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级航母升降机的升降机有何特点

左后门车窗升降机挂了,有更换过的兄弟吗?_蒙迪欧-致胜_长安福特
& 左后门车窗升降机挂了,有更换过的兄弟吗? (发表于 )
正在加载,请稍候......
问答帖 什么是问答帖?了解详情 左后门车窗升降机挂了,有更换过的兄弟吗? 昨天停在地下车库门口,同事下车,关门的时候听到稀里哗啦一声,由于是堵着门车库门,所以没下车看,马上下到地下,停入停车位后下车观察发现,左后门玻璃处于最低位,升降了几次,电机运转,但玻璃不动。今天早上去修理厂拆开门内饰板,发现升降机坏了,应该是那个白色塑料滑块损坏导致拉线断了。拆下来看还是德国造的,怎么这么脆弱呢。因为当时并没有风,不过当时是个上坡,怀疑是因为惯性造成关门力度过重导致。4S报价差不多1000了,哪位朋友换过,有靠谱的X宝链接给一个,大概价格告诉我一下,我也有个参考,不胜感激升降机总成德国造暂时只能这样了 用户名 操作 操作时间 查看全部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1967|回复: 3
茗谈154:航空兵驱逐舰068型
Posted on by
https://www.cchere.com/article/4246035以下杜撰,纯属虚构……(一)话说中国的002型航母,原拟用蒸汽弹射器,但近两年电磁弹射器的研发颇为顺利,搞得中国海军心痒,打算一步到位。2017年5月,美国“福特”号航母正式被美国海军验收,电磁弹射器进入了实用阶段,这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海军将领中“电弹派”的话语权。但“汽弹派”也不是吃素的,人家也是一条产业链的巨大利益在驱动,人家背后也有老领导。今年流行“老领导”,所以002怎么造,军委还是犹豫。最后首长一锤定音:“这事拖着不是办法,我们今天就定了。电弹取代汽弹,是大势所趋,等002造好,还得好几年,电弹有充裕时间完善,就更改设计上电弹吧,虽然冒点险,但节省了很大一块军工资源,假如一味求稳,一造好就落伍,还得伺候几十年,不划算。但是汽弹不能放弃,那么多同志呕心沥血,不搞出实体来不会甘心。这样,中央财政里拿出100亿特别费,立项造一艘汽弹验证舰,让搞汽弹的同志们心里平衡平衡。”首长前脚走,总装和海军就傻眼了,蒸汽弹射轨道长100米,这条舰前甲板上至少有2条弹射轨,船体前后比例要平衡,那么这条舰少说也要200米长,再考虑到蒸汽锅炉的总功率,弹射飞机的降落回收系统等等,这就是一条中型航母啊,100亿怎么够?但绝对服从是没得讨价还价的,总不能说老总算错了,于是捏着鼻子搞了个不伦不类的标书,下发各军工船厂。大船一看:切,老子001A造完,接下来替俄国造001A的外贸型,有得忙了,接这个活?脑有壳郎嘛。江南一看:册那,老子075造完,接下来就是002,有得忙了,接这个活?慌则乱,急则痞,勿睬伊。于是广船就觉得机会来了。广船一直想造“大小平顶”,但总装看不上它。这块骨头,两位大哥不要,只有我们接了,打开突破口嘛。但标书也太气人,从零开始设计,一条船外加至少6架用于试验弹射器的固定翼飞机,才100亿,怎么玩?好在现在年轻人就是牛逼,大家一合计,按“(低成本)护航航母”的思路走,做成一个新款,万一打大仗,全国30几个船坞可以一起铺开造。这就是“航空兵驱逐舰068型”。068要可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中国鹞式”。有了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固定翼喷气战斗机,可以节省复杂昂贵的阻拦索降落和灯光助降系统。在垂直起降喷气机方面,中国一直在摸索,但在前苏联的雅克-141和美国的F-35B的技术路线之间,犹豫不决。