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考试适合做大语文文言文系列的文言文吗

答案很长 全是干货 【多图预警】&br&先交代下背景,家乡是五线靠后的小城市,末流省重点,高考排名省前200名。高中成绩一直比较平稳,属于天道酬勤的那种。&br&说到学习方法,我的整个高中都在试图寻找,看到成绩优秀的学长学姐也会主动去问,知乎上也有很多精彩的回答。但是,看完之后,我都会有一种感受 就是可操作性不高。这导致我的高一高二都很困惑,也一直都是不讲究方法的“死学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没有什么学习方法是“万金油”。在这里我分享我的学习方法,仅供参考。&br&&br&&b&1.语文&/b&&br&【关键词】笔记 &br&建议选择厚一点的 我用的是和课本大小差不多的96页胶套笔记本,高二暑假那年我所有的笔记都整理到一个本子上。高三也一直沿用这个笔记本。&u&&b&&i&记住一定要分类。我分得很细,针对每个题型分的 分为 字音字形、词义、成语熟语、病句、诗歌鉴赏、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i&。&/b&&/u&每个省份的题型不同。&br&&ul&&li&&b&字音字形:注意标注序号,积累越多后面会很有成就感&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2.zhimg.com/dc78f74ca63f407c2f7f4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c78f74ca63f407c2f7f41_r.jpg&&&/figure&&/b&&/li&&li&&b&词义:&/b&一样地标序号&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3.zhimg.com/c72a36ac6ca35bbabf1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72a36ac6ca35bbabf1e_r.jpg&&&/figure&&/li&&li&&b&成语熟语:&/b&同上,就不放图了&br&&/li&&li&&b&病句:&/b&可能有的辅导资料已经归好类了,但我更喜欢自己总结,印象更深,且有助于理解,不要怕麻烦。&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4.zhimg.com/d86ab914b51d62796fcabf1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86ab914b51d62796fcabf1f_r.jpg&&&/figure&&br&&/li&&li&&b&诗歌鉴赏:&/b&这类笔记可以从&b&诗歌类型&/b&出发 如: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咏物诗......也可以从&b&题型&/b&出发来记 如:炼字题、炼句题、语言特色题、赏析诗眼......还有很多其他的 如:下图中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总结答题技巧,其实我以前也对这类题目束手无策,但后来发现还是有一定的套路的。&b&遇到典型的题目可以剪下来贴上去&/b&,早读的时候多看看。&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2.zhimg.com/cf6b549cfd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f6b549cfd5_r.jpg&&&/figure&&br&&/li&&li&&b&文言文:&/b&很多人觉得文言文没法做笔记,不然。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你会遇上一些课文里没有学过但经常看到字词,这个时候你就要把他记下来,很多时候妨碍你理解文意的就是那几个词。&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4.zhimg.com/eaffbd3dc28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affbd3dc288f_r.jpg&&&/figure&&br&&/li&&li&&b&现代文阅读:&/b&这部分笔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b&:题型&答题套路 与 典型例题 。&/b&题型和答题套路就不多说了,老师总结的时候你就记下来。典型例题,每次考完试的试卷或是老师布置的都留着夹在笔记本里,然后把规范的答案记到本子上。下图是 黑笔是我自己写的答案,红笔是老师给的答案&b&。&/b&经常看看自己的不足之处。&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3.zhimg.com/abcc22e5c4e55fa5f09d6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bcc22e5c4e55fa5f09d6e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2.zhimg.com/d0ee77e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0ee77e5_r.jpg&&&/figure&&br&&/li&&li&&b&作文:&/b&其实高考作文并不要求你有多少文采,想想答主当年高考作文写得简直小学生水平。记得我当时就是只求稳,拿个正常的分数就是我的目标了。于是,我买了一本作文素材,就是那种很普通报刊亭都有卖的十块钱左右的那种,然后每天晚上会翻几页,把比较好的句子、事例剪下来贴到笔记本上。还买了一本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虽然之前也很不屑看的( ̄_, ̄ ),看别人的文章结构,同样的,好的事例会做些记号,方便第二次阅读【这次我没有把它剪下来了,其实如果你不心疼的话也是可以的】。最后,&b&说到字的问题,不需要多好看,重要的是工整,容易辨别&/b&。答主高考作文的字写得还不如上文中的笔记好看。&/li&&/ul&以上内容我都是记在同一个笔记中的,在记笔记之前会给每个版块预留页数。你也可以用两个本子。&br&&br&&b&2、数学&br&【关键词】典例难题技巧易错总结本&br&&/b&在数学方面答主没有简单的做错题总结&b&,在答主的数学笔记本上有【典例】、【难题】、【&/b&&b&&b&技巧类&/b&】、【易错类】&/b&这样几类题&b&。&br&&/b&在失分的题目中主要有难题和易错题这两类&b&。答主以前总觉得粗心做错的题都不算错,所以压根不重视,其实考试中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分数都拿到很重要,尤其是一次性把题目做对最好,&/b&也许高一高二你不觉得&b&O__O &…&/b&因为在那个时候考试时间比较充裕。&br&至于,&b&技巧类和典例类&/b&,有时候题目做对了,但这个题目依然很有价值,也要把题目记下来。如果这个题目很典型,历年高考题都曾出现,这个就算做典例。还有一类题,你做完之后,会有种“竟然可以这样”“哇塞 好神奇”的感受。这种题 大多有一定技巧很巧妙,就是技巧类,也很有价值。&br&答主最喜欢总结,额,可能是文科生的原因,看着自己满满的笔记特别有成就感。其实,我记得笔记平时也不一定看,但是记过一遍总有印象,而且考试前复习就会很方便。&br&在这四类题中,最先需要攻破的就是【易错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最后是【难题】,有时候复习【难题】的时候,如果实在理解不了,适当放弃也是必要的。&br&做总结时,自己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做题的切入点,用到的公式之类的写下来,有助于复习巩固。&br&最后,没有样图给你们看了,因为本子送给学妹了。╰( ̄▽ ̄)╭&br&哦 再说一句,作总结时,我是分单元的 如导数、圆锥曲线、三角函数......分几大板块 在每个板块下再分为&b&【典例】、【难题】、【&/b&&b&&b&技巧类&/b&】、【易错类】&/b&这样几类题。&br&&br&&b&3、英语&br&【关键词】单词
(*^__^*) &br&英语笔记分为语法和其他两块。&/b&都记在一个本子上,语法笔记本的后面往前记。&br&英语语法就是虚拟语气、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啊blablabla。其实我一直拎不清这些。&br&其他包括很多,单选总是做错可以抄到笔记本上【连同答案解析一起】如下图 &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2.zhimg.com/ae868d68a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e868d68a1_r.jpg&&&/figure&至于单词,最基础的是课本中的,这个一定是要记牢的。当时,我们的英语老师让我们额外背四级单词,每天还让我们抄单词。我当时是拒绝的,我感觉不能这样生硬地背单词。&u&&b&我的做法是:每次做完试卷或作业后,把试卷中尤其是完型和阅读中频繁出现但又不是课本中的单词记下来,&i&连同句子一起记下来&/i&。如下图那样。这样效果会更好。&/b&&/u&现在我依然用这种方法,只让我那本单词书背实在太痛苦。&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2.zhimg.com/ee99be393bd377feb916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e99be393bd377feb9169_r.jpg&&&/figure&&br&&b&4、政治&br&【关键词】;知识架构脑海回忆法&br&&/b&四本政治书的架构在我脑海里重复过无数遍。高三后期,书都背的差不多了,在脑海里重复知识架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我记得我当时上学来回坐车的时间都在脑海中回忆知识架构&b&。&br&每本书都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共有几课,每课里有哪些知识点【答题点】文综都是采点给分,所以知识架构显得尤为重要。&br&当你在考试的时候,答完了那些显而易见的,就可以依次在脑海中检索,查找遗漏的点。&br&&br&5、历史&br&【关键词】;不要轻易狗带&br&&/b&答主历史学渣,我每次答完之后再看答案,都有着匪夷所思的赶脚。平时测验,错一半选择题,都见怪不怪了,然而我从来没有放弃这门学科,最后,高考我的文综考了270分。历史没有拖后腿,O(∩_∩)O~。&br&&b&&br&6. 地理&br&【关键词】;地图册就是亲妈&br&多看地图册,多看地图册,多看地图册,其实地理的趣味性很强的。&br&&br&7、关于生活上我再唠叨几句&br&&/b&&ul&&li&&b&不要熬夜,我的作息差不多是,&/b&早上六点多起,晚上十二点之前睡,午睡不超过半小时。&b&我之前看过一个科普 大概是这样,一个人的睡眠周期是90分,所以睡90分钟的倍数最好。&/b&&b&其实也不是说一定不要熬夜,只要你能保证第二天听课的质量就好,因人而异。还有最好一直坚持自己的作息,周末也一样。反正,我高三上课从不犯困的,课间也不睡觉。&/b&&/li&&li&&b&运动,运动,运动,答主属于那种运动无能型的,所以会选择慢跑,羽毛球之类的,哦 我还打过太极之类的,感觉非常好呢。不得不说,高三最后,身体很重要,最可怕的不是高考失利,而是根本没能上考场。