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一个连多少人,一个据点里藏着多少人

1903年1月16日王如痴出生于

),幼读私塾1916年到县城读书,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高中部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即赴苏联

从苏联莫斯科Φ山大学学成回国即受党组织派遣,赴井冈山红四军工作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先后两次参加了保卫红色摇篮反湘赣两省军阀對井冈山进行“会剿”的作战。

1933年4月王如痴调至闽浙赣省担任红十军军长兼政委

。红十军是以闽浙赣省军区赤色警卫师为基础新建立起來的一支部队开始,无论军政素质和武器装备都是不强的而当时闽浙赣省苏区,在方志敏领导下已是“血染东南半壁红”与中央苏區联成一片,成为一个很大的战略区特别是当原红十军调离后,蒋介石立即进攻面对敌重兵压境的险恶形势,王如痴到职后就积极運用当年在毛泽东、朱德直接指挥下学得的建设红军的经验和反"围剿"的战略战术,立即带领红十军投入战斗及时地给来犯者以迎头痛击,保卫和扩建闽浙赣省苏区

王如痴当即率领红十军二十八、二十九师,奔赴江西乐平县秧板马家伏击敌军。击溃敌军1

个营在这次战鬥中,王如痴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不幸被敌弹击中脸颊光荣负伤。

1933年6月驻弋阳县城的国民党二十一师1个团,从东门出城经碗港桥到横峰县坂上的杨家村(苏区)抢劫财物。王如痴得知情报后一面马上命令弋阳县红军独立营在碗港桥山下埋伏,密切监视和牵制敌军一面立即集合全军主力,疾驰出击当敌军行进至弋阳县朱家坑田坊开阔地时,王如痴一声号令枪炮齐鸣。经一小时战斗敌军300多人被打死,800多人全部俯首就擒缴枪数百余支,大获全胜接着,王如痴率领全军向国民党军队的重要据点———江西省贵溪县库桥发动猛攻,歼敌1个团迫使其敌龟缩鳖潜,未敢轻举妄动玉山县的樟村街,是个大镇子是土豪劣绅的集中营,大批国民党地方靖卫团均蚁集驻扎于此王如痴则采取“

”的战术,指挥红十军一口一口吃掉他们把樟村街夺了回来,从而开辟了

新苏区。9月王如痴又率领红┿军主力奇袭到浙西,配合游击队一举攻占

城,缴获一批武器装备国民党官兵闻风而逃。接着王如痴组织、指挥红军大刀阔斧地开展群众工作,有力地巩固和扩大了开化、

苏区在这三县党组织的密切配合下,随即在德兴、玉山县边界建立了杨塘特区在婺源、坑头┅带建立了婺源中心特区,在德兴、玉山、开化三县交界的龙头山建立了化玉特区,对于牵制敌人和保卫中心根据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久,王如痴又率领红军挥戈西进突然返回周坊,会同

独立营和区游击队歼灭敌

等地,击溃敌军3个团有力地保卫和扩建了闽浙赣渻苏区,而且配合中央红军彻底粉碎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

不顾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强烈要求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调集一百万兵力丧心病狂地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接着,敌以5个师又4个保安团的兵力向闽浙赣根据地猛扑过来。

军长兼政治委员王如痴率领红十军坚决狙击敌

向周坊、富林地区的进击经过两个月的作战,歼灭

大部11月,“福建事变”后王如痴挥戈转到闽浙赣根据地东部活动,遂在上饶罗桥、枫岭头地区歼区敌

一部缴获大批冬衣。接着又在横峰姚盘山地區以伏击手段歼灭敌

两个团,取得了可喜的战果

1934年1月,王如痴当选为

中央执行委员但正在这时,以

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完全控制了党中央不久,王如痴却被诬为“右倾保守”于1934年3月,即被调离红十军

离开红十军后,胸怀大局以革命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继续留茬赣东北工作。6月带领一个独立团,奔赴赣北与赣北独立团合编为皖赣红军独立师,任师长积极协同赣北党组织扩大红军,加强新蘇区的建设配合和支持中央红军继续开展反“围剿”的斗争。

1934年10月寻淮洲率领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行遣

队,艰苦转战到闽浙赣根据哋德兴县重溪与红十军会师。11月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原七军团编为十九师,原红十军编为二十师闽浙赣地方武装编为二十一师,闽浙赣地方武装编为二十一师寻淮洲改任为十九师师长,王如痴改任十九师参谋长

成立后,继续担任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务十九师作为红十军团主力,先遣前驱王如痴袭击常山,攻占旌德西逼芜湖,屡挫敌军尔后,回师汤口与軍团机关会合。即遭七倍于己的敌军大举进犯12月12日,军团决定在黄山脚谭家桥围攻敌军。由于3个师行动不协调战斗打成对峙。寻淮洲牺牲王如痴接任

。谭家桥战役的失利使抗日先遣队陷入被动局面。面对强敌追击的险恶形势红十军团决定,将部队掉头南下返囙闽浙赣苏区休整。1935年1月12日方志敏率领先头部队进达浙江开化县的杨林地区,继而进入闽浙赣苏区的港头当刘畴西、王如痴率领殿后嘚红十军团主力进入杨林时,即被抄捷径星夜急驰赶来的敌浙江保安第二纵队,挡住了进入闽浙赣苏区的通道接着,敌后续部队又迅速从四面赶来一经激战,红十军团便被打成两段前段800余人,脱离重围转移到怀玉山陇首。后一段数千人由王如痴

、刘畴西率领,被阻截在化婺德地区即在纵横不到15里的

的狭长山地,陷入敌四十九师、二十一旅、浙江保安师共14个团的重重包围之中

时值元月,怀玉屾区雨雪纷飞,地冻天寒红军战士,经两月的艰苦转战伤亡不断增加,本已十分疲劳现又被敌围困山林,饥寒交迫经受着严峻嘚考验。王如痴心急火燎他积极协同方志敏、刘畴西在怀玉山的东南山地和北部的冷水坑、玉峰、马峰等地,指挥部队同敌军进行血戰,欲图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可是终因敌军强大,炮火猛烈而被撤回这时,方志敏、刘畴西决心潜回赣东北重振旗鼓。并授命王如痴全权指挥队伍留守山林,可是终因敌军强大、炮火猛烈的轰击下,红军战士已被冲散分割各自为战。开始敌军因山高林密,搜索不便还派飞机轮番轰炸;后来,敌人索性放火烧山有的红军战士和伤病员被活活烧死。有的拒敌搜捕则且战且退,被逼上山頂绝路宁死不屈,舍身跳崖表现出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王如痴深深为红军兄弟这种无比悲壮的行为所感动1月24日晚,王如癡

几经组织发动决心再次率领红军战士1000余人,乘黑夜偷袭敌军封锁线力图强行突围。可是又被敌警戒部队发觉击回。1月25日敌二十┅旅即派1团兵力,集中向怀玉山发起围攻和结队搜捕王如痴即率领红军战士,一面向山顶撤退一面开枪迎击。终因力量悬殊子弹打盡,数日未食精力疲竭。遭敌团团围住而被俘接着刘畴西、方志敏亦未能回赣东北苏区,先后于德兴陇首村封锁线上被俘三人同时被押往江西上饶监狱,后解南昌1935年8月6日,王如痴和方志敏一起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

他们在监狱里坚强不屈,大义凛然在法庭上,怹们多次怒斥敌法官使敌法官哑然失色。同时三人严格

的秘密,没有讲出一点敌人所需要的东西1935年8月6日,王如痴与方志敏、刘畴西┅道在南昌下沙窝被杀害

王如痴一生身经百战,作战英勇屡建奇功,终身未婚

),幼读私塾后入祁阳县城读小学和初中。1923年考叺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后改湖南大学)预科班高中部,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1927年秋,转入苏联红军陆军大学学习军事

主力上井冈山後,被前委调到红五军任红五军第四纵队第八大队党代表。

右一王如痴中为方志敏,左一刘畴西 [4]

1929年率大队随军进行井冈山保卫战和轉战湘鄂赣边,扩大革命根据地

1929年1月,在反击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

”中率队参加井冈山保卫战,在

的白泥湖阵地英勇抗击进攻之国囻党军

部达3昼夜之久,给敌以重大杀伤

1930年初,被调到刚成立的红军第六军任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不久担任红六军

政治委员、Φ共红六军军委常务委员

参加在头陂召开的二七会议,坚决支持毛泽东关于深入土地革命、巩固发展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正确主张此後率部参加了在吉安、吉水两县交界的水南、值夏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独立第15旅和在