F-35B固然率先入役,但它有个重大缺陷,就是不能“带弹垂直降落”,必须先抛掉外挂,把总重降低到垂直降落允许的范围。而Yak-141可以带弹垂直降落,不打仗的日常训练和值班,就不那么浪费。2017年末,唐纳怆收到国会弹劾动议,史称“第一次弹劾”,英法日等国自以为上层消息灵通,认为唐纳怆大势已去,纷纷走避;只有以色列极力支持唐纳怆,中国低调但坚定地支持白宫。“第一次弹劾”失败后,唐纳怆清洗军队里的好战分子,并对中国向俄国出口航母表达理解。按照“技术换技术”原则签订的《中俄科技合作新框架》,使得中国向俄国出口001A和054A的同时,换回大量俄国成熟技术及储备技术,包括图-22和Yak-141。从正规渠道获得Yak-141的资料和外援专家后,中国开始“歼-18G”项目,糅合F-35B和Yak-141的技术,用一台WS-15(配套给歼-20的国产发动机)带动一台冷风风扇。
20.jpg (162.81 KB, 下载次数: 0)
21:05 上传
由于“歼-18G”机身细长,决定了风扇的叶片长度较短,而且中国的风扇技术还不完善,因此这台风扇的功率不够,必须在风扇前面并置一台升力喷气发动机。中国军工把这台升力发动机称为“拐杖”,先拄着拐杖站起来,等以后技术进步了再“抛掉拐杖”。通过拉长机身增加内油箱容量,“歼-18G”达到了Yak-141的技术指标。(二)068本质上是“不带坞舱的两栖攻击舰”,它的设计,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因此不择手段地抠门,大量使用民标和现有技术(如001A的动力系统)。这体现在设计思路上,就是走回“甲板机库”的老路(2000年日本“日向”舰的三个设计方案之一)。甲板上有一个机库,甲板就被分割为前后两块,不是平通甲板,会损失1-2个直升机起降点,但带来其他的好处。首先,068的上层建筑空间阔大,布局合理,电磁兼容性好。其次,主桅杆能设计得更高,全舰的稳性和结构强度更好。第三,068配置有“天钩系统”,用来回收歼-18G,“天钩”要尽可能装在高基台上,机库屋顶是最好的选择。第四,甲板上有个机库后,可携带飞机数量明显增加,首波次飞机出动更迅速(从甲板机库推出即可放飞,不必依赖升降机)。在外海执行任务时,总有一批飞机在空中(哪怕仅仅是本编队警戒),所以甲板机库往往是放空的,此时把甲板机库的前后卷门打开,机库就是一个长走廊,前后甲板能无缝连接。第五,有了甲板机库,068的“任务灵活性”远高于其他两栖攻击舰,这个机库遮荫宜居,可以撤侨,运送陆战队,部署野战医院,人道救援等等。一种新战术是把“快舟”火箭发射车停在机库里,开到预定海域后,发射车开上甲板,立刻发射。甲板上有歼-18G起降的专用机坪,不怕火箭尾焰灼烧。068上有两条蒸汽弹射道,紧密排列在前甲板左侧,一条轨道弹射完了,滑块回走时,第二条开始弹射。前甲板中部有一号升降机,前甲板右侧是飞机停放坪和紧急(垂直降落)点。舯部是甲板机库,机库上面还有一层,是舰桥,飞行指挥舱,近防炮。这一层的上面,就是机库屋顶,有主桅杆,烟囱,2套天钩系统。甲板机库的两侧墙壁外侧,嵌有快艇,水炮,20MM快炮炮位。甲板机库的后面,就是后甲板,有2号升降机,若干个起降点(直升机,喷气机共用)。飞行甲板下,几乎全部是机库面积。由于上层建筑大,很多船用设备和人员生活区上移,068的甲板下机库特别大,因此全舰可携带18架歼-18G,外加若干架直-18,直-20。前后甲板共4个能抵御烈焰的喷气机降落点,外加2台天钩,一次可同时接纳6架歼-18G降落。如果要降落的歼-18G数量少,就只用天钩回收,既安全又不损失防喷焰甲板的使用寿命。由于美国号两栖攻击舰也只能配置10架以下的F-35B,所以068携带的喷气战斗机数量,是美国号的近2倍,而且歼-18G是弹射起飞,满油满弹,因此大家同样到一个热点地区威慑,068的分量不见得比美国级攻击舰要轻,执行高强度的护航/两栖攻击任务,更能胜任。
