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风险平仓后,卖出资金不足还款,需要还 剩下的资金吗?

乐视股权质押迷局:是否触及平仓线存争议 还需更多资金驰援|乐视|贾跃亭|股权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乐视股权质押迷局:是否触及平仓线存争议 还需更多资金驰援
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乐视股权质押迷局
  记者 邵好 朱贤佳 编辑 邱江
  一根出乎意料的阴线,一篇提及爆仓风险的报道,一张排队离职的照片,一度淡出的乐视风波被重新拉回了聚焦点。为此,继早间临时停牌后,乐视网12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就“贾跃亭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相关事项进行停牌核查,并同时筹划或涉及产业资源整合的重大事项。
  寥寥数语,已勾勒出此时乐视所处境地。据上证报记者了解,曾于2015年10月接受贾跃亭质押乐视网股权的金融机构,已在考虑潜在风险,并着手寻找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乐视亦在推动自身业务体系调整,甚至不排除调整部分非上市业务股权的可能性。
  作为目前市值仍超过700亿元的创业板权重股,乐视网及乐视生态的走向已不仅仅关系着十余万股东,受其间接影响的,还有数以百计的供应商、数以万计的产业链条员工,以及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猜测颇多之际,乐视方面当务之急应披露更加翔实的信息,消解疑虑、稳定市场。
  警戒线争议
  横盘数日之后,12月6日一根近8%的长阴线将乐视网股价拖至35元区间,一时间,对贾跃亭股权质押是否触及平仓线的关注升温。甚至有消息称:“贾跃亭有一笔乐视网股权质押平仓线为35.21元,这笔质押股票总计50733.23万股,占贾跃亭持股比例高达64.81%。”
  次日,贾跃亭似乎是回应市场传闻,在上转发了一篇文章,该文称乐视网对贾跃亭平仓危机给出的回应是:“传闻中的平仓价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纯属臆测。”
  市场争议声声,贾跃亭“平仓”传闻是否空穴来风?
  对此,记者从一名接近乐视信托计划的专业人士处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每股35元左右只能说是公司的股权质押平仓‘警戒线’,总计50733.23万股的股票质押并不存在‘一刀切’的成本。真正的平仓线应该是低于这个价格的,但应该不会低太多,因此参与股权质押的机构目前仍有一定的安全垫。”
  记者从中证登获得的数据亦显示,贾跃亭所持乐视网股份的质押非一次完成。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专业人士的说法:“每一笔质押的成本并不是一致的,与当时的股价和融资成本相关。”
  不过,该专业人士也表示,按照一般的做法,在接近“警戒线”的情况下,质押方很可能会开始着手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另一方面以备最终走到处置这一步时与“接盘方”谈条款。
  该专业人士据此判断,在乐视网二级市场价格接近贾跃亭质押“警戒线”的情况下,贾跃亭最好能找到更多资金“活水”来驰援乐视网。
  事实上,部分私募对之反应较快。有来自资管通道的消息称,已有私募表示出“接盘”乐视网质押股权的意愿,并提出以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以较合理的价格获得乐视网股权。此外,一些私募甚至考虑通过成立产业并购基金,从而以股权方式介入乐视网。
  生态待重构
  如果说乐视网最新公告未直接否认平仓风险是出于谨慎,那么,其中关于“筹划重大事项,预计涉及产业资源整合事宜”的表述,则大有明确传递乐视寻求“破局”之意。
  本报曾于日以《乐视手机供应链困局》为题,报道了乐视手机的供应链出现资金问题,波及的供应商及代理商约有数十家,涉及的货款金额约有数十亿元。
  据记者最新了解,这一情况似乎有所好转,部分关系较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已经收到货款,有些则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逐步偿还。
  不过,乐视生态另一大硬件——乐视电视却在供应链方面遇到了些许问题。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曾经给乐视电视数亿元欠款额度的某重要供应商,已在半个月前暂停了对乐视电视的供货,原因则是乐视电视目前的资金状况。
  同时,关于负责乐视电视业务的公司——乐视致新正在融资的报道亦见诸各种传播渠道:“目前,该轮融资正在流程中,投资人细节、投资事项等逐一敲定后将可能对外公布。”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乐视旗下的重要业务——乐视体育亦存在调整的可能性。至于架构调整和优化比例,则将根据业务实际经营情况而定。
  一个月前,贾跃亭曾在《海水与火焰》一文中提及“乐视7大子生态正式完成闭环”,如今,这些“进展不尽相同”的子生态或将成为乐视摆脱困难的重要砝码。
  有分析人士称,通过前期高调出击和精准卡位,乐视旗下多个子生态仍有着不错的质地和较好的活力,从乐视网公告和市场中机构的意图来看,不排除乐视“断臂求生”的可能,而包括乐视网在内的乐视整体生态,也恰是“接盘方”感兴趣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11月初召开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乐视高管曾表露“在一些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之意,而此次提及“产业资源整合”,或意味着“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有进展。
基因测序是什么?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行业里什么公司能够建立自...
