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口大县却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障碍落后吗

旅游,看风景,知世界。(本文中不包括县级市或市辖区,人口数据源于各县政府官网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1:安徽临泉县。
面积:1839平方公里,人口230万人,中国第一人口大县。
位于安徽西北部,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著名旅游景点有沈子国遗址,刘邓大军汇合纪念碑等。
l图1:安徽临泉(图片源自百度 百科)
2:江苏沭阳县。
面积2298平方公里,人口197万人。
全国百强县,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著名旅游景点有普善寺,沭阳南湖公园等。
图2:江苏沭阳县(图片源自百度 百科)
3:广西博白县。
面积3835平方公里,人口184万人。
古称白州,位于广西东南部,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称,著名旅游景点有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宴石山风景名胜区等。
图3:广西博白县(图片源于政府官网)
并列第4:安徽颖上县。
面积1859平方公里,人口174万人(政府官网数据)。
地处淮河与颖河交汇处,全国生态示范区,安徽旅游强县,著名平原旅游县,风景优美。
图3:安徽颖上县(图片源自网络)
并列第4:河南固始县。
面积2916平方公里,人口174万人(政府官网数据)。
位于河南省东南端,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著名旅游景点有西九华山,安山,华阳湖等。
图4:河南固始县(图片源自网络)
6:安徽太和县。
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71.2万人。
位于安徽西北部,中国绿化模范县,风景优美。著名旅游景点有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镜湖公园等。
图6:安徽太和县(图片源于百度 百科)
7:安徽利辛县。
面积2005平方公里,人口170.9万人。
位于安徽西北部,著名旅游景点有胡桥古桥,伍奢冢遗址,东城西城等。
图7:安徽利辛县(图片源于网络)
并列第8:山东曹县。
面积 1969平方公里,人口165万人(政府官网数据)。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中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主要景点有万亩荷塘风景区,八里湾国际风景园等。
图8:山东曹县(图自源自百度 百科)
并列第8:广西灵山县。
面积3550平方公里,人口165万人(政府官网数据)。
位于广西西南部,中国名茶之乡,主要旅游景点有六峰山,烟霞山,灵东湖等。
图8:广西灵山县(图片源于网络)
10:安徽霍邱县。
面积3242平方公里,人口163万人。
位于安徽西部,主要旅游景点有临淮岗水利风景区,水站公园,李家圩庄园等。
图9:安徽霍邱县(图片源自百度 百科)
除以上人口大县外,还有四川仁寿(162万,官网数据,下同),四川安岳(162万),云南镇雄(162万),安徽涡阳(162万)等县人口均超过160万,均属全国人口大县。
相关文章推荐一个农业大县的小康之路——应县扬长补短发展县域经济富民记_网易新闻
一个农业大县的小康之路——应县扬长补短发展县域经济富民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就在全国人民热议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刻,应县大地却到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火热气息:温室大棚建设正酣、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园区道路不断延伸……这个因拥有释迦木塔而闻名的农业大县,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应县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也是朔州市唯一的无煤县。全县33万人,农业人口达27万,80万亩耕地。长期以来,该县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财政增收困难,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应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紧紧抓住全省综改试验区建设和朔州市“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以打造“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市新能源产业领先区、文化旅游核心区”为目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力实施“园区承载”“项目带动”战略,铺开了总投资480多亿元的95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积极推动转型跨越,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走出了一条农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富农强县之路。
园区承载,启动新型工业加速引擎
应县经济发展落后,落后在工业上;经济总量小,小在工业上。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强县作为最核心的发展战略,依托今年规划建设的朔州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充分发挥拥有20万亩盐碱地的资源优势,致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朔州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是省科技厅、发改委、转型综改办确定的省级科技创新园,也是全省转型综改“一市两园”和朔州市八大工业园区之一,更是应县推进工业新型化的总引擎。以园区为载体,应县形成了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高档陶瓷、新型化工建材、装备制造业五大产业板块。在推进原有33个规模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太阳能单晶硅、福润生物质能发电、黄芪养生酒、高档陶瓷、新型复合材料、汽车产业园……总投资270多亿元的27个新型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园区,扎实推进,另外,还有以太阳能光伏、风能为主的8个新能源项目顺利跟进,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0多亿元,实现利税31亿元。
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
应县县委书记兰成国说:“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落户应县,为我们推进工业新型化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农业,破解广大农民增收难题
农业,在计划经济年代曾经是应县的优势,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昔日的优势日渐式微,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经济徘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为此,应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引领,积极构建“南菜北牧”两大特色农业板块,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围绕“一村一品”,发展蔬菜、甜菜、玉米、奶牛、肉羊、林果专业村172个;先后有青椒、架豆、胡萝卜等9个菜种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应县紫皮大蒜”获准“中国地理标志”使用权,农副产品商标注册30多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5个,兴建蔬菜脱水厂30多个,全县50%的蔬菜实现就地增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4个,资金总额3.7亿元。
