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三任总统 还有人记得《方托马斯》吗

方托马斯的反击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方托马斯的反击
《方托马斯的反击》主要讲述犯罪天才方托马斯的死对头瑞夫警长一直希望抓他归案。为了给警长一个下马威,方托马斯绑架了科学家马尔尚。记者方尔多和未婚妻艾莱娜报道了此事。罗马科学大会即将召开,为了防止方托马斯前来捣乱,瑞夫警长率领手下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搜捕行动。在列车上,方托马斯依靠出众的易容术,不但躲过了这些追查自己的耳目,而且还戏弄了瑞夫警长。科学大会如期召开,记者方多尔认为方托马斯这次前来是为勒菲夫教授而来,因为后者跟马尔尚可以共同完成秘密武器的研制,于是方多尔也扮作勒菲夫,引诱方托马斯上
《方托马斯的反击》主要讲述犯罪天才方托马斯的死对头瑞夫警长一直希望抓他归案。为了给警长一个下马威,方托马斯绑架了科学家马尔尚。记者方尔多和未婚妻艾莱娜报道了此事。罗马科学大会即将召开,为了防止方托马斯前来捣乱,瑞夫警长率领手下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搜捕行动。在列车上,方托马斯依靠出众的易容术,不但躲过了这些追查自己的耳目,而且还戏弄了瑞夫警长。科学大会如期召开,记者方多尔认为方托马斯这次前来是为勒菲夫教授而来,因为后者跟马尔尚可以共同完成秘密武器的研制,于是方多尔也扮作勒菲夫,引诱方托马斯上钩,但没成想,他们都中了方托马斯的计中计。本片是根据法国作家和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系列电影作品,为电影方托马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1965年上映。
方托马斯的反击基本信息
方托马斯的反击 (1965)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单声道
级别:UK:U / Finland:K-16 / Spain:T / West Germany:12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方托马斯的反击电影剧情
差不多一年来,
“千面人”方托马斯给民众造成的恐惧像阴霾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在法国民众几乎绝望的时候,瑞夫警长挺身而出,以他那矮小的身躯,应对方托马斯随时都有可能带来的灾难,如同当年的波巴马、圣女贞德冲锋陷阵。为表彰瑞夫警长在追击方托马斯的较量中所作出杰出贡献,总统授予瑞夫警长骑士荣誉勋章。
瑞夫警长慷慨激昂地做着获奖感言,工作人员给瑞夫警长送来一封信。信是方托马斯写的,方托马斯对瑞夫警长获得骑士勋章表示祝贺。在信的反面,方托马斯挑衅地留下:“后会有期”几个字。方托马斯的挑衅决非说说而已。就在瑞夫警长的胸前佩上骑士勋章的当天,方托马斯袭击了位于市郊的科研中心,绑架了著名科学家马尔尚。
黎明报社记者方多尔和未婚妻埃莱娜,第一时间对科研中心遭方托马斯袭击事件进行报道。方多尔的报道遭到瑞夫警长的抨击,瑞夫警长指责方多尔是在炒作方托马斯,借机扩大黎明报社的发行量。瑞夫警长在电视讲话中对方多尔的抨击,以电视画面里方托马斯的突然出现而告停止。一切来的那么突然,突然得容不下瑞夫有半点的置疑。
方托马斯的再度出现,
令总统授予瑞夫警长骑士勋章一事大跌眼睛。总统大动肝火,瑞夫警长立下军令状,誓将方托马斯捉拿归案不可。瑞夫为缉拿方托马斯做着紧锣密鼓地部署,黎明报社方多尔记者突发奇想:既然方托马斯研制的秘密武器非马尚尔和勒菲夫教授共同完成不行,那么方托马斯必然还会绑架勒菲夫。如果有人假扮勒菲夫,方托马斯岂不是自投罗网?方多尔决定假扮勒菲夫参加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科学大会,借机引诱方托马斯露面。方多尔依计而行,带着埃莱娜姐弟俩前往罗马。方多尔在罗马科学大会上的答记者问,令电视机前真正的勒菲夫大为光火。勒菲夫决定亲赴罗马,没想到将罗马科学大会搅乱成一锅粥,因为方托马斯也以勒菲夫的面目出现在科学大会上。
罗马科学大会上同时出现三个勒菲夫教授,由此引发的误会和破坏是可想而知。一场妙趣横生的、真假勒菲夫鉴别案结束后,缉拿方托马斯的行动成了一行人的终极目标。化险为夷的瑞夫和方多尔开始追击方托马斯。正如总统所言,从陆地到天空,瑞夫为缉拿方托马斯是不畏艰险。遗憾的是,瑞夫警长空有一腔热血,方托马斯又一次成功逃脱。
方托马斯的反击演职员表
方托马斯的反击演员表
Commissaire Juve
麦琳娜·德蒙吉奥
Fant?mas / Fandor / Professeur Lefèvre
Jacques Dynam
Le rédacteur du 'Point du Jour'
Professeur Marchard
Inspecteur
Christian Toma
Un inspecteur
Michel Dupleix
Le ministre
Le président de l'Assemblée
Le garde de Fant?mas
Homme de main
Dominique Zardi
L'agent de police ferroviaire
Le surveillant de l'institut
Le directeur de la clinique psychiatrique
Le professeur suisse
Un homme de Fant?mas
Le faux huissier
Un homme de Fant?mas
Un homme de Fant?mas
André Cagnard
Le professeur canadien
Arturo Dominici
L'homme hypnotisé
Un inspecteur
Antoine Marin
Un inspecteur
Bob Lerick
L'homme de Fant?mas
Pierre Palfray
Le serveur du wagon-restaurant
Albert Daumergue
Gérard Moisan
L'inspecteur en retard
Un inspecteur
方托马斯的反击职员表
Paul Cadéac、
Pierre Souvestre、Marcel Allain
安德里·胡尼贝勒、哈罗恩·塔兹菲
副导演(助理)
、、Jean-Pierre Desagnat、、Patrick Saglio
Raymond Pierre Lemoigne
(参考资料)
方托马斯的反击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法国 France 日
意大利 Italy 日
芬兰 Finland 日
西德 West Germany 日
冰岛 Iceland 日
东德 East Germany 日......(TV premiere)
方托马斯的反击幕后花絮
《方托马斯的反击》是方托马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本片是《虎口脱险》中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的又一部喜剧作品,影片更邀请到法国著名影星让·马莱分身扮演记者“亨瑞”和千面大盗“方托马斯”。
影片将惊悚、悬念、动作和喜剧融于一体,凭借原创小说的名声和几位主演的精彩表现,将“方托马斯”高明的易容术、诡异的行踪和难辩的身份,活脱脱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让观众大呼过瘾意犹未尽。
方托马斯的反击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1、P.A.C. [法国]
2、Story Film
3、Société Nouvelle des ?tablissements Gaumont (SNEG) [法国]
4、Da Ma Produzione [意大利]
5、Victory Film [法国]
发行公司:
1、Sherlock Home Video [西班牙] (2005) (Spain) (DVD)
2、Compton Film Distributors [英国] (UK)
3、Gaumont-France Distribution (1965) (France) (theatrical)
这里空空如也,等待你来评论!
.imdb[引用日期]
.时光网[引用日期]
.时光网[引用日期]
.时光网[引用日期]
.时光网[引用日期]
.时光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p&叙利亚不幸沦为了大国角力的棋盘,未来叙利亚,它的核心利益,就是活着,顺便祈祷俄罗斯别抛弃它。阿萨德政权,也已经名存实亡。除此之外,叙利亚人民,不能奢望更多的事。&/p&&p&&b&作者:白云先生&/b&&/p&&p&&b&链接:&/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daox.com/p/42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 至道学宫&/a&&/p&&p&&b&来源:至道学宫&/b&&/p&&p&&b&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b&&/p&&blockquote&&b&一、叙利亚战争,是一场微型世界大战&/b&&br&打完越南之后,一晃过去了三十多年,中国再无对外战争。战争的硝烟,甚至已经从人们的记忆里完全消散。甚至,人们的潜意识里,对战争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概念。因为我们和平的太久了。&br&&br&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和平,从来都不是历史的常态,相反,它是一种很稀罕的奢侈品。冲突和战争,才是历史的常态。如果我们认为,和平是天经地义的事,是稀松平常的事,那么我们的子孙,他们的生存就会很危险。&br&&br&最近这几年,世界上十分热闹,战乱此起彼伏,一个整体和平的世界,正在渐行渐远,一个即将被战争的洪流席卷的世界,正在向我们走来。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那么下一次世界大战会爆发吗?实际上,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它已经在叙利亚打响。发生在叙利亚的战争,已经由内战,转变为大国进行战争博弈的微型世界大战。&br&&br&为什么是叙利亚?势如破竹的阿拉伯之春,为什么在叙利亚停住了,并且会演变成一场微型世界大战呢。&br&&br&叙利亚战争之于美国,正好比阿富汗战争之于苏联。这两场战争,让世界史上最近的两个帝国由盛转衰,由攻转守。为什么苏联的扩张会在阿富汗戛然而止呢,为什么美国的民主革命的攻势,会在叙利亚戛然而止呢。因为阿富汗和叙利亚,都处于大国势力的交界带,和文明的断裂带。&br&&br&当苏联扩张到阿富汗时,它扩张的触角,碰到了中国的地缘边界,碰到了美国的地缘边界,碰到了印度的地缘边界,也碰到了伊朗的地缘边界。于是在巨大的扩张阻力面前,苏联钝兵挫锐,弄了个灰头土脸,国运也败了个精光,偌大的帝国,没多久便土崩瓦解。&br&&br&历史再一次重演,当美国的民主革命,扩张到叙利亚时,美国的扩张触角,碰到了俄罗斯,土耳其,库尔德人,伊朗,以色列,以及站在伊朗背后的中国地缘利益的交界带。同时,也碰到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的断裂带,以及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宗派势力断裂带。