通宝推:梓童,休眠火山,王小棉她妈,mezhan,ton, 11:07:35
复 [url=]4246035[/url]
汽弹研究经费据说只有2个亿
哪有100个亿那么多啊。虽然这是很多年前的数字了。
复 [url=]4246035[/url]
茗谈154-2:026 8
再说说那个“半潜武库舰”。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是错的。把Flo-Flo船用于作战,我在“钟山舰”那篇里就说过。但开发“半潜武库舰”,我认为技术上可行,但不值得。首先,美国在30年前提出“武库舰”概念,但是就是在冷战结束前夕(里根军备高潮)和冷战刚结束时(美国没有对手,一身轻松,有劲没处使),那么有利的时期,都没有造出一艘,更别说现在走削军费的背字儿了,这是为什么?不是当年没有钱。冷战刚结束那会儿,F-22也好,DD-21(就是陆攻武库舰)也好,那个研发状态,完全是“在钱池子里游泳”,只要能解决技术难题,钱?要多少有多少。1994年立项的DD-21(面向21世纪的陆攻驱逐舰),设计为1.6万吨,2门远程舰炮,128坑,一次出海可携带500枚巡航导弹(跟055神似吧?)。到2001年11月,项目取消。没钱了?不是,让位给DDG-1000了。DD-21的技术储备,声称将用于未来的防空巡洋舰CG-21,后来CG-21又演变为CG-X,半死不活了。那么失败的原因呢?第一,DD-21的功能,“潜水武库舰”(就是改装了巡航导弹的俄亥俄级战略潜艇)完全可以替代。俄亥俄级是现成的,冷战结束了,不改也得裁,那就变废为宝呗。核潜艇的运营费用贵,但造新的水面舰不是更贵吗?第二,军舰,尤其是水面舰,它的坑数,我认为是有个度的,过了就是恐怖,就是变态。武库舰是个薄皮大馅儿的汤包,问题是那馅儿全是炸货(导弹战斗部和推进剂),所以这个舰,如果坑填满了的话,绝对是人肉炸弹。美国人就特别怕它被击中后殉爆。第三,对西方国家来说,导弹是很贵的。今天美国的很多驱逐舰,平时都不填满坑,省钱嘛。那70个坑都填不满,你弄100多坑,玩谁的感情啊?DD-21既大又贵,造了这个,导弹更买不起了,是吧?第四,一条有500枚备弹(甚至是500个坑)的武库舰,无疑是敌方最喜爱的目标,断你一指,你的500枚巡航导弹就沉底了,多好?所以,很简单,055的坑数,事实上已经到了今天水面Warship的极限了(航母不算),比055坑还要多,巡航导弹还要多,这样的“巡洋舰”已经是过头了。而半潜武库舰,就更过分了。因为水面舰的舰体,只有一小部分在水里,行驶起来的水阻力还算小;而同样吨位的半潜舰,一旦潜下去,绝大部分舰体都浸泡在水里,水阻力大,对动力系统的要求也大,运营费用也高,出事故后的危险也大。“2万吨潜水武库舰”这个东西,我觉得造个试验舰,都是多余,浪费民力而已。因为你要潜水,那个水柜已经很占吨位,又要多带油料(水阻大了油耗就大),这两样扣掉,用于作战的吨位,跟055已经差不多了,能比055增加多少战斗力呢?跟055/052们比,单舰的造价呢?费效比呢?(二)那么,半潜舰可以怎么用呢?我的建议是:吨位较小,船速较快,功能简单。我们这里设想的“026无人水上飞机母舰”,排水量1500吨左右,像“百舸舰”那样,有个宽大的后甲板(60米 X 25米),后甲板上安装了两条液压弹射轨架。两条弹射轨架之间是一台吊车,吊车的底座是可移动的,可以在滑轨上前后移动,要弹射飞机时,吊车就移到舰舯部(贴在舰桥背后),不影响飞机滑行。下潜时,吊车和滑轨都容许泡在水里。根据二战中的经验,液压弹射器能够弹射5吨左右的飞机。所以026配置的,就是5吨级别的有人/无人机。026主力配置的,是无人水上飞机“蛟龙-50”。
<p id="rate_3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钱 + 2000 ¥
" class="mtn mbn">
「好文!打赏鼓励」
中国“武库舰”真正设计需成熟可靠!