答主身体一直不好,所以我整个高中都坚持锻炼。&/b&&/li&&li&&b&网络,即使是在高三以及高考前我每天都会上网(⊙o⊙)…&u&&i&但是我不会看微信和QQ。&/i&&/u&其实身边人的动态有时候不利于你保持情绪的稳定。我主要是看知乎和微博,感觉在前几年知乎还没有那么鱼龙混杂,答案质量都很高,很多答案看了受益颇多,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但是看多了让加深戾气也是真的,尤其是在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年纪。微博其实也很棒,有什么不爽可以在微博发泄,看看自己喜欢的爱豆。有时候,犯困的时候刷一会,提神....但是,点到为止,不要拿起手机就没完没了,自制力差的人还是不要尝试。&/b&&/li&&li&&b&听课,如果我真的觉得老师说的我已经会了并且老师的进度太拖沓或者老师在激励抒情励志的时候,我会边写作业边听课,但这种时刻不多见,如果你不是甚学霸,还是老老实实听课吧。&/b&&/li&&li&&b&心态,其实我的心态非常不好,每天心情都像在坐过山车,可能是我比较玻璃心吧而且当时身体不好= =这个时候在知乎上也看了很多答案很受鼓舞。我贴几个激励到我的:&/b&&/li&&/ul&&b&&a class=&internal&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你的高三都经历了什么? - 曾加的回答&/a&&/b&&b&&a data-title=&@曾加&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184d63c15edb58b42e0a& data-hash=&184d63c15edb58b42e0a& data-hovercard=&p$b$184d63c15edb58b42e0a&&@曾加&/a&
一直想说声感谢,我还清楚的记得高三那年十月的一天,心情跌倒谷底的一天看到这篇回答时又燃起希望的心情。&br&&a class=&internal&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你高三以及高考有哪些辛酸和泪水? - 王大喵的回答&/a&&a data-title=&@王大喵&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1df57edddc5edeb7085826c& data-hash=&1df57edddc5edeb7085826c& data-hovercard=&p$b$1df57edddc5edeb7085826c&&@王大喵&/a&
和这位答主经历有点类似,高三寒假一个夜晚看到这篇文章的,相似的经历引起共鸣。&br&&a class=&internal&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你觉得自己厉害在哪里? - 程浩的回答&/a&&a data-title=&@程浩&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1f644a1b7da169d2b56e1a4c6da61fea& data-hash=&1f644a1b7da169d2b56e1a4c6da61fea& data-hovercard=&p$b$1f644a1b7da169d2b56e1a4c6da61fea&&@程浩&/a&&/b&&b&&b&命运嘛,休论公道!我经常在草稿本一遍一遍不停地上写这句话。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br&&br&已经时刻一年,很多细节我甚至都有点模糊了,只记得太多心酸泪水,也真的感谢当年拼命努力的自己。&br&&br&&/b&写到这,我感觉自己有点虎头蛇尾了,写得磕磕绊绊的,大家就将就着看吧。写这篇答案的初衷也是因为在知乎上,感受到了陌生人带给自己的激励,所以也想要传递下去。其实想说的太多了,有时间我会再更的。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要看的或是疑问也可以评论或是私信。写得这么辛苦,你不点个赞激励我一下嘛 = ̄ω ̄=&br&&br&&/b&&b&&b&最后,我想强调一点:&u&&i&保持自己的节奏!!!&/i&不要人云亦云。&br&&br&——————————————分割线-------------------------------------------------------------------------------------&br&你们怎么只收藏不点赞啊 QAQ
给我一点继续更新的动力哇!!&/u&&/b&&/b&
答案很长 全是干货 【多图预警】 先交代下背景,家乡是五线靠后的小城市,末流省重点,高考排名省前200名。高中成绩一直比较平稳,属于天道酬勤的那种。 说到学习方法,我的整个高中都在试图寻找,看到成绩优秀的学长学姐也会主动去问,知乎上也有很多精彩…
学习方法加应考技巧,希望有所帮助。&br&&br&【诗歌鉴赏】&br&这一块关键就是套路和积累了。意象什么的最好自己平时多积累,抄在笔记本上,见一个抄一个。答题模板的话希望题主不要嫌我字丑。&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5a52b3f37349c73ddcc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5a52b3f37349c73ddcc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edfc8e7de9b41a6a6d4fd9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edfc8e7de9b41a6a6d4fd9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8315bfa154af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8315bfa154a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1dad1e45c7ae2fbc29793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1dad1e45c7ae2fbc29793_r.jpg&&&/figure&&br&应该注意的是诗文的题目、题干、注解。&br&这方面鉴赏的书籍我推荐《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有些高考题目就是原原本本地从里面抄出来的。&br&【文言文阅读】&br&这个要分段意理解。&br&现在有些题目很坑爹,一坨下来不分段落,这时你要自己分段。以一个事迹为一层。这样比较方便后面分析理解题找信息区域。&br&停顿题比较简单没什么好讲的。&br&文学常识要靠积累。准备好笔记本,见一个抄一个。&br&翻译要直译,掌握高中要求的实词虚词很重要。一般的总复习资料里面都会有实词虚词的归纳。&br&高中老师都会推荐《古文观止》,吃透的话,字词题翻译题不用怕了。&br&&br&====以下补充于16年9月18日&br&关于诗歌鉴赏。&br&上面的模板不是个人归纳的,是课堂的笔记。&br&高中三年会遇到很多很好的例题。不要犹豫,抄下来。然后把标准答案对着上面的模板看一遍,然后自己琢磨一下。我认为比较好的语文题目大部分都汇集在《导与练》里面。还有一种课外练习,挺冷门的吧,但是排版好看,题目也经典——全品系列。从初中到高中,我都有用全品,而且是各科的都有,买一整套。个人的好感度——全品>曲一线(包含五三)>志鸿系列(名校血案优化设计赢在高考)>后雄。&br&题主和围观同学可以试下,个人口味不同。&br&关于文言文。&br&要多读文言文,我推荐《论语》《孟子》《唐宋八大家散文》。每天晚上睡前,我都会读一则《论语》,理解一下字词句的意思,想下内涵,然后背下来。文言的散文我大约三天读一篇吧。第一天读全文,记下字词意思。第二天,理解文意,然后划出好的句子。第三天,把好的句子背下来。&br&背了不是没用的。对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来说,写作文的论据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的。引用文言文会加印象分的。而且这些散文多是议论文,条理都是很清楚的。有两篇我认为是范文中的范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和《留侯论》。&br&我个人比较反感那种一整本厚厚的作文素材,总觉得那种信息来源很没用安全感。高中有同学买了考前抱佛脚,虽然凭着大段论据能有一个好的作文成绩,但是因为即时记忆的缘故,理解不够深刻,说理也就可能说不到点上。所以这种文章在遇到严格的评卷老师的时候就不吃香,除非你字好。这种素材中的时事,就是一大篇文章,文末有归纳一下关键词,有一句话赏析。我还见过那种同一个关键词下面一堆名言警句(很多我并不认识而且觉得逼格很高)的素材。很方便,但是我嫌它不扎实。不嫌的可以试下。&br&周末建议挑一篇文言文做精读,就是像学课文那样认真地学习(背字词,理脉络,概括赏析)。怎么挑?可以去书店找一本书,《文言文助读》,老书,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如果有的话也不知道是第几版了,没有的话类似的也可以。就是课外的文言文选本。一定是要有字词注释、文章赏析的。我记得当初高中,学校每个寒暑假都会发课外的文言文章(印刷的),布置我们回家看,开学后回校考里面的字词翻译等等⊙ω⊙都是很好的文章。至今还记得有选《报任安书》《石钟山记》等等。如果想要找文言精读的材料的话,也可以问下老师哪种读本比较适合文言文的学习。&br&&br&大概是这些。&br&&br&==============&br&日更新&br&&br&评论区有知友要全套的,我一时整理不来,一点一点放吧。&br&&br&一、论述类文本阅读&br&这一块需要打起二十分精神应对。阅读时每个字都不能放过。而且每读完一段都要大致概括一下段意,不需要很详细,知道在讲什么就行了。&br&这样的话根据后面的选项找信息区域的时候更快,而且准确率更高。&br&初中那套“太绝对就是错”已经很少能行得通了。现在最常见的是强加因果,偷换逻辑(改关联词),范围扩大或缩小(这点很难想到,应该注意)。&br&二、诗文鉴赏&br&在上面已经讲过了&br&这一块关键就是套路和积累了。之后讲语文学习的时候我会讲答题模板。意象什么的最好自己平时多积累,抄在笔记本上。&br&应该注意的是诗文的题目、题干、注解。&br&这方面鉴赏的书籍我推荐《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有些高考题目就是原原本本地从里面抄出来的。&br&三、文言文阅读&br&这个也讲过了。&br&这个和论述类文本阅读类似。要分段意理解。&br&现在有些题目很坑爹,一坨下来不分段落,这时你要自己分段。以一个事迹为一层。这样比较方便后面分析理解题找信息区域。&br&停顿题比较简单没什么好讲的。&br&文学常识要靠积累。准备好笔记本,见一个抄一个。&br&翻译要直译,掌握高中要求的实词虚词很重要。一般的总复习资料里面都会有实词虚词的归纳。&br&四、背诵默写&br&现在都是理解背诵了,所以上文言文课都要认真听,做好笔记。&br&关于通假字,我老师出了个主意就是不变音。比如“而后乃今培风”,“培”通“凭”,但是背的时候不要读píng,而是读péi。其它类比。这样默写的时候不容易错。学霸要是笑你,你不要理他。&br&考前一晚不要以为语文没什么好读的都去读数学。把古诗文拿出来,再拿一张纸。把认为值得注意的字词句圈出来再抄写一遍。我每次都会关注“(梳晓)鬟(也)”“(畏途)巉(岩不可攀)”。注意是抄,抄不容易错。&br&五、文学类文本阅读&br&1.答题按套路。多积累一些套路,答题示例。&br&2.按点作答,老师最喜欢①②③这样的形式的序号。&br&3.因为文学类文本比较主观,不建议选择。&br&4.