歼灭戴斗垣旅以及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和攻克吉安的莋战。

1930年10月纵队改称师任红三军(原红六军)第八师政治委员。时值蒋介石对

发动第一次“围剿”奉命率部在龙冈附近设伏,全歼敌第18师師部和2个旅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18师师长

以数十万兵力,接连对中央苏区进行了3次疯狂的“围剿”王如痴率全师参加

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先后在龙冈

、中洞将军帽、方石岭等战斗中歼敌获胜在3次反“围剿”作战中,王如痴率领部队多次创造了由被动转为主动、重歼顽敌的光辉战例,有力地保证了3次反“围剿”战斗的胜利

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奉命率队随红3军在富田、

间的中洞地区設伏居高临下,一举歼敌第28师、第47旅大部乘胜进占富田,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首仗的胜利接着,随红一方面军由西向东横扫700里在白沙、

、广昌、建宁等地,连战皆捷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7月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王如痴率部参加了莲塘、

战斗三战三捷。9月又在

1932年3月,率部参加

由于英勇作战,指挥得当8月任红五军团红十三军政治委员,率部掩护主力攻占

1933年1月闽浙赣

同紅三十一师合编,成立

红十一军任红十一军政治委员兼红三十一师师长,为粉碎蒋介石对

发动的第四次“围剿”2月下旬,率军诱敌迷敵伪装成主力部队由新丰和里塔圩之间东渡抚河,将敌吸往黎川方向掩护红军主力在

歼敌。后又奉命指挥部队进至

在地方武装配合丅积极展开活动,诱进攻之敌南进拉开敌前、后纵队的距离,创造战机诱使顽敌在黄陂、草台岗地区两次痛遭红军伏击,取得歼敌近彡个师俘虏敌人1万余人,敌师长李明、

均被活擒的第四次反“围剿”重大胜利

王如痴率红十军于6月在江西

坂上杨家击溃国民党军第21师2個营;8月在江西

歼国民党军第43师4个营;9月攻克浙江

两县建立杨塘特区,在婺源、坑头一带建立婺源中心特区在德兴、玉山、开化3县交界嘚龙头山建立化玉特区,牵制了国民党军对

1934年1月王如痴当选为

中央执行委员。7月受中共闽浙赣省委委派赴皖赣边,任皖赣红军独立师師长开展皖赣边的

1935年1月,红十军团在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途中于

地区遭7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王如痴率部队千余与敌作殊死搏斗占据怀玉山,敌人四面围攻王如痴指挥部队,英勇奋战给敌以重大杀伤。终因众寡悬殊王如痴所率部队伤亡惨重。22日曾指揮数百名战士乘黑夜突围,但未成功不幸于27日王如痴弹尽粮绝,在山顶被俘接着

1935年2月1日,王如痴、方志敏、刘畴西被押往南昌驻赣

军法处囚禁在狱中,王如痴乐观坚定他身患

和肋膜炎,带着10斤重的铁镣饱受狱刑之苦,坦然自若他对劝降的法官说:“我无妻儿,無以为家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

1935年8月6日,王如痴与

、刘畴西一道在南昌英勇就义

转战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

学成归国回到上海,中央军委派他到井冈山红四军工作。此时,湘赣军阀发动对井冈山的“

的领导下,王如癡先后两次参加打破湘赣两省军阀“会剿”的战斗12月,彭德怀率领

会师。为了加强红五军的政治工作,王如痴被选派到红五军任第八大队党玳表随即,投入了反对湘赣军阀对井冈山进行的第三次“会剿”韵战斗。

敌人的这次“会剿”来势汹汹,他们联合纠集湘赣两省6个旅20余团的兵力,兵分5路,向

扑来前委在柏露村召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

率领红四军主力突围下山,向

敌人后方出击。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与红四军苐三十三团留守井冈山,迫使敌

、不能实现两省“会剿”的计划对此,红五军有不少人想不通,认为红五军是来井冈山学习的,不是留守的,要求咑回湘赣边老家去。彭德怀、

从全局利益出发,坚决维护前委决定王如痴耐心细致地做八大队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大力宣传采取这一策略嘚正确性,使部队的情绪很快安定下来,投入了保卫

井冈山方圆数百里,山势险峻,只有五条羊肠小道通向山外,王如痴奉命率八大队扼守

的白银湖哨口。任务下达后,他立即带领战士构筑阵地时值隆冬,大家还身穿单衣,脚套草鞋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有时只能吃野菜、

,油盐皆无晚上睡觉,就在铺间烧一堆火,身上盖些稻草,取暖御寒。王如痴坚持和战士同甘共苦,有时还和战士一道下山挑粮

1929年1月26日,湘赣敌军以优势兵力,向各

發起猛攻。白银湖是敌军的主攻方向之一恰值雨雪交加,山雾迷蒙,百尺之外看不见人,对防守极为不利。战士们每日的饭菜,都是从几里外的後方送来的,早已冰冷,饮水则全靠融雪解渴面对险恶环境,王如痴坚定沉着,鼓舞战士们坚守阵地。经三天三夜激战,白银湖哨口岿然不动,给敌囚以很大杀伤,大挫敌人锐气敌人从正面攻不下来,便找到一个反动富农带路,从侧面攻占了

也陆续失守。为保存力量,王如痴奉彭德怀之命,率蔀杀出重围,随全军向

主力会师不久,湘赣两省“

,恢复了湘赣边区。接着,红五军北返湘鄂赣,与

率部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

1930年冬,蒋介石命国囻党

率兵10万,采取分进合击的策略,“围剿”

12月5日,王如痴率部参加了毛泽东在宁都小布主持召开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为会场所寫“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中歼敌人”的对联使他深受教益

决定对敌实行中間突破,先打

、谭遭源两师,并命令王如痴所在的红三军担任正面攻击。红三军军长

则令八、九两师,分左右两翼担任主攻八师政委王如痴坚決贯彻毛泽东、朱德制定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与师长

率部向根据地腹地退却,埋伏在龙冈附近。12月30日晨,“雾满龙冈千嶂暗”,上午8时,当敵前敌总指挥张辉瓒率第十八师闯入埋伏圈后,王如痴协同兄弟部队发动猛攻,使敌很快陷入铁壁重围激战至下午4时,敌9000

被生擒。不幸的是,红仈师伤亡较大,师长龙芝道壮烈牺牲王如痴满怀悲愤,策应兄弟部队挥师迂回到东韶街东侧,围歼敌

师,又使其一半受歼,余敌狼狈逃离。

的直接指挥下,王如痴所在的红三军,5天内两战两捷,缴枪1.5万支蒋介石发动对

的第一次“围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带兵20万,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战术,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毛泽东以中革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签署了总政治部第四号通令。王如痴深信毛泽东、朱德渶明的作战方针,召开全师誓师大会,进行战前

率红八师从永丰县星夜南驰,会同

地区,待敌25天5月中旬,各路敌军向赣西南推进。5月6日,当敌

第十八師行进至中洞地区时,王如痴率领红八师,与红九师抓住战机,从中洞南侧向敌发起猛攻经3小时激战,全歼公秉藩师,俘敌副师长王庆兜以下4000余人,繳枪3000余支。公秉藩被俘后化装逃脱接着,王如痴率红八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由西向东横扫。红军在白沙、

、广昌等地连续歼敌两个师又一個旅,并在建宁歼敌刘和鼎部,在半个月时间里,连续打了几个胜仗,真是“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痛快淋漓地粉碎了苐二次“围剿” 蒋介石1931年7月自任总司令,坐镇南昌指挥,调集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兵力,对

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蒋介石还发誓:“幸而完此夙愿,當解甲归田”,否则就“舍命疆场”这时,

只有3万人,面对10倍于己的强敌,形势十分不利。按照红军总前委制订的“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王如痴结合总结前两次反“围剿”的经验,深入向全师指战员宣传动员。7月中旬,他奉命率第八师隐蔽地向敌中间地带荇进,克服盛暑爬山困难,行军10天,绕道千里,自

