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简介救火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p&这篇文章即问题:&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区别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a& 下我的回答的整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p&&b&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br&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br&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br&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以上内容的关系。&br&&/b&&br&&br&&b&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b&&br&&br&很明显,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必须要回到经济思想史的河流中去寻找。&br&&br&『经济学』(economics)这一词直接来源于希腊语的 ο?κονομ?α,即oikonomia,其中的&i&oikos&/i&指家庭,&i&nomos&/i&为规则或法度,所以会有人称之为『家计学』。而随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概念第一次登上舞台,应该是17世纪法国人孟克列钦(Montchre'tien)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随后的很多经济学著作都以『政治经济学』为名,如萨伊(Say)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穆勒(Mill)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br&&br&在这个阶段,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或君主如何增进国家财富、保障国民生活等问题。例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就是:&br&&blockquote&作为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blockquote&而萨伊则强调了,要把 “研究社会秩序所根据的原则的政治学”与“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政治经济学” 区别开来 。于是我们看到了『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分野。&br&&br&有的同学还是不理解Political Economy和Economics的原初区别,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关于从政的学科,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Economy (oikonomia)最初是『家计学』,研究的是一个家庭的收入,而色诺芬的著作中包含的内容其实并不仅仅是『家庭收入』,甚至还包括了为人、修身的问题,所以目前国内的古典学界都倾向于把这本书叫做《齐家》而非《经济论》。而Political Economy是如何从『家计学』派生出来的?很自然的理解就是『以国为家』,考虑一国的收入,从『齐家』走向『治国』,所以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的代表著作是叫做《赋税论》、《政治算术》;大卫·李嘉图的诸多手稿都是关于『反谷物法』的斗争了。&br&&br&&br&时间走到19世纪的下半叶,经历了马克思的严峻挑战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亟待解决自身的问题。在著名的『边际革命』以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对国家的财富积累生产转向了个人行为和市场价格的变化,内容的变化引起了名称变化,出现了对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的批评,一些人主张改变政治经济学的名称,将政治经济学改名为财富学或努力满足人类需要的学说。最早提出用『经济学』这一名称的,是边际革命发起者之一、新古典奠基人之一,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Stanley Jevons)。他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版序言里指出:&br&&blockquote&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双名,比较麻烦,应尽早放弃。最好的名称是Economics (经济学),因为它既与旧名称比较接近,又在形式上与从亚里斯多德开始就已通用的Mathematics(数学)、Ethics(伦理学) Aesthetics(美学)等学科名称类同。 &/blockquote&『经济学』这一名称的广泛使用,应当归功于马歇尔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他所创立的新古典理论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随后,罗宾斯在著名论文《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br&&br&由此,新生的『经济学』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在名称和内容上就彻底地分开了。&br&&br&&br&需要指出的是,在马歇尔到萨缪尔森的时代,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分并没有那么彻底,而是在很多时候作为同义词出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就多次用『政治经济学』来指代『经济学』。&br&&br&随着博弈论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革命,以及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兴起,经济学分析方法向其他学科问题领域的渗透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我们一般称为『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关于『新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有 &a data-hash=&ec8f4d5b1d94b3da11accb5&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ec8f4d5b1d94b3da11accb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徐轶青& data-hovercard=&p$b$ec8f4d5b1d94b3da11accb5&&@徐轶青&/a&先生的回答珠玉在前,我水平有限,不再赘述。&p&(&br&&br&&b&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br&&/b&&br&这个问题,如果展开了说,可以组成好多篇论文,我在此只简单地说一点。有兴趣的可以去读一读吴易风老先生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的相关论文。&br&&br&这个问题下有的答主,直接地把『国内的』的政治经济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私以为这是欠考虑的。因为国内有以北京大学姚洋老师、我院聂辉华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主流学者,所做的工作正是前文所提到的『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把他们这些人的努力抹煞了,我以为是不太公平的,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姚洋老师前几日还在发声,要『构建中国新政治经济学,从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总结经验』,虽然他是挂着我们这只不耐看的『羊头』,来卖他那好看得多的『狗肉』,我还是希望能与之划清界限,毕竟『新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上的区别。&br&&br&还是回到思想史上来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最初的名字是叫《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他之前的英、法、德等各国政治经济学理论(或者说『国民经济学』)进行的批判。在经济思想的图谱上,他所直接继承和发展的,是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这一点上,他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的理论,从而避免了导致李嘉图体系解体的危机。&br&&br&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生产理论,经济学家们就不得不接受『剩余价值』和『剥削』等概念,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合法性就遭到了质疑。所以马克思以后,劳动价值论就必须被主流的经济学家所放弃,经济学需要有一个新的价值理论,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边际革命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理论。&br&&br&(插播一段私货。边际效用理论看似提供了一种价值理论,实际上是取消了价值理论。主流经济学中的商品是不存在相对稳定的内在价值概念的,进而『价值』和『价格』在很多地方都是混用的。)&br&&br&由于马克思理论逻辑的严密性,一旦接受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就不得不接受他的其他结论,所以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理论中遭受攻击最多的。这里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价值转形』问题,即『价值如何转变为价格』的问题,最早由德国的经济学家鲍特凯维茨提出,马克思所提供的数学解法是存在问题的,此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斯拉法提出的纯商品体系取消了劳动价值论,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发展;另一种更通行的解决方案则是学习主流经济学,先不管它,用一个劳动价值论的MELT新解释把问题悬置起来,去研究更紧迫的现实问题去。&br&&br&为什么说后一种做法是学习主流经济学呢?因为上个世纪曾有过一次著名的『两个剑桥』论争,讨论的结果是代表主流理论的一方失败了,边际效用理论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主流学界选择忽略、悬置了这个问题,先去研究现实再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古典和马克思还真是没办法互相嘲笑,都有问题。就好像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黑拉卡托斯,在他的《科学的研究纲领方法论》里面攻击马克思主义『没办法预言未来的事实,所以不是科学理论』,读到这里,我真是替所有的经济学研究者抹了一把汗,我们是不是需要比一比『谁更不科学』呢。&br&&br&我在文章开头的时候提到了&b&『异端』&/b&这个词,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而是经济学家们统一的偏好。把mainstream称作正统(orthodox),其他的理论则都是异端(heterodox),到现在,异端经济学(Heterodox Economics)倒是成了『Heterodox』这个英文单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了。&br&&br&知乎上有很多人都持有这样一个观点,『马克思的经济学早就在全球范围内被否定了,只有中国人还在学习』。遗憾的是,即便是AEA(美国经济学会)也不敢声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死了』,还是得把我们这些异端放在一个筐子里装起来,放在JEL的B类下面,作为『现存诸异端』的一部分,即使我们研究的问题包括了价值理论、生产理论、增长理论等很多其他问题,我们丢不掉的就是这个标签。