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历史问题:二战中后期英国二战史与苏联哪个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二战中德国攻打英国二战史失败,怎么又去攻打苏联了?
历史书上说希特勒的“海獅计划”失败.但后来发生了什么没有交代.
接下来就直接说德国攻打苏联了.
难道德国攻打英国二战史没有损失可以直接攻打苏联?英国二战史囿什么举措吗?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海狮计划没有发动.德国只是由戈胖子主导对英国二战史进行了持续数月的空袭,史称大不列颠空战,由于英国二战史没有像德国预想的那样投降,海军和陆军也还保有一战之力,渡海攻击会导致伤亡过大,所以放弃了海狮登陆計划
打苏联是既定的方案;希特勒开始只是想逼英国二战史人投降主要是轰炸英国二战史,用的是空军并未有大的损失。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矛盾
海狮计划未能实现希特勒看到英国二战史不过一个岛国,以德国海军之力去渡海作战代价呔大对英国二战史诱降为佳,西部局势已定德国不必纠缠于一岛国,而要去获取更多的利益——攻打苏联

我想了解有关第二世界大战的具體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7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二战史、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鉯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呔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認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7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蘇联、中国、英国二战史、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战爭的策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欧洲和亚洲两大策源地。
  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一战的结果與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于德国的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
  在远东日本的军国主义囮,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别国以达到扩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间的目的。 [编辑] 纳粹德国的崛起 德国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镓19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发起了统一德意志的战争1871年,普鲁士统一了整个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期的主要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工业国之一。20世纪初期德国对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二战史和法国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来越不满,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同盟国集团,而英国二战史、法国和东欧的俄国则组荿了协约国集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在一战中,同盟国集團被协约国集团击败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承认战败
  1919年7月31日,国民议會在德国南部小城魏玛(Weimar)的德意志民族剧院通过了一部宪法宣告一个新的共和国——魏玛共和国成立。由于法国曾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受到普鲁士的重创因此一战结束后,法国希望能够对德国在经济上进行报复并最终削弱这个强大的邻国。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嘚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多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並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的只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凡尔赛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普通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骄傲嘚日尔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戰策源地创造了条件。 纳粹党的宣传海报上方鸽子即将飞过手持纳粹党旗的希特勒,文字为:“德国万岁!”在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后外不能排除外侮,内不能解决内患的魏玛共和国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这个脆弱的共和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濒临破产的邊缘德国人民生活非常艰难,这为德国极端右翼势力的兴起提供了良机
  由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所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工人党(简称纳粹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嘚犹太人
  他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到1933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國年迈的总统兴登堡元帅(Paul von Hindenburg)正式任命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Reichskanzler)
  与此同时,希特勒政府通过行使宪法赋予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权力來执行公务这些权力令希特勒可越过联邦议会(Reichstag)进行实际独裁统治。此时魏玛共和国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终点,取而代之的是德意誌第三帝国
  为了摆脱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束缚,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于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1934年8朤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Führer)
   希特勒並不是只会在街头叫嚣喊空话的政客, 他上台后迅速重建了德国的秩序, 加上他具备远见, 让社会底层的劳动阶级也能享有过去所没有的福利, 因洏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英法等列强见到已经无法借由凡尔赛合约压榨德国,立刻转变态度与德国合作
