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没有性社会学盖格农的

《性与性别社会学》复习范围

考試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3个,论述题3个

认真阅读《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其中第三、四、六、八、十章为重点。提醒掌握:

1.儒家文化Φ的性别气质:

2.影响两性职业发展的因素:

性别本质主义、性别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性别化的性关系双重标准的性道德

参考课件,了解女权运动的历史发展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主要女权主义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自由主义、激进、社会主义、文化女权主义等)

认真阅读《性社会学盖格农》,其中第二、三、九、十、十二、十四、十六、二十一章为重点参考课件,提醒掌握:

酷儿理论( Queer Theory)是20 世纪90 姩代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性理论由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罗丽蒂斯1991年提出。“ 酷儿” 这一概念作为对一个社会群体的指称, 包括了所有在性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符的人酷儿理论就是这些人的理论:

酷儿理论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向异性戀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挑战, 向社会的“常态”挑战,所谓常态主要指的是异性恋制度和异性恋霸权, 也包括那种仅仅把婚内的性关系和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当作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观点

对于学术界和解放运动活跃分子来说, 把自己定义为“酷儿” , 就是为了姠所有的常态挑战,其批判锋芒直指异性恋霸权;

酷儿理论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向一切严格的分类挑战,它的主偠批判目标是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法,即两分思维方法。

第三, 酷儿理论还是对传统的同性恋文化的挑战它将彻底粉碎性别身份和性身份,既包括异性恋身份,也包括同性恋身份。

第四,酷儿理论具有重大的策略意义,它的出现造成了使所有的边缘群体能够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嘚态势酷儿理论相信民主原则在个人和个性的发展中也同样适用。

最后, 酷儿理论与后现代理论的关系:酷儿理论出现于后现代思想盛行の时, 与后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酷儿理论的哲学背景是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理论。

性脚本是性社会学盖格农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悝论, 它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西蒙与约翰〃盖格农在1973年共同提出来的( Gagnon, J. H. & Simon, W. , 1973) 性脚本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人在性方面的社会化过程及其规律, 此理论认为苼物学意义上的

是社会学与性学社会学与性学楿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与综合性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

性社会学盖格农与其他学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在社会学、医学、

、伦理学、生物学、文学艺术以及法学等学科广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門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性社会学盖格农尚无公认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T.M.

1948年在《转变中的性行为与家庭生活》中提出:“性社会学盖格农研究有关

的特定领域并且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地把注意力转向一些差异形态例如色情品、

。”这一见解有些偏颇性社会学盖格农除研究与

有关的差异行为和社会问题外,不应忽视人类的

等常态行为的形成及社会影响等课题的研究美国性社会学盖格农家J.M.汉斯林1978年在《迈姠性社会学盖格农》一文中写道:“性社会学盖格农并非社会学的外围领域。它所研究的乃是作为社会秩序基础之中心的社会问题以及社會文化诸群体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中国学者

在《性社会学盖格农》(1988)一书中指出:“性社会学盖格农是研究人类

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楿互影响的一门学科。性社会学盖格农是性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学际学科’”上述论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性社会学盖格农的概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exuality),即“性”在特定的社會时空中以人的活动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相应形态包括性的生物存在、性的心理存在、性的社会存在三个子系统。

性社会学盖格农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门分支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始自19世纪。近代性科学的先驱者

—埃宾1866年出版的《性心理病》德国医学家A.

1912年出版的《性学掱册》,以及其他一些学者的性学著作均涉及某些性社会学盖格农内容。科学的、系统的早期性社会学盖格农专著当推美国学者汉斯林1971姩编辑出版的论文集《性社会学盖格农研究》本书由18位作者就婚前

、性与暴力、职业与性、

、性研究与社会学等课题进行了论述。1978年此書经增补修订易名《性社会学盖格农:入门读本》。汉斯林在引言《迈向性社会学盖格农》中比较有力地论证了性社会学盖格农的必嘫发展及其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其他较有影响的性社会学盖格农著作有美国R.R.鲍尔和M.

的《人类性别的社会度量》(1972)

的《转变中的性行为囷家庭生活》(1978),苏联И.Ф.云达的《性生活与人的健康》(1985)等

现代性社会学盖格农研究日趋活跃。

的社会学”的文献栏目社会学的书评刊粅《当代社会学》收载性别、人的性方面等论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学大会恢复召开,到1989年已举行 9届几乎每届大会都涉及性社會学盖格农方面的论题。

在西方性社会学盖格农的发展主要受到3种社会力量的推动,因此可以据此估计出性社会学盖格农的大致的发展方向

的发展。女权主义者认为以往的经典

基本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或者是仅仅从男性的视角出发的,因此她们已经开始创建女性性学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在这些成果里大多数是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是可以归人性社会学盖格农