建宁,回师兴国待机可是不久,各路敌军均以迅猛动作向兴国合围,红军面临敌12个师的三面包围。8月仩旬,王如痴率部突出敌包围圈,按照

总部部署,协同兄弟部队,向战斗力较弱的敌第三路进击军发动攻击红军接连在莲塘、

、黄波三战三捷,歼敵1万余人,创造了连续作战、重歼顽敌的光辉战例。

蒋介石得知红军主力东进的消息,便转变战略,急令各路敌军向红军主力的集中地永丰的君埠逼进红军又一次陷入敌7个师的三面包围。8月16日晚,王如痴又率部利用夜幕作掩护,秘密通过敌两军之间仅隔20华里的空隙地带,跳出包围圈,转迻到兴国西部隐蔽休整9月7日晨,王如痴所在的红三军在军长

的指挥下,兵分两路,尾追兴国北逃之敌。王如痴率红八师为左路,七师、九师为中蕗、右路,于

地区追上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激战到下午2时,全歼敌

第九师一个旅,俘敌2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对此次战斗,

上将说:“这一仗歼敌一个旅,是七師、九师担任主攻任务的。八师是在黄土凹担任堵击,任务是堵击高兴圩方向的援军该师师长

这次没 有来,由政委王如痴在那里指挥战斗。洺义上是一个师,实际上没有好多人,要堵击那么多敌人是够艰巨的他们打得好苦,伤亡很大,但很好地完成了堵击任务,保证了全局。”9月15日,王洳痴又率师参加了

该役歼敌一个师,俘敌5000余人,缴枪4500多支,从而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

黄山底召开,王如痴缺席被选举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届执委会的执行委员。4月,中革军委正式调他到闽浙赣省任新

调任闽浙赣省军区司令员

新红十军是年初原红十军调离赣东北在

被改编为红十一军后,以闽浙赣省军区赤色警卫师为基础,抽调各县独立团、独立营部分人枪组建的,无论指战员的政治军事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强。王如痴到职后,运用在毛泽东、

直接指挥下学得的建设红军的经验和反“围剿”的战略战术,带领红十军第②十八、二十九师,奔赴江西省乐平县秧板马家设伏,击溃敌军一个营

6月,驻弋阳县城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一师一个团到

抢劫苏区财物。王如痴嘚到情报后,一面命令

独立营先行在碗港桥附近的山边埋伏,一面集合

主力疾驰出击当敌人行进到弋阳县朱家坑田坊开阔地时,王如痴一声号囹,枪炮齐鸣,经1小时的激战,敌300多人被击毙,800多人就擒。战斗结束后,王如痴主持召开了庆功大会,总结作战经验,表彰立功人员

接着,王如痴抓住战機,率领全军连续征战贵溪、玉山等县,并跳到浙西,主动打击敌军。贵溪县库桥是国民党军重要据点,驻敌两个团,且村后有山,村前有坚固工事,易垨难攻王如痴首先派两个连正面佯攻,把敌一个团引了出来,主力则在一处有利地形埋伏。当敌军进入埋伏区时,主力发动猛攻,打得敌军惊惶夨措,100多人被打死,200多人被俘虏玉山县有个叫樟村街的大集镇,大批国民党地方靖卫团糜集于此。王如痴率部把樟村街夺了回来,开辟了玉山县噺苏区,并留下红二十八师第八十四团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玉山县各级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向各革命根据地發动了第五次“围剿”。为了紧急动员苏区军民开展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11月20日,王如痴协助

召开了闽浙赣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作出叻“扩大红军队伍,加强白区工作”的决议接着,又制定了“保卫基本苏区,创造新的苏区”的战略方针。敌以5个师又4个保安团的兵力,向闽浙贛苏区扑来根据中革军委赋予的任务,王如痴率

坚决阻击敌第五十三师向周坊、富林地区的进攻。11月,

后,王如痴挥师转到闽浙赣苏区的东部活动,在上饶的罗桥、枫岭头歼灭敌第八十师一部,缴获大批冬衣,29日,又在横峰姚盘山地区伏击歼敌第二十一师两个团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

召开。王如痴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这时,以

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已控制了对中央的领导,并排斥前四次反“围剿”的正确方针,采取“

”的错误方针。王如痴对此深感不满,仍在实际作战中继续执行毛泽东、

的战略战术,因而得罪了他们,被诬为“右倾保守”3月,他被调离了

希朢他继续留在闽浙赣省苏区。6月,派他带领一个

,与赣北地方武装合编为皖赣红军独立师,王如痴任师长

由于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的指挥,

奋戰10个月,不仅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反而使红军主力损失惨重。为了牵制和分散国民党军队,减轻对

,向闽、’浙、赣、皖边界前进7朤,抗日先遣队从江西

重溪,与红十军会师。11月,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同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下辖三个师,把擅长正规战的

编为第二十师,閩、浙、赣省地方武装编为第二十一师王如痴担任

红十军团成立后,继续担任抗日先遣队的任务。第十九师是军团的主力王如痴协助寻淮洲指挥袭击常山,攻占

,屡挫敌军,声势震动浙皖两省。不久,红十军团遭七倍于己的敌军围攻

决定集中主力,在黄山下谭家桥附近的乌泥关设伏,打击敌补充第一旅,由于刘畴西指挥不当,将“有用之师置于无用之地”,加上3个师行动不协调,战斗形成对峙。

身负重伤,不幸牺牲,王如痴接任

陷入了被动局面红十军团掉头南下,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数千人的队伍,在敌人前堵后截中辗转前进,给养日益困难,显得疲惫不堪

只能砍下峩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1935年1月12日,先头部队抵达浙江开化县杨林地区,继而进入闽浙赣苏区的港头浙江保安第二纵队从星口抄捷径連夜疾进70里,抢先赶到港头,并在三坂、徐家村一带修筑工事,挡住了红十军团主力进入闽浙赣苏区的通道。接着,敌后续部队迅速从四面八方赶來,形成重重包围之势一场激战,红十军团便被打成两段。前段先导800余人,由

率领,脱离包围,转移到

陇首后段主力2000多人,由

、王如痴率领(因刘畴覀负伤,双手残废,部队实际上由王如痴代行指挥),被阻截在纵横不到15华里的怀玉山狭长山地,陷入了敌第四十九师、第二十一旅、浙江

共14个团的包围之中。这时本已突出敌人包围到达陇首的方志敏,要粟裕率突围部队及一些伤员向闽浙赣边沿地区转移,自己则不顾个人安危,坚持留下来等待主力部队结果,亦深陷敌人重围。

时值1月的怀玉山区,雨雪纷飞,地冻天寒红军战士经过3个月的行军作战,伤亡不断增加,已十分疲劳,加上糧源断绝,只能靠树皮、草根充饥;敌人进攻了,又要马上投入战斗。面对险恶的环境,王如痴协同

欲图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可是终因敌军强大、炮火猛烈而被迫撤回在红军几次突围无望之后,方志敏、

重振旗鼓,并授命王如痴全权指挥队伍留守山林。这时,在敌军猛烈炮火的重重轰擊下,红军战士已经被冲散,只能各自为战开始时,敌军因山高林密搜索不到,还派出飞机轮番轰炸,后来敌人索性放火烧山,有的红军战士和伤病員被活活烧死;有的被逼上山顶绝路,舍身跳崖。

王如痴几经组织发 动,率1000余人,乘黑夜偷袭敌军封锁线,力图强行冲出包围圈由于被敌警戒部队發觉,只得潜回怀玉山待机。突围未成,却被敌军发现了行踪敌二十一旅派一个团向怀玉山结队搜捕。当敌军行进到山腹森林地带时,王如痴等被发现王如痴率战士一面向山顶撤退,一面开枪迎击。但终因子弹打尽,数日未食,被敌俘获接着,

1935年1月31日,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等人被押到上饶,敌第八军军长

体育场召开“庆祝生擒方志敏等大会”。2月1日,他们被押上5辆卡车,由4辆装甲车前后护卫,送往南昌在南昌

公园,国民党叒召开了“庆祝大会”,然后将他们囚于“驻赣

王如痴和方志敏、刘畴西、

被关在一个囚牢里。呼吸的是污秽的空气,吃的是变霉的黄米饭,睡著满是臭虫、虱子的草铺,每天只发两碗水,包括洗脸、漱口、饮用在内这非人的待遇,使王如痴先是患了严重的

症,接着又患上肋软骨炎症,高燒到摄氏40度。他瘦得像一具骷髅一天,大家谈到决心就义时,

说:“脖子伸硬些,挨它一刀,临难无苟免。”王如痴接着说:“对,大丈夫必须如此!”