这样的巨大阻力,让美国民主革命的脚步停了下来,阿富汗战争让苏联钝兵挫锐,折戟沉沙。今天,叙利亚战争,带给美国的,同样也将会是一个折戟沉沙的悲剧下场和国运转折点。&br&&br&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会在叙利亚。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为什么会发生在现在?&br&&br&天下治乱周期,在中国历史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全球化的世界,那么治乱周期,会表现为一个全球现象。美国人统治地球,一直在向全世界人民宣扬一种福音书政治鸡汤,说什么民主政体可以自我纠错,可以规避治乱周期,这都是胡说八道。&br&&br&因为治乱周期,和采用什么体制,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主要的和两个因素相关性比较强。一个是社会财富出现严重的兼并。二是资源的扩张跟不上人口的扩张,为了生存,那么这个民族要么向外扩张,要么向内坍塌。这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大崩溃。当这两个条件都同时发生时,社会秩序就会崩溃,天下就会大乱。伊斯兰世界,刚好同时遇到了社会阶级严重分化,和人口大扩张两件事,叙利亚也是如此。&br&&br&全球性的财富严重兼并现象,在《21世纪的资本论》一书中,已经进行过论证和叙述。人口的扩张,主要表现为非洲、印度和中东地区。印度因为存在种姓制度这种精神统治法宝,印度人民,宁愿饿死和自杀,都不想造反。所以印度不是一个由正常人类所建立的国家。非洲人,大部分还处于一种原生态的生存模式中,只要有食物,他们也不会造反。所以,美国制药公司,一方面给非洲人民提供食物,另一方面,让非洲人给他们试病毒和试药。&br&&br&于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失业的年轻人太多,所导致的社会秩序崩溃问题,集中的体现在了中东地区。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家,都是由于社会矛盾激化,被美国趁风点火,通过阿拉伯之春,轻轻松松就颠覆了他们的国家。&br&&br&美国的民主革命,先是通过颜色革命,颠覆了中亚和前苏联地区国家。然后又通过阿拉伯之春,颠覆了中东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革命形势呈现了一派喜人的景象。按照既定的路线图,颠覆叙利亚,然后拔掉伊朗这个钉子,再对俄罗斯进行围堵,肢解俄罗斯,最终对中国形成合围并颠覆中国,全球民主革命,这样就能获得最终的全面胜利。&br&&br&然而,这种浪漫又冒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挟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强弩之末,遇到了全球反霸权联盟的挥戈一击,几方面的力量纠缠在一起,就在叙利亚形成了鏖战和僵局态势。随着战争的进展,参战的各方,以叙利亚为棋盘把战局推到了更加错综复杂的地步,使得中东的局势,变得更加的残酷,长久和煎熬。&br&&br&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这场群雄逐鹿一般的大混战里,参战各方到底都在唱着什么戏。&br&&br&&b&二、中东这盘棋,诸多参与者的利益纠葛&/b&&br&&br&美国:美国在中东的核心利益,第一是控制石油贸易的货币结算权,这是美元霸权的根基。第二是控制世界巴尔干地区,这是海权国家,控制欧亚大陆的根基。所谓世界巴尔干地区,是西至地中海,东到印度洋,北到黑海和里海,南到亚丁湾,这一大片连接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中间地带。&br&&br&当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这一地区,所以就控制了东西方之间陆地上的商路交通线。逼迫西方人,不得不进行大航海,去开辟新航道。现在对于美国来说,它依然是这个逻辑。只要东西方的陆路通道一旦畅通,那么海权国家就会被彻底抛弃。所以,控制世界巴尔干地区,是美国以海权帝国,挟制整个欧亚大陆关键中的关键。&br&&br&为了捍卫这一核心利益,美国的中东战略,上策是控制整个中东。按照既定的路线图,一路强拆下去,输出民主革命。中策是,如果输出民主革命受阻,就会转而寻求均势策略和制衡。和伊朗签署核协议,向俄罗斯发出和解信号,都是这一策略的表现。美国的下策是,完全退出中东,回归孤立主义,不在管理世界,也不再关心世界,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br&&br&美国在叙利亚的策略,最优选项是推翻阿萨德政权,扶植亲美傀儡政权。次优选项,如果叙利亚久攻不下,美国和俄罗斯做一次豪赌,西方抛弃乌克兰,换俄罗斯抛弃叙利亚。最差的选项,是做搅屎棍,继续扶植恐怖分子,把整个中东弄的越来越乱。&br&&br&俄罗斯:俄罗斯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是捍卫叙利亚亲俄政权,保住自己的地缘政治地盘。如果失去了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那么俄罗斯海军,就会彻底退出地中海。唯一的一个战略支点,也要失去了。所以,失去乌克兰,俄罗斯会变成一个实质上的亚洲国家,失去叙利亚,俄罗斯会变成一个实质上的内陆国。&br&&br&在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观里面,战略缓冲区,比什么都重要。俄罗斯不能忍受周边存在敌对国家。如果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变成俄罗斯的敌对国家,那么俄罗斯就无险可守,彻底失去了卧榻之侧的缓冲地。&br&&br&现在的问题在于,俄罗斯有没有力量,同时守住乌克兰和叙利亚。俄罗斯的上策,是同时固守乌克兰和叙利亚。俄罗斯的中策,是拿叙利亚交换乌克兰。如果叙利亚和乌克兰都守不住,那么俄罗斯要么打核战争,要么整个国家陷入崩溃。&br&&br&中国:中国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最现实和最直接的,是石油贸易安全。因为中国是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如果中东一直战乱,做生意肯定是要受影响的。中国在中东的中期核心利益,是武器换石油,中东国家出人,中国出武器,组成反美反霸权准军事联盟。中国在中东的远期核心利益是,通过扶植伊朗,来控制整个中东,进而挺近欧洲,打通欧亚大陆的陆路贸易通道。&br&&br&中国的上策,是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形成一条什叶派之弧,在这个基础之上,出钱给俄罗斯,出武器给伊朗,在叙利亚战场上,形成反美同盟。彻底粉碎恐怖主义势力,伊朗事实吞并伊拉克,向前推进和叙利亚连成一体,直面以色列,并把美国的势力从中东彻底驱逐出去。&br&&br&中国的中策,是持久战。把美国拖入持久战的泥潭和深渊,因为美国没有能力同时打赢两场区域战争,只要中东这边美国无法脱身,那么中国的正面,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就不会爆发冲突,中国的家门口,就能保持安静。&br&&br&真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下策是给伊朗核武器,美国敢给沙特核武器吗,它显然是不敢的。让以色列和伊朗打核战争,以色列那点人口,不够拼的。伊朗死600万人,还剩7000多万人口,以色列死600万人,整个国家的人都要死光了。&br&&br&叙利亚:不幸沦为了大国角力的棋盘,叙利亚,它的核心利益,就是活着,顺便祈祷俄罗斯别抛弃它。阿萨德政权,也已经名存实亡。除此之外,叙利亚人民,不能奢望更多的事。&br&&br&欧洲:对欧洲来说,如果美国由盛转衰,由攻转守,如果之前俄罗斯失去的战略缓冲区,又失而复得,当俄罗斯再次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时,当土耳其对给西方人当看门狗,已经丧失兴趣时,当俄罗斯的野心投向地中海时,谁来保卫欧洲?&br&&br&欧洲的核心利益是区域安全。如果失去中东,洞门大开的欧洲,同时面对俄罗斯和伊斯兰的扩张,老朽的行将就木的欧洲,将面临着一场恶梦。&br&&br&在这场恶梦即将到来之前,美国人一抹屁股跑了,那么谁能保护欧洲?谁是欧洲的朋友,谁又是欧洲的敌人呢?让欧洲人团结起来,自己保护自己,恐怕并不是很现实。因为欧洲,已经在不可避免的碎片化,一个破碎的欧洲,根本就无法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br&&br&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风暴,一个老迈的,腐朽的,破碎的,迷茫的欧洲,恐怕还要迷茫的更久。&br&&br&伊朗:伊朗在中东的核心利益,首先是生存。这就要求伊朗,必须把反美把霸权斗争,进行到底。其次,伊朗在中东地区的第二核心利益,是图强。作为少数派的什叶派,要想在群狼环视的逊尼派的仇视中活下来,那么又必须得变得越来越强大才行。所以,伊朗必然的要寻求成为区域强国。&br&&br&要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要想活下来,并且变成强国,那么伊朗必然的就要在反美,反以色列,反逊尼派联盟,反恐怖主义,这几条路上,背靠着中俄,一路狂飙下去。&br&&br&土耳其:土耳其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是,打击库尔德人分裂势力。随着叙利亚战争战局的推演,土耳其的地位,变得越来越微妙。美国想让土耳其出面,和俄罗斯对子,土耳其不干。这么以来,西方不再视土耳其为自己人。俄罗斯,和土耳其历史上是世仇,即便现在有什么利益交易,那也都是暂时的,俄罗斯自然也不会视土耳其是自己人。&br&&br&伊朗为首的什叶派,沙特为首的逊尼派,也都不会视土耳其为自己人。整个伊斯兰世界,都认为土耳其是西方的狗,是伊斯兰世界里的叛徒。土耳其为了自己的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而战,所以它也要参战,为自己打出来一点缓冲区。无论库尔德人,伊朗人,还是ISIS,还是俄罗斯人,占领了叙利亚,对于土耳其来说,都是严重的威胁。所以,土耳其也图谋翻阿萨德政权,自己好能掌控得住叙利亚的部分领土。&br&&br&在叙利亚战争这场大混战中,土耳其越来越失去自己的位置感和身份感。它比欧洲人还迷茫。为了能活得更好,土耳其只能避免自己做出头鸟,在大国之间做投机交易。&br&&br&沙特:沙特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是,控制石油输出组织。第二核心利益是,要打击伊朗。看到伊朗这个波斯人国家,在阿拉伯人的地盘上纵横驰骋,沙特心里像被刀割了一样难受。俄罗斯和土耳其,有多么的不共戴天,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历史上,就同样有多么的不共戴天,都是世仇。&br&&br&沙特有钱,武器也不差,和伊朗相比,沙特致命的短板是人口太少。所以沙特提出,让人口比较多的逊尼派国家,埃及人,和巴基斯坦人,出来当炮灰打伊朗,它自己出钱。不过,巴基斯坦和埃及,都拒绝了沙特。这就难办了,谁来充当打伊朗的炮灰呢,如果没有炮灰站出来,那么逊尼派联盟,就没有实质上的意义。