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义的多数人暴政和民主的区别

财政学:一致同意规则为什么会导致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_百度知道
财政学:一致同意规则为什么会导致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我有更好的答案
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因为我们知道民主是需要监督的)这是多数人暴政和民主的区别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即使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多数人暴政就不能。一致同意规则,那么这个决定能不能保证那少数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民主能够,有着其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不具有较强的历史性,是发生在很小范围内的
采纳率:1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财政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靠什么防止民主形成“多数人暴政”_百度知道
靠什么防止民主形成“多数人暴政”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问题非常好,但是需要首先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民主,第二,民主会不会形成多数人暴政。
哪里有民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 正文
毛泽东五评美国“白皮书”
作者:仝华
发布时间:
来源:党史文汇
字体:&&&|&&&&|&&
  五评美国&白皮书&,是1949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毛泽东先后撰著并发表的一组重要政论文章。在此,毛泽东充分利用美国&白皮书&所提供的反面教材,鞭辟入里地揭露了近百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澄清了有关中国革命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对促进全国各阶层人民提高政治觉悟,以利中国共产党更紧密、更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的新胜利和准备建设新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五评美国&白皮书&的发表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与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从日至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即,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长达1000多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险,一举摧毁了国民党苦心经营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面对上述情况,同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又称《对华关系白皮书》《中美问题白皮书》,正式名称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特别着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九年时期》)。白皮书包括正文8章及有关美国对华政策文件186种(附录),外加《艾奇逊致杜鲁门总统的信》和《中美关系大事年表》,全书共1054页,约100多万字。其正文叙述了从1844年美国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至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时的中美关系,特别是详述了抗日战争末期至1949年期间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千方百计地反对中国人民却遭失败的经过。
  发表白皮书的背后,是美国国会内的&亲蒋帮&及共和党,面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崩溃,愤怒地认定,是美国政府对蒋介石援助不利,而致使美国&丢失了中国&。白皮书的发表,恰恰是美国政府欲在这方面为自己开脱。因此,它实际上又是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的自供状。正如毛泽东在第3篇评论中所写: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革命和美国的白皮书,这件事不是偶然的,它表示了中国革命在整个世界历史上的伟大意义。&&&过去关于这种讨论之所以没有获得机会,是因为革命还没有得到基本上的胜利,中外反动派将大城市和人民解放区隔绝了,再则革命的发展还没有使几个矛盾侧面充分暴露的缘故。现在不同了,大半个中国已被解放,各个内外矛盾的侧面都已充分地暴露出来,恰好美国发表了白皮书,这个讨论的机会就找到了。&
  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8月12日,新华社发表了社论《无可奈何的供状&&评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次日,毛泽东函告新华社社长胡乔木&:应利用白皮书做揭露帝国主义阴谋的宣传。应将各国评论中摘要评介。&
  在要求新华社做好这一工作的同时,从8月14日开始至9月16日,毛泽东先后为新华社撰写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5篇针对这一白皮书的评论。
  明确揭示&白皮书是一部反革命的书&
  在《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白皮书是一部反革命的书,它公开地表示美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干涉。就这一点来说,表现了帝国主义已经脱出了常轨。&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伟大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已经迫使美政府内的一个派别要用公开发表自己反对中国人民的若干真实材料,并作出反动的结论,去答复美国国会内的&亲蒋帮&及共和党的攻击,否则他们就混不下去了。这是用公开暴露来代替遮藏掩盖,这就是帝国主义脱出常轨的表现。即&两派反革命竞赛,一派说我们的法子最好,另一派说我们的法子最好。争得不得开交了,一派突然摊牌,将自己用过的许多法宝搬出来,名曰白皮书&。
  白皮书&使成群的人打开了眼界,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对此,毛泽东写道:多少年来,在许多问题上,主要地是在帝国主义的本性问题和社会主义的本性问题上,我们共产党人所说的,在若干(曾经有一个时期是很多)中国人看来,总是将信将疑的,&怕未必吧&。这种情况,在日以后起了一个变化。艾奇逊以美国国务卿的资格说话了,他所说的和我们共产党人或其他先进人们所说的,就某些材料和某些结论来说,如出一辙。&这样一来,白皮书就变成了中国人民的教育材料&。当然,是反面教育材料。
  毛泽东特别强调,美国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发表是值得庆祝的,&因为它给了中国怀有旧民主主义思想亦即民主个人主义思想,而对人民民主主义,或民主集体主义,或民主集中主义,或集体英雄主义,或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不赞成,或不甚赞成,不满,或有某些不满,甚至抱有反感,但是还有爱国心,并非国民党反动派的人们,浇了一瓢冷水,丢了他们的脸。特别是对那些相信美国什么都好,希望中国学美国的人们,浇了一瓢冷水。&
  揭露和驳斥艾奇逊,系统阐发若干重要观点
  在五评&白皮书&中,针对艾奇逊&胡诌了一大篇中国近代史&的情况,毛泽东据理揭露和驳斥,系统地阐发了若干重要观点。
  一是驳斥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概要地历数美国政府自从1840年帮助英国人进行鸦片战争起,&直到被中国人民轰出中国止&,对中国实行的各种形式的侵略,是贯穿白皮书始终的基本内容。而艾奇逊却&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针对这一谎言,毛泽东驳斥说:美帝国主义给予中国的&友谊&,特别是最近数年帮助蒋介石杀死几百万中国人这一项伟大的&友谊&,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就是&始终维持并且现在依然维持对华外交政策的各项基本原则,包括门户开放主义,&&以及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等等&。
  二是驳斥艾奇逊将中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说成是人口多,&人民的吃饭问题&&成为一种不堪重负的压力&,和西方思想的输入,&激起了骚动和不安&。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历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为这些封建朝廷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不是什么西方思想的输入引起了&骚动和不安&,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了反抗&。毛泽东还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我们是反对历史唯心论的历史唯物论者。&
  三是揭露艾奇逊公开宣称要招收中国的所谓&民主个人主义&分子,&组织美国的第五纵队,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的企图。毛泽东指出,这一情况,引起了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中国人的注意,大家相约不要上美国人的当,到处警戒美帝国主义在暗地里进行的阴谋活动。毛泽东坚信&:驳斥了艾奇逊,就有可能使得广大的中国人获得打开眼界的益处。对于那些抱着和艾奇逊相同或者有某些相同的观点的人们,则可能是更加有益的。&
  除上述外,针对一些人对国内外反动势力所抱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毛泽东号召中国人民,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他指出:&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既然如此,希望劝说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反动派发出善心,回头是岸,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组织力量和他们斗争。毛泽东特别说明:&准备斗争&的口号,&是对于在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的问题上,特别是在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的问题上,还抱有某些幻想的人们说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被动的,还没有下决心,还没有和美国帝国主义(以及英国帝国主义)作长期斗争的决心,因为他们对美国还有幻想。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和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或者相当大的距离&。
  虽然,毛泽东撰写和发表五评美国&白皮书&至今已有65年,但是他在此阐发的若干重要思想,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同美国的关系,以及正确认识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文:&五评白皮书&的锋芒
  日,在国民党全面败退台湾之际,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白皮书的最前面是美国国务卿艾奇逊7月30日给杜鲁门总统的信,着重说明编写的经过、宗旨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白皮书长达四百零九页,连同附件共有一千零五十四页,公布了1844年以来特别是1944年至1949年间一系列中美关系的外交档案,披露了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和援蒋内战的若干真相,讲述了这些政策在于遏止远东共产主义&蔓延&,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在于本身的腐败和脱离人民群众,以及国民党军事战略的失误与指挥无能等等。
