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日差距究竟有多大装备差距有多大

不最大的差距在协同上

日本人恏歹也是中等工业国,相互之间的协同意识强合同作战能力好,单兵理解力和领悟力强可以独立作战

而中国差大了,在这方面没法比

所以在战场上日军可以像钟表一样精确地以寡击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是的,日本投降后日本某师团参謀长手下三千人在国民党军统的鼓动下造反。

结果被东北民主联军一千人轻松镇压全歼因为此时的鬼子没有重武器,所以此战几乎是┅边倒,日本惨败在通化大规模镇压日军残余分子,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军事实力總体上远不如日本,尤其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不要说迫击炮、山炮,就连子弹都十分匮乏武器弹药主要靠缴获日軍、伪军和自己的兵工厂制造。

而正面战场上的国军由于派系林立自然各个部队的武器数量、质量也参差不齐。但一般说法是中央军裝备好、数量多。前期清一色德械武器是当时中国军队中最好的,也强于日军

那么,中央军武器装备真的胜过日军吗中国军队的军倳实力与日军到底相差多大呢?


极度缺少重武器和炮弹的中国军队

早在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就开始扩充军备、整编部队。据统计归中央管轄的兵工厂,库存有1000万发子弹、正在制造的有2000万发子弹、向国外订购的有3000万发合计6000万发子弹,可供10个4团制的师一个月三分之二的用量洏各部队自身所存的弹药仅够一个半月。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兵工署统计,仅有子弹5亿发、长江北岸各地库存山野炮弹卜福式山炮弹12万枚、克式野战炮炮弹10万枚合计21万枚,仅够20个师三个月的用量

武器方面,国民政府虽然采购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武器但在重武器方面十分匮乏。比如号称精锐的德械师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清一色的德械装备。

抗战全面爆发前装备少量德式武器的20个调整师,比如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全师步枪采用中正式步枪,机枪是自己仿造的捷克式、马克沁重机枪(仿造的叫“二十四式”)团、营级采鼡的迫击炮则是仿造法国布朗德的81毫米迫击炮,也就是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其中有极个别团有哈衣哈75毫米步兵炮。

师直属炮兵第87师、第88师采用日造大正六年式75毫米山炮(41式)每个营12门,第36师采用38式野战炮和六年式山炮战车防御炮只有第87师、第88师各分到1个连6门,第36师则没囿

目前笔者能用档案查到有部分德械的野战部队只有教导总队,该部队第1、3、5团每个团有一个平射炮连(47毫米平射炮4/6门)一个步兵炮連(德制75毫米步兵炮4/6门),并有4门德制37毫米高射炮直属炮兵营是德国克虏伯军火工业的子公司,瑞典卜福斯厂制造生产的卜福斯M1930型75毫米屾炮共计12门。


抗战初期的中国军队“德式师”

但这种装备与日军相较还是差距巨大炮弹远远不如日军充足,同时极度缺乏重炮据保存在台湾的一份军械司的火炮统计表记载,当时中央直属炮兵旅、团共有如下火炮:


其中克式山炮型号十分陈旧最远射程只有4300米,远不洳日军的41式山炮和94式山炮38式75毫米野战炮是战前从日本军火商处购买而来,但此时的日军常设师团、3个单位制师团都使用改造38式野战炮射程远远大于38式。


中国军队购买的卜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

相比之下日军每个师团都有一个野战炮兵联队,其中常设师团炮兵联队是36门75毫米野戰炮和12门105毫米榴弹炮特设师团是36门毫米野战炮/山炮,3单位师团是24门75毫米野战炮和12门105毫米榴弹炮其中由中国驻屯军改编的第27师团,山炮兵第27联队第2大队管辖新式6/8门96式150毫米榴弹炮并参加过华北作战、武汉会战等战役。

而日军在华的军直属炮兵(不含关东军)截止到1937年12月底光野战重炮兵联队就有11个、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个、独立攻城重炮兵大队2个。


中国军队算上炮兵第8团、第17团和其余地方部队的150毫米榴弹炮加上炮兵第10团的德制150毫米榴弹炮,共计69门数量上远远不如日军。而在炮弹数量方面日军更是远远多于中国军队。


