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不能坚持每天念佛,也属于梦见自己念佛的业障吗

念佛一年了业障频繁出现_百度知道
念佛一年了业障频繁出现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正常的!,,你即将要上岸了,人家,当然要扯你的后退啦!,,坚持,念佛,拜佛。就好,你想啊
采纳率:81%
可以这样想,我现在不念佛,将来磨难会更多,更严重
继续学下去业障终究就没了他们就是想阻挠你学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石拱桥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净空老法师:不能坚持每天念佛,是自己的业障吗?
我的图书馆
净空老法师:不能坚持每天念佛,是自己的业障吗?
大悲禅寺微信号:dbcs777问:请问不能坚持每天念佛,属自己的业障吗?应如何克服?答:这确实是自己业障,克服一定要靠自己,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道心激发出来,各人的缘分不相同。但是多分来说,如果你真正知道地狱苦,真正知道现实生活苦,这个地球现在社会动乱、灾难频繁,你还有兴趣在这里多住几年吗?如果你真正了解,像我我不想住了,为什么?现在住在这地球上过的日子不是人过的。你说怎么不是人过的?头一个饮食,我们每天所吃的、所喝的水都有毒。吃肉食的,你去看那些动物怎么长大的?植物,植物现在科学家把基因都改变了,虽然长得很好,样子好看,不是味道。农耕,严重的农药、化肥,所以农民自己他不吃,他自己吃的,他是另外种一小块,自己吃的。这些用农药化肥,他都卖市场,他晓得那个毒很重,但是他会不会中毒?我相信他会。为什么?他把毒全卖去毒别人,这个果报不好!你害人,最后必定你自己要遭果报。佐料酱醋油盐里面,统统加的化学东西,看得很好看,颜色很鲜明,味道不对了,多吃了都会致癌。所以现在癌症这么多,癌的种类这么复杂,怎么会有这个现象?古人讲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吃出来的。你真正了解这些事实真相,这个世间不能住,道心就发起来了。这个世间不能住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去,念佛那就变成我们比什么都重要的一桩大事。我们希望朋友、家亲眷属,希望我们的冤亲债主一起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那边环境才真正安全。&发这个愿,业障逐渐就消除了今天这个世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什么原因?原因是烦恼、忧虑、牵挂放不下。这些烦恼习气是一切众生无始来累积的习气,所以佛虽然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也晓得,就是放不下,就是有坚固的执着。这个执着就是严重的业障,障碍我们的定慧,障碍我们往生。我们要消除这个业障,往生才有把握。怎样消除?佛都告诉我们了,四弘誓愿里面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能常常想着这句话,常常发这个愿,那个业障逐渐逐渐就消除了。所有一切业障的根是自私自利,今天我要度一切众生,我把那个自私自利的心扩大,大而化之了,就变成菩提心——菩提心是大心,念念都想帮助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众生,只要没有超越六道轮回,都是可怜人!不要看到富贵的,他也是可怜——他搞六道轮回。这一生富贵的,不见得来生还富贵;这一生贫穷的,不见得来生贫穷,风水轮流转!所以你要能看三世,你的心就平了。不出三界都是可怜人,不出三界都是佛菩萨所关怀的众生,我们要学佛菩萨,关怀这些众生,帮助这些众生,帮助他觉悟。(文章来源网络)↓↓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总共3449条微博动态记录: 4&小时前&: 昨天&12:10&: 昨天&01:44&: 6&天前&: 6&天前&: 6&天前&:
21:42:41&:
19:21:26&:
19:02:53&:
18:40:51&:
18:30:36&:
18:23:19&:
18:03:55&:
17:54:55&:
17:07:36&:
16:27:07&:
16:07:40&:
13:36:28&:
10:06:34&:
20:17:31&:
16:19:11&:
19:41:30&:
17:54:19&:
04:07:21&:
00:35:54&:
19:28:38&:
19:01:26&:
10:09:11&:
00:19:44&:
23:13:40&:
13:36:47&:
13:34:33&:
11:00:32&:
10:53:03&:
09:35:06&:
08:36:40&:
18:59:31&:
09:24:39&:
08:08:57&:
查看: 2055|回复: 1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7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924帖子精华0UID98510
高级会员, 积分 9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净土宗以念佛为主,但不知应怎样念才合乎要求?请各位同修多多指教!!!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7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924帖子精华0UID98510
高级会员, 积分 9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净土宗以念佛为主,但不知应怎样念才合乎要求?请各位同修多多指教!!!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34帖子精华0UID98410
中级会员,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一、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二、恳切直念  礼忏无定规,但致志诚恳切即已。卧室供佛,除贫无余屋则可。若有余屋,断不可在卧室供也。功课各随己意,亦无定章。光则早晚必按朝暮课诵直念。凡起腔唱者,亦作直念,但稍缓点。光绝未学唱念。然在丛林中,只可小声,不得声闻于外,以致惊动别人。先则日礼数百拜,近数年来事多,只二时功课。冬则日过百拜。夏则只数十拜。亦只拜释迦,弥陀,净土三经,及诸大乘经,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弥陀之拜,多少不定,按精神天时增减,余各三拜。)近来日间绝不能看经拜佛,所有信札及托校证校对者,则已不暇给矣。(三编卷一复许止净居士书(乙丑))三、念佛贵乎摄心,蓦直念去念佛贵乎摄心,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可知念佛时,宜万缘放下,都摄六根。绵绵密密,蓦直念去。自有得三摩之时。三摩,此翻正修正见,或译正定。(三编卷四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四、出口入耳打一圈子自此从念佛上,常请开示,常蒙训诲。如曰:“念佛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吾师念佛,只听见过此一声,其声绵而有力,有味,尤于阿字著力,永不能忘,纯功夫也)——出自己口,要听入己耳,再从口出,打一圈子,如是念去,必见功效。”(王慧常: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永思集》)五、十念记数念佛&&&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捨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增广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34帖子精华0UID98410
