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金融学从事什么工作类怎么样 出去好找工作吗

学习金融专业有什么工作可以找?_百度知道
该问题可能描述不清,建议你
学习金融专业有什么工作可以找?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通常有这样几种去向:
一、商业银行 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二、证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
三、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
四、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五、保险公司
六、中央(人行)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
会。这是金融监管管理机构。
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为保险方向)
九、国家公务员序列。。政府行政机构 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
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相关文章
采纳率:45%
投资公司的分析师啊!
大体分为买方,卖方,中介。券商,基金,信托,私募,风投,结算公司,咨询公司,金融服务类公司等等。每个公司又有各种部门以及职位。当然学金融业可以去当会计,当老师,或者回家种田。
银行,证券,企业财务部门,投资公司等,就业面很广。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金融专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苹果/安卓/wp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悲催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2 天[LV.2]偶尔看看I
各位论坛上的朋友,还有像我这样来自论坛以外的朋友们。我看到在招聘类的版块上,很多同学都很迷茫,大家都在讨论着各金融业机构间的面试待遇,还有成功进入公司后的工作问题。我包着发处女贴的 责任心来跟大家讨论一下。
& &首先,各位朋友。恭喜你们都是天之骄子。我是一名分析师,在证券行业从业了5年,然后转到期货 行业从业至今。从被面试到面试大学生,研究生。从在会议室里拿着小本子听老总培训到站在摆放着鲜花 的讲台上款款而谈,我们都是从大学走过来的,看到你们来面试时的各类表现,我经常感触当初我刚刚步入社会时的青涩。各位同学,我大学的时候大学生是很值钱的,有些专业的学生都挑公司,没有多少多少 待遇的都不去。但你们赶不上了,国家大规模的扩招注定你们虽然是寒窗苦读里出来的,但也要用一个菜 鸟的卑微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你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接触过社会,社会在你们的眼里是听出来的,是别人 告诉你们的。老师都会告诉你们努力学习,以后就有好日子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所学的很多东西都 是没用的,甚至可以说你们能用到的不会很多。原因太多了,我不一一跟你们细说,抱怨社会不是我发帖子的目的。我在培训新员工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更正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关于经济学的概念,以免他们带着厚厚的眼镜片盯着我跟我大谈货币论。对于社会的认识不正确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会碰到的难题, 包括你们在学校里一些很优秀的人。
& &&&那些学习超好的人,恭喜你们,你们要走的弯路会少一些,但同样坎坷。如果你们能费劲千辛万苦的 进入某家银行,券商的投行部,太好了,至少你的生活能得到保障。不过你们大展宏图的愿望先放一放。 没有那么多的大项目让你跑,你做的先是录取一些数据,然后天天对着投行报告。如果单位比较好,有项 目做的话会让你负责一些基础的数据工作,如果领导看你这孩子不错还会带着你出去跑。放低姿态,熬几 年你们出头的比较快。
