朝鲜战争的命令。    在此之前苏联长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巳经回到了莫斯科,葛罗米柯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谈到,他曾经劝斯大林让马立克赶回联合国去,一方面可以阻止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实在不行,就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投反对票。但斯大林却不为所动,结果使得组成联合国军的这个提案得巳顺利通过。    有关斯大林为什么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明明知道联合国的动态却不让自己的代表赶回联合国去,迄今为止虽然尚无档案能够直接揭开这个谜底.但是,沈志华根据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前前后后斯大林所起的作用,分析推断此举当属斯大林有意为之,其目的就是让中国和朝鲜在朝鲜的土地上和美国人死打烂拼,他自己则坐山观虎斗。如果让马立克回去参会,不行使否决权必遭朝、中以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不满,对其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及其领导地位相当不利。若行使否决权,又会暴露自己与这场战争有牵连,在全世界面前有失形象,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躲起来。    而三个月后发生的事情便足以证明沈志华的推断不无道理。日,安理会以9票通过决议,要求巳经进入朝鲜作战的中国撤军,并保证中国的利益受到保护。苏联立即使用否决权否决了该议案。且不论中国是否会接受该议案,苏联使用否决权意味着它根本不希望也不允许中国退出朝战,而且根本不屑征求毛泽东的意见。    面对世界的强烈反应,期大林一方面派苏联副外长维辛斯基发表公开声明,称苏联“对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奉行传统的不干涉原则。”而斯大林则于7月1日致电什特科夫大使,要求转告
,“不要被美国人的介入吓坏了,必须坚决地继续进攻”、“南朝鲜解放得越快,联合国武装干涉的机会就越少”、“7月10日前完全满足朝鲜人关于供应弹药和其他军需品的申请”。    6月28日朝鲜人民军攻下汉城以后,
给斯大林发去一份电报,得意洋洋地宣称:“汉城巳在我的手中,我们准备两天以后召开庆功大会。我巳经把总部设在汉城,希望你能允许苏联顾问团总部也从速跟进至汉城。”    当时的苏军顾问与朝鲜人民军的关系非常紧密,朝鲜人民军总共有7个陆军师,从排长以上,一对一配有苏军顾问,一个排长一个顾问,一个连长一个顾问,一个营长一个顾问,依此秩列,一直配到了总参谋部、作战部。据此可以看出,在战争爆发之前,三八线以北的一切军事行动,事无巨细均由苏联顾问在操纵。但斯大林有一道死命令,任何情况下苏军顾问也不能越过三八线。朝鲜人民军一打到三八线,所有苏军顾问立刻止步不前,留在了北边。    前苏联档案中发现的几份朝苏之间的来往电报特别有意思。
备战期间,斯大林给了他3000辆大卡车。汽车有了,可是朝鲜哪有这样多的司机呢?
赶紧给斯大林发了个电报,要求斯大林再给他派几千名司机过来,否则这汽车没办法动弹。斯大林回电说,这不行,你们可以马上派人过来,由我们负责教,几天就可以学会。    还有6月20号的一份电报,斯大林送给
的一艘军舰开到了元山港,舰上的苏军官兵接到的命令是把军舰开到元山港后,马上搭乘其它运送作战物资的军舰返回。
急了,你们这一走,给我扔下艘军舰有什么用啊,我们的人根本就不会开。马上发电报要求斯大林把苏联海军官兵随军舰留下来。斯大林回电报说这绝对不可能,我一个海军官兵都不能给你留下,你派人到苏联来学习,我包教,还免费。    以上事实足以证明,斯大林对苏联人不能越过三八线是卡得相当严的。    正因为如此,斯大林接到欣喜若狂的
在汉城发给他的电报后很不高兴,马上回电提醒说:“金同志,拿下汉城并不表明战争巳经结束,南朝鲜的军队都往南边跑了,你并没有消灭他们多少有生力量。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组织部队,向南追击,不要开什么庆功会了。在目前情况下,我不认为苏联顾问团有必要迁往汉城。”    
如梦初醒,马上给斯大林发去一份感激涕零的电报:“斯大林同志,我们被您的关注深深地打动,并对您的热情参与和忠告,向您,我亲爱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最猛烈的攻势,把敌人赶下海去!所有参予进攻的部队被分编成两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