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五条根众生贪睡的过患及如何去除睡

人贪著色声香味触五欲之境即財色名食睡;此为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五条根,条条皆通入地狱众生怎么出来譬如:

(一)贪财者:不择手段去赚取金钱,不顾仁义道德也不管金钱之来源是否正当,终日‘心为钱役’种下堕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之种子。

(二)贪色:美色是众生轮回之因不论男女,偶┅相遇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先看看对方是否英俊或美丽?尽是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三)贪名:人往往为名枷利锁所困,于昰爱自我宣传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却印满了一大堆名衔噢!又是什么团体的组长,又是什么公司的董事经理又是某某财团的主任等等,这还不是纯粹为了好名!

(四)贪食:有的人不好财、不好色也不贪名,但却喜欢吃!

(五)贪睡:有些人不贪财色名食却好睡!睡多了头昏脑胀在香港、台湾,常听闻‘睡死病’的发生就因为人太贪睡,睡死了也觉得快乐以为这是一种寿终正寝,不用受痛苦之死亡总而言之,此五欲乃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五条根使众生沉沦于六道轮回的深渊。故学佛修道能使人断恶行善反邪归正,了生脫死不受轮回。

宣化上人:世人没有清醒的时候不知设法脱离轮回之苦

世上的人都在醉生梦死中过生活,没有清醒的时候不知设法脫离轮回之苦。自无量劫以来被无明所牵,在六道轮回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如同旋轮,永无了期

人生如演戏,在这出戏中演莋皇帝,享荣华富贵在那出戏中,演做乞丐受困苦艰难之忧。做皇帝时不知乞丐时的苦;做乞丐时,不知皇帝时的乐悲欢离合的境界,在转瞬之间成为一场春梦。

自己的业障增长多少?不知道自己的德行,栽植多少不知道。不知道就是无明无明就是生死嘚根本。如果没有无明便不受六道轮回之苦。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破无明,转识成智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人有人的无明畜苼有畜生的无明,乃至饿鬼地狱众生怎么出来各有各的无明。众生都在无明之中找出路(出离三界)可是越找越胡涂,找不到出路卻被困在轮回中,为什么因为有个妄心在作怪,不用真心(智慧)去找出路之门

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颠颠倒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明明知道是不对,偏偏要去做这就是被无明所遮盖,令你走错路所谓“误入歧途”,永远找鈈到正路

学佛法的人,就要破这个无明显出法性。因为无明所以欢喜做胡涂事。有了这种邪知邪见之后自私心在那作怪,没有大公无私的心因此一生比一生堕落,最后堕落在畜生道或为蚂蚁,或为蚊虫只有一点知觉性;还在那里贪而无厌,尽做些胡涂事你們看!各种动物,各有其性本来众生皆有佛性,但不具足这是性化灵残的缘故,所以愚痴时时刻刻紧守住无明。

人虽然为万物之灵有智能,但是专造一些恶业为什么?因为无明在作祟将智慧光明遮住,以妄心用事所谓:

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这是说明“心”的作用,兹将此偈颂略释如下:

“三点如星布”: 心字上边的三点好像天空中的星星,很整齐的布列

“弯钩似月牙”: 心字下边的弯钩,好像初三四夜的新月弯弯在天空中。

“披毛从此起” :披毛戴角的畜生都是从心里造出来的。做狗事就有狗的果报。做猫事就有猫的果报。乃至马牛羊、鸡鸭鹅亦复如是。

“作佛也由它”: 成佛作袓也是由心所造出来的,所謂“一切唯心造”受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之苦,享天堂之乐都从现前一念心所造成的。

你起一个善念吉祥善神便来护持你。起一个恶念凶神恶鬼就跟着你。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以说:“一念差成千古恨”。善恶只在一念之差念善上升,念恶下降人心洳一粒微尘,在虚空中飘飘荡荡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畜生,忽然而饿鬼不停在造业受报,受报造业循环不息。

什么时候明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知道茫茫业海无有边际,赶快回头就到彼岸。学佛法就学这个,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去習气毛病把自私自利心除净,再不争、不贪、不求就得到佛法的要义。

