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为佛教什么是菩提心需要忍耐和精进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二一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21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三十一面第一行,这一品是「皆愿作佛」第十请看经文: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

世间和超间的一切幸福美满的生活均出于佛陀的大恩大德而佛陀生成的因缘是宝心,因此可以说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是独一无二的菩提宝心,所以菩提宝心的功德利益的全面展示,恐怕连佛菩萨也难胜任

佛的闻法弟子中无菩提心者不能继承佛陀的伟业,故无资格获得佛子(菩萨)之称号;若有菩提心虽不具备其他功德,也可以继承佛的事业因此可以获得佛子之称号,得到人天之众的尊敬诸佛也将其视为爱子而加以护持。

具菩提心者虽然修持欠缺,仍不失为菩萨可以压倒声闻等其他佛弟子,可以消除世俗的弊病.又如平加鸟的小鸟在蛋壳中能发出很美嘚声音,以此可以胜过众鸟;初学道的菩萨在烦恼和业力的束缚中以他高贵的菩萨种性胜过其他种性犹若如意宝的价值远胜黄金等财宝嘚价值一样。

其二佛说,如果没有人给初入道的菩萨拉车佛应将纤绳放在自己的肩上去拉,就像国王宠爱自己的小王子那样诸佛宠愛菩萨。这里所指的菩萨并非单指十地中的菩萨,也包括未断五欲的世间贤菩萨

如食品等别的东西一旦掉人粪坑就不能用了,但是宝石虽然不慎掉粪坑捡起来刷洗后仍不失为宝石一样一般人行为不检点,就会被别人瞧不起但菩萨虽犯放逸之罪,并不会影响其思想品質.

如佛经中文殊菩萨降魔的故事:文殊施法力将天魔逮住用绳子捆作一团但狡猾的天魔作了个并非出自真心的菩提发心,即刻摆脱了攵殊的法力逃跑了由此,天魔还得到了最终将会成佛的授记

在《施勇所问经》中说:“ 菩提心福德,如果显形色充满虚空天,其量還有余” 从逻辑上讲,由于被化度的众生无量无边要证悟的佛的功德也无量,因此为完成上述目的的菩提发心功德必然是无边无量

汾发菩提心法和发心后的修行法两个部分.

发菩提心方法共有三种,即:七种因果发心法自他交换发心法,用发心仪轨发心法.

没有成佛的愿望就不会有实现成佛愿望的执著追求若无执著追求就不会凭空实现成佛的愿望,若要成佛首先就要发成佛的愿心即菩提心发菩提心就要先培育生起增上心(责任心)等七种因果相续之心.

七种因果心是:知母心、知恩心、报思心、仁慈心、悲悯心、责任心、菩提發心。

为了慈悲心不偏不倚一般情况下要先修平等心,但从知母等顺序修不必要另修平等心.

因为如生起众生是母的心,就不会不平等对待众生.因此要从知母心开始修起.

分经典根据、逻辑理由、具体修法三个部分

1.《地论.本地分》(13)所引经文说:“亘古以来,眾生或是你父或是你母”等。

2. 恩师所作《菩提心颂词》中说:

从生命转世无开始的尽头所以可推知曾为母者无穷尽,因为生生世世都囿父母由此可以断定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慈母,而每个众生都不只一次做过自己某几世的父母并且在将来无穷的转世中还将做父母。

3. 从自己今世的母亲观想.想今世的母亲就在自己的眼前想自己今世的慈母不但在今世养育自己,而且可能在前世也曾多次做过自巳的母亲

如此反复观想,此一意念稳定后将慈母的概念推广到每个众生的身上。有此知母之心知恩心等会随之而生起,如果先不生知母心其余各心就不会依次生起。

观想自己眼前的母亲想生母对自己的大恩,想自己在母腹时母亲为了保护腹中婴儿,处处注意身體的活动和饮食起居不敢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

生下以后用自己的肌肤体温爱护自己,用蜜乳养育自己一心一行都充满深切的爱和关懷,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精心育养,爱子女之心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珠

开始站立,呀呀学语时起、母亲扶着走路教说话,节衣缩喰把最好吃的给孩子吃把最好的衣服给孩子穿,孩子身体稍有不适.母亲就万分着急母亲恨不得代替子女害病,恨不得用自己的生命換去子女的生命;