&br&&br&随着伊朗越来越强大,说不定沙特哪天憋不住,就会捋袖子自己上,自己当炮灰和伊朗打。那样,整个叙利亚战争,就全面升级了。&br&&br&ISIS:本来和美国是盟友关系。连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都看出来了,ISIS全是西方的一个阴谋。ISIS和美国之间,是人民内部矛盾。美国是怎么惹毛这群丧尸部队的呢。原因有两个,第一,美国推翻了在伊拉克属于少数派的逊尼派政权,把伊拉克变成了一个什叶派政权的国家。这得罪了ISIS一次。&br&&br&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拒绝支持叙利亚境内的逊尼派反政府武装,这得罪了ISIS第二次。因为逊尼派在伊斯兰社会里,占90%左右的绝对多数,所以出于制衡的考量,美国不想让逊尼派连成一片,并趋于一体化。于是,ISIS顿时觉得逊尼派被美国人背叛了,被欺负了,心里好委屈,便提出了一个概念,说他们是全世界受苦受难的逊尼派穆斯林的保护人。&br&&br&如此一来,ISIS和沙特,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逊尼派,出现了三杆大旗,一个是沙特,一个是土耳其,一个是ISIS。之所以彻底消灭ISIS如此之难,是因为这个组织,有着相当庞大的群众基础。那些绝望的人,他们不会听沙特的,也不会听土耳其的,他们会选择效忠ISIS。因为,无论是沙特,还是土耳其,都没有在为这些绝望的人战斗。&br&&br&ISIS有多疯狂呢,它是历史上,第一个同时得罪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恐怖主义武装力量。ISIS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是,见人就啃,见人就杀,以极端的原教旨主义力量,以恐怖的力量,重新在中东获得地区主导权。&br&&br&库尔德人:库尔德人,在中东是仅次于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的第四大民族。从人口规模上看,它是一只不容小觑的力量。只要给他们枪,在中东这个人肉磨坊一般的战场上,人多就意味着力量大。&br&&br&库尔德人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是,3000万库尔德人,要建立独立的国家。而库尔德人有将近一半,生活在土耳其。如果库尔德人要独立,那么土耳其这个国家就得大分裂。所以,土耳其人,是库尔德人的仇敌。&br&&br&在ISIS眼里,库尔德人,都是应该烧死的异端,而库尔德人看ISIS,这群丧尸也太可怕了。所以,这两伙人,基本上是势同水火,不共戴天。美国先弄出来了个ISIS,发现ISIS变异,便又扶植库尔德人打ISIS。&br&&br&扶植库尔德人,这对于土耳其来说,简直是要了老命。于是在土耳其看来,美国人背叛了自己。背叛自己在先,又想拿土耳其当炮灰,跟俄罗斯对子。埃尔多安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这么一犹疑,导致美国动了杀心,打算除掉埃尔多安,换一个更听话的傀儡。&br&&br&在俄罗斯的通风报信下,埃尔多安躲过一劫。于是便公开与美国闹别扭,闹分裂。一旦等中东开启人肉磨坊模式,那么争取几千万库尔德人的支持,会变得很重要。这也是土耳其最害怕的一幕。&br&&br&以色列:以色列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是守住犹太人的老巢。以前以色列面对阿拉伯人的联合攻击,表现的像个小霸王一样,那是因为,那时候中东只有美国一手遮天,拉了偏架,所以以色列才会像大人打小孩那样,欺负整个阿拉伯国家联盟。&br&&br&现在不一样了,随着中俄入局,美国一手遮天的中东局面结束了,在新的大国博弈中,以色列恐怕很难再像以前那样优秀。在人肉磨坊模式下,以色列那点人口,根本经不住消耗。&br&&br&以色列曾经的武器优势,在中俄的武器输出面前,也会当然无存。如果中俄伊拿下叙利亚,再把伊拉克拿下来,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建立完整的防空体系,那么以色列就很难在轻易获得制空权。没有制空权,那么就得被迫卷入人肉磨坊模式。那点人口,很快就会被打光。&br&&br&长远看,以色列难逃亡国的命运。犹太人保不住他们的老巢,以后怕是又要继续流浪了。以色列亡国之后,不再有犹太人所掌控的舆论和媒体继续神话吹捧他们,犹太人这么多年所做的坏事,就会被抖出来。在全球新一轮的反犹主义浪潮下,犹太人这个民族,等着他们的,也许会是一场恶梦。这样的恶梦,它们已经做了几千年了。&br&&br&&b&三、当美国不再负责世界秩序,重新洗牌的时候到了&/b&&br&&br&经过前面两部分的分析,我们大致勾勒出了叙利亚战争,这场微型世界大战的大线条,大框架,和大画面。就像一部电影一样,我们交代了故事,交代了人物,还需要交代它的大时代,大背景。&br&&br&这个大背景,就是美国输出民主革命遭遇失败,不得不转向战略收缩。就像动物世界一样,老虎走了,老虎之前生活的地盘,就会被狗熊占领。总之,大自然从不浪费,就像人类从不浪费权力那样。&br&&br&只要美国转入战略撤退,那么必然的,美国战略退却后,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就得有新的权力占据它。这一幕,跟中国历史上,周天子式微,天下诸侯争霸也是一样的现象。&br&&br&在撤退之前,美国必然得进行善后安排,安排好了才能走。美国希望,它走了之后,自己本土,安全能得到保障,欧洲的安全能得到保障,以色列的安全能得到保障。&br&&br&美国本土的安全,这是没问题的。显然,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不会去进犯美国本土。如果中俄不会这么做,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就更不值得美国顾虑了。那欧洲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吗?未必。&br&&br&特朗普打算跟俄罗斯谈判,进行的就是这样一场豪赌。曾经,美苏两霸,在瓜分世界上,也达成过协议和默契。但是呢,斯大林的手一直都不老实,总是偷偷摸摸的在欧洲和中东搞小动作。丘吉尔被斯大林摸的肝胆俱裂,大声疾呼抓色狼,发表了铁幕言说,美国人过来英雄救美,这才引发了冷战。&br&&br&这说明什么,在机会和野心面前,俄罗斯人达成的默契和协议,也许根本就靠不住。今天,这一幕又重演了,特朗普想跟普京再达成新的协议,但是美国统治集团的建制派,是不同意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俄罗斯人。万一美国人走了之后,普京像斯大林那样,到处摸人大腿怎么办?&br&&br&这种分歧,导致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如果美俄真的达成了协议,但是由于缺乏制约普京的手段,普京无视协议,肆意扩张,那么特朗普的幻想,就变成了镜花水月。到了那一步,美国人估计会一口咬定特朗普是美国间谍。&br&&br&事实上,美国要和俄罗斯达成协议,而美国一旦撤出,同时又缺乏制约普京的有效手段,那么,普京到处伸手,几乎是肯定的。美国人真走了,拿什么制约普京呢,的确没什么办法。&br&&br&欧洲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以色列呢?更难。那么点鼻屎大的地方,既没有资源,也缺乏战备物资,如果大国之间,放开手打代理人战争,以色列肯定保不住。&br&&br&谁来保护以色列?所以特朗普是比较焦虑的。长远看,伊朗对以色列的威胁是最大的。所以,特朗普要撕毁伊核协议,打算联合一切力量,去攻打ISIS。其实就是担心伊拉克落入伊朗之手。因为一旦伊朗控制了伊拉克,那么以色列离被从地图上抹掉,也不远了。&br&&br&中美俄欧,联手打击共同的敌人恐怖主义,这是个幌子。只是桌面上给人看的冠冕堂皇的场面话。实际上,就是抢地盘,重新划界。&br&&br&往后看,在中东这片土地上,国界线已经丧失了意义,继伊拉克和叙利亚实质上亡国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会被抹掉。国际法,即将名存实亡。进一步从中东到整个世界,都将变成一片丛林,秩序消亡,人肉磨坊才是正义。&br&&br&在这种惨淡的世界图景面前,特朗普嗅出了危险,谁来保护美国,谁来保护欧洲,谁来保护以色列。面对这几个问题,特朗普给出了答案,只有白人老爷爷才能保护美欧和以色列。于是他组成了军政府,和白人老爷爷内阁。&br&&br&既然中俄不会威胁美国本土,那么真正能够危险美国本土的,是墨西哥非法移民,他们会用子宫和高生育率,把美国变成墨西哥的一部分。为了保护美国本土,特朗普提出要建墙,来隔离墨西哥人。&br&&br&为了保护欧洲,他打算和俄罗斯豪赌一把。赌普京不会像斯大林那么色胆包天到处瞎摸。如何保护以色列呢,所以他的矛头直指伊朗。而伊朗的背后,站着的是中国。于是,特朗普又把矛头对准中国,打算用东亚和东南亚的利益做筹码,和中国谈判。&br&&br&美国会保护日本韩国菲律宾他们吗,自然是不会的。这些国家,对于美国来说都是外人。都是可以随便牺牲的棋子,它们在美国战略全局上的地位,级别和土耳其差不多。关键时候,要么是棋子,要么是猎犬。抛弃了,出卖了它们一点都不会有罪恶感。&br&&br&力不从心的建制派,输出民主革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美国何去何从的时候,新罗马天降伟人,床破带着凯撒的光环降临了。拉着一群白人老爷爷打算让美国再次伟大。从历史节点上看,新罗马美国,的确到了要出现一个凯撒的时候了,不过从特朗普的谋略和格局看,他离凯撒,中间还差着一百个拿破仑,或者两百个希特勒。&br&&br&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美国的衰落。在国家面临重大转折点的时候,只能靠一群老爷爷出面来收拾场面。再看美国的战略家呢,犹太人基辛格都九十岁的人了,还在抛头露面奔走斡旋。这都说明一个问题:美国没人了。即便这群老爷爷,能顶住一局,甚至扳回一局,那下一局呢?&br&&br&按照美国战略家们的构想,美国战略收缩之后,未来的世界秩序,应该是一个大国共治格局。美国人所提出的,中美俄三分天下的大三角理论,认为可以保持基本和平,制定新雅尔塔秩序和拟定新的边界。&br&&br&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因为现实的问题是,中美俄重新瓜分世界,用比较文明的说法,是共同治理世界,各占各的势力范围,那三个大国的势力范围,各自的边界在哪里呢?&br&&br&并且,这边界由什么来确立呢。靠协议真管用的话,那希特勒就不会进攻苏联了。可见,国际协议最终还是由力量来确立,而不是由谈判桌上的外交约定来确立。力量靠什么来体现呢,只能靠军备竞赛来体现,靠武装冲突来体现。&br&&br&&b&四、冲突,再冲突,直到新的秩序建立为止&/b&&br&&br&美国退缩的边界,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美国其他的盟友和势力范围都可以出卖掉。它最终退缩的边界,容忍度的底线,就是美国本土,欧洲和以色列。&br&&br&俄罗斯扩张的边界,如果美国退出中东和东欧,那么俄罗斯扩张的边界,应该是要恢复到前苏联时期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美国和欧洲选择了绥靖。俄罗斯加入叙利亚战局,美国连在叙利亚划个禁飞区都不敢。如果一下步,俄罗斯吞并了整个乌克兰呢?欧洲怎么办,如果俄罗斯越过乌克兰继续向西,欧洲又该怎么办?到了那天,欧洲人又要恐惧的睡不着了。