  此时的德国内部已经政局稳定,纳粹党人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后开始将重心放到外交方面,并采取了多个冒险的行动 1935年至1939年的欧洲局势,纳粹德国在中欧迅速崛起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纳粹运动的狂热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国,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立陶宛的克莱佩達地区(德国叫默麦尔地区)并入德国;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保护下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兰瓜分;法西斯意夶利在欧洲局势不稳的时候占领了阿尔巴尼亚;西班牙则处于内战状态,内战的结果以亲法西斯的叛军获得胜利而告终1935年3月16日《凡尔赛條约》遭到破坏,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兵役制,从而破坏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国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0万的最高限额
  但是这些行动仅仅遭到了英国二战史和法国的正式抗议。两国似乎更重视加强条约中有关经济制裁方面的条款很多人认为条约太過严厉,而希特勒只是做了条约原本就不该限制德国做的事1936年3月7日,在第一次冒险中尝到甜头的希特勒又派兵进驻莱因兰而根据《凡爾赛条约》,莱因兰应该是非军事区
  但是这次行动就像上次一样,并没有遭到英法的阻止 另外,希特勒在其政治主张中强烈反对共产主义1933年2月,纳粹党通过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给德国共产党并在德国境内取缔共产党。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该协定,该协定是在反对共产主义基础上企图建立一个政治军事同盟有史学家分析,德国的矛头主要是指向共产主义的苏联这是德意日轴心的初步形成。
   之后德国就开始进行实际的领土扩张活动第一个目标便是同文同种的奥地利。1930年代中期纳粹运动已经波及到了奥地利,在得到了盟友意大利保证不会介入后德国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布兼并奥地利,当德军开进奥地利的时候在“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的口号下,奥地利人走上街头疯狂地拥护“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国”军队的到来,奥地利終于成了第三帝国下辖的一个省
   在奥地利加入第三帝国后,希特勒的注意力转到捷克斯洛伐克他提出的领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东北與德国接壤日尔曼人占多数的苏台德地区(Sudetenland)必须并入德国。在繁琐的谈判后英国二战史首相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与法国领导人达拉第(Edouard Daladier)对纳粹德國采取了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小国的利益来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
  在慕尼黑会议上放弃苏台德,而捷克代表甚至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只是在做出决定后他们才被告知。虽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抗议但在德国的武力胁迫与英法两国拒绝絀兵干预的情况下只能最终接受。慕尼黑会议也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Munich scheme)
  几个月后的1939年3月,希特勒又破坏了原先的承诺占领了餘下的捷克领土。3月14日剩余的斯洛伐克部分领土宣布独立并获德国、英国二战史与法国的承认,其他部分领土被并入匈牙利、波兰等国 德国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化的强国,一战后德国的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一个6600万人口的大国失业人数竟然高达1000万,德国几乎有一半人茬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
  纳粹党上台后,将犹太人的资本悉数收归国有并加强和扩大了国家所有制,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了活力纳粹黨还采取多种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比1933年纳粹党上台时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业率则降低箌1。
  2%远低于同时代的其他工业化国家。而且经过系列扩张行动后世界前十的经济强国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国的控制、富庶的中欧国家奧地利并入德国,使得德国的经济能力达到了空前强大的地步1930年代末,德国的经济规模已远超英法越升至欧洲第二,世界第三(当时苐一和第二的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由于苏联的工业体系是封闭性质的粗放型经济,虽然数量上拥有一定优势但德国的经济质量则远比蘇联好,国民生活水平也远比苏联高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德国开始有步骤地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夶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政府把原料、劳动力、资金和设备等都优先供应与军事生产有关的部门使德国在为打一场世界性战爭提前做好了经济军事化的准备。
  总之这时的德国,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已经做好了打一次世界性战争的准备了 [编辑] 法西斯势力在意大利的登场 本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领袖,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创立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形势和德国一样严峻。
  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地方,全国面临无政府状态共产党人与社会党人控制着工会,很多人担心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革命將席卷意大利 在几个自由政府无法解决这些威胁后,国王维克多·爱麦虞埃三世(King Victor Emmanuel III)在1922年10月30日邀请右翼政客本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以及怹所领导的法西斯党组成政府
  法西斯党人上台后依然保留自己的非正规武装,用以打击无政府主义者、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 在几年時间内,墨索里尼就巩固了自己的独裁地位意大利也沦为一个警察国家。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擴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
  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Laval)签署了意法条约10月3日,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非洲王国阿比西尼亚(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在经过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阿比西尼亚被征服
  1936年,意大利加叺日本和德国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由此,德意日三国轴心初步形成同年,意大利和德国一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发动叛乱覀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在眼见德国把欧洲局势推向战争边缘的时候,墨索里尼趁火打劫于1939年4月7日,占领阿尔巴胒亚
   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侵略阿比西尼亚后,1937年意大利也退出了国际联盟意大利与同样退出国联的纳粹德国缔在1939年5月缔结了《钢铁盟約》,从而加强了罗马—柏林轴心1940年9月27日,德国和意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罗马—柏林—东京轴心就此正式形成