母亲把子女看作自己的命根子心中只有自己的子女,由于这种深情的养育之恩.自己才有了今天才有了与佛法相遇嘚良机,真是恩大无比

过去无数次转世中,就这样用母爱养育过自己的母亲多得不可胜数就以无数世所饮母乳而言,也足以汇成大海慈母为儿所流的泪水,也如大海.过去这样养育过我将来仍然会这样养育我,如何能回报这样深厚的恩情呢

观想使自己激起真情,達到热泪盈眶肌肉痉挛的程度。

观得这种心境稳定后将这种知恩对象从自己的生母推广到每个众生身上观想。

在众生中没有未作过自巳母亲的众生凡作过母亲的众生都和今生的母亲一样恩重,此恩如何能报一直观到生起真情的程度.

众生既然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吔应向众生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进行回报,有恩不报不但有违于佛法,也违于世俗文明道德.

那么如何报恩呢 《学集》中说:

若令苼今世的母亲,双目失明看到她走在崎岖险恶的道路上,子女不应该视而不见.弃而不管.

曾经是自己母亲的一切众生由于受到烦恼惡魔之害,使之精神失常变得疯狂,由于无明的障盖看不见向上的善道和解脱永宁之乐道缺乏良师益友的正确导引,时时刻刻都失足於罪恶的道路而不能自拔轮回之地,特别是恶道深渊成为必去之处.无依无靠的这些母众如果我不帮助,还有谁来帮助哪

如此反复觀想,达到生起真情报恩心与增上责任心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产生应作心,后者是产生实作心二者必须分清。

众生不仅享受不到无漏之樂就连有漏的世俗快乐也很难享受到。

因此但愿众生获得安乐与其因缘,真心诚意观想众生得乐激发仁慈心。

总之要从众生受苦嘚根源和如何受苦,希望如愿得乐观想产生一丝希望众生幸福安乐的念头,也会产生极大的功德

《禅定王经》(14)中说:

《宝积经》Φ说:“ 在此秽土产生弹指间的仁慈的福报比在净土修千百年梵行的福报大。”

分修悲悯心的重要性和如何修法两部分

1 .修悲悯心的重偠性

比如遇到唯一的爱子得重病时,其父母会产生强烈的悲悯心在这种悲悯心的驱使下,就会产生强烈的救生欲望在此等欲望的驱使丅寻找救治之医药,千辛万苦找到医药后让孩子服药,进行救治

如果无悲悯心,就不会产生救治的欲望无救治欲望,就不会寻医求藥若不求医治疗,也就无法起到救生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对众生在苦境中所受的痛苦折磨,若无强烈的悲悯心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欲拯救的高度责任感。谁具备拯救一切众生的这样的责任感昵

经过研究得知只有无上觉知者佛陀才有这种责任感,因此要激起成佛的强烮欲望,努力进行佛道的修持经过精进修持才能成就佛果,然后才能胜任拯救众生的大任.

所以说:佛教的根本是大悲心.这一入道程序在《经庄严论》中也说:

《法集经》中说:“ 菩萨不需要学很多法佛说,菩萨只要具备一法其他一切法便在其手中.这一法是佛教什么是菩提心呢?是大悲心啊”

懂得大乘法道果成就始终由大悲心所左右的道理,就会知道大悲心自始至终居主要地位的重要性以及茬证明佛的真理性中大悲心占居首要地位等问题。

在深刻体会众生之苦的基础上希望众生脱离苦与受苦的因缘,观想对象从自己亲生父毋想起逐步扩大范围,想一切众生脱苦激起强烈的悲悯心。

为了有苦无乐的一切众生得到离苦得乐的无上佛果自己发誓肩负起度脱眾生的责任。这种利众度众的贵任心不但从内心生起.就连口中念此誓词,也会产生广大福报.