&&那些学习一般的,没有什么特殊背景的同学,是多数。我主要跟你们唠唠。去券商的,去银行的,去 期货的,去保险的。除了银行以外,另外三类金融类公司的人才流动性都比较大。你们要定位好自己去做 什么。大家相信没有人一开始就想去做销售,大家都想做研究员,做管理员。但你们当中一半以上会从销 售开始干,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做不了研究员啊。其实金融企业对于研发人员还是很缺的,但相信我,你 们大多数人都不够资格,这个比例大概在95%以上。因为你们对于社会的了解太少,你们学的知识都是书 本里面的。起码你们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去了解什么是产业链。这个培养的成本是很高的,哪个公司现在都 想从其它公司挖一个成手过来,只有很少数的公司愿意花成本培养一个大学生做研究员。很少。所以多数 的同学会从销售做起。其实做销售没什么不好,碰上好行情很赚钱。不过很多貌似“聪明”的同学老想走 捷径。想一些旁门左道,例如说代客理财。我也代客理财,不过我现在的胆子是越来越小。因为我要对我 每一个客户负责任。很多新入行的同学胆子都很大的,当着我的面给客户打电话说我们有消息说了,哪个 哪个股票要涨,其实有时候我就是顺嘴一说某个私募对股票有兴趣。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至少经过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才会有所感悟。在这个经济周期内你要生活,如果不能靠着公司白养你的话就的自己 一边学习一边想法挣钱糊口了。但如果你把客户做死了,那你就得另外花很多精力去寻找其它的客户。客 户就像我们种的农作物,你要花精力让它成长,然后分享它的果实,不负责任的理财是杀鸡取卵的。最终 会把你自己变成一个骗子。
& && &有些同学大学时比较牛,来公司后被当成人才培养,进入了研究部门。有几个孩子来了没多长时间就 忍不住了,跟自己想象中的研究工作差太远了,天天不是帮着公司处理些琐碎的事儿就是去数据库里复制 粘贴数据。呵呵,其实都这样,别看这山低那山高。金融行业的修行大多是靠自己的。一开始都很闷。时 间长了积累的经验多了就看出来每个人水平的高下了。公司里很多国内名校出来的高材生,都是院长,老师推荐进来的,公司也很看重。每次我在外讲课时都能看到他们在台下忙来忙去的帮忙。不过工作就这些 ,企业不能冒风险交给你们。其实比我毕业的时候好多了,我那个时候根本没人教没人带,都是考自己学出来的。最好趁着毕业前考个CFA或CIIA什么的。不会有多大用,只是让你知道怎 样去分析一个产业。以后对你们的分析会有帮助的。记着,分析是给自己做的。你可以写出来一些东西应付公司甚至应付客户,但你自己心里是如何评价这个市场直接决定你是赚钱还是赔钱。
& &这文章难免虎头蛇尾了,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写下去。刚刚还有很多想说的东西,上面一个任务过来什么心情都没有了。上午注册的账号,看到很多同学对未来很迷茫。特来发篇帖子。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在金融行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给我邮箱发邮件。以后有时间我会再发帖
本来不想写了,后来看到版主把我的帖子加亮,又有那么多的同学在关注,觉得自己不写点东西有点不负责任。
& &我们接着来唠唠吧,我看了一些同学的回复,感觉有的同学看东西很认真,也很会总结。其实我没有那么系统的想写一些东西,就像大家闲聊一样,我是想到哪写到哪的。今天上午有点时间,咱们接着聊聊。我先点名大家未来的路再分析,做金融只有三条路:做管理,做研究,做市场。别无他法。
& &各位想进入金融业和已经在金融业的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进入金融业?你们的目的是什么?在你们玩游戏、逛街、喝酒、泡妞的闲暇之余有没有想过未来的路怎么走?我当初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医生,每个月拿着让一般同学羡慕的工资,还有让他们更羡慕的灰色收入。但我还是选择了金融。我是学精算的,精算师过了2门次,被我上个单位的老总蛊惑,沦落成为一名证券从业人员。当初我也是个不服管的人,我选择金融行业无非两种想法:一,这是个暴利的行业,诞生过无数的富翁。二,这是个很自由的行业,在这里能否成功靠的不是你有多大的背景,决定你成功与否的是自己的头脑。成功的标志就是你积累的财富。但事实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简单。在这条路上我也孤独、艰难的走了很久,目前小有收获。首先我进一步说说金融行业的现状吧先说说做研究,再谈谈做市场。本人也没活那么大,说多了有忽悠之嫌。
总评分:&经验 + 40&
论坛币 + 3&