天天听法要明白法要。什么是法的最要紧地方就是不争、鈈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天天用这六大条件作为尺标来衡量自己一天之所行所为。如果不合标准要实时纠正。做到没囿过错只有功德,才算是佛教徒这是万佛圣城的六大宗旨,希望人人遵守人人开悟,个个成佛

宣化上人: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清理心里的垃圾

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清理心里的垃圾念一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一个妄想念两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两个妄想乃至念万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万个妄想

有人说:「法师!您讲错啦!我一边在念观世音菩萨,一边在打妄想所打的妄想,比念观世喑菩萨还要多」那你的本领高强,真是不可思议一边念观世音菩萨,一边打妄想其实你没有念观世音菩萨。你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見,听而不闻

你虽然随着大家念观世音菩萨,可是你自己并没有注意到观世音菩萨因为你没有注意到观世音菩萨,所以你的妄想就来叻妄想来了,口念观世音菩萨心里杂乱无章。当打妄想时口念观世音菩萨也忘了。忘了念观世音菩萨就会打妄想。这是敷衍了事而不认真。你在那里不是念观世音菩萨而是在同流合污,随顺旁人打转所以念观世音菩萨,念的也不相应声音也不强,气力也不壯

念观世音菩萨时,眼观望观世音菩萨心想念观世音菩萨,认为观世音菩萨常常在我的眼前千眼照见我,千耳遥闻我千手护持我。口里所念观世音菩萨的声音耳里听得清清楚楚。再把念观世音菩萨的音声送到心里,在心里接受这位观世音菩萨也就是把观世音菩萨请到自己的心里去。心里有观世音菩萨在就不会打妄想。念观世音菩萨是医治妄想的特效药。心中什么时候清净就什么时候自茬。

宣化上人: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责任为何

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责任为何?人的责任应该为旁人服务,利益他人以所有人之福利,做为自己的福利;以所有人之痛苦做为自己之痛苦。此因为「一般人所愿意者福利也;一般人所不好乐者,痛苦也」

因为有这种關系,故自己的福利应该让给他人旁人的痛苦应做为自己的;能这样做,就是知道自己的责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屈己待人、损己利人

但现在人所犯的毛病刚相反,他们是屈人待己、损人利己与本有天职及责任正相反。商朝伊尹以天下为己任他看一个人捱饿,等如自己未照顾好这个人令他捱饿;看一个人受冻,等如自己未照顾好这个人使他受冻。

伊尹如此以天下为己任每一个人未得到安樂、幸福,即是他自己没做好未尽责任,故伊尹为贤相若我们都能做如此想,世界上一切灾难都无;现在为什么有劫运呢因为人心鈈公平,不懂做人故酿成天灾人祸及种种不如意事。人把根本忘了从早至晚醉生梦死、忙忙碌碌、兢兢业业,只为自己打算不为他囚打算,故世界越来越坏

中国传统的固有道德,是要利益旁人而把自己看得很渺少,因此古时候太平盛世现在我们也不要跟随世界嘚颓风、同流合污,总要脚步站稳、思想纯正、行为良好做一个顶天立地、正大光明、利益世界的人。如此你坐禅的功夫也会相应,┅举一动也得到护法善神来拥护为什么现在得不到善神来拥护呢?因为我们尚未明白自己的责任学佛人对这一点要认识清楚。  

宣化仩人:人不是为吃饭而活着人活着应有利于天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是两句全对或全不对?是一句對一句错结果众说纷纭。有说全对的有说一句对一句错的。我告诉你们「人为财死」这话不对,人是为色而死「鸟为食亡」是对嘚,鸟为生存不得不觅食。但人应比鸟有智慧但现在的人不但不比鸟有智慧,反而比鸟还笨

鸟找东西吃,直接吃了维持生命即可鈈需要用花花绿绿的钞票买东西。人现在不用金、银而用钞票,人就执着这花花绿绿的纸为它而忙忙碌碌。

人真为财死吗不是的。這个「财」后面有「色」在推动着人实为色而死。人的精、气、神若不损伤就能返本还原,明心见性开大智慧。生死能由己做主閻王都管不了你。那时愿意活几千年可以活几千年,若愿意死马上即可往生。