  白皮书的发表,曾引起各方关注和热议。在美国,最先&受到国会各种集团和新闻界的一阵暴风雨似的辱骂&〔1〕。在中国,国民党对白皮书的发表极度不满,认为它抨击了国民党而偏袒共产党。蒋介石在8月10日的日记中甚至感叹:白皮书&为美国历史上留下莫大之污点,此不仅为美国悲,而更为世界前途悲矣!&离任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认为白皮书&不承认美国政策有什么错误,而将一切责任全部归咎于中华民国政府&〔2〕。对于白皮书,中国共产党当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8月12日新华社发表评论《无可奈何的供状》。随后,毛泽东亲自操刀,在短短的三十多天连续写出五篇指向清晰、内在逻辑严密的战斗檄文:《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四评白皮书》(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五评白皮书》(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友谊&,还是侵略?》)、《六评白皮书》(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写的这五篇评论,后俗称为&五评白皮书&。
  &五评白皮书&的写作时间非常密集,从日到日,仅三十四天。这段时间正是筹建新中国的繁忙时刻,毛泽东竟然连续写出五篇篇幅不算小的文章,这在他的著述生涯中是罕见的,足见毛泽东对《白皮书》的重视。&五评白皮书&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最末,成为雄文四卷的收官之作。
  在目前出版的权威中共党史著作中,《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对&五评白皮书&只字未提。《毛泽东传》(金冲及主编)倒是花了些篇幅,但落笔重点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所作的解释。《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则是根据《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注释展开论述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首篇评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的脚注中对这五篇评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概括:&这些评论揭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批评了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幻想,并且对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说明。&〔3〕这种概括是比较完整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批评了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幻想&是&五评白皮书&的核心。五篇评论都以美国白皮书为靶子,其中揭露美国对华政策的本质也罢,阐述中国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也罢,都是说给&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听的,着力于劝说他们要丢弃对美国的幻想而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
  我们来看文本。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日)开篇之后,便从1840年英国人侵略中国说起,一直说到&最近三年来表面上是蒋介石实际上是美国进攻中国人民的战争&。指出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促使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浴血奋战的过程中,&获得了数万万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也获得了大多数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们的拥护&。但是,&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还要看一看。他们想,国民党是不好的,共产党也不见得好,看一看再说。其中有些人口头上说拥护,骨子里是看。正是这些人,他们对美国存着幻想&。至此点出文章的论说对象。
  在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革故鼎新之际,那些态度犹疑,认为国民党不好共产党也不见得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美国抱有怎样的幻想呢?该文似乎并没有从正面回答,但从行文中可以概括出三条,一是&相信美国什么都好,希望中国学美国&;二是&容易被美国帝国主义分子的某些甜言蜜语所欺骗,似乎不经过严重的长期的斗争,这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会和人民的中国讲平等,讲互利&。这两条说的都是对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其实更为严重和潜在的是第三条,即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这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严重的政治道路选择问题。一个半月之前,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斩钉截铁地说:&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4〕尽管新中国成立前夕,民主党派及大批知识分子已在政治上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愿意接受新民主主义道路,但对于&第三道路&即把中国建设成英美式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幻想&,那些深受民主个人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是不容易一下放弃的,&其中有些人口头上说拥护,骨子里是看&。而艾奇逊在致杜鲁门总统的信中,明确表示要把中国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这批人身上,&&&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她的民主个人主义终于会再显身手,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我认为都应当得到我们的鼓励&。对此,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艾奇逊公开说,要&鼓励&中国的民主个人主义者摆脱所谓&外国的羁绊&。这就是说,要推翻马克思列宁主义,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如果这批人不放弃&第三条道路&的幻想而与美国人里应外合,将成为新政权最大的隐患。
  那么这批人为什么会对美国抱有幻想?这与他们的出身有关。&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数百万区别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对于这些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的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的一部分人,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例如胡适、傅斯年、钱穆之类,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即是说,近代中国数百万大小知识分子的出现,与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关,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精神侵略的产物。对此,在《&友谊&,还是侵略》中,毛泽东有着更具体的论述:&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我国许多有名的学校如燕京、协和、汇文、圣约翰、金陵、东吴、之江、湘雅、华西、岭南等,都是美国人设立的。司徒雷登就是从事这些事业出了名,因而做了驻华大使的。&〔5〕其次,是这批人的思想方法问题。因为他们是受的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中国的许多自由主义分子,亦即旧民主主义分子,亦即杜鲁门、马歇尔、艾奇逊、司徒雷登们所瞩望的和经常企图争取的所谓&民主个人主义&的拥护者们之所以往往陷入被动地位,对问题的观察往往不正确&&对美国统治者的观察往往不正确,对国民党的观察往往不正确,对苏联的观察往往不正确,对中国共产党的观察也往往不正确,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或不赞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问题的缘故。&&他们的头脑中还残留着许多反动的即反人民的思想,但他们不是国民党反动派,他们是人民中国的中间派,或右派。他们就是艾奇逊所说的&民主个人主义&的拥护者。艾奇逊们的欺骗做法在中国还有一层薄薄的社会基础。&
  那么,如何对待美国人实现其未来在中国种种梦想的这层&薄薄的社会基础&?毛泽东的回答是:&先进的人们,共产党人,各民主党派,觉悟了的工人,青年学生,进步的知识分子,有责任去团结人民中国内部的中间阶层、中间派、各阶层中的落后分子、一切还在动摇犹豫的人们(这些人们还要长期地动摇着,坚定了又动摇,一遇困难就要动摇的),用善意去帮助他们,批评他们的动摇性,教育他们,争取他们站到人民大众方面来,不让帝国主义把他们拉过去,叫他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6〕
  如果把&五评白皮书&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其《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则是一个总纲,其所有论点和看法都在这首篇评论中表达出来,其余四篇则是这些论点或看法的深化和具体化。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发表后的第四天,毛泽东发表了第二篇评论《别了,司徒雷登》(日)。这篇评论的篇名极俏皮,且富象征意义。&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由于司徒雷登的特殊身份和生平作为,使他在国统区知识分子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这里,司徒雷登已成为美国的象征,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象征,他的最大特点是迷惑性。这篇评论主要是围绕&丢掉幻想&深入展开的:(一)利用白皮书提供的材料和艾奇逊的话,揭露美国对华政策的侵略实质。并用训诫的口吻唤醒那些抱有&幻想&的人们:&对于美国怀着幻想的善忘的自由主义者或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们,请你们看一看艾奇逊的话&,&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给你们上课了,艾奇逊是你们的好教员。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不是吗?你们能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中找到一丝一毫的仁义道德吗?&(二)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了美国的科学、民主和金钱。&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资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杀人。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和将来据说很愿意送给它在中国的第五纵队,但是不愿意送给一般的书生气十足的不识抬举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当然更加不愿意送给共产党&。接下来的话,就不完全是讥讽,而有羞辱和警告的意味了:&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随后,毛泽东谈到骨气,把闻一多、朱自清表彰了一番。(三)丢掉对美国的幻想不可怕,别了司徒雷登我们也有办法。毛泽东豪迈地宣称:&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困难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7〕
  《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日)的主题篇名已明示。讨论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白皮书提供了一个详尽地讨论中国革命和内外各方面关系的机会,通过讨论《白皮书》,可以展现&中国革命在整个世界历史上的伟大意义&。二是白皮书变成了中国人民的教育材料,要充分加以利用。文章的后半部分,论题有一个从&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向&如何讨论白皮书&的延伸。毛泽东紧紧抓住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的开头,用阶级分析方法,一分为二,将&两国人民&和&两国反动派&区别开来,将&反动派的舆论&与&人民的舆论&区别开来,将对反动派的专政与对人民的民主既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最后将&右派极权政府&的帽子戴到了美国资产阶级政府头上。这篇评论在揭露白皮书的本质,不让其表面文字迷惑中国人的同时,也为那一&部分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分析和看待白皮书乃至美国帝国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方法。