本帖最后由 土木乙博 于
21:13 编辑
美媒曝光中国武库舰:可潜入水下,一次射数百枚导弹
近来,美媒消息又开始炒作中国的新武器概念,称中国正在发展一款设计前卫、造型奇特的新概念军舰,既可以在水面航行,也可以潜水航行。报道猜测,它的满载排水量将达两万吨,具有数百个导弹发射单元,在航母编队的舰载航空兵和水面舰艇的防空火力圈内,以强大的火力实现对海、对空、对陆打击。驭风对美媒此举也感觉纳闷,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怎么就轮上中国了呢??要解开这个谜团,首先要来解释下武库舰。
https://kknews.cc/zh-my/military/z3egmva.html
网络上流传的“中国武库舰”
http://toutiao.china.com/app/military/31.html
解放军“最机密的尖端武器”,莫名其妙地又被外媒“曝光”了。近日,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网站报道称,中国正在研发设计前卫的“武库舰”,携带有数百枚导弹,不仅可在水面航行,还可潜入水面以下躲避对手侦察和攻击。然而,这种设计和火力甩美军主力舰几条街的“中国武库舰”很可能是异想天开,而中国海军需要的是成熟可靠的火力打击平台。武库舰并不简单,绝非简单地往大船上堆导弹!《大众科学》报道称,冷战之后,西方曾提出过建造高机动性、载有数百枚导弹武库舰。例如,美国海军就曾计划研发安装500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的革命性战舰,后来因技术难度太大和缺少资金支持而放弃。所谓的“中国版武库舰”更具科幻色彩:一种是能完全潜入水中的巡洋舰,被称作“潜浮式高速单体水翼穿浪复合船”,这种舰船具备水下全潜、半潜、水面中高速航行及各航态之间快速转换的功能;另一种则是采用双指挥塔的潜艇武库舰设计。网络上甚至有传言称,中国将于2020年启动“中国版武库舰”的全面概念验证。网络上流传的中国武库舰设计防务分析人士指出,要想容纳数百枚各种型号导弹,武库舰的排水量要超过两万吨。如果还要拥有半潜、全潜能力,那么它的结构和动力系统将异常复杂,排水量还要进一步增加。另外,容纳数百枚对空、反舰、反潜、对地攻击导弹,需要多种搜索/火控雷达和电子系统,当武库舰处于半潜或全潜状态时,保证这些系统万无一“湿”正常运转,都是科研和设计人员面临的难题。
「好文!打赏鼓励」
【超前的奇思妙想——天钩航母】
昔日帝国总想找到过去的荣光,英国海军也不例外,他们对舰队航空母舰的追求与渴望,贯穿二战后岁月至今,但是因为日益衰落帝国的经济预算限制,促成英国海军独特的海军航空兵装备体制。同时也诞生出很多奇思妙想,英国的武器发展思路,经常奇怪而超前,一直不可思议,譬如滑越起飞航母的发明,譬如鹞式战机,譬如坦克的发明,譬如无托式步枪。。。。
  这个世界上的武器装备和军事体制,太超前和太落后都是不行滴,太超前的如同焦尔达诺·布鲁诺,被烧死了,太落后的如同大清帝国,能被小小倭寇摁住狠揍。武器装备思想只有传统略带超前才最和谐!
  天钩航母的构想,就属于极端超前的设计。1982年,英国桑尼克罗夫特公司与英国宇航公司共同设计了一种微型航空母舰。排水量只有8千吨吨,使用电力推进,15度倾角的滑跳式飞行甲板全长120米,能搭载8架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两架山猫直升机或一架海王预警直升机。不过,如果不把航母做的足够小,类似这种8千吨级别的超轻型航母的效率显然是低下的,这种设计英国海军并未接受。
  既然军方没看好,那么就继续往小了改,因为从马岛战争的经验,英国人认为海鹞战斗机还是比较有战斗力的。为使微型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进一步缩小到5千吨,达到一艘谢菲尔德级驱逐舰的排水量,就必须抛弃以往起降跑道的传统航母结构,为此英国宇航公司设计了一套海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空中回收设备――天钩系统(skyhook)。
  天钩系统能够让航母在无起降落跑道的情况下放飞和回收战斗机,它实际上是一台起重机。吊钩能起到捕捉、锁紧、释放“海鹞”战机的作用。“海鹞”战机机背上加装一套供吊钩捕捉用的探头。天钩系统通过液压机构不断调整吊臂,以补偿由于舰体纵摇、横摇、升沉等运动造成的左右和上下的位移,使吊钩始终稳定在一个位置上。在放飞时,由吊钩捕捉住飞机机背上的探头,将飞机提升至规定高度并旋转至舷侧;飞行员起动发动机,逐步加大功率,达到飞机能依靠自身动力悬停时,吊钩就解开锁紧装置,完成放飞作业。飞机着舰时则与此程序相反,飞机先跟上航空母舰,然后调整飞行高度以及与天钩系统吊钩的相对位置。吊钩上的红外影像探测器根据观测到的图像情况引导吊钩去捕捉探头。当捉住探头后,飞行员就可关闭发动机,放下稳定垫,进一步锁定飞机。然后天钩系统的吊臂旋转,将飞机吊放到甲板上,再由升降机移至下层机库。有了天钩系统后,就可省去飞行甲板上的多种设备,节省甲板面积,甚至可省去数百公斤重的飞机起落架。天钩系统能驱动大约10吨以下的飞机,在6级海况下也能够顺利放飞和回收战机,