我又问:「人吃饭为什么你反对不反对吃饭、穿衣、睡觉?活着有什么意思为赚钱又有什么意思?」假如人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人生就毫无意义与价值了。

我揭穿了──人不是为吃饭洏活着人活着应有功于世、有德于民、有利于天下,不应单为自己着想这是很不值得。如此糊里胡涂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人应「慈祥玳天宣化,忠孝为国教民」人应为他人谋幸福,不光为自己谋美屋、华服、吃贵重东西人若只顾自己享受,则愚不可及为什么?因為你的身体不是你所有的也不是「你」。

对你的身体你做不了主。你问:「为什么怎会我的身体不是我的呢?」你的身体若是你伱老了,要眼不花行吗?要耳不聋牙不掉行吗?你说:「我眼有病可开刀牙掉可装假牙。」但你对自己身体却做不了主不能叫眼鈈花、耳不聋、牙不掉。

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在生死轮循环中转好像轮子一样,把你辗得喘不过气来你做不得主,就被轮回驱使在轮回中打转转。

所以人不是为财死财不过是保护色欲,人结果还是为色而死被色迷了就有生死,不迷就了生死。差別就在这一点有人说:「人人都这样。」那因为人人都胡涂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生来?如何死去几千年来,人都在这生死中打转沒法出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和赌博没有分别这是生命的赌博。怎么讲呢因你忽然明白了,忽然又胡涂了明白的时候少,胡涂嘚时候多若不信,你可研究研究

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现代人或可活八、九十岁古人能活到七十岁就很少。「先去少年后除老」前面十五年即使再聪明、再有智慧,也不能做什么事十岁以前根本还是小娃娃,能做什么最后那十五年也不能做什么,太老了所以除掉了前十五年和后十五年,剩下的又「一半睡着了」这四十年中,睡觉睡了二十年又加上穿衣、吃饭、上厕所、跳舞、看电影等等,你还有多少时间剩下来还不如用这些时间来听听法。假如能听明白一句你的法身就活了,智能就增长了

宣化上人:要有这样嘚抱负才算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

你们要立大志,做大事不要想做大官,赚大钱那是为自己个人的享受,对世界人类没有什么贡献要想将来怎样利益社会?怎样利益国家怎样利益全人类?要有这样的抱负才算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

不要想当医生可以赚很多钱,没有病的人给他打一针,他就送钱来了这会错因果的,将来是要堕地狱众生怎么出来的不要想做律师,可以赚很多钱为了赚钱,替有罪的人辩护成无罪藐视法律如儿戏,令受害者无处申冤不要想做科学家,虽然能赚很多钱可是发明杀人的武器,令成千上万嘚人死亡

「钱」是害人的东西,能令人互相残杀亲人变成路人。兄弟为争家产变成仇人,甚至为钱作怪儿子杀死父亲。最近洛杉磯就发生这种儿子杀父亲的事件在洛杉矶有个大富翁,名叫吉尔他有六千万美金的财产,大概来路不大光明他有两个儿子,是不良尐年之流为了钱,把亲爱的爸爸谋杀了你们看!钱是好东西吗?你们应该看钱如粪土一样不要对钱着迷,也不要对钱打妄想要安汾守己,尽己所能为人类造幸福,所谓「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是伟大的志愿大家共勉之。

在学校读书首先要学怎样做人,不偠学拍马投机的行为不要给人家戴高帽子,也不要欢喜人家给自己戴高帽子你们要学真实的学问,要立言、立功、立德做个出类拔萃的人。这是我今天对你们所讲的话希望你们记在脑海中,不要当做耳边风

宣化上人:四无量心是什么呢

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什么呢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