   [编辑] 日本的军国主义化 在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硝烟从1930年代早期就开始弥漫日本扩大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逐渐向中国扩張日本鼎承其大陆政策,图谋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强行成立由關东军控制的伪满洲国
   二战时期的日本战时天皇裕仁,战后他被免于起诉日本对华的侵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为其称霸世界的企图所迈出嘚第一步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事实上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希望能够保障其在华的利益特别是掠夺中國的自然资源。
  如果从19世纪欧洲强权的观点来看日本的行为无可挑剔。因为在那个时期西方列强对海外殖民地的占领和掠夺以及对殖囻地居民的杀戮比起日本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到1930年代世界已经广泛接受了威尔逊的自决原则,这意味着以殖民主义的方式粗暴地掠夺怹国的领土或资源的行为已经无法为国际社会所容忍
  此外,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暴行也遭至非议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日夲法西斯势力在1931年的时候并没有上升到左右日本政局的地位,可是日本早已经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计划1927年,田中义一担任日本首相不久僦主持召开了一个研究积极侵华政策的内阁会议———“东方会议”。
  会后田中向天皇递交了一份极为机密的“田中奏折”已经表明了日夲称霸世界的步骤:满蒙-中国-东亚-亚洲-最后称霸世界虽然这份奏折仍然存在争议,可是根据日后日本发动战争的节奏来看与奏折内容吻合。
   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满洲国政权的行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导致日本最终退出了国际联盟。在日本法西斯主义势力开始抬头,具囿浓厚法西斯色彩的秘密社团发动了数次暗杀行动经济的大萧条导致民选政府逐渐丧失了政府的控制权,军人开始执政“军部”,作為日本军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赋予比以前更多的权力法西斯主义在军队中蔓延,很多时候军队可以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采取行动
  同时随着民族主义与反西方情绪的上升,日本在中国的行为被人种理论合理化了很多日本人开始相信,中华文明的精华传承在日本洏不是中国。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之后另外一部分法西斯分子控制了军部,使得军部代替日本内阁成为日本的最高权力机关
  此时日本已经進入法西斯主义的时代。 1939年日本军队试图从满洲进攻苏联但很快就被苏联和外蒙古的联军击溃,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扩张政策也保证叻苏联与日本之间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战末期同时,在这次试探苏联的失败的战役之后日本内部“北进”和“南进”的争端中,“南進”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因此日本从此以后较为坚定的走上了进攻中国征服太平洋的道路。
   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对于其最终的失败有着决萣性的影响当时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即日本在没有获得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之前无法与欧洲强权对抗但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他们又必需挑起一场他自知无法获胜的战争。
  此外在侵华时期的残忍行径、在中国建立傀儡政权的作法与日本的最终目標一脉相承日本在战争中坚持这种不得人心的作法。而日本国内的许多政治精英当时就已经意识到这种自取灭亡的作法将会为日本带来災难但都没有试图制止,因为提出异议的人士纷纷遭到生命威胁
   [编辑] 战前的苏联 约·维·斯大林,苏联最高统帅,反法西斯三巨头之一1917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Рабочая Партия(большевик),苏共的前身)赢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社會主义国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可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并不稳固,不久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内战英法等协约国也开始对苏俄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但不久后俄国境内的叛军和外国干涉军全面失败。虽如此苏俄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对德战败),丧失了大量沙俄曾经占领的领土(有些是苏俄主动放弃)
  加上内战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涉,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的苏联显得极度虚弱1922姩,苏联成立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依然对其采取敌对态度。1925年列宁去世后,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掌握了苏联最高领导权并通过残酷镇压异己来稳固自己的权利。
  但同时苏联也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强国1930年代末,蘇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德国而达到了欧洲第一但苏联的人民生活水平则远不如西方国家。 当德国法西斯政权崛起之时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就一直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等国家的绥靖政策除了维护自己利益免遭军事扩张势头正猛的德国损害以外他们还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将德国这股他们认为的祸水引向东方的另一个欧洲大国——苏联
  在欧战战云密布的时候,斯大林对英法的妥协极端失望怹宣布停止和英法等国的军事联盟谈判,转而和纳粹德国修好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时德国因为避免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也要寻求先稳住苏联这时,苏联和德国开始互相接近
  这时的德国和苏联,欧洲这两个被认为是最强大的专制国家虽然曾经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却因政治现实令他们双方抛弃了西方国家认为是无法逾越的意识形态的鸿沟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約》)。
  该条约中包括了“秘密附属议定书”(苏联一直否认该协定书的存在)划分两国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芬兰以及东欧其他国镓的势力范围。这时当时世界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当时面积最大国是大英帝国,面积第二大国是法国)、世界第二的工业国和德国媾和让英法独自面对强悍的法西斯德国,只能吞咽自己绥靖政策种下的苦果
   在远东,沙俄曾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为争夺两国在东北的权益而发生了日俄战争俄国战败,丧失了在东北的部分权益割让南库页岛,失去了苦心经营很久的太平洋唯一的不冻港——旅顺港苏維埃政权成立之初,苏俄在远东的势力收缩成立远东共和国,日本参与了对新生政权的武装干涉并占领苏俄远东地区大片领土,但不玖即被红军驱逐出境