为何当初被业内寄予厚望被认为是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产业“风口...
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充分的享受智能家居的便利,具备未来的升级扩展...股权质押平仓搞丢控股宝座,同洲电子大股东与接盘侠框架协议曝光
我的图书馆
股权质押平仓搞丢控股宝座,同洲电子大股东与接盘侠框架协议曝光
由于控股股东质押给国元证券的1.22亿股已接近警戒线,同洲电子被迫于1月12日开始停牌,成为今年股权质押接近爆仓的首个案例。今晚又有最新动向,同洲电子发布停牌进展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袁明已与深圳民企——小牛资本管理集团达成初步意向,小牛资本或其控制/指定的关联方有意向受让袁明所持的公司股份,但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日晚间公告显示,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袁明先生的函件,获悉袁明先生正在筹划的转让其在上市公司拥有的权益事项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袁明先生已与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或其控制/指定的关联方有意向受让袁明先生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券商中国记者就其中细节采访小牛资本董事长彭铁,彭铁表示,目前仍处商谈中,不便透露更多细节,以同洲电子最新公告为准。而根据彭铁此前透露,小牛资本已将上市纳入重要规划,并在国内寻找并购重组标的。若此项受让最终成行,同洲电子也将成为首家面临股权质押强平风险,却成功寻得“接盘侠”的上市公司,小牛资本也或将借机入主同洲电子。同洲电子股东数月前已寻找接盘方在股权质押融资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袁明应该算得上是个绝对熟手,这次是首次“玩出火”。数据显示,袁明自2014年以来共对同洲电子进行过19次股权质押,质押方合计10个主体,包括2家券商、2家信托公司、2家一般公司和4位自然人,其中部分股权质押记录有较为明显的“借新还旧”痕迹。就质押股数来看,袁明在2014年期间虽然质押了17次之多,但单次质押股数都不大,均没有超过5000万股,其中在2014年4月和5月期间质押给东莞信托3449.7万股,在不到8个月时间内就都全部赎回。但在进入2015年后,袁明开始上亿股地进行质押。日,袁明将1.22亿股质押给了重庆国际信托,这笔股权当时参考市值达到14.76亿元,却又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后的5月4日全部进行赎回。两日后,袁明又将同等数量的1.22亿元股又质押给了国元证券。在同洲电子1月11日发布公告后,一家股份银行的投行部门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同洲电子的这笔股权质押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出事,“大股东当时就已经无力还钱,一直在寻找接盘方,希望将这部分股权出让出去,但报价一直比较高。”据称,在这期间,曾有华南一家银行中间牵线了几家接盘方,其中一家还签了协议,但是最后因为资金不足未能成行。有市场人士透露,同洲电子控股股东将将融来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但后续进展并不顺利,才知导致了如今在股权质押上的困局。小牛资本或为“接盘侠”此番停牌进展公告中的另一方——小牛资本是何方神圣?据该公司官网,小牛资本总部位于深圳,是以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投资管理为主要业务的创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其中互联网金融板块主体为小牛在线(P2P平台);财富管理模块以小牛新财富为主体;移动互联网则以该公司2015年所推出的“小牛钱罐子”为端口平台。投资端则包括小牛普惠、小牛投资两大平台。小牛资本董事长彭铁此前透露,小牛资本将在国内寻找企业并购重组标的,并借机实现上市,彼时已有多个标的正在商谈。记者就与同洲电子的商谈细节、进展采访彭铁,彭铁表示,目前仍处商谈中,不便透露更多细节,以同洲电子最新公告为准。不过券商中国记者从小牛资本某公司中层处获悉,在同洲电子公告前,公司内部员工就已有传闻,称小牛资本已与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初步谈妥股权受让,但并未提及具体是哪家上市公司。小牛资本今晚内部邮件显示,小牛资本集团及同洲电子的实际控制人袁明于日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约定集团或其指定方将收购袁明持有的同洲电子的股份,该股份收购意向已经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同意。