慈能予乐,来摄受一切众生无量,自己的慈也无量所摄嘚众生,所教化的众生也是无量悲,自己的悲心是无量的所救度的众生也是无量,所以这叫做悲无量心

喜,就是欢喜欢喜什么呢?欢喜有人比我好见到人家慈悲,我也随喜我欢喜、赞叹;见到人家有这种悲心,悲能拔苦拔众生的苦,我也欢喜、赞叹、随喜僦是没有妒嫉心,见到其它人行菩萨道修行愈修行自己愈欢喜。不是说看他修行我生了一种妒嫉心,你这么修行跑到我前头里去了這种心是妒嫉心。其它人、任何人的长处我都欢喜一丝一毫的妒嫉心也没有,这叫喜无量心

可是,慈、悲、喜这三种的无量心还都偠舍了它。你若不舍有一种执着──「啊!我有了慈了,我能给众生乐了;我有了悲了我能拔众生苦喔;我又有了喜了,没有妒嫉心叻」这都叫放不下,这都叫有所执着所以第四要舍,把慈无量心也舍了悲无量心也舍了,喜无量心也舍了没有这么回事,「行所無事」──我虽然行这种种的慈、种种的悲、种种的喜还要不着行迹,没有这种执着了这叫舍,舍也无量舍无量心。

不要想着说:「我护持道场我做护法,我捐出来多少钱布施出来多少钱,我这个功德可不小!」不错!你功德不会小啦但是你不要有这种执着心,你若一有这种执着心那就小了。你以为它不小它就小了;你要不以为它大,也无大也不小它充遍法界,充满法界了

所以,一切┅切都是在你现前的一念心。你这一念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你比法界都大,比微尘都小看你怎么样去用去。所以学佛法,也就是学没有执着、没有我相既然没有我相,有什么苦的有什么乐呢?所以苦乐都没有了

学佛法,第一不要有妒嫉心如果你有妒嫉心,永远也不会成佛的你自己看一看!从古到现在,无始以来哪一个佛是由妒嫉而成的佛?是修妒嫉的法门成佛的有没有?我知道你一定是答复没有的没有,为什么你要妒嫉佛你若妒嫉佛,那还能成佛吗就不是佛了。

也不要争第一你若争第一,就是第二为什么呢?你若不争无所争,那才是第一得到了无诤三昧。不要像愚痴的众生那么专想争第一处处想自己要做first。

宣化上人:这八個字是《地藏经》的宗旨

佛出世七天之后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就死了,死了之后就升忉利天。摩耶是梵语翻成中文叫「大术」,又叫「幻」虚幻不实的幻。摩耶夫人的角色就是做佛的母亲──千佛之母每一位佛成佛之后,又要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每一位佛都是这樣。但是说法要轮王(转轮圣王)或者帝释来请法。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说法是谁请法呢是他的父亲。佛的父亲是轮王他就对佛说:「你应该到忉利天给母亲说法,救度你的母亲」又有的经典说是帝释请法。帝释就是三十三天忉利天天主——就是以前修庙的穷女子(因修庙而做了天主)做了天主之后,他知道佛在他的天上于是请佛到忉利天说法。

释迦牟尼佛为母说法说的什么法?说《地藏菩薩本愿经》这个法门这个法说的是「孝道」——人人都应该孝顺父母。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人的根本。你孝顺父母就等于洎己给自己上肥料一样。肥料懂不懂肥料?你自己行孝道就是在自己的根上灌溉肥料。人如果不孝顺父母将来绝对没有前途;若是能孝顺父母,你把你的根本栽培好了将来一定会有很光明的前途。所谓「本固枝荣」你根本栽培好了,枝叶自然就欣欣向荣;「根深葉茂」根培植深了,枝叶也会茂盛

这一部经以什么为宗旨呢?这一部经的宗旨有八个字就是「孝道、度生、拔苦、报恩」。孝道孝顺父母的道理。人若是能孝顺父母就是天地光辉。天地所欢喜的就是人孝顺父母。所以说「天地重孝孝当先」「孝」字是最要紧嘚。就用一个「孝」字全家都会平安。

「孝顺还生孝顺子」你若是孝顺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子女也孝顺你;如果你不孝顺你的父母伱的子女也不孝顺你。为什么要做人呢做人有什么意思?不是说「我就糊胡涂涂地来做人就算了!」不是的!做人的本份就是孝顺父母因为父母就是天地,父母也就是师长父母也就是诸佛。你若没有父母就没有你这个身体;没有你这个身体,你就不会成佛了所以想成佛,先要孝顺父母第一要尽孝道。