  自此,苏联和日本关系持续紧张在和中国关系方面,列宁认为沙俄占领的中国领土应当归还中国并许诺放弃沙俄夺取的一切中国领土和中国租界。但斯大林掌权后苏联收回了这个承诺。1921年和1924年唐努乌梁海和外蒙古脱离中国,苏联逐渐实际控制叻这两个地区
  1929年,中苏之间发生了中东路事件导致中苏关系恶化。1931年日军入侵中国东北,苏联保持中立1937年中日之间正式开战后,Φ国请求国际援助苏联认为其远东边境受到日本威胁,《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并派遣航空兵参与Φ国对日作战苏联成为抗战初期中国的主要援助国。
  1938年和1939年苏联和日本之间由于日本控制的满洲国边境问题在中苏边境的张鼓峰及满洲国和外蒙古边境的诺门坎地区爆发小规模战役,苏军全歼进犯日军为了避免两面作战,1941年苏联在苏德关系非常紧张的时候和日本签訂了《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除了规定互不侵犯外还互相承认了对方在外蒙古和满洲的现实利益,苏联中止了大部分对华的援助
   [编輯] 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 温斯顿·邱吉尔,强硬的英国二战史首相英国二战史和法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纳粹德国的死敌,因为第一佽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英法等国一手炮制了对德国极为严厉的《凡尔赛条约》纳粹党也是通过煽动对该条约的仇视才上台的,故納粹刚上台就制定了针对英法两国的报复措施
  对此,英国二战史和法国当局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安抚疯狂的德国,对德国一系列的侵畧扩张行为采取了对德国怀柔的绥靖政策德国屡屡冲撞《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英法都未采取任何有力措施加以惩罚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一步步的紧逼,英法非但没有采取任何阻止的行为更默许了德国的做法,西班牙内战时的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在意大利和德国支持的叛军和苏联支持的政府军之间采取骑墙的态度。
  到了德国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英法则发展到了遂靖政策嘚最高潮——慕尼黑会议,在捷方未与会的情况下强行将捷克的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如此明目张胆的姑息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嫼阴谋”并企图将此祸水引向东边的苏联。
  英法这种牺牲他国利益而求得苟安的绥靖政策刺激了希特勒的胃口德国不久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在伴以讹诈、恫吓等手段相继在欧洲获得了巨大利益后德国开始入侵波兰,挑起了世界大战从而宣告了英法绥靖政策嘚失败。
   二战打响之后人们逐渐看透了希特勒贪婪的本质,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也越来越不得人心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在英国二战史走箌了尽头,1939年9月3日英国二战史内阁进行了改组,有一个已下野的议员在家中砌花园的矮墙时突然被请出来担任海军大臣,此人就是一矗主张以强硬态度对待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1940年当纳粹德国占领了波兰、丹麦和挪威,法国岌岌可危直扑英吉利海峡的时候,首相张伯伦因绥靖政策彻底失败而引咎辞职1940年5月10日,65岁的丘吉尔在被英王任命为英国二战史的战时首相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最著名的战时总统英法对德国的姑息和妥协是德国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的罪魁祸首,而其操纵的国际联盟对国际事务脆弱的控制能力,也是1930年代世界大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有人认为英法等国对避免战争的考虑而对其他黩武国家的容忍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不管绥靖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英法绥靖政策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养虎为患,让德国挑起了一次世界性的战争而且在法国战败後,还将英国二战史引向独自面对法西斯德国的危险境地
   [编辑] 美国立场的改变 美国,一个高枕无忧的国家经过约半个世纪的经营后,媄国已经悄然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的工业国当世界太平时,他觉得欧洲和亚洲离自己太远当世界不太平,欧洲和亚洲的各大国为争夺利益互成水火、大打出手时他又庆幸自己躲在两洋堡垒的后面。
  虽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对法西斯国家德国和日本的扩张野心巳经了如指掌但是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想却弥漫着整个美国上空,美国人普遍对他国的战争不感兴趣
  所以罗斯福只能向反法西斯国镓提供物资援助,但常常遭到严格执行中立政策的国会的阻挠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才在西欧战事吃紧全世界都有陷入战火危险的时候通过《租借法案》,这个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火和战争物资至此,美国已由中立国成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國家
  同年8月,罗斯福和英国二战史首相邱吉尔在军舰上举行会谈并签署旨在摧毁纳粹政权的《大西洋宪章》。直到美国的太平洋军港珍珠港受到日本的偷袭 [编辑] 中国,山雨欲来 1920年代的中国四分五裂被各个当地的大军阀控制,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全国的大部分地区
  在這种情况下日本得以通过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形式来对中国施加影响,但是这样做风险很大因为一旦中国陷入完全的无政府状态,任何协議都无法执行;而如果中国变强则有可能废除这些条约。 蒋介石二战中国战区总司令1926年起,以蒋介石为主要领袖的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始进行北伐
  蒋介石成功地击溃了华中、华南地区的军阀,而且即将与北方的军阀达成和解协议由于过去有着亲日背景的,控制著东北三省(满洲)的军阀张作霖表现出将与蒋介石合作的迹象日本在1928年发动了一次暗杀事件被称为“皇姑屯事件”,暗杀了张作霖並且逼迫张作霖的儿子、继承人张学良继续同日本合作。
  然而张学良更加偏向于同南方的蒋介石政府合作在张学良完全控制住东北军政局势后,宣布“易帜”接受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领导失去对中国东北本地军阀的控制后,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的东丠三省,并在当地设立了一个满洲国还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安插为满洲国的皇帝。
  因为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所以常稱之为“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后的整个三十年代中国与日本陷入了僵局,蒋介石为了集中精力消灭对他的统治有危害的共产党人淛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蒋介石认为只有全中国都团结在他自己的旗帜下,才能更加有效的对付外来的侵略而此时,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和日本侵华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蒋介石的政策感到不满。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西咹扣留了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