内部邮件中特别指出,“该事项属集团重大投资,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未来资本运作尚在筹划之中”。若此项受让最终成行,同洲电子也将成为首家面临股权质押强平风险,却成功寻得“接盘侠”的上市公司,小牛资本也或将借机入主同洲电子。内部邮件内容如下:关于重大收购项目相关事宜的通知各位领导:集团与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52,以下简称同洲电子)的实际控制人袁明于日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约定集团或其指定方将收购袁明持有的同洲电子的股份。该股份收购意向已经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同意,同洲电子将于明天公告(今天晚上已经挂网)。该事项属集团重大投资,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未来资本运作尚在筹划之中,请集团及各成员单位做好保密工作,为了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除公开信息外,请各位务必注意不猜测、不听信谣传、不对外擅自宣传,接受采访的口径统一为“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同时,参与相关工作的同事不得买卖同洲电子股票。791笔股权质押跌破理论警戒线据券商中国记者测算,去年以来一共发生股权质押7050起,涉及上市公司1403家,共有1895.97亿股被质押,涉及市值3.38万亿元。截至目前,两市仍有1591.88亿股未解除质押,涉及市值2.81万亿元。在经历连跌洗礼后,近3万亿市值可否安好?为了解哪些个股存在股权质押爆仓风险,券商中国对此进行了相关数据测算。需要说明的是,测算中主要参照行业惯例,同时保守起见,在测算时对主板股票取4折质押率、对创业板取3折质押率,同时统一取8%的年化融资成本,以及150%的警戒线水平和130%的平仓线水平,并取前复权价以平滑分红影响。考虑到不同机构的的实际操作标准不同,以及股东可以后续补仓和追加保证金,该测算值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就记者测算数据,截至1月28日收盘,一共有791笔股权质押跌破了最初的的理论警戒线,共涉及上市公司345家。就跌破幅度来看,有147起股权质押跌破警戒线比例超过30%,有49起股权质押跌破警戒线比例超过40%,还有13起股权质押跌破了警戒线比例超过50%。其中,大名城在去年6月12日做了两笔股权质押,至今股价已经下跌了76.01%,其跌破理论警戒线比例已达到63.95%。此外,同样跌破股权质押警戒线比例较高的个股还包括用友网络、华胜天成、平潭发展和瑞茂通,他们均在去年6月-7月期间做了股权质押,当时质押股权市值达到12.74亿元&、2.39亿元&、4.2亿元和18.54亿元,截至1月28日,股价已经分别跌破这四笔股权质押理论警戒线的56.70%、56.00%、55.88%和55.87%。券商中国小助手上线啦!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最新净值。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券商中国是由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主管主办的自媒体,目的是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最新权威资讯,资深金融记者全阵容随时为资本市场待命,为您待命。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上证指数今日再度大跌3.55%,收盘仅勉强维持在2900点,据说今天的大跌与市场担心大股东质押股票遭强平有关,据《国际金融报》消息:
受近期股市下跌等因素影响,面对大规模质押风险潮,上海部分银行停止接受中小创票股权质押,仅接受沪深300成分股的质押。而且沪深300的质押率也由常规的50%,下调到了35%至40%。目前银行执行制度非常坚决,如果出现违约,第二天10点前一定要补齐,否则就强行平仓。这消息乍一看就觉得特别惊悚,就感觉整天汹涌的卖盘都是强平出来,如果再来看以下的数据,你可能更觉得心惊肉跳了:
1、2015年以来至日,沪深两市有1341只个股被大股东质押,涉及1525.48亿股,质押市值约2.74万亿;
2、截至昨日收盘,两市有189只个股的股权质押已跌破理论平仓线,涉及质押市值1304.65亿元。另有218只个股的股权质押已经跌破理论警戒,涉及质押市值高达1625.36亿元。两者合计2930亿元;
3、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例大于40%的有12家公司。其中,美锦能源占比达到74.7%;