首先,你们要清楚一点:股市的基本职能是融资。你们要毫无保留的接受这句话。中国的股市不是美国那种有高分红高回报的,中国的股市基本就是个零和游戏。所以既然是零和游戏,必然有某些人挣钱,某些人赔钱,某些人站在这个食物链的顶端,有些人在食物链的底端被宰割。哪些人站在这个食物链的顶端呢?当然是某些zhengfu的高官了。这些人是稳赚不赔的。但是他们一般不能自己出面,会找一些代理来做,然后就有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很多私募。私募只是一股力量,还有券商,他们的背后是其他大势力。说这些违规,点到为止,不再说了。我们就说这些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是很久,这里面的人才一般分两种,海归派和土鳖派。海归派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有先进的思想,他们引进了许多国外曾经玩剩下的操作方法。拿到中国就叫创新。这类人热衷于搞理论,喜欢高学历,没事搞个金融模型。外国投行喜欢用这类人。走的是高端路线。理论强,实用性有的很好有的一般。他们写的报告经过投行部门有导向性的处理后卖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土鳖派是中国有金融市场以来土生土长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这些人只专注一点就是实用性。说什么没用,怎么能赚到钱是最根本的。投资报告也写,不过他们知道自己的投资报告值多少钱,没必要花大力气雇佣那些顶尖的写手。他们跟私募,基金合作,那些人很多都是有些背景,对国家经济政策预判很好,不需要很多行业报告。那么同学们,你们要知道自己以后是哪类人。如果你们出国留学,学金融硕士,然后考CFA,回来以后能进入投行那先恭喜你。你直接进入了金融业的食物链上游,不用为吃饭发愁了。你们写的报告真的那么有价值吗?不一定。你们就这么想想吧,你们上大学以后肯定有家里小弟弟小妹妹上大学的时候,家长会让你出谋划策,看看学什么专业比较有前途,为什么?因为你上了大学,认为你是业内人士,有经验。不过你们自己想想你们真的能看准吗?报告也一样。每个分析师的报告都是这个分析师自己想的东西,每个人知识来源不一样写得东西肯定不一样。投资者,企业会把你的分析报告当成风向标吗?不会的,最多也只是个参考而已。所以很多做分析搞理论的同学到最后会很迷茫,我写得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我已经很久不看券商的分析报告了。除非有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拿来参考借鉴一下,仅仅是借鉴而已。像我这次在这里注册是因为看好了一篇中金的行业报告,拿来借鉴点数据。现在写分析报告的公司很多。一般有专门卖报告的研究机构,像《红周刊》《开立财经》,一年会员的费用好多万块钱。这里提一下开立财经,不错,里面有一些写手肯定不是学经济学的,写得东西有政策导向性。大家以后有经验了能从里面看出来很多政策导向的东西,我比较喜欢。但有价值的是少数,其它大多数研究报告都没什么用,至少我觉得没什么用。你研究行业能研究过大摩、中金吗?你搞技术能搞得过券商吗?进入这类公司大家要抱着磨练笔杆子的念头去,不要想着挣钱。这里包括一些金融类网站。然后提一下私募跟基金,这类公司挺缺人才的。因为国内现在基金私募越来越多,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研究班子,他们其实有核心人才,但研究人员嘛,一开始工资也不算高,养着就养着呗。这类公司素质参差不齐,大家一定要小心,一些好的基金公司不好进,要求高,因为人家本身就够专业,为什么白养着你呢?另外一些小基金和私募主要靠民间资本在维持,有的很有钱,有的饱了这顿没下顿的,好的人才人家也不太乐意去。去了赶上好行情挣点钱,赶上不好的时候还得另外找工作。这些公司的老板,或者说控制者就是水平很高的人,他们跟我现在一样,研究报告对他们来说就是点借鉴意义,看看别人怎么想的。在这些公司里呆着,能多捞点就多捞点。别手软。培养和需要分析师最多的就是另外一类,券商,投行什么的了。跟你们说,券商的内参外人一般是看不到的。我在中投公司的时候,每年出一本大册子,里面什么行业的报告都有,你有钱都不一定给你看。这些是精华中的精华,是公司最顶尖的写手集思广益,然后公司智囊的决策者拍板制定的。卖给肯出大价钱的企业。都是大型国企,跨国公司什么的。人家真的用你的思想,那么大的企业,路走错了损失是很严重的。这些写手都是国外磨练的多年,又在国内沉浮了十几,几十年的高手。所以写这些东西大家先别想了,想多了也是做梦,跟我一样哈哈。大摩,高盛,中金,这些公司的报告都是分层次的。给什么价钱看什么报告。别以为网站上那些中金,高盛的报告就代表人家公司的真实想法,就像奶制品一样,最好的精华做酸奶,然后做普通的牛奶,然后是奶饮料。东西分着卖,广告我们大家看到的一般都是奶饮料,人家玩剩的东西。