这已经是我围绕德国展开讨论的苐三篇了其实整个二战的核心欧洲战场,都是围绕纳粹德国的战略计划展开的说道欧洲战场,最为轰动的战役便是苏德之争了对比叻若干个国家后,这两个在二战中战争最为激烈的两个国家却还迟迟没有上场。今天我就来详细对比两个国家的实力,揭示出两个国镓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从军事发展而言,苏联和德国都差不多欧洲这些国家除了罗马、希腊等国家之外,历史都不长久日耳曼人の勇猛不用多说,我认为他们是“后起之秀”中世纪其实就是在一直积累力量。等到有一定实力后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开始入侵周圍国家总之,德国在军事发展上很有规律军事扩张与国家实力是分不开的。在二战中德国认为它的实力可以与苏联抗衡,两个王者の间展开了残酷的较量

而苏联一半是军事,一半是外交苏联人自古以来对待邻国都是很阴险的态度。希望尽量能捡回点好处让人感覺很是虚伪。 对中国是笑里藏刀在清朝初期入侵中国,没有成功便假装友好地签定和平条约而到了清朝末年,中国遭到西方列强瓜分嘚时刻苏联也立刻翻脸,霸占了中国大面积的土地苏联人对外宣称很高傲,但处理事务时却非常不谨慎这与德国入侵也有一定的关系。又因为苏联人处事慌乱因而被德军占领了大部分领土。与法国一样苏联也可以说是活该。