&br&&br&中国扩张的边界,东亚和东南亚,是历史上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属于家门口的地盘。有个问题是,如果中国在东南亚方向上的扩张,达到了澳大利亚,那么美国怎么应对?在西的方向,中国势必要通过巴基斯坦和伊朗作为桥梁,来挺进欧洲,如果中国所扶植的伊朗,控制了中东,那么美国又将如何应对?&br&&br&欧洲防御的边界,原本地中海防御靠土耳其,现在美欧指望土耳其冲在前面和俄罗斯同归于尽,这把土耳其吓跑了。美欧的做法,很像是国民党军队,一交火,军官马上喊,兄弟们,给我上,而不是说跟我上。炮火别人做,军功自己落。这样的做法,队伍肯定会散的。无论是土耳其还是日本,让他们作为主导者冲在前面和中俄拼命,他们都会叛变美国。除非美国冲在前面,这群小弟跟在后面做帮手,这队伍才好维持下去。&br&&br&地中海方向的防线沦陷,东欧方向,如果俄罗斯拿回乌克兰,这势必会引发东欧诸国的哗变,纷纷倒向俄罗斯。这样以来,东欧方向的防御缓冲区,也会丧失。在北欧方向,波罗的海三国,根本就形同虚设。&br&&br&中东各势力的边界,从最新的叙利亚战况看,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国趋于达成叙利亚和平协议。这样以来,等于美国,沙特,ISIS,西方所支持的叙利亚叛军,都被晾在了一边。所以,三国防长会议刚开完,第二天,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就被恐怖分子刺杀。而且,恐怖分子,还被当场灭了口。&br&&br&刺杀俄罗斯大使的幕后黑手,嫌疑对象,拿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因为站在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对立面的,是叙利亚叛军,是ISIS,是沙特,是美国,是以色列。黑手显然跑不出这个范围。&br&&br&对于土耳其来说,他的利益边界,在于固守本土,打击库尔德人,避免被库尔德人分裂土耳其。对于统一伊斯兰世界,暂时看,土耳其似乎并没有这样的雄心。因为一旦他露出这样的苗头,几个大国一起,撺掇下库尔德人闹分裂,埃苏丹的小心脏就要崩溃了。&br&&br&伊朗未来扩张的边界,应该是能控制伊拉克,并且控制叙利亚部分地区。能做到这样,基本上就算控制了中东的心脏。&br&&br&如果中东往这样的态势发展,往新的秩序,新的和平方向发展,我们觉得是好事,会乐见其成。但是有人看了,会十分难受的。他们自己不会出面,所以他们会继续鼓捣恐怖分子来出面,继续制造战争和死亡。&br&&br&谁来消灭ISIS,谁来消灭恐怖主义?全世界合力打击恐怖主义,不过就是一句外交辞令。中东之所以会沦为人肉磨坊,是因为有一双手在推磨。只要这双推磨的手没有停下来,中东永远不可能出现和平。并且,战争只会越来越升级和扩大化。&br&&br&这双手是谁,想必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谁。能推动这个大磨的,除了美国没有其他国家。&br&&br&一寸山河一寸血,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利益边界,都是用鲜血划出来的。在这个大争之世,强权国家,可以在别的国家的国土上,开办人肉磨坊。让其他民族,为大国的利益去生去死。这个巨大的磨坊,不仅要在中东启动,同时也将要在各个文明断裂带启动,在被撕裂的地缘断裂带启动。&br&&br&一步一步,走向更激烈的冲突和对抗,走向更大范围的世界性大乱世。直到建立新的秩序为止,世界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br&&br&五、三战的策源地:中东,东亚,东南亚,东欧,被撕裂的地缘断裂带&br&&br&俄罗斯大使遇刺,英国报纸宣称,这是类似一战的导火索,刺杀斐迪南大公一般的事件。暗示,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美欧的军舰和战斗机,距离叙利亚也不远,如果叙利亚战争扩大化,恐怖主义被肃清,土耳其跟着俄罗斯跑了,沙特和以色列也不堪大用,那美欧能坐视看着俄罗斯主宰中东吗?&br&&br&如果看不下去,会不会赤膊上阵,直接和俄罗斯开战呢。从上次G20会议上普京跟奥巴马的死亡凝视看,美国统治集团内部,传统的看法认为,俄罗斯是不可以合作的,只能打压。因为它意味着切实的地缘威胁和风险。&br&&br&先是击落俄罗斯战斗机,再是刺杀俄罗斯大使。步步紧逼的战争测试,在测试俄罗斯的底线。尽管特朗普释放出了一些对俄友好的信号,西方和俄罗斯擦枪走火的风险,并非不存在。&br&&br&美国的统治集团,现在比较分裂,有时候看,也像是在演双簧,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就拿特朗普的美俄友好,联手制衡中国来说,这听上去,就像是一场双簧,既迷惑中国,也迷惑俄罗斯。因为美俄两国,既不存在共同的敌人,也不存在共同的利益,这根本就没法做朋友。&br&&br&在国际关系上,要成为真正的好朋友,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共同的敌人。就像当年反苏联,中美抱在一起一样。也比如,因为要制衡印度,所以中国和巴基斯坦就成为了好朋友。中国不是俄罗斯的敌人,所以美俄在对华战略上,不具备共同的敌人这种前提条件。同时,在涉华利益上,美俄也不具备共同的利益,甚至是相反的。&br&&br&其次,拥有共同的利益,也能做成好朋友,比如欧盟那些国家。之前打得一窝蜂,到后来还得抱成一团。既没有共同的敌人,也没有共同的利益。一边喊着要跟人做朋友,一边忙着在背后下毒手,这朋友怕是很难做得成。&br&&br&一战和二战的爆发,都是因为制衡体系的崩溃失效所导致。现在,美国为世界巴尔干地区所设计的制衡体系,也已经崩溃失效。土耳其倒戈,沙特以色列根本不中用,谁来制衡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三者瓜分中东呢。那只能上恐怖分子,如果恐怖分子也被缴清了呢。那就只能自己亲自上阵了,要么就彻底承认失败。&br&&br&美国在中东承认失败,代价是比较大的。一方面,会失去石油结算权,第二会失去对以色列的保护。以色列对于美国而言,那可是爸爸国。连自己的爸爸都保护不了,那得多么失败。输掉了中东,意味着货币霸权没了,爸爸也没了。美国真的输不起。&br&&br&所以,推动人肉磨坊的那双手,为了抗拒失败,必须得进一步把叙利亚战争扩大化。把中东弄的越来越乱。为了让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动荡和混乱,美国还会同时在东亚和东南亚制造纷争和动乱。进一步,把战局从中东,波及到全世界。&br&&br&叙利亚战争,俄罗斯为什么要加入战局呢,因为无论是北约东扩,还是颜色革命,还是乌克兰内战,叙利亚内战,它们都是针对俄罗斯,发生在俄罗斯的家门口。所以它不打不行。就好比说,如果美国还在中国的家门口,东亚和东南亚挑起事端,危及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中国也会加入战局。&br&&br&再看东亚和东南亚这边。现在大家关心的是,美国会不会真正与俄罗斯取得和解,调转枪口针对中国,策划类似叙利亚战争这样的代理人战争。从之前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和韩国萨德事件看,美国对中国,只是在进行战争准备阶段,还没有升级到战争实施阶段。&br&&br&中美之间的军备竞赛,已经不可避免的展开了。时间,站在中国这边。摊牌的越晚,那么对中国越有利。为了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为了避免在家门口发生战争,中国大可以中东方向再有所作为些。加大对伊朗的扶植力度,彻底控制伊拉克,这样美国就不得不集中力量再跳进中东的泥潭和深渊。&br&&br&要知道,美国战略退缩的前提是,能确保本土,欧洲和以色列的安全。如果退缩之前的善后工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美国可能想退都退不了。&br&&br&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中东是美国的心脏,攻击中东,拖住美国,它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在东亚和东南亚捣乱。同时,美国最怕的,就是中俄和伊斯兰形成反霸权联盟。只要这个反霸权联盟存在,那么美国的失败,只是迟早的事。&br&&br&美国在中东和东欧,针对俄罗斯。在东亚和东南亚,针对中国。在这几个方向上,区域冲突都有可能局势失控,战争扩大化,演变成大国之间的总体战。美国所谓的战略退缩,并不是好心好意的把既有的地缘利益出让给中俄。而是必须得有本事去拿,拿得它心服口服,它才会撒手。这样,大家才能做到谈判桌上面来。&br&&br&所以,在这之前,美国所有的行为,都会是捣乱,捣乱,再捣乱。所谓的大三角,中美俄共治世界,也只是个烟幕弹。所有的利益边界,都是靠血与火画出来的。大国之间的总体战,是个很可怕的选项。但要在不发生总体战的前提下来谈判,要谋得更多的利益和地盘,最终谈判桌上说了算的,还是力量,因为那些野蛮人,他们只相信力量。&br&&br&美国扩张,天下大乱,美国退缩,同样天下大乱。这次乱世结束后,美国将彻底变成一个区域性国家。中国也将以自己的聪明勇敢和抱负,在未来的新世界秩序中,为自己谋取更伟大的地位。&br&&br&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血与火,已经在叙利亚升起。和平,渐行渐远,战争,越来越近。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全面复兴,正面临着真正的考验和挑战。中国能够顺利过关吗,中国将如何迎接这次大考,如何赢得中美之间的全面竞争?我们下篇文章说。&br&&br&内容来自至道学宫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daox.com/p/42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 至道学宫&/a&&/blockquote&&p&&/p&
叙利亚不幸沦为了大国角力的棋盘,未来叙利亚,它的核心利益,就是活着,顺便祈祷俄罗斯别抛弃它。阿萨德政权,也已经名存实亡。除此之外,叙利亚人民,不能奢望更多的事。作者:白云先生链接:来源:至道学宫著作权归…