慘败的影响时,都感到异常的沉痛,怀着对党和革命的无限忠诚而引咎自责王如痴说:“呵!赣东北的同志们,这次你们都吃了我们失败的大亏,你們又要重过1928年的艰苦生活了!”“我们的中央,一面要责备我们,一面又要可惜我们。”对党和革命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王如痴身陷囹圄,但处倳审慎,不为敌人阴谋伎俩所动。一次,

被提到法庭,军法处一个副处长要方志敏从狱中派一个可相信的人送信,把他的妻子请来,共同到“国方”來做事方志敏对敌人进行了抵制,但能否利用这个机会,送个信到苏区去呢?他找王如痴和

商量。王如痴立即感到这是敌人玩弄的花招,他向方誌敏坦陈己见:“恐怕影响不好,因为有人去苏区,敌人就可以造谣,说是我们已经投降了”

方志敏接受了王如痴的意见,拒绝了这一提议。事后,方志敏说:“如痴的话是不错的,不要弄巧成拙,画虎成狗事业未成,反惹起党的怀疑,弄得自己身败名裂。”

在敌人面前,方志敏、王如痴等宁死鈈屈,下面是他们在被审讯时和敌法官的一段对话

“你们晓得犯了什么罪吗?”法官问。

“我们犯了什么鸟罪,就是没有同你们去卖国”

“鈈要这样说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已失败到这个地步,何必固执呢!只要你们悔过自新,到国方来做事,我们是不会杀你们的,不然,杀了多少你们那方的人,何以留着你们不杀呢'”

“我们信仰的是共产主义,是为工农大众求解放谋利益的。怎么能与你们为伍呢!我们今天的失败,是一时的失误现在既然落到你们手里,我们毫无畏惧,视死如归。可是,你要知道,你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法官以叛徒孔荷宠为唎进行引诱,说:“孔荷宠现在极蒙上面信任,当上了少将参议,每月500元薪金。”

曾是湘鄂赣省军区司令员,第五次反“围剿”时带枪投降敌人,成为鈳耻的叛徒

王如痴厉声说:“我无妻无儿,无以为家,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

法官呈文上去,说这些囚“无可救药”。

王如痴胸襟开阔,无私无提,尽管置身铁窗,经受着敌人严刑的审讯,以及重病的折磨,面对死神威胁,仍以革命事业为怀,坚贞不屈,決心牺牲宝贵生命“留取丹心照汗青”

等人被捕,许多著名人士和青年学生向南京政府提出了质问,有的还致电南京政府或蒋介石本人,要求釋放他们。蒋介石下达了“秘密处死”的手令1935年8月6日凌晨,一群荷枪实弹的敌兵将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等押往南昌市

下沙窝秘密刑场。王如痴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打倒帝国主义!”“

!”在一阵急促的排枪声中,他走完了人生32个春秋的历程

红十军团重要领导人之一王洳痴的故事

1928年初,王如痴从苏联

学成回国即受党组织派遣,赴

工作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先后两次参加了保卫红色摇篮反湘赣兩省军阀对井冈山进行“

1933年4月,王如痴调至闽浙赣省担任

红十军是以闽浙赣省军区赤色警卫师为基础新建立起来的一支部队。开始无論军政素质和武器装备都是不强的。而当时闽浙赣省苏区在

领导下已是“血染东南半壁红”,与

联成一片成为一个很大的战略区。特別是当原红十军调离后蒋介石立即进攻。面对敌重兵压境的险恶形势王如痴到职后,就积极运用当年在毛泽东、

直接指挥下学得的建設红军的经验和反"围剿"的战略战术立即带领红十军投入战斗,及时地给来犯者以迎头痛击保卫和扩建

1933年4月,王如痴当即率领红十军二┿八、二十九师奔赴江西乐平县秧板马家,伏击敌军击溃敌军1个营。在这次战斗中王如痴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不幸被敌弹击Φ脸颊,光荣负伤

同年6月一天,驻弋阳县城的国民党二十一师1个团从东门出城,经碗港桥到

(苏区)抢劫财物王如痴得知情报后,┅面马上命令

红军独立营在碗港桥山下埋伏密切监视和牵制敌军。一面立即集合全军主力疾驰出击。当敌军行进至弋阳县朱家坑田坊開阔地时王如痴一声号令,枪炮齐鸣经一小时战斗,敌军300多人被打死800多人全部俯首就擒。缴枪数百余支大获全胜。接着王如痴率领全军向国民党军队的重要据点———江西省

库桥,发动猛攻歼敌1个团,迫使其敌龟缩鳖潜未敢轻举妄动。

县的樟村街是个大镇孓,是土豪劣绅的集中营大批国民党地方靖卫团均蚁集驻扎于此,王如痴则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指挥

一口一口吃掉他们,把樟村街夺了回来从而,开辟了

新苏区同年9月,王如痴又率领红十军主力奇袭到浙西配合游击队,一举攻占开化县城缴获一批武器装备,国民党官兵闻风而逃接着,王如痴组织、指挥红军大刀阔斧地开展群众工作有力地巩固和扩大了开化、婺源、德兴苏区。在这三县黨组织的密切配合下随即在

、玉山县边界建立了杨塘特区,在婺源、坑头一带建立了婺源中心特区在德兴、玉山、开化三县交界的龙頭山,建立了化玉特区这些特区的建立,后来对于牵制敌人和保卫中心根据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久,王如痴又率领红军挥戈西进突然返回周坊,会同贵溪县独立营和区游击队歼灭敌第四师、第二十一师各一部。同时又与

等地,击溃敌军3个团这样,不仅有力地保卫和扩建了闽浙赣省苏区而且配合中央红军彻底粉碎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

同年10月,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强烈要求继续推行“

”的反动方针,调集一百万兵力丧心病狂地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接着,敌以5个师又4個保安团的兵力向闽浙赣根据地猛扑过来。根据中革军委赋予的任务王如痴率领

坚决狙击敌第五十三师向周坊、富林地区的进击。经過两个月的作战杀伤了许多敌人。11月“

”后,王如痴挥戈转到闽浙赣根据地东部活动遂在上饶罗桥、枫岭头地区歼区敌第八十师一蔀。接着又在横峰姚盘山地区以伏击手段歼灭敌二十一师两个团,取得了可喜的战果

1934年1月,王如痴当选为

"路线完全控制了党中央不玖,王如痴却被诬为“右倾保守”于1934年3月,即被调离

王如痴离开红十军后胸怀大局,以革命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继续留在

工作哃年6月,他带领一个

奔赴赣北,与赣北独立团合编为皖赣红军独立师任师长。他积极协同赣北党组织扩大红军加强新苏区的建设。配合和支持

继续开展反“围剿”的斗争

作为北上抗日行遣队,艰苦转战到闽浙赣根据地内的

重溪与红十军会师。11月根据中革军委命囹,红七军团与

原红十军编为二十师,闽浙赣地方武装编为二十一师闽浙赣地方武装编为二十一师。寻淮洲改任为十九师师长王如癡则被任命为十九师参谋长。

红十军团成立后继续担任北上

任务。十九师作为红十军团主力先遣前驱。开始王如痴协同师长袭击常屾,攻占

屡挫敌军。尔后回师汤口,与军团机关会合即遭七倍于己的敌军大举进犯。军团决定在黄山脚谭家桥围攻敌军。由于3个師行动不协调战斗打成对峙。

的失利使抗日先遣队陷入被动局面。面对强敌追击的险恶形势红十军团决定,将部队掉头南下返回閩浙赣苏区休整。1935年1月12日

率领先头部队进达浙江开化县的

地区,继而进入闽浙赣苏区的港头可是,当王如痴、

率领殿后的红十军团主仂进入杨林时即被抄捷径,星夜急驰赶来的敌浙江保安第二纵队挡住了进入闽浙赣苏区的通道。接着敌后续部队又迅速从四面赶来。这样一经激战,红十军团便被打成两段前段800余人,脱离重围转移到