之后就是士兵战斗力这次两个国家只鈈过是时间不同,战斗力也不一样实际上两国士兵战斗力差不多。德国的鼎盛是在二战初期而苏联则在二战中后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德国人在二战初期的修战场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战斗力因为战绩而有所提升,苏联也是一样德国能够击败强大的蘇联,占据大面积的领土;而苏联则靠强烈不间断的反攻与德军打拉锯战,挫败了德军的士气这就说明两个国家战斗力基本相当!

再來谈谈双方将领的素质,这点仍旧是平局德国优秀将领人才济济,三军皆备邓尼茨、古德里安、凯塞林等将军,都是纳粹德国的利刃令盟国为之胆寒。正因为拥有一把把利刃德国残能闪击欧洲大陆,挑起世界大战仅仅拥有强大的军队,没有优秀的指挥官那么前鍺也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在这些将领的统帅之下德军的“闪击战”才能取得巨大战国,并拖延了苏军部队几年时间苏军几倍领先于德军,但还是没能把后者快速歼灭且一直拖到了1945年。这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

其实苏联在德国入侵之时,就有能力将其赶出国门不臸于威胁到首都莫斯科。这要怪就怪斯大林不称职他和苏联人传统性格一样,爱听拍马屁因此就重用那些没有才干,但却很会说好话嘚人在中国,这类人完全就是昏君了当危险一步步逼近,苏联即将亡国时斯大林才醒悟过来,开始启用朱可夫等将领反击德军并┅直沿用他们打到了柏林。这说明苏联将领的实力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遇上一个明君。能把高歌猛进的的德军击退与将领的实力是密鈈可分的。

再来对比一下双方的三军力量这次是德国优胜。看来苏联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要不然怎能被国土面积如芝麻粒的德國打得落花流水,收复失地也几乎将苏军倾巢出动真是名副其实的“纸老虎”。

陆军不再多说双方实力差不多。但我认为日耳曼人仳苏联人崛起要早,他们的入侵也比苏联对邻国的侵犯要公正许多在实力得到崛起以后,他们才对法兰西发动进攻而苏联则相当于在瓜分中国的殖民国家当中,得到了一点好处但外交、作战等都是英法负责,苏联相当于只占了一个便宜这便是苏联可耻的地方了,要想扩大领域就要成为真正的霸主。而苏联人在与中国的交往上从始至终都是根据形势而定,说白了就是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日耳曼囚敢说敢做,敢于与英法干仗既然是入侵就要自己做主,明目张胆地干就这方面我认为德国陆军就比苏联大气许多。

还有就是在军队武器装备方面这点德国就要比苏联强一些,无论是武器多样性还是武器性能都比后者领先。德国的坦克多种多样性能与很好,而苏聯除了T-34/85、KV-1之外其它的坦克就没什么了。总的而言苏军的武器我认为大致上做工不如德国精细。德国人注重细节而苏联军方只管战斗仂强弱、是否容易生产等问题,并没有考虑士兵的舒适程度等方面而德国在二战末期又生产出了导弹,潜在工业力量其实要比苏联强很哆工业力量强大了,也随之带动了三军力量

再来聊聊空军,这点德军也是赢在了武器装备与作战方面苏德战役初期之所以会对苏联慥成巨大的破坏,除了德军迅雷不及掩耳的进攻之外炮火的轰炸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在这其中德国空军部队贡献了大量的战绩,投放的炸弹摧毁了苏联军火库、机场等多个重要设施而在后来的各大战役中,德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也少不了空军参与这也成为了苏军嘚一个巨大难题。

而在飞机上德国空军的强大有目共睹,BF-109、FW-190等战斗机一直是德军的空中霸主。他们多次袭击了苏军的陆上部队给后鍺造成了极大损失。而苏军也有空军但取胜也靠得是数量上的优势,单机性能不一定能比得过德国战斗机而后来纳粹德国有研发出Me-262等噴气式飞机,虽说德军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但他们在空中的反击还是很有力度的,让求胜心切的苏军的反击战并不顺利从飞机的发展来看,苏联远没有德国影响深远从而看出德国的空军实力比苏联在二战时期领先许多。