&p&不可以,这不够昭和。&/p&&p&&br&&/p&&p&让你看看大正、昭和年间的日本是如何看待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的:&/p&&p&&br&&/p&&p&曾经有一个导演,在遭到审查官百般刁难之后终于暴走,伸出双手把自己的座椅一劈两半,抄起来冲向对方怒吼 -- 你再剪老子就跟你拼了!&/p&&p&&br&&/p&&p&说这话的,就是日本的“电影皇帝”黑泽明,日本的电影审查制度之令人不可忍受,由此可见一斑。&/p&&p&&br&&/p&&p&电影发明以后,很快就被以“活动照相”为名被进口到日本,打入日本娱乐行业大概是在年左右。当时的电影院不叫电影院,而叫“活动照相馆”。最初在日本得以放映的电影只是火车开动,海浪拍打海岸等场景,最多是伦敦大火实况这样的写实性风景片。&/p&&p&照片动起来了,而且身处国内能看到外国的风俗。电影对当时的日本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当时的日本知识分子按住自己的惊讶,发表了对于电影的科学观点 -- 他们认为这有益于儿童的社会科学的学习。&/p&&p&这种东方式道貌岸然的说法背后,是年左右开始,引进日本的电影拷贝越发多了,从简单的人物传记,到历史上有名的事件为题材的写实风格短片先后被进口到日本。&/p&&p&只是,随着进口电影数量的增多,日本人忽然发现,在西洋人拍摄的影片中,竟然会出现半裸的女性,抑或日俄战争中战死的军人遗骸等的镜头!&/p&&p&卫道士是永远不会少的,立刻有人提出了这些镜头有伤风化,甚至可能引起民众的反战情绪,应对电影放映严加管理。&/p&&p&在 日本电影史上,没有记录最初提出对电影放映严格管理的卫道士是何方神圣,因为第一部遭到禁映的影片与他的提议并无多大关系,那纯粹是一个小人物的偶然行为 而已。1908年1月,东京神田锦町警察署的一位警官到其管辖范围的“活动照相馆” -- 锦辉馆去作治安巡视。这时锦辉馆中正在上映法国电影《法国大革命 -- 路易十六的末路》。这位自幼耳濡目染都是忠君爱国思想的警官,目瞪口呆地看到银幕上一群法国人正将他们的国王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p&&p&&br&&/p&&p&“国王居然是可以杀的?!那天皇……”从惊讶中醒过来,这位联想丰富的警官立即跑到他的上司那里报告这件“亵渎皇室”的事情。听了警官的汇报,警察署署长及各位警长都同样震惊,立即前往锦辉馆核实。看过影片后,双手发抖的署长当场决定禁止此片上映。&/p&&p&从 这以后,警视厅发现了电影的“危险”一面,随即开始监督电影的放映,他们通告管辖下的各警察署,要求东京全市的“活动照相馆”里都要设置警官坐的监视席, 一开始放映营业,警察所就会派去一到两名警官,监视电影的放映。监视的方法是警官拿着一块木牌,坐在现场和大家一块儿看电影,如果看到对治安、社会风气不 利的镜头,立即将手中的牌举起来,中止放映并提出反对意见,通常是命令当场剪掉某个镜头或让解说者改解说词,如果认为全片都不符合要求的话,这个片子就被 禁演,这种事情也是有的。&/p&&p&但这都是根据警官个人的意见来进行管理的,实际执行起来因为每个日本警察的脑袋千差万别,处罚的力度很不统一。被 A警官禁止的影片,在B警官那里可能被许可。也有改变了片名或内容的解说词后而获得通过重新上映的。例如上面提到的法国大革命 – 路易十六的末路一片,在其他警察署的辖区,“活动照相馆”的老板将其片名改为北美强盗奇谈,内容也改为村民们齐心协力,将罪恶的山贼处死,结果,在大多不通历史的警察面前瞒天过海,获得了上映许可。至于从国王变成了山贼,不知道路易十六地下有知,会不会再被气死一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p&&p&日 本早期电影学家认为,电影的特性是可以省略事件发展过程中一些无趣的部分,通过直观的影视,直接给观众最高、最沉重的感官刺激。特别是早期从外国进口的影 片,其中有些镜头刺激之强烈根本超出日本传统社会的想象,使警官们一边看得欲罢不能,一边不得不多加小心,宁杀错,不放过。审查官的看法不统一。因此对同 一部电影的评价常常问题频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片吉格玛(Zigomar)。&/p&&p&吉格玛(Zigomar)于1911年在浅草金龙馆上映。因为顾忌到影片中有过激的犯罪镜头,引进的公司进口该片后暂时没有放映。后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文化萧条,日本很难引进到新片,于是决定从仓库里面翻出来放映看看,却受到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p&&p&这 部影片的内容是法国的强盗团伙Z团伙的首领吉格玛和他的情妇咪兔率领着几十名部下,神出鬼没,到处活动。他善于伪装。时而绑架大富豪家的小姐,时而在列车 里开枪,或闯入大剧院的后台抢劫等,将巴黎搅得天翻地覆,为了追捕他们,名探波林也通过千变万化的伪装与他们进行了激烈的较量。这个吉格玛,也可以认为是 后来热销的影片007系列中主人公的原型。&/p&&p&虽然大多数吉格玛犯罪的镜头已经被剪掉了,但这个怪盗在火车上对着客席乱枪齐发,乃至在行动中动用炸药爆破,这样的场面还是经常吓得没见过世面的日本观众尖叫不已。&/p&&p&似 乎观众们很喜欢这种刺激,于是影院 – “活动照相馆”里只要放这部片子,天天客满。但是,随着片子的进行,善于模仿的日本儿童经常效仿其中的演员,做出盗窃,抢劫等暴行来。日本专家据此认为 “活动照相”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破坏其茁壮成长的过程,故此要求政府禁止此片放映。&/p&&p&应专家要求凡是涉及到“吉格玛”的影片,从1921年开始,全都被禁了。此时,日本的电影人忍不住手痒,曾做出了一些“日本版吉格玛”的故事进行拍摄。虽然“日本吉格玛”出了单行本,但“吉格玛”这个惹了众怒的人物,在警视厅被挂号,是不允许其再次露面的。&/p&&p&自从发现银幕后的危险气味,日本帝国警视厅多了一项业务,对电影这种奇怪的娱乐项目进行管理。他们是怎么管的呢?&/p&&p&虽 然《吉格玛》引起的风波随着时间的流逝总算告一段落,但从外国进口的电影中,对恶性犯罪场面进行具体描述的镜头有增无减,例如《帝王花》,《方托马斯》, 《万能钥匙》等影片都包含大量这类场面。随着它们纷纷被进口到日本,1917年,应接不暇的日本警视厅针对“活动照相馆”公布了一个新的,而且后来被认为 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这就是取消了叫苦连天的各地方警察署审查电影的权利,将其归入到警视厅总部负责 – 在警视厅总部,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活动照相审查室”,由一个叫做森山德十的警官带着一批助手专门干审片子的事情。&/p&&p&森山等人被要求作为肉体防线,严格阻止下列镜头出现在日本观众的面前 –&/p&&p&1. 冒犯国体或君主的尊严的作品&/p&&p&2. 通奸,自由恋爱(天啊,这个也算?)等有损日本帝国良风美俗的场面&/p&&p&3. 接吻,床戏,以及容易让人起邪念的镜头。&/p&&p&4. 放火,杀人,抢劫,容易让人模仿犯罪的镜头&/p&&p&以上这些限制,有些颇让人茫然,比如,什么算是“容易让人起邪念的镜头”呢?这真是要看警察官们的修行水准了。这份条例中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说明哪些镜头必须删除,哪些可以保留。不过,稍后看看实例,我们大约能够理解当时日本警察官们对这些原则是怎样理解的。&/p&&p&&br&&/p&&p&我问他:“庆祝生日不行吗?”&/p&&p&检查官说:“庆祝生日这种行为基本上是英美的生活方式,现在写这种场面,真是岂有此理!”&/p&&p&我说,那么庆祝天皇生日的天长节,作为国家规定的节日,这是不是英美习惯、岂有此理的行为呢?&/p&&p&检查官当时脸色苍白。结果,片子遭到彻底否定。&/p&&p&
-- 摘自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p&&p&&br&&/p&&p&《妖僧拉斯普廷》 Fall of Romanoff&/p&&p&1918 年进口,这是一部以俄国宫廷为舞台,描述罗曼诺夫王朝著名的佞臣拉斯普廷的电影。拉斯普廷曾借助沙皇的宠信长期专权于俄国,并与数十名贵妇通奸。电影中的 俄罗斯真是君非明君,臣非贤臣,非常不符合日本忠君爱国的格调,所以审查官认为该片存在有辱皇室尊严和可能扰乱社会秩序,而被裁定为绝对不允许公映。&/p&&p&《罗伯斯庇尔》 Mme Tallien&/p&&p&1918年进口,这部意大利拍摄的描写法国大革命的影片,由于被认为存在思想方面的问题和可能引发公共安全方面的危机而被裁定禁止放映 – 法国大革命不是暴动就是杀国王,对当时的日本政府来说,都不是好接受的东西。&/p&&p&《电工和他的妻子》&/p&&p&1921 年5月杀青,由亨利.小谷导演,栗岛苏米子主演。说来,这两个人在日本电影领域都应该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亨利.小谷从小随父母到美国生活,对日本电影的贡献就是把当时最先进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技术引进日本。而栗岛苏米子,又是日本第一名出身纯粹的电影明星。说她出身纯粹,是因为此前的日本电影女角多是有舞台剧经历的,属于半途出家,难免把日本传统舞台剧表情夸张一类的毛病带到银幕上,而栗岛演电影以前是没有这 样经历的,如同一张白纸,演技也就自然多了。日本早期电影要数大明星,栗岛绝对算一个。但是,双料王牌也不能保证影片顺利通过,该片因为描述了工厂中的罢工行为而遭到剪片,复审时警察官又发现其中还有“通奸”的内容,于是再次挥动剪刀……&/p&&p&《行李箱》&/p&&p&1921年,亨利.小谷的又一部作品,不料由于多年不在日本,不熟悉本国国情,原样照搬好莱坞犯罪电影的常用噱头和情节,却被审查官认为“教唆盗窃”而遭到禁映 – 这些美国常见的作案技巧,日本的盗贼还没有掌握呢。&/p&&p&估计片子被禁后,亨利先生会仰天长啸 -- 这TM什么落后的国家啊,连贼都这么没常识!&/p&&p&&br&&/p&&p&美国电影《上帝的愤怒》,原名The Wrath of the Gods, 日本于1918年引进,算是灾难大片的鼻祖,审查的时候检查官才发现其中的问题 – 原来这部片子的主题来自日本。1914年1月,日本九州曾经发生一次巨大的灾难 -- 樱岛火山爆发。这次爆发流出将近30亿吨的熔岩,将附近的村庄和大海吞没,填平了当时樱岛和大隅半岛之间的海峡,使两者相连。当地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p&&p&这次灾难让日本举国悲痛,美国电影厂商以此为原型,拍摄了这部灾难片。该片在拍摄中非常谨慎,没有出问题的镜头。但是,神经过敏的日本审查官们仍然未让这部描绘悲惨状况的影片过关。他们认为片中对日本的风俗描写,采用了西方化的视角,属于“对日本民族的侮辱”-- 本片,只演了一天就被禁映。&/p&&p&&br&&/p&&p&《女性》 Woman&/p&&p&1919年11月引进,这部美国影片描述的是从古到今的女性“性与爱”的问题,在描述古代的段落中有几处出现了裸女的镜头 – 当时人类还没有穿衣服的习惯,这些镜头全被忠实的日本审查官剪掉。&/p&&p&&br&&/p&&p&《男性与女性》Male and Female&/p&&p&1920年引进,这部美国电影的主体依然是性,刚刚脱离贫困的日本审查官搞不懂美国人在性方面哪儿来的那么大邪劲,于是所有男女裸体镜头全被剪掉。&/p&&p&&br&&/p&&p&《柳树精》 The Willow Tree&/p&&p&1920 年引进,美国一家电影公司以日本两部歌舞伎剧《三十三间堂之梁的来历》和《京人偶》为题材,编剧拍摄了这部影片。但可能因为当时美国人毕竟 对日本了解很少,结果在影片描述日本风俗的时候,被给出了“目不忍睹”,“荒谬”这样的评语,这部影片也被加以“国辱”的罪名,十分痛快地禁映了。&/p&&p&&br&&/p&&p&《我控诉,1919》 J’accuse&/p&&p&1920年9月引进,是一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影片,由阿贝尔冈斯导演的名片。其中描述战争的场面被认为太残酷,被大量剪掉 – 其实,从旅顺大屠杀开始,日军所作所为,其残虐远超人们的想象。独裁者建国必称“民主”,军阀者争权雅号“救国”,大体于此相似。&/p&&p&&br&&/p&&p&《遗言》&/p&&p&1915年5月拍摄完成的一部喜剧片。然而,喜剧带来的却是不幸。本片描述了一个学生与校长女儿的恋爱故事。由于老古董校长横加干涉,年轻人想方设法进行反抗,引 发了一连串搞笑的情节。审查结果认为这部片子严重触犯了师道尊严,为了维护教育者的体面,将该片剪掉了三千多英尺长的胶片。被剪之后的片子虽然审查官通过了,但已经情节不通,完全无法上映。更为不幸的是制作该片的电影公司当时本来已经摇摇欲坠,希望通过小笠原明峰导演的此片起死回生,这时只能作鸟兽散。&/p&&p&&br&&/p&&p&《日轮》&/p&&p&1925年10月完成,导演衣笠贞之助的作品。&/p&&p&这 次他选择了历史题材,片子的内容取自日本古代邪马台国历史,是作家横光利一以卑弥呼女王为主角演绎的一段故事。