围绕设施农业建设,在南部“蔬菜板块”,努力打造南河种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在推进50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引资3.7亿元新建了天禧、生民、中兴三大项目,并完成了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最近,正积极争取建设5000个日光节能温室现代农业项目,打造华联超市蔬菜基地;在北部“畜牧板块”,积极打造总投资2亿元、占地1万亩的应县现代养殖示范园区,已落地项目15个。
在两大园区带动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设施蔬菜达到1万多亩,蔬菜产业收入突破15亿元;各类养殖小区发展到86个,奶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4万头和7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7.13亿元。
县长边润文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成为破解应县农民增收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木塔申遗,举起文化旅游产业龙头
在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后的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我省有4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应县木塔位列其中。
这一消息振奋着应县人民的心,木塔申遗的梦想,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
今年以来,应县以木塔申遗为龙头,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同步开展了遗址考古挖掘、遗址公园设计和木塔周边环境整治;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总投资60多亿元的释迦文化产业园、动漫博览园、工艺美术城三大项目;围绕要素配置和功能配套,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7.7亿元的金亿建材装饰城、天津港散货物流园、华联物流中心三大项目;同时,积极推进投资3.5亿元的两个四星级宾馆建设和一个仿古木制工艺品生产线项目。
在木塔申遗的引领下,应县的文化旅游产业破题发展,蒸蒸日上,成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一个有力的突破点和支撑点,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全新活力。
民生改善,奏响小康建设和谐乐章
总有一种温暖,给人以力量;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感知幸福。在应县,县委、县政府的民生情怀就是这力量之源。
应县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大力实施总投资60亿元,以道路、公园、供热、供水、亮化、住房保障为主的民生工程,努力提高民生福祉。
病有所医。总投资上亿元的县医院迁建工程即将完工,努力打造二级甲等医院;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以上。
学有所教。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今年高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县二本以上达线人数942人,比去年增加134人。
住有所居。投资25.4亿元,实施了占地1200亩、总建筑面积133.4万平方米的9项住房保障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1414户。
行有坦途。投资5.37亿多元,完成七条城市主干道升级改造工程,完成1456公里的农村街巷硬化工程。
城乡有绿。整合各类林业项目资金1.45亿元,完成了10大生态林业建设工程。
娱有所乐。近年先后投资4500多万元,建成了县文化馆、图书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为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兰成国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县来说,必须付出更多艰辛,用更多拼劲,才能迎头赶上,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勇气完成使命,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本报通讯员 张恩仕 蔡升元 胡广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它是山东省发展速度飞快的一个县,县名却很生僻!你知道吗?..._网易新闻
它是山东省发展速度飞快的一个县,县名却很生僻!你知道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它是山东省发展速度飞快的一个县,县名却很生僻!你知道吗?...)
提起经济大省,我们很难绕开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省,而提起县域经济,我们也很难绕开江苏、浙江和山东,今天花樣旅人想和大家聊一聊山东省最具经济活力的一个县,可能这个县对省外的朋友来说比较陌生,加上它的名字又比较生僻,不过,即便如此,这个县仍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从历史的角度上讲,这个县历史非常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尧舜之乡,是古代军事家、一代兵师孙膑的故里,这里曾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就是素有“古鄄”之称、被命名为“千年古县”的——鄄城县。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上古属“颛顼之墟”,西汉初置县,周时为卫国之鄄邑而得名。“鄄”这个字比较生僻,可能很多人容易读错,这个字应该读【ju n】。鄄城县不光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千年古城,其实,它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具有活力的,这座面积仅103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90万的县,从2011年到2016年5年时间里,GDP从由104.7亿元预计增加到179.5亿元,年均增长1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4.8亿元增加到8.73亿元,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0120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0390元,可以说鄄城县发展速度还是很不错的。鄄城县的生态环境很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城区建设得也非常漂亮。交通条件优越,有京九铁路穿越县境,有三条省级公路(济董、临商及其复线)纵横东西南北,以及多条高速公路分别靠县境东、南两面穿过,还有位于鄄城县以北、山东与河南两省交界处、跨越黄河的鄄城黄河公路大桥,将在北京正南方105国道和106国道之间形成南北交通大动脉。作为千年古县,鄄城县境内历史古迹非常丰富,有尧王墓、孙膑墓、苏御史牌坊、舜耕历山等,还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砖塑、商羊舞、鲁锦。因此,来鄄城县寻访古迹,感受传统文化是最好不过了,推荐景点有孙膑旅游城、雷泽湖、庄子庙等。最后,不知道大家对这座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经济活跃的鄄城县是否有了深刻印象呢?爱的传递,不要在你手里终止,转给你的朋友吧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趣旅行啊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什么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展
&&为什么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展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