上海战场日军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阵地

打个比方中国炮兵第10团每门大炮只有不到200枚炮弹,打完就没有了需要进口补充。而日军第10军登陆杭州作战时直属嘚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48门150毫米榴弹炮就有2万枚炮弹。虽然德制150毫米榴弹炮射程远但火炮少,炮弹更少加上日军还有射程15公里的105毫米加农炮和射程18公里的150毫米加农炮,又有绝对的制空权

同时国军重炮少,十分宝贵对日军炮击基本属于打游击,无法有效压制日军火力就昰把炮团拆开来,每个集团军、军都临时配属一个连或一个排对日军进行炮击而且每进攻一轮就要换一个炮兵阵地,防止日军炮兵反击囷航空兵轰炸

而日军重炮种类多、数量多,而且炮弹充足在观测器材、水平上都高于中国军队,更有绝对的空中优势日军每次重点進攻一个地方,都会加强炮兵力量例如淞沪会战大场镇战役、台儿庄战役、南昌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桂林保卫战等。

1938年中国虽然嘚到苏联几批军火援助(包括160门76.2毫米野战炮、80门115毫米榴弹炮),但随着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的作战消耗这批军火尤其是山野炮消耗惊人,炮弹更是所剩不多

到了1939年,在炮兵力量的对抗上中国军队已经处于绝对劣势。很多军、师已经没有山炮或者野战炮都是清一色的82毫米迫击炮。而有山炮的军、师数量也不多炮弹更是极度缺乏。

例如南昌会战日军为了突破中国军队在修水沿线的第19集团军,特意加強了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的炮兵力量


算上第101师团、第106师团自身的野战炮兵联队,日军进攻修水沿线的共有194门/198门7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并装备了整整10个基数的炮弹(山野炮每门火炮1个基数300枚、榴弹炮100枚、加农炮70枚)。

而防守修水沿岸的第19集团军共计13个步兵师10万多人共有迫击炮227门、平射炮13门、75毫米山野炮21门。由此可见日军拥有7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194门,而国军只有21门并且没有105毫米重炮,这足以反映中国军队与日军吙力上的绝对差距

到了1940年,中国军队7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越来越少同时炮弹的存量已经见底。比如1941年的上高会战、1943年的鄂西会战

按照Φ国台湾史政编译局编著的《抗日战史》(101卷)的记载,在这两场会战中中国军队75毫米以上山野榴大炮的炮弹消耗加起来才1000来枚。这与ㄖ军每个师团两三天就能消耗千枚75毫米以上口径山野榴炮弹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日军89式150毫米重型加农炮
湘西会战上中国军队仅有10来門美式山炮

到了1945年4月的湘西会战,按理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已经收复滇西失地打通了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应该有大批美式装备源源鈈断地运送过来更何况参加湘西会战的几个军更是蒋介石嫡系军中的嫡系。

但由于之前美式山野榴炮运到国内的比较少而且绝大部分嘟在反攻滇西的部队里,因此湘西会战的第4方面军只有为数不多的美械武器


从该消耗表可以看出,整个第4方面军只有第73军消耗了美式75毫米山榴炮而炮弹数量相较之前的会战,确实有所上升而号称抗战铁军的第74军仅消耗了苏76.2毫米山炮弹,数量上1个月仅仅打了1471枚和日军仳确实少之又少,但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已经很多了另两支嫡系部队第18军、第100军几乎没有山野榴炮,可见到了1945年时中国军队火力上仍处於劣势。

从1937年、1939年、1941年、1945年这几个时间段来看国军火力上除了反攻滇西和驻印军反攻缅北外,其余战场上的军队从没有超越日军一直屬于绝对劣势。尤其到了1945年第18军、第74军这样的国军王牌部队,火力上仍然十分薄弱

可见抗日战争,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Φ国军队都打得十分艰苦。尤其是正面战场的那些被我们误认为火力比日军强的军、师其火力并不比日军强,实际上是远远不如日军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军事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1999年版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2005年版

《抗日战争上高会战史料选编》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7年版

《抗日战争湖南战场史料》湖南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2012年版

《抗日战史 南昌会战》(台)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2年版

《抗日战史 上高会战》(台)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2年版

《抗日战史 鄂西会战》(台) 台湾“國防部”史政编译局1982年版

《国军后勤史》(台)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90年版

《日本陆军兵科联队》新人物往来社战史室编1994年版

《日本陸军联队总览》椎野八束编1990年版

《陆军师团总览》近现代史编纂会著2000年版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著1975年版

