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怎么读有没有一境性一说

南怀瑾老师讲“心一境性”(下):修行就是这样修,不这样不叫修行!
我的图书馆
南怀瑾老师讲“心一境性”(下):修行就是这样修,不这样不叫修行!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禅定的修法始终离不开四个字:心一境性,也就是系心一缘。但是大乘菩萨道的禅定,用不著系心一缘。系心一缘是为了调伏我们刚强的第六意识心念,你叫自己不要想了,它不听你的,你叫自己不发脾气也办不到。有禅定修养的人,可以把刚强的心念慢慢调柔,然后再使它空掉,所以禅定是道场。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南怀瑾老师讲“心一境性”(上):做到心一境性了吗?
南怀瑾老师讲“心一境性”(中):心一境性与如如不动
[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加持与共修:我们前进的坚船利炮_如孝法师_传送门
加持与共修:我们前进的坚船利炮
修习止观的三种禅法止观在佛教当中是很重要的。止的作用就是遮止分别念,心一境性,让心达到稳定。世间人都是散乱的,烦恼就像病毒一样会侵入他的身体以及心灵当中,让他轮回。在法界当中,因为自然或者说种子、无明这种种的缘起,贪嗔痴遍满三界,所以“三界不安,犹如火宅”。这个三界是外在的,可是最重要的三界就在我们内在啊!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我们一直在转圈圈却不知道。为什么转圈圈呢?因为散乱。所以我们才修止。止有很多种修法。止或者说止观,在我们道场给大家引进过很多种方法。止,实际上也就是定。观,可以归到慧里面。但是止观双运的时候,就是另外产生的殊胜的智慧了。我们道场,可能有些通达教理的人,也不知道我们的法是如何安布的。止观可以大概分三种: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如来禅,就是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教大家所修的禅。最重要的有两种观法:一种是不净观,一种是数息观。这两种甘露门。这三种禅都来源于佛陀,可是在历史上,主要是因为因缘的关系,佛陀对不同的弟子说出了不同的禅法。止观,当然根植于戒学,由戒生慧,这个没有问题的。如来禅,它以“别解脱戒”为基础;祖师禅,以菩萨戒为基础;秘密禅,以三昧耶戒为基础。在这三种止观当中,都有它相应的戒定慧。定是戒的延伸,慧是定的延伸。所以戒定慧,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治现前一念心的方法。因为完整的戒定慧相互间有着因缘,我们把它叫做“次第”,有一才有了二和三,它们互为延伸,是这样一种关系。白马招觉院三乘教法的安布在我们道场,这三种禅法实际上都在传。念诵禅,大家修得最多。以前给大家讲过《普贤行愿品》的讲义,但是我们那个时候是不希望大家去明白其中经文的含义的。因为什么?我们在修止。心的一念稳定性需要不断地串习,也就是止需要不断地串习。在这种方法当中,我们会配合呼吸,但是最重要的是要配合念诵的频率,这是秘密禅当中一种修定的方法。在大乘的禅法当中,我们说一切了不可得,也就是《金刚经》的境界。我们对于准提法本来就提过一个框架:《金刚经》能入,准提咒能持,《普贤行愿品》能增长。实际上,这三种也可以说是三种禅法。大家要了解,《金刚经》不仅仅是大乘的禅法,也是小乘的禅法。一切了不可得——《金刚经》这种修法在根本乘也是有修的。大家可能在这上面会糊涂了,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差别到底是什么呢?它们两个的差别在“发心”上,并不在方法上,因为它们都属于显宗。修定,特别是止观当中,二甘露门也可以成为大乘的一种禅法。发大乘心,缘一切众生修行人因为个人的因缘不同,有的人特别着急想出离生死,只管自己。