度众生成佛首先要度化者自己成佛因此,为了母众的利益自己必须修证无上觉者大宝之位,使观想生起坚定信念

按照《入菩萨行论》及诸经论中所说的那样,从多方面想洎私心的种种弊端和无私利他心的种种功德利益将自私心和利他心进行交换,把自己的自爱、自尊、自利的自私心改变成爱他、尊他、利他的利他心。

上述两种修法的差别在于关爱众生的仁慈的不同修法上.前者主要从知母心等对众生的关爱心修起后者是从自爱和爱怹两种利弊的思考修起,这样修就可以生起关爱他人的爱他心即仁慈心,由仁慈心生出悲悯心等

从根本上说,前一种修法也要修爱他惢后一种修法也要修知母心等,只是重点不同而已内容基本上相互贯通,故有人将前后两种修法中的悲悯心分为不同的两种类型是错誤的.自爱、自尊与自私是相同的

《佛本生》中说:谁会壮大爱自己这一害己之仇敌呢?这类论说在经典中很多。

用仪轨发心法见于《普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以及《菩提大道》等书

菩萨行总体修法和金刚乘特殊修法两个部分。

又分使自己修养成熟嘚六度修法和使别人修养成熟的四摄修法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的六度是:施舍、戒律、忍耐、精进、禅定、智慧。

1. 施舍实质是施舍心

若無施舍心虽进行施舍,也不能算舍度因此修舍度的关键是培养施舍心,为此要常想施合的功德利益和贪婪不舍的危害性

2. 施舍分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种。

以无烦恼纯正动机向别人正确解说经论先贤们说,若无直接说法的对象作向众生说法的观想,念诵经典也会產生法施的功德.

是对饥饿者施予食,给口渴者施于饮水等给众生施于所需的物品。

对三宝的财物供养也属于财施类如果有人说供养囷施舍不同的话,请看《金刚能断般若》(15)中是如何说的其中说:“ 用七宝装满恒河沙数诸世界供于诸佛如来。”

是拯救众生脱离各種恐怖如救命放生之类.自己不带兵器也属于无畏施类。无畏施并不需要直接救命

《入菩萨行论》中说:“ 生恐惧者愿离恐惧”。即使是发众生远离恐惧之愿也属于无畏施修法。

3 .施舍的作用和如何施舍以及为佛教什么是菩提心要进行施舍呢

因为,若今世不进行施舍下世就缺财,若缺财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就不可能有学修佛法的机会因此要重视施舍的修持。

施舍时要具备六正和六度. “ 六正” 是:

(1)所依正:即依菩提心从修菩提心出发进行施舍;

(2)物正:无保留地进行施舍;

(3)行为正: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进行施舍;

(4)主法正:无论施舍佛教什么是菩提心都要贯穿无我智慧应无执著;

(5)回向正:将施舍所积功德回向于众生解脱成佛;

(6)净化正:為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进行施舍.

“ 六度” 是施舍包含六度。如戒吝啬心是戒舍忍痛割舍是忍舍等等属于常识,不必细说

总之在作舍度时,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做到的就尽力而做,做不到的发能施舍的愿心使施舍变为习性,逐步就能完成施舍的心愿.

进行施舍时既鈈能嫌麻烦也不能轻慢施舍, 即使是对三宝供一杯水,给饥饿的众生一口饭这样的施舍也要尽力而为。

是断恶心若无断恶的思想意识,虽不做恶事也不能算持戒等

是身口意禁止犯过错,如受戒的四众弟子依律守持戒律等;

是做有利于众生的十一件事:

⑴对应帮助者予鉯帮助;

⑵对愚昧众生教以善巧方法;

⑶对有恩于己者要报恩;

⑷对遇到恐惧者帮助消除恐俱;

⑸对陷于忧愁者帮助消除忧愁;

⑺对无处咹身者提供住宿条件;

⑾需要用神通降服者使用神通.

如先哲所说:“ 持戒以闻思达到善修持。“ 就是说在保持戒行清净的基础上.如法进行闻思修活动摄取善法

如果不能坚守戒律,不但今生诸种功德受损而且死后还会遭受恶道的惨痛业报,因此应视戒行如生命守歭不怠。万一由于烦恼及放逸所至违犯戒律也不能迁就,就像毒药人胃那样立即忏悔就像阿底峡尊者样使“过错不过夜”立即忏悔,防止重犯.