  《&友谊&,还是侵略?》(日)的核心论题是怎样看待中美关系。毛泽东开篇指出:&为了寻找侵略的根据,艾奇逊重复地说了一大堆&友谊&,加上一大堆&原则&&。在引证了艾奇逊的原话之后,即开始反驳:&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8〕文章从1840年鸦片战争说起,历数其侵略中国的事实,一直叙说到美国扶蒋反共、杀死几百万中国人的现实。文章通过对白皮书关于&友谊&表白的揭露,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中国百年近代史的问题,如何看待一百年来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的关系问题,这当然就涉及到根本的政治立场和不同的历史观念了。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日)通过驳斥白皮书关于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解释,如&人口太多&、&西方影响&等,引出应如何看待近代中国革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到底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和解释,还是用历史唯心主义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和解释?&中国人之所以应当感谢艾奇逊,还因为艾奇逊胡诌了一大篇中国近代史,而艾奇逊的历史观点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人所同具的观点,就是说资产阶级的唯心的历史观。驳斥了艾奇逊,就有可能使得广大的中国人获得打开眼界的益处。对于那些抱着和艾奇逊相同或者有某些相同的观点的人们,则可能是更加有益的&〔9〕。关于历史观的问题,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中就已提及:&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10〕那些不能正确观察美国统治者、不能正确观察国民党、不能正确观察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人们,&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或不赞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问题的缘故&。因此,本篇评论可以看做是对第一篇评论所提问题的回应、深化和总结。
  从建立新政权的角度来说,&五评白皮书&的作用是巨大的。毛泽东用密集的火力猛轰美国白皮书,再一次向世界宣示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即&一边倒&:新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的苏联,而不可能是美国;战后美、苏争夺中国有了最终结局,新中国将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而与美国形成对抗之势。在国内,按照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设计,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这个新国家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奋斗目标&&&经过人民共和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达到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会拥护的,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剩下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就可以向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进行许多适当的教育工作。等到将来实行社会主义即实行私营企业国有化的时候,再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的工作。人民手里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11〕。麻烦的是那些对美国抱有好感、不愿放弃&第三条道路&幻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尽管他们人数不多,也没有什么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他们却有话语权,有影响力,况且他们的问题是思想问题,这些思想问题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是美国人&精神侵略&多年的产物,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对其都难以凑效。特别是美国人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并要给予&鼓励&,这就更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五评白皮书&正是适时地对这批人进行的规劝、警告乃至于震慑。也许并非纯然的历史巧合,&五评白皮书&最后一篇发表的第二天,日,担负筹建新中国使命的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
  但&五评白皮书&并不是就事论事的时论,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毛泽东的威望日益高涨,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释:
  〔1〕(美)迪安&艾奇逊著,上海《国际问题资料》编辑组、伍协力合译:《艾奇逊回忆录》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182页。
  〔2〕(美)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刘雪芬校::《在华五十年》,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261&263页。
  〔3〕〔4〕〔5〕〔6〕〔7〕〔8〕〔9〕〔10〕〔1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页。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岗西方政治思想史(最终版)-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哲学
西方政治思想史(最终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和近代以来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的形成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三个发展阶段。为便于识记,具体需要掌握的知识线索整理如下。1. 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 古罗马时期:斯多葛派(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罗马法学3. 中世纪时期: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奥古斯丁、阿奎那、反教权思想4.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布丹、宗教改革思想5. 资产阶级革命前夜:格劳修斯、斯宾诺莎6.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启蒙运动(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独立运动(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7. 19世纪时期:德国(康德、洪堡、黑格尔)、法国(孔斯坦、孔德、托克维尔)、英国(伯克、边沁与密尔)8. 19世纪末以来: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女权主义、绿色运动等思潮的形成或发展9.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略)重点章节:1古希腊时期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重点问题:1政体学说2人性与国家观3自然法与权利观4契约论与政府观5民主与法治应当积累的知识面:1时代背景及相应的政治思想特点2思想家国籍、生平3思想家的历史地位或曰影响
(一)古希腊时期基本概况: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政治思想就是在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社会中萌发的。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与义务的政治体系。城邦最显著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是一种小规模的政治实体,内部一般分为奴隶、无公民身份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三个身份集团,而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只有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古希腊当时存在数百城邦,城邦政治是极为多元的。此时的政治思想具有下列特征,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主义和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3以城邦政治为研究主题和范围,即关注城邦的起源、目的、性质、职能、管理等4公民的视角。政治思想最初的萌芽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经历了早期立法家、自然哲学家的阐释,到智者时期后开始正式形成和发展。修昔底德: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深入剖析了希波战争,把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了历史研究之中,强调历史研究必须坚持求实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坚持理智的和批判的态度,为后世的历史学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开创了“范例历史学”,对后来的国际关系研究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智者: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但他们是一批在希腊思想界开风气的人物,是第一批关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代表人物如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智者实现了从现象和问题的客观的神的综合到主观的人的综合的转变,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人和社会,开始用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他们的思想构成了后来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已经萌发出了自然法思想和平等观念。苏格拉底:苏氏是与智者同时代的人物,对哲学研究的兴趣转向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柏拉图有直接影响。1苏氏是西方科学理性主义的开创者,他主张研究事物的本性,探索普遍定义,在对道德和政治问题的讨论中他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2伦理政治观,苏氏认为道德是城邦制度的基础,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因而统治者不能仅仅关注公民私欲的满足,而是应当把改造公民的灵魂当作首要任务,使人们有知识、有教养,过理性的生活。苏氏认为,人的灵魂和身体的善都表现为和谐有序,这是要经过知识训练才能实现的,因而治国就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政治家应当是有知识的人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柏拉图: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其整体主义价值观和乌托邦传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1理念论,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柏氏认为,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变动不居,而理念则是现实世界的原型、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现象界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和虚幻反应。真正的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只能被高超智慧掌握。2正义国家。政治哲学是对国家理念的认识和把握,在柏氏看来,国家的理念就是合乎正义或曰体现至高善的国家,即理想国。理想国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整体主义精神贯穿其中,要求个人完全融入社会整体;一方面正义集中体现于社会分工,柏氏认为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也就国家的基础,即个人才能的片面性和生活需要的多面性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就需要每个人从事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相互提供服务。柏氏依据人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形成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把人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生产者,分别对应人灵魂中所包含的理性、激情、欲望。他认为只要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分工互助,理性统帅激情并1 / 41