中级会员,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一、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二、恳切直念  礼忏无定规,但致志诚恳切即已。卧室供佛,除贫无余屋则可。若有余屋,断不可在卧室供也。功课各随己意,亦无定章。光则早晚必按朝暮课诵直念。凡起腔唱者,亦作直念,但稍缓点。光绝未学唱念。然在丛林中,只可小声,不得声闻于外,以致惊动别人。先则日礼数百拜,近数年来事多,只二时功课。冬则日过百拜。夏则只数十拜。亦只拜释迦,弥陀,净土三经,及诸大乘经,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弥陀之拜,多少不定,按精神天时增减,余各三拜。)近来日间绝不能看经拜佛,所有信札及托校证校对者,则已不暇给矣。(三编卷一复许止净居士书(乙丑))三、念佛贵乎摄心,蓦直念去念佛贵乎摄心,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可知念佛时,宜万缘放下,都摄六根。绵绵密密,蓦直念去。自有得三摩之时。三摩,此翻正修正见,或译正定。(三编卷四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四、出口入耳打一圈子自此从念佛上,常请开示,常蒙训诲。如曰:“念佛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吾师念佛,只听见过此一声,其声绵而有力,有味,尤于阿字著力,永不能忘,纯功夫也)——出自己口,要听入己耳,再从口出,打一圈子,如是念去,必见功效。”(王慧常: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永思集》)五、十念记数念佛&&&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捨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增广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34帖子精华0UID98410
中级会员,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弥陀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心不乱”,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些说的言语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诸位想想,净念,一才是净念,二就不净了。净是清净,二就不清净了。所以念佛的秘诀,念佛的要领就是一心,换句话说,专一,绝不能夹杂。有第二个念头起来就夹杂,那就不叫做“一向”了,那就变成二向、三向了,那个不行。一定要一向专念,一就是真心,二就是妄心,真心起用就是佛。现在我们用真心来念阿弥陀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呢?不但成佛,而且很快就成佛,没有那么多麻烦。所以,《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为什么他那么快?就是因为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原理在此地。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当然不怀疑,当然完全肯定,晓得怎么个念法,就是要一心称名。这一心要怎样去念呢?诸位要细细的去读经,要体会经里面所说的理论与方法,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会念,才不至于产生误会。现在念佛的人很多,会念的人不多。实在讲,误会的人还真不少啊!前几天还有几个同修来告诉我,念佛是不是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我说:什么不间断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间断。那行吗?你能做得到吗?纵然做到了,古人讲的,你喊破喉咙也枉然。那这个净念相继,怎么个讲法呢?“净念相继”,你细细的去想想这四个字,没有说“称念相继”。称念,称佛号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称念。没有讲称念相继,是净念相继。净念就是一心,没有妄念。这个念头能保持,那就成佛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妨碍。这是《华严》的境界。所以古大德讲,这个法门是大乘当中的大乘,是一乘当中的一乘,是了义当中的了义。那哪有妨碍呢?“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啊。我们心里头真有佛,除佛之外其他统统没有,这个念叫“净念”。这个念不中断,这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它跟禅不相同的,禅里面净念里头没有佛,我们净念里头有阿弥陀佛,不一样就在这个地方。但是那个成就呢,比禅实在讲,就高明太多太多,这在前面跟诸位说过了。禅里面如果得成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不过是圆教初住、二住的地位,去究竟佛果还远之远矣,这个要知道。那么他修行,佛在经上讲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对这些人说的,不是对普通人说的。三大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完成‘三贤位’。三贤是指谁呢?十住、十行、十回向,不是指我们。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那一天起,他要想成佛要修三个阿僧祇劫,他才能成就。我们呢?边也摸不上,是要到你“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天算起。你没到这个程度,不算哪。你才晓得这个多难,多么的不容易。一个阿僧祇劫完成‘三贤’位次;第二次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到法云地。往上,等觉、成佛,还有一段距离。愈往后面去距离愈长,愈难。这一些事实我们统统要晓得。那么我们看到,这个法门真叫妙绝了。它不是走迂回的路子,它当中没有委曲之相,直接教你用一心称念、一向专念,他教你这个方法,“起心念佛、念念作佛”。当然这是很高的境界,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现在很想一心称念,但是念佛当中,妄想偏偏多。有人告诉我,不念佛的时候没妄想,一念佛妄想就来了。其实,不念佛的时候妄想就那么多,没有发现。这一念佛的时候,才发现有那么多。不是说不念佛的时候没有,没有这个道理。不念的时候没有妄想,念的时候一定还是没有妄想。念的时候有妄想发现,这个就是我们常讲的烦恼,业障。业障是什么?杂念就是业障,妄想烦恼就是业障。我们就用“老实念佛”这个方法,来消除业障。所以业障起来的时候,不怕。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么是觉呢?阿弥陀佛。我们只要一心专注阿弥陀佛,一心专想阿弥陀佛。这个讲专注、专想,不仅仅是指阿弥陀佛这个佛像。你这样想法,这个意思就太窄小了。包括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最初发愿、阿弥陀佛的修学、阿弥陀佛的成就、阿弥陀佛的帮助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功德,常常想这些,也就是说常常想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个叫“忆佛”。所以,这个忆佛、念佛,范围都很大,都不是一句名号或者是一个佛的相貌。不是的,范围很广。所以经一定要熟,经不熟那你怎么想法呢?那你就胡思乱想了。经一定要熟,所以这个观想要相应。什么叫‘相应’呢?你所想的,完全是经上所说的,这就相应了。你所讲的经上没有,那就不相应了,那就是妄想了,那个想法就错了。