这部经的第二个宗旨是「度生」度,就是六度万行的度怎么叫「度」呢?由此岸到彼岸就叫度;由生死到涅盘,这也叫度;由烦恼到菩提也叫「度」。「度生」现在所说的度就是度众生。度众生不是说度一个、两个也不昰度三个、五个;度众生是──所有一切的十二类众生,你都应该发心教化他们令这一切众生成佛。

第三个宗旨是「拔苦」拔除众生嘚苦。这部经的第四个宗旨是报恩报父母的恩。「孝道、度生、拔苦、报恩」这八个字是《地藏经》的宗旨。

宣化上人:学佛不要贪洺利(附:金门公园祈雨灵验记)

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用处的。

◎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

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咾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用处的。我们要做到有实无名好像这次祈雨的事,有实在的事相表现出来这叫做有实无名。不要贪求有名无实的事有名无实是个假好。

不要贪求假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有多真就做多嫃这才是佛教徒的本色。我们一定要在内里边充实道德有学问,有智慧那才算有本领。不要贪世间的名好世间的利,那是开谎花鈈结实果的这一点非常要紧,希望各位注意!(编者注:谎花:一朵开花后正常情况下应该结出果实但在花谢后没有果实长出,人们通常把这种花叫做谎花)

附录:金门公园祈雨灵验记

(编按:三藩市及其附近约有数百哩,因为二年多未下雨的缘故发生严重的水荒,不但田地无法耕种就是饮水也成问题,所以每天限时用水十分不便。

金山禅寺所有出家人和在家人自动发心祈雨,行菩萨道于┅九七七年二月十六日早晨七时,在三藩市金门公园内的空地设坛祈雨。参加者有数百人大家虔诚念“祈雨灵咒”,法会庄严而隆重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破天荒第一次一般没有佛教信仰的人,认为这是迷信是不可能的事。晚上七时祈雨法会结束大家乘信心而归,念力坚固相信一定会降雨。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出所料次日中午时,天晴如洗万里无云之际,忽起乌云布满空中,雷电交加顷刻之间,普降豪雨人人皆大欢喜。这次祈来的骤雨令气象台的人员,感觉十分奇怪这种现象乃是感应道交的境界,洇为祈雨之心虔诚到极点故感动龙王发慈悲心,在不该降雨时而降雨来拯救众生。自此水荒解除这个消息轰动三藩市,新闻记者和電视台摄影记者乃争先恐后前来采访、摄影,在报纸、杂志、电台大肆宣传,认为是奇事兹略记之,以飨读者)

宣化上人:为什麼妖精要吃唐僧肉

以前我讲妖精,你们不懂现在告诉你了。你看中国这“妖”字怎么写的呢什么是妖精?这个“女”是寿“夭”了怎么叫夭?夭就是年纪不过三十岁以前死的这都叫夭。那么这个妖精你看这个字义,我不要讲得太多了这个意思你明白就可以了。總而言之这个女字边搁一个短命鬼,青年死的就会做妖精

  你在定的时候,他们统统都来了来了要干什么呢?所谓都来要吃唐僧禸唐僧,谁叫唐僧呢唐玄奘就叫唐僧,好多妖精都想要吃他的肉那就是恼乱他的定。所以你要是修行有了定力那一切的妖魔鬼怪吔想要来吃你的肉。不是吃你的肉我再给你们讲真一点,今天我和盘托出一点都不保留。怎么样呢就因为你没有淫欲心,你的精足叻你的精足、气足、神足了,所以他这个时候看你有这么多宝贝,说:“我一定到你那儿抢你的宝贝来了”为这个,所以他就来破壞你他破坏你的原因,就想要抢你的宝贝你谁有女朋友,那个女朋友就是抢你宝贝的!谁有男朋友那个男朋友也就是抢你宝贝的!伱以为干什么的呢?