控制欲望,国家就能实现正义。另外,他还提出了所谓的“四主德”,即智慧(哲学家)、勇敢(军人)、节制、正义。3哲学王。哲学家治国是柏氏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富有特色。他把哲学家置于社会等级结构的顶端,垄断全部权力,他的改造现实国家和实现理想国家的希望也正寄托于此,把这当作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因为他认为人性是政治的基础,人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所以要改良政治就必须从人性入手,而只有掌握绝对知识即理念的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一使命。所谓哲学王,即通过哲学家执政把高超智慧、真实知识、完善德行和绝对权力结合起来,通过哲学家把绝对正义和国家至善贯彻到现实城邦。4政体思想。柏氏认为,哲学家执政的贤人政体是最好的,但现实中往往不存在,因为血统的混杂和统治者生育子女上的失误会导致贤人政体蜕变,即政体下统治者和公民的品格和心灵发生变化将导致政体的嬗变,就会产生现实政治中的各种不当政体,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一个比一个差。柏氏尤为反感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他指出平民政体下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结果导致自由泛滥,平等走向极端,人们为所欲为,漠视法律,最终导致极端的奴役;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夺得权力建立起专制统治,成为僭主,完全不具备节制的美德,而是无法无天。后来柏氏又初步提出了以统治者人数和政体好坏为标准划分六种政体的方法。5理想国设计。维护社会分工,保证哲学家统治,不重视法律;哲学家和军人等级废除家庭和私有制,保证生育质量;强化公民教育,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第二等好的理想国设计(《法律篇》),在哲学家治国条件不成熟时实行法治;有限民主,将平民成分和某种个人权威相融合;土地由国家所有并分配,限制财富分配的不平衡,共餐制;维持公民、工匠与商人、奴隶这三个等级的划分。柏拉图反民主思想:阐释、分析与评价摘 要:一、概念的界定:从民主到反民主关于民主的概念在柏拉图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很可能是雅典人创造了民主(democracy或demokratia)一词,这一词语来源于希腊语demos(即人民)和希腊语kratos(即统治)这两个词的组合。在当时的雅典,demos一词通常是指全体希腊人民,有时仅仅指普通民众或仅指穷人;有时,民主一词也被贵族批评家们当做一种用来表达对普通人民的蔑视的称呼。作为生活于那个年代的柏拉图也必然会认同关于民主概念的这一界定。其实在柏拉图那里民主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政体的民主概念。他把民主定义为一种社会形式,这种社会“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确保每一个个体都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模式”。柏拉图认为这种对政治平等和自由的崇尚是民主的标志,也是它最可悲的特点之根源。
基于对民主概念的这一界定,柏拉图的“社会地位和他的家庭联系是很容易使他鄙视民主制的”。他对民主的这种态度流露于他关于民主思想的字里行间。在这里,可以用反民主这一概念来概括柏拉图有关民主的思想,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柏拉图反民主并非完全反对民主本身,而是反对实行民主的时间,他认为民主不适合当时的条件,所以反对;第二是柏拉图的反民主思想中又是含有民主成分的。二、柏拉图对民主与现实矛盾性的论证
柏拉图生活的年代,正值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遭到失败,民主制出现危机,整个希腊城邦制度也走向衰落的时期。这时现实社会中充斥着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的分裂动荡和政治危机。面对这样的现实,维护城邦的统一成为首要的价值选择,他说要“铸造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为此就需要一种权力的统一,也就是他所称谓的“哲学王”的人治专制模式,而他认为民主制是与这种现实不相适应的,因而他反对民主。柏拉图的论证如下:
首先,当时雅典的现实要求统治者要竭力减轻战争给雅典的统一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集中而非分散的权力作为后盾,因而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公元前404年),柏拉图也真诚地相信他们是在进行改革和公正地治理国家。这样以来,民主制的实行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柏拉图说在民主制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过日子的计划,爱怎么过就怎么过,于是这个城邦里就会有最为多样的人物性格”,这种自由个性的大量存在必然会无视任何权威,以致会出现“如果你有资格掌权,你也完全可以不去掌权;如果你不愿意服从命令,你完全可以不服从,没有什么勉强你的。别人在作战,你可以不上战场;别人要和平,如果你不喜欢,你也可以要求战争”的局面,这样就会使国家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最终是不利于整个城邦的统一的。
其次,柏拉图强调民主政治是由穷人或平民掌权的,我们知道在当时雅典的现实中穷人或平民是一些没有闲暇时间的人们,没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足够多的智慧,“柏拉图和绝大多数的希腊哲学家相同,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而智慧又是与统治能力成正比的。可以说在柏拉图看来,民主制的根本弱点在于它允许无知的公众来决定公共事务,亦就是通常所谓的“大众的无能”,2 / 41
他说公众本身就是大诡辩家。就这样,柏拉图用现实这把利剑将穷人或平民的统治权利给抹杀掉了,当然这其中有柏拉图“贵族”的偏见,不过“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是不争的事实。这在柏拉图看来民主必然是与现实相矛盾的。再次,柏拉图认为民主政体下的人们崇尚绝对的平等和无限制的自由,也说:“极端的自由,人们可能会走向极端的征服,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奴役。”有征服必然会带来战争,而这是当时的雅典最害怕面对的,因为他们现在还沉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战败的阴影之中。他又说:“外来的依附者也认为自己和本国公民平等,公民也自认为和依附者平等;外国人和本国人彼此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买来的男女奴隶与出钱买他们的主人同样自由,更不用说男人与女人之间有完全地平等与自由了。”“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自由到了极点。”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诱人的多样化的社会,它必然会导致公民集体主义精神的丧失,造成城邦广泛深刻的分裂和道德的瓦解,直接威胁到城邦的基础。这也是当时雅典的现实所不允许的。同时,从长期来看,这种追求绝对自由和完全平等的民主其结果是纵欲,是纵容破坏对于政治与道德权威的尊重。柏拉图对此严肃地指出:“所有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甚至会“称傲慢为有礼,放纵为自由,奢侈为慷慨,无耻为勇敢”。于是错误的“快乐平等”支配着“民主人士”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凝聚力受到威胁,政治生活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对于共同体的善和社会正义的广泛义务就变得不再可能了。[18]又成为柏拉图反对实行民主的一个理由。
三、柏拉图反民主思想中的民主成分
柏拉图作为一位为现实设计制度模式的思想家,事实上并非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他只是一味地在空想,他的“乌托邦决不是浪漫空想家的无意义的演习”,他更多地是将现实纳入其思想之中,从而使他的思想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正由于他从现实出发,所以他认为民主不适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从而给人一种反对民主的假象。其实透过这种假象我们是可以看到柏拉图思想中是有民主成分的,只不过这些民主颗粒是经过修改的、不充分的,而且是有一定限制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
1.整体主义下的民主。关于正义的讨论中,柏拉图认为“心灵正义的人生活得好,不正义的人生活得坏”,“生活得好的必定快乐、幸福;生活得不好的人必定相反”在这里柏拉图实际上承认了个人有追求生活的权利,当然这种生活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至于结果的好与坏那就与个人心灵正义与否有关。同时,柏拉图还承认个人具有平等获得劳动的权利,他说:“全体公民无一例外地,每一个人天赋适合做什么,就应派他什么任务。”个人获得劳动的权利虽然是根据天赋来分配的,而且其目的是为了“大家各就各业,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于是整个城邦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这一目的,不过每一个个人在获得这一权利面前机会是平等的,至于最终谁将获得,那就由每一个个人的天赋所决定。此外,柏拉图还主张,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较好的部分控制。在说这句话的同时,柏拉图也就明确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每个个人的灵魂是自由的,尽管它包括较好的部分和较坏的部分,无论较好的部分控制较坏的部分,做“自己的主人”,还是较坏的部分控制较好的部分,做“自己的奴隶”,那都是每个个人灵魂自己的事,也就是说节制与否由个人说了算。
2.贵族式民主。柏拉图青少年时代是在其继父与其民主派朋友们构成的民主派氛围的熏陶中成长的,这种环境必然会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影响,他不可能完全排斥这种民主氛围下的民主思想给他带来的冲击,定会潜移默化地有选择地进行吸收。第一,柏拉图之所以倾向于贵族式民主,那是因为他始终认为大众民主漠视乃至否弃少数人的权利,当然这一点也并不是他否定平民民主的完全理由,甚至在平民推翻由他的亲戚和朋友掌权的“三十僭主”的统治时,“他宽宥了民主派有些过分的报复行为,认为从总体上看,恢复了的民主政体的施政还是温和的。”第二,柏拉图坚持其老师苏格拉底的思维路线,从“美德即知识”出发,从而表现了他的知识权力论。他主张政治权力与知识合二为一:要么哲学家称王,要么国王成为哲学家。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否则的话,??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在柏拉图看来,政治统治是一门需要专门知识的艺术,必须要由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有知识的人来实行,它决不是一件人人皆可为之的事情。第三,柏拉图所设计的“哲学王”培养计划本身就反映了他实际上倾向于贵族式民主。“由理想国那般精心设计的教育安排看来,我们可以确定,那种设计是为了产生一群统治者而做的。”“即使柏拉图不曾说明他的统治阶级可能有多少人,我们也大可设想那将是一个集团。”可以说柏拉图所设计的不是一个“哲学王”统治,而是一群“哲学王”统治,这么一群人必然是贵族。当他们实行统治时,民主模式对于他们可能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因为柏拉图认为他们具备实行民主的一切条件,而且他们本3 / 41
身所具有的优点又可以克服民主制自身的缺陷。
四、柏拉图反民主思想形成原因分析