所以经要熟,意思要明了,你心里面全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叫“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是果报。这个就是念念作佛,这是缘殊胜。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差别是在遇缘不同。有人遇的缘很殊胜,我们今天说,非常殊胜。三经、五经我们都读过,我们都讨论过,经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的观想与经义完全相应,这就是缘殊胜,那么你往生的品位就高了。有些人一生当中,听到有人劝他念阿弥陀佛,没有遇到经典,也没有听到人说法,但是他很老实,这种人很可贵,值得尊敬。他就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念一辈子,他也能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这样人呢,他往生的品位就要低一点。这个说品位高下,诸位要知道,完全讲自分,就是你自己的能力,不说佛的加持,不论佛的加持。如果论佛的加持呢,那都平等了。品位高的也是这样,品位低的拉上来了。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实际上是平等法界,这个就是一切诸佛所称赞,它是平等法界。因此,我们品位可以不必计较,到那个地方阿弥陀佛一拉就拉上去了,都变成等觉菩萨了。所以西方世界是等觉菩萨的世界,我们一往生,也就被拉到那个上面去了。你看四十八愿里面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萨”。蕅益大师给我们讲,都是圆证三不退。那个“圆”字就是等觉,唯有等觉他才圆满,等觉以下不能叫圆满。所以圆证三不退,就是告诉我们,那就是等觉菩萨。这个是‘起心念佛、念念作佛’,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是显示大乘无比的殊胜。你想想看,我们在六道里头的人道,过得这么一个苦日子,一下子就能够超越到等觉菩萨的境界,这实实在在不可思议啊!从凡夫地修到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再破一品无明,然后还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样艰辛的路程,我们在一生当中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种机缘超过了开经偈上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比那个还要难,很不容易遇到。我们这一生居然遇到了,中了特奖啊!你要不能把握到的时候,那是真可惜。这个机会在你面前当面错过,这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抓住机会是放下万缘,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们才真的能成就,这一生有把握成就。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34帖子精华0UID98410
中级会员,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弥陀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心不乱”,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些说的言语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诸位想想,净念,一才是净念,二就不净了。净是清净,二就不清净了。所以念佛的秘诀,念佛的要领就是一心,换句话说,专一,绝不能夹杂。有第二个念头起来就夹杂,那就不叫做“一向”了,那就变成二向、三向了,那个不行。一定要一向专念,一就是真心,二就是妄心,真心起用就是佛。现在我们用真心来念阿弥陀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呢?不但成佛,而且很快就成佛,没有那么多麻烦。所以,《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为什么他那么快?就是因为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原理在此地。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当然不怀疑,当然完全肯定,晓得怎么个念法,就是要一心称名。这一心要怎样去念呢?诸位要细细的去读经,要体会经里面所说的理论与方法,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会念,才不至于产生误会。现在念佛的人很多,会念的人不多。实在讲,误会的人还真不少啊!前几天还有几个同修来告诉我,念佛是不是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我说:什么不间断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间断。那行吗?你能做得到吗?纵然做到了,古人讲的,你喊破喉咙也枉然。那这个净念相继,怎么个讲法呢?“净念相继”,你细细的去想想这四个字,没有说“称念相继”。称念,称佛号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称念。没有讲称念相继,是净念相继。净念就是一心,没有妄念。这个念头能保持,那就成佛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妨碍。这是《华严》的境界。所以古大德讲,这个法门是大乘当中的大乘,是一乘当中的一乘,是了义当中的了义。那哪有妨碍呢?“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啊。我们心里头真有佛,除佛之外其他统统没有,这个念叫“净念”。这个念不中断,这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它跟禅不相同的,禅里面净念里头没有佛,我们净念里头有阿弥陀佛,不一样就在这个地方。但是那个成就呢,比禅实在讲,就高明太多太多,这在前面跟诸位说过了。禅里面如果得成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不过是圆教初住、二住的地位,去究竟佛果还远之远矣,这个要知道。那么他修行,佛在经上讲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对这些人说的,不是对普通人说的。三大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完成‘三贤位’。三贤是指谁呢?十住、十行、十回向,不是指我们。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那一天起,他要想成佛要修三个阿僧祇劫,他才能成就。我们呢?边也摸不上,是要到你“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天算起。你没到这个程度,不算哪。你才晓得这个多难,多么的不容易。一个阿僧祇劫完成‘三贤’位次;第二次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到法云地。往上,等觉、成佛,还有一段距离。愈往后面去距离愈长,愈难。这一些事实我们统统要晓得。那么我们看到,这个法门真叫妙绝了。它不是走迂回的路子,它当中没有委曲之相,直接教你用一心称念、一向专念,他教你这个方法,“起心念佛、念念作佛”。当然这是很高的境界,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现在很想一心称念,但是念佛当中,妄想偏偏多。有人告诉我,不念佛的时候没妄想,一念佛妄想就来了。其实,不念佛的时候妄想就那么多,没有发现。这一念佛的时候,才发现有那么多。不是说不念佛的时候没有,没有这个道理。不念的时候没有妄想,念的时候一定还是没有妄想。念的时候有妄想发现,这个就是我们常讲的烦恼,业障。业障是什么?杂念就是业障,妄想烦恼就是业障。