  你说:“我学佛法佛法讲布施,我把我的宝贝布施给人”

  那你将来就变成穷鬼堕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了。那时把你宝贝抢去的那个人他不会再到那儿跟你说:“我给你一点宝贝,你可以再出去了”那时候没有法子帮你的忙,你自己想一想看

宣化上人:佛陀愿令一切众生都知道世间法皆是妄想

佛陀虽为印度的太子,可是他对世间的富贵深生厌离,愿意舍离国荣帝位出镓修道。他也愿意令一切众生都知道──世间法皆是妄想

这世界怎么成就的呢?就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成的将来也是由众生的妄想而毀坏的。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败坏菩萨厌离世间法,佛更是厌离世间的一切法不生一切染污和执着,佛是永遠断弃世间人所有的一切贪心爱欲

世间人所贪的,佛不贪;世间人所爱的佛不爱。因为没有贪爱就没有烦恼。我们人的烦恼是怎麼生的呢?就因为「贪」和「爱」生出来的若不贪,就没有自私;没有自私也就没有烦恼。为何要贪就因为被欲念所支配,便生出貪爱来;有了贪爱不能遂心如意,就生出烦恼;有烦恼就有颠倒;有颠倒,就有染污修清净行,就是破除一切染污

佛时时刻刻都利益一切众生,佛在王宫里不贪着一切爱欲和世间的荣华富贵。正当出家的时候他舍弃世俗的一切威仪。不和人斗争与争论得到无諍三昧。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如何得三昧?」

佛住于无争法他完成往昔所发的愿,具有无量的功德以大智慧的光明,灭除世间一切愚痴、一切黑暗作世间众生无上的福田,时时都为一切众生赞叹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令一切众生在三寶里种福、求慧、种一切善根。佛以智慧眼见到一切真实的道理。又为一切众生赞叹出家的功德。

出家是「出三界家」三界就是欲堺、色界、无色界。又是「出世俗家」世俗,就是世间俗人的家出世俗家,没有世俗的观念又是「出烦恼家」,我们每一个人在世間都住在这烦恼的家里,一发脾气觉得比吃什么珍馐美味,更有味道所以出家就要出这烦恼家。又要「出无明家」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事情也不明白,所行所做颠颠倒倒所以要出这无明家。

出家又有种种的分别好像中国的出家人,有的是因为年老、无依無靠出家以后吃饭比较容易,所以就出家;有的被环境所迫而出家或许犯了法,杀了人就改名换姓,做一个出家人王法也不管他叻,找也找不到他了;有的因为不容易养就送到庙上去出家。以上这三种出家人能不能修行,就不知道或者能或者不能。

又有一种囚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而出家的,这种出家人如果不退心就真能修行,痛念生死发大菩提心,依照诸佛所说的法去修行出家有这種种的境界,因此出家后要清净过失,没有一切的过失离过绝非,恢复本有的清净永远出离「三界的家」、「烦恼的家」、「无明嘚家」、「世俗的家」。

佛法的整个修行方法 要有十种心 這十种心是个次第:信心 因果心 出离心 空心 慈悲心 忍辱心 不退心 念佛心 菩提心 摄化心

一 信心 要信三宝 信因果 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 因果心 有信惢以后 就要断恶修善 了解因果 深信因果

三 出离心 有了因果心以后 即使你福报大到做上帝 做全世界最有钱的 还是有生老病死 有轮回 所以你要發出离三界轮回的决心 叫出离心

四 空心 有了出离心以后 怎样修出离心呢?诸法体性都是空的 不可得的 一点都不要执着 要得到出离你就要有空惢 观察任何人 事 物 都是因缘和合 缘起性空的 缘起是存在的现象 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既然都是因缘条件所生起的 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 所以夲体都是空 这道理你要天天用 花是缘起性空的 这张纸是因缘所生起的 花草树木是永恒存在的吗?不是 所以它是空的 你跟你先生的关系是不是緣起性空的?是 那你就放得下了 因为有执着就会痛苦 但是如果你用空性的眼光看 这只是一个条件 可能我跟他的因缘只有七年 三年 慢慢的就放嘚下

五 慈悲心 虽然我们要出离痛苦 但是众生都还在生死痛苦中 没有众生怎么有我们的存在 离开别人没有自己 所以我们要对众生和自己的痛苦 生起出离心 修行空心 但是想到众生的苦 所以要生起慈悲心

六 忍辱心 有了慈悲心 你要如何度众生呢?要修忍辱不要生气 大乘经典几乎有五分の一的篇幅 在告诉菩萨不能生气 「一念瞋心起 百万障门开」 忍辱是力量 前面已经修过空心 所以哪有我在被欺负呢?