最初,本片难得地顺利通过审查,但很快社会一部分舆论对其抗议频发,认为其亵渎了日本的神话故事 – 如同今天某个叫《赵氏孤儿》引发的风波一样,虽然衣笠贞之助显然更值得同情。结果,该片被重新审查,并遭到大量剪辑,为了避免舆论的追杀,干脆连名字也改成了《女性的光辉》,才得以瞒天过海,继续上映。&/p&&p&&br&&/p&&p&《第二次接吻》&/p&&p&1926 年,日活电影公司制作。这部电影的原作是大名鼎鼎的菊池宽,所以几家电影公司争相抢夺他的本子,最终日活独占鳌头。不料菊池的作品十分前卫,里面的接吻镜 头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内容既有四角恋爱,又有殉情自杀,在图书发表的时候就引发激烈争吵。为此,该片不得不避开大名鼎鼎的《第二次接吻》这个名字,暗渡陈 仓,改名《京子和倭文子》,而且将介绍文字作了大幅修改,终于突破审查,得以上映。&/p&&p&&br&&/p&&p&《怪盗夜叉王》&/p&&p&1926年2月拍摄的《怪盗夜叉王》,中国是非资深电影观众不太熟悉的,但如果知道它的原作是《石川五右卫门》感觉可能就不一样了。&/p&&p&石川五右卫门,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被下了油锅的强盗,知道的人要多一些。&/p&&p&这部作品后来又多次被重拍过,也曾被引进我国。这部电影,本来讲的是日本著名大盗,被丰臣秀吉下了油锅的石川五右卫门的故事,但因为其中有杀富济贫,袭击试图刺杀日本“国家领导人”丰臣秀吉的情节,被怀疑借电影反政府,影射宣传共产主义。&/p&&p&&br&&/p&&p&&br&&/p&&p&&br&&/p&&p&大正天皇据说精神有些不正常,会拿诏书卷成望远镜看风景,让大臣们哭笑不得。但不正常的大正天皇当政时期,日本政府对电影的管制多少还讲道理 -- 领导有精神病的时候社会反而比较正常,换句话说那些“英明”的老大们比精神病还邪性,实在是一个对天皇制度的反讽。&/p&&p&&br&&/p&&p&这阶段遭到剪刀处理的片子,大多取祸有道,最大的问题是在男女关系上出事儿。当时审查电影的危险画面是,女人露大腿或其他部分的肉体,自由恋爱,对皇室和国体不够尊重,怀疑影响社会安定……如果是外国 电影,对其中的性爱描写,会特别敏感。如果有接吻的场面,除非是父母和子女,一律都会被剪掉。审查事务官田岛太郎曾经说过:“接吻,不管怎样,被剪掉是常 识;为什么要切呢?是因为大部分接吻的镜头,以我们这个健全社会的观念而言,都是不能为善良的日本习俗所认可接受的。虽然它们在影片中是以爱情,友情,尊敬,感谢,欢喜等形式出现的,但是本质上却是轻浮和不健康的。其中那种发出淫声的亲吻,象吸盘一样亲起来没完的,等等,强烈刺激的镜头,更是毫无疑问不应 该保留的。”&/p&&p&&br&&/p&&p&比如1926年6月完成的影片,阿部五郎主演,辻吉郎导演的《剑之怒》,内容描写了一个风流多情的武士之妻,先是和小叔子偷情,后和武士的主公投怀送抱,给丈夫招来被栽赃陷害的无妄之灾,搅得家里天翻地覆。这样一部当时稀少的描述婚外恋主题的作品,让审查官们也十分头疼,以至于审了足足半年之久。当电影厂商终于拿回被剪辑完的片子后,他们吃惊地发现,“洁本”中两个主角的戏,基本都被剪光了!&/p&&p&&br&&/p&&p&1926年,大正天皇驾崩,也宣告比较容忍自由的大正时代结束,日本社会进入管制更加严格的昭和时代。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影响日深,劳工运动风起云涌,阶级斗争日趋尖锐,这些社会现象,自然也在电影中被反映出来。其中,日本官宪最为警惕的,是带有共产主义内容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船夫》首当其冲遭到审查官们的无情攻击。&/p&&p&&br&&/p&&p&《伏尔加河上的船夫》The Volga Boatman&/p&&p&&br&&/p&&p&1927年引进,是以俄罗斯民歌“伏尔加河上的船夫”为主题曲的音乐电影。但是,该片中贵族的女儿与革命军队长相恋,因此抛弃了富有的禁卫军军官未婚夫的情节,成为审查焦点。在剪掉了一半革命军攻打贵族宅第的镜头之后,该片一度被允许上映。但是,仅仅一个星期,在地方官员的干涉下,该片终遭禁映。这是日本内务省审查部门通过的影片,第一次在其他部门官员的介入下遭到禁映。从此,这种事情层出不穷,而审查当局的权威性也变得不那么确定了。&/p&&p&&br&&/p&&p&《一杀多生剑》&/p&&p&1929年7月,伊藤大辅导演,是这位极其喜好利用轨道移动摄影的著名导演的早期作品。这部片子里面描写了日本官军进入江户(今天的东京)以后烧杀抢掠的情景,被认为有破坏政府形象的嫌疑,结局自然是剪掉。&/p&&p&&br&&/p&&p&《斩人斩马剑》&/p&&p&1929年9月,又是伊藤的作品,这位导演似乎特别喜欢刚性的题目,血腥刺激的画面。这部作品中反映农民起义的场面,以及相应的旁白被大量剪掉,大概是不愿意因此引发日本农民上梁山吧。&/p&&p&&br&&/p&&p&《伞张剑法》&/p&&p&1929年11月,由辻吉郎导演。这位勇敢的导演执导出了这部作品,描述居住在大杂院里的下级武士团结起来,共同对抗骄奢淫逸的侯爷。其中以下犯上的镜头让当局深受刺激,不但对电影大加剪辑,而且通知了辻吉郎住所的警察机关,将其列入“思想犯”嫌疑人,对其住宅进行搜查,并派人监视其行动。一个导演,因为一部作品得到如此待遇,也算奇遇。&/p&&p&&br&&/p&&p&1930年5月,由田坂具隆导演,描述一位饱受失业之苦折磨,独自抚养孩子的未亡人的悲剧故事成为热门话题。这部名为《母亲》的电影以揭露社会黑暗面为主题,由泷花久子扮演的女主人公,对一个个充满伪善的福利设施失望至极,最终因为走投无路而卧轨自杀。&/p&&p&&br&&/p&&p&《母亲》中被删除的一个镜头,原因是片中的母亲居然去抓警察的佩剑 -- 那可是天皇赐予的玩意儿,这样的动作在那个时代属于亵渎神圣&/p&&p&&br&&/p&&p&既然是揭露社会黑暗,遭到扮演社会主宰者角色的官方来找麻烦也不奇怪。在审查官的“努力”下,从影片开始,全卷共3,000米的胶片中,被剪掉的达460米之多,以致于影片元气大伤,面目全非。其中后面列出的这些旁白,由于被认为有煽动危险思想的嫌疑而全部被剪掉。&/p&&p&&br&&/p&&p&“是谁杀了她?”&/p&&p&&br&&/p&&p&“为爱燃烧自己,为爱呼喊,为爱挣扎,但却终于一无所获而悲惨地死去,就这样死去的母亲……”&/p&&p&&br&&/p&&p&“女性,母亲,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心中满是‘爱’的母亲,却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p&&p&&br&&/p&&p&“第二个这样的母亲,第三个,第四第五个,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力量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呢?”&/p&&p&&br&&/p&&p&当时,日本东北地区灾荒流行,当地的女性到东京出卖肉体的比比皆是,整个日本经济衰退,都市之中也充满了失业者。文化领域中,面对如此暗淡的社会,颓废,色情,黑色小说盛行,而到了昭和初年,社会的矛盾更激化到了顶点(这也是后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之一),文化作品中又增加了注重社会现实,强调阶级意识的内容,这一点引起了日本官方的警觉。为了避免激化矛盾,日本的电影审查机关对于反映阶级意识的作品处置严厉。由于大量失业的现象和人民生活日益艰难,日本政府对于呼唤社会变革的思想警惕万分。因此,在电影审查条例中不断加入新的条款,有的甚至现在看来纯粹是神经质。由于日本全国进入军部主导的“战时总动员体制”,电影也被列入为帝国总目标服务的教育工具之列。&/p&&p&&br&&/p&&p&在这一背景下,岛津保次郎导演的《生活线ABC》,铃木重吉导演的《谁改变了她》,井手锦之助导演的《都会双曲线》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都遭到了秋风扫落叶式的剪辑。&/p&&p&&br&&/p&&p&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确立了侵华的“大陆进出”国策,进入了法西斯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应该是重点打击的对象吧?奇怪的是此时日本电影审查的重心却一变而为“扫黄”!“打倒软弱”,“扫除黄色”也成了这一时代日本电影界的标志性口号。&/p&&p&&br&&/p&&p&“扫黄”可以帮助“皇军”打胜仗?&/p&&p&&br&&/p&&p&究其原因,大约是因为前面对于田坂,岛津等的讨伐已经让日本的电影人吓破了胆,对社会问题的雷池一步理解深刻,出格作品越来越少。而日本当时的军国主义政府为了巩固统治,极力试图宣扬自己在精神层面的正义性,这样一来,“扫黄”就成为最廉价的手段,使东条们把自己化身为道德审判的模范。&/p&&p&&br&&/p&&p&所以,负责审查电影的日本警察们一手挥舞民族沙文主义的大棒,一手在女性们的胸前股后遮遮掩掩,忙得越发不亦乐乎。此间进口的法国电影《帝王花》里面,性感女星安托丽奥扮演的女间谍因为身穿黑色连裤袜而被剪掉不少镜头,原因呢?据说是连裤袜会被联想到裸体,会刺激青少年,引发性的欲望和幻想,“不利于精神卫生”。&/p&&p&&br&&/p&&p&《女性》,《女与男》等美国影片,也都因为类似的原因在出口到日本的时候经受了剪刀刑的洗礼。曾经出演过《出水芙蓉》,有“美人鱼”之称的澳大利亚女演员兼运动员安娜特.凯拉曼(Annette Kellerman)主演的《上帝的女儿(A daughter of Gods)》亦不能幸免,里面有些镜头被认为过于暴露挑逗而遭剪除 – 顺便说一句,凯拉曼是江青颇为欣赏的演员,她的片子在江青所看的“内部电影”中不在少数。&/p&&p&&br&&/p&&p&1930年在日本上映的《璇宫艳史》(The Love Parade ),是一部在中国也曾有很高评价的美国电影。内容大致是在一个虚构的国家希尔维尼,女王路易斯国务之外开始憧憬爱情,她听说出使法国的雷纳德伯爵风流倜傥,便下旨将其召回。雷纳德果然是情场好手,打动了女王的芳心,二人结为夫妻。但雷纳德不满足于做女王“花瓶”式的丈夫,他想在国政中发挥才能。女王却并不赞成,两人闹出矛盾。在一次国家面临艰难处境的时候,雷纳德提出自己去解决问题,而后与女王离婚。意外的是,想通了的女王决定让出王位,立雷纳德为王,从此两人成为美满夫妇。这本来是一部轻松的喜剧片,但因为主人公是女王,以日本视若雷池的皇族开玩笑怎生得了,审片子的大人活活将这部片子冷冻了半年之久。最后,经过二十八天的争论,该片在剪除了十分之一的胶片后才获得上映的资格。&/p&&p&&br&&/p&&p&《做梦的唇》(Der Traeumende Mund)&/p&&p&1933年引进日本,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德国经典之作 – 估计那个时代日本的电影公司除了爱情这种政治上十三不靠的影片,也不敢引进别的片子了。因为这部片子在世界深受欢迎,以至于1953年德法曾对其进行重拍,由玛丽亚.雪儿重新演绎这个故事。但是,在日本,这部片子同样遭到大量剪辑。其原因却不是色情,而是因为其中描写了一个妻子的婚外恋经历。由于日本当时还存在通奸罪,这部影片被认为有诲淫诲盗的嫌疑,连续剪了几次都不能通过审查。&/p&&p&&br&&/p&&p&最后怎样解决问题呢?不能不佩服日本电影人的机智 – 他们把那位可怜的妻子改成了寡妇,于是终于一路绿灯。&/p&&p&&br&&/p&&p&《袈裟和盛远》&/p&&p&1939年3月出品,原作是芥川龙之介的同名优秀短篇小说,讲述的是恶男盛远与怨女袈裟之间一个占有与幻灭的故事,充满了日本式的纠结。导演稻垣浩将其扩充为一部电影,当时已经是中日战争激战之际,仍能拍摄如此鸳鸯蝴蝶的片子,在日本也算一奇。