我们就用“老实念佛”这个方法,来消除业障。所以业障起来的时候,不怕。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么是觉呢?阿弥陀佛。我们只要一心专注阿弥陀佛,一心专想阿弥陀佛。这个讲专注、专想,不仅仅是指阿弥陀佛这个佛像。你这样想法,这个意思就太窄小了。包括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最初发愿、阿弥陀佛的修学、阿弥陀佛的成就、阿弥陀佛的帮助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功德,常常想这些,也就是说常常想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个叫“忆佛”。所以,这个忆佛、念佛,范围都很大,都不是一句名号或者是一个佛的相貌。不是的,范围很广。所以经一定要熟,经不熟那你怎么想法呢?那你就胡思乱想了。经一定要熟,所以这个观想要相应。什么叫‘相应’呢?你所想的,完全是经上所说的,这就相应了。你所讲的经上没有,那就不相应了,那就是妄想了,那个想法就错了。所以经要熟,意思要明了,你心里面全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叫“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是果报。这个就是念念作佛,这是缘殊胜。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差别是在遇缘不同。有人遇的缘很殊胜,我们今天说,非常殊胜。三经、五经我们都读过,我们都讨论过,经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的观想与经义完全相应,这就是缘殊胜,那么你往生的品位就高了。有些人一生当中,听到有人劝他念阿弥陀佛,没有遇到经典,也没有听到人说法,但是他很老实,这种人很可贵,值得尊敬。他就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念一辈子,他也能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这样人呢,他往生的品位就要低一点。这个说品位高下,诸位要知道,完全讲自分,就是你自己的能力,不说佛的加持,不论佛的加持。如果论佛的加持呢,那都平等了。品位高的也是这样,品位低的拉上来了。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实际上是平等法界,这个就是一切诸佛所称赞,它是平等法界。因此,我们品位可以不必计较,到那个地方阿弥陀佛一拉就拉上去了,都变成等觉菩萨了。所以西方世界是等觉菩萨的世界,我们一往生,也就被拉到那个上面去了。你看四十八愿里面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萨”。蕅益大师给我们讲,都是圆证三不退。那个“圆”字就是等觉,唯有等觉他才圆满,等觉以下不能叫圆满。所以圆证三不退,就是告诉我们,那就是等觉菩萨。这个是‘起心念佛、念念作佛’,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是显示大乘无比的殊胜。你想想看,我们在六道里头的人道,过得这么一个苦日子,一下子就能够超越到等觉菩萨的境界,这实实在在不可思议啊!从凡夫地修到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再破一品无明,然后还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样艰辛的路程,我们在一生当中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种机缘超过了开经偈上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比那个还要难,很不容易遇到。我们这一生居然遇到了,中了特奖啊!你要不能把握到的时候,那是真可惜。这个机会在你面前当面错过,这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抓住机会是放下万缘,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们才真的能成就,这一生有把握成就。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34帖子精华0UID98410
中级会员,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乙未年的春节,正月十三,夏老师(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关于念佛的一次开示。过去老师每个礼拜到我家一次,很多人都能参加,这样的道场现在很难遇到,解放了嘛。今天是殊胜又殊胜,有人能讲,还有人能听,有道场,鲜花庄严,同修又能聚会,这里头有殊胜的因缘啊。因为当时我那儿做道场,所以夏老师常去。那儿的地都成了金刚地了,这种话夏老师不止一次说。&&& 底下就讲到佛号了。这一句佛号,能够不废世法而证佛法,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话。他特别赞叹净土法门,他说了四句,夏老师这里引用了两句。“净土法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要离开佛法,可以行世间一切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要把世间法都扔掉,而能证佛法。所以这个法对在家人非常契机。《无量寿经》中,说完文殊、普贤、弥勒几位大菩萨后,“德尊普贤品”,一开始就说到贤护等十六正士。十六位正士是哪些人呢?正士是在家人,是在家的菩萨,不止是十六位,这十六位是在家菩萨的上品。贤护大菩萨,是位等觉菩萨,他降生在印度,一位大户商人,很多经典都提到他啊。还有其他几位正士,都是从它方世界来的,替佛弘化,现居士身。所以这个法门特别适合在家居士。为什么呢?不要废除世法,可以证佛法。不必离开世法而证佛法,画画啊,写字啊,设计电脑等等,哪一件事能妨碍你修行?世间的事都可以做。所以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当今这个时代。大家都能够去生产,都能够在社会上做工作,不用关着门去修持,所以它特别契机。不管将来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净土法门都能适应时代。从现在起,一直到最后法灭。佛法住世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有四千年,一种说还有九千年,净土法门都能契机啊。&&& 所以夏老师说:“这一句佛号,即是不离世法而证佛法”。就这一句佛号就可以证佛法。这一句佛号,不管干什么都可以念。古代有一位黄打铁,只会打铁,不识一字。拉风箱时,南无阿弥陀佛……,打铁时,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三年之后,站着说了四句偈:“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至,我往西方”。说完后站着立化了。不废世间法呀,他还是照样打铁,而证了佛法嘛。  夏老师的话:“但能不忘,即是功夫”。刚才有人说,念的时候还有些妄想,没关系。只要这句佛号,但能不忘就行,即是有功夫。妄想刚钻出来,不跟着它跑,这句佛号马上就接上,这个不碍事。必须得有个地方才能修,即是将世法佛法打成两截了。非得有个地方,有个佛堂才能修,就把世法佛法分成两截了。不需另外找一个环境,什么地方都可以修,干什么工作都可以修。佛太慈悲了,净土法门是佛不问自说的。《阿弥陀经》不是谁问的,佛自说的。佛告诉大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怎么做才能去。为什么佛不问自说呢?就是因为它能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夏老师的话:“一句佛号称为显亦可,密亦可”。这一句佛号可以称为显教,说它是密教也可以。佛号即是密咒。净土法门是密宗显说。把密宗公开了显说,就是净土法门。夏老师的话,只要佛号不断,在烦恼、苦痛、欢喜中,不忘即是功夫。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只要抢救,救一句是一句。