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基金台湾什么时候加入msci入市

首只MSCI指数基金可入场啦
  入摩、MSCI,这是从去年到现在各大财经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的字眼。不少人可能会问,入摩到底是什么?会对我们散户带来什么好处呢?   MSCI,是由美国著名的指数编制公司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编制的一系列股价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而“入摩”的意思就是,中国A、B股将从2018年5月的半年度指数评估开始纳入MSCI新兴市场50指数、MSCI中国50指数、MSCI中国自由指数。   对于市场来说,“入摩”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将有数以千亿的海外增量资金进入中国股市。据机构测算,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预计短期内流入资金170亿至180亿美元,在中长期的时间内将带来34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各位老铁们要睁大眼睛,货币单位是美元。是3400亿美元!  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完全不知道这些巨量的资金到底流向什么板块,什么股票。那到底该如何坐上入摩的快车呢?其实,最快捷也是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购买专门为入摩而定制的相关基金。   现在市面上有且只有一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可以购买:。它现在已经重磅登场,开始认购募集了!  这可以说是福利了!因为购买和国际通指数相关的基金有众多好处。首先“国际通指数”倍受青睐,目前被6大基金公司扎堆申报产品,成为即将到来的MSCI主题风口中的风口。   其次,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在17年全年涨幅高达22.60%跑赢了沪深300等众多指数。且它涵盖了A股市场众多优质大盘蓝筹和行业龙头股,对标的都是中国核心资产。   口说无凭,我们对国际通指数成份股做了历史回溯,发现该指数成份股组合近三年累计总收益192.72%,近五年累计总收益292.36%,长期跑赢了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等主流指数,显示出优异的长期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发行时间为3月13日到4月10日。它是我国市面上首家获得产品批文、首先发行、首先建仓的指数基金,首发优势彰显无遗。   按照上个月各个基金的销售情况,原本打算卖一个月的都纷纷在一个星期内结束募集。而易方达和华夏发行的基金更是在1天和3天就结束了募集。照这个节奏和MSCI的关注程度,这个基金也极有可能在短期就结束募集。   所以各位老铁们,如果对MSCI指数感兴趣,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赶紧戳下面的按钮,购买这只国内首发的MSCI基金吧!   风险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正文
热点题材基金榜
千亿资金即将涌入A股!11家公司布局24只MSCI指数基金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项晶 李沪生 姚波
关注中金在线: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去年10月,MSCI宣布,自今年6月1日开始,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距离A股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不到3个月之际,近日MSCI又发布了12个新的中国指数。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布局MSCI基金的风潮已然开启。据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只MSCI基金相继获批,另有24只跟踪MSCI系列指数的基金正在排队,静待“募集令”。
  MSCI成为公募基金布局风口
  自确定“入摩”时间表以来,公募基金公司便竞相布局MSCI指数基金。
  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景顺长城、建信、南方、华安、平安大华等11家基金公司合计上报了24只跟踪MSCI系列指数的公募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布局较早的基金公司已经拿到产品“准生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创金合信、华安、平安大华、南方和招商5家基金公司的7只MSCI基金相继获批。其中创金合信MSCI中国A股基金已于今年1月9日起发售,2月7日正式成立。
  3月9日获批的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型基金,更是马不停蹄在3月13日火速发行。本周一,南方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ETF开始发行,加上此前成立的华安MSCI中国A股、华夏MSCI中国A股ETF及联接基金,MSCI指数基金的“阵容”正在迅速扩大。
  据梳理,从产品类型来看,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成为各家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 MSCI中国A股ETF也较多,有5只;另外还有1只MSCI港股通低波动ETF和1只MSCI香港价值增强指数基金。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上述排队审批的产品中,出现了多只发起式基金的身影。对此,一家公募人士表示,“首批产品能够抢先布局、建仓,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因此公司采用发起式基金的形式,这样流程上相对简单,审核更快、成功率也更高。”
  基金公司布局各有侧重
  MSCI中国A股相关的综合性指数非常多,哪一类最受基金公司青睐?