4、上证所上周的无限售条件股份质押率为37.96%,有限售条件股份质押率为33.98%;深交所上周的无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为33.86%,有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为29.88%;看到以上大股东质押股票的数据,是不是被吓尿了?要按照这个跌法,岂不是有将近3000亿的市值要被斩仓?因为A股对上市公司有形形色色的限售条件,大股东手里拿着一堆股票又换不成钱花,于是质押股票融资就成了潮流,方法就是大股东找券商/银行/资管/信托等金融机构抵押股票,然后贷款,这样不仅可以提前消费,也提高了资金利用率,按照行业惯例,在进行股权质押时,券商一般对主板股票取4折质押率、对创业板取3折质押率,预警线和平仓线多为160%/140%或者150%/130%。若以上述最低比例粗略测算:
假设目前股价为1元/股,质押率为3折,预警线和平仓线分别为150%和130%,则预警价为0.45元/股(1×0.3×1.5=0.45元/股),平仓价即为0.39元/股。那么真的会有2000多亿的资金会被强平吗?显然不是,理论上会被强平不代表实际上会被强平,因为质押股票的多数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人家不是我们屁散拿个几万块在市场里玩,没有风控措施,即使跌破平仓线,大股东至少有以下几项措施防止强平:
1、继续给质押方补充股票,没几个大股东会把所有股票拿去质押的,质押的股票跌了,再给质押方补充点股票就行,不会平仓;
2、大股东质押股票融到的是钱,没有股票补充就还钱也可以,股票也不会强平。
3、质押方一般与上市公司大股东签订股票质押协议时,都有额外的增信措施,比如第三方担保等等;
4 、遇到最坏的情况,既没股票也没钱怎么办,上市公司停牌,至少股票暂时不会跌了,然后再想辙呗;从股灾1.0和股灾2.0时期的经验看,虽然当时市场对大股东质押股票遭遇强平也极为担忧,但事实上也没看到有哪个大股东的股票最后被强平了。关于大股东质押股票的风险,证监会今天也专门做了回应:
我用wind资讯翻了一下大股东质押股票的情况,分别按照两个数据做了排序前24家公司,分别是质押市值最高的和质押股票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大家可以看看,自己买的股票在里面吗,这里面没有质押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数据,有心的同学可以自己去具体看下个股的数据和公告。(注:此数据仅是简单排序,个股具体质押数据详见公告)
这两项数据里,有几个热门股,乐视网、万科A和华数传媒,看起来贾布斯、马云和宝能系的姚老板质押的股票都不少。
质押市值最高24家公司
质押股票数量最多24家公司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 早日达到etf申赎的条件
想当年超日的老板股权都质押了,融的钱搞到国外,基本属于通过质押套现。
这个招术一定有后来者的。
好多企业出问题不是因为企业亏损,而是企业没有流动性,一下子被逼死了。
赵家人果然不一样,停牌就完事。
- 离离原上韭,七岁一枯荣。
- 智商捉急地臆测:90%的A股投资者只占有10%的流通市值
再跌10%,平仓盘蜂涌而出。
- 穷矮挫+无知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A股最大的问题是注册制吗?
显然不是,而是注册制带来的类全流通效应
说实话,就算没有注册制,一夜间把股票全流通了,只怕大盘也要腰斩
- 微信号rain78night
质押出来的钱,拿10%比例现金,卖空期指,不就对冲了,等于高位减持啊。
感觉大股东质押的股票,都是股东比较有激情、有想法、有作为的。
葛总,你的数据错误的,因为你没有汇总,质押市值最高24家公司,质押股票数量最多24家公司,看看里面有多少重复的股票?股票可以分别质押给多个金融机构的。
2.74万亿股权质押风险命悬一线 暂未触发强平
第一财经日报
大盘跌入“2”时代之后,多位市场人士对股权质押的强平风险存有诸多担忧,所幸1月14日迎来反弹行情,这对于一些“命悬一线”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来说,可谓是一剂“救命药”。
  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至日,除已解押的外,沪深两市仍有1341只个股未解除质押,涉及1525.48亿股,参考市值达到2.74万亿元。粗略计算,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部分个股股价跌破理论警戒线或理论平仓线。
  不过,多位券商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目前股权质押遭遇强平的并不多,有些跌破警戒线的可能又追加了保证金或者质押物,但若再普跌,则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部分股权质押命悬一线
  自去年9月初A股市场上股权质押告急第一股顾地科技(10.68, -0.17, -1.57%)之后,近期同洲电子(10.03, 0.00, 0.00%)再爆股票质押风险。在同是非理性下跌的市场形势下,市场再度将目光聚焦于A股这颗类似“杠杆”的炸弹——股权质押风险。
  据Wind资讯统计,2015年以来至日,沪深两市共有1375只个股涉及股权质押,除已解押的外,仍有1341只个股未解除质押,涉及1525.48亿股,参考市值达到2.74万亿元。