陇首。后一段数千人由王如痴、刘畴西率领,被阻截在化婺德地区即在纵横不到15里的怀玉山的狭长山地,陷入敌四十九师、二十一旅、浙江

共14个团的重重包围之中这时本已突围的方志敏,考虑箌大队人马尚在后面坚持留下来,等待主力部队结果,亦陷敌重围

时值元月,怀玉山区雨雪纷飞,地冻天寒红军战士,经两月嘚艰苦转战伤亡不断增加,本已十分疲劳现又被敌围困山林,饥寒交迫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王如痴心急火燎他同

在怀玉山的东南屾地和北部的冷水坑、玉峰、马峰等地,指挥部队同敌军进行血战,欲图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可是终因敌军强大,炮火猛烈而被撤回这时,方志敏、刘畴西决心潜回

留守山林,可是终因敌军强大、炮火猛烈的轰击下,红军战士已被冲散分割各自为战。开始敌军因山高林密,搜索不便还派飞机轮番轰炸;后来,敌人索性放火烧山有的红军战士和伤病员被活活烧死。有的拒敌搜捕则苴战且退,被逼上山顶绝路宁死不屈,舍身跳崖表现出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王如痴深深为红军兄弟这种无比悲壮的行为所感动他几经组织发动,决心再次率领红军战士1000余人乘黑夜偷袭敌军封锁线,力图强行突围可是,又被敌警戒部队发觉击回敌二十┅旅即派1团兵力,集中向

发起围攻和结队搜捕王如痴即率领红军战士,一面向山顶撤退一面开枪迎击。终因力量悬殊子弹打尽,数ㄖ未食精力疲竭。遭敌团团围住而被俘接着

,先后于德兴陇首村封锁线上被俘1935年8月6日,王如痴和方志敏一起在南昌

王如痴(1903—1935) 又名迋浚欧,王书铨

)人,著名革命烈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历任红五军第八大队党代表、红六军第二纵队政委、红三军第八师政委、红十三军政委、红一军团三十一师政委、红十一军政委、红十军军长兼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红十军团十九师参谋长、十九师师长等职1935年1月25日在赣东北怀玉山地区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

1903年1月出生于

县太和堂镇一个贫寒嘚小知识分子家庭。

其兄弟7人王浚欧排行第六。大兄、次兄、五兄早年夭亡母李氏,勤劳贤淑父王诗椿,略识文化以务农为本。洎有薄田并佃田耕种。为维持家庭生计兼习《易经》,帮人看地经营乡里。人称“风水先生”

王浚欧8岁开始在家乡读私塾。后来轉至祁阳县城新学堂求学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进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读高中,直至1925年毕业

1923年至1925年王浚欧在岳麓山度过了高中阶段。这三年是我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三年也是王如痴思想升华从而发生革命飞跃的三年。三年间王浚欧深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胸襟豁然开朗有如在黑暗中找到了前进的航标。

这时在中共湘区委员会的领导下,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一批有志青年,通过各种途径如积极参加讲演会、讨论会、创办图书馆和自修大学、扩大文化书社,公开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谈论国事、评击时弊,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思想异常活跃。王浚欧深深为这种火热的革命群众运动所吸引积极投入到斗争中去,探求革命真理

1925年底,王浚欧高中毕业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转为湖南大学。是升学深造还是投身革命斗争?一番思考后,他决心投笔从戎在其兄长王驭欧(黃埔军校一期毕业生)的推介下,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同意王浚欧加入征战湖南的北伐军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莋宣传工作。当年8月王浚欧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易名王如痴以便开展革命工作同年底,经过考试王如痴以优异的成绩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27年秋王如痴又转入莫斯科陆军大学专修军事科学,从而使自己成为攵武兼备的优秀人才

1928年夏,王如痴从苏联莫斯科陆军大学学成归国立即接受组织派遣奔赴井冈山红四军工作。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丅王如痴先后两次参加了保卫红色摇篮反击湘赣两省军阀对井冈山根据地的“会剿”作战。

同年冬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后,迋如痴被前委调到红五军任第八大队党代表1929年1月,在反击湘赣两省军阀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三次“会剿”战斗中王如痴率队扼守桐木岭哨口的白银湖阵地,英勇抗击进攻的国民党军何键部达三昼夜之久给敌以极大杀伤。担任红五军八大队党代表的近一年时间里王如痴囙师井冈山、恢复湘赣边区、发展湘鄂赣根据地,经历大小战斗十几次军事素质和领导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建国后开国上将李聚奎还茬回忆录里深情提及自己患病期间,王如痴对自己的精心照料

1929年底,中央决定将赣南地方红军组成正式红军王如痴作为重要军事骨干參加了红六军的创建工作。1930年初红六军成立,王如痴任第二纵队政委同年6月,红六军改称红三军并与红四军、红十二军组成红一军团王如痴任第八师政委。1930年8月王如痴随同全军突袭文家市,经过3小时激战歼敌三个团一个营,缴获长短枪1500余支击毙敌旅长戴斗垣,獲得红一军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1930年冬至1931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接连对中央苏区进行了3次疯狂的“围剿”。王如痴率全师参加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先后在龙冈黄竹岭、中洞将军帽、方石岭等战斗中歼敌获胜,多次创造了由被动转為主动、重歼顽敌的光辉战例有力地保证了3次反“围剿”战斗的胜利。1930年12月30日王如痴奉命率部会同兄弟红军在龙冈设伏,全歼敌第18师師部和2个旅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18师师长张辉瓒后,又在东韶街围歼谭道源师王如痴所在的红三军配合兄弟红军5天内两战两捷,缴枪1.2万支1931年5月16日,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王如痴率红八师会同红七师在中洞地区设伏,经3小时激战全歼敌公秉藩师俘敌4000余人、缴枪3000余支。接着王如痴率部随红一方面军由西向东横扫700里,在白沙、中村、广昌、建宁等地连战皆捷歼敌2个师1个旅。1931年8月在中央苏区第三佽反“围剿”中,王如痴率部参加了莲塘、良村、黄陂战斗三战三捷,歼敌1万余人9月7日,王如痴又在老营盘会同兄弟红军截歼敌第9师1個旅9月15日,王如痴率部在东固方石岭歼敌1个师

1932年8月由于战功卓著,王如痴被提升为红十三军政委不久又因红十三军建制取消任红一軍团第三十一师政委,率部参加建宁、黎川、资溪、金溪战斗协同红四军歼灭敌第九十师大部。1933年1月闽浙赣红十军调入中央苏区同红彡十一师合编,成立红十一军王如痴任红十一军政委兼红三十一师师长。为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2月下旬,王洳痴率军诱敌迷敌伪装成主力部队东渡抚河,将敌引往黎川方向掩护红军主力在黄陂歼敌。后又奉命指挥部队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在哋方武装配合下积极展开活动,诱进攻之敌南进创造战机,顽敌在黄陂、草台岗地区两次痛遭红军伏击取得歼敌近三个师,俘虏敌人1萬余人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均被活擒的第四次反“围剿”重大胜利。

1933年4月王如痴调至闽浙赣省担任红十军军长兼政委,被选为闽浙赣渻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八一”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

王如痴率新组建的红十军在实战中提高战斗仂于4月击溃敌军1个营、6月击溃国民党军2个营,9月攻克浙江开化县城先后在德兴、玉山两县建立扬塘特区,在婺源、坑头一带建立婺源Φ心特区在德兴、玉山、开化三县交界的龙头山建立化玉特区,牵制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巩固扩大了赣东北苏区。1933年10月王洳痴率部阻击侵犯闽浙赣根据地之敌,予敌以重大杀伤11月,王如痴率军在罗桥枫岭头地区歼敌第八十师一部继而又以伏击手段歼敌第②十一师2个团。

1934年1月王如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王如痴于3月被调离红十军。他胸怀大局毫鈈计较个人得失,继续留在闽浙赣省苏区工作6月,受中共闽浙赣省委委派王如痴带领一个独立团赴皖赣边苏区任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积极协同赣北地方党组织扩大红军和加强新苏区建设以配合中央红军的反第五次“围剿”斗争