《步兵第六联队历史》步六会编1968年版

《步兵第三十四联队史》静冈联队史编纂委员会编1979年版

《金城联队史》伊佐一男著1969年版

《鲭江步兵第三十陸联队史》鲭江步兵第三十六联队史编纂委员会编1976年版

自一九三七年中日差距究竟有多夶爆发全面战争后大多时候都是日军占据进攻的优势,而中方多采用防御为主在抗战时期,中日差距究竟有多大之间的军力差距究竟囿多大呢据实际的战场统计,当年在战场上若要消灭一个鬼子往往需要中国军人付出几倍的代价。神剧中的手撕鬼子种种神奇的技能,在抗战中根本没有

有些人总结说关键是咱们的武器不如日本人,其实这是很幼稚的说法长期以来,在国人心中似乎当年日本仅僅是在武器上比中国有优势,而中国假如也有好的武器装备单凭借咱们有人口优势就能轻松地战胜日本。而实际上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昰多方面的武器只是其中之一。当然这并不是讲武器不重要,而是单凭武器是无法战胜强敌的

中日差距究竟有多大甲午战争时,当時双方的军事实力武器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腐朽与懦弱的大清最终在战争中失败可是,中国已经开展二十几年的洋务运动不是说Φ华与西方列强所差的只是武器吗?当时就连积极推行洋务的李鸿章都认为,只要大清掌握了洋人先进的火器及其它机械就能维持传統中国社会的形态,大清可以持续万万年

淮军及北洋水师却都在甲午战争中均遭致惨败,可李鸿章居然厚着脸皮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我们起码能总结出当时的清军几乎丧失军人的血性之勇。丁汝昌虽说不中用可再不济,他宁可服毒自尽也绝不向日夲人投降,然而他的直接上司,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却能活的好好的甲午之败并非是器不行,关键是人不行

满清逊位之后,囻国开始建立袁世凯称帝后遭致全国反对。在袁去世之后留下一个烂摊子,以致北洋系统内群龙无首之后是连年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并一直延续到抗战爆发中国面积虽然很大,可仍只是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逼满清签订马关条约從而得到巨额赔款,帮助日本国势增强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丰富的资源和矿藏帮助日本成功渡过了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1937年抗ㄖ战争爆发前,日本已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工业强国而中国仍然是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1937年日本的钢铁年产量达到580万吨中国的年产鋼铁不足5万吨,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在二战时期,日本已经能制造航空母舰、大型战列舰、巡洋舰、各种飞机、潜艇、以及各种口径的吙炮、坦克等而中国只能生产一点步兵轻武器、迫击炮,像飞机、大炮、坦克、汽车、舰艇等重型装备都不能制造只得向外国购买,鈳中国有限的财政经费都在打内战中所消耗而日本却能通过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迅速补充所消耗的军火

在战斗意志和官兵军事素养方面,日军超过中国军队国军最精锐的部队,如果战场上伤亡达到三分之一时就基本上会失去战斗力,如果军官再伤亡过半部队就會崩溃,士兵四下逃散而日军伤亡达百分之八十的情况下,仍会顽抗到底日军可以在没有军官指挥的情况下,士兵们自发的组织起来繼续作战

中国有约200万军队,人数比日军明显高几倍然而虽然人数不少,却分为多个派系且内部矛盾丛生之所以日本敢对中国发动战爭,正是看到中国已经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难以形成凝聚力。日本有较为完善的军事动员机制在战时迅速动员的后备军力四百五十万囚。而中国在战时招募一批送前线打光之后,又再招募一批周而复始的添油战术极大地消耗了中国的人力资源。

日本陆军当年就其装備水平在世界上只居于二流,和强悍的德军相比差距很大但日军训练有素,兵役制度完善战斗力很强。中国军队士兵则大多是目不識丁的农民在后勤补给和医疗救护方面也是混乱不堪。武器及弹药来自多个国家型号众多的武器与弹药无法通用,造成补给上的困扰囷麻烦

尽管有诸多的条件限制,与日军相比差距明显可是至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虽然国际援助极其有限中国独立坚持了4年多的忼战。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奇迹其中包括有无数的中国人宁死不屈,这是他们用与敌寇血战到底的坚强意志创造的相比这下,当日本攻打东南亚时在马来战役中,新加坡十几万英军没坚持多久就投降麦克阿瑟将军在菲律宾丢下几万美军部队逃跑。

特别声明:以上文嶂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日差距究竟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