我的老师没有给归纳阅读题的套路模板,所以我都是混的野路子。看见好的题目好的答案就分析一下它的套路,没有做系统的归纳。阅读题的套路模板很多书上也都有,大家可以去看看抄抄背背。最后那个8分主观题因为是分点作答,所以答案一般围绕文章主题、情节发展、环境氛围、人物性格、写作手法特色这五点。答题模板如:①从文章主题来看,……。②从环境氛围的角度看,……。……还有回答时有时不可以直接分点,你要对题目提出的问题先进行回答,然后再通过分点进行分析。&br&六、实用类文本阅读&br&1.答案从文中抄。&br&2.按点作答,数字外加圈。&br&3.每点最好都要总-分作答。&br&4.记得套路。&br&七、词语题&br&平时多做题,遇见陌生词,抄到笔记本。多看书,有语感。&br&八、病句题&br&多刷题,找题感。错来错去就那几种。&br&九、连贯题&br&1.看主语&br&2.看关联&br&3.看语境&br&4.前后联系&br&十、运用题&br&这……不要遗漏题目给出的信息就可以了吧。&br&十一、作文&br&1.积累论据。适当运用论据,文章更加丰满。哪些论据好?诗歌、名言。不要大段大段的故事。事例论证最好是那种概括精练的排比下来。之后我会在讲语文学习的时候推书。&br&2.语言优美。最好是雅致清新。当然清新到乡非就过了。界限在哪里?比较“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和“我爱你很爱很爱”。再比较“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和“初秋,凉意袭人。金风飒飒,回响在年少轻狂的梦中。似真似幻。”前者雅而且简练,后者拽过头而且水字数。后者这样的初中作文里常有,点缀一下即可,同一篇文章里用多了就不好。&br&3.层次要清晰。每一段在讲什么要突出,不要让老师看了觉得你在重要的话说三遍。机智的做法是把段落的主要观点在段落首句就点出来。&br&4.字好。老师给你60分,为什么?50分你文好,剩下10分是你字好。→_→好吧我开玩笑的。但是字好确实很重要。怎样算字好?作文不需要龙飞凤舞,应该横平竖直,电脑扫描出来字都会有点模糊,你要是笔画勾连在一起,那就不怎么好看了。怎么练好字?就是控制好笔,把笔画都写得平稳,端正。练字没什么诀窍,就是多写。做读书笔记是练字的最好时机,你要考虑字的大小疏密排布,力求抄得美观。至于字帖,听说疯狂临摹字帖字会变好看,我没试过,但是我之前有个舍友试过而且十分成功。&br&评论区有知友问我怎么练字,其实我也不了解我的字怎么变的,高考完暑假里某天写字突然就发现自己的字体变了。在那之前,高考后,我还是习惯性的看一些我喜欢的类型的书,我有空时看一会《资治通鉴》,我就闲得发慌想把它抄下来,大概是抄多了有笔感了。还有就是,高考完暑假挺闲的,我每天晚上都会练会毛笔字,初学者嘛,一天能练到一个字就很满足了。硬笔字很多笔画都是照毛笔做的。我写字也是野路子,不专业。毛笔字我是高三上过几节美术课,美术老师教的。暑假回家下了个手机应用“墨趣书法”,有个每日一字,照着写的。&br&【题外话】说到读书笔记,我想起我高中时期,每两周就要交一次的读书笔记作业。读一篇文章,我们不仅仅要积累它的好词好句好段,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所以当时每一个摘抄的句子下面我都会写下赏析,有时候还会用这个句子做为论据根据它表达的主题写一段话,既能锻炼理解能力,又能锻炼写作能力。&br&虽说两周交一次,但是用心做的话量还是蛮大的,除了读书笔记之外,老师还要求我们自由写作然后同读书笔记一起上交。自由写作就是不规定命题的写作,我就喜欢写些有小片段然后串联起来。我记得我当时有一周写了一篇很尴尬的作文,《中国古代诗文里的月亮情结》(●—●)主题太大太泛了,我读的诗文又不够多,写了三千字感觉实在憋不出来了停笔作罢。后来就写些生活随笔,不敢托大。&br&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他们的文章会被老师看中,然后发表在学校一本作文书上《作文精华》。这个作文书它是每学期出一册的。我到高三才知道这本书很厉害。学校里的同学高考要是参加自主招生之类的,招生的学校还会根据是否在《作文精华》上发表文章参考。题主和围观同学可以去看看这本书。&br&&br&================&br&日&br&新年快乐!&br&&br&_(:з」∠)_能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给大家推荐一下《论语》。&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acfa71a132d3462ff67d_b.pn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acfa71a132d3462ff67d_r.png&&&/figure&&br&&br&我觉得《论语》最地道的解析是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膜拜一下ORZ。&br&上面图是我习惯用的两个电子版本,掌阅出品。左边那个是四年前我在掌阅上找的,解析十分详细。有的字词就有两种甚至更多释义,解析都会列出来,而且作者也有自己的偏向,我觉得作者的理解也很理解。右边那个,看那亲切的封面,掌阅公版。排版比较美观,然后格式也精巧,可以点开小字“注”查看注释,还可以看到书友的想法,棒棒哒。&br&&br&=======&br&&br&推荐几本书。&br&《北大哲学课》&br&综合性很强,读完对中外的各个流派的哲学思想能够有个大体的认识。&br&《大师的作文课》&br&梁启超、叶圣陶、夏丏尊、朱光潜等等等等的大师对写作的理解和感悟。对写作确实有帮助。&br&《旷代的忧伤》&br&书名可能有点非主流的感觉,但是内容很棒,作者文笔很好,见解也很独到。高中的老师推荐的。&br&《人间词话》&br&几乎所有高中老师都会推荐吧(●—●)也算是必读书目了。&br&《浮生六记》&br&算是闲书吧。(?o . o?)我看过沈复的《浮生六记》,也看过南康白起的《浮生六记》。&br&《牡丹亭》&br&也是闲书。上面讲作文的时候引用的“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就是出自牡丹亭。汤显祖的文笔真心好。&br&《时光是最美的花旦》&br&对元曲杂剧的观后感。文笔华丽。有种安意如的味道。_(:з」∠)_。&br&&br&下面混一些奇奇gaygay的东西,前方高能慎入。&br&《盛世鬼》,耽美短篇。&br&《棠园记事o沉梦记》,言情短篇。&br&《长安幻夜》,古风奇幻轻小说,无CP。&br&《陆小凤传奇》,好看,水字数的功力,只服古龙先生。&br&&br&======&br&17年4月11日&br&有关意象课堂笔记,有点潦草。其实大家自己做题的时候也可以积累。有的意象象征不同含义。比如蝉、月亮等等。做题的时候可以注意积累一下注释,也许下一首诗一样的字眼就不注释了呢_(:з」∠)_。&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c9d46b23f6cb4e7a9168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c9d46b23f6cb4e7a9168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ab70b6f0e3cd0bc0addf3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ab70b6f0e3cd0bc0addf3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bdce5ef5ed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bdce5ef5ed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d379bbd4e78aaac8edca341f429189a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d379bbd4e78aaac8edca341f429189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8cdfaf5ee7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8cdfaf5ee7_r.jpg&&&/figure&&br&&br&当年抄的例题&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e5c5d65eccbc7ffe7bdb8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e5c5d65eccbc7ffe7bdb8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afa0b878299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afa0b878299_r.jpg&&&/figure&&br&推荐例题《塞路初晴》《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br&比较阅读例题&br&《苏堤清明即事》VS《清明二绝》&br&《钟山即事》VS《游钟山》&br&《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VS《鹊桥仙 夜闻杜鹃》&br&&br&推荐古诗词鉴赏书目&br&上面有提到《人间词话》《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还有顾随的《中国古典诗词感发》。&br&&br&=====&br&&br&_(:з」∠)_有些不是那么精华的比较啰嗦的笔记。&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54bc22a3bf824d212f070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54bc22a3bf824d212f070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d79fd1bdc648e91ddb4df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d79fd1bdc648e91ddb4d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37f38f17c7f9ab022af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37f38f17c7f9ab022a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6ecbcbc0a055ca29c93f62b5a6abfa5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6ecbcbc0a055ca29c93f62b5a6abfa5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b66a395c23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b66a395c23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bd0f7b845bf0e2fb451c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bd0f7b845bf0e2fb451c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eed23870ddebe59144e8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eed23870ddebe59144e8_r.jpg&&&/figure&&br&以上就是我关于古诗鉴赏的所有笔记了。&br&&br&有关古诗文的书有推荐更新——&br&朱熹《诗集传》&br&《玉台新咏》&br&严羽《沧浪诗话》&br&贺贻孙《诗筏》