这话说得非常恳切啊,只要肯念,成佛已经成功一半了。抢救,别管它是有妄想还是没妄想。如果不抢一句是一句,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麻烦呢。能抢一句是一句,就不止是一句了,也许能念个一千句,一万句。“抢救”这两个字,大家要好好体会。  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不能证正觉”。念佛念到成片,就是能有一片很清净。再进一步,就是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这不大容易达到。事一心,就是老有这一句。无论在干什么,无论什么时候,这一句都不断啊,见惑、思惑都没了,就到了事一心。这个很具体啊,所以佛法是最科学的东西。有很多人乱来,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要说证到了事一心还有见惑、思惑,那就不是。理一心要破无明,这句佛号是破无明最好的方法了。理一心就是破无明了,就是证。念佛成片就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的一件事。我常常说,不要求你把佛法当做唯一的,只要求把它当做第一件事,这个要求不是很高。如果要求你把它当做唯一的,别的都放下,那只能专心去修持了。现在不做这样的要求,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现在人的根器,而且这么做也不见得就好。只要求你把它当做第一,把它照顾好,还有第二第三啊。但在有矛盾的时候,你要保持第一啊。两个要选择的时候,要保证第一,放弃第二。就这个就决定了你,能不能证。这个事咱们都能做得到啊。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就太高了。大家老说证,这就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就不能证正觉啊。“不忘”也做不到,“成片”也做不到,还想成佛就不可能了。  夏老师的话,“第一步证,就是要从这里证起。不一心不乱,也能往生。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所以我们修持还是要专一点,不要这个也舍不得,那个也舍不得,不管什么还都有一点,其实一法就是万法。要是真熟了,修行也就是六个字,生处熟,熟处生。贪嗔痴咱们太熟了,我们修持让它生一点。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太生了,就是让它变熟一点。就是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老想不起来。要熟处变生,生处变熟。要想生处变熟,你就是老提这一件事很容易变熟。一会这儿,一会那儿,那就不大容易熟了。所以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应当要老念,苦也念,乐也念。不必要一句顶一句。我过去就用追顶法,一句顶一句,不是必须的。一句顶一句的好处呢,不给妄想留缝,就是紧了一点,不必老是这么念。心中老有这一句,这一点不大好体会。不是一句顶一句,那心中怎么会老有这一句呢,慢慢体会。只要心中老有这一句,就是一向专念。所以有的时候要体会,就是去把当时打掉的什么话,都体验起来。只要心中老有这一句。  夏老师的话:“一向专念是因,一心不乱是果。一向专念,人人能办”。还有些人不能办的,那只是他不肯办。还有人说身体上有缺陷,我“抢救”不了,没有这回事。所以老有这一句,佛法时时现前啊,时时心里头都有佛法。夏老师说:“佛法能够时时现前,尘劳就处处解脱”。时时都有佛法,处处都可以解脱尘劳啊。底下这几段话做证明了。夏老师讲了念佛,这句佛号就是真般若,这是最密的核心,是剥芭蕉所见的心,一句佛号当下即是常寂光。这是很殊胜啊,为什么呢?夏老师说:正念相续就是“常”。念头是正念,一念接着一念就是“常”啊。湛然不动就是“寂”。就是这句佛号清清楚楚,清湛极了,这里没有动摇就是“寂”啊。光明遍照就是“光”。所以念佛人有一由旬的光明,一由旬最少是四十华里啊。有人说,你修得好,有一尺多高的光,其实这些都是诽谤,我听了很不高兴。念佛人有四十里的光。有人就喜欢找这的人看。当然这一句佛号就是常寂光。  “起心即错,动念即乖”。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啊。“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起了我要精进的心,这是妄,不是精进。所以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啊。真正的佛法,没有思量的地方。这些话都不是夏老师自己说的,多少经典都是如此,这是个总结。就看你肯不肯接受了,相信不相信了。“常思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陷”。常常想着净土就在眼前,老当眼前就是净土,你在日用上头头没有欠缺的。这就是净土,香光庄严,这就是佛法。  最后夏老师说了一句偈子:“坚持正念相继不断”。贵在坚持要相继,关键在相继。所以刹那的见法也不是难事,就是相继大难。坚持正念相继不断,这样的话怎么样呢?“常寂光中时时相见”。彼此在常寂光中时时相见。常寂光土是极乐世界四土中最高的土,是佛所居的土,法身大士所居的土,称为常寂光。凡夫往生,只是在凡圣同居土。断了见思惑,才能生到方便有余土。破无明,才能生到实报庄严土。四十二品无明,这里是很深啊,无明破了一层还一层。破一层就可以分证常寂光土,全破净了就是佛了,究竟的常寂光土。那么,只要正念相继不断,就在常寂光中时时相见。“虽隔万里无异对面”。虽然相隔万里,跟在对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说常寂光中时时相见,虽隔万里无异对面。“如人饮水自己体验”。就像人喝水一样,是冷是热的,自个知道。因此,我们说佛法是真实不虚。  今天啊,有这么殊胜的机会,我有二十几年没到这儿来了。当年,夏老师说这些开示的时候,就坐在那面,我就坐在这个位置,就在这个屋子里。今天我很惭愧,主要讲了夏老师的两段偈,全拿出来讲时间不大够,把重要的拿出来供养大家。那么,在目前这种形势下,这样的聚会还是很稀有的,应当珍重。我耽搁大家不少时间,向大家道歉。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34帖子精华0UID98410
中级会员,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乙未年的春节,正月十三,夏老师(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关于念佛的一次开示。过去老师每个礼拜到我家一次,很多人都能参加,这样的道场现在很难遇到,解放了嘛。今天是殊胜又殊胜,有人能讲,还有人能听,有道场,鲜花庄严,同修又能聚会,这里头有殊胜的因缘啊。因为当时我那儿做道场,所以夏老师常去。那儿的地都成了金刚地了,这种话夏老师不止一次说。&&& 底下就讲到佛号了。这一句佛号,能够不废世法而证佛法,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话。他特别赞叹净土法门,他说了四句,夏老师这里引用了两句。“净土法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要离开佛法,可以行世间一切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要把世间法都扔掉,而能证佛法。所以这个法对在家人非常契机。《无量寿经》中,说完文殊、普贤、弥勒几位大菩萨后,“德尊普贤品”,一开始就说到贤护等十六正士。十六位正士是哪些人呢?正士是在家人,是在家的菩萨,不止是十六位,这十六位是在家菩萨的上品。贤护大菩萨,是位等觉菩萨,他降生在印度,一位大户商人,很多经典都提到他啊。还有其他几位正士,都是从它方世界来的,替佛弘化,现居士身。所以这个法门特别适合在家居士。为什么呢?不要废除世法,可以证佛法。不必离开世法而证佛法,画画啊,写字啊,设计电脑等等,哪一件事能妨碍你修行?世间的事都可以做。所以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当今这个时代。大家都能够去生产,都能够在社会上做工作,不用关着门去修持,所以它特别契机。