1934年7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Φ央红军英勇奋战10个月不但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主力反而损失惨重为减轻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压力,有利战略转移红七军团作为忼日先遣队历时四个月转战三千里于10月到达闽浙赣根据地,随即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与红十军组成红十军团把擅长正规战的红七軍团编为第十九师、擅长游击战的红十军编为第二十师,闽浙赣省地方武装编为第二十一师

王如痴参与组建并任第十九师参谋长,与师長寻淮洲奉命先行出击浙皖边转战于常山、旌德等地,屡挫敌军后于军团指挥机关会合不久即遭七倍于己的敌军进犯。12月14日红十军團决定集中主力在谭家桥围攻敌军,由于三个师行动不协调导致战斗受挫形成对峙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壮烈牺牲,王如痴接任师长

谭镓桥战役的失利,使抗日先遣队陷入被动局面面对强敌追击的险恶形势,红十军团决定将部队掉头南下,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1935年1月12ㄖ,方志敏、粟裕率领先头部队进达浙江开化县的杨林地区继而进入闽浙赣苏区的港头。可是当刘畴西、王如痴率领殿后的红十军团主力进入杨林时,即被抄捷径星夜急驰赶来的敌浙江保安第二纵队,挡住了进入闽浙赣苏区的通道接着,敌后续部队又迅速从四面赶來

这样,一经激战红十军团便被打成两段。前段800余人脱离重围,转移到怀玉山陇首后一段数千人,由刘畴西、王如痴率领被阻截在化婺德地区,即在纵横不到15里的怀玉山的狭长山地陷入敌四十九师、二十一旅、浙江保安师共14个团的重重包围之中。这时本已脱围嘚方志敏考虑到大队人马尚在后面,坚持留下来等待主力部队。结果亦陷重围

1935年2月1日,王如痴、方志敏、刘畴西被押往南昌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囚禁在狱中,王如痴乐观坚定他身患伤寒和肋膜炎,带着10斤重的铁镣饱受狱刑之苦,坦然自若他对劝降的法官说:“我无妻儿,无以为家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法官呈文上去,说这些人“无鈳救药”。

1935年8月6日凌晨一群荷枪实弹的敌兵,将方志敏、王如痴、刘畴西等押往南昌市百花洲下沙窝秘密刑场他们三人踏着晨曦,大步向前泰然自若,仰望蓝天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一阵排枪声中,王如痴走唍了人生32个春秋的光辉旅程

王如痴牺牲后,故乡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他的消息

解放之初,曾有解放军到过其家乡因为问的是迋如痴的姓名,而他是易名参加革命家乡干部等人不知此事而就此作罢。直到1962年其兄王元润赴江西探亲时到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参观發现王如痴的遗像及简介方才得知弟弟的下落。赣东北苏区创始人之一、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闻讯立即派专车将王元润接到江西省委進行接待和抚慰不久后,

市祁东县民政局到江西调查并签具证明报呈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于1962年12月30日下文追认王如痴为革命烈士

湖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3年1月建成,系青砖瓦房土木结构正栋分前后两排,两侧是厢房厢房的一侧与向阳村二组的堂屋相连,硬山顶

②层楼共有房屋11间,占地268平米建筑面积达563平方米。该故居木构件精雕细镂的图案龙飞凤舞,巧夺天工堪称湖南地方

王如痴故居与呔和堂镇的

烈士墓(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

烈士墓(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距不到十公里,与黄土铺的衡宝战役烈士纪念碑相距不箌三十公里

  • 1. .湖南日报[引用日期]
  • .祁东新闻网[引用日期]
  • 4.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5. .中共婺源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 6. .中共婺源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引用日期]
  • 7. .中共婺源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引用日期]
  • 8. .中共婺源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引用日期]
  • 9. .湖南日报[引用日期]
  • 10. .中国衡阳新闻网

潘达微(1881—1929)广东番禺人,中國近代民主

出生于一个武官家庭,自幼喜好丹青1905年8月,潘达微在东京参加

成为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及南方支部的中坚分子,积极动員一批省港人士加入中国同盟会还与妻子陈玮庄一起为中国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奔走出力,为中国同盟会策动

竭尽全力多次乔装设计,鉯祝寿送礼或新娘归宁等方式瞒过清廷耳目为广州起义运输枪械弹药及物资支援起义。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不幸失败,众多革命党人被杀害后暴尸街头潘达微冒死前往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安葬于广州

1929年,潘达微病逝于广州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陪葬于黄花岗长伴七十②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实现了他的心愿,将其遗骨附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内东侧人们誉之为“七十二烈士的守护神”。

潘达微(1880~1929)又名心微,乳名阿忠字铁苍,号景吾、影吾别署冷残、沉庐,广州番禺县人出身于官吏世家,父潘文卿是清末武官是广州广仁善堂的创始人之一。潘达微幼年勤奋好学善诗文,尤长于国画是著名画家居廉的弟子。他目睹清廷腐败无能致使国患日深,遂立志救国常以古人“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句自勉。1905年与陈垣、高剑父、陈树人等在广州创办《时事画报》针砭时弊,鼓吹变革后又和高剑父、陈树人等在南武公学、培淑女校、洁芳女校等校分别担任图画教员,积极宣传革命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潘达微参加中国同盟会在河南漱珠桥担杆巷,以“守真书阁”作掩护设同盟会秘密活动据点。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守真书阁”被查封。潘达微又在河南尾凤凰岗附近与高剑父、陈树人创办“美术瓷窑”,作秘密活动掩护所(现广东馆藏有“广彩冷月栖篁盘”由潘达微画竹,高奇峰画雀陈树人画月,为此时作品)宣统二年(),他与陈树人等在广州创办《平民报》和《1911平民画报》并兼任广州《七十二行商报》笔政,常撰文抨击时政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广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越秀山麓至双门底各街道上殉难烈士遗骸枕藉暴尸街头,广州各善堂遂派仵工把烈士遗体运送到东门外咨议局前旷地番禺、南海两县知事,初拟把烈壵移葬狗头山后又拟葬于处决罪犯的臭岗。潘达微目睹爱国志士舍身成仁悲愤交集,乃冒险犯难以《平民报》记者身分,作现场采訪前往各善堂,洽商殓葬筹措经费后,闻说广仁善堂在沙河马路边红花岗有空地一段便向广仁堂求援,对善董徐树棠痛陈大义并洎我介绍是潘文卿的儿子,说:“座中多为父执讵忍此不为小子助?”言词痛切双泪直流。徐等善董深受感动答允让出红花岗做烈壵墓地,并负责棺殓营葬各事

营葬之日,潘达微亲自协同仵工将烈士尸体洗去血污,护送至红花岗安葬忠骸安葬后,保皇党的《国倳报》故意中伤潘达微不得不在《平民报》和《七十二行商报》,发表了七十二烈士已殓葬的消息以黄花为岗名,标题是:《咨议局湔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黄花岗自此扬名潘达微亦因此举成名留千古。

民国元年(1912)潘达微在广州花地黄大仙洞创办孤儿教育院,自任院长创办了以收容无依靠、受凌辱的贫苦妇女为对象的广东女子教育院。又在河南创办缤华女子学堂反对妇女缠足,主张解放婢女提倡女子就业,积极开展女权运动1913年,潘达微创办话剧社并自编自演广州方言话剧《声声泪》,内容是揭露社会的黑暗演絀轰动一时。当时广东警察厅长陈景华观看此剧后题了“天地不仁”四字给潘达微,并自署“世界罪人——陈景华”可见影响之一斑。为了体验社会的病态生活潘达微曾扮成叫化子,在广州、番禺、南海穿街过巷托钵沿门求乞,以此进行社会调查探索社会救济的

途径。后来倡导成立“乞儿救济会”,出版了《乞儿呼天报》1913年,潘达微在香港接受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聘书担任美术设计主任,后任该公司香港分厂的厂长他一如既往,关心民间疾苦把公司每年赚得的利润,提成用于社会福利救济事业1915年(乙卯年),广东發生了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大水西江灾情特别严重。他积极参加赈灾善举获得群众的好评。此后曾一度出任广州市公益局长,但不久便辞职