  这种耗资一千二百万美元的航空母舰设计,非常超前和富有想象力,但最终也没能引起英国海军的重视而投入现役,主要原因是使用天钩系统时,海鹞战机的作战半径很小,而且相对于常规航母来说的性价比不合算,天钩的技术也一直不过关,到80年代末的时候就被宇航公司所放弃。这期间据说小日本曾经对这个系统有兴趣,想装在金刚级驱逐舰上面客串航空母舰,不过后来也无疾而终!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地球上的航空母舰,在作战效率和经济效益上,还得是数万吨的常规全通起降甲板航母当道,任何过于新奇和超前的构想,即使它看上去很吸引人,但都不会引起军方的任何兴趣,中国也是。
这是1982年英国航宇公司申请天钩系统专利时所用的结构示意图。
天钩吊臂的结构。
安装小型滑跃飞行甲板的天钩舰
当年的海鹞战机配合天钩系统试验。
天钩微型航母的想象图。
外国网友的设想,以英国三体护卫舰为基础应用天钩系统的微型航母。
用旧式驱逐舰+天钩改装的微型航母。
这是小日本的意淫,用金刚级驱逐舰客串航空母舰。
靠吊臂回收飞机的想法,二战时期就有,而且是实用的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战胜的中方 于
23:02 编辑
天勾不要,死重,还有伸缩机构,破坏隐形。
航空轻巡,2-4万吨级,二战航母式的甲板下机库,全通甲板,蒸气弹射起飞。
垂降战机,升力发动机的喷嘴比照飞马发动机喷嘴设计,升力喷嘴可朝后或朝下,是双模式。
而其主推力发动机风扇部分,前喷嘴朝下时比照飞马,朝后时比照变循环发动机。
<p id="rate_3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经验 + 888 点
" class="mtn mbn">
「好文!打赏鼓励」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 (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主宰未来海战的15型战舰美国海军福特级航空母舰
我的图书馆
主宰未来海战的15型战舰美国海军福特级航空母舰
主宰未来海战的15型战舰美国海军福特级航空母舰&&
切割中的“福特”号航母的第一块钢板(资料图)
同时,福特级还用带状配电系统替代了尼米兹级的辐射状配电系统,从而降低了电缆长度,而且容易重新进行配置,为以后升级做好准备。
CVN-78福特&号在干船坞内准备上浮从总体上来看,福特级虽然在尺寸和吨位上比尼米兹级没有太大提高,但是通过改进飞行甲板、优化甲板及机库作业程序,采用全新的电磁弹射器、电磁拦阻器,让航母的作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福特级的舰岛,注意被遮盖的DBR雷达天线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航空母舰及其编队的建设、运用、甲板及机库作业程序都在发展之中。通过对福特级研究、分析,紧跟美国先进经验,对促进自身航母能力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DBR雷达示意图,它提高了航母对抗高超声速武器的能力
福特级虽然在尺寸和吨位上比尼米兹级没有太大提高,但是通过改进飞行甲板、优化甲板及机库作业程序,采用全新的电磁弹射器、电磁拦阻器,让航母的作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中国海军来说,通过对福特级的研究、分析,紧跟美国先进经验,对促进自身航母能力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防区外高超声速攻击导弹将是航母头号大敌
日,首舰福特号完成了螺旋桨安装工作,10月11日,福特号举行船坞进水仪式,船坞开始注水,并预定在11月9日举行正式的下水及掷瓶仪式。
福特级预计最快会在2015年时开始服役,并规划在2058年之前建造10艘同级舰,取代尼米兹级成为美国海军舰队的新骨干。
发展沿革折叠发展计划折叠
CVN-21福特级航空母舰起源自1975福特号命名仪式年尼米兹级航空母舰(CVN-68~70)订购首批三艘时,美国海军展开一系列关于尼米兹级之后未来航空母舰的概念方案,称为CVNX,涵盖轻型、中型到重型航空母舰
&电磁弹射器是福特级另外一个进步,总共研究15个舰体大小不同的方案的船模水线性能,而起降方式则涵盖传统使用弹射器/拦截索的CTOL、使用滑跃短距起飞/拦截索降落的STOL、使用滑跳起飞/垂直降落的S/VTOL等三种,每一种方向又包含传统甲板布局与新设计之分,当时CVNX总共有约50种设计方案。
依照1970年代中期以来的研究基础,CVN-21最初曾有不少十分前卫、超脱现今航空母舰设计的构型,不过考虑到成本、风险与实用性,最CVN-77CG后还是返璞归真,由小鹰级到尼米兹级一脉相传的美国航空母舰构型进行改良。原本美国海军打算将最后一艘尼米兹级──布什号航空母舰(USS George HW Bush CVN-77)作为CVNX的装备验证舰,不过考虑到开发时程以及经费、风险,最后CVN-77的装备不会与里根号航空母舰(USS Ronald Reagan CVN-76)有太大的差异。
建造过程折叠