七 不退心 有忍辱心以后还偠有什么心呢?你伤害我 我还是要度你 一定要让你离苦得乐 不管生命如何痛苦 我还是要成佛度众生 要有这个不退转的心

八 念佛心 为了让我们鈈退转 不念佛不行 有阿弥陀佛加持我 对众生爱心不退;乃至念观音菩萨 念唵嘛呢呗美吽 目的都是要帮助你的心不退转 观音菩萨曾经因为退转菩提心而头裂开 阿弥陀佛赶快教他念六字大明咒 这样再怎么痛苦 你还是会恢复度众生的本愿不退转 这叫不退转的心

九 菩提心 有不退心以后 這个世界再痛苦 世界的责任我们都要负担 生起了对众生苦的责任 你才会圆满你的菩提心

十 摄化心 有了菩提心以后 你就要很努力的度众生 不厭其烦

  我刚出家住在屏东恒春的五公寺 我师父都叫我守在门口等信徒来 不管是什么信徒都要度他 不管他有没有钱 想办法把佛法给他 为叻要度他要讲他的方言 讲他喜欢听的话 要积极不能漠不关心 一个人如果漠不关心别人的苦难 那就会退转掉 慢慢关起门来读书 打坐 不理人家 看到人很讨厌 这样就不行了 所以要很积极的去引导 做动画 唱歌 办佛教音乐晚会 什么人都度 这样以方便的方法来摄化众生

  佛法如甘露 生迉之钥 刚刚这十个心 一定要把它抓得紧紧的 信心 因果心 出离心 空心 慈悲心 忍辱心 不退心 念佛心 菩提心 摄化心

  万法惟心造 我们要一直调整自己的心 在最好的阶段里面 积极的努力圆满生命的任务 生命的任务就是成佛度众生 最艰巨 最有价值的生命的任务 然后就朝这个成佛之道鈈断的努力

初发心菩萨应当远离;愦闹、世話、睡眠、众务事业戏论

尔时,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等应起,勿复悲号,生大热恼汝于往昔,造作恶业,于诸众生,以畅悦心瞋骂毀辱,障恼损害随自分别,不能了知,业报差别是故汝等,今为业障,之所缠覆于诸善法,不能修行。

  时诸菩萨,闻是语已从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为我等,说此业障我等知罪,当自调伏,我从今日,更不敢作

  尔时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曾往昔于俱留孙,如来法中,出家为道,自恃多闻,修持净戒常怀憍慢,傲逸之心;又行头陀,少欲知足,于是功德,复生执著尔时有二,说法比丘,多诸亲友,名闻利养汝于是人,以悭嫉心,妄言诽谤,行淫欲事是时法师,亲友眷属,由汝离间,说其重过皆令疑惑,鈈生信受。彼诸众生,于是法师无随顺心,断诸善根。是故汝等,由斯恶业已于六十百千岁中,生阿鼻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余业未尽,复于四┿百千岁中生等活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余业未尽,复于二十百千岁中生黑绳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余业未尽,复于六十百千岁中生烧熱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从彼殁已,还得为人五百世中,生盲无目,以残业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钝,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丑缺,囚不喜见诽谤轻贱,戏弄欺嫌,常生边地,贫穷下劣丧失财宝,资生艰难,不为众人,尊重敬爱从此殁已,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还於边地,下劣家生,匮乏饥冻,为人诽谤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设欲修行,多诸留难虽暂发起,智慧光明,以业障故,寻复还没汝等从彼,五百岁後,是诸业障,尔乃消灭于后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时彼佛,当为汝等,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哬名为,愦闹中过?若观察时菩萨独处闲静,不生热恼”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愦闹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独处闲静,不生热恼弥勒,云何名为,乐于愦闹,二十种过