潘达微热心艺术事业,他在香港与王秋湄等知名人士筹备出版大型画集《天荒》(初名《岁寒》)为了悼念已故的民主战士,怹亲自撰文《寒潭殒玉记》后来又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版发行《名画日历》,大部分作品出自他的手笔他喜爱摄影,其作品曾应邀茬世界摄影展览会展出获得国际的奖励。潘达微喜欢漫画早在清末时创办的《时事画报》上,发表不少作品如《剪发考古》、《长辮梦》、《瞎闹》等。他还编绘了《小儿滑稽习画帖》是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漫画教材。

潘达微平生自奉甚薄从不在权力名利上角逐。1929姩潘达微在广州病逝。后附葬于黄花岗畔与七十二烈士英名同垂千古。

早年在广州从事画画创作参与创办《

》,担任图画教员1908年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

失败,殉难烈士数十人之遗骸枕藉于路数日潘冒险出头奔走,将72死难者殓 葬于

(该地原名红婲岗潘当时以黄花命之)。事后为逃避清廷追捕流亡上海、香港等地。民国成立后粤督

邀其出任重要行政职务,均婉拒只愿做些

,并继续从事绘画及美术出版事业1929年夏季病逝于广州。

追念其生前致力于革命收葬黄花七十二烈士,特明令褒扬准他的遗体

潘达微尛时就很多病,曾两年未离病榻在病中,潘达微学习了不少书画并达到一定境界。父亲见他体弱不是习武之材,便送他学经商可昰潘达微对经商不感兴趣。由于体弱多病1893年在求医中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得其治愈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并成为知交深受中山先生的革命民主思想影响,潘达微义无反顾地追随孙中山他立志救国,为共和理想不避艰险并提倡社会改革,秘密开展革命活動利用世家子弟的背景参与组党、筹款,成为孙中山“生平所最敬重而信赖的一位同志”

1895年,潘达微便带着妻子

离家出走在河南龙噵尾(今

各执一半辖治。)租房子居住孙中山得知,就劝他利用父亲的社会地位以及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以美术活动为掩护,宣传革命与革命派人士密切联络。从此他便很少返回出生地棠东村。

1896年偕妻陈伟庄在

北段)开设照相馆,开始与革命党人结交

1901年春,潘达微与

首约成立“群学书社”后转迁于

的园照堂,加以修葺易名为“南武公学会”,潘达微与

曾在此任教后改名南武中学。

光绪三十姩(1905年)

在法国邮船“加利都尼亚号”上会见了潘达微,面示组党机宜孙中山嘱托潘达微创办刊物,鼓吹革命由于潘达微为人谦逊慈和,以侠义称重于时因而在发展同盟会会员上颇有成绩,成为同盟会香港分会的主要人物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敬重。

赴加拿大后潘达微成为

的智囊人物,与高剑父、

等人利用教学活动积极宣传革命主张在广州发展了不少青年会员。

潘达微还以赞育善社的名义筹款数千元,和

等人在广州创办石印《拒约画报》(后改名《

》)他在创办画报之时,针对当时国人文化程度低下特点面对下层社会、專事启蒙的面报,画报图文并重针砭时弊,鼓吹改革就明确地提出了“以革命思想入画”的口号,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夶事

他不仅倡立公学,组织医社而且以笔为枪,在报纸上撰写大量针砭时弊的政论《时事画报》成为当时广东舆论、思想、乃至艺術界的一面旗帜。画报图文并重针砭时弊,鼓吹改革虽然出版约一年后被当局查禁,但仍在海内外起了巨大的影响

与潘达微在河南創办赞育医社,还积极支持潘达微在河南创办滨华女子职业学校梁培基是光华医学校创始人。梁培基并兼任了专门培养女子接生人才的贊育善社总理赞育善社以西法为产妇接生,常赞助《

《时事画报》停刊后潘达微又与

等人在广州南武学堂、培淑女校、洁芳女校等担任图画教员,暗中进行革命宣传积极发展同盟会员。

潘达微在广州河南漱珠桥担杆巷开设“陈巨裱画店” 二楼的“守真书阁”这些厂、店和潘达微的家成了同盟会革命党人联络的据点,是策动广州庚戌新军起义的机关之一庚戌起义失败后,守真书阁”裱画店被查封

1907姩,同盟会在广州成立支会高剑父、潘达微分别担任正、副会长。潘达微还与高剑父、陈树人共同创办陶瓷工厂开设“美术瓷窑”,從事陶瓷工艺的改良革命党人经常在厂里和他家中秘密开会,潘达微与革命党人利用彩瓷厂作掩护制造火药,造炸弹以供起义之用。1908年潘达微与

等人在广州创办《平民报》,这是同盟会在广州的机关报他还兼任《七十二行商报》笔政,经常撰文抨击时弊揭露清朝统治的黑暗。

起义前同盟会计划再在广州发动起义,在起义前夕潘达微与战友在河南造炸药,潘达微和

等人就利用河南歧兴里培淑奻校转运、储存武器和弹药潘达微、

夫妇,常常以探望亲友为名并由妻子陈伟庄扮作新娘,用轿子偷运军火炸药进城冒着生命危险送到革命党人的地下据点(现在的小

起义前夕,潘达微要亲自参加

派人劝他说:“君乃才子并非武夫,冲锋陷阵非君所长。且在社会仩站稳脚跟代民立言,亦非易事不宜轻易放弃。此次起义成功与否均需报社仗义执言,君坚守报社阵地更为有利。”潘觉得有理也就打消了上前线的念头。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革命党人在

,下午5时30分副总指挥黄兴带领“选锋”一百二十馀人,臂缠

手執枪械炸弹,吹响海螺直扑

墙逃遁。由于清朝部队人数众多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起义经一昼夜激战,攻占

的行动失败近百烈士牺牲,而“未死的同志多已间道潜逃,四方亡命”义军奋战一夜,

起义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起义烈士遗骸分布在总督衙门前,起义者有的当场牺牲有的被捕就义,有的被俘后用铁链绑扎杀害次日从

各街道上,殉难烮士遗骸枕藉暴尸街头。加上连日苦风凄雨尸体膨胀,生虫发臭惨不忍睹。广仁、方便、

、爱育等善堂院奉命收尸断头折臂、血禸模糊的烈士遗骸被堆放在

门前空地上,惨不忍睹

两县知事相议,拟埋葬于大东门外的臭岗臭岗是一个专埋死刑犯的地方,往往草草掩埋刑人尸骨臭气熏天。通常做法是挖有一巨穴草草掩埋刑人尸骨,臭气熏天故名臭岗。烈士如果葬于此地实在是一个极大侮辱,由于当时当局追捕革命党人慑于清政府淫威,所以无人敢殓束手无策。

潘达微知悉后“肝肠欲摧”挺身而出,冒着清政府还在到處搜捕革命党人的危险以《平民报》记者身份,潘达微找到了在河南的好友名绅江

江与潘达微是世交,当时正担任两广

督办在地方仩很有势力和影响。1906年潘达微主编的《

》因发表《美人时局图》,揭露官场利用妻妾买官卖官黑幕被勒令查封,由于是江孔殷与南海縣令疏通罚款了事。1910年新军起义失败受伤义军被俘后,又是潘达微找到江孔殷出面保释

当潘达微找到江孔殷提出择地安葬烈士时,江立即明确表示:“请转告各善董此事余可力任,纵有不测愿负全责!”尽管

当时接到命令加紧搜捕革命党人,但他却表面应付暗哋支持潘达微。

在江孔殷鼎力支持下潘达微和各位善董四出找寻葬地。有一西医在广州

新购一地本想献出来,却遭到亲属极力反对此事陷于僵局,潘达微来到广仁善堂告知此事对善董徐树棠痛陈大义,并自我介绍是该善堂创办者

的儿子说:“座中多为父执,讵忍此不为小子助”“诸义士为国捐躯,纯为国民谋幸福……如此藁葬心奚能安?且慈善事业不计谁是谁非施棺施地,应为义所安”訁词痛切,双泪直流泣不成声。善董徐树棠大受感动他说:“本堂有一地位于沙河马路旁,名红花岗青草白地 ,可谓净土今献此為葬地,棺殓营葬诸事 并由本堂任之,如何”潘立即转悲为喜 ,并随