日,首舰福特号第一块钢板切割下线美国海军与诺格集团签署价值51.6亿美元的后续合约,正式展开CVN-78福特号的建造工作。在日,新港纽斯厂安放了首舰福特号的龙骨。依照原订计划,福特号应于2015年9月交舰,接替服勤超过半个世纪的企业号(USS Enterprise CVN-65)。总计首舰福特号的研发与建造总经费共将耗资137亿美元,其中研发经费为32亿美元,建造费用(含所有先期的规划、准备)则高达105亿美元 ,其中有1/3的经费早在2001年就已编列作为前期武获款项;总计前三艘CVN-21预计耗资360亿美元,其中317亿5000万美元为建造经费,43亿3000万是研发经费,成为美国海军有史以来造价最昂贵的舰艇 。
&福特级对飞行甲板、舰岛进行了优化的设计,提高了出动能力福特级的二号舰(CVN-79)原订于2012年开始建造,不过在2008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之后,2009年初新上任的奥巴马政府决议将CVN肯尼迪号命名仪式-79的建造工作延至2013年才展开,同时缩减在2010年度的先期投资。在日,美国国防部与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厂签署CVN-21二号舰(CVN-79) 的先期筹备工作,包括设计、规划、采买等,总值3.74亿美元;在同年5月初,美国海军与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厂签署先期备料的修正合约,总值7726万美元,这项先期合约于2010年10月执行完成 ,并紧接着在11月11日签署一个后续的设计与工程发展合约(价值1.892亿美元)。CVN-79在日于次舰肯尼迪号第一块钢板切割下线仪式新港纽斯厂切割第一块钢板,于2013年正式开始安放龙骨,2018年服役,接替尼米兹号(USS Nimitz CVN-68)核动力航空母舰。
国产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命名方面,美国众议员Harry Mitchell在日珍珠港事件66周年纪念日时提议将CVN-79命名为亚利桑纳号(USS Arizona);在2009年,众议员John Shadegg提议将已故的亚利桑纳州参议员Barry Goldwater用来命名CVN-79或CVN-80;此外,网络也有人发起请愿,希望CVN-79能延续企业号(Enetrprise)这个名字。在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CVN-79命名为小约翰?肯尼迪号(USS John F. KennedyCVN-79),接替2007年从美国海军除役(2009年除籍)的同名航空母舰(USS John F. Kennedy CV-67)。在日企业号(USS次舰肯尼迪号第一块钢板切割下线仪式Enterprise CVN-65)停役当天,美国海军正式宣布,将第三艘福特级航空母舰命名为企业号(USS Enterprise CVN-80)。
"福特"号大事记
1.日,切割第一块钢板,被切割的钢板为15吨;
2.日,美国官方将CVN-78正式命名为"杰拉尔德?R?福特"号;
3.日,铺设龙骨;
4.日,结构完工50%;
5.日,结构完工75%;
&高能武器是舰载武器的发展方向,图为美国公布的舰载激光炮作战想像图&
6.日,最后一块舰首分段安装完毕;
7.日,安装舰岛;
8.日,舰首上部安装完毕;
<font color="#.日,结构完工100%;  
美国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新港造船厂内,最新型福特级核航母CVN-79“肯尼迪”号开始铺设龙骨。
&&& 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新港造船厂内,最新型福特级核航母CVN-79“肯尼迪”号开始铺设龙骨。“肯尼迪”号是该级航母的第二艘舰,首艘CVN-78名为“福特”号。  
&&& 美国海军下一代的福特级核动力航空航母采用的多种高新技术,例如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以前都是蒸汽弹射)、新的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带状电力分配系统(全电力化推进的军舰)、有源相控阵雷达、舰载激光防御系统以及信息栅格化航母等关键性的舰用高科技,并搭载F-35舰载战斗机,称得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航空母舰。
10.日,最后一台飞机升降机完成安装;
11.日,安装30吨的螺旋桨;
12.日,干船坞注水;
13.日,正式下水。
设计特点折叠编辑本段自动化设计折叠
福特级是美国第一种利用计算福特级航空母舰机辅助工具(CAD)设计的航空母舰,应用了虚拟影像技术,在设计过程就能精确模拟每一个设计细节,并且预先解决相关的布局问题,对各部件实际制造的掌握精确度也大幅提高,此外也容许多组团队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设计开发,节约时间。乍看之下,福特级的布局似乎与尼米兹级大致相似,不过实际上仍做了相当多的改良。飞行甲板布局方面,如同前述,CVN-21在规划之初曾出现全新的构型,例如一个将降落区、起飞区分于舰身两侧的大胆构想;不过考量成本与风险后, 福特级仍以现役美国航空母舰的配置为基础进行改良。