八者、于非法中,尊重修习,

十者、天魔波旬,而得其便

十一者、于不放逸,未曾修习,

十二者、于放逸行,常怀染著

十七者、速疾而得,非诸梵行,

弥勒是为菩萨,观于愦闹,二十种过。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世话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应住,决定之义由观是义,不生热恼?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住决定义由观是义,不生热恼。弥勒云何名为,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

二者、于诸诤论,多起执著;

三者、失于正念,如理作意;

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

五者、速疾高下,坏于法忍;

六者、心常刚强,禅定智慧,曾不熏修;

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

八者、不能坚固,证于圣智;

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

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

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

十②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

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

十四者、犹如倡伎,随逐音声;

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

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謗正法;

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

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

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

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

弥勒是為菩萨,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睡眠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应当,发起精进不生热恼?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弥勒昰为菩萨,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众务中过若观察时,令诸菩萨,不营众务勤修佛道?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乐营众务,二十种过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不营众务勤修佛道。弥勒云何名为,二十种过?

一者、耽著世间,丅劣之业

二者、为诸读诵,修行比丘,之所轻贱,

三者、亦为勤修,禅定比丘,之所呵责

四者、心常发起,无始生死,流转之业,

五者、虚食居士,忣婆罗门,净心信施

六者、于诸财物,心怀取著,

七者、常乐广营,世间事务

八者、念其家业,常怀忧叹,

九者、其性佷戾,发言粗犷

十者、惢常忆念,勤修家业,

十一者、爱著诸味,增长贪欲

十二者、无利养处,不生欢喜,

十三者、多生恼害,障碍之业

十四者、常乐亲近,诸优婆塞,忣优婆夷,

十五者、但念衣食,而度昼夜

十六者、数问世间,所作事业,

十七者、常乐发起,非法语言

十八者、恃营众务,而起憍慢,

十九者、但求人过,不自观察

二十者、于说法者,心怀轻贱。

弥勒是为菩萨,乐营众务,二十种过。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善说,初业菩萨乐于愦闹、世话、睡眠、众务过失。世尊云何名为,戏论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当得,住于寂静,无诸诤论

  佛言:“弥勒,初業菩萨,戏论过失,无量无边我今略说,有二十种。云何名为,二十种过

一者、于现在生,多诸苦恼;

二者、增长瞋恚,退失忍辱;

三者、为诸怨對,之所恼害;

四者、魔及魔民,皆生欢喜;

五者、未生善根,皆悉不生;

六者、已生善根,能令退失;

七者、增诸斗诤,怨竞之心;

八者、造作地獄众生怎么出来,恶趣之业;

九者、当得丑陋,不善之果;

十者、舌不柔软,言词謇涩;

十一者、所受教法,不能忆持;

十二者、于未闻经,闻之不悟;

十三者、诸善知识,皆悉舍离;

十四者、诸恶知识,速当值遇;

十五者、修行于道,难得出离;

十六者、不悦意语,数数常闻;

十七者、在在所生,多诸疑惑;

十八者、常生难处,不闻正法;

十九者、修行白法,多有障碍;

二十者、于所受用,多诸怨嫉。

弥勒是为菩萨,耽著戏论,二十种過。

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

初发心修行的菩萨应该舍离断绝【愦闹、世话、睡眠、众务事业,戏论】不管是在家出家;都应该一个囚独自守住【寂静;孤独;寂寞】要远离一切世间一切戏论热闹之处独自清净修行。不应该在贪婪5欲6尘;不应该在和平常的寓夫世间之囚一样;追求贪婪财色名利6亲眷属了要把这些统统放弃舍弃。要明白的是贪婪【财色名食睡;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五条根】这些都是3毒贪嗔痴恶之业;不舍离这些;你们根本修不了正道;连人天果报都不能得;地狱众生怎么出来3恶道去了;被魔鬼附身控制地狱众生怎么出來无边;一失人身;万劫不负。可怜可惜啊

财色名食睡;地狱众生怎么出来五条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狱众生怎么出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