不管将来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净土法门都能适应时代。从现在起,一直到最后法灭。佛法住世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有四千年,一种说还有九千年,净土法门都能契机啊。&&& 所以夏老师说:“这一句佛号,即是不离世法而证佛法”。就这一句佛号就可以证佛法。这一句佛号,不管干什么都可以念。古代有一位黄打铁,只会打铁,不识一字。拉风箱时,南无阿弥陀佛……,打铁时,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三年之后,站着说了四句偈:“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至,我往西方”。说完后站着立化了。不废世间法呀,他还是照样打铁,而证了佛法嘛。  夏老师的话:“但能不忘,即是功夫”。刚才有人说,念的时候还有些妄想,没关系。只要这句佛号,但能不忘就行,即是有功夫。妄想刚钻出来,不跟着它跑,这句佛号马上就接上,这个不碍事。必须得有个地方才能修,即是将世法佛法打成两截了。非得有个地方,有个佛堂才能修,就把世法佛法分成两截了。不需另外找一个环境,什么地方都可以修,干什么工作都可以修。佛太慈悲了,净土法门是佛不问自说的。《阿弥陀经》不是谁问的,佛自说的。佛告诉大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怎么做才能去。为什么佛不问自说呢?就是因为它能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夏老师的话:“一句佛号称为显亦可,密亦可”。这一句佛号可以称为显教,说它是密教也可以。佛号即是密咒。净土法门是密宗显说。把密宗公开了显说,就是净土法门。夏老师的话,只要佛号不断,在烦恼、苦痛、欢喜中,不忘即是功夫。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只要抢救,救一句是一句。这话说得非常恳切啊,只要肯念,成佛已经成功一半了。抢救,别管它是有妄想还是没妄想。如果不抢一句是一句,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麻烦呢。能抢一句是一句,就不止是一句了,也许能念个一千句,一万句。“抢救”这两个字,大家要好好体会。  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不能证正觉”。念佛念到成片,就是能有一片很清净。再进一步,就是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这不大容易达到。事一心,就是老有这一句。无论在干什么,无论什么时候,这一句都不断啊,见惑、思惑都没了,就到了事一心。这个很具体啊,所以佛法是最科学的东西。有很多人乱来,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要说证到了事一心还有见惑、思惑,那就不是。理一心要破无明,这句佛号是破无明最好的方法了。理一心就是破无明了,就是证。念佛成片就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的一件事。我常常说,不要求你把佛法当做唯一的,只要求把它当做第一件事,这个要求不是很高。如果要求你把它当做唯一的,别的都放下,那只能专心去修持了。现在不做这样的要求,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现在人的根器,而且这么做也不见得就好。只要求你把它当做第一,把它照顾好,还有第二第三啊。但在有矛盾的时候,你要保持第一啊。两个要选择的时候,要保证第一,放弃第二。就这个就决定了你,能不能证。这个事咱们都能做得到啊。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就太高了。大家老说证,这就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就不能证正觉啊。“不忘”也做不到,“成片”也做不到,还想成佛就不可能了。  夏老师的话,“第一步证,就是要从这里证起。不一心不乱,也能往生。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所以我们修持还是要专一点,不要这个也舍不得,那个也舍不得,不管什么还都有一点,其实一法就是万法。要是真熟了,修行也就是六个字,生处熟,熟处生。贪嗔痴咱们太熟了,我们修持让它生一点。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太生了,就是让它变熟一点。就是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老想不起来。要熟处变生,生处变熟。要想生处变熟,你就是老提这一件事很容易变熟。一会这儿,一会那儿,那就不大容易熟了。所以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应当要老念,苦也念,乐也念。不必要一句顶一句。我过去就用追顶法,一句顶一句,不是必须的。一句顶一句的好处呢,不给妄想留缝,就是紧了一点,不必老是这么念。心中老有这一句,这一点不大好体会。不是一句顶一句,那心中怎么会老有这一句呢,慢慢体会。只要心中老有这一句,就是一向专念。所以有的时候要体会,就是去把当时打掉的什么话,都体验起来。只要心中老有这一句。  夏老师的话:“一向专念是因,一心不乱是果。一向专念,人人能办”。还有些人不能办的,那只是他不肯办。还有人说身体上有缺陷,我“抢救”不了,没有这回事。所以老有这一句,佛法时时现前啊,时时心里头都有佛法。夏老师说:“佛法能够时时现前,尘劳就处处解脱”。时时都有佛法,处处都可以解脱尘劳啊。底下这几段话做证明了。夏老师讲了念佛,这句佛号就是真般若,这是最密的核心,是剥芭蕉所见的心,一句佛号当下即是常寂光。这是很殊胜啊,为什么呢?夏老师说:正念相续就是“常”。念头是正念,一念接着一念就是“常”啊。湛然不动就是“寂”。就是这句佛号清清楚楚,清湛极了,这里没有动摇就是“寂”啊。光明遍照就是“光”。所以念佛人有一由旬的光明,一由旬最少是四十华里啊。有人说,你修得好,有一尺多高的光,其实这些都是诽谤,我听了很不高兴。念佛人有四十里的光。有人就喜欢找这的人看。当然这一句佛号就是常寂光。  “起心即错,动念即乖”。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啊。“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起了我要精进的心,这是妄,不是精进。所以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啊。真正的佛法,没有思量的地方。这些话都不是夏老师自己说的,多少经典都是如此,这是个总结。就看你肯不肯接受了,相信不相信了。“常思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陷”。常常想着净土就在眼前,老当眼前就是净土,你在日用上头头没有欠缺的。这就是净土,香光庄严,这就是佛法。  最后夏老师说了一句偈子:“坚持正念相继不断”。贵在坚持要相继,关键在相继。所以刹那的见法也不是难事,就是相继大难。坚持正念相继不断,这样的话怎么样呢?“常寂光中时时相见”。彼此在常寂光中时时相见。常寂光土是极乐世界四土中最高的土,是佛所居的土,法身大士所居的土,称为常寂光。凡夫往生,只是在凡圣同居土。断了见思惑,才能生到方便有余土。破无明,才能生到实报庄严土。四十二品无明,这里是很深啊,无明破了一层还一层。破一层就可以分证常寂光土,全破净了就是佛了,究竟的常寂光土。那么,只要正念相继不断,就在常寂光中时时相见。“虽隔万里无异对面”。虽然相隔万里,跟在对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说常寂光中时时相见,虽隔万里无异对面。“如人饮水自己体验”。就像人喝水一样,是冷是热的,自个知道。因此,我们说佛法是真实不虚。  今天啊,有这么殊胜的机会,我有二十几年没到这儿来了。当年,夏老师说这些开示的时候,就坐在那面,我就坐在这个位置,就在这个屋子里。今天我很惭愧,主要讲了夏老师的两段偈,全拿出来讲时间不大够,把重要的拿出来供养大家。那么,在目前这种形势下,这样的聚会还是很稀有的,应当珍重。我耽搁大家不少时间,向大家道歉。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34帖子精华0UID98410