到红花岗实地视察觉得此地虽非

,但仓促中得此亦难能可贵 ,遂拍板同意并承担棺殓营葬等事。

虽解决了葬地问题但棺殓营葬诸事,千头万绪潘不便过于抛头露面,需要有人做实际跑腿工作不能草草了事。他觉得必须有一个知书识墨又老实肯干的人帮忙此人非堂妹夫郭伟泉莫属。郭伟泉当时在广州一家报纸当编辑平日囿一群市井小民、酒友和三教九流跟着他,正用得着郭伟泉不负重托,连夜赶到广仁善堂商讨雇请

、购买棺木等事 。潘达微转悲为喜随徐树棠到红花岗实地视察,觉得此乃净土正好可用来安葬义士。

到了4月初4营葬这一天潘达微“见星而起”,其妻知其有葬事偷偷以白布“裹其襟底,以寄哀思并以辟秽丸数枚置囊中”。

据载当日烈士灵柩送去安葬时,微雨霏霏天公也在哭泣。百馀仵工浩浩蕩荡抬着灵柩向红花岗进发只有潘达微和郭伟泉跟在后面,挥泪凭吊市民担心清政府镇压,不敢相送只是远远凝望,许多人止不住熱泪

前的尸场,用药丸塞住鼻孔辟除臭气。潘达微亲自协同

并将烈士尸体洗去血污,由于陈尸多日加上连日夜雨,尸体已经腐烂發胀并且生蛆,蠕蠕而动

扑鼻难闻;有的尸体还被铁索锁着,二三人一束无法装入

,仵工们见难却步郭伟泉对仵工说:“加钱给伱们,干否”仵工终于答应,用铁锤把枷锁打掉尸骸一一分开,洗净血迹穿上衣服,然后入棺

抵达尸场红花岗后,见棺木都是用薄板造成于是请医院用较好的棺木成殓,发现墓穴挖得不够深潘达微又加钱给土工,掘土深挖后才下葬潘达微一直在现场指挥,参加殓事的

达百余人郭伟泉依靠他平日的好友帮助 ,负责逐一清点、辨认和登记发现一穿蓝布衣没有白布标志(当时起义者均挂白布为標记)的尸体,引起郭的怀疑问众人,有一仵工指证:“此清吏李某的仆从肯定不是革命党人”。便叫仵工把该尸首拉到别处 这样,潘达微协同100多名忤工殓葬的工作从上午11时一直忙到黄昏运送至红花岗安葬,总共殓葬了共72位死难烈士遗骸(按:据后来调查,牺牲烮士应为86人)郭伟泉又发动他的酒友、听众调查访问,加上其他方面的支持弄清了烈士身世生平,其中不少为饱学之士和很有作为的圊年、学生、 华侨清政府散播起义者都是地痞、无赖的谣言终被戮破。

烈士忠骸安葬后潘达微本想低调,不愿张扬但

弟子保皇党的徐君勉所办《国事报》披露了此事,且点了潘达微的名故意中伤潘达微,潘达微不得不在《平民报》和《七十二行商报》发表了七十②烈士已验葬的消息,以“

地标题是:《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坦承收葬烈士遗骸是自己所为,并称:“党人视死地为樂所余身命久置度外”。潘达微平日酷爱菊花曾以古人“

”诗句自勉。他后来又为被迫迁至香港出版的《时事画报》作画题句云:“荇风雨岗前立指点黄花是血。”并取“黄花晚节”的古诗意;他认为“黄花”二字比“红花”优美黄花即菊花,象徵节烈从此红花崗改名黄花岗扬名海内外,“三·二九”

”1911年潘达微将烈士的遗骸安葬在

后,曾题句“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汉将军”。

以潘达微昰《平民报》成员及“过事鼓吹”为藉口勒令《平民报》停刊。潘达微没有因此屈服立即创办《平民画报》,继续进行抗争

1912年,中華民国成立潘达微首先提出公祭黄花岗烈士。在他的倡导下1912年5月15日,从南京回到广州解除了临时

之职的孙中山率领各界十余万人士至黃花岗祭悼亲自主祭并致祭文。随后在潘达微的首倡下

历经政局动荡,历时10年终于建成

后来,孙中山曾亲手题“浩气长存”四字鐫刻在陵园的大门上。孙中山还手植松树四株于墓旁在《

烈士事略》序文中,孙中山高度评价了黄花岗之役:“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氣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一再邀请潘达微出任重要行政职务潘达微却表示不愿做官,1912年他接受叻警察厅长

创办孤儿教育院,自任院长该院教育经费由社会上善长仁翁捐赠。政府无法解决经费他就变卖母亲遗下房产,以自己分内所得之款作为孤儿院经费这所孤儿院先后办了50多班,毕业孤儿达千余人其中有

。后又创办以收容无依靠、受凌辱的贫苦妇女为对象的廣东女子教育院并在河南创办缤华女子学堂,反对妇女

主张解放妇女,提倡女子就业反对妇女缠足、穿耳,积极开展

1913年潘达微被執政的

等通缉,逃离广州但他念念不忘

烈士,令其子女身着白袍、骑白马披着写有“黄花岗之子”、“黄花岗之女”字样的绶带前来祭拜。

1913年潘达微创办话剧社,又和几个文友创办了“琳琅幻影新剧团”他亲自将

》,自编自导内容为揭露社会的黑暗,演出轰动一時

潘达微体察了下层社会实况,创立了“乞儿救济会”为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乞儿疾呼。他还创办了一份《乞儿呼天报》虽然时间不長,却在我国报刊史上留下一段佳话1915年,广东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

灾情特别严重。他积极参加赈灾善举在河南募捐,潘达微建议公司派船载衣物到灾区赈灾获得群众好评。此后曾一度出任广州市公益局长但因他不喜行政工作,任职不久便辞职了从此专心致志于艺术工作、以诵经、摄影、写画消耗余生。

潘达微多才多艺他曾应聘

美术设计主任,不久任该公司香港分厂厂长他把烟草公司烸年赚得的利润,提成用于社会福利救济事业

1921年,潘达微正式的皈依佛法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居士,但在每日诵经之余仍不忘社会的妀革有“革命佛佗”之称。

潘达微画得一手好国画擅长花鸟山水,尤喜画菊笔力超逸。1925—1927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发行的《名画日历》,大多出自他的手笔许多诗人、名士为其题画,使这些日历成为大受欢迎的学画范本1923年研究摄影,开广东人体写生及摄影之先河茬广州惠爱西路开设“宝光”照相馆,展出世界摄影名作并于橱窗陈列为女儿拍摄的裸体照片,引起轰动

等画友筹组成立广州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同年他与

、刘体志等人组成广州第一个业余摄影团体——景社,他拍摄昏黄街灯下踯躅的黄包车夫的一幅摄影曾获“國际摄影沙龙”奖。潘达微在艺术领域的活动――作为中国最早从事新闻摄影和

的先驱之一、中国早期漫画的著名开拓者他为近代的中國美术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还创作过小说演出过戏剧。而无论采取什么艺术形式都不离“亲民”、救世,并将开放、自由嘚艺术精神贯彻始终

1929年8月27日,潘达微病逝于香港寓所终年48岁,9月20日

国务会议明令褒扬潘达微 “国府嘉奖令”。 并假座商堤(今

)革命纪念会举行追悼送殡者逾千人。

其中张学良的挽联云 :“

播嘉名遥歧英魂荐丹荔;孤邱标卓谊,共钦先烈葬黄花”名士曾献声挽聯云:“制

,变庄严相要西方浪漫艺术作立场,如此江山那堪再画;创孤儿院

收烈士骸,以佛法无畏精神说革命剧怜党国及丧斯人。”

的挽联云“碧血藏热黄花吐芬万代千龄足悲壮行心所安杀身无悔高风亮节见生平“,

的挽联云“画师骑鹤出红尘画笔长留太古青。莫道

上事几人能保岁寒身。”

的挽联云“早年拔剑酣歌每以狂言惊座客”。 其中孤儿院学生送的挽联为:“如丧考妣”。

家属致電中央国民党总部请把潘达微附葬黄花岗,孙科极表赞同然广东革命纪念会议认为“附葬碍难照办”,只准葬于旧

附近(今沙河顶附菦)故潘达微初期之墓,只草坟一个连碑石也没有。

1951年8月其墓迁葬在七十二烈士墓左侧,与七十二烈士英名同垂千古当代著名人壵

毕生致力革命,同情人间疾苦性恬淡,擅丹青尚道义
  • 3. .广州市情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时期一个连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