“我赶紧修,一切都不管,我涅槃了就好了。”这是一种发心的问题,小乘心。在我们道场当中,为什么说是大乘禅法?大乘有两种特点——共修与利他。我们每年举办很多次禅期都是利他。我相信我们很多同修也感受过这个矛盾,自己修得很好,又要做事,修得境界比较好的时候就很纠结。我们的道场立足于大乘,包括我们的功课,早晚功课虽然不是按照传统的去做,但是我们的早晚过斋,它是大乘五堂功课之一,也是祖师传下来的。可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是按照大乘佛教的共住规约、共住利他,以六和合、六度万行来修。这是大乘的法的特色,发大乘的心,缘一切众生。特别是我们受了大乘的菩萨戒。你们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实际上你们也算是出家了。你们受了菩萨戒,就叫做大乘的“菩萨僧”。你看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都是留了头发的。所以你们不要认为自己没有出家,你们是殊胜地出家了,出了烦恼的家。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又是小乘,因为我们的教法里有小乘对治烦恼的方便。这点体现在共修当中,一个是规矩,另外是我们共住的规约。我们入道场就是要舍己求法,放下自己的我执我见,融入道场的修法中。我们一再地强调,法随法行,要看什么书必须经过我们的首肯和检验。因为我们的修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说别的书不好,当你不知道它在我们整个修法系统的哪个环节,你看了以后就属于打闲岔,节外生枝,不能够保证我们有效地前进。所以,我们修福修慧,大家每天打扫道场、供佛……你看我们对这些很重视。这是在修福报,没有福报托不住。同时,我们也要遵循佛教的戒规,在戒律上要清净。当然了,不完善的地方肯定还很多,大家发现的时候就去羯磨,把规矩定下来,让道场随着修法的系统更加完善起来。加持与共修:殊胜不可思议根本乘的教法,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适合我们汉地。它的教义不适合我们,因为我们汉地人都是菩萨心肠,大乘种姓,愿意分享。而它是急急忙忙地求解脱。特别在这个时代很难,靠个人修行因缘都不成熟,南传佛教也是很多年了都没听说出过一个阿罗汉。他们虽然出离心重,好像解脱的人相对很少。反而是菩萨共同成就这条路更好些,为什么?这个时代,一切都乱了,磁场也乱了,人心的业障很重很重。好像共业的吸引力很强,有人想飞出去却飞不出去。你在这个时空环境下,由于共业的原因,我们就要共修。因为业的加持力大,你看洪水来了,一个人挡不住,大家筑成人墙就能挡住。这就是共修,也就是大乘修法在这个时代的殊胜。密乘更是借了佛菩萨的力量,更厉害。现在大乘的修行中,僧众们非常难,他们都是摸索式的修行。虽然他们的道心很坚固,但是他们的禅法很多已经失传了,方便太少。所以很多人修得身体不好、业障犯了等等,有很多状况,当中有很多为难的地方。而密乘的禅法有很多的方便去调整这些,所以我们是带着保健医生,带着高档的车,需要的一些资粮都配置好了,有了坚船利炮,这就叫密乘。密乘就是方便,它的禅修也有这个特点。你们不一定能懂得其中禅修的方法,你去念就行了,这就是禅!心的稳定性,你可能不知道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可是你慢慢就有了。你知道了反而培养不出来。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如孝法师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如孝法师 最新文章【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 盛兴彩票网
当前位置: >
【六度】什么是六度?佛教六度是什么?