学习方法加应考技巧,希望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 这一块关键就是套路和积累了。意象什么的最好自己平时多积累,抄在笔记本上,见一个抄一个。答题模板的话希望题主不要嫌我字丑。 应该注意的是诗文的题目、题干、注解。 这方面鉴赏的书籍我推荐《唐诗鉴赏…
&b&高考马上就要结束了。每位看见的考生,我都真诚地祝福着你们!祝福不起任何作用,也不要任何成本,但总是好的~&/b&&br&&b&这两天收到了好多关于2015高考作文邀请,在这里再重申一下:&/b&&u&7月(估分、出分、报考、录取、提档全部完成)之前不参与任何高考作文题目的具体分析。谢谢大家的理解!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下一年的循环开始,如果那时候还有人想看的话,我会尽我所能做出分析评价的!&/u&&br&&b&高考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加油,最后再添一把柴,胜利的火炬就要点燃了。&/b&&br&&b&如果有高考结束后回来再看到这个答案的同学,一个小礼物送给大家:&/b&&br&&b&&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866048& class=&internal&&你想对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说些什么? - 果蝇单倍体的回答&/a&&br&&/b&&br&&b&感谢高考,感谢这道问题让这么多人关注了我,我可不是高考专家哦,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就会发现我这人兴趣爱好多得很,人生路还长着,以后多交流!很高兴认识你们!&br&---------------------------------------------&br&6月5日已更新。&/b&&br&&b&这是最后一次更新了。祝大家高考前夜都能好好休息,放下压力!祝大家高考一切顺利,充分发挥!&/b&&br&&b&此后到7月之前我不再参与讨论具体题目相关问题(包括评论区和私信。)希望大家理解。&/b&&br&&b&能力有限,不能把每个题目都写到,我看时间大概写三四个吧。向评论中要求了但没能写到的同学说声抱歉。其实分析某个具体的题目并没有什么用,所有这些题目都必然不可能在今年的考场上再次出现了,所以千万不要有“明天就要考试了,我去年的题目还没搞懂”这样的压力,安啦亲~ 新学年新题目,临考前最后一天,就让一切都归零吧,明天是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一战。&/b&&br&&b&另外提醒大家一下,我的分析并不是要给出最佳答案,我没有这个能力,我也从不赞成这种做法。我希望大家从这个答案中学到的是如何避开各种误区和陷阱。在高考考场上,也不要抱着寻求“最好”的心态,而是要有寻求“准确”的心态。审题成功的标志是没有硬伤——比如北京卷只讲老规矩没有设计被重新提起,这就叫硬伤。祝大家高考都能开启“无懈可击”模式!&/b&&br&&b&更新内容见结尾处。&/b&&br&&b&---------------------------------------------------------&/b&&br&&b&6月4日持续更新中,新内容请刷新看结尾处。&/b&&br&既然是不顾一切,我决定改变我答题的习惯和知乎的默认规则,将答案&u&&b&反复修改更新&/b&&/u&:在下一部分分析2014年各地高考命题时,每写完一个省市的题目,我就会点一次发布。原因是,第一,我怕电脑出错未存内容丢失。第二,这个时间知乎流量最高,我也希望我的答案能早点被人看到,特别是时间紧迫的高三同学。第三,讨论具体题目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争议,我也只是写出我自己的看法,分割成一个一个的欢迎大家及时留言讨论,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也能在下次更新时及时修改。&br&当然你要非觉得我是为了骗赞我也没办法,既然是不顾一切,我管你怎么想。╭(╯^╰)╮。&br&就这样,大家可以拉到结尾去了,给大家造成的反复刷新和重复点击的麻烦,先行道歉。&br&&b&-------------&/b&&br&&b&决定以一种不顾一切的态度来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离高考只剩三天了。哪怕有一个人看了我的回答得到了哪怕最微弱的帮助,一切就是值得的。&/b&&br&&br&&u&既然是不顾一切,容我先不自量力的装模作样一番。&/u&我高考语文(2007年全国卷I)138,作文保底54。(6分的选择题错了一个。保底的意思是,我不相信现代文阅读和其他主观题我一点分都没丢。)而这并不是意外。高三一年我的作文分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52,平均分大概是50(因为训练过程需要,我有时会主动尝试自己很不擅长的风格和文体。低于高考分数是因为我有个极负责的好学校。)我高中的母校高手云集,我的才思、材料储备、文笔、逻辑,都不足以使我骄傲,唯一让我自己无比骄傲同时在全年级各大高手中艳压群芳的只有一点:我的作文从来没有跑过题。在所有同成绩级别的学生中,我是唯一一个。答主高中毕业已多年,也许有人会觉得我那时的经验已经过时了。也许吧。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但出于个人原因,我这些年从未减少关注高考题目(不只是高考作文),目前还没有发现在规程和导向上与十年前相比有任何革命性、实质性的差距。&br&&br&&u&既然是不顾一切,下面来引战。&/u&&br&&b&反对&/b&“高考作文...所给出的范围也真的算是比较宽泛...请放心,你想跑题也是一件难事...”&br&临考前三天不应该给人太多压力,但我必须说,高考作文的最佳立意(题主是这么问的)范围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宽泛,剩下的就看你对跑题的定义了,如果出个“早”看成“旱”才算跑题,那我完全同意,也不用跟我抬杠了。但对我来说,“划定为二类立意,得分一般不得超过48分”,这就是跑题。或者可以叫“偏题”,而这个,遇到奇葩题目时,呵呵,不要太容易啊。&br&&b&反对&/b&“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所谓“搅屎棍”原则。&br&80%的题目都是对立统一这种想法简直是太天真。事实上对立统一只适用于“两要素关系型”话题,而这种话题,其实是多种话题中相对简单的一种(后面会详说)。更何况并不是所有关系型话题都适合写成对立统一。更更何况对立统一的写法比其他任何角度都更需要清晰、明确,所谓“搅屎棍”是绝对行不通的。&br&&b&反对&/b&“字很重要。字很重要。字很重要。”&br&我并不反对“字很重要”,但我强烈反对将此话连说三遍并加粗以成其单方面强调。这么多人觉得字写得漂亮就能得高分,对于高考,对于中国教育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字很重要”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对于低分高判,字迹漂亮只在同等分数段有效;一篇二类文,字迹的差距可能是42与45的差距,所有奇葩情况遇到一起的情况下至多到47分,绝对弥补不了45与55的差距。对于高分低判,字迹只有清晰与否有效,美观与否效用不大;一篇应该能判定为一类文的答卷,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是有可能被误判为二类甚至二类下的,但如果字迹清楚只是不好看,不会降档。在高考作文的考场上,审题和立意绝对比字体重要得多,篇式(结构)与字迹清晰同等重要,次之是文字驾驭能力,再次是美观。&br&&b&反对&/b&“立意只是作文的一个点,取决于是否高分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还是建议规规矩矩写作文,把该拿的稳稳地拿了先。”&br&这个回答整体说的很实际,也很有参考价值,但中间有点混淆了“审题”与“立意”的概念,不影响理解这里先不挑事了。单就这句话而言,劝稳是没有错的,但是容易造成另一个误区,即“立意平庸也还是可以靠其他因素拿到高分”,这个其实是很难的,立意决定了整个文章的高度。立意的分数和其他因素(最典型的如逻辑与文采)的分数不是加成关系,并不能“把该拿的稳稳地拿了先”,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文采+10分,有感情+10分,有创意+10分。立意的时候就要把全篇考虑好,好的立意是要为全篇张目的,太过求稳把立意立得低了会把自己限制住的。&br&好了,高票答案基本得罪光了,下面的答案里,集中&b&反对&/b&两个关键词“剑走偏锋”和“随大流”。&br&剑走偏锋大多数人都知道不能贸然尝试,我就不多说了,只强调一点:尤其是在现在!离高考还剩三!天!的时候,撺掇别人“剑走偏锋”,基本可以划定为其心可诛了。&br&至于“随大流”,请认真地想一想:你真的知道“大流”在哪儿吗?题主提出这个问题,可见是对审题的难度有认识的。顺便说:网上所有所谓的“万用模板”,都只是童话;宣称“一篇作文应对二十四道高考题”的,其中至少十五篇严重跑题,所有题目偏题;很多对作文题目的分析出来的所谓“稳妥”的立意都只能算是二类。&br&&br&&b&既然是不顾一切,接下来将我曾经从恩师身上学到的和自己体会总结的所有理论知识(注意关键词:理论知识)和盘托出。&/b&这一段所用的例子,大多都是我那个年代,也就是7-10年以前的作文题目,因为这并不是关键。&br&在我们那个年代,考场作文命题方式有这样几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漫画作文。我高考前后那两年,是话题作文向材料作文交接的关口,之后,材料作文基本呈垄断状态。比如前面有答主列出了2014年各省高考题。但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同样是给出一段材料,有些下面的要求写的是“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有的则是“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即使材料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话题词。)这两种要求其实是不!一!样!的!(马上详说。)至于在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文体限制的,或者明确提出“结合你的经历和体会”的,都一定要严格遵守。审题不光是审材料,审请要求也是必须的,虽然看起来很简单,掉进坑里你就是最大的冤大头。甚至还有前面给出一小段材料,后面&请以XXX为题,写一篇文章……“的情况(比如2012江苏卷“忧与爱”),多少人都以为这只是个话题词,而自拟题目去了……(不过放心,这种情况最对扣2-3分,不影响判档。)&br&接下来详说“根据这段材料”和“以此为话题”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需要追溯到最初,当“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还截然不同的时候。曾经,材料作文的一项硬性要求就是“行文之中必须引用材料”,严格的老师甚至会要求“行文之初必须引用材料”。