&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b720a124e11bcb29d74f127a5feccf4_b.pn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b720a124e11bcb29d74f127a5feccf4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8acbd26cdc3a2f271eec6_b.png&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figure&遗憾的是,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还是没有能够超出马克思及其继承者的理论视域。我们依然存在着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我们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如果哪一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再是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在资本主义的体系下不会出现『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所有劳动者都并非『自由得一无所有』,而是实现了真正的积极的自由,那么,即使让我们的理论彻底死了,被放在经济思想史的神龛上供起来,过年过节的时候提一提贡献,换后人几句感叹,我们也甘心了。&br&&br&可是现在,在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完全过去的现在,如果就像姚洋先生在《构建中国新政治经济学》里说的那样,马克思是『老政治经济学』的代表,其内容应该被『新政治经济学』所超越,恐怕有点操之过急了吧。&br&&br&说起马克思对现代经济理论的贡献,很多非专业人士都会觉得马克思主义只会搞阶级斗争、政治运动,而在现实经济领域的研究上毫无建树,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出于政治需要,马克思主义者们忽略了现实问题的研究,存在教条或僵化的现象,但是不代表全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脱离实际的,因为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决定了,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必须是建立在对现实经验的总结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方法论特征就在于,他认为经验现象背后必有其本质的规律,研究工作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才有了他的全部概念体系。而我理解的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可能是因为休谟问题太过深刻,导致归纳逻辑被许多人所排斥,在研究的时候采用的就是继承自李嘉图,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学者的『抽象演绎法』,或者干脆抛弃了建立逻辑因果性的努力,只寻找现象之间相关性,总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经验规则。(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欢迎批评。但是我觉得讨论经济学问题的时候,休谟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计量经济学试图从相关性中寻找因果性的努力,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也是对休谟问题的一个回答。)&br&&br&还是说马克思的贡献。他建立的两部门再生产模型,批判地继承了&b&魁奈&/b&的《经济表》,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模型,也是最早进行经济学数理化努力的尝试。在主流理论那里,它被新古典的Solow-Swan模型所取代,原因是Solow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现实统计。(当然,我觉得这里所谓『更好拟合现实』是有问题的,因为GDP等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就是为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所设立的,而马克思的时代不存在这样的统计,在设立模型的时候自然无法考虑拟合的问题。)不过,&b&列昂惕夫&/b&(Liontief, 1973年诺奖得主,曾任AEA会长,前文提到的鲍特凯维茨的学生,也是索洛、萨缪尔森等人的老师)所创立的投入产出体系,很明显地带有马克思的痕迹,当然在他口中,他是『把马克思作为一个古典经济学家来继承』的。现在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研究,都是基于这一体系,来对现实经济结构和运行做出分析判断。&br&&br&总得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研究的都是现实经济运行当中的规律,只不过马克思的表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主流经济学的表述则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两者最主要的分野,在价值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是劳动价值论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而主流经济学则坚持边际效用理论和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强调自身的阶级属性、历史属性,认为资本主义有其内在的限制,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个阶段,主流经济学则秉持历史终结论,取消自身的阶级、历史属性,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终点和最高成就。&br&&br&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显然也不是一个东西。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两者从研究对象上就有很明确的区分。马克思最初是以『古典』的批判者的姿态出现的。现在很多观点,构建了『古典』和『新古典』的一组矛盾,同时把马克思的经济学归入『古典』框架,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马克思面对的问题,和古典、新古典的经济学家都不一样。&br&&br&&b&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b&&br&&br&&br&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理解。首先明确一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概念上也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面我们说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就明确提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就规定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此相对的,『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则是各种社会形态下的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如果有充足的经验材料,我们不仅可以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研究,也可以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社会形态进行研究。所以,简单地说,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子学科,研究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br&&br&需要注意的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出发,对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社会形态进行研究,和从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出发研究历史现象是不一样的。主流经济学的前提假设与分析方法都是超阶级、超历史的,其常见的分析观点是认为历史是一条向自由市场关系线性演进的脉络,甚至会把资本主义下特有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套到历史人物身上。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不能这样做,历史唯物主义也要求我们不能对未来社会做出特别细致判断,而只能做一点理论上的推测。江泽民同志就曾经指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江选》第三卷,293页)&br&&br&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在他们那个时代,存在着的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形态的萌芽,不存在对现实的社会主义他们的理论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起点,而不是完成和终结。&br&&br&在经典文献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经常是混用的,而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共产主义出现的频率更高。直到后期,马克思发表了《哥达纲领批判》,在里面区分了共产主义的高级和低级阶段,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再后来,从列宁开始,人们逐渐习惯于用『社会主义』来指代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用『共产主义』来指代高级阶段,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惯用法。&br&&br&此外,在马恩的著作中,还有一个叫做『过渡时期』的提法,也就是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以后,还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漫长的过渡时期,旧有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还必须被保留,并且不断被改造,以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br&&br&一般而言,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者『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指苏联的经济理论。十月革命后,列宁就组织一大批专家,研究社会主义下的各种经济问题进行了讨论。1937年,苏共中央开始组织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斯大林的领导下,1954年教科书正式出版,其主要观点大概是:&br&&/p&&blockquote&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有两种形式: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所有制;&br&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br&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中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规律;&br&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最基本的分配形式和重要的经济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按劳动的数量质量分配物质资料;&br&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主要限于个人消费品,价值规律不是生产的调节者,但在一定范围内对个人消费品的流通起调节作用;&br&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关系则是建立在完全平等、互利、尊重一切大小民族的国家主权、兄弟互助、一切经济联系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之上的。 &/blockquote&&br&&b&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以上内容的关系。&br&&/b&&br&这个问题相对要困难得多。以下内容虽然大多传习自各位师长,但是只能代表我个人立场,没有任何倾向。我的水平也十分有限,如果各位感到不满意,还请原谅则个。&br&&br&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能是大家都熟悉,又都说不清楚的内容。很多教授这门课的老师有时候也感到很困难,主要是这一套理论自身的问题。因为我们并不是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再用这一套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实践的。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系列的政策实践的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作为这一理论体系一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总结现有政策经验,给未来政策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而出现的。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实践推动理论』,而不是『理论领导实践』,或许像罗素说的『在先进的国家,实践启发理论;在落后的国家,理论鼓起实践』。而经济学家们尽管都喜欢在论文中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但是真正被采纳的其实少之又少。像美国的『涓滴经济学』、『华盛顿共识』那样对内、对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建议,主要还是因为符合了统治者的政治利益与意识形态需要才得到了推行。正因为政策制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独立于学术界的,所以中央文件下达后,学界还需要组织学习、解读,有时候左右两面的声音争论不休。&br&&br&我觉得有必要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实践做一点讨论。对于这一系列政策主张究竟算作什么体系的内容,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主流经济学界认为,中国的发展完全可以用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需要特别关注的只是中国独特的政治过程;很多较为激进的观点(左右都有),就直接把中特和Neo-Liberalism画上了等号(David Harvey的《新自由主义简史》就把Deng 和 Volcker, Reagan, Thatcher作为新自由主义的领导人并列,Paul Sweezy在80年代以后拒绝和中国官方有任何联系),而官方定下的基调则是强调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br&(关于中国和新自由主义,可以参看&b&《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6期刊载的《大卫·科兹与孟捷对话:新自由主义在中国》&/b&,不方便用知网的朋友,可以直接在&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rpe.ruc.edu.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rpe.ruc.edu.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下载)&br&&br&不谈别的,我只谈一谈对于官方定调的理解,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并且建立与之相协调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照搬照抄国外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不单纯是出于国家崛起需要或者保持执政合法性的需要,更重要的我觉得是为了保证正确的前进方向,或者说『不忘初心』。有的观点认为,既然资本主义的发展,会让它自身成为自身的限制,越发达它就越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那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让它自己灭亡不行吗?可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我们不能够『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一旦放弃了斗争,等待我们的事业的就只有死路一条。&br&&br&在此前提下,建立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紧迫性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用现有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的现实就叫做中国理论,我们需要的是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为核心,建立一套新的理论体系。过去的马克思主义者(包括其他异端经济学家),大量精力都放在了,从各个角度出发来攻击主流经济学的漏洞上,可是即使主流经济学真的被打成筛子了,我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办法取代对手的地位,『毕竟只有理论体系才能取代理论体系』(Landreth & Colander, 2001)。&br&&br&『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在理解上,有一个语法上的问题。也就是应该理解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学界目前倾向于前一种理解,也就是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特色下的产物,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的。辩证法中有关于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矛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时候,所能够直接接触到的是无数个特殊的、具体的事物,我们只能由特殊的事物中所蕴含的部分一般性的规律,来逐步接近和把握抽象的一般性,所谓的一般性在现实中是直接观察不到的。就好像一般的资本家、劳动者我们是见不到的,我们见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只有文学作品或者理论研究中才会出现某些具有强烈的、典型的特征的人物。所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只能从具体的实践中逐步发掘。我们可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可以有『古巴特色』的,未来说不定还会有『美国特色』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条主义的问题,僵化地拘泥于既有的理论,忽略了现实实践对理论的反作用,并认为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唯一正确的。&br&&blockquote&『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 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于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 ……我们的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把它变成为人们所不能够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完全否认了并且颠倒了这个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br&——《毛泽东选集》(第1卷)&/blockquote&&br&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起点,可以追溯到1959年12月-1960年2月,毛主席组织一个读书小组在杭州开展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来相关学习内容,经由邓力群整理成册,形成了《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和批注·清样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刊印(未正式出版,网上可以找到一个《简本》的chm格式文档,大家自助)。毛泽东对《苏联政治经济学》中的很多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批评了前苏联注重个人物质刺激、不强调政治觉悟;社会主义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避免过分悬殊;社会主义必须重视集体福利建设等等。理论内容很丰富。随后,改革开放到92南巡之间的过程,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名称成型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又经过的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基本上都是政治实践推动理论发展,理论发展支持政治实践的过程,期间讨论的主要问题如『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问题』都是以解释、支持实践为核心,而非以理论逻辑为核心的。&br&&br&以上内容基本上是『理论的必要性』和『理论的对象』、『理论的历史』,接下来谈一谈理论的方法问题。&br&&br&在前面我们就知道,理论之间的差别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上,还体现在所使用的方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毫无疑问的是马克思主义,其基本分析范式和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在官方的解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论来源: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主流的经济学。&br&&br&关于这两点其实都是有争议的。一提到传统文化,很多人就会想到封建糟粕的复辟,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马尔库塞曾经不无刻薄地指出:『有什么证据能够表明先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可以选定一条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当代共产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呢?在那些地区的本土文化和固有传统中有什么东西能够预示出这样一种不同的选择呢?』(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也就是说,在『现代性』已然形成其自身传统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证据表明现代以前的传统文化,能对现代产生新的影响呢?不过如果只是用现代视角,对传统文化做出再解释,我觉得是可以接受。例如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想主义精神,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观,其实和现代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是有相通之处的。&br&&br&关于第二点,引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倒不是有人说这一点不对,但是很多人在实际应用中对度的把握存在问题。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就是唯物辩证法,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只是认同马克思关于人类自由、平等解放的观点,而并不接受历史唯物主义,那么你可以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同情者,或者一个左翼自由派,但是你不能算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引入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有的学者就出现了丧失理论自信的现象,更愿意接受一套从天而降的新理论,而非从现实中进行艰难的探索。