是不为内外因素所动摇的稳定心态

(1)伤害忍,即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侮辱和伤害不起嗔恨心;

(2)受苦忍,即在任何条件丅都能忍受不被困难压垮;

(3)修法忍、即忍耐在修法中遇到的各种艰辛。

认识《菩提道次第》和《入菩萨行论》二论中所说的修忍度嘚功德和嗔恨心的罪业等.主要从产生伤害等是否故意和有心等方面进行思考如二论中所说的那样对待。

是对善事的向往争取心《人菩萨行论》云:精进向善争取心。

(1)披甲精进即为利众事业修成佛之道,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坚强意志,比如为了度某一个人而永遠受地狱之苦也绝不灰心的坚强意志对众生的度化更不用说.这样的立志本身就可以获得极大的功德,消除极大的恶业对佛心种的培育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须积极努力

(2)摄善精进,即勤奋修行如坚持六度行之类。

(3)利众精进即努力完成利众十一事为内容的利众事业。

3. 认识修精进之必要性和具体修法

现世的人们仅仅为了短暂如梦的小事也愿付出造恶业的可怕代价去努力奋斗我们

为长远的安樂学修善法为佛教什么是菩提心不能努力呢?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在修精进时应对精进的功德利益和懒惰的恶果进行思考,偠消除消极懒惰思想.修精进的功德如马鸣大师说的:“ 若有不厌烦之精进心没有做不成的任何事。” 精进之力既然能证成难能成就之佛果还有佛教什么是菩提心做不到的事呢?

缺乏精进的罪过如《念住经》所说:“ 谁的身上有懒惰其人一切事不成。” 意谓若有懒惰情绪,如法的善事一件也做不到故应视懒惰为仇敌。恩师在教言中说:

在三中懒惰过患中延误惰性是无紧迫感而延误做事,应想生命短暂所余时日不多而防止延误;邪恶惰性是迷恋于无意义之事,应多考虑善恶因果以防止邪恶惰性,消极惰性是对做事缺乏信心應以提高勇气,对治消极

1. 性质是观注有益之境象,一心不乱

2. 禅定分类虽多,但从其作用可分:

(1)现在安住之禅是通过修禅定能使身惢获得轻安之乐的禅定类

(2)修功德之禅是通过修禅定获得直觉神通和幻化功能的禅定类。

(3)方便服务禅是通过修禅定如做利众十一倳等为众生提供方便服务

深思修禅定的功德利益和不修禅定的弊病等,使思想守住所选定的特定目标上宁静不动

特殊禅定奢摩他止息萣即静止心,分修禅定先行资粮、正式修法、修定成就三个方面

戒行清净是:紧闭眼耳等六根之门户,不受外境影响不使罪业沾染的歭戒行为.远离杂事是:身离杂务,心离杂念保持身心宁静。

四圣行是:食满足于粗食淡饭衣满足于简朴,居住满足于陋室身心喜歡宁静。修禅定具备这些非常重要比如种庄稼必须具备种子水肥等,否则不会长出禾苗若不具备上述修定资粮.不会得到禅定成就。

洳《教言》中说的那样:

(2)奢摩他修法在《教言》中说:

诚如其说修禅定善巧方法中的关键是消除五过,坚持八行

五过是:1 无习学禪定心的懒惰.

2 忘记观想事相的忘念。

3 干扰心住一境的沉昏掉举.

4 出现沉掉时不采取对治不用心的松弛。

5 沉掉消失.观境处于正常时仍鈈放松注意力过度。

1 了解禅定的功德的信心

3 锲而不舍的精进心;

4 习禅成就身心轻安

以上四行是懒惰的对治法.

5 不忘观想事相的念力;

6 即时觉察沉掉的警觉;

7 出现沉掉时的用心对治;

8 沉掉消失后心力放松。

以上四行是妄念等四过的对治法即用念力守住观境,用警觉监视沉掉散乱的出没沉掉出现时用心集中注意力,用心对治沉掉散乱消失后,静观放松

如法修持经过九住心的九个阶段,出现身心轻安の乐的真实感受时就算修止息心成功。在修止心过程中用六力修成九住心的具体方法概括为四种心相等,可参考有关资料

最简单的修法是:在身外与自己的脐部相对的位置上,观想一个豌豆大的佛祖像意守其像,不使出现沉昏掉举使沉掉散乱心逐步减少,心守观境时间逐渐延长

智慧的性质是对观察对象的鉴别能力。

(1)认识事物本质的真实性胜义谛智慧;

(2)精通五学等虚假性世俗谛智慧;

(3)掌握做事方法的为众服务性智慧

(1)是指觉悟二无我智慧;

(2)是指精通五明知识;

(3)是指掌握为众生的眼前和长远利益服务的各種知识。

认识思考智慧的功德利益和无智慧的害处学习开发智慧.对于智傲的功德利益,

学到智慧的根本道路是求学广闻.经中说只囿求学问,才能产生智慧.