这项规则已经过时多年了,但它代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和破题方式:以一点(材料)出发,辐散式联想思维。与之相对的,传统经典的话题作文只有一个主题词(或词组),比如:以“勇气”为话题,以“志向高远与脚踏实地”为话题,以“情与理”为话题,等等。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是划定一个范围(话题),在此范围中任选立足点。这两种命题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应题作文时的破题方式应该与之相适应。&br&命题作文现在不太常见了,但偶尔还有,比如13年天津卷,曾定题“__而知之”,并且在要求中明确规定“填入一字”,我都不想说我见了多少填了不止一字的孩子出了考场哭了。命题作文其实并不好写,他将审题的难度降到最小,却将立意的难度大大提升,新时代的命题作文一般题目空泛,余地很大,换一个角度就是一个新的世界,优势是较大程度上避免了答卷千篇一律的可能性,更容易考生自主发挥思维和行文的优势能力,缺点是给改卷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偶然性,作为关乎到数十万考生一考定终身的大事,并没有太多省市敢于冒此风险。我当年遇到过的优秀的命题/半命题作文包括“生命的养分”“从__到__”,近年江苏卷的“忧与爱”和天津卷“_而知之”,都属于范围划定的比较合理,能够让考生有的放矢又不拘束的典范。&br&漫画作文好几年没见了,上一次见是2010河北。而我本人高考的当年当卷,也是漫画作文。说实话,漫画作文的逐渐销声匿迹是件好事。因为漫画作文的题目范围划定太不清晰了,而真正最佳的立意范围又明显要比其他命题方式窄,除了看起来花哨一点,对各方面都没有什么益处。更坑爹的是,画手的画工简直就是被串通好了来阴人的好吗!有兴趣的去搜一下07全国一,题目不深,相信大家都能看出准确的立意应该是什么,但是请大家体会一下图中的三方人士都一副半真半假的笑容是要闹!哪!样!(要不是各路高手栽在这一点上不少,估计也没有我当年那么高的分。)&br&下面主要说给材料作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包括了给出一小段材料后的话题作文和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br&&u&&b&首先,最最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通!读!材料。全面理解。&/b&&/u&每一句话都不要放过,同时认真思考每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哪句是中心?哪些是哲理,哪些是例证?不把材料完全读懂,就绝没有可能精确把握题旨。举个例子:&br&14、&br&&b&重庆卷:租房&/b&&br&&blockquote&一个游客前往租赁一个房东的房子,在没有签订合同签将房东的一个玻璃杯打碎了,他打电话给房东道歉,准备赔偿,房东前来签订合同时就询问,游客说,我已经将玻璃碎片收集好了,房东让游客交给了自己,同时说,不会把房子租给他了。自拟题目写文,题材不限,不少800字。&/blockquote&分析:说实话,出题的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不过你必须得猜对他到底想说什么。&b&猜对了给分,猜不对写得再好也低分。&/b&&br&&br&把题目看成这样,你要能猜出出题人要表达什么才怪!来看看原题到底是怎样的:&br&-------------------------------------------------------------------------------------------------------------------&br&&p&材料内容: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p&&p&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p&&p&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p&&p&  要求:&/p&&p&  1、结核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p&&p&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p&&p&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p&&p&--------------------------------------------------------------------------------------------------------------------&/p&&p&清楚不清楚?明确不明确?&/p&&p&不把题目看全而抱怨不知所云,只有俩字可以形容:活该!&/p&&p&至于“网上看到的题目不完整,跟考卷上的肯定不一样”这一类的说辞,我只想问一句:是要有多不负责任,才能面对这样不知所云的题目不做任何查证,还拿来当成例子面对对你充满期待的晚辈后学大放厥词?&/p&&p&2014 年各省市的考题中,有很多需要通读并且仔细分析材料才能做出判断的优秀题目,(跟别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遍地吐槽声中,我从不吝夸奖某些作文题为“优秀题目”,要永远记得吐槽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会在下一部分逐一详细分析,这里先略过。&/p&&p&还是给大家一个过时的老例子:&/p&&p&------------------------------------------------------------------------------------&/p&&p&2006年高考全国一卷&/p&&p&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br&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br&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p&&p&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br&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br&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br&&/p&&p&----------------------------------------------------------------------------------------&/p&&p&这道题目是高考作文审题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即使你现在查网上流传的“优秀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都能找到很多以支持乌鸦、赞同尝试精神等角度立意的文章,但一线教师回传的信息,当年改卷的实际情况是:一类立意:乌鸦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而所有支持乌鸦的答卷全部归为了次一等立意,一般不超过45分,少数特别优秀者酌情判定为一类下,不超过50分(如果有当年的考生,甚至当年的阅卷老师能证明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的,欢迎在评论中提出。我作为学生也是听参与阅卷的老师说的,并且困扰了我很多年了,非常欢迎争议)。所以这类立意绝对没有满分作文,按照严格标准也算不上优秀。(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网络上的所谓优秀作文并不一定靠谱。)&/p&&p&这样的评判标准,在当时的我们是很难理解的。我们没有练习写这篇文章,但老师专门以此为例讲了话题作文的审题,全班当时就炸了,很多同学此后的几周不断追着老师探讨到底为什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道题坑人的点在哪儿呢?在于他偏偏结尾要加上孩子的那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这明显是赞扬,那么为什么不能这么写?尤其是,根据一般行文中先抑后扬,卒章显志的手法,孩子的这句话放在材料的最后一句,更凸显了其地位,审题时很难不被它带歪的。最后,题目看似要求很宽松啊,“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为什么你明明是这么说的,改卷的时候却不这么改?这不是故意坑人吗?&/p&&p&事实上,这个题目如果放在几年之后,如果现在,也许评卷标准确实会变得更宽松合理。甚至在当年,毕竟也只是阅卷组讨论后确定的集体统一标准,如果后面有人站出来承认当年定的的确有错误,也是可能的。但问题是高考阅卷是一次性的,纵是当年错,你奈我何?&/p&&p&在接受了这样一个严苛到不近情理的评卷事实之后,我们才能静下心来分析,这样评判到底有什么理由?首先是要求中的第一句“全面理解材料”。后面有“但可以……”,可惜事实证明,全面还是最重要的。全面审视材料你就会发现,这个材料并不简单,它包涵以下要素:1.老鹰抓鸟成功了。2.乌鸦羡慕老鹰。3.乌鸦努力练习了。4.乌鸦不可避免地失败了(注意关键词不可避免)。5.牧羊人认为乌鸦“忘记了自己叫什么”。6.孩子认为“它也很可爱”。全面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能充分赞扬乌鸦的所谓“尝试”“拼搏”“超越自我”,因为材料所强调的乌鸦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客观的、必然的、无法回避的。所以有些话是绝对不能提的:“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别人都不相信XX会成功,可他最后用行动证明了一切”,“如果每一只乌鸦都不去尝试,这个世界上也许至今都没有老鹰”(别笑!这是我在别人作文里看见的原话实录!我都无语了,达尔文大爷要被气得从坟里爬出来了好吗!)孩子的那句“可爱”到底提示了我们什么呢?当时我真的不明白材料中加上这句话除了误导一部分人到底有什么含义,后来看得题目多了也就明白了,因为这句话的存在,提醒我们行文时对乌鸦不要恶意地嘲笑和诋毁。&/p&&p&综上所述,这个题目审题的精确区域是这样的:1.大的方向上,要批判“不能正确自我定位”的心态。2.精神上可给予同情,惋惜,但必须正视最终失败的结果。3.批判的立场要坚定,但态度不要过于极端。审好一个题,有那么容易吗?&/p&&br&&p&&u&&b&第二点,当话题(材料)包涵两方面时,一定要理清两方面的逻辑关系再下手。&/b&&/u&&/p&&p&这一类就是上面提到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很多反对的答案都说了,对立统一不好写,还不如挑其中一方面,站稳立场。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这几年的评卷标准,确实有逐年放宽的趋势,态度鲜明地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的立意,也有拿到能高分的情况。但说实话,在考场上做出一个“选一边站队”的决定是很艰难的,特别是对作文志在必得,一定要拿高分的同学。这个时候,其实还是二者兼顾最为稳妥。但二者兼顾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吗?图样图森破!2014年的例子还是下半部分逐一详解。