&br&&br&总结:我们最后讨论的话题,是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先进内容;它以中国现实实践为核心关注,是为了顺应政策实践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还亟待完善,有的人认为它的理论和逻辑还不够深刻、彻底,这也是情有可原的。&br&&br&最后播一段私货:&br&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说到:『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关键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也被作为墓志铭刻在了他的墓上,其中深刻地体现了他关于『实践』的重要观点。列昂惕夫在谈到自己年轻时候于德国的求学经历时说:『当你在理解系统之后再去完成优化是再好不过了,可是我觉得对于经济学家而言,首要的工作是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很明显地,我们看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这两个层次的出现。我觉得,经济学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不是首先完全认识了世界,才去改造它,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改造世界,一边改造认识,是社会科学的独特的实践过程决定了这一现象。所以持不同理论观点的双方,通常一边为了取得现实实践的力量而相互斗争,一边又在理论上互相学习借鉴。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从来不排斥学习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只要它有助于我更好地认识世界。希望主流经济学的学生们也能同样越过这一意识形态的偏见。&br&&br&==================&br&很抱歉,笔力有限,阅历有限,不能尽如人意。各位有任何意见,欢迎补充讨论。&br&如果我的表达出现了任何偏差,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br&但愿不至于被导师当面批评。
这篇文章即问题: 下我的回答的整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以上内容…
&b&论中国崩溃三十年&/b&&br&&br&在我成年的三十年中,是耳边伴着中国崩溃论的三十年了,现在蓦然回首,突然觉得这好像一场骗局,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幕幕的近乎戏剧性的骗局中,其中各方所代表的扮演什么角度。&br&&br&&p&&b&第一幕:&/b&&b&中国崩溃论之&/b&&b&“中国政治崩溃论”&/b&&/p&&br&&p&&b&时间:&/b&&b&八十年代到1997年。&/b&&/p&&br&&p&&b&历史背景:&/b&&/p&&p&&b&“西风全面压倒东风”&/b&的大形势下,西化浪潮席卷了东欧、西亚、北非,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转型成功,甚至造成了部分国家长期经济低迷,政局动荡、社会失序,当时最大的事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p&&p& 当时中美正在蜜月期,改革开放才开始&b&,&/b&中国经济过热,通胀高企,通胀率高达18%。财政、货币政策双紧,“官倒”盛行。&b&“打开窗户,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也会飞进来。”&/b&各种思想文化冲击神州大地。&/p&&br&&p&&b&美国:&/b&积极倡导“华盛顿共识”,整个西方世界洋溢着“历史终结”的判断。手段通过名人学者讲座、学术研讨交流、培训、基金会资助等各种文化等途径。&/p&&br&&p&&b&中国:&/b&&/p&&p&当时我们还是很贫穷,在打开国门面对国外的“花花世界”时受到的心里冲击是可以想象的。很多人都被外面世界的繁华震撼了,老百姓耳濡目染的都是各种关于外国天堂般的美好。中国崩溃论声音就从国内率先唱起。国内一批文化思想精英被这巨大的差距震碎了脊梁,义无反顾的跳了出来。&/p&&br&&p&当时最大的文化现象就是出国热。一批科技精英和文化精英通过留学、定居,离开祖国。&/p&&p&当时中国最红的女影星和女歌星义无反顾去西方发展。&/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2f5eac9d3f82fb791c9f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2f5eac9d3f82fb791c9f_r.jpg&&&/figure&&br&&p&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女影后(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前六个影后全部都是外国国籍了。当时真觉得“&b&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b&不过,来到幸福的天堂以后,她们的名字随着事业迅速的陨落,至今早就被人遗忘了。&/p&&p&特别八十年代的第一个影后,最后到美国发展,沦落到出演三级片的地步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fce98b31e06d47bcd649_b.jpg& data-rawwidth=&696&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fce98b31e06d47bcd649_r.jpg&&&/figure&&br&&br&&p&在思想界,也掀起一股潮流,一部六集的电视纪录片曾风靡全国。&/p&&br&&p&一本书籍曾经是那个年代每个青年人的必读书籍。&/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b9525cdfbc8b3da01e5fe_b.jp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b9525cdfbc8b3da01e5fe_r.jpg&&&/figure&&br&&p&八九十年代经济生活中,崇拜日本的现象非常严重。耳熟能详的电视中的广告就是“松下电器”“索尼”等等日本货。“亚洲四小龙”的神话,是经济领域的主要话题,那是当时我们永远不可想象的高度和奋斗目标。如果当时你说,在以后不久将来,我们将能超过他们,一定要有人骂你是痴人说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05d097fe63bf07be45b0d896c4b0f0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大家是否还记得那篇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风靡一时,引发了全体国人心理震撼,在文化上我们彻底没有自信了。现在想一想,曾经那么优秀的日本孩子并没有把日本推向辉煌,我们那么娇生惯养的八十后现在不是也担负社会重担了么?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不是盲目的自大,而是盲目的自卑。认为自己国家就要崩溃了,只有西方文化才能就中国几乎是那个时代文人的共识了。&br&&/p&&br&&p&思想精英们深信democracy 和freedom,竭力否认自己文化和政治,要求变革全面西化。崩溃的喊声就从自己的内部喊出,如果不全面学习西方,我们一定就是药丸了。&/p&&br&&br&&p&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环境更加恶化,苏联解体,中国牵制作用不重要了,西方认为下一个崩溃的国家一定是中国。中美交恶,其中发生了很多事情,美国跳了出来,扶植一批中国学者大喊“中国政治崩溃论”,并且在国际上流行起来。&br&&/p&&br&&p&事情就是这样的意外,&b&西方发现中国接受西方技术、资金、管理方式的时候,并没有像苏联一样崩溃,好郁闷呀!在这场纷繁复杂的剧情里,究竟是谁忽悠了谁,&/b&究竟是谁制造了假象?&/p&&br&&p&当然要感谢那些断了脊梁的文人,虽然这部分人至今还在我们的各个领域中以公知大v的身份出现着。&br&&/p&&br&&p&&b&第二幕:&/b&&b&中国崩溃论之&/b&&b&“中国经济崩溃论”&/b&&br&&/p&&br&&p&&b&时间:&/b&1997年到2008年。&/p&&p&&b&历史背景:&/b&&/p&&p&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出口锐减,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加之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效率低下负债沉重、银行呆坏账情况比较严重,中国经济再次面临严峻的下行风险。国际金融大鳄还乘机围剿香港特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态势有可能就此中断。美国因为“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主要矛盾转移到了中东,中美关系开始缓和。&/p&&br&&p&&b&美国:&/b&美国放弃颠覆中国政权的想法,开始在经济上对中国进行打压。于是唱衰“&b&中国经济崩溃论” 正式出炉!&/b&&/p&&br&&p&2001年,美国华裔律师&b&章家敦所著《中国即将崩溃》&/b&走俏欧美市场。书中断言:“中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时间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1b1bccaac8e902da8a7bd_b.jpg& data-rawwidth=&286&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6&&&/figure&&br&&p&2002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在2000年发表了《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突然走红。本来此文观点本是学术界的一家之言,这在有“学术自由”的美国大学里是不足为奇的,而且当时他的观点并非主流,所以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罗斯基的观点在被忽视一段时间后,突然变得身价百倍,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热点。美国的《新闻周刊》、《商业周刊》,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把他的观点重新炒作起。&b&“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虚假的”,“中国的经济即将崩溃”便不绝于耳了。&/b&&/p&&br&&p&2002年1月,美国《中国经济》季刊的主编斯塔德维尔在其出版的《中国梦》一书中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他预言中国将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并警告投资者“不要轻易把亿万美元的投资扔进中国这个无底洞”。4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也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为什么造假账?》的文章,称中国已“被虚浮的数字淹没”,“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名声是建立在纯属虚假的基础上的”。&/p&&br&&p&“中国即将崩溃”的观点提出后,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前的西方经济学家只是质疑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不真实或出了问题,还没有人提出这样大胆“结论”,因此美国国会甚至为此专门举行了听证会,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大谈中国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些人力图使人相信,中国并不如前一段时间宣扬的那么繁荣昌盛,中国正在崩溃。&/p&&br&&b&国内:&/b&&br&就是从这时起中国经济出现了很多的经济学专家,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两位经济学大师:&b&北有茅于轼,南有郎咸平。&br&&/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d71d205f2d02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9d6f37ab252bda81bcbb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9d6f37ab252bda81bcbb_r.jpg&&&/figure&&br&&br&虽然这两位大师彼此都看不上对方,观点也不一样,但是在经济领域,一个极力宣扬中国经济坚持自由主义的经济学道路,一个发出振聋发聩的“盛世危机”说,在否认当时的经济政策上,倒很配合默契。