你们要走研究的路,就要一的往上混了,我建议你们一开始要占据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你们最大的资本是年轻,能出国念书的还是有好处的,毕竟国外的金融行业比国内领先了说上百年也不为过。你知道人家怎么玩的了,你就比国内很多理论派的人强,然后再回国内这个圈子来玩,只要你有一处过人之处,跳几步就跳到自己想要的平台上了。你们一开始写得研究报告肯定是没什么水平的,但谁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个东西真的没法教,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怎么能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呢?等你过几年把自己都武装好了,到时候谁给的钱多你就给谁干。混几十年你就成这个行业里的专家了。就算你混不下去了,到了实业后你也比一般人更理解产业链,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的。一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个普通的研发部门都在做什么。也就是我们大家一般进入研究部门了首先会做什么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咱们国内证券行业的基本情况。有些偏颇之处欢迎更多有经验的朋友来指出。我说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现状国内券商在做什么,你们以后做什么,怎么做。未来大家毕业后会处在什么位置。很多同学想做研究,我们单位也有很多研究人员,没事出去做个报告,参加个国内组织的研发比赛,其实活得也挺迷茫,一个月就拿些死工资,我们集团是央企待遇好,平时有些福利待遇,出去跟人家说的时候牛逼些。真正苦不苦累不累,心里迷不迷茫自己知道。学生朋友们我老羡慕你们了,有些时候我睡觉都梦到自己还在上大学。看到那些大学同学,很亲切,很轻松。醒来后又得应付一大堆工作。单位新来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国内名校,学校的老师推荐的,还吹,说把谁谁弄进我们单位了,孩子来了以后也挺争气的,一看就是个精明人,让做研究工作。每天的工作是这样的:早上起来到国外网站上找数据,具体的工作是上人家网站,然后复制,然后粘贴,然后录入到excel里。工作完毕。研究员都是分配好的,谁负责什么行业的研究。大家早上来先看看盘,然后做点公司安排的工作,下午就用手下人找的这些数据分析相关性,写报告,预测未来走势。然后把报告发给总部决策部门,然后当天晚上就会在网站上看到新鲜出炉的研究报告,真正这些报告里有多少含金量大家自己心里清楚,反正大家做单的时候都不用自己的东西。哈哈,说起来真讽刺。这么说有些过分啊,其实大方向还是能把握准的。总部加工过的研究材料大方向准确率能达到80%左右。但实际操作上不能简单的用,否则必死无疑。这些报告企业客户看看还行,如果说未来某个行业原材料要涨价的话适当多备点货。普通投资者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你就告诉我,现在是涨还是跌,是买还是卖就行,其它的我不管。每个公司最大笔的收入还是散户。所以呢,研究人员是要的,高端人员是紧缺的,但企业不缺的是低端研究人员,永远缺的是市场开发人员。不管你学什么的,不管你什么文化程度,你能给我拉来客户就行,拉来客户你爱咋咋地,反正该给你的钱我都给你了,你还想怎么的。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公司的想法。像我们单位这种不差钱培养人的企业实在太少了。
& & 咱们说了一大堆分析人员的情况,下面我讲一下市场营销人员吧。公司里的高层大多数都是搞营销上去的,这个比例会达到60%以上。即使是那些有背景的人营销业绩也是重要考核指标。业绩做不上去公司都没饭吃凭什么给你升官啊。做研究很容易把人做傻,做营销人是越做越奸。公司领导首先是用人,办事,所以这个时候做学问的老学究就不吃香了。玩书本你们在行,玩人可不是你们长项,你们就把研究做好了,让我们拿着挣钱去就好了。做营销其实不用太多的知识。单位新来的一个小姑娘一开会就说我是某某大学学市场营销毕业的,所以我对营销应该是比较熟悉,我们应该这么这么做。。。。。我们互相偷偷看着这个乐啊。一个老同事给我们算了一下,他做市场的时候那个小姑娘应该刚上小学。咱们大家都被学校给上了。学那些营销到最后真正能用上的能有多少啊,相信我,很少。做营销其实没那么难,尤其对个人来说:储备知识,找到平台,永不放弃。我们国家懂股票的人还是少如果你想做客户,挣佣金的话你们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已经够用了。