中级会员,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净空法师:怎么样念佛?念佛的三个秘诀问:念佛已经有一段时间,只是心里一直有不踏实感,阿弥陀佛真的听到我在念他吗?临终时他真的会来接引我吗?净空法师答:我跟你肯定的答覆,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阿弥陀佛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要问为什么?你有疑心,大乘教里头佛讲得很好,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怎么样念佛?念佛有三个秘诀:第一个就是不怀疑,第二个是不夹杂,第三个是不间断。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前面两句是修因,后面两句是果德,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不要再加其他的法门。不假方便就是一门深入,不需要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一门深入。功夫到了,心开就是开悟,哪没有感应的道理?你带着怀疑的心就糟了,前功尽弃,只能说比不念好,阿赖耶识里头总落个印象,这就是阿赖耶识种个佛的种子。这个种子什么时候会有成就?什么时候再遇到这个法门,你不怀疑了,就会有成就。  怀疑是不会有成就的,夹杂不会有成就。我们许许多多念佛人到最后不能往生,大概原因不外乎这两种,一种是夹杂,一种就是疑惑,补救的办法就是多学经教。现在我们的念佛堂,为什么每天还要叫大家听上几个小时的经,主要就在此地。听经帮助我们断疑生信,道理在此地。另外一个目的,听经也可以把你的夹杂打断,因为你不听经,又胡思乱想;一面念佛,一面想东想西,这也是把你功夫破坏了。所以我们的念佛堂,大概总是每天有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学习经教,也是叫你听。(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九 )净空法师: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是什么样的境界?我们常讲的一念不生,在《华严经》上常讲的是不起心不动念,诸位想想,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它还有始终吗?没有始终。起心动念就有始终,不起心不动念,始终就没有了,始终是什么?时间。所以无量劫可以浓缩在一念,一念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时间不是真的,我们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有这个境界。所以理一心不乱是《华严经》初住菩萨的境界,是禅宗明心见性的境界。事一心还不到,事一心是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实报庄严土,功夫成片是凡圣同居土,这个我们得清楚。清楚之后,人要奋发,要向上,在这一生当中,这是真的,其它全是假的,无论你搞什么,到最后都落空,寿命终了的时候,一切都空。唯独念佛不空,念到功夫成片,你就生凡圣同居土,念到事一心不乱,你就方便有余土,念到理一心不乱,你就到实报庄严土。(文摘恭录—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八集)  檔名:12-47-108)净空法师法语:去除妄念、一心不乱地念佛:1 佛门常讲: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从一天到晚打妄想回头。2 我一天到晚打妄想,现在不妄想了,我把这念头归一。一是什么?阿弥陀佛。我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这一念,不起念则已,起念就是阿弥陀佛。3 实在讲,不起念也不行,不起念是无明,起念是邪见,这个事情麻烦!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既不是无明,又不是邪见,这叫正念分明。4 正念分明很重要。正念,在净土法门讲,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具足,一条都不缺,这叫正念。5 正念从什么地方建立?从佛号上建立。二六时中,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断,这个人这三个条件一定具足。6 偶尔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不见得有信有愿,但是一天到晚不间断的念,必定信愿行具足。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这是正念分明正确的意思。7 正念分明,这是我们希望要做到的,不但希望要做到,必定要做到,为什么?你要是做到,你就了生死,你就一生成佛,即身成佛,这个重要!8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生修得再好,来生只得人天福报,这一享福就会享迷惑了,享糊涂了,再也不会认真的去修行。9 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行善是修福,最好的事情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10 修行人应当随遇而安,随缘而不攀缘。机会来了,我们尽心尽力做;没有这个机会,不去找事。11 古大德说得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找事做,那是好(hào)事,那是攀缘。攀缘,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34帖子精华0UID98410
中级会员,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净空法师:怎么样念佛?念佛的三个秘诀问:念佛已经有一段时间,只是心里一直有不踏实感,阿弥陀佛真的听到我在念他吗?临终时他真的会来接引我吗?净空法师答:我跟你肯定的答覆,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阿弥陀佛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要问为什么?你有疑心,大乘教里头佛讲得很好,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怎么样念佛?念佛有三个秘诀:第一个就是不怀疑,第二个是不夹杂,第三个是不间断。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前面两句是修因,后面两句是果德,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不要再加其他的法门。不假方便就是一门深入,不需要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一门深入。功夫到了,心开就是开悟,哪没有感应的道理?你带着怀疑的心就糟了,前功尽弃,只能说比不念好,阿赖耶识里头总落个印象,这就是阿赖耶识种个佛的种子。这个种子什么时候会有成就?什么时候再遇到这个法门,你不怀疑了,就会有成就。  怀疑是不会有成就的,夹杂不会有成就。我们许许多多念佛人到最后不能往生,大概原因不外乎这两种,一种是夹杂,一种就是疑惑,补救的办法就是多学经教。现在我们的念佛堂,为什么每天还要叫大家听上几个小时的经,主要就在此地。听经帮助我们断疑生信,道理在此地。另外一个目的,听经也可以把你的夹杂打断,因为你不听经,又胡思乱想;一面念佛,一面想东想西,这也是把你功夫破坏了。所以我们的念佛堂,大概总是每天有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学习经教,也是叫你听。(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九 )净空法师: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是什么样的境界?