应该说,柏拉图之所以有这种反民主思想与他生活的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柏拉图生活于希腊城邦危机时代,这时信任危机充斥整个城邦政治生活,公民内部的阶级矛盾异常的尖锐,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贵族派和平民派之间的斗争已经远远超出了可以达成谅解与妥协的限度,“势不两立的潮流已经到了这步田地:富人宁肯把钱投入海中,也不愿救济穷人;而最穷的人则不以占有富人的财产为满足,必须剥夺他们的财产而后快。”作为贵族一分子的柏拉图更多地将不满投射到平民身上,由于他强调民主政治的平民掌权的一面,继而开始对民主政治表示不满,加之作为民主政治的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于是柏拉图“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正如萨拜因所说:“这时几乎不可能指望他对那‘愉快地发挥多方面才能’的民主政治生活抱有象伯里克利的那种热情了。”此其一。其二,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对其影响那是不言而喻的。苏格拉底时,民主派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语),每一个人都有权按照个人信仰和经验来判断是非,它刺激了人民参与城邦生活的热情,但这种思潮发展到极端而带来的个人主义运动也开始侵蚀民主政治的肌体,破坏城邦政治生活的秩序与和谐。针对于此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极端民主制持仇视态度,他认为极端民主给雅典城邦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主张贵族政治。柏拉图接受了苏格拉底对民主的这种态度,尤其是苏格拉底的死更坚定了柏拉图对民主的态度,但他始终并没有极端地仇视民主,他对民主制弊端进行反思,可以说“对民主制弊端的反思而启发的关于政治理性的倡导使得柏拉图拥有比以前任何思想家曾拥有的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他将某些民主成分引入贵族政治中,主张贵族式民主。实际上对柏拉图来说,民主制令其棘手之处在于“民主是一种吸引人的生活方式,既吸引民主制度的领袖,也吸引人民自己。应该说民主制其实也是吸引柏拉图的,所以后来他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民主制中的某些成分。其三,柏拉图时,可选择的价值体系纷繁多元,当然民主亦是其一。“为数甚多的价值体系在此,这些体系显然不可能个个当理”,于是柏拉图就用道德存疑的精神加以消解,民主对于柏拉图来讲也是存在“当理”之处的。实际上在柏拉图的心目中早已预设了一个“堪为道德与政治解毒剂的那种绝对价值体系。”即他所认为的“正义”“至善”等。他将其他价值体系拿来――按他的这一价值体系进行衡量。当然民主作为自成一元的价值体系不可能与柏拉图所预设的一模一样,他们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抑或矛盾冲突之处,不过它们之间也并非像“针尖对麦芒”那样尖锐,格格不入,其实它们亦有契合之处,这样以来柏拉图就“合者留,不合者去”,于是他在反民主中又保留有某些民主成分在其中。其四,柏拉图认为灵魂有智慧、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五种品格,而城邦与灵魂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五种品格对应五种政体,即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在柏拉图看来,这五种政体的顺序是不可以更改的,因此民主政体源于寡头政体。这样以来,柏拉图就只能认为“民主制实现时,也就是穷人意识到自己对于富人的优势之时;领导穷人的可能是些懒汉,他们是本阶级的叛逆,又掌握一些通常只有统治阶级的成员才掌握的技能;穷人们在有利的时机通过挫败富人而使自己成为城邦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杀死其中的一部分富人,并允许其余的部分同他们一样享有充分的公民权。”
五、对柏拉图反民主思想的评价
对于柏拉图的反民主思想,多数学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卡尔?波普尔说:“我相信柏拉图的政治纲领在道德上远非优越于极权主义,二者本质上是相一致的。”的确,柏拉图反民主思想过分地突出和强调了整体主义,他“不尊重普通人民对生活方式和道路多种多样的选择,而要把个别人的某种理想强加给所有的人,用它来模铸所有的人。”对于他的这一批评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得柏拉图很自然地产生了反民主的思想,对此列奥?施特劳斯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何况柏拉图反民主思想中又保留了某些民主成分。应该说柏拉图实际上看出了民主是存在弊端的,他的批评虽然被他有意夸大了,不过也确实正中民主之要害,这也就是他的反民主思想的价值之所在,因为“政治思想家的巨大优势在于??一直不断到指出民主宪法的堕落性、民主政治的无序性和民主品性的道德腐败性。”此而言,柏拉图的表现是相当出色的,姑且我们不考虑他是出于什么目的,甚至有的人说他关于民主政治之道德局限性的论述“从来没有被超越”。总之,无论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是考虑到它对现代的影响,我们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代表作如《政治学》、《伦理学》,......其城邦政体的研究可以视为比较政治研究的最早尝试,通过对城邦政治的总结性研究和升华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而且他虽然尚未超出古希腊整体主义传统但已经体现出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为民主和法治作了强有力的辩护,无疑成为西方开放、进步和理性主义政治传统的先驱。1学科的划分和政治学的创立,政治学是研究人和城邦至善的科学,即关注城邦的建立和管理。2城邦的本质。亚氏认为,人类社会组织是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城邦源于家庭和村落的发展,是满足人们更广大需要而自然进化的完备状态。而且,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即人按本性的要求就必须过城邦生活,因为人的目的是实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道德的良善,而良善的道德是最本质性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据,只有在城邦中人才能得到完全的自给自足,完备的城邦状态能使人充4 / 41
分显现本性。而且城邦是有机的整体,个人的价值依赖于城邦,离开了城邦人就无法完善自身,即享有公共生活的公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城邦通过为公民提供公共生活的平台而实现至善。3城邦和公民。亚氏认为,公民即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有权参加城邦这两个最高权力机构的人才是公民。而城邦的基本要素是公民,公民的本质决定着城邦的本质,因而城邦就是为了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集团,即由享有平等政治权利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城邦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而不是主奴的结合。4政体研究,是亚氏政治学体系的主体,为真正完整的整体理论奠定了基础。亚氏认为,政体是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分子所企求的目的。而一个城邦选取哪种政体则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经济结构和党派力量,寡头派和平民派的冲突是引起政体变化的根本原因,双方冲突的根源在于政治权利是否应当平等分配。他提出以政府的宗旨(即以统治者利益还是以全邦利益为目的)和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为标准,把政体分为六种(正宗政体在前),即一人统治的君主政体和僭主政体、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和寡头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政体和平民政体。5理想城邦的设计。温和的整体主义,有限私有;社会分工与奴隶制;民主政治与公民参与;重视中产阶级,理性而不走极端;混合政体,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即考虑到人民自由身份又照顾到财富、能力、品德等因素;法治,制定良好的法律并服从之,体现多数人的智慧和理性。6 亚里士多德的地位和影响:(一)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二)提出了研究政治学的新方法(三)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政治观点7中庸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是中西方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在德行伦理的研究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中庸(中道)原则。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比较接近,但仍有些微的区别,此区别伴随着圆点儒家的发展而越发显著,原因之一在于提倡中庸的目的之不同。儒家对社会之和谐的过度追求带来其“往后看”的思维方式,因传统和保守而走向道德理性主义;古希腊之中道因以个人幸福为出发点而产生“向前看”的思维方式.因进取和创新而走向科学理性主义。(二)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时期基本概况:城邦时代让位给帝国,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疏远,个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2个人问题得到关注,政治热情大大减弱,更多地追求个人精神的完善3以所有自由人乃至所有人为关注对象4种族平等与世界主义斯多葛派: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创始人为芝诺,经过潘尼提乌斯和西塞罗的发挥,对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核心观点影响了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方向。1斯多葛派使自然法思想成为完整的理论,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的自然法传统,自然法往往被用作批判的武器,成为政治理论进步的有力杠杆。斯多葛派认为,宇宙是绝对的统一整体,有一种普遍法则弥漫于宇宙之中并起支配作用;人是宇宙这个统一整体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灵魂分享宇宙灵魂的圣火,人的理性是宇宙理性普遍性的一部分,因而也受到那种普遍法则的支配。这种贯穿于宇宙和人类一切事物之中的普遍法则就是自然法,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2推崇人的精神自由,斯多葛派认为作为理性的人的自由的,可以认识和服从必然的命运,可以有道德的判断和选择,而这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这种对精神自由的强调和维护成为人们争取政治法律自由的基础3人人平等思想,斯多葛派认为既然人人都受到宇宙普遍规则的制约,即人人都服从同一自然法,都具有共同的上帝理性,那么人人都是神的儿女,都是平等的,无论出身、种族、财富等如何不同,而且无所谓本邦人还是所谓野蛮人,奴隶也算。斯多葛派的这种观点促使西方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的观念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开始将人类看作统一的类,只以人的精神特征和道德水准衡量人的价值。波利比阿:希腊人,生活在罗马共和国的上升时代,关注对罗马政体的研究,认为罗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是一种混合政体。他继承了希腊传统的政体循环理论,认为所有纯粹的统治形式或简单的政体形式都会以特定的方式蜕化变质,因为这样的政体往往只体现单一原则,每个政体都会蜕变到自己的对立面,然后又被革命推翻,从而形成君主-暴君-贵族-寡头-民主-暴民的闭合循环。而罗马人则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结合,即权衡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使三种权力相互制衡,使每一种力量都安于适当的位置,从而避免了政体自发衰败的倾向。需要注意的是,波氏混合政体思想不仅包括各种社会集团和力量之间的混合和平衡,还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的混合和平衡,提出国家权力体系各构成部分和机构之间的制衡,已经具备了分权学说的特征,这种权力分权制衡原则成了西方政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塞罗:理论上总结了罗马政治,代表作《论共和国》。1国家是人民的事业,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也就是说,权力为人民所有和正义的法律纽带是国家的两个基本原则2继承波利比阿的政体学说,认为混合政体有公平性和稳定性3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法是自然界的内在原则,永恒存在并普遍有效,也是先于成文法或国家法存在,是正义的根源也是人类法律的基础,是人类行为的准则。西塞罗对自然法的阐释为罗马人所接受,在西方悠久的自然法传统上起到了关键的联结作用4平等思想,西方政治思想5 / 41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西塞罗开始以一种平等无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人,从此政治哲学开始成为所有人的学问。罗马法学:专制帝国的产物,以私法为主。1首次形成“权利”概念,是“人权”的基础2引入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3权利思维方式,不接受没有根据的事实,不承认没有权利的权力。