  具体来看,有10只个股的未解押股份数达到10亿股以上,其中,永泰能源(3.990, -0.21, -5.00%)未解押股份数最多,为44.57亿股,交易次数7次;新湖中宝(3.580, -0.27, -7.01%)、泛海控股次之,未解押股份数分别为25.98亿股、22.04亿股,交易次数分别为49次和15次。
  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质押方多为银行、券商和信托。质押方会对上市公司现价约定有不同折扣的质押率,来决定上市公司的实际融资额。按照行业惯例,在进行股权质押时,券商一般对主板股票取4折质押率、对创业板取3折质押率,预警线和平仓线多为160%/140%或者150%/130%。
  若以上述最低比例粗略测算,假设目前股价为1元/股,质押率为3折,预警线和平仓线分别为150%和130%,在不考虑红利红股、融资利息、违约金等因素时,则预警价为0.45元/股(1×0.3×1.5=0.45元/股),平仓价即为0.39元/股。
  这意味着,在上述同等条件下,若股价跌幅达到55%时,股价即逼近预警线,若后续股价继续下跌,而股东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或者质押物,股价跌幅又超过61%,这时质押股份便可能面临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以大名城(7.430, -0.45, -5.71%)为例,除去已经解除质押的,其去年4月15日开始质押的那部分股份,目前股价逼近理论预警线;而去年行情达到巅峰时的6月12开始质押的股份,目前股价已跌破最低比例的理论平仓线。
  与大名城类似,分别在去年6月15日和6月16日质押股份的用友网络(20.100, -0.98, -4.65%)、美达股份(9.35, -0.76, -7.52%),目前股价跌幅也已突破60%,跌幅分别为69.31%、64.31%。
  强平风险暂未触发
  今年开局,A股市场便遭遇非理性下跌,沪指9个交易日下跌15.02%,尤其在1月13日沪指跌破3000点时,市场恐慌情绪加重,对股权质押风险的爆发存有诸多担忧。
  “股权质押有苗头,这要是形成强平趋势就惨了”、“不少股价再跌10%~15%就到平仓线了”。在1月13日收盘后,多数市场人士认为,若继续大跌,股权质押风险将显现。
  所幸的是,1月14日沪指低开高走,站上3000点关口,市场走出反弹行情,近三成个股涨幅超过5%。“估计不用强平了吧,小票普遍涨5%以上。”一位投行人士称。
  “基本我们做的股权质押还没有强平的情况,也还未碰到股价跌破警戒线的情况。”一位券商资管人士称。
  多位券商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目前股权质押遭遇强平的并不多,有些跌破警戒线的可能又追加了保证金或者质押物,但若再普跌,则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在一家大型券商机构看来,风险首当其冲的可能是控股股东将手中的股份全质押出去的,其股价大跌后,大股东增加股票抵押回旋的余地就较少,目前两市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了全质押。
  “若遭遇强平,有些上市公司可能发生大股东遭强平易主事件。”一机构风控人员称。
  在业内看来,质押股份占总股本比例较大的股票、质押股份数占所持股份比例较大的股票、质押股份市值大的股票以及质押股份股价出现暴跌的股票,需要重点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陆续公告着股东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的事宜。上述券商资管人士称,在目前的低位行情下,股东做股权质押的安全垫相对较高一些。
  据数据显示,上证所上周的无限售条件股份质押率为37.96%,有限售条件股份质押率为33.98%;深交所上周的无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为33.86%,有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为29.88%。
部分银行停止接受中小创类股权质押
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独家获悉,受近期股市下跌等因素影响,面对大规模质押风险潮,上海部分银行停止接受中小创票股权质押,仅接受沪深300(, -102.84, -3.19%)成分股的质押。而且沪深300的质押率也由常规的50%,下调到了35%至40%。目前银行执行制度非常坚决,如果出现违约,第二天10点前一定要补齐,否则就强行平仓。
  2850点或成最后一根稻草
  Wind数据显示,大名城(7.430, -0.45, -5.71%)、用友软件、锐奇股份(11.800, -0.87, -6.87%)、瑞茂通(15.170, -1.02, -6.30%)、华胜天成(16.230, -1.07, -6.18%)等,股票折价率较高。以锐奇股份为例,该公司股票质押起始价格为36.29元,截至1月13日收盘,该股股价为12.67元。理论上,锐奇股份早就突破了平仓线。