这里依然只举老例子。&/p&&p&“志向高远与脚踏实地”;“回顾历史与面向未来”,这叫“相辅相成”。这样的双边题目你不是任选其一,而是必须两个兼顾而且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这个词组才有意义。&/p&&p&“痛苦与快乐”;“出世与入世”,这叫“相反相成”。这样的题目看似是矛盾的两方,其实你也必须把二者同时写到,并且超出常规的范围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使二者融合,才能表达出深度。&/p&&p&“人与路”;“门与路”;“墙与桥”;“忧与爱”,这样的题目在关系类中为最难,它的两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隐性的,你所要做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巧妙地连接点,让二者之间缥缈的逻辑关联有一个着力点。&/p&&p&最后是这几年越来越常见的“针对某某现象(某某说法),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题目一般并没有深刻的哲理,只是见仁见智,选定一方立场立论一般是安全的,一定要注意言之成理,逻辑吻合(即自圆其说),论据充分。如果非常想玩安全,一定要写两方面都有道理,也可以,切记:如果你要写两方面,你站的角度一定要比两方面都高!绝不是所谓“搅屎棍”“和稀泥”车轱辘话来回说两边就可以的。两个小孩吵架,只有大人才能当好和事佬,同年龄的孩子还是选一边拉偏手吧。&/p&&p&-----------------------------------------------&/p&&p&先写到这里,明天继续补充。下一部分,我会针对2014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逐一分析,未必都能给出准确的审题和最佳立意,只希望会对于了解题目的类型和思维方式有一定帮助。&/p&&p&&u&既然是不顾一切,我不匿名。&/u&欢迎各种流言和评论。吵架暂时不会回,离高考只剩3天了。&/p&&br&&p&-----------------------------------------------------------------------------------&/p&&p&6月4日更新。2014年全国各卷高考作文题目试析。&/p&&p&既然是不顾一切,我就把我想到的都写出来。欢迎大家争议探讨。&/p&&p&(特别提醒一下高一高二的朋友们,你们将来很可能会用到这些题目做练习,我不想因为我写出来的想法影响了你们练习的效过。你们可以自行考虑决定是跳过不看还是怎么的,我也没什么好办法。)&/p&&br&&p&新课标卷I:山羊过独木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05d693759efa9e8e6b6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05d693759efa9e8e6b6_r.jpg&&&/figure&&p&这是网上搜到的图片版原卷原题,我也不知道是否真实可信(如果有去年的考生可以帮助确认或者否定一下),但是比网上很多删头漏尾的版本要合理的多了,姑且采用这一版。&/p&&p&对比一下:&/p&&blockquote&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blockquote&&p&最大的差别在哪儿?根!本!没!有!“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这句话!差了这一句,整个题目的导向性完全变了。&br&&/p&&p&如果在材料最后一句写“裁判认为有争议”,就变成了跟06年的“孩子说它也很可爱”一模一样的情况——在最具提示意味的地方偏偏多出一句反方向的观点。而没有这句话,代之以“引发了……激烈争论”,只是引导大家这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温和多了,也中立得多了,据对不至于让学生造成误解。&/p&&p&这个材料的正向,也就是人们所谓的随大流,其实是一道老题:&/p&&blockquote& 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为:“双赢的智慧”&br&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责备小徒弟,小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缩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坦礅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采。&br&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事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br&  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blockquote&是不是一样的?双赢的角度上,完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05题材料中多出来的因素是“竞争”,“报复”,“对手”,因为是木匠组自己“窝里斗”造成的问题却是石匠帮忙解决的,还多出了几分“不落井下石”“仗义出手”甚至“以德报怨”等道德层面的意味,但是审题时这些因素都可以不考虑,因为是&b&话题作文&/b&,出题人从这个材料中只提炼出了“双赢”这一个因素,并且强调了“智慧”(而不是“品德”),所以其他的因素考生完全不必(也不应该)顾及。而14年的材料中多出来的因素是“比赛”,“规则”,“团体”,“习惯”,“争论”。而且因为是&b&材料作文&/b&,这些因素是不可以忽略的。于是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增加了,支持、赞成“双赢”作为主导思想应该没错,但这些多出来的因素,应该怎样处理才合适呢?&br&考场作文想要真正做到“求稳”,最关键的步骤是在定下自己的主题思想后审查一遍:我这个思想的漏洞在哪儿。比如以“双赢”立论,哪里有可能不符合材料?1.他们扰乱了竞赛。——怎么破解:这只是一个体育游戏。——怎么引申:在社会上,我们所面对的大部分竞争,其实都不必要你死我活,不要让过度的好胜心限制蒙蔽了自己。2.他们破坏了规则。——怎么破解:我们的规则能否宽容一些,是否能允许“打破习惯”“另辟蹊径”的人存在?——怎么引申:社会是多元化的,很多时候并不是非黑即白,跳出框架思考,也许就会找到更优的解决办法。3.他们没有考虑团队利益(题目中两次强调“团体项目”,“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而他们两个人的做法,他俩是双赢了,对于整场比赛全队的胜利却没有帮助。)这是材料的隐含内容、可争议角度中最为曲折隐晦的一点,也是最不好化解的一点,因为这是他们两人的做法真正的硬伤,保全了自己却损害了集体利益,这使得你几乎无法从道德高度给他们以正面的支持,更何况稍微一想就能发现,如果所有队员都像他俩这样做,这游戏就完全无法进行了。好在既然隐晦,也许化解不了就干脆避开未必不可。我也没参与高考改卷,我也不可能知道当年的评分中到底有没有这一项,甚至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根本就想多了,出题人的意图里根本就没有这一项。不管怎么说,从考生的角度出发,在考场上时间极其有限,而这场考试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不敢冒一点险的时候,我的决定是既然不能解决我就不主动提及,但也不完全忽略,而是在说理和举证时略加暗示,多暗的暗示呢:“敌对的阵营”,“尊重对手”,这样的关键词,就到这,不能再多了。&br&注意:上面说的这些,每一条看起来都像一个完整的观点,但绝不适合作为主要论点!我之所以提到,只是为了将审题做充分,为了追求所谓“最佳立意”,“最稳妥的立论”。为了观点清晰,不让这些横生的枝杈影响你的主要观点,想的时候要多想,想透彻想清楚,但写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事实上以上的三个观点,压缩到破题之初的一句话,至多两句话里,就够了,例如:&br&“更多的情况下,即使双方处于对立的阵营,也并非一定要拼到你死我活,当我们的目标是“过桥”,而不是“不让对方过桥”——并不是“战胜对手”,而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时候,有时换一种思维方式,境界就会豁然开朗吗,达到更好的效果。”就这么一句,所有可能的缺口都毒死了,不可以再多了,过犹不及。剩下的篇幅,中规中矩的写双赢就好,记住举例永远不要太极端,话永远不要说得太难听。&br&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分析好难,或者一分析我就想多了,一想多了就写多了,一些多了就写乱了,一写乱了观点不明确分数就低了……还是那句话:过犹不及!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就按其他答案说的“遵从自己的第一印象”吧。&br&哦对了,补充一句:材料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要单起一段,刻意补充说明“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这是老师在提醒你,不必(不要)局限于分析材料所写的这一事件。一个“事后”,一个“相关”,提醒你不要把材料看成一个孤立单纯的事件,可以引申发散到各个领域、不同时空,只有是类似的情况——紧张的孩子们放轻松啊~你们看老师们是多怕你们不敢下手啊!&br&&br&--------------------------------------------------------------------------------------&br&新课标卷II&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e7ed1b2c37fbbd81deea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e7ed1b2c37fbbd81deea2_r.jpg&&&/figure&这个题目之前在知乎有人问过,我就顺手答了,答案见这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hu/llk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省高考作文帮我想想总论点和分论点? - 果蝇单倍体的回答&i class=&icon-external&&&/i&&/a&&br&然而题目的解析是不能少的。有些时候,第一感受也是不太能靠得住的,特别是看着同一段材料,不同人的感受还真就是不一样的,这种是完全没法从情感角度解释,比如有同学告诉我,他对这个题目的立意是“不要溺爱”,理由是“因为喜欢动物”,“丧失觅食能力”,这不是明摆着影射过度溺爱使得孩子丧失独立性吗?咦这么说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呢……&br&既然直觉靠不住,我们只能以纯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这个题目的立意关键点不在“溺爱”。还是那句话:全面解读材料啊亲!如果材料只是说动物园里的动物因为长期被喂食丧失了捕食能力,甚至加上放生之后很快就死掉了这样悲惨的结尾,那就显然是溺爱/独立/自立方向。但现在的材料中有明显的关键词:“警示”。