我们常讲的一念不生,在《华严经》上常讲的是不起心不动念,诸位想想,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它还有始终吗?没有始终。起心动念就有始终,不起心不动念,始终就没有了,始终是什么?时间。所以无量劫可以浓缩在一念,一念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时间不是真的,我们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有这个境界。所以理一心不乱是《华严经》初住菩萨的境界,是禅宗明心见性的境界。事一心还不到,事一心是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实报庄严土,功夫成片是凡圣同居土,这个我们得清楚。清楚之后,人要奋发,要向上,在这一生当中,这是真的,其它全是假的,无论你搞什么,到最后都落空,寿命终了的时候,一切都空。唯独念佛不空,念到功夫成片,你就生凡圣同居土,念到事一心不乱,你就方便有余土,念到理一心不乱,你就到实报庄严土。(文摘恭录—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八集)  檔名:12-47-108)净空法师法语:去除妄念、一心不乱地念佛:1 佛门常讲: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从一天到晚打妄想回头。2 我一天到晚打妄想,现在不妄想了,我把这念头归一。一是什么?阿弥陀佛。我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这一念,不起念则已,起念就是阿弥陀佛。3 实在讲,不起念也不行,不起念是无明,起念是邪见,这个事情麻烦!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既不是无明,又不是邪见,这叫正念分明。4 正念分明很重要。正念,在净土法门讲,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具足,一条都不缺,这叫正念。5 正念从什么地方建立?从佛号上建立。二六时中,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断,这个人这三个条件一定具足。6 偶尔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不见得有信有愿,但是一天到晚不间断的念,必定信愿行具足。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这是正念分明正确的意思。7 正念分明,这是我们希望要做到的,不但希望要做到,必定要做到,为什么?你要是做到,你就了生死,你就一生成佛,即身成佛,这个重要!8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生修得再好,来生只得人天福报,这一享福就会享迷惑了,享糊涂了,再也不会认真的去修行。9 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行善是修福,最好的事情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10 修行人应当随遇而安,随缘而不攀缘。机会来了,我们尽心尽力做;没有这个机会,不去找事。11 古大德说得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找事做,那是好(hào)事,那是攀缘。攀缘,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630帖子精华0UID53830
高级会员, 积分 6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0 积分
南無阿彌陀佛!學習了恭敬頂禮
空山自有鳥啼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630帖子精华0UID53830
高级会员, 积分 6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0 积分
南無阿彌陀佛!學習了恭敬頂禮
空山自有鳥啼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7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924帖子精华0UID98510
高级会员, 积分 9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顿开茅塞!不胜感激!末学顶礼!勉力而为也!阿弥陀佛!!!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7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924帖子精华0UID98510
高级会员, 积分 9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顿开茅塞!不胜感激!末学顶礼!勉力而为也!阿弥陀佛!!!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7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924帖子精华0UID98510
高级会员, 积分 9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8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558帖子精华0UID15187
高级会员, 积分 5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2 积分
净土宗网站是专业回答这个问题的网站!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善导大师法语----
佛学在线超级群03群 
佛学在线网聊天室
佛学在线佛教论坛3群
佛学在线佛教论坛2群
佛学在线经书流通3群
佛学在线经书流通2群
佛学在线经书印赠
佛学在线法物流通2群
专修专弘净土宗群
专修专弘禅宗佛友
专修专弘密宗佛友
专修专弘戒除邪淫2群
佛学在线北京佛友3群
佛学在线广东佛友3群
佛学在线广州佛友群
佛学在线深圳佛友群
佛学在线上海佛友2群
佛学在线江苏佛友2群
佛学在线浙江佛友2群
佛学在线四川佛友2群
佛学在线湖北佛友2群
佛学在线江西佛友群
佛学在线福建佛友2群
佛学在线安徽佛友2群
佛学在线陕西佛友
佛学在线内蒙古佛友群
佛学在线湖南佛友群
佛学在线河南佛友
佛学在线广西佛友群
佛学在线西藏佛友
佛学在线青海佛友
佛学在线贵州佛友群
佛学在线成都佛友2群
佛学在线河北佛友2群
佛学在线海南佛友2群
佛学在线天津佛友2群
佛学在线重庆佛友2群
佛学在线山东佛友2群
佛学在线云南佛友2群
佛学在线甘肃佛友2群
佛学在线新疆佛友
佛学在线新疆佛友2群
佛学在线辽宁佛友群
佛学在线辽宁佛友2群
佛学在线宁夏佛友
佛学在线宁夏佛友2群
佛学在线山西佛友2群
佛学在线山西佛友2群
佛学在线黑龙江佛友群
佛学在线黑龙江佛友2群
佛学在线吉林佛友群
专修专弘禅宗佛友2群
佛学在线寺院佛堂
佛学在线佛品厂商
佛学在线迎请大藏经
佛学在线大藏经编委
以下为满员群,请勿加入!
以下为满员群,请勿加入!
以下为满员群,请勿加入!
以下为满员群,请勿加入!
佛学在线超级群01群 
佛学在线北京佛友
佛学在线上海佛友
佛学在线广东佛友群
佛学在线超级群02群 
佛学在线江苏佛友
佛学在线四川佛友群
佛学在线湖北佛友群
佛学在线经书流通群
佛学在线佛教论坛
佛学在线山西佛友群
佛学在线法物流通群
佛学在线福建佛友群
佛学在线安徽佛友群 
佛学在线成都佛友群
佛学在线河北佛友群
扫描下图关注网站公众号
扫描下图关注站长微信号
扫描下图微信支付
扫描下图支付宝支付
佛学在线网站 www.foxue.org
站长手机/微信:
微信帐户:黄富财
支付宝帐户:黄富财
敬请互相转告,并转发好友或朋友圈或公众号等为祈,共同一起弘扬佛法,利乐有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拍手健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