  “公司大股东在2015年6月质押股票后,股市出现快速下跌。之后,大股东在2015年8月份又继续质押股票,这部分股票是追加的抵押品。”锐奇股份董秘办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如果公告没有追加抵押品,可能是大股东用现金补全了,因为现金补全是不需要公告的。”
  目前,锐奇股份合计质押股份约为15%,而公司实际控制人共持有26%的股份。
  1月13日A股继续大跌,“股票质押触及平仓警戒线”的恐慌迅速发酵。
  1月14日的反弹让很多上市公司松了口气,但警报却并未完全解除。银行和券商等机构人士表示,近几日都在密切监测盘面,随时要求客户补仓。
  银行内部人士表示,目前银行正在进行压力测试,测试大盘能否跌到2850以下。初步测算,下破2850点股票质押风险仍然可控。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如果跌破2800点,就“受不了了”。
  189股股权质押跌破平仓线
  东方财富(41.270, -1.68, -3.91%)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收盘,两市有189只个股的股权质押已跌破理论平仓线,涉及质押市值1304.65亿元。另有218只个股的股权质押已经跌破理论警戒,涉及质押市值高达1625.36亿元。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两市共有1354只个股涉及股权质押,目前仍有1302只个股未解除质押,涉及2144.93亿股,市值达到3.14万亿元。
  按照行业惯例,在进行股权质押时,券商一般对主板股票取4折质押率、对创业板取3折质押率,以股价的160%作为警戒线水平,以股价的140%作为平仓线水平。
  以此计算,目前两市已有189只个股的股权质押已跌破理论平仓线,涉及质押市值1304.65亿元。另有218只个股的股权质押已经跌破理论警戒,涉及质押市值1625.36亿元。两者合计2930亿元。
  外界担忧,一旦发生股权质押平仓的问题,这将导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失去稳定性,实际控制人将面临更换;另一方面,随着被质押的股份在二级市场大量抛售,将会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的打击。
  《国际金融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拨打了瑞茂通、万泽股份(9.45, 0.00, 0.00%)等股价跌破理论平仓线和警戒线的上市公司。除了未接通的以外,口径极其一致,均表示,公司已经注意到媒体有关股票质押的报告,公司已经加强了与大股东之间的沟通,一旦有增加股权质押品的信息将发布公告。
  实际上,除了这些逼近理论平仓线和预警线的公司之外,还有一些股权质押比例较大的公司也值得关注。
  统计显示,质押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大于40%的有12家公司。其中,美锦能源(9.53, -0.60, -5.92%)占比达到74.7%。
  就股权质押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美景能源,该公司办公室人员以董秘和证券事务代表繁忙为由,拒绝了采访。
  质押占比在48.3%的泰禾集团(23.00, -0.85, -3.56%),该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尽管公司质押股权占比较高,但公司股价距离警戒线和平仓线还有一段距离。
  该人士表示,泰禾集团股票质押警戒线在18元左右,平仓线在13元左右,而目前公司股价在23元以上,距离平仓线还有一段距离。
  而对于一些股价相较质押时大幅下跌的公司来说,就只能寄望大股东追加抵押品和现金。
  机构念“紧箍咒”
  面对大规模的质押风险潮,银行、证券等相关机构早已坐不住,都开始对客户上“紧箍咒”了。
  一些家券商人士透露,经过要求,已经有部分股票跌破预警线,采用现金的方式补足。
  机构这做法并非没有先例。
  2015年 8月 27日晚间,顾地科技(10.68, -0.17, -1.57%)接到控股股东通知,其质押给海通证券(12.600, -0.26, -2.02%)的部分股票临近平仓线,成为去年市场首例类似事件。随后的 9月,A股市场临近警戒线的股权质押笔数达近 400笔,但很快市场转暖,危机并未进一步显露。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股权质押风险积聚时,国家队开始大手笔入场托市。
  东方证券(18.260, -0.81, -4.25%)首席投资顾问沈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股权质押风险仍然可控。主要原因在于,此次市场调整与2015年6月时暴跌截然不同。因此,从估值回归的角度来看,2850点附近,市场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大,市场存在反弹的需求。
  海通证券总经理助理陈春钱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去年11月末,沪深A股场内股权质押融资的整体规模为6000多亿元,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20多家公司有5000多亿元股票质押融资触及平仓线”的统计缺乏客观依据。