更有“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整个材料的态度就变得强硬了起来,它引入了明显的规则意义,就显然不只是打感情牌的“爸爸妈妈,请放开手吧,让我自己去走,让我自己去飞。”这样的煽情,在这个题目下是不合适的。你的立论,你的态度,要跟着题目鲜明起来。&br&写溺爱并不跑题,但你想扣紧题意,就不能上来就写、只写、和闷着头写。因为题目和纯粹表达溺爱的题目毕竟不一样,你一定要把这个不一样的地方拆解出来。其实我的立论,“不要以爱的名义行伤害”,说的还不也是溺爱?尤其是三段推进到最深处的“救救孩子”,那一段完全就可以写得跟不要溺爱一模一样。不管在当年还是现在,无数次有同学问我:为什么那个谁谁谁也是写的某某某,他就不算跑题,我也是这样写的就是跑题?题还是那个题,看得是你的切入对不对。还有无数次有同学问我,这个题目我写过好几次了,感觉越来越得心应手,怎么一次比一次分数低呢?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一样的题目!世界上哪儿有准备一篇通用作文就能应对一大片题目这样的好事!很多时候人并不是想不明白,反而是被“以前写过”“准备好了”这样的思路限制住了,忘了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修改。阅卷老师都是什么人,你那点生搬硬套的小九九,打算蒙谁?&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du.sina.com.cn/gaokao//.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京卷:老规矩&i class=&icon-external&&&/i&&/a&&br&&p&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 话不高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 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p&&p&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p&&p&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p&&br&&p&这个没找到原卷图,不过比较了几个网站的描述,应该是完整的。&/p&&p&这道题被网友评论为“唯一正常的题目”,对此我不做评价。我只能说,这道题是2014年最实际、最具象的作文题目。这道题审题难度相对其他卷大大降低,但是并不好写。千篇一律、流于表面、用例重复,都是大问题,但这些并不在此回答所包括的范围,此处依然专讲审题。&/p&&p&即使这道题写跑题不容易,并不意味着你就真的抓住了题目的精髓。简单举例:以某一条“老规矩”入手,写记叙文也好议论文也罢,都不是最佳立意。以某些人遵守老规矩招人喜爱获得成功,某些人因为小节得罪朋友错失商机,两方面对立论证老规矩的重要意义,不是最佳立意,将老规矩分类,礼仪层面的,道德层面的,文化层面的,等,分别加以阐述,论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最佳立意。&/p&&p&为什么?三个立意翻了共同的错误:没有看清提示语——“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o⊙)哦,原来是这样的!竟然是这样的!高考作文审题不只是要审材料,提示语也是重中之重。如果这道题,前两段不变,提示语写成“请以“老规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以上三种立意就都可以用(虽然还是优劣有别)。如果提示语写的是“你知道哪些老规矩?对于老规矩你有什么看法?”,三种立意也都可以用。但是提示语强调的并不是单一的话题词,而是“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 ”,你就不能只夸老规矩怎么好,必须加上“现代社会需要老规矩”。有人说这俩难道不是一回事吗?是啊,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也许你都意识不到,自然地就会这么写,所以也感受不到审题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清晰的意识,你要是一不小心就写成了一回事,那就万事大吉,你要是一不小心没写成一回事,八拜都拜了就差这一哆嗦,一层窗户纸没捅破,那就亏大了。&/p&&p&-------------------------------------------------------------------------&/p&&p&评论中有同学提到了福建卷。因此顺次提前(本来你就没有顺次好么!)&/p&&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du.sina.com.cn/gaokao//.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福建卷:空谷&i class=&icon-external&&&/i&&/a&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blockquote&&p&这是我找到的题目,同样没有搜到原卷图。这个题目很特别,第一,它只有一句,第二,它的要求是“写一篇话题作文”。既然多方查证都是这样写,又没有搜到原图,我姑且采信这两项均为真。&/p&&p&还是按照先粗审再细审的步骤来。粗审来说,这个题目并不算难:有人……有人……,双因素不同见解问题。悬崖和栈道桥梁,显然,题目本身对两种不同的看法有偏向性,一褒一贬的态度。所以:“面对XX,我们要XX,不要XXX。” 好了,没有问题了吧?&/p&&p&下面细审。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严重误区!好多同学概括这个题目时,把题目概括为“悲观与乐观”,有没有这层意思呢?当然有。但是是不是我就能把以前写过的悲观与乐观的文章搬来套了?我们来看看经典的悲观与乐观的题目:半瓶水,有人说“还有半瓶”,有人说“只剩半瓶了”。下雨后,有人说“路难走了”,有人说“彩虹好漂亮”。还不够的话,这里还有个更长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w.liuxue86.com/z/217037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初中初一作文350字: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差别&i class=&icon-external&&&/i&&/a&&/p&&p&看出什么问题了吗??问题在于!空谷和悬崖勉强还能说成一回事,可是空谷再怎么看也看不成“栈道桥梁”好吗!这才想起仔细看题目,原来人家并没有说“看成”或者“认为是”,而是说“想到的是”。所以这里省略了一个关键的动词:有人想到的是“搭建”栈道桥梁。再统观题目,原来题目说的是:提到空谷(困难/障碍/挫折),有人想到的是悬崖(以为无路可走了),有人想到的是“搭建”栈道桥梁(解决问题的方法。)(⊙o⊙)哦~~原来这不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而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乐观与悲观没错,但不是“乐观与悲观地看待问题”,而是“乐观与悲观地解决问题”——我更愿意概括为“积极与消极”。&/p&&p&----------------------------------------------------------------------&/p&&p&今日断更。答主时差党,夜已深了。明天继续。&/p&&p&写了这么长,前面有些层次混乱,但该说的也都说到了。例子呢,其实有两三个明白了这意思也就可以了。高三的小朋友们,看累了就别再追下去了。临考前以放松心态为要,不要突然改变一直以来的习惯,不要接受临时洗脑。&/p&&p&明天还会继续更,高考前未必能更完所有省市的,所以想看哪个省市的题目可以留言要求夹塞儿。&/p&&p&说不定高考之后还会接着更15高考的呢,谁知道呢,反正都写了这么长了,创纪录呗。╮(╯▽╰)╭&/p&&br&&p&----------------------------------------------------&/p&&p&广东卷:&/p&&blockquote&&p&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p&&p&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p&&p&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p&&p&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p&&p&③不少于800字。&/p&&p&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p&&/blockquote&&p&这是14年各省市题目中很难写的一道题。我说的是很难写,并没有说题目很难。&br&&/p&&p&这个题目从审题难度上来说一点都不难,它是双向材料,而且没有价值导向(出题人对这两种现象没有褒贬倾向),用语也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余地充分,比如“它能唤起……” “也可能被……”,并没有宣判性的语气。所以从题目的角度来说,这是给材料作文中最宽泛的一类。越是这样宽泛的题目写作难度越大,因为出题人没有难为学生,评卷人判定的标准就不容易猜到,于是考生在考场上就很难做出决定。我不是广东考生,所以根本无法了解评卷的松紧,即使有一线回报告诉我今年一等二等立意都是什么也没用,知道几篇样本卷的分数也没用,这必须要对本省连续几年改卷情况有全局的认识才能作出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我只能说它“实在很难写”。&/p&&p&在“没有褒贬导向”中,隐含的唯一价值判断是命题人显然不希望记忆/点滴/情感丢失,不管是“泛黄模糊”还是“被稀释”,都是作为反面、作为遗憾出现的。如果想要稳妥,两方面想要兼顾,就抓住这一个重点,比如可以写照片是哪种方式并不重要,寄托的情感才最重要。这个办法叫“求同存异”,很经典,远超过传说中的“对立统一”。但是!!必须提出来说一下,很多网站消息把这个题目概括为“珍惜点滴”,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题目强调的不是点滴本身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不多说了。&/p&&p&一般在一个方面宽泛了,另一个方面就会限定,比如这个题目也是比较具象的,就是“照片”,并且提示语中没有任何对“类似的现象”“引发了哪些思考”等发散思维的导语,而且有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所以当很多不负责不靠谱的网站把这个题目概括成“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寄托”时,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写一个关于email与鸿雁传书的故事不可以!写MP3和磁带不可以!写电脑和图书馆不可以!“不可以”不是说不能提,而是不能作为主体,你当然不必从头到尾咬定照片,但你必须从照片写起。