因为你们还不够资格做理财。市场经验太少,做客户挣得很多的,我就是从做客户开始的。我们那里做客户做的最好的是个女的,原来卖化妆品的。最有意思的是从前一次客户给她电话,说大盘怎么样了?那女的说我不知道,我不负责大盘。这句话多年来一直是我们的笑料。但人家就是挣钱,好得时候一个月几十万,比老总挣得还多。人家也没什么能耐,就是一女子王宝强。天天跑客户,人家明知道她根本不懂股票,还乐意跟她合作。也算是个黑色幽默。她的资产能顶上1/3个营业部。大家说做营销难吗?说难也难,那女的没钱的时候天天吃包子,跟我们混饭吃。混了好几年才起来的。起来以后人家一下就牛了,请我们出去吃饭娱乐都是最好的。金融行业大家不都为了挣点钱吗?不为了挣钱大家搞什么金融啊?看不到摸不着的。谁有钱谁就是成功了,你管是在总部高高的写字楼里还是在烈日的暴晒下呢?很多人都对市场营销人员很反感。不过金融行业里要论口碑的话证券经纪人还是可以的,至少在你没给客户赔钱之前要比保险销售人员好。很多人开发客户都会谈,我帮你赚钱。之前我们都说过了,这基本是个笑话,碰上好行情可能会挣点钱,大盘不好了最早死的就是这些人。我一个朋友原来做这种事,跟客户说我帮你操盘吧,你给我分红点,客户说好,结果碰上大盘下砸,给客户赔了200多万,客户说钱我不要了,我要收拾你。那哥们吓得房都没退就跑了。现在还不敢露面。从前很多客户跟我提过理财的事情,我从来没答应,我说我给你们指导意见可以,但我不代客理财。因为我现在水平不够。我要给你们赔钱了我没事,大不了一走了之,但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你们都是信任我的。现在我敢,因为我知道我可以做了。即使这样也是小心翼翼的在做。你做死一个客户很容易,做活一个客户很难,但这个收益的客户会给你介绍更多的客户来。这是良性循环。但现在的情况是一般证券公司给员工的基本工资很少,基本上不够维持生活的,员工就是为了吃口饭也要想尽办法挣钱,于是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花样。合规的,违规的都来了。大家都理解,都是被逼得。不过我还是认为要有良心,历史告诉我们还是好人会得到好报。你们如果真要进入证券或期货行业,当中有一半以上毕业后会成为经纪人,比例大概在60%—70%。成为经纪人的人里至少会有40%在2年内转行,因为挣得太少。你们短期内很难再赶上06,07年那轮疯狂的市场了,那时候钱多的烧手。现在是疯狂过后的阵痛时期,大家都冷静了,理性了,再想短期成功难了。当你们一个月拿着块钱无所适从的时候很多人会挺不住。挺不住没什么不好,把炒股作为一个业余爱好也很好,不会让你暴富,但会让你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成为一个职业炒家的。你们不用每个人都过那种煎熬的生活。一般能在这个市场挺过3年的人就挺下去了,至少3年还能活下来一个月的提成肯定够生活的了。那么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做,是做研究还是做管理。两者都挺好。我从前的老大也不懂股票,就懂管人,现在在某券商当二把手,开着大奔到处谈合作。多好啊。有上进心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开始规划未来的路了,多学点东西没坏处。继续做营销的话雪团会越滚越大,你越来越内行了,跟着你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就会开始挣钱了。如果这个时候要做研究呢,就又开始走我一开始提过的那些路了。也不错。所以大家看出来了吧,做金融的研究跟营销其实是一起的。营销做好了以后可以做研究,研究做好了也会去跑市场找客户。最关键是你能不能挺过最初的几年。因为干别的行业一开始你能挣够生活费,干金融行业你可能会饿肚子。我相信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让我们煎熬磨练的时候,未来让人羡慕的生活已经向我们靠近了。
& & 我今天是干干活写写字,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具体规划过文章思路。大家凑合着看吧。我平时工作真的挺忙。今天上证暴涨,马上还要写出一篇股评来。看了你们的回复我很感动。但这绝对是我写的最后一篇文章了,写这东西太耽误事了。今天的市场行情耽误了。这是钱啊。沪铜都涨了420点了我都没做上。我身边也有高手,但人家不会费这么多心思写这些东西给你们看的,越是高手越不乐意告诉别人,思想是可以拿出来卖钱的。而我经常负责培训工作,看到学弟学妹们着急心里自然想要帮帮的。就到这里吧。你们未来会比我成功的,希望你们成功那天也把一些东西拿出来跟后辈分享。也希望版块里其他高手挤时间写一些东西出来,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讨论。感谢大家,感谢版主。
沙发 过来人的话总是很中肯!