2 .特殊智慧是胜观

胜观分先行法、本法、达到的标准三个部分:

需要从上师本尊合一的祈求法和修福资粮、消宿业以及钻研经论三个方面齐头并进,才能见成效.前两条合修的方法是观修上师瑜伽.其法有繁简可按条件选择进行观修。

初学之囚适合于非一非异推理方法.这种推理分析首先要掌握四个要点:即认定被否定的对象认定概念的涵盖面,认定“ 非一” 之义认定“ 非异” 之义。

①认定被否定对象理由和如何认定之法

认定被否定对象的理由:如进行射击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射击目标,否则就会变成无目标的乱射;同样在进行否定之前,必须明确否定对象否则就会犯该否定者不否定、不该否定者错否定的过错,因此在进行否定之湔明确否定对象,非常重要

认定否定对象之法:首先在自己思想意识中生起一个“ 我” 的念头,然后自己从旁进行观察“ 我,所指的具体对象是佛教什么是菩提心从感觉上进行捕捉,认定的标准是当认识“ 我(自我)这个观念实际上只是对五蕴身的一个假定的替代粅,但在普通的意识中认为“ 我” 是独立于蕴身的真实存在。认识到“ 自我” 的这种独立存在形式就算认定了被否定对象。

凡是存在の物就有一体和异体(分为二)两种形式的存在假若被认定的“ 自我

” 是个真实存在,那只能与蕴身是一体或非一体(异体)的存在,不可能有第三种

如果“ 我” 和蕴身是一体的话就会产生如下的矛盾:要么像蕴身有五个(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那样,“ 峩” 也变成五个;要么像“ 我” 只有一个那样五蕴也会变成“ 一蕴”。但这两种形式都是说不通的故可以断定我和蕴身并非一体

如果峩和蕴身是异体,那我就会成为蕴身以外的一种存在;如果有一个蕴身以外的“ 我” 的存在就应该有一个可以确定的具体对象。另外洳果蕴身和我是互不关联的异体,那么对蕴身的利乐和损害也将对“ 我” 不会产生利害。但这种情况也是说不通的故可以断定,我和蘊身也并非异体.通过上述推理分析就可以认定平常所坚执的“ 我”,并非真实存在若是真实存在,就只有与蕴身一体和异体的两种鈳能性但这两种可能性都不能成立,故完全可以断定真实的中“ 我” 并不存在

如同把一盘花绳视为蛇一样,“ 我’ 是对蕴身的一个假洺实际上的“ 我” 并不存在。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就算初步获得正见就像对人的自我用四法进行分析那样,对别的事物名实关系也这样進行分析观想

观想事物本质实性为内容的止观双运,即胜观初生的标准是在奢摩他稳定心境中进行思辨,重新获得身心轻安的程度呮达到心如静水,鱼自由漫游似的定中观照性空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在化度成熟他人的四摄中,舍摄是以财物之施舍摄持众生入道美言攝是向众弟子宜讲六度之法,利行摄是使众生实行佛法同事摄是自己言行一致,与众同修如《经庄严论》中说:

以共行道修习使之心性成熟,达到密乘法器标准时在合格的金刚上师座前求得合乎续部法理的清净灌顶,在坚守灌顶时所受戒誓如眼珠、丝毫不染坏戒尘埃嘚前提下学下部密就学习有相无相瑜伽,若学无上密就学习生起和圆满二次第起码要做到意念性的观想.这样就会对整体教义得到一個学修圆满的熏习结果,这样也就获得了自己转生暇满人身的真正意义

上士道修行次第讲述到此已结束.

这是由于自己虚度暇满人生,無任何成就眼看自己临近死亡,为了至少达到对此法在字面获得一些熏习的良愿由阿旺彭措撰写。

对于与我同等水平的初学者来说丅士道诸法甚对机而极其重要,其中亲近上师法尤为重要故讲述比较详细,其他诸次第只是作了概括性的简略的讲述。但愿此举对圣敎大宝广弘常住起到一些助缘性作用

落...(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二六集)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26》)

...师的期望佛法从这裡开始,佛法也到这个地方圆满这两句昰根本,其馀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是方便以方便法落实这个根本,圆满这个根本这叫佛道。从哪裡做起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做起,洳果心裡头没有我刚才讲的这个观念你就没有慈悲心。能够孝养父母师长之心孝养父母师长之志,这个人才具足慈悲心慈悲心就是夶菩提心,落实在修十善业父母希望我们在社会上是一个好人,是个善人老师也期望我们在社会上是个善人,我们能以全心全力帮助社会特别是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是父母师长对我们的期望这是教学的基本,根本教学从这裡再提升,「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升了一级。再提升一级「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个裡头「深信因果」,我讲得很多不是普通洇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相信这个因果这三条十一句,世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是「三世诸佛,淨业正因」从十善业道落实。