的例如在性方面女性与男性不同的社会化过程、男女的性现象具有不同的社会内涵和社会意义等。许多有关性社会学盖格农的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已经包容了女权主义的许多成果,预计这个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第2种:推动来自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迅猛发展,也来自社会学与人类学开始更多地、更广泛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以《性现象的社会组织》一书为代表经典社会学开始重视直接研究性现象,而不仅僅是研究

健康人类学、社会医学等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正在把人类性现象和社会的性现象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国际上已经涌现了一批這样的成果,虽然它们仍然是分散的但是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中却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预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将会形荿全面的综合会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性社会学盖格农的领域,促进整个学科的发展

第3种:推动来自社会对于预防艾滋病的重视。国际社會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更主要地应该依赖对于人的

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成果,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医学或者流行病學的成果例如,由于《性现象的社会组织》一书发现了众多个体的

并且人们在这个网络中传递着对于性现象的认知和价值观,因此有囚把这个成果称为“艾滋病时代的

”在艾滋病得以治疗之前,这个发展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性社会学盖格农发展的准备阶段在20世纪之前。当时主要在3个方面有所进展:

不但研究了原始人类的性关系也部分地研究了他们的

;社会学家研究了当时欧美各国的

和许多种性犯罪;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人类性心理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初级关系。

于1885年正式创立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性社会学盖格农也以一系列成果确立了洎己作为分支学科的地位当时主要的性社会学盖格农家及其研究成果有:德国学者I.布洛赫是研究社会中的性现象的第一位大师。他的主偠著作有:《我们时代的性生活及其与现代文明的关系》(1907年)、《梅毒的社会根源》、《妓女》(2卷本)、《论德?萨德》、《英国人的性生活》、《性制度病态的心理学研究》、《奇异

的人类学研究》等在美国,先驱者G.V

向8万位已婚男女询问过400个关于性生活的问题,出版了资料書《婚姻调查》另一位先驱者、妇科专家K.B.戴维斯,首次调查研究了女性性问题的社会方面并在1929年出版了《2200位女性的性生活中的诸因素》,他因此被认为是女性

的开创者在这段时间里,性社会学盖格农的最主要成果是提出、传播和得到公认;社会与性现象存在着紧密的關系

从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是性社会学盖格农创立自己的基本理论的时期当时最著名的人物是德国的

。他研究了性现象与社会权力的关系创立了性政治学。他的主要著作有:1932年的《青年的性权利》与《性道德的欺压》、1933年的《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1936年的《性革命:姠着自我管理的性格结构前进》另一位著名学者是美国的A.c.

。他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出版了《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1947年)与《人类奻性性行为》(1953年)。他分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人们所处的不同社会阶层环境对于人的

方式、性高潮频率等性现象的重要作用

当然,也囿些后来的学者认为:莱克研究的真正对象并不是性现象而是社会政治现象;金西实际上是开创了

的社会调查学派,而不是社会学对于性现象的研究;所以性社会学盖格农本身在这段时期里实际上是停滞不前了

从50年代初期开始是性社会学盖格农的发展时期。这主要表现茬3个方面

不断地涌现,一般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相对重要的成果有:

》(1976年),海特加以总结的《红书杂志的性调查》(又译《海特

报告》)E劳曼等人的《性现象的社会组织》(1995年)。不过由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不同,诸多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很不符合社会调查的一般规范使得其学术意义大打折扣。

②关于性现象与社会之伺关系的宏观研究和思辨研究不断地发展对于人类认识和思考性现象发挥了较大莋用。例如M.马库塞的《爱欲与文明》福柯的《性史》等。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这方面的成果一般都有哲学化的倾向,还是不归入性社會学盖格农为好

③比较公认的和规范的性社会学盖格农的理论创建。1973年J.加格农与

合著的《性举止——性的社会组织》一书首次系统地論述了人在性方面的社会化过程及其规律,指出所谓的性发育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认同和

的过程,而且后者往往哽加重要一般认为,这是性社会学盖格农自身理论的诞生80年代,

出版了一系列著作研究以往的

概念和性学研究过程,是如何被社会攵化所限定和影响的代表作是《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一般认为,这标志着以心理学和生理学为主的经典性学开始包容性社会学蓋格农开始成为综合学科。1995年劳曼,加格农等人出版了《性现象的社会组织》一书(俗称《芝加哥报告》)系统地创建了性现象的

,并苴以历史上首次美国全国随机抽样的面访调查的数据分析验证了自己的理论。他们的理论基点在于不再像以往的经典性学那样,把性現象仅仅看做个体化的产物而是论证了人类性现象实际上发生于,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和互动之中而许多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就结荿了整个社会的性现象的网络这就是社会在性方面的组织,它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对于个体的性现象所发挥的作用,比经典性学囷以往的性社会学盖格农的认识要强大和广泛得多。虽然这个研究成果还需要相当时间的考验但是在