至此中国经济学术界上一片混乱,从此,在各论坛上,各种观点泛滥,各讲各的道理,争论不断,延续至今,爱好讨论经济的网民彻底的懵逼了。大部分观点都不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唱衰中国经济在各论坛上属于政治正确的。&br&&br&可是,中国经济不仅顶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中国内地还出手相救香港,起到稳定亚洲经济的作用。最终中国经济成功走出了低谷。2003以后的几年间中国经济保持高位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达10.5%,年均通货膨胀率维持在3%的低水平。在危机面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更是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风范,赢得了东南亚国家的高度赞赏,增强了双边的政治互信。随后开启了中国-东盟合作的“黄金十年”。&br&&br&&p&&b&第三幕:&/b&&b&中国崩溃论之&/b&&b&“中国社会崩溃论”&/b&&br&&/p&&br&&p&&b&时间:&/b&2008年开始&/p&&p&&b&历史背景:&/b&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第三轮唱衰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再度受到外部的强烈冲击,股市高位下泄,经济急剧下降,出口大幅下滑,造成部分行业产能极度过剩,产品大量积压,加上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不满情绪积聚。&/p&&p&与此同时,互联网2.0技术开始普及,2011年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由此陷入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整个社会几近崩溃。&/p&&p&&b&中国经济崩溃论继续盛行,但逻辑重心转向“中国社会崩溃论”。&/b&&br&&/p&&br&&p&&b&美国:&/b&&/p&&p&2010年年初,有关“中国经济站在悬崖”的论调开始在一些西方媒体露头。进入四五月份,麦嘉华、詹姆斯·查诺斯、肯尼斯·罗格夫等几位西方大腕级对冲基金经理及经济学家,集中向中国经济的“软肋”开火。&/p&&br&&p&华尔街著名对冲基金经理查诺斯声称,中国飙升的房地产业,是由大量涌入的投机资本支撑起来的,中国的情况比“迪拜”糟糕1000倍,甚至更严重”超过8%的经济增长“是中国伪造的。&/p&&br&&p&香港对冲基金“独立战略”总裁大卫·罗奇指出,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站在悬崖边”,“面临着银行大规模放贷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冲击”。&/p&&br&&p&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也不无担忧地说,中国“因过度放贷引起的经济泡沫”破灭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将跌至最低2%的水平,并引发一场在10年内都会造成影响的地区性经济衰退。&/p&&br&&p&2015年3月,美国乔治o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公然宣称“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最后阶段已经开始,并且它在最后阶段旅途上走得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远”。围绕“中国崩溃论”不断出现新的叫嚣,美《国家利益》杂志的一篇文章甚至呼吁美国政府要为即将到来的“中国崩溃”做好准备。&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0acca625f3c7efe9cbe0b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0acca625f3c7efe9cbe0bc_r.jpg&&&/figure&&br&&br&&p&&b&国内:&/b&&/p&&p&除了经济崩溃说继续在网上蔓延同时,中国社会在连续发生&三鹿毒奶粉事件回顾&、“郭美美事件”、“7·23动车追尾事件”“反对PX”的等社会问题,持续发酵,人们也陷入各种不安中。&/p&&br&&p&网上和短信盛行各种揭露现实的顺口溜和段子,在民间盛传。大家是否记得美国兰德公司《中国现状分析报告》和《希拉里称中国将成最穷国家》帖子曾在网路中盛传。&/p&&br&&br&与此同时,记得微信上曾有过这样的文章《一个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在德国吃饭被训斥》《中国式过马路》《骆家辉坐经济舱是体制胜利》《小布什自己打伞说明什么?》.....&br&&br&反正我们现在的社会矛盾很多,国人有很多的劣根性,如果我们不崩溃,那简直没有天理了。这些真让我们草民担忧了我们的社会真的迟早有一天会崩溃的,加上这几年经济的低迷,来并且让一些年轻的网民陷入对绝望之中。&br&&br&但是对于我来说,中国崩溃论的已经在耳边响了三十年,就在崩溃的声音中,我们从贫穷羸弱,赶超了日本、欧洲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奇了怪了,怎么看这崩溃的三十年中,怎么成了中国崛起的三十年了!&br&&br&崩溃论伴着我从少年到白头,崩溃论伴着我从愤青转变为“老自干五”,有时候真觉得我们不崩溃实在对不起长达三十年中的那么多叫喊者。这崩溃论怎么成为了忽悠那么多人的骗局?究竟谁在忽悠谁?&br&&br&到了最近,连西方学者也开始认为中国崩溃论这是一个笑话。他们在反思中国崛起的原因,好像恍然大悟。天呀,又说这崩溃论成了天朝的布下的大局了。&br&&blockquote&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日所刊著名经济事务评论人Eamonn Fingleton的一篇专栏文章称,西方的观察人士不断发出中国 “行将崩溃”的预测,这种预测虽然没有一次应验但还是不绝于缕。Eamonn Fingleton认为,&b&“中国崩溃论”的最终消息来源竟然是中国政府一个旨在“混淆视听”的宣传项目&/b&。他说,&b&中国实施这一项目是要造成美国政府的拖延和自满,使其不能及时制止中国的贸易欺诈和知识产权窃取行为。&/b&文章说,这一判断乍看上去可能显得荒诞不经,因为似乎没有哪个国家会自己去满世界散布对其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怀疑观点,但问题是,中国想让人民币汇率尽可能维持在低位,而且中国政府迫切希望将投机性资本阻挡在国门之外。&/blockquote&&br&我单纯的思想有点混乱了。我承认在第二个阶段中,利用西方人在主观臆断方面似乎永无止境的能力,助涨西方人的自满和无动于衷,西方对世界强权版图正在发生何等深远的变化认识得越慢,那么西方国家为节制中国崛起而付出的努力效果就越差。等到奥巴马认识,重回亚太搞再平衡战略想遏制中国但为时已晚。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中国草根和西方草根一样,大家都是这个骗局的懵逼者。谁在忽悠谁呀?&br&&br&难道是本来美国上层用来忽悠中国底层的,也把美国底层也忽悠进去,最后被中国上层利用和配合,自己也给忽悠进去了。你说,这个长达三十年的最大的谎言和骗局,能怪我们么?正像一个说谎者,说着竟然自己也相信自己的谎言,还能怪谁?只能怪自己傲慢的眼光和不愿接受现实的狭隘心胸了。&br&&br&当然,谁在忽悠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r&&br&当然现在在全球经济低迷经济状态下,大家的日子谁都不好过,一不小心谁都有崩溃的可能。但是前三十年中国崩溃论真是巨大的骗局了。也许中国崩溃论的还要继续下去,至于以后崩不崩溃,谁也不敢保证,那也是后话,得要看我们眼光能力手段了。现在又有了“美国崩溃论”,唱衰美帝声音响起,我们要清醒理智一些,不要再来一次自欺欺人的骗局了。低头发大财才是真理。
论中国崩溃三十年 在我成年的三十年中,是耳边伴着中国崩溃论的三十年了,现在蓦然回首,突然觉得这好像一场骗局,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幕幕的近乎戏剧性的骗局中,其中各方所代表的扮演什么角度。 第一幕:中国崩溃论之“中国政治崩溃论” 时间:八十年代到1…
&p&&b&1&/b&&br&&/p&&br&&p&如果一个看多了冯大辉和和菜头文章的菜鸟程序员有机会去质问马云,&/p&&br&&p&“马云,你那一套毛式管理的方法过时了,阿里巴巴应该放弃疾风骤雨式的内部运动,放弃激进的公关策略,放弃价值观主导和HR一票否决制,转而学习腾讯钻研技术,用户体验第一的产品经理文化。”&/p&&br&&p&你觉得马云会怎么想?肯定是,&/p&&br&&p&“妈的智障!”&/p&&br&&p&阿里巴巴在杭州一座二线城市崛起,无论资源、基础设施还是人才聚集都有劣势。&/p&&br&&p&不搞中供铁军就没有B2B上市,不搞996就没有双11,不倾全公司之力实现单点突破就没有淘宝,不搞点马云的个人崇拜上哪儿去忽悠这么多员工,不搞“HR建在连上”、“拥抱变化”又怎么把这么多员工用好。&/p&&br&&p&如果把硅谷那一套价值观,Google的“20%计划”拿来,或者学日本的工匠精神和终身雇佣,阿里怕是早就药丸了。&/p&&br&&p&这个道理我觉得大家都很容易明白。&/p&&br&&p&但是如果有人说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扼杀运动员个性,运动员退役后缺乏保障,集中大量资源于少数人身上,应该废除。热门项目应该全盘学习西方职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非热门项目应该鼓励业余运动参与,不搞唯金牌论。&/p&&br&&p&你不但不会觉得他智障,还会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p&&br&&p&所以女排夺冠之后最先在我朋友圈刷屏的两篇文章,一篇讲郎平被体制逼走的故事,一篇大肆宣扬只认金牌的小粉红不配为郎平喝彩。&/p&&br&&p&&b&2&/b&&/p&&br&&p&奥运会女排夺冠,都在讲女排精神,讲郎平传奇,讲出来了几十几篇10万加的文章。而我只想讲讲球队里的两个人。一个是主攻朱婷,一个是队长惠若琪。&/p&&br&&p&这次女排夺冠,她俩是队中人气最高的两名队员,郎平对这两个姑娘都喜欢得不行,对内围绕朱婷安排战术,对外刷脸总带着惠若琪。&/p&&br&&p&颜值担当惠若琪出生在辽宁。为了让她打排球,父母辞去公职去南京陪读。传闻惠父热爱体育,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同时身兼南京排球、马术、高尔夫三个单项运动协会会长。&/p&&br&&p&惠若琪小时候品学兼优,画画也画得很好,喜欢的歌手是创作型饶舌歌手Nicki Minaj。从微薄ID前缀“元气少女”可以看出还是二次元中人,说不定还经常上B站。&/p&&br&&p&惠若琪心脏不好初中就有征兆,坚持打排球纯粹是出于自己对运动的热爱,“我要是在球场上死了,不是还有一个妹妹替我照顾父母吗”。&/p&&br&&p&而朱婷出生在河南周口郸城县,从小家里穷。父亲还有点修车的手艺。母亲就是个纯粹的农民,朱婷小时候只能吃到三样东西,“稀饭、青菜、面条”。今年出发去里约打奥运会之前,朱母做了十斤荆芥面条塞到朱婷包里给她补补身子。&/p&&br&&p&所谓荆芥,就是一种野菜,在河南农村,面不够的时候往里面和一点野菜,权当口粮充饥。&/p&&br&&p&朱婷没读初中就被送到了体校,父母觉得只要有口饭吃就行。2008年奥运会,中国队超过拿了51枚金牌。但是那年朱婷念初一,差一点被父亲送到南方打工,为的是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寄回家里。&/p&&br&&p&后来虽然勉强留在体校里,朱婷也是被女篮挑剩下的,因为从小营养不良身体单薄,篮球队的教练觉得她对抗性不行,就丢去练了排球。&/p&&br&&p&&b&3&/b&&/p&&br&&p&所以说,如果没有举国体制,女子排球十年不遇的天才差一点就去深圳搬砖了。如果要追女排热点写一个批判举国体制的文章,你可以提郎平,提惠若琪,但是必须要绕开朱婷。&/p&&br&&p&需要被绕开的还有很多,这届奥运会我们把一个铜牌选手傅园慧推到了人气最高的位置,并且认为这个姑娘的率真代表我们进步了,走出了唯金牌论,大喊终于不用“先谢国家,再谢领导了”。那你就必须同时要忽略龙清泉流泪感谢国家,孟苏平下跪感谢领导。&/p&&br&&p&你能责怪他们跟不上时代吗?这一男一女两位举重冠军分别出生在湖南的山沟和安徽的农村,没有举国体制的发现此时都应该和我们一样在搬砖,而且以这两个省高考进入211、985工程大学的比例,他们在比我们更恶劣的条件下搬砖是大概率事件。&/p&&br&&p&何况27岁孟苏平是领导顶着骂名换掉19岁的候志慧参赛的,退役前拿到一枚让她未来生活有保障的金牌,你觉得一个真诚的人不该感谢领导吗?&/p&&br&&p&孟苏平估计还是有点遗憾,如果四年前伦敦奥运会夺冠它可以拿到50万奖金,但是四年之后,什么都涨的中国,唯独奥运金牌奖金跌到了20万。原因正是民间舆论不断批判举国体制,呼吁淡化金牌。&/p&&br&&p&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中产阶级的口味和利益左右了舆论,甚至开始出现了一些基于他们诉求的政治正确,批判体制显然是其中最常见的一条。&/p&&br&&p&但是他们很多时候并不会辨别那些体制对自己有利,那些体制对自己有害。看起来就是一群刚刚湿身爬上赵家船,还不晓得船上有没有座位的人,回过头就嘲笑身后正在奋勇游向船尾的父老乡亲姿势太太难看。&/p&&br&&p&在高考这个问题上,他们已经被摆了一道。