  很明显,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最受追捧,该指数于去年10月发布,根据MSCI实际纳入A股的进度进行编制,为2018年将要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A股股票,成分股是在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成分股的基础上剔除了长期停牌、非沪(深)股通标的股票、中盘股等,目前仅含大盘股,主要是金融、地产等大、中市值类的股票。这也是目前公募布局最多的指数。
  沪上某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与其他MSCI中国A股相关的综合型指数相比,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是当前中国市场上唯一完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体系的A股指数,能够更加快捷、精准的捕捉“入摩”所带来投资机会,受欢迎也不奇怪。
  从上述24只基金来看,招商、南方、华泰柏瑞、建信、易方达、华夏、景顺长城申报的都是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合计共12只。
  同样受到青睐的是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创金合信、景顺长城、华安等基金公司均上报了相关产品。
  据悉,和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不同的是,该指数更多考虑了中盘股,且对大中盘股票的划分采用了全球统一的标准。目前该指数成分股有432只,覆盖了A股流通市值的60%。在指数风格表现上,与中证800相近。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MSCI纳入A股将吸引国际长期资金进入,从直接受益的角度看,选取今后外资增量资金直接进入的板块指数更加具有优势。具体来看,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中,外资可投资比例低于15%的成分股将被剔除或降低权重,充分考虑了30%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因此对于国际投资者可投资性比较强。
  陈龙告诉记者,该指数专为境外资金配置A股而量身打造,MSCI首批纳入样本为该指数成分股中的大盘股,不过随着市场发展和纳入范围的扩大,该指数极有可能成为纳入A股的最终版本。
  “换言之,静态看,目前MSCI纳入的是大盘股,不过从动态的发展眼光看,预计未来纳入板块将逐步扩展至中盘股甚至小盘股,因为中国市场如此之大,现有的200多只大盘股并不能足以反映中国股市的全貌和前景。”基于此判断,他认为率先选取包含大盘股和中盘股的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未来或可以更广泛地适应投资者动态、发展的投资需求。
  另外,平安大华、新华和前海开源等基金公司,布局MSCI系列的其他指数产品。其中成立较早的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型基金,规模已超过23亿,是目前国内跟踪MSCI中国A股指数规模最大的基金。还有成立于2015年2月的华夏MSCI中国A股指数ETF,其最新规模已超过4亿。
  “MSCI中国A股指数覆盖了沪深市场879只大盘股和中盘股,相当于沪深300指数的扩充版。值得注意的是,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并不少,虽然大多数并不以MSCI为名,但是从基金契约中可以看到投资标的是在这个指数的范围中。”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产品总监说,“在这次MSCI发布12个新指数之前,市场上最常见的MSCI指数标的只有MSCI中国A股指数和MSCI中国全部股票指数。”
  差异化竞争难度不小
  上述沪上中型基金公司产品总监坦言,虽然多家公司纷纷布局相关指数基金,但不难发现,各家公司在布局时,可供选择的标的还是太少。
  从已有的申报产品看,一些基金公司倾向于发挥内部优势,打造特色产品,如景顺基金利用量化优势,开发指数增强产品,而有一些公司运营ETF有丰富经验,则侧重开发ETF产品。
  “虽然说可以不断创新,开发细分领域的指数,比如低波动、高分红等,但目前还很难说能做出多少业绩。总体来看,MSCI确实能够带动数千亿的资金布局,但真正最后能够做出来的可能真的只有少数。”受访产品总监说。
  上海一家中型公募量化投资部人士表示,从目前指数基金情况来看,中国指数型产品发展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截至去年底,国内指数基金不到600只,合计规模也才刚过5000亿元。“这一市场还需要不断培育、发展,任重而道远。不过随着12个新的中国指数的扩充,希望未来能逐渐填补这块空白,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
  还有一位基金公司指数部人士认为,A股“入摩”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完全复制指数、跟踪误差较小的基金有望获得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青睐。“指数基金说到底是一类工具型品种,表现怎么样、能做到何种程度,实质上还是要看这个市场的发展程度及表现,公募基金无论未来在产品布局、宣传推广以及投资运作等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千亿资金流入可期
  能否托市还看大环境
  依据MSCI的官方数据,在2016年6月底,跟踪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被动资金估计有1.6万亿美元的规模。MSCI 计划初始纳入230余只A股大盘股,基于初始按照5%的比例纳入,这些个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 0.73%的权重。
  MSCI 计划分两步实施这个初始纳入计划,以缓冲沪股通和深股通当前尚存的每日额度限制。第一步在今年6月,纳入比例为 2.5%,第二步在今年9月,纳入比例上调至5%。因而被动资金的流入会集中在纳入时点之前一个月。
  由于被动基金跟踪指数的需要,浙商证券预估,在今年5月及8月,中国A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将分别对中国股票市场带来 500 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共计带来约1000亿元的增量资金,这一资金仅限于跟踪 MSCI 的被动资金。相较于主动管理资金,被动资金不太可能过早地提前进入中国股票市场,因为过早进入可能给基金带来净值偏离。
  此外,一些主动投资的短期资金将进入中国 A 股市场,并带来增量资金,资金量暂时无法估计。对于中长线以MSCI指数为标的的主动基金,可能已经提前在估值合理的时间点进入了A股。
  中金公司则静态估算 2018 年MSCI 纳入 A 股带来的资金流入规模在150~200亿美元左右(包含主动和被动型资金,约合人民币950亿元~1266亿元),即每一步实施将带动 75~100 亿美元的流入。具体流入规模与未来增长环境,市场预期等因素相关。
  结合上述分析,今年MSCI纳入A股将带来的资金量为1000亿元上下,相对目前整个 A 股的45万亿的流通市值并不算多,但由于资金流入集中在200余只蓝筹股,有利于A股市场风格偏好的转换,并且通过激活这部分市场可以带动其他资金的流入。中长期来看,加入MSCI指数体系有望加速A股国际化的进程,进而对市场投资者结构、交易风格、产品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并不能完全指望MSCI会明显拉动大盘指数变化。据资料统计,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印度、中国台湾、俄罗斯、埃及等主要经济体先后纳入MSCI指数体系。从纳入后的一年时间来看,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各个经济体的大盘指数表现层次不齐。
  韩国于1992年1月纳入MSCI,市场在随后半年内下跌了17%,但到一年时间为止上涨了8%。印度则是1994年2月纳入,随后半年内上涨了6.8%,但一年时间内下跌10.8%。中国台湾1996年9月纳入MSCI,半年内上涨25.9%,一年内大涨51.2%,是上涨最多的经济体之一。埃及则是21世纪首个纳入MSCI的大型经济体,一年内市场下跌26.8%。受到经济环境恶化影响,1997年纳入的俄罗斯市场在一年内下跌了79%,是受MSCI利好因素影响最少的经济体。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相关报道:
正在加载...