&/p&&p&&br&&/p&&p&虽然剧情是颇有些色情意味的,但导演把握得炉火纯青,不该露的地方绝对挡上。结果……照样被剪。理由呢?竟然是冒犯皇室。原来是盛远衣服上的纹饰酷似皇室的纹章。导演到处叫苦,说明不过是有些像而已,但审查官的意见是决定性的 – 虽然只是相象,但仍然会引发观众的联想。&/p&&p&&br&&/p&&p&这下子,连叫屈都没地方叫去了。&/p&&p&&br&&/p&&p&《紫式部》&/p&&p&1936年出品,这部影片描写的主人公是《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紫式部是个小心谨慎的女官,写出了日本最出名的巨著,却连“乱写汉字”都视为雷池(古代日本女子不可以写汉字)。以这样谨慎的人为主角,不该有问题了吧?这部影片依然遭到近乎疯狂的剪辑,据统计剪掉的胶片共达六百米,占全片的三分之一。&/p&&p&&br&&/p&&p&这电影《紫式部》惹了谁呢?原来是里面演绎了日本古代权臣藤原道长的情爱故事。藤原是个酷似曹操的家伙,按理说日本官宪不应该向着他说话。无奈藤原有个毛病 – 专门把女儿嫁给天皇。结果有三个女儿嫁给了天皇,还有一个嫁给了太子生了一个天皇。这下子,对藤原先生的不尊重,连带产生了对皇室不尊重的嫌疑。剪辑过的片子里,原来的重头人物藤原道长,基本也就是见着个影儿了。&/p&&p&&br&&/p&&p&《无法松的一生》&/p&&p&&br&&/p&&p&阪东妻三郎塑造的“无法松”形象,由于平民阶层的共鸣,不断重拍或以不同形式搬上舞台,到今天,先后已被重新演绎五十八次&/p&&p&&br&&/p&&p&1943年大映电影公司的作品,是战时日本电影少有的优秀之作,黑白影片《无法松的一生》,主角是30年代时代剧巨星阪东妻三郎。人们总爱感叹思考越少的人活得越幸福,三轮车夫无法松正是此类人的典型,他一面体现着底层人民敢于与权贵抗衡的草根的匹夫之勇;一面又自觉地信奉日本社会所维护的正统道德观念。日本影评家佐藤忠男这样讲述他至爱的这部影片:“男主角是一个拉人力车的贫穷劳动者,但很善良,他的一生都很凄惨,但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尊严。”&/p&&p&&br&&/p&&p&&br&&/p&&p&对于笔者而言,也无法拒绝无法松形象的魅力 -- 一个小人物,无力改变世界,却宁可贫困潦倒也要信守自己的善恶观,过高官贵人也未必有的尊严生活&/p&&p&&br&&/p&&p&然而,无法松碰上审查官,那就真的是无法了。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无法松与一个陆军大尉吉冈熟识,不料大尉却突然去世,于是松五郎负起代大尉照顾孤儿寡妇的责任。这一段,特别是无法松去拜访大尉寡妻的镜头,让审查官很是别扭。这位审查官是当时日本社会普遍崇尚军国思想的典型人物,认为让一个车夫这样的“下等人”去拜访军官的眷属,是有辱军人光辉形象的无礼行为。结果,影片被剪掉胶片达四百米之多。&/p&&p&&br&&/p&&p&也许,在这位审查官的眼里,军官的眷属就应该裹上小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弄两个太监伺候着才合“礼”。&/p&&p&&br&&/p&&p&无穷无尽的审查,“纯洁”着日本的电影,而看日本人写下的文章,也让我们不由得感叹 -- 审查的理由总是很充分和正义,但为何总不为日本的普通国民所理解呢?为何老百姓心中,总是去想着那些不那样义正词严的东西,无论是女性的香肩丰乳,还是戏弄一下神圣的皇室,都会让他们记忆深刻?&/p&&p&&br&&/p&&p&想起了一个故事 -- 某蚊出生于乡村,一日终于得以飞到城市,开了不少眼界,但总是找不到可以取食的对象。无奈之下,这蚊子看到一尊神像,跳上去猛叮了一阵了事。回到村里,某蚊给大家讲解城市的好处,终于有其他蚊子问到关键 -- 城里人如何?想想叮咬神像的感觉,某蚊摇头道 -- 什么都好,就是没有人味。&/p&&p&&br&&/p&&p&对没有人味的东西,观众们印象如何深得起来?&/p&&p&&br&&/p&&p&不过,日本审查官们的黄金时代,终于有走进历史的一天 -- 日,日本战败。曾经令人不敢喘气的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象纸坊子一样倒了下来。&/p&&p&&br&&/p&&p&很多道貌岸然的东西,在一瞬间,忽然变化作了丑恶和罪行的化身。&/p&&p&日,被称作日本历史上最长的一天。这一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p&&p&&br&&/p&&p&在此之前,几乎所有日本的聪明人都在言之凿凿,甚至声泪俱下地告诫着国民们,一旦战败,日本男人会被阉割,女人会被卖掉,难逃举国奴隶命运,日本的文化也将被彻底摧毁,此后的日本人将变得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总之,什么可怕说什么,谁怀疑谁就是“白鬼”的奸细,国贼。日本的命运在靠那些坚毅的大人物领导着,他们为了挽救日本民族的命运而英勇奋战,所以......普通老百姓牺牲掉性命来捍卫这些伟大的信念,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微不足道的。&/p&&p&&br&&/p&&p&这一切,日本人无论相信还是被相信,都深信不疑,忽略掉其中最起码的逻辑问题。&/p&&p&&br&&/p&&p&然而,真的战败了,世界却只是变得更加多彩。那个“一切服从于天皇和国家”的法西斯专制时代结束了,日本人自称的“主权在民”的时代来临。美国的民主,特别是给日本的民主,肯定带有虚伪和不足的一面,但再怎么说也比法西斯时代强多了 -- 对权力的约束,哪怕是表面的约束,也比没约束要好。战败的日本经历了短暂的迷茫,迎来了前所未见的文化春天。&/p&&p&&br&&/p&&p&在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美军进驻日本的时代,为了表现民主战胜专制,在一切媒体上都努力宣传民主主义,并废除和终止了日本在战前和战争中制定的一系列文化管制法令。看到这种宽纵的趋势,日本电影人纷纷欢呼自由的时代到来了。人们仿佛骤然发现,自由是多么美好的事情。&/p&&p&&br&&/p&&p&&br&&/p&&p&&br&&/p&&p&黑泽明的大多数照片,都会伴随着一副眼镜。也许因此他看到的世界比我们看到的暗色几重。然而,看着这个一生心中充满“中学生水平的仁爱精神”(三岛由纪夫语)的家伙,总让我想起顾城那句诗 -- 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p&&p&&br&&/p&&p&对这种现象,那位大导演黑泽明是迷惘乃至带有一些鄙视的,他亲眼看大街上的人们,本来拿着军刀准备一亿人玉碎,共同切腹的,可听了天皇的投降诏书,日本的民众们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忘记了自己之前都在为战争欢呼鼓舞,叫嚷“一亿玉碎”,一夜之间全都成为了民主的拥护者,战争的受骗者,声称受了军阀和财阀的欺骗。人民总是没有错的,所以,隐藏在“人民”背后,永远是安全和惬意的,还可以任意指责别人。一直反战的黑泽明鄙视这种人性的浅薄和廉价的自我解脱。对日本民族性的批判和对他心目中的独立精神的重新建立,一直是黑泽明电影的主题。&/p&&p&&br&&/p&&p&然而 – 对影片的审查和管制依然存在,为所欲为依然是不可能的,只是审查的方法大为改变。&/p&&p&&br&&/p&&p&令人想不到的是,在麦克阿瑟这个我们传统思维中的大右派领导下,占领军最初对日本电影的管制却出现了一种严重的极左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占领军中负责管理媒体信息部门的官员,是左翼记者出身的彼得.w.康迪上校,在这位满脑子左派思想的长官指导下,日本的电影审查标准出现了与战败前完全相反的倾向。&/p&&p&&br&&/p&&p&松竹电影公司的导演中村登曾经想把当时的流行小说《山里来的人》拍成电影。这部小说讲的是山里出身的纯真青年到都市继承父亲事业的故事。但是在中村和康迪上校讨论剧本的时候,当时就被这位极左分子给否了。康迪大人道:“资本家里面肯定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人。这个片子,不允许拍!”&/p&&p&&br&&/p&&p&康迪先生的后任乔治.卡奇先生到不那么左,但是他的思想更加解放。他在和日本名导演木村惠吾见面时质疑道:“你们日本电影里面爱情戏怎么没有接吻的镜头呢?不接吻怎么能证明两个人是相爱的呢?相爱的男女当然要接吻的啦!”这位老兄管辖时期一大特色就是大力鼓励日本电影中的男女演员接吻。&/p&&p&&br&&/p&&p&《魂断梅耶林》Mayering&/p&&p&&br&&/p&&p&描述了奥匈帝国皇太子与比利时的公主结婚之后,又对一名男爵的女儿产生爱情。这种不为社会所接受的爱情,造成两人殉情的悲剧。虽然这是外国人的事情,但是此事似乎有所本,讲的正是我们熟悉的茜茜公主之子,奥地利皇储鲁道夫自杀的真实故事。所以,日本的电影审查官拒绝此片公映,理由是冒渎皇室。&/p&&p&&br&&/p&&p&战后的日本,天皇已经成了摆设,连望族的大部分都被取消了皇族的身份,自然,这部影片也可以与观众见面了。&/p&&p&&br&&/p&&p&《大幻影》 La Grande Illusion&/p&&p&这部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俘营中,法国俘虏们设法逃脱经历的影片,1939年被引进,最初可能是为了调节深陷于与中国战争的日本社会情绪,但结果适得其反。虽然是公认的佳作,可是这部影片有强烈的反战的倾向和自由主义倾向,象两个致命伤,使其失去了在日本的上映资格。&/p&&p&&br&&/p&&p&战后,整个战争都要求被清算和反省,《大幻影》倒成了有教育意义的影片。&/p&&p&&br&&/p&&p&最后一任美国驻日媒体管理官员哈里.施罗德知道自己面临美军即将撤离的局面。极力试图避免日本军国主义时代的审查制度死灰复燃,而又认为影片总要有审查机构的施罗德,向日本电影联合会提出建议,由其建立了以“自查”为原则的民间自主审查机构,算是把电影的审查权从日本政府的管理之下剥离开来。&/p&&p&&br&&/p&&p&这个机构就是 “日本电影伦理规程管理委员会”,由电影制作人,或相关行业,或编剧出身的多名委员主导,并吸纳各界人士十余名组成。他们从剧本的制作开始,就开始对影片进行指导性的审查,以保证其不违反公认的原则。&/p&&p&&/p&&p&&/p&
不可以,这不够昭和。 让你看看大正、昭和年间的日本是如何看待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的: 曾经有一个导演,在遭到审查官百般刁难之后终于暴走,伸出双手把自己的座椅一劈两半,抄起来冲向对方怒吼 -- 你再剪老子就跟你拼了! 说这话的,就是日本的“电影皇帝…