(三)中世纪西欧神学政治思想基本概况:5世纪到15世纪,神学在欧洲占据着统治地位,一切学科都被合并到神学之中,以神学的形式出现,政治学也只是运用在政治领域的神学罢了,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政治理论的荒原。1神学的核心价值体系,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遍地世俗权威的思想取向、从人与上帝关系来认识人的新视角2日耳曼人的传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原始民主传统、敬畏法律3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异端,指人不依靠任何权威而只靠自己的理性决定自己思想和行动的自主活动,异端作为一种思想被教会统治者视为对正统教义的背叛,而作为一种运动异端则构成了市民、平民和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基本形式,并成为后来宗教改革运动的先声。奥古斯丁:教父学最高权威,代表作《上帝之城》,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关系角度考察人和国家,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奠定了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基础。1原罪说与永罚说2双城说,奥氏区分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人类始祖的犯罪导致了两城的划分,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自私)造就了地上之城,爱上帝而连自己也轻蔑的爱(无私)造就了上帝之城。现实中双城是混合在一起的,很难说双城等同于某种社会组织,但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到末日审判时双城会彻底分开3教会独立。奥氏认为,世俗国家的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使人们免于攻击并保证社会有序的交往,因而世俗国家其实就是上帝拯救人类的工具,因而教会高于国家,不应受世俗国家的控制。上帝的恩典只有通过教会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实现人类灵魂得救。教权与王权的斗争:教会与国家的分化和政教二元化体系的形成是根植于基督教的信仰的,人被理解为二重性的,分为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人的生活也就相应的分为物质生活(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而物质生活是人罪的产物,只有宗教生活才是神圣的。人们追求的幸福也就分为世俗的幸福和天堂的幸福,天堂的幸福又高于世俗的幸福。因此,社会组织也分化为两个,即负责臣民世俗物质生活领域的国家,以实现人们的现世幸福为目的;负责信徒精神生活来指导人们灵魂的教会,以实现人们天堂的幸福为目的。相应的就产生了教权和王权的分化。虽然实际上二者很大程度上是互相交叉重合的,但任何一种权力都有自我扩张的本性,教会一方当然是要实现纯粹的神权政治,以教皇为领袖,使国王成为教会的一个世俗官员或附庸,而君主则企图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身份兼掌教俗两权,使教会成为本国政府控制下的一个部门。14世纪之前,教权在斗争中占据着主动。教权派,最早提出教权至上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最有名的是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提出日月轮;教皇英诺森三世和卜尼法斯八世把教权论推向顶点,提出两剑论。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神学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建立的系统完整的神学体系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教会奉为圣人,代表作《神学大全》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他承认了理性和自然法,使古希腊时期萌发出的政治学说得以延续下去并最终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传统。1信仰高于理性。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政治思想的基础特点,他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有过良善的道德生活的追求,这种进行道德活动的理性要求是存在于人性之中的。不过,人的道德活动不过是上帝刻印在人欣赏的自然命令和自然律,也就是说,人的理性还是根源于上帝理性的。而且,人真正的额幸福不是肉体物质的幸福,而是要在道德上达到最高的善,这个目的职能靠上帝的启示和光照才能达成,即人理性的实现需要对上帝的信仰的指引。2教会高于国家。论证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式阿奎那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承认世俗国家的合理存在,承认国家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源自人的理性对社会生活的要求,使人们在国家中过道德生活是世俗统治者的任务。不过,人的理性是源于上帝理性的,从根本上说国家还是上帝的产物,而且人理性的最高要求,即道德上达到最高的善,还是要通过教会享受天国的快乐才能实现,因而教会还是高于国家的,教皇高于世俗统治者。凡不服从教会和教皇的君主就是暴君,教会掌握限制和废黜暴君的权力。3国家观。阿奎那承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因为生活需要分工互助因而人本性上要过集体的和社会的生活。不过人又都是自私的,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从而维护共同的幸福,使人们按照道德原则生活,就需要共同的治理原则、公共的控制机构,这就是国家权力机构和法律,因为人群需要一个指导者来照顾公共幸福和公共福利,而且社会共同体也需要一个支配者。也就是说。国家的目的就是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这需要三个条件,即社会融洽团结、确立行善的目标、丰裕的物质条件(允许私有)。4政体理论,承袭亚里士多德,君主-暴君、贵族-寡头、平民-民主。阿奎那认为君主政体最好,因为君主制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团结和平,而且自然界的支配权也总是操控在单一个体手中,君主制更符合上帝本意。当然,君主不应当是绝对专制的,应当允许人们在某一方面参与政治,而且国家统治者应当德行高超并任用有德行的人来治理,人们也拥有选举统治者和担任统治者的资格。受贵族制制约的君主制。 5法的分类。阿奎那认为法式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动的准则和尺度,根源于人的理性,法也就是受理性节制的具有强制性的意识,能够促进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永恒法,是上帝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是一切法律的本原,地位最高。自然法,是上帝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使用于全人类,引导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人法,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包括万民法和市民法,是自然法的特殊运6 / 41
用。神法,即教会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法律。教会法高于国家法,人法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因为单凭人理性的能力不能完成人达到在天国和上帝同享快乐这一最终目的,必须借助神法才能达到;人类的判断是不可靠的,需要神法作为制定法律的标准;人法不能规定人的内心活动;人法不能制止一切恶行。马西略:反教权的市民阶级思想家,许多主张对后来的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人物代表人物。他承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国家由家庭、村落发展而来的自然产物,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们良善的生活。他虽然承认教会的地位,承认良善的圣火包括现世的和来世的,但他更强调现世的幸福而反对教会贬低人的物质生活,他指出和平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发展不受障碍。他坚持社会分工理论,认为社会上农民、工匠、商人三个等级从事生产和交换,军人负责保卫,教士负责上帝的事情,官吏负责国家的管理,六个等级分工互助从而实现和平幸福的生活。他重视官吏,即重视政府权的作用,同时提出政府行事要依照法律,而立法权属于人民。他已经不从上帝意志的角度认识国家了。他还强烈反对教会对国家事务的干涉,反对教会拥有司法权力,反对教皇专制,主张教职平等,并主张取消教会的财产权,认为教会和政府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宣传了教徒不需教会中介也可得救的思想。
(四)16世纪西欧基本概况:随着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和市民阶级开始发展起来,反教权反封建思想也逐渐形成壮大。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政治上支持王权以打击教会,而思想领域则先后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的大突破,政治思想的世俗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理性、自然和契约论等观念开始得到越发的重视,为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14、15世纪,力图摆脱封建主义束缚的资产阶级继承和借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以此猛烈抨击天主教教义并攻击教会的统治地位,他们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提倡理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封建桎梏,提倡现世幸福反对禁欲主义,把理性、个人自由和追求个人幸福看做人类普遍的永恒的本性。文艺复兴刺激了新语言如法语的产生,存进了文学、考古、翻译事业的勃兴,带来了哲学的更新、近代政治学的创立、印刷术的发展、学校的兴办以及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而人文主义的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文化,即从人的角度看待社会以及各种问题。文艺复兴逐渐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实际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神权旗帜下开展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人类历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15、16世纪欧洲社会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猛烈攻击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抨击繁冗的宗教礼仪和禁欲主义,表达了其希望在国内外摆脱教皇干预,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统一民主国家并存进经济发展和扩大交流的要求,其实就是资产阶级力图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宗教改革的结果是教皇国逐渐推出了各国教俗两界的权力范围,教会势力几乎被全部逐出政治事务。主要代表人物是路德和加尔文(简单了解二人的具体主张)。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和影响探究16世纪,在欧洲政治、经济的变革下,社会发生了混乱与变革,其间,天主教自身的问题凸显,马丁路德进行了宗教改革。改革改变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促成了新教的产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也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发展,是宗教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时代迈进的推动力之一。它由社会背景创造,又反作用于社会,因而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首先,从宗教意义来讲。宗教的信仰者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拥有绝对权威。人产生敬畏及崇拜,引申出信仰认知及意识活动。由此,宗教活动以“信”为基础,如果成了神职人员谋取利益的手段,干涉了个人的信仰,宗教的体系也就出现了问题。其次,我们从教会之外的间接原因讨论。第一,思想文化上,改革受到人文主义思潮和文艺复兴的影响。第二,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建立和扩张促成了改革的爆发。第三,政治上,民族国家发展促成了改革的爆发。第四,社会因素角度,民众遭遇的灾害加重了他们对教会的反对。这不仅解释了宗教改革为什么会发生,而且解释了它为什么会在德国发生。商品经济发展以后,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此外,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使宗教改革爆发于德国。罗马教廷原本是属于罗马帝国,后成为全欧洲的精神领袖凌驾皇权之上。随着英法等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教皇将原本由整个西欧承担的经济重负全部转移到分裂的德国和意大利两国人民的身上。 德国经济发展的分散性,政治的分裂以及野蛮专横的封建统治,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尖锐的矛盾,最终使宗教改革在德国发生。 第五,马丁?路德立志改革。第六,从历史发展角度,之前出现的宗教“异端”学说促成了改革。7 / 41