苏珊?福特在航母下水前进行查看&
美国前总统福特的女儿苏珊?福特启动注水按钮&
由于航空母舰与舰载机队的相关运作大幅改进,加上舰内的设备全面网络化与电脑化,福特级的整体自动化程度较尼米兹级大为增加,有效降低人力需求,故航空母舰操作人员将从尼米兹级的3190人减至2000人左右;减少的约1200名人力中,维持航空母舰本身运作的人员占了800名,其余400名是支援舰载机队的相关人员。此外,美国航空母舰新一代舰载机队机型种类也比以往降低许多, 故舰载机联队的人员编制也可能获得相当程度的缩减。由于人员减少,福特级的平均起居水平也有所增加,不仅每个人的空间更有隐私性,每一间住舱都有厕所。
弹射器设计折叠
与现役美军航空母舰相同,福特级同样拥有四具弹射器,两具位于舰艏,另外两具位于斜角甲板;只不过一向被美国航空母舰采用的蒸汽弹射器, 在福特级上将被新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研发的电磁弹射器(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EMALS)取代。传统蒸汽弹射器是将由反应炉制造的大量高压蒸汽储存于汽缸中,使用时用蒸汽推动牵引飞机的弹射梭,以270km的时速将飞机弹射升空;可想而知,蒸汽输送时将产生多少损耗,储存高压蒸汽的汽缸或者输送蒸汽的管线亦需颇大的空间,高压弹射系统中的活塞、管路与筏门等零件承受的损耗也十分惊人。现有C-13-2弹射器最常出现故障的部位是调节蒸汽压力的活门以及储存蒸汽的汽缸(两者都需要定期的预防性保养),此外弹射轨与牵引飞机鼻轮的梭车因高温摩擦而失火的情况也时有所闻。
美国海军为福特级研发弹射器时,便不再走蒸汽弹射器的道路,而改发展革命性的EMALS。电磁弹射器的原理则是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利用磁通量巨大的EMALS弹射F-35战斗机瞬间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磁斥力,将飞机弹射升空。电动马达的基本原理是在定子(stator)上通以方向不断改变的电流,利用电流改变造成的磁通量变化而产生磁场,进而使带有磁性的"转子"受力而产生运动。传统马达的定子采用环状排列,使得转子产生原地旋转运动;而电磁弹射器则采用两侧式线性感应马达(Double Si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定子分为两侧直线排列,充当弹射器的轨道,而转子则在两排定子之间进行直线运动,转子上头便连接了用于牵引飞机鼻轮的梭车(shuttle)。
着舰回收设计折叠
除了弹射器外,福特级也将以先进飞机回收系统(AARS)来取代传统式的拦阻索。传统式拦阻索由拦截钢缆与液压缓冲Advanced Aircraft Recovery System机构成,以尼米兹级的MK-7 Mod3为例,能把一架降落速度130节(240km/hr)、重25吨的飞机在两秒之内于100m之内截停,共吸收64.4MJ的能量;不过这也接近这类系统的性能极限。在以往,美国海军舰载机的武装以廉价无导引武器为主,如果在任务中没有用完,降落前大可将其抛海以减少降落时的重量与风险;然而,现美国舰载机主要都配备精密昂贵的导引武器,如果没有用完就必须携回。因此,美国航空母舰上的拦截回收系统的能耐必须强化,才能有效拦住返航重量日益提高的舰载机。
甲板操作布局折叠
与尼米兹级相较,福特级在福特级航空母舰剖视图飞行甲板布局方面最主要的改良,在于改进了油料与弹药补给的动线。后期型尼米兹级拥有三具甲板弹药升降机,分别位于前方弹射器中央、右舷两座靠前方的飞机升降机之间,以及舰岛旁边;进行弹药补给作业时,舰上人员必须先透过弹舱升降机,将武器从水线以下的弹药库(分置于数层舰底甲板)往上送至03甲板(即下甲板机库的再下一层),然后借用位于03甲板的舰上餐厅餐厅空间,在餐桌上完成武器的组装设定,接着透过输送车将弹药运至甲板弹药升降机部位,才能送上飞行甲板。
尼米兹级将甲板弹药升降机设在飞行甲板中间是因为配合弹药库的位置,这使得在透过弹药升降机将武器送上甲板时,所有的飞行起降作业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升降机必须暂停。此外,武器送上甲板后,还需透过甲板运输车个别地送到每一架需要挂弹的飞机位置;相似地,飞机的加油作业也是透过穿梭在甲板各处的加油车直接开到需要补给的飞机旁进行。总而言之,每次尼米兹级的机队进行加油挂弹作业,总共需耗费2小时左右。
动力系统折叠编辑本段