  陈春钱指出,在股票质押融资方面,有多重风险控制手段。其一,两个交易所对股票质押融资的集中度有窗口指导,要求券商进行相应管控。其二,券商自身在创新方案中会有股票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手段,严格控制风险。券商通过折扣率和相关增信措施等,对股票质押融资行为进行管理。
  陈春钱还表示,因为市场的波动,个别公司触及警戒线的,大股东会通过补充质押和其他增信手段或部分还款措施来锁定相关风险。经过A股上一轮的异常波动,各券商都已经提高和优化了原有股票质押融资的相关风控措施,不会累积相应风险。从实践情况看,大股东通过股票质押融资触及到预警线或者平仓线之后,极少会通过二级市场抛售来锁定风险的情况,也极少用股票质押融资变相减持的情况。因此,对二级市场交易产生实际上的冲击不大。
  或成另类减持通道
  有业内人士担忧,A股出现大规模的股票质押平仓时,这或许会成为股东减持的另类渠道。
  持有该观点的人士认为,本轮股权只要主要集中在6月份,彼时是A股行情最好,市值最高的阶段,股票质押也就集中在那段时间里。就算按照平仓的来做,依然能拿到客观的收益。统计显示,2015年股票质押期间,暴风科技(95.830, 0.00, 0.00%)、迅游科技(67.000, -6.00, -8.22%)、唐德影视(71.490, -1.17, -1.61%)、腾信股份(28.240, -1.17, -3.98%)等股价都在170元以上。目前这些公司的股价都跌倒了100元以下。
  2014年下半年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大规模增长。安信证券指出,这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现金流紧张导致对资金诉求强烈;另一方面也因为资本市场上涨促发了大股东股权质押的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质押融资主要用于大股东收购及并购,对实体经济发展和优化上市公司业务结构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越来越得到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认同。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所整合的项目不断注入到上市公司,既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最终也化解了大股东的债务风险。作为一种融资手段,无论对上市公司优化调整,还是支持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股票质押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也是券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去年暴跌期间,一出现股权质押可能大面积违约的事情,国家队就出手了;1月14日历史重演,上证综指重回3000点,投资者迫切等待再来两根阳线改变信仰,只是这场逆转大戏能否持续还需要PK很多的利空因素。目前来看,股票质押问题还未完全消除。(国际金融报记者 宋璇)
上面两篇报道部分数据来源出处,Wind资讯,东方财富Choice数据,这部分供参考。没有实名出现,而是相关人士或者内部人士,这部分不知道,自行判断。
- 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本金
把银行拖进来了反而股市不敢乱跌了
- 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本金
把银行拖进来了反而股市不敢乱跌了
- 80后IT男
让质押强平, 是大股东套现的手法吗?
银行根据股票市价来放贷我觉得不合理有漏洞,难怪垃圾股价格高高在上呢,原来可以押给银行啊,银行应该根据市价和净资产的较小的那个来算质押率。
质押不可能按市价的。银行又不是傻逼,大股东那么多票,强平也卖不掉。
看看港股的中国煤层气,人家的强平,股票一天跌90%多。真触发强平,又是金融系统的系统风险。国家又要出手了。不出,大家都死。
- 人多的地方不去,那里没有啥好事。
股市绑定金融,要死一块,不救不行。
感觉只能相信党相信政府了
事实上4000点的高位国家队就开始进场托市.4000点的沪深绝对不便宜.创业板也是天价.用上真金白银实际上就是为了避免质押跟融资爆仓对银行跟信托体系形成伤害
所以你最不应该相信的反而是某些人.这次股灾.最后也是用老乡别走的方式让散户稳住了强平的压力.类似于当年的国企员工下岗.啥补贴也没有.反而是有些人贱卖国企资源发了大财
类似于房价越限越贵.说了稳房价深圳上海又嗨上天了.深圳限牌前几天还公开辟谣说没这回事
只是不想让你先跑罢了.让领导先走.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本年度最大的利好,没有之一
有没质押比例前20名?
投机赌徒该死就要死,想永远绑架中国经济下去吗?