第七,印刷术的推广使《圣经》传播,抄写的错误可以避免。综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整个西欧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要求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和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除了上述天主教外在的因素,天主教内部的原因最终促使改革。天主教和封建王权在政治上争夺。政治上,天主教内部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教权凌驾于皇权上。经济上,天主教会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通过地产收入、“赎罪券”搜刮民财。思想上,垄断文化、艺术。可见,马丁路德改革的进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进行以内因为主要原因,以外在的社会变化为诱发的原因,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二、马丁路德改革的贡献最重要的贡献在于,马丁路德形成了自己的宗教革新思想,并以论著的形式体现,得到广泛传播。马丁路德的思想通过这些论著得以体现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廉价教会”提供了足够的理论基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冲击和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影响巨大。另一个贡献是为新教形成提供推动力。第三,马丁?路德的改革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此外,改革还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由以上论述,马丁路德的改革是内外因素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它的贡献在于改变了西欧天主教的统治地位,改变了基督教的格局,为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宗教理论、社会变革、语言文化上意义非凡。马基雅维利: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摆脱了宗教和道德的束缚而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认识政治,注重现实,在西方最早把政治......的实质看作权力问题,重视国家、法律、权术,为近代西方政治学奠定了基本原则,代表作《君主论》、《论李维》。1性格论与强力国家2共和理想与君主专制3君主权术。一、人性论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是邪恶的,一改古希腊罗马人性善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成为近代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使政治学与伦理学分离的思想家。“人的本性已经注定他们总是贪求一切却又无法得到,因此欲望总是大于满足欲望的能力,人们总是对于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不满,进而也对他们自己不满。人们的命运由此而被决定,一些人希望得到更多,而另一些人则害怕失去他们的手中之物,因此战争与敌意便是自然的结果。”“谁要是想建立一个国家并为其指定法律,就必须假定所有的人都是恶的,只要他们一有自由,就会按照其思想中恶的一面行动。”二、权力政治观(一)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人的本性对国家的本质有重大影响。马基雅维利认为国家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的邪恶本性。国家与政治的产生,不仅与道德无关,而且恰恰是人类非道德的产物。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的价值与目的,不是为了那种先验的正义和道德的良善,更不是救赎所谓堕落的人类。(二)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实力的较量,只有不择手段地使自己增强实力,并取得权力,才能在斗争中成为强者。国家的根本问题就是统治权的夺取与维持。权力既是政治研究的对象又是政治追求的目标。权力的基础:法律、军队马基雅维利的国家观脱离了伦理和神学,权力成为其政治学说的核心。古希腊罗马政治家都把政治的核心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把善作为国家生活的最高目标,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观仍把善作为政治的目标,只不过这个目标从人间被搬到了天国,把上帝作为最高的善,马基雅维利摆脱了古代伦理政治观和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束缚,从人性恶出发,创立了自己的非道德、非神学的权力政治观。三、政体思想(一)政体的分类国家的政体有三种形式,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但这三种政体也有可能发生变形,变成三种非正常的政体,即暴君政体、寡头政体、群氓政体。(二)理想的政体:共和政体第一,共和政体符合自由、平等的要求,保护私有财产,防止其落入一人之手第二,共和国里无须担心统治者营私舞弊,因为统治者都是选出的,贵族处于人民权力之下第三,共和制有利于人民在统治过程中发挥作用。马认为,参政者众多的政体更为稳定,因为人民比较精明和坚定,具有比统治者更好的8 / 41
判断力(三)建立秩序的需要:君主专制实现理想的共和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即人民的德行和社会的秩序,而这在当时的意大利是不具备的。因此应该借助于君主专制实现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秩序,在秩序建立之后,共和制仍然是必要的。五、权术论(一)仁慈与残暴(二)爱戴、畏惧与憎恨(三)守信与无信(四)君主应效法前人,吸取历史经验,提高个人能力,善于用人,亲贤臣,远小人布丹: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拥护君主专制,表达了国家代表抽象的公共权力的观念,但仍带有过渡性特征。代表作《国家论六卷》。1国家观,承袭亚里士多德,布丹认为国家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与欲望而从家庭发展起来的,国家就是家庭的集合体。不过布丹区分了家庭与国家,认为国家是公共领域而家庭则是私有的范围并具有私有财产。社会公民之间是不平等的,分为僧侣、武士和平民,各等级间制约平衡从而形成秩序。神法和自然法都只配人类社会,保障人们的福利、契约和私有财产。2专制主义的主权理论。布丹认为,家庭中既然有家长掌握绝对权威,那么国家中也必然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主权,因而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及其私有财产组成的拥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主权是把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具有绝对性和永久性,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国家只有拥有这种绝对权力才能保障社会秩序。内容,立法权、宣战缔约权、任命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忠节服从权、铸币权、度量衡、课税权。当然,神法和自然法要高于国家主权,因而主权者不能侵害公民的私有财产,而且要履行与公民、与其他主权者的契约。3政体理论。布丹区分了国家类型和政府形式两个概念,依照掌握主权的人数和行使权力的人数分别把国家类型和政府形式分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他认为国家类型中君主制是最好的,是实现和谐统一的国家权力的唯一形式,反对混合政体论。不过政府形式可以是混合的。布丹还以主权归属是否变化区别了变迁和革命。(五)17世纪欧洲大陆格劳修斯:近代国际法学说的奠基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近代最早把几何演绎法引入政治学,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到政治学,最早提出人权原则,突出理性贬低神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法》,可以说是理想主义的重要代表。1自然法学说。格氏认为自然法不依从于上帝,而是存在于人性之中,人们对有秩序的和平生活的要求是一切法律的根源,也是自然法存在的依据。理性是人人具有的天赋,理性而不是上帝才是衡量行为的标准,也是自然法的基础。自然法比导源于意志的神法更具有合理性、永恒性和普遍性。格氏还认为,生命、躯体和自由式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自然法要求人们不触动别人的财产、归还属于别人的东西、履行诺言、赔偿因自己的过失而造成的损失、惩罚应受报应的人。2国家观。格氏沿袭了政治社会源于人们热爱社会生活的本性的看法,但他用契约论解释了国家起源。他认为在政治社会之前存在着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和平宁静的,财产上的分割使人们觉得孤立的家庭不足以抵抗暴力,因而由自己的同意组成了政治社会,国家就是一群自由人为着享受公共的权利和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完善的团体。3主权观。格氏主要从国家法角度看待主权,认为主权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一种权力所限,具有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等性质,且对外独立。主权的内容主要有立法、司法、任命公职、征税、决定战争与和平、缔约等。主权的归属上、法律上、期限上、权限上、行使上。格氏反对人民主权,认为人民不能任意改变政府形式,认为主权是统治者的私权,反对政府的目的是人民福利的说法。他提出只有当君主违反法律和国家利益时、君主把国家转让给他国或变为他国的附庸时,人民才能反抗君主。4国际法原则。格氏认为自然法式国际法的基础,国际法就是国家应按照自然法原则处理国家间事务,主体是主权国家。国际法的权力来源是众人的共同允许或最低限度得到许多民族的共同允许,其最终目的是寻求和平、减少战争。他强调区分战争的正义与否,相信正确的理性和社会本质可以抑制暴力的发生,还提出国际交往要遵循的公平与人道。这些都改变了中世纪依赖的万民法含义。斯宾诺莎: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反对神学,伦理学说有重要影响。《神学政治论》《伦理学》1自然权利观。斯宾诺莎把人作为自然的有机部分加以考察,力图从人的本性演绎出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制度,即认为普遍抽象的人性是存在的,而这种人性就是自我保存的自利原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生存权这一最高权利,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寻求自己的利益。而且,人自然权利的大小与他的欲望和力量是一致的,不过要受到理性的指导才能更好实现。“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2社会契约论。斯宾诺莎认为,在国家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一切物属于一切人,没有共同的善恶观念,也无所谓公正与否,人们都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为了追求安全的生活,避免同类之间的损伤,人们才要求形成一个占据一块领土、集中力量于一体、有固定法律的社会。人们通过契约,放弃一部分自然权利,把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力交给国家。国家应是强有力的,以人们缔约时转让的权利为基础实施统9 / 41
治,但要保证个人的财产权以及政治、思想自由,而且国家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应以增进人民福利为目的,即加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天赋之权,更好的运用理智。一个人因为害怕一个较大的祸害而可以不做祸害他人的事情。对于政体,斯宾诺莎认为民主制最自然,个人把天赋之权交给社会的大多数人,自己也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人们还是平等的。反对君主专制,倾向于贵族制。3思想自由与行动守法相统一。