骂了这么多年的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最后发现成为了自己阶级上升的唯一通道。&/p&&br&&p&所以深圳阿玛尼少年绣口一吐,“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我们的未来”。他们才意识到,如果考卷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那我们就没有未来了。&/p&&br&&p&体育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举国体制和金牌战略,靠市场化的力量搞竞技运动,结果很可能阻绝寒门子弟依靠竞技运动改变命运的道路。至于省下来的那点纳税人的钱,摊到你头上还不够去一次游泳池的钱。&/p&&br&&p&培养奥运金牌不是形象工程,也不是只能改变几十个人冠军的命运。中国游泳队的崛起是一门价值10亿元的生意。与此同时中国体校可供选材的只有3万多人,但是每年健身教练的缺口就可以达到10万,教育部想培训6000学校足球教练,足协根本拿不出人来。你问问那些做体育领域的创业公司,以他们融到那点A轮B轮,以投资人的耐心,敢不敢自己去培养人才。&/p&&br&&p&投资人倒是不搞唯金牌轮,只是先看看这个项目中国有没有人看,再看看这个领域会不会有国家投入,最近几年会不会有大赛,中国有没有“这个项目的刘翔和李娜”可以把学生家长骗到球场上来。&/p&&br&再退后一步说,举国体制会干扰市场化的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吗?不会,你看这次奥运会被检测出利尿剂的陈欣怡,她就不是举国体制培养的,国家队一样选她进来。&br&&br&&p&&b&4&/b&&/p&&br&&p&那奥运会结束了,如果不批判举国体制,我们还能写点什么?&/p&&br&&p&我觉得这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就给我们做出了示范,东京,下一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只用了最后8分钟就圈粉无数。&/p&&br&&p&日本人实在是鸡贼,把压箱底的国民卡通形象全都拿出来,哆啦A梦出来你滋瓷不滋瓷,超级马里奥出来你滋瓷不滋瓷。对我而言,大空翼和足球小子都蹦出来了,你问我东京办奥运会吼不吼啊,&/p&&br&&p&我当然只能说吼啊!&/p&&br&&p&讲道理,跟日本人相比,我们一直在吃不会讲故事的亏啊。&/p&&br&&p&就拿《足球小将》来说,对主角光环不感冒的观众,小时候应该不是喜欢正淳(三杉淳)就是喜欢松仁(日向小次郎)。关于这两个人谁是大空翼最强对手的讨论到现在在贴吧也没分出来胜负。&/p&&br&&p&正淳是个富二代,但是先天有心脏病,一边学医一边练球。一场比赛只能上30分钟,几次和大空翼的对手戏差点死在场上,被抬下去的时候还说“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足球的”,这种“足球高于生死”的故事看得催人泪下。&/p&&br&&p&松仁是个屌丝,父亲去世得早,从小学开始他就要打工做家务养活弟弟妹妹。如果不是东邦学园给他提供了全额奖学金,不是恩师吉良监督的鼓励,他可能很早就放弃自己的足球之路。&/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79034aeeda65b1b73ec5fbf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79034aeeda65b1b73ec5fbf_r.png&&&/figure&&br&&p&你不觉得惠若琪和朱婷,就是正淳和松仁故事的翻版吗?&br&&/p&&br&&p&足球小将的故事画出来,让一个足球弱国竟然可以替世界第一运动带盐。&/p&&br&&p&马拉多纳的女婿阿圭罗出道就是天才少年,阿根廷球迷叫他大空翼。梅西和C罗轮流坐庄世界足球先生,媒体就说这是大空翼和松仁之争。遇到被伤病毁掉的天才球员,球迷也常常会想到正淳。&/p&&br&&p&足球小子1986年播完的时候,中国队打日本还明显占上风,一直到90年代初,日本人看范志毅、郝海东这样的球员还是羡慕得不行。&/p&&br&&p&等到看着足球小将长大的一代日本球员涌现,77年的中田英寿,78年的中村俊辅等等,中国队就被日本甩得找不到边了。&/p&&br&&p&这就是故事的力量。&/p&&br&&p&真希望有人把朱婷和惠若琪的故事画出来,虽然不能拯救中国足球,至少能从郭敬明手中抢救几个无知少女到球场上来啊!&/p&&br&&p&--------------------------&/p&&br&&br&&p&&b&本文作者老编辑,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道消息(laodaoxx),原标题《我也曾恨极了举国体制》。&/b&&/p&
1 如果一个看多了冯大辉和和菜头文章的菜鸟程序员有机会去质问马云, “马云,你那一套毛式管理的方法过时了,阿里巴巴应该放弃疾风骤雨式的内部运动,放弃激进的公关策略,放弃价值观主导和HR一票否决制,转而学习腾讯钻研技术,用户体验第一的产品经理文…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8b53bb174a99346d88feb8af95bb6fc_b.jpg& data-rawwidth=&902&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8b53bb174a99346d88feb8af95bb6fc_r.jpg&&&/figure&&h2& 一 “修正”到哪里&/h2&&p&很多左翼小社团因为马前卒这个人吵架,这我见识的多了。吵架当然有很多个人原因,也找了很多理由,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马前卒把大家忽悠成修正主义了,要坚决斗争。今天我就想谈谈我的修正主义思想。&/p&&p&修正主义,有多修呢?我说几个事情,都是我在公开场合发言,当场就看到老朋友脸色变了的例子。比如说我对工会评价不高,说工会最大的敌人不是资本家,而是其他没有加入工会的工人。工会罢工虽然算是对资本主义的反击,但只能算是封建主义的反击,过去各个地区之间交流不方便,作为局部的反抗方式还有效。现在信息流通快了,封建主义的反抗只能激发全社会的抵制,不能作为主流方式。同理,我对劳动法的大多数条款评价不高,说这是在实际上损害所有劳动阶级的利益,虽然也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p&&p&当然,最根本的是我对经典著作的看法,我不仅不拿毛选当经典,甚至列宁和马克思都不怎么尊敬,不认为马克思的言论是我们一切的出发点。这用历史上任何阶段的共产党明规则来评价,都是修正主义,所以我也就直接认了这顶帽子。&br&&/p&&p&但是,我不仅接下了这个帽子,还想把这顶帽子送给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革命者或者革命领袖,我认为他们同样是修正主义,同样也不是把马克思或是什么人的著作当绝对出发点。只是他们做了未必要说,我还没做什么就公开说了,当然要惹人恨。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我触犯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正确”。&br&&/p&&h2&二 “政治正确”不讲政治&/h2&&p&不过,无论对于左派还是右派来说,“政治正确”最近都不是很受欢迎。比如说那个什么都敢说的特朗普几乎要当美国总统了(注:写的时候还不是),更奇特的是中国网民也有大批的特朗普粉丝,很多人自己也没去过美国,平时说起美国民主就是鄙视,向来对两党都平等地嘲笑,现在居然赤裸裸地为特朗普这个美国总统候选人拉票,说明反政治正确很有市场。&br&&/p&&p&同样是这批网民,说起欧洲的难民政策,说起西方国家的福利,说起女权主义同样是痛恨加嘲笑,以至于制造了一个专有名词:“白左”。本来西方国家的底层应该支持这些政治正确,但现在欧美国家的右翼纷纷上台,公开反“政治正确”的言论越来越多,看来“政治正确”很难在未来继续占据道德制高点了。&br&&/p&&p&为什么“政治正确”反而会激发反对呢?因为&b&政治正确坚持的不是真正的政治原则,而是一些僵化的政治习惯。这些习惯曾经有利于贯彻正确的政治原则&/b&,但在过时后还被很多政治狂热分子支持,结果招来了反对。&br&&/p&&p&比如说,给基层发福利是对的,但在福利已经普及化,工作已经不难找之后,还强调无条件的发福利,这就是错误的政治正确。实际上苏联一度贴的最多的标语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又比如保护多元文化,保护少数民族保持生活习惯的自由,保护同性恋不受歧视,这也是对的,但在这些人已经基本能自主生活之后,要求全社会去适应他们的习惯,为他们的个人选择支付成本,这也是错的。让所有人都不吃猪肉,都用不分性别的厕所,这种要求当然会激起反感。&br&&/p&&p&那些坚持政治正确的人当然也很不服,他们觉得自己在保护自由,保护弱者,实际上呢,过时的政治习惯反而会损害自由,损害弱者。比如说无条件维护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维护他们的宗教,实际上保护了少数民族的族长和神职人员,压制了那些想放弃宗教和民族身份的人,尤其侵犯了儿童自由选择进入现代社会的权利。本来现在社会已经进步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信仰和生活方式,可以让政府充分干预那些不符合法律的家庭习惯,但坚持政治正确的人还活在一个世纪前,所以他们的政治正确放到今天,就是落后的,是错误的,当然要激起别人的反感。伟大领袖几十年前就说他喜欢右派,不喜欢左派,喜欢和共和党打交道,我理解,就是因为他不喜欢那些所谓左翼的“政治正确”。&br&&/p&&h2&三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h2&&p&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正确也一样,如果你坚持的不是最基本的原则,而是在历史上某个时代曾经行之有效的方案,那迟早会发现,越坚持政治正确,你身边的人越少,胜利就离你越远。换句话说,坚持政治正确的人,错在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br&&/p&&p&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呢?其实说来也简单,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源头是空想社会主义,是乌托邦,是每个穷人都可能萌发的狂想,简单地说就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希望大家幸福。但是,幸福这个东西因人而异,所以我们不说幸福,说自由,让每个人去选择自己的幸福。&/p&&p&下一个问题是人和人的绝对自由必然有冲突,必须考虑到相互妥协,让&b&相对的自由最大化,让每个人的自由都去保卫其他人的自由&/b&。所以最终共产主义凝结成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话:&br&&/p&&blockquote&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blockquote&&p&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39f62b8f1dcbddddbeb62e_b.jpg&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2&&&/figure&&p&但仅有目标还不够,其实许多宗教,许多社会运动也在宣称要达到这个目标。比如说孔子说自己人生圆满之后,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你看,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个如果推广到所有人,也是“自由人联合体”的意思啊。&/p&&br&&p&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关键点是落实方式。我们的目标要求的是人类幸福,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充分自由地生活,这本来是一个心理状态。但马克思主义者相信,心理状态本质上是一个物质状态,决定于物质世界,所以我们要幸福,要自由,就必须改变整个人类社会,改变生产、分配、使用物质财富的方式,进而达到人类的幸福。&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_r.jpg&&&/figure&&p&其他那些思想流派,都不会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坚持唯物主义到底。比如说中国很多宗教,通过劝你放弃一些欲望来达到幸福,这是改变你自己的内心;还有很多宗教劝你把自由生活的希望放在天国,这是虚构一个东西来安抚心灵;有的哲学告诉你眼下就是幸福,接受这个状态就不会胡思乱想;有的人虽然也赞同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但认为只要传播善良和美好的想法,社会自然而然就会变好。这些东西,我们统称唯心主义,不一定是邪恶的东西,但一定不能把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导向美好的未来。马克思主义没他们那么温情,没有那么上层次,坚持要&b&从物质层面,用科学方法来推进社会进步&/b&,经常要革命,还要让很多人不痛快,但事实证明,这是唯一有效的办法。&br&&/p&&h2&四 世界在变&/h2&&p&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最核心,最根本的东西,就是&b&用改造物质社会的方式去保证人的自由发展。