全部评论1条评论
268649190505190073189553188452188326187695187431186961184650
金融投资报周末证券电子版每周一期网络出版时间:每周六上午10:00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跟踪MSCI中国的基金有哪些?
  受益于年内金融蓝筹股及白马股的大涨,MSCI概念股指数今年表现十分抢眼,其中涨得最好的当属MSCI中国指数,截止到11月20日,该指数今年来上涨了53%。那么,MSCI发布的指数是否有相应的基金跟踪呢?
  明晟公司(MSCI)公布的中国系列指数中,我们最常见的就是MSCI中国、MSCI中国全部股票指数,而且每半年都会对指数成份股做出调整,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这两只指数的概念。
  MSCI中国指数是MSCI覆盖中国的旗舰指数,属于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体系中的一员,主要提供给国内外投资者,包括QDII和QFII持牌机构多样化的选择。
  不过,这个最重要的指数并不包括A股,它目前涵盖的是港股中的H股、红筹股和民企股,以及B股和海外上市的股票。其前十大成分股,包括、、中国移动、BATJ等港股市场上的中流砥柱。当全球主流投资者在谈论“买入中国”时,他们口中的“中国”就是指“MSCI中国指数”。笔者翻遍了数据软件,发现国内并没有相应的基金跟踪该指数,实在是一大遗憾。
  MSCI中国则是MSCI于2005年5月宣布推出的,该指数是MSCI为中国A股市场创建的第一个独立国家指数,主要是为国内投资者编制的,覆盖了沪深市场879只大盘股和中盘股,相当于指数的扩充版。
  虽是扩充版,但它对入选的个股有着较为严格的筛选标准。例如,11月份被剔除的个股多存在市值因素、停牌问题等等。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一些“老风气、老作风”的公司较多,例如随意停牌、长时间停牌等,而这会大大损害投资者的交易权。因此相比,MSCI中国在个股流通性方面更有保证。
  这个指数没有考虑海外投资者的投资限制,而国内机构又大多会选择跟踪境内指数公司的指数,因此属于“别人不能玩,自己不爱玩”,跟踪该指数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小。然而,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跟踪这一指数的基金是非常不错的。
  数据显示,跟踪MSCI中国的基金一共有26只,年化回报最高的基金为景顺长城量化新动力,达到34%,年化回报最低的基金为混合,为6.7%。其中年化回报超过15%的基金有14只,占比53.84%。
  今年来表现最好的基金是唐倩管理的配置A今年来表现最好,涨幅达到58.44%
  在这些基金中,增强指数基金成立于日,是成立最早的跟踪MSCI中国的基金。成立以来净值上涨了420%。由于是一只采用增强策略的基金,因此成立来跑赢基准超过100个百分点。
  从几只表现不错基金的重仓股对比情况来看,它们的前十大成份股各不相同,说明都只是以MSCI中国的成份股作为股票池,采用增强的手法来取得超越基准的收益。与今年其他基金抱团白马蓝筹股不同,这几只基金各自的选股都有精妙之处。
  (数据来源:基金3季报)
  关于MSCI中国的配置价值,增强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牛勇认为,,今年以来,市场整体较之前平淡,国内存量资金会寻找一些投资方向。从大类资产的迁移来看,有些资金会选择配置A股。另外与以前不同的是,今年以来,海外资产加大了对A股的关注,特别是MSCI公布要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海外资产,包括一部分主动管理资产也会提前布局。实际上从今年2月份开始,海外资产对A股的关注度就有明显提高。从这两方面来看,A股的流动性并不差,甚至可以称之为相对不错。(基.金.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股什么时候纳入msc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