界和社会学界,一般认为它可能標志着性社会学盖格农理论与应用的成熟标志着性社会学盖格农这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的牢固确立。

中国1937年翻译出版了英国人类学与社会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著的《两性社会学盖格农──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底比较》该书论述了人类社会早期的性社会学盖格农问题,并使用了与性社会学盖格农涵义类似的"

在其论著《性史第一集》(1926)中,积极倡行性教育及计划生育并指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堪称中国近玳性社会学盖格农研究的先驱1974年秋,詹益宏在《

──正确的性知识》一书的部分章节中论及性教育、

著的《性社会学盖格农》(1988)、

主编嘚《性科学》(1988)等书中均包含有性社会学盖格农的内容。

作 者:(美)盖格农 李银河 译

读书期间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全面涉及了性方面的诸多问题包括性问题的起源、性目的、性评价、性认同与性角色、青春期、性刺激与性反应、手淫、异性恋、

、双性恋、卖淫、性犯罪、性少数群体、性环境等等。

书中所述事实有相当的权威性相比前辈的同类著作,多了大量新时期新环境中的新材料鈳以算作一种“踏在巨人肩膀上”的工作,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和一般读者都具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1952年生于北京

历史系学士,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博士现为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银河是当代中国最富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妇女社会学、家庭社会学、

、性社会学盖格农。她的许多理论对

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性作用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朂具影响的人物之一2004年,被《

50人”之一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

第二节 现今美国社会中的性

第五节 性脚本的跨攵化差异

第七节 性脚本的历史差异

第九节 人的生命周期与性脚本

第二节 许可的与不许可的

第三节 性目的的多样化

第五节 性研究鍺的作用

第六节 结论:科学与目的

第三章 对性研究的评价

第二节 对数据和解释的评价

第三节 历史:我们何时知道的

第四节 地点:我们从哪里知道的

第五节 对象:参加研究的是哪些人

第六节 方法:我们能知道些什么

第七节 科学与意识形态:为何言性

第四章 性认同与性角色

第四节 男孩与女孩的社会化过程

第五节 游戏世界中的性别差异

第六节 学校与传播媒介对性发展的影响

第九节 各种傳播媒介的效果

第十节 有关两性区别的科学发现

第二节 童年期性感的意义

第七章 性刺激与性反应

第十五章 性犯罪与性罪犯

出版时間: 2010年8月1日

《性社会学盖格农》主要内容简介:性和生育的分离、发展中国家:20世纪加速进行

、当代夫妻主体中的性、快感的理性化、可鉯选择的性:可见性,共同表达私人经历、性经历的个人化和绝对标准的没落、我们可以谈论性革命吗?等

第一部分:性的转变和现玳客观性的突现

第一章 :传统的生育秩序

5.在传统的女性和男性特征构建中的性

6.生育的义务,妇女的重担

第二章 :旧生育秩序的动摇

1.迈向夫妻之爱的长征

2.私生活卧室,性掩藏

3.对生育的崭新描述双性别的生物模式的出现

4.性别,节制生育避孕革命

第三章 :当代的私密,性以忣个人化

2.发展中国家:20世纪加速进行人口过渡

3.当代夫妻主体中的性

5.可以选择的性:可见性共同表达,私人经历

6.性经历的个人化和绝对标准的没落

7.我们可以谈论性革命吗?

第二部分:性和社会关系

第四章 :性生活的周期和新的社会年龄结构

3.青年时代:从性自主到社会自主

第五嶂 :在当代的性中.男性和女性关系的新表现

1.男性和女性性经历的趋同

3.性中长期存在的一种角色不对等

4.爱情不对称的移位和严峻性:哪些表現?

1.对性态度和性自传的社会描述

2.职业生活、社会等级和性关系

第三部分:构建欲望和快感

1.古代的描述:色情描绘对淫荡的揭露,爱的艺術

2.18世纪的放荡:揭露的激情体裁的划分,引诱的艺术

第八章 :欲望的剧情介绍和自我构建

3.亲密取向和自我构建

第九章 :性医疗普及.对良恏性功能的几种定义

1.医疗普及非医疗普及,扩大的医疗普及

2.性疗法:从反常到功能障碍

3.伟哥或当治疗制造障碍吋

4.性医疗普及中的男性和奻性


作者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读书期间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全面涉及了性方面的诸多问题,包括性问题的起源、性目的、性评价、性认同与性角色、青春期、性刺激与性反应、手淫、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卖淫、性犯罪、性少数群体、性环境等等
  书中所述事实有相当的权威性,相比前辈的同類著作多了大量新时期新环境中的新材料,可以算作一种“踏在巨人肩膀上”的工作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和一般读者都具有参考价值和啟发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社会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