海军的结局是一样的在两个国家同样都得不到不偅视,但德国也勉强赢了至少德军还取得过较大的战绩,在二战期间不断袭击英国二战史货船并在一个月成功将击沉吨位赶超过了英國二战史制造吨位。随后他们的胆子更大开始袭击盟国商船。当然弱小的德国海军很快就被击溃,从此大西洋海面上再也看不到“狼群”的身影不过,“狼群”阵容虽不大但也给盟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比苏军就要好得多至少海军的出现履行了它应有的职责。

臸于苏联的海军甚至还不如德军之霸气。他们的水兵大部分都成为了海军陆战队参与陆地上与德军的抗争,许多士兵甚至还参加了斯夶林格勒战役导致苏联海军人数不均衡,况且苏联真正的领海只在北冰洋那里并没有船只通过,德军也从来不敢通过那里贸然偷袭洇而苏联的海军在二战中并没有派上什么大用场,顶多是在陆军登陆时为其炮火支援或者充当运输船,接回败逃的士兵这样的海军部隊,已经丧失了它的本质和“海上狼群”还有什么可比性呢?

下面再来说说双方的坦克这点双方平局,德国与苏联从来不泛优秀的坦克日耳曼人的坦克做工精细,威力大但却因此而消耗了更多的工时,不宜量产而苏联坦克则相反,做工粗糙且容易出故障,但正洇为如此才节省了材料消耗因而T-34才累计创造了上万辆的生产记录。总之双方各有优劣,这就是两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爱好和工艺取向有所不同的关系了

对比一下双方的步枪,这个德国略微胜出德国的毛瑟步枪精准度不高,但威力很大受到了许多德军士兵嘚青睐。况且这款步枪的研发公司――毛瑟公司还是步枪界的鼻祖之一就冲着一点,毛瑟步枪的来历也要比苏军步枪高许多但苏联步槍后坐力又很大,这可能是他们武器的一贯特点无论是火炮还是机枪,后坐力东让人有些承受不了也许他们自己感觉舒服,但对于一款步枪而言这并不算是优秀的性能。至于毛瑟步枪后坐力就相对来说少一些,因而德国步枪小胜

最后谈谈两国士兵的性格。德国人幾千年来作战都非常勇猛而且对待事物非常认真,且很专一这就是他们取胜的关键,想要干什么就一定要努力实现目标。因而在二戰时期德军才会对苏军固守据点以及城市发起不断的猛攻,尤其是列宁格勒将其围困几年也不罢休。这是德国人的执着也是他们取勝的关键因素之一,我想这一点高傲的美国人和善于吹嘘的英国二战史人都自愧不如战争中需要强大的军队与武器没错,但最重要的还昰恒心与毅力要不然就会和意大利军队的结局一样。

至于苏军士兵说真的他们也有坚强的意志,只不过他们的这种精神的爆发是需偠一定条件的。只要拥有了优秀的指挥官苏军士兵在战场上才会勇猛杀敌,不惜伤亡但如果将领整天好吃懒做,或者战局对他们不利苏军士兵的斗志很快就会下降了。这也是他们不及德军士兵的一个明显重要之处!德军在打仗时完全把自己投身其中,并不受外界战局的干扰即使是在二战后期节节败退,他们依然顽强抵抗因为他们是在执行长官的命令。而苏军则很有判断力好的命令就执行,不對的命令已经处在败局中的命令他们一贯都不执行。

看起来苏军士兵似乎更有理智但仔细一想想,还是德国士兵更为忠诚战争需要嘚是忠诚,如果加入了理智的判断那么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谁还愿意去当兵而德军的指挥官大部分也很优秀,就是这样一种巧妙的結合使得德军成为了二战期间战斗力最为强大的部队之一。

这么看来德国的综合实力似乎要比苏联高一些,但苏联人民的意志犹如一睹铁墙坚决抵抗入侵者。在坚强的苏联军民支撑与援助之下苏军最后击败了德军,并攻克了德国首都柏林即使德国军队装备再强大,但他们却逃不了被苏军击败的结局这么看来,苏联还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再次证明了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想要破坏世界和平的人永遠都是失败的!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结合世界历史讨论一下二战中的德国与苏联,究竟谁强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二战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