&/b&其他一切东西,都是下一个层面的结构,都要用唯物主义的视角去批判,看看是否有利于这个基本目标,是否在科学规律上讲得通。如果讲不通,你就不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如果过去讲得通,现在讲不通,那就要抛弃,否则就成了另一种激起反感的“政治正确”。&br&&/p&&p&从这个角度出发,不管传统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怎么看,反正我自己能解释通很多我的修正主义。比如说我认为市场经济至少在可期望的将来,未必不能和社会主义共容;比如说我认为社会主义或许也要允许某些企业有独立的利益,也要有自己的创业公司和投资公司;比如说下一次革命未必就要走传统上的暴力革命道路,也未必需要列宁式的政党。&br&&/p&&p&尤其是所谓无产阶级的先进性问题,其实从列宁时代就开始放弃从无产阶级中寻找所谓的先进性和自发性了,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赞颂无产阶级尤其是所谓产业工人的先进性,只是因为19世纪早期最新的工业技术、最自由的生活方式和最具备反抗意识的人群集中于产业工人,而不是说必然由这个群体引导革命,并创造共产主义。明明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东西没有说一定要有19世纪概念上的无产阶级么。&br&&/p&&p&其实,在我看来,不是我修正了,是很多人被历史修正了。他们不肯离开上一代人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当前的共产主义运动走不下去。我今天想说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东西去批判这些人,批判他们从上一代人甚至19世纪继承的所谓政治正确,建立新的政治正确。这才可能在21世纪推进共产主义运动。&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7f4fa09ce306f837a04eeb556d8f5d0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7f4fa09ce306f837a04eeb556d8f5d0_r.jpg&&&/figure&&p&更何况今天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生活的硬件设施可能十年就更新一代,20年前的日用品,在新一代人身上就是文物。比如说我儿子,今年十岁了,但他从来没有在煤气灶之外的地方用过火,几乎没划过火柴。中国的人均gdp虽然刚刚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传统的家庭和社区几乎都要解体了。要是手机和互联网忽然消失,这个社会会迅速崩溃,我猜在座的除了我之外没人发过电报,应该也没人在邮局发过10封以上的信。除了玩户外的人,大多数年轻人应该都没用过手电筒。&br&&/p&&p&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硬件变化的这么快,社会的软件也会跟着变动,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不照自己。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政策,本身也是社会的软件,也必然要不断接受新时代的考验。所以,我们想离共产主义更近,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上一个时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口号绑架。具体怎么检验呢?只有两个标准,就是前面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工具,就是&b&人类的自由和唯物主义规律&/b&。&br&&/p&&h2&五 当自己的导师&/h2&&p&当然,我也承认,否认前一个时代的革命模式,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因为他逼你思考,逼你用唯物主义这把手术刀去解剖你曾经认为神圣的东西。虽然共产主义者眼里不应该有任何东西带着神圣光环,但很多人没法这么彻底地相信共产主义。有人曾经向我解释过,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回到列宁或者毛泽东,原话说的很恳切:&/p&&blockquote&“我们总要坚持点什么吧,难道我们比列宁/毛泽东更聪明吗?你把他们都否定了,那接下来做什么呢?”&/blockquote&&p&我很理解他提这个问题的原因。列宁毛泽东两次革命实在太成功,马克思恩格斯两个19世纪的知识分子能掀起那么大的风浪,从历史来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虽然这几次革命在政治上都已经失败了,但很多人仍然活在它们的光环里,不相信自己和年轻人能掀起更大的风浪。所以潜意识里不肯放弃上一次革命带给自己的安全感,宁可按照上一次革命的模式再试一次。这好比手机掉在水里了,正确办法是立刻拔掉电池用吹风机吹干,但很多人就是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先开机试试,希望手机一切没事。这是人性的弱点。&br&&/p&&p&不过,虽然我能解释某些人一定要停在之前的革命模式上,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依然有意义:“接下来干什么呢?”,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问题。人在焦虑的时候总是重复去做熟悉的事情,比如说拖延症患者,事情越急,越想去玩游戏。如果不能回答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就算很理智的人也可能会重复上一次革命的道路。这里我谈谈我个人的想法。&br&&/p&&p&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这个时代所有的青年人都是问题。既然现在没有革命导师,既然毛主席在40年前就挂了(那年头还没有8086芯片),我们就得给自己当导师。自己拿出勇气和精力,用唯物主义精神去研究这个世界,对所有新出现的东西都要有所了解,最终自己建立一个世界模型,一个能能帮你定位世界上大多数事务的模型。&br&&/p&&p&然后,我们在这个模型里面找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根本矛盾,可能是阻碍生产力进步,也可能是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阻碍人类解放,总之是社会最需要革命的地方;第二个是普通人视角下,自己生活中最大的遗憾和不足,即普通人最可能被动员的角度。然后你坐下来思考,这两个东西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有没有可能通过某个社会运动互动?如果可能的话,联系这两者的那条路,就是革命之路,就是你应该去努力的地方。如果不可能的话,要么是这个社会不需要革命,要么是你唯物主义没掌握好,对社会挖掘的不够深。以上这个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文革期间“九大”和“十大”的基本理论议程,只是他们找的比较糙,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所以没有明确的结果。我们今天就要比他们走的更远,做的更踏实。&br&&/p&&h2&六 群策群力&/h2&&p&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置问题,就是考虑这个问题的人,寻找这两个矛盾的的人越多越好。你给自己当革命导师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一百万个人来寻找社会矛盾,找出正确答案的概率就高的多了。可以说,发动更多的人用唯物主义的方式来思考社会,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br&&/p&&p&其实历史上历次革命也是这个过程。从19世纪欧洲的历次革命开始,几乎每一次革命的发动者和策划者都不是那些日常生活矛盾最激化的人群,或者说,有没有知识分子来发动革命力量创造一个新世界,是革命和造反的根本区别。从巴黎公社开始,领导层就不是以普通产业工人为主体,苏联革命的领袖不是工人或士兵,中国革命的领导集体不是农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引导自己所属社会集团之外的力量。&br&&/p&&p&这批人有自己的局限性,可能犯错,可能把革命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但没有这批人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在革命的第一天就知道谁是王明,谁是李立三,谁又是毛泽东。如果上来就不允许尝试和犯错,那只能什么都不干。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愿意用唯物主义标准来评判自己,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所以最能走向胜利。就我现在所能预见的未来,下一次社会革命或变革也会有类似的状态。而且,由于教育扩张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之余开始考虑社会模型,开始对整个社会有一定认识,很有可能在下一次革命中,&b&革命思想本身的动员阶段会更长,甚至可能和社会矛盾本身发挥的作用相当&/b&。&br&&/p&&p&那么,脱离社会基本矛盾,去谈革命思想或者说唯物主义思想的传播,是不是唯心主义呢?不是的,因为我们这里同样把思想的传播看做一种可以研究的物质运动。世界上有新闻传播学,有市场营销学,同样也应该有人客观地研究如何推广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b6b80790d9_b.jp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7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b6b80790d9_r.jpg&&&/figure&&h2&七 理论自信&/h2&&p&其实,你们看这个社会,人类在吃饱穿暖之后,客观上对精神生活有需求,对世界模型有好奇心。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很快,地下宗教的发展速度却惊人,朴槿惠当了总统还要弄个邪教头子当顾问,这本质上都是寻求现实问题的全面解释,寻求一个道德优越感或至少是安全感。如果你对马克思主义有信心,对人类有信心,就该相信,唯物主义可以比宗教,比现有所有的思潮提供更完善的世界观,提供更美好的预期。如果做不到,那说明我们做的不够好,没有包装好。&br&&/p&&p&这样,最后的结论就是,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b&包装唯物主义和自由社会这两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不歪曲的前提下,去感动更多的人,发起普遍的社会思考和研究。&/b&以往的革命文化没有针对大多数教育阶层做到这一点,今天我们就要做到。&b&革命文艺和社会科学科普可能是眼下最急需的革命产品。&/b&&br&&/p&&p&绕了一圈,我从唯物主义绕回了感动人,说服人。这似乎很不唯物。但我并不是让大家去骗人,去忽悠人。相反,我希望大家展示唯物主义最真实的一面,只是要结合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去展示。不要以为唯物主义就不能谈美感,不能谈感性。好的科学理论必然是美的,必然能感动人。自然科学的理论有这个特征,社会科学也一样。我前天回顾了一下这几年的作品,最满意的事情就是写了梁祝这个曲子和新中国革命的因果关系(&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uancha.cn/MaPing/_312896.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马平:3015年 会有中学生记得上海么?&/a&)。其实,无论在历史和现实中,唯物主义和革命都有无数的魅力从未被展示过,如果找不到,说明我们还不够努力,对不起自称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也对不起当下迅速进步的社会经济基础。借用最近的一句话,我们辜负了这个时代。这种负疚感是催促我每天在谋生之余做一点有用之事的动力,今天给各位分享一下,谢谢大家。&/p&&p&任冲昊
&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ffd4b4f7af8af857495f_b.jpg& data-rawwidth=&753& data-rawheight=&9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ffd4b4f7af8af857495f_r.jpg&&&/figure&&p&相关内容:&br&&/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相信共产主义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a&&br&&/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读史时,哪些故事让你动容?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a&&/p&&p&以及对我这篇文章的批判:&/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马前卒的修正主义,泛左教团的发展方向&/a&&/p&