(六)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基本概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2教会与专制王权勾结3斗争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国王任意征税和宗教政策而不是消灭 4都方式主要是议会斗争。相应的政治思想的特点,1财产权问题是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2国王与议会关系是核心内容。意义,使以个人自由、财产权利为基础,以限制王权、实现法治与分权为特征的宪政思想成为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主流思想,开创了西方自由与宪政的思想传统,并对近代以来西方政治制度的建构有直接影响。主要派别,1保皇派(菲尔麦)2长老派3独立派(弥尔顿、哈灵顿)4平均派(利尔伯恩)5掘土派(温斯特莱),思想越来越左。弥尔顿: 英国著名诗人和思想家,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建立和维护共和制度、实现资产阶级自由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1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由,只有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政治生活才是完整的。人们拥有财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婚姻家庭自由等等,其实言论出版自由最重要2专制制度与自由不相容,君主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如果侵犯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权运用法律惩罚他3主张没有国王没有上院的共和制度,由人民代表组成议会并制定法律,议员终身4地方自治,地方议会对最高议会的决定赞成和否决权。 哈灵顿:《大洋国》
共和主义者,关心政权的建设和巩固。1财产权是政府的基础,国家权力是财产的自然产物,而财产最重要的是地产,地产的分配状况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政府形式2政府是一种艺术,心灵因素是影响政府统治的重要因素。人的理性产生美德和自由,与维护公共利益并实行法治的政府相关联,是法律的王国;人的情欲产生罪恶和镣铐,与维护统治者私利的人治政府相关联,是人的王国3巩固共和国的方法,用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证财产的均势;改革政府的组织和选举,扩大政府民主基础,即“均分与选择”原则;秘密投票与议员轮换制。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近代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现代人之父,以机械唯物论为基础以几何演绎法为手段大大发展了国家理论。1国家观与主权观。霍氏认为,人本性是利己的,人的欲望也是无限的,趋利避害即自我保存是支配人行为的根本原则,这种利己主义人性观是霍氏政治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平等且自由,人人都具有的保存自己本性的权利就是自然权利,人人只照顾自己的利益。由于利益的纷争、对他人伤害自己的猜疑、对名誉的追求,人与人之间往往发生冲突,使自然状态成为一切人法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由于人心中感性的作用大于理性的作用,以寻求和平为原则的自然法无法实现人们生活的和平幸福,因而就必须有一个大于一切人权力的公共权力作为自然法的后盾,从而震慑人们无限的欲望,保障人们的安全。人们放弃自己的全部权力并把它交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这些得到授权的人或会议就是主权者。人们交出了一切权利,只保留保卫自己生命和抵抗他人伤害的权力,而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不受契约限制,主权是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一切权力都应由主权者掌握,人民不能拥有任何权力。主权是绝对的,甚至不受法律约束,们必须对主权绝对服从。主权是国家的本质,这种公共权力是人们和平安全的保障。霍氏的国家观无疑是专制主义的。 2政体论。霍氏认为无论人民在订立契约时选择哪种政体,权力都必须集中在主权者手中。他依据主权的归属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自然是君主政体最好。在君主政体中,国家属于君主个人,君主私利与公益结合在一起,公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团结。3人民与君主的关系。人民自由,国家和法律毕竟是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而自己创造的,所以人们拥有在法律未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依据理性而行事的自由;贸易应当自由发展,经济生活应当是人们的自治领域,这对后来的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了很大影响;自我保存这一自然权利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并未放弃,如果君主侵害了人们这一权利,人们就可以抵抗,虽然这种抵抗应当是个人的而不是有组织的革命,但至少可以认为为自己的利益而反抗主权者是正义的。君主义务,主权者必须保护好自己的权力;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和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依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任人唯贤。洛克:《政府论》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理性,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最早代表之一。他经历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部过程,在批判父权论、倡导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其自然权利说和政府学说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1自然权利论。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的,任何人都不享有比他人更多的权力,代表人类理性的自然法教导人类尊重自然权利,即生命、自由和财产权,而财产权正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然权利,任何人都可以为保卫自己的自然权利而反抗。2契约政府观。洛克认为,由于人们利害关系的偏私或是对自然法认识的不足,而且自然状态中既缺乏一个公共裁判者和裁判标准,又没有公权来保证裁决的实施,因而人们就需要订立契约,自愿放弃惩罚他人的权力而把这种权利交给指定的人,并由这些人按照社会成员或10 / 41
他们的代表所一致同意的规定来行使。这样国家(政府)就产生了。注意,人们订立契约只交出了惩罚他人的权利,而被授权者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其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守社会全体成员的意志。政府的目的无疑在于更好地保障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政府的性质是保护人民的。洛克在此明确地阐述了国家是保护个人权利的工具的观点。3分权制。洛克认为,人们权利的真正威胁在于政府的侵害,因而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即法治与分权。他认为政府职能以正式公布和常设的法律实行统治,因为法律可以知道而不是限制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而国家权力则可分为立法权(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社会和社会成员)、执行权(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对外权(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等一切同外国交往事务)。三权中立法权最高,执行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但立法权不能超出社会公众福利的范围。立法权与执行权必须分开。依据立法权的归属,洛克把政体分为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他提倡议会主权,认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只有依靠一个确定的立法机关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人民不应当直接行使权力。4政府解体论,这是针对政府专制问题的。洛克认为,当政府违背人民建立它的目的时,即当君主以个人的专断意志来代替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阻止立法机关自由行使其权力或变更选举制度导致立法机关变更时、君主玩忽职守导致业已制定的法律无法执行时、立法机关或君主二者任意一方在行动上违背人民对他的委托,也就是侵害了人民的人身自由财权权利时,政府就解体了。洛克认为,既然政府的权力是人民委托的,当政府忽略或破坏了人民建立其的目的时,人民就有权收回权力,政府违背人民利益,人民就可以革命。
(七)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基本概况:18世纪的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神学与封建制度结合起来,法律公开确认人们的等级划分,工商业虽然大大发展但小农经济依然占有主体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充当了第三阶级的领导,但资产阶级内部分化严重,整个第三等级内部不同阶层的主张也有很大区别。法国大革命过程曲折而漫长,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思想大部分得到了最终的确认,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大影响。启蒙运动: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后要求思想解放的产物,以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为思想渊源,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法国为中心,波及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启蒙思想家可谓是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代表人物如伏尔泰、百科全书派。他们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从人的眼光出发,以天赋人权为旗帜,以自然法和契约论为武器,大力传播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观念,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启蒙运动直接为法国大革命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思想领袖,后起的启蒙思想家的精神导师,几乎代表了革命爆发前的一个时代。大资产阶级温和派的代表。1人权基础上的国家学说,提出人生而平等,认为自由、所有制和平等是公正社会秩序的基础2开明君主制,提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制3提倡文化进步,把政治革命看作文化进步的副产品。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主力军,完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代表人物如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他们完全抛弃了宗教的外衣并深受洛克的影响,在哲学上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重视自然规律,关注客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问题,彻底批判了宗教神学及与之相联的君主专制制度。他们还用功利学说阐述国家和法律的基础,认为利益决定人们的一切判断,公共利益则构成法律的基础。他们倡导人的各项基本自由,如财产权、言论出版权、选举权等。他们运用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的起源,主张以法律限制权力。中等资产阶级的代表,学说成为大革命的先导。孟德斯鸠: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和历史方法的创立者,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的集体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