- 退休老夫
寻根究底,天朝股市危机的来源是,现任领导只看到牛市有利的一面,大张旗鼓搞杠杆型人造牛市;
把股价拉高到天花板,人家不大量质押股票才怪咧;
几块钱一股的股票,上涨到一百元,当然会先换一些钱再说呀。。。。。。
《疯牛之罪 罪在何处 最在何人》是老夫去年的帖子;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类似的危机还会不断。。。。。。
- flora and fauna
银行出手消灭脑残恶庄利国利民
- 90后单身有为青年
股权质押市值5000亿,可是今年这几天都蒸发了多少万亿了?股权质押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质押强平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 人事,天命,共心。
黄鹤楼上看翻船,好不快活
- 欢迎加入割总的知识星球,ID:
看起来有没有强平是需要券商首先向交易所申报的,强平信息交易所数据很全面,证监会更是全面掌握。
第三十一条
违约处置申报是指发生约定情形需处置质押标的证券的,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业务协议》的约定向上交所提交违约处置申报,该笔交易进入违约处置程序。
 2、问: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的股票中有5000多亿市值因价格下跌触及平仓线可能被平仓处置。请问具体情况如何?
  答:媒体报道有误。根据我会掌握的数据,截至1月14日,场内股票质押业务低于平仓线的融资余额为41亿元,占整体规模的0.6%,多数借款人通过追加担保物等措施消除了平仓风险,目前整体平均履约保障比例约280%。截至目前,尚未出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因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而平仓的情况。
按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的说法,股票质押业务总额才6833亿。而且这个是官方数据,跟Wind数据是打架。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至日,除已解押的外,沪深两市仍有1341只个股未解除质押,涉及1525.48亿股,参考市值达到2.74万亿元。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的感觉,这么少的话当时风风火火救市究竟为的是哪般?而且那会是动用了一两万亿真金白银。。。砸进去这么多,当然现在结果也都看到了。。。
理性告诉我这个是官方数据,常识告诉我你妹这不科学。
可能发生的,一定会发生
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份质押,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股票质押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传统的股票质押是场外业务,一般是大股东向信托或银行借钱,然后去中登公司做登记,手续繁琐,且违约处置比较复杂,需要经过法院判决或仲裁;而股票质押式回购是场内交易,属于交易所推出的标准化产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一切在场内完成,融资快速,并且可以快速平仓,而不用经过司法程序。事实上,从2013年5月推出这项业务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票质押大多选择了后一种。
即使低于平仓线,也只有股票质押式回购这部分场内业务可以被立即执行强平,而场外部分是不可能立即强平的。一个是官方统计,一个是民间机构的统计,数据之差简直是天上地下。即使考虑到14号股市有所反弹,这个差距之大仍旧是难以理解的,并会导致投资者的判断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合理的解释是,
Choice的统计包含了场外股份质押部分,而且这部分比例相当之高。
- 智商捉急地臆测:90%的A股投资者只占有10%的流通市值
我想应该是这样:股票质押式回购是通过券商完成的,如证监会所公布的,这部分是6833亿元。
而通过中登公司进行的传统股票质押是在场外进行的,到了平仓线,需要有一道大股东交出股票所有权的手续,再到中登公司办理变更。或者银行手执仲裁书or司法判决到中登公司办理变更。这部分得有两万亿元。如果这部分出了问题,由于处置手续特别繁琐,耗时较长,有可能对银行资产产生更为不利之影响。此种质押发生问题,对股市基本面的影响是巨大的。
又会出现千股停牌的奇观了。
- 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看准了方向和品种2有安全边际的下重注
说白了银行自己傻逼被联合炒作中小创的游资和股东上了套
现在被逼的国家出手,全民买单
这就是某些领导乐于见到的人造牛市,根本没想过牛市里挣到的钱最终肯定有人要买单的
- 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看准了方向和品种2有安全边际的下重注
还有,我一直都认为靠规定限制大小非套现是不合法制精神的,现在来看也不符合经济规律
水总会找到出路,再高的堤坝也会被洪水冲垮
强平只是把股票直接抵给借钱的银行或机构而已,又不是直接在二级市场套现,除非持有的机构立马一起跑掉,否则即使各种强平,也是阴跌走势
楼上洛阳铲…
不过这两年的贴,随时可以翻出来看,一点都不过时。挖坟挖出艺术来了…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质押平仓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