动力方面,鉴于电力系统在分配管理上十分便利,正在吊装的福特号舰岛福特级引进整合电力系统(IPS)的概念,尽可能地以电力的系统取代原先航空母舰上的蒸汽次系统,举凡电磁弹射器、回收系统、升降机、烹饪、热水供应、洗衣、暖气等,而各式侦测、作战、指管通情设施不消说自然也是电力在驱动,因此福特级的动力系统必须提供远高于现役航空母舰的电力,并需配备更全面而完善的电力供应设施。反应堆部分,长年为美国海军核能航空母舰提供反应堆的西屋(Westhouse)公司提出新的A5W反应堆方案,然而在1999年的竞标中,西屋败给了属于美国政府、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贝蒂斯核子动力实验室(Bettis Atomic Power Laboratory),因此福特级的反应堆便称为A1B(B代表贝蒂斯)。福特级将配备两居A1B反应器A1B反应堆,功率较尼米兹级增加25%以上,配备13500V输配电系统,供电能力则高达20万千瓦,几乎是尼米兹级(6万4000千瓦)的三倍,能充分供给EMALS所需的电力;也由于充裕的电力,福特级成为第一种所有机房都设有冷气空调的舰艇,能增加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并降低机房内设备的维修保养需求。此外,A1B的炉心将拥有50年的使用寿命,使福特级在大部分的役期中都无须为了更换炉心而回到船坞大动手术,增加了寿命周期内的服勤时间。除了新反应炉外,福特级也会使用全新的整体轮机系统以及配电系统,电力的整合、分配架构也将重新规划,例如在全舰各处设置分区供电系统,并设置一个电脑控制配电系统,使电力的分配合理化。最初福特级甚至打算连推进系统 也采用电力推进,亦即以反应炉发出的电力驱动由电动马达带动的推进器(例如可转式囊荚推进福特号动工仪式器),然而由于足供10万吨级舰艇使用的电力推进系统 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前三艘福特级仍将以蒸汽涡轮直接驱动四轴螺旋桨推进,作为推进的功率将达到104MW(约280000 马力),略高于尼米兹级。
船电武装折叠编辑本段
福特级大量采用先进的侦测、电子战系统以及C4I设备(包括CEC协同接战能力),以符合美国海军未来IT-21联网作战的要求,舰上的指挥管制中枢将是CommonC2System共同作战指挥系统,能整合舰上一切指管通情与武器射控功能。舰上各型相控阵雷达、卫星通讯、资料传输链、电子战系统与联合精确进场暨降落系统的天线整合于舰桥结构内,或置于舰桥顶部的轻量化桅杆上。舰上的作战与指管通情系统将采用开放式的架构,大量使用民间商规组建,以利于服役生涯中的维护与升级作业;而舰上的整合通信系统则由Avaya公司提供。福特级的轻量化桅杆由复合材料制造,强度与钢铁相仿,但重量便显著地降低。在规划阶段,福特级最主要的侦测系统,是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相同的双频雷达系统(Dual Band Radar,DBR),包括AN/SPY-3 I/J频带多功能雷达(Multi Fuction Radar,MFR),以及AN/SPY-4 S长程广域搜索雷达(Volume Search Radar,VSR),两者都是最先进的数位波形控制主动相控阵雷达。
不过在2010年6月,美国海军宣布DDG-1000取消VSR雷达,未来可能以更晚开发、增加反弹道导弹能力的AMDR相控阵雷达来取代,因此福特级也可能会以A福特号舰徽MDR来取代DBR系统。以往美国航空母舰的舰岛都拥有两层舰桥,分别供舰长以及航空母舰战斗群指挥官使用;而福特级的舰岛仅设置一层宽广的主舰桥,并在主舰桥靠近舰岛左侧的上方与下方,各设置一层小型舰桥,上方应为舰载机管制室,下方则用于监视飞行甲板运作。这种较为紧致的空间配置,似乎是基于美国海军长年累积的操作经验,或者是降低雷达截面积等。自卫武装方面, 根据模型的照片,第一批福特级的防卫武器包括MK-15 Block 1B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RAM公羊短程防空导弹发射器、MK-29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器(照明射控工作由SPY-3相控阵雷达负责)等,安装于两舷和舰尾外侧的平台上;此外根据想象图,福特级还打算舰尾左侧的舷外平台上安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装填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导弹,不过实际情况仍有待最后确认。未来福特级的武器系统可能会朝向电磁炮甚至直接能量的激光炮的方向发展,而福特级舰上极高的"电力化"程度将为这类高能武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基本数据折叠编辑本段& width="99%" data-anchor="5"&
舰宽77米(甲板)41米(水线)
标准101,600吨
满载112,000吨
船舰组员1,150人飞行大队600人
2 ×A1B核反应堆
食物可储存60天份
2× RIM-162 ESSM
2× RIM-116 RAM
2×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标准75架各型飞机,333×78米的飞行甲板
馆藏&5542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福特级航母服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