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困难的原因

图为高校毕业生。中新社发 任东 摄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

通知指出,2015届高校毕业生已基本离校,在各地各高校共同努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总体平稳,但仍有部分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岗位。

通知要求,要大力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各地各高校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动员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的网上和网下招聘活动。要及时通知未就业毕业生积极参加教育部、各地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举办的各类招聘活动,努力帮助他们尽快落实就业岗位。

通知强调,要积极推进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各地各高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财政、金融、工商、基地等政策措施,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力度,扩大优秀创业毕业生事迹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好教育部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宣传与组织工作。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职能部门,保障大学生征兵工作人员、经费、场地投入,形成武装、就业、学生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各高校要与兵役机关密切配合抓紧落实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和质量。

此外,通知还要求,持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认真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各地各高校要把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要内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为进一步做好西安市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根据《关于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行动的通知〉的通知》(陕人社发【2009141号)文件要求,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和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等帮扶措施,确保困难毕业生有效就业。

1、西安市生源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
2
、经认定为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农村绝对贫困家庭、残疾人困难家庭、烈士子女或伤残军人家庭、经认定为残疾人的高校毕业生。援助方式
1."
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实施就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对求职技能欠缺的西安市生源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可通过电话预约等多种方式,由职业指导师帮助其进行职业测评、技巧辅导等,帮助其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加求职成功率。
2.
全天候信息发布,落实重点推荐。  在西安毕业生就业网为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开辟"西安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绿色通道",同时向招聘单位优先推荐毕业生见习或就业岗位。利用网络等信息手段,将就业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发送到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毕业学生手中,确保毕业生在第一时间能掌握到招聘市场动态。
3.
支持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政策咨询和创业指导服务,提供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市人社局精准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

  为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应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精神,市人社局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精准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一、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2016年7月,市人社局结合阜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在阜阳市人才市场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室,以“专家门诊”的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解答就业过程中的困难与疑惑,传授应聘面试技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测评等专业指导与精准服务。按照“重点关注、重点帮扶、重点服务”的原则,对2016年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实行实名制管理,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平台和服务窗口,逐人核实就业信息,逐人帮助推荐就业,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真正做到一人一策、精准对接、全程服务。

  二、开展毕业生就业帮扶系列活动。今年6月份以来,市人社局采取多种形式,通过阜阳市人才市场、阜阳人事人才网、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采取上下联动、地校联合,在4个月的时间内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大会、送岗位进校园定向帮扶就业培训等活动,帮助毕业生求职就业。8月份我们还组织了500名有意向的未就业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对接活动,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目前有800多名2016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加了为期12个月的就业见习。

  三、深入基层重点帮扶。市人社局通过行政村和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全面摸清情况,做到不漏一人。为市属三区200多名特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建立了个人台账,进行“一对一”对接帮扶,及时有效的提供就业信息,免费提供求职技巧辅导和相关技能培训。截止到9月中旬,市人才中心通过精准帮扶工作室,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已帮助196名特殊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目前,我市2016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工作也进展较快成效良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