&/p&&p&--------------------------------------------------------&/p&&p&江苏卷:&/p&&blockquote&&p&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p&&p&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p&&p&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p&&/blockquote&&p&我对这个题目没什么可说的。不过因为评论里要求的同学比较多,所以拿出来稍微提一下。&/p&&p&再次批判各种不负责任的网站,将这个题目概括为“什么是不朽”我也是看醉了!你的关键词呢?你的青春呢?有时候你不得不想,这些网站的编辑是故意的吧……&/p&&p&不过这个错误的概括有一点倒是提对了,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只是偷换了概念,“青春不朽”跟“不相信会老去”,这完全就不是一回事。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个人认为这道题目在14年各省题目里水平较低的原因。&/p&&p&剩下的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对象清晰:青春(老生常谈),角度清晰:是否不朽(思辨度不高),没有褒贬判断但是按照一般的价值体系还是写的积极向上一点(一点都不稀奇)。(这里有一个广泛的误解,就是第二种看法悲观消极,其实积极向上怎么都能写:“青春不能永驻,但青春创造的价值永存”,甚至“正因为青春不能永驻,才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不朽的价值”,这都是积极向上的。)&/p&&p&这个题目中唯一有趣的一点是,第二段材料里它提到了“像自然一样”,这是个很有趣的提法,也是这个题目的唯一深度,看不出来也无伤大雅了,要是看见了留心了,行文中加上一点类似于“人之长于自然万物,就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的价值积累只有时间的长度,人却可以在有限的长度上赋予它宽度/深度/密度”的句子,跟着你的立论走咯。&/p&&p&-------------------------------------------------------&/p&&p&山东卷:&/p&&blockquote&&p&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p&&p&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p&&p&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p&&/blockquote&&p&这是14年各地题目中比较有难度的一个。我说的是有难度,并没说很难写。跟广东卷正好相反。&/p&&p&这道题的难度在于1. 很抽象。表面看只是说从窗子望出去,但显然“窗子”“画框”“图画”都是有象征意义的。2.很含蓄。这些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既不是很常规已形成共识的用法(比如福建的悬崖和栈道桥梁),又没有暗示,后面的雅、俗、闹、静也没有提示作用。3.很中立。当题目中的“有人”一连排出了四个而不是两个的时候,整个题目的类型就变了,没有逻辑关系,没有褒贬优劣,没有选择,也没有对立,只是单纯的列举。所以行文时你即不需要写四段各照应一个字,也不需要提炼出制高点(比如态度啊,阅历啊,眼界啊等等)然后褒雅贬俗。&/p&&p&从后面的列举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是,题目强调了“多样性”和“个性化”,开一下脑洞,大概可以有“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事物是见仁见智的”,一点新意也没有。然后再来认真思考一下他为什么把窗子比喻成“画框”。我承认我第一次审这个题目的时候差点就跑偏了,当时我的立意是: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并且变化多端,如果你被你的“窗框”限制住了就会坐井观天盲人摸象,只看到一个方面……然后又读了一边题目使劲拍了自己脑袋一下,我去这是什么鬼!果断想多了!为什么会想多呢,还是天杀的无良网站的误导!第一次看见这个题目的时候是被概括成了“开窗看问题”,无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过头来再一看,哪儿有开?你们告诉我哪里有“开”!所以啊,有时候为什么越是高手越容易写偏呢,开脑洞没问题,角度新颖想别人所未想也没问题,但千万不要走太远。比如说你写“每人从窗口看到的画面都不同,是因为人的关注点、观察角度、经历、心态...不同”,完全可以,进一步引申“所以要包容,不要随便用自己的观点驳斥别人,这样我们才有大千世界”,这也没问题,“所以要交流,不同人的看法结合起来才是世界全部的美好”,这也可以,但是你延伸到“所以我们要拆掉窗子/打开门,走到外面去看真实的世界”,这就过分了,因为题目中,真的没有“开”。&/p&&p&----------------------------------------------------------&/p&&p&湖北卷:&/p&&blockquote&&p&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br&&/p&&p&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p&&p&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p&&p&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p&&p&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p&&/blockquote&&p&最后一个。在我的评价体系里,这是2014年高考全国各地题目里水平最高的一个。我没说难还是容易,甚至也不意味着这是“最好”的题目,我只是认为出题水平最高。&br&&/p&&p&这个题目是平中见巧,言浅意深,回味无穷的。先从最简单也最容易有误区的地方开始解析:只要看到爬山,所有人第一反应都会想:是不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是不是唯一三观正确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须是尽力攀登不轻言放弃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于是我们看材料的最后一句: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哎?好像哪儿不对……这八个字,好像不是尽力推销“最美风景”的路数啊。说实话不带任何感情客观的看这八个字,好像真的,有点“好容易爬上来了却啥也看不见”的感觉呢……难道是告诉我们付出未必有收获?要享受过程不要在乎结果?听人劝吃饱饭不要钻牛角尖?高考作文怎么会有这么负面的价值观,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p&&p&重读题目,这才看出题目潜伏的暗线:山脚“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腰“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山顶“云海茫茫,群山隐约”。多么整齐的结构!出题人本人,必是深谙考场作文精髓的高手。这样整体看来,才会发现这三组描写风景的词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只是“不同”。所以并不是“无限风光全在险峰”,而是“世界那么大,只看一处你甘心吗?”&/p&&p&题目的另外一层,便是别人的回答。每一次回答,都是“有人说是,有人说否”,每一次做决定,都是“有人留下,有人继续”,而正因为每一次结果揭晓的时候,对风景的描述都只是叙述事实的客观中立的八个字,而没有任何优劣之分,所以回答“是”和回答“否”的人都是对的,没有误导,只是看法不同,登上山顶的人有可能感觉被骗了,没上山的人知道实情后也有可能后悔不迭,没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比如一定不要被别人的流言而吓退,一定不要放弃,或者一定不要固执己见),都没有,完全看你自己认为怎样使最佳选择,所谓“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句是笑话,绝没有这两个题目有任何联系的意思。)不知道大家看到这里有什么感觉?我在想明白这一点后忽然发现,这其实是个小马过河的故事,因为所有给你提供消息的人说的都是真的,并没有误导,但除非你自己亲自去看看,你永远不知道事实到底是怎样。再联系上面一层,这个题目我会写成一个升级版小马过河的故事,亲自去看看,才知道下一步的风景也许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坏,但它不一样,是全新的体验,全新的收获,所以值得。个人观点而已,这个题目包容力极强,完全不同角度的立意都是可行的。&/p&&p&最后再夸一下这个题目的深度,脱离高考作文的范围纯粹的看这个故事:写的多真实啊!人生不就是这样吗?高考作文的题目即使举出对立的两方面,也常常还是片面的,很容易为了突出强调某一种观念就忽略掉世界本身的复杂性,所有的“乐观”“自强”“平和”“独立”等等正能量的题目无一例外全都有其片面性。这个题目我不能评价它好不好,但如此真实坦诚的题目,数年未曾一见了!&/p&&p&---------------------------------------------------&/p&&p&好了就写到这吧。高考是一处演员不断更换却永不落幕的悲喜剧。高考作文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孺子无畏,大言不惭,不避风口浪尖,不怕浅薄可笑被曝光,只是为了那一句承诺:不顾一切。&/p&&p&所有疏漏、片面、偏颇之处,敬望海涵。错误之处,欢迎提出。&/p&&p&祝所有高三学子一切顺利,充分发挥!&/p&
高考马上就要结束了。每位看见的考生,我都真诚地祝福着你们!祝福不起任何作用,也不要任何成本,但总是好的~ 这两天收到了好多关于2015高考作文邀请,在这里再重申一下:7月(估分、出分、报考、录取、提档全部完成)之前不参与任何高考作文题目的具体分…
我是个高中语文老师。&br&负责任地告诉你,无论你举例的人物是万能膏药似的李白杜甫司马迁,还是维特根斯坦尼古拉特斯拉,挖掘角度没意思,高分几无可能。&br&解决办法:&br&换思维方式,如果你是文科生,那么历史故事就是你的材料。&br&举个例子。&br&2014年某高考作文题:大概是——动物有野性,喂养野生动物会让动物失去觅食能力。(原材料记不清了,其实分析原材料至少有三个靠谱的角度)&br&好吧,我们就谈最简单的角度&br&给动物喂食,会使动物丧失觅食能力。&br&转换思维方式:给人喂食,会使人丧失觅食能力。&br&例子:想不出来。&br&没关系&br&再转换思维方式:给国家喂食,会使国家丧失觅食能力。&br&例子:一堆&br&非洲屡受援助,为何依然贫穷? 因为丧失觅食能力(民族工业发展不起来嘛)&br&你这一个例子举出来,我保证,批卷老师必然屁滚尿流。&br&只要你的文笔尚通顺,会分段,凑够字数,我不敢保证满分,一类文中等是绝对跑不了的。&br&&br&满分作文就这么简单。
我是个高中语文老师。 负责任地告诉你,无论你举例的人物是万能膏药似的李白杜甫司马迁,还是维特根斯坦尼古拉特斯拉,挖掘角度没意思,高分几无可能。 解决办法: 换思维方式,如果你是文科生,那么历史故事就是你的材料。 举个例子。 2014年某高考作文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语文文言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