发表时间:
作者:未知
  &六度,佛教教义。又译事究竟、到、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梵汉并译(多)。度即渡之意。六度是指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即、持戒、忍辱、、、。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双修、三学具足。
1.布施(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
  有财施、法施和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能施与利乐。看见一切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
  1.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以改善众生的心性。
  2.无畏施&&凡对的人,用温暖爱心加以安慰,遇人困难,施于援手解难,使受苦受难者心中得到平安,没有恐怖感。如对寺庙佛堂等,献出劳力清扫维护;或对毁谤者,能以无畏精神伸张真理之。
  3.法布施&&以自己所学,领悟的真理,向世人宣说,使众生同沾法雨,转迷成悟。
2.持戒(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
  包括、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持戒&&严守,始能塑出端庄,持戒才能使身口意清净,不犯恶业。当守:不、不偷盗、不邪淫、不、不饮酒。其它奢华歌舞,令人目迷神乱,香烟等亦当禁戒,以维身心清静。
3.忍辱(羼提波罗蜜):
  谓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无论魔障,即能断除_恚烦恼。
  忍辱&&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如此道志不馁,不畏困难,学道度人必能成之。
4.精进(毗梨耶波罗蜜):
  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成就一切善法。
  精进&&佛海无边,道海高远,学无止境,真理研习不可停顿。若有过失,遇人指点,立即改正;凡对众生有利益工作,当仁不让,尽力去做,精进不怠,彼岸自达。
5.禅定(禅波罗蜜、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
  双运名禅,亦名静虑、、三摩地、定。谓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禅定&&要修炼,必需寂静其心,以免散乱。要普度众生,精神须有特别训练,所以禅定才能生智慧,遇事才能有。
6.智慧(般若波罗蜜):
  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及断除烦恼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无明)。
  智慧&&修之心性当具有最高的智慧。博览群经、远大学识、历练世故,可以辩才无碍,圆通万事,度化众生自然方便,者本身亦可避免堕落魔障之中。
&&-&&希阿荣博堪布
&&-&&元音老人
&&-&&明贤法师
&&-&&法闻法师
&&-&&达真堪布
&&-&&卢志丹
&&-&&能利法师
&&-&&首愚法师
&&-&&盛兴彩票
&&-&&康僧会
&&-&&慈成加参仁波切
&&-&&盛兴彩票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All Rights Reserved.已成功添加“”到 个分组
请不要超过6个字缘起性空(佛教术语)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佛教术语)
缘起性空是佛教用语。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缘起性空解释1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非凭空而有,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定律,称之为「 缘起 」。
缘起性空定义
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存在,所谓「若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现观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缘起」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
《中阿含经》云「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对缘起的定义。
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
缘起性空因、缘、果
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即因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
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那么一切法存在或坏灭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据。凡果必有因,怎样的因便产生怎样的果,因果必相应。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缘起」法所阐述的,就是因、缘、果的关系,因、缘、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缘起性空佛法的根本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无常、因果、中道、三法印、、等教法,都是为了诠显缘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说,《楞严经疏》说:「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这说明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贯性。
佛教的各种理论和派别,均以缘起论作为理论基础来阐释自己的宗教观和宗教实践。主要有「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学说。尽管各宗各派的经典根据、论述说法不同,对于「缘起说」所阐述的,无非是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以及人生苦乐的来源。
缘起是佛教异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释宇宙万法起灭,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稻秆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缘起性空」,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知缘起而有的一切法虚幻不实,即能从缘起法中见到诸法的空性,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见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须谛观缘起。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只有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达到觉悟,以至佛的境界。
缘起性空意义
缘起论显示世间上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因缘所生起,因此要过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遭逢不好的,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此外,缘起论启示世间万法是「无常」的,好的可能变坏,坏的也可能转好,因此,即使一时遭遇困难、挫折,只要能坚持百忍的朝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逆境终将成为过去,所以「无常」为人生带来无穷希望。
诸法既是因缘所生,自然空无自性,无自性便无法自我主宰,所以说「」。若能正观缘起的、,就能远离贪欲、憎恨、愚痴烦恼。烦恼是系缚众生,使众生不能解脱自在的最大障碍;烦恼既除,当然就能获得生命的解脱。
因此,认识缘起,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把握自己的现在,才能改变自己的将来,如此必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而能活得踏实,活得自在,进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养随缘的习惯,拥有希望的未来,了悟真实的人生。
缘起性空解释2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在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果从因生
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缘起性空相由缘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著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说“相由缘现”。
缘起性空事待理成
宇宙万法的生起,因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著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缘起性空多从一有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缘起性空有依空立
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缘起性空佛是人成
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发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缘起性空正如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开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缘起性空解释3
有人认为:佛家的“缘起性空”与道家“无为”是相通的,“空”与“无”的内涵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佛家是讲究境由心生的,所谓“缘起性空”是指人的一切机遇与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缘起),都是人类自己主观意志的结果,而非真实存在的(性空)。而道家的“无为”是指世界上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在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中并不是刻意为之的。同样,人类的行为不要刻意去干扰事物的进程,这也是“无为”思想从应用角度的解释。可见,从本质上来说,佛家思想的“空”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类主观思想意识的结果;而道家的“无”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客观存在性,而是指影响客观事物运行变化的客观规律不象客观事物一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无”只是客观规律相对于客观事物的特征属性。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佛教是邪教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