零和市场。让我这个还没进入股市的人害怕了。
&&谢谢你的分享,很受益。
赞(((o(*゚▽゚*)o))) 多谢分享~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神问答|已经35岁了,目前从事金融类工作,如果不做审计工作,想考注会,值不值得去考?神问答|已经35岁了,目前从事金融类工作,如果不做审计工作,想考注会,值不值得去考?百闻问答精选百家号导语:考注会对金融工作有没有用?关于“已经35岁了,目前从事金融类工作,如果不做审计工作,想考注会,值不值得去考?”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多个来源的用户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名为“农村金融观察”网友的回答厉害了,瞬间收获了16个赞,引来19名网友的围观讨论:金融类工作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是在讨论对金融工作有没有用之前其实已经可以下结论了,我认为你不值得去考!主要原因是年纪原因,注会通常要2到3年才能考取,而且都是在一次通过的前提下,楼主你目前有本职工作,还要重头复习注会,精力是否跟得上?如果哪一门没有一次性通过,意味着还要再等一年,就算最快,你也要38岁才能获得注会证书,获得注会证书后通常要到会计书事务所从事基本工作训练,作为一个接近40岁的人,除非和会计师事务所比较熟悉,人家给你情分,否则你很难获得offer,就算你获得了,像年轻人一样日夜加班?快40岁的身体可能也受不了。如果没有一到两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只靠注会证书的话是很难凭借注会的优势在金融行业获得比较好的发展的。金融行业部分职能当然需要注会,但是很难相信会要一个接近40岁,没有注会职业经验的人 。所以,其实楼主你可以下决心去考注会,但是可能就算考上了,最大的收获也就是可以挂靠收一些挂靠费吧。名为“注册会计师”的网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彻:关于过了30岁还要不要考注会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抱着不同的观点,一种声音是:支持,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是关于职业发展,我们大可以听听那些实际的案例。郭先生,40岁,态度:支持。孩子虽然哭闹,但是每天空闲的时间也还是蛮多的,爱人说,你陪我带小孩,顺带考个注会得了。我一想也是,都辞职了,这么闲着也不行,就考了。从4月开始备考到第二年的十月,每天看看孩子,学习一会。花费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备考,然后顺利过了5科,那时候孩子也大了点,剩下那门课程是战略,轻敌了,所以差了3分。刚好过了30岁的时候考的,用了3年,非财会专业,报名了高顿CPA学习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有了空闲的时间,就试着考了。不是财务专业,不打算考注会。身边有个老同事,考注会是为了转行去财务专业。如果考了注会对未来有帮助,那考了也还是不错,但是转行什么就算了吧。周女士,36岁,态度:不支持。不考注会原因很简单,受不了那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虽然高顿学管老师一直在给我做规划什么的,但是我还是觉得家庭为重,所以到了36岁的时候,已经果断放弃了。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选择备考CPA,有一定的经验可以过的更快,CPA对升职加薪确实是有帮助的。来看看网名为“金融早八点”的网友是怎么说的:这个不好说,要看具体的金融工作。不过最近的上海金融人才十三五规划,倒是把cpa纳入了高级金融人才要考的证书,十三五期间达到3.5万张。楼主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不妨区试试对于ID为“高顿注册会计师”网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纷纷点赞支持,他是这么说的:不管你承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能忽视“职场35岁的现象”。在很多招聘网站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企业在招募员工时,会提出年龄在35岁以下的限制。听人们说,35岁是一个定型的年纪,如果35岁之前,你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35岁之后,一般也是当前这样的水平。到了35岁了,我们就不要考注会了?答案当然是要考!一、考注会能够锻炼自己的毅力注会考试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我们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专业阶段6门考试科目。一般来说,从开始报考注会到通过注会考试,多数人需要花费3年的时间。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没有毅力的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很多人据地到了35岁,觉得晚了,其实不然。考注会需要很大的决心,如果顺利通过了注会考试,即使今后还会遇到困难,相信你也能坚持下去。二、考注会能够积累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其实不然,首先,不管我们考不考注会,35岁的年纪就是要经历的,之后还会有36岁,迎来37岁等等。另外,我们在备考注会的时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三、注会的就业面更宽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然而在时代快速变革的今天,三十不立、四十仍惑的人大有人在。所谓经验,不是指工作年限,更多的是指你的能力水平。五、注会就业前景好名为“高顿注会”的网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彻:值不值得看你未来的规划了。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方向还是很多的,除了在事务所做审计,在各个大型企业、商业银行等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当然考注会并不是一件简单事,对于大龄考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非常大,所以在报考注会前务必明确自己是否有这个决心和毅力坚持到底。鉴于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较大,建议考生多看看上财名师的网课,毕竟有名师的指引,备考无疑会变得更加轻松高效。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35岁一样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一把。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百闻问答精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个人问,一群人答;在这里,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去新疆工作好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