一 “修正”到哪里很多左翼小社团因为马前卒这个人吵架,这我见识的多了。吵架当然有很多个人原因,也找了很多理由,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马前卒把大家忽悠成修正主义了,要坚决斗争。今天我就想谈谈我的修正主义思想。修正主义,有多修呢?我说几个事情…
这么说的人,一看就没做过工程项目。&br&&br&要说偷技术,单点技术是可以偷的,比如逆向一个算法,扫描一个芯片,这都有可能。再比如,iOS 里面有一个交互很好,小米复制个一模一样的,这已经发生过了。&br&&br&但是 f22 不是这样的东西,f22 是一个极其巨大的系统工程!这种项目两个特点:&br&&br&第一,涉及到的技术方案极其繁杂,规模浩大,几卡车图纸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些东西可能分散在不同机构中。别说你拿不到全部,你就算拿到,几百个科学家、几万个工程师的聪明才智,你靠谁来消化?你有这种团队,就别费心偷了,自己造更快。注意你只有资料没有实物哟~&br&&br&第二,各模块盘根错节,关系复杂,不是说你偷了一部分,剩下的替代一下就可以的。事实上连设计 f22 的人都不敢轻易改动,所以会有个产品定型阶段。比如飞机外壳,你把数据偷来,说我按照我的需求和供应商稍微改改可以吗?对不起不可以,牵一发动全身。那都是最复杂的流体力学和电磁学计算的结果,改一点儿则谬以千里。你说那我完全不改可以吗?对不起还是不可以,因为同一个问题美国人这样解决,你就不能这样解决,因为你面临禁运。&br&&br&这样的项目,你靠偷?除非你能拿到全部实物、技术文档、数据,以及搞定所有供货商(核心部件差一个都不行),这还不够,你得策反核心工程师,最好包括总师,因为很多东西你拿到了也不明就里。必须有人从理论高度指导你,你才看得懂那些文档。&br&&br&别说偷,就现在,中国和美国互换技术,中国手把手教美国复制 j20,美国手把手教中国复制 f22,短时间都够呛能复制出来。这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这是把一国的整个军工产业撕下来贴到另一个国家去。&br&&br&所以,你问中国有没有偷过美国的空军技术?我相信有,个别技术难点,偷过来参考一下,辅助攻关,这个有可能。你说中国把 f22 的技术偷过来改改就造出 j20?对不起中国做不到,没有国家能做到。&br&&br&ps:&br&&br&可能一些朋友对“系统工程”意味着什么缺乏直观的感觉,我大致解释一下。&br&&br&j20 这样的项目,你不能把它想象成解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有答案就可以抄。&br&&br&实际情况是,你想要个新飞机,首先你要搞清楚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飞机,把你的需求量化地描述清楚。你不能笼统的说我要飞得快的,火力猛的。多块?多猛?你得有个标准。为什么说四代机要有超音速巡航、超机动,这都是各国军事学家讨论推演了无数遍的结果。你光看到 f22 的指标,为什么是这样的指标你理解吗?它满足了美军什么需求,我们需求有何不同,导致我们需要的指标有何不同?&br&&br&到这一步,实际上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没有现成的题目给你,题目是你自己出的,而且这个题目特别笼统,不是类似证明题那样的,而是“请用数学语言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这种超大题目。有些人设想的那种抄袭,最大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你看到了一些答案,但你不知道问题是什么。&br&&br&然后,你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哪些能做,哪些要妥协。这一步你得搞清楚国家现有水平能到什么层次,国际上是什么水平,有哪些技术资源、哪些团队可以利用。而且你现有的基础得大差不差才行,你是个津巴布韦水平,什么都没有,瓶子盖儿都造不了,造什么飞机?&br&&br&下一步就是拟订总体技术路线,以及技术分解。先搞明白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要从哪个学科着手,然后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 10 万个小问题,分散到各个团队里面去,批项目,给钱,给时间,验收。这一步的时间可能非常长,并且反复试错、反复调整。各个学科进度不一,可能有的很顺利,有的可能拖了很久失败了,可能一个领域很顺利,但是它依赖的领域失败了,这时候就要反过来调整技术路线。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军工技术的大阅兵,看起来只是造一个飞机,可是当这个飞机对各个领域的要求都达到国际一、二流水平的时候,相当于要求你的整个军工技术达到国际一、二流水平,还不能缺项,我们又没有国际合作。&br&&br&技术条件大致成熟以后,终于可以开始造飞机了。先拟订总体设计方案,然后分解为 10 万个模块,各个团队根据技术要求研发模块,然后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这一步的坑非常深!飞机的设计一端连接的是技术导入,另一端连接的是生产制造,各个模块之间的牵制千头万绪,可能发生无数次迭代,无数次推倒重来。别的我不了解,电磁优化设计我懂点,就说飞机外壳吧,一边是功能需求,一边是电磁,一边是流体力学,既要隐身,又要能飞,还要能装东西。好不容易优化出一个外形,领导说屁股要加个东西,完了,推倒重来。各种微分方程,算死你。到了这个地步,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对各个模块的要求是甭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给我搞出来。&br&&br&经过多年的折腾,终于造了个大致能飞的玩意儿,可以试飞了。一试飞你会发现,本来以为没问题的设计,其实问题一大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怎么办?改进,试飞,再改进,再试飞,再改进……&br&&br&这个就叫“系统工程”。对于这样的工程,你拿到所有资料,也不过是站上了这个工程的废墟而已,反而当你面对一个具体问题一筹莫展,需要去偷技术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只差临门一脚了。
这么说的人,一看就没做过工程项目。 要说偷技术,单点技术是可以偷的,比如逆向一个算法,扫描一个芯片,这都有可能。再比如,iOS 里面有一个交互很好,小米复制个一模一样的,这已经发生过了。 但是 f22 不是这样的东西,f22 是一个极其巨大的系统工程!…
&p&拖了这么久的四海龙王篇,就写在这儿吧。&/p&&br&&p&四海龙王的故事,要从一条西游记中最著名的BUG开始讲起。&/p&&br&&p&西游记里,很多人都有别称名号。比如太上老君,他的官方称呼是“道德天尊”,仅在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玉帝召开安天大会的时候用过一次;再比如托塔李天王的二儿子木吒,拜观世音菩萨为师,法名惠岸。至于妖怪中大力王就是牛魔王,云程万里鹏又叫大鹏金翅雕,那就更多了。&/p&&br&&p&然而这么多繁复的名字,全篇一百回都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只有一处地方,出现了名号混乱的情况。就是著名的西游未解之谜:“西海龙王到底叫什么”。&/p&&br&&p&在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里,四海龙王第一次全体出场:&/p&&br&&p&&b&龙王道:“舍弟乃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是也。”&/b&&/p&&br&&p&在这个地方,清清楚楚地写着,北海龙王叫做敖顺,西海龙王叫做敖闰。&/p&&br&&p&可是再往后,就渐渐开始乱了起来。&/p&&br&&p&四海龙王是西游记中龙套角色的代表。八十一难中处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黑水河小鼋龙请来过西海摩昂太子,车迟国三道中的羊力大仙请来过北海龙王收冷龙,打红孩儿时喊来灭火,过凤仙郡时唤来降雨,收留过九头虫,擒拿过犀牛3p……啊不,三辟。上镜率相当的高。&/p&&br&&p&在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小白龙出场,他自称道:&/p&&br&&p&&b&“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b&&/p&&br&&p&此时仍是西海龙王敖闰。&/p&&br&&p&可是到了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开始,西海龙王就变成了敖顺,北海龙王就变成了敖闰。仍是出自于东海龙王敖广之口:&/p&&br&&p&&b&行者问:“令弟何在?”&/b&&/p&&p&&b&龙王道:“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闰,西海龙王敖顺。”&/b&&/p&&br&&p&北海和西海龙王竟然互相调换了个儿。&/p&&br&&p&再往后,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鼋回》里,全篇的西海龙王都是敖顺。其中摩昂太子是他的大儿子,小鼋龙是他的外甥。&/p&&br&&p&而有趣的是,在这么整整一集西海龙宫的家事里,小白龙身为西海龙宫三太子,一句话都没说,甚至亲大哥来了,都没有见一见。而唐僧四人仿佛都忘记了他的身份一样。整集里没有小白龙的一丝戏份,他就好像只是一匹普通的白马似得。&/p&&br&&p&为什么?&/p&&br&&p&很简单,因为现在的西海龙王是敖顺,而小白龙是昔日敖闰的三儿子。&/p&&br&&p&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宁愿相信,不是因为作者的笔误,导致敖闰敖顺混用,这么写,其实是有深意在的。&/p&&br&&p&再往后看,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里。猴王连续两回找了龙王前来,第一回是跟虎力大仙斗雨的时候,招了四海龙王。这时候四海龙王没有写明各自分管的海域,但是在悟空和他们寒暄完之后,特意加了一句话:&/p&&br&&p&&b&行者又谢了敖顺道:“前日亏令郎缚怪,搭救师父。”&/b&&/p&&br&&p&可见这时候敖顺仍是上两回的那个西海龙王。但是到了下一回中,悟空和羊力大仙比试下油锅的时候,敖顺的身份就变了:&/p&&br&&p&&b&急纵身跳在空中,念声“唵”字咒语,把那北海龙王唤来:“我把你这个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你怎么助道士冷龙护住锅底,教他显圣赢我!”&/b&&/p&&p&&b&唬得那龙王喏喏连声道:“敖顺不敢相助。&/b&&br&&/p&&br&&p&吶,这才过了一集不到,你换个马甲就变成北海龙王上来了?&/p&&br&&p&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中,悟空念个法咒,唤了北海龙王前来,此时来的北海龙王自称道:&/p&&br&&p&&b&“北海小龙敖顺叩头。”&/b&&/p&&br&&p&是不是以为到这就结束了?&/p&&br&&p&并没有。&/p&&br&&p&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里。三只犀牛逃到了西海去,这时候等在那儿的,居然还是敖顺父子。&/p&&br&&p&&b&“老龙王敖顺闻言,即唤太子摩昂。”&/b&&/p&&br&&p&网上有不少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帖子。大家似乎默认的就是西游全篇中,西海和北海龙王对换了三次。除了刊印错误之外,绝大多数的是用“龙王轮流值四海”的理由解释。我觉得是很牵强的。因为西游中包括整个中国传统神话体系里,从来没有过什么龙王四海轮流值班的说法。&/p&&br&&p&而之所以无法解释,是因为很多人的默认前提似乎弄错了。&/p&&br&&p&真的是西海和北海龙王轮流掉换吗?&/p&&br&&p&不。&/p&&br&&p&无论西海还是北海,唐僧一行人见到的,永远只有一个龙王,就是“敖顺”。他时而是北海,时而是西海。所以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认为,敖顺是西海龙王时,剩下的敖闰就是北海龙王;当敖闰是北海龙王时,剩下的敖顺就是西海龙王。&/p&&br&&p&可是,全文中从来没有专门提到敖闰究竟是哪一海。只有在四海龙王同时出现时,会给他分配一海。&/p&&br&&p&甚至敖闰从来都没有单独出场过。&/p&&br&&p&当我发现这个细节的时候,一个有些古怪的念头闪了过去:&/p&&br&&p&这个小白龙的父亲,龙王敖闰——真的存在吗?&/p&&br&&br&&p&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确,西游记究竟是一部什么小说。&/p&&br&&p&作为四大名著中最难解读,埋线最深,也最为光怪陆离的一本,一千个读者眼中,真的有一千本西游记。有些认为这是神话故事,有些认为这是道门丹书,有些人认为这是宗教宣扬,而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这是一本讽刺小说。&/p&&br&&p&不仅讽刺,而且讽刺的很彻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州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