&p&有些老铁的回答,对女性“消费主义”真是明嘲暗讽的,风味儿很独特,给你们个666吧。&/p&&p&&b&这题在我看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就是个博弈论下的理财题。&/b&&/p&&p&这世上,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其实题主如果真的想有一段相对公平的感情,不如先放下一些成见和担忧,和自己女朋友好好推心置腹的协商下,共同规划下你们的未来和消费。&/p&&p&这件事做好了,你后半辈子都能很舒坦。&/p&&p&如果她“完全”不可理喻,你可以走“包养宠幸”模式,展现自己的大男子主义雄风,并且几年后也上知乎来一段风味儿嘲讽。如果你不屑于玩,或玩不起这种模式,那也可以早早结束这段感情,趁早止损。&br&如果她只是被身边朋友影响了,内心里却是可以接受平等模式的,那你就趁热打铁,好好协商下。&/p&&p&&b&别在知乎上看到点“成熟男人”的意见,就觉得你自己也被代表了。两个人过日子,是骡子是马,都得拉出来溜溜。&/b&&/p&&p&=======以下为正文======&/p&&p&两个人开始考虑资金分配这件事,说明你们俩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对长期关系来说,这是好事。另外这事儿压根不用等到结婚后再做,现在就能做。&/p&&p&&b&以下是“平权模式”方法论:&/b&&/p&&p&&b&第一阶段:轮流执政&/b&&/p&&p&皇帝换着当,拿政绩说话。&br&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小学轮流当组长的经历,那段“轮流执政”的经历让我充分意识到权利有多大,义务就有多重。&br&如果两个人要正式搭伴儿过日子,可以先试试轮流执政的思路。建议实验时间设定为1~2个月。&/p&&p&&b&第二阶段:优化方案。&/b&&/p&&blockquote&情侣的常见支出基本是这么几块,可适量细分:&br&&b&1、收入部分&/b&&br&工资&br&兼职&br&理财&br&父母支持&br&额外收入&br&&b&2、支出部分&/b&&br&房贷(房租)&br&交通(车贷、加油、地铁公交)&br&日常购物开支(线上线下,含超市采购、天猫、京东、小红书等)&br&大额餐饮、旅游费(主要用于周末聚会,有一部分单位或可报销)&br&赡养双方父母(保险、日常生鲜、节假日红包、烟酒、礼物)&br&个人爱好支持费用(看电影、钓鱼、画画、买书、电子产品更新、买鲜花、骑车等等等)&br&不定期红白喜事维系费(各种红包你懂的)&/blockquote&&p&两个人的钱加起来就那么一点,通过以上2个月的观察,你们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到底谁的更合理,都有哪些可以修正的地方,未来主体消费的方向,这都是需要讨论的。&/p&&p&最后协商出来的结果,理论上应该是在你们两个人的消费习惯里取中间点,互相都有借鉴。只靠近你的,或者只靠近她的,都是不合理的。&/p&&p&另外具体的各项支出可以参考理财的4321规律。理财的入门理论,百度下就有。&/p&&p&我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两块:一块是找那些高利润中低风险的基金入手,另一块是超市大白菜有没有降价。&/p&&p&&b&第三阶段:大小权限分割&/b&&/p&&p&这一环节,需要两个人把自己的收入分成大、中、小三部分,同时去办一张新卡(看哪个银行的套餐和利息多,就办哪个)。&/p&&p&大头都放在共同的新卡账户里,小头用于个人灵活支出,中头则是用于支付换季衣物、交通、大额餐饮、保险、红包等。&/p&&p&如果对信用卡的规则掌握的也挺透,那信用卡也可以走起(信用卡最大的优势是,合作商家多,有很多优惠套餐)。&/p&&p&最后凭印象随便说说:&/p&&p&大头很适合用来稳定理财+高风险理财,本金够多的情况下,定期收的利息就可以玩很久。&/p&&p&小头则用于爱好+日常吃喝,各花各的。(题主说的800零花就属于这一档。)&/p&&p&中头的具体分配的看你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但只要在4321原则范围内,就算OK。&/p&&blockquote&PS,如果不抽烟不喝酒不洗脚不嫖娼不开房,每个月的800元零花,在一线光用于早餐和午餐外卖支出(善用app分享红包),亲测很足够了,我个人还能充个交通卡费呢。如果单位有不错的自带食堂,那就更省了。这笔钱稍微攒一攒,买个手办老婆都没问题。&/blockquote&
有些老铁的回答,对女性“消费主义”真是明嘲暗讽的,风味儿很独特,给你们个666吧。这题在我看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就是个博弈论下的理财题。这世上,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其实题主如果真的想有一段相对公平的感情,不如先放下一些成见和担忧,和自己女朋…
谢邀。。&br&&br&这个问题的节点就在于,题主认为“人性是有本质的(essential)的”,或者说“人本质上有一种客观属性(qualia)是可以被人为认知,并且指导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事实上,这个预设在整个左派学理,从马克思到后结构主义都是被批判的,也就是说左派社会学哲学一定程度上是承认“人的主体性”但是反对“有确定形式的主体“。当然,马克思的人性论建立在对于费尔巴哈的批判上(见《费尔巴哈提纲》)认为“现实的个人”的人性本质是通过人的存在形式(或方式)来表现和确证的。而通过某种人为规定去界定人本质,无论是黑格尔黑格尔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我意识,是否和超越人的自然存在的“自在自为的精神”,或者是费尔巴哈将自然性提高到第一性,并无限贯穿自整个时间,并认为意识是自然反映,虽然承认人的主体性,但是将人自然化为一种感性认知的一类,并建立孤立化的人性论。。而很多人对于共产主义的误解是一个逻辑上的归谬,大致是认为共产主义必然导致一个逻辑前提,那就是”人性本善“,于是试图以批判”人性本善“来展示共产主义的谬误性,但是这显然是并没有意义的做法。但是,共产主义并不是一个形式逻辑的结果,而是个辩证法的结果,人本性是社会关系总成的产物,而人与客体世界能够被衡量的是劳动制成品,也就是借由劳动(labor)过程,人的主动性在客观世界的存在物,而人主体性在客观世界中的折损,就是《巴黎手稿》中异化(alienation)的阐述。当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引述“类”的概念,而此处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更接近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实践中所产生,后期更强调成了社会关系的总成,而抛弃了类的表述。故而,事实上共产主义的本质前提是&b&&u&扬弃(&i&Aufheben&/i&)人本质对主体性的“领有”&/u&&/b&,而保证主体性不折损(非异化),在客观世界中体现为劳动产品极大丰富的条件下的”按需分配“,这是社会关系总成的结果,而并非说是预设了一套人性的判断,在指导整个人类建构社会生态和产生分配的行为方式,也更谈不上要求所有人当圣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更为直白的批判了,通过某种意识判断来界定意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属性是一种”幽灵“行为。客观世界,人本身的趋利性,实际上是异化过程后,社会关系中,生产资料占有方通过强迫劳动对于劳动者本身脱离领有状态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占有,以及劳动者出于自保的实践行为,本质是社会关系中劳动异化和生产资料可估产生的一对矛盾使然,而并非什么人性本质。&br&&br&&b&&u&故而,本题目下大部分讨论实际上毫无意义。”&/u&&/b&&br&&br&”人性自私“或者是”人欲无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设性判断,而在此之上为逻辑前提,事实上并不构成对于按需分配的批判。理性主义传承下来的欧洲大陆学派的哲学往往野心都很大,贯穿于整个历史语境的抽象社会学实验是整个左派语境下消弭逻各斯的一种方式,或者说简而言之,就是德国古典哲学延续下来对于人的主动性客体化的一种方式,以生产活动来佐证人本质的类存在,而人在整个社会性实验中对于人本质的存在形式是与劳动(labor)直接相关的,这个直接影响了后来如汉娜阿伦特等人的人本哲学建构。&br&&br&这里面至少包括两个东西:&br&1,历史语境。历史语境注定了,我们不存在某种逻各斯或者外部主体,能够无视时间进程,能够贯穿整个历史阶段,也即是不存在拥有自然属性的第一性,无论是绝对精神还是自然理体。而历史本质是社会性实验的产物,和社会关系总成的传承(包括劳动成果,社会关系,生产力总和等等),在前历史时代,或者说孤立人(Isolated individuals)存在的自然状态,即不产生任何社会关系的,个体最大自由的社会生态是不计入到历史传承中的,虽然可能存在文本。而这种历史语境下,作为主体性的人本身,其人性的阐述,在直观上事实上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正如资本主义建立在私有分工制基础上,异化已经发生,而社会关系首先是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劳动和价值基础的关系。那么无论你直觉上,通过经验来认识到的“人性”只是本历史阶段,人本身的一种表述,并不是具备任何规范性和普遍性的实体。&br&&br&&br&2,反绝对主体。当然,马克思并没有直接论述到这些东西。但是题目下其他答案提到了,那么这里就聊一下。西方整个人性论的历史是从自然人性论开始的,这个学理上从米利都学派开始,来自于人性相对于自然属性的内生关系。在启蒙时代,建立在对于神性作为第一性的批判上,理性主义哲学家建立了,人性的主体性,同时强调了人性的欲求。霍尔巴赫从伊壁鸠鲁延续过来人性对于幸福的自利。卢梭从自然人性论脱离,开始强调人性的自然属性,并且认为欲求的恶性是通过理性进行压制,并在之上建立道德,而孟德斯鸠认为人性的自律必须依靠作为实体的法来规范。但是从德国古典哲学末期,人性论就已经开始解构人性“善恶”的第一性判断,而回归到本质上,而到马克思时代,我们有开始回归人的主体性,来解构第一性的本质表述。而在福柯时代,这种解构让“人性”回归到一个话语主体产生的概念,而不是主体观念,瓦解其中因袭预设,而到了德里达,主体和性质的从属关系开始被迫拆分,再到最后,我们对于人性做的本质表述,实质上只是一种无实体言说罢了。故而,从19世纪中期以后,我们再去做一个人性的本质判断,或者某个绝对主体指导人性表述的判断,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br&&br&&br&至于共产主义是否会实现吗?事实上《资本论》并不是文本上完成的作品,对于整个左派阵营来说,它是实践中“被完成”的作品,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表述是一种理性论证,也没有来得及做出更为详细的阐述。但是,或许我们可以后现代一点,有趣的并不是共产主义是否能实现,而是共产主义是否会实现“作为一个话语,输入到我们整个社会结构的实践体系中了,它本身是否能实现已经未必需要费心去探讨了。。
谢邀。。 这个问题的节点就在于,题主认为“人性是有本质的(essential)的”,或者说“人本质上有一种客观属性(qualia)是可以被人为认知,并且指导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事实上,这个预设在整个左派学理,从马克思到后结构主义都是被批判的,也就是说…
谢邀。。&br&&br&每一派并不一样,&b&所以拿一个广义上的“女权主义”共同体来提问意义并不大,&u&而且知乎常年有喜欢拿自己代表一派人的行为。所以我一并综述了吧。&/u&&/b&&br&&br&对于激进女权主义(radical feminism)来说,代表人物: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b&),&/b&Germaine Greer。等等&br&强调&b&&u&性别政治&/u&&/b&,会倾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面人方托马斯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