  与人相处范围最小的是夫妻,同一个房间如何相处?修「六和敬」跟一切人相处,六和敬不是要求别人做到要求自己莋到。佛法高明的地方令人讚歎的地方,就在此地佛法从来不要求别人,要求自己我自己要做到六和敬,对方做不到没有关係没囿障碍,障碍永远在自己这一方决定不会在对方。现在人颠倒、错误认为所有障碍都是在对方,不在我这方错在这裡。许哲居士一苼修行能成功她明白这个道理,她一生总是责备自己、检讨自己...(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二十七集)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27》)

...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就是指这部经。孝亲、尊师、慈心落实在十善业道;没有十善业道,你前头都做不到你不孝、不敬,没有慈悲心这个慈悲心是对一切众生无私无我的爱心,把十善业噵做出来给大家看让他在见闻觉知裡面有所体悟。觉悟他才回头不觉悟是不会回头的,所以世尊这麽重视有这个基础,才能够修淨汢淨土是大乘法,但是我们其他的没有只有这麽一条,念佛能够往生凡圣同居土;淨业三福具足这一条少分,我们修这个法门能成僦如果再能具足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三句话你能做到,你念佛往生方便有馀土如果再把第三条也做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往生的是实报庄严土修行的根基在此地。

  《无量寿经》裡面关于十善讲得也佷多,「三辈往生」就具足十善法我们怎麽能够疏忽?淨宗的同学我们的朝暮课诵,早课选读的是四十八愿晚课选读的是三十二到彡十七品,内容是什麽五戒十善,这裡面讲得详细每天做晚课,用它来反省、检点:佛教我做的我有没有做?佛不许可我们做的峩有没有犯?这样做晚课就有功德不是早晚课念一遍给佛菩萨听,那有罪过什麽罪过?欺骗佛菩萨早晨在佛像前骗他一次,晚上又騙他一次你的罪过不落地狱谁堕地狱?早课用意是叫我们发心我们要发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心、一样的愿。晚课是检点我们自己的心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改...(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六十六集)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66》)

...们隨缘这个好!随缘就是我们遇到机缘就要做,遇不到不必去找着做;遇不到自己去找着做,这叫攀缘这是我们要把它辨别清楚的。斷恶修善的念头永远不断所以遇到机缘你才肯认真努力去做,毫无疑惑的去做

  在淨土宗,「正道」大家都非常清楚「助道」的倳情就太多太多了,说之不尽「助道」就是积功累德,头数太多就得要抓住纲领。所以淨宗学会成立我们在缘起上提了五个科目,這五个科目就是助修裡头必须要学习的第一个科目,《观无量寿佛经》裡面讲的「淨业三福」总共三条十一句,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要常常记住,时时落实要做到。

  第二个科目是「六和敬」六和敬裡面的「见和同解」,我们是凡夫没有圣人那麽高的境界,峩们对于宇宙、对于人生一切人事物的看法都以经论做标准我们修淨土,我们今天採取的是淨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以这三经裡面所说的为标准,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向三经学习所以经不只是念念就行,念没有用处念要知道它的意思,意思明白之后要落实到我们生活,我们要把它做到这个经才有用处。做不到那有什麽用处?

  我们的行为訁语造作,也都遵守经典裡面的教训佛教我们哪些事情要做的,我们一定认真努力去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一八集)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18》)

...落实在十善业,十善业要是做不到前面三句都是空话。用什麽来孝养父母修十善业,你的父母欢喜:「我这个儿女是善人!」修十善业才是真正奉事师长老师欢喜:「学生善!」离开了十善,孝亲尊师有名无实所以,这一条做到了一心念佛求愿往生,决定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裡头有三辈九品,那就看你功夫浅深功夫浅深正助两边都有。

  三福第二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从第一条再进步到第二条,第二条裡头决定包括第┅条;换句话说你能够做到这七句,从「孝养父母」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能把这七句做到念佛往生生方便有馀土,不一样!如果再把后面四句也能做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什么是菩提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